国际化方向(精选12篇)
国际化方向 篇1
首先我想谈一谈外部经济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些影响。2011年我去了四次美国, 包括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活动, 我们大概有20多位会员在美国访问了将近两周, 还去了3趟欧洲, 为什么今年跑得特别多呢?因为从2008年开始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美国的金融危机可以说没有完全地结束, 欧债危机已经变成引发全球经济不稳定的最大因素, 这次危机也使未来全球经济结构会有一个比较大的调整。
我们看在过去的二三十年, 全球经济结构是有一个大的变动和调整, 主要是美国和欧洲的产业转移, 特别是美国, 他们退出了大部分传统领域的、传统制造业领域。这部分产业主要是转移到亚洲, 先是日本, 后来是韩国和中国。这一轮的产业转移使得美国和欧洲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而这一个变化在美国和欧洲, 他们本国、本区域的经济体制并没有完全适应这种变化, 所以造成目前美国欧洲都有相同的一个问题:负债非常高。
美国的债务是一再地提高借债的上限, 但是美国和欧洲的情况还有点不一样, 这是我自己的看法。美国的负债主要的是用于政府开支, 政府的开支主要用于军事和国家安全。9·11事件的时候, 美国打了两场海外战争, 在国土安全方面的开支也是巨大, 美国成立了国家安全部, 去过美国访问的人都知道, 美国的安检系统是很复杂的, 这一块成本对美国的整个政府开支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而这部分开支是不产生经济回报的。
而欧洲的政府的开支更多的是用于社会, 这是欧洲的政治经济体制所决定的。每一个政府领导人上台之后, 他下一任能不能再做, 关键在于选民的选票, 所以他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性去满足社会各阶层对生活改善、福利的要求, 钱从哪里来?这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 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 要解决债务问题, 都是非常困难的, 这个问题将会长期困扰全球经济。对于中国, 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
但相对欧洲来讲, 我觉得美国的竞争力和恢复能力会更加好一些。因为美国在国际、金融、资源和整个经济体制的运行效率方面, 它还是具有很明显的优势, 它的经济体系的自我修复能力很强, 所以美国一定会比欧洲更快地复苏, 而且美国一定会有办法找出解决他们问题的方向。欧洲确实看不太清楚, 但这一次的转移, 经济的这种问题造成很巨大的社会压力, 大家可以看到在美国, 占领华尔街的事件, 闹的规模很大。大家可以想想美国在20多年前, 美国整个社会在这一方面是比较和谐、比较稳定的, 这一次也是这种矛盾尖锐地暴涨。欧洲也是有发生相同的情况, 这种社会压力首先是对他们所在国的政府, 南欧的几个国家政府领导人都发生了更替, 美国总统也因为面对着经济的压力, 最近我们看到一些民调的结果, 他的支持率不是很高, 2012年大选是否能连任还是有很大的压力。
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会面临一种全球的新的产业格局。我们未来的经济发展会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挑战, 现在对中国压力比较集中, 一个就是人民币的汇率问题, 虽然美国和欧洲都知道, 汇率问题并不能解决中美之间的贸易的不平, 但是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问题, 所以所有的政治人都拿这个问题来说事, 如果中国不能在这一个问题上很好地去应对的话, 这个可能会对我们未来的国家贸易增加很多的障碍。我们可以看到过去几年, 欧洲和美国, 包括现在一些新兴的大的经济体都对中国的出口商品施加很多限制措施, 从“双反”到其他的一些贸易保护措施, 大部分都是针对中国的。
另外一个方面, 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 就是海外有啥事情, 你中国多担责任、多拿钱, 相应地增加中国的权力又是非常地吝啬, 这种情况造成中国和这些大经济体在这些方面会有更多的博弈, 在这种压力之下,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是在增多。
而另外一个角度, 从我们自身的经济发展来看, 如何能够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认为经济结构的调整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这一块讲了很多, 但能够有效地运行的还是比我们预期的要慢, 我谈几点我自己的看法:
一是整个制度架构的改革一定要加快。目前在过去十年, 我们讲黄金十年, 中国经济成长很快, 中国竞争力提高很快, 这种非常亮丽的经济表现, 往往是掩盖了我们在制度架构上的一些很大的问题。目前我们整个经济架构最大的问题就是资源的分配, 政府掌握资源分配的比例太大。其实各个国家的经济的案例都表明, 政府使用资源的效率相对来讲应该是比较差的。所以大部分的经济活动领域, 大部分的经济体不应该由政府来管理。
二是一些具体的改革, 比较明显的存在问题的就是财税体制的改革, 2011年10月份就完成全年的财政收入的预算, 听起来是一个好事情, 实际上从经济长远发展来看, 这个结果是代表很多不合理的因素。首先你在整个财税预算制度上面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纰漏?第二个连续那么多年, 政府的财税收入远高过GDP的增长, 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它一定会损害经济和企业的长远的生产, 所以关于减负减税的讨论进行了很多年,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 真正能落下地的很少, 个税的标准提高是一个实际达成的结果, 实际上对企业的税负降低基本上没有任何帮助。投资金融体制的改革是要加快推进, 这类结构性的改革呢, 我感觉我们的政府顾虑太多, 求稳的心态太重, 这种改革对中国未来竞争力的影响将会是深远的。
最后我讲讲企业, 包括我们所处的行业都面临产能过剩、产品毛利低的问题, 未来怎么破这个局, 一个是产业逐步成熟, 我们要有核心的技术。产品要是要依靠外力, 就很难有竞争力。第二, 要培养持续的创新能力。最后一点还是要走国际化, 其实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制造输出的国家, 我们中国的企业, 未来的发展一定是国际化, 中国企业还要持续地努力。
国际化方向 篇2
订单式培养也叫“人才定做”。学院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的要求,针对性的招生,设立独立的专业或班级,定做单位参与教学全过程,实现学生学习和就业的“无缝对接”。
优势二、实战式培养
学院采取“实战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校期间同时学习专业学科知识和职业技能知识,毕业后可获得相应资格证书。
优势三、快速就业,定向输送
学院在学员入学后的第一学年即开设相关专业课程以及从业取证课程,加强职业能力教育,取得从业资格后即向国际商务、金融、国际物流等机构定向输送、推荐就业。部分学员会提前1年被企业预订,实现未毕业先就业。
优势四、强大的师资团队
师资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形成学员特色和优势的根本,是实现学员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学员现拥有一大批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建立了一支专职兼职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使得学生既获得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备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优势五、强大的就业合作群体
国际投资协定的发展方向 篇3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外国直接投资的态度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各国都通过吸引外资来发展本国经济。世界投资总流量的数量也急剧上升。为了吸引国际投资,各国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创造一个更透明、更可预见、更安全的投资环境。要达到这个目的,不但需要完善国内法,同时也需要国际合作,所以,在此期间,国家双边投资协定、区域投资协定的数量也在不断上升。
由于双边投资协定和区域投资协定所存在的内在缺陷,国际社会中要求签订国际多边投资协定的呼声越来越高,特别是从发达国家的角度。但是2003年世界贸易组织坎昆会议上的无果而终,使建立一个全面的多边投资协定的计划暂时终止。
WTO促成各方在多边投资协定方面达成协议
GATT/WTO首次涉足投资问题是在乌拉圭回合。1986年乌拉圭回合启动之时,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就提出将全面的投资协定列入回合议题之中,但在发展中国家的反对之下,最终决定将范围限制在“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TRIMs)”之内展开谈判。目前,WTO协定中与投资相关的主要包括:《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TRIMs)协定》、《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TRIPs)协定》以及《补贴和反补贴措施(SCM)协定》等。
1995年WTO正式建立以后,为了推动投资议题的谈判,WTO新加坡第二次部长级会议决定建立“贸易与投资工作组(WGTI)”对贸易与投资的关系进行研讨,为未来谈判做准备。2001年召开的WTO多哈第四次部长级会议正式发起了“多哈发展议程”,贸易与投资关系议题也列为议程议题之一,并作为一揽子协议之一于2005年1月1日前结束谈判。但是2003年世界贸易组织坎昆会议的失败,使建立一个全面的多边投资协定的计划暂时终止。
但是,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投资规则。所以,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将精力更多地投向高标准的双边投资协定和自贸区协定。例如在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方面,日本与越南在2004年签订了包含市场准入条款的投资协定;在自贸区协定方面,美国投入更多的精力推进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新达成的自贸区协定不仅包括贸易,投资也成为了重要内容,而且,涉及市场准入问题。所以说,现在的自由贸易区协定应称为自由贸易与投资区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南方共同市场就是这样的例子。
中国与国际投资协定
双边投资协定
我国现在共与111个国家签署了113个投资协定,但这些协定都只涉及投资保护和投资促进的内容,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投资协定。现在部分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加拿大和日本,在其双边投资协定模本中都包括了投资自由化内容,也就是涉及市场准入问题。在我国进行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过程中也有一些国家建议在双边的投资协定中加入投资自由化的内容,例如加拿大和韩国。这也是我国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中所面临的新问题。
区域投资协定
1、东盟十加一
现在我国正在和东盟进行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投资协定的谈判,东盟明确提出自由化的问题,要求在投资协定加入市场准入的条款。我国政府是第一次面临这样的问题,现在正在积极研究可行性。
2、中日韩投资协定可行性研究
为落实中日韩领导人2003年10月在《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声明》中就三方投资合作问题达成的共识,2004年中日韩启动了“三方投资安排模式联合研究”。
就签订三方投资协定问题,日韩认为,中日、中韩间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希望将签订高标准的三方投资协定作为本次三方投资安排模式中的核心内容,包括承诺投资的准入前国民待遇。
3、其他
我国正与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今后与南非、印度等国的自贸区谈判也有可能进行。在今后的自贸区谈判中都可能遇到投资协定的问题。
多边投资协定的签署
1、我国目前所签署的多边投资协定包括《关于解决各国与其他国家国民之间投资争端的公约》(华盛顿公约)、《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汉城公约)和WTO的相关协定,这一类协议、协定或公约,只是规定了关于投资的某一方面的规则,比如《汉城公约》只是规定投资担保的问题,《华盛顿公约》只是规定争端解决的问题。
2、我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关于启动多边投资协定的表态
考虑到我国的具体国情,现在的经济发展的情况,笔者认为:
(1)世贸组织的谈判一旦启动,中国在利用外资与海外投资领域的立法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其约束;
(2)相当数量的发展中国家对启动MFI的谈判持谨慎的不积极的态度,中国应适当考虑与发展中国家态度的协调;
在坎昆会议上,我国政府对投资议题的总体表态为: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多边投资框架是规范投资的一个方向,对多边投资框架谈判应充分考虑到发展中成员/最不发达成员的现状和发展需要,各成员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外资政策并对外资进行管理的权力应得到尊重,投资来源国和东道国的权利和义务应平衡。发展中成员/最不发达成员所关心的问题应首先得到澄清,并给予相应关注。谈判一旦启动,各成员应致力于建立一个公正、透明、稳定和为各成员国可接受的多边投资框架。
核心问题——市场准入问题
我国现在在多双边以及自贸区的投资协定谈判中所遇到的问题是相似的,其中急需研究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市场准入。
市场准入,即一国允许外国投资者的进入方式。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对外资的准入和开业条件逐步放宽,开放的领域不断增加,对以前受到控制的活动和行业,减少或取消对外商所有权或控制权的限制,放宽或取消审批程序。但从各国现行法规看,即使是最发达的国家也对市场准入有一定的控制权。
现在各国对于市场准入采取了五种模式:
1、“投资控制”模式,即国家对准入保持完全的控制。完全依照国内法办理,而且对于外资是采取不同的市场准入条件和方式。在制造业领域我国现行法律就是这种模式。
2、“有选择的开放”模式,以协定的方式提供有限的准入,即只对缔约国列入投资协定“正面列表”的行业开放。最典型的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服务贸易总协定》。
3、“国民待遇”模式,基于国民待遇,对所有成员国国民给与充分的准入权。采取这种模式的典型的国际投资协定包括《建立欧洲共同体条约》。
4、“国民待遇与最惠国待遇相结合”模式,比较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以其中更有利者为准,提供充分的准入权。采取这种模式的协定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5、以上各种模式的混合使用。
应该说第一种模式应用最为广泛,尽管方式不同。而第三第四种模式越来越受到发达国家的青睐,其希望通过国际投资框架建立一种开放式准入制度。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还需保持利用外资法律、政策灵活度等方面考虑,我国对于国际投资协定中的市场准入问题一直持慎重态度。
关于近期政策建议
双边投资保护协定
建议保持我国传统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模式,不在双边领域涉及市场准入问题。因为如果在双边投资协定中包括了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的话,而市场准入方面也采取列表的方式,会造成适用条约方面的过于复杂,反而不利于吸引外资和经济发展。
多边投资协定
今年世贸组织已经明确放弃了投资议题,在短期内投资问题不会重返世贸组织。但中国政府应加紧这方面的研究,因为从长远来说,最终签署多边投资协定是大势所趋,这不单是发达国家的要求,也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关键在于条约的内容。由于发达国家在资金、人员上的优势,使他们的谈判能力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从而使所签署的协定有利于发达国家,现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框架应该说就是这样的例子。
对于多边投资协定发达国家早已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比如OECD的《多边投资协定》的草案。从现在来讲,发展中国家已经在多边投资协定研究方面落后了。如果我国政府要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就要提早研究,明白利弊,提出自己的多边投资协定案文。
区域投资协定
笔者认为区域投资协定应是我国近期的工作重点。
1、发达国家签署区域性投资协定
对于这种情况应该非常谨慎,例如现在启动的中日韩三方投资安排模式联合研究。因为我国明显处于投资东道国的地位,而发达国家处于投资母国地位。由于我国企业现在的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投资的能力,而发达国家的企业已经在我国有大量投资,并具有进一步大规模投资的能力。所以条约中承诺的市场准入、投资保护等义务实质只是我国的义务。我国应该慎重对待此类协定。
2、发展中国家签署区域性投资协定
笔者认为近期内我国可以考虑与我国发展水平相当,双方互有投资,且经济结构上存在互补性的国家签署含有市场准入的投资区域协定。理由如下:
第一,签署区域投资协定有利于扩大我国市场规模,有利于进一步吸引外资。特别是对于那些打算在我国建立地区总部的跨国公司更具吸引力。
第二,有利于利用国际资源,弥补我国资源不足的问题,减少生产成本。
第三,有利于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向海外投资的规模将越来越大,我国的一些企业已经具备到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的能力。与发展中国家签署区域国际协定有利于保护我国的海外投资,为海外投资创造一个更安全、更可预见的投资环境。
第四,适度引入竞争,促进经济发展。应该说竞争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过度的竞争会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适度的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根本要素。中国企业有能力承受来自发展中国家企业所带来的竞争。
第五,进行南南合作是发展中国家成功发展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实现双赢。
第六,签署区域投资协定有利于区域的稳定与安全。
第七,应该说现在所签署的双边、区域投资协定都会对将来可能签署的多边投资的内容产生积极的影响。
笔者认为现在的东盟十加一对于中国来说就是一次很好的机遇。截至2003年12月底,东盟共来华实际投资3237216万美元(其中新加坡2353110万美元),占我国吸引外资总额的6.5%。同时我国在东盟国家投资额为94108.29万美元,占我国海外投资总额的8.23%。一方面,东盟的来华投资份额不大,而且从其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看对我国市场形成的冲击相对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地理、文化等诸方面因素,东盟是我国现在海外投资的重点地区,而且我国企业有进一步到东盟投资的实力。
我国可以考虑以“有选择的开放”模式签署区域投资协定开放市场,首先选择制造业中我国发展比较成熟的行业进行开放。今后再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
当今世界的国际投资法律体系正处在重大的转型期,一方面市场准入问题成为双边、区域投资协定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框架都加入了投资的内容。笔者认为在没有多边投资框架的情况下区域投资协定优于双边投资协定,而对于我国来说进行南南合作,与发展中国家签署区域投资协定更是最佳选择。
国际化方向 篇4
1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理论概述
所谓理论依据包含语言观和语言学习观。换言之,语言学习旨在交流,学生学习英语最终就是为了毕业后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自如地使用自己所学英语进行沟通。因此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依据上述语言观和语言学习观,若将语言视作交流工具,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那么课程设置也就应该注重语言的运用,比如大学英语就可设置为基础或高级的英语口语、翻译和学术论文等的课程。
既然大学英语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门课程。那么,作为课程,课程的内容应和国家教育战略之需、社会之需和学生之需紧密相连,其内容也随着国家、社会以及学生三者的需求而发生变化。
我国大学英语应遵循课程理论发展的趋势,即应从现代课程理论向后现代课程理论转变。所谓现代课程理论将课程视作一种目的,强调设计课程时应遵循如下几种必要的程序:(1)目标分析(调查社会生活、学科知识和学习者以确定教育目标);(2)开发研究(根据学校种类和不同学科的目标决定教育内容);(3)推广研究(在学校教育中实施具体化的课程);(4)评价研究(评价课程实施效果以检测课程的有效性并确定推广策略);该线性课程理论根植于经验主义、科技主义和实证主义的课程观,其宗旨在于预测和控制课程规划;所谓后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在满足社会种种需求的过程中生成的,是不确定的,该理论基于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强调课程具有适应性、变化性和不确定性。本文重在以后现代课程理论为导向,并以《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为主要依据,探究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方向。
2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现状及必要性
2.1课程设置现状
王守仁、王海啸(2011:5)从2009年至2010年在全国高校中对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其中对“课程设置”所做的调查结果表明:现行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构成。参加调研的学校中表示学校有规定的大学英语选修课学分的为157所,占调研学校总数的29.6%。平均每校开设4.6门。就不同类型的学校而言,有一半以上的985工程学校开设9门及以上的选修课,而80%以上的非211工程学校则没有或只开设了4门及以下的选修课。这可能是因为非211工程的学校基础阶段必修课所占的学分较多,学校无法提供更多的选修课学分,或者是因为非211工程学校的大学英语师资的业务水平与211或985工程学校的师资水平还有差距。调查还显示目前我国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大都采用全校统一的形式,许多参加调研的高校希望能结合院系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设计具有个性化的大学英语课程。
2.2个性化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根据教育部语委(王登峰,2007)的一项调查发现,“大学生用他们全部学习时间的1/4以上学外语的比例很高,有的人是全部,有的人是3/4,有的人一半,占1/4以上的可以达到65%以上。”根据上述调查数据认为大学生为了参加各类考试把自己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倾注于英语学习上,殊不知,他们只是成了会考试的机器而已,英语运用能力极其低下,只能对付简单的日常交际,用英语查阅本专业文献和开展自己所从事工作或研究的能力及其薄弱。这与全球化时代对大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要求相悖,已远远满足不了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实用型、应用型和复合型的专业英语人才的需要。因此,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家教育战略之需、社会之需以及学生个人发展之需,必须设置具有个性化的多元课程体系,这已是新形势发展之必然。
3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未来展望
我国各地区、各高校的教学资源、新生英语水平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不尽相同,出现较大的差异性。层次有别、因此各高校在设置大学英语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国家、社会和学生对英语的需求,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实施具有个性化的多元课程体系。这将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选修符合自身需求、爱好的课程,提高自身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本文基于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以及《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所提出的要“培养大批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要求,展望并规划大学英语课程应如何设置才能符合“新形势”、“新要求”和“新挑战”。
3.1完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一直是以“基础英语课程设置”为中心,实践证明“基础定位”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是一种“费时低效”的局面的课程设置。若要迎合上述《规划纲要》中所提出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就得认真反思现行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与发展方向。调整基础阶段的大学英语课程,使这段大学英语既能满足学生参加各类考试的需求,又能满足学生培养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以及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设置具有“灵活、多样和应用”等性质的课程体系,同时还要开设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具体设想如下:
3.1.1缩短基础阶段的大学英语课程,灵活开设一、二年级的大学英语课程
自《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贯彻以来,高中生与大学毕业生的词汇量几乎相差无几,面对这种状况,大学英语必须将本科阶段的前两年的基础阶段的英语课程压缩至一年,甚至半年,其余后几个学期将依据学生应用性和个性化的需求,适当增设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即培养学生的通用学术英语(EGAP)的能力,以提前培养和提高学生能“用英语学习专业”的各学科所具有的“共性”学术技能。
3.1.2开设三、四年级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
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教学只能满足学生语言学习的目的,至于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或毕业后的职业需求还是无法得到更好的满足。如今已进入全球化时代,各行各业急需即懂专业,又懂英语的应用型、实用型和复合型的具有一定专门英语能力的人才。有鉴于此,大学英语只开设前两年的大学英语课程还不够,必须继续开设三、四年级的后续课程,并形成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学生的需求。因此,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应该开设专门用途英语中的学术英语。
3.2大学英语四年课程内容设计
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尽相同,所以课程设置应依据层次化、个性化的特点,同时还要体现融应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多元课程组合:(1)为艺体类学生开设基础英语课程;(2)为新生英语水平较低者开设基础+综合应用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英语综合能力;(3)为英语水平较高或很高者,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专业以及社会需求开设提高课程,即通识类课程和专门用途类课程,其目的就是为三、四年级所要开设的后续课程,即为培养学生的实用英语和专业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提供必备的条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4)为高年级学生开设应用型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比如可以开设跨文化交际系列讲座、口译或笔译、基础或应用写作、通用或一般学术英语包括报告陈述演示、科技论文写作、文献阅读与检索以及国际会议英语等的技能,目的是为那些具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可选课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和学术英语应用能力;(5)为那些具有用英语学习专业需求的高年级即为那些即将毕业的学生开设专业学术英语,比如物理英语、化学英语、工程英语等的后续课程,可供不同专业的学生按照自己的专业方向选择相关的后续课程。这类课程可根据英语教师自身各学科专业知识不足的弱点,与各专业英语较好的专业教师联手完成授课任务。
4结语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到来,国家急需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英语人才。因此,对大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重心也由原来的通用大学综合英语能力逐渐转向用英语作为语言交流工具学会本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未来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学术英语能力方面。
另外,为了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设置能够满足不同要求的学生所需,开设大学英语多元课程体系,即按照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个性化要求设置多层次大学英语课程,以便使不同层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求,进一步满足和提升自己的英语运用能力的要求。
总之,大学英语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必须朝着“基础+通识+专业”的方向转变,而且将两年的大学英语教学扩展至大学本科四年,开设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并保持四年大学英语教学不断线,从而充分满足社会、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为培养应用型、实用型和复合型的英语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钰著.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4.
[2]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05).
国际技术贸易专业就业方向 篇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经贸事业高速发展,连年高速增长。2005 年,中国进出口总值达到 12000 多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从 2002 年的第五位上升到目前的第四位,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2005 年广东省进出口贸易已达到 4000 多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三分之一还多。
据中国报关协会统计 , 截止 2001 年底,中国共有注册专业报关企业 545 家,代理报关企业 1277 家,自理报关企业 180811 家,注册报关员 47528 人。这些报关企业和报关员 2001 年在全国 394 个进出口口岸承担了 1965 万份报关单的进出口申报工作。
由于广东的外贸进出口额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还多,因此广东具有外经贸权的相关公司也是全国最多的,国有、集体、三资、私营等相关企业有近十万家;另外,广东也是吸收外资最多的地区,间接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更是数量巨大。从事外经贸业务的运输、仓储、咨询服务、会计和法律等相关行业企业也是数量巨大。
我国现有外贸出口权的公司约有 18 万家,平均每家至少有 10 个以上的外贸专业人才,因此我国到去年底为止,外贸专业人才至少有 180 万人。从我国目前的外贸出口额估计,未来五年具有外贸经营权的公司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倍,到那时保守的估计我国将拥有 36 万家以上的具有外贸进出口权的公司。根据我国现有的外贸出口权的公司拥有人才的平均比例计算,我国最少还需要 180 万外贸专业人员。
据中国报关协会的预测,到 2008 年,国内外贸易总值将达 53700 亿美元,将需要 300000 名报关员从事进出口贸易报关工作。
从各地的需求量情况来看,广东等沿海开放省份报关人才需求势头强劲。此外。上海、山东、福建、天津、辽宁 5 个省市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也都在 1000 亿美元以上,需要报关员约为 100000 人左右。
以上需增加的外贸专业人员在未来 3 — 5 年中,按本科及以上 30% 计,约需要 50 — 60 万本科及以上毕业生。此外,还有相当可观的在职人员未能取得相应的本科学历和从业资格证书,故生源和就业市场的规模都是十分庞大。
据中国报关协会的预测,广东省 2008 年报关员需求量大约为 50000 人。经过对相关院校和人才市场以及各种媒体的调查,本专业人才需求从大的方面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外贸公司的业务员即外销员;二是报关员;三是有国际业务的公司、企业的国际结算人员;四是其他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企业的业务人员。经过与专业委员的沟通,发现目前外贸公司的业务人员需要的是通才,即要掌握对外业务洽谈、报价(含仓储、运输、保险等相关费用的计算等)、签约、履约等全过程的相关知识。而相关的需求职位还有运输、仓储、货物保险等。报关员相对比较单一,就是报关员或报关助理。而国际结算类人员相关的岗位有国际结算、跟单、审证、制单、办理结汇项下的融资等。实际上,作为文科专业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在内外贸领域各个公司企业的各部门都是可以就业的。
国际化方向 篇6
特里芬难题
《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直指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金融格局的局限所在,鲜明地指出:“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使我们再次面对一个古老而悬而未决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国际储备货币才能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的银本位、金本位、金汇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都是解决该问题的不同制度安排,这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成立的宗旨之一。但此次金融危机表明,这一问题不仅远未解决,由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反而愈演愈烈。”
二战结束前夕,1944年在美国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制订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确立了美元同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同美元挂钩的平价(固定汇率)制度,以美元作为国际储备和国际清偿力的主要来源和支撑,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这一架构对于恢复战后经济、缓解国际黄金储备和清偿能力的不足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固有的缺陷。
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Robert Triffin)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研究后指出,如果没有别的储备货币来补充/取代美元,以美元为中心的平价体系必将崩溃,因为在这一体系中,美元同时承担了相互矛盾的双重职能。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这种两难处境,就是著名的“特里芬困境”(Triffin Dilemma)。其后的历史发展证明了特里芬教授的先见之明。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各主要发达国家之间逐步形成了浮动汇率制度,保证了国际贸易和金融的平稳秩序。在随后的20年间,虽然局部的经济危机时有发生,但是国际间大规模的危机再未出现过,长时间的平稳环境也让人们逐渐淡忘了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漏洞。首先,浮动汇率只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自发形成的,发展中国仍然采用钉住美元的政策;其次,国际贸易结算仍然是美元一家独大,没有国际条约或者组织可以约束美国潜在的给贸易赤字进行货币融资的可能。
纵观历史可以看出,上世纪90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随着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国家重回钉住汇率制和中国等新兴国家融入世界自由贸易体系,世界贸易和金融活动重现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的流动性过剩。只不过30年前是以美元的黄金价值崩溃收场,而这次经济危机则最终要以美元的国家信用受损甚至崩溃收场。
中国的储蓄问题
多年以前,经济学家就已经指出,中国经济的结构问题在于储蓄与投资的不平衡。理解这一点并不困难,一国的储蓄应当等于投资加上净出口。储蓄和投资的不平衡本质上就是外贸的不平衡。巨额的外贸顺差造成我国金融系统的储蓄沉淀严重,资金配置效率低下,而同时投资的收益率不高。
外贸巨额顺差导致的储蓄过剩也直接影响着民生问题。据统计。自2004年起我国的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就在不断下降,与投资、净出口的快速上升呈现出鲜明的反差。居民消费直接反映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消费占GDP比重的下降,说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是众多民生问题在经济数据上的集中体现。
我国储蓄一般由个人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构成,二者大约各占一半。但近年来,居民储蓄比例逐年下降,2007年已经接近总储蓄的40%水平。这说明企业存款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中储蓄的主要成分,而这部分资金对存款利息水平、利息税以及社保体系建设等因素并不敏感,通过观察统计数据不难发现,企业储蓄的增长同我国外贸顺差的增长具有一定程度的因果联系。强制结汇制度客观上决定了外贸企业将出口收入直接转变成银行人民币存款。同时国有企业长期不分红也造成了企业储蓄居高不下。
周小川行长明确指出,“中国政府、国有企业等领域的改革仍不彻底,影响了储蓄率的调整。尽管目前民营、私营企业已实现市场化和成本真实化,但政府机构体系没有纳入社会化管理,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的改革虽取得较大进展,但由于成本因素不确定,货币化程度不够。当前应当加快政府部门改革和职能转化。”
从长期看,为实现平衡的、可持续的发展,为不断改善民生,政府必将对国有企业分红问题着手进行解决,外贸企业的外汇资金也将不再能轻易兑换成人民币。这两个变化对银行来说无疑将是巨大的挑战——国有企业存款长期看可能会逐步下降或者至少是增长乏力,而外贸领域的结售汇收入以及外贸企业的人民币存款也会受到不小的打击。
金融顺周期性
顺周期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两大类:一是制度性顺周期,二是理论性顺周期或者说“理性预期型”顺周期。前者表现为“信用评级羊群现象”、“公允价值计价失准”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鼓励提高杠杆”三种现象。而后者则表现为以通货膨胀率作为政策目标并主要依靠利率工具实现货币调控的中央银行自身的顺周期性。
关于制度性顺周期问题,周小川行长指出,全球金融体系在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时高度依赖外部信用评级,从而产生了显著的顺周期性特征。信用评级业由少数几家大型机构主导,它们几乎提供了全部重要的评级服务。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的具体评级相关性较高,它们叠加在一起产生了强大的周期性力量。经济繁荣促使乐观情绪产生,经济衰退则导致悲观。众多市场参与者使用三大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并作为业务操作和内部考核的标尺,在机构层面产生大量的“羊群行为”。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允许金融机构使用内部评级法对复杂产品定价并评估其风险。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当经济高速增长时,风险权重通常较低,资本充足率因而较高;而在经济衰退时,风险权重通常较高,资本充足率则较低。因此,金融机构倾向于在好年景时提高杠杆率,而在年景不好时则降低杠杆率,从而促进了繁荣期的泡沫积累,以及衰退期的信贷紧缩与资产抛售,导致周期性波动上升。这体现了较强的顺周期性。
理论性顺周期描述了这样一种情况,当经济好的时候,通货膨胀低,人们对未来乐观,主观贴现率低。贴现率决定资本成本即利率,因此利率低,人们愿意买房子,企业愿意贷款进行投资扩张。这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股票价格快速上涨。价格上升最初没有传导到消费品。等到价格上涨传导到消费品,人们发现通货膨胀后,就对将来失去信心,贴现因子就会变大,利率水平随之上升,企业将面临流动性不足、信贷约束,整个社会出现失业和经济衰退。实际上危机发生之前的美国就是这样——早在本世纪最初的几年,由于亚洲和东欧新兴国家的大量廉价商品出口到美国,使得美国长期维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以通货膨胀为首要政策目标的美联储因而可以很正当的长期保持低利率,这种低利率环境造就了房地产泡沫和金融市场泡沫,再加上监管不力,最终两个泡沫融为一体。但是早期被释放的过剩流动性最终还是会导致通胀出现,从而很快刺破泡沫。
日本的前车之鉴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日本在资产市场泡沫破灭之后,大量企业由于以原来的市场价格计算土地、股票等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大幅缩水、资产负债率迅速飙升,纷纷濒临技术性破产。为了降低负债率,日本企业不得不用利润填补窟窿,这极大地打击了民间的生产性投资的热情。而日本央行的零利率政策并不能刺激企业借贷投资,因为这时企业缺少的是股权融资而非债权融资,再加上当时美国市场繁荣,日本大量资金外流欧美进行套利活动,给本来就缺少资金的日本企业带来更大的困难。日本的例子说明,防范股市、楼市泡沫,政府及时进行注资以及在必要时取消公允价值定价是预防和应对危机的重要手段。
国际化方向 篇7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化方向,国际化层次,路径选择
一、引言
入世后,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显现,随着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关税大幅度下调,市场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规模、资源、品牌等核心要素与大企业相去甚远。很多大企业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尚且举步维艰,比如“TCL”收购国际品牌汤姆逊的彩电业务,重组阿尔卡特手机业务而致使企业元气大伤;“联想”并购“IBM”带来的企业巨亏;“上汽”收购韩国“双龙”的失败。中小企业如何在国际市场中有所作为?如何才能够在国际市场中培育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探寻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生存之道正是本文探讨的焦点问题。
二、文献回顾
企业国际化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就引起了西方发达国家学者的关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企业国际化及其相关问题更是成为了理论界与实践界关注的焦点。然而,在颇为丰富的国际化研究文献中,学者们的视角更多聚焦于发达国家企业国际化扩张行为,并对其进行理论研究。以Coase(1937)的理论为依托,Bcckley&Casson(1976)构建了内部化理论以解释企业的跨国扩张行为;北欧学者Johanson&Wiedersheim-Pail(1977),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是渐进式、阶段式学习的过程,从而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Kindleberger(1969)、Hymer(1976)提出的垄断优势理论认为,企业对技术的绝对垄断优势才是企业能成功进入其他国家的关键;Dunning(1977)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则综合了众多学者的思想,认为企业的国际化行为需要建立在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基础上。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理论为研究企业国际化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这些理论大多基于发达国家为研究背景,而且更多地聚焦于对外向型国际化的研究。对于发展中国家企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国际化问题的解释力还有待检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中小企业更是积极尝试涉足国际市场领域,试图融入国际化经营浪潮。随着中小企业国际扩张的兴起,中国学者对中小企业国际化问题的研究也日趋丰富。这些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主要探讨已有理论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现象解释的适用性(任声策、宣国良,2006);另一类则从中小企业国际化方向维度进行研究,认为外向国际化和内向国际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内向国际化往往是外向国际化的基础和条件,而外向国际化是内向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陈菲琼等,2003);第三类则以国外已有的国际化理论为基础,通过案例研究定性分析中国中小企业的跨国并购(王钰,2006),或者通过实证分析探究中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成长问题(廖蔚霞,2008)。
从对已有国际化研究文献的分析梳理来看,国外的研究成果虽然较为丰富,但其研究背景和企业的国际化情景与中国中小企业的大相径庭。从国内针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研究文献来看,尽管已有文献对于中小企业国际化研究有所裨益,但这些文献却存在着以下缺憾。一是这些研究仅从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某一个方向(内向国际化或者外向国际化)进行了初步探讨,缺乏对中小企业国际化方向的整合性思考。二是并未涉及企业国际化的层次问题。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仅选择对产品实施国际化经营还是对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是不同的战略选择,如何进行选择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国际化绩效和可持续发展。三是这些文献均以静态的视角探讨中小企业的国际化问题,未能将中小企业国际化纳入动态演进的模型中加以探讨,从而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战略实施缺乏实践指导价值。鉴于此,本文从国际化层次和国际化方向两个维度构建国际化战略杠杆模型,对中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选择及其路径演进进行深入研究。
三、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杠杆模型
尽管企业的跨国贸易行为早已有之,但从企业国际化理论的历史渊源来看,20世纪60年代才出现了对企业国际化现象的理论探讨。这些理论由于更偏重于对企业国际化行为的解释而对企业国际化的实践操作指导不足。一般而言,企业国际化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分析,一个是国际化方向,另一个是国际化层次。从国际化方向维度,可以将国际化分为内向国际化与外向国际化两种类型。所谓内向国际化,是指企业并不跨出国门,立足于国内,通过吸引或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加快企业的发展,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即“引进来”。所谓外向国际化,是指企业积极地开拓国际市场,跨出国门进行产品销售,进行国外投资、收购、兼并等,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从国际化层次维度,又可以将企业国际化分为国际化产品与国际化企业两个方面。所谓国际化产品,是指企业仅向国际市场销售商品或服务,而企业其他方面依然保留在国内。所谓国际化企业,是指企业不仅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商品或服务,还积极地树立企业的国际化形象,全方位、多层次地融入到国际市场中。文章对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分析的支点是外向国际化和内向国际化两个维度,通俗地说是“走出去”和“引进来”这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很多企业都在采用,问题是杠杆不仅重要,什么企业选择什么样的杠杆则更重要。根据上述对国际化两个维度和两个方面的分析,可以构建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杠杆模型(见图1)。
中国中小企业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吸纳社会劳动力等所起到的作用已不言而喻。但是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如何在国际市场上开疆扩土,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依然是众多中小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根据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杠杆模型,我们将能够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勾画清晰的战略路径。在现阶段的通常情况下,中小企业处于模型的中间位置,即中小企业基本上均立足于国内发展,为国内或某一地区的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国内或某一地区的市场需求为战略目标。从模型来看,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选择,就是从企业现阶段所处的位置(模型的中心)选择不同的路径,进入区域A、B、C或者D。因此,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可以选择四条不同的路径,而每条路径下企业的行为选择和最终结果都不尽相同。
(一)区域A
在国际化方向上,企业选择“引进来”的策略,通过积极地与外商沟通、洽谈,吸引外商利用资金、技术、生产服务或管理经验等对企业进行投资或者与企业合作。但是这种投资或者合作仅着眼于企业的产品,力争通过国外企业的加盟提高产品的质量、知名度和国际性等。企业的产品主要还是满足国内消费者或者国内的外国消费者需求,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偌大的中国本土消费者和源源不断涌入的外国消费者足以让一大部分中小企业赚个盆满钵溢。在这种策略下,尽管企业依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本土企业,但企业的产品却已经融入了国际化的元素。从实际案例来看,中小企业可向“青岛啤酒”进行学习、借鉴。“青岛啤酒”始终认为,中国已经是国际化、全球化市场的一部分,惨烈的竞争环境不比国际上任何一个子市场的竞争难度低。因此,“青岛啤酒”早在2005年就将国际化战略放在“内向国际化”之上,并以此不断提升产品的国际化品牌形象。
(二)区域B
与企业进入区域A的国际化方向一致,选择进入区域B的企业依然采用以国内市场为基地,通过引进产品、技术、管理经验等提升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获得持续发展动力的“引进来”策略。但是选择这一路径的企业不仅仅只追求产品的国际化,而是力图通过“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树立企业整体的国际化形象。尽管此时的企业依然立足于国内市场,但企业从产品、服务、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无不与国际接轨,其企业形象及品牌甚至可以享誉全球。从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老字号的餐饮企业可以作为中小企业国际化学习的典范。比如,天津的“狗不理”,尽管其并未迈出国门,但国际消费者却慕名而来,“go believe”的英文名称更是成为了其企业国际化的典型象征。北京“全聚德”的国际化战略更胜一筹,借“2008奥运”的东风,不仅让众多国外消费者一饱口福,也让企业的招牌真正披上了国际品牌的戎装。
(三)区域C
与选择A路径和B路径的企业截然不同,进入区域C的企业在国际化方向的选择上采取外向国际化的策略。这一类型的企业主要面向国外市场,在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或服务提供等环节主要针对国外消费者。这些企业始终认为,所谓国际化就必须要跨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在国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他们积极地“走出去”,与国外的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接触并不断融合。尽管企业的生产可能依然保留在国内,但产品或服务的诉求对象却主要是国外消费者。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之下,众多中国沿海地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之路均属此列。无论是出口外贸还是贴牌代工,其主要目的都是朝国外市场发展以实现企业的国际化。也正是如此,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外贸订单锐减、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使得众多沿海中小企业惨遭重创,有的甚至遭受破产之灾。尽管国际化的光环绚丽夺目,但国际化背后所暗藏的风险旋流亦是风起云涌,使得中国中小企业在大踏步“走出去”的过程中如履薄冰。
(四)区域D
与选择C路径的企业一样,欲进入区域D的企业仍然需要采用“走出去”的战略。但是,与处于区域C的企业不同的是,这些企业不仅追求产品在国外市场上销售,而且希望企业也全面进入国际市场,在国外直接建立分公司,形成真正的跨国企业。应该说,这种形式属于企业国际化的最高级阶段。但是,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而言,一方面自身资源、能力、实力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到国外市场上收购、兼并或者直接建立企业又对其他国家法律法规、文化习俗、消费者习性等比较陌生,因而其风险比选择C路径要高很多。因此,本文对路径D画的是虚线,一般情况而言,不鼓励中小企业采用此种战略进行国际化。
四、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路径演进
从以上对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路径选择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仅从中小企业的角度出发而不考虑环境对战略选择的影响,四条路径均可以使中小企业步入国际化道路。但是,与众多国际企业相比,中国的中小企业却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实力与环境对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影响。我们认为,中国的中小企业应该从资源占有与整合,自身实力与潜力,国际化环境与风险等方面综合加以衡量,从而选择最合适的国际化路径。从中国中小企业现阶段的情况来看,路径A应该成为绝大部分中小企业选择的方向。但是,选择路径A并不意味着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就一成不变。从模型来看,进入区域A的企业国际化战略路径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而不断演进,最终实现企业最高层次的国际化水平。第一种演化路径,企业首先立足于国内市场,加大“引进来”的力度,通过不断提升产品的国际性形象而逐渐在国内市场上树立起企业的国际化形象。在企业实力有了较大提高,企业资源有了较好的积淀之后,再谋求以企业整体实施“走出去”战略,最终实现企业整体的国际化。第二种演化路径,处于区域A的企业,不断地提升产品竞争力,巩固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地位,在此基础上,逐步实施产品的“走出去”战略,将企业的产品推向国外市场,依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再谋求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最终建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但是从中国部分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现在已经处于区域C之中,尽管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一些“走出去”的经验和实力,但鉴于国际化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我们认为这些企业仍需要重新审视国内市场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打牢国内市场的基础,为更高级别的国际化提供充足的动力。
五、结语
全球化在改变原有传统分工模式的基础上提高了各国的相互依赖性,并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国际化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甚至中小企业自身的认识中,似乎都以为“国际化”、“跨国经营”等都是大企业的事,是国有企业的事。而实际上,在全球跨国投资中,中小企业的成功率远远高于大企业,从“吉列”、“麦当劳”到“微软”、“IBM”,无不是脱胎换骨于中小企业。中国“走出去”战略的主体应是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在出口、并购和契约式进入三大国际化道路上都具有突出的优势。中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大企业或者企业集团甚至跨国公司也不是没有可能性的。当然,国际化战略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之事,尤其是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而言,全球化的大幕已经开启,但漫漫而修远的国际化道路上却更需谨慎前行。
参考文献
[1]AcsZ,.J.,Morck,R.&Shaver,M.et al.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A policy perspective[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1997,9(1).
[2]Brouthers,K.D.,Brouthers,L.E.&Werner,S.Dunning’s eclectic theory and smaller firm:the impact of ownership and locational advantages on the choice of entry modes inthe computer software industry[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1996,5(4).
[3]Dunnings,J.H.The Eclectic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A Restatement&Some Possible Extensio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8,Spring.
[4]JohansonJ,.&Vahlne,J.E.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firm:A model of knowledge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foreign market commitments[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9771,2(3).
[5]赵优珍.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王钰.从TCL跨国并购视角看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J].管理世界,2006,(3).
国际化方向 篇8
一、中国管理思想的发展回顾
中华民族在其5000年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为人类的发展贡献了众多管理方面的智慧结晶。中国的传统文化管理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 也包含其他学派。其核心的内容是“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这些也一一在各时期的管理思想中体现出来。
首先是先秦时期的管理思想。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管理思想分别是来自儒家、道家、法家的管理思想。儒家的管理思想, 代表的有孔子的“贵和”的管理思想, 主张利用“仁”、“爱”来达到“安人”管理目标;强调“德”、“礼”之治, 而辅以法治;认为管理关键在于“举贤才”, 需选拔正值的人进行管理;提出用“义”来规范人们追求物质财富和经济利益的行动, 用“惠民”的方式提高人们的劳动积极性等。道家的管理思想,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大流派之一, 也是极其具有影响力的。道家的管理思想的基本特色是“守柔”, 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 倡导“守柔”, 以柔制刚的思想;以“无为”为管理思想准则, 即人的行为及其指导思想不违反事物发展的规律, 而应顺应自然的要求, 不随意地蛮干;主张“有无相生, 以退为进, 欲夺故予”的辩证的管理思想;提倡“无弃人”的用人思想等。法家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商鞅、韩非、管子等, 他们主张依法治国, 注重人才的任用, 提倡“任人惟贤”的管理思想。除此之外还有墨家、商家、兵家等在各自领域的管理思想, 共同构成了先秦时期丰富的管理思想体系。
其次是秦汉时期至宋元中期的管理思想。代表的是李斯、司马迁、诸葛亮、曹操、韩愈、沈括、王安石、司马光等人提出的管理思想。这个时期, 儒家、道家的管理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如李斯的注重人才的思想, 诸葛亮的“任人惟才, 德才兼备, 德重于才”的思想, 曹操在各方面的决策思想和后勤管理思想, 人才管理思想等都是儒家、道家管理思想的继承。明清时期的管理思想表现为儒家的“贵人”思想进一步得到发展, 只是在评判标准上有了新的发展, 如张居正实施“考试法”的改革措施。而经济管理思想、军事管理思想等也逐步完善, 如康熙的“仁者无敌, 此是王道”是传承了儒家以“仁”为管理方式的思想。
二、中西式管理差异体现
(一) “中庸”、“无为”与“有为才有位”中庸之道是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
容之一, 以“天人合一”为理论基础的, 认为“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该思想作为儒家提出的道德修养和待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对中华民族的思想行为有这根本的影响。在管理方面, 其应用广泛, 体现的是适度、顺道、和谐、整体、权变的管理思想。“无为”, 是道家思想的代表, 是指没有违背规律办事的意思。“无为而治”被看作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要求人们淡化功业欲望, 提倡功德观念, 提升管理者自身的精神境界。其内涵与中庸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 即是中庸也要求“有所为有所不为”, 无论是“为”还是“不为”, 都要做到不偏不倚、不温不火, 从而使得事情“顺道”发展。
西方由于其重功利, 崇尚竞争, 故在管理风格上强调“有为”, 有为才有位。重视领导者、管理人的知识、才能、业绩, 这样也就有了财富崇拜、业绩崇拜, 为体现财富, 业绩竞争的结果, 发展出重法治、权利分配、层级控制, 重激励措施和方法的采用, 处处表现出领导者的作用和影响的管理思想。
(二) “和合为先”与“竞争至上”
“和合”是指和谐与合作,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也是中国传统管理思维方式的根本特点。一是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 体现在“人道治理应与天道运行相和谐”, 也就是说在国家社会的管理上必须要与自然规律相适应, 从而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二是“尽人事以应天常”, 指人应该也可以在领悟、尊重自然法则的前提下, 顺应自然法则去做事情, 实现人类行为与大自然的谐律同步共振, 与自然圆融和谐地发展;最后是人与人的和谐。强调一个组织里要使上下和谐, 才可以“克敌制胜”、“和战”, 强调事物整体内部各部分的联系, 强调整体的发展。三是在追求利益的时候, 以“合作”取得, 而不是靠完全的竞争来获取。
西方由于其“天人相分”的根本文化特质决定了其在管理上的基本原则也是分门别类的思想, 即把所要研究的事物或过程分解成各个部分, 单独地进行分析、研究, 把研究对象细化, 倾向于孤立地研究事物的某一部分, 比较不注重对整体的研究。如公司内部形成严格分工的职能部门, 分别对各部分的工作进行单独的研究, 虽然研究深入, 但是对于整体的研究则相对比较少。
(三) “粗放式管理”与“精细化管理”
中国的粗放管理方式, 一方面与其过分注重从整体着手处理问题有关, 过多地从整体的思路出发去研究问题就容易忽略对细节部分的仔细考量;另一方面是中国的文化对事物的描述用词倾向于含糊、笼统地陈述某一事, 加之中国人重人情、同情心重, 管理中就会经常出现“大概”、“差不多”这样的词。缺乏精细化的管理标准与人情双层作用的结果是, 计划执行得不彻底, 慢慢地, 粗放型的管理方式形成了并难于改变。
西方的精细化管理与其“天人相分”的文化底蕴是密不可分, 而实际展现在管理上是从泰勒的科学管理开始的, 分解现场工作工人的动作提出流水线生产的生产方式;再到戴明的质量管理, 从影响质量的各方面入手去改善服务、提高唱片质量、实现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的目的。这些都是西方精细管理思想的极致代表, 与中国式管理的有着显著差异。
(四) “修身安人”与“正人”、“法治”
“修己”指管理主体对自身的管理, 孔子等中国先哲认为, 只有管好了自己才有能管好别人, 即先“正己”而后才能“正人”, 强调内在的自觉性;“安人”是指自身管理好后的影响, 包括对他人和社会形成影响的“他安”和对自己形成影响的“己安”。“安人”既是管理主体自身管理的目的, 也是管理的过程, 由己及人, 由内及外, 管理是一个内外兼达的动态过程。“修己安人”无疑是中国文化“向内追求”在管理思想上的最明显的体现, 也解释了中国崇尚“德治”的原因。
西方的管理思想则是很少涉及管理主体自身的修为, 如我们所熟悉的西方管理大师对管理的定义有泰勒的“管理就是确切知道要别人去干什么, 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法约尔的“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些思想都没有对如何管自己做出探讨, 而都是针对如何管别人的, 也即是注重“正人”。于是很顺其自然地, 西方就不会像中国那样提倡“安人”了, 因为“安人”需以“修己”为前提, 而注重法治也就顺气自然, 要管好别人, 剔除了内部的因素, 就只能从外部约束去尝试了, 提倡并实践者通过诸多的条款去管人, 也正是“正己”思想的必然结果。
三、未来研究展望及启示
不论管理将发展成一个怎样的模式, 是否中西合体抑或背向走得更远, 管理的本质只是一种手段, 是我们实现企业经营, 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各种目标的手段, 不管其存在多少种表现形式, 管理国际化比我们想象得要复杂得多, 而且总处在一个动态变化之中, 我们要根据自身的状况选择合适自己的管理方式。就中国式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以及西方管理在本国的水土不服情况, 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给予现实的指导。本文在此尝试就中国式管理的选择路径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发展中国式管理无法依赖简单的“拿来主义”, 要求我们在找寻中国自身的管理方式时要避免流于形式, 换汤不换药地将西方的管理思想冠上“中国式管理”的帽子。二是发展中国式管理需要“知行合一”。中国企业家和管理学者不仅需要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抽离出适合现代本土企业发展的管理思想, 而且要对受着儒家文化影响的日本、亚洲四小龙等国进行标杆企业研究。三是深入“细化量化”中国式管理。改变中国的粗放式管理, 要坚持以量化为导向的“精细化”管理的思想, 使得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细化到管理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层面, 从而使得中国式管理对管理的各个方向有着具体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程嵩仁.中华传统管理文化精神——中西方管理思维方式比较论纲[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
[2]、黄如金.21世纪的中国式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
[3]、陈成稳.中国式与西方式管理差异[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09 (9) .
[4]、高玉娟, 王龙建.浅析中国式管理的“中”“合”“和”之道[J].科学教育家, 2008 (4) .
[5]、黄如金.中国式管理的灵魂[J].管理理论前沿, 2008 (18) .
[6]、李国英.中西方管理思想的异同及融合趋势[J].中国集体经济, 2007 (8) .
[7]、张传开, 吴先伍.“天人相分”对“天人合一”的内含与超越[J].淮北煤师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1) .
国际化方向 篇9
上海应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区域长江三角洲及流域对接国际市场的国际贸易中心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最终都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 在此中央确立的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大背景之下,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的确定已经刻不容缓。中国是个经济发展总量名列世界前沿的大国, 也是进出口总额占世界第二位的贸易大国, 其幅员辽阔海岸线长, 经济的发展的区域性集中特点需要我们建设多个对接国际市场的国际贸易中心。香港作为改革开放之初国际市场对接中国的“两岸三地 (中国大陆、香港、台湾) ”市场的枢纽, 在中国进出口贸易高速增长的三十年中其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确立无疑。随着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香港国际贸易中心的作用会发生一定的改变, 即更多地成为珠江三角洲对接国际市场的中心据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定位则更多地是要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区域长江三角洲及流域对接国际市场的主要据点, 并成为与上海建设中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共同发展的国际贸易中心。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区域性经济带动的特点一定要定位清楚, 不能太“泛”。
设定“两个市场对接贯通”和公平交易制度的建设目标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必须要设定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两个市场对接贯通的建设目标, 因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一个战略性任务就是带动长江三角洲及流域的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 并使这一区域的实体经济能同时适应国内与国际这两个市场的需求 (这是此次国际性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出口贸易急剧下降从而影响国内经济发展所给我们的最大教训) , 而不是仅仅使上海成为这一区域的商品进出口大口岸。为了达到两个市场对接贯通的目标, 就必须推倒长期以来横在内外贸之间的高墙。目前中国的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是中国经济的两张皮, 两种支持政策和两种交易制度, 内外贸之间立着隔阂甚重的高墙, 使得中国的“世界工厂”资源在遇到国际市场风浪时无法对接国内市场, 无法拉动内需, 核心的问题是缺乏能够使双方共赢的国内贸易交易制度!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的工厂, 除了改革开发的政策和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低等因素之外, 很重要的是遵循了国际贸易的制度、如各国的商检制度、信用证制度、保险制度等。对中国的“世界工厂”而言, 可能所赚取的利润是低的, 但资金和利益是有保障和安全的。调查发现, 许多出口加工企业早先都是以国内市场为主的, 后来才转为出口加工为主的, 原因是, 如选择国内市场尤其是规模大的商业企业, 其交易制度一般是, 厂家需要支付“进场费”等通道费用, 货款的结算有一定期限的帐期、非食品类商品要实行退换货制等。也就是说, 国内贸易交易制度的风险都体现在厂家或供货商方面, 这一交易制度的本质不是双赢的且对厂家和供货商来说是缺乏安全感的。中国经济改革开放30年来, 对国内贸易的研究如合理的交易制度、市场流通秩序等方面的研究和政策制定是缺失的, 使得在国内市场的流通中长期存在商品质量、假冒伪劣、商业信用和工商关系紧张等等问题。从宏观面来说国内贸易的制度建设落后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银行和保险公司等社会的金融信用系统没有能主动地为国内贸易提供好的服务工具。因此,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要把制定与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交易制度相适应, 能够逐步实现与其对接贯通公平的国内贸易交易制度作为主要的战略目标之一。
政府在建设国际贸易中心中的职能与机构的变革
政府在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中的作用无疑是特别的重要的, 但政府的特别重要作用的发挥必须要能实现职能的转变和管理机构设置的变革。从政府的市场职能上来说, 不是代替企业去发展市场经营市场, 而是市场制度的建设和市场秩序的维护, 上海市政府要把市场制度与秩序的建设维护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方向, 尤其在国际与国内市场,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对接贯通的制度建设中实现突破取得前期的发展经验。在政府机构的设置上要继续进行大胆的变革, 目前从国家的商务部到上海市的商务委员会, 已经把外贸和内贸统在了一起, 但在职能和功能上没有能取得创新性的进展, 内外贸无非是“合署办公”, 内外贸还是关联甚少的“两张皮”, 因此, 在政府机构的设置中以市场制度建设与市场秩序维护等职能功能为中心内容, 进行内外贸管理一体化的政府机构创新性重组, 使政府的管理机构能够适应上海贸易中心的建设发展要求, 同时为全国其他省市自治区政府机构实现内外贸一体化的设置提供创新经验。应该说, 上海市由于“两个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 为政府创造了机构设置先期试验总结推广的平台。上海一定要在下一轮的内外贸一体化和新的流通改革中当好排头兵
发展以现代物流为基础的内外贸一体化的批发商业
国际化方向 篇10
一、引言
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是为了促进各国的经济往来与国际结算, 它的形成主要经历了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在各个阶段的货币体系均有其利弊。在当今货币体系下,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引起了各国的重视, 像美元这种信用货币的发行遭到了各国的质疑, 美国依靠美元的贬值将危机转嫁到其他国家的行为引起了各国的不满, 在2012年的12月, 美联储又利用美元的核心储备货币地位推出了第四轮的量化宽松, 基于这种情况, 许多学者开始讨论建立一种新的国际货币体系来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历程
(一) 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于19世纪下半叶在英国形成, 可以说是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国际货币制度。它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主要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由于英国是当时最大的工业化国家, 所以率先实行金本位制, 加之19世纪至20世纪英国伦敦成为世界资本市场和国际黄金市场, 各国与英国的资本和贸易往来都要经过英国, 这大大降低了其交易成本。而黄金作为贵金属和储备货币, 各国纷纷持有黄金, 将本国的货币与黄金自由兑换, 更多的国家进入金本位制。
20世纪初, 英国凭借其优势仍主导着国际货币体系, 但是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来临, 一些国家为了准备战争, 财政开支大增, 使得黄金的兑换相当困难, 大量的黄金外流。为了防止黄金的外流, 预防因黄金储备不足而引起的世界经济紧缩, 各国在1922年国际金融会议上决定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然而, 好景不长, 1929-1933年由美国大萧条引起的经济危机又一次对金汇兑本位制提出了质疑, 各国纷纷采取紧缩政策, 停止黄金的兑换, 使得黄金短缺。于是在20世纪中期各国放弃了金汇兑本位制, 走向布雷顿森林体系。
金本位制崩溃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第一, 黄金作为一种稀有金属, 它的存量是有限的, 这就使得一些资本强国如英国、美国等向弱势国家掠夺, 将黄金储备集中在自己国家, 弱势国家缺乏黄金, 从而破坏了黄金的自由流通, 动摇了其金本位制的基础;第二, 当战争来临时, 黄金兑换变得困难, 大量黄金外流, 从而破坏了黄金与货币的自由兑换。
(二) 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世界各国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美国在一战中储备了大量的黄金, 加之科学技术的发展, 成为继英国之后最大的债权国。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也被提出, 于是在1944年, 44国代表齐聚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 召开了会议, 布雷顿森林体系由此建立。这次体系实行的是固定汇率政策, 采取"双挂钩"策略, 即美元与黄金看齐, 世界各国货币与美元看齐, 这使得美元成为当时的世界货币, 成为世界各国消费的供给者。
美元虽然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储备货币, 但是这种“双挂钩”策略却引发了“特里芬悖论”, 即一方面美元国际收支不平衡是其它各国外汇储备资产的来源, 若美国要维持收支平衡, 势必会减少其它国家的流动性储备;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增长, 对美元储备必然增加, 必然要求美国继续增加美元供应, 扩大自身的收支不平衡, 长此以往, 又会使其它国家对美元信心下降, 因而会争相以本国储备的美元去兑换美国政府持有的黄金, 最终美元与黄金的可兑换性就将受到威胁。为了解决这一悖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出了一种新的国际储备资产即特别提款权, 但是它只分配给参加特别提款权账户的成员国, 截至1997年9月, 仍有超过1/5的成员国未分配到, 因此它缺乏普遍性, 也没能彻底解决“特里芬悖论”。
60年代中期, 美国发起了越南战争, 财政开支增加, 引起国内财政赤字, 导致货币贬值, 通货膨胀加剧, 由此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比价受到威胁。同时, 国际上其他各国纷纷抛售美元, 兑换黄金, 使得美国的黄金大量外流, 为了防止黄金的大量外流, 尼克松总统于1971年8月15日, 将美国黄金窗口关闭。这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大多数国家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加之1973年的石油危机, 更多的国家融入浮动汇率制的行列, 由此以美元与黄金“双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渐瓦解了。
(三) 牙买加体系
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以及从1970年代初开始, 各种区域性货币如美元、英镑、德国马克等的不断出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始对新的国际货币制度进行协定, 于是在1976年, 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牙买加体系, 即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确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 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各国货币的汇率政策进行监督, 并提出了黄金非货币化, 同时建议以SDR作为储备资产, 将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虽然这次体系的建立使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 摆脱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货币间的僵硬关系, 但是它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1. 美元仍然是主要国际储备货币
在牙买加体系下, 美元的地位虽然随着欧元、日元、英镑的提升而逐渐下降, 但是它仍然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许多国家的货币仍然盯着美元的变动。例如在对外贸易交易中, 许多国家的对外贸易是用美元而不是自己国家货币来计价的, 因此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货币计价比例依然很高, 将近全球贸易的一半。因此, 在遇到危机时, 美国大量发行信用货币即美元将自己的危机转嫁到其他国家。最典型的就是此次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美联储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 推出四轮量化宽松, 美元泛滥, 大量流入其他国家, 造成其他国家通货膨胀, 以至全球金融危机爆发。造成这种局面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元在国际货币储备中依然处于核心地位。
2. 多元化的国际储备货币仍不成熟
多元化的国际货币储备依然不成熟, 欧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美元, 但是当危机来临的时候仍然显得力不从心, 例如刚发生的欧债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行的特别提款权作为一种新的国际储备资产, 通过多次份额的改革, 尤其是在2010年11月的改革考虑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但是美国仍然享有16.74%的投票权和17.09%的份额, “一股独大”, 拥有实际的否决权。这些表现都反应出了现有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不足, 因此适当推出一种新的货币体系有待考察和验证。
三、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预期
鉴于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 许多学者开始质疑当前国际货币体系, 并产生了一系列的观点。周小川呼吁建立超主权国家货币, 建立凯恩斯设想的国际货币单位, 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SDR的作用, 充分挖掘其作为超主权储备货币的潜力, 同时要发挥IMF作为SDR发行控制者的作用。吴敬琏在2009年3月30日的《第一财经日报》中也表明须对美元发行机制“上套”, 他认为不管如何建立新的货币体系, 最低要求是对美元的发行用一种国际机制加以控制。斯特劳斯·卡恩在2009年3月27日的《国际金融报》中表示“世界货币”的提议是合理的, 认为可以创造一种替代美元的新型国际储备货币, 但是也并不认为美元已经丧失主导地位。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在2009年3月26日凤凰卫视中提出美元仍然是全球储备货币, 而且这种情况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各方学者根据当前局势都给出了各自的观点, 通过对他们认识的解读我认为可以从短期、中期、长期三个时期来预期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
(一) 短期内, 美元的主导地位依然持续
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短期中, 美元依然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0年第一季度公布的数据显示, 美元在全球储备货币的比重约为65%, 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各国之间在对外贸易和商品计价中仍以美元作为计价单位, 出于交易的惯性, 短期内各国依然会盯着美元的变动, 因此美元的主导地位将继续持续一段时间。但是随着危机的发生, 美元泛滥、贬值, 处于信用货币的美元在中期甚至长期会使各国对它失去信心。
(二) 中期内, 人民币将成为硬通货
近几年来,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综合国力逐步提升, 2011年我国GDP总量为7.298万亿美元, 占全球比重约为10.48%, GDP排名第二。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 我国应该将人民币加入“货币篮子”, 成为硬通货, 以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为此, 我国也积极做出响应, 已经在东部沿海的5个城市开设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 以此将来推广到更多的城市。同时, 我国主要以制造业为主, 因此可以进一步扩大制造业, 走美国、德国的道路, 通过制造业形成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比较优势, 以推广人民币的使用范围, 使其同美元、日元、欧元、英镑一起成为硬通货。
(三) 长期中, 形成美元、欧元、亚元共同发展局势
美元、欧元的建立使当地经济高速发展, 丰富了国际货币储备体系。在长期中, 东亚各国可以通过建立一种相同的货币即亚元, 降低汇兑成本, 同时也预防美元贬值所带来的金融危机, 从而促进东亚各国贸易的发展与经济的繁荣。
从贸易角度来看, 东亚各国 (地区) 的经济利益是相同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 东亚各国 (地区) 由于产业梯度差的存在, 建立了“雁行模式”, 发展各国 (地区) 比较优势产业, 形成东亚三级贸易体系。由日本从国外拿回订单, 四小龙对订单进行设计, 最后由中国和东盟国家制造, 最终出口到国外。虽然发展到现在, “雁行模式”有了新的定义, 但是东亚这种贸易往来却在不断改进与发展。从1980到2004年, 东亚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迅速上升, 其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从13.4%上升到27.6%;在世界进口贸易中的比重从13.2%上升到22.5%。这种国际生产体系促进了东亚各国贸易的发展, 同时也促进了东亚一体化的进程, 使东亚逐渐成为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且东亚各国的分工也使各国和各地区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基于这种国际贸易生产体系的背景, 如果可以在东亚各国内实行一种统一的货币———亚元, 就可以降低汇兑风险, 使各国贸易更加具有吸引力。与此同时, 可以减少东亚各国对美元的依赖, 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元造成了冲击, 美元信用货币的发行, 往往容易引发国际危机, 亚元的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东亚各国陷入经济危机。建立亚元的前景是美好的, 但是东亚各国在政治、文化习俗、经济发展程度等方面上仍然存在着差异, 因此亚元的建立任重而道远, 仍需要东亚各国的努力共同建设。
国际化方向 篇11
关键词:市场竞争;一站式服务;业务关系;市场信誉
自从我国2001年12月1日加入WTO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为了迎合市场契机,我国国际货运代理行业迅速发展,并已成为促进经济贸易发展,繁荣运输经济,满足货物运输关系人服务需求的一支重要力量。
由于货代企业不但可以为货主提供运输服务,而且可以通过自己的代理网络为客户提供或代办保险、报关、报检等服务,能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所以越来越多的贸易公司愿意委托货代企业办理货物出运业务。但由于近些年来国际货运代理人队伍不断壮大和频繁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市场份额降低,所以货运代理行业存在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目前中国经营不善的国际货运代理业的现状可概括为:经营规模小、资产投资少、服务功能少、专业人才少、缺乏代理网络或网络分散,经营秩序不规范。
货代企业要想在大浪淘沙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完善经营秩序,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不仅要满足客户的需求,甚至提供的服务可以超过客户的期望。
一、提供的运输服务要以海运为主,兼顾提供空运、陆路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服务
由于国际贸易的2/3货物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大多数货代企业通常和班轮公司有长期的业务关系,可以享受协议运价,所以它们提供的运输服务以海运为主。
当货主要求货代安排运输一些对时间要求比较强、货运质量要求较高的货物时,如:鲜活易腐货物或者是参加展览会的物品,货代企业为了不丢失客户,只好临时向航空公司询价或将货物co-load(同行间互相拼货行为) 给其它货代公司,这样一方面只有很小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有时因为一些衔接工作没做好会出现货运事故,影响货代企业在市场上的信誉。
我国与朝鲜、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14个国家接壤,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经贸交往发展很快,在和这些国家经贸交往中,国际铁路、公路运输成为主要的运输方式,货代企业要想取得这些货源,除了要精通国际陆路运输业务外还要有健全的代理网络关系。
国际多式联运具有安全快捷、简化托运、结算、索赔手续的优点,所以这种运输方式目前很受货主青睐。例如:北美大陆桥、小陆桥、微型陆桥运输都属于国际多式联运方式。作为MTO(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其前身大多是大型货代公司或大型船公司,完善服务质量,为货主提供更大的服务空间而拓展的业务。
二、开发仓储质押监管业务
在供应链管理关系中,运输与仓储之间是相关联的。储存在供应和需求之间起着衔接作用,所以如果货主利用货代企业经营的仓库储存货物,往往会委托货代企业办理运输等其他业务,这样对于货代公司来说会有连锁的经济效应。
为了更具有竞争力,我国一些大中型货代企业具有自己的仓库,提供仓储保管人服务,可以以高水平的资质开发仓单质押业务。
一方面一些资金比较短缺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质押仓单解决从银行贷款难的问题,另一方面银行因为手中有货主抵押的仓单可以安心放贷,这样货代企业经营的仓储公司形成了银行和企业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但一定要注意严格掌握、规范操作,全面控制其风险。
三、开发第三方物流业务
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物流的定义是:“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由此可见,运输和仓储只是物流七个基本要素中的两个,所以货代企业要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可以发展第三方物流业务。
第三方物流企业通常包括两种:资产型第三方物流、管理型第三方物流,后者主要来源于货代企业。货代企业转型的第三方物流是在其原有业务基础上,通过向运输环节、仓储环节的服务延伸,达到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服务的目的。在货代业务基础上发展成为管理型第三方物流已是货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拓展自己的业务关系,为客户提供或代办保险、报关、保险等服务
一些具有一定的业务能力和经济实力的货代企业可以成立自己的报关行、报检行。每票国际贸易货物办理进出口手续时都要办理报关业务,很多货物(如:食品、药品、动植物等)都需要办理报检手续,如果货代企业在承揽业务时能为货主办理这些业务不但可以为客户提供便捷服务而且能为自己创造利润空间。如果货代企业目前自身不具备成立报关行、报检行的能力,可以与其它报关行、报检行建立业务关系来维系客户。
五、提高服务质量,具有良好的市场信誉。
货代企业提供的是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服务,属于第三产业,“提高服务质量,具有良好的信誉”对于货代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提升服务档次,在业务操作、员工素质、企业文化等方面按专业化服务的标准规范企业行为。这要做到: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减少业务事故;建立业务规章,严格岗位责任制;货物和单证要仔细检查,严格交接程序;要有预见性,能发现潜在事故。
如今货代企业提供的全方位“一站式”服务越来越得到广大货主的认可和青睐,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不同规模的货代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在传统货代业务基础上,开展有特色的货运代理业务服务,提升货运代理服务质量。相反,如果货运代理服务功能单一、管理水平落后,客户需求只能低层次地得到满足,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客户需求的提高就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必然会被分化重组或被淘汰。
参考文献:
[1]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编.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概论[M].中国商务出版社,2010.
国际化方向 篇12
一、国贸经济的内涵和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世界的政经济格局出现了全新的发展和变动。世界经济的总体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其调整程度与力度的地区分布结构不均衡性质也日益明显。这种对国贸经济多样化的冲击和传统的国与国之间经济法的巨大差异导致了跨国贸易极为艰难,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国贸经济的迅猛发展也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国贸经济跨国直接投资的数量在进入21世纪初的几年来,数字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一方面,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的发展、西方世界经济的再次复苏,国际间经贸合作、交流的日益加深,在当前,国际间的竞争、合作模式多样化发展,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增多,并且密切和交往频繁。这里我列举“金砖四国”中的国家,已经改变了传统的经济角色和自身定位。完成了资本的华丽转身,转变为资本的净输出国;二是传统的金融领域已经环保、低碳、高新科技成为投资、合作、兴业的热点领域。国际贸易合作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过程中,源源不断的资本输出和资本注入,都为相对保守的国际经贸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当然,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和机遇并存。和国际接轨,与世界同行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困惑和难题。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经贸间摩擦必然日益增多并会给国际经贸带来新挑战,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进程将更加速度化。
二、全球经济交往的内涵与发展趋势
所谓“全球化”,是指人类活动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在世界范围内展现出物质、能量、信息等全方位的联系、沟通和交流、互动的客观历史趋势。它是伴随着人类交往的不断扩大及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对各国管理商事交往权力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为了保障世界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有所加深,国家主权也因此受到了更多的制约。这就在客观上需要一个统一的跨国交易规则来降低经济交易的风险,提升全球降级交往的便易度,从而保障预期收益,也以此为最有效的方式很好的促进了全球的经济交往,提升其意义。全球经济交往的深刻内涵和意义也是全球发展与交流的方向和准则。经济发展趋势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全球化、一体化的浪潮,荡涤着金融领域、经济领域的改革和改良。促进了国际民商法的建设、发展和完善,WTO则是最好的例证。WTO的前身,就是关贸总协定,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这一不合时宜的国际贸易法律框架,被WTO所取代,这是一种进步。它能够充分的协调、规范国际间的贸易和商业领域。被视为国际民商领域的“万能法则”也因此加速并激化了全球经济交往的浪潮。经济全球化带动了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使得地球上的人们成为风险共担的共同体,有着无法回避的集体命运,全球经济大交往使得社会财富在大量增加的同时财富的集中度也日趋集中。
三、国贸经济与全球经济的交往和创新方向
国际贸易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融合,表现在资源配置发挥到极限,成为优胜劣汰的关键。各个经济体之间,对彼此的依赖和依靠程度高,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国际间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在历史上的氛围和环境,并不宽松。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的交往是一个从落后到先进,从缺乏诚信到高度文明的商业氛围下转变的一个过程。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在将来,经济贸易区域的一体化是高度开放和互相影响的。全球各国和各个地区经济逐渐紧密加深往来和沟通。形成一个统一的、紧密联系的经济运行体的过程,也是一个更大规模和更紧密合作的世界经济的发展特点。两者联系主要表现为:经贸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前奏,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经济全球化使国贸经济发展和延伸到全球范围,因此也是全球范围的国际化,是经济国际化的高级阶段,是国贸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表现,也是国贸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两者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都反映着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过程,二者在这种相互促进中体现出整个世界经济运行的一种客观状态。国贸经济与全球经济的交往所承受的冲击使得这种格局不断向新的方向迈进,并走在不断创新和探索的道路上。
四、结语
国贸经济与全球经济不断处于运动和发展之中,尤其是在新兴经济热点地区、新型投资领域,从宏观意义上将,能够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经济国际化表现为一国或地区持续深入的开放本国市场,并对外来投资者不采取歧视性待遇和差别待遇。这是国贸经济与全球经济联系互动的结果。国贸经济与全球化经济的交往以及创新方向的研究和探索是一个长久并不断革新的战略过程。
参考文献
[1] (美) 丹尼·罗德瑞克;全球化走得太远了吗[M];.北京出版社;2000
[2]周八骏;迈向新世纪的国际经济一体化[J];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吴冲锋;经济全球化测度理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