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化进程

2024-08-20

商业化进程(精选12篇)

商业化进程 篇1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 体育赛事与其他社会公共产品一样, 从过去单纯由政府无偿供给、公益性服务, 转变成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消费品进入市场, 按照市场营销规律, 通过运用商业运作的手段, 对体育赛事进行策划和推广, 并就赛事及相关产品进行营销活动, 取得经济回报或收益, 最终实现体育赛事的观赏价值和商业媒介价值, 这就是体育赛事的商业化。我国在实现体育赛事商业化进程中, 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影响体育赛事商业化进程的滞后因素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推进体育经济的发展, 推进体育赛事商业化的进程中, 应当正确分析和看待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积极寻求促进体育商业化运作的策略。

1 当前体育赛事商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 各级体育赛事的商业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但在不同体育赛事商业化运行中, 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体育赛事商业化的政策法规环境尚未形成

主要表现为体育赛事的政策法规不健全, 体育赛事的商业化管理缺乏应有的规范管理, 且往往政府干预过多, 使体育赛事的商业化受到了很多方面的束缚。同时由于多方利益群体的存在, 市场尚未形成对他们的统一协调和规范以及利益调整的机制, 这些问题使体育赛事在商业化进程中出现程序脱节, 效率低下, 成本过高的问题。

1.2 参与体育赛事的俱乐部运营地位不明确

许多俱乐部往往是企业的运动队, 或隶属于政府的体育行政部门, 一般不是具有独立法人, 经费来源依赖于企业或政府, 人员配置没有自主权, 不是自我经营、独立发展的经济实体, 处于从属、依附的地位, 自身行为包括经营行为受限, 导致参与商业活动的机制不灵活, 主动性不强, 经营管理水平低, 市场开拓能力弱, 难于完成一定规模的赛事策划和营销活动。

1.3 体育赛事主办方商业化运作经验不足

我国的体育运动发展尚处于发达阶段, 作为体育赛事主办方的政府或企事业单位, 不是常年举办各种体育赛事, 偶尔举办的体育比赛往往经验不足, 更加缺乏商业化运作的经验, 对赛事社会价值尤其是经济价值估计不足, 在赛事经纪人选择、招投标、赛事监督等方面往往缺乏应有的商业化运作经验和信息, 表现为对整个赛事活动的整体策划不完善、不合理, 管理的水平不高, 监督力度的不够。

1.4 体育赛事的商业化运作过程不规范

体育赛事市场环境的薄弱, 以及主办方的经验不足, 必然会带来商业化运作过程的不规范, 导致在体育赛事策划、招投标、权益分配、市场公平竞争等方面缺乏应有的规范, 往往出现利益纷争、暗箱操作、工作脱节、管理落后。

1.5 体育赛事的产品开发滞后, 市场价值低

体育赛事商业化的目标就是要开发赛事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但关键是要进行赛事项目、服务产品的开发, 只有项目引人, 比赛收到社会关注, 才能吸引企业的投资和媒体的宣传, 才成达到商业化的最大效益。但当前许多赛事活动的竞技项目水平低, 缺乏观赏性;竞技现场没有进行精细、完美的策划, 使场地缺乏应有广告位价值;赛事的营销推介、产品宣传不够, 其社会影响缺乏吸引力, 使赞助企业参加较少等, 最终出现赛事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大大降低。

2 体育赛事商业化进程存在问题的内在致因分析

体育赛事商业化是我国体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 然而, 体育赛事商业化步伐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 许多问题在赛事商业化进程中暴露出来, 其内在原因是多方面的, 具体来主要来源于以下方面:

2.1 缺乏对体育赛事商业化的重视和统一规划

当前, 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 在按照商业化经营的规律, 对体育赛事活动进行规范管理、法规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导致体育赛事商业化运行的统一协调机制、环境保障机制、规范管理机制尚未形成, 使得商业环境欠佳, 运作不规范、赛事参与的俱乐部缺乏自我生存能力等等。

2.2 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体制尚未建立

由于长期计划经济思想意识的影响, 无论主办方还是赞助方, 都对体育赛事缺乏全面的认识, 使体育赛事的运行、规范、制度、权益分配、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商业化配置因素还不完善, 很容易在体育赛事商业化中诱发不正当竞争、欺诈行为、劣质服务、牟取暴利等, 导致商业化运作中的原料、劳务、资金、技术、信息利用效能低下, 运行成本过高, 最终使体育赛事的商业化运作效益不高。

2.3 体育赛事在商业化发展尚处于不发达阶段

尤其是我国群众性体育活动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 大众的参与率低, 尤其是体育赛事活动的举办还处于频率较低的阶段, 主办方举办体育赛事活动少, 还缺乏有关经验的积累, 缺乏市场考验和历练, 市场运营能力、驾驭能力还较弱, 直接导致管理水平低, 商业化效率低, 赛事及相关产品开发价值不高等问题。

3 推进体育赛事商业化进程的策略

应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 根据当前体育市场的供求关系, 尤其要针对体育赛事商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认真分析其致因来源, 积极寻求推进体育赛事商业化进程的策略和途径。

3.1 建立起各级体育赛事商业化运行保障机制

国家和地方应当制定和完善体育赛事商业化的法律法规, 建立体育赛事商业化的法制保障体系。各地还要根据地区特点, 积极制定和完善本地区的竞赛法规, 规范, 指导和协调运动员、教练员、俱乐部、经纪公司、经纪人、新闻媒体、赞助企业等权益主体间的关系,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促进他们分工效能的发挥。

3.2 要运用市场手段, 真正实现体育赛事的商业化

在我国, 赛事主办方是政府或国有企事业单位, 要实现体育赛事的商业化运作, 就应当以招投标方式选取、委托体育运营企业进行体育赛事营销策划、运营, 而主办单位的责任只是监督和验收。同时应注重吸收企业以股份制形式参与、投资, 使企业由原来单纯的经济赞助, 转变成现在的股份参与, 形成赛事共同组织、责任共同承担, 风险一起担负, 利益共同享有的合作关系, 真正依靠运用市场的手段调节各方面的关系。

3.3 实施体育赛事的商业化应当循序渐进

体育赛事活动的举办需要市场经验的积累, 所以, 初期举办体育赛事的规模要小, 项目要简单, 参与主体不宜过多, 应当在较小规模体育赛事活动中注意总结经验, 尤其应当注重探索商业化运营的途径和方法, 积极主动吸取其他地区的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先进经验, 提高赛事的运作和管理能力, 循序渐进, 逐渐提高承担各种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活动的商业化运作能力。

3.4 精心打造体育赛事的产品

只有实现赛事产品的多样化、精品化才能吸引广大观众参与, 才能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 才能使企业愿意参与商业化投资。所以, 要市场实际需求出发, 充分利用和发挥体育运动特有的潜力和优势, 精心设计比赛项目, 积极进行赛事产品研发和包装, 增加赛事产品趣味性、文化性、品味性, 以增加赛事项目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5 强化商业化运作中的营销意识和促销手段

要加大赛事活动的宣传, 加大促销和推介力度, 通过赛事冠名、广告赞助、制定比赛专用品权等形式, 为企业提供有偿宣传平台与服务, 在有偿服务中实现体育赛事的商业化运营。

3.6 注重培育体育消费的基础市场

市场需求的基础在于大众消费者, 要通过积极发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 普及体育知识, 增强群众的体育参与意识, 提高群众欣赏能力, 引导其形成体育消费理念, 培育大众体育消费市场, 为体育赛事培养庞大的消费群体。

参考文献

[1]张海燕.体育赛事的商业化运营——NBA与CBA的对比[J].经营与管理, 2008, 05.

[2]钱文军.中小城市承办高水平体育赛事的商业化运作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5, 04.

[3]周进强, 吴寿章.中国体育赛事活动商业化发展道路的回顾与展望[J].体育文化导刊, 2001, 11.

商业化进程 篇2

关于龙芯处理器商业化进程的一点另类看法

处理器业界的巨头是谁?不是Intel也不是AMD,而是巨头IBM,IBM的处理器与Intel和AMD有原理性区别,IBM的处理器是基于精简指令系统,而Intel和AMD是基于复杂指令操作系统!!请注意:我国的龙心也是基于精简指令系统的处理器,它从一开始就瞄准的是IBM这样的巨头!!!也许大家不是很了解,现在我来解释一下,世界上的微机、小型机、大多都是基于复杂指令的处理器,中型机两者都有,但大型机、巨型机则是精简指令的天下,是IBM的天下,IBM在中高段处理器市场是无敌的,IBM和精简指令没有占领中低端市场完全是因为当年被Intel和微软联手阴倒了,这里对这段历史就不多说了,让我们回到主线上来,为什么说龙心推广困难,因为现在微软的操作系统是不支持基于精简指令系统的处理器的,所以IBM等中高段处理器用的都是Unix和其派生的操作系统,这就是说龙心电脑是不可以装起码是不可以直接装Windows的.,因为是不兼容的!!现在的龙心电脑都是预装Linux操作系统的,这对于专业人士和电脑爱好者来说熟悉和应用不是问题,但对于用惯了windows普通用户来说则是一个不小的难度,所以这对于龙心的普及应用是一个巨大的阻力。不过话说回来,精简指令系统是要优秀于夫在指令操作系统的,所以龙心的起点要高于Tntel和AMD,龙心的成功推广一定会伴随着Linux及其派生操作系统的普及(如“某某国产操作系统”其实就是基于Linux内核的)。也会伴随着Windows和Intel、AMD的衰弱,不过我想真到那个时候的话微软一定会让Windows对龙心兼容的!

商业化进程 篇3

安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推进时期,以技术创新带动工业结构升级成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应有之义,也是当前尽快走出全球经济危机阴影的根本途径。近期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技术创新与工业结构升级——基于安徽的实证研究》一书,着重剖析了近三十年来安徽工业化进程中结构性问题,寻找以技术创新促进安徽工业结构升级的路径和对策。该书主要体现以下四大特点:

一、体系架构

该书以理论阐述—现象分析—特征把握—对策建议的总体思路展开研究,通过多视角多层次透析,构建了具有逻辑内洽性的完整研究体系。从篇章结构看,开篇介绍了工业化理论、技术创新理论以及相关重要研究专题,接下来的四个章节探讨了安徽工业化进程及结构性问题,再以四个章节篇幅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问题,最后提出了以自主创新加速安徽工业结构升级的路径选择。

从研究重点看,主要解决三个方面问题:第一,把握当前经济全球化、市场化改革、资源环境约束的现实条件,以国内外工业化实践为比照样本,研究了安徽工业化阶段划分及主要特征。(1)按照工业生产力提升水平,将建国以来安徽工业化进程划分为5个阶段。(2)以发展动力为尺度、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将1978-1999年的工业化进程划分为3个阶段:即多种所有制经济起步阶段;轻工业推动农业省向农业—工业省转变;重工业带动农业—工业省转变为工业—农业省。(3)综合运用库兹涅茨模式、钱纳里—赛尔奎因模式,参考陈佳贵划分标准,对2000年以来的工业化阶段进行综合评判,指出:工业化加速推进奠定了安徽经济快速增长格局;非农化水平快速提升,农业比较生产率稳步提高、劳动力供给弹性增强;城镇化快速提升,工业化、城镇化协调性增强;经济结构明显改善,但是二次产业发展效率出现了下降,速度规模型工业增长方式疲态初显。

第二,抓住关键因子,分三个层面探讨安徽工业结构升级问题。(1)分别从行业、企业层面入手,总结安徽主导产业演进特点。(2)分析和评价轻重工业结构、制造业结构、企业所有制结构、企业规模结构、行业技术结构状况,从而描述安徽工业内部结构及特征。(3)从要素层面探讨投资的影响及作用。通过对安徽投资形成能力、投资来源及规模、投资结构和方向变化、投资效果等方面分析,揭示了投资与工业结构变化的相互关系。

第三,从区域知识获取能力、创新环境水平、区域创新绩效以及知识创造能力等方面,对安徽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研究和总结。(1)通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描述科技资源总量、结构、流向、区域布局等基本状况,从而勾画出安徽科技要素总体状况。(2)通过对政府财政投入及其引导作用、各类市场主体研发投入结构、科技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状况的分析,揭示安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以及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基本功能。(3)通过对浙江、安徽、陕西等东中西三省区的对比分析,总结出安徽科技创新模式特点。

二、制度视角的分析

工业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经阶段,是客观经济规律的必然体现;但是工业化发展又是与各国(地区)经济、社会、政治、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因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及特点。论著很好地把握了中国先工业化后市场化的宏观背景,以制度视角透视工业化进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相互关系、工业技术进步等相关问题,通过理论演绎、归纳总结,将问题充分展开。

在考察和比较安徽区域工业化发展问题时,将各地企业分配制度、管理制度、产业组织变革、要素市场建立和完善与工业发展绩效紧密联系起来阐述。在考察合肥经济圈工业化发展专题时,将制度因素作为首位影响因子,分析了制度变革对投资增长率影响及其导致的经济增长率变化状况。

针对民营工业企业利润率偏低(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72%)的状况,提出了制度经济学的解释。认为在市场弱而政府强的经济环境下,民营企业在公共服务、政策扶持、信贷资源、税外负担等方面遭受不平等待遇,承担了政府差别政策造成的高成本。与此同时,由于要素市场效率低、中介组织支持少、知识产权保护和生产者权益保护制度落后,民营企业又较多地承担着市场缺陷带来的低效率。

在研究安徽研发结构及效率时,认为安徽科技资源初始布局及其产生的路径依赖,使各类主体研发环节前移,形成偏重基础研究的研发结构特点;而区域制度环境又固化了这一格局。研发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不高,研发滞后效应加大,研发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研发体系效率难以充分发挥。

三、研究方法

该书以规范研究、实证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贯穿始终,体现了理论探索性。在研究安徽区域经济布局与工业化发展问题时,以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新地理理论为指导,结合安徽实际经济类型区基本状况,对要素流动、资源开发、工业初始布局、产业承接、城市发展等引起的工业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并对全省17个城市工业化阶段进行评判。在研究合肥经济圈工业化发展专题时,从合肥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关系、圈内城市之间产业整合与经济圈成长两个角度探讨工业化发展及工业化阶段性特征,通过25幅图表、近200个指标数据的展示和分析,对改革开放30年合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进行阶段性划分,对个阶段主要特征进行概括总结。

该书将宏观分析与微观印证结合,容量大、视角开阔、观点有新意。运用宏观分析方法,把区域或产业部门作为对象,可研究把握经济总量变动规律;采用微观分析方法,掌握各个经济主体特点,可进行具体而有针对性的研究。构建高效的区域创新系统被认为是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区域生产率提升、从而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根本出路。该书通过区域层面、产业层面与企业层面研究相结合,提出和回答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如何?安徽研发体系及其效率如何?高新技术产业地位及突破方向何在?”等若干重要问题。

四、理论及应用价值

该书作者蒋晓岚和孔令刚是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人员,长期从事区域经济、产业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近年来承担了一批国家部委委托课题、省社科规划、省软科学计划以及区域发展战略和企业诊断咨询等相关课题,对安徽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发展模式、企业创新战略与创新模式选择等问题产生许多思考,历经多年打磨而成就了这部40余万字的专著。

从技术创新角度探讨工业结构升级的路径和模式,属于现阶段学术及应用对策研究的前沿领域。目前以省区为标本对这一专题进行深入剖析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该书在研究范围上有所拓展,研究视角有所创新,一些结论和观点颇有新意。比如第五章《安徽科技资源状况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通过对浙江、安徽、陕西等东中西三省区科技创新状况的对比分析,认为浙江属于市场需求拉动型科技创新模式;陕西呈现科技供给型区域创新特点。安徽科技供给与需求均不强,但是某些高科技领域、某些传统产业、某些大中企业具有创新优势,呈现具有一定结构性优势的中间型。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要与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产业特点以及发展阶段等相适应,探索适合自身的区域创新体系发展模式。

要科学和高效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企业必须注意采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加强对技术创新全过程的管理。目前国内外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战略制定方法、技术创新项目组合及融资渠道选择方法和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方法己有不少成果,但是对影响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等方面还缺少系统研究。第六章《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与技术创新模式》,结合安徽实际做出了探讨。认为:由于区域制度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企业所选择的技术创新模式也有着各自的特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则是决定该区域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同时,针对安徽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亟待提升的现实,给出从安徽制造向安徽创造的路径、提高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共建模式、提升安徽区域内高等院校的技术创新能力、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成长、发展以外部创新源推进的集群创新的策略选择等对策建议。

该书积极发掘现实问题,很好地体现了经济学的应用性特征。通过260多个图表、近万个基础及生成数据的展示分析,提出和解释了安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六方面重要问题,即为什么安徽在全国人均指标排位居后?安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是否合理?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如何?影响安徽区域工业化乃至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安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如何?安徽研发体系及其效率如何?由此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文风,以及应用指导性、决策咨询性的特点。

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评价分析 篇4

一、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评价

工业化进程理论认为,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均收入和经济结构发生连续变化的过程。为了对华东地区各省市工业化进程进行综合评价,我们采用如下的研究路径:首先,构造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将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等五个方面来进行定量评价。其次,搜集数据。经济发展水平方面,选择人均GDP为指标;产业结构方面,选择一、二、三产业产值比为指标;工业结构方面,选择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部门增加值的比重为指标;空间结构方面,选择人口城市化率为指标;就业结构方面,选择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比为指标,并对上述数据进行处理,统一口径。再次,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地区工业化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得出各个指标相应的权重为:人均GDP为36%,产业产值结构为22%,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为22%,人口城镇化率为12%,第一产业就业占比为8%。

为了准确反应工业化各个阶段的特征,本文选取了阶段阀值法进行指标的无量纲化。即假设指标在每个阶段呈线性变化,那么每项指标的得分可以根据线性变化的关系求出。根据上述综合评价方法,可以计算出全国、华东地区各省市的工业化进程综合得分。(表1)

从表1中可以知道,2005年全国、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的工业化综合指数和所处的工业化阶段。表中,“一”表示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综合指数为0),“二”表示工业化初期,“三”表示工业化中期,“四”表示工业化后期,“五”表示后工业化阶段。“(I)”表示前半阶段,“(II)”表示后半阶段。

从结果来看,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存在着地区内部不均衡的特点。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工业化水平差距非常大。在2005年这一个时间截面,华东地区包括了工业化进程的各个阶段,各省市之间工业化进程的差异很大。

二、华东地区工业化程度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一)人均收入水平对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差异的影响分析。

华东地区各省份人均收入水平差异较大。从2005年人均GDP水平来看,上海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江苏和浙江人均GDP水平进入了工业化后期阶段,福建和山东人均GDP水平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江西和安徽人均GDP水平进入了工业化初期阶段。各个省市之间比较,上海最高,安徽最低,上海人均GDP是安徽的6倍,省份之间人均GDP水平差异巨大。

(二)三次产业占GDP比重对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差异的影响分析。

2005年华东地区各省市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均降到了20%以下,其中以上海的第一产业比重最低(只有0.9%)。除了上海的第三产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之外,其他各省的第二产业比重均高于第三产业比重。总体而言,华东地区呈现“二、三、一”型产业结构,处于工业化中期。分省来看,上海、江苏、浙江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福建、山东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和全国水平比较接近。安徽、江西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综合来看,产业结构的不均衡是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不均衡的重要因素。

(三)就业结构对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差异的影响分析。

从近五年来看,华东地区各省市的就业结构差距很大。2005年,上海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小于10%,处于后工业化阶段;江苏、浙江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为10%~30%,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山东、福建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为30%~45%,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江西、安徽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为45%~60%,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各省市之间就业结构发展不均衡,这也是造成工业化进程不均衡的重要原因。

(四)城市化率对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差异的影响分析。

从城市化率看工业化进程的差异,2005年上海城镇人口比率为89.1%,处于后工业化阶段;江苏和浙江城镇人口比率在50%和60%之间,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福建、山东、江西、安徽城镇人口比率在30%和50%之间,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华东地区各个省市之间城镇人口比率差距较大,城市化进程不均衡,这是华东地区内部工业化进程差异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五)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差异的其他影响因素。

资本投入对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差异有着一定的影响。华东地区各个省份在资本投入上有着巨大的差异。往往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则吸引不到投资,这又加剧了工业化进程的差异。技术因素对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差异也有着一定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科技投入因素对地区推动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贡献也将越来越来大。华东地区内部科技和人才分布不均衡,人才从不发达地区流向了发达地区,这更加加剧了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的差异。除此之外,进出口、资源、制度等因素对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差异也有一定的影响,在这里不再阐述。

三、对策建议

可以看出,华东地区各省市工业化进程不均衡,内部差异很大。导致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差异的原因有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发展水平、资本投入、技术水平、进出口、资源、制度等影响因素。针对如何缩小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差异,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一)发展第二产业是缩小区域内部差异的重要手段。

从华东地区各省市工业化的经验来看,依靠发展第二产业是推进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落后地区发展速度,赶超发达地区的必经之路。由于华东地区各省市发展不均衡,很多地方的第二产业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落后地区要集中精力发展第二产业,不断提高第二产业在地区经济中所占比重,把发展第二产业作为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依靠发展工业部门来推动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

(二)建立地区主导产业部门,形成区域产业集群,进行区域分工和合作。

各区域内部工业发展需要地区主导产业部门的支撑,也需要地区之间进行分工和合作。华东地区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工业化进程不同,但地理位置接近,可以利用各自的优势,选择建立地区主导产业部门,进行区域的分工和合作,依靠主导产业部门带动华东地区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以此缩小区域内部差异。

(三)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化进程。

劳动力受到土地的制约和城市化进程缓慢成为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制约因素,也是造成劳动力因素对推进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贡献小的重要原因。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加快城市化进程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广开门路,千方百计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负担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积极加快城市化进程,完善城市配套制度和基础设施,加强劳动力就业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和区域产业集群,改善农业结构、发展新型农业、提高农业效率。

(四)加大科技投入,缩小华东地区工业化内部差异。

当今社会,科技进步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科学技术所起到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应重视科技因素,发挥科技因素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的作用。通过科技体制改革,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促进华东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整体提高。

提要本文在讨论网络经济概念和对传统经济理论边际收益递减的评述基础上,指出网络经济存在边际收益递增,并分析影响网络经济边际收益递增的原因。

一、网络经济的涵义

网络经济的概念是近些年才提出来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个概念,在于以计算机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有人定义网络经济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和人力资本基础上的经济形式。我国经济学工作者乌家培先生认为,对网络经济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网络经济是指基于因特网的经济活动,如网络企业、电子商务,以及网络投资、网络消费等其他网上经济活动。这是Internet从1993年开始应用于商务活动后蓬勃发展起来的。广义的网络经济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或平台的、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应用为特征的、信息与知识起重大作用的经济活动。因此,它还包括非因特网的网络经济活动,特别是因受信息革命影响而正在变化中的传统经济活动,如电子化转型中的传统企业的经济活动。人们通常是按广义的网络经济来理解和认识网络经济的,媒体上有时出现的信息经济的概念,其意思也大致如此。

对网络经济还可以从经济形式的不同层次来理解。从宏观层次看,它是不同于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与以往经济形态不同,它正在或将以智能化信息网络作为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并使信息成为同物质、能量相并列甚至更为重要的资源。从中观层次看,网络经济是指发展到互联网阶段的信息产业,也就是网络产业。它又分基础设施层、应用基础层、中间服务层和商务应用层四个层次。从微观层次看,网络经济就是新兴的网络企业、网络市场,包括居民的网络投资、网络消费等微观经济活动。

二、网络经济的边际收益递增规律

加快吉安工业化进程的思考 篇5

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是工业。工业作为吉安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对GDP总量的贡献逾四成,2012年全市工业化率达44.5%,可以说,工业经济发展的好坏对全市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吉安市加快完善产业布局,加速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形成了覆盖国民经济行业34个大类的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是总量迅速扩张。近年来,全市工业经济规模迅速扩张,总量不断攀升,规模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50.6亿元跃升至2012年的418.9亿元,首破400亿元大关,标志着我市工业经济跃上了一个新台阶。规模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24.9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二是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近年来,全市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年年创新高,由2005年的149.5%提高到2012年的404.2%,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是2005年的14.6倍,利税总额是2005年的18.7倍。三是新兴产业稳步成长。近几年,全市充分结合工业优势,大力培植和发展新兴产业,并以此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重点培育新能源、半导体照明、新医药及微生物农药、绿色食品、新材料等新兴产业。2012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84.6亿元,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44.2%,同比增长24.0%;实现利税91.3亿元,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39.0%,同比增长30.6%,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市工业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四是发展活力明显增强。近年来,全市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培育民营企业发展,2012年全市“非公”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91.4亿元,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93.4%;私营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36.4亿元,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56.4%。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优化了全市工业经济结构,促进了工业经济发展。

吉安市积极策应全省工业三年倍增计划,大力开展“工业项目攻坚年”和“园区配套提升年”活动,推动产业集聚,加快工业发展。截止2013年1-5月,全市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161.59亿元、增长15.1%,列全省第二;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4.09亿元、增长18.2%;实现利税78.06亿元、增长23.2%;实现利润49.39亿元,增长40.3%;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35.16%,同比提高1.42个百分点。

二、主要经验和启示

(一)以科学的发展战略,促进了工业经济跨越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发展战略,全市工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规模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三位,主营业务收入历史性地迈上两千亿元台阶,增加值总量在全省排位五年前移了三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巩固扩大“两区”建设战果的基

础上,市委、市政府再次提出了“做大总量、加快集聚”的新要求,打造“千亿产业百亿企业”,这必将成为吉安工业顺势崛起的重要突破口。

(二)以走廊建设集聚优势资源,促进了工业经济合理布局。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市委、市政府突破市域,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作出“昂起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头、挺起吉泰走廊脊梁、立起县域经济支点”的战略部署,着力打造支撑全局发展的战略支点和增长板块。以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聚发展为牵引,带动各地工业园区层次和品位的快速提升,这必将推动吉安工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同时,举全市之力,集中优势资源,集聚优势力量,推进吉泰走廊率先发展,实现区域内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努力把吉泰走廊打造成优势产业的集聚区、加快发展的优强区、统筹城乡的实验区、绿色崛起的带动区,可以预见,吉泰走廊必将成长为全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

(三)以培大做强骨干企业为抓手,奠定了工业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市委、市政府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采取了一系列加快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的措施,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食品、医药化工、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突出抓好烟业、酒业、茶业等高利税产业;与此同时,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抢占发展制高点的重要突破口,大力发展了高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新材料、绿色食品、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品终端化、品牌化、集成化,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扶优做强了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为吉安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增强了工业经济发展后劲。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全市始终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促进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增强工业发展后劲。近年来,项目带动战略贯穿着吉安发展的主脉络,仅2012年全市就筛选了100个超亿元工业项目列入市重点调度,组建专门班子,明确分工,责任到人;采取建立项目台帐、倒排工期、按月调度、季度通报、定期督查、现场办公等措施,突出抓好项目“落户、开工、实施、完工、达产达标”等关键环节,及时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动下,2005年以来全市工业完成投资累计突破两千亿元,工业投资势头强劲,到2012年末累计建成投产1000万元以上项目1701个,完成投资2058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2%和46%。大批工业重大项目先后竣工投产,为吉安工业发展添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增长点,对全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机遇

吉安工业经济发展在过去的几年里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发展水平偏低。一是工业经济规模不大,水平和质量不高。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主要集中在少数企业,多数企业是微利,2012年70家利润大户企业的利润占到全市工业利润总额的49.0%。二是企业数量不多,发展源头不足。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68家,南昌1016家、赣州890家、九江846家、宜春770家。三是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作用不强。近来年,吉安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冶金建材等主导产业,一批发展潜力大的成长型企业已经显现,但与发达地区比,规模仍然偏小。目前,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超30亿元的企业仅有4户,尚没有一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过50亿元的企业,缺少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同时,企业间的配套协作、互惠合作意识不强,产业链难以有效延伸,企业同质化低层次竞争,严重制约了龙头企业的形成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四是企业研发能力不足,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自主研发队伍,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不高,全市工业化水平总体处于工业化进程中期的前期阶段。

(二)产业层次不高。全市产业集群起步较晚,多数企业生产技术层次低,竞争力不强,以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和能源消耗型为主,且上下游企业间的配套能力差,产业链不长,生产成本较高,工业带动农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能力也不强,总体仍处于较低发展水平上。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占比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比重偏小,依赖资源和能源消耗的企业多,面临着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压力。产品结构上,粗放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部分规模以上企业只是简单加工或提供初级原材料,生产的产品以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耗能较高的“两低一高”产品为主,全市以原材料工业为主的工业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1.6%,市场竞争力不强,面对冲击时,容易出现大面积亏损。

(三)要素供应日益趋紧。融资方面,吉安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普遍存在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门槛较高,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品种比较少,导致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用地方面,工业规划区内用地指标普遍紧张,再加上征地拆迁难度大等因素,许多项目难以落实土地,严重影响了项目的落户开工。如,井开区的西区开发已基本结束,但东区开发才起步,可供使用的土地不多,存在“断档”现象。用工方面,缺工是大部分企业面临的一个比较头痛的问题,尤其以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如吉水县8个市领导挂点的工业重大项目,有4个属于制鞋、皮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供需矛盾较大。友利电、协讯等企业常年缺工,生产线不能满负荷运转。同时,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都出现了需求不足的现象,加上工资、电能、原材料、运输等成本持续上升,致使一些项目建设速度放缓。

在看到困难和挑战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吉安工业发展仍有不少机遇。总体来看,我国经济仍将长期向好,工业化、城镇化将继续深入推进,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也将持续进行,只要我们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项目,吉安未来的工业发展必将又一个“黄金期”。特别是中央苏区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吉泰走廊建设上升为国家和省级战略,国家和省级层面已经出台贯彻落实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及支持吉泰走廊打造重要增长带的若干优惠政策,为我市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2012年10月20日,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意见在第七部分结合吉安实际,从鼓励企业壮大规模、培育重点企业、鼓励企业二次创业、支持企业解决融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企业争创名牌、加强市场监管等七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和

措施。这是市委、市政府汇聚各方力量、凝聚各方智慧,为加快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加快工业发展的创新之举,必将掀起我市工业经济新一轮的发展高潮。

四、意见建议

要加快吉安的工业化进程,必须紧紧围绕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的奋斗目标,深化“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做大总量、加快集聚”战略部署,盘活存量,做大增量,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激发企业家的创业激情,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工业发展提供强大活力。把抓项目建设与抓工业招商相结合,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工业招商引资力度,实现在重大项目招商、产业招商特别是招大商上取得新突破。一是实行节会招商。搜集和掌握一批产业转移、扩张等方面的投资信息,认真策划、精心组织一批适合不同招商领域、不同招商对象的项目并在省内外和港、澳、台各类节会招商活动上对客商积极推荐,有的放矢做好产业对接。二是实行以商招商。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优势,充分利用“商人信商、商家互信”的特点,引导优势企业利用自身人脉关系和信息,协助对点招商,积极帮助引进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努力形成“一个客商带来一群客商、一家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聚合效应。三是对接大企业招商。依托我市各种资源和优势,采用市场配置、资产重组、入股参股等方式,着力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国内500强、中央企业、知名民企来吉投资,建立制造中心和生产基地等。

(二)进一步加大重大项目建设力度,为工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强项目谋划和储备,不断完善项目库。对于条件好、能够快上的项目抢抓时间及时跟进,积极与国家部委对接,确保一批需国家审批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持之以恒地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坚持市级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制度,大力推进“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套推进办法、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强化部门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推动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全面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重点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引导重点企业围绕产业链,加快兼并重组和上市步伐,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增强竞争实力。

(三)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工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加大财政引导性资金投入,大力支持企业创立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研究开发新产品。对符合国家重点领域发展的高新技术项目,积极协助申报国家级、省级扶持资金和各类国债、贴息。对企业建立经国家、省确认的技术中心、工程中心,以及企业自主研发的经国家、省确认的新产品和专利技术、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的,除享受国家和省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外,由各级财政分别另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和补助。鼓励支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用联合机制。积极支持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村危机 篇6

关键词:农村空心化;工业化;公共服务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035-01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外流,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很多村庄出现了“人走房空”现象。农村人口的大量外流和迁移,整个农村的留守人员年龄结构、社会文化结构、经济产业格局等方面严重失衡,由此产生了住宅空巢、土地空置、产业和社会文化空洞等现象, 形成了农村的空心化局面,致使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的现象。

一、我国农村空心化的生成过程

关于农村空心化概念,学界大体上形成三种认识: 一是空间与聚落的空心化;二是人口的空心化,将农村人口空心化看成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三是经济社会与基础设施的空心化,是指支撑乡村可持续发展和文明转型的资金、技术、知识、人才和需求等资源大量流失所导致乡村治理手段的匮乏以及乡村发展的困境。农村空心化不仅是农村居住空间与聚落的变化过程,也不仅是单纯的农村人口外流问题,它反映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村衰落与凋敝的总体态势和基本格局。其具体生成过程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市场化促进社会流动加快。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传统户籍制度和单位体制出现松,人们根据市场要素的分配规则寻求谋生、创业和发财的机会。农民可以离开土地,凭借体力或者一技之长到城市中谋生,由此催生了“亦工亦农”的农民工群体。

其二,工业化导致农民跨区域流动。我国工业化发展存在区域之间的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较早接受外资进入,也较早进入工业化阶段,因此,农民工在流向上主要是向东部沿海大规模流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成为中西部地区农民工最主要的流入地。

其三,城市化形成农村人口外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1978 年我国城市化率仅为17.92%,到2009年城市化率已达46.59%,城乡二元结构发生很大改观。然而,城乡之间的差距却未有太大变化,城乡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收入水平以及生活居住环境对于农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促使他们背井离乡到城市寻找工作机会。

二、我国农村空心化的危机表现及其后果

(一)人口空心化: 农业生产“农民荒”。近年来,农民外出打工、经商或谋生,从农村进入城市的步伐不断加快,留在农村的人口大幅度减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农村人口空心化和空巢化特征日趋凸显。“三留”群体(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 、妇女、儿童和老人成为当前农村人口空心化的形象表述。农村人口空心化带来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和农民数量众多的国家所独特的“农民荒”问题“农民荒”问题直接危及到我国的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农村缺少年轻、有技能、懂文化的农村劳动力,使得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与集约化程度无法提升,也导致大量土地被抛荒。

(二)服务空心化: 留守群体社会救助缺失。随着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留守老人养老和儿童照看问题不断凸显出来出来。据统计,从2000年到2006年,农村老年“空巢”和“类空巢”家庭占农村全部老年人家庭的比例从44.9%增加到48.9%。根据全国妇联的统计,2010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已达5800多万人。许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出现“老无所依”与“幼无所靠”状况,形成了农村“公共服务空心化”。农村的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及安全亟待加强。

(三)心理空虚化: 情感危机与家庭矛盾。农村空心化还表现在社会心理层面。由于户籍、住房、教育以及就业机会等城乡流动的壁垒并未完全消除,当前进城农民工多为青壮年劳动力,大多数妇女、儿童和老人则留在家乡。成千上万的外出务工农民家庭面临着“妻离子散”的状况,农村家庭与亲情纽带发生断裂。农民长时间在外打工,不仅容易导致农村传统血缘与宗族观念日趋单薄,而且还会改变关于家庭生活和伦理亲情的观念。孤身在外打工的他们,在充满诱惑的商业化浓厚的城市中,与留守家园的配偶在思想上、生活习惯上的差距越来越大。而在农村的留守妇女,在承担劳作和育子之辛的同时,面临着长期远离亲人的心理苦楚。情感危机、家庭矛盾乃至离婚由此引發。

三、治理农村空心化危机的路径

解决农村空心化危机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农村公共服务。

首先应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立场出发,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持和投入。当前,应加大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照地域分布和人口积聚状况,扩充敬老院、卫生所、图书室、村民学校等农村社区服务机构。建立政府“一站式”公共服务网络,推动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逐步向农民开展以社区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医疗卫生、人口计生、文教体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

其次,从当下农村人口结构出发,农村公共服务的着力点是加强面向农村留守人群,特别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定向服务。应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财政投入体制,不断完善农村老人在医疗、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制,逐步提高补贴和保障的标准。采取政府出资、社会志愿以及邻里互助等方式,建立面向农村老人和儿童服务的社会工作者队伍或者服务站点,向农村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情感慰藉、心理辅导和社会支持。应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使留守儿童能够在老师的呵护下在同龄群体中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以弥补家庭教育的缺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专业化的社工队伍开展看护陪伴、课程辅导、行为纠正、心理辅导等活动,也有利于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8.

[2]李周,任常青.农村空心化的影响、原因与对策(前沿观察)。2013-02-03.http://www.chinadaily.com.cn/hqsj/shbt/2013/content_8201958.html.

[3]郭国仕.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J],龙岩学院学报,2013(06)

商业化进程 篇7

近些年, 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从2006年的苏丹红有色鸡蛋, 到其后相继出现的奶制品污染、地沟油、瘦肉精, 再到近期不断热议的转基因。伴随互联网的兴起与繁荣, 这些单一性的、发生在有限地域范围内的食品安全事件, 其影响得以跨越时空、叠加性地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造成一种食品的不安全氛围。从城市到乡村, 市场上的食品是否有添加剂、是否有农药残留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话题, “无商不奸”的社会不信任感, 弥漫于市场化的农业食品圈。在这样一种食品不安全的生活氛围下, 人们开始重视那些带有健康、安全、自然、无添加剂等标签的食品。也正是人们的这种消费需求, 为那些具有“健康与安全”标签的小农经济平台出品的农产品的市场占位提供了可能。

一、道德与利益:农产品商业过程中的信任问题

如上所述, 互联网兴起使食品安全问题的叠加性影响产生了公共范围内的食品安全危机, 促使消费者寻求健康与安全的农产品, 这为农产品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伊戈尔·科普托夫 (Igor Kopytoff) 曾从文化人类学视角为商品化过程撰写文化传记。他指出, 人类社会接受某种物品, 重要的不在于人们接受该物品这一事实, 而是该社会文化体系如何界定它并把它安置于文化体系之内。[2]这使笔者注意到商品化过程中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意涵, 并探究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市场占位的深层逻辑, 即在互联网的信息共享与交流的技术层面之外, 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深层机制。

从生产逻辑的角度看,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 (Weber) 曾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导言中界定资本主义的经济行为, 指出“对财富的贪欲, 根本就不等同于资本主义, 更不是资本主义精神。倒不如说, 资本主义更多地是对这种非理性欲望的一种抑制或至少是一种理性的缓解”。[3]这使笔者注意到食品生产背后的利益逻辑与道德逻辑之间的博弈。即, 在不考虑法律约束与社会约束的前提下, 食品生产的整个过程完全依赖于食品生产者的逐利逻辑与类似新教伦理的道德逻辑二者之间的博弈。当食品生产者逐利的动机不受道德逻辑的支配, 不再将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需求纳入考量范围, 在与消费相关的法律约束不足甚至失效的制度背景下, 诸如苏丹红染色鸡蛋、奶制品污染、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件便不断出现。

上述食品安全事件背后的发生机制, 即道德逻辑与利益逻辑的博弈, 从消费者角度看, 其实是建立在消费者对生产者的道德伦理逻辑和整个生产过程的信任的基础上的。这是一种吉登斯意义上的系统信任***。现代社会里, 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发生分离, 大部分消费者通过货币购买他们基本生存所需的食品, 而不是直接生产或者参与到生产过程中。在这样一种生产—消费逻辑下, 食品生产的整个过程, 包括原材料的购置、加工与生产、为保证食品新鲜和有效期所添加的各种材料等, 对于消费者而言都具有不可知性。消费者对食品质量与安全性的判断多是依靠食品外包装上的生产与出厂日期, 查看食品的生产厂商, 对某一食品生产厂商的信任也常常需要多次试验性的消费体验实现。但是几次的消费试验并不能完全代表该厂商食品生产的永久性安全。这也是当为人们所信赖的三鹿奶粉被曝光加入三聚氰胺有毒材料之后人们震惊的原因。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建立在一种抽象的系统信任基础上。因此, 当食品安全事件一再出现, 消费者对所购买的食品本身产生质疑的同时, 连带着对食品背后的整个生产流程和生产商的道德逻辑也产生不信任。

二、生产进程的不安全:特定时空里生产技术的不可控性

当农产品开始大规模的商品化生产后, 必然要面对另一层食品安全问题, 即生产技术的不可控制性。大规模的生产要求延长生产周期、商品存储与物流期, 也必然要求食品保质期的延长, 从而促生了各种保鲜剂, 如壳聚糖 (脱乙酰甲壳素) 、复合维生素C衍生物保鲜剂、鱼精蛋白、乳链球菌素 (Nisin) 、聚赖氨酸 (Poly-lysine) 、溶菌酶、森柏保鲜剂等等。即使生产者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 但特定时空里的生产技术并不完全可控。规模生产也要求更高的生产效率, 从而促成了各种高效农产品种类 (甚至包括转基因食品) 的出现。在笔者调查的部分商品粮生产基地里, 玉米的生产能力在20年来出现了近两倍的提升。据一位种植玉米的农户介绍, 由于使用了新品种, 亩产玉米由90年代的约1000斤能够达到现在的2000斤。

我们在东北观察到, 诸如“笨鸡”、“笨鸡蛋”等原生态农产品广受欢迎的原因在于, 消费者对小农经济平台的信任。相比之下, 商品化流程下产出的带有“健康、安全”标签的农产品, 消费者无法直接参与其生产过程, 对这些农产品的信任完全建立在抽象的系统信任的基础上, 消费者需要依靠农产品外包装上的生产厂商、生产日期与出厂日期作为判断食品质量与安全性的依据, 且对生产厂商的可靠性的判断需要依靠多次试验性的交易来实现。这一点, 使得商业化生产平台下产出的农产品缺乏相应的信任基础。以鸡蛋为例, 在市场上曾经出现过某品牌的“溜达鸡”鸡蛋产品, 在其广告中, 鸡被散养于山坡之上。但经笔者调查, 人们普遍认为这是虚假广告****。从价格来说, 人们也难以对规模化商业生产的绿化农产品产生信任。在笔者所调查的山村农户家中, 一枚溜达鸡的鸡蛋要1—2元, 而当地市场上规模化生产的“溜达鸡”鸡蛋价格约为0.8元。人们据此认为, 那些所谓规模化生产的绿色鸡蛋, 不可能是真正的绿色农产品。

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将发生在有限时空范围内的食品安全事件叠加性地曝光在消费者面前, 促使消费者产生食品安全危机转而追求具有“健康与安全”标签的食品, 也促使消费者质疑那些不可见的生产者的生产逻辑和食品生产过程。其实质是消费者的系统信任所赖以存在的基础的动摇。在这种情况下, 在拥有约6亿网民的互联网通讯、遍布城乡的物流系统而形成的“互联网+”经济模式中, 生产者与消费者直通的农产品网络销售, 可能会重建消费者对生产系统的信任, 提供消费者可信赖的生产逻辑与生产程序。

三、压缩时空:互联网时代有机农产品商业化进程的跨越式发展

1. 绿色与安全:后发展地区有机食品的个性化标签

尽管乡土社会的农产品获得了跨越式发展的机会, 但是当市场上充溢着“健康与安全”标签的农产品时, 后发展地区的农村所生产出的农产品又如何可以凭借其符号价值占位市场, 获得消费者的青睐?物质性消费文化研究为我们勾勒出物品到商品的商品化过程。

按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对商品的价值分类体系,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 还具有符号价值[4]。在物质从自然状态转变为商品的“商品化”进程中, 还同时创造着3种价值, 即, 技术化过程——令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商品化过程——令物品具有交换价值;符号化过程——令物质具有符号价值。[5]一般来说, 物质商品的价值与它所处的经济形态相关。在小农经济里, 人们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在商品经济中, 商品的交换价值突显;在消费社会里, 商品的符号价值突显。

当同类商品具有相同的符号标签或符号价值时, 其差异可以到商品的生产过程中寻找。对比乡土社会所出产的农产品和市场上具有相同符号标签的同类农产品, 不难发现, 它们有着不同的生产逻辑与生产程序。

按照商品化程序所生产的农产品, 其生产程序赖以存在的基础仍是消费者的系统信任。这些农产品虽然可以借助互联网将生产流程透明化, 但是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额外材料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着这种可见性, 进而降低生产出来的食品的可信赖性。相较而言, 乡土社会所出产的农产品具有不同的生产逻辑与生产流程。在此基础上, 借助诸如淘宝、微信等网络交易平台, 乡土社会的农产品真正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不必经过大规模的商品化生产阶段, 直接在小农经济平台上产出, 承载着“农民自己食用”级别的食品安全品质, 从而提供给消费者更多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李洪君在东北农村的实地调查中发现, 在农村出产的物质商品中, 将原材料转化为商品的技术没有变化, 将商品出售的方式没有发生变化, 但在商品的符号化方面, 在当代绿色消费的总体语境下, 农村的农产品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它用绿色、环保、健康、自然、野生等标签, 将自己与市场上同类商品区别开来。李洪君指出, 商品竞争到最后, 不能靠产品质量和销售服务取胜, 还要靠形象竞争, 包括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 实质上就是符号化的竞争, 也就是使产品符号差异化。[6]在农村小农经济框架内出产的这些物质商品, 跨越了商品大规模标准化制造阶段, 直接进入到产品形象的符号化竞争序列中。

日本学者星野克美曾指出, 商品的物的使用价值的差异性逐渐消失, 是商品符号化增强的背景。一旦某企业开发出新产品, 马上就会有别家公司跟进。市场上同类各商品间的差异性便随之消失。在市场饱和的情况下, 同质化的商品在竞争中只能诉之于行销战略上的符号价值的差异。[7]

2. 小农经济平台里非赢利性的生产逻辑以及生产过程的自然性

食品生产背后是生产者的逐利逻辑与道德逻辑的博弈, 当利益逻辑取代道德逻辑占有支配地位, 且法律约束与社会约束失效时, 便产生上文所提及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乡土社会中的农产品生产亦涉及到利益逻辑, 但又非全部如此, 特别是当农产品的生产不再是或不再构成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时。在乡土社会的小农经济平台里, 村民生产农产品, 如鸡蛋、谷物、豆类等, 部分是为了自家食用以满足日常生活的饮食所需;部分用来在邻近的地域范围内出售, 如村落内部的食杂店/超市、乡镇市集、县域内的批发, 以作为家庭经济收入的一项来源;当村民外出城市访亲时, 自家生产的农产品也可以作为拿得出手的礼物聊表心意, 笔者曾在辽宁省W村村民的访谈中了解到, 村民外出到城市走访亲戚时会带些村内出产的农产品, 如豆腐皮、自家饲养的家禽 (宰杀后的鸡肉) 等。曾有村民提及, “从商店购买礼品, 城市里的亲戚也可以买到, 未必会瞧得上。带些自家产的农产品, 一点心意, 不说多贵, 起码安全可以保证”。因为有自家食用和作为礼物送人的动机存在, 相对商品化生产流程下出产的相同符号标签的同类农产品而言, 乡土社会的农产品便更具安全性和可信性。

在我们以往的调查中, 屡屡看到村民自己也对商业化的农产品充满了不信任。[8]在农产品的商业化生产过程中, 以赢利为目的的生产商, 为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以在市场竞争中获利, 在产品的质量、外观、口感、卖相等各个方面人为添加许多非自然性的材料, 如添加防腐剂保证产品的保鲜期, 添加食品添加剂保证产品的口感, 又如涂抹增熟剂以加速水果的生成速度等, 以致那些追求安全食品卫生的消费者忧心忡忡, 甚至会在购买时专门挑选有虫子的蔬菜瓜果。乡土社会小农经济平台里农产品的生产, 除了赢利动机外, 整个社会生产过程多依赖于非人力可以控制的自然因素, 如土地、雨水、日照等, 进而使得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具备自然特质, 缺少商品化流程下生产的农产品的不可见性。即使在操作过程中有化肥、农药等非自然性因素的介入, 土地的吸收与净化能力也能淡化这种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 因为乡土社会的农产品基本在邻近的地域范围内出售, 一方面售卖农产品的时间不致因运输等延长, 而无需添加防腐剂等额外材料, 保证了产品的新鲜度和保质期;另一方面, 诸如面子、“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熟人社会交往准则也会制约农产品的生产过程, 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性。这也正是小农经济平台下出产的农产品在市场上备受欢迎的原因。

3. 压缩时空:互联网助力有机农产品的销售

中国的“互联网+”正如火如荼。诸如淘宝网交易平台的出现与发展,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可以直接沟通, 缩短生产者的销售时间。如通过预定、接单生产, 生产者可以依据消费者的现实需求生产农产品, 而无需额外添加诸如防腐剂等保证农产品新鲜、有效期的原材料。消费者如果需要, 也可以在消费过程中, 获知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且通过淘宝网店家的信用等级评价, 消费者也可以在消费过程中获知其他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进而综合评价选择合意的农产品。这为乡土社会小农经济平台出品的农产品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可能。

同时, 诸如微信等网络交易平台的出现, 在同等实现淘宝网交易的功能的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变革着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基础。乡土社会的农产品的可靠性除去生产者的非赢利动机外, 也在于有限空间地域范围内的熟人关系网络产生出的道德逻辑制约着生产者的逐利逻辑。而微信网络交易平台的出现, 特别是在朋友圈内常见的各种农产品销售信息, 则是建立在熟人关系网络基础上的虚拟空间交易。笔者在微信朋友圈中常常可以见到诸如苹果、野山人参、灵芝粉等农产品的销售信息, 且信息中也常常出现发布信息者的消费心得。在农村, 村民L放弃了在城市打工的机会, 回到村庄, 在农业生产之余从事农林产品的网络销售。2015年夏天, 他采到山参、灵芝等林下野生物, 便晒在朋友圈, 过几天再翻看该信息时, 发现已经有人在联系购买事宜了。在这样一种新型的熟人社会逻辑的消费网络中, 消费者对商品质量的预期是建立在对熟人关系的信任的基础上。在此环境下, 具有“健康与安全”标签的乡土社会的农产品可以获得更好的符号价值。[9]

四、结论与讨论

通过物质性消费文化视角, 可以发现:市场经济下, 某些食品生产者的逐利逻辑超越其道德逻辑, 支配着食品的生产过程, 加上特定时空下生产技术的不可控性, 从而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一再发生。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 使这些原本在有限时空范围内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其所具有的影响得以跨越时空叠加性地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一方面促使消费者产生食品不安全感, 而日益重视具有“健康与安全”标签的食品, 为农产品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可能。另一方面, 它削弱了消费者对抽象系统的信任基础, 开始质疑食品生产者和食品的整个生产流程。

上述因素为重构农产品消费者的信任基础进而实现农产品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可能。诸如淘宝网、微信等网络交易平台的出现与发展, 进一步为上述发展契机提供可能的路径, 具体表现在4个相互作用的方面:第一, 乡土社会中村民生产农产品用于自己食用和作为礼物送人的生产动机, 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村民的盈利动机, 同时强化了该农产品的安全性。第二, 上述生产动机导向下的农产品生产过程更多地依赖于诸如光照、雨水、土地等自然性因素, 较少掺杂非自然的、利益逻辑导向的生产技术与材料, 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性。第三, 诸如淘宝和微信的网络交易平台将乡土社会农产品的生产逻辑与生产过程透明化, 同时压缩时空, 使得消费者可以与生产者直接沟通, 免去复杂的商品包装、存储及销售的流程, 强化了这种农产品的有效期与新鲜度。第四, 微信朋友圈内的农产品销售, 以发布者的熟人关系网络为基础, 熟人关系的交往原则为消费者提供可信性, 进而将对小农经济框架下农产品的系统信任与人情化的信任相结合。也正是在以上4个因素的交互作用下, 较之于非乡土社会生产的具有相同符号标签的同类农产品, 乡土社会出产的农产品更具符号性价值。

依据需求层次理论, 当社会的经济、技术、文化发展能够使人们满足基本生存所需时, 人们会转而追求更高层级的享受性需求与发展性需求。但是, 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所衍生出的食品不安全氛围在促使消费者追求具有“健康与安全”标签的食品的同时, 消费者所努力获致的却不是以符号价值为表征的高层次的享受性需求, 如借助农产品的消费来表征经济能力和身份等级, 而是吉登斯所描述的本体性安全。且消费者获得本体性安全的过程实际是对现代社会发展逻辑的质疑。现代社会的发展意图本旨在让人们可以凭借科技发展生活得更好, 但是当食品安全事件开始让人们产生上述质疑时, 其实也意味着现代发展的弊端, 即过于注重工具理性的发展逻辑, 却忽视类似新教伦理的道德逻辑的培育。当互联网的技术发展可以助力农产品的跨越式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新的消费选择的同时, 也似乎暗示着新的现代发展的可能性。乡土社会农产品的生产动机的弱赢利性、生产过程的自然特质以及农产品商业化过程的跨越式发展的态势, 或可为建构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农村、农业及农民的现代化提供经验材料。

摘要:利益逻辑与道德逻辑博弈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 在互联网背景下建构出集体的不安全感, 促使消费者寻求健康与安全的食品。这为农产品商业化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契机。诸如淘宝、微信等网络交易平台搭建的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直接沟通的平台, 使得乡土社会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与生产逻辑变得直接、透明, 其压缩时空的特性, 可重构消费者的信任基础, 也可助力实现农产品商业化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食品安全,互联网,跨越式发展,农产品

参考文献

[1]李洪君.当代乡村消费文化及其变革:一个东北村庄的物质、规范与表达[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4, 65-170.

[2]伊戈尔·科普托夫.物的文化传记:商品化过程[M].摘自罗刚, 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397-427.

[3]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 陈维纲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8.

[4]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 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106-186.

[5]王宁.消费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120.

[6]王宁.消费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121.

[7]星野克美.消费文化符号论[M].星野克美.符号社会的消费[M].黄恒正译.台北:远流出版社, 1988, 24.转引自王宁.消费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2011:120.

[8]李洪君.当代乡村物质消费文化的跨越式发展[J].党政干部学刊, 2015 (11) :63-66.

商业化进程 篇8

1 我国肉牛产业的现状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肉牛业, 作为一个产业, 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而我国, 它的发展仅仅是最近20余年的事情。1980年中国的肉牛产量 (27万t) 在世界牛肉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为0.5%。2006年中国牛肉产量 (550万t) 在世界牛肉总产量的份额已达到9%, 仅次于美国和巴西, 位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国人均牛肉量为4.05 kg, 远低于美国41.36kg及世界平均水平9.93 kg。特别是个体的平均生产水平, 胴体重和存栏牛的平均产肉量大大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我国还没有专用的肉牛品种, 改良比例仅30%, 个体小, 产肉量低, 平均胴体重仅147 kg, 因此必须加速牛的改良, 提高养牛业的生产水平。

2 我国肉牛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农业产业化开发过程中, 无论种植业还是养植业, 都应把良种繁育工作当作首要内容, 这也是决定产业化发展方向的最关键因素所在。同样对于肉牛产业来说, 其意义更非同一般, 肉牛产业具有生产期长, 产业链长, 生产成本高, 产品价位高, 与生态农业关系密切和可持续再生农业关系密切的“长、高、密”的特点。这些因素决定了肉牛产品品牌要从肉牛良种开始。

在良种繁育和开发上, 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育种工作的开展已经相对滞后, 具体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2.1 本地牛保种、育种工作未被足够的重视

我国地域面积广阔, 自古就有喂养耕牛的传统, 各地均有相当数量的黄牛分布, 在全国范围内已基本形成中原、东北、华南三大肉牛带, 特别是中原带的山东、河南、安徽等省份均有较大的存栏, 但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长期以来我国存栏牛多以役牛为主, 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肉牛品种。既便现有品种, 也多以自然繁殖为主, 缺乏有计划的, 有组纵的长期育种规划, 许多地方地方品种面临灭绝境地, 如晋南牛等。

作为本地黄牛, 因自然条件的影响, 也形成了一定的品种优势, 如适应性强, 耐粗饲, 肉质细嫩等。但由于农民长期对黄牛的役用需求, 致使选育方向以挽力大、前驱发达等作为先决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 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 我国地方黄牛选育开使朝着生产性能 (出肉、产奶) 和饲料转化率, 加快生长速度, 增加经济效益的方向发展, 原有的品种优势应予以保持, 对现有存栏进行提纯复壮。但这些工作在许多地方还都没有去做, 有的既使做了也没有很好的坚持下去。因此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本地品种已很难寻求的可悲局面。

以上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保持育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科研单位及科技人员, 畜牧主管部门、企业单位等多方面的积极配合, 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导致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而且具体工作应有统一的协会组织协调开展, 否则中国本地黄牛中不仅形不成自已的品牌, 甚至还会走向灭绝之路。

2.2 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 肉牛品种引进, 培育和饲养水平与国外肉牛产业发达国家差距明显

目前, 我国肉牛的良种覆盖率只有30%, 大多数是引进国外的专门化肉牛品种的杂交一、二代杂种牛。到现在为止, 几乎引进了世界上所有的优良肉牛品种进行品种改良。但我国还没有培育出自己的专门化肉牛品种。我国在农耕时代培育的秦川牛、鲁西牛、南刚牛等役肉兼用型品种在产肉率方面存在着不如外国专门化肉牛品种的缺陷。同时我们在肉牛的改良繁育体系及饲养技术等诸多方面与国外肉牛产业发达国家差距十分明显。

我国在品种的引进上过于盲目, 各地缺乏育种规划。与中国相比, 国外良种肉牛专业化生产起步较早, 水平较高。并且各国一般都有自己的主打品种。而我国仅本地黄牛就有28种之多, 目前又从国外引进了20多个品种, 有的只引进公牛不引进母牛, 有的是领导“形象工程”, 结果是钱没少花, 引来的种牛做样子, 真正用于专业化生产的并不多, 从而导致品种没少引进, 真正发挥作用的却很少, 有的品种在很短时间内就销声匿迹了。

引种的方向也不明确, 国外优良品种往往是通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严格育种工作而形成的, 每个品种都有突出的特点和最适宜的生存环境。在我国肉牛专业化生产的前期, 适当引进良种, 吸收国外先进科技成果来发展我国的畜牧业是可取的, 但如果不注意育种规划, 各地自行其事, 再加上没有科学导向, 往往会走入误区。这样持续下去, 永远形不成自己区域的特色品牌, 在国际竞争中, 只能处于被动落后的地位, 也就无法启动中国肉牛产业化进程。

引进品种个体良莠不齐, 品种优势难以发挥。由于在引进过程中缺乏专业指导, 不少地方甚至有些国家及种牛站购进的国外种公牛质量难以保证, 有的将国外的商品牛当作公牛引进国内, 在当今冷配大面积推广的情况下, 劣质种公牛影响了后代的品质, 有的地方杂交牛杂交后看不出杂交优势, 影响了群众杂交改良的积极性, 品种优势难以发挥。

2.3有关主管部门对种畜资源及推广工作缺乏监管力度

具体表现在:优良品种缺乏保护和利用;缺乏严格的等级评定;现有种牛鱼龙混杂;畜牧种子市场价格混乱;管理水平及部分技术人员素质编低;基层配种网络不健全。

2.4 良种生产企业经营困难与市场良种需求缺口较大的矛盾日益突出

(1) 整体存栏量下滑, 良种覆盖率较低。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肉牛业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化, 缺乏龙头带动, 群众对肉牛缺乏认识和指导, 二是原有黄牛的役用功能在减弱, 受品种影响, 饲养各地黄牛的经济效益低, 三“杀青”现象也是造成存栏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受市场利益驱动, 有些地方对肉牛资源实行掠夺性屠宰, 无论大牛、小牛还是公牛、母牛统统进入屠宰场, 从而使后备的牛源得不到很好的补充, 再加上牛的繁殖速度慢等因素造成了基础存栏逐步下滑的趋势, 四是社会治安也对群众养殖积极性产生重大影响。据了解各地都或多或少地出现偷牛、盗牛甚至合伙抢牛的现象。在现有存栏中, 良种覆盖率普遍较低, 全国总体水平在25%~30%左右。已经改良的肉牛, 特别是母牛又没有加以保护, 形成了改良了许多年, 存栏仍是一群当地老母牛的现象。 (2) 改良效果不佳, 百姓对改良失去信心, 由于种牛个体质量较差, 管理不严, 市场种子混乱, 造成改良效果不明显, 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给改良工作带来了阻力。种牛利用不科学。同一种牲畜在同一地区多年利用, 不可避免的产生近亲繁殖现象也是造成改良效果差的一个主要原因。 (3) 种子生产单位设施简陋, 技术力量薄弱, 有的根本不具备良种生产, 育种条件, 另外缺乏科学协作及统一管理机构, 生产处于无序状态, 互相排挤, 变相压价, 其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 (4) 个别管理部门对生产单位审查不严, 对种畜等级不予界定, 有的种畜场生产方向不明确, 种牛质量优劣, 代次混乱, 致使好的制种单位作用得不到发挥, 而劣质种子也能在市场上生存。种畜场企业化经营步伐较慢, 形式主义, 形象工程仍然存在, 都对良种推广工作带来无形危害。 (5) 对良种产业国家投资力度不大。良种产业是一个投资大, 周期长, 见效慢, 投资回报率低的企业工程项目, 需要技术和资金的双重投入, 靠企业独立完成, 从引种到育种到良种推广等工作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对一些有发展潜力的独立法人企业应从政策和经济上予以支持, 以便使其健康发展并在肉牛产业化进程中发挥其作用。目前产业链中对屠宰, 加工环节投资力度明显偏重, 而忽略了良种产业的投入, 从而出现了许多重复建设, 盲目立项等现象, 而项目上马后很快出现资源紧张, 经营无法正常运转等局面, 致使大量设备还没有使用就已闲置, 工厂还没生产就被迫停业。这都是肉牛产业发展中的不协调因素, 进入了产业化发展的误区, 给国家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3 我国肉牛业发展的对策

3.1 建立肉牛生产繁育体系, 促进我国肉牛良种产业化经营水平

针对我国肉牛业的实际, 借鉴世界肉牛业发达地区的经验, 建立一套切实可行及集约化的适合中国国情的肉牛生产繁育体系并加以实施已势在必行。要按农业部门在“全国畜禽良种工程建设规划”中提出的“肉牛的良种覆盖率以30%提高到35%, 良种在畜牧业增产中占技术进步作用总贡献份额内20%提高到25%~30%的要求来做”, 建立良种繁育体系, 保存培育和提高我国地方优良品种生产水平, 推广应用引起优良品种, 逐步形成优势牛种的繁育体系。

3.2 改变饲养方式, 提高肉牛饲养水平

肉牛的饲养是肉牛产业链中的基础环节, 通过这一环节的转化, 把良种加工市场衔接起业, 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在我国生产力水平还不发达的今天, 充分合理的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养牛事来是必须的, 但同时我们还要注意科技的投入, 节约成本和增加投入应齐头并进。在实际生产中具体表现在:饲养方面把重视作物秸杆的利用与增加牧草种植, 提高补饲技术结合起来, 在饲养过程中把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结合起来, 克服“重治轻防”的思想;在饲养方法上要推广育成牛的持续育肥法, 多生产高档牛肉, 要推广阶段育肥法和短期快速育肥, 增加牛肉的产量, 在管理上把注重数量的增加和加强质量意识融为一体, 把“绿色生产”带入到养牛环节当中去, 从而使产业发展从起步阶段就步入到健康轨道。要推广育成牛的持续育肥法, 多生产高档牛肉。要推广阶段育肥法和到期快速育肥, 增加牛肉的产量。

3.3国家要加大对良种产业的投资力度

肉牛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 资金投入量大, 必须解决好资金来源问题。一是围绕我国肉牛产业化发展的各个环节, 有针对性加大资金投入。二是国家农业、财政、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等部门的有关项目资金, 统一规划, 捆绑使用。三是国家金融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 帮助肉牛加工企业, 养殖企业, 养殖户解决生产发展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四是加大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 设立肉牛专项资金。五是建立肉牛贷款担保中心, 提高担保贷款额度。多渠道融入的资金重点用于肉牛品种改良。

住宅产业化进程中各方行为分析 篇9

住宅产业化是以住宅市场需求作为导向,以现场装配为基础,以工厂化生产各类住宅构配件、成品及半成品,以建筑、建材、轻工等相关行业作为依托,通过将住宅的设计、构配件的生产、建造、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环节链接成一个完整系统,建筑标准、建筑工业化、生产经营一体化以及协作服务社会化,是住宅产业化涵盖的四个方面含义。[1]从而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2]

2 我国住宅产业化现状

建设部专门成立了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努力实现住宅建设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提倡采用工业化手段生产住宅,我国长期以来的粗放式住宅开发模式被认为是不可持续的,它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又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但在过去的十年里,政府高调推动,绝大多数房地产企业若无其事,我国住宅产业化的进程相当缓慢,形成了“外热内冷”的局面。

因此,我国的住宅产业化仍旧停留在理论层面。即便作为中国房地产领域有影响力的万科在07年上海新里程项目中推出了两栋PC楼,但市场反响不大,除了政府积极支持之外,整个行业持观望态度,消费者对住宅产业化的热情远没有预期的那么强烈。造成我国目前住宅产业化的尴尬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开发商、消费者以及政府都不同程度的阻碍着我国住宅产业化的进程。分析住宅产业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以图1所示说明。

3 政府、企业等相关各方在推动住宅产业化进程中的行为分析

3.1 政府在推动住宅产业化进程中的行为分析

由图1可以看出,政府在整个住宅产业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因此,政府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在住宅产业化方面的经验,从以下方面入手,推动我国住宅产业化进程。

3.1.1 设立住宅产业化发展的相关机构,统筹调度国家产业化进程

以日本为例,日本设立了通产省和建设省。通产省主要侧重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两个机构在日本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起到了宏观控制作用,而建设省主要致力于生产方式的引导。

3.1.2 出台一系列与住宅产业化相关的政策

促进住宅产业化的法规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法规制度。

3.1.3 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

企业将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最终目标,而各地方政府,如果没有意识到住宅产业化的重要性,不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完全指望企业通过自身力量推动我国的住宅产业化事业,确实有些为难企业。地方政府急需在政策上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比如政府公建工程必须采用住宅产业化的方式来建设,拿出必须采用住宅产业化方式示范用地,减免住宅产业化基地的前几年的企业所得税等相关手段来扶持我国的住宅产业化事业。

3.1.4 给予财政、金融的支持

鼓励住宅产业化相关的技术开发项目,通过金融机构向住宅开发生产提供低息贷款。

3.1.5 在税收方面予以支持

规定居民购建凡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及技术规范的住宅,不但可申请低息贷款,而且在个人所得中扣除还贷款期内还款的数额,并且个人住宅取得的部分收益可免征所得税。通过法律及经济方面的规定,大大调动企业积极性,降低风险,增强其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居民在住宅消费方面得到实惠,推动住宅消费从潜在消费变成了现实消费。

3.2 开发商在推动住宅产业化进程中的行为分析

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利润最大化永远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但作为住宅产业化的直接推动者,开发商需要正确处理好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企业与社会公民以及企业发展与行业发展的关系。

3.2.1 把握长远利益,努力消除短期成本劣势

相对传统住宅而言,产业化住宅短期成本相对较高。其建造成本大概高出30%以上,其售价会因此高出传统住宅10%-20%。如何消化多出来的这部分成本,我想企业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一是通过新闻媒介,大力宣传工业化住宅的优势,强调使用成本低,引导消费者逐步接受工业化住宅;[3]二是通过提高住宅性价比,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来弥补由于工业化所引起的成本增加,增强企业竞争力。正如万科董事长王石所言:“虽然建工成本提升了25%,但如果建设周期缩短一半,那资金周转速度可以提升一倍。所以万科还是赚的。”[4]

3.2.2 组建以房地产开发企业为龙头的产业化企业集团

相比传统的住宅生产经营方式,住宅产业化通过将各生产要素有机组合起来,减少中间环节,优化资源配置[5],改善其工作条件,提高住宅的质量,降低劳动的强度,减少现场的湿作业,简化其操作过程,提高生产率。因此企业应该努力将自身发展为以房地产开发作为龙头,设计和各种材料部品的生产企业集团,从事住宅以及部件、配件的研究、开发,并以此为核心,以资产、技术或合同为纽带,以众多专业化协作企业为基础,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群体,促进整个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的提高,使各级各类企业分层竞争,这样才能发挥规模化经济效益。

4 结语

住宅产业化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政府、企业以及院校等相关组织共同努力, 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需要相应的政策给予支持,需要企业、消费者以及其他组织突破成规,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能力。只要相关组织都能从全局高度出发,从自身做起,我国住宅产业化一定能早日实现。

摘要:实现住宅产业化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分析了我国住宅产业化现状及其原因, 并据此探讨政府、开发商等相关各方如何从自身做起, 共同合作, 推进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关键词:住宅产业化,政府,行为分析

参考文献

[1]王明浩, 陈佳骆, 高薇, 石林.中国村镇发展过程中的住宅产业化研究.中国房地产, 2002 (, 6) .

[2]吴书霞, 叶晓苏.地方政府行为与住宅产业化.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1 (, 3) .

[3]关柯.跨世纪中国住宅产业政策研究[R].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设经济与管理研究所, 1997.

[4]谢伏瞻, 李培育, 刘士余.住宅产业:发展战略与对策[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0.

商业化进程 篇10

一、怀化工业化进程中的不足和问题

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 怀化实现了由农业经济阶段向工业化阶段的历史性跨越, 工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不断提升, 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 民营经济成为推进山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力量。但客观来看, 怀化工业仍然较为落后,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工业化进程滞后, 工业经济总量小

30%的工业率是工业化进程中十分重要的阶段性标志, 一般认为工业率在30%以上是工业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怀化工业化率自1978年突破20%以来, 正常发展的话会有较快的提高, 但在20世纪80年代, 一批“三线建设”时期布局于怀化地区的企业如五一、五二、五三、红敏、红日、红阳、湘仪、天兴、3614等大中型企业先后外迁, 直接导致工业出现“塌陷”, “元气”大伤, 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因此, 怀化工业化率长期在30%以下的低水平波动。2005年全市工业化率为26.5%, 比全省低8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78.29亿元, 仅占全省的3.6%, 仅相当于长沙的6.0%;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64.44亿元, 仅占全省的4.2%。

(二) 支柱产业不强, 龙头企业不壮

2005年, 规模以上电力、竹木、医药、食品、建材几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38.33亿元, 仅占59.5%。其中, 仅电力产业就完成增加值26.32亿元, 其他几个支柱产业总共才完成增加值12.01亿元。同时, 缺乏大型企业集团, 全市进入全省100强的企业仅有湘维公司、辰州矿业和怀化电力集团3家, 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仅有22家, 增加值过亿元的只有8家。

(三) 集群程度低, 产业链条短

由于大量外迁企业中主要是大中型机械制造企业, 造成了怀化工业体系中缺乏足够的机械和设备制造业来支撑和装备, 客观上导致了怀化工业产业关联度低。再加上市场发育不充分、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高, 使企业多集中在产业链的某些环节, 尤其是终端产品的生产上。大量“小而全”的企业在同一个集群中, 不仅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 而且制约集群的自我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四) “创业文化”先天不足, 工业人才极度匮乏, 自主创新能力弱

怀化历史上长期闭塞, 农业社会阶段漫长, 在地方经济文化中, 崇仕、重农、轻商的文化积淀较重, 缺乏创业、开放、团队精神。这是怀化人才缺乏、创新不够、经济落后的文化层面的原因。表现在工业方面, 一是人才总量少。全市现有人才总量15.40万人, 其中工业企业人才2.58万人, 仅占16.7%, 而机关和事业单位人才11.02万人, 占71.6%。二是人才学历层次低。在工业企业人才中, 大学本科以上535人、大专5253人、中专10351人、高中及以下9622人, 分别占全市工业企业人才总量的2.1%、20.4%、40.1%、37.4%。三是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四是企业科技水平低。全市71家重点工业企业的关键设备技术性能达到20世纪90年代末发达国家同类设备技术水平的仅占6%, 比全省低22.6个百分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仅占18%;设备新度系数只有51%, 比全省低9个百分点。拥有省级技术中心的只有正清、湘维2家企业。

二、推进怀化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的有利条件

新型工业化就是以先进的技术为基础, 以科技进步为动力,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提高生产力, 实现工业化的目标。虽然怀化在工业化进程中存在滞后的现象, 但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条件还是基本具备, 而且某些方面优势明显, 潜力巨大。

(一) 资源条件优越

怀化地区开发较晚, 开发程度较低, 资源大多未被开发和破坏, 可供工业化开发、利用和转化的资源十分丰富。一是丰富的矿产资源。怀化为矿产资源大市, 矿产资源丰富, 已发现矿产64种, 可供开发利用的38种。煤、金、铜、铅、锌、锑、钒、铁、锰、磷、硫铁、钾、重晶石、硅砂、石灰石、白云石、花岗石、高岭土、金刚石、矿泉水等资源储量尤为丰富, 开发价值大。其中金、铜、钒、重晶石、磷、硫铁、白云岩、金刚石的储量位居全省前五位, 为优势矿产。二是具有丰富的特色农林产品。怀化市素有“林木之乡”、“水果之乡”、“药材之乡”的美称, 境内群峰林立, 山峦重叠, 森林覆盖率达65.3%, 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全市有野生动物275科、2197种, 其中属国家和省一级保护动物9种;有野生植物225科、3716种, 其中属国家和省一级保护的10种;有药用植物1909种, 列入国家重点中药材资源的有175种, 茯苓、天麻等产量居全国第一。怀化是全国九大生态良好区域之一, 2003年6月已被列入全国生态环境示范市建设试点地区。

(二) 区位条件独特, 交通优势明显

怀化素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 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湘黔、焦柳和渝怀铁路呈“大”字型交会于市区。320、209、319三条国道穿境而过, 其中320、209国道交会于市区。沪昆高速公路怀化段已全线通车, 芷江机场已经复航, 开通至长沙、广州、深圳、北京等多条航线。优越的区位、便捷的交通, 使怀化正以它得天独厚的优势, 日益成为五省 (市、区) 周边区域的重要城市, 成为各路商贾进军中西部的“桥头堡”和战略重地。

(三) 成本优势明显

怀化是一个农业大市, 2005年, 全市总人口498.37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357.30万人, 占全市总人口的71.7%;农业从业人员177.49万人, 占乡村从业人员的77.06%。据统计, 全市共有农村剩余劳动力100万人, 转移到二、三产业或者外出务工人员69万人, 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1.5%。2005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293元, 属于较低的水平。怀化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如一国或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 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较多廉价劳动力、减少使用昂贵的资本, 其产品成本相对较低, 从而该国或地区就具有低廉成本的比较优势。怀化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较低, 这种低成本优势正是发达地区转移资本和技术所追求的。

(四) 工业经济发展迅速

一是工业经济发展较快, 工业总量不断增大, 形成了独具特色、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2005年, 怀化市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78.52亿元, 增长18.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80亿元, 增长23.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 国有企业增加值25.7亿元, 增长15.9%;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6.7亿元, 增长29.7%;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35.2亿元, 增长16.6%;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9.96%。二是一批对全区经济有较强辐射力的优势企业和企业集团不断发展壮大, 涌现出了一批生产集中度较高、已具备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优势骨干企业。其中, 2家大型企业:湖南省湘维有限公司、湖南省辰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24家中型企业, 如怀化正好制药有限公司、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怀化电力集团责任有限公司、湖南华峰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湖南金丰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怀化金大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优势企业也逐渐发展壮大。三是国企改革取得了新进展。上世纪90年代以来, 边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 主推“两个置换”, 积极推进企业改革。截至2003年底, 全市工业企业共完成改制258家, 改制面达92.2%, 涉及资金33.6亿元, 职工6万人, 累计处置账面资产11.2亿元, 变现收入5.3亿元, 有1.6万人通过身份置换得到了一次性经济补偿, 补偿金额达2.1亿元。

(五) 面临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良好机遇

一是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 为怀化充分利用国内外最新的科技成果, 在较高起点上推进工业化提供了可能, 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 使怀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可能;二是国内外产业和资本的梯度转移为怀化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三是湖南省大湘西开发战略的确立, 将有大量项目、资金和优惠政策投入边区, 将给怀化基础设施、产业和生态环境等“三大建设”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

三、推进怀化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的方略

当前, 怀化加快工业化机遇与挑战并存。只要审时度势、抢抓机遇、真抓实干、趁势而上, 怀化工业化就能加快推进, 实现突破。

(一) 政府要挥动好“有形之手”

抓工业对政府来说, 主要是抓环境。要营造全市上下大办工业、各部门服务工业、全社会支持工业的浓厚氛围。首先要优化组织领导环境。要建立领导干部重点抓工业、定期议工业制度, 完善工业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其次要优化中小企业成长环境。要研究制订鼓励中小企业催生的政策, 从土地、财税、融资服务等各个方面扶持创业, 以创业促就业。要建立创业基地, 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园区和闲置厂房、楼宇, 建立一批创业基地, 为创业者提供低价、优质的创业场所。湖南省里将重点扶持20个创业基地, 怀化应积极争取自己应有的份额。三是要优化部门服务环境。四是要优化社会环境, 倡导“创业文化”, 打造诚信怀化。

(二) 理顺资金筹措渠道

资金是工业的“血液”, “贫血”的工业不可能成为强大的产业。要依靠和扶持非公有制经济, 有效激活民间资本, 促进工业发展。一是用足用好政策机遇。认真研究中部崛起、新农村建设和湘西地区开发等重大历史性机遇与怀化工业化的内在联系, 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和省里重点项目、政策性资金的倾斜。二是加大工业发展引导资金的投入。进一步壮大市、县两级工业发展基金,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当前的一大困难。建议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 (今年安排300万元) , 县财政也要安排一定的资金, 用于重点项目的财政贴息和技改补贴。三是加快建立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议以现有的“小巨人”担保公司为基础, 市财政每年投入500万元, 连续3年投入1500万元, 作为筹建担保公司的资本金, 采取控股的形式, 吸纳民间资本参与, 建立一个以政府资金引导、多种资本参与、担保能力较强、社会信用度较高的市级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同时, 各县 (市、区) 也要建立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担保公司, 缓解怀化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四是扩大直接融资渠道。支持私募股权投资,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 支持企业开展租赁融资, 为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五是加大直接利用外资的力度。把吸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作为重点, 积极探索项目融资、股权投资、企业并购、投资合作基金、证券投资等多种利用外资方式。

(三) 抓好园区建设, 提高产业集中度

企业集聚效应的产生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企业在地理位置上集中;二是企业经营的产业具有一定关联性;三是企业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分工协作;四是企业之间因为长期合作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基础。因此, 要整合土地资源, 充分挖掘和盘活现有工业存量资产, 加快规划建设泸阳、杨村、花桥三个工业小区, 逐步形成以怀化市工业园为龙头, 三个工业小区为辅助的园区群。注意依托已有的工业产业优势和区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工业园区。同时, 大力推进城镇化, 推动工业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四) 开展定向招商, 提高产业外向度

要围绕已经确立的四大主导产业和三大传统产业, 有选择地整合包装一些有开发潜值、有市场前景、有良好效益的项目, 充分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 抓住国际国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机遇, 以开放促发展,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大规模地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嫁接改造一批国有企业, 借助外力提升怀化工业的整体水平。要坚持引进大企业, 特别要突出引进战略投资者, 新上一批大项目。目前, 怀化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 国内500强企业只有泰格林纸、韶能集团两家, 国际500强企业还是空白。因此, 要把战略投资者作为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主心骨, 作为推进骨干企业改制的生力军, 开展多形式、全方位的定向招商, 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引进5~8个投资过亿元, 具有较强带动力的大项目。同时, 要抢抓中部地区崛起和湘西开发战略机遇, 有针对性地开发储备一批重大工业项目, 争取更多地得到国家和省里的支持。

摘要:文章从怀化地区实际出发, 分析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障碍, 并就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出措施。

商业化进程 篇11

去年10月5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她创制了具有国际影响的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可以显著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一时间,“青蒿素”火遍大江南北,也让“青蒿”浮出水面。

扶持龙头参与国际竞争

我国是青蒿的主要产地,约占全球总产量的90%以上。青蒿素是中国人最先提取出来的,但是,中国企业多半只能提供青蒿素原料,而成品制剂的大头利润控制在跨国医药巨头手中。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青蒿素90%以原料出口,青蒿素衍生物80%由印度、意大利生产,制剂也集中在印度和欧洲生产。

如何让中国青蒿素及衍生物直接走向国际市场,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成为亟需破解的课题。

在重庆三峡库区武陵山一带,适宜的气温、降雨及土壤等条件,特别适合优质青蒿生长,是全国青蒿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该地区青蒿的青蒿素含量远远高于国内其他地区。目前,重庆全市青蒿规范化种植面积常年维持在10万亩左右,年产150万吨。被誉为“青蒿之都”的重庆市酉阳县,青蒿种植面积达8万亩左右,全球有八成的原料青蒿都产自当地;青蒿素年产量达60多吨,占据全球病区需求的近一半;而且酉阳青蒿中的青蒿素含量高达千分之十四,超过国家标准一倍。

青蒿产业是一个包括青蒿种植业、青蒿素及其制剂生产业、市场商业销售及核心技术竞争力培育的完整产业链,具有辐射领域宽和行业带动性强的特点。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优势,重庆以创新驱动为引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青蒿产业进程。一方面,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在研发、注册和学术推广等方面下功夫,通过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企业从事青蒿素类药品研发等,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积极拓宽宣传渠道,全力帮助扶持青蒿产业龙头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例如,通过一般物资对外援助、多双边发展论坛等多种方式,扩大对外宣传,搭建平台,帮助企业打开国际市场,进而开展以企业为主体的一般贸易活动;利用多种渠道,推动有关企业通过世卫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及有关国家政府的公共采购渠道供应商资格审查,帮助龙头企业进入抗疟药主流市场;推进重庆市医药产业出口创新基地建设,重点发展以复方双氢青蒿素为代表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抗疟药品,进而提升医药产业整体实力;加强行业出口的管理和规范,避免恶性竞争,促进共同发展,树立中国青蒿素类抗疟药自主品牌形象。

2015年8月,重庆华方制药顺利通过了世卫组织的GMP认证,这意味着该企业离国际市场又近了一步。重庆科瑞南海制药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青蒿素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并且是国际知名制药公司瑞士诺华公司的青蒿素供应商。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加快科技创新,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推进青蒿产业化进程,这在重庆已经成为常态。当地坚持用科技手段支撑引领青蒿产业的创新发展,在种植基地建设、青蒿提取、产品开发和国际科技合作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通过设立科技专项,积极鼓励支持企业开展提取工艺研究和提取物生产,目前有恒星生物、科瑞南海等3家企业专业生产青蒿提取物,年产量达到100吨左右,占到了全国产量的70%。

青蒿素的提取主要靠乙醚等石油产品提取,危险程度大。重庆大学建立青蒿提取技术研究中心,为全市青蒿提取物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服务。依托这样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使得相关企业青蒿素提取水平大大增加,从原来的纯度仅为80%多,达到了99.5%以上。

为了延长青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提升产业经济效益,重庆市除了全力巩固青蒿素等药品原料提供地的优势,一直都在积极推动实施青蒿素成药的开发。目前,该市相关企业已经开发生产了复方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等青蒿药品,而且被纳入WHO采购目录。

青蒿具有清热解暑、除蒸、截疟等功效,研究发现青蒿对于治疗人体的其他寄生虫有杀灭作用;对现有青蒿类药物可进行结构改造,解决疟原虫抗药性问题……这些无疑都将成为延续青蒿药用价值的新方向。基于此,在规范青蒿及青蒿素生产、提取,加快走向国际市场的同时,当地进一步加大对青蒿素及青蒿的研发,扩大在其它领域的开发利用,致力于从原材料供应向成品药剂要效益。目前,西南医院、重医附一院已经在研究开发利用青蒿治疗白血病、肿瘤的候选药品,取得了一定进展。重庆华立控股与美国一所大学签约,利用酉阳青蒿素资源共同研发新的抗癌药物。

2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促进中西医结合,探索运用现代技术和产业模式加快中医药发展;加强重大疑难疾病、慢性病等中医药防治和新药研发;完善中医药标准体系,强化中药材资源保护利用和规范种养;要加大中医药投入和政策扶持;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增加中成药品种数量,更好发挥“保基本”作用;加强中医理念研究推广,扩大中医药国际贸易和传播普及。国家对中医药产业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扶持,必将加快推进青蒿产业做大做强!

以科技为动力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篇12

关键词:科技,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 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主要作用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加工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 以广大农户为基础, 以科技服务为手段, 把农产品生产、贮藏、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联成一体, 来促进农产品的转化增值。科技进步在实现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农业产业化必须走科技进步之路

1.1 农业产业化需要科学规划、科学决策、科学管理

农业产业化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 首先要进行科学规划, 根据当地自然资源条件, 深入研究分析市场需求, 确定当地农业产业化的优势产业;其次要坚持效益第一原则, 逐一对项目进行经济分析, 进行成本核算, 测算其投入产出比,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决策;第三要在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必须抛弃小农经济的传统思维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 改变农业项目家庭式管理的传统, 大力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树立现代企业形象。

1.2 农业产业化需要综合配套的科学技术服务体系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一头连接市场, 一头连接农村的千家万户, 其技术需要全方位、多层次的。既有常规性技术, 也有高新技术;既有自然科学技术, 也有社会科学技术。即:“硬技术”与“软技术”。农业产业化的外部主要是通过技术市场中介或者通过合作研究开发, 聘请技术专家咨询服务等方式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农技推广机构引进新技术、新成果。

1.3 农业产业化需要高科技、高素质的农民

农业产业化是以科技为先导的, 这就要求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 要求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 实现质量、结构升级。具体做到:一是加速更新品种, 改善品质, 强化农牧业优良品种的繁育、引进、推广工作, 提高农产品的优质品率, 淘汰不适销路的低质品种, 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种养技术, 逐步实现生产过程的规范化操作;二是加强农产品的产后加工贮藏, 使产品增值;三是龙头企业要不断进行技术改造, 促进产品结构优化的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四是健全产品质量标准和质量监督体系, 提高产品合格率;五是积极推行品牌、名牌战略。所有这些都是向农民提出了更高的科技文化知识的要求。

2 农业科技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科技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 体现在选择和发展主导产业或优势产业中

选择农业主导产业的主要原则是资源优势原则, 它要求选择发展的产业应具有相对集中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经济资源优势。但当产业形成一定生产规模后, 这种自然优势就会逐渐减少, 甚至消失。继续保持产业规模唯一的出路就是应用现代生产技术和工程技术开发、保护这些资源, 再造资源优势。生物技术可使原有的农业资源, 如果木、蔬菜、花卉、林木、中草药材、食用菌等形成新的资源优势, 形成新的产业。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为代表的生物技术的进步, 使大量被人民轻视、抛弃或未被认识和开发的资源, 形成新的再生资源和再生资源产业。

2.2 体现在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中

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条件, 及时获取市场信息, 正确把握市场动态, 没有经济理论和信息技术作支撑, 就不能为产业化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3 体现在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的工程技术中

没有先进的生产、加工、储运等工程技术, 就不能给优势资源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随着工程技术的提高和改善, 使原来手工作坊和加工工艺大大改善, 使原来分散作业的生产专业化、规模化, 使原来无附加值的产品大大增加其附加值, 从而形成新的产业。

3 农业产业化能够加速农业的技术进步

长期以来, 由于农业的规模小, 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低, 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差, 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到限制, 农业生产的科技效益不高。农业产业化作为市场农业的的一种经营组织形式, 其基础特征之一就是实行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经营。因此, 农业产业化既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也为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现实的可能, 更好地推进科技兴农, 提高农业科学技术应用水平和先进农业机械的装备水平, 提高农业的科技贡献率和农民科技素质。农业产业化通过利益机制吸聚千家万户的农民加入产业链, 农民在一体化经营中增加了收入, 这就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学科学、用技术的积极性, 就可以促使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另外, 因各种生产要素重组, 农民的生产、劳动空间发生了变化, 农民面临再次社会分工, 要求农民既要熟悉种植业、养殖业, 又要学习加工技术, 懂得经营管理, 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 促使农民不断学习科学文化和技术, 学习经营管理等知识, 提高自身素质。农业产业将农户与龙头企业连接起来, 与市场连接起来, 提高了社会化大生产的程度, 社会化大生产要求规范化技术, 严格的质量标准和统一的组织实施。因此,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将大大增加对科学技术的需求, 又将通过对新品种、农药、化肥等技术应用进行统一技术指导, 大大提高科技的普及率, 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农业产业的技术含量, 加速农业的技术进步。

4 加强农业科技工作是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科技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农业科技的发展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在推进农业科技革命的进程中, 紧密联系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 从农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等环节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4.1 大力加强农业科研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先进实用科技成果

当前农业科技成果的现状远远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的要求, 表现为3个方面:一是传统的科研以产中为主, 不适应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的要求;二是传统科技以提高产量为主要目标, 不适应提高质量和效益, 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要求;三是传统农业科研以常规技术为主, 不适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要求。因此, 必须加快调整科研的方向和任务, 在大力加强产前、产后技术、农产品品质和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 通过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 通过深化农业科技人员进入市场, 开发先进适应技术, 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4.2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是指对先进、成熟、能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 并有较高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进行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商品生产和网络化营销的技术经济活动, 这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有效的方式。农业科技产业化的发展一般有2种途径:一种是由农业科研教学单位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为依托,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建科技型企业;另一种是农业企业通过与科研教学单位的联合, 引进新技术或开发新技术, 进行商业化生产和经营。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通过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进入市场, 实现其社会效益。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级政府应该将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纳入农业产业化的总体规划, 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引导和扶持。

4.3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推广先进技术、推进农业技术进步的骨干力量, 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在新形势下, 要进一步根据农业产业化的需求, 强化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提高推广人员素质, 拓宽服务领域, 建立起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农业产业化使农业生产经营领域大大拓宽, 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广泛, 这就必须加强农技人员素质培训, 加强知识更新步伐, 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真正能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技术服务。农技人员要牢固树立为农民服务意识, 想农民所想, 急农民所急, 帮农民所需, 爱岗敬业, 深入农业一线, 搞好农技推广服务。

4.4 强化农民技术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上一篇:医学类职业院校下一篇:可穿戴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