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业化进程

2024-09-22

建筑工业化进程(共7篇)

建筑工业化进程 篇1

1推行建筑工业化的必要性

1.1实现建筑产业模式的根本变革

很多人理解的建筑工业化就是单纯的构件预制以及集中生产的一种模式, 但实际上建筑工业化要实现的是整个建筑产业链条的一种开放模式。从传统的建筑产业模式来看, 整个建筑行业从设计到施工都属于独立企业的封闭模式。传统的技术、资金流通方式以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都应该向建筑工业化的开放的密集型转变。这就是要从根本上来改变建筑的产业模式, 从封闭模式到开放模式的转变。

1.2节约建筑成本及能源缓解劳务紧张

从传统施工的方向来看, 德阳地区大部分的建筑都以多层工业和民用建筑居多, 这种建筑体系在现场使用运用最多的就是现浇的钢筋混凝土体系。虽然作为主要材料的混凝土已经实现了商品化, 但是现场施工时仍然按照现浇混凝土的施工程序进行, 需要现场支模、帮扎钢筋、混凝土浇筑捣震、后期养护等等, 施工的成本以及能源的损耗都很大, 在此基础上不可能完全实现工业化。所以推行建筑工业化相当于把混凝土现浇的这个繁琐的程序放进了预制场区内而不是施工现场, 这就大大的节约了建筑成本以及能源, 缓解劳务紧张。

2德阳地区工业化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目标之一, 我国提出建筑工业化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时间, 但是这么长的时间里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进程极为缓慢, 距离国家在1978年提出会议的目标相差很远。从国内外建筑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来看, 德阳地区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2.1现行建筑管理体系

由于我国现行的的建筑管理制度下, 建筑的设计阶段归于设计单位的系统在做, 而建筑的施工又归属于另外一个施工系统在做, 两个系统分数不同的企企业, 那么各个企业在业务的流程上也是不同的, 虽然政府部门在大力推广建筑一体化, 但是在实施的过程当中, 建筑的一体化还是很难实现的。

德阳地区在现有模式下, 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以及产品的研发都是分离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组织性不强, 导致的结果就是整个建筑产业的产业链条当中需要传达的信息被人为的阻断, 造成了整个流程在实施的过程当中的不连续性。实现建筑设计与施工组织的一体化, 才能有效的消除信息在传递中的阻碍, 保证产品在设计、生产以及施工中的构成联系是完整的。

2.2预制构件标准的不完善

预制构件作为建筑工业化的基础, 不仅仅需要构件的标准有确定的参数, 还需要在这个标准执行的过程当中形式强制的推行。德阳地区在现阶段虽然出台预制构件的标准化, 整个产业在制作的链条当中并未全部按照标准执行, 这就造成了了整个产业链在推行的过程当中的障碍。比如项目当中采用工厂化一体完成的构件当中, 还存在很多的附加构件, 这些附加构件就需要标准化的设计、生产、材料的提供以及安装等等企业的配合才能完成, 必须整个行业都来遵守相同的标准才能够实现一体化。

2.3建筑标准化与多样化的矛盾

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崇尚多样化和个性化, 在建筑当中也是如此。以居住建筑为例, 人们对建筑的层数、层高、建筑的户型以及户型功能房间之间的搭配等等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德阳地区现阶段的工业化的还处于初级阶段, 构件的制作、标准化的规范性以及通用性、设计单位的设计能力、施工单位的施工能力无法满足现有生产的需求, 这些都对工业化建筑的普及都有一定的限制性。

2.4预制构件的前期研发投入的成本及较高

预制构件作为建筑工业化的实体, 德阳地区在实体的技术研究上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将使得任何以预制构件为基础的建筑的组织体系都无法进入下一步的实施。新型建筑的结构体系仍在探索之中, 想要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 预制构件的通用性和标准型不能够达到工业化要求的标准, 这就从侧面加大了工业化建筑的成本, 这使得工业化在推广的过程中受到了阻碍。由于预制构件作为大型构件, 因为地域的限制, 不可能像一些零星构件一样在实现集中生产的基础上, 再运输到需要的场地。这就要求我们在计划建设的工业化建筑的准备阶段, 建立相应的预制构件的生产工厂。与此同时工厂建设的成本与后期的市场需求的规模还有极大的关系, 如果后期的市场需求以及规模效应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那么所建立的工厂就面临倒闭的危险。

3解决问题所在

所谓的建筑工业化并不是单纯的将预制构件以机械的形式集中安装而形成的建筑体系, 它是具有规模化、规范化、开放的一种模式。从传统的建筑形式的技术和产业组织的模式来看, 要突破这个瓶颈, 需要进一步解决好一下几个问题:

3.1政府方面

政府的导向对于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政府牵头做好技术标准的制订和推行、工业化产业相关的扶持、已经在实施过程中正确的导向问题, 都对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当前德阳地区尝试工业化建筑的企业和单位少之又少, 最主要的原因在设计、施工已经工程质量验收等方面没有可用遵循和参考的标准。这些都需要政府的组织和出面。另外, 我国的工业化建筑的产品按照制造业纳税, 纳税的增值税的税率为17%, 比普通建筑按照工程造价的成本的3%的税率要高很多。大落差的税率加大了企业的开发成本, 企业的而积极心不高, 这方面的问题也是需要政府在宏观调控的时候予以考虑。

3.2企业方面

在一人为本的基础上, 企业应该重视的问题在实现了工业化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流程之后建设出来的产品交付使用之后, 产品能够给使用者带来的便利。以居住性建筑为例, 构件的标准化生产带来空间的单一性, 如果能在足够的科技和技术支持的情况下, 以大柱网的形式实现大开间和大进深, 使用者在拿到这样的产品之后可以利用房屋的二次装修来进行房屋的详细的功能分区, 坐待惊喜二充分的利用建筑空间, 实现建筑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3.3科学技术方面

所有的建筑产业的发展都必须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依托, 工业化建筑也不例外。技术层面的问题在于第一结构主体的系统的力学模型的建立;第二新材料的发展与应用;第三产业化生产机制的操作模式;第四结构与设备、装修等专业之间的配合。总之, 德阳地区的建筑工业化建设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存在不少问题。但从长远的角度来说, 建筑的工业化生产时势在必行的。建筑业应该在政府的带领下, 结合设计以及施工等相关企业形成技术创新的模式以及氛围, 转变思想和观念, 突破企业的显著, 实现组织集成, 加大对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的研究和建筑技术信息的共享, 从而推动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007建筑业发展与改革报告[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2007.

[2]美国住宅工业化建筑的特点[J].中国建设信息, 1998 (36) .

[3]法国住宅工业化建筑的发展[J].中国建设信息, 1998 (35) .

[4]张季超.预制混凝土结构的效益评价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建筑技术, 2007 (1) .

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评价分析 篇2

一、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评价

工业化进程理论认为,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均收入和经济结构发生连续变化的过程。为了对华东地区各省市工业化进程进行综合评价,我们采用如下的研究路径:首先,构造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将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等五个方面来进行定量评价。其次,搜集数据。经济发展水平方面,选择人均GDP为指标;产业结构方面,选择一、二、三产业产值比为指标;工业结构方面,选择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部门增加值的比重为指标;空间结构方面,选择人口城市化率为指标;就业结构方面,选择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比为指标,并对上述数据进行处理,统一口径。再次,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地区工业化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得出各个指标相应的权重为:人均GDP为36%,产业产值结构为22%,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为22%,人口城镇化率为12%,第一产业就业占比为8%。

为了准确反应工业化各个阶段的特征,本文选取了阶段阀值法进行指标的无量纲化。即假设指标在每个阶段呈线性变化,那么每项指标的得分可以根据线性变化的关系求出。根据上述综合评价方法,可以计算出全国、华东地区各省市的工业化进程综合得分。(表1)

从表1中可以知道,2005年全国、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的工业化综合指数和所处的工业化阶段。表中,“一”表示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综合指数为0),“二”表示工业化初期,“三”表示工业化中期,“四”表示工业化后期,“五”表示后工业化阶段。“(I)”表示前半阶段,“(II)”表示后半阶段。

从结果来看,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存在着地区内部不均衡的特点。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工业化水平差距非常大。在2005年这一个时间截面,华东地区包括了工业化进程的各个阶段,各省市之间工业化进程的差异很大。

二、华东地区工业化程度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一)人均收入水平对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差异的影响分析。

华东地区各省份人均收入水平差异较大。从2005年人均GDP水平来看,上海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江苏和浙江人均GDP水平进入了工业化后期阶段,福建和山东人均GDP水平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江西和安徽人均GDP水平进入了工业化初期阶段。各个省市之间比较,上海最高,安徽最低,上海人均GDP是安徽的6倍,省份之间人均GDP水平差异巨大。

(二)三次产业占GDP比重对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差异的影响分析。

2005年华东地区各省市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均降到了20%以下,其中以上海的第一产业比重最低(只有0.9%)。除了上海的第三产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之外,其他各省的第二产业比重均高于第三产业比重。总体而言,华东地区呈现“二、三、一”型产业结构,处于工业化中期。分省来看,上海、江苏、浙江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福建、山东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和全国水平比较接近。安徽、江西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综合来看,产业结构的不均衡是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不均衡的重要因素。

(三)就业结构对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差异的影响分析。

从近五年来看,华东地区各省市的就业结构差距很大。2005年,上海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小于10%,处于后工业化阶段;江苏、浙江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为10%~30%,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山东、福建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为30%~45%,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江西、安徽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为45%~60%,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各省市之间就业结构发展不均衡,这也是造成工业化进程不均衡的重要原因。

(四)城市化率对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差异的影响分析。

从城市化率看工业化进程的差异,2005年上海城镇人口比率为89.1%,处于后工业化阶段;江苏和浙江城镇人口比率在50%和60%之间,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福建、山东、江西、安徽城镇人口比率在30%和50%之间,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华东地区各个省市之间城镇人口比率差距较大,城市化进程不均衡,这是华东地区内部工业化进程差异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五)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差异的其他影响因素。

资本投入对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差异有着一定的影响。华东地区各个省份在资本投入上有着巨大的差异。往往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则吸引不到投资,这又加剧了工业化进程的差异。技术因素对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差异也有着一定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科技投入因素对地区推动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贡献也将越来越来大。华东地区内部科技和人才分布不均衡,人才从不发达地区流向了发达地区,这更加加剧了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的差异。除此之外,进出口、资源、制度等因素对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差异也有一定的影响,在这里不再阐述。

三、对策建议

可以看出,华东地区各省市工业化进程不均衡,内部差异很大。导致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差异的原因有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发展水平、资本投入、技术水平、进出口、资源、制度等影响因素。针对如何缩小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差异,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一)发展第二产业是缩小区域内部差异的重要手段。

从华东地区各省市工业化的经验来看,依靠发展第二产业是推进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落后地区发展速度,赶超发达地区的必经之路。由于华东地区各省市发展不均衡,很多地方的第二产业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落后地区要集中精力发展第二产业,不断提高第二产业在地区经济中所占比重,把发展第二产业作为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依靠发展工业部门来推动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

(二)建立地区主导产业部门,形成区域产业集群,进行区域分工和合作。

各区域内部工业发展需要地区主导产业部门的支撑,也需要地区之间进行分工和合作。华东地区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工业化进程不同,但地理位置接近,可以利用各自的优势,选择建立地区主导产业部门,进行区域的分工和合作,依靠主导产业部门带动华东地区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以此缩小区域内部差异。

(三)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化进程。

劳动力受到土地的制约和城市化进程缓慢成为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制约因素,也是造成劳动力因素对推进华东地区工业化进程贡献小的重要原因。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加快城市化进程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广开门路,千方百计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负担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积极加快城市化进程,完善城市配套制度和基础设施,加强劳动力就业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和区域产业集群,改善农业结构、发展新型农业、提高农业效率。

(四)加大科技投入,缩小华东地区工业化内部差异。

当今社会,科技进步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科学技术所起到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应重视科技因素,发挥科技因素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的作用。通过科技体制改革,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促进华东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整体提高。

提要本文在讨论网络经济概念和对传统经济理论边际收益递减的评述基础上,指出网络经济存在边际收益递增,并分析影响网络经济边际收益递增的原因。

一、网络经济的涵义

网络经济的概念是近些年才提出来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个概念,在于以计算机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有人定义网络经济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和人力资本基础上的经济形式。我国经济学工作者乌家培先生认为,对网络经济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网络经济是指基于因特网的经济活动,如网络企业、电子商务,以及网络投资、网络消费等其他网上经济活动。这是Internet从1993年开始应用于商务活动后蓬勃发展起来的。广义的网络经济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或平台的、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应用为特征的、信息与知识起重大作用的经济活动。因此,它还包括非因特网的网络经济活动,特别是因受信息革命影响而正在变化中的传统经济活动,如电子化转型中的传统企业的经济活动。人们通常是按广义的网络经济来理解和认识网络经济的,媒体上有时出现的信息经济的概念,其意思也大致如此。

对网络经济还可以从经济形式的不同层次来理解。从宏观层次看,它是不同于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与以往经济形态不同,它正在或将以智能化信息网络作为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并使信息成为同物质、能量相并列甚至更为重要的资源。从中观层次看,网络经济是指发展到互联网阶段的信息产业,也就是网络产业。它又分基础设施层、应用基础层、中间服务层和商务应用层四个层次。从微观层次看,网络经济就是新兴的网络企业、网络市场,包括居民的网络投资、网络消费等微观经济活动。

二、网络经济的边际收益递增规律

建筑工业化进程 篇3

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我国已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按国际产业分类,在22个工业大类行业中,目前我国钢铁、建材、纺织服装等7大类行业名列全球第一,装备和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二位,钢铁、水泥、汽车、服装、家电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跃升。载人航天、绕月工程、高速轨道交通、TD-SCDMA、高性能计算机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特高压输变电设备、1 000兆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百万吨级乙烯成套装置、3 000米半潜式钻井平台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实现自主制造。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本质安全型工业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两化融合、军民融合式发展稳步推进。

“十一五”期间,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国家采取了一揽子投资计划和促进政策,工业在“保增长、调结构“两个方面都取得积极进展:

建筑工业化进程 篇4

1.1 我国现阶段是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哪个阶段呢?

判断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 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主要有:人均收入水平、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三大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等。然而, 用这些指标来判断的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是有差别的, 比如从工业结构看, 我国的工业化经过建国后40多年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建设, 工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已分别从1952年的64.5%和35.5%演变为2000年的39.8%和60.2%;采掘业、制造业占整个重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已分别从1952年的15.3%和84.7%演变为1992年的10.5%和89.5%。这表明我国工业结构是以重工业和制造业为主的, 标志着我国进入了重工业化阶段或高加工度化阶段。但是, 如果从人均收入、三大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来看, 我国工业化所处的阶段又是很低的, 甚至似乎还处在传统工业化的起步阶段。以上几方面的不同步必然导致我国工业化进程的特殊性, 与传统工业化理论不吻合也就不足为奇。

1.2 建国以来我国所处的特殊历史环境, 即国际竞争条件下大国所独有的大国意识及其主导下的国家战略, 进一步强化了后起大国及早建立一个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并优先发展生产资料工业部门的倾向

由此导致我国的产业发展政策必然走优先发展第一产业的道路, 在农业本身发育不足的情况下反哺、扶持工业发展, 同时重积累轻消费而导致第三产业发展的环境先天恶劣, 所以, 工业比重偏重也就不足为奇。而从世界先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来看, 一国工业化的具体进展主要是由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技术水平和工业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且由于绝大多数农产品和初级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通常低于制造业, 几乎每一个后起国家为了避免贸易条件恶化, 从工业化一开始就致力于提高制造业的份额。而先行发展的这些国家在实行工业化之前, 农业发展的加速一般都早于工业的加速发展, 同时他们之所以早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在发展农业、提高农产品剩余方面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我国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传统工业化理论的角度选择优先发展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人为地推动工业化进程, 恰恰与以遵从市场竞争规律工业化的传统理论产生了偏离。

1.3 我国制造业的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虽高, 但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却非常低, 是导致制造业与我国工业化阶段与传统工业化理论矛盾的又一根源

以1995年为例:制造业占各国GDP的比重, 美国18%、日本24%、中国35.2%、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为21%;但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以美元/人计, 美国4760、日本9800、同期世界平均水平1030、高收入国家是5335, 而我国仅为203.5, 这一比较产生的差距不难说明 我国工业化任务的艰巨性。根据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采用“投入——产出系统动力学宏观经济模型”预测:到2020年, 我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将达到1384美元/人, 相当于美国1995年的水平, 2050年达到7531美元/人, 仅相当于日本1995年的77%。由此可见, 制造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仍然是我国经济的主导产业, 无论是人均制造业增加值还是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均将呈现出继续增加的趋势。

2 大量生产并出口工业制成品, 但劳动力剩余仍严重

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后, 在WTO规则下并不支持劳动力国际自由流动, 迫使我国只能依靠低价工业品生产和出口来实现经济资源的国际配置, 即我国拥有世界上1/4以上的人口, 但却不能将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作为资源优化配置的可行途径。普通劳动力无法在世界范围内再配置, 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资源配置状况, 我国必须大量生产工业制成品, 将国际流动性差的劳动力变为国际流动性强的工业制成品, 通过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来实现资源 (包括劳动力) 的优化配置。所以, 我国工业化过程必然表现为国际贸易, 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很高比重, 加工贸易的实质是劳动力的出口。而我国现阶段富余人员的大量存在, 第二产业无疑仍将担负起吸纳剩余劳动力的任务, 第二产业仍需扩张。这些必然导致我国工业比重高而且趋势不会缓解只会加剧, 这是传统工业化理论形成中所未曾碰到的。同时, 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路径单一。经济体制改革以前, 我国基本上是片面推行工业化模式, 沿袭前苏联“超工业化”社会主义模式, 以农业提供大量剩余和城市化的抑制为前提, 国家集中大规模投资推动制造业发展。致使在改革初期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同等水平的国家相比就呈现出较大偏差, 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制造业的比重过高。1981年我国制造业产值占GDP的24.5%, 而根据钱纳里发展模型的估计, 当人均收入在300美元左右时, 制造业产值大约只占GDP的14.9%, 相比之下, 我国制造业比重已达到了1000美元的水平。改革开放后, 投资体制不再集中, 但地方政府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和政绩需要, 往往对投资期短、收益高、利润不薄的工业特别是加工工业项目实施政策倾斜, 以至原有的偏差不但得不到纠正反而进一步扩大了。同时这种大规模资本投入支撑的发展, 致使国家过分关注资本形成的重要性, 走向以积累为基础的工业化道路, 使得在高速发展的同时, 工业的内部结构长期得不到改善。

3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但加工深度不够、技术进步缓慢

1995年乡镇工业增加值为10804亿元, 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44%, 主要集中于一般加工业, 而且近年来进一步得到发展。但乡镇企业本身生产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技术水平低下等是制约其发展的固有瓶颈, 而要提高技术水平, 客观上存在规模和投入的制约。因而乡镇企业在为国家、社会、企业自身创造价值的同时, 自身的发展后劲不足, 难以担当起推动我国工业化继续前行的重任。同时随着其比例不断上升, 乡镇企业的结构可能越来越明显地制约着整个制造业结构的升级:一方面, 乡镇企业主要以一般加工为主, 从而造成原材料工业非国有企业进入的少、行业竞争不足, 市场机制不能以原材料工业生产率的提高起调节作用, 影响原材料工业竞争力的提高和结构升级;另一方面, 乡镇企业一般加工深度低, 对原料工业依赖度大, 不利于高加工度过程的持续演进。这就使我国制造业结构变动中技术进步缓慢, 尤其是加工工业的技术升级远远落后于产出比重的上升, 从而使我国工业化进程与传统工业化理论偏离更远。

4 新型工业化发展虽快, 但与资源环境发展不和谐

新型工业化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对传统产业的渗入、改造。发达国家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 其工业化进程一般要经历轻工业化、重化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和知识技术集约化等阶段。中国是后发国家, 在当前世界范围内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可发挥后发优势, 在工业化过程中推进信息化, 以信息带动工业化。这是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的最根本区别之一。有信息技术参与中国工业化过程, 将不同于以往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模式, 可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同时向工业化的各个高级阶段演变。新型工业化强调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和谐发展。我国传统的工业化基本上是以消耗能源牺牲环境为代价, 尽管这种发展模式对我国经济增长做出很大贡献, 但同时也使我们付出资源和环境污染等巨大代价。随着资源的急剧减少及生态环境的破坏, 要求我们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审视工业化的过程, 决不能再走对自然资源过度破坏性开采, 对环境实行“先污染, 后治理”的老路, 而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型、粗放型向内涵型、集约型的根本转变, 改变传统工业化模式下生产要素的分配和使用方式, 在经济发展中合理地开发资源, 高效地利用资源, 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新型工业化强调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资源全球配置。我国传统的工业化基本上是自成体系发展。新型工业化是全球化背景下展开的, 一方面,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加快, 我国制造业正逐渐融入全球产业链条中。另一方面, 制造业的价值链呈现加速分解的趋势:原本在一个企业内完成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的产品生产全进程, 现正被分解到多个企业中。这意味着以全球市场为舞台的资源配置格局下, 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将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形态与格局,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再局限于国内资源和市场, 制造业产业链的延伸将突破国界, 在参与国际分工中分工的深化可以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利用资源。新型工业化强调“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理念。中国的国情是人口多, 人力资源丰富, 农民占劳动力的绝大多数, 传统的工业化没有相应带动就业结构的转变, 劳动力大量剩余的状况仍然存在。在新时期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 主要着眼点将不再仅仅是提高工业产值, 建立工业体系, 发展高科技等, 而是更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重视提高人的专业素质, 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 传统的工业化对于农村的发展有很大忽视。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实际上丰富了新型工业化的内容。没有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没有新农村建设, 没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工业化与现代化的目标就远没有实现。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传统的工业化理论本身并无问题, 而我国的工业化进程阶段亦无可质疑之处。但不可否认我们在工业化的进程中确实遇到了传统工业化理论所未曾涉及到的问题, 二者的不吻合就是表现。所以, 我们没有现成的路可走, 必须自我探索和实践。由于产业的特殊性, 农业的发展是平稳而缓慢的;第三产业虽为发展重点, 但也难以实现跳跃式发展。所以, 目前保持现有的工业发展速度至关重要。我们不必为了传统的工业化理论刻意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 但我们的制造业必须向着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具有通向国际市场的产品质量认证、有产品销售技术输出和海外投资功能格局的全球性制造业发展, 通过知识、信息技术、新的制造模式及管理技术的结合产生巨大的变革力量, 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加速前进。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迅猛, 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入到了工业化发展阶段, 在此阶段, 传统工业化理论所存在的局限性逐渐地显现出来, 并且二者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本文以钱纳里的理论为代表的发展模型为例, 结合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过程, 来解读我国工业化进程与传统理论的分歧。

关键词:工业化,进程,分歧

参考文献

[1].吴敬琏.思考与回应: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抉择 (上) [J].学术月刊, 2005, (12)

[2].刘世锦.正确理解“新型工业化”[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11)

[3].赵国鸿.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建筑工业化进程 篇5

工业化进程是指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其主要标志是现代机器和社会化生产方式的广泛应用,工业产值和就业人口在国民经济中比重提高,工业内部结构和整个国民经济结构升级演进。

产业结构理论中,“配第—克拉克定理”表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配第—克拉克定理是有关经济发展中就业人口在第三产业中分布结构变化的理论。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计算了20个国家的各部门劳动投入和总产出的时间序列数据之后,得出的重要结论。配第-克拉克定理不仅可以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中得到印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不同国家在同一时点上的横断面比率中得到类似的验证。即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农业劳动力所占份额相对越大,第二、三产业劳动力所占份额相对越小;反之,人均国民收入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就业劳动力中的份额相对越小,而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所占份额相对越大。

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问题是实现工业化,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已经有了很大成绩,但是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地区发展快,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比较慢,要缩小西部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关键是要缩小西部地区在工业化进程方面与东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差距。因此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面临最重要的任务仍然是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

二、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1949年到1952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但是,我国工业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国家要发展必须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新中国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其重点采取了重化工业起步的超常规道路,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超额完成,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华北和西北也建成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工业化进程迈出了第一步。

1956-1966年,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推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钢、煤、原油、发电等主要工业品产量都有很大增长。大庆油田的建成,使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结束了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新兴的电子计算机工业、原子能工业和航天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这就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现代化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

三、西部工业化现状

(一)西部地区整体还处于工业化初期

西部地区工业化落后不仅表现在综合指数上,从各个构成指标来看,西北地区各项指标在全国七大经济区中都比较低,其中产业产值比、工业结构、产业就业比三项指标的工业化水平在全国七大经济区中也较低。人均GDP和城市化率两个指标也排在末尾。但就西部本身历史水平比较来说,西部地区人均GDP的增长比较快,产业产值比的调整效果比较显著,尽管如此,工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率的推进进展速度比较慢。

(二)高度计划经济模式

西部工业化的进程是由国家按照全国的统一布置进行的,更多的是考虑国家的任务和目标。从国家角度看,既然是国家来建设,由国家投资,国家出钱,当然应该强调国家工业化目标。西部一些地区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往往过分强调计划任务,而不太重视市场。

(三)资源导向型产业结构

资源导向型战略就是一种典型的完全建立在地区低级要素的比较优势之基础上的发展战略模式。市场经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是由其具有优势的产业发展所决定的,而地区优势产业的形成则取决于地区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大小。西部地区要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战略思路,从过去注重由国家主导变为有市场主导。新中国建立以后,西部一些地区的主要工业,大多是围绕其资源优势逐步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在一些资源丰富的经济落后地区,就发展什么工业依赖资源而决定。资源导向型战略,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其弊端就会呈现。自然资源作为一种初级的生产要素的作用,在科技发达的地区工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减少,而人才、技术、管理、信息等高级要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四、西部工业化进程与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正处在调整产业结构这样一个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讲,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发展一样,也有一个局部转移的过程,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西部工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西部地区人均收入增长成为西部工业化的主要动力,工业结构即将成为工业化最大推力。比如西部在产业结构方面采掘业所占比重比较大,西部地区工业化速度有有待提升。

(一)加强技术创新

企业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主体。当前,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企业内部不断追求技术进步的创新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投入、科研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一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密切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中心,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把开发和市场、生产、销售结合起来,形成利益驱动和风险驱动机制。二是引导和支持一些中心城市整合社会科技力量,形成面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开展各项信息及信息技术服务。三是积极创建为企业服务的技术创新环境。深入推进产学研联合,形成企业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以及科技中介组织相互依托、联合开发,协同共进的技术创新机制,充分发挥西部某些省市科技与教育的优势,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为传统产业的改造服务,为西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

(二)利用信息技术

对西部地区来讲,推进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即以信息化为技术手段,全面改造、带动、提升传统产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重点和繁重任务。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趋向,结合西部目前的实际,西部地区必须重视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工程产业、新材料产业、宇航产业以及高效农业、新型能源、环境保护等产业的发展,力求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以便为传统产业改造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三)改造传统产业

由于西部地区总体上技术创新的能力有限,单靠自有技术难以完成传统产业改造的艰巨任务。因此,在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时,必须注意把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还应加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联合与协作,处理好外引与内联的关系。由于高新技术具有综合性和渗透性的特征,因而要用高新技术产业的辐射来整合传统产业,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复兴传统产业,以信息技术渗透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与替代。实践证明,将高新技术嫁接和渗透到传统制造业的方式,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一个有效途径,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运用高新技术嫁接式改造传统产业的技术领域相当广阔,许多传统产业都可在这种改造中焕发青春。

(四)建立人才制度

各级学校要着眼于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结合,依据社会经济对人才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的要求,确定培养规范、调整专业设置,满足西部地区经济建设急需的外向型技术和管理创新人才。在吸引科技人才的同时,还应注意吸引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不同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历史回忆(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3]汤子琼.三线建设的理论和时间对新时期西部大开发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3).

[4]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90年代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建筑工业化进程 篇6

关键词:工业,工业化,发展

1 五年来蓄势发展的南平工业

(1)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工业在全市经济中的地位提高。

2007年, 全市工业完成总产值377.50亿元, 比2003年增长88.6%, 年平均增长17.2% , 完成工业增加值119.05亿元, 比2003年增长79.6%, 年均增长15.8%。工业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0.1%, 比2003年提高4.3个百分点, 年均增长1.1个百分点。

(2) 工业运行质量提高, 经济效益达到近年最好水平。

近几年来, 全市工业在生产快速增长的同时, 工业的经济效益也不断提高。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05.82亿元, 比2003年增长135.2%, 年均增长23.8%;实现利税总额28.19亿元, 比2003年增长112.3%, 年均增长20.7%, 其中实现利润总额16.22亿元, 比2003年增长170.8%, 年均增长28.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44.1, 比上年提高16.7个百分点。

(3) 工业平台 (园区) 建设初具规模, 产业集群已成雏形。

近年来, 我市各级积极创造条件主动接纳沿海发达地区和相邻浙江地区的产业转移, 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向园区聚集, 将园区作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来打造, 园区建设和园区工业得到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 我市各级工业园区共涉及竹木加工、针纺、汽配、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生物化工等十几个行业, 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2007年全市工业园区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27家, 比上年增加57家, 实现工业总产值32.79亿元, 比上年增长133.3%。

(4) 私营工业经济得到高速发展, 已成为推动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近年来, 市政府适时出台扶植私营工业企业发展的“小巨人”政策, 兼顾“改制”与“做大”的双重目标, 鼓励私营工业企业通过联合、兼并、租赁、托管、参股、控股等方式, 积极参与国企改制、改革, 引导企业向混合经济型方向发展。同时对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进行引导和扶植, 出台优惠措施, 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 通过建设一批专业孵化器和完善相关孵化器的服务体系等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 培育和推动一批“小巨人”企业做大做强, 促进私营工业企业向上规模的层次转变, 把私营工业推向新的发展阶段。私营工业经济增长明显加速, 规模不断壮大, 已成为全市工业最具活力的新增长点。私营工业经济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截止2007年底, 全市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达到533家, 比2003年增加397家,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63.8%;全市规模以上私营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2.03亿元, 比上年增长40.0%, 比同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快了19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私营工业总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从2003年的16.5%上升到2007年的32.0%, 比重呈快速上升趋势;全市规模以上私营工业实现销售收入97.07亿元, 比上年增长60.79%, 利税总额7.11亿元, 同比增长89.6%, 已成为推动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5) 国企改革稳步推进, 成效显著。

近年来, 我市紧紧抓住优化资本结构契机, 着力调整工业所有制结构, 着眼于搞活国有经济, 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 积极探索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 特别是从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入手, 积极探索合资合作经营、承包、租赁、兼并、破产等改制方式与方法, 利用受让股权、投资扩股、参股等方式, 加快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优势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激活机制。如福建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引入民营企业控股, 实现由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转化, 企业改组后, 充分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 大胆改革用人机制、管理机制和分配机制, 狠抓内部改革挖潜, 努力节能降耗, 提高公司主导产品“太阳牌”系列电缆的质量。公司重组四年来, 实现了快速扩张和壮大, 公司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都成倍增长。

(6) 行业结构日趋合理, 重点行业高速发展。

几年来, 我市工业经济呈现速度快、效益好、结构不断优化的良好局面。形成了竹木加工、食品加工和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造纸及纸制品、有色金属、化工、纺织服装、电力为重点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竹木加工、食品加工和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等行业快速发展, 2007年, 规模以上竹木加工、食品加工和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42.96亿元、24.82亿元、38.91亿元, 分别比2003年增长400.7%、142.9%、135.5%, 平均年增长分别为49.6%、24.8%、23.9%。重点行业的高速发展, 进一步拉动全市工业的快速发展。

(7) 工业投入快速增长, 发展后劲日益增强。

2003年以来, 我市围绕“突出工业、突破工业”的战略目标, 不断优化投资环境, 进一步加大了工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 狠抓重大工业项目的建设, 实施大公司、大项目带动战略。近几年来, 南平铝业、南孚电池、王斌装饰、北津电站等一批投资金额较大、进度较快的技改和建设项目的完成投产, 为推进南平工业化的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推动南平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促进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 增强了发展后劲。

2 制约南平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 工业经济支撑点少, 发展不平衡。

工业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竹木加工业的高速发展, 在新增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 有一半来自于竹木加工企业, 由于竹木加工业的高速发展, 必将面临资源问题。全市大的工业企业不多, 据统计, 2007年我市产值上亿元的企业只有46家, 而大部分的企业产值在500~1000万元之间。

(2) 工业结构不够优化, 可持续发展力不足。

从我市工业产业结构上看, 原材料产业、初级加工产业比重较大, 产业链条短, 高科技新产品企业少。2007年南平市规模以上工业拥有竹木加工企业270家,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32.3%, 2007年产值为45.68亿元, 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4.3%, 而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只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2.1%;从企业规模看, 大型企业少 (4家) , 中小企业多;从产品结构上看, 企业产品档次低, 技术含量低, 附加值低, 名优产品不多, 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明显偏低;企业外向度低, 出口规模小, 出口交货值仅占销售产值的4.5%, 市场竞争力不强。

(3) 生产要素紧张, 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

一是用工问题。纺织服装、竹木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表现得较为突出, 一些企业开工率不足或者不能正常达产。据了解, 南平目前300家纺织服装企业的用工缺口达数千人。二是资金问题。随着国家收缩银根、回笼货币等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 以及银行信贷条件的提高, 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较为普遍, 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状况进一步加剧, 致使一些企业因为资金短缺不能开足马力生产。

(4) 产业链不完善, 产业集群不发达, 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少。

我市产业集群尚处在起步阶段, 发展总体水平不高, 产业链较短, 上下游配套不完备, 成为影响我市产业集群扩张的一个瓶颈。目前, 全市获中国名牌的仅“南孚”一家企业, 获得“驰名商标”的也只三家企业, 获福建省名牌的企业只有47家。全市获中国名牌和福建省名牌的企业数量远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 就是和三明、龙岩等山区城市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

3 对南平工业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1) 按照新型工业化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进一步强化“突出工业、突破工业”意识, 完善工业发展规划。

一是调整产业方向。就是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 逐步由过去拼资源、拼消耗、拼环境的传统工业, 转到注重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高新技术产业上来。二是调整区域布局, 首先要根据承接沿海和浙江产业转移的需要来调整布局。规划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专业化区域, 各县 (市) 区承接的重点应该各有侧重, 突出特色;再次, 要根据全市交通格局的变化来调整布局。根据全市高速公路的规划来科学规划全市工业产业带。三是统筹“三化”关系。确立工业发展的主导地位, 突出加快工业的发展, 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

(2) 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多方筹措资金, 突破工业发展的资金“瓶颈”。

一是政府引导投入。二是激活民间资本投入。三是招商选资投入。四是银行融资投入。

(3) 高标准、高速度建设工业园区, 优化工业发展的硬环境, 强力打造工业发展的平台和载体。

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一定要高标准规划, 严要求入园, 突出重点, 突出特色。

(4) 积极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要积极围绕产业链开展招商工作, 大力发展相关配套产业, 引导企业进行专业化分工和上下游配套, 提高产业关联度, 延长产业链条, 形成良好的群聚效应, 不断推动产业集聚, 壮大产业规模, 做大做强南平产业集群, 打造“海西绿色腹地”制造业基地。

(5) 加大项目策划、招商选资的力度。

项目策划、招商选资是全市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因此, 各地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努力做好项目策划, 建立招商选资新机制, 逐步完善招商选资政策。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业平台, 加大“山海协作”运作力度, 做好浙江和“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对接, 加速产业升级。

(6) 加强节能降耗,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筑工业化进程 篇7

一、生态环境的恶化

(一)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气与生活废气。长期以来,我省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重建设、轻保护”,环保意识不强、管理滞后,加之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增多,汽车尾气等排放量明显增加,导致大气污染日益加重。因此,防止和减少大气污染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废弃物污染

废弃物主要包括工业废弃物(如废渣、煤灰、炉渣、放射性废物等)和生活垃圾。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城市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废弃物排量也迅速增加,大量废弃物被堆放在城郊等地,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2010年,贵州省六盘水市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总量为2800万吨,累计堆存量1.5亿吨。据预测,到2015年,六盘水市每年将产生煤矸石2700万吨、粉煤灰1724万吨、脱硫石膏242万吨、冶金渣等废弃物271万吨。日益加重的城市垃圾污染已成为目前困扰我省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卫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力开展废弃物综合利用,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已迫在眉睫。

(三)水污染

水污染源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大量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河流湖泊的生活污水。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我省水污染程度也逐渐加重。2011年,贵州乌江流域特别是乌江渡水库及其支流息烽河河段氟化物和总磷均严重超标,定性为重度污染。该事件被称为“贵州乌江水污染事件”。污染日益严重的乌江流域,甚至威胁到了遵义市200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尽管目前贵州省出台了排污控制机制和污水处理等多种措施,但从其执行力度和实施效果来看并不尽如人意。

(四)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 源主要包 括交通噪声、建筑工地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工业噪声等。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有效控制噪声 污染, 并将其作 为“十二五”时期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噪声污染影响范围广并呈扩大趋势,它不仅严重干扰市民的正常生活,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削弱城市的功能和魄力,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紧张

(一)土地资源减少

城镇化关键问题之一是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土地资源来看,我国耕地资源十分短缺,人均耕地只有1.43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与全国人均耕地相比,贵州人均耕地只有0. 66亩,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人均0. 8亩的警戒线。根据贵州省2001-2010年的统计资料,贵州省耕地面积减少27.05万hm2。正是由于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上,我们未能从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出发,贪大求快、盲目扩建延伸拓展,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此外,贵州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也十分严重,全省石漠化面积达3.31万平方公里,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的省份。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大力发展,在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贵州省有限的耕地面积还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这必将影响城镇化的良性健康发展。

(二)水资源短缺

近年来,贵州省受到水资源短缺的严重威胁,缺水人口达1000多万,约有一半市区地下水污染较严重。以作为贵阳市工业和人口主要分布区的南明河流域为例 , 南明河是贵州省贵阳市内最大的河流 , 集水面积达1433km2, 年天然产水量平均为7.81亿m3, 由于需水 量大 , 年人均水资源量仅440m3左右 ,偏枯年和特枯年只有250m3 至350m3左右 , 很明显, 水资源短缺现象严重。2000年全市总需水量约3.89亿m3, 而可供水量却仅2.43亿m3, 供需差额达1.46亿m3。据预测 , 随着贵阳市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 , 供需差额将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由于对水资源缺乏合理的管理和有效的保护,我省城市又存在着对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和污染。水资源的短缺将成为贵阳市发展的“瓶颈”, 制约着贵阳的经济发展,使得水资源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支撑能力也将显得更加脆弱。

(三)能源耗损

贵州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是西南地区著名的“煤海”,其中汞、辉绿岩、铝土矿、稀土、镁、锰、镓、锑、磷、金、硫等矿产储量在国内排名前列。国发2号文件将贵州定位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特色轻工业基地、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和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省大量矿产资源伴生物如煤矸石、煤层气等的开发利用不足、综合利用率低、随意浪费的现象又十分普遍,导致资源与生态严重耗损。

三、治安状况堪忧

工业化的发展势必造成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中。近年来,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省人口流动量呈现井喷之势。据省公安厅统计数据显示:我省共登记流动人口7060066人,流入人口2332093人。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满足了工业化进程中对大量劳动力的需求,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也应看到,农村移民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一方面增加城市发展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治安隐患。首先,由于大部分农村移民缺乏相应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他们只能靠出卖劳动力干一些粗重活,成为城市失业群体的主体。而那些不务实的青年人往往因找不到工作被帮派团伙招募从事抢劫绑架活动。其次,由于对全新的城市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导致一些人开始寻找宣泄的途径,而失业和生活的贫穷进一步造成道德的缺失和沦丧,搅乱判断是非的标准,使城市社会道德受到严重冲击。最后,由于人口流动性强,对城市人口精细明确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不到位。加之全方位监控犯罪行为系统的投入力度有限,城市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呈上升趋势。据统计,贵州省流动人口犯罪数每年平均在犯罪总数的30% 以上,多数城市、城镇派出所甚至高达60%。

四、征地补偿矛盾不断滋生

工业化必然促进城市化的发展。自2010年贵州省出台了《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意见》后,贵州一些地方政府打着“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旗号,盲目扩大城市范围,乱设开发区,致使大量农业土地转化为工业用地和城市用地,最终导致了农民的大量失地。据统计,截至2013年,贵州省失地农民数量达到300多万人。预计在整个“十二五”期间,失地农民数量还会继续增加。也正是由于征地规模的迅速扩张,因征地补偿问题和失地农民等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农村征地冲突现已成为影响我省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首先,农地征收补偿标准过低,农民面临穷困风险。土地征收补偿是征地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它涉及到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目前我省对农民的土地征收补偿没有充分考虑到失地农民的长远发展,往往采取一次性支付补偿金和安置费的办法,但由于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和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失地农民往往难以得到合理的补偿。同时失地农民大都文化程度低,缺乏专业技能,在城市中往往很难找到如意稳定的工作,甚至有些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从而导致生活水平下降。加上我省缺乏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涉及到农民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够完善,这就使得失地农民缺乏应有的生活保障,易于陷入贫困的境地,这也是失地农民抵制征地的根源。其次,农民权益受侵,干群关系紧张。近年来的征地实践表明,无论在征地合同的签订,还是在补偿款支付等方面都存在着侵犯农民权益的现象。而当农民发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由于主客观原因,既缺乏有效的抵抗手段,又无力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最终只能选择非法的群体性抗争的方式来维权,从而引发了大量的群体性事件,这给地方政府治理带来了严峻挑战。再次,违法违规征地,滥占耕地,导致冲突不断升级。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是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料。然而在实际土地征收的过程中,许多地方政府往往只考虑自身利益,为了政绩公然违法征地、随意征地等现象普遍存在,从而增加了农民对征地补偿标准的质疑和对征地行为的不满情绪。而有些地方甚至对失地农民进行暴力镇压,从而诱发较大的社会冲突。在当前严峻的征地冲突形势下,尽管省和地方政府采取了多种防御措施以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如规范征地程序、禁止强征强拆等,然则由于现存体制的限制,有效遏制农村征地冲突仍面临着诸多困境。

五、社会保障滞后

上一篇:智能综合安防管理平台下一篇:专业决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