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建筑遗存

2024-08-25

工业建筑遗存(精选12篇)

工业建筑遗存 篇1

1丨798工业区在北京区位图

2丨设计选择地块

理论背景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进入新一轮发展时期,建国初期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遗留下来的产业类建筑如何适应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需求,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1959年,美国未来学家丹尼尔·贝尔最先提出后工业社会的概念。美国早在1950年代就已经显示出后工业社会的特征:经济上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1970年代,在信息社会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美国逐渐转变为一个信息社会。西欧诸国和日本等国家在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初,也开始进入后工业社会。推动后工业社会来临的主要动因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官僚科层化、国际产业结构的新格局、消费结构的变化等。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后工业时代中,许多城市不断丧失旧的功能,如制造业和加工业,转而要求寻找新的功能,如信息产业、服务业等。

出现逆工业化的原因主要有:1、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如在美国底特律、英国伯明翰、曼彻斯特、德国鲁尔区和法国东北部一些城市,乃至国内的沈阳、抚顺等工业城市,原有的大型工业化生产不再有市场,政府纷纷提出城市产业结构转型,以促进城市经济新的发展。2、城市传统工业区基础设施条件相对滞后与老化。由于生产技术的发展,生产条件或规模要求随之提高,而原有建筑或地区不能满足。如伦敦码头区、温哥华的格兰维尔岛工业区、蒙特利尔中国运河滨水工业区、北京“七九八”工业区、上海苏州河滨水工厂区、南京1865金陵机器制造局等,这些区域的交通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都不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3、城市产业布局调整要求。城市中不同的产业对区位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商业、办公、金融等利润较高的第三产业,要求占据区位条件好的市区中心位置。而工业用地不可能继续占据市区中心位置,因此,占据新城市相对核心区域的旧工业厂房逐渐让位于新兴产业。基于以上原因,导致城市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以及城市功能质量提升需要,大量的城市旧区面临更新改造。而其中,许多在传统工业时代占据重要区位的工业建筑更是更新的重点对象。

人类在对待旧产业建筑历史价值的判断上,经历了一个渐渐理性的过程。直至《下塔吉尔宪章》指出:“工业革命是一种历史现象的开始,它对大部分人类产生了影响,也对地球上其他类型的生命产生了影响,时至今日这种影响仍在继续发挥着作用。”因此,目前占主导的观点认为旧产业类建筑意向仍然需要保留。正如宪章中指出的:“以产业活动、过程为目的而建造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存在于其中的各种生产工具,以及所有这一切赖以存在的城镇、景观,连同其他所有有形和无形额物证材料,都是至关重要的。人们应该研究这一切,应该了解产业的历史,应该对产业的意义和重要性展开探讨,以使每个人对其有所了解。对于有重要意义和特征鲜明的产业遗产,应该对其进行鉴定、保护并使其留存下去。与《威尼斯宪章》第一项相一致的是,为了现在和未来,人们应该使用这些产业遗产。”

更新、改造策略类型

建筑保护的更新策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博物馆式”保存。根据《威尼斯宪章》,具有确定的历史和工业考古价值的建筑,要求按照文物进行保护。这类建筑保护的优秀案例有,1950年代,卡罗斯卡帕为Verona古堡Caste vecchio,所进行的适应性更新改造。同样,产业类建筑有鲁尔改造再生计划中将“关税联盟”二号、四号、十二号煤矿作为具有特殊艺术风格的构筑物而完整保存。这种更新,主要采取的方式是将建筑内外构件完整保存,以作为某段历史的证明。

3丨厂区现状中遗留大量工业构筑物

4丨现场环境评估调研

6丨建筑物可改造程度评估

7丨空间类型分析

5丨公共空间分布图解

2、保护性改造再利用为主。这类开发,比较强调被保护对象自身包含的历史、文化和景观价值。适当的增加公共设施和室外公共活动空间,使得保护与改造有机结合起来。代表性案例有:1、加拿大格兰维尔工业岛开发。该岛原是温哥华重工业区,聚集了大量制造业、机械工业和材料加工业。二战后,大部分工厂搬迁到市中心外的新兴工业区。2、鲁尔重工业区。该项目开创了观光与购物旅游相结合的综合开发模式。国内也有大量案例,如北京798工业区、上海苏州河沿岸工业改造区、上海“八号桥”时尚创意中心、南京1865金陵机器制造局、深圳华侨城等。

3、新建为主。这类开发更注重土地的空间区位价值。开发过程以新建设为主,只是选择局部工业元素,如构筑物或者部分墙体等旧的遗迹予以保留。同时,这类开发模式也可能出现在一些分期开发过程中的早期开发中。如伦敦道克兰港区第一阶段的开发。

更新、改造设计方法浅析

按更新改造的工业区的范围大小,设计方法有所不同。涉及群体或者成片工业厂区的更新改造,需要借鉴城市设计相关的方法,对群体建筑的公共空间系统进行整合设计,与设计完整的新建筑不同,旧工业区建筑自身蕴含的景观价值应当被充分发掘,并合理组织进新的空间系统中。单体厂房建筑更新改造,则更多是单体公共建筑设计,与设计新建筑不同,改造中需要充分考虑原有建筑空间形式、建筑结构系统和外墙保温构造等技术细节。下文结合笔者教学中接触的案例,浅析更新改造设计过程中的部分设计方法。

北京798工业建筑片区改造设计

片区改造的重点在于对原有厂区的现状进行合理评估,明确存在问题。继而,提出整体厂区的改造策略,决定建筑物的等级和保护或改造的方式。同时,对外部空间形态以及公共空间可达性、工业景观资源等专题分别进行研究。北京798工业建筑群位于北京东北,四环路附近(如图1、2)。昔日的远郊已经变为今日具有极大商业价值的地区。因为,产业结构调整,原厂生产功能搬迁至工业区,遗留下大量工业生产时期的厂房、机器、管道等构筑物(如图3)。设计者,首先对选定的设计区域进行现场评估(如图4),得出目前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下,后期设计紧紧围绕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而展开。首先,对公共空间的形态进行解析(如图5),提取出场地中存在的柱子和墙体限定下的空间分布。接着,根据建筑物破损程度,解读了现场中不同程度进行修改设计的建筑分类(如图6)。继而,对现存建筑物空间类型根据大空间到小空间进行分类(如图7),以作为进一步进行空间改造的依据。最后,对场地内现存的工业景观进行分类研究,提取出有明显特征工业建筑体、工业遗迹(设备、管道、机械)、工业景观界面分布等元素(如图8、9、10),并在此分类下,研究具有较好工业景观界面的外部空间分布(如图11)。在以上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理性地进行改造、更新的设计,如提出拆除部分建筑物,使得工业景观面向公共空间最大化(如图12)。在公共空间形态确定的前提下,进行路网的改善和调整,合理进行机动车、人行路分流(如图13)。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工业片区的改造,以外部公共空间与工业遗迹景观的关联为重点。

8丨有明显工业特征的建筑物

9丨工业遗迹

10丨工业景观界面分布

11丨具有较好工业景观界面的外部空间

12丨改造前后公共空间对比

14丨南京1865工业区区位图

15丨平板空间

13丨改造后的交通系统

16丨大空间

南京1865晨光机械厂厂房改造设计

单体厂房的改造设计,涉及大量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不同之处,在于必须遵循原有厂房的空间状态,构思如何进行合理的空间改造,以使新建筑既适用于当代功能需求,又能保留旧厂房建筑的结构、材料等古朴的气质,使得新旧建筑相得益彰。该厂区位于南京城南(如图14),最早在1865年设立兵器工业加工厂。现在,城市发展,该区域处于商业中心边缘地带,商业价值较好。厂区内建筑空间类型多样,有低平而连续展开的大空间厂房(如图15),也有高大的用于重工业操作的大空间厂房(如图16)。笔者根据参与的教学,讨论两类空间的设计操作方法。低平的大空间厂房,由于空间伸展,高度不高,设计任务中被设定改造为集合工作室。设计开始,是对厂房所处的区位及其周边的景观进行分析(如图17),以确定内部公共空间的设置能与外部景观取得良好的关系。接着,对各种工作室的空间类型和使用方式进行类型学研究(如图18)。在此基础下,先布置建筑内的公共空间。接着,围绕公共空间布置不同类型的工作室,同时研究工作室之间的空间视线关系(如图19)。与此同时,根据原厂房的结构系统,调整工作室分隔墙体与结构的关系(如图20)。最终,设计体现出与原有厂区景观和厂房结构的双重关联。大空间的厂房,由于空间高大,可以更灵活地加以改造。在设计任务中,被设定改造为时装创意工坊。由于时装工坊本身需要的空间类型多样,有办公区、工作室、展示区、观演区等等,因此能充分发挥大空间的潜力。设计的开始,更多关注时装工坊自身的功能需求,提出对未来空间的大量想像,以激发空间丰富性。设计开始,设计者对原始空间进行抽象提炼(如图21),继而插入时装创意工坊中最重要的展示空间的新体量,形成新旧强烈对比(如图22)。继而对新体量根据具体的使用细化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如图23)。最后,在剩余的空间内,布置辅助性空间,如办公室、工作室等(如图24)。最终设计呈现出新旧空间意向的强烈对比(如图25)。从以上两个设计可以看出,单体厂房建筑的改造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源厂房的空间状态,以及新的使用功能需求。两者取得完美的统一,是设计成功的前提。

17丨厂房与外部环境关系研究图解

19丨工作室布局中的视觉联系

18丨工作室空间类型学研究

结语

笔者以设计师的视角分析了当代产业类建筑遗存的改造方法。可以看出,产业类建筑的更新改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伴随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自然发生。人类必须站在客观的视角看待此类建筑物,将之视为社会发展过程的产物,而予以合理评估和适当保存。对于不能完全保存的建筑物,则应该以专业的设计方法进行更新改造,充分发挥旧建筑的历史价值,使之融入当代生活。

20丨新加的分隔墙体与就结构共存的空间意向

21~24大空改造

25丨新加元素与旧空间对比强烈

图片来源

图5-13:来自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毕业设计:北京七九八地区城市及建筑研究

图17-20:来自东南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国际联合设计教学。

图21-25:来自东南大学本科设计教学课程:时装创意工坊设计。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后工业时代产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高广志,涅槃: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纪实,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2004

[3]、http://wenku.baidu.com/view/590f917301f69e314332940e.html,百度文库,下塔吉尔宪章

工业建筑遗存 篇2

张道、李胡子修炼成仙的地方

随着中国道文化展示区在周至的建成,一股“珍视文化遗产.保护文物古迹.传承经典文化.服务现代社会”的热潮已在周至大地悄然掀起。

在周至县广济镇师家安村有一座道教历史文化遗存-----清泉观,于2005年

被周至县文物管理部门正式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近日,适逢农历二月十五老君圣诞古会,当地群众在清泉观遗址举行了隆重的清泉观文化研究会揭牌暨老君殿立碑仪式。

清泉观,历史悠久,富有文化积淀。相转,西汉元封年间,因汉武帝崇尚

老子而首创“清泉观”。公元905年,张道、李胡子入观修炼终成大仙的典故使清泉观美名千古流传。因文革时期损毁严重,原清泉观中六大圣殿现仅存一座后殿-----老君殿,该殿属清代时期修缮。千百年来,经历代文人雅士挖掘、.整理出了《清泉观传说典故》、《清泉观民歌民谣》、《清泉观心理炼丹法》、《清泉观圣哲劝世录》、《清泉观四好律身准则》、《清泉观修身养性歌》等富于传奇色彩和教育意义的清泉观道学文化。

近年来,广济镇师家安村双委会一班人在党的惠民政策的指引下,带领全村群众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村干群齐心协力、真抓实干,积极克服困难,累计投资270余万元,先后完成了人畜饮水工程,修建安全引用水水塔一座,埋设人引管道15300米,实现了户户通水,切实解决了多年来群众吃水用水不方便的老大难问题。水泥硬化通村道路2条,村民街道8条,并安装了路灯,实施了村庄绿化、美化工程。完成农田节水灌溉、地埋网管12000米,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新建了村部办公场所及群众文化广场,完成了党员阵地建设。与此同时,师家安村经济建设也实现了平稳较快的发展,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00元,比三年前翻了一翻。

师家安村群众在物质生活初步满足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精神文化食粮。正是

基于此,村民不忘历史,十分重视当地文化遗存清泉观老君殿的文物保护工作,借老君圣诞古庙会之际特举办这次清泉观文化研究会揭牌暨老君殿立碑仪式,旨在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古老而精深的清泉观道学文化,使其文化精髓能更好地作用于地方发展,服务于社会文明。

周至电视台记者 刘强

特别说明

陕西日报.、陕西农民报,关于盛会的报导。以刊登文图为准,故略去。

工业建筑遗存 篇3

关键词:巴尔虎山;古建筑遗存;满蒙文化圈;文化乡村

巴尔虎山(八虎山,蒙语“强盛”之意,为辽代圣山)古称为石熊山,坐落于辽宁省北部的医巫闾山余脉终止点,包括庙台山、城子山、大萝卜山、黑山以及法库双台子乡的南八虎山等,位于沈阳市的法库、康平兩县交界处,分为南、北巴尔虎山。在康平县境内的北麓险峻,当地称大黑山;法库县境内的南坡平缓,当地称大罗卜山。这一地区环境清幽且动植物种类繁多,盛产草药,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塞外风光。

一、巴尔虎山区域古建筑遗存形成的历史原因

巴尔虎山地区历史悠久,千年之前是皇家御道和兵家必争、兴商通货之地,是古代进出科尔沁草原的交通要道。该地区有集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军事于一体的历史文化遗存,历经社会变迁形成的独具特色区域文化。

(一)历史遗存形成原因:辽代时期的法库“城郭相望、道途相连、村镇密集、市井繁荣”,明代,此地一直是科尔沁蒙古与明朝的军事缓冲带,属科尔沁蒙古部落游牧地,人烟稀少、草木茂盛;明末,此地战事不断,变成了满蒙争夺的战场直至蒙古科尔沁部与满洲女真通婚结盟,这里的局面才相对稳定。满蒙联姻是清早期建立联盟的一项重要举措,直至清末全面形成,伴随着皇家陪嫁陪行人员增多,便在此地开垦荒地,形成居民村落。另外,随着随陵的墓丁与看守陵园经营祭田人员、守护边门和边台的台丁增多,其家属也相对增多,则逐渐沿“柳条边”一线形成村落。清后期,随着“柳条边”政策的解禁,关内汉人流入,居民增多使这一地区打破原有的荒凉,出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这一切都与公主下嫁、修建与管护王陵有直接的关系,最终形成该地区独特的区域文化(浓郁的塞外文化、满蒙民俗风情)。

(二)历史遗存分布状况: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变迁,使这一地区遗存遗迹众多,基本是沿巴尔虎山山脉分布。法库县境内目前有二十三座辽、金古城遗址;清代的蒙古科尔沁左翼前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王陵遗址等。康平县境内有二十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七十一处青铜时代遗址、六处辽金时代的古城遗址、辽代佛塔等,以及清代科尔沁左翼王陵群。

二、巴尔虎山区域古建筑遗存现状

巴尔虎山是辽代圣山,历史文化厚重且风光优美,山上有3430米的古长城以及圣旨御碑、玉皇阁、三清宫、八卦井等遗址。在整个清代,这里记忆着八旗子弟挥戈征战的骁勇,见证了满蒙联姻的爱恨情仇。

(一)众多的辽至元代的古建筑遗存

1.康平境内:辽代棋州城遗址,在康平县城东南二十二公里的郝官屯乡小塔子村,遗址最为清晰可辩;辽金时期泡子沿小城子城址,位于县城西南五公里的东关屯乡泡子沿村小城子北;辽金时期城子沟城址,位于县城西三十五公里的张强镇盖顶窝堡村城子沟屯北;辽至元时期的南小城子城址,位于县城西郊的二牛所口乡岔海挠村。

2.法库境内:圣迹山辽代望族萧氏墓葬群(叶茂台辽墓群)位于法库县城西南45公里的叶茂台镇;辽代玉皇阁,位于县城西二十公里的四家子蒙古族自治乡;辽代宗州古城遗址(即四家子村城址),位于县城西十二多公里的四家子蒙古乡巴尔虎山西面丘陵地带,是辽代著名宰相韩德让(耶律隆运,功勋卓著享受顶级特权)所建的头下军州,是史料中的“文忠王府”所在地。同时还是辽代后族萧氏重要聚居地,为辽代历史文化重要传承地。历史上,这里曾演绎出“太宗德光拜圣山”和“太后萧绰走宗州”等许多动人的故事,1975年秋,在四家子村立着一圈平面呈长方形、四周遍布灰色布纹瓦的土围子(南北长230米、东西宽190米,夯层明显)中出土一枚铜印,由于难以考证此城在辽代时期的真实名字,便以村名给古城命名为“四家子城址”,2012年,最终考证这座“四家子城址”就是辽代盛名的宗州古城。通过城内大量出土种类繁多的辽金时期遗物,专家得出这座城池始建于辽,应该一直沿用至金的结论。

(二)清代的科尔沁左翼蒙古王陵古建筑群的成因及遗址现状

明末,察哈尔林丹汗继承蒙古大汗位时,蒙古汗权萎靡,林丹汗皈依红教引起信奉黄教的蒙古众多部的不满,加上内外政策的失策使诸部离心而内乱。同时,建州女真为避免金朝的覆辙,决定先解决蒙古这个背部的隐患,逐对蒙古各部采取联姻、征讨等策略,漠南蒙古各部逐渐瓦解,科尔沁、敖汉、巴林、扎鲁特、奈曼、喀尔喀、喀喇沁等蒙古诸部归附。在皇太极的武力打击下,林丹汗之子额哲于1635年奉传国玉玺、玛哈噶喇金佛、金《甘珠尔》投降后金皇太极,蒙古帝国灭亡。1636年,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领主全部归属皇太极。1636年皇太极对蒙古各部首领授官封爵实行盟旗制度,科尔沁部分为左、右两翼(每翼各有前、中、后三旗)共六旗;郭尔罗斯部的前、后二旗;杜尔伯特部、札赉特部各一旗,四部十旗组成一盟为哲里木盟。清代哲里木盟的范围为今东北的绥满高速公路(G10,齐齐哈尔-哈尔滨)以南;京哈高速公路(G10,哈尔滨-昌图)的以西(吉林扶余县除外);昌图向西经法库、彰武(基本明代边城沿线)至库伦旗库伦镇以北;从库伦镇向北经开鲁镇、扎鲁特旗的鲁北镇、阿尔山市白狼镇往北直至洮儿河与嫩江上游一线的以东地区。

满蒙联姻使蒙古王公率部众为清朝统一中国、平定各地叛乱的征讨中,立下了显赫的战功。从清开国之前一直延续到清末,皇权有着“北不断亲”祖训, 正如《清史稿》所述 “科尔沁以列朝外戚,荷国恩独厚,列内扎萨克二十四部首。有大征伐,必以兵从”。清朝还建立了“备指额驸”制度,规定在内蒙古的科尔沁、巴林、喀喇沁、奈曼、翁牛特、敖汉等归顺较早的十三个旗内,于王公贵族的嫡亲子弟及公主格格的子孙中,挑选十五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聪明俊秀者,将其衔名年龄注册登记后,于每年十月报送中央的理藩院备案,使这种联姻关系固定化。清初三百年来的满蒙联姻和对蒙古王公贵族加官晋爵,并非对科尔沁部独有。但因为在蒙古各部中科尔沁部归附较早,双方通婚在最高层连续进行的最早,以及其武力(科尔沁蒙古骑兵与满洲八旗一样的骁勇)和族源(成吉思汗后裔,孝庄太后的娘家)等原因,所以清政府对科尔沁部历来极为重视,给予以显爵高位视为家人,有科尔沁部蒙古贵族之首之说。清代历次帝王东巡,基本必经东蒙古草原至科尔沁部,通婚频繁给科尔沁蒙古王公带来浩荡皇恩的同时也巩固了北部边疆的统治。

nlc202309081707

(一)宾图王陵址:宾图王陵是科尔沁左翼前旗蒙古诸位王爷的陵寝。宾图王陵有陵地两处,一处位于卧牛石乡大屯村的北山的南面,整个陵园面积约二十亩,共有三座陵寝,坐北朝南,每一座都是独立存在的,由东到西沿山坡一字排开,根据位置和建制规模,当地人习惯地称为“东大陵”和“西大陵”。另一处在后满洲屯境内,但仅有一座有记载的,被称为“哥哥陵”。

东大陵也就是科尔沁左翼前旗第一代札萨克多罗宾图郡王洪果尔的陵园,占地三亩,该陵建筑当年颇为壮观。西大陵又称“宾图王陵”建筑规模最大,是科尔沁左翼前旗第二任札萨克多伦郡王额森与夫人的合葬的陵园,面积约四亩多地,所处位置是三座陵园的中间位置。宾图王陵园在新中国建立后逐渐被拆毁,砖石木料变成了建筑用料(该村的小学就是这么建起的),陵园完全被毁。

(二)达尔罕王陵址:达尔罕王陵(图1)是科尔沁左翼中旗诸位王爷的陵园,位于四家子蒙古族乡王爷陵村村东的黑山,主要分布在黑山的南坡和西坡的山地上。特点是东高西低,山势起伏,各陵错落有致的建在不同高处的山包下,属于比较典型的群山逶蛇之脉。科尔沁左翼中旗共有陵园二十一座,目前仅有十余座是可辨识的。几座王陵东西而建,当地居民按地势和方位将其称为依次是把边陵、东陵、高陵、中间陵、王爷陵等。

王爷陵也叫“老陵”,位于黑山西麓,是科尔沁左翼中旗第三代达尔罕亲王班底与固伦端敏公主的合葬墓。解放前被毁,现存有遗物为陵门前石狮,院墙砖石,散落在原位置,没有受到相应的保护。

中间陵也称“当间陵”位于黑山主峰的西南面的山岗上,它是科尔沁左翼中旗第四任札萨克达尔罕亲王罗卜藏衮布和和硕公主的合葬墓。九一八事变时遭到破坏,1947年彻底被毁,砖石散落原址。

高陵位于中间陵东边约一千米的山丘位置,因其位置较高故被称为“高陵”,高陵是科尔沁左翼中旗第八代札萨克达尔罕亲王丹增旺布的陵园。解放后被毁,现存有遗物为陵门前石狮,和散落的零星院墙砖石,目前没有相应的保护(图2)。

(三)博王陵址:博王陵也称老陵(如图3)是科尔沁左翼后旗几位王爷的陵园,位于群山环抱的公主岭村北的山坡之阳,四周群山连绵,前有流水,背靠高山,形成闭合之状的藏风聚气的宝地。五座陵沿东西向一字排开,最东首为二太王陵,为长辈,而后是喇嘛陵、僧王陵、公主陵、贝勒陵。

公主陵(如图4),位于巴尔虎山东山环中的下金台村境内,该村也因公主葬陵而改为公主陵村。此陵是清和硕端柔公主与科尔沁右翼后旗第七任哈萨克郡王默特多尔济的陵园,因公主先埋葬在此,故称公主陵。该陵布局严谨,依山傍水、规模宏大且景致极美。1948年整个建筑被毁。

僧王陵位于公主陵东,相距约五百米处的马鞍山前龙岗山的阳坡上。是科尔沁左翼后旗第十任哈萨克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和妻子的陵园,整個陵园占地约五十亩。该陵园于1947年被毁,只剩石碑和石狮保留下来,由原来的守陵人后裔继续看护(图5)。现存两只石狮前腿都经过修复,石碑本身也是由原来的两节进行修整。陵园遗物破坏严重,政府疏于保护,基本不可恢复现状。

喇嘛陵位于僧王陵院东墙外,是僧格林沁的伯父布赫特木尔喇嘛的陵园。

三、巴尔虎山区域遗存的发展对策

通过对巴尔虎山地区实际考察,发现遗存被肆意破坏,变为农耕地使用,原址遗物随意摆在农田中而无人管理。加强行政管理部门相关工作职能及保障,政府引导的多方资金筹集是保护的发展。如何让满、蒙古群众重新认识到自身文化的独特价值,积极地参与到民族民俗文化的建设中来,以此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民俗层面的文化产业提升的关键。建议以满蒙民俗特色的农业旅游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文创农业为重点,进行遗存区域的文化旅游资源的区域整合的发展对策。

(一)区域整合的建立:巴尔虎山地区众多的古遗存在文化、利用、保护价值上呈现不同层次,充分地把科尔沁蒙古王陵的元素形成纽带,形成系统的文化旅游发展格局。

(二)文化创意农业形式:满蒙民俗特色农业旅游与文化创意的充分相结合,发展文创农产品、农艺工坊及专营店、休闲农牧场等,建立绿色农庄与乡土文化旅游模式。利用互联网加休闲生态与乡土文化旅游模式加以推介,以绿色村庄为基础,融入低碳环保理念,循环持续的发展的相关举措。

(三)建立完善交流合作机制:加强与高校、骨干企业的合作,促进资源整合和有效配置,发挥各自优势,带动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举办相关交流研讨活动,为拓展特色文化产业交流合作提供平台。

结语:如何利用民俗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城镇和乡村,承载文化记忆和乡愁,建设有历史记忆、区域特色、民族特点的文化城镇和特色乡村,是文化旅游产业转型的关键。因地制宜地突出传统特点、彰显文化特色,发展主导产业突出的特色文化产业乡村、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和农民就业增收,是我们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澍田 编著.东北史志文献要略[M].吉林省出版局,1982.

[2] 法库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法库县志[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0.

[3] 赵宾福 著.中国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工业遗存改造模式和方法探讨 篇4

关键词:工业遗存,改造,模式,方法

1 工业遗存改造的定义及特点

工业遗存改造源自美国苏荷区的历史建筑保护。它不推倒建筑重建,而是在忠实于旧建筑历史的同时,对原有建筑进行更新改造,将旧工业厂房的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价值更清晰的显示,使之焕发第二次生命。近年来,这种改造再利用方式在我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并成为一种风潮。国内逐渐兴起的LOFT、创意产业园等都是工业遗存改造的典型。

工业遗存与工业遗产有一定的区别。在我国,工业遗产是指工业革命后出现的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厂房以及配套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基础设施。工业遗存则不仅仅包含这些具有建筑价值的厂房建筑,它泛指所有因经营、地价上涨、环境保护等因素而丧失原来产业功能的旧工业建筑。这些旧工业建筑在风格、尺度、材料、色彩、构造等方面记录了社会的发展和取向,随着岁月涤荡,成为了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在城市历史和社会层面上有着持久而深远的意义。

2 工业遗存改造的模式

工业遗存改造的目标是挖掘旧建筑的潜在价值,最大限度地利用旧建筑,使其得以再生。改造中,建筑功能转化的类型很多,如武汉、南京等城市,利用厂房、仓库无柱开敞高大的空间特性,改造成为羽毛球场馆;天津万科水晶城,玻璃厂装配车间被改造成为小区会所[1]。纵观当前国内工业遗存改造项目,改造模式主要集中为以下几种。

2.1 博物会展

主要针对具有高大灵活空间的旧厂房。将厂房建筑改造为需要大空间的博物会展中心,展示工艺生产过程,或开展艺术作品的展览活动等。本次上海世博会的一些展馆就属这种模式的改造。世博园区的所在地,原是上海工业厂区,随着世博会对土地的征用,厂区遗存的二三十幢不同时期的工业建筑以及散碎的钢铁部件,变成了特钢大舞台、中国船舶馆等展示场馆或场馆构件。

2.2 城市休憩空间

在厂区旧址上建造城市公园、广场等便于公众参与的休闲和娱乐场所,改造过程注重突出工业文化主题。最为代表的就是位于广东中山的岐江公园。公园原址是粤中造船厂,2001年改造后成为综合性城市开放空间。设计者充分利用了厂区遗存,船坞被改造成为游船码头和洗手间,龙吊门、变压器等废旧机器作为景观雕塑散落于公园各处。作为造船厂重要元素之一的铁轨更是成为公园的点睛之笔(见图1)。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原址为杭州重型工业机械厂,改造后,压缩空气存储罐、龙吊门等工业遗迹景观得到保护性处理,旧厂房成为贵宾、运动员、赛事管理、安保技术、媒体用房。成都东郊工业博物馆,由原宏明厂机修车间厂房改造而成,原汁原味展现成都工业文明[2]。

2.3 创意产业园

该模式是工业遗存改造中较早出现的一种。就室内改造而言,也称为LOFT。起初,一些年轻、经济实力弱的从业者,为节约成本,集聚于租金低廉的旧厂房、仓库中,通过对旧建筑进行新的设计和改造,使该区域成为充满性格的创意新区。之后,不少地区开始将这种无意识的行为变为有意识的规划开发,如北京798艺术区、上海M50创意园、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等。目前,北京已发展70多个创意产业集聚区,上海打造了80多个文化创意园,南京也宣告建成43个创意园区[3]。文化创意产业园,成为当前工业遗存最常见的改造模式。

2.4 综合开发

创意产业园不仅成功改造了废弃厂房,使之发挥新的功能,更成为当地的旅游景点。因此,随着创意产业园模式的进一步发展,餐饮和娱乐场所作为配套辅助设施出现其中,并逐渐增大了比例。改造区域不再单单提供工作空间的出租,而是将购物旅游与工业遗产旅游结合起来,成为集购物、娱乐、休闲、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开发,如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上海1933老厂房、8号桥创意风尚中心等。

3 工业遗存改造的设计方法

3.1 建筑改造

建筑改造的总体原则是尊重工业遗存的原始格局、结构和材料特色,不对旧建筑进行随意或过分的拆改和装饰。价值较高的建筑遗产,建筑外表遵循“整旧如旧”原则,保留原建筑形态,并充分运用工业元素,对破损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延续建筑记忆,如上海1933老厂房,伞形柱、花格窗、法式旋梯等都做了完好的保留(见图2)。更多的工业建筑采取了新旧弥合的形式,给旧厂房注入时尚、个性的建筑元素,产生强烈的对比,体现时空的变换。如Z58创意之光,改造时建筑外立面选择了百叶状水平排列的镜面不锈钢,栏栅般的光线,增加了建筑的自然属性,也更好地传递设计者隈研吾将建筑置身于自然的主张。

对工业建筑内部的改造则首先进行空间重构,通过加法或减法的运用,使新空间满足新功能的需要。在装饰上,则会分成两种方向。一种努力保持原有建筑风格,将通风管道、原设备管道刻意暴露,并选择混凝土、砖块等质感粗犷或朴素的材料进行装饰,画室、设计公司等多采用此种装修模式。另一种则将内部彻底现代化,注入时尚、个性的装饰元素,产生强烈的对比,体现时空的变化,主要为开设于各类改造区中的餐馆、茶室,形成新旧对比(见图3)。

3.2 景观改造

工业遗存区较之新建区域的优势,是在时间的作用下,建筑与室外环境糅合到了不分彼此近乎完美的地步。工业遗存区的景观改造设计,其实是对整个环境由于随机演变所导致的糅合不合理之处进行微调[4]。在铺装材料上,为维持这种和谐,多以木材、砖、混凝土、碎石、铸铁等材料为主(见图4)。点缀其中的各类景观小品则会注重艺术性和独特性,诠释设在废弃厂房之中的各类艺术、设计公司对自由、创新的追求。

3.3 风格营建

旧工业建筑代表了一个特定时代的精神,传递着更为丰富的历史信息,蕴含着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6]。改造中,常把具有工业特征的元素当作清晰而独立的要素处理,成为旧工业的记忆,如将用于生产的楼梯、爬梯或其他构架作为一种工业雕塑保留下来,将标语、招贴、宣传画等承载着历史信息的记忆元素,也作为一种怀旧情结保留下来等(见图5)。在岐江公园,原厂的器械成为公园内的景观小品;苏州当代本色美术馆中的景观长椅则是由旧厂房拆下的碎砖和楼板堆砌而成;1933老厂房更是在四楼用钢化玻璃搭建了一个空中舞台,游客可以站于其上俯视建筑最具特色的廊桥和楼道。

4 结语

旧工业建筑是一种超越时代的文化载体和思想容器,其所凝结的社会、经济、产业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历史信息,应该在改造后得以合理的展示,并与新建部分清晰可辨的共存。虽然,目前各地旧工业建筑改造项目逐渐增多,但水平参差不齐,改造方式和风格也比较趋同。将历经岁月的旧工业建筑完整保存并成为城市的有机部分,需要对城市的历史传统有足够的了解和掌握,需要完善的指导实践的理论体系,推进工业遗存的改造工作,使这种环保的建设方式具备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王受之.水晶城:历史中建构未来[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8.

[2]郝幸田.旧工业厂房的保护与利用[J].企业文明,2009(4):71-74.

[3]曹岚.利用工业遗存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之浅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9(4):12-14.

[4]张彪,杨建觉.建筑梦工厂——浅析后工业时代工业遗存再利用兴起的缘起[J].北京规划建设,2007(6):108-110.

[5]潘东军.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山西建筑,2008,34(14):37-38.

工业建筑遗存 篇5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并知道为什么需要保护美术遗存,美术遗存保护和传承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寻找身边的美术遗存,或从教材和资料中了解美术遗存,发现和认识蕴藏在这些遗存中宝贵的审美、历史和文化价值,从而理解保护这些遗存的重大作用和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美术遗存的兴趣,在理解的基础是对美术遗存的珍视,和由此建树的对美术遗存关注、保护和传承的态度与责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美术遗存保护和传承的一般方法。

2、教学重点:美术遗存保护和传承的意义。

教学方法:

在学法的指导上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引导学生学生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尽情表达情感,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养成细致观察的良好习惯。

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做出对应的选择,目的是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教具准备:

教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提问:

什么是美术遗存?

美术遗存是具有一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美术作品。

美术遗存具有“最后的”“不可再生”的特点,许多作品至今仍有被破坏的危险。

美术遗存在艺术审美、人文和历史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美术遗存?

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出示课题)

1.美术遗存的保护

面临的问题:我们面对的问题是--岁月磨砺,战争摧毁,风沙侵蚀,许多美术遗存散落民间。

解决方案:

a复建

出示图片:玉带晴虹,此桥本建于清雍正九年,毁于民国,1983年依照原尺度、原样式修复。残件陈列桥头,旁有文字:“此桥栏系古桥遗物,特作留存,以飨后人。”

b在原址建博物馆

出示图片: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陕西临潼)

在发掘现场依原样建博物馆保护美术遗存,更有利于我们认识了解祖先的智慧与生活印记

c转移并经科学手段修复后陈列

出示图片:

四神云气图(河南芒砀山西汉石室墓壁画)由于所处环境恶劣,不利于保护,由河南省古代建筑研究所揭取,修复后陈列于河南省博物院。

被修复的“康熙青花双龙戏珠碗”图,把美术遗存从不利于保护的环境中转移出来;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对濒临毁灭的美术遗存进行修复,将使美术遗存在漫长的岁月磨砺后焕发新的光彩。

美术遗存的传承

1). 参与美术遗存的普及与宣传活动

出示图片:为更好地传承美术遗存,我们应制止破坏美术遗存的.行为,还应当走向社会,参与美术遗存的普及与宣传活动。我们可以自发组织活动,探访当地美术遗存,成为保护、传承美术遗存的志愿者和宣传员。

2). 将传统元素应用于现代设计

出示图片:利用中国红,古典建筑设计的具有现代气息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利用敦煌纹样设计的茶杯垫,仿古代食盒设计的糕点礼盒,

利用传统剪纸纹样装饰的时尚服装

美术遗存中值得传承的元素

艺术美

图案美、色彩美、造型美、工艺美,美术遗存中的审美价值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宝库。

文化内涵

诚实、守信、四方通明、生生不息,美术遗存中常蕴含着丰富深厚的民族精神和人文内涵

四 、作业展评:

找学生点评学生作业。

谈谈知道的美术遗存需要保护和传承。

对于身边的美术遗存,看看谁提出保护和传承的方法更实际、更有创意。

小结:

值得我们去保护和传承的还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时刻有一颗保护和传承美术遗存的心,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多姿多彩,让我们一起来传承和保护我们伟大祖国的瑰宝!

寻找概念之外的遗存 篇6

近日读刘禾《六个字母的解法》(以下简称《字母》),写纳博科夫笔下的文字游戏,颇多感慨。不仅仅牵连出“二战”前后的知识分子左转的历史,也对右翼文人的话语空间进行了一次探秘。许多陌生的词语,在重新注解着远去的历史。关于纳博科夫的精神,终于有了另一种描述。

六年前,我去纽约参加鲁迅的研讨会,与刘禾教授聊天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同样是喜欢鲁迅,我们的差异明显。那原因是对资本主义及左翼思潮的判断的出发点有别。读到她《字母》,才知道远在纽约的刘禾何以对西方左派文化敏感。这是另一种语境里的沉思,有中国大陆没有的经验。这本书看似对纳博科夫文本之谜的读解,但却是回答二十世纪西方读书人向左转的许多疑问。

这本书围绕纳博科夫,写了许多远离祖国的知识分子的选择。逃离革命、赞美革命以及隔膜于故土和西方的知识人演奏了一曲合唱。我们从林林总总的文人那里,读出精神之痛。当俄国革命成功之后,纳博科夫选择了逃离,而他的远走高飞,带来的是文化断裂的疼痛。刘禾以北岛的经历印证了那疼痛的相近性。西方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纳博科夫与北岛都遇到了一个旧语境所无法解析的存在。从纳博科夫的经历里,我们读出西方文化里的悖论。寻找自由的出走者,面对着新的困顿。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二三十年代的剑桥大学拥有如此之多的左派的原因。而反对激进的文人,不得不以另一种批判的眼光重新定位自己的生活。剑桥大学在徐志摩的笔下仿佛世外桃源,他的诗句的背后却是隔膜者的幻觉,剑桥的思想交锋被遗漏了。这里有两件事情让我惊讶。一是许多科学家是左派人士,他们支持新俄的选择,热情超出我们的想象;二是我一直关注的作家奥威尔,原来在激烈交锋的文坛出卖过许多朋友。《字母》介绍了其中的细节,阅读它,给了我许多的惊异,那惊异之后,困惑也接踵而来。

刘禾的作品所关心的人与事是被许多词语所遮蔽的。右派如何变为左派,左派又如何右转,都是一个个传奇般的存在。《字母》不仅仅有欧美知识分子的行踪,也牵连了许多中国读书人。我注意到她对萧乾与奥威尔的描写,其实也有自我的拷问。战争期间,英国对媒体的管制是隐形的,印度独立前的英国传媒,对自己的殖民地的态度在媒体里有特别的表现,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帝国的自私一看即明。而像一些右派的著作,后来是经由谍报部门的插手,才得以销量增加的。在我们看似寻常的文学读本,刘禾都揪住了背后的绳索,告诉我们不知道的存在。西方知识界的复杂性,在这里得以诡秘方式呈现。而中国读书人并非人人看清此事。那时候去欧洲的中国人,对西方的叙述是颇为不同的,徐志摩的诗意的表达好像是乌托邦之语,萧乾则写出一个血腥的存在。刘禾意味深长地问道:“为什么萧乾的眼睛看得那么多?徐志摩眼睛看到的那么少?”

这个追问,其实触及左右形成的原因之一。我们由此对中国的知识群落的分化可以有大致的了解。就学院派的文人而言,有书斋气的,他们并不了解政治,而是以学理为之;有的则在政治的漩涡,依傍在某种势力的周围,思想就有功利世界里的东西。而左翼作家也颇为复杂,鲁迅的左转和周扬不同,郁达夫加入左联,动机就别于茅盾等人。这是事物的复杂性。我们谈论左翼与右翼,亦不可以简单话语为之。

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渐渐形成对立的两种类型。但细细察看,却左右交织,灰白难辨。多年前,我在梳理京派文人传统的时候,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的自由主义色调浓厚的作家,后来竟然左转。这并非外力的强制,而是内心的自愿。比如萧乾,他由沈从文的小兄弟,变为鲁迅的推崇者,生命的经历里有复杂的体验。但要说清深层的问题,不能不涉及那一代人面临的诸多困境。而在突围这些困境的时候,立场的问题自然发生了。

萧乾早年受益于京派文学的熏陶,后来到欧洲战场采访,经历了血与火,对人生自然有特别的体验。刘禾注意到他的行为,从国际语境理解那一代知识分子,倒是让我们打开了窗户,瞭望到以往未曾体察的生活。他在剑桥大学的空间里所发现的人与事,都是在单一语境里所不可解的存在。较之于徐志摩对剑桥文化的感受,萧乾更有彻骨的体味。他视野里的欧洲,内在的矛盾驱走了田园里的静谧之气。徐志摩式的优雅被悲怆之音代替了。

纳博科夫就是这样陷于理不清的、混杂的时空里。东西方读书人也卷入思想的风暴中。刘禾眼里的纳博科夫,有另类的困顿,并非我们所想的那么悠然自得。他外逃到西方,却不喜欢西方。比如对巴黎的描述,按照刘禾的解释,是消极的,没有亮色。有趣的是他在法国用英文写作,并不认同于那个世界的表达。刘禾将此描述为“再次与自己周围的语言拉开距离”。纳博科夫厌倦法国巴黎,一定有难言之隐。那是只有经历了苦楚的人才有的感受。刘禾的叙述里不乏自我剖析,她说:“纳博科夫的巴黎总是灰色的,这和我自己的印象完全不同,也许是因为我缺乏正视现实的勇气,眼睛里看到的更多是文学和书本里的巴黎幻想。”这段表达可以延伸出另一种意味,反躬自问,我们对欧美文人的著作的想象,是否也带着文本里的幻想?而《字母》要做的工作,就是对幻想的一种颠覆。

一般人的理解,纳博科夫无疑是一个右倾的文人。他对斯大林的态度已经说明了这一切。但他的对话里,有时不能消失的是那些左倾的知识分子。刘禾有意把左翼的艺术家与纳博科夫的关系作为一种对比,以对话、纠缠的方式为之,扩大了思考的空间。纳博科夫笔下神秘的人物奈斯毕特,是小说家虚拟的对话者。但这背后却有一个人物原型。刘禾追踪着这神奇的人物,像一个侦探,从表层进入隐秘之所,其间牵连的故事,恰恰是历史的另一种敞开方式。

我们知道,刘禾是研究比较文学的教授,其著作对历史有强烈的观念性的表述。但这一本书里,小说的意味浓厚,体验淹没了概念,现场的还原使我们以往相信概念的人现出尴尬。作者打捞出许多人物的场景和细节,我们对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关系,便不再以简单的眼光视之。在“二战”前后,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没有不牵连政治的,因为思想的表达只有穿越意识形态的障碍,才能够抵达彼岸。纳博科夫厌恶新俄,可是西方的左派却告诉他新俄的价值之一是对世界矛盾的舒缓。那个与他不断争论的奈斯毕特,多少影响了其写作的走向。其小说的丰富性与自己的遭遇不无关系。

把一个流亡的知识分子放置在陌生的、左右翼均在的话语场里加以审视,所得的结论超出我们的意料。刘禾表面在勾勒纳博科夫文本里的细节,其实是对一个时代隐秘的寻觅。而那个隐秘恰是,左翼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纳博科夫能够离开政治么?而政治注定是一部分精神丧失的对抗。我们如何看待这样的悲剧?新俄的存在为什么受到大批科学家与学者的欢迎?纳博科夫的经验是个人化的还是有代表性的?就思想的意义而言,这些讨论我们还做得不够。对二十世纪知识分子的选择,只有结论而没有精神体验的还原,大约会不得要领。

对于纳博科夫,人们的看法不一,刘禾的写作不得不面对这些。作者讨论流亡者的立场时,看到了一种常人无法解析的错位,这恰是引人思考的所在。作者写道:

纳博科夫当一个“异类”,这是他的宿命。……宁可孤芳自赏,也绝不依附权势,这是纳博科夫的姿态,也是他坚持了一生的异类姿态。他这样做当然不是没有代价,结果所有的权势都不买他的账。这可以由以下的事实来证明:无论是左翼的还是右翼,凡是有权有势的文学机构,都拒绝给他发奖,尽管纳博科夫的读者和粉丝可能比谁都多,遍及全世界。

这是真正的“在而不属于”。当纳博科夫在俄罗斯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贵族”来为其定义。但到了英国、法国、美国,似乎就复杂了。他对于存在的非正义性的理解比谁都敏感。以他的眼光,西方的所谓知识分子,也有不堪一击的脆弱。但他们的智慧也刺激了自己,他在书中与左派人士奈斯毕特的争吵,都有回应里的自问和疑惑中的寻觅,或者说,是在新的不自由里寻找自由。

一个既成的认知模块在这里崩解了。不同的知识人对此会有不同的理解。刘禾的角度则另有用意。她倒是从纳博科夫那里,反衬出左翼文学的力量。纳博科夫没变为西方的所谓右翼之徒,真的令人深思。他是一个流亡者,但不喜欢以简单的艺术图像解释政治,在他对奥威尔的比喻中,讥讽之意一看即明。这是审美的要求还是意识形态的因素使然,都值得探究。这里或许涉及知识分子最为本质的元素。流亡而无归属之苦,才催生了诸多骇世的文本。他的高远之气,岂是浅薄的左派和右派能够理解?

不过,不知为何,有一些片段没有进入《字母》的视野,也许作者有意省略了它们。纳博科夫在域外流亡的时候,对于故国的批评一直没有中断。他在美国、法国的写作一直拒绝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高尔基的传统靠拢,而是另起炉灶拓出自己的路径。《天赋》一书对于俄罗斯文学史和文化史的回望,保持了一种批判姿态和距离感。他对普希金与车尔尼雪夫斯基不同的态度,看出其故国情怀的另类的立场。他的有价值的地方,是延伸在此领域里的。

历史常常掩藏在话语的云烟里,我们看到的往往是飘忽不定的影子。就我自己而言,那影子给了我们什么,它为何给我们带来苦梦,这是一种疑问。而刘禾所思的,乃历史何以如此,形成的因由何在?比如对于左翼问题,我常常思考的是那传统变异后对人的伤害以及对一个时代的伤害。而刘禾作品则解释,知识分子的左转何以出现,为什么会是它而不是别的?这是两种不同思维。我觉得我们在讨论现代文化时的不同看法,可能也缘于这两个不同的出发点。在大陆封闭环境成长的我们,看不见欧美当年的思想风云激荡的历程,而长期在美国的刘禾,大约也难以置身于大陆失调的文化从而获得另类感受。我们都看到了自己体验到的东西,没有意识到未经历的存在的价值。在这个意义上说,纳博科夫给后人提供了对话的空间。而要达成一致,恐怕也未必那么容易。

由纳博科夫引起的话题,不仅仅是“二战”前后知识人的生存问题,其审美的意识里超常规的诘问带来的诗意之美,也可以打量再三。纳博科夫的诗学意识里的清浊、明暗,是生活隐曲之迹的另类表达。我常常想,纳博科夫的作品,不以平常之笔为之,可能有自己的考虑。因为身份的尴尬,就不能再以传统的逻辑面对存在,必须考虑词语不能覆盖的盲区。《洛丽塔》、《微弱的火》、《普宁》,都在真幻间游动、移步,仿佛一个魔术师的表演,而一切又那么真实。我觉得他的非凡之处不是回到自己的过去,而是在欧美的生活里开始新的起步,对一切奴役的、变态的生活的解释。那闪烁其词的、流动的精神之火,也照亮了他自己生命的暗区,自嘲和拷问,癫狂与宁静,都指示了存在的荒诞。

或许,审视流亡知识分子的价值,可能扯断人们对民族国家的单一性的认知逻辑。纳博科夫的书写意味深长,从《洛丽塔》到《微弱的火》,他对西方知识阶层的讽刺,可能回应其逃离祖国的另一种原因。他在超越疆域的领域,写了存在的尴尬。例如《黑暗中的笑声》写德国人的生活,寻找幸福者,却进入悲剧之所。小说看似一个三角恋爱的故事,却有着“道德的歧途”的谶语。人选择了什么,就可能成为选择的对象的奴隶。纳博科夫的域外体验,已经消解了早先的理念。这也恰是他在另一部作品里设置的论辩对手奈斯毕特的精神元素之一。只不过有着俄国革命记忆的纳博科夫,不愿意直说而已。

学者一旦进入文学创作的领域,被学院派压抑的情思便汩汩流出。《字母》因为具有浓厚的小说元素,绽出了作者意想不到的新枝,无意中也消解了其某些立场。阅读纳博科夫那一代的历史,看他们撕裂自我的时候,我们才可能知道自己还有无穷的未知之所。那些看不见的存在,可能改写我们的认识。但那认识的建立,与生命的体验有关,未曾经验过的存在,没有温度。小说家以天才的、超常规的思维,颠覆了既成的概念,这恰是被后人不断阐释的原因。二十世纪离我们不远,但许多已经变得模糊不清。马克思主义、安那其主义、自由主义留下了诸多现象之谜。破译它们,不仅仅是愿意与否的问题,也是诚意有无的问题。那些暗藏在词语背后的存在,可能会丰富我们以往的观念。回到历史的现场,重新对话,显得异常重要。在今天知识界争吵多于对话的时候,我们都可能遗漏了世间的另一面。

工业建筑遗存 篇7

1. 1 公主岭近代工业萌芽阶段 ( 1898 ~ 1936 年)

资料显示, 公主岭市在东清铁路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光绪二十七年 ( 1901 年) 7 月18 日, 公主岭举行了东清铁路南满洲支线 ( 旅顺至哈尔滨区间) 的接轨仪式。光绪二十九年 ( 1903 年) , 公主岭市的火车站顺利建成, 俗称“三站”。同年, 俄国人在公主岭修建了一座水塔, 为铁路提供用水。光绪三十年 ( 1904 年) 8 月, 为了抗议沙俄的侵略, 公主岭至四平街这一区间的电柱和铁轨不断被当地群众截断或拆毁, 这些都给沙俄侵略军队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公主岭在刚开始建县时只有很简单的烘炉、薄铁、木铺、皮革、食品加工等手工业。到了民国初年, 开始出现了油房、烧锅等加工工业。19 世纪末, 沙俄为了侵略中国东北地区, 于1896 年至1903 年修建了中东铁路, 作为我国20 世纪的大型工业遗产之一, 中东铁路见证了沙皇俄国侵略军以及日本军队对我国东北侵略的历史。公主岭市区也可以说是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而发展起来的城市, 1916 年以后, 开始出现了机车修理加工业。

1. 2 公主岭近代工业起步阶段 ( 1937 ~ 1947 年)

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了初具规模的行业, 伪康德七年 ( 1940 年) , 伪满洲国家政府公布了“《物价物资统治法》”, 并强制企业按照专业性质建立“组合”, 这使得全县的工业发展急剧衰落, 但却修建了吉林省最早的制糖厂———公主岭范家屯糖厂, 该厂位于公主岭市范家屯镇, 在日本投降后, 糖厂受到严重的破坏。解放战争时期, 全县私营工业和手工工业中, 除少数能适应当时战争需要的制米、机械修理、制油等行业得以发展和满足人民日常生活必需品简单生产外, 其他行业均陷入瘫痪状态。

1. 3 公主岭现代工业初步发展阶段 ( 1948 ~ 1966 年)

解放后, 由于政府对工业发展的扶持和保护, 使公主岭工业生产得到了快速恢复和发展。期间不仅新建了一批工业, 还不断扩建了一些企业。由于范家屯糖厂属于伪满时期建立的企业, 在日伪后期遭到了很严重的破坏。1950年10 月范家屯糖厂再次扩建完成并投产, 它成为当时吉林省地方工业中最大型的企业。1951 年公主岭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气门芯厂———中大工厂。“一五”期间, 到1956 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以后, 公主岭的工业发展有了较快的提升, 在此期间拥有了酿酒、机器加工、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等工业, 这些建设为该地区今后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因为受到 “大跃进”的冲击, 公主岭的工业建设也进入盲目发展阶段, 为此遭到了巨大的损失。在1959 年“左”倾思想得到缓解, 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继续跃进”的错误思想, 重点转到“小洋群”“小土群”上来, 这使公主岭市的工业生产秩序变得更加混乱。到了20 世纪60 年代初, 依据中央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关闭了一些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 公主岭的工业又开始了新的恢复和发展。

1. 4 公主岭现代工业曲折发展阶段 ( 1967 ~ 1977 年)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整个公主岭市的工业生产处于瘫痪状态, 许多企业已经停产。1971 年公主岭市通过贯彻中央采取的一系列正确方针, 工业生产逐渐开始回升。到1977 年全市工业企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公主岭市的工业发展进入全新阶段。

2 公主岭市近现代工业遗存现状

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转型, 在20 世纪90 年代, 公主岭的许多传统工业企业逐渐从城市的主要街区向郊区迁移, 大量旧厂区开始面临被拆除或者被废弃的命运。在这一时期, 公主岭汽车改装厂、公主岭气门心厂等一些吉林省著名的工业厂区被一一拆除。由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加速和房地产开发的迅速, 公主岭市现有的近现代工业建筑遗存未来的命运依然令人担忧。笔者出于保护和再利用公主岭市近现代工业遗存为目的, 结合实地调研的成果, 将公主岭市现存的几处保存较好的近现代工业遗存进行整理归纳。

2. 1 满铁公主岭农事试验总场旧址

满铁公主岭农事试验总场的旧址现在位于吉林省公主岭市铁北街道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原总院院内, 现保存较完整的有两栋建筑, 分别位于圆形广场的两侧。这两座工业建筑始建于1913 年4 月, 内部设备比较齐全, 规模较大, 占地面积约211. 529 6 m2。其中一个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展览馆 ( 见图1) , 建筑的主体是“T”字形结构, 共有两层, 采用红砖构筑。正门位于“T”字形墙面的正中央, 门与二层窗户的设计均采用向前凸出于外部墙体的手法, 在门上建有拱形门额, 在其上方标有“1921”字样。在建筑顶部采用垛口形女的儿墙, 缺口处均采用钢筋护栏加以保护。另一座建筑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良种繁育试验场, 其建筑主体呈长方形, 也是采用红砖构筑, 坡屋顶, 地下1 层, 地上2层, 局部3 层。建筑正门与展览馆相对, 设在楼的东北角, 一楼窗台下设有向前延伸的拱形玻璃罩结构, 这样的设计是为了给地下室进行采光。两栋工业建筑都保存较好, 对称分布, 是公主岭市在满铁时期典型的代表性建筑。

2. 2 公主岭站俄式工业建筑群

公主岭站俄式工业建筑群 ( 见图2) 现在位于吉林省公主岭市铁北街道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分院院内, 该建筑群东南部距离哈旅铁路约600 m, 西侧与通向公主岭军用飞机场的铁路专线相邻。建筑面积约1. 1 万m2, 总占地面积约为16 万m2。1901 年沙俄修筑中东铁路支线, 为了将公主岭地区建造成类似哈尔滨式的军事重地, 在公主岭最初城市的边缘、车站北部修建了可容纳22 台机车的扇形机关车库和铁路工厂。如今能容纳22 台机车的扇形车库已不存在了, 但现存铁路工厂建筑8 栋、机车厂检修车间1 栋, 这些工业建筑遗存是中东铁路支线沿线上保留最完整的俄式建筑群。这些建筑风格上有歇山式和悬山式, 采用扇形分布。这几座工业建筑分别运用砖石混筑、砖筑和石筑。虽然这些老建筑历经了百年风雨, 但保存的相当完好, 具有很强的研究和艺术价值。

2. 3 公主岭微型电机厂

公主岭微型电机厂的前身是1971 年创建的无线电修理合作社, 1984 年改名为公主岭微型电机厂 ( 见图3) 。厂址在公主岭工业大街174 号, 占地面积23 400 m2, 建筑面积4 200 m2, 主要生产微型电机, 为长春君子兰牌洗衣机配套。该电机厂现在已经停止生产, 建筑主要以砖砌结构为主, 青砖墙面, 墙体是主要的承重结构, 多数为单层大空间建筑, 采用钢架坡屋顶。

2003 年10 月, 公主岭市微型电机厂被公主岭市蓝星公司整体买断, 并更名为“公主岭市蓝星集团天安电机有限责任公司”。经过调研得知, 该厂区现在处于废弃状态, 但厂区内厂房保存比较完整, 经改造后可以继续进行生产使用 ( 见图3) 。

2. 4 吉林省公主岭轴承厂

公主岭轴承厂 ( 见图4) 的前身是私人工商业者于1943年创办的永兴铁工厂, 厂址在公主岭河北, 主要生产大车轴承。1952 年开始生产民用胶车轴承, 改名为永兴滚珠轴承厂。1956 年实行公私合营, 1958 年转为地方国营, 1961年划归省重工业厅领导, 更名为公主岭轴承厂。轴承厂迁至城东工业大街中段南侧后, 经过多年的扩建, 现在厂区面积达214 766 m2, 建筑面积41 397 m2。主要生产普通级圆锥、推力圆锥滚珠轴承和向心球轴承, 为“一汽”“二汽”“柳汽”“济汽”等全国十几家汽车配件厂配套。厂区内现有热处理车间、锅炉房、加工车间等厂房, 建筑主体以砖石砌筑而成, 外表以黄色涂料为主, 多数是单层坡屋顶建筑。轴承厂现在仍在营业生产, 建筑得到了充分利用和保护。

2. 5 公主岭市碳素厂

公主岭碳素厂 ( 见图5) 始建于1973 年, 占地面积20 466 m2, 是生产冶金碳素制品的专业厂家。主要产品有石墨化电极及制品、再生电极及制品、全氟辛酸产品等。企业生产经营形势在其他同类企业中处于领先位置。厂区内建筑都是由砖砌筑而成, 中间两间是主要生产用房, 两侧厂房已经变为库房使用。现在该碳素厂已经停止了原有生产, 改建成圣达苯板厂, 但原有老工业建筑还有所保留。

2. 6 公主岭站水源地泵房

沙俄在修筑中东铁路的同时, 在1903 年公主岭南河岸边修建了几处水源地泵房, 为铁路提供水源。1907 年以后, 日本以沙俄水源地为基础, 又陆续在南河两岸修建泵站和蓄水池。沙俄水源地泵房原位于吉林省公主岭市岭西街道南河右岸, 第六中学南130 m处。由于房地产开发利用土地, 这些沙俄时期的水泵站在2014 年左右已被拆除。

日本建造的满铁水源地泵房与沙俄水源地泵房隔河相对, 位于公主岭市南河左岸, 西街道第六中学南140 m处。主体为圆形, 高度9 m, 直径为9 m, 面积为64 m2。上部采用红砖砌筑, 底层为石块砌筑, 保存较好, 见图6。

3 结语

公主岭市的近现代工业建筑遗存是近代工业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一笔珍贵的财富, 它是历史给予我们的馈赠, 也是工业发展的见证, 我们应该采取实际行动去保护珍惜这些老工业建筑。对公主岭市现存的近现代工业建筑遗存进行实地调研和总结, 有助于了解公主岭市内近现代工业建筑的分布和存在状态, 希望这些能对今后公主岭市工业建筑遗存的保护和利用以及城市今后的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董德.公主岭市志 (1985-2004) [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

[2]王西京, 陈洋, 金鑫.西安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3]黄琪.上海近代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D].上海:同济大学, 2008.

工业建筑遗存 篇8

关键词:犹太建筑,保护,利用,旅游文化,国际交流

1 哈尔滨犹太建筑遗存价值再现的意义

犹太是一个世界上非常神奇的民族, 以仅占世界1/400的人口, 创造了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犹太文化。哈尔滨被誉为“中犹友谊之城”, 曾在此生活过的犹太人及其后裔遍布世界各地, 他们把这座城市视为其再生之地。哈尔滨的犹太建筑遗存展示了一种独特的西方建筑文化, 它是这座城市独有的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 也是与以色列发展友好合作的历史见证。对哈尔滨犹太建筑遗存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既使人们了解这深埋多年鲜为人知的历史, 又展示哈尔滨独具特色的建筑艺术魅力, 为城市增添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同时提升城市的外向型经济, 进一步促进旅游文化的发展。

2 哈尔滨犹太建筑遗存的使用现状

2.1 犹太建筑价值分析

哈尔滨犹太建筑遗存具有高度的历史、艺术、情感和旅游价值。历史价值:哈尔滨犹太建筑形成叠加的历史信息, 使城市成为一座开放的文化博物馆。艺术价值:哈尔滨犹太建筑具有显著的艺术特征, 双圆心尖券形门窗、圆拱形门廊、窗上六角形的窗棂图案及女儿墙上悬空的塔柱, 屋顶饰以圆状穹顶, 墙面饰以植物图案, 尖券顶窗饰有大卫星的标志, 是犹太建筑独有的建筑符号[1]。情感价值:以哈尔滨犹太会堂为代表的教堂建筑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圣洁、永恒的象征;其他犹太建筑也作为犹太人情感的再现载体, 体现了其特殊情感价值。旅游价值:犹太建筑作为旅游开发资源, 便于曾旅居中国的犹太人来中国寻根, 有利于发展旅游文化产业。

2.2 犹太建筑的保护状况

通过对哈尔滨市民和犹太建筑使用者的调研, 选取有代表性的犹太建筑进行实例分析。调研范围:通江街—红霞街—中央大街—经纬街所围合的区域。历史上, 通江街曾是犹太人聚居地, 犹太社区, 医疗、教育、慈善、商业、银行一应俱全。现存的有犹太总教堂、犹太新会堂、犹太中学、犹太医院等历史建筑遗迹 (见图1~图3) , 虽然建筑保存较为完好, 但犹太文化氛围有所削弱, 保护力度表现出严重不均衡。

1) 从犹太总会堂到老会堂音乐厅。本着“修旧如旧、还其原貌”的原则对犹太老会堂进行改造。首先重新修建穹顶、恢复会堂外观, 将外墙颜色由红色与灰白色改为黄色, 穹顶由红色调整为绿色。此外会堂内部还恢复原来的结构, 复原厅堂内的“回马廊”及装饰。老会堂如今成为城市最典雅的音乐厅, , 除除了了厚厚重重的的历历史、精巧的建筑, 音乐的“注入”, 赋予了这个建筑新的历史使命[2]。由此可见, 犹太总会堂得到了较大力度的保护 (见图4) 。

2) 从犹太养老院到地税涉外分局。通江街原犹太养老院和免费食堂于1920年落成, 曾为衣食无靠和孤寡年迈的犹太难民提供固定场所。建筑入口处有尖拱式柱廊, 屋顶两侧有两个圆形穹顶, 建筑立面呈对称式布局, 主入口位于中轴, 色彩红白相间, 风格简洁大方[3]。但1996年原建筑被拆除, 扩建成六层的地税办公楼, 原穹顶被取消, 建筑的体量也变化很大, 建筑形象已面目全非 (见图5) 。

通过对比可知, 哈尔滨犹太总会堂保护力度较好, 在风貌依旧基础上功能更新, 作为音乐厅向人们展示犹太文化, 充分发挥历史价值。而地税局涉外分局, 由于保护意识不强, 政府重视度不足, 其原貌遭到严重破坏, 令人痛心疾首。

2.3 存在问题分析

针对犹太建筑的保护程度、使用状况及市民知晓度的调研结果进行分析。从保护程度来看, 犹太建筑单体保护不均衡, 街区整体风貌特色丧失。如街道尺度改变, 街道界面缺乏连续性;局部建筑破损严重, 存在安全隐患, 新老建筑形态不协调;缺乏开敞空间, 更缺乏犹太人生活再现, 街区历史风貌走向衰退。从使用情况来看, 历史街区商业氛围过浓, 文化氛围被侵蚀, 急需合理有序地开发监管。从市民的知晓度来看, 应加强宣传力度, 唤醒市民保护意识, 再现犹太建筑的特殊价值。

3 犹太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策略

3.1 历史风貌重构

通江街曾是犹太人在哈尔滨的政治社团和宗教活动中心, 现保留有犹太总教堂、原犹太中学和犹太新教堂, 构成整个通江街区的主要保护框架。应重点对历史建筑周边的建筑形态、街路景观、交通及公共设施、牌匾广告等进行综合整治:拆改建筑尺度过大, 破坏和冲击历史建筑的新建筑;引用双圆心尖券形门窗、圆拱形门廊等建筑语言, 使得建筑风格协调;修缮粉刷沿街建筑, 以淡黄、乳白、淡青色为主色, 点缀色为暗红色, 统一色彩基调, 重构历史街区的风貌特色。

3.2 文化生活再现

为丰富文化氛围, 再现生活场景, 打造系列主题街区。红专街和东风街打造成以音乐为主题的街区, 定期举办音乐活动, 作为犹太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安街打造成手工艺街道, 犹太人先后开办了哈尔滨最早的烫发店和西服制衣厂, 对皮毛鉴定具有卓越的见识。霞曼街以美食为主题的街道, 主要经营西餐等异国风味。端街和红星街以文化为主题街道, 可以举办文化展、画廊等体现犹太文化和精神。

3.3 旅游价值开发

积极挖掘旅游开发潜力, 旅游线路策划为中央大街沿线和辅街线路的系列体验。中央大街沿线:远东银行—别尔克维奇大楼—犹太医院—马迭尔宾馆—阿基谢耶夫洋行—奥坤大楼—国民银行—阿格夫洛夫洋行;辅街线路:红星街 (文化街) —犹太新会堂—端街 (文化街) —原犹太养老院—霞曼街 (美食街) —米尼阿久尔餐厅—大安街 (手工艺街) —东风街 (音乐街) —红砖街 (音乐街) —犹太养老院—艺术学校—老会堂音乐厅。

3.4 促进国际交流

哈尔滨用包容的胸怀接纳了犹太人, 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通过再现犹太生活, 打造历史保护区, 吸引犹太人来到哈尔滨寻根, 促进中犹文化和经济的交流。

综上所述, 犹太建筑与犹太文化是哈尔滨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 是发展友谊、增进合作的宝贵财富;我们应合理的保护和利用, 使其价值再现, 为哈尔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璀璨。

参考文献

[1]齐虹.哈尔滨市犹太人建筑遗存保护与利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论文, 2006.

[2]王健.哈尔滨犹太社区新探[J].史林 (1998 (02) 辑) , 2007 (8) :97.

工业建筑遗存 篇9

工业建筑遗存又被称作工业遗产,是指从18世纪近现代工业建设开始后,每个不同阶段遗留下来的包括工业厂房、劳作器械、生活作坊和仓库等具有历史、建筑和审美价值的社会活动场所(1)。追随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曾经在中国城市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工厂渐渐从城市中心迁出,转移到郊区或新城,被废弃在城市中的老厂房渐渐被人遗忘。近年来,工业遗产的价值逐渐被关注,很多城市开始着手进行工业建筑遗存的更新和改造以便使它们重获新生,成为城市新的景观,并承载新的生活。上海、北京、广州等是中国最先开始工业建筑遗存更新实践的城市。

目前中国各城市工业建筑遗产更新的基本做法是在旧有建筑的框架内替换进新的、适应现代需求的功能,常见功能如博物馆、展览馆、创意基地、餐饮娱乐和公共景观设施等。旧有的工业厂房又常常以组团的形式出现,所以现行的更新模式很多是以上功能的综合置换和开发。中国近年来涌现出一批工业建筑遗存更新项目,其中不乏优秀案例,但也有很多改造过于急功近利,违背了重新焕发建筑活力的初衷。一些工业建筑遗存在改造前没有经过缜密的规划和设计,导致改造后缺乏吸引力,加之地理位置偏僻,无人前往(图1),或是更新后的功能定位脱离大众需求和消费水平,参观者不愿长久停留(图2),无法达到重新激发城市活力的目的。

二、“社区活力”解析

1.“社区”与“活力”

“社区”一词为外来语,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于1881年首先使用community这一名词(一般译为“共同体”、“团体”、“集体”、“公社”等),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学家在翻译英文学术著作时,将community译作“社区”,因其与区域相联系,社区有了地域的含义,意在强调这种社会群体生活是建立在一定地理区域之内的。1955年美国学者G.A.希莱里对已有的94个关于社区定义的表述作了比较研究,发现其中69个有关定义的表述都包括地域、共同的纽带以及社会交往三方面的含义,并认为这三者是构成社区必不可少的共同要素。“活力”一词在《当代汉语新词词典》中有两层含义:一为旺盛的生命力,二为借指事物得以生存、发展的能力(2)。

2.“社区活力”

著名城市设计理论家凯文林奇教授曾经提出用于评价优良城市形态的五个关键要素—活力、感受、适宜、可及性和管理(3),活力被放在第一位。结合“活力”在《当代汉语新词词典》中的释义,则可以把“社区活力”解释为使社区能够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旺盛的生命力。

三、案例选取及概况

1. 选取原则

本文选取上海三个工业厂区的更新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案例的选取原则有如下几点:

地域集中—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方的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状况差异很大,所以案例选取的首要原则就是减少地域差别。由于上海是20世纪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有大量的工业建筑遗存,其中很多已经或正在经历更新和改造,所以本次研究将案例选取的地点限定于上海。

时间相近—随着上海市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开始全面发展,2004年底,上海市经委建设了17个创意产业区,意图用创意产业让城市老工业园区重新焕发活力,正是在这一阶段,上海涌现出了许多工业厂区的更新案例(1)。

功能、规模、运营差异——选取功能、规模、运营存在差异的更新案例,有助于对激发活力的不同手法的分析比较。

基于上述原则挑选案例,有利于对工业建筑更新中多样的活力激发设计策略进行比较分析,红坊国际文化艺术社区、上海田子坊和上海八号桥时尚创作中心在更新前,工业建筑本身并没有鲜明的特点,但是经过不同的设计手法进行更新和改造后,散发出全新的、与众不同的活力。

2. 案例介绍

上海红坊国际文化艺术社区—其前身是上钢十厂冷轧带钢厂房,建于解放初期,是厂区内仅存的比较完整的厂房,闲置多年,在上海市政府把这片区域确定为公共文化用地后,于2005年摇身一变成为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总建筑面积1.8万m2,其后这里经过一系列深入的扩展和改造,最终成为一个包含艺术、设计、办公和休闲娱乐的综合性的文化艺术社区(1)。目前,红坊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参观者和工作人员,逢周末和节假日来参观的游人更多。经过更新改造后的红坊获得了更大的活力(图3),对红坊内部各个人群聚集的空间创造手法的分析,有助于研究在红坊这样原先较完整的工业厂区内部激发社区活力的设计手法。

上海田子坊—街区形态成型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田子坊内部就已承载许多不同的功能,除了住宅和弄堂工厂之外,还有司法机构和行政部门,以及大学和医院。1947年前后,田子坊共有工厂约17家,包括上海食品工业机械厂和上海钟塑配件厂等。之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些工厂逐渐闲置,一些新的城市功能开始进驻。2000年开始,田子坊进行了全面改造,开发旧厂房约2万m2。其中原先比较大型的废弃厂房经过改造成为了泰康路马路菜市场,中小型的厂房则逐渐更新成商业娱乐空间(4)。田子坊的里弄式工厂形式有别于其他的工业厂区(图4),自下而上的更新形式促成了功能上的巨大转变,从而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获得极高的人气,这些都与田子坊特殊的改造背景和改造策略密切相关。

上海八号桥时尚创作中心——建设共分两期,一期由原上海汽车制动器厂的8幢建筑组成,于2004年11月改建完成,占地约0.7hm2,总建筑面积约9 000m2;二期是对一座U字形平面的汽车零部件厂房改建,于2007年6月建设完成,占地约0.24hm2,总建筑面积约8 400m2。一期和二期隔着马路对望,通过一条位于顶层的空中廊桥连接(5)。八号桥与前面两个案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面向的对象不同,其内部空间主要作为建筑艺术和广告传媒工作室,配合少量的餐饮和商店,所以更像是一个办公区域而不是休闲娱乐场所,除了公共空间,大部分场所是禁止外人进入的。然而八号桥作为办公区来说,却又多了些休闲娱乐的氛围,这得益于建筑师在改造之初就已明确建成后的功能布局,运用多种手法对厂房进行改造,创造出了丰富的空间感受,符合时尚创作中心的功能定位(图5)。通过分析其设计手法,有助于研究不同更新目的和更新功能下相对应的设计策略。

四、案例比较分析

1. 室外公共空间的设计策略

红坊—中心开放空间。红坊内最能吸引人群停留的就是在园区中占据中心位置和主导地位的1.5hm2的大草坪,所有建筑围绕之呈包围之势(图6)。设计运用多种手法使这里更具吸引力:草坪南、北两侧各有一段坡起,不仅形成了围合感,适宜的坡度也方便人们或坐或躺,停留小憩(图7,图8);东、西两侧各通过一个小广场与周边种植的树木过渡,在草坪周围形成了一个柔和的屏障(图9);草坪上还布置有原工厂的生产部件和各种现代雕塑,增添了草坪的观赏点。

田子坊—线性的里弄空间。田子坊的里弄式布局,尺度宜人,除了个别节点位置的小广场之外,其他都是线性的公共空间,非常有利于营造商业氛围,这也是其他大尺度工业厂房望尘莫及的。田子坊也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这个优点,在狭小的弄堂空间里尽可能地扩张商业空间,吸引消费者(图10)。

八号桥—边角式空间。用地的局促决定了八号桥不会有太多的室外空间。既不同于红坊有大片的广场式草坪,也不同于田子坊线性的建筑与弄堂空间平分秋色的布局,八号桥的建筑在总平面中占有绝对地位,这里的公共空间是建筑之间剩余的缝隙,是顺从于建筑物的边角式空间(图11)。

2. 室内外过渡灰空间的处理

红坊—利用厂房原有结构形成灰空间。红坊内建筑留出了有利于交流活动发生的灰空间,采取的方式是在改造厂房时利用原有结构在建筑入口制造灰空间(图12)。

田子坊—自发形成的里弄灰空间。田子坊的建筑边缘灰空间主要是由各个商户自发创造的,由各式各样的雨篷和遮阳伞组成,由建筑本身形成的灰空间较少。各不相同的雨篷不但让商户可以在公共空间里摆放更多桌椅来扩张自己的营业空间,也为整个田子坊营造出一种熙熙攘攘、充满活力的氛围(图13)。

八号桥—精心设计的灰空间。由于八号桥布局紧凑,室外空间相对较少,所以建筑师精心设计了很多可以激发使用者交流的灰空间。如在3号建筑中,建筑师保留了建筑原有的构架,拆除一部分墙体,把室内与室外打通,这样就为这个建筑里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三面围合的有屋顶覆盖的交流空间(图14)。建筑师在八号桥二期设计中将主楼梯的一面墙完全打开,形成了一个面向中心平台开放的灰空间,还通过加大楼梯平台创造出吸引人们停留发生社交活动的缓冲空间(图15)。二期的入口采用架空的形式,并通过一个大台阶分流车辆和步行者,步行者经过台阶上到建筑中央的大平台,或在此停留,或去往各自的办公室(图16)。

3. 建筑单体的改造

红坊—尊重原有建筑的改造策略。红坊内老厂房的改造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有的结构,只是在内部根据使用功能增加了一些新的构筑物和隔断,让空间的利用更为理想(图17)。设计结合现代使用功能,把新老建筑结合起来统一考虑,同时不破坏老工业园区的整体氛围。新建筑的立面设计也与老厂房保持统一,大量使用红砖,力求强化园区的整体性(图18)。

田子坊—由商户自发的微改造。田子坊里大多数建筑立面的改造是由业主在墙上增开窗洞和玻璃橱窗,以及配合店铺的主题对门面所做的改动(图19)。建筑内部空间的改造,一部分体现为与立面改造相结合的通过加设凸窗或阳光房的形式向里弄扩张内部空间,一部分则是为了适应功能需要对平面和房间分隔作出的调整。

八号桥—基于创意办公需求的全方位改造。八号桥的单体建筑在设计时灵活运用工业建筑原有的结构构架和特殊的层高,同时根据办公要求设置不同大小的房间,各公司的办公空间不尽相同,一些房间从厂房的横向分隔,通过单侧外廊相连,一些房间则是从厂房的竖向分隔,内部通过螺旋楼梯通到夹层空间,丰富了建筑的内部空间,也为入驻的公司提供了更多选择(图20,图21)。由于八号桥功能定位趋于商业办公,所以对于立面设计,建筑师大胆采用了多种具有现代感的材质和配色,与其他工业建筑遗存的改造大都选择尽量保留建筑原有材质的策略并不同。尤其是连接一期和二期的空中廊桥,完全由钢和玻璃打造而成,充满了现代感和商业气息,成为八号桥的标志(图22,图23)。

4. 更新中的功能定位

红坊—综合的功能地位。红坊内入驻的租户主要包括艺术文化、创意设计、办公贸易、休闲娱乐、广告传媒五大类。其中上海雕塑艺术中心和现代民生展览馆作为有固定展出的展馆,吸引了一批比较固定的人群。一些创意类工作室和商店位于建筑较低楼层,其他则安置于厂房中央通高部分加建的二层空间内,最大化地利用了工业建筑的空间特点,也促进了不同的适用功能间的交融。

田子坊—浓厚的商业氛围。田子坊内部的功能以商业和餐饮为主,与其他工业厂区更新最大的不同在于,田子坊从过去到现在都承载着居住的功能,目前田子坊里仍有一部分老住户,富有生活气息的景象也为田子坊增添了别样的活力。

注:表中所有分析图由肖绘制

八号桥—安静的办公场所。八号桥的功能定位是时尚创作中心,里面分布着的大多是各种创意工作室,因而在八号桥看到的更多是步履匆匆的上班族而不是闲庭漫步的参观者,使用公共空间的也多是出来小憩或者讨论的工作人员。这种功能定位也为八号桥创造出一种安静而有条理的氛围。

五、激发社区活力设计策略

目前,中国关于工业建筑遗存更新改造的实践日益增多,如何在更新后使之重现活力是应重点探讨的课题。通过对上述三个工业建筑更新案例室外公共空间、建筑外在形态和更新功能定位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探讨激发社区活力的不同形式和设计手法,可以总结出如下设计策略(表1),或可为今后的相关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

人的活动具有多样性,吸引人们驻留的空间需要根据不同的人群类型进行相应的设计,激发相互间的交流,为场地和社区带来更大的活力。红坊通过提供多种混合功能和大草坪开放空间,吸引了各个年龄层的人群;田子坊的里弄式亲切布局和自下而上的自发的改造行为,以及各种充满文化冲击的对比,让来到这里的人流连忘返;八号桥的改造紧紧抓住创意工作室的功能需求,营造出理想的办公氛围和丰富的交流场所。

通过对上述案例的研究,可以归纳出,更新中的功能定位对社区活力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决定了社区中活动人群的数量和类别;室外公共空间的塑造影响着社区内人群的活动方式和停留、交流地点,同样是激发社区活力的重要因素;建筑外在形态是人群对社区的直接印象,同样影响着社区内的整体氛围。面对不同类型的工业建筑遗存更新实践案例,需要将这三个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才能有效激发社区的活力。

摘要:本文结合三个工业厂区更新案例,分析在不同开发背景和空间状态下,激发和保持社区活力的设计策略和更新手段,研究在不同类型的工业遗存建筑中有效营造场地活力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工业遗存,城市更新,社区活力,设计策略

参考文献

①参见:宗轩.上钢十厂的优雅转身——上海红坊国际文化社区更新实践.城市建筑,2011(8):52~55

②参见:蒋涤非.城市形态活力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16

③参见: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④参见:李燕宁.田子坊上海历史街区更新的“自下而上”样本.中国文化遗产,2011(3):38~47

工业建筑遗存 篇10

关键词:天津第一热电厂,产业建筑遗存,改造再利用,开发模式,开发类型

1 天津第一热电厂发展概况

1.1 发展概况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天津第一热电厂(以下简称“天津一热”)始建于1937年,坐落在天津市河东区六纬路,占地面积20.4hm2。天津一热是天津市最大的热电联产企业,主要担负向京津唐地区供电和向市内河东、和平、河西、河北等区部分地段的供热任务。天津一热位置见图1。

天津一热紧邻天津的“母亲河”———海河,2009年天津市完成了重点规划编制工作,天津第一热电厂因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和对城市景观的影响,根据正在编制的《海河两岸城市设计导则》,其用地性质被调整为城市公共用地和商业用地。天津第一热电厂停产后,对部分产业风格突出、厂房结构良好的产业建筑予以保留,其余建筑质量较差的产业建筑将被拆除。天津第一热电厂记录了天津产业的发展历程,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构成了天津城市历史的印记。

1.2 基地概况

第一热电厂地块西至海河,东至六纬路,北至十三经路,南至大直沽3号路,据海津大桥5km,距外环线10km(见图1、图2)。可用地面积14.4hm2。

区域内现状建筑主要由2幢不同时期的厂房及1985年建造的烟囱组成(见图3)。厂房1始建于1937年,后经多次扩建,成为天津最大的热电厂,同时也是日本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工业遗址。厂房2建成于1986年,主要负担向京津唐电网输电及向部分市区的供暖任务。

2 国外产业建筑遗存改造再利用案例分析

2.1 德国鲁尔工业区

鲁尔地区是欧洲乃至世界最大的工业区,位于德国经济最发达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的中部,540万人,是由11个中等城市和4个地方行政区组成的密集城市区域,其中包括多特蒙德、埃森、杜伊斯堡等著名的工业城市(见图4、图5)。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鲁尔工业区的主要工业,如煤矿、钢铁、化工、造纸及纺织业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经济转型与工业区改造问题迫在眉睫。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于1989年创建了国际建筑展览公司IBA(International Building Exhibition),进行了大规模的鲁尔区更新计划,这将濒临死亡的遗存产业建筑区变成具有多重意义的的历史博物馆、极好的文化娱乐休闲圣地。经过近20a的改造,鲁尔工业区己经脱胎换骨,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鲁尔工业区改造的开发模式是一种典型的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开发模式。鲁尔复兴的10年计划实施如果没有政府的有效介入、先期环境污染的投入和政策支持的配套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

2.2 英国泰特现代艺术馆

英国泰特现代艺术馆的前身是伦敦热电厂,这里曾经是伦敦地标。从热电厂到艺术馆的变身似乎太不可思议,这一改造也是工业遗产研究者们所津津乐道的改造性再利用案例之一(见图6、图7)。伦敦热电厂由小斯科特爵士(Sir Giles Gilbert Scott)1947年设计,1963年完工。伦敦市政府在泰特现代艺术馆选址时经过仔细调查,发现伦敦热电厂在地理位置、空间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极具优势。热电厂极具工业感、现代感的建筑风格与现代派所展现的艺术风格交相呼应,热电厂高大空旷的空间能够为不同类型的现代作品提供绝佳的展示空间。

泰特现代艺术馆采用的是“自上而下”模式和保护性改造再利用为主的模式并行的开发模式。伦敦热电厂的保护与再利用不仅成为英国产业建筑遗存改造再利用发展的典范,同时带动泰晤士河南岸地区从贫困衰退的旧工业区走向富裕的文化繁荣地区(见图8)。

天津第一热电厂与泰特现代艺术馆前身同是热电厂,它们拥有同样高大的烟囱和宽敞的厂房,同样伫立于代表城市发展和城市文明的重要河流沿岸,地处城市的重要地段等。泰特现代艺术馆开发模式的成功经验为选择适合于天津一热改造再利用的开发模式研究指明了方向,如果能采取“自上而下”开发模式,由政府有序地引导改造再利用,将有效地促进天津一热产业建筑遗存的改造和再利用。

3 天津第一热电厂改造再利用拟采用的开发模式与类型

3.1 开发模式

1)开发方式方面

保护性改造再利用为主:这种开发模式的应用偏重于基地的产业历史文化、景观等价值,开发的出发点侧重于产业建筑功能的使用和景观的展示,通过挖掘整个地区的保护再利用价值,对具有产业文化景观价值的场所进行保护性开发。此类开发模式在我国产业建筑遗存的改造再利用中已经非常具有代表性,例如,上海“八号桥”时尚创意中心的改造就运用了这种开发模式。上海“八号桥”时尚创意中心原是上海汽车制造厂15 000m2的旧工业厂房,砖木结构的厂房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已是破旧不堪。经过精心改造,原老厂房中那些厚重的砖墙、纵横的管道和斑驳的地面被保留下来,7幢厂房改建的联动办公楼中仍充满了工业文明时代的沧桑韵味,也处处流露出现代文化气息。

天津一热产业建筑遗存不仅具有产业历史文化价值,也具有独特的产业景观价值,遵循保护性改造再利用的开发模式对现有设施的发展优先于任何形式的新的发展的原则,适当地增加公共设施和室外公共活动空间,便能使天津一热产业建筑遗存的保护与改造有机结合起来。

2)开发主体方面

“自上而下”的集中开发模式:在世界范围内,“自上而下”的集中开发模式大致分为两支:一种是对大规模产业建筑集群整体进行的改造;另一种方式是对产业建筑遗存的整体开发,其开发模式更为综合。从国内的发展来看,目前这两类开发模式在一些体现政府决策的规划方案中已经部分得到了体现,并显示出其具有的优势:(1)有助于城市在整体上实施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发展战略;(2)政府介入开发会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推动城市产业建筑遗存整体环境的提升和基础设施的改善,这一点是自发式开发做不到的。在天津市重点规划的大背景下,六纬路地区的城市区域发展同时需要政府的有效引导和开发商的积极投入,天津第一热电厂产业建筑遗存的改造涉及天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功能重组,波及整个六纬路地区。对于天津一热厂房这样的空间和尺度,光靠艺术家团体和一般的民间组织的推动是绝对不行的。那么,政府的主导性和具有资金优势的开发商介入就显得十分必要,因此,“自上而下”的集中开发模式是比较适合天津一热产业建筑遗存改造再利用的。

3.2 开发类型的选择

1)主题博物馆

产业建筑遗存改造再利用的主题博物馆开发类型是以博物馆展示形式为主,实施对产业建筑遗存的保护与展示,主要适用于具有典型建筑风格和文化景观的产业建筑遗存。由于产业建筑尺度规模不一且有各自的景观特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把展示分为露天博物馆和室内博物馆。在露天博物馆中,不仅可以观赏到较大尺度的独特工业景观,还能参与在废弃设施中开展的游戏故事;室内博物馆以展览为主,也可开展讲演解说﹑亲身体验等旅游方式。这种开发类型能表现出对于天津一热产业建筑遗存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情感价值的延续,也包括对产业建筑美学价值和潜在经济价值的追求。

天津一热产业建筑遗存拥有大尺度的厂房空间和众多的室外构筑物,两者同时符合将其改造为室内博物馆和露天博物馆的标准,因此,主题博物馆是比较适合于天津一热电产业建筑遗存改造再利用的开发类型(见图9)。

对于天津一热产业建筑遗存的开发与再利用的强度不必过大,通过恢复性的整治与修复,体现出其产业建筑遗存的历史风貌与美学价值即可,由此可以激发人们的社会认同感,并通过以展示天津第一热电厂产业发展历程为主的运营手段获得经济收益。场地与产业建筑应尽量予以保留,并在原有景观及建筑结构基础上做局部改造与更新,对于具有特殊历史意义或独特风格的建筑物与构筑物可充分利用其建筑意境与空间氛围,创造全新的展示环境;设计还应着重挖掘产业建筑遗存的历史价值,对于天津一热产业建筑及场地经历的发展历史做宣传与回顾,并选择适合参观者的参观方式,以强化直观印象;另外,参观线路的设计也比较重要,在产业建筑遗存设计中应系统地考虑,以突出天津一热产业发展历程的主题。

2)城市开放空间

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城市开放空间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们渴望回归自然并且格外重视环境,于是公园的范畴不断扩大,一些特色公园和主题公园涌现出来,不但给城市带来了美丽的风景,而且给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场所。产业建筑遗存的特殊美学价值与产业景观的独特魅力恰好满足人们这方面的需求,各类主题的工业公园应运而生。天津第一热电厂同样也具备了产业建筑遗存和产业景观的美学价值和独特魅力,因此,城市开放空间开发类型也适合于天津一热产业建筑遗存改造再利用。

城市开放空间开发类型应用于天津第一热电厂地块的改造应以满足市民生活的基本需求为出发点,体现出人文方面的内涵。像天津一热这样拥有产业特色的城市开发空间应定位为产业遗产公园,挖掘其产业建、构筑物新的用途,避免无创新的保留,以至造成景点琐碎、千篇一律和主题不突出。作为产业遗产公园必然有别于一般综合性公园,产业遗产公园创造了一种壮观、跳跃、个性化的独特景观,非一般园林所能达到。天津一热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应结合其产业建筑遗存本身的特征,体现高大、厚重、密实和壮观的气魄,注重特殊产业景观氛围的营造。营造产业景观的主流应该注重充分保留、利用现有产业建、构筑物和地形、地貌、水体、林地,创建充满活力的城市产业景观,达到再造产业建筑和资源再生的效果。

同时,天津一热紧邻天津海河,处于城市滨水区(waterfront)这一特定的城市空间地段,作为一处临水的城市开放空间,应满足人们接触自然、融入城市景观、获得“亲水”体验的资源的需求。厂区内的仓库、发电厂房、设备房等建、构筑物及烟尘、高炉等构筑设施及装卸设备占据着滨水空间,这些元素不同于城市其它区域的景观特色,是决定景观感知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这些景观资源的改造和再利用,营造出具有产业特色的城市景观。

4 结语

综上所述,天津第一热电厂的大量产业建、构筑物具有建筑主体结构坚固、空间高大灵活、体量大的特点,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对其改造再利用开发模式和开发类型的研究具有普遍现实意义。而且,其厂房及开敞空间能够形成一种独特的既有民族特色的、又能体现博物馆和城市开放空间特点的理念。这种理念能够带动一种全新的区域环境形成,将天津一热的历史文脉、工艺流程、建筑空间及城市生活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对于天津当代城市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的范围内产生影响,并成为天津城市建设中具有文化艺术特色的一个新的亮点。

参考文献

[1]陈帆,王驰.产业建筑遗存与转型住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古火山地貌珍品的遗存 篇11

据了解,“旅游业最美中国榜”被誉为旅游界的“奥斯卡”。通过对国内A级旅游景区、旅游目的地城市进行汇总分析,通过自愿申报、自主提交、上级推选等程序,最终有近200家旅游目的地入围初选榜单。此后,由专家、旅游爱好者及网民围绕区位环境、特色文化、智慧旅游、休闲风尚等11个方面进行公开评选,最终产生“2015旅游业最美中国榜”荣誉名单。

近年来,漳浦火山岛旅游目的地知名度不断提升,景区保护开发建设顺利推进,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推动了岛上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凭着“全国唯一的滨海火山地质遗迹、中国第一房车营地、阳光、海水、沙滩”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受到众多游客的青睐,火山岛获得此项荣誉可谓实至名归。今后,漳浦火山岛也将以创建“世界地质公园”和“国际知名、国内一流旅游休闲度假海岛”为契机,以更高的标准、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火山岛景区旅游品质和管理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旅游体验。

“2015旅游业最美中国榜”涵盖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五大湖、七大沙漠、三大雅丹、五大城区、十大峡谷、六大旅游洞穴、八大海岸、六大瀑布、六大冰川、十大森林、十大海岛、六大沼泽湿地、六大乡村古镇、六大草原、七大丹霞、五大峰林17类116处美景。

不良传统遗存之一关系文化 篇12

在现实生活中, 遇事找关系似乎成为人们办事的“不二法门”。那么, 中国人的关系文化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有些人认为, 关系与传统的农耕生产方式相关, 是以亲情为纽带的家庭关系延伸到社会的结果。这种结论, 你不能说不对。但是, 西方人也讲究关系啊!比如, 西方社会学中著名的“社会资本”理论研究中的一些内容。但是为什么不像我国这般“盛行”呢?即便是在“关系文化”大行其道的中国, 也有“亲兄弟明算账”这样的俗语, 历史上为了争夺资源而使“父子反目、兄弟成仇”的例子俯拾皆是。这似乎又告诉我们, 亲情或许不是关系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要拉关系呢?是要获取利益, 达到目的。为什么拉关系能获取利益?是因为一些人掌握着利益。为什么掌握着利益的人, 愿意通过关系把利益分给别人?是因为他掌握的是公共利益。为什么西方社会中的关系没有我们这般“盛行”?是因为他们掌握的利益大多是私人的。即便掌握着公共利益, 外部的监督也十分“厉害”。说到这里, 我们似乎可以找到关系文化产生的根源了。那就是, 关系文化之所以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中根深蒂固, 是因为包括财产、权力等等在内的社会资源过于集中或边界不清晰的缘故。自秦朝以后建立的专制统治体系, 从根本上以“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的理念统治国家。也就是说, 一切权利归皇家。在这种庞大的体系下, 皇家要守住自己的“家业”, 就要“雇人”给皇家做“管家”, 于是就产生了庞大的官僚阶层。除了工资之外, 他并不能随意地攫取他看守的资源尤其是财产。与此同时, 大多数官员又不是“圣人”, 面对自己看管的如此巨大的资产, 让他不“怦然心动”又十分困难!

作为看管资产的官员, 可通过两条途径将资产“转移”:一是根据皇家的制度“合法地”转移;二是通过不太合法乃至很不合法的方式转移。不管怎样转移, 他都需要通过其他的人来实现。那么, 转移给谁呢?当然是转移给与自己关系较近的人。如此这般, 可以顾到人情, 可以争到面子, 可以赢得感激, 更可以获取小小的回报。

同时, 作为想得到“公共”资产、权利等资源的人, 就会利用各种各样的机会, 拼命地与拥有资源配置权的人“拉关系”。这种“拉关系”不是一般的人情往来, 而是为了根本的利益。有了这种“心照不宣”的“互动”, 关系就随之产生了。这种掌管社会资源的人, 与想得到资源的人之间的长期“互动”, 就产生了我们民族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关系文化。

从资源观或财产权这个视角来解释关系文化的产生, 未必是合理的或唯一的。但是, 现实中的一些现象也能帮助我们验证这一观点。比如, 拿一个国企老板和私企老板作为例子。朋友的孩子想找工作, 找作为国企老板的朋友办这种事情较简单, 而找私企老板就有些麻烦。因为如果他对你介绍的人不满意, 他会说:“我这是自己的买卖, 亏赚都是自己的, 不像国企。我需要合适的或者能干的人, 对不起了。”他这样说, 你就不好意思再求他了吧?如果再去求他, 那就是不讲理了, 明明就是想让他拿出自己的财产替你养人了。

关系文化的产生和形成, 源于资源 (财产、权力) 的归属权。而认真地观察现实社会我们会发现,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私人财产的累积和以物权法为代表的国家法律, 对私有财产的认可和保护, 这种基于传统社会生存模式的关系文化, 正在像地球气温升高影响下的南极冰山一样悄悄地“瓦解”。

上一篇:城市快速路导视系统下一篇:低效教学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