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效教学现状

2024-08-25

低效教学现状(共12篇)

低效教学现状 篇1

一、思想政治课及其教学低效的现状

思想政治课是以思想教育为主的德育课,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 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对各种社会问题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谓教学低效是指教学效率不高, 学生不能完全接受和领会教师传授知识的内容。学生不会将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进而也影响到了教师教学的热情。具体地说, 主要表现为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都不高。从学生的角度看, 主要是在政治课堂上大多数学生只是象征性地把教科书拿出来, 但实际上听课的人却寥寥无几, 而一到考试的时候所有的弊端都暴露出来, 背什么会什么, 学生根本不会应用理论知识。试想这样的课堂持续下去怎能高效。另外我们从教师的角度看, 面对这样的学生, 面对毫无反映的学生时, 哪个教师还会有教学的热情与激情, 只有悲哀与叹息。所以, 一些政治教师也只好随波逐流, 不深入挖掘教材, 不分析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不去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只是机械性地把每节政治课的知识点表述清楚, 不追求教学效果的提高。长此以往造成了政治课的恶性教学循环。难道政治课教学只能这样进行到底吗?当然不是!政治课教学低效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呢?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低效的原因分析

课堂是获得精神财富的最好地方, 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最好方式。但长期以来, 由于各种原因, 政治课的课堂给人的印象就是满堂的大道理, 乏味无聊, 缺乏适用性。教师往往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口沫横飞, 而讲台下却是毫无生气、毫无反映, 表情木然的学生。我想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先来分析原因。

(一) 从教师的主导作用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 我深深的感受到了,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本应是为学生服务的, 教学就应该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而在我们的教学中, 教师只顾自己的表演, 而忽视学生在想什么。教师只从理论、教材和自己的思维出发, 而忘记了学生的真实存在。如备课不备生、对相关学科知识牵引不到位等情况屡有发生。

(二) 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分析

在教学活动, 对教师来说是教的活动, 但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习活动。学习是学生自己的认识活动,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 要靠学生自己学, 自己来完成这项任务。任何人不能代替学生学习。而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政治课是一门上课时划一划, 考试前背一背的副科、小科, 对于提高个人能力并无多大的作用, 所以学与不学一个样。还有些学生认为政治课就是死记硬背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 听与不听一个样, 早就过时了。学生的偏见思想及学生的学习动机、内容、目的不明等因素的影响, 使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造成教学效果低下。

三、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策略

教学是一门艺术, 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寻找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博古通今、博采众长, 广泛学习和借鉴其他学科和领域的新信息新成果, 不断的充实自己和完善自我, 做一个知识型和能力型相结合的新型教师, 从而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对政治课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调查研究, 收集信息, 自主探究, 在实践中感悟和体验。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的总结和归纳, 逐步形成了以知识为载体, 以思想为指针, 以情感为桥梁, 以形式为纽带的愉快教学法。通过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 构建情感桥梁, 用真情增强政治课的吸引力

作为政治教师, 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 必须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让学生和教师做到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必定能增进师生间的情感, 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最佳状态,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政治课堂教学氛围。同时也可以提高政治教师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我想教师只有了解学生, 贴近学生,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的良好关系, 使教师对学生有“向心力”, 学生才能亲其师, 信其道, 乐其道。

(二) 思想指导行动, 加强学生对政治课的重视程度

作为政治教师, 必须从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偏见思想入手, 分析政治课教学低效的症结, 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内容, 以达到学以致用。因为只有学生对政治课有了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以后, 其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才得以调动起来, 学生真正才会感受到了政治课的乐趣、政治教师的魅力, 只有这样, 才能使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三) 事例鲜活, 以生活化、典型化的事例说明问题

教师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的同时, 还要考虑教学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有意识地让学生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同时更重要的是举例时应尽量说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因此, 教师除了掌握所教的学科知识以外, 还应该注意学习有关学科的知识, 广泛地阅读实事新闻、科学、技术和文艺读物, 掌握一定的文娱、体育等方面的前沿新闻和动态。政治教师还要全方位的扩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只有这样, 才能更快地提高教学质量, 使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耐人寻味。

总之, 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 只有坚持不断的理论学习, 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和培养, 才能正确把握和实现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只有坚持教师为指导, 学生为主体, 密切配合, 才能实现教和学的真正统一;只有在教学中勇于实践, 大胆探索, 常教尝新, 才能达到思想政治课教学胜利的彼岸。

参考文献

[1]魏丽萍.浅谈政治教学艺术[J].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政治教研组, 2002.

[2]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许坚.政治课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桂林市第一中学政治教研组, 2005.

[4]郑秀荣.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J].衡水中学政治教研组, 2005.

低效教学现状 篇2

浅议重点生态公益林中幼龄林抚育及低效林改造现状及前景

作者:赵凤杰 李延民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13期

近年来,国家对林业建设非常重视。启动实施了六大林业工作目标,加大了造林绿化力度,加快了国土绿化进程。但是,林子越多,抚育的任务越重。目前,我国现有人工林面积0.47×108hm2,其中林分面积0.31×108hm2,中幼龄林面积0.26×108hm2,占林分总面积的84%,形成了以中幼龄林为主体的森林资源分布格局,这些中幼龄林都亟需实施抚育间伐。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经营主体开展中幼龄林抚育及低效林改造积极性不高,使得中幼龄林抚育与低效林改造成为林业工作最薄弱的环节,森林结构和质量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是纯林多,密度大。全国以马尾松、杉木、杨树为主的人工纯林占全国人工林总面积的58.8%,混交林仅占7.9%。有的人工林分每公顷密度高达15000株以上,既严重影响林木正常生长,增加了森林火灾和病虫害隐患。全国每年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达800×104hm2,森林火灾频繁,火险等级提高,灾害加剧。其主要原因是大面积林分密度大、结构差的森林不能得到及时抚育。

中幼龄抚育及低效林改造是培育森林的重要措施,也是林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5年开始,我国开始在东北、东南沿海、中南、西南等森林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实施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中幼龄林抚育项目,以优化生态公益林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重点实施地区包括北京、河北、黑龙江、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广西等23省(自治区、直辖市)、四大森工集团的37个县(局)。

全国计划安排中幼龄林抚育1.69×104hm2,单位面积投资标准1500元/hm2(100元/亩)。国家投资主要用于除草割灌、定株修枝、抚育间伐、间伐物运输、林地清理、作业设计、检查验收等方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适当提取一定比例资金用于作业设计、检查验收。主要任务是对过密、过纯的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进行有效抚育。对过密、过纯的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进行有效抚育,旨在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培育健康森林,防止森林火灾、病虫害发生,使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统合效益得到正常发挥,促使林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低效教学现状 篇3

【关键词】农村小学 数学课堂 低效 对策

农村学校分布广泛,是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强调很多政策要向农村学校倾斜,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直比较薄弱,课堂效果不尽人意,现就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的现状及对策说说我们的几点想法。

一、课堂教学低效的现状

1.课堂上老师讲授过多

很多老师在课堂上总是怕学生学不会,给学生举出很多实例,提供很多解题方法,老师不停地讲,学生一味地听。下课了,老师讲累了,学生听累了,效果也没了。特别是在概念教学的课上,尤其突出。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老师只是一味地讲一年有多少个月,哪些大月,哪些小月,要求学生记住每个月有多少天。结果学生学得很乏味,记得也不是很清楚,老师讲得也很辛苦。效果可想而知。其实,有很多东西听是听不懂的,必须要自己动手才行。

2.教学方式单一

在课堂上有时会发现教师的课前准备非常充足,如大小黑板、图片、课件、测量工具等,但如此精心准备的课堂有时却是低效的,因为教师只能按既定教案上课,无法应对学生的临时课堂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课堂上虽然有教师对数学知识与数学方法的单向信息地传递,却没有学生接受、理解、运用知识和方法的信息反馈。

例如,某教师教学二年级上学期“儿童乐园”时,出示一幅数学情境图,图中有一列小火车,共有6节车厢,每节车厢限坐4人。师:看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非常踊跃。

生1:小火車一共能装多少个小朋友?师:很好。那怎样列式呢?生2:我用加法,4+4+4+4+4+4=24(人)。生3:我想乘法,4×6=24(人)。通过几个提问加点拨,本课的重点已经揭示。但老师这时却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师:除了这几种方法,还可以怎样列式?生:……。师: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想一想?生:……。师:我们还可以用6+6+6+6=24(人)。学生一片茫然。师:我们可以这样想,如果每节车厢只坐1人,也就是6个1,如果每节车厢只坐2人,也就是6个2,如果每节车厢只坐4人,也就是6个4。所以,我们可以列式为6+6+6+6=24(人)。教师为了体现方法的多样化,因此挖空心思想出了最后一种解决的方法,并按照自己的设计教给了学生,而实际上,这样方法并不常见,也不利于学生接受。

3.课堂提问简单乏味

有的教师在授课时会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追问学生思考的过程,其看来课堂很有层次性,实则不然。简单会造成问题思考价值不强,学生会像“挤牙膏”似的,教师挤一点,学生出一点,这样的课堂会造成有限时间的严重浪费,学生总是在进行低层次的学习,长期进行会使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证,缺少深度思考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例如,某教师教学一年级下学期“买衣服”。出示例题,一件上衣59元,一条裙子36元。师:妈妈想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裙子,100元够吗?生1:够。师:为什么够啊?生2:应为59+36=95(元),95<100,所以,够。师:同意吗?生齐说:同意。师:还有其他想法吗?生3:100-59=41(元),41>36,所以,够。师:同意吗?生齐说:同意。师:还有其他想法吗?生4:100-36=64(元),64>59,所以,够。师:同意吗?回顾本课,学生发言非常好,用四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了数学问题,体现了解法的多样化,但教师的点拨语言过于单一,仅仅是“同意吗”,没有提升总结学生的答案,这种重复性的提问不仅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解法,而且造成课堂有效时间的浪费。

4.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

学生的参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但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却错误理解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本质,活动流于形式。教师对于合作学习更多进行的是形式上的“形似”,而忽视意义上的“神似”,合作活动有形式却无实质,学生之间在缺乏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的背景下,被动地、无趣地进行“讨论”。因此,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造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低效。

二、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的对策

为了学生成绩的提高,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成为所有老师亟需解决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寻找对策。

1. 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自古以来,教学就是老师教,学生学。在课堂改革的不断探索中,越来越多的老师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使学到的知识更牢固。所以,老师的观念必须改变,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不断创新的能力。只有学生的互动参与,才能让知识消化得更快。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教学过程,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与同伴交流思想的过程与结果;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展示个性化的独到见解;也可以互相启发,彼此分享知识、经验和智慧。只有真正地把合作学习落到实处,才能达到互相倾听、交流、补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才会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尊重他人,使自身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获得和提高。

3. 提高课堂提问技巧

(1)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针对性。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的问题只有明确具体,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为了使课堂提问具有针对性,教师备课时,每设计一个提问都应考虑:要解决什么问题;该不该问;在什么地方问;怎样问等等。

(2)课堂提问要给学生留有探索的空间。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样课堂提问也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如果问题过小、过浅、过易,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如流,这样就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问题要难易适中,要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

例如: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地体会到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十几,我便提问:“这里有14根棒棒糖,小朋友能不能想出好办法,摆一摆,弄一弄,使别人一看就知道是14根呢?”看似简单的问题,却给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体现1个十和4个一。

低效教学现状 篇4

近年来, 英语中考的阅读理解文章从取材到问题的设置上, 主要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 包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评估能力等, 也是相对区分度较大的题目。有不少文章都是从原版的材料中节选的, 三篇文章由浅入深, 考题也是由易到难的。英语中考试题中的阅读文章, 题材大多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历史地理、科学技术等多个领域, 体裁形式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以及新闻报道、广告、通知、操作说明、表格等。总之, 阅读理解是对学生全方位、多侧面阅读能力的考核, 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对各方面的知识都有所积累, 才能更好地适应中考命题的趋势。

二、英语阅读课教学的低效现状

尽管每个教师都明白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英语阅读教学已逐渐上升到了教学的主导地位。但在初中英语《新目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现象, 它会直接影响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保证。仔细进行分析, 目前大致有以下几种低效现象存在:

现象1:教学方法程式化。

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总爱使用模式化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回答一些问题, 而这些问题只是就文章中的叙述进行提问, 没有更深层次的含意;接着让学生机械地跟着录音读课文;最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和复述课文, 或根据课文填写课文下面的表格等等。如此这般的阅读教学模式长此以往影响了许多学生理解的准确性, 既不能有效地推断所读文章的要点, 也不能对文章的脉络进行正确的把握。长此以往, 这种教学模式是缺乏潜力的, 这样的操作肯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仍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

现象2:过分忽视语法。

在《新目标》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谈语法色变, 总把语法教学放在一个非常暧昧、尴尬的位置。有些学校的教师把阅读课当作课外阅读来上, 有时甚至简单地划划词组和对对答案。回想上世纪80年代, 在老教材阅读教学时许多教师过多地偏重了语法教学, 导致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非常有限。十几年来, 我们教师对这种状况一直在进行改革, 虽然已有了明显的好转, 但也有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忽视了应有的必须正常进行的语法教学部分, 未能真正有效地引导学生借助语法正确理解句子, 尤其是缺乏对长句、难句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这影响了学生对阅读材料全面和正确的理解, 也阻碍了学生获取文章的内涵信息。

现象3:处理生词简单化。

处理《新目标》阅读材料中的生词一直让许多教师感到棘手, 有些教师往往片面追求全文的整体理解, 舍弃了对词汇的教学, 在阅读前将有关词汇的词义给出, 而且也只是涉及关键词的一般含义而已, 忽视了词汇在语篇中的特定含义。如果学生对一个词或一个短语的理解有误就会导致对一个段落甚至对整篇文章理解的偏离, 特别是很多关键的高频多义词, 如果不向学生阐明各种意思以及出现的语言环境, 学生是很难真正掌握到位的, 以至于下次读新的文章时, 遇见新的语言环境, 即便老师教过的词对他们来说仍然感觉是新词, 会导致全无印象。

现象4:滥用多媒体。

当今, 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滥用多媒体的现象。多媒体技术确实已广泛应用在教学领域中了, 但多媒体若使用不当或过多则会干扰阅读教学目标的达成。如果把阅读材料中的主要情节都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 学生就会失去本应通过文字解读和推理归纳才能获得的信息, 这样就会限制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 多媒体的滥用或泛用会阻碍学生推理能力和文字解码能力的提高, 在一程度上也严重扼杀了学生追求新奇思维的探究心理。

三、《新目标》阅读课教学的有效对策

为提高阅读课教学的有效性, 建议可以采用以下几点针对性的有效对策:

对策1:有效利用阅读策略感知信息。

模式化的师生一问一答式的阅读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在阅读中的运用。实践证明, 在《新目标》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师生、生生互动的方法, 这样更能培养学生独到的思维和推理能力, 鼓励每位学生都能较轻松地参与讨论, 发表个人意见, 教师也可以轻松地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最后还可以通过填图表的形式, 对辩论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 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这样通过阅读, 能达到较高的教学认知目标。

对不同体裁的阅读文章应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 从不同的角度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 记叙性的阅读文章, 可让学生通过略读、跳读, 辅以适当的小组合作学习, 理解文章中时间、空间、过程的顺序与关系, 引导组织全班进行讨论, 全面理清文章的脉络, 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目的。对于说理性的阅读文章, 帮助学生找出各段落的主题句是可行的方法, 可以让学生对每个段落提出一个问题, 再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式的讨论寻找答案, 将更有利于使学生形成带着问题进行有效阅读的习惯。

对策2:借助语法理解句子, 正确获取信息。

阅读教学也不能一概否定语法的作用, 因为借助语法才是正确地理解所读语言材料, 获取作者传递的信息, 达成阅读目标的有效方法。反之, 脱离句法分析的阅读往往是肤浅的, 理解的偏差也是不可避免的。

在初中英语阅读文章中, 结构复杂的复合句、长句和难句很多。我们可以先就阅读课文的信息载体作用进行合理的设计, 其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运用情景引入新课文。 (2) 带着问题快速读课文。 (3) 介绍本节课阅读策略, 让学生运用这种阅读策略仔细读课文。 (4)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进行汇报。 (5) 让一位学生到黑板上完成信息填写, 其他同学一起在书上填写。 (6) 全体根据黑板上的信息复述课文。

对策3:正确把握语篇意义, 尽量扩充词汇。

影响阅读速度的最大障碍莫过于生词, 在阅读中教师有必要设置一些有趣味性的词汇思考题, 通过让学生积极思考, 帮助他们掌握所学词汇的基本含义。这样能让学生明白阅读过程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和信息的过程, 而是不断思考和推测的过程。学生在猜测词义的过程中, 不仅增加了词汇量, 而且能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 有助于词义的理解和扩展。在语境中有效学习词汇、扩充词汇、了解词汇, 正确把握语篇的意义和发掘文章的内涵, 也是阅读理解的重要任务之一。

对策4:恰当运用多媒体, 有效达成目标。

阅读训练旨在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而不仅仅是观察的能力, 过多地或不恰当地运用媒体只会简化阅读内容和降低阅读难度。但是, 如果在需要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或提高阅读理解的难度时, 适时和适度地运用多媒体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学生来说只有画面的回忆, 缺少了对文字意境的想象, 阅读很容易成为走过场的游戏。

对策5:优化阅读课的教学设计。

优化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是阅读教学最不可忽视的环节, 操作时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 精心设计问题, 激发阅读兴趣。

设计问题和回答问题是课堂教学使用最频繁的一种教学手段。如果教师把问题设计得得体和精致, 就能迅速把学生轻松引入问题情境, 同时激发起他们探知和阅读的欲望, 并且促使他们积极开展思考, 对今后的发展英语表达能力能起到极大的作用。

在问题设计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提问的质量, 保证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和梯队性, 对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问题要适当地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精心组织, 甚至对某个问题学生可能有的几种回答在事先有所估计, 教学过程中怎么去引导, 怎么去分析都要有所考虑。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 由易到难的原则。

2. 掌握阅读节奏, 有层次地加以引导。

(1) 鼓励学生快读, 捕捉全文大意。

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训练阅读速度, 提高概述能力, 还要培养他们的猜词悟意的能力, 以及推理归纳能力等, 并能让其在阅读材料提供的复杂的语言环境中抓住文章脉络, 掠过不必要的生词或通过构词法猜出词义, 然后回答一些对表层意义的理解题, 要求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先不要看课文。坚持这种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识记和判断能力。

(2) 指导学生精读, 把握全文信息。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有碍阅读理解的内容, 采用“疏导法”, 即教学生如何抓住重点句、词, 摆脱不必要的困扰;针对阅读中的重要知识, 采用“点导法”, 并且把重要语言点发挥下去。有时还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以及概括能力, 要求他们用绘画或动作等多种方式演绎出来。

(3) 启发学生深读, 领悟全文内涵。

阅读教学时要求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读通文章, 还要启发他们深读文章, 发挥他们的潜能, 引起发散性思维, 抽象出对文章的全面理解和认识, 从而达到进一步培养阅读能力, 达到自学英语的目的。

3. 改善学习心理, 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有的学生在阅读时缺乏自信和耐心, 教师要把改善学生的语言学习心理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尽量创设条件使学生产生语言学习的成功体验, 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使学生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

4. 开展具体读解, 注意阅读过程的反馈调控。

阅读教学时教师应指导学生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进行分析比较, 然后展开具体读解。这个环节里教师应重点采用语感训练法, 重点训练学生的分析与比较的思维能力, 最后概括、抽象出对文章的全面理解和认识。

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英语教师共同的追求。教师在阅读课上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精心设计阅读教学过程, 使学生拓宽视野, 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开动脑筋主动探索知识, 从而达到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提高其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阅读课教学虽然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 但却有其内在的规律。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提高其阅读的速度和质量, 确保阅读教学的质量, 就必须切记阅读教学的教学思路:导入激趣、营造氛围、读中求知、练中强化。

参考文献

[1]李冬梅.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活动案例[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6.

[2]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3]吴本虎.英语学习策略[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4]鲁子问, 康淑敏.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我身边的低效教学行为 篇5

由于对教学本质问题还缺乏理性的认识,我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课堂教学的失效、低效甚至无效。下面仅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过于注重形式而缺少对内容的观照,使形式和内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脱节这一现象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过分注重课堂气氛的“温度”而忽视了课堂教学应有的“深度”

一是课堂教学由传统的“满堂灌”陷入了“满堂问”。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效果,人们在不断批判传统的“满堂灌”现象,提出了诸如启发式教学等新的方式方法。但由于对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把握不佳,有时把启发式教学方法简单等同于提问,整节课频繁而又随意提问,但由于所提问题课堂提问频繁、随意、欠科学性,并且缺乏深度和广度,出现了“满堂问”现象。虽然表面上打破了传统“沉闷”的课堂氛围,使得课堂气氛显得非常“热闹”,实现了由“闷课”向“闹课”的转变。但若课后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就会发现这种“满堂问”只是形成了一种空洞的热闹现象,为了所谓的形式而妨害了内容的有效传播,并未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目的和任务,并不能真正达到优质课的目标,甚至有时是低效的和无效的。

二是过分追求课堂趣味性而忽视了学科性,导致课堂教学缺乏必要的深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课堂兴奋度确实很有帮助。但有时教师为了追求课堂趣味性,一堂课以故事趣闻开头,以诗歌散文结尾,中间还夹杂着诗词歌赋,有的甚至在课中还要做几个小游戏或小品剧。这样使得课堂“温度”确实升高了,师生感情也很融洽。但往往为了讲求形式而恰恰忽视了学科性、知识性、思想性、学术性和趣味性的统一。课堂气氛虽然热烈,但并没有真正抓住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课堂教学目标未能完成,更谈不上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生成”体验了,注重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和发展当然也就成为空话。

二、课堂教学过分依赖于多媒体而导致由“人灌”变成了“机灌”

一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代替了整个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是非常有效的,这一点是勿容置疑的。但计算机组织部不是人,它自己无法根据学生及课堂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法,更无法与学生进行情感和思想上的交流,它仍不可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事实上,由于计算机承担了传统教学中一些板书等机械的工作,本应使教师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计算机不能胜任的工作,投入到引导学生思维等工作中去。但现实中的有些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代替了整个教学手段,教师的工作简化到只是在电脑前点点鼠标,敲敲键盘,甚至连板书也由电脑完全代替,教师成了名副其实的放映员,而教学由原来的人灌变成了机灌,这样的脱离实际的多媒体教学也是没有生命力的。二是过多追求数学课件的趣味性和新颖性而忽视了教学功能。计算机固然有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但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其声光影画等方面的运用必须要与学生接受能力相适应。但有一些课件,包装华丽,令人眼花缭乱,时而插入一段音乐,时而演示卡通动画,使课堂成了多媒体功能展览,这样不仅不能增强教学效果,反而干扰了课堂教学。制作课件不仅要讲求艺术,更应讲求科学,不应当过分追求画面的美观和所谓的技术含量而忽视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应始终树立一个观念,那就是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和堂教学形式必需紧密结合,如果仅仅是为了形式而形式,那就脱离了课的真正目的,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时其危害甚至比传统教学形式下的课堂教学更加有害。以上虽是长期在成人及师范专科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点经验,可能与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的有些理论和实践并不相符,希望同仁批评指正。

我身边的有效教学

——分数的意义教后随谈

五年级分数意义的重点是概括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我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东西产生分数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凭借产生分数的过程概括分数的意义,揭示分数单位的意义,但感觉学生对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理解的深度是不够的,于是我利用班级的学生作为教学资源展开教学活动,以进一步理解新知识。

“我们的教室中,什么可以看作单位 ‘1’?”这是一个开发性的问题,只要教师继续要求学生回答总会有比较满意的答案出来。果然,班级的同学可以看作单位 “1”;班级里的课桌可以看作单位“1”;班级里的日光灯可以看作单位“1”等等。学生不断回答的过程,就是单位“1”内涵的拓展过程。

我任教的班级有50人,叫后面的两个人做评委,剩下的48人要求学生说出分数。1/48,有学生这样回答,并介绍了他的想法。有1/48当然还有2/

48、3/48等等,我特意和学生一起数出3/48中有3个1/48;1/4,又有学生回答,他是根据班级里4大排的同学说出这个分数的,我有特意和学生一起数出3/4中有3个1/4;1/24,回答刚刚结束,学生们就知道同桌为一份,班级里的同学就是24份;1/6,这是根据班级里6行同学得到的分数;1/8,1/16,1/12,1/2这些分数都出现了。在学生看同学,说分数的过程中,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对分数单位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体会到往往先找到分数单位的分数(如1/4),就可以想出同分母的分数(2/4,3/4等),而这些分数中往往包含了几个分数单位(如3/4中有3个1/4),感悟分数单位的存在价值。

班级是学生每天生活学习的地方,每天都演绎着不同的故事,每天的故事使学生对班级的一切都很熟悉。利用熟悉班级里的数学信息作为教学资源,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到,十分形象易于理解掌握,只要合理开发利用就可以打造有效的教学。

我心目中的高效课堂

在全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时大幅度减少,但是内容并没有减少。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即不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又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呢?那么只有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当今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毕生都要研究的课题,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去构建高效的课堂呢?下面谈点我的几点肤浅认识: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

我们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

什么是教学,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学会的基础上会学。为了达到这个朴实的目标,我们要真正从为了教好自己的学生出发,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出发,去组织好我们的课堂教学,从而不会出现过于注重情境的创设,把课堂变成肤浅的菜场与超市,也不会为了小组合作而合作,为了动手操作而操作。我们应该考虑的是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带给了学生什么,具体讲就是要做好以下几点: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

二、活跃的课堂状态

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我认为,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那么,又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课堂调控,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当然,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双基的掌握,更要在课堂中以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及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促进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

三、科学的学法指导

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若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会事倍功半。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为了教学生会学习,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四、适当的激励机制

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工作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尤其值得我们重视。补差,首先是“治懒”,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首先是“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不集中;练习中懒的表现为练习速度慢,作业完成不及时,家庭作业拖拉等。针对以上情况,分别要施之有效的措施,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请差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二是给他们板演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三是课堂作业堂堂清,教师要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抄袭的机会;四是不能让他们有拖拉家庭作业的机会,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批评,并严格处理。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物理课堂高耗低效现状及解决策略 篇6

【关键词】物理课堂;高耗低效教学;巧问妙答;合作备课

在物理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全面提高物理教学活动的质量,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体提升,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然而,在现实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材的新旧更替,教学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变化;教师个人对教学内容理解差异;学生过去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等等诸多因素造成高耗低效课堂教学频频发生。由于低效课堂的影响,学生在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等方面遇到了很多的困境。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了解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高耗低效症状,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低效课堂的问题,打造低耗高效物理课堂。

一、物理课堂中高耗低效教学的症状表现

1、不重视学情分析

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不再是课堂教学的旁观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是知识规律的探索者。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策略的运用等都要围绕着学生的实际来进行。因此,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然后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然而,如今很多教师偏偏容易忽视这一重要环节,只懂得机械地按照教案进行教材内容的复制,从而使得教学活动脱离学生的实际,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讲到“欧姆定律” 一节的内容时,按照教材上的编排,在探究“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时采用分压式电路来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虽然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电路的基本知识,但是到了高中阶段以后,大部分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已经遗忘了,而且分压式电路的原理对于大多数刚学习高中电路内容的学生来说难度都偏大一些,如果教师直接照搬教材上的内容,而不注意对初中相关知识进行回顾,势必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相当大的困难,降低教学的有效性。

2、表面形式的课堂互动

新课改理念特别强调课堂师生的互动性。教师也正在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想尽各种方式与学生进行课堂上的互动,然而,有些教师片面理解新课改的精神,过多的强调形式上的互动而缺少实质性的内容。例如课堂提问,在新课改实施之前,教师在课堂上可能很少会问问题。而新课改实施后,课堂教学变成问题大本营,问题设置零碎繁多,内容浅显,没有思考价值。这种表面上“一问一答”的师生互动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使得课堂教学陷入高耗低效的地步。

3、课堂演示实验虚拟化

新课改对各学科的课时做出很大调整,用于物理教学的时间相对减少。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相较于语言讲授,课堂实验需要介绍实验原理,演示操作步骤,数据处理,往往会占有更多的课堂时间,为了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些教师就干脆用讲实验的方式来代替做实验。要知道,与语言讲授相比,用实验的手段来呈现物理知识,可以使得知识变得直观具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识,但是如果教师用讲实验的方式来加以替代,这样,就会剥夺学生直接观察的机会,造成学生在理解上的困难。因此这种看似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的讲实验反而使得课堂教学陷入了低效。

二、解决高耗低效课堂症状的策略分析

1、重视在课堂教学前备学生

备课是实现有效课堂的前提条件,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但要备知识、备策略,更重要的是还要备学生。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通过学生的听课反应、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课后谈话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这样,在了解的基础上制定与学生特征相适应的教学计划,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指导下,课堂教学实现有效教学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例如,在讲到“欧姆定律”时,考虑到学生对初中阶段有关电路的知识已经发生了遗忘,那么在讲新课之前,教师就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一下初中阶段的相关知识,然后从学生比较熟悉的限流式电路进行切入,然后再利用演示实验的方式逐渐过渡到分压式电路,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思维难度,提高学习的效果。

2、重视教师间合作备课

教师间合作备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课堂教学中,新内容的引入,知识点的呈现方式,问题的设置,教师分析释疑的方法等等都是因人而异的。备课组教师间合作备课,畅谈教学方法和教学体会,讨论各种教法的利与弊,集众人之长形成优质高效的教案。然后,每个教师再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稍作修改,形成适合本班学生的导学案。如此操作,何愁没有优质高效的课堂呢?

3、重视课堂中的巧问妙答

在课堂教学中,问答是师生之间进行互动的有效途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课堂问答越多越好。课堂上问题设置太简单,缺乏深度,学生容易麻木,不会积极思考;问题设置太难,超过学生的思维深度,学生会失去兴趣,放弃思考。教师的解答强调精辟,能够替学生解开谜团。过于啰嗦会使学生分不清主次,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一般来说,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上新课之前的提问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活动的目的,在课中讲到重点难点知识的时候进行提问可以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新课结束后的提问则更加侧重对知识的总结和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巧问妙答才能促进师生之间形成有效互动。

3、重视课堂演示实验

物理学科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物理实验不仅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其重要的教学手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演示实验的开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很多时候用很多语言都无法表述清楚的知识,一个简单的演示实验就可以瞬间解决问题。例如,在讲到“平抛物体的运动”,教师就可以在讲课之前用玩具小手枪或者用手平抛一个物体来进行平抛运动的实验演示,这样,可以瞬间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一个平抛运动的感性认识,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打下基础。

总之,有效课堂教学是保证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的前提。江苏省实施“五严”规定,物理学科的教学时间进一步减少。作为教师,一定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避免高耗低效式教学,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将新课程理念融入到每一节物理课,确实提高每一个学生的三维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兴莉.让低效教学行为远离高中物理课堂[J].新课程导学,2011年第35期.

[2]张平.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低效”现象透视[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08年12期.

[3]顾振兴.物理课堂低效现象的批评与思考[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1年第22期.

课堂小练笔低效现状及对策 篇7

课堂小练笔开辟了阅读和写作的通道,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 已成了语文老师的共识。然而, 写虽然挤进了课堂, 效果却不容乐观, 不少语文课是每堂一练或每课必练, 但练来练去, 学生的表达能力却没有什么提高, 小练笔走向了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困境。

1.笼统空泛的总结性练笔, 画蛇添足。

不少教师都喜欢在教学即将结束时安排总结性小练笔:课文学完了, 你想对主人公说些什么?或者, 读了课文, 你有什么感受?这类总结性练笔笼统空泛, 学生写的大都是不痛不痒的套话。例如,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中, 教师用临下课前的两三分钟时间, 安排了如下小练笔:“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此时此刻, 你心中一定有许多话想对他说, 请用几句话写下来。”以下是几位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

鲁迅先生, 您真伟大!您为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多, 您憎恨旧社会, 同情劳动人民, 人民永远热爱您!

鲁迅先生, 您心中总是装着别人, 唯独没有自己。病重时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 您是多么伟大啊!

鲁迅先生, 您心中时刻装着劳苦大众, 您永远活在劳动人民心中。

……

这类总结性小练笔重形式, 轻实质, 成了走过场。首先, 学生写的大都是课堂上回答、交流时说过的话语, 无论是学生的思想认识, 还是笔下文字都没有什么提升;其次, 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 再加上时间仓促, 学生只能泛泛而谈, 写的都是干巴巴的、空洞的套话, 教师点评时也只是含糊地予以肯定。再者, 由于经常做类似的小练笔, 已没有挑战性, 学生无需思考, 随便写两句就能交差, 大多数学生都应付了事, 练与不练没有实质上的区别, 学生只是在原地徘徊, 难以获得一种进步感。

可见, 那种仿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你想对主人公说什么”或“你明白了什么”之类的总结性小练笔, 常常是个摆设, 既没有挖掘出文本意蕴, 也没有“反哺”文本感悟, 更没有活化学生的言语心智, 学生既没有得“意”, 也没有得“言”, 更谈不上表达方法的迁移, 这种小练笔可以说是画蛇添足。

2.“套公式”似的仿写, 机械僵硬。

仿写是常用的练笔方式, 用得好, 能帮助学生内化语言, 盘活言语图式。但仿写中也出现了不少“套公式”的现象, 如《落花生》的课堂上, 教师安排了一个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 选择你身边的一种事物, 想想, 你领悟到什么道理, 并写下来。”应该说, 让学生学习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是很有必要的。但练笔的情况却让人大跌眼镜, 班上竟然有50%左右的习作都成了《落花生》的翻版, 文中都出现了爸爸妈妈、弟弟妹妹等, 而且感悟的道理都是以一家人对话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简直就是在套公式做数学题。执教老师也疑惑了, 难道就不该让学生去仿写?可课后明明安排了相关的小练笔啊。

其实, 问题不是该不该练, 而是教师该怎样作适当的指导。就以上例子来说, 教师抛出小练笔后, 就不管不顾了。“仿照课文的写法”这几个字, 一方面, 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让他们跳不出文本的窠臼;另一方面, 学生又觉得无从着手, 仿写课文, 到底仿什么?仿到什么程度?教师都没有作相应的指导。

3.随意而为的想象性练笔, 节外生枝。

想象性练笔能充分激活学生生活与情感的积淀, 对文本意蕴作深层次挖掘, 将作者隐而未发的意思表达出来, 让文章更饱满。但是, 教师在设计想象性练笔时常常任意而为, 有的没有找准空白点, 成了无效、负效的练笔, 有的练笔时机不恰当, 影响了教学进程。

例如, 《草原》第一自然段的教学中, 学生感受了草原辽阔美丽的景色后, 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想象性练笔:“如果你来到这美丽的大草原, 你最想做什么?请用几句话写下来。”从练笔的情况看, 学生思维的确活跃, 有的想在草原上骑马, 有的想纵情高歌, 有的想画下草原美景, 有的想在草原上拍照, 有的想在草地上打滚, 有的想吃烧烤……学生欲罢不能, 心思早已跑出了课文之外, 像脱缰的野马, 怎么也收不回了, 接下来的教学可想而知。

这不能不说是练笔惹的祸。首先, 此处小练笔的题目本身就值得商榷。本文的学习目标是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 品读文章的优美语句, 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而这一练笔, 完全游离于课文学习之外, 偏离了文本内容, 脱离了课文语境, 既没有加深对文本的感悟, 也没有内化表达方法, 纯粹是为想象而想象, 为热闹而练笔。学生的思维信马由缰, 课堂是热闹了, 可热闹有余, 思考不足, 不但无助于课文的学习, 反而节外生枝, 影响了课堂教学, 成了负效的练笔。

对策探究

让文本言语得以“增值”, 表达方法得以迁移, 言语技能得以提升, 是小练笔的真正目的, 也是语文教学的本源旨归。所以, 小练笔要有明确的目标和精准的训练点, 为什么练、练什么、该怎样练, 教师心中都要非常明了, 并且要选择好练笔的时机, 进行有效的指导, 让每次小练笔都能在学生原有的表达水平上有新的提高, 而不是简单的重复。

1.根据文本核心价值, 精心选择练笔内容。

随文练笔应致力于学生的语言发展, 阅读教学中是否有必要练笔、该练什么、怎样练, 并不是任意而为的, 而是由单元教学目标和文本核心价值所决定的。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和文本特点找准训练点, 找准学生语言发展的生长点, 让练笔有的放矢, 才能实现习得语言和内化表达方法之目标。

例如,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六年级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 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该文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来展现人物的美好品质, 因为是以小孩的口吻叙述的, 学生较容易学习内化。结合文本特点及学生写作实际, 可设计如下两个练笔点:第一, 伯父笑谈“碰壁”时的语言描写生动风趣, 说话提示语的位置灵活多样, 其中还巧妙地融入了说话者的动作和神态, 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对话片段。针对学生写作时往往不注意灵活运用提示语的现象, 此处可设计小练笔, 让学生也写一个生活中的对话场景, 要求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 并灵活地运用提示语。第二, 伯父和爸爸救助车夫的片段中, 对人物的动作描写细致具体, 学生平时习作就缺少这样的细节描写, 教师可针对性地设计小练笔, 让学生结合平时观察到的一些场面, 如做家务、运动项目、游戏活动、才艺展示等等, 学习本片段的表达方法, 把人物的动作具体细致地写下来。

2.针对学生思维盲区, 巧妙搭建练笔“支架”。

写作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 如果教师将小练笔抛出后, 没有及时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积淀, 没有帮助学生跳出文本的束缚, 学生思维受文本的影响, 就会出现“套公式”的现象。因此, 教师不但要深入研究课文的语言特色, 发掘有仿写价值的语言范式, 还应帮助学生找出仿写规律, 并进行有效的引导。

例如《白杨》的课后小练笔:“写几句话, 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 可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要写好这个小练笔, 关键是要对边疆建设者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否则, 学生写出的东西就可能苍白无力、空洞无物。因此, 教师要适时补充边疆建设者的相关文字资料和图片影像资料, 让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边疆的艰苦生活和劳动环境, 加深对建设者们无私奉献的理解, 感受他们开发西部的壮志豪情, 学生有感而发, 就能写出生动鲜活的文字来。

再如《威尼斯的小艇》中描写小艇样子的片段非常精彩, 虽然只有短短的60来个字, 但语言生动, 节奏明快, 采用列数字、比喻等方法把小艇的样子介绍得形象生动, 流露着作者对小艇的喜爱之情。教学中, 可设计相关的小练笔, 让学生学习这段的写法, 写写自己喜爱的一种事物。如果教师不作任何指导, 学生就容易出现两种无效的仿写。一种是完全照套书中的句式, 如, 我的文具盒有二三十厘米长, 又扁又平, 有点像……又像……还像……另一种是完全抛开文章的表达方法, 只凭自己的意愿写了一个片段而已, 基于过去的水平, 笔下的文字没有质的提升。为避免出现这两种现象, 教师应找准指导的切入点, 首先要引导学生揣摩其中蕴涵的表达规律, 作者之所以能将小艇的样子写得这样生动形象, 是因为作者细致观察, 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并灵活运用列数字、比喻等表达方法, 把喜爱之情融入其中。接着, 再作相应的拓展: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 还可以采用哪些表达方法?这样指导, 能让学生拨云见日, 既帮助他们把握了写作规律, 仿写时有了抓手, 又使他们走出了文本的束缚。

3.顺应学生学习心理, 恰当把握练笔时机。

小练笔虽然姓“小”, 同样是一种写作, 如果学生没有表达冲动, 教师生硬地在阅读教学中插入一个小练笔, 人为地割裂了教学过程的流畅性, 破坏了和谐的阅读场, 不但收不到预期的练笔效果, 还会影响正常的阅读教学, 得不偿失。所以, 小练笔要把握恰当的时机。高效的练笔应练在学生思维最为活跃、情感不断迸发、情意和谐共振之时, 让小练笔在阅读中自然生发出来, 实现读写结合的最优化, 最终达到内化语言、迁移表达方法之目标。

语文低效教学文化探源 篇8

一、传统的笼统宽泛的思维方 式, 导致有效教学“元概念”的界定大 而无当

中国传统文化思维偏于整体把握对象世界, 往往通过直觉体察和内省冥证以求通悟事理, 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可行性。当然, 它也有缺陷, 即过于笼统和宽泛, 轻视精确和解析, 容易走向空虚玄秘和大而无当, 妨害认识的精确和深入。这种思维特质, 必然通过文化基因的传习, 在现代文化人的思想之中潜移默化。这种重整体把握、轻概念界定的思维习惯, 也影响着今天的语文教学。

近年来, “有效教学”成为基础教育改革推向纵深的一个重要抓手。然而很多人对这个概念仍含糊不清, 或者是各自解读。讨论“有效教学”时, 很有必要先对“有效教学”这个概念进行准确的界定。

“有效教学”的“效”, 根本的含义当有两个, 一是“效果”, 二是“效率”。有些人理解为“效果”, 有些人理解为“效率”。他们各执一词, 是源于对元概念的迥异解读;也有人此处按“效果”理解, 彼处又按“效率”理解, 最终无法自圆其说。不将“有效教学”的元概念弄清, 仍将“效果”和“效率”混淆使用, 业界的争论将无休无止。

将“有效教学”的概念引入语文教学, 必须在顾及语文学科特点的前提下明确界定其概念内涵。笔者以为, 语文“有效教学”涉及到隐效与显效、长效与短效等诸多对关系。语文教学的“有效”, 应该是效率、效果的综合体现, 最主要还是应该指向“效果”, 兼顾关注“效率”。语文教学效果, 有显性的, 也有隐性的, 不能由于显性效果不明显而轻易认为是“无效教学” (或“低效教学”) , 因为还有隐性的效果有待察证。对于语文教学来说, 隐性的和长期的效果更值得关注。语言能力的培养, 是需要很多条件的, 其中极为重要的就是时间的保证。效果的检验, 除了看眼前, 亦应着眼于长期, 不能由于当下“效果”差就枉定是“无效教学”或“低效教学”。在急功近利的心态下, 我们往往过于追求高效率和当下效果, 不免“误判”甚至“错杀”了一些有效教学。从弄清“有效教学”的元概念入手, 抓好语文有效教学, 当有助于消除语文教学中一味追求“高效率”和“好效果”的时弊。

二、传统的综合糅融的文化体 例, 导致课堂教学“泛语文”现象比较 严重

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 在历史的演进中, 几乎没有独立和纯粹的哲学、文学、经学与史学学科, 文史哲充分交融于一体, 成为以章句或文本为表现形式的文化综合体。例如, 《诗经》本为文学, 又被称为经学; 《左传》本为史学, 却也添列于文学和经学之中。由此,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 历来就是融识字教育、书法教育与文、史、哲、经、艺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教育, 教育内容高度综合, 教学目标非常宽泛。

在分科教学相对成熟的今天, 一部分语文教师仍旧习惯于把语文教学目标定得过于宽泛。工具和人文, 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文学和文化兼顾……表现在教学目标设计中, 往往方方面面均要兼顾。语文教学承担了过多的不应该由语文承担或者不应该主要由语文承担的任务。

教学目标是教师期望学生达成的语文学习任务, 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证;但目标要求过多, 就给达标带来了困难。其实, 目标设计简洁一点, 学生反而更容易学得扎实、有效。语文教师应抓住重点, 无需时时处处面面俱到。在教学中, 针对一篇课文或是一节课, 要清楚哪些知识只需大概了解, 哪些知识需要重点了解并能够运用, 要重点训练听说读写中哪一项能力, 能力训练达什么层级, 等等。学会取舍极其重要。

以“人文性”为例, 新课程标准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着力强调语文教学要为“人的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 这是大有必要的。但是, 我们不少人在理解上有偏颇, 认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就是指课文所表现的人文内容。其实,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是指语文课程的人文本质。许多教师弄混了两者, 认为落实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目标, 就是学生对文本的人文精神的理解和把握, 走向了“泛语文”“泛人文”。真正的语文学科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一旦受到“泛语文”“泛人文”内容的挤压, 就会被边缘化。

再以“拓展与延伸”为例, 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它涵盖的知识较任何一科都广泛, 它为教师提供了多方面的、跨学科延展的可能性。有效的拓展与延伸, 有助于丰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有助于学生磨砺意志、陶冶情操、丰富阅历、开发思维、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但大可不必每节语文课都一定要花时间来拓展。语文课堂并非“综艺大观”, 哲学、历史 (甚至地理) 、文化问题的拓展与延伸, 应当适可而止, 绝对不能喧宾夺主。

三、传统的师道尊严的道德背 景, 导致学生“主体性”地位严重缺失

中国人有着根深蒂固的长幼尊卑意识, 表现在教育上, 古代谓之“师道尊严”, 把教师与学生放在一“尊”一“从”的地位。今天, “师道尊严”已衍变为“尊师爱生”, 然而“尊师爱生”仍留有“师道尊严”的痕迹, 师生地位仍然不平等。因而, 常有无视学生人格, 对学生不同意见进行讽刺、挖苦的现象发生。表现在课堂上, 教师常常令学生在事先设定的框框里活动和思考, 教师主导异化为教师主宰, 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许多教师上课很“善讲”, 尤其是语文教师, 一上讲台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自始至终都是课堂的主角, 牢牢主宰了整个课堂, 很少注意到变换教学方式, 调动学生参与。在课堂上, 往往就是:善于朗读的, 教师就一味地读;善于书法的, 教师就热衷于板书;擅长信息技术的, 就尽情地展示课件;甚至, 善于唱的, 还在课堂上亮起了金嗓子。唯恐不能充分展示教师的风采、特长, 唯独忘却了真正的主角——学生。这样的课堂, 学生参与度不高或参与不深入, 不容易抓住全体学生, 只有少数学生能一直跟着教师思路走, 教学效果就比较差。没有全体学生真正意义上的量和质的参与, 正是造成语文课堂教学无效、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语文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 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励、引导所有学生参与目标设计、学法选择, 自主地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积极地参与教学评价等教学过程, 从而改变长期以来教师向学生“灌输”“植入”知识的状况, 而把学习知识、建构体系、培养能力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而使教师变主宰为主导, 有效改变学生“被学习”的状态。

从语文课堂教学具体的操作手法上讲, 要突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一是教学目标要体现主体性, 所有目标设计都围绕学生的发展;二是师生伦理定位要体现主体性, 师生间平等对话, 教与学双方共生共长;三是课堂活动要体现主体性, 要着眼学情设计活动, 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亲历学习活动;四是学生发展要体现主体性, 课堂应该是学生活动、发展的时空存在, 而非教师“表演”的舞台。

四、传统的“实用理性”的价值追 求, 导致教师对“表演控”癖好趋之若 骛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主流追求。人生所指, 不惟学术目的, 亦为得到贵人的肯定与恩宠。一旦得不到恩宠, 难免落寞失意。著名学者李泽厚先生将这一文化概括为“实用理性”, 就是缺乏对超验价值的追求, 只关注现实的、此岸的价值。今天, 仍然有不少教师, 不惟把职业当作理想;也有更多的人将其当作谋生获利的手段, 追求名利, 看重“教而优则仕”。于是, 公开课变成“作假、作秀、作态”的“表演课”。特别是频繁出现的“一课成名”现象, 诱使许多语文教师明知作假而违心作假, 以追求“成名效应”。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上, 有些语文教师在备课时, 更多琢磨的不是学生, 而是听课者、评委的思想理念、心理需求, 以“教为悦己者教”的心态, 把语文课堂变成了“秀台”。久而久之, 低专业含量、形式主义、功利主义的无效、低效教学, 成为语文教学的“流感”。

“表演”现象之一:课堂上组织“无效”“低效”的讨论、探究。讨论、探究应该是围绕某个问题有效展开的, 如果这个问题根本无需讨论、探究 (比如纯粹的知识性问题) , 或者根本无法讨论、探究 (难度过高、时间不允许) , 那么这个讨论、探究就是“伪讨论”“伪探究”。围绕必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 才能形成有效的讨论、探究。纯粹知识性的问题, 通过学生查资料、教师直接讲授等等, 都能解决, 并不需要讨论、探究。问题难度过高, 或者课堂时间不足, 学生又会无法展开讨论、探究。这样的讨论、探究, 最终会流于形式, 毫无效果, 成为典型的无效教学。

“表演”现象之二:多媒体喧宾夺主。多媒体引入课堂, 可以增加课堂容量, 链接教学资源, 创设教学情境, 增加语文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但是, 使用不当, 则可能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新陷阱。现在, 语文教学中出现一种“多媒体化”的倾向, 给语文教学带来明显的影响。比如, 把多媒体当作黑板用, 用多媒体来控制语文教学过程, 教学中一旦出现非预设的教学情况, 要么就弃用课件, 要么就掐断生成, 按照预设程序继续上课。再有, 就是用多媒体对文本进行过度演绎, 导致多媒体反客为主, 取代文本, 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对象。

“表演”课中“表演”形式多种多样, 如学孔乙己打酒, 表演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由《邹忌讽齐王纳谏》而拓展研讨中国古代的妻妾制度, 由《兰亭集序》而探究书法艺术等等。凡此种种, 不一而足。

传统文化之于中华民族, 已入髓入心, 其中精华有之, 糟粕有之。愿我们借语文“有效教学”的议题, 来探究低效、无效语文教学的文化根源。在反思中, 直面流弊, 让语文教学走上一条有效之路。

摘要:语文低效教学, 误导了人们对语文教育本质和主要使命的认知, 影响了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追求的走向, 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随着语文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深人, 语文低效甚至无效教学并未真正销声匿迹。本文试图从传统文化源头上去探寻语文低效教学无效教学的原因, 分析阻碍语文教学改革走向纵深的文化共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低效,文化探源

参考文献

[1]姚玮.关于语文[M].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

当前散文教学低效现象及对策 篇9

但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有些教学内容常常与散文的核心教学价值相左, 以致造成课堂低效。

低效现象之一:目标设定常常混淆文体。

每一种文体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我们的课堂教学也要遵循这些规律。

教《散步》这一课, 有老师重点让学生概括人物形象。《散步》是散文, 散文是不是把人物形象分析作为教学内容, 值得思考。即使是欣赏叙事散文中的人物形象, 也要有别于小说的人物分析。《散步》是篇多么精美的散文啊。文中写了一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故事, 说它普通, 是因为写了一家四口散步的小事;说它不普通, 是因为它有“尺水兴波澜”的情节, 还因为它揭示了关于亲情、关于责任、关于和谐、关于尊老爱幼等等的重大主题。文中的景物描写富有诗意, 为散步营造了美好的氛围。文中的句子富有造型美、情趣美、意蕴美等等。我们把这么多美点丢掉了, 目标设定为分析人物形象完全有悖于散文的核心教学价值。那些弥漫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情思, 也会因为干巴巴的分析而毫无感人的力量了。

有的散文课例干脆写了类似这样的教学目标——“掌握该文 (《背影》) 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典型特征进行细致描写以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这显然是把散文当小说教了。这种把散文等同于小说的教学, 无法触摸散文教学的核心价值, 课堂自然低效了。

低效现象之二:教学内容往往架空分析。

有人说语文课堂语感少了, 涵泳少了, 分析多了, 概括多了。在散文的教学中这样架空的分析、归纳, 白白浪费掉了十分精美的文本资源。再看另一个《散步》课例, 其教学提纲如下:

(一) 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思考

1.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2.他们是在怎样的环境里散步?

(二) 学生回答这两个问题后, 全班讨论

1.文章所表现的亲情体现在哪里?

2.结尾段如何理解?

3.哪一段最能表现出“我”的责任感?

4.这篇文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三) 总结课文内容;朗读课文, 课外延伸, 讨论

1.你知道哪些关于亲情的名言?

2.你知道哪些关于亲情的作品、故事?

3.教师推荐课外阅读文章。

这个案例提纲的内容, 就是老师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寻找, 除了“结尾段如何理解”需要讨论外, 其他内容都是显而易见, 无需讨论。就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也能回答,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 这样的课堂就是低效甚至无效的。这节课缺的就是“语文”, 没有了“语文”, 情感也是空的, 这样的课, 王尚文老师称之为“腾云驾雾式”。

但是, 这样的课堂比比皆是。

低效现象之三:拓展延伸往往架空滑行。

课改以来, 不管是家常课还是公开课, 几乎都少不了拓展延伸。拓展延伸能启发学生思维, 提升学生能力。但许多课似乎是为了拓展而拓展, 其拓展延伸的内容与课文没有多大关系。

教《安塞腰鼓》最后让学生为“安塞腰鼓”写一则宣传广告。而《安塞腰鼓》的核心教学价值应该是通过大量的短句、排比句等句式和修辞手法以及有表现力的词语来表现磅礴的气势、旺盛的生命、炽热的情感。倘若安排“写一则广告语”, 那就是在教学生认识“安塞腰鼓”这个文本“言说的对象”, 而非教学生学习《安塞腰鼓》这篇课文了。

这样的拓展只在强调“言说的对象”, 而把“这一篇”文本本身几乎丢弃了, 难免造成“贴标签”式的随意, 拓展延伸也就架空而行了。

那么提高散文教学的有效途径有哪些呢?

一、认清散文文体教学

散文不同于小说等其他文学体裁, 散文“贵在有‘我’”, 这个“我”就是作者。我们可能要说小说中也有“我”。但我们都知道小说中的“我”是虚构的, 哪怕是自传体小说, 那个“我”可以部分地隐藏, 但“散文必须向读者袒露真实的自我”。我们也知道散文的写实, 又不同于消息通讯的写实。散文叙写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是个性化的, 是“这一个”作者“过滤的人、事、景、物”, 是作者个性化的情思。教散文就是要教学生理解和体验“我”的个性化情思。

比如《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是鲁迅眼中的阿长, 比较阿长性格更重要的是把握鲁迅对阿长情感变化脉络, 弄清鲁迅为什么要这么写阿长。

因此, 散文教学的核心不是分析人物, “而是找到作者最想说的那句话”, 去理解和体会作者的情思。

二、抓住作者情思教学

怎样抓住作者的情思教学, 我们来看李海林老师《幽径悲剧》的教学课例。

(一)

检查预习

(二) 理解课文 (从文内描述对象转向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

1.集中描写藤萝的是哪一段?你喜欢吗?作者喜欢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2.为什么引用了古诗句, 就表达了作者的快乐?

3.“被毁灭”在哪一段?你能理解作者的痛苦吗?怎样体贴作者之心呢? (从作者的直接抒发转向“个性化的语句章法”。)

4.读课文11段到16段, 把有“我”的句子找出来, 画出心理动词。

5.读15段, 看看这一段是什么语气语调?它有什么特点?从中你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关注语气语调, 言外之意。)

6.比较第8段和第15段, 填表。 (关注语气语调, 言外之意。)

(三) 点评小结 (方法引领)

散文抒发作者思想情感有两种方式:直接陈述;隐藏在语气语调中。

这个课例就是教学生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思。我们看老师引导的一系列动作都指向理解作者的情思。紫藤萝的美我们一看就知, 李老师没把这种“寻找”当教学重点, 而是重点带领学生深入字里行间, 从作者的“直接陈述”中去体会, 又从作者叙写的“语气语调”中去体会他的情思, 这也就是在教“怎么写”的问题。

三、适度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应该是将课堂学到的知识转换成一种能力, 或者是再增加一些有用的课外知识, 以此来开阔学生的视野, 启发他们的思维。“真正意义上的拓展, 应该是围绕文本, 强化教学主题,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本。”

根据这一要义拓展延伸, 那么《紫藤萝瀑布》的拓展延伸内容可以是其他借物抒情的小短文, 用以开阔学生视野, 巩固对课文的学习;可以仿写一篇借物抒情的小短文, 用以提高学生写借物抒情文的能力。《安塞腰鼓》的拓展也可以仿写, 如“学习课文, 使用排比、反复、比喻的修辞手法, 运用短句, 进行合理的想象, 描写一个令你难忘的热烈场面。”

课文是课堂教学的根本, 拓展延伸也要围绕课文进行, 不能脱离课文另起炉灶, 专谈课文涉及到的“言说对象”, 那样的话拓展毫无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王荣生, 李海林.散文教学要从“外”回到“里”[J].中学语文教学, 2011 (2) .

浅析课堂教学的低效现象 篇10

一、教学目标含糊不清, 定位不准

以课程目标来代替教学目标的设计空泛而无法操作。教师自己对一节课的任务、教学重点、难点都不清晰, 上课必然平铺直叙, 面面俱到, 无重难点和关键点。这里提一个问题, 那里提一个问题, 看似热热闹闹地上完一节课, 但学生浑浑噩噩, 什么也没学到。特别是一些教师对提到的知识点没有挖深挖透, 今天教一点, 明天教一点, 每次都蜻蜓点水, 浅尝辄止, 导致学生也没有深入掌握知识的意识, 结果课堂效率极低。

二、目标定得太高、太多、太死, 学生够不着, 完不成

这与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造成的结果并无差异。课堂教学要求太高, 脱离学生实际, 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生如坠万里云雾;目标太多, 等于没有目标。例如, 一位教师为《飞夺泸定桥》一文制定的教学目标共有九项, 包括生字、多音字、近义词、分段、明暗线索、细节指导、归纳中心、作业练习、对比描写等, 这么多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是很难达到的。教师定位教学目标不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事, 这也要, 那也要, 没有取舍, 结果课堂上就会什么也抓不住。而有的教师常常是一刀切式地确立教学目标, 不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统一规格, 统一要求。例如, 有的教师贪图方便, 为省时省力, 不顾及学生差异, 在设计课堂训练题和布置课外作业时都是统一的量和质, 这通常会导致学困生“望而生畏”, 尖子生“吃不饱”, 总体教学还是低效的。

三、把学生听懂当学会, 把教师讲完当学完

课堂上教师讲授过一个知识点之后, 常常问学生“听懂没有”, 学生齐声说“听懂了”, 这时一些教师就以为学生学会了, 于是省去一些基本训练环节。其实, 学生说“听懂了”并不意味着学会了。学生的“听懂了”可能还停留在表面或感性认识层面上, 要达到真正理解还需学生自己经历思考和练习操作的过程;学生也可能处于似懂非懂, 没有理解的阶段;也有些学生“人云亦云”, 跟其他学生“随大流”说听懂了, 其实什么也没懂。学生课上说懂, 课下发蒙, 听得好像头头是道, 可作业不会做, 原因就在这里。另外, 教师为赶进度, 按学期初的教学进度表, 一课一课推进教学, 该讲的都讲了, 会不会取决于学生。教师讲完了意味着学生一定学完了, 就一定学会了吗?只有多数学生学会才是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尺度, 教师讲完了而学生没学会, 讲得再多都是没有意义的。我周围的一些教师在学生考试结束后, 都感叹卷子上的题讲过不止一次了, 可学生还是答不对, 我认为症结正在于此。

四、不折不扣地执行教案, 不会运用课堂中的动态生成因素

新课程教学设计强调要重视课前预设, 也要重视课堂生成, 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视具体情况调整教学计划。现实中, 有些教师却仍然只重预设而不重生成, 不折不扣地执行教案。如一位教师在二年级的语文课《儿子》教学中, 设计这样一个环节:“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好像只看见一个儿子?”而学生还沉浸在课文阅读当中, 连续汇报了第一个、第二个儿子的情况, 没有按教师的预设发言, 于是教师便打断学生的回答, 说:“我们来看第三个儿子做了什么?”像这样按部就班的现象相当普遍, 与此相随的还有将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演精彩当成学生学得精彩, 这是当前公开课上呈现的一种极大的误区。许多教师就像演员, 在讲台上唱独角戏, 自我表现欲太强, 自编自演, 越讲越兴奋, 竟然一讲就是四十分钟, 下课铃响了才想提出问题, 进行小结及留作业, 有的时间紧张的教师甚至下课后由学习委员代留作业。试问, 这样的课堂能有什么效果?

五、过分使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手段形式化严重

多媒体教学可在瞬间呈现大量突破时空局限的生动形象的资料, 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它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用得过多过滥, 则会影响学生对重难点内容的把握和理解, 喧宾夺主, 适得其反, 影响教学效果。我曾许多次参加县区级优质课观摩活动, 几乎所有上课的教师都以占据课堂内容60%到80%的课件来上课, 用大量的视频、图片代替文本的研读和语言的品味。电脑、电视、投影仪并用, 声、光、电、影齐发, 搞得学生眼、手、脑、耳并用, 最后晕头转向, 糊里糊涂。结果课上看似热热闹闹, 课下难见实效。过多依赖多媒体会把学生思考的时间挤掉。课堂中教师不必亲自去范读, 自有声情并茂的朗读带;板书不必去写, 课件、投影仪一一呈现。上了一节语文课, 学生几乎看不到教师工整的板书, 听不到教师充满情感的朗诵。这种教学方式, 表面看似提高了教学效率, 实则减弱了教师“言传身教”的近距离感染作用, 不符教学的规律。长此下去, 还可能会降低或消磨掉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追求, 淡化语文课堂中的人文性。同时教师做课件增加了教学成本, 增加教师的劳动量, 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在课堂上却显得没有实效, 事倍而功半, 益在何处?

作文教学低效的症结及出路 篇1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表现。作文教学效率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教学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的大量增加,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写作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将写作能力作为未来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但是,目前我国的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作文教学的成效不大,甚至有越来越差的趋势。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难道是作文教学不受重视?难道是教师不认真?难道是学生不勤奋?其实都不是。那么这些问题的症结何在呢?笔者认为是作文教学出现了两大错位现象:违背了作文生成的自然机制,违反了教与学相统一的规律。

一、作文教学低效的症结

1.作文教学与作文生成机制的错位。现在的作文教学主要是分析一篇篇的文章,训练一套套的技法。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开头结尾、过渡照应、遣词造句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老师详细讲,学生认真学;老师反复讲,学生反复练,是作文教学的主打方式。这样的教学,老师工作量大,学生任务重,但效果却往往不佳。于是教师讲得更细,讲得更多,学生学得更苦更累,作文教学进入了一个高投入低产出的怪圈。教师学生都极力想摆脱这种困境,但他们往往把目光盯在作文的文本上,没有考虑作文的自然生成过程。要解决这个难题就必须纠正作文教学与作文自然生成过程的错位现象,按作文生成的方式进行教学。作文生成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作文的生成实际上是人的精神产品的生产过程。作文在本质上是人在精神领域里进行的创造性劳动。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写作实际上是一个问题解决过程,是任务环境与作者长时记忆和工作记忆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也就是说,是作者面对写作任务,根据自己知识积累、生活经验、能力水平、思维方式等各方面条件所采取的提取、生成、组织、修改的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现在的作文教学实际上是针对作文结果——作品的教学,只注意到作文生成过程的最后阶段。它的着眼点是通过文章的分析来探索写作的技巧,通过肢解文本来分析写作的过程。实质上是以静态的文章分析来指导动态的作文过程,以作文的最后结果来指导作文的生成过程。这种作文教学方式犯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错误,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有点像根据鸡蛋的颜色、形状、特点来分析鸡生蛋的过程一样。这样的教学可以说是缘木求鱼甚至是南辕北辙。多年来,作文教学的低效就是我们作文教学与作文生成过程错位的苦果。

2.作文教学与学生实际水平的错位。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向互动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中起主体作用。教学的效果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决定的,缺少任何一方的参与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只有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处理好教学中的主要矛盾才能实现高效。而在教学的进程中提出的认识任务或其他任务与学生知识能力的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其主要矛盾。可见,要想产生高效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作文教学也是如此,要想实现作文教学的高效就必须处理好作文任务和学生实际作文水平之间的关系。任何过高或过低的任务都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效果。过高,学生完不成任务,并且可能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还有可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打击他们的作文热情;过低,学生做起来轻而易举,可能使学生漫不经心或敷衍了事,也有可能使学生轻视作文或提不起作文的热情。可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作文水平和知识背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相应的作文任务。而现在的作文教学很少考虑二者之间的关系,作文教学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主观性和经验性。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内容无序,教学任务随意是现在作文教学的普遍现象。这就造成了作文教学与学生实际水平的错位,使教学任务与学生实际脱节,这也是作文教学低效的又一重要原因。出现这种错位和脱节有些教师是有意为之的,有些是教师是无意为之的。无意为之的是教师不了解作文教学的规律,进行作文训练常常是灵机一动或头脑一热,或在哪本作文宝典或作文秘籍上看到一个新的题目,或读到某篇文章见到某事就拿来训练,根本没有意识到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和作文水平。有意为之的是教师只针对考试,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和实际,作文教学一切为了考试,一切围绕考试,从头到尾都对准考试这根指挥棒,今日考材料作文就训练如何写材料作文,明日考话题作文就针对话题作文。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学,是应试教育的弊端。不管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为之,这样的作文教学都会使学生无事可写、无话可写,对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作文能力、作文素质的提升帮助不大,这样的作文教学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生成性,从而造成了教与学的脱节。这不仅不能解决作文教学中的主要矛盾,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障碍和教学的阻力。

二、作文教学低效的出路

要提高作文教学的成效就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遵循作文生成的规律和作文教学的规律。只有遵循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1.按作文生成的机制指导作文教学。顺其自然方能水到渠成。作文有其自然的生成机制,因而作文教学必须根据这一机制进行。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写作是一个问题解决过程,是任务环境、长时记忆和工作记忆交互进行的结果。也就是说写作是与作者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思维水平和任务难度等一系列相关因素交互活动的过程。所以作文教学不应该只考虑作文过程的最后一环——作品,而应当对作文的生成过程进行全程指导,尤其是被老师们忽略的作文前和作文后的指导。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养成作文习惯,体悟生活积累素材,加强思考,活跃思维,勤于练笔,增加实践,同时也应当加强一些作文技法的训练。作文教学应当改变以作文知识和文章技法为主要内容的方式,要以语言的积累、习惯的养成和思维的训练为主要内容。语言的积累不仅是让学生抄名言警句、背名篇名段,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将语言和生活联系起来,将作文与生活联系起来。作者与非作者,在前写作阶段,即未进入具体写作情境之前,其认识活动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在对信息的处理方式上。非作者,面对各种现象往往只是被动地、粗糙地加以感知;而一个作者却自觉或不自觉地对信息加以加工和组建,使之在某种程度上和写作要求相联系,并对信息作合乎写作目的的初步加工和重建。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现象有的学生能写,有的学生无话可说的原因。培养学生写作的习惯,将为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推动学生的观察力、感知力及想象力。将作文与生活结合起来有利于语言与生活的转换,不仅可以改变死记硬背的枯燥乏味,还能为作文提供丰富的语言宝库。“写作是对世界进行言说,而世界又是以语言的形式存在于人的思维之中的。”因此,除了语言积累,还得训练思维。因为语言是零散的、无序的,而思维能将语言有序化、层次化和逻辑化。加强思维训练将有利于学生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能力的提高。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语言是作文的基础,习惯是作文的关键,思维是作文的核心。生活和语言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习惯和思维解决了怎么写的问题。

2.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渐进性,这在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早已得到证实。作文教学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作文知识、作文能力尤其是作文素养的提升。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阶段和实际水平来布置任务。首先,教师提出的作文任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不能过高。有适当的难度才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也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其次,作文教学要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要围绕学生的学习、成长、发展,围绕学生生活的社区、地域、时代来进行任务选择,使学生有话可写。再次,作文教学要有阶段性,要形成一定的能力训练梯度。作文教学不能对同一任务反复训练,更不要像无头苍蝇一样东一下西一下。作文教学应当从学生的发展阶段和现有水平出发,有针对有步骤地进行。每次作文教学都应有新的任务,同时又与前一次有一定的联系,这样既易理解又有发展,才能使学生作文能力一步一步地提高,作文素质一步一步地提升。

3.处理好考试与发展的关系,让学生作文能力全面发展。有教学就有考试,因为考试是对教学的有效检测和反馈,但考试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学生的发展才是最终目的。作文考试只是检测和促进学生作文水平、作文能力的手段,而不是作文教学的目的。现行的作文教学过于功利化,把考试当成了作文教学的全部和目的。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有教师方面的,有考核制度方面的,也有社会方面的。但不管怎么说这样的作文评价是畸形的、狭隘的和片面的,这样的作文评价抹杀了学生的个性,限制了学生作文能力的全面发展。可见要想实现作文教学的目的——学生作文能力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转变应试作文教学的观念,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从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虑,处理好考试与发展的关系。作文教学内容应当多样化,不应该只是所谓的哲理和思想,也可以是自己的见闻、感受、看法,可以是同学的心声和呼唤,可以是社区的新人新事,还可以是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风云。作文形式应当多样化,不应该只针对考试的题型,可以是命题作文,也可以是自命题作文,可以是材料作文,也可以是话题作文,还可以是图片作文;可以是改写,也可以是仿写。作文评改要灵活化,可以全部都改,可以抽查改;可以教师改,也可以同学互相评改,还可以自己改。总之,作文教学应当是全方位的、多样的、开放的、灵活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方法来进行作文教学,也才能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全面发展。当然,作文教学也应当教给学生一定的应考技巧,但这只是一个辅助手段而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能够让学生的作文能力和作文水平得到更好的展现和发展。作文能力得到全面发展的学生不一定能写出好文章,但只有考试技巧的学生一定不能写出好文章。所以,学生作文能力的全面发展才是作文教学的根本,考试技巧只是枝节和辅助手段,作文教学应当立足于学生作文能力的全面发展,着眼于作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结语:我们相信只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和实际水平,按作文生成的自然机制进行作文教学,一定能摆脱长期以来的作文教学低效的困境,并出现人们渴望已久的高效作文的崭新局面。

中学作文教学低效率现象透析 篇12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关于作文教学方面的研究较多:有人认为是教师引导不当,训练又不成体系;也有人认为是学生缺乏生活感受,写不出有新意、有内涵的文章。这些不同的表述都是正确的,但如果从教育教学目标去考量,中学作文教学效率低下,可归源于语文教学以阅读为中心、作文教学附庸在阅读教学中和教师的不作为行为当中来。

一、作文教学存在的低效率问题及成因

1.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被边缘化

有部分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把作文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附庸,放在一边不闻不问。把作文教学当作软任务,使得语文课堂变成了地地道道的阅读教学。这样,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就有意无意地被边缘化了。

2. 为应付考试而教是作文教学的通病

为了适应中考与高考的写作要求,避免在考试中出现重大失误并能拿到高分,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强调格式上的“规范”与思想观念中的“正统”。学生以这样的要求写出来的文章,没有自己真实、独到、深刻的见解和理性的思维,当然不会有真情实感。

3. 教师本身写作功底不足

现在的实际状况是不仅学生怕写作,而且教师也怕写作、怕作文教学。许多中学语文教师满足于轻车熟路、采用多年一贯制的应付考试的方法和手段,津津乐道于应试教育模式下作文教学定向、单一的强化训练。可以说,造成中学作文教学缺乏活力的根本原因,是因为部分语文教师自身存在着某些不足。有的教师本身写作能力欠缺;有的教师则对社会生活缺乏关注缺乏思考。

二、提高中学作文教学效率的对策

1. 回归作文教学的本位

首先,要重视中学生写作在其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尊重学生的“言说欲”和“言说权”,引导和激发学生以最切近的生活为出发点,让他们描述自我成长的经历,领悟人生的玄妙哲理,探求人生的发展方向。其次,高度重视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语文教学中必须列入作文教学计划,明确作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

2. 教师要率先垂范,“下水”写作

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勤于动笔。教师只有亲身体验写作的甘苦,感悟写作的真谛,才能逐步具备丰富而深刻的写作体验,更新观念,开放思维,把学生带进鲜活的写作实践中去,提高作文指导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而且,教师进行“下水”写作,并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一方面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获得一种认可和荣誉;另一方面也能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创设写作情境,抒写真情实感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说明了生活是写作之源,没有生活就没有写作。因此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办法。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强调学生将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地表达出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创设教学情境,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问题及其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条件,置于一定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体验感受,追根溯源,探讨原因,寻找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引入动态的作文评价机制

传统作文教学的评价方式一般是以教师的单一评价为主体,而且往往是教师给学生评定一个具体的分数。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针对这一现象,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师生共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挖掘自己作文中的亮点,哪怕是一段短文,一句话,甚至只是一个字,只要用得好,都应当予以肯定。对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构思能力、行文能力、语言词汇能力进行动态评价,强调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上一篇:工业建筑遗存下一篇:幼小衔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