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效原因

2024-08-27

低效原因(共11篇)

低效原因 篇1

新课改实施以来, 广大教师更新了教学理念, 优化了教学过程, 转变了教学方式, 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 但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还不容乐观, 存在大量低效现象。究其原因, 不外乎表现在师生两个层面。

一、教师层面的原因

1.教师的惯性。长期以来, 苏联赞可夫的程序教学法影响深远, 一代又一代的教师仍然从“导入新课、作者简介、时代背景、字词学习、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方面组织教学, 全然不顾学生鲜活生命的存在。即使十年课改理念也冲不散模式化的阴魂, 其依然大行其道。教师对文本解读仍然停留在自己中学时代的理解上, 如《我的叔叔于勒》只讲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看不到菲利普夫妇等小人物的辛酸。

2.教师的惰性。由于信息化的到来和教辅读物的涌入, 教师没有认真研读文本, 没有优化教学设计, 直接从网络下载课件和教案, 从教辅读物上抄写问题及答案。因为教师备课投入少, 师生间的对话就显得生涩, 交流就不会充分, 怎会以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

3.教师的功利性。由于对教师的评价以学生分数为评价标准, 教师就以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为目标选择教学内容, 全然不管学生有效解读文本等阅读能力的培养, 不顾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

二、学生层面的原因

1.没有时间解读文本。由于教师垄断了课堂, 学生只能被动听教师讲, 忙着记笔记、看课件、做练习、抄答案, 根本没有对文本解读的时间和空间。

2.没有勇气解读文本。学生完全按教师预设的问题进行讨论或回答, 一旦与教师的意见相左, 或与教学参考书答案不同, 不是受到教师的批评, 就是受到同学们的嘲笑, 哪还敢越雷池半步在大庭广众丢人现眼呢?哪还有勇气对文本进行解读呢?不如默不作声做个听话的孩子。

3.没有能力解读文本。正是教师没有给学生解读文本的机会, 没有保护好学生对文本解读的积极性、没有利用学生解读文本的错误资源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解读文本不得要领, 方法不当, 抓不住重点, 找不准问题关键。于是学生就胡言乱语, 违背了文本的价值取向, 就有了《背影》中父亲“违背交通规则”之说, 就有了《马说》中的“马”是“公马”还是“母马”之论。如此一来,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多元化解读理论在这里就变了味。

那么如何走出低效的窠臼, 使学生的文本解读更有效呢?

(一) 独占鳌头

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要确立学生文本解读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成为阅读教学中有思考、有个性、独立的生命体。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充分肯定学生对文本解读的独到见解, 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1. 倡导独立阅读。

毛泽东早就说过“要自学、靠自己学”。自学也是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六步教学法”中的重要一步。新课标倡导“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 要求教师既不越俎代庖, 以模式化的分析代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也不滥用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干扰影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新课改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就是自主学习, 也就是自学, 是第一位的, 是“合作”“探究”的基础, 只有在自己学习有困难时, 才寻求教师或学生的帮助, 与学生合作完成。不要一有问题就合作, 就讨论, 学生根本没有思考。没有了独立的思考, 人云亦云, 怎能成为有见地、有创见的高素质人才?

2. 珍视独特体验。

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可能与教师的预设不尽相同, 可能使教师处于尴尬境地, 但教师不必脸红, 也不必惊慌。面对生成的动态资源, 教师要倍加珍视, 因为这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 是学生智慧的种子。如果无视学生的问题, 仍按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 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对文本解读失去信心和勇气。下面这位教师的做法就值得称道。这位教师在讲到《渔夫的故事》故事结局是投瓶入海时, 有位学生提出不同意见, 说“课文写‘渔夫一边把胆瓶挪近岸边, 准备扔到海里去’, 那不一定扔进去”。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议论纷纷, 有的说扔进去, 有的说没有扔进去, 于是教师就因势利导, 让学生讨论并归纳出原因:结果持扔进去观点的学生认为魔鬼穷凶极恶、毫无人性、下流无耻, 应当狠狠打击, 重重惩罚, 彻底揭露, 让世人知道其丑恶面目, 对他保持高度的警惕;持没有扔进去观点的学生认为如果魔鬼体验到打击和惩罚后, 良心有所发现, 想放下屠刀, 弃恶从善, 人们也不应该拒绝其改过自新, 也应该给他重新做人的机会。实际上原故事就是没有扔进去, 只是编入教材时把结尾删去了。

3. 尊重独到见解。

学生在对文本解读时, 可能与教师、与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的解读不一致, 甚至相反, 学生只要能说出原因, 自圆其说, 就要充分肯定, 给予尊重, 不能讽刺挖苦, 甚至一棍子打死。下面这位教师的做法就值得商榷。在讲授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一文时, 有位学生提出“更定”也可以解释为“更的结束, 即早上五点”, 并表述了自己的见解, 教师却以课本注释是“指初更以后, 晚上八点左右”为由, 让学生死记, 以备考试之用。“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两千多年前的孟子都知道不唯书, 而如今我们却对学生自己的独到见解置若罔闻、视而不见, 那怎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4. 培养独创精神。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开始, 要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 问题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 都是自然生成问题情境的天然沃土, 是培养学生独创精神难得的课程资源, 教师要善于并及时捕捉和利用, 保护学生喜思好问的天性, 不使学生在课堂上沉默失语。努力让质疑进入课堂, 创设良好的质疑氛围, 激发学生质疑的热情, 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让学生在读中生疑, 问中解疑, 在质疑和解疑的过程中由学会到会学, 从而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天地。

(二) 品在读中

在文本解读的方法上, 按照新课标要求“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 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分析理解、语言品味等文本解读能力。

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教学方法, 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 也是文本解读的重要途径, 正如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说的, “读, 让学生感动, 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要以读为本, 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朗读, 让朗读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亮点。在读中理解, 在读中品味, 熟读成诵, 读出思想, 读出情感, 读出形象, 读出韵味, 读出情趣, 在读中自然而然地达到认知文字、体味词句、感受声律、品味意境、领会情感、发展语感等文本解读的目的。同时教师要明确提出朗读要求, 要加强朗读指导, 重要的是对文本内容的深入解读, 做到读品结合, 防止语文课堂上虽有朗朗读书声, 但声中无情、声中无意的现象发生。

文本解读不仅仅是解读作品, 即文章写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解读作者, 即文章是怎样写的, 是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的, 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而不是那样表达, 发现语言运用的妙处及语言背后闪动的思想灵光, 挖掘语言所蕴含的情感。这就要关注语言文字, 品味语言文字, 发现文章语言文字运用的奥秘, 探寻极精彩的独到之处。可采用“增、删、调、换”的比较方法, 引导学生细腻地品味语言, 深入到语言里面去, 培养学生对语言运用的分寸感、和谐感和情味感, 使学生产生主动探索语言运用方式的兴趣, 以提高文本解读能力和鉴赏水平。如《金色花》中的“我不告诉你, 妈妈”一句, 在“妈妈”前边加上“亲爱的”, 比较一下它的表达效果。原句中孩子那种不因为母亲的责难而感到害怕, 反而调皮起来的神态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增加了亲切感。如果加上“亲爱的”就没有这种效果了。再如《猫的故事》中“初释重负”如果改为“如释重负”怎么样?因为负担还没有完全解除, 因为还有四个孩子等着喂奶。如果用“如释重负”, 那一点负担也没有了, 猫的母爱就丧失殆尽。

(三) 悟在其后

学生通过精心地读, 细心地品, 悟出了遣词造句的规律, 悟出了谋局布篇的技巧, 悟出了文章主旨情感, 悟出了人生境界的提升。

悟是了解, 是学习。就是在文本解读中, 探寻文本准确、生动、贴切、传神的用词规律;掌握文本长短句灵活、整散句结合的句式特点;理解多种修辞手法混合运用所产生的表达效果;学习文本简洁凝练、幽默风趣等语言特征。就是在文本解读中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 梳理作者的行文脉络, 掌握过渡照应、悬念铺垫等结构特点, 学习欲扬先抑、联想想象等写作方法。

悟是领会, 是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是靠教化, 不是靠贴标签的方法实现的, 而是渗透, 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就是通过文本解读领会文本主旨、把握作者感情, 使情操得以陶冶, 灵魂得以净化, 境界得以提升, 使情感丰富起来, 态度端正起来, 品德高尚起来。那种把情感目标印在导学案上, 板书在黑板上, 打在课件上, 直接告诉的方法是不足取的, 达不到顿悟的目的。

(原载《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3.7, 有删改)

透视当前校本教研低效的原因 篇2

一、教研主题不明

每一个活动都应该有一个主旨,如果主旨不明,活动就缺少方向性,效果难以保证。教研活动亦是如此,没有鲜明的主题,参与者在活动过程中就会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做什么,只能跟着感觉走,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如,X校教导主任带领该校所有的数学老师到S县某校搞教研活动,阶梯教室前面挂出的横幅为“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研讨”。从这个标语不难看出,教研主题不明晰,范围过于宽泛,任何一个数学教研活动都可以打出这样一个标语,况且数学课堂有效性涉及的因素太多,仅凭一两节课无法说清楚,讲透彻。据了解,这次活动就是两个学校各派一位教师上了一节数学常规课,课后听课教师随便发表了一些个人观课感受,无非是溢美之词居多,再就是不痛不痒地提点意见。如,“L老师上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真正体现了愉快学习的理念。”“Y老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L老师的课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教学语言简洁些就好了,Y老师的练习设计有层次,难点突破得好。”……从上述评课可以看出,教师的发言内容大同小异,只是泛泛而谈,可以说每一节数学课都可以用上这些评价话语。

上述教研活动缺乏明确的主题,活动指向不具体,导致教研浮于浅表。“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题太过于笼统空泛,导致教师观课时指向性不明,思考也就只能在常规性的课堂教学上打转。如果我们把主题定得明朗些,指向性更具体点,那么教师观课就会有的放矢,议课的中心更聚焦,教师思维含金量就会更高。我们可以针对小学数学某个知识点组织教研活动,如,小学数学中的估算、平移和旋转、数形结合在应用题中的运用等。这样的教学研讨目标具体,指向更明确,研究更集中,参与者观摩教学时目光更聚焦,思考更具系统性。这样的教研活动才有可能提高实效性,教师会受益匪浅。

二、研究切口过大

教研活动需要找准切口,如果切口不当或过大,就可能会事倍功半。X校开展了“古诗教学研究”的教研活动,教科室要求全体语文教师都要上1节古诗教学公开课。接到上课任务的教师蒙着头备课,开课时其他语文教师就去听课。一学年下来,展示了二三十节古诗公开课,内容涉及小学低、中、高段。从观课情况来看,无论是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或教学水平,还是课堂教学智慧,提升不明显,进步不大,不少教师始终在同一水平线上徘徊。

按理说,从第一节课开始,教师不断观摩同伴的课,不断学习借鉴“他山之石”,不断反思,规避同伴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和瑕疵,用以提醒或改进自己的教学,后面上课教师的教学应该有所提升或改善,遗憾的是,前面教师课堂上暴露出来的教学问题依然在后面教师的课堂出现了,甚至更为严重了。从每节课后教师评课的内容来看,大家发言的针对性不强,常常是东一锤子,西一榔头,思考零乱分散,毫无系统性可言。笔者曾听到过有教师这样议论:“只是让我们上古诗,没有具体的指向和要求,我们就只能跟着感觉走,随便上一节”。

如果“古诗教学研究”切口小一些,从具体环节着手,效果肯定会有所改观。譬如,教科室布置公开课前,可以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就古诗教学阶段目标、基本的教学环节、常用的教学策略,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内容进行交流研讨,让大家眼里有方向,心里有数。然后分配研究内容,可以从古诗教学的导入和拓展;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学习要求;情境创设、诵读、背景音乐、回还复沓引读在古诗教学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上构思,教师围绕上述内容进行扎实备课、上课,而听课教师也会更有针对性地观课,思考的内容更集中,发言更具针对性。这样,参加者在“古诗教学”这一板块,所获得的教学经验和启示更集中,思考容易形成系统的经验,对于提升教师的古诗教学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三、内容不接地气

当前,很多学校的教研活动多是“应景之作”或“迎上之作”,具体表现为盲目跟风、一哄而上,或者为了完成上级任务而教研。如,别人搞“教学案”,我们也搞“教学案”;别人搞“导学案”,我们也搞“导学案”;别人搞“先学后教”,我们也跟着搞“先学后教”;甲校“群文阅读”,乙校也“群文阅读”。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研部门下达一个教研任务或课题,下面的学校就按部就班地开展。这样一来,学校教师只是被动地被赶着去教研,研究的问题不是教师发自内心关注的问题,教研活动脱离了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教师始终置身事外,毫无积极主动性,只是迫不得已完成学校或上级部门布置的任务而已,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有效教研活动在内容上应该“接地气”,着眼于学校和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可以事先发放一份调查问卷,了解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了哪些具体的问题或困难,梳理出一些具有共性或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学校教研活动的主题。这种基于学校和教师实际的教研,由于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能真正解决教师面临的实际困难,让教育教学与研究无缝对接,水乳交融,且教且研,以教促研,颇具现实意义,自然能激发教师积极性,为教师全身心投入和专注于活动做了良好的铺垫。

如,X校发现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在文本解读上存在问题,于是把“文本解读”作为一学期专题,首先开展关于“文本解读”的讲座,然后据此开展集体备课,就某一篇具体课文,让广大语文教师自主阅读,自我解读,再集中讨论交流,修改完善自己的文本解读思考,最后敲定一份凝聚集体智慧结晶的教案,付诸课堂教学实践,大家观课评课,再反馈意见,达到提升文本解读的能力以及课堂教学的执行力的目的。经过一整学期的思考、打磨、切磋,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功夫大有提升,这样的教研活动无疑具有实效性。

总之,教研内容要基于学校和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明确的主题,切口小,才可能点燃教师的教研热情,从而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研究中,乐于研究,善于研究,研出成果。

职高思想政治课低效原因解析 篇3

当我问道:“男人走到社会上, 比的是事业, 那么, 男孩在学校比的是什么?”本想着学生会回答:好好学习, 掌握一种专业技能。结果, 他们坦率地说:比看谁混得硬。我追问:“什么叫混得硬?”有一个同学理直气壮地说:“就是想打谁就打谁呗。”

“混得硬, 就是想打谁就打谁”, 学生的回答让我不寒而栗!《职业道德与法律》白学了!之后, 我反思良久。对于我班、我校甚至整个职业高中政治课教学的低效现状, 我感慨颇多!

职高学生, 正处于人生最美好、最脆弱的年龄段。他们整体呈现出以下特征: (1) 精力旺盛, 却时常不知劲往哪儿使, 感到学习太无聊, 只好玩手机游戏、睡觉, 插上耳机听流行音乐。 (2) 他们心灵纯洁, 却时常抵御不住各种诱惑, 晚上12点之后还精神振奋, 凑成一伙抽烟、打扑克, 甚至看不健康的视频、电子书等等。 (3) 他们思维敏捷, 却时常遇事冲动, 不假思索就大打出手, 轻者鼻青脸肿, 重者头破血流, 住院疗伤。打人的学生自恃拳头硬, 混得油, 竟还有一帮狐朋狗友们尊其为“大哥”, 这就是我们班学生所说的:混得硬, 就是想打谁就打谁。

职高学生中类似的人虽然为数不多, 但其影响恶劣, 害人害己。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 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矫治学生的不良行为方面, 真的是身负重任, 义不容辞!

按理说, 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矫治学生的不良行为, 只要师生共同努力, 防微杜渐, 莫以恶小而为之, 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都是可以矫治的。但实际的政治教学为什么甚是低效?个中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学生方面:学生学习认识有偏差

习惯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开卷考试, 使学生进入职高后, 根本不把政治课当回事儿。尽管今年山西省的对口高考要考政治学科, 这一消息只对高三学生有压力, 而高一、高二学生一如既往地厌学, 想学一技之长却没有真正付诸行动, 恒心和毅力方面太差劲, 政治课仍然是职高生眼中的“休息课”。

二、家长方面:家长素质对孩子有影响

能进入职高上学, 除了有孩子自身的诸多因素外, 家长的素质和教养方式也不容忽视。人们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在职高, 还可以倒过来说:有其子必有其父!在学校政教处处理诸多问题学生的违规行为时, 总结家长的种种表现, 基本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每一个问题孩子的后面都会站着一个问题家长。此言虽有些以偏概全, 但也确实代表了一部分家长家教方式上的问题。

比如某学生上课沉溺于玩手机游戏, 老师将其手机没收后通知家长, 希望家校合力帮助这位学生, 可家长来校后, 反倒气呼呼且理直气壮地反驳说“你没收了手机不对, 害得我联系不上孩子”之类的话, 说到上课玩手机的问题, 这位家长却不以为然地说:“我知道, 就是让他在这儿混呢, 又学不进去, 不玩手机干啥?”这样的回答, 反倒显得老师太幼稚、不明事理了。

三、教师方面:政治教师要多反思自己

1. 教师的管理心态有变化

由于近年来职高生生源质量的不断下降, 老师们明显感到课堂教学管理的难度加大。学生底子薄、基础差不说, 更重要的是学习态度消极, 厌学情绪严重, 导致正常的教学秩序无法保证, 预期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尤其是政治考试, 学生因为很少下工夫背记, 所以试卷空白, 不会填写, 偷看抄袭的学生最起码还想要得高分, 有一部分学生则破罐子破摔, 不会做就干脆不做。

学生这样的学习态度直接导致教师教学信心的严重丧失, 有的老师不愿意与学生生气, 睁只眼闭只眼, 对于教材内容不讲或少讲, 反正学生不好好听课, 只要课堂不出事儿, 怎么都行。

2. 教师的责任感需加强

职高生难教、难管的现实问题毋庸置疑, 但我们的学生也有闪光之处, 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们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实职业高中的每一科教师都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必须认识到:孩子是家庭的灵魂, 教育好一个学生就是造就一个和谐的家庭。职业高中不是问题学生的“收容所”, 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掌握专业技能, 靠本事自食其力, 并贡献于社会的有用之才。

低效原因 篇4

论文关键词:

高校 德育 对策

论文摘要:

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切实扭转高校德育实效低的状况,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党和政府明确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行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模式,这就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切实扭转高校德育实效低的状况,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觅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高校德育实效低的原因作了一些简要分析,并就相应对策提出一些意见。

一、商校德育实效低的原因

当前高校德育实效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理论教育与实际脱节。我们现行的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很大的背离,表现在:我们讲社会主义先进性和优越性,讲社会主义道德行为,讲集体主义,助人为乐,而学生看到和听到的更多的却是西方国家生活比我们国家好,我们的人际关系中存在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现象;为集体的少为个人的多,助人为乐得不到应有的回应等等。面对这样的许多新问题,高校德育理应做出回答。然而,由于德育内容陈旧、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于是德育就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相脱离,成了“来自天外的声音”.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认同,更难促其内化,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在认识、情感和行为上发生倾斜并产生智德分离。因此,德育工作也就难以取得实效。

2.理论教育与训练脱节。目前高校德育工作普遍存在着理性教育和行为训练脱节。我们的德育往往就德育说德育,重视有言的说理和启迪,忽视无言的体验和感受;偏重学生认识的提高,忽视行为规范。使学生从书本和教师处获得的理性认识得不到生活中实践的支撑,学生们缺乏体验和感觉,缺乏相应的道德情感。这不仅仅降低了理性教育的效率,也使学生的认识出现了畸形,其德育就无法避免低效甚至无效的命运。

3.智育和德育脱节。德育本来该贯彻在德、智、体、美等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但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往往只把教学看作是完成智育的途径,摸视了在教学中知识的学习应寓于一定的思想观点,而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也不能脱离知识的学习活动这一相互关系。我们的教育者在德育为首的口号下,把德育从教学中抽离出来,并使之独立运行,甚至出现德育工作者与智育教学人员各自为战,互夺阵地,争抢时间的尴尬局面。这样一来整个教育就丧失了其内在的、根本的目的,使德育丧失了其发挥功能和作用的土壤和氛围,德育也就失去其应有的`效能。

4.学校与社会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脱节,也是德育和德育管理难以获得实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我国,家庭、学校、社会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长期保持的静态平衡被打破了。社会影响、家庭影响与学校影响异向、异质异步的矛盾突出出来。由于学校、家庭、社会对各自教育职责的理解不同、教育思想不同等原因,使教育导向步调分离,一方面是学校以社会主义原则和行为规范教育学生,另一方面是社会和家庭中种种错误思想、言论、行为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教育常常受到家庭、社会上流传的截然不同的利益观、价值观的冲击,致使学校教育失败,甚至出现学生在校进一步,回到家庭退两步,到了社会退三步的现象。学校长期艰苦教育的成果,往往毁于社会和家庭错误影响的旦夕之间。

5.教育、管理活动的组织与实际效果的考查脱节。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认识和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因此要特别重视活动的实际效果。不重视效果的活动,必然会滋长教育的形式主义,而形式主义是教育和管理实效低下的重要根源。一些教育管理者花大量的精力去组织活动,而不追求活动的效果,在总结时,往往注重于活动的次数和过程的描述,而对通过活动学生的觉悟究竟有什么提高、行为有什么变化,则往往轻描淡写,含糊其辞。如果只重活动数量,而忽视活动质量和效果,必然会招致学生不满,教育和管理者的积极性也将因此受到挫伤。

二、增强高校德育实效的主要对策

影响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原因很多,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绝非一日之功,但也非高不可攀。下面就如何提高德育实效性提几点意见。

1.必须改进德育工作,使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与实际需求,弥合发生的智德分离,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首先,要调整教材以对应社会。

(1)思想品德课本要以事实为依据,切戒空谈,不宜讲过多的大道理,要用现实生活中生动感人的正面事例进行正面教育,并以此针锋相对地批驳、抨击那些反面事例和现象。对社会消极现象不应回避,应大胆地将它们揭露出来,让师生们共同认识,并弄清它们的危害。教师也应随时加进一些抨击对象的反面教材。这样做不仅不会产生什么负作用,相反,会使学生觉得真实可信,正所谓有比较才有鉴别。

(2)要顺应学生主要心理倾向。教材知识只有顺应学生心理倾向,才能契人学生的认识,引起他们的共鸣,唤起他们的兴趣,从而达到引导教育的目的。

其次,在德育方法上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尊重学生成长和认知规律,克服形式主义和表面上的轰轰烈烈,把德育工作做到人情入理人微。要从小事做起,从基础做起。德育工作经常遇到的都是琐碎的小事,接触的都是普通学生,善于做好小事是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只有解决好最基本的道德行为习惯,才能去处理大事;只有使德育工作贴近了生活,才能被学生接受。德育要从学生身边事情开始,从学生最需要的东西开始,从学生感兴趣的事出发,解决学生们经常遇到的具体问题。德育要把外在的行为规范要求、文明习惯的养成作为德育教育的切人点,并在行动上给予反复训练,进而使之感受理解德育教育的目的意义,从而产生思想认识上的飞跃,最终使德育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并内化为行为习惯,从而达到更高的德育目标。

2.拓展德育活动渠道,创设多样化的德育方法,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现代德育宗旨,根本上是要使学生形成主体意识和自觉主动精神,而传统的德育往往凭借“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生硬的方法实施强制性的灌输,极大妨碍学生自觉自愿精神的形成,所以德育方法要突破以往课堂坐而论道的局限,扩大德育的空间和影响。一是利用各种媒体与现代传播工具,对学生进行德育,提高德育的覆盖面、渗透力;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知识竞赛、社会活动等,使德育活动更具有吸引力,达到让学生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目的;三是通过校风建设和校园建设,发挥无形教育的熏陶作用。在具体的德育方法改革上,针对过去空洞枯燥的说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多采用“陶冶”、“示范”、“暗示”等方法,把“角色扮演”、“倾听”、“体验”等方法运用到德育中来,让理性教育与学生实践相结合,突出学生的自主教育,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自我体验。这样的德育就会被学生接受和喜欢,德育实效性也就会提高。

3.改进和加强课堂教学,实现窝德于教,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重要一环。

课堂教学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各科教学都要渗透德育,必须寓德育于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教学渗透中要坚持“有意、有序、有机”原则,即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有意地实行德育目标控制,对教材中的德育内容进行系列组合,循序渐进,同时选择好教学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克服勉强性和生硬性,让构成教学活动的全部要素都成为德育管理的重要资源而充分发挥效应,大大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4.树立大德育观念,逐步构成多层次、多梁道的合力网络是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保证。

学生所生活的环境,所接触的事物,都对他们产生好的或坏的影响,他们的成长是学校、家庭、社会综合效应的结果。学校、家庭、社会的某一方面的薄弱或失当,德育出现了空白地带,都将导致学生在一定空间、时间范围内的放任自流,为那些不健康思想的渗人提供机会。无数事实说明,对学生的教育,只有在学校、家庭、社会取得一致、协调配合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我们只有构建和完善“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体,以学校德育工作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的四位一体的同步联手的德育合力网络,才能提高德育整体效益,从全局上根本改变德育薄弱现状。

5.强调自我意识管理,培养自律能力。

自我意识管理,是建立在学生自我意识基础上的一种管理。所谓自我管理,即人们通过对自己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剖析而形成的自己与客观环境关系的认识,也就是站到客观立场上认识自己。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学生教育和管理自己的最有利条件,为了增强管理的实效,应该特别强调学生的自我意识管理。应当引导学生观察、认识、调节自己的思想感情,规范自己的行为。只有为学生接受的教育和管理,才是有实效的管理。而学生自我意识管理,正是学生全身心投人的可接受的管理,因此,它能大大提高教育管理的有效性。

6.应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结合。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民族。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千百年来我们的先辈反复教育和严格管理的结晶。今天的教育,不能脱离悠久的民族优良传统,离开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会降低教育和管理的实效,从长远说,也会使我们的民族失去精神支柱,这是十分危险的。

浅议中职教育德育低效的原因 篇5

关键词:中职教育;德育低效;原因

【中图分类号】G711

学校德育教育历来被社会、家长、老师所重视,但是学校中尤其是职业学校中德育低效性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并且成为长期困扰学校德育工作的痼疾顽症。职业学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即面向社会实际培养一线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因此,个体的职业道德就关系到社会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基本道德素养,同时也关系到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高低。就目前我国中职学校道德教育实施状况来看,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实效实在令人担忧。到底什么原因导致学校德育低效、我们又该如何提高德育实效性,便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我们职业教育德育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

一、重技能教育、轻思德教育是造成德育课低效的机制原因

中职教育的办学目标就是培养一线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因此学校无论在观念上、制度上,还是在实际教育活动中,技能教育都占据了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学校在集中精力传授科学知识、增强学生谋生技能的同时,降低了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力度。在一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出现了领导不重视、管理不得力、设备不更新、大量减学时、大班授课图应付等问题和现象,思想政治课的核心地位名存实亡。

二、“内外脱节”是造成德育课低效的系统原因

除了学校自身的原因之外,还有学校外部的影响,主要包括大众传媒、社会风气和家庭环境等等,当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会发现学校所讲授的合身会实际情况反差较大,开始的时候会出现不适应,后来渐渐的也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了。由此可以看出,学校所进行的正面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环境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相互抵触的,从个体道德发展来看,学校所呈现的道德生活情境和社会实际是脱节的,这种脱节可以说是职业道德教育在教育大系统形成合力过程中的一种失败。

三、家庭教育的片面性是造成德育课低效的基础原因

从总体上看,我国家教水平是上升态势,但家教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学生受的家庭教育状况不容乐观。由于种种原因,当代中职生在家庭中受到的许多教育和影响是片面的、畸形的,与学校教育难以合拍,如学校进行勤劳节俭教育,而某些娇宠型家庭则以很少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享乐型家庭则尽量满足孩子的消费欲望。学校进行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教育,提倡奉献精神,某些功利型家庭由于受市场经济重利性原则的影响,不是向孩子灌输拜金主义、利已主义等逆向价值观念,就是只顾自己赚钱,放弃教育孩子的义务,使孩子游离自流;学校鼓励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某些片面期望家庭对孩子的目标设计和前途取向只是“高分数”,很少注重孩子的能力培养、品德铸造、规范养成,从而导致孩子的畸形成长和发育。由此可见,在某些家庭的家教中,溺爱娇宠、养而不教、教而不全,重智轻德,重物质给予,轻精神塑造等许多倾向严重存在。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的学生受到的家教许多方面与学校的教育产生了分离,甚至是逆向的,这不但影响了学校德育的实施,而且是在一定程序上抵消了学校德育所取得的效果。

四、缺乏创新理论、方法的支持是造成德育课低效的手段原因

首先,虽然中职学校中的德育课内容丰富,但是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过多的讲纯抽象的理论,讲大好形势,没有完全摆脱“政治道德价值标准”这一传统观念的束缚,对学生正在面临的困境和疑虑则少讲或刻意回避。但当他们从课本的理想世界回到现实状态来,处处碰到根本无法回避的个人生存问题和复杂的社会关系时,他们对理想、信念、人生价值的问题就普遍产生怀疑。这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格格不入的。德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服务,而不是单纯空洞的政治化的观念。否则,学校德育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就不能获得真正的社会效益,也必然注定学校德育苍白无力,毫无说服力。教师讲授的理论不能指导学生们的实际生活,这就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效果大打折扣的重要原因。

其次,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仍停留在必须于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按规定的方法讲授规定的内容这一教学模式上,这种单向的灌输教育很难发挥有效的作用。教师一味强调外力和管理作用,而忽视学生的内力和自我教育的作用,不能做到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感受,至于学生有什么的思想问题、有什么道德困惑、有什么生活追求,都被教学忽视了,这种对概念性知识的僵硬灌输,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甚微、教学目标落空的实际结果。

五、教育对象的特殊是造成德育课低效的生源原因

由于受目前招生环境的限制,中职学校的学生入学成绩相对较低,学习基础相对较差,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显著下降的生源素质给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了难度。当代中职学生受时代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得他们表现出许多新的问题: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他人的交流、缺乏生活热情、集体观念弱、缺乏社会公德、心理承受能力差等等诸多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探讨的问题,很难引起学生发自内心的共鸣,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理清当前中职教育德育课低效之原因,才能找出问题症结所在,从而寻脉问诊,对症下药,积极争取减少外因困扰,努力消除内因制约,积极探索出提高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钟洁玲《试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低效的原因》

《教育与职业》

2、杨静《中职德育实效性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浅析组织招聘低效的原因及对策 篇6

招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础, 对之后组织各项工作能否顺利高效地进行是一个重要的人力保障。而有效招聘是组织根据自身需要和人才素质, 对众多的求职者进行甄别, 利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优化招聘活动的过程, 合理配置该过程中的各要素, 提高招聘的效率和水平, 从而最大限度实现招聘目标。

尽管目前对成功招聘的考量标准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 但普遍意义上组织会以下列标准来评估招聘是否有效, 即招聘成本、所招聘员工质量及其入职后的离职率。一个有效的招聘会给组织带来低的招聘成本、合格的候选人及低的员工流失率。这三个方面是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2 招聘低效的原因分析

2.1 招聘方在计划、组织工作上的欠缺

2.1.1 招聘指导思想不正确

很多组织在招聘时本着“最优”而非“最适”的原则, 故意提高招聘门槛。招聘方基于“学历越高越实用”的思维定式, 把招聘条件高作为对组织提高身份、美化形象的手段。如要求应聘者具备高学历和高技能的企业, 实际岗位却是简单的重复性工作。这一方面造成人才高消费, 另一方面又使得许多组织人才缺乏。另外, 从人力成本的角度讲, 雇佣高学历者也势必要提供高的薪酬水平。综上, 基于上述招聘思想的招聘易造成所招员工不能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同时增加人力成本和新员工的流失风险。

2.1.2 缺乏必要的招聘规划

招聘之初组织没有基于组织所面对的环境进行招聘规划而造成招聘低效。

外部环境方面。组织没有对招聘时的情况和前提清楚考虑。如在校园招聘会上有企业打出要求应聘者具有几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要求。再如在当前经济情况不明朗的情况下, 很多外资企业因所受到的冲击而削减了招聘力度, 招聘部门若仍采取原有的选材标准势必会造成由于候选人过多而增大筛选成本的情况。内部环境方面。招聘部门没有清晰的掌握和评估组织的人力资源状况及需求, 从而难以拟定招聘的具体方案。

2.1.3 招聘人员选择不当

招聘实施过程中, 应聘者直接接触的是招聘人员而非组织本身, 他们会根据招聘人员的表现来推断该组织的情况, 进而决定是否供职。另外, 招聘人员掌控着招聘活动的运行, 其素质直接影响着整个招聘的水平。但实践中这点往往被忽视。以某大型国企为例, 他们的面试团队由该企业的领导及党政班子成员组成。尽管直管主管介入招聘是目前较流行且大力推行的做法, 但非专业招聘人员是以补充而非主力的形式出现。而这种非专业人员为主的招聘团队很容易出现面试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错误, 使得招聘结果出现偏差和失误。

2.2 招聘方与求职者间信息不对称

上世纪70年代, 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迈克·斯宾塞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奠定了关于市场经济的非对称信息理论的基础。他们认为, 就劳动力市场而言, 应聘者和招聘者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假设招聘双方都拥有各自的完全信息, 那么二者就能形成各自的最优选择, 即达到“一般均衡”和“帕累托最优”, 不同实力的组织招聘到不同实力的员工。而实际中, 有的应聘者为获得工作, 会伪造证书、文凭甚至一些工作业绩来证明自己的优秀;有的组织则倾向于谈论单位的积极因素, 粉饰不吸引人的现实来增强吸引力。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造成了双方的盲目行为。

以校园招聘为例, 有调查显示:目前毕业生应聘时普遍关心的信息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效获得的, 且获取方式极为有限。近93%的被访者是通过网络, 而在招聘前参加过介绍会的仅为40.8%。校园招聘会常是几百家企业同时招聘, 应聘者很难事先对所有企业做好准备, 大多数的毕业生是现场盲目应聘。同样对企业而言, 校园招聘会过程简单、针对性不强。即使是有专场宣讲会的企业, 面对过于集中的招聘时间和高密集度的应聘学生, 企业也无法保证做出正确决策。招聘人员只能通过应聘者的简历、谈吐等进行判断。但这样的往往基于表象, 与真实状况常存在偏差。

信息不对称通常会使得招聘陷入过分依赖面试的误区。一是应聘者在事前通过多种途径获得面试建议与秘诀, 准备好一些经典面试题的“标准答案”, 使得面试中这些问题失去意义;二是招聘人员易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而增大决策风险;三是有的应聘者为掩饰不足而尽力给招聘者一些社会普遍接受而与职位不相关的回答。

2.3 组织文化未引起足够重视

组织文化是组织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运作理念、管理方式及规章制度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总和。它通常会影响到组织利益相关者的努力程度及对组织的认同程度。

自身价值观能够与组织文化相适应的应聘者在进入新的工作环境中后会很快进入组织的运行状态, 接受新组织的管理模式、人际氛围, 快速将自己定位。相反, 不认同组织文化的应聘者则需要做出很大的调整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工作。长远上看, 这种适应行为及结果是脆弱且低效的, 特别当员工做出痛苦的改变才能适应时, 其对组织的认可度和在组织中的发展后劲都会降低。这给组织的稳定和员工的发展均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3 提高招聘有效性的对策

3.1 做好工作分析, 制定招聘规划

工作分析指定义职务和履行职务的必要行为的评价工作, 它使得组织得到各职位的职位说明书, 从而获得与工作相关的信息, 进而明确各岗位的职务概况、责任范围及工作要求、任职资格等要素, 力求为缺员岗位选择出适合人选。科学的工作分析为招聘工作提供了拟招聘岗位的必要性分析和明确的招聘标准与任职资格, 确保了招聘的标准, 减少了主观影响。在此基础上, 做好招聘前的调研、分析和判断工作。根据人力资源规划的需求、工作说明书的具体要求, 及用人部门的发展需要, 对招聘的岗位、数量等作出详细的计划, 使招聘有章可循。

3.2 提高招聘团队的素质

3.2.1 合理安排招聘团队

人才需求日益专业化和复合化对招聘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招聘团队应以人力资源部门人员为主, 附之以熟悉招聘岗位的专业人员和其它相关人员, 合理分工, 明确职责。人员搭配组合上, 个人魅力、知识能力和年龄层次等都应作为考虑因素以使团队合作更加顺畅。

用人部门应密切参与招聘过程, 因为他们最清楚需要什么样的人, 且新员工的水平直接关系到该部门的工作水平。如在英特尔和比亚迪等企业中, 部门主管是决定应聘者是否被录用的重要因素, 这保证了在今后工作中合作的顺畅, 提高组织的运转水平。

3.2.2 严格选拔和培训招聘人员

称职的招聘者需要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和职业修养。前者指言谈得体, 并能够做到诚实、热情、公正, 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而职业修养则表现为较好的表达、观察及沟通, 掌握专业知识、面试甄选技巧, 并对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有所涉猎, 同时对组织结构、相关产品技术及工作流程、所招聘职位情况有充分的了解。此外, 还应充分考虑组织文化的作用, 使用认同和理解组织文化的招聘人员。

人员确定后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首先是在形象、招聘技能、招聘职位的专业等相关知识上的培训, 提高其综合能力;其次要规范招聘人员的言谈举止, 提高其办事效率。

3.2.3 重视对候选人的背景调查

背景调查是通过求职者提供的证明人或从他以前的工作单位那里搜集的信息来核实求职者的个人资料, 是一种能直接证明求职者情况的有效方法。由于招聘信息不对称, 求职者在提供给招聘方的信息中很有可能有意避免对自己不利的信息, 若不对候选人 (特别是如财务等关键岗位的候选人) 的背景进行调查, 那么入职后可能因上一雇主或候选人本身的问题而牵涉进如法律、政治等方面的问题。通过背景调查, 组织在证实求职者相关信息的同时还防止录用到一些忠诚度不高的人员, 降低了用人风险。

背景调查包括基本信息审查和经历审查两部分。基本审查了解候选人基本信息的真实性, 也从侧面了解其诚实性;经历审查是对其在本行业、本专业、本岗位的经历的审查, 尤其是前一个供职单位的经历审查。在这个过程中, 重点应放在与未来工作有关的信息上, 多渠道验证, 同时注意避免侵犯应聘者的隐私。

3.2.4 重视组织文化的地位

首先, 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在校园中设立冠名的奖学金、赞助公益活动、建立企业在高校中的精英俱乐部等都很好地达到了这个目的。

其次, 选择与组织文化相适应的应聘者。德斯勒说:“那些员工有较强献身精神的公司都很明白, 培养员工献身精神的工作不是在员工被雇佣之后才开始的, 而是在他们被雇员那个之前就开始了。因此, 具有高度献身精神的企业通常从一开始就执行‘以价值观为基础雇佣’的策略。”招聘过程中根据本组织的文化推断合适的人需要具备哪些素质、特性, 然后以此为指导来考虑应聘者是否能与企业很好地融合。在英特尔, 聘人的首要条件就是客户第一, 自律, 质量, 创新, 工作开心, 看重结果。招聘过程中, 招聘人员会在首次面试的时候就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将公司的企业文化、用人风格等与求职者进行沟通, 并通过交谈及测试来考量应聘者是否具备这些特点, 进而决定是否进行下一轮的面试。

最后, 营造人性化的组织文化氛围留住人才。高的离职率也是招聘低效的一种体现。有调查表明, 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是感觉单位没有给他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 他们的需求得不到基本满足。因此, 用人单位应该设法增强员工凝聚力和忠诚度, 最大限度地留住人才。

3.2.5 对招聘结果进行评估

首先, 对招聘的成本效益进行评估。招聘之初制定招聘预算, 在招聘工作结束后对实际产生的成本进行核算, 使招聘人员清楚地知道费用的支出情况, 利于降低今后的招聘费用。

其次, 对所录用的人员的数量与质量进行评估。对新员工的工作绩效、行为、实际能力、工作潜力的评估, 既有利于招聘方法的改进, 又对员工培训、绩效评估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最后, 还应该对招聘方法的信度与效度评估, 对其正确性与有效性进行检验, 进而改进招聘方法。

参考文献

[1] (美)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七版) , 1997.

[2]朱军, 童夏雨, 旷开源.招聘有效性研究[J].企业经济, 2006, (7) :77~79.

[3]朱彦冰.建立有效企业校园招聘制度研究[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7, (12) :97~99.

[4]陈思颖.A外资公司提高人才招聘有效性实践研究[D].2007.

[5]冯红霞.提升企业招聘质量的途径[J].科技信息, 2007, (7) :236~237.

[6]刘卫华, 吕全国, 章晋明.提高人才招聘有效性的综合途径[J].科技创业, 2006, (8) :135~136.

[7]李璐寰.企业提高人员招聘有效性的对策——以苏州某制药企业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 2007, (12) :21~24.

[8]孙武.招聘的最后一关—背景调查[J].人力资源, 2005, (6) :34~35.

新时期德育低效原因的另类思考 篇7

关键词:德育,实效性,思考

随着社会思潮多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 学校德育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其中德育研究者和德育工作者极为关注的就是德育的实效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 很多研究者和德育工作者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从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分析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方面, 更多研究者从德育本身深入系统分析, 但德育低效与否应该在新时期采用新的视角重新评估。

一、过高的德育期望与德育低效性

就当前的研究文献来看, 对于德育的实效性的含义, 不同学者持有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 有研究者从德育工作的成功率衡量德育的实效性问题, 即预期目标任务的达到的程度完成率。也有研究者指出应从投入和产出的效果衡量德育的实效性, 德育的效果、效益和效率共同构成了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基本内涵。但更多的德育研究者指出所谓德育的实效性, 是指德育的实际效果, 即学校德育预期目标要达到的程度和学生对学校德育预期目标的接纳程度。[1]也就是说德育实效性指德育的现实功能与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吻合程度越高, 就认为德育是有实效性的, 如果两者的吻合程度相差太远, 就说明德育的实效性低下。

当前我国现行德育的“金字塔倒挂”的层次教育, 德育的期望值与学生可能达到程度之间产生差异, 德育理想游离于现实生活, 总想在一个假设的、净化的情境里用“高、大、全”的架势塑造人类的灵魂, 超越了学生的实际生活, 建立在这种德育理想下的德育与学生的实际脱节, 也与现实生活脱节, 因此德育最终的结果是, 学生既没有坚强“顶天”又没有扎实“立地”, 很显然德育没有达到所预期的期望效果。因此德育的期望功能与现实功能明显背离, 致使评价时德育低效现象出现。

因此学校要想把德育目标落到实处, 就需要将德育理想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 与当前的现实生活相结合, 根据新时期的社会特点, 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如小学生从身边事一点一滴地接受思想品德的、道德规范的约束;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 理想教育要与学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大学生处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爱国主义教育能让学生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世界观和理想信念。

二、德育效果评价单一化与德育低效

以往的德育工作者常常忽略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 用同一标准衡量不同的个体是否达到了一个统一的固化的标准。这种方法忽视了个体的特殊性, 因此德育工作者容易从学生个体身上看到德育低效的结果。另外, 德育工作者倾向于在不同个体之间作比较, 这样做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 不利于对德育工作准确测评。因为每个人的起点是不同的, 接受能力也是有差别的, 所以应该根据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前后的不同阶段比较。只要受教育者在道德素质方面是呈提高趋势的, 我们就认为德育是有效果的。当前德育效果的评价方法依然采用教师评价法这种主观的评价方法, 缺乏客观的评价指标和体系。所以, 评价德育是否有效果, 应该根据德育的目标体系, 结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建立客观的评价指标和统一的评价方法与程序, 从而根据个体的不同水平制定不同的发展标准, 学生达到所制定的评价标准, 就应该说德育是有效的。

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德育实效性是长期的, 因为道德素质的养成必然有一个潜移默化的形成过程。对受教育者而言, 其接受德育的过程是客体知、情、意、行不断发展演变提高的过程, 受教育者需要对道德规则进行深刻的道德情感体验, 才能促进德育内容的认同和吸收, 从而达到德育目的。[2]而这一个过程是长期的, 不是一蹴而就的。德育实效性的这些特点表明, 德育是一种动态质量观的反映, 在评价德育实效性时, 如果只看到即时效果, 德育自然就是低效能的。但如果能采用纵深视角重新评估德育实效性, 凡符合德育目标的有价值、有效度和信度的信息及事实依据, 都可视为德育实效, 德育是否真的低效不是很容易就可以断言的。

因此, 不仅要有效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构建多样化班主任德育方法, 还应该多角度评价学生的道德水平, 从而构建新时期具有可行性的德育模式和评价新体系。

三、多元化思潮影响与德育低效

随着世界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和信息高速化程度的迅速发展, 形成了形式各异、内容有别的多元化思想观念与社会思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 我国现在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重要时期, 人们的思想活动的选择性、多变性与差异性日益增强, 国内外各种思潮不断涌入、碰撞, 交流, 造成当前社会中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出现多样化的趋势。

现代人用“享受现在”代替了“勤俭节约”, 用“啃老”代替了“艰苦奋斗”, “学好数理化, 不如有个好爸爸”成了一部分人奉行的箴言, “干什么事都得走路子”也成了一部分人做事的原则。因此在德育过程中, 许多学生受当前多元化思潮的影响, 认为那些老一套的东西, 赶不上新时期社会的飞速发展, 对学校教育中宣扬的道德思想持批评、否定意见。这就导致学生“知”与“行”的脱节。从实质上来说, 学生并没有将德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指针。“教育课程的实质就在于它是人的行为实践过程中进行内化的手段, 是将目标化为手段的转化力”。[3]当德育课程内容、模式无法成为学生道德素质形成的手段时, 德育低效性就成了必然结果。

在衡量德育实效性时, 需要区分学生的思想观念问题, 学生的很多行为不是道德的, 也非不道德的, 或者从严格意义上来说, 学生的很多行为表现出来的是道德问题, 而内在实质与道德无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关注学生的思想发展成为德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

四、社会、家庭导向变迁与德育低效

在教育界, 一个在数学上不能成立的公式却悄然流行, 即“5+2=0”。还有一句话:“课堂思想教育一个钟头, 不如家里父母一个指头, 也不如公众场所和影视中的一个镜头。”这让很多教育工作者叹息。究其原因, 就在于社会与家庭的导向变迁致使学校德育实效性降低。

比如, 德育目标中“教育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他人”“不打架、不骂人”, 但学生被其他学生打了之后, 部分家长要求自己的孩子“他打你一拳, 你打他两拳”, 否则就说自己的孩子“窝囊”“没出息”;甚至有一些家长主动为自己的孩子“报仇”, 打残了还可以用钱摆平。在这样的思想理念下, 孩子看到的是暴力解决一切, 感受到的是只要父母有钱有势, 他人的利益、生命就可以弃之不顾。所以就有了“我爸是李刚”、“我们家有的是钱”之类的嚣张之语。日益复杂的社会宣扬“人人为我”及自私的合理性让部分学生在德育面前关上自己的耳朵, 在助人方面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当我们思考德育实效性的时候, 除了对德育本身的途径、方法、模式进行思考之外, 还要承认德育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离不开社会、家庭和学校。德育社会化和社会德育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学校类似于“独立花园”的德育在社会、家庭中走一遭, 就变成了“肥皂泡”。董金权指出, 针对社会转型给德育带来的挑战除了要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之外, 适当的制度安排能够为德育应对这种挑战带来有效突破。[4]因此, 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已成为德育的必然趋势。

德育功能、德育目标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转型而改变的。新时期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新的手段。德育应采用发展性的视角, 在讨论德育实效性内涵的基础上, 依据新的形势转变德育实施模式、评价的方法体系, 使我国的德育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俊婷.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对策[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 , 2006, (4) :91—93.

[2]郑满利.道德情感体验:德育实效性的促力[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10, (3) :133-135.

[3][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6:246.

低效原因 篇8

一、写作教学目标缺失的表现

(一) 随意性

除了学校可能笼统规定每学期要写几篇作文外, 什么时间写、写什么几乎都没有具体要求。教师往往想写就写, 没有学期授课计划, 更有甚者, 懒得上课或者来不及备课就布置写篇作文。很多教师上阅读课会认真备课, 上作文课却几乎不备课, 信手拿个题目就让学生写。

(二) 盲目性

训练一个优秀运动员都有一个几年计划。而我们的绝大部分语文教师恐怕既不考虑中学三年学生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 达到什么写作水平, 也不思考如何分步达成目标, 建构能力体系;课前没有具体目标, 指导没有具体策略, 评改笼统地写几句评语, 讲评只是拿几篇作文读一读。

二、导致作文教学目标缺失的原因

(一) 教材缺乏系统的写作教学序列

以往的高中语文教材, 重阅读轻写作, 写作只作为教材中的一个点缀, 列出的一些知识点只是零星地散布在一些单元专题知识中, 没有形成体系。新课程之前的最后一套人教版语文教材, 加重了写作教学的分量, 每一册后半部分都设计了几个写作专题, 但可能缺乏科学的序列, 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新课程实施后, 全国出现了多套语文教材:人教社版、语文社版、山东版、江苏版、上海版、广东版等等。这些教材开始有意识地强化写作教学, 有的还编得较为成功, 但总体而言还是缺乏明晰规范的写作教学序列。没有系统的写作教材, 缺乏明晰规范的写作教学序列, 会导致教师缺乏知识和能力的建构, 导致教师写作教学整体目标的缺失。

(二) 教师没有完整的教学计划

因为缺乏现成的可依据的高中写作教学序列, 广大语文教师只能凭自己的爱好来“耕耘”自己的写作教学“自留地”, 跟着感觉走。有的教师自己喜欢写诗, 就让学生不断地写诗;有的教师紧盯高考, 就让学生从高一开始不断地写所谓的高考作文;有的教师哪天报纸上看到了某个话题, 就心血来潮地让学生写写“应景文”;也有的教师只是让学生一味地写随笔, 以此代替有序的作文训练;还有的教师对写作根本不感兴趣, 于是就干脆一个学期什么也不写。凡此种种, 不一而足。既没有教学内容的计划, 也没有教学进度的计划。既不考虑高中阶段学生要掌握散文、小说、诗歌、戏剧写作的哪些能力, 也不考虑论说文写作的种种技巧, 甚至三年下来从来不写应用文, 更无需说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安排教学。学期初制订教学计划, 把阅读教学安排得扎扎实实、满满当当, 对写作却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教会学生什么、写什么、何时写都无具体安排。可以说, 高中写作教学的随意性现象几乎随时可见、随处可见。这种随意, 导致了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偏面性发展乃至根本性缺失。

(三) 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要求

如果说缺乏系统的写作教学序列是教师的无奈, 没有完整的教学计划还情有可原, 那么, 没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则是教师的不作为, 是惰性思维所致。阅读教学每堂课有教学目标和要求, 有教学重点和难点, 但写作教学没有。很多教师一味地要求学生写, 对每一堂课不作具体要求, 不作专项分解, 以为写了写作水平就会提高了。阅读教学效果往往能在上完一个专题或模块后通过测验来反馈, 而写作教学因为缺乏专项训练, 没有明确具体的短期教学要求, 教学中缺乏有效监控, 效果难以检测。教学效果检测不到位, 也就是淡化了目标要求, 这又导致了教学目标的缺失。

没有目标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无效的教学。清华大学校长曾告诫毕业生:“方向比努力重要。”温家宝总理在“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引用了一句西方谚语:“目标是罗盘, 没有罗盘的船碰到的都是逆风。”正是因为写作教学长期处于无目标状态, “少慢差费”也就难以避免, 三年高中读下来写起作文错别字连篇、不会写规范的议论文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如何确立高中写作教学的目标

(一) 明确并落实新课标规定的写作教学目标

教师要认真领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明确写作教学要求和目标。要能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确立写作教学的目标, 既要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也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精神。同时, 教师要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关于“表达和交流”的教学要求和目标落实到高中三年的教学中, 形成完整的教学序列。笔者近几年几经努力探索出了一套写作教学序列。该序列以高中生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为主线, 以文学类、论述类、实用类三类文体的能力点为节分点, 并借助一个个人文专题将点线交织起来。

【高一】

专题1:告别过去/心系成长。落实诗歌能力点之一:诗歌的情感与生活 (情感来自自己的生活:在我的年龄写属于我的诗) 。

专题2:青春之歌/感知梦想。落实诗歌能力点之二:诗歌意象的传承 (传统意象的运用:选择有固定象征意义的意象) 。

专题3:人生计划/学习计划。落实实用文类能力点之一:计划的写法。

专题4:俯瞰大地/花开声音。落实散文能力点之一:实写性描述与感觉化描述 (实写性描述注重细节场景描写, 注重人物、事件等描写;感觉化描述注重心灵的感觉和体验) 。

专题5:大爱无言/爱的代价。落实诗歌能力点之三:诗歌意象的创造 (展开想象联想, 赋予传统意象新的意义, 创造全新的象征意象) 。

专题6:岁末小结/期中小结。落实实用文类能力点之二:总结的写法。

专题7:亲情之恋/一封家书。落实小说能力点之一:情节的基本安排以及安排的原则 (顺叙、倒叙、插叙:以情感为情节安排的原则) 。

专题8:故土乡音/家长里短。落实散文能力点之二:概括性描述与具体化描述 (调动具象文字、字句准确到位, 运用感觉体验、化虚为实的修辞技巧) 。

专题9:人性光辉/人生巧合。落实小说能力点之二:情节的巧妙设置 (悬念与呼应:欧·亨利式的结局)

专题10:申请加入/申请得到。落实应用文类能力点之三:申请书的写法。

专题11:欣赏生活/感激生活。落实诗歌能力点之四:诗歌的形式 (段落句子和谐、语句音节和谐:诗歌既是听觉艺术也是视觉艺术) 。

专题12:书海遨游/走进经典。落实论说文能力点之一:读后感要叙议结合。

专题13:产品说明/项目说明。落实实用文类能力点之四:说明书的写法。

【高二】

专题1:珍爱生命/亲情无价。落实散文能力点之三:锻炼文采 (换用词语, 炼句筑段, 化用诗词语句, 营造诗词的意境) 。

专题2:美丽人生/直面缺憾。落实诗歌能力点之五:诗歌的语言 (多义性、跳跃性、可感性、音乐性) 。

专题3:激情飞扬/真心英雄。落实论述文能力点之二:演讲词要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专题4:仲尼授业/学生宿舍。落实戏剧能力点之一:人物语言要有个性, 如身份、年龄、角色、地位、性格等。

专题5:值得品味/云外天香。落实散文能力点之四:韵味的冶炼 (精选特征、裁出空白、善于寄托、营造意境、化理为象、以情炉冶) 。

专题6:父亲小传/隔篱长者。落实小说能力点之三:选取合适的叙述角度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 。

专题7:楼上楼下/球声乒乓。落实小说能力点之四:环境、场景对于小说的意义 (人物在场景中生活:风景与风景中的人和谐一致) 。

专题8:密林惊魂/美丽邂逅。落实戏剧能力点之二:情节方面要有矛盾冲突。

专题9:毛遂自荐/交友自荐。落实实用文类能力点之五:个人简介的写法。

专题10:城中闲人/心灵之舞。落实小说能力点之五:如何塑造生动的人物 (细节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 。

专题11:红衣女孩/最美的笑。落实小说能力点之六:人物与生活原型的对应 (杂取种种人, 合成一个:“嘴在浙江, 脸在北京, 衣服在山西, 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

专题12:科研调查/实践报告。落实实用文能力点之六:调查报告的写法。

专题13:阿Q新传/我的故事。落实小说能力点之七:古典人物塑造与现代人物塑造 (平面人物与立体人物:即成性格与性格发展变化) 。

【高三】

专题1:艺海拾贝/重读经典。落实论说文能力点之三:文学短评该怎样选取角度。

专题2:精神家园/心灵小屋。落实诗歌能力点之六:诗歌的模式 (象征模式、串珠模式、横断模式) 。

专题3:静听天籁/走过四季。落实散文能力点之五:追求哲思之美 (渗透性、象征化、朦胧感、普通的哲理之美) 。

专题4:思考历史/生命绝唱。落实论述文能力点之四:思想评论要以小见大、针对性强。

专题5:南柯一梦/时间手杖。落实小说能力点之八:小说的重要手段———虚构 (想象、联想、虚构是对现实生活的合理延伸) 。

专题6:事件直击/我在现场。落实论述文能力点之五:时事评论要时效性强、思想深刻。

专题7:诗意生活/花开花落。落实散文能力点之六:扩展思维领域 (调动形似、相关、意同、对比、延伸等各种想象进行扩展) 。

专题8:人生储蓄/圣诞礼物。落实小说能力点之九:小说的主题 (主题是小说的灵魂) 。

专题9:世相百态/热点透视。落实论述文能力点之六:杂文的语言要说理形象、议论生动。

专题10:财富论坛/生活广角。落实论述文能力点之七:论述文观点要新颖。

该序列基本涵盖了高中生在学习、应考和以后的生活中所需要的主要能力点, 具有均衡全面的特点。避免了作文训练简单重复、目标不清、内容单一的时弊。

如果按照这个序列来安排教学, 制订教学计划, 把每一个能力点的教学落到实处, 相信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 每堂课要有具体的教学目标

很多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失之于笼统, 如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思辨能力, 提高议论文写作论证能力等等。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越具体越好, 口子越小, 目标越明确, 效果越明显。如笔者在上《议论文怎样展开议论》一课时, 把教学目的定为:强化文体意识, 掌握议论文论证的一种方法———纵向展开的说理技巧, 增强辩证分析能力。教学策略是:学生训练→习作讲评→经典范文示例→习作修改→交流→再训练, 也就是讲练结合。教学中, 笔者以“读书人是幸福人”为题, 确定立意, 让学生拟写提纲, 并要求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等顺序展开论述, 使文章的几个层次、段落或分论点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讲评学生习作之后, 笔者下发了谢冕的《读书人是幸福人》, 要求学生读完文章后思考以下问题:“这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展开论证的?这几个方面是什么关系?如果把它们的顺序颠倒一下好不好?”学生经过讨论, 进一步明确问题, 修改提纲。

(三) 作文批改要有针对性

语文教师批改作文往往失于全面, 每次作文从文章的立意、内容、语言、结构到书写面面俱到进行点评。这种缺乏针对性的评改不能很好反馈教学效果, 不能发现训练中的问题, 反而会淡化教学目标, 使学生迷失方向。学生如果感觉不到一堂课或短期训练的效果, 体会不到学习的成功感, 往往就会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所以, 每次批改作文都要按照训练的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 比如训练学生“形象说理”的能力, 批改时就关注这个能力点, 这样就能突出教学目标, 避免学生产生“每次作文都是重复的”之感觉, 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大学英语课堂费时低效的原因研究 篇9

1.1 学生课堂关注的事物在发生改变

在手机没有大范围使用之前, 学生所面对和所关注的事物是极少的。在手机大范围使用之后, 各种信息冲击着学生的精神世界, 学生所关注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学生由以前的上课精神开小差, 变成了现在的上课玩手机, 由以前的图书馆查资料学习, 变成了现在的手机百度查答案, 单词不会, 不是查实体字典, 而是变为了有道词典的一点就知道。正是因为手机功能的越来越齐全, 使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懒惰, 对于手机等高科技产品的依赖程度更深。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 对知识的渴望度在降低, 而对于知识以外的事物的关注度却在增加。由于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是枯燥的, 新鲜事物比起枯燥的知识更加的吸引学生的眼球以及注意力, 从而形成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关注度减少, 而对于新鲜事物的关注度增加。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的只是对知识的讲解, 那么课堂很容易变得死气沉沉, 课程的进度也会被拉下。教师在赶进度的时候, 学生又学不到知识, 这就造成了大学生英语课堂教学的失败, 学生没有学到应有的知识。

1.2 排斥心理严重

学生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有意排斥某种人或事物的心理称之为排斥心理。在没有学到应有的知识去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下, 很显然, 有很多的学生都会挂科。很多学生不是因为挂了科便会努力的去学习, 而是认为这样的学习很困难, 出于保护自己, 便有了排斥学习英语的心理。这样学生便产生了一种错误的思维, 认为只有排斥它, 不去碰它, 便会无事。因此变的越来越不喜欢英语课, 这对于英语课堂教学,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学生排斥英语学习, 在课堂上表现出厌学的状态, 教师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没有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课堂上就会表现出费时低效的局面。

1.3 学而无用思想

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依然重视知识的传授, 轻视能力的培养, 教学模式的单一, 缺乏改革, 教师上课只注重知识的传播和语法的讲解, 学生下课背单词, 做习题, 造成哑巴“英语现象”的产生。学生不开口说英语, 不用英语交流, 而且现实生活中除了书面英语以外很少用到口语, 加之我国并没有太多的企业涉及到外贸方面, 大部分针对的还是本国的业务, 所以学生就业之后, 用到英语的方面很少, 也就造成英语学而无用的思想。既然学而无用, 不如不学, 既然不学, 也就造成了英语教学课堂学习氛围的“死气沉沉”。现代大学英语的教学, 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是要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去联系实际, 处理好教授知识, 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课堂活跃性, 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从而做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

2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因素分析

2.1 师资力量不足

我国目前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教师大概有七万余名, 这些教师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这一系列工程的操作主体和英语改革的先锋。但他们存在知识结构单一、科研薄弱、理论素养不足等方面的问题。而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中, 大部分是青年教师, 特别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教师, 他们只是具备了英语学科的知识, 教育专业知识并不丰厚。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会长束定芳在《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中指出, 师资状况调查表明目前许多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系统的理论培训, 教学缺乏理论研究的支持。也就是说, 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教学的能力存在不足。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 造成大学英语课堂学习氛围的“费时低效”。

2.2 教学方式不当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听、说、写、译的能力, 使他们能使用英语交流信息。传统的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方法、语法翻译法重视语言知识、灌输而轻篇章结构分析、重视语法解释而轻体裁把握、重句子翻译而轻交际能力培养。结果导致学生对篇章结构一窍不通, 文体知识一无所知, 所学知识没有联系, 从而形成一叶障目, 不见森林的现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从单纯的词汇和句子中走出来, 从宏观角度去分析文章的内容、体裁、结构, 培养学生对语篇的分析、综合和对逻辑思考能力, 使这无疑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阅读能力的一个可靠保证和主要手顿弃之不用, 而且在英语写作方面, 也使得学生不知所措。错误的教学方式, 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形成有效联系的学习, 学生学习的知识形不成自己的系统, 导致学生学习到的英语知识支离破碎, 学生需要运用到所学知识时运用不到位或者运用不上, 从而使得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

3 大学课堂管理的漏洞

3.1 课堂“点名”反作用大

大多数高校在对于学生的管理方面, 都有“点名”这一管理方式。高校通过“点名”这一管理方式, 既考察教师的教学成绩, 又兼顾到学生的到课率。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 令学生对英语课堂特别反感。在高校师资力量良莠不齐的情况下, 学生对老师的教课效果格外的关心, 通常一节教课效果优秀的课程, 学生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在教师的身上。但一节教课效果差的课程, 学生的关注点就会发生转移。然而, 对于学生来说, 每节课程都要去听讲, 学生会产生厌倦的心理。又因为课堂的“点名”的管理模式, 学生会感到更加的反感, 产生反作用。在这种反作用的影响之下, 对于课程的学习是不利的。

3.2 不良思想充斥校园

改革开放以来, 不良思想开始在校园里传播, 尤其近几年来更加的流行。学生缺少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大量的不良思想充斥着学生的思想, 这种思想传播使得学生在高中时代所形成的观念发生动摇。这些不良思想的传播以社会中功利主义思想、自由散漫思想以及不劳而获思想在高校的传播危害中最大。这些不良思想的传播使得学生失去脚踏实地学习的思想, 总想利用各种途径来获得考试的通过和学位证、毕业证的获得。这些思想的传播, 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心态。学生学习心态的改变, 直接影响到学校教授课程的质量, 学生学不进去, 教师教授课程困难加大, 也是当今大学教学费时低效的原因之一。这种思想传播的危害对于英语教学来说, 危害更大, 影响学生个体特质的发展, 在对102名英语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和情商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发现, 学习者的语言、文化和情感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 应将个性特质纳入语言教学的各方面研究中。

4 结束语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费时低效问题的研究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 都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 高校英语教学费时低效问题要继续深入开展, 广泛研究。通过对师资问题、学生心态以及研究高校的管理模式, 各种社会思想的探究和校园思想环境的维护, 切实推动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的发展。

摘要:时代在改变, 各种事物也在改变, 然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却没有发生太多的变化, 不仅停留在老师一味的灌输, 学生一味学的阶段, 而且还出现老师用抄写的形式来教学的倒退现象。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不能够让学生产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反而降低了学生甚至是浇灭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从而形成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现象, 这种现象是不利于英语课堂教学的。本文通过对英语课堂教学费时低效的原因研究, 反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关键词:大学英语,语言教育,低效

参考文献

[1]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束定芳.当代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重要趋势[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5.

[3]郑大湖, 戴炜华.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J].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3 (1) :54-61.

[4]刘启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2.

低效原因 篇10

关键词:高中历史:小组合作学习:低效: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教学中的某一问题,通过共同探讨和交流,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和有效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开展小组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然而,在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中成效不太理想,小组合作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经过实践及调研,文章将小组合作学习低效原因及对策分析如下。

一、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低效原因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将学生放置在开放的环境中,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然而,小组合作学习实践过程中成效不太理想。笔者经过大量调研后发现,引起小组低效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方面。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同时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小组合作学习低效与历史任课教师息息相关。第一,小组分配不合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知识结构进行统筹分组,将教师“一言堂”变为学生“一言堂”,以达到优势互补,最大限度激发出学生潜能的目的。而大多数历史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仅仅让前后两桌学生进行组合。这样,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就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有的小组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因此,其他同学只是心不在焉的听着;有的小组几个人争着说,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有的小组甚至借此机会闲聊,说着别的事。第二,论题设计不合理。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大胆设计探究性问题,以开放的态度来学习历史,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这就使部分教师错误的认为探究性问题可以随心所欲的设计,甚至多数教师在设计论题时仅仅根据自己的思路,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心里特点等差异。设计的论题要么太难、要么太简单。试题太难,让学生觉得高不可攀,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题型太简单,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无法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第三,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历史课堂中,我们常常看到如下现象:其一,由于部分历史教师误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要使课堂看上去“热热闹闹”的。因此,为了课堂取得“热热闹闹”的效果,历史老师只要上历史课,任何内容都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其二,有的教师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讨论,但教师仅肯定那些“标准”答案,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目前很多历史课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止步于上述这些简单的形式。这些流于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是导致课堂讨论低效的主要因素。第四,教师调控力不强。以往的教学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调控力要求不高。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实施这种教学模式后,对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和调控能力要求极高,如果教师的组织能力不行,课堂中就会出现秩序混乱的情况,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讲闲话,不进行讨论,甚至于有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会出现大声喧闹的情况。长期下去,讨论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学生能力的提高也成为空谈。

2、学生方面。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是课堂主体,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可谓无所不用其招。然而我们认为,一堂成功的历史课,既与教师有关,同时又與学生密不可分。学生合作技能的缺失和自身的差异,也是导致小组合作低效的重要因素。

第一,学生合作技能的缺失。当下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要么不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这些都影响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

第二,学生自身的差异。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然而不同班级甚至是同班的不同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那些性格外向、思维敏捷的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容易把握合作学习的发言权。而那些性格内向的同学则不容易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他们往往沉默寡言。这种个性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两级分化,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成效。

综观上述,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教师方面:第一,小组分配不合理;第二,论题设计不合理;第三,小组合作流于形式;第四:教师调控力不强。学生方面:第一,学生合作技能的缺失;第二,学生自身的差异。正是这些因素的交相影响,使小组合作学习成效不理想。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小组合作学习也不例外。那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呢?实践证明,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我们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全面的操作体系,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第一,有效组合小组成员。小组合作有效开展的前提是合理的构建学习小组。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合理分配小组成员。进行分组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差异等,把好中差的学生平均分到每一组中,同时把能说会道的和性格内向的搭配起来,使组员配置趋于合理,做到人尽其才,为每组学生互帮互学和共同提高打下基础。其次,明确小组成员责任。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后,为了充分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小组成员内部应该有明确的分工,如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要求大家定期轮流互换角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作用。

第二,精心设计论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论题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特点,然后根据教学大纲,围绕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论题。一般来说,教师设计论题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其一,注重论题与实际的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是有效学习的基础,选取学生熟知的情境设计,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共鸣。因此,合作学习时的论题不仅要使大多数学生能理解,且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其二,注重论题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富有趣味性的论题,既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反之,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不感兴趣,教师使用任何教学手段都徒劳。

第三,合理引导小组讨论。高中历史新课标明确规定,要将学生放置于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想达到以上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巡回在各个小组之间,担负起指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随时提供必要的点拨和疏导。比如,当某一小组出现沉默时,老师要拨开话题,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当讨论出现争论时,教师要及时用肯定的态度指出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当学生的讨论找不到切入点时,教师及时参与,做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较快地找到切入点。

第四,重视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的培养。实践证明,最有效的合作学习应该是学生的自发性行为,而不是只有在老师的要求下才进行的。因此,要想在课堂上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比如,教师可以在班级中举办小组合作学习讲座,向学生介绍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和操作策略,使学生产生合作学习的欲望。除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外,教师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合作的技能。例如,在小组讨论、交流学习时,教给学生要尊重对方,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意见不同时,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进行补充等。

第五,重视学生的评价。诚如卡耐基所言:“所有的人,无论这个人如何伟大,地位如何高贵,当他在得到赞许的情况下工作时,总比被批评时工作更出色,成就也更大。”想要达到上述效果,教师必须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特别是当讨论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或争议性论题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赞许,使学生获得信心,明确继续努力的方向;当学生提出独特而新颖的看法时,予以肯定,以保护学生探究热情;当学生得出的答案出现错误或偏颇时,教师不应立即否定、歧视学生,而应正确引导学生得出答案。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它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师教学实践中,成为了教师教学不可或缺的模式。那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呢?这就要求教师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时,有效组合小组成员、精心设计论题、合理引导小组讨论、重视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的培养、重视对学生的评价等。

低效原因 篇11

1 低产低效井分类及成因

1.1 低产低效井的分类

低产低效井是产液量和含水两项指标结合的结果, 低产井大致可分为两类:低液量型、低液量高含水型和高液量高含水型。

1.2 低产低效井的成因

1.2.1 油层发育差

从低效井界限划分可见, 敖南新井主要的低效井是低液量型, 统计61口低效井, 平均单井射开厚度4.0m, 有效厚度1.3m, 其中有效厚度≤0.5m的井有16口, 平均单井射开厚度4.23m, 有效厚度0.16m, 10口井有效厚度为0。16口井平均单井日产液0.75t, 日产油0.59t, 含水21.3%, 因此, 油层发育差是导致油井低产低效的重要因素。

1.3 注采关系不完善

1.3.1 与水井连通差

这类油井的特征是油层发育较好, 但与水井连通差或无水井连通, 地下长期亏空, 地层处于弹性开采状态, 随开采时间延长, 生产能力下降, 造成油井低效。如油井南280-斜232井, 发育砂岩厚度3.6m, 有效厚度2.7m, 但该井单向连通, 虽然油层发育较好, 但能量不能得到补充, 变成低产低效井。这类低效井共有18口, 平均单井发育砂岩厚度4.3m, 有效厚度2.2m, 平均单井日产液0.48t, 日产油0.42t, 含水12.5%。

1.3.2 位于断层边部, 受断层的遮挡, 注水受效方向单一

通过分析发现由于该地区断层发育, 砂体非均质性严重, 在低产低效井中有19口位于断层边部, 由于受断层的遮挡, 注水受效方向单一, 形成低产低效井。如油井南271-斜240井, 发育砂岩厚度4.6m, 有效厚度3.7m, 但该井注水受效方向单一, 虽然油层发育较好, 但受效差, 变成低产低效井。这19口井平均单井发育砂岩厚度3.7m, 有效厚度1.5m, 平均单井日产液0.57t, 日产油0.56t, 含水1.75%。

1.3.3 钻井、射孔及作业施工等各种因素对油层的污染, 连通水井吸水状况差

这类油井至少与2口水井连通, 但水井吸水不好, 能量得不到补充, 变成低产低效, 如南292-斜268, 该井发育砂岩厚度2.3m, 有效厚度2.3m, 与2口水井连通, 但294-斜267不吸水, 能量补充不足, 变成低效井。这类低效井共有4口, 平均单井发育砂岩厚度3.3m, 有效厚度1.3m, 平均单井日产液0.72t, 日产油0.72t。

2 综合治理对策及效果评价

2.1 注水井方面

2.1.1 加强注水井综合调整, 减缓层间矛盾

2.1.2 实施层段轮换注水

2.1.3 对吸水差水井进行压裂

2.1.4 对油层污染井进行酸化

2.2 油井方面

2.2.1 压裂低产低效井

2.2.2 油井微生物吞吐

3 下步潜力探讨

3.1 采用合理的压裂改造工艺

敖南新井低效主要类型是低液量型, 对于低产液量的新井采用合理的措施压裂改造工艺非常重要。

敖南新井共有90口是压裂投产, 对于低产液量油井, 压裂投产形成的人工裂缝对油井产量的贡献较低, 采用常规压裂工艺对其进行重复压裂改造, 其结果只是对压裂投产形成的压裂裂缝 (原裂缝) 进行二次充填和对缝长的有限延伸, 对油井产量的提高幅度有限。因此, 对低产液量油井重复压裂改造, 采用堵老缝、造新缝的储层改造思路, 采用缝内转向压裂工艺, 运用缝内转向剂, 在压裂前置液阶段或低砂比段直接对原裂缝进行封堵, 迫使施工压力升高, 压开并形成与原裂缝延伸方向不同的新的人工裂缝, 达到压裂增产的目的。

3.2 制定合理的间抽制度

根据泵效、含水、产量三项指标进行分类, 进行适应各项指标的间抽试验。观察间抽后产液、产油量变化情况及能耗下降幅度, 制定出这三项指标合理范围内的间抽制度。

3.3 低压地区加强注水

对于低压区 (压力低于7.0MPa) 中的低产低效井的根本治理措施是加强区块注水, 提高地层压力。对于水井地层条件较差的井考虑实施压裂改造, 以改善吸水状况, 或者实施增压注水;而对于孤立井点, 我们考虑实施提捞采油, 一方面, 目前的地面设备可以再利用, 另一方面通过改变生产制度来降低损耗, 以改善经济效益差的现状。

3.4 与水井连通差

对于该类型低产低效井应通过注采系统调整来改变其水驱状况, 对于剩余油富集区通过补钻新井来完善注采关系, 不能通过注采系统调整治理的, 可以考虑应用微生物吞吐采油。

4 结语

4.1 低产低效油井的成因较多, 不同成因的油井应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

4.2 通过采取不同治理措施, 可有效减缓低产低效油井比例的上升速度, 但低产低效井的治理是一项长期工作, 需要不断探索努力。

摘要:葡萄花油层储层属于低渗、低产、低丰度的“三低”油藏, 由于低渗透油田的客观地质特点, 造成了开发过程中的诸多突出矛盾。在遵循“精细水驱、分类研究、分批治理”的原则下, 对敖南油井, 系统地分析了不同类型低产低效井的成因及潜力, 在此基础上采取了相应治理措施, 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 探讨下步挖潜对策。

上一篇:教学技能下一篇:效率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