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原因(精选4篇)
迁移原因 篇1
摘要: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母语的影响,这就是母语的负迁移。本文通过对100名少数民族学生的一次汉语写作作业进行分析、总结,从词汇和句子两个大方面,以具体的实例说明了学生在汉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汉语写作,母语负迁移,原因,对策
汉语写作是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汉语学习的难点之一,通过对100多名具有初级汉语水平的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作业进行分析、总结,笔者发现,学生在写作中所犯的错误主要表现在词义模糊、滥用,搭配不当,语序混乱,句子残缺不全等几方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母语的负迁移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本文以母语负迁移理论为依据,通过调查分析学生写作中所犯错误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提高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有益。
一、语言迁移的概念
0din在2001年提出了“语言迁移”的概念。他认为语言迁移是目的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未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相似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语言迁移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正向迁移和负向迁移;语间迁移和语内迁移;交际迁移和学习迁移。其中正向迁移是指学习者的母语或其他先习得语言由于某些与第二语言之间的相似性或完全一致性对第二语言习得形成促进作用;而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相异时,学习者若借助于母语的一些规则,就会产生负迁移现象。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初级汉语水平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的负迁移的影响一般都大于正迁移的影响。本文主要就学生在汉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进行研究。
二、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写作中常见的错误及原因
笔者通过对100名具有初级汉语水平的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一次作业进行分析,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学生在汉语写作过程中的常见错误及原因。
三、对策及措施
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汉语写作中的错误大都是由于本民族语言所造成的语言负迁移现象,而且少数民族语言在学生的汉语学习中产生的负迁移现象非常广泛。笔者认为,汉语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汉语教学,以帮助学生尽可能降低母语负迁移对汉语学习的影响。
1.加强汉语词汇教学,使学生明确所学词汇的意义、词性。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汉语的学习环境,上课时应完全运用汉语,为学生提供使用汉语进行实践的机会,有意识地让学生用汉语表达词义,用所学词汇口头造句,重点词汇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书面表达练习,使学生理解所学词汇的确切意义,给学生明确所学词汇的词性、用法等,减少因母语词汇的负迁移而造成的学习困难。同时,运用对比的教学方法,将形近词和近义词进行对比讲解,使学生掌握形近词或近义词之间的区别,以及不同的词汇所形成的习惯性的固定搭配;将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和汉语进行对比,讲清楚词汇的不同点,使学生在写作时不直接把母语翻译成汉语表达出来。对于母语中没有涉及到的词性,如量词等,要进行专门的精讲精练,使学生熟练掌握这些词及其用法,而不至于张冠李戴。
2.加强汉语语法教学,使学生明确母语和汉语语法的不同之处。学校应开设专门的语法课,教师在语法课上详细讲解汉语的句子结构、语序,以及不同词性的词汇的使用方法。在讲解的过程中,也应该运用对比的教学方法,将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和汉语语法进行对比,使学生明确知道两种语言在语法上的区别,掌握汉语语法,并加强这方面的练习,以避免在写作时出现母语式的汉语句子。
3.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汉语思维的习惯。朗读和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和汉语思维习惯的一种有效方式。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同样的道理,学汉语也要坚持朗读和背诵。汉语思维是以汉语语言本身作为载体的,所以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准确无误地朗读、背诵课本上的对话、课文以及相应的阅读材料,这样,学生不但可以更多地接触汉语,加深对汉语的理解和对汉语言知识的积累,而且能把这些语言材料贮存在大脑里,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感就会不断增强,语言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就会逐渐形成用汉语思维的习惯,从而减少母语对汉语写作的负迁移,有效地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4.培养学生建构语篇、模仿写作的能力。少数民族学生往往一想到写汉语作文就感到焦虑、紧张或无话可说。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融为一体,这样就能将语篇结构的分析、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写作技能的训练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相得益彰的统一体,达到以读促写、以写带读的目的。这样做既能使学生从更高层次上对阅读材料理解得更准确、深入,又能使每一篇阅读材料成为学生学习写作的良好范文,从而保证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有充分的写作模拟训练。
参考文献
[1]周全.母语负迁移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5).
[2]李晓琪.对外汉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9.
[3]卢福波.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3.
[4]赵金铭,毛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要素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马波.也谈母语负迁移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及消除途径[J].新乡学院学报,2009,(3).
迁移原因 篇2
一、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
学生学习英语时经常出现词汇错误, 多与汉语有关, 大致分为三种, 一种是混淆了同义词或近义词的用法, 一种是不懂词汇的固定搭配, 还有一种是不了解词汇的文化背景, 不懂其在具体语境中的语义导致错误。在语言学习中, 语言的运用往往要考虑语境, 而不是仅仅将英语单词与中文单词意思刻板地对应。当语言学习者不顾写作中的语境需要, 写作者的意图时, 那么就容易造成母语负迁移的现象。例如学生英文写作时, 先用汉语思维思考, 构造出汉语的文章, 再逐句翻译, 通常因为思维转换的时候没有考虑中英文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 常常词不达意。例如:I hope that you can come true my dream.这个例子是很明显的刻板地逐字翻译汉语,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I hope that my dream will come true with your help。学生完全是对应机械地单板地翻译, 忽视了英语的正确表达。文化观念和历史背景的不同, 英语和汉语也存在很大出入。
学生在句法方面也容易出现母语负迁移现象。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 句法是研究句子是如何用单词合理的组合起来的。错误主要体现在词 (语) 序、句子重心、从句以及特殊句型等方面。有学生将“所有结论都不是真的”错误地写成“All the conclusions are not true”。
母语的负迁移现象也容易出现在语篇结构上。汉语文章往往层层递进, 注重意合, 归纳形式, 先叙述细节然后再阐述文章中心思想。英语文章通常开门见山, 注重形合, 演绎形式, 先文章中心思想再分层次叙述细节。If one passed TOEFL, it has proved his English capability.这样的主旨句是典型的中式英语, 句子关系比较乱, 可以修改为“The passing of TOEFL is an indication of one's capability of English.”这样句子逻辑关系就比较清楚了, 表达也清晰了。
二、母语负迁移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 英汉文化背景的差异
高职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候需要去了解在具体语境中语言模式的使用, 熟悉在真实语境下语言的表达方式。这要求高职学生不但要学习语言知识和语言规则, 还要学习背后的深刻涵义。中西文化的差异, 文化背景的不同, 英汉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生活习俗和社会文化理念导致英汉表达上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也影响了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时的英语表达力和说服力。学生在平时的语言积累中往往忽视语言独特的文化背景, 更多的倾向于掌握英语应用技能, 没有掌握语言背后真正的文化内涵, 在语言的表达中, 学生就很容易出现母语的负迁移的现象。
(二) 英汉语言特点的区别
汉语和英语有着不同的语言特点,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 是以意义为基础确定起来的文字, 英语以语音为基础, 理解上不能脱离上下文。英语的主语化特点常常将修饰语放在被修饰的对象后面。汉语讲究意合, 英语讲究形合, 汉语多用主动语态, 英语多用被动语态。
(三) 缺乏对母语负迁移的足够了解
教师本身缺少对母语负迁移的足够了解, 也在英语教学课堂上缺乏对母语负迁移的讲解, 没有向学生专门介绍母语负迁移的概念, 指出错误, 也不知道采取怎样的措施克服问题。教师还觉得学生不必深入了解, 只要应付考试就可以了。这样学生根本就不重视母语负迁移, 更谈不上克服这类错误现象的产生了。
三、减少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母语负迁移的教学途径
(一) 增加对学生的词汇输入, 提高应用单词与词汇的能力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词汇量不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生平时积累的英语语言有限, 对常用词汇的使用及词汇的固定搭配等掌握得太少, 学生积累有限, 就无法去表达正确的英语语言信息, 也没有发展语言能力, 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瓶颈。因此在高职学生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加大语言的输入。
教师要鼓励学生坚持朗读、背诵单词、词汇, 记住与其相关的同义、近义、反义、词形, 不断输入语言。学生围绕单词相关的语义来记忆, 学会如何围绕单词正确在不同语境中认识单词和使用单词。有几种比较有效的记忆词汇的办法。语音记忆, 以掌握单词的发音规律来记忆。词形记忆, 通过掌握词形的变化来记忆单词。联想记忆, 记忆单词的时候了解其单词的派生词等。教师在课堂上利用音频、视频展示所学语言的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面貌, 让学生更了解所学语言背后的意义和内涵。
(二) 加强英汉对比, 不断增加学生句法的背诵量
语篇的基本单位是句子。保证句子质量是有效表达书面内容的关键。教师不仅要学生写的句子语法正确, 还要让句子符合具体语境和内容的要求。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要努力让学生有表达的机会, 增强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当学生出现语言表达的错误时, 要让学生知道正确的表达的方式, 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
教师在英语教学课堂上, 通常按照固定模式来讲解单词, 比如读词, 翻译单词。但是仅仅是记忆单词, 没有教会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如何正确使用单词。教师只有让学生灵活地应用单词和词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造句, 才能让学生记住的是连贯的句子。教师鼓励学生使用英英、英汉词典, 让学生通过查词典记住单词和词汇的隐含的意义, 通过查词典, 背诵例句, 学习地道的英语思维方式, 再加上在不同具体语境中经常进行造句练习, 准确实现语言的转换, 正确表达语, 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母语负迁移的现象。
(三) 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将文化导入到教学过程中, 培养语言感觉
教师要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表达时在脑海中陈现出表达话题的观点, 找到表达支撑观点的关键词、关键词汇和语句, 构建清晰的表达的大体思想。比如学生撰写一篇主题为“科技让社会更好还是更坏”的探讨的英文文章, 学生先要在脑海里形成一个主要观点, 自己要表达的是科技起到的正面还是负面作用?在关键词的基础上, 开拓文章的思维, 构建文章的结构, “technology, facilities, economic, pressure, healthcare, better, worse, conditions”。让学生想想每分段表达什么样的观点, 构造出每段的主旨中心句和支撑句。在学生写作完之后, 教师可以对学生写作部分进行分析和点评, 主要看文章是否切题, 是否避免了母语负迁移的错误。学生知道了错误之处, 学会用正确标准的英语表达方式再实际操练一遍。
同时,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进行外语学习的输入和输出, 加强阅读和写作, 增强对语篇结构和语言组织上的语感。阅读让学生逐渐了解英汉语言在语篇组织、语篇衔接和连贯和修辞风格上的差异。通过阅读和背诵英文影片和阅读英文原版小说、英美报刊、教材中等, 学生更多地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 提高对英语语言的敏感度, 把握语言的正确使用的角度, 扩展潜在的隐性语言知识, 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避免错误。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要进行文化导入外, 教师在课外定期举办一些围绕不同国家的文化进行的讨论和讲座, 举办各种文化活动, 通过让学生进行演讲、话剧表演、英文朗诵比赛、英文写作比赛、英文歌曲比赛等进一步了解语言形式和语言表达, 更掌握语言的文化内涵, 培养了语感, 从而在进行英文写作时, 自然而然地逐渐摆脱母语迁移带来的负面影响。
结束语
语言的学习者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出现母语负迁移现象是不容忽视的。学习的目的是发展能力和态度。教师要提高本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教师在授课时要逐步引导学生认识现象, 了解现象产生的原因, 逐渐克服母语负迁移带来的负面影响。教师还要针对性地对学生加强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训练, 夯实英语运用和表达的基础, 避免语言表达的错误。
参考文献
[1]刘畅, 程邦雄.母语迁移研究:回望与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2012 (06) .
迁移原因 篇3
离子迁移谱 (IonMobilitySpectrometry, IMS) , 也称离子迁移率谱, 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新的气相分离和检测技术。在早期的研究工作中, IMS装置结构简单和灵敏度高 (检出限达ng级甚至pg级) 的特点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IMS技术发展初期主要是用在爆炸物和毒剂的检测方面, 并于20世纪80年代初研制出军用现场检测仪器。进入20世纪90年代, 随着公开发表文献的增多和商品化的离子迁移谱仪的推出, 国际上研究IMS技术的机构和研究人员逐渐增多。而近年来反恐缉毒的需求极大地促进了现场高灵敏、高选择性检测设备的发展。IMS特别适合于一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痕量检测, 如化学战剂、毒品、爆炸物和大气污染物等, 已经广泛地应用在机场安检和战地勘查, 并在环境监测、工业生产等方面也有应用[1]。
离子迁移谱主要是通过气态离子的迁移率来表征各种不同的化学物质, 以达到对各种物质分析测量的目的。在低电场范围内 (小于1 000V/cm) , 离子迁移的速度正比于电场强度, v=KE, 这里v为离子迁移速度, E为电场强度, K为离子迁移率。离子的迁移率在低电场的范围内为常数, 其数值主要取决于离子的结构、质量、电荷数和尾吹气体的种类等因数, 不同种类的离子其迁移率数值一般是不同的[2,3]。
图1是离子迁移谱的基本原理图, 图中高压电源通过串联的等值电阻使得各不锈钢金属环具有一定的电压, 聚四氟乙烯主要用来使各不锈钢金属环绝缘开, 这样在离子迁移谱的内部腔体中便形成一定程度上相当均匀的轴向电场。真空紫外灯 (VUV-灯) [4,5,6,7]将样品电离成离子, 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轴向向前运动。离子门用来控制离子以脉冲的方式进入后面的迁移管中, 不同的离子由于其迁移率的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速度, 从而到达法拉第接收盘的时间不同, 便形成了离子迁移谱图
1 计算机模拟迁移管内的电场分布情况
迁移管中电场的均匀对于提高离子迁移谱仪的灵敏度和分辨率非常重要。离子迁移谱的分辨率定义为
运用有限元计算软件FEMLAB模拟了迁移管中电场强度空间分布情况。计算模拟所用参数:迁移管中金属环厚1 mm, 内直径20 mm, 外直径为40 mm, 聚四氟乙烯厚6 mm, 迁移管长度85 mm。模拟结果如图2所示。
z (mm) 离子轴向坐标, R (mm) 迁移管径向坐标, A, B, C, D, E选取5处具体计算电场强度的位置, 左为法拉第接收盘, 右为离子进入端。电场强度径向分量Er (V/mm) , A, B, C, D, E四条线为图2中A, B, C, D, E处的电场强度的径向分布如图3所示。
电场强度轴向分量Ez (10 V/mm) A, B, C, D, E五条线为图2中A, B, C, D, E处的电场强度的轴向分布如图4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迁移管中电势分布比较均匀,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迁移管中电场分布情况, 在迁移管中选取A, B, C, D, E等5个截面, 进一步计算了电场强度的径向分量Er和轴向分量Ez, 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 迁移管内不同截面处的半径R小于7 mm时, 电场强度径向分量Er基本为零, 这样可以保证在径向的速度分量基本为零。从图4可以看出在迁移管内不同截面处的半径R小于7 mm内电场强度的轴向分量Ez比较均匀, 在7 mm<R<10 mm内电场强度的轴向分量Ez偏大, 这是由金属环的内部边缘棱角造成的, 这将会造成边缘处的离子比中间区的离子速度快, 从而影响离子迁移谱的分辨率, 这就要求在设计迁移管时, 内径稍大一些, 并尽量利用近轴处的电场。
2 实验部分
图5为自制的以真空紫外灯电离为电离源的离子迁移谱仪的主体实物照片。考虑到迁移管中边缘处电场强度的轴向分量Ez偏大, 所以将离子门的直径设计为13 mm, 这样可以使进入迁移管中的离子主要集中在靠近迁移管轴线部位, 从而有利于提高仪器的分辨率。在进样处金属环上加正高压3 500 V, 法拉第接收盘之后的金属部件接地。中间各金属环用1 MΩ电阻 (离子门处除外) 相连。装置主要参数:离子源区长25 mm, 漂移管长60 mm, 内径30 mm, 外径50 mm;金属环厚1 mm, 聚四氟乙烯 (绝缘部分) 厚6 mm, 离子门采用Bradbury-Nielson型[11]。
尾吹气为经过硅胶干燥, 活性碳净化的空气, 气流量为600 mL/min;样品为丙酮, 由干燥净化过的空气吹入离子源, 流量约为150 mL/min, 丙酮样品的浓度约为 10×10-6 ppm量级 (物质量比) , 试验温度为室温。
为了验证同种离子在迁移管中的径向分布均匀性, 在其他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将法拉第接收盘设计成半径为7.5 mm和5 mm两种。
3 结果与讨论
图6中, T (ms) 是离子在迁移管中的飞行时间, S (V) 为离子的响应, G为在法拉第接收盘面积为176 mm2时测得的丙酮样品的离子迁移谱图, S为在法拉第接收盘盘面积为78.5 mm2时测得的丙酮样品的离子迁移谱图。
从图6可以看出, 法拉第接收盘的半径分别为7.5 mm和5 mm时测得丙酮样品的离子迁移谱的分辨率相同即24.5, 但是它们的灵敏度却相差挺大, G中丙酮样品的峰高0.135 V;S中丙酮样品的峰高0.057 V。我们还发现G和S的峰高之比为2.37, 相应的法拉第接收盘的面积之比为2.24, 这说明丙酮离子在迁移管内直径小于15 mm的范围内速度比较均匀, 同时也说明迁移管内直径小于15 mm的范围电场较均匀。
4 总结
我们在理论分析, 计算机模拟的基础上, 自行研制了一台以真空紫外光电离为电离源的离子迁移谱仪, 并重点研究了迁移管中的电场的空间均匀性。漂移管内径20 mm, 外径40 mm;金属环厚1 mm, 聚四氟乙烯 (绝缘部分) 厚6 mm的结构能够基本保证迁移管内电场空间分布的均匀性的。
参考文献
[1] Hill Jr.HH, William F S, St.Louis R H.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Anal Chem, 1990;62:1201A—1209A
[2] Rubinson K A, Rubinson J F.Contemporary Instrumental Analysis (现代仪器分析) .Beijing (北京) :Science Press (科学出版社) , 2003:733—736
[3] Eiceman G A, Karpas Z.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CRC PressInc, 1994
[4] Baim MA, Eatherton R L, Hill Jr H H.Ion mobility detector for gaschromatography with a direct photoionization source.Anal Chem, 1983;55:1761—1766
[5] Leasure C S, Fleischer M E, Anderson G K, et al.Photoionization inair with 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using a hydrogen discharge lamp.Anal Chem, 1986;58:2142—2146
[6] St.Sielemann J I, Baumbach HS, Pilzecker P.Detection of alcoholsusing UV-ion mobility spetrometers.Aanlytica Chimica Acta, 2001;431 (2) :293—301
[7] Vautz W, Sielemann S.Determination of terpenes in humid ambientair using ultraviolet 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Aanlytica Chimica Ac-ta, 2004;513 (2) :393—399
[8] Siems W F, Wu Ching, Tarver E E, et al.Measuring the resolvingpower of Ion mobility spectrometers, Anal Chem, 1994;66:4195—4201
[9] Baim MA, Hill Jr HH.Resolution measurement for 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Anal Chem, 1985;57:1902—1907
[10] Wu Ching, Siems W F, Asbury G R, et al.Electrospray ionizationhigh-resolution 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mass spectrometry.AnalChem, 1998;70:4929—4938
迁移原因 篇4
一从教学目标出发, 整体规划教学内容
教师应分解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进而系统性地掌握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实施策略是以物质学习为主线, 前后呼应, 形成螺旋式的前进模式。
如在教学“CO2性质”这一内容时, 我做了如下规划。首先,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或课间谈话时, 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一些化学物质的名称或一些零散的化学知识, 让学生有一个无意识的感知体验。其次, 在正式教学的过程中, 要让学生对相关单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这一过程中要突出“双基”的学习。如在CO2的学习中要让学生了解其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同时与其他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 还要能解释CO2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再次, 是知识的内化阶段, 这是在单元学习后对教学内容去粗取精的一个过程, 通过记忆、复述、举例等形式让学生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紧接着, 学生还需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 通过知识的循环来巩固知识体系, 并积累经验。如在学习“碱与氧化物反应”这一内容时, 要对CO2的性质进行复习回顾。当学生对CO2性质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后, 后面学习SO2、Si O2与碱的反应时就是举一反三的过程, 这也就是知识迁移能力的体现。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站在更高的角度, 对教学内容的实施有一个全局性的规划与掌控。
二将抽象的物质拟人化, 帮助学生理解
长久以来, 教条化的教学思想使西藏地区的初中化学教学也走上了“基础知识+习题”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的知识学习脱离了生活背景, 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的化学思维与生活中的思维方式相隔离, 缺乏知识的体验与感知。生搬硬套的题海战术, 使学生缺乏对问题的思考、对原理的理解, 导致在解题过程中抓不住问题的本质。对此, 我在教学过程中, 加强了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通过将抽象的物质拟人化的方法, 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实质。
如相同质量的Zn和Mg, 分别与等质量的且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 得到了相同质量的H2, 问什么一定有剩余, 什么一定没有剩余, 什么可能有剩余?拿到这样的题目不少老师觉得可以意会却难以言传, 而学生更是无从下手。其实, 只要我们将其与生活中的实例进行类比, 就能很容易理解了。
三通过知识串联, 实现横向迁移
迁移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知识、技能以及教学方法上进行多方整合才能加以实现, 其效果也是通过知识与技能等方式呈现出来。对于入门阶段的化学教学, 枯燥的概念及抽象的原理教学不可避免。因此, 教师在教学化学概念与原理时, 一定要加强和前面知识的横向联系与迁移, 将零散的知识逐渐在学生脑海里串成一个整体。
如金属活动顺序表是初三化学第二学期的内容, 通过学习学生知道越靠前的金属活动性越强, 越容易失去电子, 与酸反应越强烈。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结合了学生第一学期里学过的原子与离子之间的转化, 以此来帮助学生分析金属与酸、盐等反应的实质。学生容易理解排在氢前面的金属与酸反应时, 能失去电子, 酸中的氢离子得到电子, 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则不能失去电子给氢离子。同理, 与盐溶液反应时, 排在前面的金属因为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 进而被溶解, 而排在后面的金属因为得到电子成为原子, 进而从溶液中析出。通过以上分析学生对金属与酸和盐的反应有了一个更本质的认识。
四总结
总之, 初中阶段是学生化学学习的启蒙时期, 教师应重视知识的内化与迁移, 使知识与经验不断整合、改造, 进而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的学习或生活中去, 使其成为学生的一种能力, 这是迁移教学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摘要:初中化学作为学生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 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入门, 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进而实现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 这一问题已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笔者针对西藏地区的教育问题, 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就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学生,化学教学,迁移能力,整体规划
参考文献
[1]郑长龙.化学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