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运用(精选11篇)
迁移运用 篇1
著名学者吕淑湘先生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他把课教‘活’了, 把课教‘活’的关键就是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令学生置身其中, 流连忘返的情境, 使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随课文内容的波澜起伏而流动, 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浓郁兴致。”
这里的“情境”指的是职业情境, 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 这种情感氛围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社会生活环境、职业工作环境等。在教学中通过采取多种手段、途径来模拟创设职业情境, 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帮助学生迅速有效地理解教学内容, 有助于中职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情感迁移是一条营造中职语文职业情境的有效途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作为中职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 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语文具有强烈的陶冶学生情感的作用。
情感, 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自发学习的必要条件, 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时, 他才能去主动、积极地学习。在此基础上, 教师做适当引导, 将情感信息进行传递, 引起学生的共鸣, 创设职业情境, 使学生将文章的情感迁移到自己内心, 再从内心迁移到他物, 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连, 使情感扩散、升华, 实现情感的积极迁移。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把文章表达的感情移给学生, 渗透到学生的心田里, 而且要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学生只有自身体验到文本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并且在职业情境中将文本中的情感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连, 才能获得更加鲜明具体的感受。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 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只有在肥田沃土上播种, 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可见, 运用情感迁移的方法, 创设语文职业情境, 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 我们要如何用运用情感迁移, 创设职业情境呢?
一、教师要转换角色, 做学生情感迁移的连接者
长期以来, 语文课堂常常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 教师独自教、导、演。而学生长期担任观众的角色, 那么老师上课讲什么内容, 运用什么教学方式、方法对他们来说无关紧要。所以,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充当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根本, 教师以引导为主, 还学生以主动权, 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 让学生自己去认识、了解、品味、体会。
教师作为引导者, 要深入研究教材, 吸纳多方面的言论, 在全面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的基础上深入发掘作品的思想内容。在受到作品的启迪感染后, 教师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教师才会将自己的感情投入其中, 从而进入作品、把握角色, 进而才能把文章中所承载的作者的情感真切地传达给学生, 才能打动他们的心灵, 激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如果教师不了解李白的落拓不羁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 就不会把《将进酒》讲得酣畅淋漓, 就不会让学生体味到李白的通达豪迈, 而只会沉浸到李白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如果教师不了解朱自清先生的坎坷经历和其傲岸性格, 就无法理解文中蕴含的“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相交杂的复杂情感, 就不能让学生体会到朱自清的矛盾与无奈。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 应该以良好的精神状态, 饱满的教学激情, 去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迁移。一个缺乏教学热情、教学激情的教师, 必然会使课堂死气沉沉, 即使蕴含的情感非常丰富的教材也无法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也就是说, 要实施情感迁移, 做学生情感迁移的连接者, 教师必须端正态度, 热爱学生, 理解学生, 欣赏学生, 用自身对教学、对学生的健康正面的情感去感染学生。
二、教师要充分尊重文本, 运用情感迁移, 创设职业情境
“感人心者, 莫过于情”。语文教学中的“情”从何而来?应该从教材中来。语文教材中所挑选的文章是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直抒胸臆的佳作, 其中蕴含的情感有的如溪水潺潺, 有的如汪洋恣肆, 有的如火山喷发。如《藏羚羊跪拜》中蕴含的深深的母爱, 《劝学》中对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的阐述, 《人生三步骤》中对质享受与人生价值、精神追求三者关系的阐述等等?。不同的情感汇聚成情感的殿堂, 离开了教材, 课堂教学的情感迁移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因此,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 选好运用情感迁移去创设职业情境的切入点, 借作品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迁学生的生活感悟, 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激发他们对真善美和爱的追求。
如《石缝间的生命》一文, 作者通过对“撒落到天涯海角”的石缝间的生命的描述, 赞美了石缝间的生命的那种倔强拼搏、无所畏惧的精神, 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敬重生命的情感。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情感迁移训练时, 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汶川地震中的谭千秋老师, 为什么能用自己的身躯去挽救四个学生?”“张海迪、霍金在面对人生的磨难时, 是如何做的?”进而设置这样的情境:“同学们, 当你身处困境时, 你们会如何面对呢?”“如果环境注定你不能成为参天大树, 那么你怎样面对你的生命?”这些问题都能引导学生思索生命的意义, 激发他们对生命的热情。
如在教学李密的《陈情表》时, 可以联系生活, 设置“假如父母对子女要求严格, 控制子女的作息时间”这样的情境, 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天下的父母心, 不要再天天抱怨父母对自己管教地太严, 应该努力学习, 回报父母的恩情, 不要再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发生。
教师充分利用教材, 挖掘其中的情感, 合理进行迁移训练, 创设职业情境, 使学生无形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达到教会学生做人的目的。
三、教师要利用多种方法, 运用情感迁移, 创设职业情境
教学中, 教师应该善于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营造情感迁移境的氛围, 创设职业情境, 引导学生身临其境, 使学生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熏陶, 促进学生品格养成和个性发展。
1.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迁移, 创设职业情境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 唤醒, 鼓舞。”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 语文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实施情感迁移, 营造职业情境。如借助图像、音频资料、视频资料和多媒体等手段, 实现情感迁移, 创设职业情境。
在教授李清照的《声声慢》时, 先放音乐《月满西楼》 (此曲歌词选自李清照另一首词《一剪梅》) , 让学生通过聆听音乐, 仔细揣摩, 对比李清照前后期不同的愁情, 然后播放视频《生活中的磨难》, 创设职业情境:“你觉得现在的生活怎样?如意还是困苦?”“如果在生活中也遇到磨难的事情会如何处理?”“想一想, 人生没有一番风顺的?如果在今后中遇到困难应该如何应对。”学生联系自己, 畅谈感受, 培养学生树立对困境的的良好心态。
在教授莫泊桑的《项链》时, 播放电影《项链》的视频剪辑———舞会上的荣耀和马蒂尔德的容颜变化, 让学生通过对比, 了解人物的命运、分析造成人物悲剧的原因。在情感迁移的环节, 先设置“你有与马蒂尔德相似的想法吗?”和“你认为自己虚荣吗?”的职业情境, 然后出示“非诚勿扰”中马诺的图片, 讲解社会价值取向对人的影响, 将文本教学拓展到现实,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情感体验, 得到情感教育。
所以, 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使学生见其形, 闻其声, 临其境, 移其情, 造其境。
2. 运用语言启发, 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迁移, 创设职业情境
著名教育家于漪先生说得好:“培养学生成为21世纪素质优良的中国人, 是各个学科共同担负的责任。但语文学科起着独特的, 别的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因为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地质层, 积淀了中华文化的精粹。教师运用语言启发引导学生, 也就是在用人类的精神文明, 用中华文化的乳汁哺育他们成长, 提高他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
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的内涵, 将其中的情感转化为自己的情感, 然后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迁移教育, 以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感情、乐观向上的态度和热爱生活的思想, 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或者通过对感人词句的点拨, 或者通过对生动情节的复述, 或者通过对优美画面的描绘, 或者通过对作家经历的讲解……让学生与作品共鸣后, 将自己的情感迁移, 营造职业情境。
在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 在学生对苏轼与周瑜进行对比后, 教师可以对“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一句进行深入挖掘:“尽管苏轼壮志未酬, 心中涌动着惆怅与失意。但他并没有被这种惆怅和失意所困住, 他把它消解在了酒当中。人生犹如梦一般, 历史上无数的英雄人物不也随着这滚滚东去的江水而消逝了吗, 那么我又何必去执着呢。因此, 作者的感情是有变化的, 由开始的慷慨激昂, 到后来的惆怅失意, 最后趋于平静。”让学生在明确苏轼对人生逆境的乐观旷达后, 联系自己, 回答职业情境环节所设计的问题:“假如在班级中, 同学疏远你排挤你, 你打算如何去面对?”“假如在求职面试中屡次碰壁, 你打算如何去面对?”“假如在职场中, 你的上司对你的工作不认可, 对你本人诸多挑剔, 你打算如何去面对?”
由此可见, 富有情感韵味的语言, 在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起到良好的情感迁移, 营造职业情境的作用。
3. 运用表达训练, 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迁移, 创设职业情境
纵观中国历史, 能流传千古的好文章, 都是作家直抒胸臆之作:杜甫因悲而著《登高》, 司马迁因愤而著《史记》等。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作品的情感进行思考, 联系自身, 进行情感迁移, 创设职业情境, 将从作品中感悟到的思想情感, 通过表达训练及时加深体会, 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如讲完老舍的《我的母亲》后, 营造有关母亲的职业情境, 先让学生谈谈对自己的母亲, 再围绕母亲平时做的事情, 写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 效果十分显著。
总之,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应该学会转变自己的观念, 注重从不同的角度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让教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在职业情境中随着情感的迁移过程潜移默化, 润物细无声, 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感迁移来创设职业情境, 可以帮助中职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体现语文人文性的特点。
关键词:情境,职业情境,情感,情感迁移
迁移运用 篇2
摘要:作为一项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普惠性政策, 科技服务券得到越来越多地区政府部门的重视, 国内主要省市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 让中小企业充分享受到了政策红利, 对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 由于区域间的推行政策不同, 组织形式不同, 导致科技服务券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文章根据对当前主流科技服务券管理系统的分析, 设计了一种基于后补贴模式的科技服务券管理系统, 为科技服务券的工作开展提供了一个可行性较强的管理工具。
关键词:科技资源; 服务券; 创新创业; 管理系统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推出, 越来越多的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普惠科技政策开始出现并呈逐步替代原有一般性科技项目计划的趋势[1-4]。科技服务券在西方国家已经不是一个新名词, 发达国家早已推出类似政策并实施多年。国内部分省市已推行科技服务券, 如北京市在印发了《首都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 (试行) 》的通知, 上海市在印发了《关于试点开展上海市科技创新券工作的通知》。目前, 科技服务券属于地方政府行为, 并无统一的管理办法, 因此导致各省市的科技服务券政策各有不同, 与之相伴的是科技服务券管理系统各具特色, 没有统一模式[5-8]。本文从科技管理业务模式及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的角度分析了基于后补贴形式管理系统需求, 并设计了相应的在线申报、审核、兑现管理系统, 测试表明, 按本文设计开发的原型系统实现了全部预设功能, 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1 科技服务券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科技服务券在线应用管理系统采用Java Web技术进行开发, 是为各级政府单位实施科技服务券政策进行标准化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是综合申报管理、使用管理、兑现管理、企业管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科技服务券管理平台。
1.1 科技服务券管理系统需求。
根据科技服务券政策要求, 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包含以下方面:登录管理、申请管理、使用管理、兑现管理、审核管理、用户管理。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
1.2 功能需求分析。
1.2.1 登录模块。
登录模块是企业用户进入科技服务券管理系统的第一接口, 功能包括用户名、密码输入, 以及安全性验证等, 给不同级别的用户提供不同层级的权限, 功能具有个性化特点。
1.2.2 申请模块。
申请模块主要功能是用户信息填报, 主要为一些基本信息, 如单位名称、营业执照信息、注册资金、人员数量、单位介绍、单位图片、企业类型、申请科技服务券的大致用途等。另外, 申请模块还连通部分系统日志, 企业可以通过申请模块实时看到提交的申报信息所处状态。
1.2.3 使用模块。
使用模块的主要功能是登记备案, 包括发票、合同、服务证明等附件的上传, 相关服务具体内容摘要的填写, 供方机构的勾选、服务类别的勾选等。为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服务器承载压力, 限定所有附件上传的大小不能超过5 M, 且附件内容必须清晰可读。
图1 科技服务券管理系统架构
1.2.4 兑现模块。
兑现模块中, 企业用户可以在收到科技服务券管理部门发布的兑现通知后, 通过兑现功能, 提交兑现申请。同时, 网上申报材料与纸质材料同时满足条件的企业申报信息将会自动转入专家评审系统中, 接受技术、财务、管理领域专家的全方位审查。通过技术、财务审核的材料方可具备补贴资格。
1.2.5 审核模块。
审核模块是整个科技服务券管理系统的重点部分, 主要包括初级审核和专家审核两大层级, 其中, 为尽可能避免发生错判、误判现象, 将初级审核分为两小级, 即由两名工作人员完成同一条申报信息的审理, 当前一级审核人员准许申报材料通过后, 后一级审核人员才能进行二次审核, 当且仅当两级用户全部判为通过时, 该项申报材料通过初审, 可以进入专家审核阶段。在专家审核阶段, 由奇数名专家 (至少3人) 审核同一份申报材料, 半数以上通过者方为合格材料, 具备补贴资格。
1.2.6 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模块主要涉及3种用户的管理: (1) 企业用户, 即申报使用科技服务券的用户, 该用户可通过系统实时监控自身提交申报资料的.状态, 接受系统通知。 (2) 专家用户, 即科技服务券评审专家, 包括专家个人信息的修改、密码管理, 评审记录管理等内容。 (3) 初审用户, 即科技服务券管理单位的审核用户, 主要涉及权限分配、专家激活、站内信发送等功能。
2 科技服务券管理系统开发。
开发语言为Java和Jsp, 系统采用B/S结构, 按照管理流程需求及用户使用需求, 采用spring MVC+mybatis框架进行开发, 数据库使用My SQL, 应用多层体系结构, 上层子系统使用下层子系统的功能。应用MVC开发模式, 将科技服务券管理系统划为5层, 分别是业务实体层、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控制层和Web层。服务器租用阿里云空间服务, 经测试, 研究的科技服务券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多用户并行操作, 预设功能全部实现。
3 结语。
随着国家科技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 低门槛、普惠性的鼓励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政策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地区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科技服务券作为普惠性政策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 当前被众多省市采用, 由于国家层面尚未推行顶层政策指导, 因此科技服务券的形式多种多样, 管理系统也千差万别。本文从后补贴的角度分析了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 并设计开发了线上应用原型系统, 在线测试结果表明, 该系统可以实现科技服务券管理基本需求, 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曹冰雪, 何昉, 郑风田.试论“双创”的理论基础、国外实践及其启示[J].现代管理科学, (7) :24-26.
[2]赵志娟, 吴磊琦, 石帅杰.国内外创新券政策对比研究及对浙江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 (23) :47-51.
[3]袁永, 廖晓东, 胡海鹏.新加坡近期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17 (2) :104-107.
[4]何世伟, 郭鹰.创新券抵用规则对创新效用的影响—基于浙江省创新券政策的分析[J].情报杂志, 2016 (11) :56-59.
[5]张寒旭, 邓媚.基于云计算的现代科技服务交易平台[J].云南科技管理, (2) :19-21.
[6]徐欣威.基于云计算的镇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江苏科技信息, 2017 (25) :40-44.
[7]王琴, 杨宗凯, 吴砥.基于工作流和JSP/Servlet技术的网上项目申报与管理系统设计[J].计算机应用研究, (12) :181-184.
以读为本 感悟积累 迁移运用 篇3
关键词: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感知;感悟;积累;迁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我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达到内化,学会迁移运用。
一、初读,感知语言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初读课文阶段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书,如教学《两小儿辩日》一课时,解题后,我重点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读。首先,我用较慢的语速、恰当的停顿,进行范读,读出古文的韵味;再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做到不漏读、不错读,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正误的识别与判断能力;接着,我和学生一起读,指导学生划出难读的语句;然后,学生再自由读,边读边对照注释,大概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个时候,学生已对课文有所感悟,会读得更有声色;最后,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并鼓励学生上台朗读。通过多种形式、多次地读书,学生理清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悟了课文的结构、意境、词句的优美。
二、品读,感悟语言
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选择部分段落,让学生反复诵读,实现情有所感,理有所悟。教师适当地作些启发性的提示,激发学生积极地思维。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读读、想想、划划、写写,运用多种器官,潜心体会语言的含义,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探究和发现某些语言规律。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促使学生入情地读,品出其中之味。
如教《长征》这首诗,对于“五岭逶迤腾细浪”和“乌蒙磅礴走泥丸”的理解可以用多媒体投影的方法,教师先投上高低起伏、连绵不绝的五岭山,接着讲述“红军仅凭两只脚,历尽千辛万苦,克服种种困难,才翻越这高低起伏、连绵不绝的五岭山,可在红军眼里‘五岭’只不过是细小的波浪。”然后用多媒体投上一座高大的乌蒙山和一个小泥丸让学生对比,学生很快就领悟到红军翻越乌蒙已,不知付出了多少代價,可是红军却只把它看成一个小泥丸而以。这样,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两个难以理解的问题。对于“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理解,也是难点,为什么同样是渡江,却给人以“暖”和“寒”这两种不同感受呢?这就要让学生理解,红军不费一枪一弹就顺利渡过金沙江,这怎不叫人欢欣鼓舞呢?所以“暖”字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欢快心情。对于强渡大渡河为什么有“寒”的感觉,讲述《飞夺泸定桥》这个故事,学生就明白了。通过对一“暖”一“寒”的理解,学生也就体会到诗句的含义及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进行范读,再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读、吟诵,达到自我体味的境界。
三、背诵,丰富语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一至六年级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段)。这充分说明背诵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十分重视读和背。
学生通过熟读、背诵课文,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丰富语言仓库的储存,并从背诵中领悟、体味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如《怒吼吧,黄河》中描写光未然为大家朗诵《黄河大合唱》歌词:“他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如同喷薄而出的朝阳;时而……时而……时而……”一组排比句,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我们民族发源地黄河岸边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我都让学生背下来,领悟语言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著名小学语文教育家张庆老师说:“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学语文是‘无序’的,就是今天读一篇,明天读一篇,今天记住一个字,明天学会一个词,日久天长,积累多了,这个工具就拥有了,说话、写文章就越来越自如了,就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了。”
四、迁移,习得语言
通过背诵形成的语言积累,还要经过迁移的联系才能逐步实现内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要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就要重视作文训练,小学生的作文练习就是由读到写的迁移。我不仅按单元要求让学生写出一篇篇完整的作文,还根据学习的课文,进行仿写、练笔。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理解了两个含义深刻的句子后,我出示结尾:谁也不知道,她曾经多么痛苦,她是在除夕夜里被活活冻死的。引导学生读文比较,体会结尾的妙处。学生再次读文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领悟到:幸福与不幸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能表达作者的同情之心,这就是以喜写悲悲更悲。学完《为了五美元的礼物》后,我让学生回忆做过的一件感谢父母或对不起父母的事,写下来,同时运用学过的诗句歌颂母爱,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学生在学会迁移运用时,尝到“学以致用”的甜头,自然也就更有信心。同时,通过评议,进一步锻炼了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习得语言表达的经验。
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的训练中,愉快地、自由地、探索性地进行语言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克服“高耗低效”的方法,也是较好地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扎实举措。
参考文献:
于永正.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教学资源网,2006(9).
(作者单位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炮台镇竞智中心小学)
运用迁移规律,提高课堂效率 篇4
现在通过观察、思考,看小方格中应填入什么数字。从横中行10+6+□=18会想到,18-10-6=2,在横中行右面的小方格中应填入2(图1-2)。从竖右列7+2+□=18(图1-2)会想到,187-2=9,在竖右列下面的小方格中应填入9(图1-3)。
从正方形对角线上的9+6+□=18(图1-3)会想到,18-96=3,在大正方形左上角的小方格中应填入3(图1-4)。从正方形对角线上的7+6+□=18(图1-3)会想到,18-7-6=5,在大正方形左下角的小方格中应填入5(图1-4)。
从横上行3+□+7=18(图1-4)会想到,18-3-7=8,在横上行中间的小方格中应填入8 (图1-5)。又从横下行5+□+9=18(图1-4)会想到 ,18-5-9=4,在横下行 中间的小 方格中应 填入4
(图1-5)。图1-5是填完数字 后的幻方。 对于新旧 知识的共 同因素比较隐蔽的,则可通过铺路搭桥,显示共同因素,促使知识逐步迁移。如,教学两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通过四道准备题,揭示乘法计算的共同点:分别是先乘被乘数的个位数,再乘被乘数的十位数,并以此作过渡,突破积的对位这个难点,实现从一位数乘两位数向两位数乘两位数迁移,使学生掌握计算法则,提高已有知识的概括水平,是促进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概括水平是有层次的,概括水平高,就能从更高的层次揭示新旧知识共同的本质属性,促进学习的迁移。例如,看每一行的前三个数,想一想接下去应该填什么数。6、16、26、______、_______ 、_____ 、____ 。9、18、27、____ 、_____ 、___ 、_____ 。80、73、66、_____、___ 、____ 、_____ 。观察6、16、26这三个数 可发现 ,6、16、26的排列规律是:16比6大10,26比16大10, 即后面的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的那个数大10。观察9、18、27这三个数可发现,9、18、27的排列规律是:18比9大9,27比18大9, 即后面的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的那个数大9。观察80、73、66这三个数可发现,80、73、66的排列规 律是 :73比80小7,66比73小7,即后面的每一个 数都比它前面的那个数小7。这样可得到本题的答案是:6、16、26、36、46、56、66; 9、18、27、36、45、54、63; 80、73、66、59、52、45、38。再如在教学长 方形和正方 形周长时 ,书上周长的 概念是四条边长度的和,这个概念只适用于四边形,对于以后还会学的圆形及多边形的周长就不适用,而可以把周长的概念提高到“四周围长度的和”。这样不管以后学什么形状的图形,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周长”这个知识点,可以有力促进正迁移的实现。至于干扰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新旧知识存在着易于混淆的因素。
品读感悟中积淀,迁移运用中放飞 篇5
一、品读文本,营造精彩火花的奠基石
不带教科书,不查任何资料,就带着一本语文书,轻轻松松走上讲台。说几句漂亮的开场白,勾起孩子学习的兴趣,将学生带入“细细品读”的环节。
品读文本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奠基石,只有让学生充分品味文本,才能有自己的独到感悟。于永正老师说:“一般要朗读四五遍,对于情感型的课文,朗读的遍数还要多。不读到‘其意皆出吾心’‘其言皆出吾口’是不罢休的。”因此,我總提醒学生,要细嚼慢咽,细细品,慢慢品,不品出“味儿”来决不善罢甘休!所以它需要占据课堂的大量时间。
二、倾听感悟,享受精彩火花的绚丽
最大的享受莫过于在学生充分品读之后的交流时间。都说“人多力量大”,我越来越信奉这一至理名言,尤其是在课堂上用足够时间品读过的高段学生,其力量着实不可低估!最博学的老师,他所理解的文本也会带有或多或少的片面性;最权威的教参,它所解读的文本也会有它的狭隘性。因此,我惯用的方法便是博采众长。因为,五六年级的这些孩子,他们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去感悟文本,甚至对文本会有许多自己独到的见解。而有些见解又是那么深刻,老师没想到的,他们想到了;教参没挖掘的,他们挖掘了。当然,这之中也不排除会出现偏离的痕迹,这就需要我们去把握,去引导。更多时候,他们总能捕获到我所未能捕获着的极其珍贵的独特感悟。
在品读《穷人》一文后,我请学生随心所欲地畅谈心中所感,出示一惯的格式:“我很——,你看,——”。学生的感受每每与我相通之时,我内心便欣喜若狂;更多时刻,我会为他们独到的感悟感到由衷的敬佩和欣慰。
王欣同学解读《穷人》一文:“我很感动,你看,‘桑娜沉思:丈夫不顾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我在一边纳闷,这怎么会是感动呢?)只听她不温不火地解释到,“身处这样的困境,桑娜却仍然‘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我被桑娜的这种乐观,感恩的心态深深感动。”我恍然大悟,我也感动了。
朱梅同学解读《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我很自豪,你看,‘父亲对我说:打你不为别的事。都像你这样看书,别人怎么过日子?’我为作者有这样正直的父亲而自豪!”
……
如此优秀真实又独到的解读例子很多很多,肯定这些独特的感受,不是对原来价值取向的削弱,恰恰是对文本价值内涵的丰富和发展。
三、借助文本,搭建写作平台
教材中编入的课文,可谓文质兼美,篇篇锦绣,字字珠玑,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最佳蓝本。我在教学中加强阅读与习作的联系,坚持巧妙地、不失时机地用好课文范例来指导学生进行习作实践,增强了学生习作训练实效,提高了学生习作能力。
1.选择典型片断,指导学生模仿训练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有很多精彩片断、典型范例,极有利于导写。因此,我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都注重“读”与“写”的联系,善于挖掘和利用,巧妙指导学生仿写。
(1)指导学生进行构段方式的仿写。教材中有不同构段方式写成的段落。教学时,我根据单元习作训练重点,抓住适合年级特点的典型段落,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构段方法,并让学生按指定的构段方式进行片段仿写。经常进行不同构段方式的仿写训练,学生会越写越有兴趣,写出的段落会越来越好,从而为布局谋篇打下坚实基础。
(2)指导学生进行习作的开头仿写。万事开头难,学生习作也是一样,大多数感到很难下笔。有的课文开头很有特色,巧妙地利用它导写,是训练学生写好文章开头的一种好方法。小学生一旦学会了写开头,他们就会觉得作文不难了!
(3)指导学生进行习作的结尾仿写。文章的结尾往往是体现中心思想,表达强烈感情的关键部位。所以指导学生写好习作结尾十分重要。教材中很多课文的结尾独具特色,恰到好处,很有仿写的价值。如:《草原》一文的结尾“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短短十四个字,把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准确而又生动地表达出来了。指导学生仿写这些结尾,对提高学生习作能力帮助很大。
2.运用课文范例,指导学生开展同步写作实践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性强;习作教学实践证明,小学生进行适当的模仿习作,能为独立习作和作文创新奠定坚实基础。针对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和实践经验,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课文内容与习作的关系,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尽可能引导学生命出跟课文内容有相似点的习作题目,让学生仿写,指导他们进行同步习作实践。
运用学习迁移原理提高教学效率 篇6
一、构建知识网络, 促进知识迁移
心理学家认为产生学习迁移的有效条件, 一是新旧知识之间存在共同要素, 二是学习者对知识要有一定的概括水平。在教学中认真分析准确理解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 找到与之相似、相近、相反的知识点的区别和联系, 运用对比、图示、表格等形式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归纳, 构建脉络清晰、层次清楚的块、链、网。把新的问题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在新旧知识之间、所学知识与新问题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 调动头脑中相关概念, 增加学生对该问题认识程度, 力求以“旧”促“新”, 变“繁”为“简”, 化“难”为“易”, 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减少学习中重视知识个体的记忆和理解, 忽视知识点间的联系的现象。如用化学方法鉴别物质一类问题, 可先构建鉴别试剂模块。如试剂Cu (OH) 2:标明适用范围用于鉴别多数含醛基的有机物、邻位羟基醇、含两个或以上肽键的有机物并标明反应现象。如构建烃的含氧衍生物模块:醇、醛、酸、酯的化学性质及转化关系。如构建反应类型模块等。学生储存的与新知识相关内容的模块知识可以被快速搜索出来随时调用, 使思维更敏捷活跃, 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逐渐形成知识迁移能力。
二、分析比较, 把握异同, 促进知识迁移
比较就是将各种事物或其个别部分、特征加以对比, 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相异点的思维方法。迁移的产生在于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相同或相近的因素, 通过对比帮助学生分析所学知识, 提高辨析能力, 透过现象看清本质, 在同中求异, 在异中求同, 由此及彼, 去认识未知的知识点, 快而准地获取新知识, 以便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新问题。如采用比较法进行苯酚的教学, 苯酚和苯都含有苯环结构, 学生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规律推断两者性质应该有相似之处, 联想到苯的重要性质是取代反应, 唤起回忆苯发生溴代反应的条件, 溴的浓度大小, 反应的现象。通过相关实验演示后学生比较苯酚和苯与溴反应的难易程度, 认识到苯与苯酚苯环上反应的差异, 体会到有机物分子中原子团的相互影响, 使知识进一步得到深化。在对比过程中, 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探索, 思维活跃, 自觉完成从旧知识到达新知识的迁移, 从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能力。比较也是学习化学概念的一种好方法。如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氧化剂与还原剂等相似或相近或相反概念间的异同点, 列表进行联系和对比使学生对局部概念有着较清晰的认识。
三、创设问题情境, 促进知识迁移
古人曰“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学贵知疑, 小疑则大进”, 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合理适宜、生动活泼、发人深思的问题情境, 将学生引入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 创设的问题小而具体、难度适当、有启发性, 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目标和思维的空间, 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 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高度调动起来, 思维处于激活状态, 以求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 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以苯酚的教学为例, 问题提出1.苯酚与乙醇都含有羟基化学性质是否相同?如何说明?分别演示苯酚、乙醇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观察现象得出结论:乙醇呈中性, 苯酚显酸性;羟基上氢原子的活动性比醇强。2.如何证明苯酚的酸性强弱?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启发点拨, 然后广纳众议设计演示实验, 取上述两份苯酚钠的澄清液一份加入盐酸溶液, 另一份通人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分析原因, 得出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的结论。3.羟基的引入会对苯环上氢原子活性有什么影响呢?学生思维在连续的发问中保持活跃状态, 探究的欲望促使他们更进一步去深思, 从苯发生溴代反应去联想去研究苯酚与溴反应, 学生相互间补充、启发、点拨, 表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有效锻炼, 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四、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 防止知识负迁移
思维定势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策略即是一种按常规方法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 它所强调的是事物间的相似性和不变性。思维定势积极的一面能迅速地联想、引用旧知识和技能, 有效快速地解决面临的问题。教学中要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 注重培养解决类似问题的思维惯性, 形成知识迁移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思维定势消极的一面会使人墨守成规, 对面临的问题不能灵活处理, 思维陷入僵化状态, 缺乏新思维, 造成知识负迁移。而解决矛盾的最科学的方法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用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尝试从多种角度用新的思路去解决, 打破原来的思维定势, 让思维灵动而有创造性, 增强应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深刻揭示教学内容之间的共同要素, 加以充分利用, 使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 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知识的负迁移。例如: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配合平衡、沉淀平衡是不同的教学内容, 其共同要素是化学平衡, 都可以运用平衡移动原理来解决有关问题。教学中用“逆”“等”“定”“动”“变”充分揭示动态平衡的一般特征, 把有关知识尤其是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讲清讲透, 让学生牢牢把握。对以后学习电离平衡、水解平衡、配合平衡、沉淀平衡具有指导意义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乙酸的教学, 乙酸分子结构中羧基可以看成由羰基和羟基构成, 引导学生在对学过的含羰基的醛、酮性质和含羟基的醇、酚的性质分析比较, 找出这两个官能团所决定的性质, 学生容易产生的负迁移是没有考虑形成羧基后由于羰基和羟基相互间影响, 引起的性质差异。
运用迁移理论,培养学员综合素质 篇7
关键词:迁移理论,学员,综合素质
0 引言
迁移理论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已学经验和知识结构对于新知识的理解、掌握乃至应用的影响[1]。迁移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表现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了促进和加强作用,而“负迁移”则表现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了干扰或抑制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正迁移”量越大,说明学员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素质越高。因此,迁移是驾驭在知识和能力之间的桥梁[2]。然而,因迁移内容较为广泛,既包括知识,也包括能力,所以在具体应用和实施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因素有学习态度、文化基础、智力的高低、认知规律、思维定式和课程特点、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手段等[3]。《计算机应用》是医学院校必设基础课程,内容包括理论和应用,是典型的技能应用课,并且涉猎知识点较为零散,学生难以掌握;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手段等应用不到位,未能使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的融合,致使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调查分析表明:学员因来自地域不同,对计算机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差异较大:5%左右的学生已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15%~20%的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学员因文化基础不同,年龄不同、认知规律差异较大,并且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思维定式。上述情况给知识的迁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倘若不能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标的措施,势必影响教学效果。下面主要从教学目标的合理制定、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正确实施三个方面,阐述正确应用学习迁移中的“正迁移”,抑制“负迁移”,对于优化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培养学员综合素质、满足信息化军队卫勤人才培养的需要的重要性。
1 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整个教学活动要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进行。《计算机应用》课程内容多、知识点零散,对于医务士官学员的学习、掌握和应用的确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在知识的应用方面更为突出:学生不知道该课程的学习与所学专业有何关系、能够解决哪些专业问题,致使学习过程中缺乏目的性和主动性,影响了学习效率,制约了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在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时,要全面考虑,既要符合军队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医务士官学校办学思想、办学定位等,又要突出课程特点,同时还要结合士官学员自身的实情和任职岗位的需要,分层次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其中包括课程的总体目标、单元目标、章节目标、课堂目标,当然,针对特殊群体学员还要建立与其认知规律相符合的具体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员学习过程中的目的性、激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满足学员学习的需求应该是自主的、发自内在的这一迁移理论应用的前提。
2 改革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的要素之一,教学内容选编及组织合理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学员学习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施。首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基本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优化,具体表现为:将部队卫生信息化与相关系统作为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模块;针对不同专业,有侧重性地将与医学相关的知识融合计算机的教学中,如医学信息的检索、计算机医学应用的发展及典型应用、医学统计软件的使用、图像的处理和远程医疗等,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目的性,激发学习的热情;内容安排上要考虑到知识的前后联系、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促进“正迁移”的产生,为学员毕业后快速适应任职岗位的需要,早日为军队建设作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鉴于学员接受能力及课时所限,教学内容仍以基础应用教学为主,对于有需求的内容,根据需求量的大小分别采用开设第二课堂和鼓励学员课下自主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基于网络平台实时进行交流,既满足了具有不同认知能力学员求知欲的需要,同时也达到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3 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教员和学员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取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方式的总称。科学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学习者实现其积极作用的“正迁移”,而且还能克服具有消极作用的“负迁移”(如学生的思维定式和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而实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完善与提高。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影响知识迁移的主要因素、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应用》课程特点,在具体实施时,采用了引导启发等与之有机结合的方法,使学员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4]。案例-任务的选编和设计要考虑到各个零散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及专业、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根据不同的模块设计不同的案例任务,并将每一模块中的知识点全部隐含到一个大的案例任务中,然后再逐级分解成一个个具体任务,学员在教员的正确引导启发下,采用多维思考问题的方法进行自主探究、然后选择出最优解决问题的策略。学员通过自主探究、完成任务的过程挖掘潜力,开发智力,以培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即知识的迁移、方法的迁移、学科的迁移和能力的迁移。只有具备了这种迁移,才能在新的情景下综合运用储备知识和经验进行独立思考、深入分析较为完美地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迁移理论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应用学习迁移中“正迁移”、克服“负迁移”,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员能力培养的可持续性,满足信息化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莫雷.论学习迁移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6):50-58.
[2]徐加美,彭慧.基于迁移理论的网络课程内容组织方式研究.网络环境下的知识迁移[J].远程教育杂志,2010,(03):102-103.
[3]曹伟.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J].辽宁师专学报,2009,11(01):27-28.
运用迁移规律,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篇8
一、通过比较,找出知识间的共同因素,实现正迁移
正迁移指先前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等对新学习的知识、技能等起促进作用.
如果两种学习对象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成分,学习是对于人在心理上的一系列反应具有共同的要求,可以产生正迁移.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知识在形式上虽有差异,但实质上属于同类.只要掌握了其中一种解决方法,就可以利用迁移规律,触类旁通.
例如,学生在二年级学习了100以内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到了三年级学习笔算万以内的加减法时,通过比较,学生发现,列竖式时都要相同数位对齐,都是从个位算起,如果哪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哪位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退一作十再减.三年级所学的与二年级相比,只是数位多了,数字大了,其算理是相同的,学生做起题来轻松多了.迁移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在一、二年级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打好学习基础,连最基本的20以内加减法都不会,刚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时,更是无从下手.我利用课余时间先教会了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然后通过知识的迁移,她很快就掌握了100以内加减法与万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她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又如,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习了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学习的,因为学生明确了除法、分数和比三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也可以利用学习的迁移规律,让学生轻松地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再如,学生在二年级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到了四年级学习亿以内和亿以上数的读写时,只需要引导学生,读数时先要分级,然后每级的数在读时先按照各级的读法来读,读完要加上这个数级的计数单位,万级的数就读多少万,亿级的数就读多少亿.写数也可以按照同样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只须掌握了各级数的写法,多少万,就在万级写多少,多少亿,就在亿级写多少.
又如,学生学习了整数乘法的交换律、分配律和结合律,还学习了整数加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这些运算定律也适合小数加法和乘法,同样在分数运算时也适用.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同样适用整数、小数及分数的四则运算等.
二、通过比较,找出知识间的区别点,阻碍和消除负迁移
负迁移也叫干扰,指先前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等对新学习的知识、技能等起阻碍作用.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知识从表面看很相似,但实质却不尽相同.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可能成为学习新知识的障碍.所以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对它们进行比较,区分新旧知识的异同之处,从而准确深刻地掌握新知识,把负迁移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课堂教学和学习的效率.
例如,学生学习了这样的数量关系:甲数是10,乙数比甲数大5,求乙数是多少.学生很自然列出算式:10+5=15.当出现“甲数是10,比乙数多5,求乙数是多少”这类数量关系时,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学生很可能还列成10+5=15.这就是旧知识对新知识产生了干扰,给学生学习新知识增加了难度.为了消除思维定式带来的负迁移,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两种数量关系加以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我在教学时是这样处理的:借助线段图,理清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先根据“甲数是10,乙数比甲数大5,求乙数是多少”画图:
从图中看出表示乙数的线段比表示甲数的线段长,乙数大,甲数小.应该给甲数加上长出来的部分.
再根据“甲数是10,比乙数多5,求乙数是多少”画图:
从图中看出表示乙数的线段比表示甲数的线段短,乙数小,甲数大.应该给甲数减去长出来的部分.
通过比较,学生恍然大悟,不是所有的多都用加法,少都用减法.只要分析清楚大数、小数以及它们的差之间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式就不是问题了.最终学生总结出:已知小数及差求大数,用加法算,反之,已知大数及差求小数则用减法算.
又如,学生学习了倍数应用题,一看到甲是乙的几倍这样的数量关系,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律用乘法计算.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仔细分析数量的具体关系,如果是已知一倍的标准数,求它的几倍数就用乘法,相反,如果知道一个数的几倍数,求这个数则用除法.只要准确判断出所求的是一倍数还是几倍数,就能正确列式计算了.
为了使迁移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一步一个脚印,让学生扎实牢固地掌握每一个知识点,才能把已有的学习方法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才能轻松地接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才能把新旧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弄明白,才能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才能减轻学习负担,真正提高课堂教学和学习的效率.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比较,找出知识间的共同因素,实现正迁移;通过比较,找出知识间的区别点,阻碍和消除负迁移,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减轻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和学习的效率.
迁移运用,让语文教学形态更精彩 篇9
在现有条件下,以言语意图为主帅,以言语形式为抓手,以言语体验为途径是语文教学形态的一个值得实践的方向。
语文课堂教学是训练学生言语发展的主阵地。下面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怎样通过迁移运用提高学生言语训练的积极性。
一、以言语意图为主帅,抓住经典句式进行仿写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是促进学生言语发展的核心途径。课文中有许多句子写得比较简略,但有着丰富的内涵,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进行仿写,也就给了学生迁移运用的空间,学生的学习也会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言语训练的积极性也就有效调动起来。
梁衡的“夏”中: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课堂上引导学生美美地品读后,引导学生根据例句,对夏、冬进行仿写,着力为学生搭建迁移运用的舞台,让学生展现学习成果的精彩,学生言语训练的积极性自然也就调动了起来。
有的学生写出较为精彩的句子,如,夏之色为火的红,如太阳,如炉火,充满燃烧的激情;夏之色为金的黄,如麦子,如玉米,贮满旺盛的活力;冬之色为梦的白,如银霜,如飞雪,昭示着生命的安静;冬之色为淡的白,如雪花,如白梅,蕴含洁白无瑕。
不必说语文教师慷慨激昂的演讲,数学教师诙谐幽默的谈吐,英语教师抑扬顿挫的发音,也不必说地理教师的海阔天空,历史教师的谈古说今,政治教师的思想言论,单是音乐教师的一段段舞蹈,美术教师的一幅幅水墨画,就深深迷住了学生。
……
学生都有挑战对方的欲望,不服输的个性让学生在迁移运用的舞台上得到了张扬,言语训练的积极性也会空前地高涨。
二、以言语形式为抓手,抓住情节的空白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疑,对话将成为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态。对话无外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即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欣赏和批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即师生双方敞开心灵,人格平等的精神交流。
作品的艺术形式要求精炼含蓄,这就决定作者对情节不能做巨细无遗的描写,这就给人留下一些供想象补充的天地。在教学中,我就抓住这些空白点,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启发学生迁移运用,提高言语训练的积极性。
三、以言语体验为途径,抓住文章的结尾
学习语言则重在积累和吸收新的语言形式,通过动态的语文实践,把文本语言转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举一反三地领悟语言的内在规律,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言语表达能力。有些课文结尾虽尽,但意无穷,可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或改写,为学生搭建迁移运用的舞台,让学生在迁移运用过程中享受言语体验的快乐。
如,“夏”的结尾,生动形象,含有哲理,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了“春”,你能仿照“春”的结尾对“夏”结尾进行仿写训练吗?
有的学生写得较精彩,如,夏天像栀子花,带来满园醉人的清香,它盛开着;夏天像蝉儿,热烈奔放地唱着,飞着;夏天像即将成熟的稻子,有着饱满的穗子,带给我们收获的希冀。有的同学对“春”结尾进行改写,如,春天像一幅画,一幅五彩斑斓,生机勃勃的画;春天像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春天是一杯茶,一杯沁人心脾的茶等。
有些文章结尾虽尽,但意未完,可引导学生按照文章的思路,进行合理想象,如,《皇帝的新装》一文,游行大典结束后,皇帝回到皇宫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语文课堂是学生“践行”语言的海洋。为学生搭建迁移运用的舞台,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与教师的对话中,与学生的对话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自然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言语训练的积极性。
迁移运用 篇10
一、迁知识,促建构
知识迁移,是孩子们学习新知的一种基本过渡方式,它存在新课导入或是练习中,孩子们可以通过旧知唤醒新知的学习欲望,同时还能为新知学习铺路搭桥。比如在教学《分数乘整数》一节课中,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出示6+6+6+6+6=,并提问学生“你是怎样很快地算出得数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接着我又出示了++++=,提问学生“可以写出什么样的乘法算式?为什么?”从而将整数乘法的意义迁移到分数乘法上。同样,在练习中有这样两道习题:+++=( )×( )与++++=( )×( ),这里有悖于上面乘法的意义,需要孩子们结合意义调整算式。其实,这两题都是由整数乘法迁移而来,比如在二年级乘法练习中会出现2+2+2+4,我们可以写成2+2+2+2+2=2×5,再如4+4+4+4+
8,我们既可以写成4×6,也可以写成8×3。因此,任何新知都是在旧知基础上进行的,从旧知迁移到新知,既可以复习旧知,还可以联通新知,促进知识网络的建构。
二、迁方法,促完善
方法迁移,是解决问题的一条途径,在新知尚未掌握前,我们可以借助已有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再如《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探索中,让孩子在作业纸上画一画、涂一涂、算一算,于是就有了折纸、画图、加法、转化成小数计算等方法,这里的方法都是孩子们已经具备的,对于新问题的解决,信手拈来其中一种都可以解决。方法迁移,可以使孩子们轻松面对新问题,当孩子发现已有方法不能解决所有新问题时,新方法便应运而生。因此,方法迁移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手段,从已有的方法迁移到新方法,既可以巩固已有方法,还可以探究出新方法,促进方法完善。
三、迁经验,促累积
经验的形成和知识、技能、思想的形成同等重要,我们能否在教学中也迁移孩子们已有的活动经验,促成新活动的开展,形成新的活动经验,并不断累积经验?比如《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探究过程中,因为孩子们已有了分数乘整数的探究经验,因此,这里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转化成小数,画图,折纸等已有的活动经验,正因为此前的相关活动,许多孩子想出了两三种解决办法,也有些孩子在这些经验之上,又想到了将升换算成800毫升,再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得400毫升;也有孩子想到将分数除法变成我们熟悉的整数除法,于是便有了(×5)÷(2×5)=4÷10=。当然,通过观察,孩子们发现计算分数除法,即将之转化成分数乘法。经验之多,搜索速度之快,源于孩子们已有活动经验的迁移,因此,经验迁移,是快捷解决问题的保证,从已有经验迁移到新经验,本身就是一个经验应用并累积的过程。
四、迁策略,促发展
策略和知识、能力、经验一样,是孩子们必不可少的,同时,策略的学习也是螺旋上升的,比如,画图的策略,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人们借助画图来记数。刚上学的孩子,在未接受老师辅导的情况下,也能借助画树棍来表示物体,从而帮助解题。接着,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能力、经验的不断累积,画图的策略也逐渐在丰富,从线段图到表格再到思路图……无一不是在此前策略的基础之上再学习,再发展。这个学习、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一种迁移的过程,这是同一种策略的迁移,在不同策略之间也可以进行迁移。
比如,苏教版第十一册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一课,这是传统的鸡兔同笼问题,是以往奥数教材中的内容,如今却引入到人人必学的教材中,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如何降低这个难度,使学生能够接受呢?在没有任何相关联的知识及背景可以迁移的情况下,运用迁移进行学习可谓是“空中楼阁”。黄晓旦老师,却出奇出新,在学生已有策略基础之上教策略,此前一课,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替换策略,黄老师将假设策略重组并命名为“替换和调整”,并将策略的学习付诸在动手操作中进行,实在是高超且巧妙地迁移!
五、迁思想,促升华
与其说是迁思想,不如说是将已掌握的知识分类迁入对应的思想之中。也许知识、方法、经验、策略会随着时间有所遗忘,但思想会印刻在脑海之中的,因为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提炼之后的总结与上升。数学思想大致有以下几种常见思想:化归思想、类比与归纳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算法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当孩子们接触新知识的第一时间,会去脑海中搜索相关或相似类型的习题,并将这类型的解题方法拿出并“套用”到新练习,这里,数学思想就好比一个个抽屉,而数学知识就好比一个个物品,只有当物品分类到各个抽屉中,才便于孩子们“存储”知识,也更方便孩子们在应用时,及时取出相应的思想,并运用之。因此,迁移思想是解决问题的最高级阶段,也是最有效的,再用升华后的思想解决问题,会使解题能力得以提升。
综上所述,迁移知识,可以使知识联成网络,促进孩子们建构知识网络;迁移方法,可以使解题顺利畅通,促进孩子们完善解题方法;迁移经验,可以使解题思路丰富,促进孩子们累积活动及解题经验;迁移策略,可以使解题方便快捷,促进孩子们发展解题能力;迁移思想,可以使解题能力提升,促进孩子们升华数学思想。
运用迁移, 提高数学教学实效性 篇11
一、抓住本质属性, 克服概念错误类推所造成的“负迁移”
小学生对学过的数学知识不求甚解, 而是简单地从表面和局部认识出发, 不能全面地理解其本质属性, 一旦这种知识应用到新知识中去, 就必然会出现错误, 产生“负迁移”。例如, 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旋转与角 (认识平角和周角) 》时, 如果教师不注意操作程序, 先画一条直线, 然后在直线上点上一点, 就会让学生产生“负迁移”, 错误地认为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所以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的操作要规范, 以避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错误认识, 而产生“负迁移”。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先确定角的顶点, 然后以角的顶点为端点, 分别画两条方向相反的射线, 就是一个平角。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一边动手操作, 一边口述画平角的过程, 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平角这个概念的本质属性,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样才不至于使学生出现错误类推造成负迁移。
二、培养分析能力, 克服新旧知识类比的“负迁移”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往往只凭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新问题, 而新旧知识虽然本质不同, 但从表面上看似乎很相似, 由于学生没有做深入细致地分析, 必然会造成负迁移。例如, 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买文具》后, 让学生做练一练第三题中的“176—176÷8”时, 学生往往受到“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的思维定势的影响, 错误地计算为:176—176÷8=0÷8=0。而正确的计算方法是:176—176÷8=176—22=154。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错误, 就是因为没有真正掌握运算顺序, 分不清什么情况下是“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 什么情况下是“先算乘除, 再算加减”, 从而产生负迁移。
所以, 在教学中, 要避免此类错误, 必须让学生分清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 注意审题, 正确理解题意, 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防止知识类比而造成的负迁移。
三、启发发散思维, 克服定势影响的负迁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常常会出现定势影响的负迁移。它导致学生不能进行有效的发散思维, 而把某些知识的运用和解题方法固定化。
例如, 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运算定律》后, 让学生做下列各题:
第一组:
(1) 35+65×40÷5;
(2) 12× (153-83) ÷8;
(3) (96-6) × (15+9) 。
第二组:
(1) 25+13+87
(2) (51+29) +71
(3) 15+34+85+66
(4) 38×25×4
(5) 19×66+81×66
以上两组习题, 学生做第一组按固定的运算顺序依次去做, 而做第二组时, 因受思维定势的影响, 也按着运算顺序依次去做, 没有寻求最简便的方法去进行计算, 从而浪费了时间, 结果事倍功半。
因此,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要启发学生不要依照常规, 对所给的计算题目要大胆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的途径去分析、思考和探究, 寻找比较简单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当然, 要做到这样, 也需要教师用恰当的语言给学生暗示和引导, 如做第二组习题时, 教师可启发学生:大家要仔细看一看是否能用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结果学生都能列出相应的简便算式。这样就打破了学生受定势影响所形成的思维状态, 克服了负迁移。
四、加强概念理解, 克服日常概念所形成的负迁移
日常生活中有些概念和数学中的概念虽然文字上相同或相似, 但它们的本质属性不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在教学中, 学生往往用日常概念来理解数学概念, 而造成负迁移。
例如, 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相交与垂直》时, 学生认识标准位置的图形后, 初步建立了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但对这个概念的内涵、外延还理解得不够深刻, 容易受两条直线的位置、直线的长短等非本质属性特征所干扰, 加上生活中有“两条直线相交就是互相垂直”的错误认知, 因此, 经常发生判断错误。
又如, 日常概念中, “顶”是“上面”的意思, “底”是“下面”的意思。数学中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是两腰以外的另一条边, “顶角”是底边所对的角。它们和日常概念中“上面”和“下面”没有关系。为了防止可能产生的负迁移, 教学时, 教师可利用变式进行教学, 教师画出“顶点”在上、下、左、右等不同位置的几个等腰三角形。然后通过教师讲解, 学生观察, 使他们认识到,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顶角”的科学概念, 从而消除日常概念引起的负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