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迁移题

2024-10-15

信息迁移题(精选4篇)

信息迁移题 篇1

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所产生的某种影响, 从迁移的效果来看, 迁移分成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从迁移的内容看, 可以分成认知迁移、技能迁移和态度迁移。迁移能力在当今信息时代尤为重要, 教师不可能将学生需要的所有知识技能都教给学生, 学生只有通过迁移不断获取新知, 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本文尝试从“为迁移而教”的角度, 谈谈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整体备课, 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研究表明, 前后学习之间共同因素越多, 越容易产生正迁移。信息技术课没有中考高考的压力, 更加可以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终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对教材的内容和顺序可以做适当的裁剪和调整, 同时备课时应当将教材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充分考虑到知识点的衔接, 使课堂知识点实现滚动式延伸, 每节课突破的难点以1~2个为宜。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本身要求相对稳定, 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 这必然导致教材内容的滞后。以《网络信息搜索》为例, 上一学年精心设计的搜索任务, 下一个学年再使用往往发现学生不需要使用任何技巧就可以找到答案;同时随着搜索引擎的发展, 教材中介绍的搜索语法和技巧也往往失效。这一切要求教师依托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框架, 关注社会、关注学生, 与时俱进地开发新的学习任务。

二、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 建立学习档案

奥苏贝尔指出:“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应当通过测试、问卷、作品提交、提问答疑、观察与交流等多种方式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建立学习档案要注意两点。首先, 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以作业为例, 传统的批改作业方式费时费力。通过网络机房在线练习的方式, 配合数据统计分析, 可以一次性地掌握班级所有学生的信息。笔者使用ASP.NET技术编制了在线问卷 (测试) 系统, 配合学生账号管理和数据分析, 大大提高了统计效率。其次, 既要从学习档案获取整个班级的学习准备状态, 也要重视对学生个体信息的了解。信息技术学科区别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生的差异性, 往往每个班级既有兴趣浓厚、动手能力极强的学生, 也有连Windows基本操作都没有掌握, 课堂上基本处于旁观者位置的学生。作为信息技术教师, 要高度关注两极的学生, 前一极的学生管理得好可以成为教师的好帮手, 否则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也可能成为教师维持教学秩序的障碍;后一极的学生如果没有得到教师的关注, 可能完全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迁移障碍的发现和清除

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 迁移障碍与原有知识结构的不稳定和不清晰有关。例如《PowerPoint图片工具栏》和《图像加工处理模块》都提到了图片的灰度模式和黑白模式, 学生往往受生活中黑白照片的概念影响, 误认为黑白模式就是类似黑白照片的颜色模式。

对于迁移障碍, 首先, 力争在备课环节发现, 并设计及时反馈纠正、过度学习等教学措施来克服。以前面所提到的黑白模式迁移障碍为例, 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 尝试在图像的灰度模式和黑白模式之间反复切换, 实际感受两者的区别来纠正错误的认知。其次, 对于在课堂中发现的迁移障碍不能拖延, 可以适当调整课堂教学流程, 腾出足够的时间关注解决迁移障碍。这次课堂上发现的障碍, 在下一次课堂的备课中就要加以考虑,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将课堂生成性资源转换为下一堂课的预设性资源。

四、增强知识结构的丰富性

美国学者罗耶指出:任何增加交互联结网络丰富性的教育方法, 都将有助于增加迁移的可能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知识学习的相互联系, 包括:

(1) 前后知识的相互联系。例如《Photoshop图像处理》和《Flash动画设计》中都有图层的概念, 让学生归纳总结, 指出它们之间的异同。

(2) 信息技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例如学习声音的波形文件格式与物理中的声波概念联系起来。

(3) 信息技术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例如将生物病毒传播与计算机病毒传播联系起来。

五、课堂提问与迁移

笔者观摩过不少公开课, 共同点是课堂容量大, 设计紧凑, 课堂效率很高。但是在课堂提问环节, 教师可能担心学生应答不顺利, 影响课堂效果或者拖慢教学进度, 倾向于提一些有明确答案的良构问题, 偶尔有拓展问题也缺乏难度, 只是让学生思维发散开来而已。学生习惯于解决良构问题以后, 一旦遇到非良构问题往往不知所措。日常生活中人们所遇到的大都是非良构问题, 这也是学生常被指责为“高分低能”的原因之一。根据建构主义理论, 如果学生不能够实现对问题的去情境化, 是无法实现有效迁移的。笔者认为首先提问的节奏可以适当放慢一点, 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其次, 在设问上, 除了选择运用在课堂中获得的概念、规则能解决的问题以外, 还应当选择以下几类:

(1) 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的问题。例如当学习《Photoshop色彩平衡》时, 教师提问:“为什么红色和青色是一对?”这个问题将前几节的学习难点—光学三原色的原理联系起来, 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

(2) 需要归纳、抽象和顿悟的问题。例如当学习《Windows文件和文件夹》时, 教师提问:“一般来说文件夹里面可以装哪几种东西?”学生的回答往往五花八门。教师再问:“文件夹里面可以装哪两种东西?”如果仍然没有学生找到正确答案, 教师可以进一步提示:“文件夹里面可不可以装文件夹?”最终有学生归纳出正确答案:“文件和文件夹”。经过这样的引导和梳理, 教师可以画出一棵树, 树枝代表文件夹, 树叶代表文件, 树枝上面可以生长树叶, 也可以再生长树枝, 让学生真正理解“文件系统树形结构”的原理。

(3) 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非良构问题, 例如学生作品评价。正因为没有标准答案, 才可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联系前后知识认真思考, 促进知识迁移。

(4) 超越常用情境的问题。例如学生习惯了信息技术课都是使用计算机来解决问题, 学习《信息技术与社会》章节时, 笔者特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今年暑假一家三口去华东自助游, 只带了一部智能手机。一路上信息技术帮了大忙, 请大家猜一下, 帮了哪些忙?”促使学生超越计算机的具体功能, 思考信息技术的本质。这个问题使学生思维高度活跃, 有些班级列举出的用途比笔者实际上用到的多得多。

六、分组学习与迁移

“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的分组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课堂被广泛采用, 通过同一个小组内不同基础的学习者之间的互助、探讨和合作, 能够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但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早已发现, 在小组中学会的技能在个体独立运用时往往没有在小组中运用得好[1]。实际上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也要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任务驱动、分组学习的教学实践活动中, 因为组间的竞争关系, 学生为了尽快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往往由组内能力强的学生包办学习任务, 能力弱的学生旁观;或者组员都只关注自己的分工, 相互之间缺乏交流。有鉴于此, 笔者倾向于采取两方面的措施, 首先, 对于较小的技能学习任务采用以个人探究为主, 同桌2人小组互助为辅的学习方式;整个章节的综合性探究学习任务才使用3~5人的异质大组分工合作来完成。其次, 对于较难、综合性较强的学习任务适当放宽时间限制, 让组内成员之间有充分的时间探讨交流。

七、情感、动机与迁移

是否能实现顺利的迁移与学习动机密切相关。根据学生面对困难时所持续的倾向可分为“成就导向”和“学习导向”两种, 前者更在乎减少错误, 获取较高的学习成绩;后者喜欢学习本身, 表现出更好的创造力和迁移能力[2]。一方面, 学习倾向并不是一种排他的个人品质, 对于一个班级而言, 除了少数对信息技术本身有着强烈的兴趣的学生以及只注重成绩的少数学生以外, 大部分人两种倾向兼而有之。另一方面, 这两种学习倾向并不是长期稳定的,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活动的精心组织, 将“成就导向”的学生向“学习导向”转化。笔者认为, 转化的关键是设置学生感兴趣、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 使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 激发对信息技术学习本身的兴趣。学习任务难度设置标准应当是班级大多数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思考和探究可以完成的。考虑到学有余力的学生的需求, 学习任务同时应当具备一定的扩展性;对于基础能力不足的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演示、个别辅导、学生互助等方式, 力争使每一位学生每一堂课都有收获, 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现在的学生普遍对空洞的道德教条灌输十分反感, 教师要在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必须注意避免教条灌输, 注重潜移默化, 注重移情作用。以《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为例, 笔者设计了2个问题: (1) 说一说马拉松的来源? (2) “911”事件中在三架美国民用航班分别撞击了世贸双子大厦和五角大楼以后, 为什么另外一架被劫持的“93号航班”却“意外”坠毁在了宾夕法尼亚州的尚克斯维尔附近地区?这2个例子一方面让学生体验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传递速度的变化。另一方面, 当学生看到电影《93号航班》片段中乘客通过移动电话得知被劫持飞机可能的目的地后, 团结起来与恐怖分子拼死搏斗的场面, 教室里一时间安静下来, 大家体验到了为了正义不屈从强暴, 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通过移情作用, 使学生得到了情感的体验和升华。

八、结束语

实践证明, 运用迁移理论指导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能够改进教学效果, 有利于学生认知、技能与情感的迁移, 有助于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晓东, 赵群.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曹宝龙.学习与迁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3]赵雪梅.学习迁移理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5) :2.

[4]林琼英.信息技术学习迁移之我见[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 (8) :2.

[5]曹伟.计算机信息教学中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J].辽宁师专学报, 2009 (3) :1-2.

信息迁移题 篇2

请持证人(新生)在户口迁移证右上角空白处依次填写:

1.学院、专业和班级;2.本人身高;

3、本人联系电话。4;本人身份证复印件(黏贴在户口迁移证的反面,注:复印件黏贴时不要超出整张迁移证。)格式范例如下:

身高:xxx cm(厘米)

数学教学中要应用信息迁移 篇3

信息迁移题变化类比信息迁移题就是在题目中设计一个陌生的数学情境,或定义一个概念,或规定一种运算,或给出一个规律,通过阅读相关信息进行解读的一类新题型。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自学新知识的能力、类比探索发现及综合处理新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往这类题以较新情境、较高起点展示在学生面前,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对这类问题的考察的内容及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一、从熟知的情境中引出信息,用类比的形式出现

(2007年连云港中考)如果点C将线段AB分成两部分,如果ACAB=BCAC,那么称点C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某研究小组在进行课题学习时,由黄金分割点联想到“黄金分割线”,类似地给出“黄金分割线”的定义:直线l将一个面积为S的图形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的面积分别为S1,S2,如果S1S=S2S1,那么称直线l为该图形的黄金分割线。

(1)研究小组猜想:在△ABC中,若点D为AB边上的黄金分割点,则直线CD是△ABC的黄金分割线。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2)请你说明:三角形的中线是否也是该三角形的黄金分割线?

(3)(接着(1)研究)研究小组在进一步探究中发现:过点C任作一条直线交AB于点E,再过点D作直线DF∥CE,交AC于点F,连接EF,则直线EF也是△ABC的黄金分割线,请你说明理由。

(4)点E是□ABCD的边AB的黄金分割点,过点E作EF∥AD,交DC于点F,显然直线EF是□ABCD的黄金分割线。请你画一条□ABCD的黄金分割线,使它不经过□ABCD各边黄金分割点。

以往的出题者会用一部分高中知识甚至生活中某些行业术语等形式作为新信息出现,对于中考这种大型的考试来说,当学生看到非常陌生的问题出现时,就会产生害怕畏惧心理,这样不利于对学生能力的考察。本题中黄金分割是初中学生非常熟悉的数学知识,以黄金分割点到黄金分割线,进行了恰当的联想、类比和迁移,题干中部分信息来源于已学内容,让考生感到非常熟悉。这样新颖而富有挑战性的开放性问题使每个学生都可以从事自己力所能及的探究,既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程度,又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从数形转换的认知过程中引出信息,边学边考

(2009年济宁市中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在平面几何中,我们学过两条直线平行的定义。下面就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所确定的两条直线,给出它们平行的定义:设一次函数y=k1x+b1(k1≠0)的图象为直线l1,一次函数y=k2x+b2(k2≠0)的图象为直线l2,若k1 = k2,且b1 ≠ b2,我们就称直线l1与直线l2互相平行。

解答下面的问题:

(1)求过点P(1,4)且与已知直线y=—2x—1平行的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并画出直线l的图象;

(2)设直线l分别与y轴、x轴交于点A、B,如果直线m:y=kx+t(t>0)与直线l平行且交x轴于点C,求出△ABC的面积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

几何直观能够启迪思路,帮助理解。借助几何直观学习和理解数学,是數学学习中的重要方向。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从几何中线的平行到函数中一次函数图像的平行,将直线平行的关系转化成k1,k2的数量关系,这样更好的帮助考生理解新信息,并运用信息解决问题。

三、在新背景中关注学生对课本习题的掌握

(2008盐城中考)阅读理解:

对于任意正实数a,b,∵(a—b)2≥0,∴a+b≥2ab,只有当a=b时,等号成立。

结论:在a+b≥ab(a,b均为正实数)中,若a b为定值p,则a+b≥2p,只有当a=b时,a+b有最小值2p.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若m>0,只有当m=时,m+1m有最小值。

思考验证:已知,AB为半圆O的直径,C为半圆上任意一点,(与点A,B不重合)。过点C作CD⊥AB,垂足为D,AB=a,BD=b.

试根据图形验证a+b≥2ab,并指出等号成立时的条件。

探索应用:已知A(—3,0),B(0,—4),P为双曲线y=12x(x>0)上的任意一点,过点P作PC⊥x轴于点C,PO⊥y轴于点D.求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小值,并说明此时四边形ABCD的形状。

本题涵盖了阅读—理解—验证—应用的全过程,从而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应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题干以信息题的形式出现,但相关的验证和应用问题的设置就是将课本中的相关例题、习题进行了的拓展与挖掘,挖掘题中蕴含的深层潜力及解决问题所需知识的联系。让学生知道,新知识、新信息虽然不是课本知识原始再现,但与课本知识或与已掌握的解题方法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学习组织、加工新知识,使新旧知识有机结合,并对旧知识进行多方位深化,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对于学生既关注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四、以跨学科的形式出现,结合生活构成和谐整体

(2007四川巴中中考)赵明暑假到光雾山旅游,从地理课上知道山区气温会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下降,沿途他利用随身所带的登山表,测得以下数据:

(1)现以海拔高度为x轴,气温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上表中提供的数据描出各点。

(2)已知y与x之间是一次函数关系,求出这个关系式。

(3)若赵明到达光雾山山巅时,测得当时气温为19.4℃,请求出这里的海拔高度。

信息迁移题 篇4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普遍缺乏学习的兴趣, 他们总是偷偷摸摸地上网, 或者玩些小游戏, 对教师讲解的知识往往置若罔闻。可是, 当我们把视线转向其他文化学科课堂时却惊奇地发现:当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利用电脑或iPad等电子产品在网络中搜索或共享课程内容时, 全体学生的热情被陡然引爆, 大家都积极地完成任务。原本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效果一般的课程内容, 在其他学科课堂上轻而易举就解决了。由此, 我们觉得依托教学迁移, 在其他学科课堂构建信息技术课程活动的方法, 使得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能够双赢。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 谈谈依托教学迁移构建信息技术课程活动应当关注的几个方面。

一、依托教学迁移构建信息技术课程活动, 牢固确立活动设置的辅助性

信息技术课程活动方案的设置在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毕竟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出现, 不能喧宾夺主, 让学生只关注信息技术课程活动方案, 而忽视了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因此, 信息技术课程活动方案在走进其他学科课堂时, 要注意方案设置的朴实, 不以吸引学生关注信息技术活动为目的, 而应该在辅助其他学科教学活动上做足文章, 让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的过程中不经意地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信息技术应当作为学生的学习工具, 学生借助它能更好地了解有关学科的教学内容, 提升对学科教学活动的兴趣。而学生在运用信息技术这个工具的过程中, 悄然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例如, 高中数学学科中的立体几何知识, 由于教材内容较为抽象, 教学中学生往往存在空间想象能力差、作图识图能力弱等问题, 导致学生对立体几何是“谈虎色变”。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景:首先, 使用“自选图形”功能, 在PowerPoint幻灯片中插入一个二维自选图形, 之后使用“三维效果样式”即可轻松实现三维效果图, 甚至还可以使用“三维设置”工具栏中的10个功能按钮对立体图进行旋转、变色等操作, 学生通过观察、实践, 直观地构建起立体几何的空间概念, 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依托教学迁移构建信息技术课程活动, 深度关注活动设置的有效性

信息技术课程活动方案走进其他学科课堂教学的目的, 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另一方面也要能提升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兴趣。两者缺一不可, 偏重任何一方, 都将使这种新型的融合性课堂活动方案设置的良苦用心付之东流。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在设置课程活动方案时, 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课程活动与学科教学活动的特性, 寻找两者之间的共同着力点, 使得这种课程活动方案的设置有效且高效。

例如, 在《表格信息加工》一节的教学过程中, 笔者有意识地在工作簿的某一列单元格中依次输入时间, 在相邻的一列输入对应的速度值, 引导学生利用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计算, 如求和、求平均值以及排序。这些简单的操作, 学生一听就懂, 一做就会, 感觉索然无味, 不具有挑战性。此时, 笔者提出一个问题:从物理的角度如何根据这些数据求加速度?学生一下子来了精神, 而且兴致高涨。大多数学生立即想到电子表格软件提供了强大的图表功能, 可以利用折线图来反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于是个个尝试着根据数据绘制成v-t图, 由图像水到渠成地求出了加速度。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表格数据加工的方法, 比起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效得多。

三、依托教学迁移构建信息技术课程活动, 紧紧抓住载体学科的特殊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活动方案要走进其他学科课堂教学, 首先要研究目标学科课堂教学在信息化时代的教学特点。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 我们要主动与目标学科教师交流, 发现他们在学科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点。在此基础上, 我们还要研究目标学科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工具提升学生能力的知识点。通过对目标学科的认知, 了解信息技术对学科教学提升的帮助点后, 方能有针对性地设置信息技术走进学科课堂活动的课程活动方案。

针对语文学科重在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 可以通过形象化的画面引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此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去搜集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图片、影像等素材。学生在上网搜索过程中, 自然而然提升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在古代诗歌赏析时, 学生往往存在由于年代、思维的差距而产生的理解障碍。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上网寻找与古诗相关的各种素材来充实课堂, 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会不自觉地运用信息技术工具, 提高运用能力。

四、依托教学迁移构建信息技术课程活动, 注重载体课程教学的时效性

信息技术课程活动方案走进学科课堂之后, 我们并不能一放了之, 否则不但效率低下, 而且对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并无多少帮助。我们要及时跟踪学生在学科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活动方案的情况, 发现活动方案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 虽然学生能够想到根据数据利用Excel绘制折线图, 但未必所有人都会操作。这时教师应及时跟进, 随机抽测几个学生, 请他们说说具体操作流程, 尤其是最后一步为什么选择“线性”类型?得出图像后怎样求加速度?这样的及时处理不仅真正提升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同时还为以后学习高中物理实验时运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作了很好的铺垫, 可谓是一举两得。

五、依托教学迁移构建信息技术课程活动, 不断改进课程活动设置方案

信息技术课程活动方案走进学科教学课堂不是一锤子买卖, 不能用完就扔。我们要通过对课程活动方案的跟踪、调查、反馈, 不断地改进、提升课程活动方案的设计, 既要提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又能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 做到双赢, 这样才能让学科教师和学生都接受这种融合性的新型课堂教学活动。

六、结束语

【信息迁移题】推荐阅读:

迁移运用07-17

迁移阅读07-18

迁移影响07-18

户口迁移10-15

迁移原因05-18

概念迁移06-05

意义迁移06-07

迁移心理06-08

词汇迁移06-20

语音迁移07-26

上一篇:语音识别下一篇:深圳大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