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迁移能力

2024-09-09

知识迁移能力(共12篇)

知识迁移能力 篇1

知识迁移教学法是教师引领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一把利器, 不仅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育, 而且还有利于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知与应用的层次得到有效提升。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表明,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 把握并运用好知识迁移认知规律, 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已经学过知识的理解深度, 而且还有助于促使学生加强对新接触的知识进行“举一反三”地探究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发现与探索能力, 有助于培育和提升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 从而使他们的综合能力与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升。

一、把握“根基”, 夯实知识迁移教学的基础

“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这句格言, 对于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 同样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知识认知与教学过程中, 只有切实加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技能, 才能有腾飞跃进发展的根基。对于小学语文知识迁移教学来说, 只有让学生具有较为厚实的语文基础, 对具体形象的事物积累了较多的感性认识基础, 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对新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 才能引导他们构建出良好的抽象概括能力, 并促使他们对知识的抽象能力不断提升, 从而促使他们通过已经掌握的知识以科学的思维迁移到新知识体系当中, 促进对新知识的理解, 促使在教学过程中避免“填鸭”“灌输”“囫囵吞枣”与“死记硬背”等现象的发生, 从而大大提升对新知识的理解速度与深度, 大大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质量与效率。

例如, 教师引领学生对课文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时, 可以从引入曾经教学过的方法入手, 示范性地引导学生把握“中心句子”, 抓住“引领句子”进行思维脉络的梳理, 让他们感知和体验到如大自然般的朴实“意境”和像行云流水般的“思维”, 从而在自己的大脑空间中构建出“中心主题”, 这种把握“根基”向外拓展的方法, 可以有效地夯实知识迁移教学的基础。

二、扭住“启发”, 增强知识迁移教学的内功

教育与教学实践活动表明, 传授学生知识固然非常重要, 但传授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如何以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和认知知识的形成与构建过程, 则更为重要。由上可见, “思维启迪”和“智力启发”是教师引领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渠道与目标, 在引领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中, 只有不断加强思维启迪, 促使学生从中获得对知识的求知欲的探究欲, 才能更加有效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教学, 促使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得到有效提高, 从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与此同时, 还将有助于培育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有助于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提升语文素养。

例如, 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中, 启发学生遇到任何问题切不可盲从草率, 应做到深思明辨, 促使他们得到心灵的启迪和触动, 切实从内心深处理解“汤姆爸爸的良苦用心”, 切实在内心烙下每时每刻、身处任何地方都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由此促使他们的思想受到强烈震撼, 在感知美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全面、健全与完善之余, 深深地体验和敬佩人们行为的自觉。又如, 引领学生进行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练习六中的“想想做做”教学中, 启发学生实事求是、客观严谨、不以偏概全的探究与思维, 引导学生对学校或自身所处社区的绿化情况进行调查, 客观分析存在的不足, 并有针对性的可行的改进建议, 进而引导他们给校长或相关负责人写信, 为绿化建设工作积极献言献策。

三、扣住“通融”, 拓展知识迁移教学的外沿

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 综合两种或多种知识进行考究, 可以大大增强人的大脑皮层刺激, 对人的思维认知印记更为深刻, 特别是当他们相似因素越多之时, 引发他们产生知识迁移几率就越大, 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就尤为深刻和透彻。而由此实验研究引发的教育教学研究表明, 在教学思维与教学实践活动中渗透“通融”思想、手段与策略, 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横向联系思考力, 促使学生从已知知识向未知知识的迁移。因此, 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加强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培育过程中, 要加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通融, 从而拓展知识迁移教学的外沿, 增强知识迁移的质量与效果。

例如, 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水上飞机》教学之后, 学生对水上飞机主要功能、基本作用、性能与本领具有较为初步的了解, 然而他们对其了解还停留在表面上, 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 比如其外形设计、其动力装置、其安全系数等等。对此, 教师可以引领他们对“空气动力学”“流线体阻力”“安全预警”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课外自主式探究, 让他们学会查阅相关图书资料或通过互联网获取相关知识, 激发他们进行科学探究的热情, 增强他们爱科学的激情和学科学的兴趣, 还能培养他们动手操作的自动手能力, 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综合以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知识梳理、概括与迁移非常重要, 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有助于促使学生的智力得到有效开发, 促使他们的学习能力跃升到一个新的阶梯层次。每一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 只有充分研究和利用好教材, 引领学生学会知识迁移, 才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与无穷魅力。

摘要:知识迁移教学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提升知识认知与应用层次。文章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引入知识迁移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立足“把握‘根基’, 夯实知识迁移教学的基础”“扭住‘启发’, 增强知识迁移教学的内功”“扣住‘通融’, 拓展知识迁移教学的外沿”。

关键词:小学语文,知识迁移,能力培育,要点探讨

参考文献

[1]王高良.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J].教育教学研究, 2014 (2) .

[2]钱李玉.知识迁移与小学语文教学[J].新课程研究 (教师教育) , 2013 (11) .

[3]李天晓.知识迁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与思考[J].素质教育 (综合版) , 2013 (9) .

知识迁移能力 篇2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作者:岳雅峰

来源:《卷宗》2012年第10期

近几年的中考中,在重视对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越来越强调对能力尤其是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它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平时所学到的知识灵活地准确地“迁移”到试卷上。因此,在初中数学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教授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迁移是教育心理学上的词汇,笼统地说是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迁移能力指的是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的条件下,对所要学习新的知识的一种接受,既然有接受就会有反馈,所以说新知识对原有的知识也会产生影响.所以可以说迁移能力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新旧知识的相互影响的一种能力。

通过数学这门课的学习,学生是否具有知识的迁移能力是检验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下面就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第一,在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有些定理、法则的教学我不是一个一个给学生灌,我是让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的知识探讨有什么定理、法则等。比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时,我没有给一个,证一个,用一个。而是让学生先回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除HL外,有SSS、SAS、ASA、AAS),不管大小,只要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大家想有什么方法。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一致认为:三边对应的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两边对应的比相等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三个判定定理。然后再一个个进行证明,综合运用。这就体现了知识的迁移,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

第二,在讲解习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问题解决】

论立体几何知识迁移能力培养 篇3

关键词: 立体几何 能力培养 空间想象能力 知识迁移能力

1.引言

立体几何在高中数学中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无论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是在高考中的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

依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新课标中立体几何是以图形结构为主线,依照从整体到局部的方式展开几何内容的[1]。这是不同于以往教材的由局部到整体的一种图形的位置关系为线索的内容安排。知识点虽然没多大变化,但这样更符合人们的认知过程,人类认知世界中几何物体都是由整体印象到局部分析的。

新课标下的立体几何内容“立体几何初步”和“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即是几何发展的两个主要方向的体现。与传统立体几何问题的思辨论证和计算不同,新课标下的立体几何,重视空间观念、几何直觉基础之上的逻辑推理,探究,重视“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的全过程[2]。

就目前的新课标的变化,我们应该怎么学好立体几何的这些知识点,怎么解决各种立体几何的问题,以及怎么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这些是本文着重探讨的课题。

2.立体几何能力培养

2.1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立体几何的关键性问题是使学生真正建立起空间观念,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直观教学,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需要收集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实物图,比如金字塔、钟楼、北欧的房屋、中国古塔等,并且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起探讨一些这些建筑每个部分的形状及其美感[3]。例如讲到钟楼时就可以引导学生熟悉几何图形,让学生感知一下这个建筑是由哪些几何图形构成的,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这些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为生活中到处都是几何图形。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图和识图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学生识图能力差,就很难画出所需要的图形。在立体几何的学习中,应利用实物和模型帮助学生弄清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增强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生的识图能力提高了,画图能力自然就提高了,也就说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所提高了。例如:在讲解异面直线的时候,我们可以将教室作为实物模型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笔作为模型摆出两条直线之间的集中关系。

我们还可以利用各种材料,如橡皮泥、硬纸片等,自己动手制作一些主体图形的模型。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现圆与棱,柱体与椎体、球体的异同点,从而形成正确的空间图形概念。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自己的想象加以验证,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逐步地发展空间观念。立体几何是源于生活中的实物并且也是高于生活的,我们需要将实物图形抽象出来,用几何线条在平面上描绘出来,这对于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2.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学习的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知识、技能的获得或态度形成的影响。迁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按照过去形成的知识、技能、态度对新的学习产生的效果,可将迁移分成正迁移和负迁移。前者对新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后者对新的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如何促进正迁移、防止负迁移是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课题。

2.2.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立体几何教学中要积极挖掘现实生活中的几何素材,促使学生将具体形象的直观材料迁移成抽象的逻辑关系。在每一节课中,展示较多的几何图片:正方体、长方体、四面体、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锥、圆台、球等,让学生对图形平视、俯视、侧视、静止着看、旋转着看、翻折着看。同时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自制一个正方体、一个长方体、一个正三棱锥学具,多观察、多猜想、多推理、多验证、多概括、多归纳了解它们的结构特征,加强空间几何体与平面图形的联系与迁移。新知识的引入是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迁移的有利时机,在这个过程中要创建有利于迁移问题的情境,使学习情境具有相似性,激活那些与新知识相关的已有知识的感情体验,逐步启发学生完成知识的迁移[4]-[5]。

例如在讲二面角的定义时。问题一:角是由一点所引出的两条射线所构成的平面图形,要定角,就应先找点,然后作线。点取在何处时才能合理地构造出一个平面角来度量一个二面角的大小?(点取在棱上)

问题二:前面我们求异面直线所成角和线面所成角的时候,都是化归成一个平面角而且数值是唯一的、确定的,那么要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点取在棱上,两条线应该怎样画?

问题三:角的大小通常是利用三角函数值来度量,如何利用所学的三角函数知识计算二面角的平面角呢?(解三角形)

阶梯形、层次性的问题设计,形成一个强有力的迁移情境,将学生牢牢吸引住,从而实现了思维的转化。

2.2.2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体验是指学生主动地经历和虚拟地经历学习过程并获得相应知识和情感的直接经验活动。《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原则和体验性原则,倡导学生自主的特纳所、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克服以前形成的平面几何思维定势对空间思维发展产生的干扰和抑制,并进行知识的重组与优化,实现知识与方法的迁移。

如把一张菱形的纸片沿对角线折起来,就能否定“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把一张三角形的沿高线折起来,就发现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方法;把一张矩形的纸沿中间折起成直二面角,就能探求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一张小小的纸片蕴含着丰富的几何知识和迁移型思维方法。

再如将把一摞书摆成棱柱形状,把直棱柱推成斜棱柱,把斜棱柱推成直棱柱,通过变化研究空间几何体中的线面关系,使问题背景与概念相匹配。让学生感受到“如果两个相交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垂直,那么它们的交线垂直于这个平面”,纠正了“如果棱柱底面上的一条边与侧面垂直,那么它是直棱柱”的错误认识。在师生互动中,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深化,思维得到了拓展和延伸。

2.2.3论证猜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数学的应用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观察、猜测,探求解决数学学科或其他学科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直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数学建模活动体验实际问题与数学模型的内在迁移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对现有知识结构有准确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感知、大胆猜测、小心论证、反思构建等过程,可以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促进正迁移。在教学中,当学生理解了“升维与降维”后,实时引导学生由平面几何中“垂直于同一条线的两条直线平行”通过拓展、变式提出猜想“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证明或否定。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结语

新课标中立体几何的学习是从整体到局部的一个框架,因此在学习立体几何过程中我们应先建立一种空间立体图形的感知,整体感受它的存在,而后进行逻辑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在脑海中想象它的存在。

立体几何知识点和概念的理解要综合起来理解,结合实际的图形,前后知识联系起来理解,知道其出处,那么这个知识点、概念你就彻底理解透彻了。另外,立体几何各种题型的思考方式、思考点、迁移方向都是在我们理解概念定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的,平时做题我们应该多思考、多总结、多归纳,才能将每个题型都完全掌握。学生的学习是立足于现实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将图形迁移到实际生活中才能学以致用。在平常的学习和做题过程中结合方法有意识地培养立体几何能力,才能使自己得到全面提升,从而在立体几何部分就不会遇到棘手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蔡有福.高中立体几何教学重点的探讨[J].华章,2012,(5):229.

[3]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一册(下)[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黄武略.谈高中立体几何能力之培养[J].广东教育,2005,(5):29-30.

迁移知识 提高能力 篇4

凡是有教育的地方就会有迁移, 从来不存在相互间不产生影响的学习。而且, 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的学习或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 也是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 可以说, 迁移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无所不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 什么是迁移呢?所谓的迁移就是“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形成的影响”。简单的说, 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利用所学的技能、知识等去解决问题。例如:学习一种外国语言, 有助于学习同一语系的第二、三种语言;学会弹手风琴、会一种弦乐器的琴手很容易掌握另一种弦乐器;会骑自行车的人较容易掌握骑摩托车的技术;飞行员利用模拟训练时习得的动作技能去学习驾驶真正的飞机, 解决实际飞行中的各种问题等。

怎样进行迁移, 才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一、确立明确、具体、现实的教学目标

在每个新的单元教学之前为学生确立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如有可能让学生一起参与教学目标的制订, 并要学生了解某一阶段学习的具体目标。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可以使学生对与学习目标有关的知识形成联想, 即有一个先行组织者, 会有利于迁移的发生。例如:在我讲述八年级的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时, 明确本单元的主题是编写《维权手册》。首先, 在认识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和道德规范的基础上, 围绕受教育权、财产所有权、财产继承权、智力成果权等, 分组收集侵权表现。其次, 结合法律条款和维权范例, 整理出有效维权的途径和方法。再次, 查询能够给予维权帮助的机关、部门的地址和电话 (如消协等的地址、网址、投诉电话) , 为维护权益提供信息资料。最后模拟法庭、庭审展示, 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进行教学时, 应具体分析所要教授的内容适合何种迁移

在教学中, 要分析教材内容是易于产生共同要素的迁移还是原理、原则间的迁移。在要学习的新内容与已经学习的内容间有共同要素或成分的, 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要素进行学习。例如:我在讲《犯罪必受惩罚》这一课时, 我先回顾了违法行为的定义、类型, 指出刑事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大, 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 也就是犯罪行为。从而很容易地讲清了什么行为是犯罪, 犯罪的性质等内容。

三、教学中应注意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一方面,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总结出概括化的原理, 培养和提高其概括总结的能力, 充分利用原理、原则的迁移;另一方面, 在讲解原理、原则时要举最大范围的例子, 枚举各种变式, 使学生正确把握内涵和外延;同时应结合原理、原则的具体运用情境进行讲解和学习, 使学生能脱离学习原理、原则的背景, 把握其实质并能在遇到该原理、原则适用的背景时, 准确运用原理、原则去学习新知识或者解决新问题, 即达到对原理、原则的去背景化, 以防止学生对某一原理、原则的理解和运用仅局限于习得该原理原则时的情况的情况。

知识迁移能力 篇5

有机整合 构建简明高效的课堂知识结构

----高效课堂之知识的迁移、整合及知识结构的构建

目前,在文综的政治、历史、地理三学科里,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普遍认为历史是最容易学但又最难考的科目,其成绩总是相对偏低,往往落了文综的后腿,甚至成了制约文综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一是确确实实中学历史学科知识密度大,专业化倾向强,知识内容烦琐,记忆负担繁重;二是大多数学生初中历史知识不扎实,且学习方法陈旧、僵化,只听不记,或死记硬背,学习效率低下,记忆效果较差,导致教材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三是高中历史新教材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高中历史新课标采用模块专题式的教学结构,这一体系,摒弃了长期实行的通史学科体系,从而解决了高中历史课程的“螺旋式”和“循环式”的教学弊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历史课程的重复问题;与旧教材相比,新课本的综合性、理论性较强,着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但是这种安排也带来了许多弊端①时期跨度大,跳跃性大,难度高,知识内容多,同一历史事件内容往往分散在三本必修课里面,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被人为割裂,所以知识系统不够完整,同期历史现象的联系不够紧密,打破了学科的自身整体性,破坏了历史的内在逻辑关系②破坏了历史概念的整体性,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每个模块中都有涉及③专题新知识的学习缺少旧知识的铺垫,弱化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前后单元的联系性不强,形不成知识的铺垫关系。④各模块之间历史知识的重复以及中外时序上的双重编排不利于中外史的横向比较。凡此种种,都使得学生学习的难度相对加大。四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缺乏对单元知识的整合总结,而且缺乏对有些影响学生学习的知识进行必要的系统化的补充讲解,使学生觉得历史知识较乱,较杂,难于掌握。

那么,怎样去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历史学习的能力,并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历史课学习成绩的目的呢?今天就学生学习过程中如何进行知识的迁移、整合及知识结构的构建的有关问题与大家进行交流和沟通,不足之处,还诚望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一、何谓知识的迁移、整合及知识结构的构建

知识迁移,简单的说,就是知识点之间的灵活转换和应用。它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就是对所学知识进行由属到类、由类到种、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联系。

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包含对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旧知识与新情境的链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层次。按其效果可以分为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和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干扰作用)两种类型,我们所说的迁移一般都是指正迁移。

知识整合的含义:就是把分散、零碎的知识进行整理,通过一定的线索使历史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知识结构的构建就是对所学的知识从点、线、面、体诸方面进行迁移、整合,从而形成由单一的横、纵线组成,或由横纵线交错组成的知识间的联系。

二、知识的迁移、整合及知识结构构建的重要性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在有意义的学习中,新的学习总是建立在原先的学习基础上,人们总是利用原先的学习来促进后继学习,而后继学习又可巩固和加深原先的学习。

美国认知心理学的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定的知识结构,知识的学习就是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结构,教学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

美国教育学家、结构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杰罗姆·布鲁纳说过:不论我们教授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教学与其说是使学生理解掌握学科的基本事实和技巧,不如说是教授其学习结构。

叶小兵教授指出:“学生只有在其认知系统中构建起具体的知识及概念结构,才能进而生成相应的观念和认识。

多年来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历史学科更是如此。历史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学科,教学过程中, 我们绝不能把基本史实当作孤立分散的知识点,而要抓住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有助于学生形成由基础知识、基本线索、阶段特征构成的有层次的历史知识体系。

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决不能仅仅把基本史实当作孤立分散的知识点教给学生,从而使学生成了机械记忆的机器,失去对历史学课的学习兴趣;而是要抓住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历史知识结构,使学生从宏观与微观的综合角度去把握历史现象的本质,从而既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学科单元知识的学习时间范围跨度大,知识内容容量多,在讲完一个单元后,对所学单元的内容进行知识架构的重建,让学生通过纵横线索理清单元知识的脉络进而突破这些线上的重要的“点”,不仅是很好的做法,而且也应该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先前的学习好比是“一粒粒的珍珠”,形成单元系统化的历史知识体系好比是“串珍珠的绳子”,有了绳子,珍珠虽然眼花缭乱,但却秩序井然;没有了绳子,珍珠即刻散乱满地,无法收拾。把分散的知识进行串联、归纳、整理,把学生先前的“无序”知识“有序”地自动组织起来,帮助学生不断消除知识信息中的未知部分,努力扩大知识信息中的已知部分,科学地解决单元知识的整体化、网络化和系统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提高,学习能力会不断提高,学习成绩也自然会不断提升。

三、知识迁移、整合及知识结构构建的方式方法

(一)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一)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构建具有清晰、概括、包容性的认知结构。这是实现知识迁移的根本前提和基础。1.避免机械性学习,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忆而学习,而是为了应用而学习,不是为了对单个知识点的掌握而学习,而是为了实现对知识点间的贯通性理解而学习,这些均需要我们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为“内化”式的学习,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实现有意义学习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度,为知识的迁移、应用奠定基础和准备。

2.构建具有清晰、概括、包容性的认知结构。现代认知心理学家都主张认知结构是实现新旧知识间相互作用的有机场所,通过广域性认知结构(知识网络)的构建,在新旧知识间和所学知识与新问题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使新知(新问题、新情境)同化、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并在这个结构中确立其合适的位置。这样,这个新问题、新情境变成了“旧”问题、“旧”知识,减少了学生对该问题的陌生感,在不自觉中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二)转换问题情境,将问题进行类化。这是实现知识迁移的关键。问题情境是问题的呈现方式。一个问题的呈现方式与构建的认知结构越接近,就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1.对问题进行“变式”,变“未知”为 “已知”。如把“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转变为“五四运动的意义是什么”等。2.依据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将问题进行“类化”。即将问题纳入相应的同类知识结构中,并从这个结构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如可以利用“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去仿答“隋朝统一的历史意义”等。

三)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培养求异精神和发散思维能力。思维“定势”也称“心向”,是指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定势”的作用有积极和消极性两种表现,我们应该利用“定势”的积极性作用,克服“定势”的消极性影响,培养求异精神和发散思维能力。

(二)知识整合的方法与形式 一)知识整合的方法

1、纵向整合:将分布在不同单元、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知识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整合,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发展的线索。如:对于儒家思想,可以按照古代、近代到现代的顺序进行梳理整合。

2、横向整合:一种是将某一时期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有关知识进行整合,揭示其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把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主张与必修二第二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第二课第二子目的“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于发展”进行联系、整合。另一种是将同一时期不同国家、派别等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如对20世纪的现代主义流派从文学、美术、音乐等几个表现领域进行整合。

3、通过平时的练习或者测验,使学生学会对历史知识的整合。如:通过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特点和意义的考察,使学生知道“近代化”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二)知识整合的主要形式

1、模块内的专题整合

包括以问题为核心的系统化整合(第一、三、四专题)——中国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以对比为目的的局部整合: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不同特点(第一、六专题);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的高峰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第一、七专题)、世界背景与中国历史的整合:战后世界形势的发展与新中国外交(第五、九专题);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与社会主义运动的成长壮大(第八、九专题)、中国近现代史阶段性特征的整合:中国人民抗争之路(第二、三专题);艰巨的民主法治之路(第三、四专题)、以横向比较为目的的整合:近代中外民主政制的比较(第四、七专题);不同意识形态的碰撞与较量(第四、八、九专题)、依据知识逻辑结构的合理性重构教科书专题板块体系。

2、模块间知识内容的整合

如,可把必修Ⅱ的“工业革命”与必修Ⅰ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鸦片战争等相关知识联系;或与必修Ⅲ中“蒸汽与电的革命”的内容相整合,使学生形成“工业革命”的整体认识。可将必修Ⅰ的“马克思主义”与必修Ⅲ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整合,使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认识。

3、初高中历史的衔接与整合

初中历史是通史式的基础教学,高中历史是中外合编的专题式教学模式,与初中相比,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更多地强调宏观性、思想性和开放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知识落差。高中学习专题应在初中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它们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首先,教师要了解熟悉初高中历史教材。其次要了解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某一历史知识的教学要求,了解以前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所学历史知识要求掌握的程度,以便于教师在具体教学中把握好分寸,正确地分析和处理好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学习要求之间的关系,以免课堂教学中出现所谓的“冷场”现象。第三,教学之前要了解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于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对新知识教学进行适时与适当地补充,为学生下一步对新知识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了避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脱节现象。

4、运用史学范式,揭示知识点间的隐性联系

5、对不同版本教材的有机整合

6、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包括历史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历史与政治学科的整合、历史与数、理、化、生、地各科的整合。

7、历史与现实的整合

历史曾是活生生的“现实”,现实也会转瞬即成“历史”。开发时事中的课程资源用于教学,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还有如下几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意识到自己就是“历史”的参与者、创造者,形成历史使命感;二是利于教师引导学生树立发展的历史观;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用历史观点或思维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比如讲述新中国空间技术的发展,可以走出课本,将2003年11月“神舟五号”和2005年10月“神舟六号”上天的内容讲进去,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引导学生时时关注时事,并产生期盼心理:“中国人何时能再创辉煌”?从而引导他们关心国家的科技发展,甚至鼓励他们投身中国航天业的发展。

8、与乡土历史的整合

9、与网络资源的整合

首先,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教学空间。其次,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总之,网络信息资源结合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

(三)知识结构构建的方法

知识结构的构建可以有多种形式和方法。从形式方面有文字式、表格式和图解式等;从方法方面有纵向式、横向式及纵横交错式等。这里就不叙其详了。

四、知识的迁移、整合及知识结构的构建例举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间轴

知识迁移能力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修改作文;做法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065

如何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呢?笔者认为,教会学生修改作文,是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全面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养成修改自己的作文的习惯,修改是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笔者根据新课标要求和自己的实践,谈谈对教会学生学会修改作文的认识和具体做法。

一、改变观念,重视学生修改作文

传统的初中作文教学向来是“学生作文教师改”,学生基本上是按照教师的规定完成作文,作完交给教师就万事大吉。在作文本下发以后,急忙翻看一下分数,匆匆看看教师写的批语,就把作文本搁一边了。学生总认为批改作文是教师的事,与自己没什么关系。学生缺乏积极性,忽视了自己在作文中的主体性。然而古今中外许多名家名篇之所以被千古传颂,与作者重视修改自己的文章是分不开的。例如,鲁迅对散文《藤野先生》的修改,达到160多处;我国的古典名著《红楼梦》,曾经“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问世;我们学过的北宋王安石写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据有关资料记载,作者在原稿上曾经换过许多字,最初作“到”,后改作‘过”,又改作“人”,再改作“满”,最后才选定“绿”字。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古今中外名家注重文章的修改即能充分证明修改的重要性。

修改,是写作文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工序”,是提高作文质量的重要措施。有人说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这话一点不假。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自己修改不限于课内作文,要养成习惯,无论写什么都要修改,把修改作文看作一种思维过程,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益得。”我们知道,大多教者在思想上重指导轻批改。原因是担心学生受认识和写作能力的限制,总想越俎代疱,提供给学生一个模式。比如文章如何审题,如何取材、构思,如何使立意不落入俗套、要有创新,如何开头、结尾、过渡等等。不可否认,适当的技能训练于学生是有益处。但作文的过程是一个客观到主观、主观到客观的过程。教师无法也不可能代替学生去思考、去表达。因此,我们应该把作文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就是要教会学生修改作文,让学生通过主动批改作文的实践活动,培养知识迁移能力,从而真正提高作文写作的水平。

二、指导学法,让学生养成修改习惯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是语文教学活动的最基本的对象和主体,学生的主体性的基本特征表现在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方面。自主性是指学生对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力和能力;能动性是指学生能够自觉、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世界,而不是被动地、消极地进行认识和实践;创造性则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和最高层次。可见,自改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它打破了传统的由教师一人独立完成的教学环节,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在实践中,笔者是这样操作的,在作文修改课中提供一篇病文,以文章内容修改为重点,教会学生从文章的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修改。

审题要准确,它是界定写作范围,着重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这往往包含两个方面,审文题和审要求。一定的题目适合一定的文体,现在一般要求文体不限,但也并非意味着写什么文体都行,怎么写都行。立意是文章写作至关重要的一步,它的任务是确立表达的主题,解决表现什么的问题。文章没有深刻的立意,就会流于一般,甚至显得幼稚。构思是展示思维的条理性、创新性的关键步骤。它的主要任务就是选取怎样的方式表现文章的内容。作文贵在创新,而创新又着重体现在构思的精巧上。选材是为了表现中心的需要,从众多的材料中选取最能表现反映突出文章中心的材料,这样的材料要详写,写生动形象、鲜明感人,反之,略写或不写。结构安排要体现新颖巧妙的特点。可采用小标题形式,层次井然,结构清晰;可采用书信体,抒发内心感受,感情真挚;也可采用“题记、后记”式,点明主旨,明确中心,升华主题等。语言表达要做到语言流畅,文从字顺,饱含情感,有创意地表达。语言上要善于引用古代诗文名句,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形象传神的作用,显示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学造诣。巧用修辞,不仅能增添文采,而且使事物形象生动,内容充实,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还要恰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适当描写、抒情、议论,有突出表现中心的作用。

另外,还要审查自己的习作是否具有真情实感,是否展现了个性的魅力,是否做到了“我手写我心”;标题是否传神、贴切、凝练、有吸引力;开头是否新奇出众,结尾是否让人回味无穷;前后是否呼应,过渡是否自然,通篇是否结构严谨,浑然一体等方面。

一节45分钟的作文修改课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每节作文修改课中,笔者存在选取以上一两个毛病的病文让学生自评自改作文,日积月累,学生自改作文习惯就会慢慢养成,写作能力自然会大大的提高。

修改作文的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冷却法”,就是学生作文写好一周后,然后再改;经过冷却,学生可能从另外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文章。清代戏剧家李渔说:“凡作传奇,当开笔之初,以至脱稿之后,隔日一删,愈日一改,始能淘沙得金,无瑕瑜互见之失矣”。这种方法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智慧,发现自己的错误,培养冷静思考的能力。另外一种是“讨论法”,就是习作者在班级中寻找一位作文水平比自己高的学生,与他(她)交流讨论。可以从文章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上谈设想,也可以就整段、局部内容谈感受,还可以就某一表达方式的运用谈体会,然后请同学给自己习作写批注,学生结合同学的批注,纠正失误的地方,这种交流讨论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做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的语文教学最高境界。

三、师生评价,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笔者认为评价中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应该注重师生间的合作交流。

在作文评价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怎样发挥呢?教师应重视学生互批自改后的评价。它既评价“批注者”批得是否准确,又评价“修改者”改得是否到位。如“批”得不准确或“改”得不到位,教师则予以纠正,对于共性问题,及时进行重点讲评,讲评时要分析其原因,指出应该克服和避免的问题,从而使学生作文水平有所提高。

教师把经过互评、自改后的作文收上来以后,对学生的习作和批改情况进行仔细地阅读和研究,在全员批改的同时,选取一篇或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分发给学生与学生一起进行修改评讲。此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共同讨论、探究,教师不仅要从文章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选材组材等方面加以指导,更要从遣词造句、语言表述、表情达意方面予以点拨。教师在具体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时,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突出“一切为了促进学习的健康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宗旨,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进行鼓励性或赏识性评价,让小小的成功成为学生继续发展的动力。

学生拿到由互评、自改、师评的作文以后,进行仔细地阅读与揣摩,就更能深切地感受自己的所得与所失。教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构建“互评、自改、师评”等多元化作文评价体系,在评价中获得多层面的作文技能培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从更深更广的层面上使学生认识到一篇文章该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的道理。

总而言之,“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教会学生修改作文,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全面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职责。

如何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篇7

一、培养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学习理论十分重视学习的迁移问题, 要求学习的目标是学生形成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这也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要重视对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二、学会归纳整理和捕捉信息, 实现智慧技能的迁移

学生要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 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报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方式, 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 同时学会在调查研究中怎样如实记载基本信息, 怎样从调研结果中归纳自己的观点。

三、构建知识网络, 实现知识点间的灵活转换和联系

通过知识网络的构建, 在新旧知识间和所学知识与新问题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 使新问题、新情境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减少了学生对该问题的陌生感, 在不自觉中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就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运用知识, 而这些能力培养的关键就是使学生掌握知识迁移的本领, 促进积极迁移的大量产生, 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迁移能力 篇8

在英语教学中, 我们更是十分重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并作了如下几点探索。

一、培养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学习理论十分重视学习的迁移问题, 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我们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要重视对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学会归纳整理和捕捉信息, 实现智慧技能的迁移

学生要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 并从各种调研结果中归纳自己的观点。在这些过程中, 最主要的知识迁移就是智慧技能的迁移, 原先习得和在此阶段习得的各种智慧技能将得到不断的练习, 并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中进行迁移, 从而使学生具备很强的迁移能力, 即学会了学习。

三、构建知识网络, 实现知识点间的灵活转换和联系

通过知识网络的构建, 在新旧知识间和所学知识与新问题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 使新问题、新情境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这样, 这个新问题、新情境变成了“旧”问题、“旧”知识, 减少了学生对该问题的陌生感, 在不自觉中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小学生数学知识迁移能力例谈 篇9

一、借助现实事物, 启发形象认知

小学数学中有一些概念相对小学生还是比较抽象的, 如果他们不能认识到概念的真谛, 肯定会影响到后续的学习。教学实践中, 我常常通过形象的现实生活来引导和启发孩子们认知抽象概念。

比如, 在学周长这个概念时, 有些孩子不知道周长具体指的什么, 我就通过多媒体让大家观看围绕操场一圈的边线就是操场的周长;一只蚂蚁围着树叶的边缘爬一圈就是树叶的周长……这就令他们恍然大悟, 这时再回味周长的概念“绕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成功完成了抽象知识的形象认知。

二、指导动手实践, 认知知识发展

知识有其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中, 我们一定要紧抓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征, 指导他们通过动手实践来认知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 这样才能全面迁移知识生成能力。

如, 学“面积”知识时, 许多小朋友不能理解面积的概念, 于是在我的指导下, 让他们画出一个10 cm长, 8 cm宽的长方形, 然后再细分成长、宽都是1 cm的正方形, 这时再解释这个大长方形的面积就是该平面范围内小正方形的容量。然后引导学生数一数数量, 这样大家就更容易理解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以宽了。

三、查补知识漏洞, 培养自主反思

小学生理解问题容易从表象开始, 浅尝辄止, 经常在不必要的细节上浪费时间和精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引导和练习中, 能发现学生的薄弱点, 设置对应问题来引导他们将错误出在课堂上, 这样就能有效弥补知识漏洞。如, 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 大家学习过角的概念后绝大多数学生就想当然地认为一个端点发射出两条射线组成一个角 (, 散发出三条射线组成两个角 (……针对这样的细节性错误, 我们可以让学生先根据概念进行讨论, 数一数到底同一端点发射出三条射线组成几个角。学生经过对比概念, 着眼全局进行分析与讨论, 发现除了表面上的两个角外, 两个边线组成的图形也应符合角的概念, 于是答案出来了:是三个角。这样设置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反思得出结论, 才能让他们掌握知识概念的真谛和运用的技巧。

以上是我结合教学实践总结的三种小学知识迁移能力的教学方法。总之, 课堂教学中, 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小学生的认知动向, 找到学习内容与其认知情趣的结合点, 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知识迁移能力 篇10

一、夯实主干知识, 实现课本知识网络化

奥苏伯尔认为, 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 这就是迁移。所以, 认知结构是知识学习发生迁移的重要原因。我们只有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的历史知识之树, 零零碎碎的知识点只有依托在历史规律中才不会成为无根的浮萍, 才能实现有效记忆。因此, 读书、巧学、抓线索、成体系, 课本知识网络化, 成为迁移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中, 笔者以简明扼要、便于记忆、善于区别为原则, 以每节或某一单元要素为专题, 上课后把各课知识结构图发给学生, 让学生对照结构图用8—9分钟时间看课本把握重点和难点。教师重点分析知识要点, 明确指出如何识记、理解、掌握不同知识点和常见错误, 并明确历史知识之间的纵向与横向联系, 新旧知识内容间的内在联系。或者让学生按照本课标题、子标题来理清人类历史发展的线索, 建立起系统的历史知识结构等方式, 指导学生对照每一课内容标准, 进行仔细分析, 使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

二、加强教师的指导, 达到历史科学习方法化、技巧化

吴卓教授1927年做的迁移实验, 证明教师在学习的指导方面对学生学习迁移的作用。实验表明:有指导的练习比无指导的练习迁移效果好。因此, 教师首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理解、分析、概括、解决历史问题。如在讲授《中美关系正常化》时, 可采用标注法, 让学生尝试标注原因、过程、影响等。然后可用投影仪展示学生标注的内容, 再让学生对照标注的要点进行简评, 这样学生知识构建就水到渠成了。掌握了学法, 学生自然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其次要加强解题的指导, 通过讲案例或习题, 分析知识迁移过程, 把解题的步骤、技巧、策略, 以及审题和检查的方法教给学生, 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技巧。

三、加强训练, 排除思维障碍, 使历史知识题目化

“我听见了, 就忘了;我看见了, 就领会了;我做过了, 就理解了。”通俗地讲就是“心动不如行动”, 就是要培养“做”的能力。实验表明:有指导的练习比无指导的练习迁移效果好。同样, 练习比不练习迁移效果好。有针对性的训练,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笔者针对每一课的内容标准、重难点设置有针对性的练习题, 进行迁移目标训练;同时尝试让学生自己命题, 先模仿后独创。这样就做到把知识训练、思维训练和能力训练相结合, 以高屋建瓴的形式去把握知识。每次训练后, 笔者都及时总结反馈试卷中所反映的问题, 对试卷错题进行思考, 让学生总结失分原因;并印刷错题, 让学生重做, 养成良好的考试习惯, 及时查漏补缺, 将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四、关注生活, 寻找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点, 形成知识与能力的运用化

历史上发生过的事, 现在还在继续发生, 只不过形式发生了变化, 而现实中的很多事都有历史的影子。如现在世界各国的争端和战争, 回顾历史, 和中国的战国时代、三国时代、欧洲和西亚的帝国时代多么相似, 所以要学好历史, 就不要把历史与现实割裂开, 要从现实中去理解历史, 以历史来关照现实, 关注现实热点,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 在学习郑成功收复台湾时, 笔者通过联系今天台湾的现状, 分析阻碍台湾统一的因素, 科学预见台湾的未来, 在学生深处牢固树立祖国统一的意识。同时为发挥历史的育人功能, 让学生从历史的学习中获得思考、受到启示, 笔者及时挖掘感动点, 让学生对历史产生感动之情。如讲授《香港澳门的回归》时, 笔者要求学生模仿闻一多的诗, 写一篇有关台湾的诗歌。如有名学生写道:“历史上我曾遭受过多少苦难╨炮火无数次在我的身躯上燃烧╨母亲啊!但我未曾叫过一声苦痛╨因为我知道, 您是我坚强的后盾╨面对列强, 您也是千疮万孔, 却依然斗志昂扬╨如今, 我如浮萍, 孤身一人在海洋游荡, 与您隔海相望╨我, 是您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但您却依然以您宽广的胸怀╨用一国两制呼唤我回家╨我知道我始终是您的孩子╨所以我为您申奥助威, 为您的强大而高兴。╨我也会成为您的骄傲, ╨做中国太平洋上一颗闪亮的珍珠。”读后让人感受到了学生受到的心灵震撼。

以上四个方面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 讲述每一节课笔者都严格按照这四步进行,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生成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 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知识迁移能力 篇11

经常听见学生反应:“老师,你分析讲解的问题我全部可以听懂,可是碰到课外相似题目,只是条件略加以改变,我就不知如何解答,找不到突破口,该怎么办?”

也经常听见有些老师不无抱厌地说“这类题目有的学生已经问了三遍了,不知怎么,还有一些不懂,不会运用,一碰到相似题目,就束手无策,真是让人难以理解。”

这些向我们提出一个在实践层面上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

问题一:学生如何应用已学过的知识去解答相似的新题目呢?

问题二:教师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呢?

下面的案例也许可以给我们一点有关这方面的启示。

二、情景描述

当我上完同分异构体这一节课后,有个学生提问一个老师看来很简单的问题:

生:一氯甲烷有没有存在同分异构体?

师:没有。

生:哦,我知道了。

第二天该学生又拿了一个相似的问题来请教:

生:二氯甲烷到底有没有存在同分异构体呢?

师:同分异构体概念你是否记得?

生:记得,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之间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师那你为什么认为二氯甲烷存在同分异构体呢?

生:我画给你看,(学生画出两个碳氯键呈180°以及90°两种位置关系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师你这种认识是把二氯甲烷看成平面结构,两个碳氯键才有180°和90°两种不同位置关系,而实际上,他们是四面体结构,你所写的这两种位置关系实际上是一样的,它们是同种物质,二氯甲烷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生:哦,我知道了,谢谢老师。

又过了一天,该学生又拿了一个类似的问题:

生:我认为乙烷的一氯取代有好几种产物,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对吗?

师:那么请你写一写它的同分异构体。

生:(写出左边或右边甲基上的一个氢原子被一个氯原子取代等几种形式。)

师乙烷可以看成甲烷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甲基取代,两个甲基是对称的,所以乙烷一氯取代产物只有一种。

生:怎么会是这样呢?(学生一脸茫然)

至此,教师已经明显感觉到了学生对回答的很困惑,因此,教师决定进一步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分析判断。

师:还是从甲烷开始讲起,甲烷是正四面体,它的四个氢原子在正四面体的四个顶角,在空间上都是以碳原子为中心而对称的,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样,氯原子无论取代甲烷上哪一个氢原子,产物都是一样,只有一种,二氯甲烷也是如此。

乙烷可以看成由两个甲基结合而成,每个甲基上的三个氢原子,它们所形成的碳氢键的键角、键长都是一样,所以三个氢原子空间位置是等同的,无论取代哪一个氢原子是一样的。两个甲基在空间位置上是完全对称,并且碳碳单键可以旋转,取代左边甲基上的一个氢原子与取代右边甲基上的一个氢原子是一样的。所以乙烷一氯取代只有一种。

生:我理解了

师:为了加深印象,这里有碳、氢、氯的原子模型,请你组装成一个一氯乙烷模型,然后仔细观察,体会它的结构特点。

生:(动手组装),我真的会了,谢谢老师。

师:再考考你,二氯乙烷有没有同分异构体?

生:(经过思考,组装成二氯乙烷模型,给出正确答案,高兴地走了。)

三、问题讨论:

从上面情景描述中,我们至少可以发现这样的情况:

当学生第一次请教时,教师只是给出一个现成的答案,学生也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根本谈不上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解答第一个问题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住知识的迁移点:甲烷是正四面体,原因是四个碳氢键的键角、键长都是一样,四个氢原子是完全对称的。甲烷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一个氯原子取代后,形成一氯甲烷,一个碳氢键变成了一个碳氯键,键的方向不变,只是键长变长了,甲烷中其他的氢原子被一个氯原子取代,情况也完全一样,所以一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

当学生第二次请教时,教师也给出了同分异构体判断依据,按理是比较容易解答,但对于上一个问题回答的不彻底,以及教师没有把握住知识的迁移点,从而造成学生解答上的困难。究其原因有二:一、由于我们书写局限,甲烷结构式课本上写成平面形状,学生有了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造成两个碳氯键有180°与90°之分。二、学生忽视了甲烷立体结构中四个氢原子在空间上都是以碳原子为中心而对称的,无论氯原子取代哪两个氢原子,效果都是一样的。二氯甲烷也是四面体结构。而教师的解答,只讲一些表面的特征,没有深入实质的内容,学生也就只知道一个答案,不知所以然,对于迁移应用能力的培养能力也就减弱了许多。

由于前两个问题讲解教师不注重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所以学生对于乙烷的一氯取代究竟如何也就无从下手,直到教师分析清楚甲烷结构特征,以及乙烷结构的对称性,碳碳单键可以旋转后,才使问题得以解决。从问题讨论中,我们可以得到下列启示:

启示一:教师要迅速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不要只是给出一个现成的答案。

启示二:教师要迅速找准知识的迁移点,注重学生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的培养,争取使学生能顺利解决同一类问题。

启示三对于有机化学中同分异构体类型的题目,最好尽量借助于直观的球棍比例模型来讲解问题或教学,才能使学生眼到手到,心里有直接的感受。现在教育界流行一句话:You hear,you forgot,you see,you remember,you do,you learn。

四、诠释与研究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这是最高教学技巧所在”。

当前化学教学中,存在着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培养;重视知识点无一遗漏的传授,忽视相关知识点内在有机联系的倾向。教师给学生答疑解惑,经常当着学生的面把题目解一遍,或有时仅仅只给一个答案,使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缺乏应变能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善于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新情境的问题,更不善于分析解决新问题,所以一碰到相似的问题,也就很难解决了。

知识迁移能力 篇12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玻利维亚在“学习迁移”理论强调:“数学知识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只有抓住这样的联系才能构建数学知识体系.”然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却发现学生学习时可能对于这方面的内容不注重这方面规律.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在学习时没有迁移的意识,这也正是我们要去帮助学生培养的地方.而且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对于这些区别点,学生要能及时调节思维,找到新知识的固定点.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教师需要注意的,因为迁移过程中并不是都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这要取决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与思维程度.比如,在教学“等比数列”时,教师可以利用以前学习的分期付款知识,接着进行进一步升华,转换到月利率的问题上,由浅入深的教学,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概念.比如某人买房须贷款20万元,银行按月利率(复利)0.5%计算,要求10年还清,则须每月还多少钱?学生在计算中,逐渐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新知识的升华点被教师引出,学生在接触到旧知识的同时,也能明白新知识的不同点,找到区分点才能更好的明白新内容.

二、开展知识迁移教学,加强新旧知识的迁移

迁移能力是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志之一.人的理解能力各不相同,但知识迁移是随着人的认知而不断提升的.高中数学学习链接着初中时期已经学过的知识,教学中必须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相互转化.而这种迁移是锻炼学生智力的一个好方法,也是提升学生思维的良好方法.比如,在教学“函数”时,函数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言理解起来是不太容易的,因为学生之前并没有接触过多的函数内容,学习过程中仅仅凭借教师去讲解,学生可能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即使理解了也不深入,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首先让学生去回忆初中的变量与数集的关系,接着教师列出一个数集让学生去找一找之间存在的规律,尝试着去总结出规律.因为学生是初步接触.教师可以利用简单的一次函数,让学生更容易的理解并总结出结论.学生通过这样的转化,能过更加简单的理解函数的概念,教师在接下来进行教学时,就不会觉得理解方面有困难了.这样的实践探索,学生更乐意去实行,因为学生自己动脑思考难题,其中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还可以复习一遍之前所学习的内容,加强旧知识的理解.

三、利用知识逆向迁移规律,让知识辨析更加明显

迁移的方式很多,我们可以正向的进行迁移,同时也可以进行反向的进行迁移.旧知识我们通过推广联系到新知识,但是通过新旧知识的逆向推广,就能让知识面变得更为广阔.比如学习等差数列的基础概念后,便可以将等比知识也进行学习.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了等差数列之后,对于等差数列的性质是大致理解了,但是也只是出于一个比较模糊的状态,只是根据潜意识进行学习的.学生学习到了接下来的等比数列时,由于之前脑海中一直都是等差数列的内容,那么很容易在理解方面出现问题,比如,通项公式出现记忆错误等,那么如何能让学生不产生这样的冲突呢,教师可以在进行等差数列教学时就融入等比数列教学,这样概念上就能形成一个对比,学生虽然在同一时间学习的内容更多了,但是对于这方面的知识理解却更为清晰了,实际上是提升了学习效率.

而且在立体几何中也是这样,学生如果在概念上就出现了错误,不能分清区别,那么出现的错误非常多.我们采用的并列逆向迁移,能够将知识点前后联系,拓展知识面,学生学习多个内容的同时,还能将知识点辨别的更为清晰.

四、充分开展上位学习活动,尊重知识迁移规律教学

学生学习的内容很多,但是学习过程中要注重一些规律,上位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迁移过程中的上位规律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时,如同踩着台阶一步步前行,到达制高点变得更为容易.那么我们所说的上位学习法是什么呢,教科书中也融入了很多这样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先学基础再学深入.比如如果要学习面面平行的判定,那么就可以先进行线面平行的定理判定教学,学生在意识中有了这样的概念,便能够更好的学习有难度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自己去发现联系,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便能逐渐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又比如在教学函数单调性的时候.有很多学生觉得太简单了,这些没什么好学习的,我们在教学中往往都会遇到这些情况,但是单调性的意义却很深,因为在用求导判断单调性时,就会出现许多关于单调性的问题,这时候学生的基础没有学习好,在这些方面就会出现混乱.因此教师便可以进行拓展性教学,将这些内容适当的结合,让学生意识到重要性,并且以单调性作为一个平台进行教学,让学生学习更多的内容,掌握深入拓展的知识.

总之,课堂中的教学要采用迁移式教学,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才会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的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堂知识,才会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之中.教师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课堂中不断树立迁移意思,解决问题时,学会从多角度出发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李伟强.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2014(8):89.

上一篇:现代中国人物画创作下一篇:意识形态统领下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