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统领下的翻译(精选3篇)
意识形态统领下的翻译 篇1
1 影响中式菜谱翻译的因素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中国的饮食文化也逐渐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外民众。中式菜谱的翻译对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 中国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式菜谱的成功翻译, 要求译文不但要对原文忠实, 向国外民众传递中式菜肴的文化内涵, 打动国外食客, 译文还要做到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 风俗习惯, 吸引更多的国外食客, 起到宣传推销的经济效果。国内不少学者就中式菜名的翻译进行了探索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这些文章从翻译实践的角度出发, 详尽地阐述了菜谱英译的方法和技巧并提供了大量的译例, 给后来的菜谱英译者提供了借鉴和帮助。但笔者发现, 这些翻译技巧和翻译方法过多讲究译文对原文意义的忠实, 很少涉及译文对目标语市场的宣传推销的经济效果。菜谱的翻译属于应用型翻译, 凸显的是目的功能。如果仅限于译文对原文忠实而忽视了译文对目标语市场的宣传推销功能, 就等于忽视了这类应用型文字的初衷。因此笔者认为, 译者, 作为翻译的主体, 在翻译的过程中, 与原语的创作主体, 目标语的接受主体, 形成了一种平等的主体间性关系, 所以评价译文不能仅从传统上是不是忠实原文着眼, 而是既要着眼于原语文本, 也要着眼于翻译是否满足市场需求, 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产生相应的市场经济效应。如, “凤爪”如果翻译为“Phoenix Feet”就会让国外食客不知所云, 产生误解。根据中国文化, “凤爪”即为“鸡爪”, 如果翻译为“Steamed Chicken Feet with Sauce”国外食客既知道制作原料、烹饪工艺和配料, 也能浮想联翩, 激发食欲, 起到了良好的市场经济效果。又如广东小吃“生肉包”如果按字而意思翻译应为“Raw Meat Bun”, 这种翻译会让国外食客觉得奇怪, 一般在国外, 食客只食用生牛排、生鱼片等, 但从未见过可以食用生猪肉。其实, 根据广东饮食特色和食品制作工艺, “生肉包”就是蒸猪肉包, 因此翻译为“Steamed Pork Bun”更准确, 更能反映出其文化特色, 激发国外食客的食欲。
2 译者的“间性意识”
翻译的主体是译者, 但从广义来看, 翻译的全过程的参与者包括了原作的创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 即原作者作为创作主体, 赞助人作为赞助主体, 译文读者作为接受主体。主体间性又称为交互主体性, 指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交往的特性。翻译的主体间性指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承认、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的“交互”特征, 即在翻译中译者与原文作者、赞助者、读者之间相互承认、相互沟通和对话、相互影响的关系。译者是翻译的主体, 但原作者、赞助者, 读者都会对他产生影响, 这些影响通过译者在翻译中所做的各种选择体现出来。其他各个主体都通过译者对翻译产生影响, 这就需要译者意识到这些影响, 并在翻译中自觉地运用各种方法满足其他主体的要求, 协调好与其他主体的关系。因此, 在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思考如何译的过程也是译者具备“间性意识”处理“间性”问题的过程。
3 译者“间性意识”下中式菜谱翻译方法
菜谱翻译是一种应用型翻译, 它受篇幅的限制, 不可能用大量的篇幅去介绍一道菜, 必须简洁明了, 用最少的文字表现文本功能。中式菜谱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和消费心理, 反映中国的文化。中式菜谱翻译的目标语读者是国外民众, 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具有“间性意识”:一要弄清厨师取这个菜名的目的, 菜名的结构及菜肴的内容, 二要注意中西方文化差异, 三是要考虑译文接受者的接受能力、风俗和需要, 及赞助者所期待达到的宣传效果和经济效益。在翻译过程中, 翻译菜谱不是一般人认为的非常容易, 只要搬本字典, 找出相对应的词进行转换。实际上,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 作为翻译的主体, 和原文的创作主体 (厨师) , 翻译的赞助者 (经营餐馆的生意人) , 译文的接受主体 (国外食客) 之间相互承认、相互沟通和对话、相互影响, 意欲实现更加理想的译文效果 (吸引更多的食客) 。无论在翻译中采用何种方法, 都是根据市场因素决定的结果, 都是市场性的;所有的翻译方法共同归结为针对市场的营销策略。
(1) 音译法
如“炒面”被译为“Chow Mein”, “担面”被译为“Dan Dan Mein”, “云吞”被译为“Wonton”, “饺子”被译为“Jiaozi”, “粽子”被译为“Zongzi”, 等。音译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文化和语义。又如, 麻婆豆腐 (Ma Po Tofu) , 最早被直译为“Beancurd made by a pock-marked woman”, 这样的菜谱译名既不能引起国外食客关于食物的美好联想, 又没有传递中国饮食文化意义。后来, 这道菜的译名重新被更改为“Mapo Tofu”。虽然不能完全传递菜名所包含的文化意义, 但是“Mapo Tofu”译名至少能兼顾市场营销目的。
(2) 直译法
例如, “叫花鸡”被译为“Beggar's Chicken”, “甜酸肉”被译为“Sweet and Sour Pork”“春卷”被译为“Spring Rolls”, “陈皮牛肉”被译为“Orange Beef”, “板鸭”被译为“flat duck”, “百合蒸南瓜”被译为“steamed pumpkin with lily”等。直译菜谱, 就是根据菜谱的表面含义用英语意义基本对等的词或词组来译。食客们对于美食的感受大体相似, 直率而诱人的源语菜名, 英译后一般也会让来自于异域文化背景的食客收获相似的效果。
(3) 意译法
如“夫妻肺片”被译为“Sliced Beef and Ox Tongue in Chilli Sauce”, “红烧狮子头”被译为“Brais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 “佛跳墙”被译为“Assorted Meat and Vegetables Cooked in Embers”, “三鲜汤”被译为“Soup with fish, shrimp and pork balls”, “游龙戏凤”被译为“Stir-fried Prawns and Chicken”等。不同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表达形式, 当语言表达形式成为翻译障碍时译者一般采用意译法。在中式菜谱翻译中, 意译法就是将抽象及带有联想性的菜名用具体而清晰的形式表达出来。因此, 在翻译若照字面意思直译, 没有中国文化背景的国外食客会不理解。这类翻译舍去了菜名中的比喻形象, 只译出原义, 并用简单明了的英语译出, 将菜肴的制作原料和烹饪工艺介绍给国外食客, 起到了传递中国饮食文化, 实行饮食跨文化交际及兼顾市场营销的多重目的。
4 结语
翻译涉及多个主体, 离开主体间性的主体性是不存在的。“翻译活动不再被看成一种孤立的语言转换活动, 而是一种主体间的对话。” (许均:2003 (4) )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 影响翻译的因素大多通过译者而起作用, 翻译难就难在译者要协调好各种关系, 得到一个令各方面都满意的译作。因此, 在菜谱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应具备“间性意识”, 也就是要同时考虑到其他主体, 即原作者、赞助人和译文读者的因素, 通过与各主体间平等、和谐的对话和交流, 达到圆满完成翻译任务的目的。
摘要:该文分析了在菜谱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作为翻译主体, 通过协调好与其他主体, 即原语文本的创作者, 译文的接受者, 翻译的赞助者之间的关系, 译者把主体间性的问题具体化为译者的间性意识问题, 通过与其他主体的平等对话, 沟通协调完成菜谱这一特殊的应用文体的完美翻译, 做到译文既要忠于原语文本, 也要满足市场需求, 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产生相应的市场经济效应。
关键词:间性意识,菜谱,翻译
参考文献
[1]黄海翔.中餐菜单英译浅谈[J].中国科技翻译, 1999 (1) .
[2]刘清波.中式菜名英译的技巧和原则[J].中国科技翻译, 2003.
[3]杨恒达.作为交往行为的翻译[M]//谢天振.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4]杨武能.翻译、接受与再创造的循环——文学翻译断想之一[M]/许均.翻译思考录.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
[5]郑建军, 林罗玲.粤菜菜单英译的原则与方法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1) .
[6]裘白莲.论译者的“间性意识”[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10) .
跨文化意识下的旅游英语翻译教学 篇2
1 跨文化意识与旅游英语翻译
跨文化交际, 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 之间的交际;从心理学角度来讲, 是指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1]。旅游英语翻译作为翻译活动的一个分支, 不仅是语际转化过程, 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由此看来, 正确处理文化交流与碰撞中遇到的问题, 对提高旅游资料翻译质量至关重要。
1.1 跨文化意识下的旅游英语翻译标准
翻译的标准问题从研究翻译活动之日起就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也是翻译界争议最多的一个领域。所谓翻译标准, 是指翻译活动中译者所遵循的原则, 也是翻译批评家评价译文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它既是翻译实践的准绳, 某种程度上说也是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严复曾提出, 翻译活动首先应该做到“信”, 即译文须对原文忠实准确。泰特勒也认为, 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2]
那么旅游翻译活动中, 对原文“忠实准确”的译文是不是就一定是好译文呢?先来看一则旅游活动翻译实例:一位导游员带欧美客人到餐厅用餐, 该导游兴致勃勃地向游客推荐餐厅自酿的“蛇酒”——This is snake liquor, just soaking the alive elapidae in the strong wine for several years, which has chronic effects on anti inflammatory.谁知客人们听了后不但没人敢碰酒杯, 反而都皱起了眉头。众所周知, 中西方对动物的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特别是在将其用于食材方面。美国知名杂志《福布斯》网站曾将蛇酒评为“十大恶心食物之一”。这种情况下, 完全复写原作思想引起翻译效果不佳也就不足为奇了。旅游资料翻译, 作为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 翻译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因此, 在遵守“信”的翻译标准、坚持正确性与科学性的同时, 译者更应该树立跨文化翻译观, 将目的语读者放在首要位置, 强调旅游翻译效度, 有效传播中国文化, 让更多的外国游客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1.2 跨文化意识下的文化信息处理
作为一种“信息文本”, 旅游资料都是以信息传递的方式传播中国文化的。要达到上文提到的旅游翻译效果最优化标准, 文化信息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五千年华夏文明是吸引海外游客慕名而来的主要原因。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诗词、楹联, 诗情画意的风景名胜, 百吃不厌的传统小吃, 优美动听的神话传说, 让人眼花缭乱的唱念做打, 处处蕴含着山水之趣、人文之趣、乡音之趣。然而遗憾的是, 这类趣味信息却经常丢失在旅游翻译之中。比如, “情人眼里出西施”常被译为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西施”作为春秋末期越国的一位传奇女子, 她所负载的文化信息远大于美人, 译者用归化的翻译方法确实更便于游客的理解, 但它却以丧失原有的民族文化色彩, 没能达到很好的文化传播与欣赏的目的, 旅游翻译效果没能实现最优化。再比如, 位于西安碑林艺术博物馆的“昭陵六骏”展柜处有这么一句中文介绍:
……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与“拳毛騧”二匹骏马在1914年被美国人毕世博盗走, 现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对于这段材料的处理, 许多涉外导游非常忠实地译为:Two of the six stone horses, known as“Saluzi”and“Quanmaogua”were stolen by an American in 1914.And they are now kept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in Philadelphia.[3]先不论考证表明, 其实是该美国人当年从山西军阀手中“购得”而非“偷窃”, 如此直白的译文尽管准确地表达了原文信息, 但对海外游客 (特别是美国游客) 来说, 何尝不是一种排斥心态呢?
由此看来, 在对文化信息的处理上, 过度归化使译文丧失了异域情调, 游客无法领略到源语中的不同风格、文体与内涵;而如果不了解他国国情, 不考虑游客的意识形态差异进行过度异化处理, 不仅译文的流畅程度受到影响, 变得晦涩难懂, 更有可能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如何适度传递文化信息, 已经成为旅游英语翻译的关键, 也应成为旅游英语翻译的教学重点。
2 跨文化视角下的旅游英语翻译教学改革
旅游英语资料翻译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我国对外宣传的效果。作为培养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英语专业, 要想提高旅游英语翻译教学质量, 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改革迫在眉睫。
2.1 提升教师业务素养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许多教师仍错误地将翻译教学与教学翻译等同起来, 过度强调学生对语言点的理解程度, 将语言转换技能当成旅游英语翻译教学的重点。根据德利尔的观点, 翻译教学应该是交给学生翻译的知识与技巧。翻译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翻译现象的分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本身, 优化翻译效果。[4]要想提高旅游英语翻译教学质量, 教师有必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对翻译教学的认识, 调整教学思维, 抓住翻译教学本质。与此同时, 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英语课程, 旅游英语翻译的跨文化交际本质也对教师本身的业务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就明确规定:在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能力除了包括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外, 还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因此, 在不断提高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 教师还应精通母语与目的语文化, 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提高自我跨文化交际意识, 并将其运用于旅游英语翻译教学当中, 培养出真正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涉外旅游人才。
2.2 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大纲, 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 对教学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力。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社会对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 近十年来国内许多本科、高职院校都纷纷开设旅游英语专业或旅游英语方向以期满足社会需求。然而, 据笔者调查, 作为旅游英语专业 (方向) 的一门主干课程, 旅游英语翻译教程却屈指可数, 并且在教材选材与译例上都稍显陈旧, 体例单调, 练习僵化, 缺乏系统性。有的高校甚至干脆以《英汉翻译入门》等基础性翻译教程代替, 这类教材所涉门类众多, 倾向于将重点放在翻译方法与翻译技巧的讲解上, 没有突出旅游翻译的特殊性, 跨文化交际的翻译意识更是无从谈起。因此, 旅游英语翻译课程的发展急切期待新教材的诞生, 它应该囊括国内外最新翻译理论, 全球化语境下的旅游翻译观、旅游实用文体特点及其翻译等, 还应以文化双线交流为主线, 在译例的选取上须具备典型性、时效性以及文化代表性, 从而不断加深学生在掌握英汉互译技巧的同时更加深刻地了解两种不同文化。
2.3 改革教学方法
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向高等院校旅游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 旅游翻译课程该教什么, 如何教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旅游外语人才呢?根据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 旅游翻译课程既需要旅游翻译理论的讲授, 更要有大量的翻译实践;既要研究汉英语言对比, 也要传授常用的语际翻译技巧。显然, 仅凭每周两课时的课堂教学无法深入系统的达到此教学目标。因此有必要引入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的全新教学方法, 将教学形式从被动课堂教学延生到课堂内、外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古语云,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清华网络教学管理平台为例, 教师可利用预先设置的网上备课、课件制作、教学素材库、网络授课、网上交流、网上自学、网络考试等七大模块, 将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同时, 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再受课堂教学的限制, 每位学生都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随时登陆网络教学平台, 进行在线学习, 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造性。教师也能借助该平台及时设置教学内容, 安排学习任务, 进行实训测评, 并且能及时监管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针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给予教学辅导, 形成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方法, 为培养合格的旅游外语人才提供重要的教学保障。
3 结束语
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向对外旅游宣传质量与旅游外语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英语翻译从本质上来说不仅是简单的语际转换, 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旅游英语的跨文化交际本质要求旅游外语教育工作者具备跨文化教学意识, 从提升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加强教材建设以及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旅游外语人才, 提升我国对外宣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23.
[2]陈德新.英汉翻译入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8.
[3]姚宝荣, 韩琪.旅游资料英译浅谈[J].中国翻译, 1998 (2) :27-30.
[4]罗选民.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J].中国翻译, 2002 (4) :56-58.
[5]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修订版) (高等学校本科用) [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大问题统领下的数学课程 篇3
一、数学课程的实施
1.以大问题贯穿的单元主题课程
数学单元主题课程打破了教材的教学进度, 将整个单元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 以大问题研究的形式展开教学, 使学生在自主研究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
【案例一】 认识千米
“认识千米”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千米与其他度量单位相比, 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建立1 千米的表象难度很大。我把两课时进行了融合, 把课堂、课外学习相融合。以大问题的形式来让学生构建数学的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我从学生对千米已有的了解入手进行概念教学, 学生进而还想感受1 千米到底有多长, 通过讨论学生觉得可以步行、跑步、坐电动车、坐小汽车感受1 千米, 进而制订了详细的研究计划。
第二课时第一版块交流内化, 在课前学生感受的基础上进行体验后的交流。学生从感受1 千米的方式, 从哪里到哪里体验1 千米的, 通过实践了解了什么, 实践以后的感受是怎样的, 这4 个方面开展小组交流, 组长汇总汇报。
第二版块感受走几千米。根据学校到西新桥岗亭大约是1 千米, 估计从学校走到亚细亚大约几千米, 设置电影9 点开始的情境, 估计大约几时从学校出发比较合适。然后估计从学校步行到红梅公园大约几千米, 大约多少时间。走5 千米大约多少时间, 与走1 千米的感受相比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根据已知路线的长度和时间来估计未知路线的长度和时间, 并且进行感受的对比。
第三版块感受跑几千米。从学生听说过的马拉松比赛入手, 让学生了解马拉松比赛的由来。通过跑马拉松全程大约42 千米来估计在学校操场上大约跑多少圈, 大约跑多长时间, 并且将跑马拉松与跑1 千米的感受进行对比, 学生对比后感受跑马拉松的辛苦。最后通过马拉松的世界纪录揭示马拉松精神。
第四版块拓展应用。横向的速度比较, 步行、自行车、小汽车、高铁、飞机、神舟十号的速度越来越快。再从常州到南京138 千米的路程, 感受同样的路程, 用这些交通工具所需的时间在不断地缩短。然后纵向高度比较, 感受3 个常州传媒中心的高度大约是1 千米, 从2 千米的玻璃栈道往下看的感受, 感受登山运动员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 千米的艰辛。这些都丰富了学生对几千米的感受。
2.以大问题贯穿的单元拓展课程
数学单元拓展课程是在单元教学结束后, 围绕单元教学内容, 以大问题的形式拓展出与本单元教材相关的延伸内容, 从而丰富了学生对单元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案例二】 塔有多高
在六年级下册学习“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后, 有一个综合与实践“大树有多高”, 通过教材的这个实践活动, 主要是让学生在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发现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物体的高度和影长成正比例关系。
我所教的六年级前不久到苏州游学, 研究苏州“塔尖上的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 孩子们测量计算出了苏州双塔中东塔的高度。截取学生写的一小段研究故事。
这时才2:00 左右, 烈日当空, 只要用a人的身高:a人的影长=塔高 (x) :塔的影长, 再解比例就可以了。最后量出来塔的影长是955 厘米, 而我的身高是163 厘米, 影长52 厘米。列出方程等式:163∶52=x∶955, 最终我们算出来大约是2993.6 厘米, 合大约30 米, 大功告成!
二、数学课程的育人价值
1.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数学对于有些人来说是抽象的,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应该是生活化的, 孩子不仅从课堂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 从生活中学习来的数学也是最有应用价值的。在“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这节单元主题课中, 就是从常州这个学生熟悉的城市中4 个景点与学校的位置关系来研究确定位置的方法。从上学放学的路线来研究行走路线。这些都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 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会更投入、更主动。
2.体验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过程轻结果, 过程和方法比结果更重要。学生在用各种方式体验1 千米的过程后, 对1 千米到底有多长有了实际的感受, 这种感受就是体验后的内在感觉, 是根植于学生的内心的。学生建立对1 千米真实的感性认识。
3.在动手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运用数学这个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能调用一切知识和技能的储备, 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在解决“塔有多高”这个问题中, 学生要动手测量影长, 遇到卷尺的长度不够, 就要想办法继续测量, 最后运用正比例的知识来求出塔高。
4.发现数学中的美
数学是抽象的艺术, 其实数学不仅有抽象的数字和空间, 还与美学有紧密的联系。黄金分割中的0.618 虽然是一个比值、是一个数, 但是当它运用到各种现实领域中就具有无穷的美感和魅力。
5.学生在玩中学数学
玩是孩子的天性, 如果能边玩边学数学知识, 不仅提高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也提高了他们学习的质量。孩子们在画一画和剪一剪莫比乌斯带的探究过程中, 不断地有新的发现激励着他们继续探究下去。有的学生课后还意犹未尽地画画、剪剪, 这样他们就能在玩中独立探究出莫比乌斯带所蕴涵的神奇规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