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理论

2024-09-28

意识形态理论(共12篇)

意识形态理论 篇1

一、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理论渊源

意识形态与话语权概念诞生于西方,在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各国学者从不同立场对意识形态与话语权概念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

对意识形态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念世界”,柏拉图认为人的感知就像囚徒在洞穴中的影子一样是不真实的,人们应该走出牢笼去发现光明。经过漫长的中世纪之后,一直到1620年,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其《新工具》中提出“ 四假象”学说,即种族假象、洞穴假象、市场假象、剧场假象,正是这四种假象让人们产生了虚假的观念。但真正意义上提出“意识形态”一词的是法国哲学家 特拉西,他在《意识形态原理》指出,意识形态具有哲学理念和政治实践两种含义。后来拿破仑把特拉西意识形态解释为“ 虚幻的形而上学”,认为意识形态会阻碍政治秩序的发展。

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把意识形态解释为精神现象,即意识的发展过程。黑格尔认为贵族与贫民之间的较量是意识形式的“教化”与“ 异化”,而在这种“化”的过程中,语言的力量不可忽视“, 语言是异化或教化的现实”[2], 语言把现实世界与虚假世界相互颠倒,使现实存在成为一个教化的世界。在总结前人思想家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上,当代学者莱蒙德·格斯在《批判理论的理念》中,把意识形态分为三种:一是“描述意义上的意识形态”,即在分析现象或问题时,不赞扬也不评价,只作客观的描述。二是“否定性的意识形态”,即只是承认意识形态的形式存在,对内容持否定态度,认为意识形态曲解了现实存在,不能反映社会本质。三是“肯定意义上的意识形态”。即意识形态在内容和形式上 都能够正确的反映社会本质[3]。莱蒙德·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区分了意识形态的不同内涵,更加丰富了意识形态的概念。学术界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属于莱蒙德·格斯的第二种意识形态内涵,即否定意义上的意识形态。埃利希·哈恩在《马克思主义和意识形态》( 1964) 一文中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做了系统的概括,他认为:“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或术语很有可能在双重含义上被运用,一方面,它被马克思和恩格斯具体地理解为虚假的意识的标志;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和其他一些人的文献中,它主要是作为一个阶级的社会意识的总体概念而出现的。”[3]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基本上属于否定的意识形态,可以说,埃利希·哈恩把握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当代英国学者约翰·B汤普森和特里·伊格尔顿主张意识形态的意义在于服务政治权力,这种观点为意识形态内涵的分类奠定了概念基础。

然而,意识形态仅仅代表某种价值观念。统治阶级除了利用国家政权强制约束人们的行为方式之外,还需要借助话语体系。“一定的意识形态形成以后,必然在社会上形成相应的话语系统,即一套特有的名词概念、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等, 用以阐释、传播意识形态的基本观点。”[4]意识形态的表达需要借助话语体系,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借助意识形态话语权。

关于意识形态与话语权概念的把握,也是因人而异。“话语”一词起源于西方语言学,在戴维·克里斯特尔的《现代语言学词典》中,话语是一些话段的集合。但是“话语”并不仅仅只有语言学方面的含义,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认为人类的知识是通过“话语”而获得的,任何脱离“话语”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话语权则通过“ 规训与惩罚”的形式把权力自身变成渗透到社会每个角落的“普遍的力量”,从而将一种外在的强制变为内在的认同。话语与权力相结合形成话语权,在阶级社会中谁掌握了意识形态话语权,谁就取得了主导地位。在这方面英国安东尼·吉登斯观点与之相一致,他认为国家的统治必须与话语方式相结合,在某种程度上,构建话语方式的过程中也塑造了国家权力。在现代国家中,统治集团利用话语权来巩固统治,利益集团利用话语权来争取利益。

在意识形态与话语的关系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 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1]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与话语是同时存在的,意识形态的变化发展必然引起话语体系的变化发展,相应的,话语体系的变化发展反映了它所服务的意识形态的状况。统治阶级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势必要掌握在意识形态上的权力。在意识形态与话语权力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 [1]可以说,统治阶级为了管理国家和社会,约束人民大众的思想,必须制定出符合他们阶级利益的政策、理论灌输给人们, 以此来使人们信服。

二、涉及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相关理论

从18世纪开始,人类进入工业革命时代,资本主义来临。资产阶级实行雇佣劳动制,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处于压迫和剥削的地位,没有真正地获得解放。这时候的哲学家们看到了资本主义带来了弊端,对意识形态的研究开始侧重于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了揭开资本主义的面纱,争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地位,一批哲学家们纷纷提出了涉及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相关理论。虽然在理论中,并没有提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完整概念,但是他们的思想却触及到了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内涵与本质。

第一,卢卡奇的“物化”与“物化意识”理论。匈牙利格奥 尔格·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一生致力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923年他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物化”与 “物化意识”思想。“物化意识 ”是人在“物化”过程中的产物 , 人的自由与创造性被外在的规律所控制。卢卡奇认为无产阶级要想取得胜利,就要克服“物化意识”,争取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主导权。他认为无产阶级大众需要有自由自觉的精神, 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第二,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安东尼奥·葛兰西是意大利共产党领袖,《狱中札记》是其代表作。葛兰西不 仅提出无产阶级需要争取意识形态领导权,而且对于无产阶级建设意识形态领导权的路径给予了研究与分析。他认为无产阶级取得胜利首先要获得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而取得领导权的关键是武装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因此葛兰西还提出了有机知识分子与政党理论。

第三,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法国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是一位马克主义哲学家,意识形态理论是他的研究重点,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和《意 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1969) 两篇文章中。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吸收了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 他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国家机器。国家为了征服人民,为了获得阶级利益,通过意识形态控制社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意识形态也必然改变其存在的形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但是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概念含糊不清,没有明确界定意识形态的概念。

第四,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理论。德国尤尔根·哈贝马斯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代表,对意识形态的研究集中体现在《技术和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 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成为重要的生产力。一方面,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带动经济迅速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其实还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科学技术的进步甚至具有使政治合法化的功能。但是哈贝马斯没有看到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影 响,科学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而人类传统价值观念正在逐渐消失。

第五,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意识形态”理论。匈牙利哲学家卡尔·曼海姆的社会学意识形态理论集中体现在的著作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中。 曼海姆区分了两种意识形态理论 , 即“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意识形态”代表利益与形势所引 导的集体无意识,是政治集团把利益与形式联系起来以掩盖某些客观事实的表现。而“乌托邦”则与“ 意识形态”相反,代表主体行动意愿引导的集体无意识,是被压迫的人们用幻想来代替现实,用“乌托邦”来掩盖社会的真实。

西方哲学家们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研究理论是与他们所生活的时代背景相联系的,虽然他们的意识形态理论思想各不相同,但是经过仔细的研究,还是能找出他们的相似之处。首先,他们都或多或少的批判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假特点,揭露了资本主义的虚伪性。卢卡奇批判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对人们的思想意识的物化,禁锢了人们的创造性。其次,倡导构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导权。卢卡奇、葛兰西、阿尔都塞等哲学家们认为无产阶级要取得胜利,关键是要在意识形态上占据主导地位。最后,他们对意识形态本质的概括趋于一致。卢卡奇、哈贝马斯、曼海姆等都对意识形态进行了区分, 他们认为意识形态来自于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掩饰社会真实的性质。他们的理论中并没有真正出现“ 意识形态话语权”概念 ,但是他们的意识形态理论思想对于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理论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意识形态理论 篇2

(硕士研究生)

学生姓名:姜冬梅 专

业:思想政治教育

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

级:2013级 学生类别:学历硕士

课程名称:思想政治教育经典著作选读

课程类型:②专业课

开课时间(学期):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教师姓名:程立涛

提交作业时间:2015年3月9日

成绩:

教师签名: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姜冬梅

[摘 要]:马克思是现代意识形态概念的创立者,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第一次把意识形态的概念导入其理论,赋予意识形态以全新的含义,使它成为具有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三重性质的概念,并且建立了意识形态理论,他的一些观点影响并支配了后来的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意识形态具有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它是实践的和批判的这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我们做好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基础。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决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努力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方向。

[关键词]:马克思意识形态;当代价值

一、意识形态相关概念剖析

意识形态(Ideology)一词的原意是指向人们解释观念上的成见和偏见的根源的观念科学,它首次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是被法国哲学家德·特拉西提出来的,1796年特拉西在其著作《意识形态原理》一书中将观念科学称为意识形态。马克思把法国观念学家对观念的认识论进行分析,并把其改造为社会学和政治学分析,赋予意识形态以全新的含义,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哲学、社会学、政治学三重性质的概念。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

意识形态一词自从被提出来后就一直是个复杂多变的概念,它在不同的使用者那里分别被赋予否定性、肯定性和中性的含义。随着学者们对意识形态研究的深化,逐渐形成了对意识形态内涵的广泛性的认识,即意识形态是指在阶级社会里,适应并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中的思想上层建筑那部分内容。它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价值观念体系,是统治阶级观念、观点与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它是一个阶级政治纲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和社会理想的理论依据。

二、马克思意识形态的特征

1、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形成的基础是阶级和国家,阶级性是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所以它具有科学性。列宁认为,由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客观真理相符合,实现了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具有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所以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巨大思想武器。他认为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3]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无产阶级的最大贡献就是他们教会无产阶级用科学的思想代替了幻想与空想,促进无产阶级思想理论的丰富。每一个统治阶级为了达到影响、教化与说服人们的目的,总试图把代表自己阶级的意识形态上升到代表全民的意识形态。马

克思与恩格斯认为在任何时代,世界上其实根本不存在超阶级的意识形态。对于无产阶级来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代表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科学的思想,它的阶级利益符合人民群众的普遍利益与公共利益。无产阶级在斗争中他们向公众表明自己的意愿,始终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无产阶级与其他阶级不同,它们实实在在代表最广泛人类的利益,是人类根本利益的体现,因此,在不同时期都能广泛地联系群众。因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上具有科学性与阶级性统一的鲜明特征。

2、实践性与发展性相容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性与发展性是相容的。意识形态是阶级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无产阶级的产物,当不同国家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政权后,就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断研究与完善,形成适合国情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指导思想,这是与资产阶级的指导思想完全对立的,他提出要通过积极地教育工人阶级,提升他们的思想意识、政治意识,使他们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丰富头脑。毛泽东和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毛泽东指出:“许多人不敢公开承认人民内部存在矛盾,正是这种矛盾推动着我们社会向前发展。”邓小平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江泽民进一步提出了“三个代表”思想,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体系。

三、意识形态的功能

关于意识形态的功能,我们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是其经济功能。意识形态有着重要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企业中它能增强内部团结,减少内耗;另一方面,在市场中它能规范经济行为,维护经济秩序,保证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其次是其政治功能。对于统治阶级来讲,意识形态能够整合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增强社会成员对统治阶级政权合法性的认同,从而起到巩固和维护阶级统治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统治阶级都要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原因。

最后是其文化导向功能。作为思想层面的产物,意识形态对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意识形态在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它规定和制约着文化建设的方向,而且,文化中的意识形态现象无法磨灭。

四、坚持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性所具有的当代价值是我们取得社会建设新成功的思想法宝和行动指南,我们应当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来分析和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更好地指导当代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

1、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指导思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充斥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尤其是近年来,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以及我国古代一些封建、迷信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思想阵地,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马克思主义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党领导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坚定的思想理论指导。

2、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引导

社会思潮是社会存在的产物,是一定时期内反映一定阶级、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和作用的思想倾向、思想潮流。就其社会作用来看,有积极思潮和消极思潮、先进思潮和落后思潮、进步思潮和反动思潮等。历史和现实告诉人们,社会思潮对社会运动的先导作用,是任何执政党都必须高度重视的。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研究和分析当今各种社会思潮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既注意政治方向的辨别,又注意理论正误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社会思潮的正确引导,不断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的引导力。

3、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

意识形态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加强和完善共产党的建设对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没有放松意识形态的建设工作,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对士兵、党员干部以及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党员干部,要加强对他们在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等方面的教育;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要加强对他们共同理想的教育,积极培育国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围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而共同奋斗。另外,党还要注重不断加强和完善自身建设,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规律,跟随时代发展不断提高自身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能力,切实关注人民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提高社会成员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4、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理论源泉

首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科学的世界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科学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框架中处于核心和基础地位。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指导下建立的,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论显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致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的理论来源。参考文献:

意识形态理论 篇3

关键词;意识形态;普世价值;政治体制;解析

历史和现实佐证,任何阶级、政党、集团要实现自己的纲领,定要极力论证自身意识形态的合理性,以此占据道义制高点,争取赢得人民和社会的认同。冷战时期,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强调以美国价值观和制度生存、发展为核心的基本目标,克林顿政府在2000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声称:“美国的民主理想和价值观是美国国际领导作用的支柱”;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鉴于主流意识形态巨大社会功能,下面对其若干重大理论、现实问题予以解析与探索。

一、意识形态合理性与普世价值

法国哲学家德.特拉西在19世纪创造了 “意识形态”(ideology)的概念,不久就成为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名词,作为统治阶级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经济、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的总合,它论证或掩饰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统治秩序;“普世价值”(universal value)泛指超越国家、民族、宗教,根源于人类良知、理性的普遍价值、理念,其基本原则是民主、平等、自由、富足;基于人类理性与实践及共同心理结构,必须认可共同的价值标准即“普世价值”。应该说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即便奴隶、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也试图用“普世价值”来装潢极不公平的社会秩序,东方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西方有“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因此,意识形态要论证其合理性的价值标准是“普世价值”,至于能否真正实现及实现程度则是另一性质问题,客观地讲,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程度亦即“普世价值”实现的广度与深度。

二、剥削阶级意识形态的欺骗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一种新的社会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时,新生产力代表阶级能拥戴科学与正义争取广大人民的力量推翻旧的统治秩序,然一旦它容纳不了更先进的生产力发展时,为维护既得利益则无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顽固阻碍社会发展,这就是在私有制占主导的社会制度下剥削阶级意识形态非科学、局限性的社会根源。

资产阶级宣扬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由此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搭建的权力制衡政体及普选制常被标榜兜售。是的,只要拼搏加机遇,乞丐也会变富翁,但从整体上讲,这种体制下必然任何时刻总是少数人占据相对多的社会资源。抨击资本主义的罪恶,不是抨击资产阶级的道德低下,而是这种体制运行中,导致的必然两极分化和社会大生产的无法统筹内耗生产潜力衍生的个人良心无法扭转的体制积弊,在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意味某个人注定受压制、受贫穷,但注定少数人拥有更多国家权力和财富。

當然,奴隶主、封建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相比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更经不起道义的考问,因为在生产力极端落后条件下,通过占有奴隶与土地的剥削更是毫不掩饰的,对广大奴隶、农民、下层人民人格尊严的践踏更是社会常态;由此为论证它们意识形态的合理性最终必然歪曲客观实际,客观规律,幻化为神学、宗教。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合理性

共产党人推崇马克思主义,并非哗众取宠或有什么不可告人的政治偏见,历史至今,各种流派的哲学理论多如星辰,只有马克思辨证历史唯物主义系统、真实揭示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运行的客观规律与本来面目,同时它谋求的是最广大人类的“普世价值”,并提供了科学的途径。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意识形态淡化,传统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似乎失去对现代社会的解析力。尽管现代以金融为核心、依托计算机互联网络平台的虚拟经济令人眼花缭乱,试问:人性变了吗?人性背后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强制力变了吗?,以物质资料生产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才是人类赖以存在发展的根基,虚拟经济以数学手段、洞悉人性的博弈、快捷的信息传输推动资本的高速组合加速资源配置,同时加剧社会的马太效应,衍生社会的不稳定预期与人心的浮躁、异化,如果没有强大国有经济主导的宏观调控,这种无序累积随时可能爆发重创实体经济的现代金融危机。2008年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的影响触目惊心,马克思《资本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光芒历经时间的洗礼依然熠熠生辉!

从理论上讲在中国这样未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封建传统深厚的大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既可更自觉调控整个社会的人力、物力以比同样条件下资本主义制度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又能切实避免同等条件下资本主义民主的虚假狭隘对广大下层人民的摧残和掠夺,从而达到义与利的统一,尽可能兑现最大多数人的“普世价值”。

四、政治体制改革的桎梏与理论指导

随中国改革的深入进行,经济、社会表层问题逐步化解,现在一切问题的症结必然指向政治体制。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与顽固性,分析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兴衰及历史、社会重大变革规律,笔者发现:拉开时空距离,人类积累的文明、智慧是足够的,但当局者迷。概而言之,科学的真谛是实事求是,然而,人类总是固执地复杂、神化现实与客观规律;社会科学的实质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然而,人类贪婪、狂妄、多疑、恐惧等劣根性总是扭曲认知;由于贪婪、狂妄,危机将至吝啬既得利益、自欺欺人,由于多疑、恐惧,危机未至,已丧失应有的决断与行动力,深究根源,是未真正认识客观规律。破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症结,还是要回到思维的原点,历史没有奇迹,只有常规。最大多数人的民主、自由、平等、富足是人类迄今最合理的价值标准,其它的都是手段,这样任何理论包括经典的马克思主义都可以在深刻领悟基础上结合实际予以质疑和改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再实践,主体与客体的真实相互作用、相互验证,无限逼近真理是迄今最科学的认识规律根本途径,其他都是具体方法,这样就不会迷信任何权威与理论,思想不会僵化,就可审时度势顺应“普世价值”适时变革社会。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全球通史 作者:斯塔夫理阿诺斯[美]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意识形态理论 篇4

一、在研究内容上, 勇于探索, 整体推进

作者在研究内容上勇于探索, 整体推进, 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条件、发展历程, 以及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意识形态并不是一个十分容易把握的概念, 从它概念的提出以及发展历史来看就始终存在一定的变动性和模糊性。正如汤普森所说:“当我们使用‘意识形态’一词时, 不论在社会与政治分析方面还是在日常生活谈话中, 我们提出了一个具有长期、复杂历史的概念。”[1]而要对某个经典作家和杰出人物的意识形态理论进行梳理和概括, 更是一件浩繁而艰巨的工作。正如作者在书中指出的那样, 长期以来, 关于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多为零散、碎片化地进行, 整体性、系统性地研究作品始终匮乏。

本书作者不畏艰难, 在学术上勇于探索新的领域, 在本书中系统梳理了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形成与发展的条件、发展的历程。作者指出, 近现代中国的革命实践是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时代背景;经典作家的意识形态理论是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理论渊源;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是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文化底蕴。在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发展阶段划分上, 作者根据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将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划分为:毛泽东早年意识形态理论、新民主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毛泽东晚年意识形态理论。

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作者重点论述的内容。作者阐述了毛泽东对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本质及其功能的理解;分析了毛泽东对意识形态斗争性质的理解, 以及毛泽东开展意识形态斗争的艺术和方法;论述毛泽东关于意识形态发展的基本观点;指出了毛泽东对意识形态教育地位和作用的高度重视, 重点阐述了他对干部、青年、农民和知识分子等特殊群体的意识形态教育方法的要求。作者对毛泽东意识形态本质理论、意识形态斗争理论、意识形态发展理论和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等四个基本内容论述, 填补了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研究领域的空白。

二、在研究方法上, 史论结合, 注重比较

在本书中, 作者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进行分析和整理, 做到史论结合, 注重比较。作者非常重视收集原始文献, 特别是收集现已出版的毛泽东本人的著作, 如《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毛泽东早期文稿》《毛泽东哲学批注集》《毛泽东书信集》等等。作者力图通过对这些原始文献和经典著作的梳理和研读, 全方位地勾勒出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

作者既注重从毛泽东本人的著作、文集和相关研究文献中挖掘其有关意识形态的思想论述, 同时始终坚持历史分析法, 按照史论结合的要求, 力求体现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在探讨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整体性时, 注重从历史角度分析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在分析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具体内容时, 将之放置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中, 力图还原该理论生发的特定历史条件, 做到史中有论, 论中有史。

此外, 本书并未停留于对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内容的梳理, 而是进一步分析比较了其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之间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明确指出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哪些内容, 又发展了哪些内容。通过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 本书对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内容有了一个较为系统、完整和准确的把握, 避免了对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支离破碎式的解读和断章取义式的理解。

三、在治学态度上, 严谨求实, 实事求是

作者在治学态度上严谨求实, 实事求是, 立足现实理性客观地评价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历史贡献、失误及当代价值。如何客观评价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价值和不足, 特别是对其在实践中出现的失误应该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恩格斯指出:“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2]作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直面问题, 综合史料客观分析。

作者首先肯定了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作者指出, 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观点, 而且还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 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理论, 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 为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虽然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但我们还是应注意到, 毛泽东晚年在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方面存在一些严重的失误。对此, 作者指出了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在实践中造成的失误及产生失误的根源。作者认为, 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在实践中出现失误既有主观原因, 也有客观原因, 这其中, 当时国内外阶级斗争的影响及毛泽东对阶级斗争形势的误判, 社会主义理论准备不足, 以及当时政治体制的不健全这几个因素是导致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在实践中出现失误的根源。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作者进一步指出在当前情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优势, 避免不足, 以更好地为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借鉴。这充分体现了作者理论研究目标, 即在历史中寻求意识形态建设的新经验、新对策。

总之, 《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研究》是一本融知识性、启示性和针对性于一体的好书, 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学风, 文风朴实, 观点明确, 资料详实, 逻辑严谨, 体现了作者对这一问题的深刻把握, 在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中必将产生较好的影响, 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也必将产生良好启发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5:5.

意识形态理论 篇5

意识形态论客体向度中的主客架构--对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考量

意识形态论的主客架构作为一种场域性的存在蕴涵了强性的场域意识与关系性旨趣的有效性.其历史性的意义在于,客体向度中,客体由对主体的深层抽离消弭中自觉性地展现身体主体本质的有效性.在一定意义上,它实为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内在建构的`意谓过程.

作 者:宋晓杰 王纪波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开封,475001刊 名:天水行政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ANSHUI COLLEGE OF ADMINISTRATION年,卷(期):“”(6)分类号:B022关键词:主客架构 主体 客体 相互性

意识形态理论 篇6

关键词:恩格斯;晚年;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0)02-0121-05

19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不仅资产阶级批评家,而且党内“青年派”思想家均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关系理论进行歪曲和攻击,其中巴尔特和恩斯特就是最为突出的人。恩格斯晚年(1883年起至逝世前)在指导工人运动和整理马克思遗著的过程中,借复信的机会,特别是在与康•施米特、约•布洛赫、弗•梅林和瓦•博尔吉乌斯等人的通信中,抓住一些有代表性的重要论调,坚决反击了巴尔特之流和党内“青年派”对意识形态积极作用的否认,着重论述了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和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突出了意识形态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战胜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种种诋毁和攻击,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一、恩格斯晚年对庸俗“经济唯物主义”的痛斥

德国资产阶级学者、莱比锡大学教授保•巴尔特在1890年发表了一篇文章——《黑格尔和包括马克思及哈特曼在内的黑格尔派的历史哲学》。在这篇文章中,巴尔特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歪曲为“经济决定论”, 认为马克思主张生产力是历史过程的决定因素,就是否定意识的能动作用。同时,他认为政治、意识独立于经济、不派生于经济、也可以决定经济。巴尔特这一观点不仅在资产阶级批评家当中存在,而且在倾向于马克思主义的人们那里也得到赞许,这引起了恩格斯的关注。例如,巴尔特的观点竟被恩格斯十分赞赏的年轻的经济学家康•施米特所称许。施米特写信给恩格斯说:“我认为,他对马克思的历史观的批判是深刻的。首先,他极力证明,不仅经济单方面决定政治,而政治也决定经济。他一般而言,政治的、法律的、宗教的、哲学的运动在很大的程度上循着内在的、不是从经济基础派生出来的规律,并勇敢地从历史中找出了证明。”[1]305-306

面对巴尔特的挑战,恩格斯首先在1890年8月5日给康•施米特的信中,揭露了巴尔特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歪曲和攻击性的言论。信中说:“我在维也纳的《德意志言论》杂志上看到了莫里茨•维尔特这只不祥之鸟所写的关于保尔•巴尔特所著一书的评论,这个批判使我也对该书本身产生了不良的印象。” [2]690-691这里,恩格斯严厉批判了巴尔特把历史唯物主义歪曲为“经济唯物主义”的谬论。然后,恩格斯认真分析了巴尔特的种种谬论,指出巴尔特根本不了解辨证法,是一个典型的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者,根本不懂社会科学中的抽象的意义和价值。在1890年10月27日致康•施米特的信中愤慨地说:“所有这些先生们所缺少的东西就是辩证法。他们总是只在这里看到原因,在那里看到结果。他们从来看不到:这是一种空洞的抽象,这种形而上学的两极对立在现实世界只存在于危机中,而整个伟大的发展过程是在相互作用的形式中进行的(虽然相互作用的力量很不相等:其中经济运动是最强有力的、最本原的、最有决定性的),这里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一切都是相对的。”[2]705他在1893年7月14日写给弗•梅林的信中进一步指出,巴尔特之流有“一个愚蠢观念。这就是:因为我们否认在历史中起作用的各种意识形态领域有独立的历史发展,所以我们也否认它们对历史有任何影响,这是由于通常把原因和结果非辩证地看作僵硬对立的两极,完全忘记了相互作用。”[2]728

在反击巴尔特的同时,恩格斯也对党内刚刚冒头的“青年派”进行了严正的批评。在当时的青年派思想家中,恩斯特是一个突出的代表。恩斯特于1890年8月9日在《柏林人民论坛报》上发表了《马克思主义的危险》一文,歪曲历史唯物主义。他一方面把历史唯物主义当作现成的公式,用它来裁剪一切历史事实;另一方面形而上学地看待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只承认经济的决定作用而不承认政治、意识的反作用。以恩斯特为代表的青年派是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因而他们的欺骗性和迷惑性就更大。恩格斯在1890年8月27日致保•拉法格的信中是这样告诫青年派的——“所有这些先生们都在搞马克思主义,然而他们属于10年前你在法国就很熟悉的那一种马克思主义者,关于这种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曾经说过:‘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大概会把海涅对自己的模仿者说的话转送给这些先生们:‘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2]695 

二、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

针对资产阶级学者的责难以及党内青年派的歪曲,恩格斯一方面进行有力的驳斥,另一方面也对唯物史观上的漏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恩格斯本人深刻地认识并承认在唯物史观的理论建构中对意识形态功能与作用的忽略。他指出:“起初总是为了内容而忽略形式。如上所说,我也这样做过,而且我总是在事后才发现错误。”[2]727晚年恩格斯正是在此基础上,深刻地论证了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以及意识形态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一,深入分析了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恩格斯在1890年10月27日写给康•施米特的信中第一次提出“相对独立性”这个概念。他写道:“新的独立的力量总的说来固然应当尾随生产的运动,然而由于它本身具有的、即它一经获得便逐渐向前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它又对生产的条件和进程发生反作用。”[2]701 在这封信中,恩格斯以哲学为例说明:任何意识形态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首先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并且指出,由于思想本身的相对独立性,思想的发展并不总是和经济政治的发展保持平衡,经济政治上落后的国家可以提出先进的哲学思想。他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因此,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18世纪的法国相对英国来说是如此(法国人是以英国哲学为依据的),后来的德国对英法两国来说也是如此。”[2]703-704 

1893年7月14日,恩格斯在致梅林的信中着重分析了意识形态形成过程的特点,认为意识形态领域有它本身所特有的发展规律。他写道:“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通过意识、但是通过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推动他的真正动力始终是他所不知道的,否则这就不是意识形态的过程了。因此,他想象出虚假的或表面的动力。因为这是思维过程,所以它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他从纯粹的思维中——不是从他自己的思维中,就是从他的先辈的思维中引出的。……历史思想家在每一科学领域中都有一定的材料,这些材料是从以前的各代人的思维中独立形成的,并且在这些世代相继的人们的头脑中经过了自己的独立的发展道路。” [2]726-727正是意识形态这种在人的思维中独立形成和独立发展的“独立性”,使得各个不同领域的意识形态观念都有独立的历史。例如,路德和加尔文“克服了”官方的天主教,黑格尔“克服了”费希特和康德,卢梭以其共和主义的《社会契约论》间接地“克服了”立宪主义者孟德斯鸠。“这仍然是神学、哲学、政治学内部的一个过程,它表现为这些思维领域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完全不越出思维领域。”[2]727这种不越出思维范围独立于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之外而发展,正是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

恩格斯在全面论述意识形态的历史继承性、独立发展道路和经济政治发展不一致时,也突出了意识形态的这种独立性是相对的。他在1890年10月27日写给康•施米特的信中指出,“不论在法国或是在德国,哲学和那个时代的普遍的学术繁荣一样,也是经济高涨的结果。经济发展对这些领域也具有最终的至上权力,这在我看来是确定无疑的”,“经济……决定着现有思想材料的改变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式。”[2]704在历史上某种思潮的出现,它需要选择什么思想资料、继承和发扬什么、抛弃和批判什么等等,归根结底都是由经济决定的。

第二,深刻揭示了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论述了政治上层建筑,尤其是政治对哲学、宗教等社会意识形态发生的影响作用。他认为,国家是第一个影响意识形态发生的政治上层建筑。因为国家一出现,“社会创立一个机关来保护自己的共同利益,免遭内部和外部的侵犯,这种机关就是国家政权。……但是,国家一旦成了对社会来说是独立的力量,马上就产生了另外的意识形态。”[2]253在这里,恩格斯还以15世纪中叶以来的哲学和1694年后法国的基督教为例说明政治对意识形态的影响。他指出,15世纪中叶重新觉醒的“哲学的内容本质上仅仅是那些和中小市民阶级发展为大资产阶级的过程相适应的思想的哲学表现。”[2]254在1694年后,法国的“基督教进入了它的最后阶段。此后,它已不能成为任何进步阶级的意向的意识形态外衣了;它越来越变成统治阶级专有的东西,统治阶级只把它当作使下层阶级就范的统治手段。同时,每个不同的阶级都利用它自己认为适合的宗教:占有土地的容客利用天主教的耶稣会派或新教的正统派,自由的和激进的资产者则利用理性主义。”[2]256-257

恩格斯晚年的书信进一步发展了政治上层建筑对意识形态发生影响作用的思想,指出政治上层建筑是联系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的“中介”。他认为政治上层建筑距离经济基础最近,直接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及时地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而发展;而意识形态是更高地悬浮于空中,远远地离开物质的经济基础,并且和经济基础的联系不是直接而明白的,而是间接而混乱的,因为它被其间的一些中间环节弄模糊了。这些中间环节就是政治、法律等政治上层建筑。虽然社会经济因素对于各种意识形态的发生和发展、内容和形式的更迭是起着决定作用的,但是这种决定作用只是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说的。经济基础只有通过政治、法律等政治上层建筑才能对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发生作用。他在1890年10月27日给康•施米特的信中写道:“例如在哲学中,它是发生在这样一种作用所规定的条件的范围内,这种作用就是各种经济影响(这些经济影响多半又是在它的政治等等的外衣下起作用)对先驱所提供的现有哲学材料发生作用。经济在这里并不重新创造出任何东西,……而且多半也是间接决定的,因为对哲学发生最大的直接影响的,是政治的、法律的和道德的反映。”[2]704

第三,突出论述了意识形态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恩格斯认为社会发展是经济、政治和思想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意识形态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在1890年9月21日致约•布洛赫的信中,他写道:“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政治形式及其成果——由胜利了的阶级在获胜以后确立的宪法等等,各种法的形式以及所有这些实际斗争在参加者头脑中的反映,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以及它们向教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萦回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2]696 在1894年1月25日写给瓦•博尔吉乌斯的信中,恩格斯进一步指出:“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2]732 在此基础上,恩格斯突出了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他在1890年10月27日致康•施米特的信中承认,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并且能在某种限度内改变经济基础。同时指出意识形态,包括错误的在内,反过来会影响全部社会发展,甚至影响经济发展。恩格斯在看到意识形态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同时,又对这种作用进行了理性的定位,指出意识形态是“第二性”的作用,也就是对经济发展起反作用。他在1890年8月5日致康•施米特的信中写道:“物质生存方式虽然是始因,但是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这些物质生存方式起作用,然而是第二性的作用。”[2]691在1893年7月14日致弗•梅林的信中,他进一步指出:“一种历史因素一旦被其他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原因造成了,它也就起作用,就能够对它的环境,甚至对产生它的原因发生反作用。”[2]728在这里,恩格斯还阐述了意识形态对经济发展起反作用的方式、方法。他在1894年1月25日写给瓦•博尔吉乌斯的信中说:“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2]732可见,意识形态的反作用是通过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互相影响,形成互相渗透的综合作用,通过影响人的精神状态来实现的。他以1648-1830年德国资产阶级庸人们的精神状态为例指出,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庸人们的精神状态有着致命的疲惫和软弱;这种致命的疲惫和软弱最初表现于虔诚主义,尔后表现于多愁善感和对诸侯贵族的奴颜婢膝;它曾是德国经济重新振兴的最大障碍之一。

三、恩格斯晚年意识形态理论的现实启迪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这种深刻的变化和变革使我国社会意识领域面临从未有过的严峻考验和挑战。一方面意识形态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功能凸显,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呈现出复杂性。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加强意识形态的建设,使之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目前急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恩格斯晚年关于意识形态的上述论断与思想对我们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第一,恩格斯晚年关于意识形态发展与政治经济发展不一致的论断,以及关于错误的意识形态也能对社会发展起影响的论断,要求我们在意识形态的建设中注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日益多样化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分配方式和就业方式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多种社会意识并存已是一个不争的现实。这些多种多样的社会意识有的起到了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是有些却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种西方思潮纷纷涌入,使我国现有的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受到冲击,从而引起社会意识领域的冲突和激荡,使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出现了质疑。

面对现阶段国内社会经济关系的新变化和国际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意识形态建设的首要任务必然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先进的意识形态。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指明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向, 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的核心价值观曾经吸引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甚至付出生命,并成为人类社会的美好追求。正因为它的科学性和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成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是旗帜和灵魂。如果动摇了它的指导地位,就会因失去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 

第二,恩格斯晚年有关意识形态的独立发展道路的分析,以及关于各种意识形态形式之间是相互影响和渗透的论断,要求我们在意识形态的建设中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有效互动。

目前,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还不能及时地从其他学科如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汲取最新成果,还没有有效地将其与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缺乏与当代各种思想学术体系的对话、交流和争论。要改变上述局面,就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有效互动。一方面要有效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用主流意识形态整合社会思想意识的重要环节。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迫切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为指导,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研究和分析当今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形成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贯穿其中的各学科的基本理论,从而推动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的创新。另一方面要有效地运用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思想丰富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承认不同学派存在的合理性,看到它们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对同一现实问题作出不同解释的价值。同时,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在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和理论模型。我们应加强对这些解决方案和理论模型背后所包含的思想进行研究,本着“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吸收其合理成分、批判其错误成分。只有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各种思想理论的相互激荡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3]67

第三,恩格斯晚年关于政治上层建筑是联系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中介”的论断,以及关于意识形态是社会发展动力之一的论断,要求我们在意识形态的建设中注重社会主义基本价值与社会政策的协调性。

作为当前我国社会主导的意识形态,其主要作用之一是建设为社会成员普遍接受的价值体系,即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信仰。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我们也看到,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特别是90年代末期,由于我们过于注重经济发展,忽略了社会公平,导致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这样,人们在现实发展中产生了对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怀疑,动摇了对社会主义根本价值的信仰。[4]142

要重新树立起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信仰,一方面要进一步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党和国家制定的社会政策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导向性、验证性的作用。意识形态所宣扬的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能把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上来。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人民群众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重大政策的过程。另一方面,要把意识形态所宣扬的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转化为政策、进而再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的过程。如果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太远,意识形态很难会获得广泛的认同。只有将意识形态中的价值追求转化为可实际操作的政策,为人民带来实际的利益,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基本价值才能得到社会成员的认可和支持。[4]141-142就现在而言,我们必须重视通过可操作性的合理的经济发展政策、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政策等来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让群众得到看得见的实惠,从而使群众由拥护党和国家的政策而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由上可见,恩格斯晚年建立和形成的科学、系统的意识形态理论,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而且也为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参考文献:

[1] 洪韵珊.恩格斯晚年思想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陈锡溪.当前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矛盾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思路的探索[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5(5):65-68.

[4] 曹丽.我国新时期意识形态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论文,2008:141-144.

Engels’ Theory of Ideology in His Later Years and Its Enlightenment

LI Hong-mei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Guangdo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Guangdong 510640,China)

Abstract:In Engels’ later years,he criticized the distortion and groundless charge of Marxism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basis and superstructure by capitalist and the “youth”.On the basis of this,he fully demonstrated the self-independence of ideolog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s and ideology, the function of ideology in social development. Engels not only perfected and developed Marxism ideology theory,but also enlightened our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ideology.It demands us that we should persist in Marxism’s leading status, the effec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Marxism theory and other social sciences,the coordinated growth between socialist basic value and social policy.

意识形态理论 篇7

卢卡奇和柯尔施的批判主要针对第二国际, 柯尔施是比卢卡奇考虑的更多, 走的更远, 他们俩的思想应该算是第三次批判, 卢卡奇和柯尔施他们也针对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的批判, 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 如考茨基为代表的一种思潮, 他们也被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批判, 认为考茨基他们的革命是错误的, 正统马克思主义者所认为的无产阶级革命不是由经济危机所能决定的, 作为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换不能是看作革命的主旨, 同时夺取政权也不能单独看作是革命的本源。在二十世纪初期, 在西方比较发达的国家中, 无产阶级革命的失败是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门应该作为思考的主要内核。他们相信, 解放作为人类社会的总体性是革命的重点, 它包容政治, 文化, 经济社会关系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的总体的革命, 其中, 意识形态批判的作用显得突出, 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得到高度重视。

二、中西方国家政权结构差异

政权结构的区别, 是中西方社会不同的主要标准。也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主要视角。在西方社会, 国家与市民社会是联系的两个方面, 国家变成了葛兰西说的“本来意义上的国家+市民社会”。国家通过部队, 内卫警察, 监狱等暴力机关达到对人们的无力统治。而市民社会则通过学校, 教会, 社会文化团体的民间组织掌握文化领域的导向性与领导权。国家机器的维护并不是当代资本主义单一手段, 人们思想意识形态的可控制性成为发展的重点。由此可见,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目标与理想, 单纯凭借武力革命明显不足。, 还需要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就像葛蓝兰西在理论上强调在取得政权之前, 首先着眼于判判阶级形态领域的斗争, 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斗争, 作为文化领导权建立起来。于是,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方向从政治经济学转向哲学研究, 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转向大众文化的批判。

三、资产阶级的国家职能的意识形态批判

资产阶级国家职能的分析是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批判的集中体现。在阿尔都塞看到, 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界定因该是镇压性国家机器, 资本阶级国家机器里也有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这两大类国家机器同时存在在资本主义社会里, 都起到了很重要性的作用, 他们在强调教育意识形态中举例说明, 如所教育的人都是被统治阶级, 被剥削者, 教育他们更加服从统治阶级的管理, 在教育上强加进去国家的意识形态, 使他们统治阶级拥有政权更加稳固。奴役了人民, 使他们不懂得反抗, 反抗精神也逐步弱化, 以至于消失掉, 让他们觉得自己通过劳动所获得的可以支配的生活就是安逸的生活, 更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民所想要拥有的生活, 这种思想迂腐他们的民众, 这是资本主义社会里的教育意识形态, 为了更好的满足统治阶级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同时也是给资本主义社会的西方国家提供政治条件。他们所提供的还有镇压性国家机器, 而镇压性国家机器提供的庇护下进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以教育机构为意识导向的国家机器, 通过院校教育, 向人们传授包裹着意识形态的专业知识及其统治阶级纯粹的意识形态。

四、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相互作用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强调意识形态反作用的同时也夸大意识形态领域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他们把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两者之间的关系给予否定, 运用总体的优先性来取代先天性的经济基础, 在当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中, 社会需要变革, 变革的过程中经济基础在马克思看来是起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曾经说过, 经济基础决定上次建筑, 这深刻反应了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相互作用, 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他们的学术研究中, 他们的论调有很多强调要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结构, 他们更多一部分要强调文化革命, 他们所探讨的文化革命也更多的是对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进行了解剖, 想通过文化这一武器, 当作解放现实的途径和方法, 也可以说是重要的桥梁, 他们更异想天开的以为, 文化革命才是重要的解放道理上的强有力武器, 他们的这种思想是典型的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当中,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者中, 很多人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结束语

恩格斯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曾经这样描述过, “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在生产” (1) 显言之, 这说明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 任何因素在社会生活和发展中都起到重要作用。这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立场。

摘要: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有很多对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理论批判, 本文以西方经济决定论作为切入点, 着眼于意识形态来进行中西方对比, 并且详细对资本阶级国家职能的意识形态进行分析, 并透彻地阐释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意识形态,经济决定论,意识革命论

参考文献

[1]朱彦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研究述评[J].学海, 2009 (04) .

[2]胡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多视角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4) .

[3]曹和修.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及对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4) .

[4]邓文飞, 谭头红.马克思与马尔库赛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8 (01) .

意识形态理论 篇8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关于交往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 交往是人们的存在方式, 交往关系是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过来制约生产力, 社会关系是人们的生产活动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了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的历史发展之后指出, “由此可见, 事情是这样的: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 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 (1) 这里的个人指现实中的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个人。人类赖以生存的生产活动中包含交往, 交往本身也包含有生产, 这种关系体系构成了人们普遍存在的方式及其发展的方式。马克思还指出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 社会正是在人的交往活动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正是由于人们的交往活动才构成了社会, 人的社会性表明人离不开与其交往的群体和个人。因此, 交往是人们的社会社会生活方式, 各种各样的交往关系构成了人们之间丰富多彩的社会关系。

(二) 交往是生产的前提前提, 对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 生产决定交往的形式, 交往要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 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孤立的个人无法进行生产, 一定方式的生产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生产者, 并必然要求生产者彼此之间形成一定的联系和关系。交往不仅是生产的前提, 而且制约着生产力的保存、传播和发展。“某一地方创造出来的生产力, 特别是发明, 在以往的发行站中是否会失传, 取决与交往扩展的情况。当交往只限于毗邻地区的时候, 每一种发明在每一个地方都必须重新开始;一些纯粹偶然的事件, 例如蛮族的入侵, 甚至是通常的战争, 都足以使一个具有发达生产力和又高度需求的国家处于一切都必须从头开始的境地。……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 并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 只有在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的时候, 保存已经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 (2)

(三) 交往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两大基本类型, 精神交往是物质交往的产物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马克思明确提出了“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这两个概念, 把它们看作是人类社会交往中最高层次的交往类型。物质交往就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物质关系, 它是指从是物质生产劳动主体之间的活动和能力的交换, 以及作为人们物质活动和能力的对象化结果的产品的交换。精神交往就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精神关系, 它是指从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主体间的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信息的交流与交换。物质交往是包括精神交往的一切交往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 与人们的物质交往, 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 (3) 反过来, 精神交往对物质交往又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先进的精神交往既可以促进者物质交往的发展, 落后的精神交会阻碍着物质交往的发展。

(四) 交往活动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和世界历史的形成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交往活动分为各民族国家内部的国内交往和各民族国家之间的世界交往, 指出国内交往的发展程度决定世界交往的程度, 世界交往又反作用于国内交往的发展, “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 这个原理是公认的。然而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 而且一个民族本身内部的结构都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交往的发展程度” (4) 。“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由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 历史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5) 一部交往发展的历史, 就是由国内交往不断向世界交往转化的历史。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交往理论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交往观为处于世界交往中的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坚持对外开放政策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历史告诉我们闭关锁国必将落后, 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个对外开放的社会。坚持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我们一定要介入到世界性交往实践的过程。邓小平说过贫穷落后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只能建立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的, 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然而生产力的发展是以交往为前提的,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 世界各国的发展水乳交融, 我们一定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加对外交往, 努力打破政治地理上的对外隔绝, 整个社会就具有活力。中国只有坚持对外开放, 积极参与全球交往, 成为其中的一极主体, 才能吸取各国的先进成果, 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为全球化过程出现的经济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分析视角,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必然, 也是世界普遍交往的结果。任何国家都应当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从根本上说, 这是对当代世界民族历史日益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必然性的反映和把握, 也是社会交往的开放本和世界历史性的集中表现。今天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加入WTO后, 参与国际经济全球化, 更加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中国特色的道路就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创新。我们要把握好交往和生产的关系,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 正确对待全球化这个跨学科的巨大工程迎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为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摘要:交往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哲学范畴, 交往维持着人们的存在和发展, 也是社会生成和进步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因此, 深入挖掘并研究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思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交往,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第71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第108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第72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第68页

透视社会形态理论 篇9

关键词:社会形态,中间形态,分类系统

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形态理论的争论由来已久, 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理论难题和实践问题, 因此, 应当随着时代变迁对社会形态理论进行不断分析, 以此了解中国的发展历程、发展道路, 分析未来中国的发展趋势。

一、对社会形态理论的再认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形态理论的研究是多角度、多方位的, 并以此作出了不同的表述, “两形态说”、“三形态说”、“四形态说”、“五形态说”、“六形态说”从不同研究视角和分类标准阐述了对于人类社会形态划分的观点。这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以人的发展为视角的“三形态说”和以所有制形式为视角的“五形态说”。“三形态说”以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依存程度为标准, 认为人类社会进程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和“个人全面发展”三个阶段, 在经济上分别对应为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和产品经济社会。而“五形态说”则以所有制关系为区分标准, 认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综合“三形态说”和“五形态说”的两种视角, 可以得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图式, 如图1 所示。图1 是对社会形态理论的简单抽象, 由此图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出“三形态说”和“五形态说”并不是完全割裂的, 二者均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事实基础上作出的概括, 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但二者都有一定的缺陷。“三形态说”是以历史主体为标准来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 但其本质是建立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论基础上的。离开了“五形态说”, 是不可能揭示历史主体本质的, 其理论便失去了基础。

“五形态说”可用表1 表示, 由此可知, 五种社会形态说对社会形态概念的划分中, 使用了两种标准。原始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生产资料公有制, 不存在剥削和阶级, 社会成员在生产中的关系是平等的互助关系。而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三个基本特征相同。区分这三种社会形态的标准仅在于剥削者剥削压迫被压迫被剥削者形式的不同, 而这个标准根本无法适用于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因此就造成了位于同一层次的五个概念不等位、不可比的混乱现象。只有将原始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归类为无阶级对抗社会,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归类为阶级社会的概念, 才能在逻辑上完备。此外, 五形态说还存在另一缺陷。恩格斯说: “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 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渡。”“五形态说”的各种社会形态是平行关系, 彼此间隔, 而处于各种形态之间的中间形态的定位就成为难题。复杂多样的中间形态, 缺乏统一的分类标准, 将其排列于社会形态的系列分类层次中容易引起混乱, 因此将这些中间形态依据其基本属性, 纳入五大社会形态中较为合理。应当明确的是, 中间形态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其所孕育的先进生产力因素应纳入发展水平较高的社会形态中, 如社会主义社会的定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阶段。

综上所述, 社会形态的划分应当层次分明, 明确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 有无剥削和阶级, 社会成员平等与否的标准, 划分出无阶级对抗社会和阶级对抗社会。第二层次依据不同剥削方式的标准, 将阶级社会划分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将无阶级社会分为原始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科学可以借鉴生物学中属种分类系列, 宏观把握人类历史, 建立起逻辑清晰的社会形态分类系统 ( 图2 所示) 。

二、社会形态理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认识

对马克思理论研究的终极意义在于寻求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对接, 解决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 应当澄清社会形态理论的原初含义, 从而阐明它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根本性指导意义。

在农业文明时代, 中国社会制度经过几千年的调整, 小农生产力的磨合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界, 使其可以将其潜质发掘到极致, 从而遥遥领先于同时代其他国家。近代以来, 由于种种原因, 中国却被资本主义文明抛在了身后。在后来的发展中, 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并以此为指导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 也对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

马克思在以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为考察对象的基础上, 通过逻辑的和历史的思辨方式推测出对于未来社会的设想, 但这只是一般意义上的预测, 勾画出的仅仅是一个大致的轮廓。经过苏联模式的实践可以看到, 理论不等于实践, 逻辑上的严密体系并不等于可操作性。马克思主义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局限性, 是不能被教条主义当作不能怀疑的真理而指导一切的。社会发展应以具体时间和条件为基础, 马克思是在人类整体进程中宏观地把握历史规律的, 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 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可能性与现实性表现为发展顺序上不同民族、国家发展的不同步性和跳跃性。一个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走何种发展道路是由其所处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是带有国情特征的, 应从全球化和局域化的双重视角综合判断和选择。就是说, 具体到一个国家, 其发展并不是一定要经过每个社会形态, 而应主要看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马克思与恩格斯所目睹到的资本主义, 在今天现在看来还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对早期阶段, 其自我调节与修复的能力还非常弱小。而当代资本主义已拥有较为完备的自我调节机制和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当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马克思主义以及后人的实践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备, 使其自我调节能力得以增强。而社会主义从出现到今天与资本主义的矛盾和问题密切相关, 迄今为止社会主义还没有能够成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之外的独立部分。当前我国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仍未达到资本主义的高度, 因而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 探索新的组织与制度结构, 创造能够提供持续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 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特别是对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期的中国, 更应当对此有清晰的认知。

参考文献

[1]袁林.两周土地制度新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闫铁力.关于社会形态的再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 2007, 3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554~555, 第20卷

[4]俞吾金.社会形态理论与中国发展道路[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3

意识形态理论 篇10

一、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

在阿尔都塞看来,人是天生的意识形态动物,自出生起,便落入一张由国家机器织就的意识形态之网———即阿氏1970年长篇论文《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提出的意识形态理论的核心“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他认为国家包括镇压性的国家机器 (SA) 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ISA) 。前者包括政府、行政部门、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主要通过暴力强制性力量起作用。后者包括宗教、教育、家庭、法律、文化等,主要通过意识形态起作用。二者都服务于统治阶级,共同维护统治阶级的权力。显然后者的作用更为广泛、具体和隐蔽。前者执行的职能和范围一般集中在公共领域,而在这之外便是后者,它包括的范围更广泛也更细微,私人的日常生活领域几乎全部囊括其中,国家权力在文化和社会层面的实施依赖于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不断灌输,最妙的是这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不会引起反感和质疑,因为它已作为一种制度深入到你人生的每一层面,而一旦形成这种受到统治阶级引导的思想,个体恐怕很难再有反思之力。同时,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已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运转中产生紧密的联系———意识形态把个体询唤为主体。主体是意识形态总体的构成要素,正因有了“主体”,意识形态才能存在。意识形态询唤主体,在主体中体现出来;主体是意识形态的构成物,通过意识形态认识自身。主体和意识形态形成一个双重镜子结构,互相识别,是同义反复。那么真正的主体是谁呢?阿氏认为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这个绝对主体通过意识形态的询唤作用,把每个人安排在社会生产为他所指定的位置上,成为生产关系生产职能执行者和承担者。就这样,人们通过意识形态把自己建构或者说是界定为人。

二、症候式阅读

阿尔都塞在《一封论艺术的信》中说过,艺术的功能“是我们看到”“它从中诞生的意识形态”。无论我们切身感受到的世界,还是艺术世界所描摹的现实世界,那种“自然”与“真实”都是一种建构,一种意识形态的作用。既然已经注定陷入到意识形态网络中,那么我们就必须在这种环境中对文本进行解读。而按照阿氏的批评,如托尼·本内特所言,则不仅仅是恢复或揭示文本中业已存在的矛盾,而是它“把文本隐藏在文本之中”,以这种方式“实现对那些被认为对一部作品来说具有意识形态含义的形式的变形”,在此意义上的文学批评,不是将焦点置于帮助人们更好了解本来存在于文本中的事实,而是要更多地触及那些使文本本来面目发生变化的潜在问题上。文本结构中的潜在问题通常是意识形态要小心回避的,因为总有一些问题是意识形态无法完美回答和遮蔽的。这便出现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间的裂隙:“问题域”。文本是由被呈现的缺席的东西共同构成,若对文本意义进行充分解读,就要弄清文本背后所预设的种种假设和动机,它们只存在于问题域中,只有当一个文本试图去回答自身所无法回应的问题时,其问题域才会得以凸显,而具体的实践方式则是阿氏在《读资本论》中所提出的“症候式阅读”。阿氏明确指出,不存在无辜的阅读,只有有罪的阅读,文本是双重的,因此需要进行双重解读,不仅去解读那些文本自身呈现出的东西,更要发掘出那些文本隐而未提的不可言说之物。而对于潜在文本的发现与解读即是一种“症候式阅读”。正是运用这样的方式,马克思发现了古典经济学中的问题域;阿尔都塞敏锐地感知到这一点,并把同样的方式应用到对《资本论》的解读中,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同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绝然的界限划分。此后,法国的皮埃尔·马施立将这种方式应用于文学文本的分析中。

三、具体文本分析

关注文本意识形态维度似乎是对捍卫文学纯洁性的一种阻碍;同时,意识形态批评明显的政治性也往往让非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家感到简单武断和缺乏意义,易让人联想到政治偏见;学校里大张旗鼓而又枯燥繁复的意识形态教育更让人天然对其产生某种抵触情绪。而文本,或者说文学一度走向所谓的纯文学:以对思想内容的过分坚守和强调为耻;以对人性的、普遍的真理和道德的讴歌,以及某种人类共通情感的抒写为荣。摒弃和剔除庸俗无聊的意识形态才是文学应有的纯粹美好精神面貌。在分析过阿氏的意识形态理论后,这种过分的偏离倾向简直比意识形态本身更加虚幻,更具想象性。对文本进行具体全面的分析,意识形态维度是不可或缺的。兹试用阿氏意识形态理论和“症候式阅读”方法,具体分析爱伦·坡的侦探小说《失窃的信》。

巴黎侦探潘迪受聘解决一桩悬案:王后的一封秘信遭到大臣D的掉包,去大臣住所搜寻到这封信件,成功完成了任务———信件悬挂在大臣房间的壁炉上。我们可以把侦探小说看作是一种具有保守意识形态的文学类型,因为所有侦探小说都旨在恢复社会秩序。这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即是传统侦探小说的未言明但确实存在的部分,从这一视角看,这部小说包含着权力关系的重建 (信件的两次失而复得) ,以及对恢复社会现状推理过程的实施等内容。不同于传统侦探小说的意识形态构型,小说在文本中蕴含着一种微妙的悖论。故事主线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侦探对罪犯的确认,潘迪之所以成功找到这封信,正是由于他把自己看作是大臣D,有着一种既理性又充满诗意的思维方式。灵感与理性、侦探与罪犯,似乎绝然不同的两类事物被暧昧地杂糅在一起,侦探必须把自己的身份与罪犯重合,同时理性的推断被灵感所干扰和影响,这种悖论让我们得以窥探出小说保守意识形态的同时,还有隐约于其中对此的批判和质疑,既是对保守意识形态的加固,也是一种隐蔽的解构。其实整个侦探小说与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关系都概莫能外:一方面,侦探小说对社会的意识形态批判不会太过火,因为最终总是要侦破案件,完成对于社会秩序的进一步巩固;另一方面,只要存在犯罪行为,侦探小说就不会消失,而只要存在着需要侦查的犯罪行为,社会就不会完美,社会秩序就会永远处于动乱之中。

这篇小说的最后一点启示则是悬于壁炉上的秘信,最为清楚、最明显的内容往往是最隐蔽最具欺骗性的,大臣D为了不让人找到信件所采取的办法不是藏匿,而恰恰是暴露在所有人眼前,也正因如此,所有人才不会怀疑。这恰如意识形态的存在,它隐藏在日常生活中,以一种最明显的方式作用于我们的生存方式;它隐藏在文本中,那些不可言说之物其实往往就在最显而易见的地方等待着被质疑和发现。与其说文本为意识形态提供了一种隐秘的藏身之所,不如说文本可以被看作是生产和再生产意识形态结构及其断裂的场所,一个从来不曾统一,充满斗争、差异和意义争夺的空间,它表征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信仰与价值、立场与偏见,同时也在这个表征的过程中产生变化。一切都有待于我们去主动的质疑,具体的分析和解答———那些不可言说之物,那些悬而未决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越.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

[2]路易.阿尔都塞, 艾蒂安.巴里巴尔.读《资本论》[M].李其庆, 冯文光,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

[3]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M].常江,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4]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 译.北京:三联出版社, 2005.

意识形态理论 篇11

理论解说。形态分析,是指根据价格图表中过去一段时间走过的轨迹的形态,来预测股票价格未来趋势的方法。其理论认为,市场行为包括一切信息,价格走过的形态是市场行为的重要部分,是股票市场对各种信息感受之后的具体表现,用价格图的轨迹或者说是形态来推测股票价格的将来是很有道理的。而且,从中可以推测出股票市场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大环境之中,由此对买卖行为给予一定的指导。

股价的移动规律。形态法中用以反映一段时间股价移动规律的曲线,是在K线基础上组成的,而且是完全按照多空双方力量对比大小和所占优势大小而行动的。由此,可以知道股介的移动应遵循这样的规律:(1)股价应在多空双方取得均衡的位置上下来回波动;(2)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后,股价将寻找新的平衡位置。另外,也可以用以下的方法具体描述:

持续整理,保持平衡→打破平衡→新的平衡→再打破平衡→再寻找新的平衡……

股价移动的两种形态类型。由股价移动遵循的规律可以知道,股价的移动主要是保持平衡的持续整理和打破平衡的突破这两种过程,因此,其形态也就分成两个大的类型:持续整理形态和反转突破形态。前者保持平衡,后者打破平衡,而平衡又是相对的,只要股价在一个范围内变动、都属于保持了平衡。这样,范围的选择就成为研判平衡是否被打破的关键。而且,最重要的是,平衡是打破有一个确认的问题,否则,形态的突破将是一种假突破,将会给投资者带来损失。因此,笔者认为,研判突破的有效性必须遵循两点:(1)价格突破的3%原则;(2)时间上的3天原则。

常见的反转突破形态有五种:双重底(顶)、三重底(顶)、头肩底(顶)、圆弧底(顶)和V形底(顶)。常见的持续整理形态有四种:旗形和楔形,三角形和矩形。另外常见的还有菱形、喇叭形等形态。

了解以上内容后,笔者将利用技术分析逐一剖析各种形态,希望能对投资者有所帮助。

案例分析。如上证指数日线图,我们如何从形态角度分析后市。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理论思考 篇12

一、问题与问题意识的定义

问题意识是指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 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一种新的知识的学习, 在学习者头脑中要进行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 经过一连串的心理活动, 新知识才能同化到原有知识结构中去, 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只有具备了能与已学知识对应的认知结构, 思维过程中才会经常出现“为什么”。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1.培养问题意识, 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具有良好问题意识的学生常常会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为解决这些问题, 他们会启动思维, 搜寻头脑中的原有知识, 对其重新分析、理解, 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为深刻。此外, 解决问题的欲望还会促使他们去查阅资料, 请教别人, 这就使他们的知识得以扩充。

2.培养问题意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切入点。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 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所以, 没有问题意识, 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动将成为无本之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需要的重要手段。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 促使人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甚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

3.培养问题意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 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 促进学生表达与交流的愿望的产生, 通过交流, 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 认识自我, 尊重别人, 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水平, 加速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 可以促使学生不迷信书本, 敢于质疑, 摆脱权威的束缚, 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都有重要的价值。

4.培养问题意识, 有助于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素质。从教育实践来看, 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大多有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 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同时, 他们又在积极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只有通过解决问题的练习, 才能逐渐学会发现、探究的技巧和方法。因此, 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必然会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能技巧,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 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部分教师认为教学时间紧张, 教学内容都还完不成, 哪里还有时间让学生发问。其实很多教师不清楚教师的教学任务是什么, 在素质课堂上教师的任务是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 而不是将知识嚼碎了让学生消化, 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论学生的问题是否深刻, 是否和本节课有必然联系, 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 师生之间要保持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2.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 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发生的变化及时做出反映, 发现问题并追根寻源, 从而激发思考, 引起探索欲望, 提升认知能力。高中历史课肩负着培养现代公民的教育责任, 一名合格的公民必然关心国家的大事, 历史就是过去的国家大事。所以历史课要想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就要结合时事古为今用, 比如五四精神在正常教学中教师主要强调“民主”与“科学”, 那么在教学中是否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五四精神是否过时, 今天如何理解五四精神, 让学生本着一份古今联系, 古为今用的观念思考问题、发现问题。

3. 教师自身要有问题意识。 教学反思可以使教师从例行的教学行为中解放出来, 以审慎的、意志的方式行动;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和再思考。经常性的教学反思可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研究型教学。教学反思能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借助课堂教学, 不断探索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使自己的教学行为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 使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深入反思, 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 进一步充实自己, 以优化教学。

上一篇:文化输入常规化下一篇:中职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