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输入常规化

2024-09-28

文化输入常规化(共3篇)

文化输入常规化 篇1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行语言,在对外交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也在我国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学习英语的热潮。在外语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单词和语法规则后,他们能够把单词按照语法规则组成句子,但又摆脱不了汉语的习惯和模式,于是形成一些很生硬的中国式英语。和外国人交往,语音语调上的不足对方可以理解,但是语言表达和运用上的失误则可能使正常的交际过程出现令人不愉快的误会甚至因此而中断,不但交际本身的目的难以达到,而且会给彼此双方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师意识到,学习英语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表面意义的理解,而应该注重培养实际言语能力,“讲外语意味着更换文化视角”[1]。在外语教学中既要特别关注不同语言的特性,也要对语言中所渗透的文化思维定式和偏见进行反思,使学习者能够在同外国人士交流时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选择恰当的语言和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

1 第二语言习得与文化输入

我国学生学习外语是在非以此种外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教室里通过老师传授来学习,这属于第二语言习得的范畴,即人们在教室内或教室外学习母语以外的任何一种语言。第二语言的习得是一个存在客观规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输入第二语言中的文化因素,也必须配合语言习得的规律,只有充分考虑语言学习者的外语知识技能水平和接受能力,才能保证文化输入的有效性。

学习者成功地学习第二语言一般经历任意错误、体系浮现、体系形成、体系稳定4个阶段。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存在一个逐步适应新文化的过程,即文化输入。在文化输入过程中,根据主体的反应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一是对新环境感觉到欣快;二是文化差异的出现,使个体感到不安,不知如何判断,即文化冲击;三是逐渐恢复个体,开始接受外来文化与本族文化的不同;四是内化或适应接受新文化。但从第二阶段过渡到第三阶段至关重要,在此阶段如能完成大量的语言学习任务并学会基本的语言交际技能,就能顺利地克服文化输入中的一些问题。

2 文化输入的三个层次

根据第二语言习得和文化输入的对应关系,结合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文化输入可以分为3个层次来实现。

第一层次,其目的在于消除外语学习中影响理解和使用的文化障碍。此时,外语教学以讲授目的语的语言结构知识为主。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有碍于理解和交际的词汇、短语和句子,应从文化的角度尽可能地输入必要的有关文化知识,其重点在于输入有关词汇的文化因素和有关教学内容的文化背景知识。在这一输入过程中要求遇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有关的文化知识呈现点状分散的特点。

第二层次,是较系统的文化输入,根据学习者已经学习过的语言知识,按照一定的文化项目加以归纳整理。在这一输入过程中,把第一层次中呈点状分布的文化知识建立起相关的联系。如在友好往来这一大项里包括问候、告别、告辞、介绍以及感谢和应答、祝愿和祝贺、邀请和答谢等小项。如在邀请别人吃饭时,西方人认为邀请别人是占用别人的时间,要别人赏脸,因而在对话中非常客气;而传统中国文化更多地把邀请别人视为给别人面子,被邀请者应感到荣幸,告别时往往是客人说一些客气话感谢主人的邀请和款待。这些常用的句型,进一步把文化因素考虑进去,学习者就会比较清楚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掌握的比较牢固。如果再进一步分析为何东西方民族存在不同的思维模式,就得从东西方的文化、哲学传统、历史和价值观的不同这一渊源上去研究。这一层次是深层次的文化分析,属于第三层次的文化输入。

第三层次,在这里的文化输入应包括更为深入广阔的文化内容。第三层次所做的工作是对一种社会模式及其价值系统的文化表现形式进行概括。如我国汉语言有大量语句成分的省略现象,而欧洲民族语言很少省略句子中的成分,其深层体现了两个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欧语包括英语在内并强调环环相扣的逻辑思维,汉语重视整体领悟和类比联想。把观察的视角放射开来,我们就会发现在这两种语言的方方面面都反映着这一结论。我们再以中英文写作思路的差异来观察。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强调整体,体现在写作上表现为一个近似圆圈的写作思路,而好的英文文章,往往开门见山,提出观点,然后列举事实进行论证,有话则长,无话则收。这是英汉写作思路的最根本区别。

3 文化输入的原则及方法

文化输入的三个层次只是对在外语教学中添加文化因素做出的总的概括性建议,但是文化所涉及范围非常广泛,而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又有限,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既要传授语言技能,还要努力培养学习者的文化习得意识和能力,不断对学习者进行文化输入,把文化输入作为外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习者真正掌握语言,提高交际能力。在这里,笔者推荐遵循束定芳提出的文化输入的几个重要原则及主要方法。其原则包括:一是实用性原则,即所输入的文化内容与所学的语言内容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二是阶段性原则,即文化输入的内容要循序渐进,同时要注意文化内容本身的内部层次性和一致性,以不致显得零碎;三是适合性原则,即教学的内容、方法要适度,其方法包括注解法、融合法、实践法、比较法和专门讲解法[2],其原则和方法有较强的概括性和可操作性。

4 结束语

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学习者具备交际能力。通过分析,我们看到交际能力不仅仅取决于语言技能的水平,外语学习者的语言文化素质占用同样重要的地位。要把外语学习者培养成具有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就必须改变过去外语教学单纯追求准确、流利的状况,重新确立新的教学目标与方向,以培养学生全面的语言交际能力为己任,主动地接近第二语言习得的要求,最终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这门语言。

参考文献

[1]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修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输入 篇2

一文化输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2]186。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因此语言教学必须包含文化教学。作为文化的载体, 语言在文化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文化影响或制约着语言的理解。故而学习任何一种语言, 学习者不仅需要学习与掌握其语音、语法规则及一定的词汇量, 更重要的是需要了解与获取这种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及社会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 这样方能进行有效的交际, 从而避免误解。

美国应用学家爱丽丝·欧马基奥指出:“语言教学应与文化相联系, 应通过对文化的了解来掌握语言, 通过对语言的学习来了解文化。”可见, 英语教学在加强语言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 还应注重文化知识的输入。目前, 国内在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中已融入了文化因素。几乎所有大学的英语专业都开设了“英美概况”作为必修课。有的学校还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增设了西方文化入门等课程, 系统讲授异国的风土人情, 但非英语专业却缺少这样的课程, 因此在公共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输入是非常重要与必要的。

二文化输入的理论基础

文化输入是建立在认知建构主义与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基础之上。认知建构主义是由建构主义发展而来的。瑞士学者让皮亚杰最早提出建构主义, 也称为结构主义。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 借助其他的帮助, 利用学习资源,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教师只是活动中的指导者与参与者。跨文化交际理论认为, 跨文化交流与外语教学密不可分。从交流的角度看, 外语学习是一种跨文化的学习和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外语教学不仅传授语言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三文化输入的途径

当代美国语言学家Claire Kramsch说:“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 文化因素始终存在于英语学习的背后[1]7。在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中, 教师可从词汇、习语、句子、节日、口语与写作六方面进行文化输入。

1 从词汇反映的差异输入文化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 很容易受到文化渗透。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会造成同一词汇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例如, 宣传 (propaganda) 一词, 汉语的意思是对群众进行说明或讲解, 使他们相信并付诸行动。英文“宣传”的含义是“政治团体为影响公众所散布的消息, 通常是夸大的甚至是虚假的信息”。可见, 该词在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有着不同的褒贬色彩。所以, 当翻译产品宣传时, 应译为product promotion, 而不是product propaganda。再如“dog”一词, 在汉语中“狗”总是用作贬义, 如:丧家之犬、狗仗人势、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狗腿子等。而在西方, 狗却被认为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或表示一种亲密关系, 如“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 “a lucky dog (幸运儿) ”, “Every dog has its day (人人皆有得意时) ”, “top dog (重要人物) ”, “sea dog (老练的水手) ”。

2 通过习语输入文化

英语中有很多历史典故, 单从字面上一般不易理解, 但对于英美人而言已变成了常用语。如“at sea”意为“茫然”或“不知所措”。若学生不知其背后隐藏的这则故事, 很难从本质上明白其意。在远古时代, 水手总是尽量让船只贴近海岸航行, 靠陆标来指引, 因为那时几乎没有什么导航仪器, 即使有也是非常粗糙或不精确的。当船只失控, 被大风刮到远离海岸的大海上, 随波逐流时, 船上的人便不知身在何方, 便会茫然, 便会不知所措。因此“at sea”过去只形容水手的困境, 现用来表示人心理的“茫然”或“困惑”。又如“French Leave”字面的意思是“法国人的离开”, 而它的真正含义是“不辞而别”。French Leave是盛行于17世纪法国的一种习惯, 即指当时在宴会上没有向男女主人告别就擅自离开的行为。法国人对此不以为然, 而英国人将这种毫无礼貌的告别方式称之为“French Leave”, 反映了英国人对法国人不注重礼仪的一种挖苦与讽刺。

3 通过句子输入文化

在公共英语教学中, 若学生遇到一些含有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句子时, 教师应适时地输入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从而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句子本身所表达的意义, 同时能领略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如《大学体验英语》 (贾国栋主编) 第一册第一单元A篇第四段有这么一个句子“And their smiles broadened as the students noted there were only five essey-type questions[4]12 (当学生们看到只有五道论述题时, 他们笑得更加开心了) ”, 学生很难理解“there were only five essey-type questions”, 因为国内外高校考试题型是不同的。美国大学的考试题型主要有两种:填空题和论述题, 还包括连线配对题和选择题, 不同的老师会使用不同的题型。但一般所采用的考试试题为50个多项选择题 (每题1分) 和两道论述题 (每道25分) , 总共100分。多项选择题要求学生从四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论述题要求学生论证指定的讨论主题, 做到观点明确, 理由充分, 事例说明, 逻辑性强。了解西方考题之后, 学生就可明白这儿所指的五道论述题满分为100分, 每道为20分。

4 通过节日输入文化

西方文化中包含着各式各样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节日。通过对节日由来、饮食等的输入, 可增长学生对异域文化的见识并使学生能更丰富、更全面地学习该语言。如《大学体验英语》 (贾国栋主编) 第一册第八单元B篇Love beyond the Grave?[4]154涉及到西方重要的一个节日:The Valentine’s Day (情人节) , 英语教师应对此节日的由来做一定的介绍:西方情人节是由古罗马的“Lupercalia (牧神节) ”发展而来的。同时, 让学生明白中国的情人节 (七夕节的日期及由来) 。诸如此类, 若在课堂上遇到其余西方节日, 如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万圣节等, 教师应先介绍有关节日的大概背景知识, 然后布置学生搜索该节日的历史渊源与表现形式等, 或引导学生将西方节日与汉民族节日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学生的口头报告、短剧表演等形式分享探究成果。

5 通过口语中出现的尴尬问题输入文化

在日常交往中, 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理解误区随处可见。我们中国人见面时最常用的问候语是“你吃了吗?”或者“你上哪儿去?”。但如果对英美人说“Have you had your meal?”, 他们会这样理解:你想邀请他们一起用餐;假如对西方人说“Where are you going?”, 他们会认为非常不礼貌, 因为在他们看来, 要去哪儿属于个人隐私, 别人无权过问。再譬如在致谢语中, 有位学生因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而受到外教的称赞, “How beautiful you are today.”, 这名学生马上回答“No, no!It’s just so so.”。对于这样的回答, 外教感到不解并有些不快, 明明很好看, 你却说很一般, 好像我没有欣赏水平似的。中国学生认为谦逊是一种美德, 而在英语中当得到别人赞扬时, 应说“Thank you”或“Thank you for saying so”。

6 通过学生写作中出现的共性错误输入文化

许多中国大学生没有意识到在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的价值观念影响下, 汉语形成一种意合性语言, 而英语形成一种形合性语言。意合是指词语和句子是靠本身语义的贯通、语境的存在来表达其逻辑关系;而形合指词语和句子是通过语言形态文化和语言形式手段连接来表示结构关系, 表达思想[3]121。可见, 汉语无关系词, 连接词或介词也很少, 它只靠实词的本身意义来表达内在关系的语言结构。而英语离不开关系词、连接词和介词等。由于受到汉语意合性的影响, 中国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常常会忽略连接词、关系词或介词的使用, 例如:“Many rivers have been polluted seriously.There is no fish.There is no clean water.”。同时, 受集体主义观念的影响, 中国人在写作中表达观点时, 经常用“我们”来表达, 如“我们认为”或“我们相信”, 而英美人受个体主义的影响, 崇尚个人本位, 因此在表示看法时常用“I”, 并且无论“I”出现在句子的开头、中间或结尾, 都需大写。

总之, 鉴于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文化输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教师应对文化输入予以极大地重视。在教学过程中, 要有的放矢地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结合语言教学输入文化,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切实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与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Kramsch, C.Contec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7.

[2]Sapir, Edward.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3]蔡基刚.英语写作对比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

[4]贾国栋.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1[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重视儿童外语教学中的文化输入 篇3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它受文化的影响, 并反映文化。英国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 (Malinowski) 说过, “语言深深地扎根于文化现实和该民族人民的习俗……生活之中”, 语言的意义离不开“语言环境”。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 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 语言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在学习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 也在学习该民族的文化;不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 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可见, 语言和语言的应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反之, 理解语言也必须了解其文化。因此, 儿童外语教学既要教授语言知识, 也要传授文化知识。

二、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交际能力

随着人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不断加深, 人们认识到语言是一种交际性工具, 培养交际能力才是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所谓“交际能力”就是使学习者在交流中能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讲出得体、恰当的话语。这种能力反映出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所代表文化的了解程度。外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 进行基本技能训练, 更应传授语用知识, 把学习和训练放到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中进行, 最终使学生具有交际能力。较之语言知识的传授, 交际能力的培养可能是零散的、不系统的, 但只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比较文化差异, 不断给学生刺激, 就会逐渐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儿童的外语教学虽然内容简单, 但它的最终目的仍然是培养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的交际能力, 因此同样不能缺少文化知识的传播。

三、儿童外语教学中存在着漏洞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英语外教应邀到同事家做客, 同事的女儿正在读小学四年级, 英语不错, 她很有礼貌地招待客人说:“Please sit down, granny.”外教有些不悦, 纠正说“Not granny. Aunt.”而女孩说“你比我妈妈的年龄大, 当然应该叫‘granny’”, 弄得外教无言以对。孩子并不知道自己错了, 因为她受的是中国的传统教育, 要“尊老爱幼”。而西方人却怕老, 视之为“无能”“无用”而将被社会抛弃。这个故事反映了小学外语教学中的漏洞。如果经常告诉孩子们一些日常的文化差异, 相信不会弄出这样尴尬的事。正如沃尔夫森 (M. Wolfson) 所说:“在与外族人交谈时, 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比较宽容, 而违反说话规则则被认为是无礼的。”这里的“说话规则”就是文化因素。

四、文化因素在儿童外语教学中必不可少

从广义上讲, 文化因素的输入存在于语言教学的每个阶段, 它与语言形式的难易不一定成正比, 简单的语言形式并不意味着在使用中可以忽略语用与文化因素。如Excuse me. /Sorry./Pardon./Thank you.等形式上极其简单的表达, 要想真正地在实际交际中恰当运用, 也是不容易的。就拿“Thank you”来说, 由于中西方文化价值的不同, 使用差距很大。西方人受宗教哲学的影响, 以“个人本位”和“平等”为价值取向, 他们认为只要别人为自己做了事, 就应该表示感谢, 哪怕是上下级之间或家庭成员之间。而中国社会受儒家“上尊下卑”、“以下敬上”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很深, 如果上级对下级说“Thank you”, 下级会感到受宠若惊。家庭成员之间若表达感谢, 会疏远彼此之间的感情。可见, 文化差异必然会给交际带来障碍甚至误解。

尽管儿童的语言知识输入比较简单, 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知识输入无从进行, 相反,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 开展许多与文化习俗有关的活动。比如, 到圣诞节给孩子们讲圣诞老人 (Santa Claus) 的由来, 和他们一起去找有关圣诞老人的故乡芬兰 (Finland) 的冰天雪地的资料, 研究麋鹿 (Reindeers) 是怎样拉雪橇 (Sleigh) 的, 一起装饰圣诞树 (Christmas tree) , 教孩子们一些圣诞佳音歌曲 (Christmas Carols) 。让家长积极配合, 在孩子们准备好的长统袜里悄悄放进礼物, 并准备一些圣诞节食物如柺杖糖 (Candy cane) 和姜饼人 (Gingerbread man) 等。到了万圣节, 告诉孩子们万圣节的由来和习俗, 并用南瓜、稻草人、巫婆、骷髅头等装饰学校和教室, 开展挖南瓜 (Jack-o-lantern) 、要糖果 (trick or treat) 、进鬼屋 (haunted house) 、化妆舞会遊行 (costume parade) 等活动。还有复活节 (Easter) 和愚人节 (April Fool’s Day) , 都能开展很多孩子们喜欢的活动。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 孩子们不但可以学到另一种语言, 而且可以了解到另一种文化和价值观, 感受中西文化差异, 促进语言知识的学习, 提高外语交际能力。

摘要:本文分析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澄清了长期以来人们对文化在儿童语言教学中的模糊认识, 指出文化因素在儿童语言教学中十分重要, 并通过大量事例, 建议在语言教学中输入文化知识, 使孩子们具备真正的外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儿童,外语教学,文化输入,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Jean Stilwell Peccei.Child Languag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Routledge, 2000.

[2]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上一篇:持久化服务下一篇:意识形态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