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概念综述

2024-10-11

意识形态概念综述(精选7篇)

意识形态概念综述 篇1

“意识形态”概念的历史是比较短的, 大约有200年, 但它却很复杂。“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最初是在1795年由法国思想家特拉西提出的。他倡议研究“思想科学”, 并为之用了一个名词———意识形态。19世纪, 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也提出了意识形态的理论, 认为意识形态是耸立于庞大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属于上层建筑中观念的那一部分, 而且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观念体系。后来20世纪的法国学者阿尔都塞重又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 提出了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实践, 是对人的意识的加工。而且他用结构主义的视角, 从科学、历史、艺术和意识形态的关系中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

一、意识形态的涵义

意识形态概念正式提出距今约有200年历史了, 但以思想观念体系的形态存在及发展却是伴随阶级社会的产生而发展的。意识形态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和政治文化事实, 它不仅是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 也是政治和政治学、社会学的一个基本范畴。

自“意识形态”这一概念诞生以来, 就一直处于复杂的争议之中。“英国著名文化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对目前西方理论学术著作中通用的意识形态概念进行了统计, 发现对意识形态所下的定义至少16种。”最早使用“意识形态”这一概念的是法国思想家德斯杜特·德·特拉西 (1754—1836) , 他在《意识形态原理》一书中认为, 意识形态是指“一种全新的观念科学, 一种观念学, 作为一切科学的基础”。在特拉西看来, 意识形态不是一种纯粹的解释性理论, 而是负有使命的拯救人类、为人类服务并使人类摆脱过去种种偏见的科学, 是超越于一切社会关系之上的科学的思想体系。

特拉西之后, 著名的思想家大都从政治与政治学视角使用意识形态, 但对意识形态的概念都未作明确界定, 而且对意识形态大多持否定态度。即使如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这样的伟大学者, 虽然均曾触及过意识形态问题, 但也都未明确用过“意识形态”概念。甚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意识形态专著中,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也没有对其进行概念性的注释, 但毕竟已超出特拉西的思想体系的内容了。在这部著作中, 马克思、恩格斯系统地批判了以鲍威尔、施蒂纳等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学派的思想, 并由此批判作为当时的统治阶级的整个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马克斯、恩格斯指出, “这种意识形态是由资产阶级的思想家根据本阶级的利益自觉编造出来的思想幻想, 是掩蔽现实关系的精神力量, 是对社会现实的颠倒的、神秘的反映”。由此可见, 他们是将意识形态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的一个基本范畴来阐释的。

二战后, 西方学者对“意识形态”的解释以中性态度为主。如在《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 “意识形态”被解释为是与宗教不同的、以“理性”为基础的现世信念, 是社会哲学或政治哲学的一种形式, 旨在解释世界并改造世界。英国学者约翰·普拉门纳兹在《意识形态》一书中认为, 意识形态有着“明确的价值观和完整的思想体系和社会的隐含的价值观”两种涵义。再如, 美国的《美国政府与政治》辞典中认为, “意识形态是一种关于人与社会本质的政治信念的综合体系;是一种最好生活方式和最佳的社会机构安排的观念的有机集合体。”这些都是以中立态度阐释“意识形态”这一范畴, 但也有不少学者对其持否定态度。法国的莫理斯·迪韦尔热在《政治社会学》一书中认为, 意识形态“是指解释一个社会的系统方法, 它或者为这个社会辩护, 或者批判这个社会, 成为维持、改造或摧毁这个社会而采取行动的依据”。而美国学者阿瑟·施莱辛格则将意识形态定义为“一组系统的僵硬的教条和信条, 人们根据这些教条和信条试图了解世界, 并试图保存或改变这个世界。”虽然当代西方大多学者对“意识形态”的具体内涵没有达成一致, 但有一点是共通的:意识形态是任何一个社会都有的、代表着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 是一种明确的系统化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体系。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后,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就是一种观念或上层建筑的思想意识及其社会意识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 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 它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之上, 反映一定阶级、集团的持久的经济政治利益, 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在我国, 对意识形态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存在于肖前主编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一书中, 书中指出意识形态是“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 是对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以及由经济形态所决定的政治制度的自觉反映。”

可见, 意识形态由产生到现在, 国内外学者对其概念的解释与界定见仁见智, 众说纷纭, 它已经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复杂多变的政治哲学概念。一般意义上讲,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首先是特定阶级利益的反映, 因而也是对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直接反映, 是由多层次的社会意识系统化的观念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意识形态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它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众多社会意识形式。横向剖析意识形态的内容结构,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可分为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意识形态和文化意识形态三大部分。政治意识形态是指维护或批判国家政权或某种政治法律制度的系统化的思想观念, 即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经济意识形态指的是维护或攻击某种经济制度、经济形式的思想理论体系, 又称政治经济学。文化意识形态是指为当时统治阶级倡导的思维价值取向, 是道德价值观念、伦理思想、心理情感、风俗习惯等的总和。

二、意识形态特征

1. 阶级性与人类性的统一。

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 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不过是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思想表现, 是以思想形式表现出来的统治阶级的物质利益和物质关系。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讲, “占统治阶级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 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尽管如此在极具阶级性的意识形态中也不同程度的包含着全人类的共通因素, 阶级性与人类性这两大因素总是以一种特殊的关系共存于同一意识形态之中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马克思指出意识形态也指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也就是说, 当革命阶级将自己的思想描绘成惟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时, 就会自然地赋予了意识形态越来越多的人类性和普遍性。

2.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在意识形态中, 理论的因素与实践的因素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 意识形态是一个涵盖了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学说、思想观点的系统化的复杂思想理论体系。另一方面, 任何意识形态都来源于社会现实, 并以指向、服务于一定的社会实践为根本目的和价值诉求。实践性是意识形态的基本特性, 是统治阶级、社会利益集团集体行动的思想政治观念得以产生、发展和巩固的前提和基础。一言概之, 意识形态就是以系统化的理论形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实践要求。

3. 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由于思想意识的历史继承性及其惯性作用, 后一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前一历史阶段的思想材料和价值观念。任何阶级的意识形态的产生和发展无不蕴涵了之前社会意识中的能够促进现世社会发展的思想元素。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 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创造。”当然, 对于那些完全失去时代价值、对现实世界起阻碍作用的思想观念, 必须彻底地批判、抛弃和肃清其消极影响。有些观念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充实、改进并赋予新的思想内容, 提升为新的意识形态因素。另外, 既然意识形态是对当时社会存在的现实反应, 而社会又是不断发展变化了的客观存在, 那么发展性必然成为意识形态的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意识形态学说正是在继承、突破前人的基础上, 不断将理论与发展着的时代要求和实践需求相结合, 最终造就了科学社会主义开放、发展的意识形态体系。

4. 现实性与理想性统一。

意识形态是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一方面,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不免要爆发为革命, 同时也采取各种附带形式表现为冲突的总和, 表现为各个阶级之间的冲突, 表现为意识的矛盾、思想斗争等等”。也就是说, 任何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根源于社会存在和发展, 是对社会物质经济生活能动的反作用。另一方面, 意识形态也是现实社会中的人们对未来社会的一种理想与憧憬。任何有生命力的意识形态决不止步于对现实存在的反应上, 而都是超前性的、代表未来社会、预示着社会事物发展前途的意识形态, 这就是意识形态的理想性特征。

摘要:意识形态概念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理论家特拉西最早提出来的, 不过当时他所界定的含义是一种对真理的认识。19世纪, 马克思又提出意识形态的理论, 认为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20世纪的阿尔都塞重又考察这一概念, 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实践, 是对人的意识的加工。文章以“意识形态”概念起源到不同时期意识形态概念应用为主线, 力求完整的阐述“意识形态”这一概念。

关键词:意识形态,概念,特征综述

参考文献

[1].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2].[德]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3].季广茂.译者前言[A].[斯洛文尼亚]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4].[斯洛文尼亚]齐泽克著, 季广茂译.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5].[美]杰弗里·庞德, 彼得·吉尔.政治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意识形态概念综述 篇2

财务081 第六组

组员:

200800706026 潘贞苗 200800706027 张丽铮

200800706028 胡敏 200800706029 许秋城 200800706030 卢浩

摘要:市场经济的发展下,财务风险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的受到各各行业领域的关注,更多的人对财务风险进行研究,本文以财务风险的定义为中心,顺承财务风险的发展,在此基础之上分析财务风险的原因,并针对这几项原因分析解决和预防的方法,同时还介绍现今常用解决财务风险的方法。

关键词:财务风险;理论发展;原因;防治措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产生财务风险。其影响是不现实的。财务风险最毫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支付风险,这种 风险是由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与债务的到期日之间的矛盾引起的。许多企业正是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甚至最终破产。

一、财务风险的定义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财务风险有广义的定义和狭义的定义,决策理论学家把风险定义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这是风险的狭义定义。风险不只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这种观点认为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它既可能给活动主体带来威胁,也可能带来机会,这就是广义风险的概念。

二、财务风险理论发展

财务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财务风险是一种信号,通过它能够全面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要求企业经营者要进行经常性财务,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防范财务危机,建立预警分析指标体系,进行适当的财务风险決策。风险管理的定义和风险的定义一样,国内外学术界存有不同的观点。传统的观点认为,风险管理是企业六大管理功能之一。这种观点来自著名的法国管理理论学家法约尔。法约尔在其1949年发表的著作《一般与工业革命》中认为,风险管理活动是企业的基本活动之一。只不过,费尧书中的“安全活动”所指的范围远比现在“风险管理活动”所指的范围要小。

美国风险管理学家格理森在其所著的《财务风险管理》一书中,强调了风险管理对企业这一组织的重要性并将风险管理的内容概括为以下三个方而:(1)对企业所面临的所有风险做出准确和及时的测量;

(2)建立一种过程用以分析企业总风险在生产经营业务范围内如何进行评估;

(3)在企业内部建立专门负责风险管理的部门,以控制企业风险和处理企业风险发生所带来的损失。

1964年,美国风险管理专家威廉姆斯和汉斯在其合著的《风险管理与保险》一书中,明确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的五个要素。并认为,尽管不同企业风险管理在操作上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别,但都有着相同的确定要素。这些共同的风险管理要素是:企业风险任务的确定;企业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评价;企业风险控制;企业风险融资;企业风险管理信息反馈。(1.百度百科)

著名的风险管理顾问费力克斯•克洛曼和约维•海门对企业风险管理的要素也提出了自己的解释。认为,企业风险管理要素的观点是基于企业作为“系统”这一结构的。该观点认为企业风险管理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信息系统,该观点是将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理论技术运用于企业风险管理过程的重要理论基础。中国理论界的普遍认识是将公司风险管理看作为各经济主体通过风险识别、度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宜的措施防范控制风险,用合理经济的手段综合处理风险,以最大限度实现保障的科学管理过程。

三、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

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规模扩张

无论是企业、行业或地区都有一个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个企业在做出规模扩张的决策时,首先要考虑生产规模是否适度。同时还要考虑是否构建了与企业规模扩张相配套的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否则,如果一个企业无限度扩大生产规模、盲目扩张,终将导致企业失败。(二)投资失误

巨人集团曾一度涉足电脑业、保健业和房地产业等,德隆也在短短的几年内进入到十几个他们不熟悉的领域.而在新进入的领域中短时间内未能形成核心竞争力。使得部门、业务单位的组织领导机构及其职责。有限的资金被套死。企业经营的多元化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市场弹性,使企业形成协同效应,降低费用。但是过度的多元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由此导致的企业经营的微观环境方面会分散企业的资源和精力。削弱经营业务能力和竞争优势,加大经营风险。因此.企业多元化经营必须建立在专业化经营基础上,即当出现可能“相关多元化”。(三)内部控制不力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各司其职,协调运转,相互制衡。保证了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同时。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的组织保障,它具有权力配置、激励约束和协调功能,从而影在事项、管理风险。将其控制在企业风险容量之内,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四)资本结构不合理

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以把财务状况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 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类型。第二类是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是红字.表明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损吃掉,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说明出现财务危机。第三类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也吃掉了负债的一部分.这种情况属于资不抵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这种情况的出现。

(五)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实现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针对上述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企业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情况,加强财务预算,并制定适合本企业的风险管理策略。从而回避企业的财务风险。

四、控制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

(一)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加强风险文化建设

现代企业的发展一方面要依靠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则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为此,企业应注重建立具有风险意识的企业文化,从董事长各级职能部门及每个员工都要树立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将风险管理融人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营造风险管理文化氛围.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对风险管理理念、知识、流程、管控核心内容的培训,培养风险管理人才.培育风险管理文化。(二)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依法履行职责,形成高效运转、相互制衡的监督约束机制。(三)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健全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主要包括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和法律事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职能部门、业务单位的组织领导机构。(四)利用信息系统来帮助企业识别和规避风险

对财务指标的综合分析、财务风险识别方法的应用,都需要靠技术手段来实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由此导致的企业经营的微观环境的变化,信息系统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企业可以借助信息系统提供的有关经营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是否存在财务风险。当出现可能 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索时,能预先发出风险警告,提前采取预防性措施。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现实的损失。(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应以全面风险管理为中心,从企业战略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将其控制在企业风险容量之内,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六)建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和财务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建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尤其重要。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管理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企业通过编制财务预算.加强对现金收支的控制。可以增强优化现金流量的意识。增强企业防范与化解风险的意识,强化财务监督。从而确保经营有序地进行。确保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除了以上的的针对以上原因提出的解决方法之外,还有以下常用的的风险的管理方法。

五、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选择适当的风险管理策略,可以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造成的损失。企业可以采取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规避风险。一是决策时,事先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尽可能选择风险较小或无风险的备选方案,对超过企业风险承受能力、难以掌控的财务活动予以回避;二是实施方案过程中,发现不利的情况时,及时中止或调整方案。

(二)预防风险。当财务风险客观存在、无法规避时,企业可以事先从制度、决策、组织和控制等方面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例如企业销售产品形成的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较高的,应对客户信用进行评级,确定其信用期限和信用额度,从而降低坏账发生率。风险一旦爆发,企业将蒙受较大损失的,应进行预测分析,预先制定一套自保风险计划,平时分期提取专项的风险补偿金,如风险基金和坏账准备金,以补偿将来可能出现的损失。

(三)分散风险。财务风险分散是企业通过多元化经营、多方投资、多方筹资、外汇资产多元化、吸引多方供应商、争取多方客户等措施分散相应风险。以多元化经营为例,这是企业分散风险的通常做法。企业在突出主业的前提下,可以结合自身的人力、财力与技术研制和开发能力,适度涉足多元化经营,分散财务风险。

(四)转移风险。财务风险转移是企业通过保险、签订合同、转包等形式把财务风险部分或者全部转嫁给其他单位,但同时往往需要付出一定代价,如保险费、履约保证金、手续费、收益分成等。转移风险通常有多种形式:(1)购买保险;(2)签订远期合同;(3)开展期货交易;

(五)转包,将风险大的业务,采用承包经营或租赁经营的方式,转给其他单位或个人来经营,企业定期收取承包费或租金;等等。

企业应当能够通过适当的财务风险管理体制,识别与评估不同财务活动面临的财务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对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策略,既要控制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又要控制财务风险发生后的影响,以达到风险与收益的均衡。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稳健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http://baike.baidu.com/view/2933533.百度百科

[2] 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3] 风险管理和保险(第12版).JAMES S.TRIESCHMANN、ROBERT E.HOYT、DAVID W.SOMMER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08出版)

[4] 王小惠.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经济师》-2006年3期

[5] 温桂菊,田兴胜.论企业财务管理的地位及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9-10-01 [7] 李祚梅.财务风险管理之我见.《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1-03-17

[8] 宋文静.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成因及管理.《致富时代:下半月》 2010年第12期

[9] 于富生,张敏,姜付秀,任梦杰.公司治理影响公司财务风险吗?.《会计研究》 PKU CSSCI-2008年10期

[10] 崔洁,袁放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与防范.《理论导刊》 PKU CSSCI-2011年4期 [11] 高雷,戴勇.管理层激励、企业发展潜力与财务风险——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PKU CSSCI-2011年3期

[12] 齐莉.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会计之友》 PKU-2009年21期 [13] 栾玉梅.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民营科技》2010年 第1期

[14] 于元元.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概述.《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010-03-19

[15]

赵远夕.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施工企业风险分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创业概念模型综述 篇3

在西方古典文学中, 创业的本质是“企业家精神”。1934年, Joseph Alois Schumpete率先提出了创业这一理念。在此之后, 国内外学者们便相继踏上了对创业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征途。

1973年, Kirzner提出创业的核心问题就是发现机会。1989年, Stevenson, Roberts和Grousbeck突出强调创业是一个探索并利用机会的过程, 但是在该过程中却忽略了现有的可控制资源。2000年, Mc Grath和Mac Millan则把创业看作是不懈地寻求机会并运用资源;Shane和Venkataraman将创业看成是一个探寻商业机会以及评价、创造商品/服务的过程。2002年, Gerard George与Shaker A Zahra则把创业定义为社会、地方区域、组织团体或创业者识别及追求商机的动态过程。

总体而言, 创业是新企业内独立的个体 (创业者) 在考虑社会发展规律及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跟踪和捕捉机会 (发现商机) , 并对组织内现存资源进行整合, 启动新业务, 提供新颖产品/服务来实现创造价值、增长财富、推动创新的探索行为。创业基本上涵盖了个人或团队、创业机会、企业组织与资源等要素[1]。

创业理论的研究由来已久, 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创业内涵仍然缺乏一个公认的理论标准模型。我国学术界对创业行为理论及实践的探究更是缺乏, 处于起步阶段。

2国内外现有的创业模型分析

2.1 Gartner创业模型

创业属于一种复杂现象, 仅从一个维度考虑创业行为是远远不够的。基于这种认识, 1985年Gartner转换研究视角并综合现有研究理论, 最终构建出一个动态的企业多维度创业理论模型 (见图1) 。

Gartner提出, 创建新企业换言之就是追求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 为达到预期结果对组织行为各不同要素进行整合。Gartner创业模型包含4个要素并构成网状结构, 包括个体、组织、环境、创业过程。其中每个要素下又包含若干维度, 各个要素依次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互动并对彼此产生影响。

个体是新企业创建的实行者。创业者应具备丰富的个人经验, 有取得成就的欲望, 有承担风险的勇气等特质。创业环境是指新的企业或组织所具有的经营环境, 其在很大程度上受市场、技术、政策和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创业过程是指创业活动的实施进程, 其中涵盖发掘商机、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创建机构、推销商品与服务以及回馈社会等各个环节。组织是指创立的客体, 包括企业竞争战略的确立、总成本优势、分化程度、集中度等方面[2]。

Gartner模型创造性地引入多维概念, 对创业实践活动的各组成要素进行细分及整合, 这其中强调了创业流程的复杂性。该模型的构建为后续的创业过程理论模型的研究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但Gartner忽略了创业机会的重要性, 且4个要素之间如何相互作用仍缺乏详尽的解释说明。

2.2 Sahlman创业模型

1996年, William A Sahlman尝试在Gartner模型的基础上对创业框架进行改进, 以影响新企业成败因素为出发点提出了不同的创业模型 (见图2) 。

Sahlman创业理论模型[3]主要有4个动态的部分:人、机会、外部环境以及交易。其中人是指向企业提供服务/资源的个人或组织。机会是指对稀缺资源加以投资利用使得企业在将来的发展中可能获得奖励机会的一切行为。外部环境一般多指管理者在直接控制范围之外的所有因素, 它会对机会的结果产生影响。交易是指组织与资源供应者之间建立的内隐与外显的合同关系。Sahlman模型强调要素协作配合, 即推进创业者、商机、环境以及交易行动之间彼此调配。

Sahlman模型突出环境的关键作用, 认为环境因素与其他创业因素存在双向影响, 是互相作用的。此外, Sahlman充分意识到了社会网络对创业行为的关键作用。总的来说, 该模型延伸了创业要素的外延, 开辟了创业内涵研究的新道路, 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2.3 Timmons创业模型

1999年, Timmons在著作《新企业的创建》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创业管理模式[4] (见图3) 。他指出, 在创业活动的实行过程中首先要对商机、资源以及团队三者进行协调, 以创业实践行为的变化为考量依据不断地进行动态平衡。Timmons认为, 创业行为是以机会为契机, 其关键步骤就是寻找商机。显而易见, 决定机会的形式和深度是确定资源和创业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业机会的开发过程中, 资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要素, 因此创业个体或组织在制定发展计划时需要进行精准的设计, 谨慎考虑用资, 尽可能调动一切可利用资源并加以控制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另外, 团队创业已经成为当代创业行为的主流, 因此, Timmons用创业团队取代了创业者。

Timmons认为创业具有很强的动态性, 另外在创业活动中可能会出现时间不确定、机会模糊、资本市场危机及商业环境不稳定等问题, 这些都可能导致创业三要素之间失去平衡, 这就需要创业团队 (创业者) 基于它们的不断变化进行适当地调整以保持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

Timmons创业模型指出在创业过程中有三大关键要素, 同时在这些要素之间存在某种均衡关系。但是Timmons模型对于不同元素之间的关系处理仍比较简单, 就如何达成均衡这一目标缺乏详尽的阐释。总体而言, Timmons提出的是以目标为导向的一种简单化的创业研究模型。

2.4 Ma&Tan创业模型

2006年建立的Ma&Tan创业模型包括创业主张、创业先行者、创业实践、创业绩效4个维度[5], 见第24页图4。创业主张是指创业行为人对创新和创造力所具有的独特视角, 包括创业目的和创业策略。创业先行者是指在创业行为中具有执行或领导能力的人, 包括创业者所具有的激情及坚定不移的信念。创业实践是指创业者采取的行动, 其中包括创业者个体行为拥有的说服力以及其对资源的追求。创业绩效是指创业活动最终达成的成果, 包括个体层面所实现的个体或社会价值以及组织层面最终实现的利益最大化。

Ma&Tan指出该模型维度之间存在直接效应、调和效应、交互效应3种联系模式。其中, 直接效应意味着创业先行者、创业实践、创业主张直接作用于创业绩效。调和效应意味着创业先行者和创业主张并非直接作用于创业绩效, 而是通过中间变量即创业实践对创业绩效产生影响。交互效应则意味着创业先行者、创业实践、创业主张这3个变量共同作用于创业绩效[6]。对3种联系模式的汇总就是第四种情况———全效应模式。纵观多个创业模型并对它们进行比较, Ma&Tan创业模型在当前的创业理论研究中还是比较全面的。

2.5刘常勇创业模型

目前在我国较具影响力的创业模型主要是我国台湾学者刘常勇构建的创业模型 (见图5) 。刘常勇在对创业家、创业网络、执行力以及影响创业的各个环境等要素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个更为详尽的商业创新模式。

该创业模型提出, 一个新兴企业的创建首先是创业家与创业精神相互影响并与创业能力、创业倾向彼此协同互动, 从而共同推进商机, 资源, 创业团队和商业模式之间形成一个彼此交互联系, 互为影响的作用机制, 最终凝聚成企业执行力的过程。另外, 创业网络在该模型中起着关键作用, 它连接着创业环境与创业过程, 贯穿创业的全过程, 联系着创业各个环节。影响创业环境的各要素以创业过程为核心构成环状, 主要有制定政策和执行法律的环境、社会和经济环境、技术和市场环境、创业能力与企业发展环境、资源获取等方面的支持和鼓励环境等[7]。在该模型中, 明显突出了创业环境对整个创业实践活动和创业者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刘常勇的创业模型不仅对创业过程进行了补充完善, 并揭示了执行力是各要素对绩效产生影响的媒介。

3创业过程核心六要素理论模型

迄今为止, 我国关于创业模型的探究还比较少见, 很大程度上是以国外的创业理论为依据, 缺乏创新与适用性。构建适用于我国企业与创业人的理论模型, 应根据中国转型经济这一特点, 多视角、多维度、多层次地从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情况出发, 构思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创业模型。笔者尝试提出一个全新的关于创业研究的概念性架构, 即创业过程核心六要素理论模型, 见图6。

该模型中对创业的定义如下:创业是创业者或创业团队识别商机、开发商业模式、整合资源, 形成产品或服务, 满足市场需求, 实现市场价值及盈利的过程。简而言之, 创业是一个价值系统构建、维护及发展的过程, 即

其中:B为系统功能;C为组成要素;S为结构;E为环境。

识别商机是开展创业活动的起点。潜在的商业机会指有利于促进企业生产, 加快企业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帮助企业摆脱困境的各方面信息、条件、事件等。在创业行为中, 创业者必须具有较高的警觉性和敏锐的洞察力以不断发现新的商业机会。

对于新创企业来说拥有一个合理且适用于自身的商业模式是至关重要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是一个企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系统, 换言之就是公司为达到盈利可利用的途径或方式。拥有一个好的商业模型, 成功就有了一半的保证。创新商业模式有利于推进企业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资源整合意味着要优化资源配置, 合理选择并获取资源以达到1+1>2的效果, 最终获得整体的最优, 它属于一种系统论思维方式。当今时代, 有效进行资源整合已成为各企业在未来想要发展壮大所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这就要求创业者整合思维, 在制定营销计划时必须保持视野的高度开阔, 并采取广泛的社会资源优势, 提升资源整合效率。

创业过程最终以商品或服务为表现形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愈演愈烈, 而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又表现为企业在市场中最终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竞争[8]。可见, 新创企业要致力加强组织核心竞争力, 就要加大提升最终产出产品及服务的质量, 达到最大满意度, 以促进创业活动又好又快实现。

遵循市场发展规律, 尽最大努力满足市场需求,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市场 (消费者) 的认同与追随。作为初创企业有必要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及其可能出现的各种形态, 并在认真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 充分把握市场机遇和一切条件, 有效地利用公司内部资源, 采取相应的生产组织和市场营销策略, 在行为上积极主动考察并调研市场需求, 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消费者、企业及社会的整体利益。

4结束语

创业是以实现市场价值及企业盈利为目的的, 因此在创业过程中要着重考虑并预测企业最终可达到得盈利目标, 密切关注企业获利能力, 对企业当前及今后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果作出正确的评估预测。这样才能有效地运用企业的经济资源和资本, 让企业利润最大化、价值最大化[9]。

参考文献

[1]葛莉.基于CIPP的高校创业教育能力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04.

[2]Gartner William B.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describing the phenomenon of new venture cre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5, 10 (4) :696-705.

[3]Sahlman W A.Some thoughts on business plan:the entrepreneurial venture[M].2nd ed.Cambridge:HBS publication, 1999:35-45.

[4]Timmons J A.New Venture Creation[M].7th ed.Singapore:Mc-Graw-Hill, 2007:79-94.

[5]Ma H, Tan T.Key components and implications of entrepreneurship:a 4-P framework[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6 (21) :704-725.

[6]谢佩洪.基于过程视角的创业观及研究框架[J].市场营销导刊, 2008 (1) :29-33.

[7]刘常勇, 谢如梅.创业管理研究之回顾与展望:理论与模式探讨[J].创业管理研究, 2006 (1) :1-43.

[8]李烨.企业文化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 2009.

物流相关概念的综述 篇4

1 物流

物流概念的理解上,国内外物流学界普遍认为,所谓的物流活动古已有之,并非现代社会的新鲜事,但真正意义上的“物流”概念直到现代社会才出现。物流概念自诞生以来,其内涵和外延已发生了多次变化。

物流形成的原因,国际学术界基本上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物流是因为经济原因而产生的,即起源于人们对协调经济活动中物流及其相关活动的追求。阿奇·萧(Arch Shaw)被认为是最早提出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并进行实际探讨的学者。他在1915年出版的《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指出:“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 of Goods)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流通活动中的重大失误都是因为创造需求与物流之间缺乏协调造成的。”这里,明确地将企业的流通活动分为创造需求的活动和物流活动。第二种观点认为物流概念是因为军事原因而产生的。1905年,物流这个概念第一次在军事中被明确地解释。詹姆士·约翰逊(James C.Johnson)和唐纳德·伍德(Donald F.Wood)认为,“物流(Logistics)一词首先用于军事”。

以上两种观点中所说的物流,其所出文献中使用的是不同的表述。“Physical Distribution of Goods”直接翻译就是“商品实物配送”,实际上指的是流通领域中的实物供应(Physical Distribution),即与创造需求不同的一类活动,创造需求的活动包括:市场营销、推销等活动,而实物供应活动指的是运输、储存、包装等活动。而“logistics”在西方最早的字典中解释为后勤,这个词本身就有“兵站”、“联合后勤补给基地、设施”的意思,因此有人认为它是指军事后勤。

1985年,美国国家配送管理协会(NCPDM)正式更名为物流管理协会(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CLM),并将Physical Distribution改为Logistics。对logistics的定义为:物流是为了满足顾客的要求,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出地到消费地为止的高效的移动,以及保管事项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这些活动包含顾客服务,搬运,仓库保管,仓库的选址,库存管理,订货管理,流通信息,供应,处理废品、废物,包装,退货处理,需求预测等,并且也不仅仅限定于这些内容。

20世纪60年代,PD的概念从美国引入日本,日本人最初把它翻译成“物的流通”,后来由日本著名学者平原直改为“物流”。1965年,日本政府在文件中正式采用“物流”这个术语。1981年,日本综合研究所编著的《物流手册》,对物流的表述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从物流的范畴来,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动、配送等诸种活动。

80年代初,“物流”这个词从日本传入我国,首先在我国的物资经济领域采用。当日语中的“物流”最初仅仅作为一个新专业术语被介绍到国内的时候,人们难免会联想到汉语中存在的物流或货流等概念。90年代初,“Logistics”的概念直接从欧美传到中国。虽然,Logistics的中文翻译为后勤、后勤管理,但我们仍延用了“物流”的译法。

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1)对物流的解释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但许多专家对上述定义并不完全认同,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2003)认为物流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经济运作新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对全球物流资源与物流基本功能的整合,根据客户的要求,完成物品从供应地到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不管这一过程在何地或哪一个主体实施,采取哪些方式来完成,过程的复杂程度如何。所以,从这一意义上讲,物流是一种先进模式,是一种先进方法,是先进生产力。

中国物资流通协会会长陆江(2001)认为:“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现代物流是将供应、采购、生产制造、批发零售,直到消费之前各环节集成一个系统,强调系统的协调性和环节间的配套服务。”

中国北方工业公司高级工程师王佐博士(2001)认为:“物流灵魂是客户服务。”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副院长何明珂教授(2001)认为:“物流首先是一个系统,光搞储存或光搞运输,都不叫物流。真正的物流必须从整个系统的角度,把仓储、运输及相关的各个环节集成起来。”

2 传统物流和现代物流

现代物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完整、公认的定义,《物流术语》也没有涉及。目前,国内关于传统物流和现代物流的观点不尽一致。有相当一部分文献是不分传统物流和现代物流,统称为物流。还有部分文献和政府的物流规划,一提及物流必以“现代”冠之,而往往并不明白“现代”的内涵。

丁俊发(2002)提出传统物流是指商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位移,而现代物流是一种物流管理,他的观点在国内有相当代表性。何明珂(2001)认为现代物流的“现代”是一个时间概念,同“当代”没有差别;物流是现代或当代的事情,“传统物流”提法不成立;这会使人将“传统储运”与“传统物流”等同起来,而物流与储运是有区别的。王佐(2006)认为传统物流整合的是操作功能,而现代物流整合的是管理功能;传统物流侧重于在企业内部整合资源,而现代物流则要进行跨企业边界的资源整合;传统物流主要关注的是物料和相关服务的可得性,而现代物流却要通过众多企业的协调来优化资源配置并建立战略协作竞争体系,即供应链管理。工程院院士徐寿波(2005)提出大物流论(The Material Flow,MF),把物流性质划分为固有性质和非固有性质两大类,认为应按照物流非固有性质区别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宋耀文(2006)依据大物流理论,认为物流非固有性质包括物流服务、管理、技术和经济(SMTE)四个要素,它决定物流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实际运作状态,体现物流主体的意志和选择活动,决定物流运作的效率和效益。并通过构建物流发展状态三维结构模型,把物流非固有性质SMTE满足传统特性(时间维,特征维,继承性和变异性)的物流状态称为传统物流;而把物流SMTE满足现代特性(时间维,特征维,先进性和适用性)的物流状态称为现代物流。李向文、王莉(2003)认为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在于:现代物流具有供应链管理理念及IT技术支持,并以此将现代物流的定义归纳为:在供应链管理理念指导下,在IT技术支持下的物流活动。

3 物流产业

不论在国际还是在国内,至今对于物流业或物流产业都缺乏权威和科学的界定。在英文中,与物流产业或物流行业对应的词是Logistics industry,但迄今并未见到对Logistics industry的明确定义。在由David Lowe(2002)编纂的《运输和物流词典》中只有一个“物流供应商”(Logistics supplier)条目。就目前我国物流产业研究的现状来看,各界对物流产业存在性以及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是没有什么争论的。对物流产业认识的主要分歧在于:物流产业是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进行系统量化的统计口径及指标有哪些?

2002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02)中没有将物流产业列入其中。大连海事大学孙光圻教授(2004)也认为物流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因为物流涵盖了多个产业,各个产业均有其自身的矛盾特殊性,使物流并不具备产业存在的基本特征(即具有共同特征的原材料、加工工艺和产成品)。但王佐(2003)认为物流产业能不能算作一个独立的产业和物流产业是否得到了官方的体制性承认,是否纳入了国民经济产业分类目录,是否纳入了国民经济的统计序列等,是两个完全不同性质的问题。并且指出物流产业已经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大体可将提供物流管理服务的企业集成看作是物流产业或物流服务业。北京科技大学物流研究所副所长王国华认为现代物流是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支持之下,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从一定意义上讲,物流已经超出了它本身的功能,从一个更高层次来理解,物流应该是一种经济形态,是一个大产业。杜亮、张培林(2004)认为物流是一个由多行业组成的产业。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所副所长汪鸣(2002)提出物流产业是“复合产业”的概念,认为物流产业是“专门从事物流活动的企业集成”。丁俊发(2003)也认为物流产业是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或聚合型产业。物流资源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台等。运输又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资源。这些资源产业化就形成了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加工配送业、物流信息业等。这些物流资源也分散在多个领域,包括制造业、农业、流通业等。把产业化的物流资源加以整合,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服务业,即物流服务业。所以物流产业是一种复合型产业,也可以叫聚合型产业。Hunt.Vallev Executive Resources公司认为物流业就是“运输、物流和供应链系统服务”,这基本上是一个一体化物流服务供应商的定位。

从国际物流统计现状来看,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盟、英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和机构普遍采用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来表示物流市场规模和物流业总体水平,并根据比例预测进行未来产业规模预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第三方物流具备价值增值的能力,美国的物流统计分类中,将第三方物流作用独立的产业来统计。

《物流术语》国家标准12条将物流企业定义为“从事物流活动的经济组织”,无疑是要把所有的企业组织都收编到物流产业的旗帜下来物流产业的边界在无意中被无限扩大了。目前反映我国物流产业运行状况的指标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但只有基本的货物运输量和货转量统计。

4 结束语

从上面的研究回顾中可以看出,我国相关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还没有建立起科学、完整、清楚的概念体系。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如物流的本质,现代物流和传统物流的区别以及物流是不是一个产业等都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统一的说法。由于各类物流的专题性研究都是从物流概念的界定和物流基本知识基础上展开的,因而物流概念的模糊导致了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物流统计的落后。由于相关概念界定不清,导致各地、各部门各企业物流统计口径不一致,使数字可信度低;同时,由于我国并未将物流作为独立的产业进行核算,因此只有基本的货物运输量和货转量统计,缺乏反映现代物流内涵最重要的两个指标———物流总成本和物流服务水平,更没有对物流产业增加值的核算,对物流企业,在数量、业务量、指标和价值指标等方面的统计均有待开发。因而很难判断我国物流业的具体规模和需求潜力,也意味着我们看到的许多相关数据是不确切的。

二是物流发展的虚热。发展物流能提升经济运行总体的质量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因此,21世纪初开始,从政府到企业开始了物流的热潮。但建立在物流基本理念的模糊认识以及物流市场规模无法判断基础上的“物流热”必然是一场虚热,也将对我国物流资源配置产生不良的影响。

"国家治理"概念的文献综述 篇5

1989年世界银行在概括当时非洲的情形时, 首次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 此后“治理”便广泛地被用于政治发展研究中。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治理就成为政治学领域一个特别热门的话题, 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后, 治理更是成为当前政治学者研究的一个炙手可热的领域。但是, 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国家治理”定位在“总目标”中, 并未做出具体明确解释。这对于学术界来说, 提供了一个研究空间。

二、国家治理概念的研究综述

1. 以俞可平、丁志刚为代表的学者认为, 国家治理是对国家统治和国家管理的扬弃, 应从治理主体、治理过程、治理方式三个维度对国家治理加以分析

在对“国家治理”的理解上, 俞可平是最早在其主编的《治理与善治》一书中把治理与国家联系起来研究的著名政治学者。在其潜心撰写的专著中, 一是详细具体地介绍了统治与治理的关系, 二是对有关治理和国家治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他认为, “国家治理涉及三个基本问题, 谁治理、如何治理、治理得怎么样。这三个基本问题换成另外一个说法就是治理的三大要素, 即治理主体、治理机制和治理工具。这三个要素最后的目的就是改善治理效果, 治理效果取决于这三个要素。”基于这样的描述, 可以断定国家治理与治理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国家治理只是治理在国家层面的具体体现。其中, 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治理的运行机制则是一个上下互动的、多元的、相互的;治理的方式可以是自上而下的, 但更多是平行的、协商的、协作的。

学者丁志刚主张更为宽泛的界定, 认为国家治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概念可以界定为:“所谓国家治理是国家按照某种既定的秩序和目标, 对全社会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进行自觉的、有计划的控制、支配、规范和引导、组织、协调的活动, 即多元治理、多中心治理、多领域治理。”这里的国家是指治理的范围, 并非治理者或者治理主体。狭义的概念为:“国家对政治领域的治理, 也即政治治理或者政府治理。”这里的国家治理即政府治理。但是, 十八届三中全会讲的国家治理总体性目标的概念, 统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具体改革。因而, 他认为是广义上的国家治理概念, 不是狭义上的国家治理。

2. 以王浦劬、燕继荣等为代表的学者主张, 除了遵循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原则以外, 国家治理的基本含义还应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市场和社会之间的组合方式和实现机制的角度中来分析

著名政治学者王浦劬给国家治理下的定义是:“国家治理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的改革意义上,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科学、民主、依法和有效地治国理政。”在这个定义中他强调, 中国共产党的国家治理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典型体现和凝练表达, 这就在本质上既区别于中国传统统治者的治理国家, 又在价值取向和政治主张上区别于西方的治理理论及其主张。因此, 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治理”概念, 应该历史地、全面地、准确地加以深刻理解。

著名政治学者燕继荣提出, 对“国家治理”的界定, 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 按照以往中央文件的表述来解释, 所谓“治理”就是“治国理政”, 也就是原来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的再概括;其二, 从国际学术话语来看, “国家治理”类似于公司治理理念、类似于“善治”, 要求治理主体多元化并协同合作。从这个定义可知, 燕继荣特别强调了依法治国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意义, 认为是区分传统国家治理和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标志和分界线。

显然, 以上两位学者所给的定义既融入了治理的一般化特征, 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目标的概括升华。

学者黄卫平所理解的国家治理似乎与以上两位著名学者一致, 但也有不同见解。他认为, 中国的国家治理理念并非来源于西方的多元治理理论, 而是中国传统治国理政理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某种表现。现在学者有时会过分热情地借用西方后现代的概念, 主张以积极的态度引进并消化西方多元治理理论, 导致误读了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传统政治目标。

3. 以徐湘林、何增科为代表的学者从政治系统论的角度研究国家治理, 既强调国家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性, 又兼顾治理所追求的价值原则

学者徐湘林认为, 国家治理“通常首先指国家的最高权威通过行政、立法和司法机关以及国家和地方之间的分权, 从而对社会实施控制和管理的过程”。从宏观上讲, 徐湘林认为国家治理应该是一个更为均衡和客观的理论视角。从微观上讲, 他认为国家治理是一个结构性的动态均衡调试过程, 在保障国家治理结构基本稳定和改革国家治理体系不相适应的部分之间保持一种有机的均衡。因此, 他坚持认为, 国家治理的目标与现代国家的责任和职能是相一致的, 即维护政治秩序以及发展国民经济和提供公共服务。

与徐湘林较为接近的另一个影响较大的定义是何增科给出的:国家治理是“国家政权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等多元行动者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 其目的是增进公共利益, 维护公共秩序”。在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 他对国家治理概念的看法与徐湘林相似, 认为是各类国家治理主体在国家治理过程中有效履行自身功能的结构性动态过程。通过对利益诉求的输入、决策以及政策的输出的完善, 可以体现治理的法制化、科学化和民主原则。

4. 以包刚升等为代表的学者主张, 国家治理概念的起源与公司治理有关, 其核心是形成官员与公民共同体之间激励相容的合约

从实证主义研究的角度看, 学者包刚升解释道, 国家治理即实现公民与政府的委托代理关系。其关键是建立一组激励相容的合约, 来确保政治家和官员要基于公民共同体的利益行事。他认为, 只有当政治家和官员作为代理人服务并实现公民共同体作为委托人的利益时, 政治家和官员才能实现他们自身的利益。显然, 这一概念分析框架中, 他只是狭义地从公民共同体与政治家和官员的关系角度给国家治理作出了一个简单而又不十分清晰的界定。

然而在国家治理与公司治理二者关系方面, 部分学者讨论了一些重要内容。比如, 燕继荣强调, 尽管人们对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等一系列概念解释和定义各有不同, 但一个基本事实是, 公司治理的目的是要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 其核心在于处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关系;与此相应, 国家治理的目的也在于实现国家的良善管理, 其核心是处理官民关系, 即体现为委托与代理关系。因此, 国家治理意味着在承认“主权”与“治权”分开的基础上, 确保“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的协同配合。

同样, 何增科也讨论了以下三点:首先, 他强调国家政权的管理者向所有者负责并接受问责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其次, 他强调多种治理机制协同管理的重要意义;最后, 他同等重视增进公共利益与维护公共秩序。在一定意义上, 国家治理的核心与原则与公司治理极为相似。

三、国家治理概念的研究现状与不足

1. 国家治理概念的研究现状

关于国家治理概念的问题, 现有的研究与思考主要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是偏重于政治哲学的视角, 从国家治理的“应然”入手进行学理探讨, 其核心是有效的国家治理应该是什么。二是偏重微观政策的视角, 从中国改革实践现状入手, 试图回答与国家治理相关的具体政策问题, 提出改革的政策建议。

2. 国家治理概念研究的不足

就笔者有限的阅读来看, 当前中国国家治理概念的研究硕果累累。这些研究成果既涉及到了宏观的国家治理体制, 又涉及到了微观的国家治理方式, 更关注到了动态的国家治理过程。但是, 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足。第一, 没有对国家治理的主体与对象做出明确、统一的界定。第二, 由于局限于以往的研究背景, 大部分国家治理研究总是依赖于一定的研究范式, 从新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和思考的比较少。因此, 对当前国家治理概念的研究还需要再接再厉。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 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治理的内涵, 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认识前提和基础。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一概念, 本文归纳总结了当前学者对国家治理概念的研究, 并在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当前学者对这一概念研究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治理,国家治理,概念

参考文献

[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2]燕继荣, 何增科.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对话[J].科学社会主义, 2014.

创业者特质概念研究综述 篇6

1 创业者特质的内涵

概念作为一种能够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其中, 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所特有的属性。

1.1 创业者的内涵

创业者一词的英文是“entrepreneur”, 法国学者Say (1775) 首次对创业者进行了定义, 他认为创业者在经济活动中充当着代理人的角色, 目的是将经济资源从生产率较低的区域转移到生产率较高区域。在此基础上, 学者们对于创业者内涵的界定基本能概括为:第一, 指的是新创企业或即将创办企业的领导者和负责人。雷家骕, 冯婉玲 (2001) 分析指出创业者是指活跃在企业创立和成长阶段的企业经营者或者是创业活动的推动者。第二, 指的是指企业家, 即在现有企业中负责经营和决策的领导人。郁义鸿 (2000) 比较国内外对企业家的研究后得出, 当前对企业家的定义越发强调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创业与企业家密不可分。基于此, 企业家即是创业者。

为使研究更具方便性和价值性, 本文认为创业者是指参与创业活动及在创业过程扮演核心角色的领袖人物, 在新创企业或正在创办企业的活动中, 通过自身或是领导团队进行一系列创业行为, 对于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去努力创造价值, 为企业成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1.2 创业者特质的内涵

创业者特质的内涵, 就是指创业者特质的具体含义。早期学者们多从创业者心理特征和性格特征角度进行认知, 认为创业者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征是基于生理基础, 塑造和形成的稳定持久的特质。如Allport (1996) 指出特质作为心理组织的基本单位构成了人格的基础, 而创业者特质是创业者个人以其生理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组稳定性格特征。Robertson (1991) 等认为创业者特质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行为和处事方式, 是个人所具有的各项比较重要的和相对待久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在早期研究的基础上, 一些学者除了从内在因素对创业者特质的内涵加以定义, 也以创业者的能力表现为中心要旨进行提炼概括。创业者特质的内涵表现为创业者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且能够导致企业绩效的素质特征及能力水平。本文认为对于创业者特质内涵的界定, 应以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为依据, 把人格作为特质的基础, 创业者特质内涵概括为构成创业者个体独特性的一组中心特质。那么这些特质到底有哪些, 又是如何去划分, 这就涉及到创业者特质外延的内容。

2 创业者特质的外延

外延就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属性的事物或对象, 创业者特质的外延就是指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的范围。整理现有文献, 发现创业者特质的外延是一个集合概念。但由于市场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完全相同, 创业者特质的外延的划分并没有一个系统性和统一性的标准, 且其划分标准总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因此, 对创业者特质外延的概括应当是一个系统的、细致的技术性识别过程。综合现有研究, 本文尝试把创业者特质的外延概括个体特质和社会特质两大部分。其中个体特质包括:心理特质 (态度、情感、意志等) 、行为特质 (知识、技能、行为表现) 。社会特质则包括:先前经验和社会资本。

2.1 创业者个体特质

创业者个体特质在创业研究领域的地位十分突出, 也一直是创业研究的重点。创业者个体特质强调创业者本身在创业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心理上和行为上的突出的特质。概括之, 创业者个体特质包括:创业者的心理特质和创业者的行为特质。

创业者的心理特质强调对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内部心理活动现象和特征的研究。在创业者与非创业者的区别上, 创业者独有的心理特质, 如成就需求、内控制源、领袖气质、责任感、自我效能感等, 起着灵魂、统帅的作用, 对创业成功大有裨益;不同于非成功创业者, 成功创业者的在创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心理特质, 如责任、决心和胜出动机等, 具有共性 (Timmons, 2005) 。由于创业者心理特质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 本文选取出现频率最高的成就需求、内控制源这两个维度来探讨创业者的心理特质内容。

Murray (1938) 最早系统的提出成就需求这个概念, 他认为成就需求是指个人想要尽快且尽力做好事情的一种欲望或倾向。在关于创业者成就需求的研究中, McClelland (1967) 的成就需求理论是很多研究的理论基础。创业者根据自身情况设定相应目标, 通过自身努力去完成目标, 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表现出高成就导向。创业者做事特别主动, 有着强烈的欲望去与人竞争、不断超越当下的标准且渴望面对和解决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这种欲望驱使着他们进行创业, 深深影响创业者在创业活动中的行为特点。而著名的控制源理论由Rotter (1966) 提出, 此理论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对事件控制能力的自我感知, 分内控制源和外控制源两种。内控制源的个体自信个体行为对事情发展的结果产生直接影响, 这也是创业者的心理特质的表现。基于Rotter的理论, 在对于创业者控制内生观念的研究中, 创业者被典型的描述为在建立和管理新企业时具有高精力、持续工作很长时间的人, 喜好于一种能够使之运筹帷幄的环境, 渴望有更高的内部掌控力。

创业者的行为特质主要侧重研究创业者在具体创业环境和背景下的外在行为规律, 创业者将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付诸于实践之中。已有研究表明, 创业者的行为特质一方面表现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 创业者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以充分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创业者在新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行为特质有:积极进取、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与风险管理;开放合作与学习创新等。另一方面表现为创业者通过合理有效的引导员工积极发展的行为去促进创业的进行。Hisrich (1996) 在对创业过程的研究中发现:领导者应具备多种行为特质来促进创业的进行, 如使员工相信自己是组织中重要的一员;消除员工认为自身没有得到合理评估的消极心理;设定关心员工和产品的授权愿景等。在诸多创业者行为特质的内容中, 极具代表性的有创新能力和风险偏好行为。

创新是创业过程中一个关键的职能, 而创新能力作为创业者重要的行为特质之一, 使得创业者有能力整合资源, 产生财富的同时也能对资源的高利用效率赋予更大的潜能。创新是创业者把创业机会转化为创业实践的过程, 换言之, 创新在这其中充当了催化剂的角色。创新是产品或服务的研发过程, 也是将其引入市场的过程。创新过程就是用一种新的做事方法来取代以前的做事方法, 这种方法的高效率且低成本 (Beattie, 2000) 。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发挥创新能力, 对于新创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的塑造起到重要作用。风险偏好行为是指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的行为表现为更具风险的方式或是风险较少的方式的一般可能性, 这也是区别创业者与非创业者的一个重要特征。创业者的风险偏好行为实质是愿意将大量资源投入不确定事业中, 以期获得更多的回报的行为, 其在创业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建立新创企业的创业者往往倾向于抓住各种创业机会, 愿意将自己暴露在具有不确定结果的环境里 (Collins&Moore, 1964) 。

2.2 创业者社会特质

当前对于创业者特质的研究的一个新的、重要的方向是关注创业者的社会特质。相对于创业者的个体特质, 创业者的社会特质是指创业者通过后天的工作和学习形成的独特个性特征, 主要表现在创业者的先前经验和社会资本两方面, 这也是构成创业者独有特质的关键。

创业者的先前经验主要包括行业经验、创业经验、管理经验以及职能经验, 这些经验不仅与创业者个人的创业能力的历练和提高正相关 (Shane, 2003) , 对于先前经验的积累和学习也是创业者知识和能力变化的直接反映。作为创业者社会特质的重要部分, 创业者先前经验能够使创业者合寻觅合适创业机会, 进行精确创业定位, 也同样能够促进企业绩效提升和加快企业发展, 尤其是在创业实践领域, 有先前经验的创业者更容易获得风险投资家的偏好, 新企业的存活率也得以提高。现有对于创业者先前经验的研究, 多从创业者先前经验的内容和结构出发, 来探讨对于创业活动和创业过程的影响, 丰富了对于创业者特质研究的内容的同时, 呈现出多元化与细致化的趋势。

创业者的社会资本内涵丰富, 主要是指创业者拥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 以创业者为中心并依附于创业者形成网络体系, 是创业者动员内部和外部资源的能力的表现。对于创业者社会资本的划分, 多从结构维度 (NahaPiet和Ghoshal, 1998) 和利益相关者的维度 (Birley, 1985) 出发。基于创业者的视角, 创业者的社会资本一方面能够激发创业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另一方面通过在网络体系中与他人的互动、学习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再者, 还可以通过影响新创企业其他成员的积极性来促进创业效果的提升。由于社会资本具有积累性、维护性和低投资回报率等特征, 所以创业者对于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加大对社会资本的合理投资以取得相应的回报需要做出平衡决策。

学者们对创业者特质的外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从创业者的个体特质和社会特质出发, 研究了创业者内部心理活动规律、具体环境中的行为规律、先前经验和社会资本。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第一, 一些研究对创业者个体特质外延的划分过于详细, 即把尽可能多的影响创业活动的个体因素都囊括其中, 导致研究的问题比较广泛, 难以聚焦;第二, 当前对于创业者社会特质的外延研究并不深入, 划分的维度较少, 同时也缺乏个体特质与社会特质的比较研究。

3 未来研究的方向

当前, 创业者特质概念的研究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和系统的体系, 仍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和角度。在对创业者特质概念的未来研究方向上:对于创业者特质概念的划分角度和维度上需要进行深入考量。当前研究对于创业者特质的内涵的定义并未达成一个共识, 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定义。而在创业者特质的外延的概括上, 应引入合理的划分维度的方式和方法, 去系统性的研究外延包括的内容。如具体到创业者特质的外延, 可以试图从创业者的个人特质与社会特质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比较研究, 找出共性和个性。此外, 当前对于创业者特质概念的研究多从成功创业者角度出发, 去研究他们的特质, 而忽略了对创业还未成功或失败的创业者的特质的研究, 所以这个角度会是以后研究的一个侧重方向, 如可以将成功创业者的特质与失败创业者的特质进行类比研究, 从而提炼出新的创业者特质概念。

摘要:创业者特质在创业研究领域里占有重要地位, 而对于创业者特质概念的研究也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现有研究主要基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理论, 对于创业者特质概念进行了论述, 但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的归纳和认识。综合已有的文献, 把创业者特质概念研究分为创业者特质的内涵、外延两大部分进行综述, 并对未来创业者特质概念研究的主要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创业者,特质,创业研究

参考文献

西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综述 篇7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综述

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初形阶段-20世纪20-50年代

20世纪20年代, 美国学者谢尔顿 (Shelton) 首次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他认为企业在经营管理中, 不仅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还要兼顾利益相关群体的需要, 而不是单纯为股东盈利。但是这个概念的问题在于过于宽泛和模糊, 缺乏对社会责任的具体解释。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真正获得发展是从50年代开始。被誉为“企业社会责任之父”的鲍恩 (Bowen1953) 将企业社会责任界定为:“商人应该按照社会目标和价值, 作出相应的决策, 采取相关行动。”鲍恩强调企业的管理者是社会责任的实施者, 管理者除了帮助股东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外, 在制定决策时还须兼顾社会目标和价值观念。鲍文的阐述为企业未来的管理和发展提供了规范, 也开拓了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新讨论。

二、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

这一时期, 基斯.戴维斯 (Keith Davis) 、约瑟夫.麦圭尔 (Joseph W.Mc Guire) 、威廉姆.弗雷德里克 (William C Frederick) 等著名学者都参与到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和讨论中。虽然他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阐释的视角各有不同, 但都一致认为企业社会责任都不应局限在经济利益的范畴。戴维斯从社会视角指出:“社会责任是指商人的决策和行动首先要考虑到对整个社会整体系统的影响, 考虑到相关者的需求和利益, 而不是局限于狭隘的经济利益和技术利益。”他还首次提出企业的社会责任应该与其所具备的权力之间要达到对等的关系, 权力越大的企业对社会责任投入就要越多, 逃避社会责任最终导致其社会权利的逐步丧失。

弗雷德里克 (1960) 从资源论出发, 认为社会的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不仅要用于实现某个人或者某个企业的利益, 还要用以促进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弗雷德里克不排斥企业追求经济效益, 但认为商人在追求经济目标和利益时应该考虑到提高总体社会福利。

麦圭尔 (1963) 将社会责任界定为“企业不仅有经济和法律义务, 而且还应对社会负有超过这些义务的某些社会责任。”与弗雷德里克观点不同的是, 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应该超越经济和法律的维度, 把对员工、社区、民众等责任纳入到企业的社会责任的范畴中。他的阐述为日后学者们界定什么是经济和法律之外的社会责任的研究提供了框架。

沃顿 (1967) 首次从自愿性视角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他认为对社会责任的投入可能不会带来可以测量的经济回报。所以, 企业应该采取自愿行为来满足利益相关群体的期望。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 (Friedman 1962) 与众多学者持相反的观点, 他强烈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认为企业唯一的责任就是“在遵守相关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为股东创造更多的利润。”同时他还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的观点是对自由经济的根本颠覆, 违背了企业经营的根本目标, 不仅增加成本, 而且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直到70年代之前,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自由经济的观点仍在学界和企业界占主导地位。

三、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多维度发展20世纪70年代

70年代初期, 自由经济的观点逐步丧失其统治地位, 学者们从环境维度、社会维度、法律维度、经济维度、自愿性等多种维度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日趋广泛。

约翰逊 (Johnson 1971) 在《当代社会中的商业:框架与议题》一书中从四个维度阐释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第一, 企业除了考虑为股东盈利之外, 还要关注员工、供应商、社区及社会福利。第二、社会责任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企业可以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实现其目标。第三, 企业实施社会责任的动机是效用最大化。企业不仅只设定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唯一目标, 而应该追求多个目标。第四种是“社会责任的词典观点”, 企业应该根据其目标的重要程度进行先后次序排列, 而且列出相关的利益群体。约翰逊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诠释为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构建提供了基本思路。

曼尼 (Manne 1972) 把自愿性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条件, 并在沃尔顿的研究基础上, 将“自愿”行为界定为超越道德和法律约束的纯粹行为。而曼尼的观点后来受到了斯蒂娜 (Steiner1997) 的批评, 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完全建立在自愿性的原则上, 因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行为, 是不完整的。因此, 企业社会责任应该包括自愿性和非自愿性行为两种维度。

斯蒂娜Steiner (1975) , 戴维斯 (Davis) 和布鲁姆斯特姆 (Blomstrom 1975) 都是弗雷德里克的观点的支持者, 他们从社会公益的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做了更为具体的诠释述, 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指企业的管理者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为社会整体福利的整体提升尽力。

之前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探讨主要是假设企业“应该做什么”, 而没有关注到影响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具体问题。这一阶段, 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 目的是降低社会压力对企业造成的风险.社会回应等衍生概念随应而出。

阿克曼和鲍尔 (Ackerman&Bauer 1973) 首次提出了社会回应的概念。根据二人的观点, 企业社会回应应该是主动而非被动行为, 企业主或管理者应该主动顾及到对员工、顾客、股东、供应商和社区以及其他狭义和广义的社会群体的需求。

佛雷德里克 (Frederick 1978) 认为, 企业社会回应是企业和社会研究领域的“第二个阶段的发展”, 它甚至可以替代企业社会责任这个概念。佛雷德里克在他发表的论文《从CSR1到CSR2:企业与社会思想的成熟”》中, 将社会回应称为“企业回应社会压力的能力”。根据他的观点, 如果CSR1是对企业环境和社会压力的被动化反应, 而CSR2是一种前瞻性行为, 强调的是企业通过问题管理、环境预测等所采取的主动行为而非被动行为。

社会回应体现了企业管理者对社会责任的反思和管理理念的转变, 企业社会责任也逐渐从理论转向实践。这一时期, 社会回应被认为是与企业社会责任等同的概念, 但是它没有回答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类型和内容。

四、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相结合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20世纪80年代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由于利益相关方理论的出现与发展, 学者们将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理论基础。这一阶段, 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重点从企业是否应该履行社会责任转移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责任内容与范畴。

弗里曼 (Freeman 1984) 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根据弗里曼的观点, 利益相关者指的是“在企业经营活动、战略决策和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具有影响力的个人、群体或者受到公司目标所影响的任何群体或个人。”

沃克和马尔 (walker&Marr 2001) 认为, 利益相关者是一个庞大的概念, 不同的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不同, 利益相关者的权重也不同。“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可能非常重要, 但并不都同等重要。”

艾普斯丁 (Epstein 1987) 认为, “企业责任就是指企业决策的结果对利益相关者产生有利而不是不利的影响, 企业行为的结果是否正当是企业社会责任关注的焦点。”值得注意的是, 艾普斯丁认为社会责任是企业系列行动的结果的体现, 而琼斯 (Jones1980) 则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企业行为的过程体现。

综上所述,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有三个方面的贡献:一、挑战了股东利益至上的古典经济学观点。日后学界和企业界都意识到如果单纯为了少数股东的利益而牺牲众多利益相关者, 最终会导致企业低效率运行甚至消亡。 (Clarkson 1995) 二、界定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内容和范围;三、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研究范式和理论框架, 企业社会责任被界定为一种新型关系上, 即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Clarkson, 2001) 。

五、战略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20世纪90年代

90年代以后, 对社会责任的探讨逐渐从传统的观点向战略观点转变。1996年博克 (Burke) 和劳格斯顿 (Logsdon) 将企业社会责任和战略管理研究相结合, 首次提出“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从而将传统的企业社会责任和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区分开来, 为企业社会责任和战略管理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领域。豪普金斯 (Hopkins 2009) 将战略性的企业社会责任界定为:“一种考量和影响企业行为且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性的系统方法。

斯密斯 (Smith 2003) 认为“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从战略角度看待并履行社会责任, 将其纳入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把社会责任、战略目标和企业竞争优势联系在一起, 而不是屈于外界压力所采取的被迫行为。琼斯 (1997) 和卡罗尔 (2001) 认为战略性的CSR虽然会使企业牺牲短期的经济效益, 但是会给企业带来长期的收益。

杰弗瑞P.兰托斯 (Geoffrey P.Lantos 2001) 从共享价值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 认为战略性的企业社会责任为为社会带来利益的同时, 企业也能够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 是一种双赢利益。

战略性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通过社会层面、道德层面和环境层面的社会责任行为来创造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的系统性举措, 它解释了企业如何将其资源及能力战略性地应用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中去, 并为企业创造价值。

六、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具体深入发展阶段-21世纪

诸多学者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和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并将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为关爱环境、提供社区服务、慈善捐助、保证员工福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更具体的方面。

这一时期, 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提升整个社会福利和改善环境的行为” (Mackey&Barney, 2007, Mc Williams&Siegel, 2000) 的概念被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 并得到众多学者的一致认可。罗宾斯 (Robins 2005) 认为“企业不仅要对股东的经济利益负责, 还要对社会和自然环境实施的非经济行为结果负责。”之前的研究发现, 环境责任和社会福利的重要程度远不及其他方面的社会责任。随着21世纪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入发展, 环境责任和社会福利被置于重要的地位。

上一篇:铁路企业内控制度设计下一篇:创建和谐高校校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