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法负迁移(精选5篇)
句法负迁移 篇1
摘要:随着外语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由于汉语和俄语属于不同的语系, 句法差异较大, 所以会产生大量的母语负迁移现象。而这些母语句法负迁移给俄语学习者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障碍。本研究就是针对负迁移这个问题, 根据语言标记理论对母语迁移现象的解释, 通过写作测试, 讨论并分析了在俄语学习中母语句法所产生的负迁移的表现形式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就这一问题提出几点应用于教学的具体策略, 期望能给俄语教学实践带来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语言迁移,负迁移,句法,俄汉对比,教学策略
0前言
人类语言系统是按一定规律组成的。不同语言系统之间的构成方式和使用规律不尽相同。多数的外语学习者是在母语语言系统的基础之上学习外语的。因此, 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一个新的语言系统的形成。从这个角度来看, 外语学习的本质就是要建立一个新的语言系统。而语言迁移理论对更好的建立这个系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语言迁移理论, 我们不难发现, 在俄语教学中学习者出现的语言错误, 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俄语和汉语的不同规则和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造成的, 也就是说, 是由语言迁移造成的。但是这些语言错误不是随意的, 它是有一定规律可遵循的, 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随着俄语学习的不断深入, 随着新的语言系统的不断形成, 会得到不断的克服和矫正, 并最终达到正确的语言输出。据此, 本研究根据语言标记理论对母语迁移现象的解释, 通过写作测试方式讨论并分析以汉语为母语的俄语学习者在俄语句法学习中母语所产生的负迁移影响的表现形式及其产生的原因, 并就这一问题提出几点应用于教学实践的具体策略, 期望能给俄语教学实践带来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1 语言迁移理论及其发展过程
语言迁移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 是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从20世纪六十年代兴起至今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 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经历了以对比分析假设为主导理论模式和以中介语假设为主导理论模式的两个历史阶段。
虽然人们关注语言迁移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 但要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并不容易, 许多人对语言迁移有不同的理解甚至误解。美国应用语言学家Odlin (1989) 在总结了二语习得领域数十年的语言迁移现象研究的基础上, 给语言迁移下了一个简明而精确的定义:“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它任何已经习得的 (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 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Odlin的这一定义已被二语习得研究界所广泛接受和认可, 成为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重要概念。
2 俄语写作中的汉语句法迁移现象:描写与解释
2.1 研究方法
本研究根据Coder的错误分析理论, 通过对中国俄语学习者俄语写作中在句法层面由母语负迁移所引起的句法错误的分析, 旨在深入探讨俄汉语句法差异与产生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关系。从数据分析方法上讲, 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本质上讲, 本研究属于追溯性研究, 将受试的俄语水平作为变量, 不可控制或改变任何变量。
2.2 实验步骤
笔者以《Незабываемыйдень》为题目, 对甘肃省三所高校 (即兰州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的俄语系二, 三, 四年级学生进行写作测试。测试是在课堂环境中由任课教师监督完成的, 要求作文字数不少于150字, 在五十分钟之内完成。作文题目较简单, 使各年级, 不同水平的受试都能接受, 记叙文的写作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受试对句法结构的把握, 有利于实验数据的收集。写作测试完成后, 笔者共获取了183篇有效的学生作文, 随后从二、三、四年级中各随机抽取了20篇总共获取了60篇作文以确保作文样本的代表性。
首先, 从挑选的60篇作文中找出错误, 对所收集的所有句法错误进行统计, 并系统地划分为干扰产生的错误和非干扰产生的错误。为了避免统计错误时受个人的错误判断影响, 笔者请一名外教和一名俄语教师共同完成此项任务。随后, 标记其中由于汉语负迁移而产生的句法错误, 并对错误的给予分类统计。
2.3 错误分类统计
这60篇作文中, 学生的句法错误总计为283个, 其中母语干扰所引起的错误有191个, 非干扰性错误为92个。从中可以看出, 尽管中国俄语学习者仍会犯一些不能用母语负迁移来解释的句法错误, 但能用母语干扰因素来解释的句法错误高达70%。
3 汉语句法负迁移现象对俄语教学的启示
3.1 大量的阅读学习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际, 通过大量俄语材料的阅读学习, 学生反复接触有关俄语的文化背景知识, 遣词造句的特点, 篇章构建的手段, 了解俄语行文的特点, 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缩短俄汉两种语言之间的“语际距离”, 于无形中培养起学生对俄语的语感, 增强学生对句法差异的敏感性, 并逐渐习惯俄语思维, 使学生在心理上克服对俄语学习的恐惧感, 增强学习信心。
3.2 俄汉语句法对比教学
外语教学中, 外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应该注重平衡对语际共性和异性的讲解。在教学中对比俄汉语之间句法特征的异同点就成了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通过这样的对比, 学生了解了两种语言的句法特点, 就会避免因差异而造成的句法错误。
3.3 句法强化训练
在俄语教学中, 针对俄语句法结构特点, 进行有步骤的句法强化训练, 有助于学生在写作中的规范表达。教师应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句法意识, 通过深入训练, 分析讲解, 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句法知识, 并熟练应用。强化训练的方式包括有改写句子, 翻译句子, 造句及句型转换, 改错等。鼓励学生在书面表达中运用结构复杂的句式, 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通过大量的句法强化训练, 提高学生措辞造句的能力, 从而提高写作中句子表达的正确性, 使句子更符合俄语语法。
3.4 合理地纠错
语言表达过程就是试误的过程。即便是熟练掌握母语的人也会常常说错, 何况学习一种新的语言的人。每一次试误都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对于产生的语言错误, 教师不该苛求对其一一纠正, 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区别对待。对于学习者书面表达中出现的句法错误, 教师可以在错误处做出一些提示性的标记, 并对错误进行分析, 把共性的, 出现频率高的错误整理出来, 及时地向全班纠正, 并引起学生的注意。
3.5 恰当地利用母语
正确利用母语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俄语、掌握俄语, 最终的目的在于摒弃汉语, 进而达到用俄语思维, 表达思想。利用母语必须适当, 不仅在数量上要适当, 而且在学生逐渐掌握俄语的同时, 必须将母语这根“拐棍”扔掉。
3.6 创设适宜的语境, 最大限度地使用俄语
按照语言学习的规律, 学生只有吸收一定数量的语言材料和经过一定量的语言实践, 才能获得为交际运用俄语的能力。在教学中应创设俄语情景, 最大限度满足交际活动的需要。教学尽可能接近现实, 故利用实物、图片、挂图、录音机、幻灯、电视机、录像机、电影和计算机等进行教学, 形象直观、生动活泼, 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所学俄语。视听结合易于加深印象, 强化记忆。
4 结语
中国学生在学习俄语时会受到来自母语 (汉语) 的干扰, 这是由于俄、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 且两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尽相同造成的。俄语教育工作者应该了解并梳理俄语学习者受母语负迁移影响的种种表现, 探究迁移产生的原因、范畴和规律, 由此采用各种有效的对策, 尽可能的减少母语对俄语学习者的干扰。这是俄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S
参考文献
[1]姬建国, 蒋楠.应用语言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2004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3]唐承贤.差错分析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 (3) .
[4]王立非, 文秋芳.母语水平对二语写作的迁移:跨语言的理据与路径[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 (3) :205-212.
[5]王跃洪.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 (6) :61-63.
[6]许菊.标记性与母语迁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2) :47-52.
[7]俞理明.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回顾、反思和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8]赵陵生, 王辛夷.俄汉对比语俄语学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9]张会森.俄汉语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句法负迁移 篇2
【关键词】语际迁移 法语 英语 句法
语际迁移即学习者在目标语知识不足的情况下,将已知语的语言形式和文化结构等应用到目标语中。当目的语与已知语的语言形式和句法结构相似或一致时,已知语会对目的语的学习产生积极作用,而两者的语言特点出现迥异时,则会产生消极影响,干扰学习者对于目的语的理解,即负迁移。众所周知,如果目的语与已知语的语言距离越少,则这种相互迁移作用则表现得越明显。而衡量语言间的距离的客观标准即语言结构的相似程度,比如同一语系的语言。
在我国的现行教育背景下,绝大部分高校学生的第一外语是英语,英语在他们的思维中根深蒂固,因此在学习小语种的过程中,语际迁移会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尤其二者都属于印欧语系,这较之母语汉语的迁移作用更为明显。由于法语非常严谨,句法规则的繁杂通常让部分学生难以招架,使得他们往往不自觉地会借助英语的语法来理解法语,这就出现了各种利弊,因为英语和法语句法相似但是不同。
一、主语
相同之处:英语和法语中句子主语一般都位于句首。
不同之处:英语中有动名词可以作主语,但是法语中没有动名词的概念。另外,英语的主语代词中有指物或者动物的代词it,但是没有专指女性的第三人称复数,而法语中没有专指物的人称代词,有的只有阴阳性的第三人称单数。
二、谓语
不同之处:两种语言虽然在句法当中都要求主谓一致,但是因为法语中有性数一致的问题,所谓配合也更为复杂,比如法语中以avoir做助动词的复合过去时中,过去分词必须与其提前的直接宾语保持性数一致,而不是主语。
其次,法语中的谓语动词的动词变位也是令英语专业学生头疼的问题,因为英语中的简单动词只有第三人称单数有额特殊变化,而法语中的每个动词都要根据不同的人称有不同的变化。
三、宾语
英语和法语中的主要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最明显的不同是宾语。这一不同大大干扰了学生对于法语二外的理解和运用。
相同:英语和法语中都有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
不同:英语中的直接宾语是指英语及物动词之后的成分,而间接宾语往往只能出现在能接双宾语的及物动词之后,以介词to/for引导,且该类动词数量不多。
而法语中的动词分类导致宾语的分类较英语的更为细致。法语中的动词分为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而及物动词又分为直接及物动词和间接及物动词。比如voir qn(看见某人)和téléphoner à qn (打电话给某人),前者是直接及物动词,其宾语就是直接宾语,后者是间接及物动词,其宾语就是间接宾语;法语中也有类似英语中的双宾语动词,比如donner qch à qn(把某物给某人)。这样的分类又导致法语中人称代词的宾格形式也出现了两种:直接宾语人称代词和间接宾语人称代词,同时法语中宾语人称代词在陈述句和否定命令式中,其位置是在谓语动词之前,这与英语和汉语的宾语人称代词的位置是截然不同的。
经过上述对比研究发现,法语和英语中句子成分形式和内容大致相同,但不同之处的细节却不容小觑,这使得学生在练习和运用当中无意识地犯了很多错误,以致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出现无力感,对学习法语失去信心,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引导,避免负迁移的干扰。
1.强化句法知识的理论基础,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用清晰的逻辑和简洁的形式(比如表格等),对比分析,使学生区分二者不致混为一谈。
2.增加学生的表达练习,比如翻译,写作,课堂情境对话,关于发现并总结学生主要存在的句法问题,容易犯的错误,引导学生走出语际负迁移的误区。
3.督促学生多阅读,多背诵,加强法语语感,因为语感不仅是语言技能训练的结果,也是认知的结果,这会使学生在克服语际负迁移的过程中事半功倍。
总而言之,作为教师,应该加强两种语言的语法知识了解,以便为学生答疑解惑,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有意识 地比较归纳英法两种语言句法结构的异同,在比较中加深理解,加强记忆,合理运用,体会到双语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黄绍华.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的二外法语教学[J].科技文汇.2010.04.
句法负迁移 篇3
一、理论背景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 母语知识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和作用是众多语言学家[1][2]及心理语言学家着重关注的问题之一。然而关于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和影响的研究中, 最具代表性的为迁移理论。
“迁移”是一个心理学术语, 在心理学上人们把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 与外语学习有关的语言迁移理论则是在50年代提出来的。旱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 学习外语过程中, 新的语言习惯的形成会受到旧的语言习惯的影响, 也就是受行为主义心理学中转移规律的约束。因而迁移理论认为, 新知识的习得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的, 前一项学习任务的完成影响到后一项学习任务的进行。学习者在用外语进行交际时, 总是试图借助于母语的习惯来表达思想, 这一现象被称为母语迁移。就迁移的效果来讲, 有正迁移 (positive transfer) 和负迁移 (negative transfer) 。当母语对外语学习有促进作用时, 便是正迁移。相反, 当母语对外语学习有抑制干扰作用时, 就是负迁移, 又称干扰 (interference) 。语言迁移理论对外语学习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影响, 人们从各个方面对语言迁移现象进行了研究和探讨。Lado认为, 语言迁移现象是语言习得的一种主要障碍[3]。虽然人们对语言迁移现象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 但这此研究却说明了语言迁移现象在外语研究领域中受到高度的重视。导致了对比分析与错误分析理论的产生。
对比分析 (Contrastive analysis) 是由Lado提出的, 盛行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它是一种在语音、语法和文化层次上对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进行严格地、逐一比较的体系。其理论基础是“语言迁移” (Language transfer) Lado认为:就第二语言习得而言, 受一个复杂的因素—第一语言的影响, 因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已经建立了许多语言习惯这此旱期的语言习惯或有助于新的习惯 (第二语言) 的形成或起妨碍作用。
当学习者在使用第二语言的句法结构受挫时, 会使用母语的句法结构。对其而言, 用母语结构来组织语言、加工语言很便利[4]。许多研究者如Flynn也认为二语学习者经常利用母语句法组织原则和目标语词汇构建第二语言语法[5]。然而, 由于英、汉语存在差异, 这种做法并不总是行得通。本文根据大学生英语作文, 结合英汉语的一些差异, 分析了母语干扰在句法方面的主要的表现, 以及它们出现的频率和产生的原因, 并研究了母语干扰造成的句法迁移程度, 以期引起对母语干扰的重视, 并对外语教学有所帮助, 从而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找出:1) 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由母语迁移而导致的主要的句法错误, 频率及原因;2) 母语干扰造成的句法迁移程度。
二、调查设计
1. 研究对象和测试
西安科技大学60名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自愿参加了本次研究, 用一节课时间 (50分钟) 完成一篇不少于120字的英语作文, 题目是to work in big cities or small cities, 写作时学生不能交谈, 也不能用工具书, 这样笔者共收集到60篇作文。除此之外, 对学生进行了访谈, 是否他们在英语写作时用汉语思考, 并给出原因。
2. 数据收集
作文收齐后笔者立即批改, 标出文章中出现的所有的迁移句法错误。有些句法错误很明显是语言迁移造成的, 有些则难以断定是迁移错误还是语内发展错误, 因此笔者针对所有模棱两可的错误采访学生, 根据学生给出的理由判断句法错误的类型。不少同样的错误分属不同的错误类别, 本次研究只考虑语言迁移造成的句法错误。
汉语与英语的结构有很多不同之处,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 主题句与主语句的对立; (2) 多谓语与多命题的对立; (3) 竹形句式与树形句式的对立。据此特点, 笔者把作文中出现的那些与汉语句子结构相同的句子也分成了三大类, 并做了相应的标记。
三、调查结果及主要发现
根据学生作文统计, 一共有九种迁移句法错误, (1) 被动语态的不正确形式; (2) 主题冗长; (3) 主语省略; (4) 系动词及情态动词的省略; (5) 连动句; (6) 存在句的错误表达; (7) 多个谓语动词; (8) 语序混乱句; (9) 片语句。并且, 学生们在连动句方面所犯错误频率最大, 各个错误频率如图表1所示: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发现, 学生作文中有三类主要的迁移句法错误: (1) 主语省略; (2) 连动句; (3) 语序混乱句。
在这60篇文章中, 一共有800个英语句子, 其中, 350个句子是典型的汉语句子结构, 占所有句子的43.8%。130个句子为汉语的主题结构句式, 90个为汉语的多谓语句式, 130个句子为汉语的竹形句式。各自所占的频率分别为37.1%, 24.3%, 37.1%。具体情况如图标2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 汉语句式结构普遍存在于学生的英语作文中,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写作。
四、学生作文中主要的句法迁移错误分析及其原因
1. 省略主语
汉语是在主题突出型的语言, 而英语是主语型突出的语言[6]。汉语句子是由一个主题与后面对此主题做出评述两部分构成的, 汉语中的主题述题相当于英语句子中的主语谓语, 但不完全等同。例如, 汉语句子“冬天滑冰很有趣”中, 主题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冬天”, 后面部分是对这一主题的评述。而对应的英语句子“It is interesting to go skating in winter.”中, 词语冬天“winter”则成了表示时间的状语, 并非主语。
因此, 中国学生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 往往出现省略主语的现象, 而这种现象在英语中是不允许的。汉语句子可以接受空主语, 而英语句子不接受空主语。根据生成句法学的描述, 英语为非零主语语言, 除了排比句之外, 一般不允许生成主语缺省的句子。例如“Be honest to the jobs and more important, be honest to ourselves.” (应该对工作负责, 更重要的是, 应该对我们自己负责。) 类似上述这样的汉语句子, 在口号、警告、指示等话语中用得很普遍。虽然上述的英语句子的的主语也不难推断, 但它不能满足英语形式完整的要求。我们发现, 大学生英语句子中的大多数空成分都是由汉语主题化结构引起的类型迁移。本研究发现, 这种错误在母语迁移性错误中所占的比例为10.8%。
2. 连动句
连动句, 简言之, 就是一个句子中出现多于一个的谓语动词, 可以分为存在句后的连动及其他动词后的连动, 如:In our school there were sixty percent students considered an entrance fee shouldn’t be charged for parks.
连动句的产生受汉语结构的影响。汉语是多谓语句式而英语是多命题句式[7]。动词是构成汉语句子的最基本的部分, 并且多个动词以时间为顺序排开, 表明几个连续的动作。例如:“他回来了, 拿出钥匙, 开了门。”动词“回来”“拿”“开”表明了他的一系列动作。而对应的英语句必须借助一些连接词才能表示这些连续的动作, 从而构成新的命题。由于汉语句子没有严格的主谓结构, 一个句子常可含有多个动词, 因此学生就把这种句子形式搬到了英语中。本研究发现, 这种错误在母语迁移性错误中所占的比例最大, 为40.5%。
3. 语序混乱句
语序混乱句的产生是受汉语习惯的影响。汉语结构是竹式结构[8], 它不存在一个主干结构, 也没有主干和枝干之分;它的结构方式就像竹子一样是一节一节拔起来的。这样的竹节可多可少, 是开放性的, 符合汉语句子界限不定的特点。而英语则是树式结构。句子有一个基木的主干;它的枝娅都是从主干上分出来的;句子的复杂化影响这个基木主干。学习者由于所学英语知识有限, 在重新组织语言的过程中往往借助汉语思维, 把汉语句法规则迁移到英语表达。因此, 遇到不对应的句法规则时就产生了语言顺序上的汉化, 如:when I after the vacation (当我假期结束后) [8]。本研究发现, 这类错误在所有的母语负迁移错误中占了13.5%。
建议
由于汉语和英语在句法结构方面的差异, 学生们在英语写作方面往往会受到母语的负面影响, 因此, 解决办法之一就是教师告知学生英汉句法方面的主要差异, 采取对比教学法。现在很多学校都提倡英语课堂的英语化, 旨在给学生营造一个相对的英语环境, 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可毕竟课堂只是一个短暂的伪环境 (pseudo-environment) ,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大环境是汉语语境。因此课堂上排斥汉语的做法会导致学生由于对两种语言没有一个比较而使用了大量的汉语句式结构。如果在英语课堂上进行必要的比较练习, 那么学生对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异同就会有理性的认识, 从而避免母语负迁移在句法方面的出现。
杨自俭谈“两张皮”问题, 他说:“两张皮问题的实质是母语与外语的关系问题, 更具体地说是母语教育和外语教育的问题, 是外语研究与母语研究的关系问题”[9]。这里杨先生想强调的就是在外语教学上, 要英汉对比, 在研究上, 要中西结合。因此, 教师既应看到母语的负迁移作用, 又应看到它的正迁移作用, 充分利用母语的优势, 化不利为有利, 对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等各个不同层面上进行对比分析。
结论
通过对大学生英语作文的分析, 可以看出由于英汉句式结构的差异, 母语在句法层面对学生英语写作产生很大的负迁移, 从而产生诸如语序混乱等这样的句法错误。因此, 只有采取对比教学法才能让学生对英汉两者句式差异有更深刻的了解, 从而减少或者避免句法层面负迁移的产生, 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摘要:本文以大学生英语作文文本为研究语料, 分析了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所出现的三种主要的句法迁移错误, 它们出现的频率和产生的原因, 以及母语干扰造成的句法迁移程度, 以期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句法错误,负迁移,大学英语写作
参考文献
[1]Kleinmann, H.Avoidance behavior in adult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language learning, 1977. (27) :1, 93-107.
[2]Brooks, N.Language and language Learning[M].New York:Harcourt Brace and World.1960.
[3]Lado, R.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M].Michigan: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57.
[4]Bhela, A.Native language interference in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Exploratory case studies of native language interference with target language usage[J].·International Education Journal, 1999, 1 (1) .
[5]Flynn, S.The role of head-initial/head-final parameter in the acquisition of English relative clauses by adult Spanish and Japanese speakers[A].In Susan M.Gass and Jacquelyn Schachter (eds.) Linguistic perspectives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6]Li, C.&S.A.Thompson.Mandarin Chinese: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M].Berkeley,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1.
[7]同济从汉语词序看长句翻译[J]现代汉语研究, 1980 (1)
[8]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2
[9]苗淑华, 石广清, 曹辉大学英语写作错误分析:类型及分布[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06 (2) .
句法负迁移 篇4
在我国的现行教育背景下,绝大部分高校学生的第一外语是英语,英语在他们的思维中根深蒂固,因此在学习小语种的过程中,语际迁移会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尤其二者都属于印欧语系,这较之母语汉语的迁移作用更为明显。由于法语非常严谨,句法规则的繁杂通常让部分学生难以招架,使得他们往往不自觉地会借助英语的语法来理解法语,这就出现了各种利弊,因为英语和法语句法相似但是不同。
一、主语
相同之处:英语和法语中句子主语一般都位于句首。
不同之处:英语中有动名词可以作主语,但是法语中没有动名词的概念。另外,英语的主语代词中有指物或者动物的代词it,但是没有专指女性的第三人称复数,而法语中没有专指物的人称代词,有的只有阴阳性的第三人称单数。
二、谓语
相同之处:两种语言都有简单谓语和复合谓语,只不过两种语言的说法不同
(《英语与法语语法比较研究》,2013)
不同之处:两种语言虽然在句法当中都要求主谓一致,但是因为法语中有性数一致的问题,所谓配合也更为复杂,比如法语中以avoir做助动词的复合过去时中,过去分词必须与其提前的直接宾语保持性数一致,而不是主语。
其次,法语中的谓语动词的动词变位也是令英语专业学生头疼的问题,因为英语中的简单动词只有第三人称单数有额特殊变化,而法语中的每个动词都要根据不同的人称有不同的变化。
三、宾语
英语和法语中的主要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最明显的不同是宾语。这一不同大大干扰了学生对于法语二外的理解和运用。
相同:英语和法语中都有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
不同:英语中的直接宾语是指英语及物动词之后的成分,而间接宾语往往只能出现在能接双宾语的及物动词之后,以介词to/for引导,且该类动词数量不多。
而法语中的动词分类导致宾语的分类较英语的更为细致。法语中的动词分为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而及物动词又分为直接及物动词和间接及物动词。比如voir qn(看见某人)和téléphoneràqn (打电话给某人),前者是直接及物动词,其宾语就是直接宾语,后者是间接及物动词,其宾语就是间接宾语;法语中也有类似英语中的双宾语动词,比如donner qchàqn(把某物给某人)。这样的分类又导致法语中人称代词的宾格形式也出现了两种:直接宾语人称代词和间接宾语人称代词,同时法语中宾语人称代词在陈述句和否定命令式中,其位置是在谓语动词之前,这与英语和汉语的宾语人称代词的位置是截然不同的。
经过上述对比研究发现,法语和英语中句子成分形式和内容大致相同,但不同之处的细节却不容小觑,这使得学生在练习和运用当中无意识地犯了很多错误,以致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出现无力感,对学习法语失去信心,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引导,避免负迁移的干扰。
1.强化句法知识的理论基础,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用清晰的逻辑和简洁的形式(比如表格等),对比分析,使学生区分二者不致混为一谈。
2.增加学生的表达练习,比如翻译,写作,课堂情境对话,关于发现并总结学生主要存在的句法问题,容易犯的错误,引导学生走出语际负迁移的误区。
3.督促学生多阅读,多背诵,加强法语语感,因为语感不仅是语言技能训练的结果,也是认知的结果,这会使学生在克服语际负迁移的过程中事半功倍。
总而言之,作为教师,应该加强两种语言的语法知识了解,以便为学生答疑解惑,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比较归纳英法两种语言句法结构的异同,在比较中加深理解,加强记忆,合理运用,体会到双语学习的乐趣。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对知识的需求不断提高,学习多种语言不再是新鲜事:小语种专业,大学公选课,社会上各种小语种培训班……在同时学习两门甚至以上的外语时,语际迁移对于学习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主要针对已知语为英语并同时学习法语的学生,通过分析并总结英法两种语言句法结构的不同,帮助学生在学习法语时合理利用已知的英语知识,即正迁移,避免负迁移,达到正确理解法语句法并熟练运用得目的。
句法负迁移 篇5
语言迁移主要指学习者受目的语和母语之间相似或差异的影响,是二语习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话题和理论。迁移会作用在语音、语义、句法等方面。国内二语习得的成果主要集中在汉语对英语习得的迁移影响上,较少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藏族学生的语言迁移现象。藏语、汉语、英语在句法结构方面有很大差异。而藏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受到藏语和汉语的双重影响,从而使他们在三语习得中出现的语言迁移现象更为复杂。
此研究的语料来自于西藏民族大学2014~2015学年藏族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中的翻译和写作练习。本文使用狭义的“句法”概念,对比研究不同语言中句子的结构方式,句子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一、英文句式特点
很多藏族学生对英语的基本句子结构尤其对谓语的理解存在偏差。在剖析谓语的构成时,一种是把谓语分为谓语动词(predictive verb)、宾语(object)、补语(complement)、状语(adverbial)并和“主语”一起得出主、动、宾、补、状等五个主要的、有词组表示的分句成分。在此基础上,传统的语法教学过程一般将句子结构归纳为SV,SVP,SVO,SVOO和SVOC五类。另一种句子分析方法将谓语剖析为“操作词”+“述谓成分”(章振邦2003)。可以看出,英文句子结构严谨,各类句子成分有对应的词性,位置相对固定,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数、格、态上保持一致。但由于藏族学生语法尤其是句法功底薄弱,对英文句子的构成理解不透彻,容易犯诸多错误。
二、藏英及汉英句法结构差异
藏语和英语句法结构特点有很大不同。藏语属于汉藏语系,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藏语的基本句子结构为“动作者+具格+及物动词”,即“S+O+V”(拉都2007),句子的谓语动词置于最后;英语基本结构为“S+V+O”,即动作作用的对象置于句尾。同时,藏语的词序相对位置不同。藏语形容词、数词、指示代词作修饰语时在中心词之后,而英语则位于中心词之前。
汉语与英语句法结构差异也较大。汉语重意合,句中各成分之间或句子之间的结合多依靠语义的贯通,少用连接语,所以句法结构形式短小精悍;英语重形合,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句法手段(syntacticdevices)或词汇手段(lexicaldevices)。例如:
汉:(因为)汽车时刻表变了,她没有赶上汽车。
英:She has just missed her bus because the timetable has changed.
同样是表达原因,汉语句子需要读者自己体会因果逻辑关系,而英语句子则使用了原因标志词because。
汉英句子的另外一个重要区别在于汉语句子主题突出(topic-prominent),句子呈现“主题+述题”的结构。而英语句子特点为主语突出(subject-prominent),谓语成分要在逻辑和语法上紧扣主语形式和意义(刘月华、潘文娱,等2012)。例如:
汉:碗,我已经洗了。
英:I have washed the dishes.
上述汉语句子以“碗”为主题,“我已经洗了”为述题,说明人对碗的处理。而英语句子采用“施动者—动作”结构,施动者为I,动作为washed thedishes。
三、藏族大学生英语句法输出特点
(一)否定代词
英语中有一类表示否定意义的代词,如nothing,nobody,neither,none等。藏语和汉语一般使用“否动词+代词”的复合结构表示类似意义,这种语言上的差异引发句法负迁移现象,学生容易出现错误。例如:
汉:没有人会雇用汤姆,因为他太懒惰了。
正:Nobody will hire Tom,because he is too lazy.
误:Doesn’t people will hire Tom because he is too lazy.
在英语句子中的“没有人”可以使用一个否定代词nobody来表达。而受藏语、汉语双重影响,部分藏族学生对这一类否定代词运用不熟练,习惯性用复合结构doesn’t people翻译句子,不仅不符合英语语言习惯,也不符合英语语法规则。
(二)系动词be
英语系动词连接主语和表语,不能独立存在,其后必须跟表语构成“系表结构”,用来说明主语的状况、性质、特征等情况。藏语和汉语中存在类似性质的动词,但常常被省略。英语中的谓语中心必须是动词,因而be搭配其他结构,如用形容词、介词结构表示动词化谓语。而在汉语中,形容词可以单独做谓语成分。受此影响,学生在输出句子时容易遗漏系动词be。例如:
汉:他对她说的话是很微妙又很有见地。
正:What he had said to her was delicate and discriminating.
误:What he had said to her delicate and discriminating.
以上英语句子采用“主系表”结构。在英语句法中,谓语动词是不可或缺的成分,不能省略。汉语句子采用的是形容词谓语句。句子主干划分为“他对她说的话‖很微妙又很有见地”。“他对她说的话”为主语,“很微妙又很有见地”是形容词谓语,不存在动词。一般来讲,系动词be用法较为简单,但当主语使用较长的主语从句“What he had said”时,部分藏族学生分不清句子主干,而按照藏语或汉语对应词汇进行拼凑,故而容易遗漏系动词was。
当表语使用介词结构时,遗漏系动词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例如:
汉:郑州位于中国东西方向铁路主干线上,来往列车频繁。
正:Zhengzhou is on the main East-west line of China so there are frequent trains.
误:Zhengzhou on the main East-west line of China so there are frequent trains.
(三)词性差异
当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偏重词意而忽视词性时,容易误用单词。比如下列例子中worth词性为形容词,如在句中作谓语则需要搭配系动词is使用。而部分学生将worth当做动词使用,出现了句法错误。例如:
汉:这本书值得读。
误:This book worth reading.
正:This book is worth reading.
(四)连词
一个完整的英语复合句只使用一个连词表达句间的逻辑关系,而汉语和藏语则偏向于使用一组或一对连词(多数为两个)。例如:
汉:虽然这是一场艰苦的斗争,但我相信我们会取得胜利。
正:It’s an uphill battle but I think we’re going to win.
误:Although it’s an uphill battle but I think we’re going to win.
(五)反义疑问句
反义疑问句又称为附加疑问句,表示提问人的观点需要对方证实。反义疑问句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一个陈述句,后一部分是一个简短的疑问句。反义疑问句分为两种主要形式“陈述部分肯定式+疑问部分否定式”和“陈述部分否定式+疑问部分肯定式”。疑问部分的情态动词、助动词或系动词要与主句一致,并遵循“前肯后否,前否后肯”的原则。相对于汉语和藏语,英文中的反义疑问句语法规则较为严谨,上述这些规则与汉藏语法并不对应,因而导致学生错误频发。例如:
汉:他几乎不会游泳,对吗/不是吗?
正:He can hardly swim,can he?
误:He can hardly swim,can’t he?/He can hardly swim,does he?
(六)冠词
汉藏语都不存在冠词这一类词性,冠词在藏语和汉语中存在词汇空缺现象。因而,藏族学生对冠词的学习和掌握没有本族语可借鉴的经验,常出现遗漏、误用冠词的情况。例如:
汉:这是一本有意思的书,写的是马克·吐温的生活。
误:This is an interesting book and it is about life of Mark Twain.
正:This is an interesting book and it is about the life of Mark Twain.
结束语
通过对藏族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句子输出的分析,笔者发现,藏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受到藏语和汉语的双重影响。他们对某些词性的把握,如冠词、连词和否定代词容易犯错,而且经常误用词性,也难以正确使用与藏汉语差异较大、较为独特的英语句型。因此,英语教师应该了解藏族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和难点,在个别语法点上予以学习和训练。
参考文献
拉都.2007.汉藏语法比较与翻译[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刘月华,潘文娱,故.2012.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