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迁移策略(精选12篇)
负迁移策略 篇1
一、在进行英语学习时, 我们通常把英语分为听, 说, 读, 写四部分, 写作放在最后, 但其重要性并不亚于前面三部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英语写作的重要性也日趋明显。而经过笔者的考察与研究发现, 我国大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 出现和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和障碍。这些问题和障碍不少是由于我们的母语汉语所带来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母语负迁移。在中, 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汉语对英语学习的积极促进作用称之为正迁移, 相反, 汉语对英语学习产生的各种障碍, 消极作用称之为负迁移。在英语的学习中, 汉语对英语的迁移现象随处可见, 影响也极为广泛且深刻。本文以高职高专学生为对象, 就汉语母语对英语写作产生的负迁移现象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一) 汉语与英语的构词法不同
汉语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语言, 在进行构词时通常都有规律可行。如在表示食物时, “肉”是作为整个肉类的总称。而涉及到具体的某种类时, 通常在前面加上某种类即可。如“猪肉”, “牛肉”, “羊肉”, 然而, 对应的英文却并不这样表达。猪肉的英文是“pork”而非“pig meat”, 牛肉叫“beef”而不是“cow meat”羊肉则称之为“mutton”。除此之外, 英语还有单复数, 可数与不可数之分。复数名词也有加-s, -es或y变i再加-es之分, 种类较多。而在汉语中, 此种现象并不存在, 在进行遣词造句时中文并不受影响, 换成英文, 则会导致错误百出。如汉语“我有很多朋友”学生常会写成“I have many friend.”Friend在这里显然是复数, 需要在词尾加上“s”。但中文我们并不对此做要求。一个单词可以直接表示单复数形式。
(二) 汉语与英语的语法表达差别巨大
汉语中对于谓语动词时态的表达, 通常可以用个别词汇来集中体现。并不存在数的关系。如进行时态用“正在”一词, 如“我们正在吃早餐”。过去时态用“了”, 如“我们吃了早餐”。将来时态用“将要, 马上”等词来表示。如“我们马上要吃早餐了”。标志性极为明显, 使用起来也非常简单。换做英文, 进行时动词变化规则是“be的某种形式+doing”, be还有“am, is, are, was, were”这五种形式需要进行选择。具体选择哪种, 不仅要看主语的人称和数, 还要看事情发生的时间, 在使用起来无疑增加了非常大的难度。中国学生在写作时, 通常只考虑到动词加上ing的形式, 以和中文的进行对应。往往忽略数和时态的变化。
某些单词或结构还存在着固定的语法搭配。例句:
1.I suggest have a rest。
2.There have many sheeps beside the river.
例句1中 suggest +doing是固定结构, 此种表达显然错误, 正确的是Isuggest having a rest。而例句2中, 在表示事物上的“有”时英文采用“there be”句型, 中文不管是人还是事物都只用一个词“有”来表示。因此就出现了there have的错误。同时, sheeps单复数同行, 并不需要在词尾加上“s”, 而中国学生此时又会出现语法混乱在词尾加上“s”。正确的语句应是:There are many sheep beside the river.
(三) 汉英文化习惯差异
两种语言使用的时间和使用的国度均有所不同, 所造成的文化差异自然是非常大的。从语态来看,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但从文化使用习惯来看, 英语往往倾向于使用被动语态来表达, 而汉语则用主动语态来表达。汉语:解决此问题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通常中国学生是翻译为:Solving the problem needs joint efforts of the two parties.初看并无语法错误, 是直接根据我们的汉语习惯来翻译的。但是从英语习惯的角度来看, 更为准确的写作方式是:The joint efforts are needed from the two parties.
在进行整体写作时, 中国学生的习惯是进行大幅度铺垫然后逐渐显现主题, 而外国人写作则喜欢直接切入主题, 力求主题突出, 简洁明了。这与我们所处的国度, 使用的两种不同的语言导致的文化差异也是密切相关的。
二、解决汉语负迁移的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提出的几点汉语负迁移问题的探析,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改进:
(一) 巩固学生的英语语法, 及时提出英汉语法的异同
语法是学生进行写作的基础。在进行语法教学时, 除了能授予学生英语的语法外, 对于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语法上的异同, 如构词, 固定搭配, 时态等要进行积极的分析和举证, 并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实操训练以加深印象, 让学生能尽量地克服母语带来的写作障碍。
(二) 大力提倡英语的朗读和阅读训练
英语的四大版块“听说读写”是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的。进行适度的英语朗读和阅读训练, 能让学生了解大量的英语使用习惯, 形成英语的思维定性。在进行英语写作时, 不再需要像过去那样先把写作背景资料整合成中文文章, 再把中文文章翻译成英文这一过程。既节省了时间, 又提高了英语写作的准确度。
(三) 导入英语范文, 发挥模仿的积极作用
在日常的学习和教学中, 好的文章可以作为范文, 让大家共同学习, 既可以模仿其写作的框架格式, 也可以模仿其中的特色句子。通过模仿, 能够比较直接的达到摆脱汉语写作方式的目的, 同时多模仿使用地道的英语句子和表达方式, 最大程度发挥模仿的积极作用。
(四) 课堂多介绍英美文化背景和历史
任何语言都具有一定的历史和背景。了解一门语言的历史有助于理解这门语言的文化, 更好地运用该语言。可以多听英文广播, 阅读原版英语文章或书籍, 观看英文电影, 直观的进行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 降低汉语带来的负迁移。
三、结语
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 在我们进行英语的学习时必然会带来负迁移。这种迁移是必然的, 不可避免的。本文分析了负迁移的原因, 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正确对待汉语负迁移。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希望在实际的教学和学习中能最大限度的避免负迁移带来的不良后果。同时寻求更好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摘要:中国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能较为明显的感受到学习障碍, 这种障碍比较大程度是源自于我们的母语汉语。本文以高职高专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从母语负迁移的角度, 着力研究英语写作上的汉语负迁移,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进一步促进英语的学习。
关键词:母语汉语,负迁移,英语写作
参考文献
[1]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Michael Swan.The Influence Of The Mother Tongue On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ition And Use.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
[3]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4]唐承贤.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研究评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2) .
[5]侯宁海.英语正误辨析手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1.
负迁移策略 篇2
摘 要:在英语“听、说、读、写”四大基本功中,写是其它三大基本功的一种综合反映,并且可以从侧面体现出一个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在我国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英语写作时往往会犯下许多错误,究其原因,母语负迁移现象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研究母语负迁移问题,积极思考应对策略,已经成为了广大英语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关键词:高中 英语 母语负迁移 策略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会面对来自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汉语的语法习惯,语言思维模式,发音习惯等等都对学生的英语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偏移影响。稍微不留神,学生便可能形成“中国式英语”。母语负迁移现象是什么?又会对学生造成怎样的影响?如何来克服它?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了广大英语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母语负迁移概述
在心理学上,迁移属于一个心理学术语。其内涵是指一个人已经习得的知识、技能等要素会对这个人学习新知识、技能等要素的处理产生影响。在语言学习上,我们可以理解为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会受母语的语音、语义、结构规划或者文化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语言迁移现象往往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这两种。当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时,这种现象被称为母语正迁移现象,以学习英语为例,如果学习者的母语是拉丁语,那么就会对其学习英语产生促进作用。而当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具有消极的干扰作用时,这种现象往往被称作母语负迁移现象,对我国的英语教学而言,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往往会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困扰。因此,在学生使用英语进行观念表达时,会经常性地犯下“中国式”英语的错误,不管是在口头表述中,还是写作表达中,都会经常出现不地道的英语。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学生逐渐构建自己的一套英语知识结构以及语言思维能力,是非常难的过程。
二、应对母语负迁移的对策
克服母语负迁移,主要从以下三点出发。
(一)、加强学生语感培养,引导学生阅读背诵 学生在写作时会犯下“中国式英语”的错误的一个根本原因便是没有形成英语的语感。学生在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想法时,或受制于自身英语素材积累不足,或受制于强烈的母语思维,往往表达出来英语十分别扭、不地道。因此,教师应当意识到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英语读物或是背诵英语文章,以此来加强他们的语感。在培养语感这个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大量阅读英语读物来潜移默化式的接受英语的语言逻辑思维方式,并同时学习基本语法、基本词汇等知识。在一些英语原著读物中,含有大量的地道的表达方式,和生活习惯用语、俚语等,学生在阅读时也能耳濡目染的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出十分地道的语感。同时,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表达地道,语言优美的英语短篇文章让学生去背诵。教师在选取材料时,可以适时选择一些经典演讲稿,实时杂文,新闻报道等,这样既可以让学生通过背诵培养语感、学习基础知识,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量、开拓眼界,提高综合素养。
某位教师在开展高中英语教学时,每天必然会布置下一篇简短的英语文章要求学生去背诵,同时,这位教师每周还会要求学生阅读一些英文读物,并要写下读书笔记。经过一段日子这样的布置后,在教学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3 Unit 2 Language时,当这位教师要求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分组探讨并作总结时,几个小组的代表都表现得很好,口头表述流利且地道。之后这位教师布置下了写作作业,结果学生也都完成得很好,“中国式英语”的错误大大的减少。
(二)、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清楚语言差异 高中生在学习英语时多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困扰。他们在使用英语时,经常性的弄混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差异,从而混淆了两种语言的区别,这才导致了“中国式英语”的错误。因此,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要有意识的进行语言对比教学,让学生在这种教学中明白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异同点。对于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的一些重点和难点,如过去时、完成时、被动语态、虚拟语气等,都可以通过对比教学的方式来攻克。而对教师来说,也可以通过汉语和英语的对比分析,找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从而提前作好准备,以保证学生平稳顺利地学习。而通过两种语言之间的对比,学生也能较容易地掌握英语的语言规律,并将其内化,从而实现真正正确的运用自如。
某位教师在教学Module 3 Unit 2 Language时,为了让学生对所学习的英语拥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她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汉语和英语的对比教学上。这位教师从两种语言的文字形式,语法、语义、句式结构、文化内涵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和讲解,并进一步揭示了两种语言的一些规律。这样的教学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范畴,将教学引向了更深的一个层次。这位教师的做法不仅没有让课堂教学变得枯燥,反而还激发出了学生的兴趣。在教师的讲解中,学生对英语这门工具的了解变得更加清晰,明白了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区别,也掌握了英语的一些规律。在之后的书面总结时,学生犯的错误明显减少了。对比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加强针对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解 要想帮助学生克服母语负迁移带来的影响,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无疑是最为直接的方法。教师在教学后布置一些针对性强、难度不大的练习,不仅可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还可以让学生的语言学习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防止学生退步,进一步强化教学的效果。
某位教师在开展高中英语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专门给学生布置了“改错流水句”和“改错非谓语动词”两种改错作业。通过布置这两种作业,学生在大量的练习当中逐渐强化了“两个句子必须用连词连接而不能用逗号”和“一个句子中只有一个谓语”的意识。在这位教师之后的写作课中,学生在这两个问题上犯错的越来越少,写作水平逐渐提高。总 结:
母语负迁移现象是我国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会遇到的共通现象。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务必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背诵,对比汉语和英语的差异,让学生保证足够的练习,从而帮助学生克服母语负迁移现象。
参考文献:
负迁移策略 篇3
中国大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普遍来讲已至少达到了4、5年之久,然而就是这样长时间的一个学习,很多学生还是在英语写作当中留有浓重的中国式英语的影子。笔者试从母语负迁移理论现象出发,分析大学生外语写作中由于该理论引发的现象,并试图找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母语负迁移;大学生英语写作
一、简介
早在1950年左右,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Robert Lado在其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一书中便指出,在第二外语的学习中,那些与母语有相似之处的语言点,对于学习者来说就容易,反之则困难。并且,两个语言之中的相似之处可以促进学习者从其母语到其第二外语的正迁移现象,二者的不同则会出现负迁移现象。起初这一理论在外语教学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后来由于教师们在实践之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二语学习的错误是由于母语造成的,因而该理论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批评,语言的迁移理论便逐渐的失去了他的主导地位。在60年代末,渐渐地人们开始运用对比分析和学习中的错误来分析母语负迁移理论,随着80年代跨文化交际学习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更多的人又重新开始注重母语迁移这一研究。
而在我国,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开始了关于母语迁移的研究,无论是起步还是发展,相对于国外研究来讲都极为缓慢。我国学者对于母语迁移理论的研究上,还主要集中于词性、词义和搭配的误用方面。
对于我国的大学学习而言,英语考试仍旧是一个关于学业和工作的很重要的关卡,而在英语考试当中,最容易得分,同时也是最容易失分的便是英语写作部分。很多学生由于所谓的“语感”不够好,或者说之前的英语学习基础并没有打牢,在写作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受到母语因素的影响,造出一些很荒谬可笑,不符合英语语言逻辑的句子,从而得不到一个理想的分数。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拟将母语迁移理论同大学生英语写作相结合,试探讨并分析其中的问题。
二、英文写作中的负迁移现象和应对策略
1. 词汇的负迁移
由于现在的网络词典的泛滥应用,许多词典的质量与翻译水平鱼龙混杂、参差不齐,很多学生由于在学习中过度依赖,或者过度模仿该类产品,外加上就不扎实的英语基础,导致即使他们背了好多单词,也会由于对于词汇词义的误解造成误用。
比如,许多学生对于英语当中的固定搭配就无法进行有效且科学的记忆。而是单纯的按照汉语翻译的意思进行翻译。在写作当中,会有少数学生不知如何区分big和heavy的搭配上的区别,而是单纯的以为big就是“大”的意思,所以说雨、雪下得很大,就一定是The snow is very big。这种本应是英语初学者才会有的错误,在如今的大学生写作当中出现也是屡见不鲜的。再如quickly和fast一词,如果要说“(车)不要开得太快。”,往往会有学生能写出Don’t drive so quickly这样让人匪夷所思的句子。
因此,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一定要避免一门心思的往脑子中灌单词,硬背单词这一消极学习方法,不能只注重了相对应的汉语之中的意思,而忽略了单词本身的词义和用法。对于新的单词的使用和学习必须要配有正确的句子进行理解和背诵,这是母语负迁移现象之中特别普遍的现象,也是一个十分有效的解决方法。
2. 语法的负迁移
由于汉语和英语在语法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比如我们都有主谓宾结构,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此类语法知识点的时候存在一定的母语正迁移现象。对于“我开车”“我告诉你一个秘密”这样的简单的主谓宾,或者双宾语现象的句子,学生鲜少有在这种句子上犯错误的。然而对于汉语当中没有的部分,比如在to do与doing的用法上,很多学生误以为二者仅存在一个“正在进行”的区别,对于forget to do和forget doing这类的近义词组便产生了混淆。再如在汉语环境当中,我们更倾向于使用主动句,而在英语环境中,被动句的使用占了绝大多数。英语中在阐述一件事情的时候更常见的会说Important decision has been made in that meeting,而不是People make important decision in that meeting,后者会显得句子特别的中国话且不正式。
并且,有太多的学生会在“有”这个问题上出问题,尽管学生在学习了多年的英语之后都知道have是表示有生命体有什么东西的时候,才用have一词,而there be句型是当表示某样东西“存在”着。然而在大学英语的写作过程中,仍然有很多人会写出The city has a big change这样的所谓的“拟人句”。这样的句子是可笑的,同时也是英语学习的一种悲哀——我们在学习了多年英语之后,基础还是没有打牢,这样一来,之前的学习就显得成了时间和资源上的浪费。
此外还有助动词和系动词的使用,由于助动词是只具有语法意义而不具有词汇意义的词,很多学生由于并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便盲目的瞎用。I’m don’t like it是很多基础并不是很好的学生经常能脱口而出的话。由于不知道I’m是什么意思,学生又懵懵懂懂地认为I’m这个搭配很重要,因此他们就在任何自己拿不准的句子当中加I‘m,这是无法让人理解的,也是行不通的。
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必须要夯实基础,不要单纯只去背那些词组,那些固定用法,一定要搭配着理解进行熟记,否则记住的只有代码,没有内容。
三、总结
对于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由于母语负迁移而造成的错误,老师应当给予重视和总结,学生想要学好英文,写出“地道纯正”的英语句子,同时新学习的语言又不足以表达自己想要说的想法,以汉语的逻辑思维、英语的单词来进行组合,势必组合出来的依旧是带有浓重汉语味道的中国式英语。因此这就要求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对比教学,让学生对比发现两种语言的异同点,并进一步夯实学生英文基础,同时要增强对于学生写作和语言的训练。只有这个样子才能逐渐的更好的摆脱母语对于第二语言的负面影响,让大学生更好更自信的学好英文,用好英文。
参考文献:
[1]陈斌.母语负迁移对于翻译的影响及解决办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3(4).
负迁移策略 篇4
迁移是个心理学概念,最早是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Lado(1957)提出,指人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能促进新知识学习的迁移成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阻碍或干扰新知识学习的迁移称为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Ellis说过:“任何一个二语习得理论如果没有描写母语迁移都是不完整的”。在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常会受到母语即汉语的干扰和阻碍,学生先用汉语思维思考再将之英译,写出的作文不中不洋,被称为Chinglish(中式英语)。比如,他爱发脾气。很多学生会说成He likes to lose temper。这就错了。其实,爱发脾气的爱不是表示爱好,而是表示“容易发生的动作”“倾向于”等,英语我们可以用to tend to,to be inclined to,to be apt to,to be liable to等等来表示。正确的翻译:He is inclined to lose temper。以上例子表明,母语负迁移会对英语写作造成很大干扰。
1 母语负迁移在词汇,句法,篇章中的种种表现
1.1 母语负迁移在词汇层面的表现
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如果第二语言与学习者的本族语在词汇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的话,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时就会很容易,如英语和法语,同属于印欧语系。而英语和汉语则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而且文化背景,生活习俗也迥异,这导致了我国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中产生了母语负迁移的现象。
1.1.1 对单词的概念意义把握不准确
不论是英语还是汉语,词汇都相当丰富,含义和用法也千变万化,有的还有没完全对等的翻译,如我们汉语中有姨,姑姑,婶婶,舅妈等,而英语中只有一个说法aunt。这是因为中国人家族观念比较重。同样的,有时候,汉语中只有一个词,但英语中有好多重表达方法,比如,校长。英语中有几个表达,headmaster(小学校长),principal(中学校长),president汉语(大学校长),学生往往提到校长只会用headmaster,看到president只想到总统。汉语模糊一词,可以表达光线模糊,说话意思模糊,模糊理论,英语中分别用dim,vague,fuzzy来表示。周末和同事一起玩,学生会用play这个词,play是小孩玩游戏,应该用have fun with。
1.1.2 单词搭配以及在句子中的用法
很多单词我们虽然知道意思,但在具体使用中还会出错,那是因为有的单词只能用在特定的句式中。例如convenient这个词,我们都知道意思是方便的,形容词,如果想表达,“当你方便的时候”,很多学生按照汉语思维,会用“when you are convenient”,但这是错误的,正确的用法是“when it is convenient for you”,或用它的名词形式“at your convenience”。网球场tennis court,足球场football field,court是室内,field是室外的球场。放洗澡水,不是put the water into the tub,而是run the bath或者fill in the bathtub。
1.2 母语负迁移在句法层面的表现
英语有一套完整的语法体系,话语结构呈直线型(linear),或者可以说是葡萄藤结构。汉语话语结构呈螺旋型(circular),也成竹子节。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Nada)指出“就汉语和英语的句式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hypostasis)和意合(parataxis)的对比”“英语高度形式化,逻辑化,句法结构严谨完备,并以动词为核心,重分析,轻意合,而汉语不注意形式,句法结构不必完备,动词的作用没有英语那么突出,重意合,轻分析。”所以中国学生在用汉语思维写句子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语法问题,比如缺少主语,时态不一致等问题。
1.2.1 排列语序上不对应
从句子的结构分类,汉语句子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类。英语主要有五类:主谓结构,主系表结构,主谓宾结构,主谓宾宾补结构,和主谓间宾直宾结构。句法规则中句子成分的不对应极易造成汉语语法规则对英语的负迁移。汉民族受传统哲学的影响,强调整体性思想。因此,中国人对事物的空间认知心理感知模式是“先整体后部分”,从而影响到汉语的表达形式,体现在句法规则上是按照“由先到后,从大到小,由远及近”的顺序对事物进行阐述,而不以谓语为核心。英美人注重细节多过于整体,他们强调分析原则。因此,英美人在事物空间认知过程中是“先部分后整体”。这种认知过程和思维模式也影响到他们的语言表达顺序。英美人在表达事物时按照“由小到大,由近及远”顺序特点。例如:大门前站着一个人。英语顺序是:There is a man before the gate。还有如:汉语的状语顺序为:时间状语—地点状语—方式状语,而在英语中,其状语顺序为:方式状语—地点状语—时间状语。
1.2.2 关联词语不对应
英语注重显性连接,注重句子形式与句子结构的完整。而汉语注重隐形连接,注重逻辑关系,意义上的联系,所以汉语中连接词用的比较少。比如想要表达:他告诉我们这件消息,他很兴奋。英语是When he told us the news he was very excited。又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We will not attact others unless we are attacked。
1.3 母语负迁移在篇章层面的表现
卡普兰认为,英语段落先有主题句,后接自然衔接的例证句,而后收尾,或先有例证,后以主题句收尾,即典型的归纳与演绎型段落。但汉语讲究委婉,不习惯直接论证段落主题,先在外围团团转,比如铺陈,即反复说一件事,为后面的情节做好铺垫。学生在限制一次性塑料袋使用的作文中写出了这样一段话:Plastic bags were used widely.People went shopping with them.What’s more,they put foods into various plastic bags.But earth and caused white pollution.这是三段中的第二段,在第一段中已经提到了塑料袋的广泛使用和带来的方便,第二段本来直接说危害就行了,结果第二段的前三句又在描述塑料袋使用的广泛性,主题不明确,重复,重点不突出。其中还有由于母语负迁移导致的词汇和句法的错误。
2 如何应对母语负迁移对学生写作造成的影响
要放弃汉语思维,首先要从输入上下手,就是多听多读,给学生提供地道的英语表达和语言结构输入,积累写作素材,培养语感,了解英语思维方式。模仿和背颂英语文章也是锻炼学生英语思维的绝好的方式,比如新概念英语就是很地道的英美文章,背诵了之后经典的英语句式就会脱口而出。
2.1 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
要尽量给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可以利用多媒体,角色扮演,举行电影配音比赛,英语歌曲比赛等活动等。增加试听输入,拓宽活动空间。
2.2 多听多读,背诵经典文章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甚至背诵各种美文,名人演讲,新概念英语等文章可以培养学生语感,消除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老师可利用课前class report让学生养成背诵的习惯。
2.3 鼓励学生运用英语思维
教师应鼓励学生形成英语思维的意识。避免英汉互译式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用英语的方式直接地思考。
3 结束语
该文分析了母语负迁移对大学英语写作的表现和影响,以及应对策略,目的是客服写作中的盲目性,减少干扰。在写作过程中要尽量运用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的方法,比较两种语言的差异,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从而写出更加地道连贯的英语作文。
参考文献
[1]刘宓庆.汉英对比研究的理论问题[A].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邓鹂鸣.注重背诵输入,克服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J].外语教学,2001(4).
[3]俞理明.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Joan Pinkham,姜桂华.中式英语之鉴[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浅谈语用负迁移对翻译的影响 篇5
浅谈语用负迁移对翻译的影响
语用迁移是语用学所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在翻译实践中出现的语用负迁移现象的分析,提出导致语用负迁移的原因在于学习者对荚汉两种语言本身及其文化了解得不够深入,因而在翻译过程中不能进行相应正确的`转换.构建语用翻译能力不仅要有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语言学知识,还应具备相应的文化意识.
作 者:李珑珑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 刊 名: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英文刊名:MODERN CHINESE 年,卷(期): “”(2) 分类号:H1 关键词:语用迁移 语用负迁移 翻译负迁移策略 篇6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 汉语负迁移 句法 影响 应对策略
一、汉语负迁移对高中英语写作中句法影响
1.负迁移对句子结构的影响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运用的英语句子结构通常与汉语句法相似,会有意回避使用与汉语句法差别大的句子结构,这是造成我国高中生英语写作句式乏味、单调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国学者认为,意合与形合的对比是英语和汉语的重要区别。在多数印欧语言和英语中,多用so that,so,in order that,when,because,although,if等连词明确表示句子的从属关系。但在汉语中人们不习惯采用连词把两个句子的内在关系表现出来,而是通过句子本身的意思体现出来。学生经常忽视英汉语法中的重要差异,导致他们在英语写作中经常出现单句独立性强、语句结构松散、语句过短等问题。
2.负迁移对句型的影响
对比英汉句型可知,主语是英语的结构重心,谓语受主语的限制,其他成分则向主谓靠拢。但是汉语的结构重心是主题,句子中其他成分不受主题的限制,语义实现评论和主题的隐性连接。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经常在英语句子中迁移汉语句型。如“The film she has seen many times.”根据英语动宾的搭配要求,应该写成“She has seen the film many times.”“The film she has seen.”的表述显然是受汉语句式的影响所致。根据英语和汉语的句法关系,英语主语限制谓语,应根据主语的数和人称确定谓语动词形态;而在汉语句子中,主语不限制谓语,谓语动词不存在形态变化。受到汉语影响,学生没有关注英语句子中主谓数和人称上的一致,经常写出类似于“Quite a few people is going to arrive early.”的句子。
3.负迁移对句子语态的影响
现代英语有被动和主动两种语态。其中,动词的基本形式是主动语态,表明动词动作执行者是主语,施事关系存在于两者之间;动词被动形式则是被动语态,构成部分包括助动词和动词的过去分词,表明动词动作的接受者是主语,受事关系存在于两者之间。英语中被动语态这一语法现象很常见,很多表达习惯中都有被动句。而汉语具有缺乏形态变化的特点,语态变化这一现象并不发生于动词本身。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高中生在英语写作中更加倾向于使用主动语态,会写出“When ice heats, it changes into water.”这样的句子,学生会根据汉语习惯对“冰加热”进行主动语态的表达,导致英语作文刻板生硬、句型单一。
4.负迁移对句子时态的影响
在时态体系方面,汉语和英语有着巨大差异,英语有多达十六种时态,具有不同的形式;而汉语时态的变化主要通过时间副词做状语,或者“过”“了”等虚词做补语来实现。受汉语的影响,高中生虽然对英语这种语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在实际运用中,经常会忘记时态的变化,以及如何运用时态,所以常常会写出“What happen at yesterdays meeting?”“ Next week I am in China. ”这样的错误句子。
二、应对策略
高中英语教师应充分重视汉语负迁移对高中生英语写作句法的影响,改善目的语输入质量,优化学生的学习任务,从而提升学生的习得速度。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完善教学策略,保证学生训练和引导活动的针对性,把母语负迁移影响降至最低。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刻地认识英汉句法的差异点和相似点。让学生理解汉语和英语的差别是帮助他们进行英语学习的有效途径,学生只有了解英汉句法差异后,才能在最大限度上避免母语的干扰,进而降低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提高英语写作句法运用的能力;另一方面,英语教师应归纳、总结学生常见的英语句法错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句子结构。此外,高中英语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学生句法表达的流畅性和准确性,鼓励学生不断尝试新的句型。
三、结语
高中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汉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句法的影响,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进而推动英语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
负迁移策略 篇7
关键词:母语,负迁移,英语写作
一、引言
目前, 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与学习中, 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 但遗憾的是, 收效不甚明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笔者认为母语的负迁移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原因之一。在英语写作的教与学中, 我们需要认识母语负迁移的主要表现形式, 从而避免或减少英语写作中负迁移的发生。笔者将从词汇的使用、句法的使用、和篇章结构三方面分析大学生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的表现及指出相应的策略。
二、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
1、词汇使用中的母语负迁移
从词汇的词形看, 与英语相比, 汉语中名词词形没有单、复数区分, 也没有可数、不可数之别。受汉语习惯的影响, 学习者在词形运用当中, 常常会出现主谓搭配不一致, 第三人称单数一般现在时形态误用等错误。例如:1) The quality of these furnitures are very good.例句当中, 学习者明显没有注意到“furniture”为集合名词, 无复数形式存在。2) He learn English very quickly.这句话中, “learn”应为第三人称单数形式“learns”。
从词汇的搭配看,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 由于受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负迁移影响, 往往会进行不恰当的类推, 从而出现“中式英语”的现象。例如:表达“浓咖啡”这一事物时, 学生多用“thick coffee”而不是“strong coffee”。表达“吃药”这一动作, 学生多写成“eat the medicine”, 实则应为“take medicine”。
2、句法使用中的母语负迁移
母语的参与和干扰在句法表层变的更加明显。学生在英语写作中, 总是在脑海中先出现汉语, 然后将内容翻译成英语。如:汉语的“我们每天下午都在操场玩。”与英语的“We every afternoon play on the ground.”、“我们的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Our hometown has taken place great changes.”的一一对应。显然学生受到母语句型很大的影响, 对英语句型惯用表达法缺乏熟悉。
在语序方面, 英语语序一般为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而汉语语序位置非常灵活,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句子所需表达的意思。例如: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学习者受汉语语序表达习惯的影响, 常将此句写成“I think it’s not right.”。依照英语习惯表达法, no应在think之前, 即“I don’t’think it’s right.”。
在汉语中, 一个句子不限只有一个动词, 可以连续使用多个动词, 即“动词连用”, 而在英语句型中, 除并列句动词谓语外, 每个单句中只能使用一个定式动词。这类用法上的差异使中国学生很容易受汉语句法习惯的影响而产生错误的英语句子。此外, 汉语的主从句连接结构常使用成对的连接词表达主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虽然……但是、因为……所以”。而这种结果在英语句法结构使用中却是错误的, 只能使用其中一个连接词。例如:“Although I know English is very important, but I don’t like it.”。“although”和“but”两个连接词在使用中我们只能二者选其一。
英语和汉语在被动结构表达上也存在差别, 助动词be是英语被动句中的重要元素, 但汉语被动句中却不存在助动词。这两者的差异经常会导致学习者在使用被动句表达中产生错误。如:“The job can’t finish by 5 o’clock.”。正确的表达法应为“The job can’t be finished by 5 o’clock.”。
英汉写作风格截然不同。汉语写作中喜欢引用名言警句, 使用华丽的词藻和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加重文章的含量。常用语句有“Practice makes perfect.”,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等。但英美文化推崇想象力和创造力, 避免使用别人说过的话, 更多的倾向于用自己鲜明具有个性的语言来表达情感, 阐明观点。
三、减少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的应对方法
1、正确认识母语负迁移
首先, 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全面认识母语负迁移的过程, 将它视为一种交际和学习的策略, 而不是一种阻碍。具体来讲, 面对学生在学习和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母语负迁移,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指出错误, 更要让学生明白这种错误源于母语负迁移。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全面了解负迁移的概念, 从而帮助他们意识到不能正确运用目的语的真正原因所在。
2、加强语言文化练习
加强学生的英汉语言文化练习是《课程要求》所规定的内容。教师应将英汉语言在英语课堂上进行必要的比较练习, 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语言意义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了解, 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法律、历史等背景, 避免学生直接把汉语思维模式移植进英文。广泛地阅读、背诵, 积累英语语言知识。扩大英语的阅读量, 大量阅读地道的英语语篇, 学习语法和句法, 体会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写作技巧, 从而将这些知识应用到英语写作中。通过练习, 增强语感和对英语语言的敏感度, 逐步形成英语语篇结构、段落格式等方面的英语写作, 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3、更改作文批改模式
在英语教学过程当中, 笔者发现, 学生对批改过后的作文, 除了在分数和评语方面稍加留意, 很少注意文章当中指出的错误。这种习惯导致本可以在短期内消除的母语干扰所造成的错误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在之后的作文当中。在这种教学模式当中, 教师付出了大量的劳动, 而学生的写作能力并未得到提高。追其原因, 笔者认为是由学生缺乏自我纠正意识所导致。为了提高学生自我纠错意识和纠错能力, 笔者认为, 教师可以让学生互改、互评, 典型的错误可以在课堂上集体讨论, 共同纠正。因而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认识能力, 是他们在错误中吸取教训, 取得进步。
四、结语
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 让母语负迁移在大学英语写作中普遍存在。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影响, 教师应随时启发并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对比差异的能力。学生也应大量的储存语言输入, 积累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英语表达, 同时及时改正自己写作中受母语迁移所产生的错误。只有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方共同努力, 才能最终培养学生较强的英语输出能力。
参考文献
[1]唐承贤.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研究评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05) .
[2]文秋芳.母语思维与外语写作能力的关系:对高中生英语看图作文过程的研究[J].现代外语, 1998 (04) .
负迁移策略 篇8
“迁移” (transfer) 是一个心理学术语, 指的是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或技能对新知识或新技能的获得的影响这一现象。而与外语习得和学习有关的语言迁移理论则是在50年代提出来的, 它指的是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 试图借助于母语的语音、词义、结构规则或文化习惯来表达思想这样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在外语学习中十分常见, 尤其是在外语学习的初级阶段。语言迁移一般有两:即正迁移 (positive transfer) 和负迁移 (negative transfer) 。当母语的某些特征同目的语相类似或完全一致时, 往往出现正迁移;而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相迥异时, 学习者若借助于母语的一些规则作为拐棍, 就会产生负迁移现象。正迁移有利于外语学习, 负迁移则阻碍外语学习。
语言迁移理论在五六十年代对外语习得和学习的研究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当时人们从各个方面对语言迁移现象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有的人认为, 语言迁移现象是语言习得的一种主要障碍, 也有的人感到语言迁移现象在外语习得过程中并不是至关重要的, 还有的人认为, 语言迁移是语言习得的一个发展过程, 它在外语学习中不是一个有意义的因素。虽然人们对语言迁移现象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 但这些研究却说明了语言迁移现象已在外语习得和学习的研究领域里受到了高度的重视。50年代盛行的对比语言学 (也称对比分析研究) 和60年代提出的错误分析理论等都是与语言迁移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的。
二、英语学习中负迁移的几个层面
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不仅出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系统本身的几个层面上, 而且在语用层面上也普遍存在。现以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为例, 分别对这几个层面上的负迁移的情况进行一些简略的讨论。
1.语音层面上的负迁移
从语言的语音系统的角度来看,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英语是一种主要依靠语调来区别句义的“语调语言” (intonation language) ;而汉语则属于以声调区别字义的“声调语言” ( tone language) , 这两种语言在音位的数量及其组合方式上是不完全一样的。这些音位系统上的差异往往是造成中国学生语音迁移的主要原因。例如, 初学英语的中国学生经常把thin 读成sin, 把blow读成below, 就是因为英语中有这一音位和/bl/这类辅音音位组合而汉语则没有所造成的负迁移。又如, 英语既有以元音结尾的开音节的词, 也有以辅音结尾的闭音节的词;然而汉语的“字” (语素或单音词) 都是单音节的, 基本上都属于开音节的, 元音或次元音结尾占绝大多数, 只有少数以鼻辅音结尾。由于汉语的这种语音上的特征, 初学英语的中国学生往往容易在读英语闭音节的词时, 在结尾的辅音后面不自觉地加上一个元音, 即把work读成worker一词, 把bet读成better。
外语学习中产生的语音负迁移往往十分顽固, 即使学习环境很好, 学习者也非常努力, 但最终他的语音也是无法达到操这种语言的本族人的水平。因此, 在外语教学中对外语语音的要求不能过分强调, 不必为获得不切实际的完全纯正的外语语音而花太多的时间。语音教学应以满足外语交际为目的。对于能区别意义的音位与音位手段必须重视, 而对于非音位的不区别意义的语音差异不必过分要求。
2.词汇层面上的负迁移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时词汇层面上负迁移的情况比较复杂, 类别也比较多。大体说来, 这一层面的负迁移较多地体现在词义和词的搭配两个方面。
词义方面主要有:
1) 词的概念意义 (或外延意义) 不同或它所指的范围大小不等而造成的负迁移。例如:“爱人”一词在现代汉语里一般用来指自己的配偶 (丈夫或妻子) , 而英语中的lover—词, 在英美社会指的是情夫或情妇, 它与husband或wife的意义是不一样的。“爱人”和“lover”二词概念意义不同, 学习英语时, 有的人误将lover理解为“爱人”, 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丈夫或妻子时说:“He (or She) is my lover.”这就是词义负迁移的一种现象。又例;英语中的intellectual—词与汉语的“知识分子”这个词组, 两者在概念意义上都指的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但它们所指的范围却不尽相同, 在英语中, intellectual是指高级的知识分子, 不包括在校或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内;而在汉语中, “知识分子”所指的范围要广得多, 不仅包括了大学生, 有时连中学生也包括在内。
2) 词的内涵意义不同引起的负迁移。有的词虽然在不同的语言中它们的概念意义相同或相近, 但其内涵意义却相差甚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语言的文化背景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学习外语时, 若不注意目的语词的内涵意义与母语相应的词的内涵意义之间的差异, 也会出现词汇层面的负迁移。例如:英语的口 propaganda—词和汉语的“宣传”一词, 它们的内涵意义是不同的。英语中propaganda带有贬义, 是指把自己的偏见强使别人信服的意思, 而汉语的“宣传”一词则通常用作褒义。又例如:汉语中的“狗”一词常带有“令人讨厌、卑鄙”等不好的内涵意义, 这种内涵意义在许多词语中都有所反映, 如“走狗”、“狗胆包天”、“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而dog—词在英语里则完全没有任何不好的内涵意义, 而常常用来表示“忠实”、“友好”、“可爱”等内涵意义。如:
You are really a lucky dog, John.约翰, 你真幸运!
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
词的搭配方面:
每一种语言在词与词的搭配上都有一些各自特有的方式和习惯。词的这一特征很容易引起外语学习过程中词层面上的负迁移。如下面这些英语短语搭配上的误用就是因为学生将汉语的搭配习惯错误地迁移到了英语中去。
learn knowledge学习知识
raise a request提出问题
the public medical care公费医疗
3.句法层面的负迁移
句法层面的负迁移在外语学习的基础阶段较为普遍。学习者由于目的语的句型掌握得不多, 在表达新的意义时, 常依赖于母语的句法知识。当同一意义母语和目的语句法表现形式相异时, 便会产生句法层面上的负迁移。初学英语的中国学生在句法层面常出现的负迁移情况也比较复杂, 以下仅举几例予以说明:
1) 在时间意义的表达上
时间意义的表达, 英语是反映在动词的时和体这两个句法范畴上, 也就是说, 时间的表达是在动词的形式上表现出来, 而汉语则依靠表示时间的副词 (如“曾经”、“正在”、“巳经”、“将要”等状语或利用虚词“着”、“了”、“过”等作补语这一语法手段来体现, 动词本身则无任何变化。这种句法表达上的差异使初学英语的中国学生在用英语表达时间意义时, 很容易受汉语句法习惯的影响而产生下面这类不正确的用法:
What do you say to him?
I have given the book to him yesterday.
They go there with us last week.
2) 在语序上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序上也有较大的差异, 如句法功能上起定语作用的短语或从句在汉语中通常前置, 而在英语中则后置。如:旧金山是个容易喜欢上的城市。San Francisco is a city easy to fall in love with.又如某些副词, 尤其是表示频度的副词, 如“总是”、“经常”、“几乎”、“通常”等, 在汉语中的语序是比较固定的, 常位于动词的前面;而在英语中, 其语序则取决于谓语动词的类型。下例中副词often语序的误用是受汉语的影响造成的:
He often is the first to come to school.他经常是第一个来上学的。
3) 连词的使用上
汉语句法结构中常有“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等一类的连词短语, 而在英语的句法结构中却极少存在这种连词并用的情况。下例中的这类由于受汉语影响而产生的连词并用的句法负迁移现象, 在初学者的英语表达中也是时常见到的:
(1) Because it was raining, so I had to stay at home.
(2) Though the task was difficult, but he finished it on time.
三、应对母语负迁移的策略
1.正确认识和面对汉语负迁移现象
负迁移的本质是在外语习得过程中母语对学习者造成的负面影响, 使得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使用外语过程中出现困难、错误、违背等现象。这种干扰现象是母语和外语之间的各种差异造成的, 是外语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事实。我们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 积极面对, 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采取适当有效的应对策略, 使这种副作用减少到最小程度。作为教师, 要对学生由于母语负迁移造成的Chinglish和错误持理解、宽容的态度;作为学生, 要对这种学习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持正视、积极应对的态度, 尽力排除焦虑心理。
2.了解汉语和英语之间的文化差异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由于缺乏母语与目的语文化差异的意识, 导致语言学习和使用过程中出现诸多母语负迁移现象, 给学习和交际带来不少障碍和失误。语言学家拉多 (Robert Lado) 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 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 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因此, 在英语学习中, 一定要重视不同文化知识的了解和对比, 把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这样能够减少负迁移的影响, 学到地道的英语。
3.重视英语语料输入
克拉申 (Krashen) 提出:“外语学习想取得成功, 须有丰富的目标语料及其有关知识的输入。没有大量的输入, 外语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 没有源头则无法进行信息输出。只要大量输入语言信息, 在目标语语料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 学习者才能输出信息”。学习者通过大量阅读、背诵英语语言信息, 可以丰富英语语料库, 为学习者提供输出信息, 并通过模仿和活用, 使输入材料内化为学习者的语言, 从而形成自然、流利的语言表达。通过阅读、背诵各种体裁的范文, 学习者可以扩展和丰富自己的隐性语言知识, 锻炼英语思维习惯, 有效克服母语负迁移。
4.克服汉语思维定势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所谓“思维定势”, 就是人们长期按照一种固定的、习惯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的习惯。英语学习过程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 其中的很多要素都受到已有习惯和固有思维惯性的影响。当思维的这种强大的惯性或顽固性逐步深入到潜意识, 成为不自觉的、类似于本能的反应的时候, 就会给语言学习带来困难和阻力, 学习者就会不自觉地“陷入圈套”, 犯一些“可以理解的错误”。如何减少和克服这种思维定势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每个英语学习者必须面临的重大挑战。我们认为行之有效的做法是, 学习者要充分认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 培养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学习英语时要无条件地接受英语的习惯表达方式, 对英语知识点的记忆尽量做到准确无误。另外, 学习者要像马克思说的那样, “学习外语时要忘记自己的母语”, 力求摆脱母语思维定势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四、结语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句法等层面存在差异, 造成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可以理解的错误”, 这些错误很多是母语负迁移引起的, 而英汉两种语言存在其中的两种不同文化和思维方式是造成母语负迁移的主要因素。正确认识认识汉语负迁移现象, 了解汉语和英语之间的文化差异, 重视英语语料输入, 克服汉语思维定势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可以有效地减少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
摘要:负迁移是在外语习得过程中母语对学习者造成的负面影响, 是阻碍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阐述了英语学习中汉语负迁移的几个层面,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应对策略, 以期有效地减少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
关键词:英语学习,负迁移,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2]郭铭华.论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2) :24-27.
[3]贾京, 刘翠莲.试论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J].外语教学研究, 2008, (1) :183.
[4]俞理明.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回顾、反思和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5]杨志宏.英语思维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 (4) .
负迁移策略 篇9
目前,对母语迁移的研究发展地十分迅速。在这个领域里已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母语负迁移现象来提高学生对母语和二语差异的认识。它主要集中在对中学生英语写作错误的研究以及对错误类型和原因的分析。
对于负迁移现象,找出解决办法是必要的。在一段时间的调查之后,本文试着提出了几种降低英语写作中因负迁移而引起的错误的办法。
1 语言迁移理论的研究背景
迁移(transfer)一词实质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它是指把先前学到的行为或知识转用到以后的信息中去(Brown,2001)。对迁移和迁移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0多年以前(周谦,1997)。然而,对于语言迁移的理论的研究却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从那以后,语言迁移变成了第二语言习得、英语语言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对语言迁移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它们分别是:上世纪50-60年代的行为主义母语习惯迁移论(L1 habit transfer)以及对比分析假说(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60年代末至70年代的心灵主义迁移可忽略论(minimalist position)和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认知学的迁移制约论(戴炜栋、王栋,2002)。后来,语言学家们进一步把迁移理论划分为两个派别: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Odlin,1989)。如果母语的某种特征同目的语的一致时,这时,母语就会对目的语的学习起促进作用,从而出现正迁移。例如,如果学习者的母语同目的语有相同的句法结构,学习者在目的语的学习过程中对冠词、词序以及从句等的学习遇到的困难就会相对较少(Odlin,2005:36)。如果学习者把母语模式套用到目的语上,却产生了与目的语相悖的语法规则,这时,便产生了母语负迁移现象(negative transfer),或者说是干扰(interference)。例如:看书(read books而不是see books)
2 中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
由于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英语语言和汉语语言存在着显著差异,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也各不相同,母语的负迁移现象在所难免。在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过程中,最容易出现母语负迁移的主要体现着以下三个方面:词汇负迁移、句法负迁移、语篇负迁移。
2.1 词汇负迁移
2.1.1 词语累赘
词语累赘是指在一句话里用过多的单词去表达同一个意思。那些额外的单词使得语义重复。由于一些中学生的英语水平目前为止仍有待提高,当他们对某些词缺乏真正的理解时,就习惯性先汉语思维,然后逐字翻译,造成累赘。例如:
(1)The girloffered to help her mother do some washing.
(2)We share a dormitory
对于第一句话而言,“offer”这个单词本身就含有主动提供的意思,所以说“voluntarily”在这个句子中是多余的。对于第二句话,“share”含有共享的意思,故而“in common”出现在这个句子中就显得画蛇添足。
2.1.2 词的搭配
词汇方面的负迁移还体现在搭配上。很多英语单词既包含外延意义,又拥有内涵意义。而且,英语的词汇很多,很多英语单词的使用都与特定的语境息息相关。汉语总的汉字数相对于英语要少得多,但许多英语所表达的意义在汉语中都能找到与之意义类似的对应的表达方式。尽管在英语和汉语中,许多单词都有着大致相同的意思,但是很少有几组单词在词义和词汇功能方面能够完全对等。所以,由于中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再加上汉语的干扰,中学生难免会以为英语单词的搭配与对应的汉语完全一致,从而导致了搭配错误。
(1)learn knowledge(学习知识)
(2)English Speech campaign(英语演讲比赛)
(3)big rain(大雨)
(4)eat some medicine(吃药)
在英语中学习知识一般不用“learn”搭配,而习惯性用“obtain,acquire,gain,absorb”等词搭配。与此同时,英语演讲比赛正确是说法应该是“an English speaking competition”。在(3)和(4)中,实质上是英语里的一些固定搭配。“大雨”应翻译成“heavy rain”而“吃药”在英语里面对应的表达方式是“take some medicine”。
2.1.3 词的选择
在英语写作中,中学生常常犯的错误便是对词语的选择不当。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对汉字语义的负迁移以及逐字翻译。英语词与汉语词在意义上有完全对应、完全不对应和不完全对应三种情况。英汉两种语言发展变化的轨迹以及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大为不同,两种语言的词汇意义也有很大差异。很大一部分中学生认为每一个汉语词汇都可以在英语中找到相应的单词,进而把二者完全等同起来,进而导致了词汇选择的错误。比如说,汉语里的“水平”在英语里并不总是翻译成“level”。例如:
(1)提高生活水平to improve the living standard
(2)提高会话水平to improve one’s conversation ability
(3)提高科技水平to raise the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2 句法负迁移
由于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中学生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用英语表达出来的句子往往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动词形式,词序和流水句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2.2.1 动词的使用不当
动词在一个句子中处在相当重要的位置。由于受汉语结构的影响,相当多中学生觉得很难如预想的那样正确的使用动词。以致于在写作过程中他们常常不能正确的使用动词。例如:
(1)My parents is love me.
(2)Her name are Li Hua.
(3)Because air by people pollution.
(4)There have much cars.
在第一句中我们能够感知到学生要表达的意思是“父母是爱我的。”所以对于英语还处于初级阶段的学生来说,就容易把“is”加在“love”前面。他们没有弄清在英语里一个句子只能出现一个动词作谓语。在第二句中,应该把动词“are”换成“is”。在汉语里只有“是”。而在英语里面有很多单词都能表达“是”这个意思,例如“am”、“is”、“are”、“was”、“were”。犯这种错误的学生一般是不清楚这些词之间的区别,也没掌握好英语里的主谓一致。在第三句里,由于受汉语影响,学生省略了谓语“is polluted”而根据汉语意思“被人污染”直接翻译成了“by people pollution”。在最后一句中,正确的句子结构应该是“There are many cars.”
2.2.2 词序不当
在英语里,单词在一个句子中的位置是相对比较固定的。最基本的句型是“S+V+O”。而对于英语里的状语来说,通常位于动词后;与英语不同的是,汉语是左分支的语言,换句话说就是被修饰的成分位于修饰语后。这就导致了在汉语里位于动词前的状语要比位于其后的状语多(俞理明,2004)。由于汉语的影响,在英语的写作中,中学生也常常将状语位于动词之前,比如:
(1)I very like English(very much)
(2)He by bus goes to the school(by bus)
2.2.3 流水句
在英语里,一句话只表达一个意思。但是由于受汉语结构的影响,中学生容易把好几层意思融合在一个句子里,并且没有连词或者适当的标点符号。这就形成了所谓的流水句。流水句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融合句(fused sentence)和拼接句(common splice)。例如下面三个句子(何冰雁,1999)
(1)We are No.1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day we visited Hongying farm.
(2)We arrived at the farm at 8:30,the farmers gave us a warm welcome.
(3)Social conversations in England have changed over the years,the changes are gradual.
第一句属于融合句,其它两句属于拼接句。改正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用连词,或把后半句句首单词的首字母大写或用从句或者是加相应的标点符号。改正后的句子如下:
(1)We are No.1 middle school students.Today we visited Hongying farm.
(2)We arrived at the farm at 8:30.The farmers gave us a warm welcome.
(3)Social conversations in England have changed over the years and the changes are gradual.
2.3 语篇负迁移
由于受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的影响,西方国家在表述观点时习惯开门见山、突出重点、层次分明。而汉语为螺旋思维模式(spiral),在语篇中常见的现象便是“迂回曲折”,这就导致了中学生在写作时容易先对一个观点作出很长的铺垫,进而才进入主题。而英语里面强调的是在文章的开头就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而做进一步的阐释。
此外,英美国家习惯于客观性思维方式,语言力求客观、公正。所以,他们在英语写作里,多用被动句,比如说:“It is said that...”,“it is necessary that...”等。而汉语里常常本着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思想,形成了相对主观的思维方式。中学生在写作里就常常出现第一人称作主语的现象。比如说:“I think”,“I believe”等等。
3 英语写作中应对母语负迁移的策略
3.1 加强学生英语词汇和语法学习,熟悉英汉句法差异,积极扩充学生的词汇量
中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大小在英语书面表达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词汇量的大小决定了学生写作质量的高低。根据掌握程度,词汇又分为两种: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所谓积极词汇是指在写作和阅读中所必需的词汇。而消极词汇是指听力和口语中所要用到的。对于大部分二语学习者来说,消极词汇量总是远小于积极词汇量。教师必须加大对学生英语词汇量的扩充。让学生在掌握词语的外延意义的同时对内涵意义、情感意义等有一定的了解。另外,还要让学生对词语的搭配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正确运用词语。并且,分析学生在作文中犯的错误是否是因英语本身的语言困难造成的还是因母语的负迁移引起的,并采取积极的引导措施以克服汉语的干扰。
3.2 重视背诵输入
经过一定量的输入(input),一部分的输入会转化为吸收(intake),最后便会内化为学习者本身的语言能力并能够自动运用于产出(output)。背诵输入符合Kranshen(1983)的语言输入原理。我们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是在一个脱离目标语境的环境中学习的,一定的背诵是语言输入的最佳途径之一。通过加强学生的背诵输入,让学生背一些经典的句子、课文,能够加强学生对词汇和习惯表达的理解。让学生背诵一些精彩的段落、篇章,能够加强学生对英语语篇的认识。
3.3 进行框架写作训练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为学生提供写作范文,及时地向学生提供指导性地反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段落结构并列出写作框架,并且让学生有意识地模仿这个框架进行写作。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按规范不断练习,提高学生写作功底,为以后的自由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束语
英语写作反映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一个漫长且艰巨的过程。母语负迁移对中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也是在所难免的。怎样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让学生写出比较地道的文章,不管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应该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提高中学生对母语负迁移的认识有助于中学英语写作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中学生的英语思维模式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充分理解英语和汉语各自承载的文化差异。
摘要:语言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输入与输出的过程。写作,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是语言输出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是当代英语教学里所要培养的四种交际技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写作,中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培养和锻炼语言技能。对教师而言,他们可以通过批改学生的作文增进对学生英语水平和知识能力的了解。从而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写作对英语的教与学都有很大的意义。然而,写作又是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学生想写好英语作文,但新的语言知识又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在写作过程中难免用汉语进行思维,结果造成母语迁移的现象(尤指负迁移)。该文通过分析母语负迁移的表现,旨在采取相应的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对错误的自我监控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英语写作,负迁移,影响,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Brown H D.Principle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Odlin T.Language Transfer[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 sity Press,1989.
[3]Odlin T.Language Transfer: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5.
[4]戴炜栋,王栋.语言迁移研究:问题与思考[J].外国语,2002(6):1-9.
[5]何冰雁.英语高考书面表达部分考生典型错误分析[J].英语自学,1999(3):46-52.
[6]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外语学习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7]俞理明.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09-119.
负迁移策略 篇10
关键词:语言迁移理论,法语负迁移,教学策略
“迁移是目的语和以前习得的任何其他语言之间异同的影响, 语言迁移包括目的语之外的其他所有语言的各种影响”[1]P34。对于拥有多年英语学习经验的法语学习者来说, 如何掌握避免多语间的负迁移影响, 发挥正迁移的学习方法是极其重要的。同时, 对于法语教学者来说, 如何找到以英语为基础的法语教学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根据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 努力探索造成各种负迁移的原因, 并试图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造成语音负迁移的原因与教学策略
70% (图表) 的学生在语音学习中认为法语的拼读规则对英语造成了负迁移影响。这是因为英法同属印欧语系, 都属于拼音语言, 有很多相似之处。对英语学习者来说, 英语的语音体系牢牢印在脑海, 当遇到相同或相似的词汇时, 学习者会下意识的将两种语音混淆在一起, 产生干扰。如:chance英语读[t蘩a:ns], 法语读[蘩觔:s];photo英语读[foutou], 法语读[f蘅to]等。这种负迁移主要是由学生对语言拼读规则的发音混淆造成的。
所以, 对习惯套用英语发音的学习者, 教师在语音阶段一要注重课堂时间, 严抓出勤率, 遏制部分学生不专心听、不用功练的错误思想, 利用课堂的有效时间让学生积极投入课内活动。同时, 还要准备一些词汇供学生课外练习, 以增加学生的必要学习时间。学生通过反复、大量的发音练习, 争取自行找到不同语言之间的发音差别, 从而避免英式法语或法式英语所带来的负迁移影响。二要运用多媒体, 培养学习兴趣。对于初学法语的英语学习者来说, 经过好奇与新鲜感之后, 要经历两个月枯燥的语音模仿训练, 他们的学习兴趣会逐渐的消失殆尽。如果教师能适时地使用多媒体让学生聆听优美的法语歌曲, 观赏幽默的法语动画, 学生在领略法国文化的同时会重新燃起学习法语的兴趣。
造成词汇负迁移的原因与教学策略
自1066年诺曼底人征服英国起, 法语对英语词汇的影响就非常显著, 约有一万多法语词汇进入英语, 其中75%的法语词汇流传至今仍在英语中使用。据附表所示:同形同义与近形同义的法语词汇有利于英语学习, 占法语词汇总量的76.6%;而造成负迁移影响的同形同义与异形同义的法语词汇占23.4%[2]P4。虽然比例不大, 但这些词不是词形相同就是词义相近, 尤其体现在翻译与阅读中。如:panne法语“故障”, 英语“平绒”;pain法语“面包”, 英语“疼痛”;rue法语“街道”, 英语“悲叹”等。
针对同形同义或近形同义的词汇负迁移, 教师应采取“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据统计, 法语词汇中与英语词根、词尾相同或有规律可循的词汇占总词汇量的56.63%[3]P175。因此, 教师应把不同语言中的构词规律教给学生, 让学生自学。如:英语—ty词尾对应法语—té的名词:beauty (beauté) , difificulty (difficulté) 等。英语—al词尾对应法语—el的形容词:cultural (culturel) , intellectual (intellectuel) 等。针对同形异义与异形同义词的负迁移, 教师应加强词汇对比教学, 扩大词汇量。如:agenda法语“记事本”, 英语“议事日程”;attendre法语“等待”, 英语“参加、出席”;bureau法语“办公室、办公桌”, 英语“办事处、办事局”等。
造成语法负迁移的原因与教学策略
对外语学习者来说, 语法学得越好, 越能理解语言真正的“灵魂”, 越能避免说一口蹩脚的目的语。对学习英语的法语学习者来说, 他们已习惯将二者的语法进行对比, 但由于能力有限, 无法自行分辨出两者的细微差别;于是便错误的将两种语言的形同之处不假思索地互换使用, 从而造成语法上的负迁移, 这主要体现在写作上。如: (1) 词语层面错误, 包括拼写错误、词首字母大小写错误、定冠词使用错误和可数与不可数名词的混淆; (2) 词组层面错误, 包括形容词的位置、动词变位及介词搭配等; (3) 词语层面错误:许多学生会直接把法语单词借用到英语, 相同词性的词没有进行词义对比就直接应用到英语写作中等[4]P53-54。
据吴贤良认为, 运用英法比较法让学生在对比联想中学习和掌握法语语法, 比单纯用汉语或法语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5]P3。许余龙认为英法的语法体系存在诸多共同点, 学生学习时很容易将法语的语法内容与他们已掌握的英语语法内容联系起来, 所以英语与法语在对比分析的应用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6]P13。实践证明, 语法对比教学有助于学生透彻理解语言间的内部规律, 防止学生用熟悉的语法规律对新语言进行生搬硬套。
造成语篇负迁移的原因与教学策略
语篇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围绕语篇内容来组织教学活动, 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交际阅读能力。语篇教学中的负迁移大多源自学生因对语篇涉及的历史、文化、宗教、风土人情等知识的缺乏而导致的理解困难, 甚至是交际中断。所以, 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地传播异国文化。
语言间的负迁移影响对学生带来的不同程度干扰, 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任何教师都不愿看到的。因此, 教师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发掘与应用, 努力研究教学策略, 充分发挥多语间的辅助作用, 以减少负迁移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孙绪华, 《语言迁移理论对多语学习者英语习得的影响》, Jun.2007, volume5, No6
[2]周正言, 大学法语教学大纲1-4级词汇解析[J].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3]吕艳霞, 柳玉刚, 《对比语言学语法与公共教学》,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年第10期
[4]朱静芬, 《语言迁移对二外学习者英语写作的影响》, 《外语教学》, 2000年第01期
[5]吴贤良, 《公共法语》,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6
中介语石化与母语负迁移 篇11
一、石化现象的分类及产生的原因
Selinker早期在研究中介语时就注意到外语学习中的一些易石化的语言现象:无论学习者年龄的长幼,无论学习者得到多少有关目的语的解释和指导,在其目的语的中介语中总会出现其目的语的一些表达方式、规则和次系统。当学习者目的语水平有所提高时,这些现象表面看似已消除,但还会常常出现在目的语的中介语中。这些词语和表达结构长期重复使用会形成语言僵化即石化(fossilization)。这种石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目的语熟练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一)石化现象的分类
石化现象从性质上可分为暂时性石化(temporary fossilization)和永久性石化(permanent fossilization)。外语学习者在学习初期,他们的外语知识不断积累,持续提高,出现高峰期现象(climax)。达到高峰期后,外语能力的提高就会趋于稳定,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对于大多数外语学习者来说,他们的中介语只是暂时的石化。如果学习者再有机会接受良好的外语培训或接触自然的目的语环境,可以消除部分石化现象,使外语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Selinker将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归纳为五个:语言迁移;对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概括化;培训迁移;学习策略;交际策略。母语负迁移,即母语干扰,是语言石化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从母语的语音、词汇等负迁移的多个方面,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探讨中介语的石化现象。
二、母语负迁移与石化现象
语言迁移指学习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已掌握的母语知识来帮助习得新的语言。学习者在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会试图借助于母语中的语音、词汇、句法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种母语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积极的影响称之为正迁移,它有利于第二语言的习得;而消极的影响会阻碍学习者获取目的语知识,称为负迁移或干扰。母语负迁移是石化的一个因素。长期的母语负迁移对外语的习得产生干扰,甚至把母语中的语言形式错误地运用于目的语,这些形式僵化下来,就形成了中介语的石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语音干扰
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音系统,有各自的发音规则。尽管很多英语中的发音都能够在汉语普通话中找到近似音,但是部分音是汉语中所没有的,这就给中国学生完全掌握英语的发音造成了困难。很多学生在他们的发音里,sort与thought, sink与think没有区别。汉语是典型的声调语言,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种声调。例如,用四种不同的声调来读同一组声音组合ma,就会得到不同的汉字和其相应的意义:mā(妈)、má(麻)、mǎ(马)和mà(骂)。声调是汉语发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区分意义的功能。而英语是语调语言,同样的单词序列用不同的语调来读会体现不同的意思。同时,英语中单词中的重音有辨义的功能,而汉语单词依靠声调辨义。这种发音习惯迁移到英语中,常表现为读多音节单词时轻重不分,在交际中造成对方理解上的困难。
(二)词汇干扰
词汇是语言中最基本最活跃的部分,在语言的学习和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的过程中,容易犯“中式英语”的错误,即在理解英语单词词义时,将其翻译成汉语,然后根据汉语的意义和习惯去理解,从而造成负迁移。词汇负迁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新项/缺项干扰
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英汉语的词汇项目也不是一一对应的。英语中存在汉语中没有的词汇现象,对中国学生而言即是新项;同样汉语的某些词汇在英语中难以体现,對中国学生来说就是缺项。学生忽视母语和目的语的这种差异,就会导致词汇方面的负迁移。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说,忽略英语中冠词的用法是常见的现象之一,因为汉语中没有冠词这个词汇项目,像I have brother这样的漏掉冠词的错误在翻译和写作中经常出现。
2.内涵不同干扰
很多学生以为每一个汉语词汇都能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单词,按照汉语语义套用英语。其实,由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的影响,英汉词汇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完全对等。
在汉语中,单纯一个“看”字就可以表达“看电视”“看电影”“看书”等多个意思,但在英语中却不是这样。初学者对此知之甚少,因此常写出这样的中式英语,如“see a newspaper”“look a book”等。殊不知汉语中的“看书”“看报”实际上是“读书读报”。词汇干扰在文化色彩浓厚的词汇方面尤其突出。如汉语中有“望子成龙”的说法,而在英语中龙总是和邪恶联系在一起,因此将“望子成龙” 翻译为“long to see him to become a dragon”是极不恰当的。
3.习语迁移
每种语言都有丰富多彩的习语,具有浓厚的民族、历史和地方色彩。许多习语包含着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文化底蕴。对于外语学习者,习语的理解和运用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常常用母语知识理解目的语的习语,导致负迁移的发生。在汉语中,许多关于狗的习语都给人们不好的联想,如“狗眼看人低” “狗仗人势”等。但是狗对英国人来说,既可以用来看门或打猎,也可以作为人的玩伴和爱物。所以英国人常用关于狗的习语来比喻人的生活和美好的事物,如用a lucky dog来形容幸运儿;a top dog来比喻重要的人;Every dog has his day来说明凡人皆有得意时。忽视这种习语的差异,往往造成理解和交际偏差。
三、减少语言石化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尽管语言的负迁移对石化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可以找到合适的途径,减少语言负迁移对中介语石化的影响,最终促进外语的学习。从负迁移的角度来探讨减少语言石化,可以外语的输入、输出和文化的交流为出发点。
(一)课堂语言的输入
由于母语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有意识地对英汉进行比较,找到两种语言的异同,尤其要重点比较不同之处,提醒学生目的语的语言形式,尽量避免负迁移的发生。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适当增加输入量,让学生多读多听。当学习者达到一定的语言训练水平时,可以适当提高目的语输入的难度和语言材料的多样性。同时,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
(二)学生语言的输出
负迁移策略 篇12
关键词:兰州方言,英语语音,负迁移
语音学习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和关键, 在影响中国学生语音学习的诸多因素中, 学习者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对其英语语音学习的干扰和阻碍不容忽视。兰州方言与英语无论在语音、语法还是在词汇上都有各自的语言特点。初学英语的兰州学生往往习惯用兰州方言的发音作为学习英语的唯一依据, 这就很容易把两种语音混淆起来。本文将具体探讨一下兰州方言在方言区学生的英语语音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及应对策略, 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好地克服方言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干扰。
一、语言负迁移现象
20世纪90年代, Rod Ellis将母语迁移归纳为四个方面, 即正迁移、负迁移、回避和过度使用。笔者在此只介绍语言迁移理论中的负迁移。在语言迁移理论中, 当母语与第二语言在习惯、模式、规则等方面有差异时, 学习者会把母语规则迁移到第二语言的学习中, 使习得过程受到母语的干扰和阻碍, 这时母语习得的影响是消极的, 这种影响就被称为语言的负迁移。【1】
二、兰州方言与英语语音的差异
普通话声母是舌尖后擦音、塞擦音, 韵母是合口呼的字, 在兰州话中声母都变成了唇齿擦音、塞擦音。【2】这就对兰州人在读一些单词的时候造成干扰和阻碍。下面是从元音和辅音的角度来比较兰州话和英语发音的差异:
(一) 元音方面的差异
1、元音[e]在兰州人看来似乎比较容易读准, 但实际上, 不少人发此音时舌前部没有抬到一定的高度, 而兰州方言的哀代替英语[e]的发音。将字母F, L等等读成“艾弗”“哀勒”。又造成一元音的发音错误。
2、兰州方言中没有[æ]这个元音, 因此很多兰州人对这个音素的掌握感到吃力。常犯的错误之一是用兰州话的“e”或者“ε”来代替它的发音。这样不但掌握不好此音的舌位, 就连长度也由一般短元音代替了。
3、相对来讲, 兰州话的开口度比英语要小, 所以兰州学生对一些开口度较大的词拿捏的很不好。比较典型的是双元音[ai]的读音, 通常把它和[ei]混同起来, 例如, 将my读成may, 或是将y读成“外一”等等。
4、所犯原音[ʌ]的读音错误恰恰和[æ]相反。发音时口张得太大, 而嘴角不向后裂.发成了近似a (啊) 的音.而将cut[kat];come读成[kam]….
(二) 辅音方面的差异
1、[n, ŋ]不分
兰州话中没有[ŋ]这个音位, 凡是碰到[ŋ]兰州人统统以前鼻音[n]来代替。如:永和云, 红和混, 明和民等在兰州话中是没有区分的。但在英语中[n]和[ŋ]的分界是十分明显的, 并且有词义的区分。比如有些人将thing读作thin, 这是一大难关。
2、[w.v]不分
兰州话中没有[w]这个音素, 不少人读此音时总习惯咬唇而发成[v]。例如:把way发成[vei], 把very well读成[verl vel]等。
3、[n、l]不分
[n]和[l]在英语中是两个不同的音位, 它们两个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但在兰州方言中l和n是同一个音位的自由变体。 (兰州人用l的时候比较多, 常把“哪里”念成“拉里”, 把“奶奶”叫成“来来”等等。) 因此兰州的学生很容易将口语中的习惯带到英语语言的学习中来, 造成了分不清night和light;lead和need:life和knife等等语音错误。
三、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 为了加速英语的学习和提高英语发音的准确性, 以下将会提出一些方法及策略, 来帮助大家减少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干扰以及负迁移。
(一) 大力推广普通话
随着时代的发展, 大力推广普通话是毋庸置疑的。通过对比, 普通话和英语语音的发音更相近,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的老师应该做好榜样,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使用规范的普通话, 并且要求学生使用普通话, 提高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意识。
(二) 重视国际音标的学习
努力克服兰州方言对英语发音的干扰, 国际音标的学习可以说是语言学习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过去很多同学只注重应试的成绩而忽略了听说能力, 现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 多媒体已经在很多学校得到使用, 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获得大量的资料, 在课堂上便可以利用, 例如老师可以通过图片向同学们展示不同的舌位以及口型, 更加直观的让学生了解音标, 课后可以借助网络下载大量语音音频, 再通过不断地模仿和练习, 能够使得发音更加规范。
四、结束语
语言的负迁移是多方面, 多层次的, 以上只是简要举例了兰州方言语音系统对英语学习者的负迁移作用, 当然, 语言也有它正迁移的方面, 兰州方言和英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 思考如何进一步排除兰州方言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困难, 这是当务之急。但是由于方言对于母语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要想克服其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干扰, 只要学习者用心学习, 学会对比两种语言的异同点, 重视初学阶段的语音要求, 严格区分两种语言的发音方式, 研究语言的迁移规律, 把迁移理论运用到英语学习中是提高英语学习效果的较好尝试。
参考文献
[1]刘丽新, 刘旭彩.方言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4) :80-81.
[2]高葆泰.兰州方言音系[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
[3]张文轩, 莫超.兰州方言词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4]戴炜栋, 王栋.语言迁移研究:问题与思考[J].外语界, 2002 (6)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