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学习模式

2024-10-20

迁移学习模式(精选10篇)

迁移学习模式 篇1

Flash是目前Internet上最流行的动画制作工具之一, 可以方便、高效地制作高品质课件动感网页、时尚LOGO、纷繁广告、MTV和互动游戏等, 其市场应用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而当今社会已进入“技术时代”, 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Flash课程以其自身专业技术灵活有趣、应用领域广泛普通的优势深得职业、技工等院校学生的喜爱。因而, Flash课堂教育教学方法也成为一个热点出现在各个学校中。近年来, 在课改的新形式下, Flash课堂的教学出现了不少独具特色的方式方法, 较之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有很大的进步,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 Flash课程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 对学生的操作技能有较高要求的同时还对学生的Flash设计理念具有更深的期望。鉴于高职、技工类院校学生本身的学习习惯较本科类院校学生较差, 对学习的迁移能力也相对薄弱的特点, 要使学生真正掌握Flash课程的精髓, 无论是在知识的讲解还是在课堂的组织上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一当前Flash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1 Flash传统教学模式:重“文”轻“武”

以教材为中心是Flash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 教师按照课本编排的顺序讲解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表现形式, 采用一周四节, 两节多媒体教学, 两节上机操作为主要实施手段。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过分注重课本知识, 按部就班, 学生只能担任“操作工”的角色, 对照课本或教师的操作步骤机械模仿。Flash传统教学模式下, 往往会产生以下弊端:

第一, Flash课堂教学容易走入“照本宣科”的尴尬境地。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使学生在相应的能满足需要的活动中表现出认真、紧张、主动而顽强的态度。这种态度表明学生对待学习任务、学习对象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传统Flash教学模式对教材的过分依赖, 会使得学生对本课的学习产生惯性疲惫。没有了良好的学习动机, 正如前苏联学者G.索洛维契克指出, 学习中的恶性循环是:缺乏兴趣的动力, 会使学生成绩差一些;往后兴趣更弱, 成绩也就更差;兴趣再度减弱, 结果很少用功;兴趣全无, 成绩一团糟[1]。

第二, 以教师为中心, 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Flash传统教学模式都偏重于强调教师的主体性, 无形中忽略了学生的参与性。学生在Flash传统教学模式的学习中, 只能做简单模仿, 没有对开发Flash作品的发言权, 教材有什么就要做什么, 课本怎么做就要怎么做。被动的学习环境, 会极大削减学生的学习兴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明确指出, 没有任何兴趣, 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无法使学生快乐学习的教学方法不是成功的教学方法。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认为, 教学方法必须依据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乐趣。

2 Flash实例教学模式:“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在Flash课程的实例教学模式中, 以“实例”为中心, 通过演示实例, 分析实例, 把完成该实例制作所需要具备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融合到创作过程中。Flash实例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 Flash实例教学模式中, 却产生一个新的不容忽视的缺点, 实例随即选取, 为知识点而选取实例, 每个实例往往只能兼顾一个课时的知识点, 知识点的游离性与实例的随机性, 使得学生在学习Flash课程时很难形成合理完善的知识架构。加之, 职业、技工等院校学生自身在学习总结、学习习惯方面的欠缺, 往往使得Flash课程的学习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学生对实例掌握了, 却依然只是一个个实例而已。

二基于学习迁移的Flash课堂教学模式

孔子曾说过:“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从心理学观点讲, “举—反三”和“触类旁通”都是指先前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的促进, 所以都是学习的迁移现象。学生对其学得的东西, 不仅能重复、应用或表现, 而且能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推广类化。这种现象就是学习迁移。研究和掌握学生对Flash课程的学习迁移, 依其规律, 选择和编排课堂素材、合理组织Flash教育教学过程及正确选用Flash教学方法, 对提交Flash课堂教学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基于学习迁移的Flash课堂学习材料

第一, Flash课程的学习材料的组织和结构, 极大的影响着学习迁移。

在选取Flash课程学习材料的过程中, 教师切忌墨守陈规, 按部就班地按课本教材进行。教师应该注意把握课堂局部材料在Flash课程整体中的相对关系和意义,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种结构关系, 由易到难, 由浅到深, 分步骤且有层次, 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Flash课程。

在Flash的实例教学中, 针对基本绘图工具这一知识点, 会有丰富多彩的实例, 比如, 针对椭圆工具的练习, 常有的练习有:太阳, 花朵, 雨伞等等。但是, 实例教学中, 最大的问题是以实例为实例, 与后续的Flash知识点相互游离, 对于本身对知识整体把握能力相对薄弱的职业院校学生来说, 很难将之迁移到后续的学习中。因此, 在教学中, 学习材料的局部与整体的关联与布局是每个Flash教师所必须斟酌和把握的。

第二, Flash课程的学习材料的应用价值也影响着学生对Flash知识的掌握。

在Flash课程学习材料的选取方面, 必须把握好一个核心, 即越是具有应用价值的Flash课程学习材料, 越能产生迁移作用, 反之, Flash学习如缺乏应用价值, 难有应用或推广的机会, 在新学习中应用的机会不易为学生所察觉, 便难以产生迁移作用。一方面, Flash教学情境的选取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比如在表1中所涉及的学习情境的学习, 就是采取了学生最熟悉的腾讯“砸金蛋”活动。Flash学习贴近学生生活, 与实际生活一致, 是Flash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 Flash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习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另一方面, 在Flash教学过程中, 提供学生展示作品的平台。比如, 建议每个学生, 将自己的每节课的作品进度发布到自己的微博中, 教师通过@所教授的各个班级的学生, 将他们结合成一个便捷的Flash学习、评比平台。

2基于学习迁移的Flash课堂学习活动。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学习者在学习中采用的方法或感受到的刺激越是多样, 就越能有助于该学习的迁移。反之, 刺激越单一呆板, 就越难以产生迁移作用。因为原学习活动中刺激的多样性, 能增加它与新学习之间相似或相关的可能。因此, 丰富Flash课堂教学形式, 采取多方式、多渠道、多手段、多平台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实现Flash学习迁移的必由之路。打破传统的集体学习模式, 分组学习, 通过组间竞争, 刺激学生学习Flash的学习迁移能力;引入网络元素, 实时使用新事情刺激学生的学习迁移点;不断充实新的教学手段, 合理利用媒体教学资源, 以视、触、听为基础, 以变为核心, 以思为根本, 使教学活动多方位刺激学生学习的迁移度。

3基于学习迁移的Flash学习实践活动。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盖奇和贝尔林纳 (Gage and Berliner, 1992) 认为, 学习迁移指导应遵循原则之一:在要求学生能够迁移所学知识前提供大量有关的实践机会。因此, Flash课内和课外练习必须配合, 给学生不断提供应用机会。

总之, 基于学习迁移的Flash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给Flash课堂带来了新的视角, 体现了对学生学习主体的尊重, 是对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关注,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升也有很大的作用。同时基于学习迁移的Flash课堂教学模式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进一步实现Flash教学素材实时化, 全方位完善Flash课堂教学活动多样化等是我们今后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参考文献

[1]G.索洛维契克.趣味学习法[M].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5.

从顿悟谈学习迁移 篇2

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对学习迁移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实践上看。学习迁移的研究有助于指导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学习迁移与学生的能力和创造性密切相关。因为能力的形成需要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不断概括化与系统化,这种知识的类化过程其实也就是迁移过程。“为迁移而教”这一口号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是息息相关的。

学习迁移的研究主要解答的问题是,为什么前后学习之间会发生迁移。最先对学习迁移问题作出解答的是形式训练说,该理论认为,学习可以使人的相应的官能得到提高,前次学习使官能得到提高,就会对后来的学习产生促进,从而表现出迁移的效应。桑代克的迁移研究既否定了形式训练说的观点同时又提出了被称为“共同元素说”的迁移理论,他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前后两次学习只在内容上有共同元素,才能发生迁移。贾德根据其设计的水底击靶实验结果提出“概括说”的迁移理论,他认为,共同元素只是迁移的必要条件,两次学习之间发生迁移的基本条件是学习者对前一个学习情境的原理进行了概括。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迁移的关键是由于主体顿悟两种学习情境的共同关系。

回顾传统迁移理论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以往学习迁移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动物学习以及人类机械学习的领域,由于学习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学习迁移往往也需要用不同的理论来加以解释。如果用机械学习迁移的规律来解释有意义学习的迁移,用低级学习迁移的规律来解释高级学习的迁移,这会犯片面性的错误。针对传统的学习迁移理论的不足——无法解释人类的高级学习迁移,我们将考虑从新的视角以探讨人类高级学习的主要形式—一问题解决学习的迁移。

二、顿悟理论的概要

心理学家苛勒提出问题解决的“顿悟说”以来,学者们已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获得了许多启发性的发现。苛勒提出:顿悟主要是指通过观察对情境的全局或对达到目标途径的提示有所了解,从而在主体内部确立起相应的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关系完形的过程。

目前对顿悟现象的认知心理学解释有两种理论:表征转换理论和进程监控理论。表征转换理论认为通常顿悟问题会引导人们形成不适当的问题表征从而阻碍人们有效地解决问题,成功的问题解决取决于问题表征方式的变换。进程监控理论认为: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问题解决者寻求问题的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差异最小化的过程。

张庆林等人认为:顿悟的发生是由于在问题空间的搜索过程中突然获得关键性的启发信息,人们从试误转向更有效的启发式搜索。在这种情况下,搜索路线的不确定性大大降低,信息数量猛增,搜索效率大大提高,从而产生顿悟。如果个体能从已有知识经验中搜索到与当前问题解决相关的知识,并从中获取关键的启发信息,那么个体就能尽早获得顿悟,使问题顺利得以解决。张庆林进一步推断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分是“原型的激活”。所谓原型,是指能对目前的创造性思维起到启发作用的认知事件。这一观点更符合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思维特点,当人们面对一个疑难问题时,他便会从头脑中提取与当前问题相匹配的源问题来帮助其解决当前问题,但头脑中肯定还存在着若干干扰问题,因此是否能正确提取相关的认知事件,并从中获取重要的启发信息是人们解决问题的关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于顿悟问题解决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有的知识经验激活阈限较低,个体很容易激活它们,但对个体的解决问题过程可能会产生抑制和阻碍作用;有的知识经验激活阈限较高,个体不容易激活它们,但却是解决问题所需的原型事件。有的个体虽然在问题解决中激活了原型,但却不能从原型中获取关键的启发信息,而只注意原型的一些表面特征,因此也不能有效地解决顿悟问题。可以说,顿悟的原型激活说解释了问题解决的学习是如何发生迁移的。

加涅认为,学习既有简单的联结学习,也有复杂的、高级的认知学习。其中,问题解决的学习是最复杂、最高级的学习。问题解决在心理学中被定义为:超越过去所学规则的简单应用而产生一个解决方案。探讨问题解决学习中的迁移问题既有理论意义:它可以超越前人对学习迁移研究主要局限在简单学习的不足;同时也具有实践意义:它可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

三、问题解决学习中的“为迁移而教”

1.帮助学生正确表征问题

人在解决问题时,往往根据题目本身所提示的方式来表征,并在相应的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如果在这个问题空间中长时间地找不到解,或找不到新的算子能使问题解决取得新的进展,就应该寻找新的问题表征方式。而潜在的可能的新表征方式是很多的,这就需要在元水平空间中搜索一个恰当的表征。在描述问题解决时,认知心理学家常使用“问题空间”与“问题空间的搜索”这两个术语。所谓问题空间是指问题解决者在解决问题时所经历的各种问题状态,它是由问题解决者最初面对问题情境(起始状态),在抵达目的途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情境(中间状态),以及最终达到的目的状态所构成。按认知心理学家的设想,问题空间是一种状态的迷津,而算子是对各种状态加以转变的通路,问题解决过程实际上就是搜索问题空间的过程。即问题解决者必须找到一条通路,走出状态的迷津。

张庆林等人通过研究发现,长时间地停留在错误的空间中进行搜索,是顿悟的主要障碍,只要提前离开错误空间,就能提前顿悟。因此,在训练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心目中的想法,并提示学生,是使学生迅速摆脱对问题的错误理解,进入正确的解题思路的关键。研究表明,解决问题的成功关键不在于开始时运用什么策略,而在于如何对待自己所使用的策略,能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获取反馈信息,并反思自己的策略,即所谓适时运用元认知的功能去换用新的策略。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经常要求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或解题的过程,使学生养成反思自己学习的习惯,可使学生更顺利地解决问题。

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其实质是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经验与要学习的信息之间生成联系。在日常的教学中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或者画草图、列表、写方程式等来理解问题有利于学生迅速而正确地表征问题。如小学生通过归纳段意,或者在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经验之间生成言语和表象联系,可以提高理解问题的水平。此外,在听课或阅读过程中记笔记,回答与所学内容有关的问题,以及就学习内容作创造性类比等等,都有利于学生迅速而正确地表征问题。

2.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根据原型激活说,顿悟的本质是通过从头脑中提取与当前问题相关的知识经验(原型),但在已有知识经验中肯定还存在着若干其他的知识(干扰事件),是否能够正确提取相关的原型,并从中获取重要的启发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种理解是与我们日常的经验相吻合的。研究表明,原型事件的激活是自动加工的结果,是无意识的。从日常教学的情况来看,学生一般都是在课堂学习解决了某些例题,课后再解决作业中的问题。此时,教师往往不须对学生作任何的提示,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用课堂上的案例以解决作业中的问题。即所谓原型的激活是一自动控制的过程,随着原型题(如课堂中的例题)的反复出现,学生对相关的原型问题变得敏感,当作业中类似的题目出现时,原型事件会自动激活。据此,教师应在学生的原型学习阶段,加强对原型题的训练,使学生形成解题的基本技能。自动化了的基本技能可以不占用学生有限的记忆空间,学生因而能将更多的注意停留在诸如计划、监控这样的高水平技能上。

3.注意原型题的典型性,辅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

从顿悟的有关研究看,原型激活并不一定能保证问题的解决。因为原型中包含许多的信息,而其中只有关键的启发信息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实证研究表明,原型中所隐含的启发信息的激活,是一个控制加工的过程。对此,我们可理解为,日常的课堂所采用的先学习案例,然后由学生按例解题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解题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所学的案例。但学生能否从案例中领悟到其中的关键,与教师的教学密切相关。教师在讲解例题的过程,应引导学生注意例题中的关键信息,选讲的例题应有典型性,即应注意例题的“变式”。可以说,教师的引导和精细的讲解可以促进学生采用分析、归纳等有意识的控制加工方式,因此更容易在激活原型后,通过控制加工激活原型中所隐含的启发信息。可以说,此时应在注重训练数量的基础上,注重训练的质量,问题解决学习中的迁移才可以发生。

语用逆向迁移模式之解析 篇3

一、语言迁移

语言迁移中的“迁移”两个字其实并不是源于二语习得, 而是学习心理学 (Learning Psychology) 中的一个重要概念。H.Ellis (1965) 把“迁移”定义为“对任务A的学习会影响任务B的学习的一种假设”。而James (1980:11) 将H.Ellis的定义中的“任务A”和“任务B”分别替换为第一语言 (L1) 和第二语言 (L2) , 构成了语言迁移的一个定义。

从20世纪60年代兴起至今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 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内经历了以对比分析假设 (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 为主导理论模式和中介语假设 (Interlanguage Hypothesis) 为主导理论模式的两个历史阶段。而对比分析假设理论的奠定人Lado和中介语假设理论的创始人Selinker对语言迁移现象的关注则是源于Weinreich和Haugen针对二战后美国大量移民涌入而带来的双语现象 (Bilingualism) 而提出的“语际干扰现象”。因此, 我们也可以说, 其实自“语言迁移”这一现象进入了语言学家的研究视野中起, 它就被定义为“一种双语环境下的语际干扰现象”。

而一般认为, “语言迁移”这一术语及其定义真正被确定下来, 要归功于Odlin于1989年出版的《语言迁移》这本专著。在这本书中, Odlin将语言迁移定义为“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 (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 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基于Odlin的这一定义, 以及二语习得的最终目的——目标语, 后续的研究多将重点放在了“已经习得的语言”, 即母语, 对“目标语”的迁移上,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顺向迁移。继而, 人们又根据迁移的效果, 即母语对目标语的学习是起促进还是干扰作用将语言迁移分为正迁移 (Positive Transfer) 和负迁移 (Negative Transfer) 。

二、语用迁移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语用学 (Pragmatics)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语言学界的确立, 人们渐渐将语言迁移的研究延伸到语用学的研究领域, 继而产生了语用迁移 (Pragmatic Transfer) 。而根据语言迁移的主流思想, 即顺向迁移性, 语用迁移的研究者认为, 语用迁移是指学习者先前的语用知识对于目标语语用知识的使用和习得产生的影响。根据Leech对普通语用学的划分, 以及Thomas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对语用的划分, Kasper (1992) 将语用迁移分为两类:语用语言迁移 (Pragmalinguistic Transfer) 和社交语用迁移 (Sociopragmatic Transfer) 。语用语言迁移是指母语和目标语之间因词汇、句法等固有的言语表达模式或言语行为策略存在差异而产生的迁移。社会语用迁移是指母语和目标语中对社会交往习俗、社会价值观念的差异而产生的迁移。

三、逆向迁移

长期以来, 逆向迁移并不是语言迁移的研究主流, 它被很多学者忽视甚至是排斥。这主要是因为:第一, 研究者们更愿意把目光放在第二语言学习的开始阶段, 对非高级的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状态更感兴趣。第二, 很多研究者并不相信作为后习得的第二语言会对根深蒂固的母语产生影响。其实, 早在1953年, 当美国语言学家Uriel Weinreich在研究语言接触理论中初谈语言迁移时, 就已经说明“作为双语者熟悉多于一种语言的结果而发生在其言语中的背离其中任何一种语言规范的那些例子”。这种“背离其中任何一种语言”, 也就意味着迁移指的不仅是第一语言向第二语言, 也包含二语向一语的迁移。第一本明确提出逆向迁移概念并给出系统分析的专著是Vivian Cook于2003年出版的《The Effects of the Second Language on the First》, 他于书中指出“在第一语言影响第二语言的同时, 第二语言也影响了第一语言”。书中还收集了多位学者关于逆向迁移的论文, 包括:Batia Laufer对于希伯来语对以色列的俄罗斯移民俄语词汇影响的研究;美国坦普尔大学Aneta Pavlenko的关于俄罗斯英语二语使用者第二语言对第一语言词汇、语义、形态句法和语言架构等方面的影响;西班牙巴斯克地区大学Jasone Cenoz关于西班牙英语专业学生请求行为中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互动, 等等。根据多位学者的研究, 当第二语言使用者的语言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 在其词汇、句法、表达形式、言语行为策略甚至是思维模式及文化观念方面的确存在着第二语言对第一语言的影响, 而这些方面的影响即可被归结为语用逆向迁移。

四、语用逆向迁移

根据Kasper对语用迁移的划分, 语用逆向迁移也应表现在语用语言迁移和社交语用迁移这两个方面。语用语言迁移可以说是迁移在语言使用中的具体表现, 它可以以词汇、句法、语义、形态甚至是言语行为策略等各种具体形式展现出来。比如, 在词汇使用上, 中国英语学习者“借用”了很多英语词汇, 这其中既包括对外来词的音译, 如黑客 (Hacker) , 又包括对外来词的意译, 如白领 (White Collar) , 还包括音译与意译结合, 如因特网 (Internet) 。而随着英汉双语的语言接触日趋频繁, 一些具有言语交际功能的词汇也发生了逆向迁移, 如人们打招呼时所说的“嗨 (hi) ”“哈喽 (hello) ”“拜拜 (bye-bye) ”等。句法上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王力 (1943) 在《中国现代语法》一书中指出, 中国现代文章中句子的延长是欧化文章的一种现象。何烨 (2004) 也在对1956、1982和2000年的《北京青年报》中的语料对比分析后印证了王力先生的观点——中文句子在逐渐变长。在言语行为策略的使用上, Jasone Cenoz研究发现, 西班牙英语专业学生在母语请求行为中较非英语专业学生更频繁地使用对方的名, 更多地使用间接策略 (Cook, 2003) 。中国学者康灿辉 (2008) 也发现, 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对汉语赞美语的回应明显遵从赞同原则。而前文中提到的汉语中“我爱你”的频繁使用也并不是崇尚“含蓄”的中国传统文化所惯用的表达。而对他人赞美的认同, 以及蕴含在“我爱你”中的情感释放其实都来自于对“自我”“个人”以及“个性”的理解、接受甚至是推崇, 而这恰恰是英语文化中所倡导的“individualism”, 这是一种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社会价值观念的逆向迁移。因此, 可以说这种言语的表达以及言语行为策略上的逆向迁移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语用逆向迁移。

五、结语

语用逆向迁移既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也不是一个陌生的现象。它基于语言迁移理论, 存在于语用的方方面面。但它却需要我们去真正认识以及更深入地解析。

摘要:本文基于语言迁移、语用迁移和逆向迁移三个层次的迁移而提出语用逆向迁移这一迁移模式, 并通过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将语用逆向迁移更加清晰地呈现在语言学习者和研究者的面前, 进而引起语言学习者对自身语言发展的重视, 以及语言研究者对于丰富迁移理论的兴趣。

关键词:语言迁移,语用迁移,逆向迁移,语言接触

参考文献

[1]Cook, V (ed.) Effects of the Second Language on the First.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2003.

[2]Ellis, H.The Transfer of Learning[M].New York:Macmillan, 1965.

[3]James, C.Contrastive Analysis[M].London:Longman.

[4]Kasper, G.Pragamtic Transfer[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1992 (8) :203-231.

[5]Odlin, T.Language Transfer[M].Cambridge:CUP, 1989.

[6]Weinreich, U.Language in Contact:Findings and Problems[M].New York:Linguistic Circle of New York, 1953.

[7]何烨.改革开放以来英语对汉语句法的影响[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 (5) .

[8]康灿辉.对比分析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汉语赞美语的回应—语用迁移的实证调查[J].怀化学院学报, 2008 (1) .

浅谈学习的迁移与牵引 篇4

[关键词]迁移 牵引 兴趣 学风

[中图分类号] G64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027-03

一、引言

现代社会对一个人的基本要求就是“会学习”。让一个人具备“会学习”的能力通常是通过学校的培训来实现的。学校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这个能力就是“会学习”的能力。

学习迁移理论是一种关于学习影响另一种学习的理论,是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的基础理论,在初等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学历教育转变,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不断增加,不是所有跨入高校大门的青年都具备较好的学习能力。因此,将学习迁移理论应用到高等教育层面,使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所有学生,除了掌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外,同时还具备学习能力,以适应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这是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迁移是人类认知的普遍特征。迁移现象与学习过程相生相伴。当借助外部因素影响学习过程时,尽管无法观察迁移现象,但能使迁移的结果具有明显的变化趋向,这个外部因素我们就定义为“牵引”。

本文在分析了迁移过程中牵引的作用后,着重论述牵引对迁移的影响,强调一个有意的迁移是可以通过适当的牵引达到的,并以此来指导教学实践。

二、迁移理论发展中的牵引分析

学习迁移理论的兴起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以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为转折,可将学习迁移理论划分为早期的迁移理论和现代的迁移理论。无论是早期的迁移理论还是现代的迁移理论,牵引对迁移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

(一)迁移的特征

1.迁移是一个心理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隐性过程

迁移与学习者的心理状态有关,是人类认知的普遍特征。然而“迁移”是一个复杂的隐性过程,具有鲜明的心理特征。迁移过程外界是无法观察到的,只能通过学习的外显效果间接的评价迁移的大小。

2.自然状态下的迁移是无序和自发的

迁移与学习相生相伴,学习是个体与生俱来的本能。只是个体一出生时它的迁移是无目的的,我们称这种迁移为无序的或自发的。

3.迁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具有创新的特征

迁移的过程实际上是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掌握过程。如果一种学习是前无古人的,那么通过先前的学习进而掌握了这种学习并能举一反三地再造或创造出新的经验或成果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基于迁移的特征,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适当的牵引,可以使学习者的学习迁移朝着积极的,有意义的方向发展,使迁移得到最大化。

(二)早期迁移理论发展中的牵引分析

维克尔夏姆在二百多年前提出的形式训练说可以说是最早系统化的学习迁移理论,以后桑代克、伍德沃斯等人提出了共同要素说,贾德、科勒提出了概括化理论等,他们构成了早期迁移理论的主要学说。

维克尔夏姆提出的形式训练说是建立在官能心理学基础上的,强调通过对各种官能分别训练来实现迁移。桑代克、伍德沃斯等人于1903年提出的共同要素说强调只有两种学习情境存在共同要素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1908年贾德提出的概括化理论认为,两种学习中是否包含共同的原理原则及学习者对这种原理原则的概括都能引起迁移。科勒的格斯塔关系转换理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了概括化理论,认为两种学习情景中存在某种相似的关系,这是迁移的前提条件,而学习者对两种学习情景的共同关系的顿悟是迁移的关键和根本。

早期的迁移理论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迁移的普遍规律,对今天的迁移研究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果我们单从外部因素考虑的话,迁移就是牵引的结果。形式训练说强调对官能的训练以达到迁移目的;桑代克的共同要素说强调的“共同元素”也是通过训练才能具备;概括化理论(包括科勒的格斯塔关系转换理论)实际上是把“共同元素”概括成原理原则了,这样的“概括”开始重视学习者的心理作用了。

早期的迁移理论都离不开训练,而训练本身就是外部的影响,即牵引。传统的迁移理论注重外部因素,牵引的作用极为明显。

(三)现代迁移理论发展中的牵引分析

20世纪50年代中期,认知心理学在西方的兴起对学习迁移的研究产生了影响。由此出现了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新的学习迁移理论——现代迁移理论,包括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产生式迁移理论和元认知迁移理论。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对应的是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该理论引入了认知结构及认知结构变量的概念,强调当学习者学习新知识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认知结构变量来影响新知识的学习(迁移)的;程序性知识学习对应的产生式迁移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前后两项技能学习间发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技能的产生式有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产生式迁移理论是桑代克共同元素说的现代翻版,只是它研究的是人类高级的认知学习的迁移,其理论能解释认知技能的迁移情况。但它未能解释学习者实现认知技能迁移的时候,如何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策略,因此元认知迁移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强调元认知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认为认知策略的训练要达到可以在多种情境中迁移的程度,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学习者灯有相当的元认知水平。

综上所述,现代迁移理论大大强调了学习者的心理作用,但外部因素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认知结构、产生式的形成及元认知水平的提高都需要通过训练才能达到。

三、牵引对迁移影响的研究

学习和迁移是相伴相生的,有学习的地方就有迁移。一个人一生中所接受的教育,入口是初等教育,出口是高等教育。无论是初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学校的任务总是要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使学习的效果明显,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也就是说使迁移始终达到最大化。

学习是个艰苦的过程,是重塑自身的过程。学生在确定学习目标并加以实现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自制力不强,加上现在社会上各种诱惑很多,会不自觉的修正自己的既定目标,使得迁移的方向发生变化,或使得迁移的效果大打折扣。牵引是外因,学生个人对学习的兴趣是内因,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才能使迁移达到最大化。为了使积极的、正确的迁移达到最大,消极的、负面的迁移达到最小,研究牵引对迁移的影响就更重要了。

(一)牵引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兴趣是一种心理现象。牵引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实际上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昂的学习兴趣是实现积极迁移,并使迁移最大化的关键因素。

我们曾经对我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学生做过一个问卷调查,问他们“为什么学这个专业”,大部分学生回答说“不知道,是家长让学的”;当问到“学完后能干什么?”时,他们的回答也是“不知道”。他们什么都不知道,自然对他所学的专业就没有兴趣了。然而他们的思维不可能停顿下来,他们还在思考问题,如果这时恰好社会上有一种和学习不符的现象影响了他们,那么他们会马上接受这种现象,使得迁移发生了偏移。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围绕着自己的学业发生迁移,必须要通过牵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这种牵引应该是始终的、常态的。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通过人生价值观的教育,通过生动的课堂教学,通过专业特点、发展趋势的介绍,再加上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始终了解专业的发展动态,始终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兴趣、有激情,这样目的就达到了。

通过牵引,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了,学习的效果提高了。对学生本人来说他学懂了,就产生成就感,成就感自然促进了自信心的提高。他会反思:原来我也是能学好的。有兴趣了,有自信了,心理自然健康,学习能力自然增强。

(二)教师在牵引过程中的角色

教师在牵引过程中的作用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进而提高学习效果。一般认为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完整的教学活动等,可以促进学习的迁移,提高学习的效果。我们认为以上几点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应该设法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加强互动。一个有经验的教师会将以上几点有机结合,加上循循善诱的讲解,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此氛围中加强互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互动过程中,教师特别注意要用“平视的眼光“而不是“俯视的眼光”看待学生提出的没一个问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耐心回答每一个问题,这样互动才有效果。

我们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太重视这一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时,要么回答“这问题讲过了,自己看书去”;要么回答“这么简单都听不懂”。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学生听到后就会反思:我是不是很笨,别人能听得懂我为什么听不懂呢?长此以往,学生就放弃了,而且这种放弃会产生雪崩效应,最后的效果可想而知。

总之,要利用合理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了,他们就会主动地和教师互动,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就提高了。

(三)学校在牵引过程中的角色

学校在牵引过程中的作用就是培育良好的学风,良好的学风可以使学生从不知道学到知道学,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它是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无形资产。

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提供学生学习的场所,更是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得到最大化的重要场所之一。学校创造了使学生的学习迁移最大化的各种条件,包括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硬件条件有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实验条件、师资队伍结构等,软件条件包括学风、教风、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等。相比之下,上述所有的条件中学风最为重要。如何培育出良好的学风呢?笔者认为:第一,严抓共管是关键;第二,建设一支教风优良,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是基础。

抓学风要动真格,上至校长,下至专职教师都要在思想上重视,从新生入学开始,严抓日常管理、课堂管理、教学运行、教风、考风考纪等。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坚持不懈,这样良好的学风才能逐渐形成。千万不能开个会、发个文件完事,一旦让个别学生看到有机可乘,那么就会前功尽弃,再想建立起来就难了。

抓管理不单是机关和辅导员的事,专职教师的参与更重要。因为专职教师和学生见面的时间最多。教师在课堂上言传身教,严格要求和反复强调,逐渐就会形成一个好的学习风气。

四、结语

本文从迁移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迁移学说入手,分析其中的牵引现象。结果表明:随着迁移理论的发展,尽管学习者的心理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牵引的作用是不容忽略的,尤其是正向的、积极的学习迁移更离不开有效牵引。基于这个结论,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三个方面论证积极的牵引对学生心理变化的影响,论证了教师、学校在积极的牵引过程中应扮演何种角色。积极的牵引有助于学生和教师改进自己的学习和教学,有助于高校加强学风建设和内涵的提升,有助于学生“会学习”能力的培养。

[ 参 考 文 献 ]

[1] 彭聃龄,张必隐.认知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 朱文彬,赵淑文.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莫雷.论学习迁移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6).

[4] 顾援.迁移与课堂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0).

[5] 王文静.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2004(2).

[6] 周家铭.学习迁移的现代理论述评[J].中国电力教育,2009(23).

[7] 黄玉英.元认知及元认知迁移理论研究的意义[J].民营科技,2012(3).

运用学习迁移原理提高教学效率 篇5

一、构建知识网络, 促进知识迁移

心理学家认为产生学习迁移的有效条件, 一是新旧知识之间存在共同要素, 二是学习者对知识要有一定的概括水平。在教学中认真分析准确理解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 找到与之相似、相近、相反的知识点的区别和联系, 运用对比、图示、表格等形式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归纳, 构建脉络清晰、层次清楚的块、链、网。把新的问题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在新旧知识之间、所学知识与新问题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 调动头脑中相关概念, 增加学生对该问题认识程度, 力求以“旧”促“新”, 变“繁”为“简”, 化“难”为“易”, 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减少学习中重视知识个体的记忆和理解, 忽视知识点间的联系的现象。如用化学方法鉴别物质一类问题, 可先构建鉴别试剂模块。如试剂Cu (OH) 2:标明适用范围用于鉴别多数含醛基的有机物、邻位羟基醇、含两个或以上肽键的有机物并标明反应现象。如构建烃的含氧衍生物模块:醇、醛、酸、酯的化学性质及转化关系。如构建反应类型模块等。学生储存的与新知识相关内容的模块知识可以被快速搜索出来随时调用, 使思维更敏捷活跃, 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逐渐形成知识迁移能力。

二、分析比较, 把握异同, 促进知识迁移

比较就是将各种事物或其个别部分、特征加以对比, 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相异点的思维方法。迁移的产生在于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相同或相近的因素, 通过对比帮助学生分析所学知识, 提高辨析能力, 透过现象看清本质, 在同中求异, 在异中求同, 由此及彼, 去认识未知的知识点, 快而准地获取新知识, 以便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新问题。如采用比较法进行苯酚的教学, 苯酚和苯都含有苯环结构, 学生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规律推断两者性质应该有相似之处, 联想到苯的重要性质是取代反应, 唤起回忆苯发生溴代反应的条件, 溴的浓度大小, 反应的现象。通过相关实验演示后学生比较苯酚和苯与溴反应的难易程度, 认识到苯与苯酚苯环上反应的差异, 体会到有机物分子中原子团的相互影响, 使知识进一步得到深化。在对比过程中, 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探索, 思维活跃, 自觉完成从旧知识到达新知识的迁移, 从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能力。比较也是学习化学概念的一种好方法。如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氧化剂与还原剂等相似或相近或相反概念间的异同点, 列表进行联系和对比使学生对局部概念有着较清晰的认识。

三、创设问题情境, 促进知识迁移

古人曰“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学贵知疑, 小疑则大进”, 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合理适宜、生动活泼、发人深思的问题情境, 将学生引入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 创设的问题小而具体、难度适当、有启发性, 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目标和思维的空间, 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 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高度调动起来, 思维处于激活状态, 以求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 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以苯酚的教学为例, 问题提出1.苯酚与乙醇都含有羟基化学性质是否相同?如何说明?分别演示苯酚、乙醇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观察现象得出结论:乙醇呈中性, 苯酚显酸性;羟基上氢原子的活动性比醇强。2.如何证明苯酚的酸性强弱?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启发点拨, 然后广纳众议设计演示实验, 取上述两份苯酚钠的澄清液一份加入盐酸溶液, 另一份通人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分析原因, 得出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的结论。3.羟基的引入会对苯环上氢原子活性有什么影响呢?学生思维在连续的发问中保持活跃状态, 探究的欲望促使他们更进一步去深思, 从苯发生溴代反应去联想去研究苯酚与溴反应, 学生相互间补充、启发、点拨, 表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有效锻炼, 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四、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 防止知识负迁移

思维定势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策略即是一种按常规方法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 它所强调的是事物间的相似性和不变性。思维定势积极的一面能迅速地联想、引用旧知识和技能, 有效快速地解决面临的问题。教学中要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 注重培养解决类似问题的思维惯性, 形成知识迁移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思维定势消极的一面会使人墨守成规, 对面临的问题不能灵活处理, 思维陷入僵化状态, 缺乏新思维, 造成知识负迁移。而解决矛盾的最科学的方法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用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尝试从多种角度用新的思路去解决, 打破原来的思维定势, 让思维灵动而有创造性, 增强应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深刻揭示教学内容之间的共同要素, 加以充分利用, 使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 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知识的负迁移。例如: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配合平衡、沉淀平衡是不同的教学内容, 其共同要素是化学平衡, 都可以运用平衡移动原理来解决有关问题。教学中用“逆”“等”“定”“动”“变”充分揭示动态平衡的一般特征, 把有关知识尤其是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讲清讲透, 让学生牢牢把握。对以后学习电离平衡、水解平衡、配合平衡、沉淀平衡具有指导意义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乙酸的教学, 乙酸分子结构中羧基可以看成由羰基和羟基构成, 引导学生在对学过的含羰基的醛、酮性质和含羟基的醇、酚的性质分析比较, 找出这两个官能团所决定的性质, 学生容易产生的负迁移是没有考虑形成羧基后由于羰基和羟基相互间影响, 引起的性质差异。

迁移学习模式 篇6

一、把握“根基”, 夯实知识迁移教学的基础

“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这句格言, 对于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 同样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知识认知与教学过程中, 只有切实加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技能, 才能有腾飞跃进发展的根基。对于小学语文知识迁移教学来说, 只有让学生具有较为厚实的语文基础, 对具体形象的事物积累了较多的感性认识基础, 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对新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 才能引导他们构建出良好的抽象概括能力, 并促使他们对知识的抽象能力不断提升, 从而促使他们通过已经掌握的知识以科学的思维迁移到新知识体系当中, 促进对新知识的理解, 促使在教学过程中避免“填鸭”“灌输”“囫囵吞枣”与“死记硬背”等现象的发生, 从而大大提升对新知识的理解速度与深度, 大大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质量与效率。

例如, 教师引领学生对课文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时, 可以从引入曾经教学过的方法入手, 示范性地引导学生把握“中心句子”, 抓住“引领句子”进行思维脉络的梳理, 让他们感知和体验到如大自然般的朴实“意境”和像行云流水般的“思维”, 从而在自己的大脑空间中构建出“中心主题”, 这种把握“根基”向外拓展的方法, 可以有效地夯实知识迁移教学的基础。

二、扭住“启发”, 增强知识迁移教学的内功

教育与教学实践活动表明, 传授学生知识固然非常重要, 但传授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如何以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和认知知识的形成与构建过程, 则更为重要。由上可见, “思维启迪”和“智力启发”是教师引领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渠道与目标, 在引领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中, 只有不断加强思维启迪, 促使学生从中获得对知识的求知欲的探究欲, 才能更加有效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教学, 促使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得到有效提高, 从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与此同时, 还将有助于培育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有助于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提升语文素养。

例如, 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中, 启发学生遇到任何问题切不可盲从草率, 应做到深思明辨, 促使他们得到心灵的启迪和触动, 切实从内心深处理解“汤姆爸爸的良苦用心”, 切实在内心烙下每时每刻、身处任何地方都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由此促使他们的思想受到强烈震撼, 在感知美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全面、健全与完善之余, 深深地体验和敬佩人们行为的自觉。又如, 引领学生进行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练习六中的“想想做做”教学中, 启发学生实事求是、客观严谨、不以偏概全的探究与思维, 引导学生对学校或自身所处社区的绿化情况进行调查, 客观分析存在的不足, 并有针对性的可行的改进建议, 进而引导他们给校长或相关负责人写信, 为绿化建设工作积极献言献策。

三、扣住“通融”, 拓展知识迁移教学的外沿

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 综合两种或多种知识进行考究, 可以大大增强人的大脑皮层刺激, 对人的思维认知印记更为深刻, 特别是当他们相似因素越多之时, 引发他们产生知识迁移几率就越大, 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就尤为深刻和透彻。而由此实验研究引发的教育教学研究表明, 在教学思维与教学实践活动中渗透“通融”思想、手段与策略, 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横向联系思考力, 促使学生从已知知识向未知知识的迁移。因此, 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加强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培育过程中, 要加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通融, 从而拓展知识迁移教学的外沿, 增强知识迁移的质量与效果。

例如, 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水上飞机》教学之后, 学生对水上飞机主要功能、基本作用、性能与本领具有较为初步的了解, 然而他们对其了解还停留在表面上, 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 比如其外形设计、其动力装置、其安全系数等等。对此, 教师可以引领他们对“空气动力学”“流线体阻力”“安全预警”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课外自主式探究, 让他们学会查阅相关图书资料或通过互联网获取相关知识, 激发他们进行科学探究的热情, 增强他们爱科学的激情和学科学的兴趣, 还能培养他们动手操作的自动手能力, 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综合以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知识梳理、概括与迁移非常重要, 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有助于促使学生的智力得到有效开发, 促使他们的学习能力跃升到一个新的阶梯层次。每一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 只有充分研究和利用好教材, 引领学生学会知识迁移, 才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与无穷魅力。

摘要:知识迁移教学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提升知识认知与应用层次。文章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引入知识迁移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立足“把握‘根基’, 夯实知识迁移教学的基础”“扭住‘启发’, 增强知识迁移教学的内功”“扣住‘通融’, 拓展知识迁移教学的外沿”。

关键词:小学语文,知识迁移,能力培育,要点探讨

参考文献

[1]王高良.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J].教育教学研究, 2014 (2) .

[2]钱李玉.知识迁移与小学语文教学[J].新课程研究 (教师教育) , 2013 (11) .

英语学习中的语音迁移 篇7

一、发音方面的语音迁移

英语中有20个元音和24个辅音音位, 这些音位是英语发音的基础。在元音音位当中, 最常见的错误是长音和短音分辨不清, 例如把sheep发成ship, 把pull发成pool等, 这是由于受汉语中的韵母的影响。汉语普通话中有39个韵母, 其中包括10个单韵母, 13个复韵母和16个鼻韵母。单韵母没有长短之分, 其发音长度相当于英语的长元音和短元音之间的长度, 学生在读英语时常常长元音读得不够长, 短元音读得不够短。另外, 英文中的双元音是指从一个元音向另一个元音的滑动。通常第一个元音读得清晰而强, 第二个元音相比较弱并且短而不清晰。汉语的复韵母通常读起来两个单韵母滑动较快, 没有明显的变化过程, 所以学生在读英文的双元音时, 受汉语的影响, 往往忽视口型的变化, 如把house读成汉语的ao复韵母, 两个元音的变化很小, 几乎当作一个音读出来, 这样导致学生在读英文双元音时不饱满, 甚至与单元音分辨不清。

英语的辅音音位有24个, 根据声带处于的状态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声带不颤动, 如[p], [t], [k]等, 另一种是声带颤动并产生浊音, 如[b], [d]等。其中有一些辅音与汉语的辅音音位相似, 如[p], [b], [t]和[d]等, 这些相似的辅音有利于学生的发音学习, 属于语音的正迁移。同时, 有些英语音位因为没有相对应的汉语音位很难学习, 如摩擦音[θ][ð], 汉语当中虽然没有, 但是汉语中的“思”和“资”听起来很像, 所以很多学生就用汉语的这两个音来代替英语中的齿间摩擦音, 把thank读成sank。另外汉语负迁移与地方口音有关, 如北方学生通常对于英语辅音[v]和[w]不分, 常常以圆唇的口型发音, 而在英语中, 唇齿摩擦音[v]的正确发音应该是牙齿咬住下唇发音, [w]则是圆唇音。除了辅音之外, 辅音群也是中国学生学习的困难之处。汉语中没有辅音群, 每个辅音之前或之后总带有元音。所以中国学生发音时会不自觉地加入原本没有的元音。例如把blue/blu:/读成/bəlu:/。

二、重音和节奏方面的语音迁移

重音是节奏的基础, 英语中突出重音的手段是增加强度和响度, 延长持续的时间。重音可以分为单词重音和句子重音。词重音是英语中的重要因素, 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很多拼写相同, 读音相同的单词靠重音的位置区分词义和词性, 如contract, abstract, present等, 当重音放在第一个音节上时, 它们都是名词, 而当重音放在第二个音节上时, 它们都是动词。而在汉语中起分辨意义作用的是声调而不是重音, 汉语里声调比重音重要的多。这种母语的迁移到英语的发音里, 经常的表现就是重音错位。另外, 在自然的连贯话语中, 一些单词需要重读, 而其他的则不需要, 这就是句子重音。英语的虚词有强读式和弱读式两种读音, 在连贯的语言中, 这些弱读式是经常使用的形式, 但是中国学生总会把每一个词都读得一样重, 这样就违背了英语节奏的规律, 使得句子没有重点。

语言学里的节奏就是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的排列。英语是一种以重音计时的语言, 即重读的音节是以大致相等的时间出现的, 从每一个重读的音节到下一个重读音节的时间是相同的, 不论中间有多少个非重读的音节。重读音节之间的轻读音节越多, 就念得越快, 这就形成了轻重音节交替出现的节奏模式。而汉语是以音节计时的语言, 每个音节之间的所占的时间大致相等。汉语讲究字正腔圆, 吐字清晰, 并且汉语中每个字都有“平, 上, 去, 入”四个声调。因此, 中国学生读英语时习惯吧每个单词都清晰的读出, 这样就破坏了英语的节奏感, 让人听不出句子的重点, 也没有抑扬顿挫的效果。

三、语调方面的语音迁移

英语语音中的另一个重要的部分是语调, 语调是指说话时嗓音的升高和降低。世界上的语言大体上可分为声调语言和语调语言两种, 英语属于语调语言而汉语属于声调语言, 声调指音调的升高降低的变化。汉语相同的音节通常使用声调区分词义, 即汉语除了声母, 韵母之外, 汉语音节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声调, 如汉字“麻”和“马”等, 就是用声调区分意思。而英语用不同的语调表示不同的交际态度和情感。英语的基本语调有升调, 降调和升降调, 根据陈述句, 祈使句, 感叹句和疑问句这四种句子类型, 它们的功能各有不同。由于各自不同的特征, 汉语语调的音调变化不大, 起伏的音域不宽, 只是在句末字调上有变化, 而英语的音调变化多, 升降起伏大, 所以长期生活在汉语文化环境的中国学生往往在朗读课文的时候单调乏味, 改用升调的部分提不上去, 改降得时候又压不下来, 难以表达说话者的情感。

摘要:在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汉语对学生的英语语音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语言迁移的角度出发, 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在发音, 重音和节奏及语调方面的不同。

关键词:语音负迁移,发音,重音和节奏,语调

参考文献

[1]孟宪忠:《英语语音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

母语对外语学习的迁移作用 篇8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 学习者很难彻底地避免或摆脱第一语言, 即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这一现象被称为语言的迁移作用, 是语言学家与心理学家的重点研究项目之一。实际上, 对中国高校学生来说, 其中文能力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因此在学习外语时, 不可能完全不受母语的影响而进入一个纯粹的外语学习空间和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英语已成为当代中国学生应当掌握的一门语言工具和技能, 听说读写都要求达到一定水平。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 因缺乏练习, 许多学生不能顺利且流畅地掌握要领, 尤其是在写作和口语方面。母语对语言习得、语言教学和学习方法的影响更不能忽视。 因此, 分析母语对外语学习正负两面迁移对英语学习至关重要, 不仅能有针对性地避免母语对英语的影响, 还能利用母语提高英语学习水平。

二、迁移理论

迁移一词来源于心理学, 意为“在学习过程中,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1]。学者将两项不同的学习分别以语言一 (L1) 和语言二 (L2) 进行替代, 最终形成语言迁移和第二外语习得的心理方法。学习迁移的定义有多种, 罗德·埃利斯指出, 语言迁移指的是学习者将他们所掌握的有关母语的知识运用于外语学习中的一种过程[2]。奥丁的理论最简明精确, 也是最被广泛接受的一种, 在其专著《语言迁移》[3]中, 他指出: 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 (或没有完全习得的) 语言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所造成的影响。在外语习得之初, 学生对其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他们对语言的语音系统、意义结构及对外语的概念逐渐形成。在学生完全内化外语, 像母语一样掌握它之前, 将形成一种新的学习者语言———中介语。迁移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分为正负两种迁移。正迁移意为学习者已经掌握的一门语言对另一门学习中的语言有有利的影响和积极促进的作用, 反之, 负迁移则有阻碍与消极的作用。

三、标记差异理论

在外语学习的初级阶段, 母语和外语之间的差异导致的问题成了语言迁移的研究核心。标记差异由布拉格学派学者提出, 在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假说中得到阐释。在标记差异假说中, 标记差异是制约语言迁移的主要因素[4]。

找出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之间的标记差异, 有助于学生分析比较其区别, 并及时预防未来学习中的困难部分。具体来说, 当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在某些方面存在明显近似特性时, 母语会促进二语的习得。相反, 当两种语言存在异处时, 母语会阻碍二语的学习。由此可见, 迁移只会发生在语言之间存在显著异同时, 当母语存在标记而二语没有时, 迁移的作用将变得甚微。

四、正迁移

世界上存在各种各样的语言, 这些语言大体上都与人类的思考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而思考与生活方式相通, 则语言之间也存在相似之处。这些类似点为母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母语和英语有着相同的元素与规则, 例如, 它们都有元音、辅音、实词和功能词。同时两者都有相近对象和思维方式, 例如它们有相似的词来表示现有对象的概念, 或有相似的句子来表达相同意思的一个对象。

当人们开始学习一门外语时, 他们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到母语环境中, 如果将两者的相似性应用到学习中, 就可以帮助他们加深理解, 提高领悟水平。母语在基础外语学习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通过人类语言的共性, 作为一个稳定的语言习惯, 母语对外语学习有积极的转移, 帮助改善学习过程。

不同的语言分为不同的语系, 在同一个语系中, 语言共性及杂交更广, 则其相互影响的部分比之不同语系的语言更多, 如同按语言结构分类的, 同属拉丁语系的法语与意大利语、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英语和德语等。相近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因素是填补不同语言间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汉语和日语。

(一) 语音正迁移

因为中文也使用拉丁字母做音标, 所以中英两种语言的许多发音相同或相似。如:/m/, /k/, /l/, /d/在中英文里发音完全一样, 而/i/, /a/, /ei/, /ai/中英发音相近。当学生无法用英语准确发音, 他们可以尝试使用母语作为辅助工具纠正自己的发音。不仅是普通话, 方言的发音也可以利用。以四川口音为例, 在普通话中, /an/的发音不同于英语, 许多学生发不好can, fat之类的音。然而四川口音, 尤其是在成都话中, 学生则很容易发出地道的美音, 如/bɑskIt/ (篮子) 。汉语中有许多音译的外来词, 如沙发、可口可乐、比基尼、香波、马赛克、培根、沙丁鱼等, 学生只要记住这些词语中文谐音的关系, 便很容易记住英语发音。

(二) 词汇正迁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舶来词已成为汉语词汇的一部分。通过记忆这些汉字, 学生可以学习更多的英语单词。同时, 汉字与英文交汇时, 会出现更多正迁移。汉语和英语在某些表达上有相似的修辞手法, 如拟人、比喻、悖论。如:

hang by a hair (千钧一发) ;a drop in the ocean (沧海一粟) ; show the cloven hoof (露出原形 ) ;fish in troubled water (浑水摸鱼) ;lay heads together (集思广益) ;reap what one has sown (自食其果) ;where is the will, there is the way (有志者事竟成) 。

在外语教学中, 若教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 用有趣的方式比较两种语言的相似, 教学效果便能事半功倍。

五、负迁移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形成过程和文化背景, 因此母语的固化思维, 如在逻辑思维和文化的理解上, 无疑将阻塞外语的习得。而认识负迁移, 则会帮助教师和学生尽量避免干扰。

(一) 语法负迁移

因为中文和英文不属同一语系, 在结构和表达方面有巨大的差别和多样性, 当这些差异以不同方式出现而表达相同意思时, 母语的负迁移便显露出来。

(1) 任何人不得入内。

W:Anybody can not come in without permission.

R:Nobody can come in without permission.

“任何……都不……”在中国是一种常见的短语 , 但在英

语中, 当复合词以anybody做主语时, 谓语就不能用否定形式。所以英语中没有So anybody ... not的表达方式。

(2) 树上有只小鸟。

W.There is a bird on the tree.

R.There is a bird in the tree.

在介词in/on的使用上经常会出现错误。学生很难区分, 因为它们在中文中有相似的意义。但在英语中, 属于树木本身的介词用on, 外来事物的存在, 如鸟, 用介词in, 学习者往往将其混淆。

(3) 这台机器不能再用了, 那台也不行。。

W:This machine can not be used any longer, and that one can’t, too.

too接在肯定句之后, 意思是“也”。

R:This machine can not be used any longer, and that one can’t, either.

either接在否定句之后, 意思是两者其中之一。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发现, 由于学生习惯用中式思维逻辑思考, 往往容易无意识地犯语法错误。由于这些复杂和混乱的语法现象, 学生必须更注意语法的学习和使用, 以及和中文语法的对比。

(二) 词汇负迁移

关于词汇的多样性, 不同的文化决定不同的表达方式。当学生使用中介语表达时, 便可能犯词汇使用的错误, 而结构和词语的意义并非都是平等的, 所以学习者会混淆概念。以下是一些常出现的错误。

1.不同的单词

Interested, interesting, 在中文里有相同的含义 , 但在英文中, 虽然都是形容词, 但形容的对象不一样。Interested形容人的感情, 对某事物感兴趣, 或表现出好奇心。例如, I am inter- ested in network monitoring products. 我对网络监控产品感兴趣。interesting形容事物有趣。如, It is an interesting concern.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look, see, read, look at在中文意思相近 , 意思是看和读 , 但在英语中, look为不及物动词, 后面不能带宾语, 常单独使用, 以引起对方注意。see为及物动词, 侧重“看”的结果。read意为阅读, look at意为用眼直视某物或用视线感知某物, 相当于及物动词, 后面可以带宾语, 侧重“看”的动作。

2.不同的成语

习语与文化背景有关, 在中国, 因为学生母语的逻辑及缺乏文化背景知识, 有时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一个习语的真正内涵。如果没有两种语言之间的比较, 就容易误解说话者的真实意图。

(1) water off a duck’s back不起作用。 (鸭子的皮毛就像雨衣, 水不能在上面停留太久。 )

(2) in hot water面临严重困境。 (热水在五百年前意味着陷入困境。背景故事是讲当时的人将热水泼向敌人以攻击城堡。 )

(3)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多此一举 , 徒劳无功。 (纽卡斯尔, 英国第五大城市, 盛产煤矿。 )

(4) paint the lily画蛇添足。 (给百合上色, 多此一举。 )

除了上面提到的方面, 其他事情也会在某些方面影响外语学习, 例如, 狗在西方文化中, 尤其是美国和英国的文化里, 意味着朋友和忠实的伴侣。但在中国, 狗经常被视为坏形象的化身, 如侍从或叛徒。另一个例子是颜色。“红色在中国象征着热情和快乐的事情, 但是在西方, 它意味着愤怒。白色在中国代表不祥的东西, 但其在西方文化里意味着纯粹和洁净”[5]。

六、结语

每个学生都有适应的过程, 选择适应性强的方法是成功的捷径。积极的学习态度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可以选择一些介绍中国文化的英语材料作为辅助, 因为其背景和内容对中国学生来说很容易接受与理解。所以, 他们可以先熟悉英语的表达, 然后接触英语原创作品。“最好的策略是将负迁移转变为正迁移, 以上的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本身, 还可以加深对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的印象”[6]。更重要的是, 学生的主动学习能促进效率的提高, 所以激发他们的兴趣显得十分重要。总的来说, 利用正迁移, 避免消极影响是迁移理论的最终目的。无论哪个阶段的学生, 母语迁移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在外语学习和教学中, 我们不能消除母语的影响, 相反, 应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

参考文献

[1]蓝婷.英语在越南语教学中的正迁移探索[J].科技资讯, 2012 (4) .

[2]Ellis, R.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al Press, 2000.

[3]Odlin, T.Language Transfer: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4]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5]刘振前.外语学习策略研究[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6.

迁移学习模式 篇9

吟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诵读古诗文的兴趣。吟诵像唱歌一样,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按规则采用不同的调子吟诵古诗文。比之朗读,吟诵的形式更为丰富,节奏感、音乐感更强。同时通过反复吟诵,化成了声音的长短、轻重、高低、缓急,浓缩在一首歌里,反复琢磨,情通作者,促进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另外经典诗词文赋本身文质兼美,是我们言辞行文可以效仿的典范,灵巧的词采彩、晓畅的句式、铿锵的声律、精密的谋篇,口诵心惟,必将化作学生内在的素养,涵养其一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语文素养。

小学班级古诗文吟诵教学的策略。

1.建立美好的第一印象是开展吟诵教学的关键

吟诵虽然很美丽,但它在中国逐渐消失近100年了。在很多现代人看来吟诵怪腔怪调,十分可笑。如何让学生对吟诵一见钟情,碰撞出激情的火花,是开展吟诵教学的关键。老师可根据自己的吟诵水平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吟诵第一课,师生朗读吟诵对比、名家吟诵欣赏、故弄玄虚激发学生好奇心等,都是很好的方法。开篇内容一定要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篇目,调子要简单优美,易于学生模仿,让学生觉得吟诵又好听又容易学,自然乐意学习吟诵。

2.遵循吟诵的基本规则,渗透诗词格律

吟诵千百年来口传心授,有较为固定的规则。平长仄短、依字形腔是两个最基本的规则。平声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一声和二声,在吟诵是要拉长,仄声就是三声和四声,吟诵时要读得短一些;依字形腔就是读准每个字的字音,是几声就要读几声。吟诵的规则与古诗文本身的文字特点是相适应的,这样的规则能充分体现出古诗文在格律和遣词造句方面的特点,传递文字、声音与情感、意义之间的联系。

3.“模仿——迁移——创作”是学习吟诵的三部曲

我们借鉴学生学习流行歌曲的方法,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课余时间反复播放名家的吟诵录音,听多了自然会,学生的开口难问题就解决了。

迁移就是用一首诗的吟诵调去吟诵多首与这首诗格律相同的诗。这种“千篇一律”的吟诵降低了吟诵旋律的要求,能轻而易举地吟诵大量篇目,有利于诵读量的提升和古诗文的积累。

随着学生吟诵水平的提高,他们就会尝试着把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感受放进吟诵中去,尝试着通过声音的长短、轻重、高低、缓急来表达,于是创作就开始了。这个时候学生的吟诵学习才算真正开始。进入创作之后,学生往往为了“唱”起来顺口,追求旋律的优美而忽视吟诵的基本规则,出现平仄不分,倒字的现象。这时老师要严格要求,及时纠正。

4.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凸显吟诵的个性化特征

吟诵是个性化的读书方式,每个人的吟诵受自身影响而千差万别。班级吟诵教学既要尊重和发扬这种个性,又要面向全体。在实践中,我们一般采用“诗文见面(集体学习,标明平仄,读准字音,理解大意)——吟诵练习(个人学习, 自己琢磨,模仿创作)——吟诵展示(集体学习)的方法。

这样的方式,在时间的安排上也比较随意和灵活,因为吟诵教学最好日不间断,如果天天长时间学习易引起学生的反感。

5.吟诵内容的选择应丰富多样,难易结合,有层次性

吟诵学习在篇目安排既要考虑学生的吟诵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文体要丰富,让学生有新鲜感,保持兴趣。诗词文赋,各具特色,在安排上由浅入深,各个内容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迁移。

①唐诗是基础,五言、七言适合初始阶段,,对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更喜欢长诗,长诗更能给他们带来成就感。

②诗经本身就是民歌,易于上口,适于练习依字形腔,学生很喜欢。

③古文在吟诵上是一道坎。唐文治先生的调子是不错的选择,找准停顿点,翻过这道坎则吟诵的境界大开。

④画面丰富,含意深刻,感情细腻,学生体会起来有一定的难,在选择上最好选简单一点的。

6.日积月累与吟诵活动相结合,突出实效性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在学生不断学习新篇目的过程中,还要反复吟诵以前的内容。时间哪里来?早晨、中午的时间相对固定充裕,适合进行集中学习新内容;一节课的头尾挤出两三分钟,见缝插针复习几段。新旧篇目齐头并进,日积月累学生的积累量自然就上去了。

吟诵之星、吟诵大擂台、升旗吟诵展示、班级吟诵会等活动的开展,持续激发了学生学习吟诵的兴趣,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快乐和成功中学习古诗文。

迁移学习模式 篇10

本文主要采用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调查数据, 以及相关数据分析方法, 将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劳动力、等对外出和回流决策均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作为指标来将农民工迁移模式分为三个部分, 对各个部分的对立群体进行对比分析, 分别进行留守劳动力与外出劳动力、回流农民工与留城农民工、再迁移农民工与留乡发展农民工的特征分析。

针对留守劳动力与外出劳动力的特征比较, 得出外出务工人员主要为男性、大多为青壮年, 家庭人均耕地面积稍低, 从村庄特点来看距离县城越近的地区外出务工人员越多。针对回流农民工与留城农民工的比较来看, 回流务工人员主要为已婚的中年人员, 受教育程度较小于留城农民工, 家庭人均耕地面积较高。对于再迁移农民工与留乡发展农民工而言, 选择留乡发展的农民工中女性较多、平均年龄更高、学历稍低, 而劳动力拥有的耕地面积要稍高于在迁移者。最终发现:

农民工外出就业的稳定性较强, 特别是常年在外务工的劳动力, 他们选择回流的概率很低;大部分农民工回流是暂时性的, 常年在外务工和循环迁移仍是农民工外出的主要形式, 回乡发展的概率并不高。

二、对策研究

为实现农村地区快速稳定的发展, 最基础的就是需要拥有年轻而稳定的劳动力供给, 而要保证农村地区农业发展对劳动力的基本需求, 就需要针对农民工外流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进行对策制定, 对农民工回流因素的分析进行制度保障, 做到在规模经济需求的前提下, 降低外流、保障回流人口的稳定性。

(一) 减少农民工外流对策

1. 外在因素调节。

从总体方向来看, 采取国家扶持服务、农民自治和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的办法, 注意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使建设目标较快地得以落实和实现, 农民群众早受益、得实惠。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 首先, 调整政策体系,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扶持力度。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 国家财政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 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建立中央财政、地方各级财政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其次, 调整产业结构, 引进外来企业。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地方资源特色引进外来投资商或者外来企业入驻, 加强地方经济拉动, 解决地方劳动力富余问题, 降低劳动力的外流现象发生, 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 促进地方城镇化的发展。

2. 内在因素调节。

针对外出农民工、留城农民工以及再迁移农民工的特征分析可以得出, 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以及技能是影响农民工留在城市的主要原因。因此, 为缓解农民工迁移给地方政府带来的压力, 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农民工的农业技能培训, 引进农业高新技术, 增强农业生产能力;由于留乡农民工年龄主要集中于三十五及以上, 可以根据留乡年龄特点梯段设计并安排技能方向, 例如中年主要集中于技能培养以及主要体力劳动, 中老年主要集中于技能实现以及沟通联系等工作。

(二) 保障农民工回流政策

在我国, 市场机制已主导了非国有部门或者是非正规部门的资源配置, 在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劳动力流动制度性障碍未深入改革之前, 此类部门是农村劳动力迁移的蓄水池。就农村劳动力流动而言, 在城乡二元就业制度短期内难以消除的背景下, 发展和壮大非国有经济、允许非国有部门进入部分垄断行业等市场化制度安排是长期稳定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重要手段。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农民消费品支出中工业品份额日益增多, 当来源与第一产业的收入不足以支出家庭消费时,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需求极为迫切。政府应从统筹城乡的角度, 逐步提高农业补贴, 加大农村耐用消费品的补贴力度, 实施系列惠农政策, 增加农民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 既能扩大农村消费市场, 同时又能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三、结语

在城镇化的脚步不断加快的今天, 宏观来说, 正是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迁移助推了东部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进一步增长, 但是, 对于农村来说, 农村的发展应该立足于本身的特点和现实进行开发并发展地方经济, 确定适当的劳动力规模进行生产。在外部政策的保证下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个人技能, 减少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争取解决农村户籍制度, 缩小农村与城市收入、社会保障之间的压力, 做到农民工回流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志雄, 武汉城市圈现代服务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湖北省会科学, 2011 (11)

[2]金荣学, 何蕾, 现代服务集聚区形成和发展的动态机制探讨, 当代经济, 2010 (19)

上一篇:注塑机械手下一篇:封闭治疗踝关节扭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