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迁移

2024-08-05

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迁移(共11篇)

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迁移 篇1

0 引言

在教育心理学理论中,迁移是指将学会了的行为从一种情境转移至另一种情境。

根据Rod Ellis(1997)的观点,语言迁移是指学习者已经存在的语言(母语)知识影响二语(外语)的习得和发展的现象。如果这种迁移来自母语,那就是母语的迁移。

母语迁移可分为两种(Gass&Selinker,2001),即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在外语的语境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母语的影响而借用母语的某些形式,刚好这种借用符合外语的习惯,结果是正确的。而负迁移刚好相反,借用的母语形式不符合外语的习惯,或者不被该语言的本族人所接受。

(Lado)这两种迁移体现在第二语言习得的方方面面。出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如语音、词汇、句法和文化等。

1 语音迁移

从语音角度看语言迁移看上去好象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题目,因为语音迁移是语言迁移中的普遍现象,用行为主义语言迁移论就能解释得通。

英语和汉语之间在发音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为这两种语言完全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其差异性主要表现在:

(1)汉语中没有象英语中那样的辅音群,汉语的声母之间总存在一韵母,学生在读英语时,总习惯在辅音簇之间加一个元音,如blue/blu:/经常被学生读成了/belu:/,print/print/经常被学生读成perint/。

(2)英语单词常以辅音结尾。而汉语单词则主要以韵母和n/ng结尾,因而中国学生读英语单词时习惯在辅音后面加上一个元音。而两种语言中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则有利于学生正确的发音。

2 词汇迁移

两个民族文化差异导致了汉英词汇内涵意义各异。如“dog”在英汉民族的文化传统中所反映的民族价值观念是不同的。

在英国,狗被看作是人类最忠诚可靠的朋友,故在英语中关于赞扬狗的习语很多,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Lucky dog”(幸运儿)等。

而在中国人的眼中,狗常常象征一些反动势力,“狗仗人势”“狗胆包天”“狼心狗肺”等,这些都是带有贬义色彩的。

我们汉语经常会说道黑马这一词,很多同学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black horse这一单词,殊不知在英语里black horse是害群之马的意思。而很多同学更是对green power一词不知所以以为就是什么植树造林的力量,却没想到其意思是钱的魅力。

3 句法迁移

在语序、关系从句和否定名中,人们发现了大量的句法迁移(正、负迁移)(Odlin1989)。英语和汉语中都有一下五种句型:

(1)主语+系动词+表语we are students.(我们是学生。)

(2)主语+谓语I got up very early.(我起床很早。)

(3)主语+谓语+宾语I ate an apple.(我吃了一个苹果。)

(4)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I gave him a book.(我给了他一本书。)

(5)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we elected him president.(我们选他为总统。)由于这方面的共同点,就使得中国的学生学习英语的这些基本句型的时候比较容易。这是正迁移,但是也存在着一些负迁移。

比如说英语中经常会使用大量的定语从句,而汉语中是没有定语从句的,所以对英语初学者来说,定语从句就是个很大的障碍。比如说学生就很难理解为什么我们明明是要说他给我的书很有趣,怎么就变成了The book he gave me is very interesting.

4 文化迁移

要分析文化迁移的形式和实质,首先要对文化进行界定和分类。文化研究发展至今,一个最具概括性、广为接受的观点认为文化是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它包括人自出生后所学到的一切,如语言、言行方式和内容、信仰,以及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和精神基础。

涵盖如此之广的文化这一概念通常被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物质文化,它是经过人的主观意志加工改造过的。第二个层次是制度文化,主要包括政治及经济制度、法律、文艺作品、人际关系、习惯行为等。第三个层次是心理层次,或称观念文化,包括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宗教感情和民族心理等”(胡文仲,高一虹,1997:2-3)。

这一分类虽然不够具体明了,但它为文化迁移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综上所述,母语对英语学习有着正负两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学习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母语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完全避开母语是不实际的也没有必要的,英语学习者可以适当利用母语,有意识地对比、分析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形式和文化背景,但也要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Lado,R.1957:Linguistic Across Cultures:Applied Linguistics forLanguage Teacher.Annarbor,Michigan:University of Michigan.

[2]Kasper,G,Pragmatic transfer[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1992,(8):203—231.

[3]Krashen,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Learning.Oxfrord:Pergamon.1981.

[4]高翔.英语语音学习中的迁移现象与语音教学[J].国外外语教学,2002,(3).

[5]黄文红.英语写作中母语迁移类别分析[J].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2).

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负迁移 篇2

关键词:负迁移;母语文化;跨文化交际

1.母语负迁移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问题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代表着一种文化。文化对于语言的影响波及到语言的词汇层、语法层及语境层等各个层面,并对其产生着制约。反之,语言也在跨文化交际中对文化产生着重大影响。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中更强调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未能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从词汇的内涵、社会习俗、价值体系各方面介绍英语国家的民族文化,使学生难以在跨文化交际中摆脱母语文化的影响和干扰,不能完整地传达和接受语言载体所承载的所有信息,导致交际失败。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英应注重文化信息和背景知识的导入。

喜鹊(magpie)在汉语中代表着吉祥、喜气、好消息,而在英语中则意味着坏消息的到来。英国诗人John Clare,在诗中写到:“And magpies chattered,no omen so black”,如此看来喜鹊聒噪为最坏的兆头。

由于缺乏对对方民族文化的了解,在交际中使用了汉语思维和习惯方式,结果误解了对方的意思,即母语文化对外语语言交际任务的完成发生了“负迁移”的作用。因此,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建立一种“文化语言观”,客服交际过程中母语文化的影响与干扰,是英语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2.母语负迁移的原因

母语是在学习者没有建立任何语言系统条件下建立起来的第一语言系统,外语是在母语系统已经牢固建立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第二语言系统。母语一般是在母语环境下发展起来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具有特殊性。本民族人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吸收了自己的文化,一般不需要详加解释。在长期的外语教学中,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系统内部,将语言与文化截然分开,致使外语教学重语言形式,特别是书面语言的学习,以掌握语法知识和句型为学习主要内容,严重脱离文化语境,忽视目的语文化的民族特征,将母语文化习惯和文化模式套用到所学语言上去,从而发生文化干扰。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言层面上产生的负迁移,一是非语言层面上产生的负迁移。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2.1词汇的文化内涵不同

词汇的文化内涵是指其感情色彩、风格意义和比喻意义等。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导致社会观念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若以母语文化模式去套用,就会引起误解。如intellectual(知识分子)可指一切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中国农村甚至可以指中学生。而在欧美国家,该词只包括大学教授等在学术上有较高地位的人,并不包括大学生。此外还有许多字面相近而意义想去甚远的词语,如:rest room指厕所,adult books指色情书刊等。

因此,在词汇方面,母语文化在英语学习中表现的负迁移主要表现在两种语言的概念不对应或带有某一民族独有的感情色彩。词汇教学要注重文化背景的比较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英汉两种文化的词语差异及不同的表现形式。

2.2文化习俗不同

语言交际功能具有普遍性,但文化差异所导致的各语言团体之间的言语使用之间的巨大差异,给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带来困难。日常生活中,寒暄、问候、致谢、祝福、抱歉、禁忌等都带有一定的民族文件制约的固定模式。我们在与朋友交往时一般会委婉的拒绝,因为我们的交际文化模式认为拒绝朋友的邀请或请求会导致友谊破裂。

2.3 价值体系不同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是中西两种文化不同价值现的核心。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的产物。社会文化又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主流是张扬个性,强调维护个人利益,注重独立自主发挥个人潜力,强化个人权利意识。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观是和合精神。中华民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和人与人的关系上都崇尚和谐。因此在真实语言交际环境中,英语更多的描述以个人为立场,如my school,my teacher,而汉语更多以集体为立场,如our class,our boss等。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懂得如何尊重西方的语言习惯,更行之有效的使用英语这门工具。

3.母语负迁移的解决途径

语言学家Lado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如何阻止母语文化的干扰,减少负迁移,是英语教学中应该解决的问题。

3.1语言文化不可分割

改善以往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语言在实际场合运用的做法,用文化语言观去指导实际教学,从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有效得体的交际出发,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使文化规范的教学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

3.2强化背景知识和词源典故的教学

通过原文学习语言,引导学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主要人物做本质性的分析,使学生能准确的把握作品内容,增长对所学语言国家的社会、历史、价值观等的认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全面的阅读更全面、更成熟的理解文化。

3.3利用外籍教师和网络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新手段,如微课、翻转课堂等等,使学生掌握最前沿、最真实的语料、语境;与此同时,通过聘任有资历的专任外籍教师这种方式,使学生利用轻松的个人交往和大量系统的音频、视频资料,熟悉外国语国家的言语和非言语特征。

4.结论

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应该应用于教学之中而不是孤立于语言教学之外,这是在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背景教学内容以克服干扰、消除母语文化在交际过程中的负迁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文化背景教学和语言教学共同服务于一个教学目的,即真正发挥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功能,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袁彩虹.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与英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8)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1989

英语课堂中的母语迁移研究 篇3

1. 英语课堂中母语正迁移现象

1.1 母语正迁移研究现状。

目前来说, 人们对于母语作用的研究, 大部分集中于母语的负迁移。由于常规思维方式的影响, 大部分学生和教师均把母语的迁移问题看做阻碍语言学习的一个难题。因此, 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并没有认识母语正向迁移的促进作用。在语言教学过程中, 教师尽可能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 企图摆脱母语思维的影响, 不受母语语音语义结构规则的影响,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 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1.2 母语正向迁移的促进作用。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由于英语的语音语义结构规则和母语有很大的不同, 学生学习起来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容易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样难免学生不会产生懈怠和厌倦心理。一般来说, 教师利用英语思维来进行教学, 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的语言学习有着促进作用, 但是同样存在着弊端。学生由于英语思维的不适应, 会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 从而影响了学生的语言学习。而意识到母语正迁移的促进作用, 借助母语来做一些表达和解释说明。母语的正迁移促进作用, 对于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师和学生必须明确认识到。借助母语, 学生可以充分发掘自己的想象力和记忆力,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另外, 当教师全部用英语教学时, 学生可能由于某句话没听清, 从而造成接下来的学习内容也无法完全掌握, 这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是非常不利的。总体来说,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 母语迁移现象是很常见的, 母语的学习应用成功会促进第二语言学习的成功, 而充分利用母语正迁移的促进作用, 对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2. 英语课堂中的语言负迁移现象

2.1 语音迁移。

英语是一种依靠语调来分辨句义的语调语言, 而汉语则是一种依靠声调来区别自已的声调语言, 两者在语音上的差距, 造成了英语课堂中语音负迁移现象的出现。一般来说, 英语的语音和汉语的语音两者很大程度的不同, 两者在语音发音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 学生在英语课堂中, 由于汉语语音的影响, 会造成英语语音误读甚至错读, 导致语音方面的负迁移, 从而影响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另外, 英语和汉语由于音素的不同, 也会造成语音负迁移现象的出现。

2.2 词汇迁移。通过英汉对比, 我们可以看出, 英语和汉语

在文字形式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由于英语和汉语的词汇表达方式存在差异, 而中国学生由于汉语思维的影响, 造成了词汇迁移, 也就是所谓的“中国式英语”。很多学生习惯性的用汉语思维去定式英语, 这就造成了汉语对英语在词汇方面的负迁移。另外, 由于词汇的文化意义还存在较大差别, 这造成了不同的词汇意思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引申的文化意义也不相同, 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对于词汇的文化意义要重视起来, 理论联系实际,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2.3 句法迁移。

在句法成分上, 英语和汉语有很多的相似, 但是两者在句法结构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时,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汉语和英语句法的不同, 然后通过对母语句法的理解来加强第二语言的学习。通过英语和汉语句法的对比比较, 学生可以更加充分的理解英语句法结构, 从而实现母语的正迁移, 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3. 针对母语迁移的教学策略

在英语课堂中, 母语的迁移问题对于英语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尽量降低学生对于母语的依赖性, 解决学生思维惯性的问题, 从而实现母语的正迁移。一般来说, 针对母语迁移问题, 有以下几个策略:第一, 教师要注重英语和汉语的对比教学。通过比较, 来区分两者的不同, 以便于学生可以更深层次的理解英语, 提高学习效果。第二, 在英语课堂中, 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实际,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 贴合学生的实际, 从而可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第三, 学生不仅要注重英语的学习, 母语的学习同样重要。加强母语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英语语言的学习。

结语

总体来说, 在英语课堂中, 给予课堂中出现的母语迁移现象充分的重视, 将母语作为英语学习的一种辅导方式, 实现母语的正迁移,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同时, 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进一步理解英语课堂中母语迁移现象, 避免母语负迁移给予教学带来影响。

参考文献

[1]党振发.中国学生英语习作中母语迁移现象探析[J].英语广场 (下旬刊) , 2015 (2) :122-123.

[2]刘俊英.浅析母语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J].教学与管理 (理论版) , 2013 (4) :117-118.

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迁移 篇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而英语作为运用最广泛的语言,作为人类社会交际的重要工具,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英语,可是往往事倍功半.造成这种现象的有各方面的因素,母语负迁移便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而“母语负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式英语”的`产生.本文首先分析母语负迁移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形式,并就此探讨克服此现象的对策.

作 者:张耀军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金华,321000;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宁波,315010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2008 “”(41) 分类号:H3 关键词:语言迁移   母语负迁移   中式英语   策略  

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迁移 篇5

关键词:母语迁移;中式英文;主语;谓语动词

【中图分类号】H319.3

引言

2014年5月句酷批改网举办了百万同题英文写作活动,此活动由清华大学命题,共有来自2792所学校的109万学生提交了作文,这是目前全球参与人数最多的同题英文写作活动。就北京地区而言,412所参赛院校,作文总数达到81,081份,但在笔者翻阅学生作文时发现,学生的母语迁移现象严重。

母语迁移指的是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消极干扰的作用,在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母语迁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语言学习的进一步深入,母语迁移就起消极干扰的作用了。初级阶段的语言一一对应学习会慢慢随着英语句子结构的逐渐复杂而变为符合英语语法结构,套用英语单词,汉语语言结构的中式英语。但对于高级英语语言学习者来说,单纯的语法、词汇、句子结构等方面的内容已经不是他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等主要问题了,取而代之的是,如何使自己的语言表述方式贴近母语使用者的表述,意即地道、正统的英文表述方式,才是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对于大多数学习者来说,一直困扰他们的难题却是“什么是地道、标准的的英语,如何才能练就地道、标准的英语?”。一直以为只要语法正确,搭配得当就是标准的英语,其实不然,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差异巨大,其在语言结构、表述方式上几乎没有相同的地方,鉴于此,笔者就不地道的英文表述方式予以了数据统计、整理。主要是从主语的选择使用,谓语动词的区分,汉语连动结构中的非谓语动词的译法,主从句结构使用的过于单一化方面进行了研究。目的是想发现语言学习者在这些方面受母语影响的特点,找出相应问题但解决方案,为语言学习者提供学习语言更为便捷的学习途径。

研究结果分析

笔者抽样调查了164份样本,均是北京地区参加本次百万同题英文写作的作文,其问题主要是集中在三个方面:主语的选择使用,连动动词的词性转换方法,谓语动词的选择。汉语是有灵主语,即主语的选择使用多是人称主语,侧重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儿,而英语是无灵主语,即主语的选择是非人称主语,侧重什么事发生在什么人身上。本次抽样调查的作文的总词数是21060,代词的使用次数是1913次,占总词数的9.08%,人称代词we使用了600次,占总词数的2.84%,在所有代词中占据的比例是31.36%,比例相当高,这也说明了学生在写作文时把汉语思维结构带到了英文语句中。

笔者对比了作文分数超过90分的20位同学的平均动词使用频率,其为22.87%,低于24.59%的全组动词使用频率,其介词的使用频率为13.19%,高于11.84%的全组介词使用频率。同时选取了分值低于75分的20份作文,平均动词的使用频率是26.72%,高于24.59%的全组动词使用频率,介词的使用频率为10.16%,低于11.84%的全组介词使用频率。上述调查就说明了当语言使用者有意识的减少使用动词,并将其转换为其他词类,这种表述方式符合英式思维,反之,依然沿用母语的思维逻辑、习惯进行写作,势必都是中式英文,意即母语迁移的表象。因此,在词性对比分布研究中,笔者得出的结论是动词使用的比例越高,作文得分越低,语言表述越趋近中式英文,反之动词使用的越少,介词,分词使用的比例自然就上升,即学生在写作中使用了词性转换,把汉语中的连动动词相应的转换为了其他词性,贴近英语母语使用者的表述方式,母语迁移趋势减小。

汉语习惯使用小短句、连动句,而英语则习惯使用复合句,句子结构都冗长。因此,平均句长也可以用来判断母语迁移现象。164份作文的平均句长是19词每句,但在分析句长结构时发现,分數越高的作文句长就越长,句长超过25词以上的句子比例越高,远高于19词的平均句长。反之,分数越低的作文,句长越短,集中在11-15词的句长区间。

启示与结论

母语正迁移对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有帮助,但随着语言学习的逐渐深入,母语迁移就变为负迁移了,所以对于高层次的语言学习者来说,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就要摆脱母语的影响,多接触地道的语言,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有意识的避免受本族语的影响。本文是对英语写作的有益的补充,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意识的使用英式思维模式,区分英汉差异,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书目

[1] 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

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迁移 篇6

一、迁移的定义

迁移这一概念来自心理学, 是指将以前学过的知识运用到正在学习或者即将学习的过程。迁移可以分为两类, 即正迁移和负迁移。如果学习者以前学过的母语 (汉语) 知识能够促进英语的学习, 这称之为正迁移, 相反, 如果以前的母语 (汉语) 知识阻碍了英语的学习, 称之为负迁移。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 我们要学会利用汉语的正迁移, 而避免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

二、汉语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来例举母语正迁移对英语学习的作用:

1. 语音

汉语和英语里有很多读音类似的因素, 例如汉语中的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s与英语辅音音标b p m f d t n l g k h s发音都极为相似, ei i ai ou ju是英语里的五个因素, 而中国学生在读这五个因素时并没有什么困难, 因为在汉语里也有读音相似的韵母, ei i ai ou iou, 这是汉语在发音方面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实际上, 汉语和英语是相辅相成的。一般情况下, 学习英语的好坏是和学习汉语的好坏成正比的。难以想象一个汉语都说不好的中国人英语会说的非常好。而这, 也应归功于汉语对母语的促进。

2. 词汇

母语正迁移现象在学习者习得英语词汇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我们利用汉语中形声字构字法, 分析英语单词的构成, 如:词根、词缀等, 以此来避免死记硬背, 从而进一步扩大词汇量。

还有在一些委婉语的表达方面如死、去世等, 英语也有die、pass away等委婉语;汉语有怀孕, 有喜了等, 英语有be pregnant, in the family way等。这些知识学生掌握起来觉得比较容易, 因为这属于语言共性的东西, 母语正迁移现象在这里起促进理解的作用。

3. 词序

很多语言中名词短语的基本语序都是量词+形容词+名词这样的顺序。汉语英语也同样如此:一个红苹果:a red apple, 两只大老虎:two big tigers.动词短语的语序也有很多共同之处, 如丢脸:lose one’s face, 武装到牙齿:arm to teeth, 进来:come in, 出去:go out.英语学习者可以遵循母语的词序规律来构建二语中的词语搭配, 从而降低学习难度, 增加兴趣。

4. 句法

很多语言的基本结构都存在共性, 汉语和英语也是如此, 英汉两种语言陈述句在基本句型中有颇多相似之处:

(1) 主-动-补 (SVC) 结构

The man is a teacher.

(2) 主-动 (SV) 结构:

Everybody laughed.

(3) 主-动-宾 (SVO) 结构

I want a ticket.

(4) 主-动-宾-宾 (SVo O) 结构

I sent him a telegram.

(5) 主-动-宾-补 (SVOC) 结构

We made him our spokesman.

5. 写作

汉语的写作模式和英语的写作模式也有不谋而合之处。许多中国的著名作家在国外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也许在语言方面汉语的促进作用不是很明显, 但是在整体格式, 布局及逻辑方面汉语的促进是不可否认的。这其中当以林语堂为代表, 他的英文短小精炼, 不是靠华丽的语言取胜, 凭借的正是唯美的意境。这都归功于林语堂先生深厚的中文功底。

结语

简而言之, 汉语对英语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分别体现在语音、词汇、词序、句法和写作这五个方面, 我们应该最大程度的利用汉语对英语的促进作用, 这样可以减轻英语学习者的负担, 同时还能激发英语学习者的兴趣, 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月红.中国学生对英语关系从句的习得[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8, (4) :11-16.

[2]刁纪田.浅析母语迁移在英语学习中的正负效用[J].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1, (1) .

[3]林秋云.国外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述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7, (5) .

[4]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6.

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母语正迁移 篇7

一、冷静思考,分析问题

1.课堂教学的流程上。关注输送,也就是在表现时,忽略学生的内在消化的过程,立刻让学生进行言语表现,教学结果不佳。

2.课堂教学的方法上。没有应时与恰当的指导,看学生自己的领悟能力,让一些理解力差的学生出现害怕的心态,失去了学外语的信心和乐趣。

3.英语教学的形式上。彻底排除国语,倘若讲课时一直使用外语,很多语言学生很难明了、理解,使讲课的进度受到影响。

4.英语教学的要求上。给学生一些看着很正常但事实上难以完成的一致规定,个别学生跟不上就会和其他学生慢慢有差距。

二、研究对策,解决问题

究竟该如何处理才会在本质上解决国语在学生学习外语中的影响?培养学生对的外语思考习性是特别有效果的方式。

1.汉语拼音和音标联合,循序渐进。刚开始学习外语的孩子大部分是10多岁,都很熟悉中文的拼音技巧,从中文的拼法进入到外语的拼法,能够很好地使英语发音教学的困难减少,但这个方法对刚学外语的学生来说,特别是对于那些对不上字母形式和发音形式的学生而言特别适用。例如:在3A第一单元的教学中,我运用这个方法让学生区别名字,例如:Helen可以说是中文音h的开始,Mike可以说是中文音中m的开始,而Good morning.同样是中文音中g的开始。之后把类似的音标 / m /,/ h /,/ g / 和这种中文音相结合,让学生认读。

2.汉英结合,巧记知识。此处的“汉”即汉字,“英”即英语。学生刚开始学的每一句英文或者基本词全是模仿和跟着老师读学到的,对那些不好记忆的内容,通常给英文标一些中文:如rose—“肉丝”、nice—“那爱丝”、My name is…—“买来一只”。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英汉相联系的方法。

3.汉英对比,分析异同。比较解析的重点是将所学语言和中文的语法体系与发音体系来比较,对会在学生中发生的差错与遇到的难点来推测,进而创立高效的教学方式。如六年级课本上有这样一句话:Did you like the food there?中文意思是“你喜欢那儿的食物吗?”。学生做连词成句的时候,经常会根据中文语序将此句写成Did you like the there food?为此,我们帮助其分析英语与汉语语序的区别,经常性地进行英汉对比,学生对英语的特征有了更明确、更清晰的认识之后,就不再去照着中文的语法要求来写句子,发现类似于“chinglish”这样的状况。

4.听说读写,全面进行。不论哪种言语的学习全是在倾听、试说、朗读、书写的基础上开始的,是由于言语的交流功效重点表现在倾听、试说、朗读、书写这几个点上。例如:在讲解表示自己正在展开某种动作的第一人称时,老师是如此教授的:手里开始“写”,嘴里说着“I’m writing”;做着“游泳”的姿势说着“I’m swimming”。之后在学员朗读句子的时候,让大家来自己定义现在进行时。接着问学生What are you doing? 答I’m…之后是学生用学到的知识来配合姿势进行表达,同时写出彼此的话。如此便能够在学生的头脑里构成定向的思考方式。

5.浸透相关文化,恰当运用外语。很长一段时间,大家对于外语的学习都是关注语言法则、忽视文化的状况。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所以,老师要适时地给学生讲解汉语和英语在历史基础、思考方法、言语表现、民俗风情等一些差异,使学生正视对外国文化方面的了解。

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迁移 篇8

一母语迁移现象

作为一名学生, 对任何一门外语的学习, 都是建立在母语的基础之上的, 因而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语习惯的影响。根据母语迁移产生的影响, 可以划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又称“助长性迁移”, 是指已有母语知识对目标语知识的学习产生积极、促进的作用。负迁移又称“阻碍性迁移”, 是指已有母语对目标语的学习产生消极、阻碍的作用。表现在日常英语教学中, 即已有母语知识在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与英语有相同或相似表达时, 就会使学生容易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 产生正迁移的效果。反之, 则产生负迁移效果。因此我们在探讨和研究母语迁移现象时, 应尽量避免产生负迁移, 促进和扩大正迁移。

二母语迁移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表现

总体来看, 英语和汉语在语法、语音、词汇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语法方面

从大的结构来说, 英语的表达与汉语有相似的地方, 大部分情况下是:主语+谓语+宾语。如:I have a dream. (我有一个梦想) 。但是英语与汉语的词序在很多方面是不同的, 主要表现为定语和状语的位置。汉语的定语一般放在中心词前, 英语则不一定。既有放在中心词前的, 如:a beautiful girl (一个漂亮的女孩) , 也有放在中心词之后的, 如:the days to come (未来的日子) 。而且大多数定语从句都放在中心词后, 如:the man who you met (你见过的那个人) 。另外, 英语中一些由分词组成的形容词和对应的汉语词序也不一样, 如:ill-tempered (脾气不好的) , broad-minded (气量大的、心胸开阔的) 等等。在表达地点时, 英语一般由小到大, 汉语则由大到小, 如:Xinhua street, Nanning Guangxi China (中国广西南宁新华街) 。但在实际教学中, 特别是对于基础较差的高职学生, 往往是按照汉语结构按部就班地讲解英语句子, 忽略了英语与汉语在语法上存在的诸多差异, 这就需要我们高职英语教师注意收集, 耐心细致地对学生进行对比讲解, 让他们洞悉其中的异同。

2. 语音方面

汉语和英语在音位、音节、语气、节奏等方面差异较大。英语的单元音和普通话的单韵母相比不仅数量多, 而且分得更细。英语的辅音多数是清浊成对的, 如/p、b/, /t、d/, /k、g/;而汉语普通话的辅音多为送气和不送气的清辅音, 如“p、t、k、ch、q、c”和“b、d、g、zh、j、z”, 只有“m、n、l、r”几个属于浊辅音。同时, 英语中为求得句子重读音节比较匀称而有节奏的反复出现, 使通常接受句子重音的某些词失去重音, 形成重音的重分配。如“un-known”, 在“He is quite unknown.”句中失去第一个音节上的重读, 但在“the unknown warrior”中则失去第二个音节上的重读。

汉语和英语在语音特征与规律等方面都存在异同, 而且差异性大于相似性, 同时汉、英语音的相互影响受到许多主客观因素的诸多制约。教师在教学中要详细比较, 帮助学生了解一定的汉、英语音知识和规律, 使学生掌握发音技巧, 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3. 词汇方面

对于初学英语的人来说, 往往喜欢逐字逐词进行对照翻译。这种方法对付简单的语句还可以, 但要对付复杂的句式, 则往往显得捉襟见肘, 很难奏效。如“People came in by twos and threes.”一句, 可以按照中国人的用语习惯翻译成“人们三三两两地进来”, 但不能翻译成“两两三三”, 否则就不好理解。有些英语数词在翻译成汉语后并不需要点明具体的数词, 只需把整体的意思表达出来即可。如:“He asked me a thousand and one things.” (他向我问长问短) 。同时, 英汉中有不少表示颜色的词组,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习语, 如“To be black in face” (脸色铁青) 、Black tea (红茶) 等, 翻译时也不能采取一一对应的手法来简单理解。

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当鼓励学生在不断扩大词汇量的同时, 针对特定的短语进行特殊记忆, 对整个句子的结构进行分析, 才能有效避免歧义, 提高正确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三灵活运用迁移理论指导高职英语教学

通常而言, 英语教学分为全英教学、英主汉辅教学和汉主英辅教学三种模式。基于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偏低的实际状况, 高职院校大多采用汉主英辅的英语教学模式, 这就不可避免地加剧了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作用, 从而导致学生更加依赖汉语来学习英语。同时,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以语法教学为中心, 没有全面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 特别是英语思维方面的能力。因此, 英语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调整英语和汉语课堂用语的比例, 注重学习英语国家文化, 培养英式思维方式等, 全面提升听、说、读、写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当然, 母语是学习英语的基础, 我们在探讨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作用时, 也不能忽略汉语对英语学习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于基础较差的高职学生, 就必须借助汉语来介绍英语的习惯用法, 通过对比分析英语与汉语在语言、语法上的差异,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言学习方法, 才能事半功倍地提高学习的效果。具体到英语教学实践中, 我们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善于归纳总结。要有计划地归纳一些英语和汉语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异同, 总结出共性规律, 便于学生记忆,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汉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迁移效应, 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二要积极创设适宜的英语学习环境。可以借助情景对话、英语游戏、英文歌曲等多种形式, 帮助学生熟悉英语语音、语法, 了解英语文化和历史背景, 从而减少负迁移对英语学习的负面影响。三要正确对待学生由于母语负迁移作用而出现的错误。耐心帮助学生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 不断积累经验, 有意识地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

四结束语

任何一门语言都有其学习的规律可循, 母语迁移理论就是要找出汉语与英语学习的共性规律, 总结归纳差异特点, 扩大汉语对英语的正迁移效应, 较快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水平。“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利用母语迁移理论提升高职英语教学, 这不仅是教师如何教的问题, 也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如何学的过程。学生通过留心总结英语和汉语的差异, 寻找两种语言的共性规律, 不仅是英语学习的过程, 更是学习经验积累和提高的过程。

摘要:在日常英语教学中, 我们发现外语学习或多或少会受到母语习惯的影响, 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母语迁移现象。这种影响既可以是积极的, 对外语学习起促进作用的影响, 即正迁移;也可以是消极的, 对外语学习起阻碍作用的影响, 即负迁移。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充分利用母语的正迁移作用, 降低负迁移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以期为高职英语教学实践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母语,正迁移,负迁移,高职,英语教学,影响

参考文献

[1]俞理明.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回顾, 反思与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2]陈琴.二语习得过程中的母语迁移现象[J].内江科技, 2008 (4) :18~19

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迁移 篇9

恩格斯曾说过:“你只有将本族语同其他语言进行比较, 你才能真正懂得自己的语言。” (You should know your own language only if you compared it with other languages.) 对比分析法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对比时我们应把特殊性或特点放在共同性的一定位置上来考虑, 对出异同, 比出价值。

二、理论背景

以Chomsky为首的学派提出了普遍语法 (universal grammar) , 而以Greenberg为首的学派提出了语言的共同性 (linguistic universals) 两派都认为世界上的语言具有共同性, 但每一种语言也有其特殊性。在第二语言习得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研究领域, 母语知识对目标语习得的影响是众多语言学家及心理语言学家所探讨的问题之一。Dulay和Burt提出了创造性结构理论 (Creative Structure Theory) , 着重分析了儿童母语形成过程中语言发展的特征, 指出母语习得过程某些错误也表现在母语不同的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过渡语中, 反映了语言习得具有共同性。

在应用语言学的研究中, 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往往会对同一术语有不同的理解。“迁移” (transfer) 即是如此, 在近期出版的文章及其专著中出现了17种不同的定义。Odlin所给的定义是:迁移是由先前习得 (也可能是错误习得) 的任何语言与目的语之间的共性和差别而引起的影响。在他的定义中, 先前习得的语言主要指母语。因母语和目的语之间共性而引起的迁移称为“正迁移” (positive transfer) ;学习者把母语中的知识不恰当地运用到目的语中, 这叫“负迁移” (negative transfer) 。

三、母语迁移及其对英语学习产生的影响

迁移可以作为语言学习中的一种辅助手段, 任何人学外语最容易把母语的习惯套在外语上, 但有时套对, 有时套错, 那些母语和目标语不同的地方就一定要出错。因此, 在学外语时, 通过对比可以利用两种语言的相同或相似点, 促成正迁移, 加快对目标语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对比还可以找出两种语言的差异, 克服干扰, 消除负迁移。

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不同语系, 英语属印欧语系, 为综合型语言;汉语属汉藏语系, 为分析型语言。它们之间不仅可以从形式结构上比较, 还可以从语义结构上比较。英语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有八种:词缀法、内部屈折、错根法、辅助词、词序、语音、语调和结构关系。汉语由于形态不丰富, 更多地依赖辅助词、词序和结构关系。

笔者从英语的教与学的实践中收集到一些素材, 拟就英汉两种语言的构词法进行对比分析, 旨在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 用之于英语教学。笔者认为, 作为英语教师, 我们应该提高教学的预见性和针对性, 推测在学习时可能发生的负迁移从而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促进正迁移, 克服干扰, 消除负迁移, 提高英语学习的成效。

四、汉音构词法的比较

(一) 汉英利用语音变化构词对比

汉语的语音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英语的语音包括辅音、元音和重音。汉、英语音的三要素不同, 利用语音变化构词的特点也就不同。

1. 汉语的声母变化构词和英语的辅音交替构词

例如:汉:校xiào (school) jiào (to proofread) , 长cháng (long) zhǎng (grow)

英:close/klus/亲密的/kluz/关闭use/ju:s/用途/ju:z/利用

2. 汉语的韵母变化构词和英语的元音交替构词

例如:汉:称chēng (toweigh) chèn (tofit/match) 还hái (still, yet, also, too) huán (togiveback/repay)

英:food/fu:d/食物, feed/fi:d/喂养, blood/bld/血, bleed/bli:d/流血

3. 汉语的声调变化或重音格式变化构词与英语的重音移动构词

汉:1) 声调变化构词, 例如:看kān (to look after/tend) kàn (tosee/watch) , 好hǎo (good/fine) hào (tolike/love)

2) 重音格式不同构词, 例如:精神 (spirit) 精神 (lively/vigorous) , 地道 (tunnel) 地道 (pure/typical)

英:record/rekd/唱片/rikd/记录, present/preznt/礼物/prizent/出席

(二) 汉英利用附加构词法对比

1) 汉语中特有的名词前缀:“老∽, 初∽, 第∽”

2) 汉英有某种对应关系的前缀构词法比较:

“非∽”:非党non-party, 非正式informal

“反∽”:反批评counter-criticis, 反证disproof

“无∽”:无性:asexual, 无形invisible

“超∽”:超龄overage, 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

“不∽”:不仁道inhuman, 不结盟non-aligned

“单∽”:单边unilateral, 单音节monosyllable

“多∽”:多边multilateral, 多晶体polycrystal

“准∽”:准军事paramilitary, 准官方quasi-official

3) 汉英后加法构词比较

“∽子”, “∽儿”, “∽头”和“∽巴”是汉语特有的名词后缀。

汉语有某种对应关系的后缀比较:

“∽家”:作家writer, 科学家scientist

“∽员”:教员teacher, 海员sailor/seaman

“∽师”:律师lawyer, 讲师lecturer

“∽者”:读者reader, 长者elder/senior

“∽手”:水手sailor, 歌手singer

“∽化”:美化beautify, 工业化industrilize

“∽主义”:主观主义subjectivism, 修正主义pevisonism

(三) 汉英利用复合结构对比

从语义关系看, 可以利用主谓、偏正、动宾等关系来构造复合词。

1. 主谓

汉:地震earthquake, 头疼headache

英:sunrise (日出) , heartbeat (心跳)

2. 偏正

汉:雨衣raincoat黑板blackboard

英:railway (铁路) , freezingpoint (冰点)

3. 动宾

汉:举重weighlifting, 分红shareoutbonus

英:push-button (按钮) , cross-country (越野)

通过汉英构词法的比较, 二者在形式结构上和语义结构上对语言习得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不仅能使学生的词汇量迅速扩大, 而且会从广度和深度上加速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学习与掌握。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指导学生分析单词的构成, 让看似无生命而枯燥无味的单词变得有意义并赋予生命与活力, 这样学生可以免受死记硬背又容易忘记之苦,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结束语

随着母语迁移更深入的探讨, 它对二语学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英语教师, 在平常的英语教学中, 要尽量发挥已有的母语知识的作用, 找出相同点, 利用母语促进对英语的理解, 直接用于英语教学。此外, 还要善于发掘两种语言的不同, 找出各自的特征, 避免将母语知识硬套到英语学习中去, 尽量减少母语的负迁移, 从而达到更好的教与学的效果。

摘要:母语迁移对英语词汇教学有正迁移与负迁移, 通过汉英构词法在语音变化、附加构词与复合结构方面的对比, 找出相同点, 促进正迁移, 发掘不同点, 减少负迁移。

关键词:母语迁移 (transfer) ,正迁移 (positivetransfer) ,负迁移 (negativetransfer)

参考文献

[1]蔡金亭.母语迁移与主题突出结构[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1998.

[2]樊星白.英语特殊结构和习惯用法[M].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1.

[3]寮菲.第二语言习得母语迁移现象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8.

[4]刘毅, 英语语法宝典[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5]秦裕祥.英语语法专题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6]任学良.汉语比较语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

[7]王还.有关汉外语法对比的三个问题[J].语文教学与研究, 1986.

[8]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商务印书馆, 1986.

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迁移 篇10

一、引言

在早期的二语习得的研究中,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语法和语音的研究上。而近些年来的研究有了新的发现,在外语学习者所犯的语言错误中,语法错误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而词语搭配错误可以说是外语学习者语言输出出现的重要错误之一。这是因为,学习语言除了要学会应用语法规则之外,还需要学习运用大量的英语词汇。而学会一个单词不仅仅是要学会它的意思和发音,还要学会单词的习惯搭配。著名学者Wilkins指出,在语言交际中,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但是即使有了词汇却缺少正确的词语搭配知识,那么所表达的内容的准确度就会下降,进而造成交流障碍。每个语言都有自己的语义系统,而这个语义系统和该语言存在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时,母语和第二语言的文化背景就会发生碰撞,大部分的词语搭配错误就是在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下产生的。

二、母语负迁移与词语搭配错误

外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正确运用固定搭配。词汇的意义可以从和它同时出现的单词的意义中得到体现,研究词语搭配就是研究词与词之间的习惯用法。两个或更多单词反复地同时出现时,本族语使用者就会把这些单词当成一个语言单位而记忆下来,就可以在书面或口头语言使用中灵活运用。Lewis认为词语搭配的习得和语言习得在一定意义上是等同的。词语搭配的知识是本族语使用者和外语学习者之间的语言水平差异的重要因素。因此缺乏词语搭配知识是语言错误和非本土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词语搭配和该语言的所存在的文化背景关系紧密。不同语言的词语搭配都有不同的文化内涵(McCarthy,2004),所以和语法相比,词语搭配的习得时母语负迁移的现象更为严重。本族语使用者很容易就能正确判断词语搭配是否地道准确,可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做出这样的判断却是件困难的事。部分研究者甚至认为词语搭配的能力只有本族语使用者才能掌握和使用。也正因为词语搭配和本族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外语学习者在使用词语搭配时就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母语的影响,从而产生了搭配错误,这就叫做母语的负迁移。负迁移刚指的是借用的母语形式不符合外语的习惯,或者不被该语言的本族人所接受。负迁移也叫干扰。当两种语言在某种结构上出现不同时,不同点往往成了学习者的难点所在,此时就容易出现负迁移现象。

母语和第二语言在词语词的搭配运用是都有各自特有的方式和习惯,词语搭配往往是不能跨语言的。在词语搭配运用学习中,学习者因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而使用错误的搭配是不可避免的。这样的错误是受到了汉语对应词汇的语义的影响。词语搭配随着语言不同而不同,在一种语言中可接受的搭配,在另一种语言中不一定可以接受。例如,中国人习惯的表达如:学习知识、、积累知识、掌握知识等,所以在中国学生的思维中就会有相对应的英语搭配“learn/study knowledge”, “master/grasp knowledge”, “enlarge knowledge”, 而在本族人的英语使用中这样的搭配是不存在的。在对目的语思维方式了解不够准确全面、二语词语搭配模式和能力知识缺乏的前提下,学习者只得在具体语用过程中用能够提取出的二语词汇,套用自己熟悉的母语搭配方式来表达意义。尽管最终成形的是目的语表达形式,但学习者其实是在用目的语词汇和母语搭配结构来表达母语思维。

三、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想要克服词语搭配习得过程中母语的干扰,就必须要加深所习得词汇的词汇知识深度。词汇深度指的是学习者对所学单词的掌握程度,它是和词汇广度相对应的,词汇广度指的是学习者所掌握的词汇的数量。在二语习得中,和单词的数量相比,单词的质量更为重要,对于词语搭配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越是基础的词汇,它的搭配组合就越多,搭配意义也就更丰富。比如说在英语里,像make,take,put,hit这样的一些高频词,它们的搭配十分广泛,甚至学习了很多年英语的高阶段英语学习者也会偶尔犯一些搭配上的错误。所以说,英语学习者要注重所学单词的质,而不要片面追求单词的数量。

外语学习者应当增强词语搭配习得的意识,适当做些词语搭配的练习。中国的外语学习者在学习外语词汇时,习惯于用汉语对应的意思死记硬背。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在汉语里往往找不到和英语完全对等的单词,而脱离语境靠汉语来记单词的结果就是没有对目的语有足够的了解,从而产生了词语搭配错误。机械记忆的词汇及意义并不能在另外一种语言中找到对等的转换。根据语料库研究表明,词或词组的意义对选择与其共处同一环境的其它词与词组有着深刻的影响,体现意义的词语搭配更应该放在语篇中进行(杨惠中,2003)。因此,英语学习者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语言的学习是复杂的,教科书只能起到一定的向导作用,因此想要掌握正确的词语搭配,外语学习者必须要接触大量的真实的阅读和听力材料。大量的阅读是提高英语词语搭配能力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学习者在接触大量词汇的同时,还能够发现和习得新的词语搭配知识。没有大量的阅读,外语学习者很难能够正确地把单词组合在一起。

四、结语

词语搭配是词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词语搭配知识是外语学习者整体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语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自主学习是外语学习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学习单词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机械地记忆词汇及意义,这样大量的搭配错误就会出现。所以,想要克服由于母语负迁移而产生的词语搭配错误,教师教授词汇方法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例如,词块教学法就打破了认为的语言是语法和词汇组成的传统观念,而认为语言是由词汇短语组成的。词块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尤其是词语搭配的能力。词语搭配能力的提高是语言能力提高的象征。

参考文献:

[1]桂诗春、杨惠中,2003,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丁言仁、戚琰,2005,词块运用与英语口语和写作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 第3 期

[3]McCarthy,M.2004,Vocabulary[M],Oxford:OUP

母语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正负迁移 篇11

一、母语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正迁移现象

1. 用母语直接解释英语抽象词汇

因为人们大脑中对一些具体事物的形状、样子等已经非常熟悉,所以在学习表示这些具体事物的名词时,还可以借助于图片来学习,教师只需要教会一种新的符号、表达形式即可。例如,老师可以指着图片说“sun”,学生自然就明白“sun”的意思是太阳。但是,对于英语词汇中大量的抽象词语,还要借助于母语来解释。例如:“友谊”(friendship)、“革命”(revolution)、“爱情”(love)等。可见,对于英汉语言中存在的共性抽象词汇,可以直接借助母语来讲解,学生就能清楚理解词的意义。对教师来说,这样使学生借助母语加深对这些词汇的理解,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进行其他教学活动。

2. 用汉语词性来判断英语词性

不管是英语还是汉语,词汇都有词性划分。英语中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主要词性,汉语词汇中也是一样。在学习英语时,我们可以发现多数英汉语词汇词性是对等的。比如表示具体事物,表示时间、地点及空间概念的词,不管在英语还是汉语中都是名词。比如:“桌子”(desk)、“年”(year)、“医院”(hospital)等。英语中的形容词对应的汉语意思有这样的特征,“……的”,而副词是“……地”。例如:“beautiful”,漂亮的,美丽的;“beautifully”,漂亮地,美丽地。因此,可以通过判断汉语的词性来熟记英语单词的词性。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抓住了这一点,就可以有效地记单词。

3. 用汉字结构解释英语构词法

(1)不管是汉字还是英语单词,都是有结构的。汉字的结构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内外结构等。如“吴,思,类”属于上下结构;“汉,词,法”属于左右结构;“树,做”属于左中右结构;“问,间,闪”属于内外结构。同时,汉字的结构与意义也是有联系的,形声字的形旁与字的意义有关,声旁与汉字的读音有关。例如:“饭”、“洋”、“跑”等。

英语单词也是有结构的,例如;“lawful”。就像汉字“洋”一样,三点水旁表示意思和水有关,“羊”和发音有联系。“lawful”也可以拆分为两部分:“law”和后缀“-ful”,“law”表示意思,“-ful”表示词性是形容词。还可以给“lawful”加一个前缀“un-”构成新的单词“unlawful”,和“lawful”的意思相反。

就像“law”这个单词一样,可以在它的词头或者是词尾加上一个成分,这种做法就是英语中的一种构词法,叫作词缀法(affixation)。词缀法也叫派生法,是在一个词的词头或者词尾加上一个词缀。加在词头的叫前缀,加在词尾的叫后缀。由词缀法构成的词又叫派生词。虽然英语中常见的、构词能力强的词缀数目有限,但掌握了这些词缀,可以极大地扩大词汇量。

英语中常用的前缀有:表否定:un-,dis-,in-(il-,ir-,im-),non-;表示位置、空间:extra-,inter-,fore-,tele-,trans-,intra-等;表示数量:uni-,semi-,bi-,tri-,multi-等;表程度:mini-,micro-,super-,over-等;表时间和顺序:ex-,fore-,pre-,post-,re-等。

英语中常用的后缀有:名词后缀:-er/or,-ee,-al,-ness等;动词后缀:-en,-ify,-ize等;形容词后缀:-able,-ful,-less,-y等;副词后缀:-ly。

以单词“law”为例,加后缀“-ful”构成新词“lawful”由之前的名词变为形容词,而“lawful”加了前缀“-un”后,依然是形容词,但意思改变了。由此可以看出前缀改变意思,后缀改变词性。但也有例外,如“a-”就是一个转类前缀,“asleep”。

(2)除了可以给单词“law”加前后缀外,在学习中还发现一些和“law”相关的单词,“law-abiding”、“lawbreaker”、“lawmaker”等。这些单词的构成是把两个词排列在一起,有时两个单词中间会有一个连字符。这也是英语的一种构词法,叫复合法(compounding)。例如:honeymoon, matchmaker, daydream, upstairs, someone等。复合法是把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的词联结起来构成新词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构成的新词叫复合词。

(3)汉语词汇中有一字多义的现象,如“差”,虽然不需要改变形式,但可以有不同的意思。英语中也有此种构词法,叫作转化法(conversion)。转化法指一个单词在形式上没有变化,但词性发生了转化。如“right”在下面四个句子中的用法。

A.What you said is right.

B.We should kn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C.Turn right at the end of the street.

D.The fault will right itself.

在第一句中“right”是形容词,是“对的,正确的”意思;在第二句中是名词,表示“正确,公正,正义”;在第三句中是一个副词,“向右地”;在最后一句中“right”是动词,表示“改正,纠正”。这个例子说明,一个单词常常夸几个词类,但形式却没有改变。

二、母语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

1. 汉语中没有英语单词的对等词

由于不同的民族在地理、民俗、宗教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在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作用下必然会产生一些属于自己民族、文化的词汇,如“生肖”“风水”等,这在英语中完全没有对应词。相反,英语中也有一些属于自己特色的单词,让英语学习者很难理解和掌握,如“American dream”。

2. 意义差异

词汇的概念意义或外延意义不同或所指范围的不同而造成的负迁移。英语中的“uncle”既可以指叔叔、舅舅、伯伯、姑父,也可以指姨夫,概念与汉语不完全对应。

词的内涵不同所引起的负迁移,以“狗”为例,汉语中它常含有贬义,如“狗腿子”、“狗头军师”等。而英语中的dog可借指人,却并无贬义。如在一些谚语中的表达: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lucky dog(幸运儿)等。从古至今,中国人都对汉字“龙”感到自豪,因为龙是吉祥和权威的象征。在中国,“龙”是华夏民族的代表,是中国的象征,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中国是“龙的国度”。而在西方人的眼中,英语单词“dragon”意味着罪恶和怪物,是邪恶的象征。

3. 词汇搭配不当引起的负迁移

受汉语词语搭配的影响,英语初学者常把汉语的搭配习惯错误地迁移到英语中。如,汉语中“开门”(open the door)、“开电视”(turn on the TV),都用动词“开”,学生自以为然地将“开电视”也翻译为“open the TV”,将“接电话”(answer the phone)翻译为“receive the phone”,“大雨”(heavy rain)译为“big rain”等。

总之,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母语的正负迁移作用并存,不能单一地以为只是一种好的影响或者是不好的影响。不管是英语教师还是英语学习者,一定要全面正视母语的作用,既不能扩大母语的负作用,又不能忽视母语的积极作用,尽量充分利用母语的正迁移,减少负迁移,最终达到掌握词汇的目的。

摘要: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过程中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正迁移促进二语习得, 负迁移干扰二语习得。本文从不同的层面对母语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正负迁移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引导英语学习者关注汉英词汇的相似点和差异, 应尽量利用正迁移、避免负迁移, 最终达到掌握英语词汇的目的。

关键词:母语,英语词汇学习,正迁移,负迁移

参考文献

[1]汪榕培.英语词汇学高级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4.

[2]张维友.英语词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160-161, 92.

[3]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125-126.

[4]钱军.英语词的构成与搭配[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

上一篇:理论审视下一篇:双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