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影响英语学习

2024-07-24

母语影响英语学习(精选12篇)

母语影响英语学习 篇1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从文化上讲, 英语属于西方文化, 而汉语属于东方文化。汉语是我们的母语, 母语在英语学习中扮演两个角色:正迁移和负迁移。母语正迁移, 是指母语与英语的相似之处对英语学习有促进作用。母语的负迁移, 则是指母语与英语的不同之处对于英语学习的干扰作用。由于汉语与英语在语言与文化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很多教师及学生认为, 汉语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大于正迁移作用, 所以往往主张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为避免母语的干扰, 提倡在课堂上尽量不用母语, 而把英语当作自己的母语来学。似乎这样就能摆脱母语的影响, 少犯或者根本不犯语言错误, 学到更纯正、地道的英语, 但事实是否那样简单呢?我们知道语言与思维不可分离, 思维是语言的基础, 语言又是思维的载体。正如德国英语教学法教授Butzkamm的一个很好的比喻:“母语不是一件外衣, 学习者在踏进外语教室之前可以将其脱下, 弃之门外。”所以, 我们不能简单地看待母语迁移, 我们要承认它的存在, 既要承认它干扰英语学习的一面, 即消极的一面, 也不能否认它的正迁移作用, 即积极的一面, 还必须承认它能帮助我们学好英语。

一、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母语负迁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语言因素包括语音、词汇、句法等等, 而非语言因素就是文化背景即跨文化交际。

1. 语言因素

(1) 语音语调。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语音时, 会受到其已掌握的母语语音的影响, 母语语音对英语语音的学习扮演重要的角色。学生会用母语语音去感知和学习英语语音。这两种语言在音位的数量及其组合方式上是完全不同的。这些音位系统上的差异往往是造成学生语音迁移的主要原因。例如, 初学英语的学生经常把thin读成sin, 把blow读成below, 就是因为英语中有/θ/这一音位和/bl/这类辅音音位组合而汉语没有所造成的负迁移。又如, 英语既有以元音结尾的开音节的词, 也有以辅音结尾的闭音节的词;然而汉语的“字” (语素或单音词) 都是单音节的, 基本上都属于开音节, 元音或次元音结尾的字占绝大多数, 只有少数以鼻辅音结尾。由于汉语的这种语音上的特征, 初学英语的学生往往容易在读英语闭音节的词时, 在结尾的辅音后面不自觉地加上一个元音, 即把work读成worker一词, 把bet读成better。

其次, 学生发英语清音和浊音时常常带有汉语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痕迹。中学生刚开始学英语时往往听不清楚某个辅音是清还是浊, 因而把pen和Ben、gate和Kate等混淆不清。上述错误均为负迁移所致, 因为我们可以从学生的母语中找出犯错误的根源。

母语除了在语音上对英语的影响, 还在语调上与英语也不同。我们知道从语言的语音系统角度来看,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英语是一种主要依靠语调和单词重音来区别句义的“语调语言”;而汉语则属于声调区别字义的“声调语言”。如在陈述句中, 汉语的陈述句不需要读升调或降调, 在英语中有时却需要。如“There are four seasons in a year, spring, summer, fall and winter.”读这个句子时, “spring”、“summer”、“fall”需要读升调, 而“and winter”则需要读降调。所以, 语调掌握不好, 就不标准, 读出来的英语听起来很别扭, 从而也会失去英语的韵味, 成为中式英语的语调。

(2) 词汇。初学英语的学生往往误认为每个汉语词语都能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单词。他们不知道一个单词在另一种语言中的对应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含义, 因为它们的语义场不吻合、呈重叠、交错、空缺等形式。如汉语“重”一词在英语中的对应词是heavy, 但heavy有几层含义, 如可以说heavy box (沉重的盒子) 、heavy smoker (烟瘾大的人) 、heavy rain (大雨) 、heavy traffic (繁忙的交通) 等。再如汉英语言中表示亲属关系的语义场的组成更是不同, 因此, 学生初学英语时常常不知道该怎样用英语称呼这么多的亲属关系。如下表所示:

由于汉语亲属词不同于英语的语义特征, 所以在英汉理解和翻译时就要考虑各自的语义场, 通过补充性的说明来准确地表达其真正含义。

学生学习英语时词汇层面迁移的情况比较复杂, 但大体说来, 这一层面的迁移较多地体现在词义和词的搭配两个方面:词的概念意义 (或外延意义) 不同或它所指的范围大小不等往往造成负迁移。例如, “爱人”一词在现代汉语里一般用来指自己的配偶 (丈夫或妻子) , 而英语中的lover一词, 在英美社会里指的是情夫或情妇, 它与husband或wife的意义是不一样的。“爱人”和lover二词概念意义不同, 学习英语时, 有的人误将lover理解为“爱人”, 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丈夫或妻子时说:He (or She) is my lover.这就是词义负迁移现象。再如:

Chinese Student:Is your husband an intellectual, too?

Native Speaker:Eh, well, …no, he is an engineer.

对中国学生来说intellectual即知识分子;而对一个英语为本族语的人来说intellectual的意义比较狭窄, 它只指像心理学家或人类学家那样具有专门知识的脑力工作者。

汉语词汇无词尾变化, 在其形式上很难辨别其词性, 在句中根据不同的语法功能, 不同的词性才能得以体现, 而学生往往把母语词汇的这一特点迁移到英语词汇的学习中, 从而产生词汇负迁移。如:“在飞机上, 好好照顾自己” (On the plane, please 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 说成“On the plane, please careful of yourself.”

在汉语中不存在冠词的用法, 而在英语中却是频繁地出现冠词。比如汉语中可以说“给我香蕉”, 而英语却不能说“Please give me banana.”而要说“Please give me a banana.”又如:“太阳升起来了。”英语却要说:“The sun rose.”在英语中需要有冠词的支撑, 才能把句子表达完整。

(3) 句法。汉语属于语用词序, 而英语则属于语法词序。汉语句法不讲究主语的人称和数与谓语的一致, 谓语方面也没有时态、语态、情态的严格用法规则。如“他天天去学校”与“他们天天去学校”在谓语形态上并无区别。而英语就必须注意数与谓语的搭配, 则分别表达为“He goes to school every day.”和“They go to school every day.”

汉语句子重视意合, 而英语句子重形合。汉语句子关系主要靠词序和语义关系表达, 而不是追求形式上的完整, 往往只求达意而已。不过英语的句法成分都有其独立作用, 比较注重句子结构形式的完整和逻辑的合理。如汉语既可以说“一个房间住三人”, 也可以说“三个人住一个房间”。而英语句子却只能说“Three people live in the room.”而不能说“A room live three people.”

另外, 汉语句法结构中常有“因为……所以……”“虽然……但是……”等一类的连词短语, 而在英语的句法结构中却不存在这种连词并用的情况。如“因为下雨, 所以我呆在家里”, 由于受到汉语影响而产生的连词并用的句法负迁移的影响, 很多初学英语的学生就把此句翻译成“Because it was raining, so I had to stay at home.”句法层面的负迁移还在词序、反意疑问句的回答和否定句方面最为常见。如“我不够仔细。”“I wasn’t enough careful.”“他总是很乐观。”译成“He always is optimistic.”“你的房子不大, 是吗?”“是的, 不大。”翻译成英语却是“Is your room not large, is it?“Yes, it is not large.”这些句子都是典型的中式英语句子。

2. 非语言因素

非语言因素就是指母语文化对英语学习的干扰。我们都知道语言受文化的制约, 语言跟文化的关系就像车辆跟交通指挥灯的关系, 车辆行驶要受到交通指挥灯的限制。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 如果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特征缺乏认识和了解, 就会导致判断失误、相互误解、交际受阻等现象出现。如一位学生好久没见到他的英国女外教时说:“You have grown fat these days.” (近来你长胖了。) 估且不计较“fat”这个词使用是否得当, 或者他是说“You have put on weight these days.”这都不符合西方文化习惯, 错误的根源在于把中国式的思维方法移植到英语表达中, 或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简单等同起来, 忽略了文化差异。例如:英语中的propaganda一词和汉语中的“宣传”一词, 它们的内涵意义是不同的。英语中的propaganda带有贬义, 是指把自己的偏见强使别人信服的意思, 而汉语的“宣传”一词则通常用作褒义。所以在学习英语时, 若不注意目标语词的内涵意义与母语相应的内涵意义之间的差异, 就会出现词汇层面的负迁移。再举一例子说明词的内涵意义之间的差异与文化密切相关。如汉语中的“狗”一词常常带有“令人讨厌”、“卑鄙”等不好的内涵意义, 如“走狗”、“狗胆包天”、“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当学生看到“A water dog” (水性好的人) 时, 马上就会翻译成“落水狗”。因为文化干扰, 学生会往贬义方向去思考。事实上, “dog”一词在英语里完全没有不好的意义, 而常常用来表示“忠实”、“友好”、“可爱”等内涵意义。如:You are really a lucky dog, John. (约翰, 你真幸运。)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二、母语正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1. 母语对英语学习有奠基作用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前面谈到母语对英语学习的不利方面, 但同时对英语学习也有其积极方面。认知心理学认为, 学习是一个主动认知的过程, 是对新知识的获得、转换和体验的过程, 是在原有生活经验和感知基础上去认识、理解、描述新事物。我们是在获得母语的基础上去学习英语, 所以母语是英语学习的基础, 是个知识源, 我们在学英语时, 会有意无意地借助它来审视、帮助学习英语。语言是相通的, 我们通过对比分析, 汉语和英语有很多相似之处。

(1) 语法结构上, 特别是陈述句的语法结构上, 两种语言有着许多相似的语序。所以, 学生可以照搬母语的相关规则, 更容易学好英语。

a.主语+谓语:We work. (我们工作。)

b.主语+谓语+宾语:I love you. (我爱你。)

c.主语+系动词+表语:I am a teacher. (我是一名教师。)

d.主语+及物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He gave me a book. (他给我一本书。)

e.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He made me wash the dishes. (他让我洗碗。)

(2) 在语音上, 汉语和英语都有着相同和相似的声音, 只是各自分布不同。如[k]、[d]、[t]等音在汉语和英语里都能找到, 但在汉语里这几个音只出现在音节开头 (如kan、dan、tan) , 不出现在音节末尾。而这几个音在英语中既可以出现在音节开头, 也可以出现在音节末尾, 如[tub]、[keit]、[did]等。

(3) 习语方面, 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包括不同的地域文化与宗教信仰, 但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以及所经历的一切在很多方面是相似的, 因而在英汉语中就会出现一些在意思和形式上都能等同起来的习语。如“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趁热打铁。) “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 (人多好办事。) “Fish in troubled waters.” (混水摸鱼.) 等等。

(4) 写作方面, 母语对英语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在学习英语写作前, 学生已牢牢掌握了母语知识, 在理解写作的要求、布置篇章结构方面, 以及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来润色和完善英语作文, 母语都起到了积极的参与作用, 可以说母语的思维构思影响了英语写作的整个过程。因为英语写作和母语写作所采用的策略很相似。研究表明, 母语写作水平高的学生, 在英语写作时, 在语篇、用词、语法结构方面都有较强的优势, 也就是说母语写作能力强的学生通常英语写作水平也高, 这也说明写作能力受母语的影响。

2. 母语对英语学习有拓展作用

我们都知道, 要把英语学好首先得把自己的母语学好, 因为母语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我们不是脑袋空空地去学习, 而是在一定的语言基础上去接受另外一门新的语言, 新知识的获得大多数是以已有知识为基础。如想把一篇美妙的英文翻译成汉语, 而且读起来有美感, 且是地道的中文表达, 而不是所谓的“老外说中文”, 这就要看汉语的语言功底了。又如, 你有很好的汉语基础, 又能恰到好处地理解文中大意, 在此基础上就能翻译出更地道、更准确的英语来。如古诗:“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如字字对译就会失去原文的意思, 不字字对译, 又很难保全其中的含义, 如果我们有很好的汉语基础, 就可以在不失去原文意思的基础上理解为“我遵从我内心的想法, 即使要死千万次, 我也不会后悔。” (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dear to my heart, I’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 这样的翻译, 既保留了原文的意思, 又能很好地表达这句话的含义。

总之, 汉语语言与英语语言、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 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又有很多共性。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既有消积的一面又有积极的作用, 两者相互作用, 不可分割。Lado曾指出, 在第二语言习得中那些与母语相似之处就容易学, 而那些与母语不同之处则难学。我们通过对比分析, 利用母语的优越条件, 在语言共性的基础上, 把英语学好, 对于母语与英语之间存在的差异, 要调整学习策略 (特别是在语音、词汇、句法及跨文化交际方面所出现的母语干扰) 。如英语说得不地道, 在交际中出现障碍, 甚至引起严重的误会等等, 教师应引导学生及时纠正, 尽量减少母语干扰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盛绍裘, 李永芳.英汉双解英语谚语词典.北京:知识出版社, 1987.

[2]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3]周玉忠.英汉语言文化差异对比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4.

母语影响英语学习 篇2

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影响分析

本文从母语负迁移的角度对英语写作进行初步探讨.分析了由于汉语干扰因素的`影响而使学生不能正确表达词义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错误,提出了避免错误的对策,以便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及写作教学效果.

作 者:黄建国 HUANG Jian-guo 作者单位: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外语系,湖南,岳阳,414000刊 名:科技信息(科学・教研)英文刊名:SCIENCE INFORMATION年,卷(期):2007“”(11)分类号:H3关键词:英语写作 汉语干扰 错误

母语对中职英语学习的正面影响 篇3

自信是英语学习的动力——像学好汉语一样学好英语

北京外国语大学刘润清教授说:“我也相信正常人都能学会第二、第三,甚至第四种语言。人生下来是准备以任何语言为母语的,我们碰巧生在中国,所以才会以汉语为母语。我们若生在英国,以英语为母语也是毫无困难的。基于以上认识,我相信正常人学会英语基本上没有问题。”由此看来,中国人学英语并不存在障碍。现实中有很多案例已经证明了就算是母语不是英语的中国学生照样也能像美国人一样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不论是李阳的疯狂英语,赖世雄的常春藤英语,还是俞敏红的新东方英语,这些成功者及其他们的英语培训都传达了这样一种理念——中国人可以像学好汉语一样学好英语。中职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激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循序渐进是学习的规律——中美母语教学殊途同归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试用)》,是强调小学阶段的母语教学是打好语文基础。1、改进识字,加强写字,低年级认字超过1800个,学会1200个;2、进一步加强词句训练;3、增加课文篇数,中高年级每册32篇到35篇,重视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培养语感,增加积累;4、在兴趣盎然和自由表达中培养作文能力;5、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引导学习方式方面,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除了听说读写能力,还十分重视独立识字能力、查字词典能力以及收集、处理、应用信息能力的培养。此外,教材十分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低年级强调抓好朗读、背诵和理解词句。中高年级依词、句、段、篇和阅读方法、习惯的顺序,设立训练项目,引导学生理解、积累和运用。从比较看出,英语和汉语教学的培养方向都是在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循序渐进的,都是从字到句,从句到章;在教材处理、教学方式上都体现了语言学习的规律性、实效性,注重语言训练、语言能力的培养。中職英语学习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学好英语。

积极发挥母语的正面影响——架起母语与英语学习的桥梁

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排斥母语,而应该合理利用母语。从语言内在的成句、成章的特点来看,汉语英语有很多的共同点。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人们在学习母语词汇时,还认识了这些词汇相关的物体、事物、概念。因此,人们在学习外语词汇时,只是学习已经熟悉的物体、事物、概念的另一套标签,而不用重新认识这些相关物体、事物、概念。这必然大大加快英语词汇学习的进程。”当然母语的词汇和英语的词汇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情况,但也不应过分夸大这种差别。毕竟大量的母语和英语的词汇至少在概念上是对应的。另外,人们通过母语认识世界,获得各种知识与经营。伴随母语的发展他们逐步获得各种交际技能(如根据语境猜测词义、查阅、略读、推论等)。当他们学习外语时,这些知识、经验和很多技能都可以迁移到外语学习中来。

营造母语式的英语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潜力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语言环境尤为重要。但是,就我们中职生的学习现状而言,很难有现成的语言环境。教师要多营造母语式的生活情境,将母语迁移到英语学习中来,激发学生学习与运用英语的潜力。如美国电影《2012世界末日》曾风靡一时,我利用课间时间引导学生观看这部电影。电影中地球灾难的场面颇为壮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可以借助银屏下方的中文字幕来理解对话的内容。电影播完,学生意犹未尽,我趁势布置了写读后感的课后作业,并要求下节课抽选学生复述给全班同学听。课堂上,当我问学生“Any volunteer would like to talk about the film 2012?”的时候,学生举手发言,言之有物。从那以后,每上完三课后,我都选部电影给学生观赏,并结合电影内容要求学生完成任务:用英语写篇200字左右的观后感或复述电影故事,或口头描述影中的人物,或以此为内容进行讨论。这对学生很有吸引力,我还趁势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前三课的学习任务——每课的单词、课文、课后作业。告诉学生要是越早完成学习任务,就越早奖励他们这个“礼物”。除此之外,还不断推出英语角、英语小品表演、英语新闻播报等生活场景。通过营造生活情境,增加学生英语实践机会,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这些活动中,母语还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借助母语学习信息举一反三——开阔学生知识视野

中职生思维活跃,课余时间丰富,日常生活信息广泛。以基础英语教学为例,从抓阅读入手,挑选了2010年我所任教的两个入学摸底测试水平接近的班级做了个实验。首先动员商英1001班的学生订阅了五份21世纪报。21世纪报上所刊登的新闻及人物皆是学生日常从电视新闻、杂志(母语版)等渠道获知的,阅读时压力会大大减轻。要求每个学生在前五周的每周之内要读完报纸的标题并记住那些标题新闻的单词的意思,在第二周报纸来之前对全班同学进行检查,对于能讲述上一周发生的主要事件的同学进行登记并许诺期末总成绩给予加分。对商英1002班的学生则按正常教学计划完成课本教学。到了第六周,要求商英1001班的同学开始全文阅读,每周至少读完他们最感兴趣的三则新闻或文章。同样,在第二周进行检查,要求学生能粗略复述新闻里所讲述的事情。因商英1001班多了检查读报的时间,课堂上课本内容相对少了,而商英1002班,课文讲解、练习的时间相对多了些。就这样坚持了一个学期。期末用同样的试卷对两个班进行期末检查,考试内容基本上以书本上的知识点为主。考试结果发现:商英1001班的总评均分82.53分,商英1002班的总平均分为71.3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试卷中有一道阅读理解题,分值20%。商英1001班和1002班的平均分分别为16、8分。由此可见,利用学生耳濡目染的母语信息增加相应的课外英语阅读材料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举一反三的作用。教师要合理利用母语学习信息,来开阔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中职英语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帮助中职生树立学习信心克服母语干扰,当学生遇到两种语言交叉产生困惑时帮助学生分析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点,结合不同之处加以强化训练,同时又充分利用母语的正面影响,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母语负迁移对学习英语写作的影响 篇4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对比分析理论提出了母语迁移的概念。母语迁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当本族语和目的语的语言习惯相同或相似时会出现正迁移;反之,本族语和目的语的语言习惯不同时,那么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时会受到母语的语言习惯的干扰,这就是负迁移。随着正负迁移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母语负迁移对第二外语学习的影响。也有许多学者研究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但是少有人们关注在写作当中标点符号,修辞手法以及一致性这些方面的存在的母语负迁移现象。

1 标点符号的使用的影响

1.1 逗号

在中文中,逗号可以用来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完整的句子,然而在英文中,逗号只能连接从句或者与连接词并用去连接独立的句子。由于母语的负迁移,使得一些学生在写作中错用了逗号。

例如:Our host entertained us with many interesting stories,hehad been a sailor.

在上面的例句中,逗号错误的连接了两个独立的句子,应加上连接词and或者用分号代替。

1.2 冒号

在汉语中,在“问,答,说,想,认为”的一类动词后面使用冒号,表示提起下文。但是在英语中,“say,think,ask”等后面只能用逗号。学生在写作中常常犯和下面类似的错误。

例如:She asked:“Where are you going?”

2 措辞的影响

几个世纪以来,英语借入了多种语言的词汇,比如拉丁语,法语,日尔曼语等等,因此,英语的同义词十分丰富。所以,学生们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经常对如何选择恰当而准确的词感到头疼。在学生们选择词汇的时候,往往受到汉语翻译的影响,无法选出合适,得体的词汇。

例如:Though she has grown up,her behavior is often childlike.

尽管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但是还是习惯性的借助于汉语翻译来掌握词汇。Childlike/childish翻译成汉语都是“孩子气的”,但是childlike是褒义,childish是贬义的。依据例句中的上下文,句中需要合适的词来形容成人的行为幼稚可笑,所以应当选用childish而不是childlike。

例如:I asked each boy in the group the same question,and interestingly,everyone gave me a different answer.

Every与each都是“每一个”的意思,但是前者强调的普遍性,包容性,即无一例外;后者是强调的单一性,每个个体。例句中我问了每个孩子同样的问题,强调的是统一性,所以应当用every这个词。每一个人给我不同的答案,关注的每一个个体,应用everyone。

3 修辞手法

在写作中修辞手法起着重要的作用,恰当的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吸引读者,并使其产生通感,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写作效果。因为英语和汉语当中有相似的修辞手法,受母语的干扰,学生们往往辨别不清具体的修辞手法,更谈不上应用了。

3.1 比喻

比喻通常包括明喻,暗喻。英语中的simile(明喻)与汉语的明喻相似,是两个不同的事物由于相似性作比较,由比喻词连接。Eckman的标记性差异度假设主张“类型标记性”(Typological Markedness)是决定语际可迁移性(Transferability)的重要因素:如果一种语言A的存在包含着B的存在;但是B的存在不包含A已经存在,那么现象A在某些语言中比B更有标记性。根据这一假设,二语学习者的困难可以根据普遍语法的标记性理论来预测。Eckman认为,学习者母语和目标语的差别会产生以下三种情况:

(1)如果目标语有些方面和母语有差异而且比母语更具有标记性,那么这些方面是学习者的困难所在;

(2)目标语在这些方面的困难程度和标记性程度有关;

(3)目标语中的某些方面虽然和母语不同,但只要不如母语标记性强,这些方面就不会出现学习上的困难。汉语中也存在明喻,所以是无标记的,自然学生们在学习simile的时候,驾轻就熟。英语中另外一种比喻是metaphor(暗喻),与明喻相同之处:对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不同之处:没有比喻词连接。在汉语中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也就是说,在汉语的暗喻中本体和喻体还是同时出现,只是它们之间的比较关系不是由比喻词“像,仿佛”指出,而是“成为,当作等”来指出英语中metaphor(比喻)这个metaphor并非狭隘意义上的把A比作B的不使用比喻词(如as,like,as if等)的暗喻,而是广义上的英语词汇的比喻义。换言之,也就是英语词汇denotation(本义)之外的connotation(转义)。

例如:Some words may be defaced by careless usage.

在该句中deface的中文意思是损坏外貌的意思,所以很多同学就依据母语的意思,认为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然而,deface的英文解释是由于标记或损坏表面而破坏了某物的外表或者清晰度,该词常常用来修饰书籍。根据英文贴切的解释,deface这个词原先指称书籍,在这句话中则指称词语,这种修辞恰恰是隐喻,而不是拟人。

3.2 委婉语

英汉文化当中都有委婉的现象,因此都有委婉语。两种文化的委婉语的使用目的是相同的,即以更温和的语言表达令人不快或避讳的意思。而且,两种委婉语都有礼貌功能,避俗功能,避讳功能,掩饰功能,褒扬功能以及幽默讽刺的功能。

例如:Old people are respected in Korea.在中国学生看来,这个句子完全没有错误,但是,在避讳“老”的西方文化当中,人们往往使用委婉语来指称老人这一特殊人群。同学们在学习英语写作的时候,却忽略了英汉委婉语的话题的差异。

4 句子方面

我们都知道,由于汉语思维的影响,中国学生在写英语句子的时候,经常犯语法错误,比如单复数问题,主谓不一致等。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文将从其他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4.1 不连贯性

连贯性是有效句子应当具备的一个特征,它指的是在一个句子当中各个部分之间有着清晰,明确的关系。那么一个句子不连贯,会有以下几种情况:(1)结构的问题;(2)指称的问题;(3)短语修饰语的问题。

例如:She is moved by what he did,not his words.

我们汉语的思维是“她被他做的(事)打动了,而不是他的语言。”也就是说,汉语并不十分强调一个句子当中成分或结构平行,所以中国学生会写出这样的句子。

例如:He told Tom that the book is helpful to him.

与英语语篇相比,汉语的段落或文章较少使用代词,而是不断的重复名词。由于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我们在写英语句子是也会写出如上面例子的句子。但是,浑然不知犯了一个错误:“him”这个代词指称不明,是指“He”还是“Tom”.

例如:Walking across the street,a car ran into him.

汉语是一种意合语言,它不像英语依靠语法,连接词来体现成分之间的关系的,汉语中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是依赖语境来标明的。受母语的干扰,所以,我们的学生会写出上面的例句。

4.2 不一致性

一致性是指一个句子表达完整并且单一的思想,句子不能包含不相关的思想和不完整的思想。

例如:Born in a small town in South China in the early 50’s,he grew up to be a famous musician.

汉语不像英语那样注重句子中各个组成部分的逻辑关系,往往有思维的跳跃;汉语也不像英语那样借助于衔接词去指明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在该例子中,似乎前半部分是后半部分的原因,但事实上是这两部分缺少恰当的解释和过渡,也就是两者不相关,然而在学生的作文当中不乏类似上面的例子。

例如:Du Fu was one of the greatest poets.

在汉语中总有这样的句子“你是我最好的朋友。”“这是最好的学校”等等,因为汉语不像英语,表达绝对完整的思想,而汉语是笼统的表达,注重表达关键的意思。

参考文献

[1]丁往道,吴冰等.英语写作手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范晓慧.英文专著写作中的篇章错误分析_个案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2009,(1)8-15.

[3]葛丽莲.“母语迁移”对中国学生英语表达的影响——大学英语写作典型实例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4)50-52.

[4]何晓东,林丹燕。英语专业专科学生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研究_省略_院2008级英语专业专科学生写[J].赤峰学院学报2010,(2)155-157.

[5]刘哲,王佳平.对负语用迁移影响英语写作的分析与对策[J].东北大学学报,2003,(5)217-219.

[6]宋君霞.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研究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工会论坛,2009,(6)120-121.

[7]徐灵芝.汉语负迁移对于英语写作的干扰[J].科技教育创新,2009,(7)247-248.

母语影响英语学习 篇5

试论基础英语教学中母语迁移的影响

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母语迁移在大学基础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影响,指出应当合理地利用母语迁移的正效用,努力克服母语迁移的负效用,以促进大学基础英语教学.

作 者:张政 ZHANG Zheng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徐州,221116刊 名: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AN ENGINEERING INSTITUTE年,卷(期):20(1)分类号:H319.3关键词:母语迁移 大学英语 教学

母语影响英语学习 篇6

一、 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1. 积极影响

首先,母语知识可以辅助记忆单词。在高中阶段,英语词汇量大,单词记忆一直是学生比较头疼的问题。学生对母语的印象深刻,更容易接受母语的刺激,因此利用母语来记忆单词,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谐音记忆单词,如“pest”可以用“拍死它”来记忆。再比如,对于某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学生可以把汉语意思和单词的读音联系起来,比如“coffee”, “sofa”, “salad”等。

其次,母语知识辅助学习语法。汉语语法和英语语法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例如两种语言都有简单句和复合句之分,两种语言都有修辞等。因此,教师在讲解高中那些不容易理解的语法知识时可以把两种语言做比较,以此来强化英语语法的记忆。例如教师在讲解动词时态时,如果全部用英语来解释,学生不容易理解,感到头晕脑胀。此外,一些具有抽象意义的单词也不容易用英语解释清楚,还会浪费很多时间。但是,如果教师适当使用中文来解释,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词汇的含义,这样,教师可以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进行其他方面的训练。

再次,母语可以辅助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适当增加阅读时间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师最好为学生选择符合他们实际水平,并且带有汉语译文的阅读材料。学生通过对照阅读,不但可以节省查阅生词的时间,还可以理解较为复杂的句子。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充分感受到汉语和英语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从而加深对英语的认识。

2. 消极影响

第一,汉语的环境不利于英语学习。

在中国,英语是作为一门外语出现在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都是英语的学习者,只不过老师学习英语的时间比学生长,掌握的知识比学生多。对大部分英语教师来说,他们的英语水平或多或少与母语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另外,学生生活在一个汉语语言环境中,除了英语课堂以外,学生很难有接触英语的机会,这就造成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英语的环境。

第二,汉语的表达方式不利于英语学习。

高中学生能够体会到母语在表达方式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式英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例如将“跑车”说成“run car”, “个人电脑”说成“personal computer”。 像那种中国式的英语句子就更多了,例如想要说“我非常喜欢打篮球”时,会用“I very like playing basketball.”表达。很显然,汉语思维对英语有很深的影响,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第三,汉语的句子结构不利于英语学习。

在英语句子中,动词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在句中处于中心地位。句子所表达的动作都是依靠动词的变化来完成。可是在汉语句子结构中,动词的作用大大降低,即使没有动词的句子仍然是完整的句子。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汉语,已经在脑子中形成了用汉语思维的习惯,这就使他们非常不习惯英语的句子结构,很多时候会用汉语的句子结构来表达英语句子。他们常常在不经意间丢掉动词,而用名词或者形容词来作谓语。例如学生作文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错误句子, “She very sad, because she heard a piece of bad news.”很显然,学生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没有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完全按照汉语意思一字一字地翻译,根本没有考虑到动词的使用。

二、 针对母语的消极影响所采取的对策

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既有消极方面,又有积极方面,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母语的积极影响,尽量避开对英语学习产生的消极影响。

1. 教师和学生一起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尽量用英语进行交流,使学生在英语的环境中更好地感受英语的表达习惯。教师在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要使用难度过大的课堂用语,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适当调整课堂用语的难度。因为如果学生听不懂或者理解起来有很大困难,他们会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

另外,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为学生创造使用英语的机会。例如教师在设置课堂活动时,可以让学生扮演记者采访明星,还可以扮作商场里的售货员,为学生提供不同的英语交际环境。学生会逐渐体会英语的文化背景,正确使用英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 教师鼓励学生小组讨论学习。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发现哪些地方需要特别关注以免出错,哪些地方跟母语表达习惯有比较大的差异。学生经过长期训练,会更准确地使用英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证每个小组都包含有各个层次的学生,这样才能达到同学之间互相合作、共同提高的目的。

3. 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词汇学习。学生在学习生词时,不但要学习词义,还要了解词性,了解单词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以及固定搭配等。另外,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及时帮助学生分析两种语言的不同点。

母语影响英语学习 篇7

一直以来人们比较重视母语对外语学习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但也有不少人肯定了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如Corder和Krashen Krashen把母语看成是一种学习策略, 肯定了其在二语习得中的积极作用;Mclaughlin和Taylor从认知的角度肯定了母语策略, 认为母语的使用是一种很普遍的心理过程, 即运用以前的知识来学习新知识。

一、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学习者在用第二语言 (目的语) 进行交际时, 往往试图借助于母语的语音、语义、语法规则或文化习惯来表达思想。这种现象在外语学习中十分常见。但是这种表达方式或语用知识不同于英语中已经存在的语用知识, 从而对新的英语语用知识的获得或用英语交际产生阻碍作用。这种负迁移在英语学习者的初学阶段尤为明显, 因为初学者缺乏足够的英语知识, 在用英语表达的过程中往往更多地依赖其母语知识。因此这一阶段有可能较多地出现母语知识的负迁移;到了中高级阶段, 学习者掌握了一定的英语知识, 因而更可能依靠语言规则的类推原则等认知手段, 这一时期所出现的学习上的错误更多地来自对英语规则的过度概括等。语言负迁移对学习者的影响往往表现在语音、语义、和语法等方面。

1. 语音方面

首先, 英语是一种主要依靠语调来区别句义的“语调语言”, 句子靠语调来辨义, 学生的英语说起来可能会一个调, 升降不分, 从而影响句子意义的表达;而汉语有阴阳平仄四声, 讲究抑扬顿挫, 声调具有区分汉字的意义, 属于以声调区别字义的“声调语言”。第二, 轻、浊辅音。这两种语言在音位的数量及组合方式上是不一样的。英语的轻辅音和浊辅音分得很清楚, 而在汉语中没有明显的区别。因此, 中国学生容易造成发音错误。例如:浊辅音[v], 汉语中没有唇齿音, 所以中国学生发带有唇齿音的英语单词就感到有困难并容易出错, 常常把[v]发成[w]。第三, 重音变化。在汉语中, 重音通常落在两个以上音节词的最后一个音节上, 中国学生便按照汉语习惯把重音放在最后一个音节。语音的负迁移往往十分顽固, 尽管学习者非常努力, 但也无法达到本族语的水平。

2. 语义方面

英语是一种在词汇形式上有变化的语言, 而汉语在形式上没有变化或变化不大。所以英语单词的词义有时很难和汉语一一对应。英语名词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两大类, 普通名词又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而汉语名词没有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之分, 一般均可受数量词修饰。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划分上存在着差异, 表达事物的个体性就往往使我国学生感到困难。

再有,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 这种差异性便体现在语言上。比如“work like a dog”, 意思是非常刻苦地工作。而我们的学生就很难理解, 因为东方文化中刻苦工作、辛勤劳作的代言人应该是大黄牛。我们常说, 爱屋及乌, 而英文中却是:love me, love my dog.再如:dog in the manger.初学者如果不懂西方文化背景, 就很难理解这个句子。根据希腊《伊索寓言》, 一只狗睡在盛着饲料的马槽里, 马半夜来吃草, 狗跳起来对这马又叫又咬。马说:“你自己不吃草, 却占着马槽不让别人吃草。”后来人们用这个习语去指那些“自己不做却不让别人去做”、“自己不用却不让别人用”的人。

3. 语法差异

母语迁移在词序、关系从句和否定结构上也会出现。在英汉两种语言中, 副词修饰谓语动词时位置多半不同。汉语中副词用于动词的左边, 如“我非常喜欢你”;而英语中副词主要用在动词的右边, 通常在句尾, 如“I like you very much.”因此, 我国学生使用英语时可能会把汉语的词序迁移至英语中, 比如说“I very (much) like you.”语言学习者之所以犯这样简单的错误是因为他们总是按照汉语句式来组织英语句子。要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克服汉语语法方面的干扰, 英语教师应在教学中, 对于英语中特有的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 予以足够重视, 详细讲解。另外, 通过大量的练习来使学生逐渐形成运用正确英语句式和语序表达的习惯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二、正视母语迁移的存在, 在英语教学中合理运用母语迁移

关于如何看待母语迁移, Stern提出:“让我们从早已熟知的关于第一语言的知识出发, 从不可避免的迁移和干扰现象出发, 把这些迁移和干扰的存在看作是外语学习的一种前提。毋庸否认, 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是把第一语言作为参照物的;在此基础上, 我们可以向学习者指出两种语言的相似及不同之处, 帮助他们逐渐形成一个新的第二语言系统。在跨语言的学习策略上, 我们因为首先承认了迁移干扰作用, 所以要有意识地在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之间移动, 比较两种语言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异同, 逐渐而又有意识地完成第一语言向第二语言系统的转换, 帮助学习者建立新的第二语言体系。”

因此, 我们认识到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迁移现象, 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我们就应当接受这种现象, 并充分地利用这种现象来促进英语的学习和跨文化的交际。要做到这一点, 笔者认为我们不应主观地排斥和回避负迁移, 这不但不能促进学习者积极地学习和跨文化交际的积极交流, 相反会对学习者产生负面的影响, 使英语学习者在用所学英语进行交际时感到极大的心理压力, 在交际中产生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从而影响英语的学习和应用。要实现母语迁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以下策略:

1. 在母语和目的语言的对比中进行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 适当运用母语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新学知识, 比如在进行语篇分析时, 要求学生用英语和汉语对照的方式, 记录语篇中重要的语句语段, 强化他们对两门语言异同的敏感度。另外, 英语教学中文化的对比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许多都是由于交际者缺乏母语和目的语文化差异的意识所造成的。

2. 努力培养学生用目的语文化的模式进行思维

在学习者理解了英、汉两种语言的主要差异后, 教师要对他们进行有目的的强化式训练, 通过大量练习, 强化学生对已学英语表达方式的记忆。同时扩展应用性词汇, 改善表达能力, 突破学习过程中的“瓶颈”阶段。提高学习者语言表达能力。

3. 强化与母语的反复结合, 实现目的语不自觉的输出

学习者初次碰到目的语生词时, 不会完全理解它的意义。神经语言学认为, 对于学习者的大脑神经而言, 这个生词只是第一信号刺激, 没有起到第二信号刺激的作用。随着这个词与母语相结合, 经过多次反复, 学习者才可以形成反映客观本质的概念。因此, 要使目的语与母语多次对应、结合起来, 获得对目的语的语感, 争取最大限度地达到不自觉地输出的程度。

4. 利用母语与目的语的相似之处, 促进英语教学

当所学英语与母语有相近之处, 就会产生正迁移, 学习者可依靠母语的一些知识来学习英语。如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陈述句在词序上基本相同:主语在前, 谓语在后;谓语动词在前, 宾语在后。如:I eat a banana. (我吃了个香蕉) 。利用这一点相同之处, 对于长句、复杂英语句的分析, 学习者就可以遵循汉语的分析方法, 先分析主干 (主语、谓语和宾语) 再分析次要成分 (定语、状语、补语) 。这样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

参考文献

[1]Rod Ellis.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hanghai:Shanghai Roreign Languge Education Press, 1994.

[2]Lado, Robert.Lessons in Vocabulary.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 Staff.1965.

[3]郭铭华.论母语在英语课上的作用.英语与英语教学, 2002 (4) .

[4]戴炜栋, 王栋.语言迁移研究:问题与思考.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2 (6) .

[5]王基平.运用对比方法解决英语教学中的负迁移问题.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1997 (5) .

[6]吴潜龙.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看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几个问题.英语与英语教学, 2000 (1) .

[7]唐承贤.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研究述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9) .

[8]杨丽.浅析外语学习中的母语迁移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3 (10) .

母语影响英语学习 篇8

迁移作为一个词语讲时,它的意思是离开原来所在的地方而另换地点或由于自然力的作用从一地移向另一地。在心理学中,它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对于已经掌握了某一种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的外语学习者来说,在学习外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时,会受到母语语音、词汇、语义和语法知识的影响。另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有着不同的语言交流模式和语言结构,这就会使其母语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产生不同的影响。

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则称为正迁移;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称为负迁移,如地方方言对学习普通话具有消极影响。语言迁移是个复杂的现象,它遵循一定的规律,也因不同的学习者、不同的母语、不同的语言环境和洗的阶段有其独特的表现。

二.母语对高职英语学习的正迁移影响

我们知道矛盾是对立统一的,语言是有共性的,其共性决定了母语在高职英语学习中既是不可缺少的基础,又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即母语对高职英语学习具有正迁移影响。

1.母语在语音方面的正迁移。笔者所在院校的学生,其母语都是汉语。其英语发音很容易受到汉语的影响。我们回想下刚开始学习汉语和英文时的情景:在小学学习汉语时都是先从字母学起的,接下来是声母、韵母(单韵母和复韵母)。汉语拼音即是用声母和韵母连在一起组合而成的。那么在学习英文时,我们也是先从字母开始,接下来是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英文单词也是由辅音音素和元音音素(单元音和双元音)连着一起组合而成。虽然中英文字母的发音不些同,但两种语音之间还是有很多相同和相似的地方的。汉语中的声母就相当于英语的处于音节开头的辅音,韵母就相当于英语的元音;汉语拼音的声母和英语音标的辅音在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上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很多人在发这些音素时没有障碍:/p/,/b/,/t/,/d/,/k/,/g/,/f/,在汉语中相应为p,b,t,d,k,g,f,发元音音素/i:/、/u:/时,在汉语中也能找到相对应的i,u。笔者在给学生教授英语发音时常常结合汉语拼音来进行对比讲解,还教给他们我所谓的“自然拼音法”来读英文单词,学生们在读英文单词时结合汉语拼音,便很容易理解并掌握音标。另外,在教学中,我发现汉语拼音学得好的学生,读英文单词发音相对来说也比较标准。

2.母语在语法方面的正迁移。虽然学生在英语的运用中习惯遵循汉语的规则而不是英语的规则,在运用母语的特征来代替目标语的特征时常常会犯一些语法结构错误,但是汉语语法和英文语法还是有一些相似点,同样起着促进作用。如汉语的词性和英语的词性相同点就很多,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在句子中做的句子成分是一样的,用法也有一些相似点。笔者在英文中讲解人称代词时,常常结合汉语中的来讲,给学生举些汉语的例子,学生便很快就理解了。另外,中文和英文的基本句子语序都为SVO,即“主语+谓语+宾语”,故英语简单句的5种基本句式,在中文里都能找到对应的表达;还有一些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Ibelieve I can fly.“我相信我会飞”等。教师在讲解语法时如果能中英文对照来讲,学生的掌握速度会大大提升。

3.母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乐于学习,主动地学习,学生才会积极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实践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有过这样的感慨。作为英语教师,笔者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兴趣颇有感触。目前的高职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是从高中考进来的,有的是从中专对口升学升上来的,绝大多数的英语水平都比较差;我院是工科院校,班级里面男生占到94%,男生都不太具备学英语的天赋,所以笔者在刚开始上英语课时使用全英授课,半节课后三分之一的学生出现了瞌睡,做小动作的情况;课后和学生进行交流得知是他们听不懂,所以就不想听了,导致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鉴于此种情况,我认真思考应如何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查阅资料时看到语言专家指出,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不使用母语会增加学习者的心理负担,会对英语学习产生不利影响,会使那些听说基础较差的学生想听听不懂,想学学不会,从而产生挫折感,失去信心,及至产生厌学情绪,导致放弃学习英语。后来我就尝试中英结合,先说一遍英语,再说一遍汉语,这样,程度好的学生只听英语,程度不好的学生先简单听下英语,再听下汉语,那他便理解了老师的话语,对英语知识也了解的越来越多,越学越有感觉,即对英语产生深厚的兴趣,逐渐提高了英语水平。

三、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促进母语对高职英语学习的正迁移影响

1.教学中适时使用母语进行教授。在英语教学中,对于一些不太好理解的知识,如:讲解语法时、翻译一些文章或句子时、在讲解练习题时、在检查理解的结果的时候,教师应该使用母语进行教授。这些不太好理解的知识,学生本来就有排斥心理和逃避心理,倘若教师还是坚持用英语进行教授的话,教学效果会很差。教师应该使用母语来讲母语之外的知识,“理解万岁”,我们不管用英语还是用母语进行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熟练运用。

2.教学中拓展词汇和语法练习,摆脱汉语的束缚。我们中国学习者由于受汉语词汇和语法的禁锢,在使用英语时,总是或多或少的受到母语的影响,在使用英语时很容易出现差错,很多时候都会出现中国式英语的现象。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拓展词汇和语法练习,使学习者不但记住词汇的意思,更要理解其丰富的内涵意义,要学会在语境中正确使用单词,同时,还要注意词组、短语之间的差异,多练习语法知识,多做题,熟练掌握,从输入转化为可理解的输出,达到准确、灵活运用。

3.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差异对比,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那学习英语的目的自然而然地是为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语言环境对于学习语言也至关重要,语言的使用会受到文化的制约,他们的风俗习惯、传统和思维方式等都反映在语言之中。所以,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会在某种程度上受本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影响和干扰,往往会不自觉地把本民族的文化和语言习惯搬到英语学习中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熟悉并了解外国文化知识,了解中西方的差异及其不同的表达方式,特别是文化价值观。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学者在做英语阅读理解时常按我们自己的逻辑思维而做错题了。中国人见面爱问“你吃饭没”、“你去哪”、“你多大了”、“你结婚没”“你有几个孩子”、“你一个月多少钱工资”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出于关心和拉亲近,但是对于外国人来说就涉及他们的隐私问题了,他们听了会很不高兴。所以,外国人在见面时常常会谈论天气,这个就不会涉及他们自己了。

综上所述,语言迁移是个复杂的现象,它会因不同的学习者、不同的母语、不同的习得环境和习得阶段有其独特的表现。无论怎么样,母语在外语学习中不应被视作障碍,母语对高职英语学习有一定的积极推进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母语的正迁移,促进高职生的英语语言学习,以便更有效的预防母语的负迁移,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内外很多专家都意识到母语对外语学习有一些重要影响,很多专家和学者对此都有争议的。一些人认为母语对外语学习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是凡事都具有两面性,笔者从多年的高职英语教学工作中看到母语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很大的正面影响,尤其是在语音、语法和提高英语学习兴趣方面。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促进母语对高职英语学习的正迁移影响。

母语思维和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篇9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 国内外学者已经作过很多关于语言习得的研究, 特别是儿童语言能力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研究。也出现了很多针对二语教师关于如何学习语言的著作。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 行为主义把模仿和练习作为语言发展的基本过程。克拉申 (1985) 认为人们只是通过一个途径获得语言———通过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comprehensible input) 。

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 母语知识对目标语言习得的影响是语言学家们试图探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毫无疑问, 母语思维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二语习得。本文旨在分析母语的思维和迁移对英语 (二语) 写作的影响, 以提高英语学习者 (二语习得者) 的写作能力。

1. 母语思维和迁移

我们都知道, 英语学习者学习用英语写作时, 英语思维将被大大激活, 同时, 母语思维会一定程度地变得消极被动些, 一个人的母语能力会和他的思维能力共同发展。通常, 人们在学习新知识、新技巧时, 人们都倾向于投向已经存在的和本身固有的知识和能力。因此, 当二语学习者学习目标语 (targe language) 时, 会有意或无意去使用已有的信息去思考、分析和比较, 反过来, 二语学习者也会用他们的经验引导自己去获得新的语言知识。

母语迁移是指母语对学习另一种语言产生的影响, 包括正迁移 (positive transfer) 和负迁移 (negative transfer) 。语言能力的发展可以看作是习惯的形成, 人们认为一个人学习二语始于其在一语 (native language) 中形成的习惯并且这些习惯会干扰二语的习得习惯 (Lado, 1964) 。对比分析假说 (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 CAH) 认为, 如果一语和目标语存在相似之处, 习得者就可以轻松地获得目标语的结构, 但是如果一语和目标语存在差异, 则目标语习得者在习得时就存在困难 (Lightbown, P.M.and Spada, N., 2002) 。已经证实, 母语和先前的语言知识所形成的语言学习习惯会干扰二语的习得。郭纯洁和刘芳 (1997) 发现一语对二语的影响不只限于目标语的输出, 还会影响到目标语的输出过程。行为主义认为语言习得的主要障碍在于先前的语言知识。干扰 (interference) 的确出现在了二语习得的某些方面, 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某些影响有时是有好处的, 尤其是在母语和二语之间存在相似的地方时, 换而言之, 二语习得者的母语能力可以促进其二语的习得。

在二语习得中, 二语习得者基于自身在一语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经验来试图比较母语和二语的异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倾向, 这也是一个积极的有利的方法。但是在实践中, 二语习得者经常意图比较母语和二语, 在这样的情况下, 更多源于母语的干扰就不可避免地出现, 这也会阻碍二语的理解和表达。

当前, 我们国内的英语学习者缺乏英语的语言环境, 除了在课堂上, 他们几乎找不到任何其他合适的语言环境来使用或练习英语, 几乎找不到与母语为英语的外国人士交流的机会。由于缺乏足够的时间, 英语的语言技巧和语言习惯没有很好地形成, 母语始终承担其交流的功能。怎样正确处理母语与二语的关系是二语习得的基本因素之一。

2. 英语习得者在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转移

2.1 写作框架的母语迁移

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反馈, 在段落的形成和一篇文章建立框架的阶段, 英语习得者都倾向于使用其母语知识。在日常学习中积累起来的母语知识使得他们形成了一个习惯, 就是在写作时会以间接的方式将母语知识应用到英语写作的过程中去。因此中国的英语习得者会自然而然地使用这种汉语特有的传统的写作模式进行英语写作, 而作为二语的英语其实和他们的母语———汉语有很大的差别, 英语更强调开门见山, 段落的主题句经常会很明显地被置于段首, 文章的主题段落也经常会很直接地在文章开头清楚无误地表达出来, 但就是这一点, 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时很难按照英语的写作模式去写作, 而会自然套用在自己脑中根深蒂固的汉语写作模式, 娓娓道来。因此, 如果事先没有足够的重视和引导, 这些英语习得者在用英语写作时依然会偏离中心的, 写出的文章让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读起来很费劲, 很不自然, 甚至会感觉言之无物。

2.2 文体上的母语迁移

英语学习者也许会感觉母语 (汉语) 和英语之间存在一些差别。

首先, 在写作过程中, 中国学生或其他的英语成人学习者不管是正式还是非正式场合通常都选择使用主动语态。然而, 我们知道, 在某些正式场合, 英语的句子通常用被动句来强调其正式性。比如:

A:We cooperate well because we are familiar with each other.

B:The good cooperation comes from our familiarity with each other.

在英语中, 用被动语态的B句要比用主动语态的A句更为正式。然而在汉语中, 学习者可能感觉不到这种因为语态的不同而带来句子的正式与否的问题。

其次, 有些语言现象只存在于英语而不存在于汉语中。典型的例子是虚拟语气,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 英语学习者经常很难理解虚拟语气, 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在需要使用虚拟语气时, 也几乎鲜有使用虚拟语气的情况, 原因就是他们的母语———汉语中没有这种语言现象, 因此他们也就很难激活脑中虚拟语气的知识。

2.3 句子结构中的母语迁移

中国的很多英语教师也许已经发现大部分英语学习者会混淆汉语和英语的句子结构。在英语句子的写作中经常出现无依附分词 (dangling modifier) 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只是将汉语句子译成英语句子, 却没有考虑英语句子中的分词的特征。例如:

1) Using either military or peaceful means, most of the remaining enemy forces were put out of action.

2) A: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introduced much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from abroad,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its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B: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introduced much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from abroad, and these import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upgrading its petrochemical industry.

在例1中, 句子的主语是“most of the remaining enemy forces”, 但是显然不是“most of the remaining enemy forces”在使用军事的或和平的手段 (using either military or peacefu means) , 而是“我们” (革命力量) 在使用这些手段来使敌人缴械投降的。现在分词“using”本来是修饰“我们”的, 但是“我们”却非句子的主语, 在句子中没有出现。因此“using”就依附在了句子的主语“the enemy forces”, 这样就产生了错误的意思。

在例2A中, 中国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现在分词, 只是依汉语句子直接译成了英语句子。只有例2B才真正地表达了作者要表达的内容。

2.4 词语选择中的母语迁移

在母语思维的过程中, 英语学习者可能会想到一些俚语、成语或谚语, 他们自然会努力寻找英语的对应词, 但是由于他们的英语语言知识的不足, 结果便使他们借助汉英词典或网络翻译软件来找到英语的对应词。这些英语对应词虽然字面意义也许差不多, 但是它们的真正含义恐怕相距甚远, 这就会出现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反倒对此不知所云。另外一种情况是他们找不到这些俚语、成语或谚语的英语对应词, 结果就出现了胡乱用一些近义词来替代的现象, 结果显而易见, 没人能懂他们要说什么。

2.5 时态的母语迁移

在汉语中, 时态大多是通过副词来表达的, 比如“曾经”、“现在”、“了”、“将”、“正在”、“以后”、“以前”等, 谓语动词的形式不需要作任何改变。而英语的时态是靠动词的变化和时间状语来表达的。因此根据母语思维, 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如果碰上时态变化时经常会忽略谓语动词的形式变化而出错。中国学生在英文写作的过程中从头至尾只用一般现在时的情况比较普遍, 尤其是初学者。

3. 英语学习者基于母语迁移的英语写作学习策略

从以上关于母语思维和迁移的讨论我们可以知道,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不能总是用母语思维, 在一定程度上, 母语会阻碍英语学习者写出标准的或者说可以接受的英语, 这样的话, 母语就成了“干扰” (interference) 。当然也不可能完全放弃母语, 母语在英语学习中不只是“干扰”, 有时也可以成为英语学习的催化剂, 帮助英语学习者写出好的句子或文章来。因此, 英语教师不应该再像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要求英语学习者避免使用母语思维, 教师要做的其实是引导他们在适当的时候使用母语以帮助他们的英语写作。

3.1 适当的母语迁移有助于英语写作

当英语学习者拿到他们的写作任务时, 他们写作的第一步骤就是要理解要写的东西是什么。在这个阶段, 我们调查所有的英语学习者都会在写作任务下试图用母语来理解、分析、比较及融合他们要写作的内容。甚至在写一个长句复杂句时, 大部分英语学习者也表示他们不敢用英语来构思或写作, 他们通常是先用母语———汉语来思考, 然后再把句子或文章翻译成英语。换而言之, 用英语来思考长句子超出了他们的能力, 或至少他们缺乏足够的信心来用英语思考, 他们依然处在养成用汉语来思考这类句子的习惯的过程中。因此, 处在这一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在写作的过程中还不能缺少母语的思维, 否则, 他们更不知道从何写起。另一方面, 为了帮助这些英语学习者克服他们的胆怯, 英语教师应该告诉他们, 英语和汉语有很多的相通之处, 有些时候甚至应该用汉语来思维。因为如果汉语使用恰当的话, “可理解的输入” (comprehensible input) 会相应提高英语写作质量。母语并非是英语写作的绊脚石, 应该鼓励英语学习者恰当使用母语。

3.2 母语迁移避免英语写作中错误

以上讨论中, 母语正迁移会促进英语写作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肯定。与此同时,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母语迁移, 也许可以发现它能在不同的写作阶段帮助英语学习者减少犯错的可能性。

(1) 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

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 英语学习者也许遇见过这样的困难, 有些汉语找不到对应词, 然后他们绞尽脑汁, 苦思冥想, 但依然找不到对应词。在教学实践中, 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非常奇怪的表达:

(1) A:He is as strong as a bull.

B:He is as strong as a horse.

(2) A:What kind of father will give birth to what kind of son.

B:Like father, like son.

(3) A:That ice is as thick as 3 chi is not the result of 3 day’s coldness.

B:Rome wasn’t built in a day.

(4) A:Don’t show your skills of using an axe in the presence of Luban!

B:Don’t teach a fish how to swim!

显然以上四组例子中的例A都是不可以接受的, 例B都是正确的、恰当的。实际上, 这些错误都是由于不同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因此, 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 英语学习者应该尽可能地使用目标语———英语来思维而不要用母语来思维。但是, 正如前文所述, 英语学习者能够用英语思维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他们对英语文化理解了多少。因此为了减少在文化因素上出错的可能性, 英语学习者应该广泛阅读英语书籍, 以积累更多的地道的英语表达。

(2) 英语写作的检查过程中

在写完一个句子或短文之后, 英语学习者通常需要检查是否出现任何错误, 这个时候, 英语学习者就必须意识到他在写作过程中使用了母语思维, 必然会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 他的写作中也必然存在一些错误, 然后他就必须充分考虑英语和汉语的差别, 从各个方面检查是否出现差错, 包括单词的选择、句子结构、语态、时态、俚语、成语和谚语等。当英语学习者头脑中想到母语迁移的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他们就会更加清楚地知道怎样一步一步地去检查他们的写作。

结语

英语写作中的母语思维和迁移是一个普遍现象。母语思维和迁移对英语写作会带来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在不同的情况下和不同的写作阶段, 母语思维和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都会产生, 因此, 英语学习者应该决定在什么时候充分利用母语对英语写作的积极影响, 在什么时候减少母语对英语写作的消极影响。只有当英语学习者能够正确处理合适的时机和情况, 他们才能真正学好英语写作。总之, 在二语 (英语) 习得的过程中, 学习者既不能总是用母语来思维, 又不能仅仅因为母语会干扰英语的学习而完全抛弃母语。英语教师要做的是以合适的方式充分利用母语思维和迁移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写作。

参考文献

[1]Krashen, 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NewYork:Longman, 1985.

[2]Lightbown, P.M.and Spada, N.How Languages Are Learned[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Pinkham, J.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4]陈声威.产出性练习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J].陕西: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7, (2) :85-90.

[5]郭纯洁, 刘芳.外语写作中母语影响的动态研究[J].广东:现代外语, 1997, (4) :32-40.

试析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篇10

众多语言学者或语言学家在对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中, 不同的人对“迁移”提出了不同的理解。“迁移”指的是在对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自动地潜意识地利用已有知识的过程, 这一概念最早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之后语言学家在研究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广泛地应用了这一术语。语言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运用已掌握的母语知识并产生重要影响就是“母语迁移”, 这种迁移现象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其中正迁移是指能够加强新知识学习的迁移, 负迁移指的是干扰或阻碍新知识学习的迁移。

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是指学生在汉语表达习惯的影响下, 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经常在汉语的方法中找寻英语写作方法的对等物, 应用汉语的思维模式、表达模式对英语文章进行写作, 导致经常在词汇、语法、语篇等方面出现众多错误, 文章没有相应的连贯性。

二、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1.在词汇方面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1) 搭配不当。运用汉语的词汇表达方式把一个词汇表达成英语, 就会出现搭配不当的问题。比如, “学习知识”这个词汇, 大多数中国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这样用英语表述“learn more knowledge”, 但是这种表述方式是不准确的, 因为“learn”本身就具有“学习知识”的含义。正确的方式是用“gain/get more knowledge”来表达“学习知识”的含义。另外, 用“loose ourselves”来表达“自我放松”、用“solve a question”来表达“解决问题”等都是容易出现的此类错误, 正确且准确的表达方式是“relax ourselves”和“solve a problem”。

(2) 混淆词性。汉语中的一些词汇既可以做动词, 也可以做名词, 比如“健康”“发展”。但是在英语中, 词性的变化需要在形式上表现出来。大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会经常意识不到这种区别, 进而写出错误的词汇及句子。比如, “With the develop of the society”是错误的, 正确的表述应该是“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即“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发展”一词应该是名词, 英语中名词形式是“development”, 而“develop”是英语中动词的表述形式。

(3) 望文生义。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学生没有重视文化内涵的理解, 只关注了字面的理解, 使得英语写作的表达中有对汉语意思的生搬硬套。比如, 错误的用“a black horse”来表达“黑马”, 用“as strong as a cow”来表达“强壮如牛”, 而正确的表述方式分别是“a dark horse”和“as strong as a horse”。

2.在语法方面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语法就是指句法结构, 通常在句法表达方面, 英语会有固定的几种结构方式, 相对来说汉语的句法表达就比较灵活, 一般是依据字词含义来组合句子。在句群关系方面, 汉语通常靠句子的语意来表示, 而英语通常用连接词、标点符号、时态等来表达。下面是大学生英语写作过程中会经常发生的在语法方面的错误:

(1) 主谓一致的结构性错误。与汉语有所不同的是, 英语中句子的表达要求主语和谓语保持一致的形式, 即主语的人称及人数决定了谓语的人称和人数。在汉语不对谓语作区分的表达方式的影响下, 大学生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类似下述例子主谓表达方式不一致的错误。比如, “Playing sports regularly are good for our health”, 这个句子中的主语“Playing sports regularly”是单数形式, 因此, 谓语动词用“is”才能满足主谓一致的原则, 正确的表述应该是“Playing sports regularly is good for our health”。

(2) 最高级和比较级的表述错误。汉语在表述副词或形容词的比较级时通常用“比”“更”“最”“越……越……”等特殊形容词来修饰即可。但是在英语的表述中, 需要在内部结构中或利用词性来表现比较级及最高级。受到汉语表达方式的影响, 大学生的英语写作中经常会出现以下错误的表达比较级及最高级的形式。比如, “Though our lives are more and more good, our bodies are more and more bad”, 这个句子的表述是错误的, 是典型的汉语结构形式, 在英语中“good”的比较级是“better”, “bad”的比较级是“worse”, 因此正确的表述方式应该是“Though our lives are better and better, our bodies are worse and worse”。

(3) 定语从句的结构性错误。定语对中心词的主要作用是限定或修饰。在句法结构方面, 英语利用定语从句对复杂的层次关系进行体现, 然而汉语中没有定语从句这一说法, 主要是用联合手段对不同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表达。在母语负迁移的情况下, 大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经常出现定语从句误用的问题。比如, “As everyone knows it, exercising regularly is good for health”就是误用定语从句的病句, 从句谓语动词“knows”的宾语是关系代词“as”, 所以“it”是应该去掉的多余成分。正确的表述应该是“As everyone knows, exercisng regularly is good for health”。

3.在语篇方面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学者朱永生曾经指出, 英语对句子的显性连接非常重视, 对句子结构、形式的完整性也非常重视, 所以为了使文章有自然的连贯性, 英语语篇通常会使用较多的连接词对文章进行衔接;而汉语的关注点在隐性连接, 通常对功能、意义、逻辑事理顺序、以神统形等比较重视。母语是汉语的英语学习者通常会不由自主地用其母语已有的语篇知识来指导其英语写作, 进而出现表达错误。这种错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误用或少用连接词, 导致句子及段落之间的衔接缺乏自然的连贯性;第二, 写作习惯的问题。通常西方人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思想, 并且表达较直接, 不会做太多铺垫, 但是中国学生在汉语写作方式的影响下, 过于铺陈背景, 表达观点的时候多为无用的套话。

三、小结

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英语写作通常是典型的薄弱环节, 究其根本原因, 主要是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学生不足的语言输入及较少的语言知识积累。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英语写作的重视, 通过教学改革尽量降低母语负迁移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 提高其英语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婷.跨文化背景下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J].考试周刊, 2013 (12) :74—75.

[2]夏恒霞.母语负迁移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09) :138—139.

母语迁移在泰语学习中的影响 篇11

[关键词]母语;迁移现象;二语习得

一、语言迁移的原因

Odlin在1989年的二语习得研究中,给语言迁移下了这样的定义: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所造成的影响。他认为,语言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而心理学家桑代克又指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经过训练的某一官能并不能自动地迁移到其他方面,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又根据乔姆斯基提出的普遍语法理论可得出,语际共性是的母语对目的语的正迁移成为可能。由此可得出,迁移是指目的语和学习者已经学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形成的影响。

从语言学的角度上说,汉语和泰语同属汉藏语系,所以两种语言存在一定的相似处,汉语在学习泰语中能够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二、母语正迁移在泰语学习中的现象

1.汉语语音的正迁移

汉语和泰语这两种语言都有元音和辅音,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有相似处。掌握了汉语拼音的发音规则后,学习泰语的语言发音就相对简单一些,因为,在学习泰语当中,很多发音方法都是这样描述“ 泰语 ?- 的发音相当于汉语发音中的ai的发音”。这对于汉语学生还说就能很容易学会这个泰语的发音。汉语中有拼音声调,在泰语中也有声调的学习,这样就可以利用汉语的音调知识来联想泰语的音调学习。

2.母语词汇的正迁移

(1)外来词发音基本相似。泰语可以说是一种包罗万象的语言,其词汇受很多其它语言的影响,包括巴利文、梵文、缅甸语、高棉语、英语和中文等等。由于中国和泰国都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汉语和泰语出现一系列的外来词语,而这些外来词语大多数都是音译词,所以他们的发音都很相近。比如:咖啡-- ???? ;足球-- ????? ;高尔夫球-- ?????;基督教-- ??????? ;衬衫-- ????? ;啤酒--?????? 。

泰国在19世纪早期受到巴利文、梵文和缅甸语的影响比较多。但是随着中泰两国的经济贸易往来,泰语越来越受汉语的影响。泰语与汉语之间的交流也是来得比较早,同时泰国境内的华人数量占有绝对的优势,因而泰语受到汉语的影响是必然的,特别是广东话,有些泰语词汇甚至直接由汉语音译过来,比如:“包子-- ??????? ;茶--?? ;缎--???? ;袋--??? ;刀-- ??? ;公司--????;皇帝-- ??????? ;恭喜-- ???? ;功德-- ?????? ” ;

(2)词语的构词方式相同。前面说过,泰语属于汉藏语系,因此和汉语一样具有汉藏语系的共同特点,同样属于单音节型语言。泰语、汉语两种语言也有类似的词类划分,词类的句法功能也很相似,构词法也有共性,如派生法和复合法等。在构词方式上复合构词占有主要的地位。

大部分泰语复合词结构和句法结构和汉语相一致,都是“联合型、偏正型、动宾式、主谓型和补充型”等几种最基本的结构类型。如汉语的偏正式的词“白菜”不等于“白的菜”和泰语中的“ ???(马)+??? (有花的)”不等于“??????”一气呵成。

3.母语语法的正迁移

泰语和汉语一样,缺乏丰富的形态变化和词形变化,主要考词序和虚词来表达语法意义,泰语句子构成也大多数是“主+谓+宾”形式,也就是主语在谓语之前,宾语在谓语之后。如“ ?????? ??? ????????? ??????? 今天他没有吃饭”。泰语和汉语一样没有时态的变化,主要靠丰富的量词、虚词和音调来表示语法关系等。但是泰语和汉语也有些不同之处,汉语的语法是“主语(+定语)+(+状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而泰语的语法结构是“主语(+定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或补语)”,只有把两种语言进行充分地比较,才能更好的利用母语来学习目的语。这就为运用母语的正迁移提供了极大的作用。

三、恰当发挥母语在二语习得中作用

1.合理运用两种语言的共性

以中国人学习泰语为例,当学习者意识到泰语和汉语的相似点时,潜意识里就会拉近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距离,更加积极去学习。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语言材料的输入应该具有可理解性,即利用母语和目的语的相似性来帮助学习者理解。由此看出,语言的共性可以增强学习者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动机。

2.正确处理母语的负迁移

在二语习得中,母语负迁移是影响学习者学习外语的一大障碍,这是一个客观的现实,但是任何事物对人的影响都具有两面性,同理,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也是两面的。教师在进行外语教学过程中,不能夸大母语的负迁移的影响,导致学生形成“难学、重来没见过”的心理阴影。认真分析学习过程中造成错误的原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避免母语的负迁移。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形成目标语思维,减少母语思维对二语学习的负面影响。我们一方面要正视它的存在,承认它对二语习得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要认识到由母语干扰而造成的错误在所难免,使学生从惧怕出错的心理障碍中解脱出来,这样有利于他们在外语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学习外语的最佳效果。

四、结语

学习一门外语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但要求学习者掌握语言知识,而且还要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即目的语的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泰国人的思想观念以及行为习惯,熟悉泰国人的交际内容和场合等,还可以通过影视作品及文学著作等多种方式增加学生对泰语的了解。只有这样,母语的正迁移才会充分发挥出来。

我们知道,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很多,其中母语的迁移作用是很大的一个因素,当母语规则与目的语规则相似时,母语对目标语产生正迁移作用。但是笔者认为,并不是所有的相似处都是对目标语的正迁移,因为没有哪两种语言的相关性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还需要注意区分,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使学习者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丽庆.有效发挥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迁移作用[J].外语研究, 2013.

[2] 何冬梅.泰语构词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2012.

[3] 陆效用.试论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D].外语界,2002.

[4] 徐睿.母语正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研究[ J] .中国电力教育,2012.

[5] 广州外国语学院,泰汉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 潘蓉蓉.浅析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现象[J].昆明学院,2011.

[7] 泰语外来词中借用汉语情况[D].厦门大学,2008.

[8] 刘阳.论语言的共性[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钟春霞,女,汉族,广西合浦石康人,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单位:广西大学,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母语影响英语学习 篇12

关键词:英语写作,母语正迁移,母语负迁移,中式英语

英语写作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综合性是指英语

写作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脑力劳动, 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要求作者用英语来进行思维、表达思想。作者写出来的文章是其自身生活阅历及对生活认知等多方面水平的综合反映。

实践性, 就是强调动笔写。然而, 由于民族文化与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时会潜移默化的将母语嵌入其中。本文将分别介绍母语的正负迁移及作者的观点。

1. 母语的正迁移

汉语和英语在语言知识方面差异很大, 但是共同之处还是客观存在的。这些共同点主要表现在词汇和句法上等。

(1) 词汇。英汉词汇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词性与词义上。这两种语言的词汇都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介词等, 而且许多词汇在词性上是对应的, 这样在记词性或词搭配上便可利用汉语中词汇的知识。在词义上, 英汉语言中很多词汇也是对应的, 如:hour-小时, table-桌子, run-跑。因此, 在记英语单词时联系汉语相应的知识就会迅速而又准确的记住这些单词。在英语写作中, 这种母语的正迁移?也会给写作带来很大的益处。

(2) 句法。英汉语言在句法中也有很多共同点, 它们都有陈述句, 否定句, 疑问句感叹句之分。因此, 中国学生在学习这些句法时, 只需要多联系汉语的句法, 并把它们对立起来, 如:

我给了他一本书 (I gave him a book)

他不是个好学生 (He isn’t a good student)

马利什么时候走的? (When did Mary go?)

多美呀! (How beautiful!)

另外, 英汉都有被动语态的形式, 如:

他被批评了 (He was scolded by his teacher) 还有, 汉语中有些复合句在结构上与英语非常相似, 如:

既然大家都到了, 我们开始开会吧 (Since everybody ishere, let’s begin our meeting)

他不聪明, 但他很用功 (He isn’t smart, but he worksvery hard)

由此可见, 母语的正迁移在英语的学习与写作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合理的利用母语的正迁移有利于更好的学习英语及提高写作水平。

2. 母语的负迁移

(1) 母语词汇层面的负迁移。人类不同群体所处的环境差异导致对客观世界感知的差异。语言的词汇系统所代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带有该民族特定的客观物质条件与文化环境色彩。英、汉两种语言隶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 没有完全对等的词汇概念。

在母语文化氛围下学习英语, 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者往往会用母语来弥补目标语的不足。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力图寻找汉英对应词汇意义。无论是误用还是作为一种学习策略而有意识的使用母语词汇, 其结果往往造成母语词汇的负迁移, 即母语词汇的语义负迁移。

词汇的语义负迁移主要体现在逐字翻译以及假定的同义性上。所谓假定的同义性是指学习者认为英语中的某个词项与汉语对应词的释义的所指与内涵完全相同。[1]英语中有许多同义词表达的意义相同但用法却不同。

(2) 母语句法层面的负迁移。英汉两种语言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形合与意合。英语重形合, 以形统意, 英语句子主要靠语法手段来表明其句法之间的关系, 重视句子形式和完整。而汉语重意合以意统形, 主要利用语义来表明短语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注重逻辑事理顺序。汉语句子结构大多数是“主题突出型”。而且如果上下文语境的意义清楚的话, 汉语句子几乎任何成分都可省略了。因此, 在汉语中, 主语的位置上的不一定是主语, 而是主题。

当学习者在使用英语句法结构感到困难时, 他们就会使用母语的句法结构, 把母语的结构作为语言组织和处理的根本原则。由于汉语和英语存在很多差异, 这种做法并不总是行得通。

(3) 母语语篇层面的负迁移。语篇组织与思维模式紧密相关, 有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就会有什么样的语篇组织结构。汉语民族的思维模式是螺旋型结构, 受其影响, 汉语的篇章结构采用的是一种逐渐达到高潮的归纳式结构, 即语篇的推进是一个由此要到主要、由背景到任务、从相关信息到话题的发展过程, 只在文章最后才画龙点睛。而英语民族的思维模式是直线型的。这种线形的思维模式反映在段落写作中, 即是把主题句放在最前面, 直到最后是结论句, 是一种逆潮式。与汉语语篇的“因”在前, “果”在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英语语篇习惯“果”在前, “因”在后。

由于缺乏对英语语篇组织规律的认识或敏感性, 中国学生在写作中常常会把母语的语篇组织规则迁移到英语写作中去。

综上所述, 母语的负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英语学习者的学习与进步, 在写作过程中严重限制了学习者的思维。

3. 作者观点

母语的负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式英语”的产生。但是, 有必要引导学生在英语写作时正确的利用母语而不是排斥母语, 有意识的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 从而将母语的负迁移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而母语的负迁移还是思维模式的问题。思维模式的形成与培养不是一簇而就的, 需要一点一滴的接触、积累以及总结实践。

上一篇:生物化学脱硫下一篇:心理辅导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