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母语

2024-11-02

中华母语(共4篇)

中华母语 篇1

近日, 笔者在媒体上看到一篇文章《汉语写给英语的投降书》。文章形象而尖锐地道出了一个事实:母语危机。这是每一个说中国话的中国人都应当深思的问题。

在外国人学汉语的热情越来越高的形势下, 汉语在其故乡却日益受到冷落。13亿炎黄子孙正在疯狂地学习英语。上自80岁老太、下至幼儿园娃娃, 都会以说几个英语单词为荣。一位大学生坐在王小丫对面, 居然说世界上使用英语的人最多。中学生的作文里, 时不时会冒出几个英文单词。开辟中国新教育第一人、浙江省原教委主任邵忠杰先生说:“现在学生用在英语上的时间太多, 大学生占三分之一, 这很不利于素质教育。”

与“英语热”成鲜明对照的是“汉语冷”。各类英语补习班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 却不见汉语补习班。人们以为, 中国人都会说中国话, 然而在中学生的作文里, 错别字连篇, 病句比比皆是。有的文章由于语言混乱, 竟然会令教他们的老师看不懂, 只好视为“后现代主义作品”。在广告、互联网上, 汉语已被糟蹋得面目全非, 活像一个寒风中缩在马路边上, 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乞丐。

“英语热”、“汉语冷”在大学里导致“汉初英六”现象, 即学生的汉语成绩是初级, 英语是六级。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正面临着母语的危机, 很明显, 现在的大学生对于中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比较单薄了。我很担心将来的某一天, 英文可能取代中文……现在许多大学生可以说很流利的外语, 可是中文却很糟糕。”单纯的“英语热”和“汉语冷”并不能证明母语危机, 但现在是二者同时发生, 互为因果。这就表明母语危机并非空穴来风, 而是每一个中华儿女要面对的现实。

时下中国人学英语的劲头儿, 决不亚于当年的“学毛著”。尽管这两个运动的目的不同、内容不同、途径和方法也不同, 但认真分析一下, 仍能找出其共同点, 即它们都是盲目的、畸形的和病态的群众运动。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中国人必须掌握外语, 而掌握的途径只有学习。这是无可争议的, 问题在怎么学。学英语本身是不错的, 但像现在这样, 把英语的地位抬到汉语之上, 迫使汉语向英语投降, 形成“英语热、汉语冷”的局面, 就是荒谬的。

汉语里有个成语, 叫做“学以致用”,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 没用的东西学它做甚?可以肯定地说, 无论现在还是将来, 在人际交往上、工作上、学习上, 使用英语的肯定是少数的, 绝大多数中国人还是使用汉语的。这就是说, 英语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 是无用或用处不大的。许多辛辛苦苦学了外语的人, 在以后的工作中、生活中用不上, 过几年就忘个精光。这是巨大的人的智力资源的浪费, 而人力资源的浪费又是所有浪费中最大的浪费。国家教育制度的设计, 如果不顾这一国情, 一味蛮干, 势必导致学英语的异化, 使之成为取学位、找工作、晋职称的敲门砖。如当年的“学毛著”异化为当兵、提干的敲门砖一样。“英语热”的盲目性就是:不从“用”出发, 而从“学”出发, 一刀切、大一统, 搞得人人昏了头。

畸形和病态意义上有所不同, 畸形本身就是病态, 二者是从不同角度上说的。畸形是从结构上说, 病态是从状态上说。英语在国民教育和生活中, 应当有它的地位, 但这个地位应当是适当的。譬如人体, 头、躯干、四肢各占多大比例, 是有生理上和美学上的规定的。如果哪个部分突破了比例限制, 那就是畸形, 同时必定是病态。现在的“英语热”、“汉语冷”就是把英语的作用地位抬得过高, 破坏了社会、特别是教育的和谐, 好像一个大头娃娃, 艺术表演中可以逗人一笑, 实际上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成那样。

现在我们要问一问, 一直以来的“英语热”、“汉语冷”, 导致母语危机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当然, 根本原因是汉语在现代是低势能文化的载体。由于这一原因, 官方和民间都从功利出发, 再加上全社会浮躁心态的作怪, 人们对高势能文化的载体英语垂涎三尺, 趋之若鹜, 这是“干柴”。国家的某些政策取向和制度设计脱离国情实际, 想一口吃个胖子, 大搞一刀切、大一统。比如说大学生不管什么专业, 英语达不到四级, 就不授予学位, 这是“火种”。“干柴”和“火种”相遇, 很快形成燎原之势, 变成一种时尚。

“汉语冷”的原因, 在认识上则是国人对母语的无知。相当多的中国人认为, 中国话谁不会说, 有什么可学的?他们不了解汉语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中的作用。因而不了解汉语在今天民族振兴中的作用, 不知道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根, 不掌握汉语的发展规律和应用规范。

前复旦大学校长、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先生曾说:“语文你都不行, 别的你是学不通的。”许多人不懂得其中的道理, 不重视对母语的研习, 原因就在这里。“汉语冷”的另一个原因, 则是历史的原因了。

建国初期《人民日报》就发表过社论, 号召全国人民“正确地使用祖国语言, 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 并且长期连载吕叔湘、朱德熙两位先生合写的关于“语法修辞”的文章。这是针对当时汉语应用中的混乱现象的, 可见那时不重视汉语的学习和正确使用已是一种普遍的不良风气。当然, 这种不正之风是从旧社会沿袭过来的, 根源是文化、教育的落后。后来在“文革”中, 随着民族文化被“革”了“命”, 这种不良风气恶性膨胀, 汉语遭受了空前的浩劫。在中小学校, 教师中如果谁什么也教不了, 就被派去教语文。在这样的背景下, 语文教学不可能是高效率的、高质量的。于是, 在改革开放以后, 作为轻视汉语的继续, 出现了“语文污染”。全国人大专门为此立法, 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必须正确地使用汉语文, 但这部法律没起到应有的作用。这样, 再加上“英语热”的逼攻, 母语危机既成定式。

本来就落后, 又长着一双急功近利的眼睛, 以为剪掉辫子就是“革命”, 阿Q这面“镜子”可以一照。

参考文献

[1]张晓莉.屈辱与抗争——浅析《霍小玉传》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贞节观的不同[J].社科纵横, 2006, (9) .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中华母语 篇2

五星完小

陈霞

人类自从告别混沌世界,走进文明社会,语言就成了传承文明的载体、交流感情的纽带、沟通思想的桥梁。多少年来,我们的先人一直在探索并推广一种能够跨方言乃至跨民族的通用语,以方便人际交流。据《论语·述而》记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意思是说:孔子诵读《诗经》、《书经》和司掌礼仪时,都用“雅言”,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使用了当时的普通话。由此可知,远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已经有了当时的普通话,操山东方言的孔老夫子,在教学和“公务活动”中都能够自觉使用当时的普通话。

今天传承了巍巍中华上下五千年悠久灿烂文明的普通话,不但是中国各民族、各方言区之间进行交流的通用语言,还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是外国人争相学习的热门语言。语言是一个民族的声音,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这个时代,当我们的国家在国际上占有越来越显著的地位,当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用我们中国的普通话在进行交流时,普通话的意义不仅仅是沟通的需要,它还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它让我们骄傲!它让我们自豪!它让我们扬眉吐气!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说好普通话。当我们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时,那些音符,那些节奏,似乎在与我们的血脉一起跳动。此时,我们的心中时常会涌起一种无比亲近的感情,那是对母亲的感情,那是对祖国和民族的感情!

在中学时,我们曾学过都德写的《最后一课》,在国土沦陷,人民就要做亡国奴的时候,小弗郎士的老师冒着生命危险,给大家上了最后一课,他用异乎寻常的激动语调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在这里,我要说:让我们讲好普通话吧!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声音!它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从大处讲,推广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是我们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从小处说,它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沟通交流的需要。我们已经走到了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仿佛变小了,而人的交往空间却变大了。更有那方兴未艾、“魔力”无边的因特网,已经把“五大洲”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接受多种有声媒体传达的信息,需要与来自各地的人们打交道,离了普通话,你就很难与外地人交流。掌握普通话也成了谋生存、求发展的条件之一,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成了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重要途径。

也许有人会说,学什么普通话?我们的父辈们不会说普通话,南腔北调不照样打天下吗?朋友,你错了,时代变了,社会对我们的要求也变了。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那些因南腔北调所闹的笑话,那些因语言障碍所造成的麻烦还少吗?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全球正在掀起“汉语热”,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与继往开来者,我们有责任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化素质;作为龙的传人,我们更有义务规范使用自己的母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捍卫祖国的语言,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为推广普通话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一个普通的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千千万万的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深知:说好普通话对于我的工作,对于我的学生有多么的重要。因此,我努力的严格要求自己训练普通话。在师范求学时,一次次清晨地练读,一次次跟随口语教师的发音,一次次与同学的相互批评与指正,为我的普通话奠定了基础。毕业后工作了,练习普通话的步子并没有停:课上用普通话与学生交流,课下经常看着新闻联播节目,跟随着播音员朗读。虽然付出是巨大的,同样收获也是丰富的。学生喜爱我的课,喜欢听我的朗读,我想:这不正是给学生学习普通话提供了最好的典范吗?

中华母语 篇3

选择一首你所熟悉的唐诗、宋词,仔细揣摩其意境,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将其改写成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或者人物形象丰满的微型小说,不少于800字。

【赛题二】

选定一位你所熟悉的中国历史人物,选取你认为最能表现其性格特点的典型事例和生活片断创作一个短剧,注意场景的设置、人物的语言等要尽量贴近该历史人物的生活年代及社会背景,也可以让人物跨越时空赋予其时代精神从而使剧本富有现实意义。不少于800字。

【赛题三】

一些同学常常会在自己所喜爱的书的扉页上,日记本上,或者是铅笔盒中,写下这样一些字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百里者半九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些座右铭寄托了同学们完善自我人格的心愿以及对理想、事业的执著追求。座右铭通常会成为一个人一生遵循的航标。请从本期“素材加油站”栏目《“爱我母语,爱我中华”名言佳句》中选择一句话,以“我的座右铭”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1.题目自拟。2.立意自定。3.不少于800字。

【赛题四】

总有一种力量震撼我们的心灵,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动。仔细阅读本期“素材加油站”栏目中的《“爱我母语,爱我中华”美文佳段——感动中国人物篇》,请以“感动”为话题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2.立意自定。3.不少于800字。

【赛题五】

作文内容与语言文字现象有关即可。你可以讲述身边发生的语言文字趣事,也可以与大家探讨你的疑惑,分享你的观察、研究心得。歌词、书名、影视剧中的港台腔、bbs新词、手机短信、广告……均可在你笔下散发语言的魅力,闪出智慧的火花。文章要深入浅出,轻松活泼,短小精悍,可读性强。不少于800字。

【赛题六】

针对当前社会上用语用字各种不规范现象,从倡议书、调查报告、广播稿、演讲稿、病历诊断书等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应用文体中选取一种进行写作,摆出社会现象,找出产生该现象的根源,提出改正和杜绝此类现象发生的有效途径和解决办法。不少于800字。

【赛题七】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的口头禅由“天哪”变成了“OH,MYGOD”与此同时,孩子口中的妈妈也变成了“MAMI”的呼唤,平添了几分做作扭捏的感觉,汉语在某些领域某种程度上正在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污染。

与此同时,汉语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汉语正在走向世界。2005年7月世界汉语大会在北京召开。《人民日报》发表《让汉语更快地走向世界》的社论说:汉语,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汉代大学者扬雄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汉字正是诗的语言,画的文字。它的音分四声、律有平仄的特征,使汉语诗文读起来一唱三叹;它的象形表意、亲和自然的优势,能把书家的胸中山水化为纸上烟云。研究还表明,汉字所具有的象形表意特点,特别适用于现代科技,是一种更为理想的电脑语言。汉语正在日益显现出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魅力和潜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推广汉语,是对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贡献,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把汉语学懂弄通,不光会听、会说、会读、会写,还要正确、熟练地使用它为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服务。应该像熟悉自己的家园一样熟悉汉字,像热爱自己的生命那样热爱母语,因为它是我们的精神寄托和思想感情的载体,是我们的根之所在。

请以“母语”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赛题八】

美国联邦教育部长公布了一年一度的总统学者奖获奖名单,18岁的中国女孩王渊名列其中。按规定,凡领奖者必须是美国籍的学生。王渊坚决不肯改变自己的中国国籍,毅然放弃了这个令无数人梦寐以求的荣誉。父母谈起对王渊的教育时,主要阐述了三点: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作为一个女孩子交友要慎重;不要自私,要关心别人。

做人,做怎样的人?这是一个谁也无法回避的问题,王渊的举动,王渊父母关于“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不要自私,要关心别人”的做人观,引发你哪些思索呢?请以“做人”为话题作文。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与“做人”这一话题相关。2.文体自选。3.立意自定。4.不少于800字。

【赛题九】

在一个庄严的厅堂里,司命之神端坐堂上,向品质优秀将被允许复生的灵魂展示了以下15项内容:(1)豪宅;(2)巨富;(3)一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用卡;(4)美貌贤慧的妻子或英俊博学的丈夫;(5)一门精湛的技艺;(6)一个美丽的小岛;(7)一所宏大的图书馆;(8)和你的情人浪迹天涯;(9)一个勤劳忠诚的仆人;(10)三五个知心朋友;(11)一份价值50万美元并每年可获得25%纯利收入的股票;(12)名垂青史;(13)一张免费旅游世界的机票;(14)和家人共度周末;(15)直言不讳的勇敢、百折不挠的真诚。当司命之神告诉这些灵魂,谁都可以在这些美好的事物或优良的品质中选择其中的一项永伴自己一生时,厅堂内一片寂静。

假如你也有权利拥有这些美好的事物或优良的品质当中的一项,你看中的是什么?请你以自己看中的美好事物或优良品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2.立意自定。3.不少于800字。

【赛题十】

一个极地探险家,先后征服了南极、北极,他获得了无数枚勋章,但失去了双脚——被极地严寒冻坏了。到了晚年,一位记者问他:“你是为获得勋章感到自豪,还是为失去双腿感到后悔呢?”老探险家闭上双眼,沉默许久,才喃喃地说:“那洁白的极地荒原,多么令人神往!”

请以“生命的追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中华母语 篇4

活动宗旨

促进新课程作文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展示作文教学成果及当代中小学师生的精神风貌。

主办单位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

叶圣陶研究会 中国散文学会

中国小说学会 中国诗歌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校园文学报刊分会

《语文世界》杂志社

参赛办法

1.本届大赛分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教师组四个参赛组别。大赛不收取报名费用,参赛者订阅《语文世界》2014年第1-2期合刊即可参赛,合刊内附作文题目、大赛专用稿纸(注意:稿纸复印无效)。请认真填写稿纸上方方格内的各项内容,并将作文工整地誊写在稿纸上,如稿纸不够用,可用方格纸续写。

2.参赛者在自愿的原则下,既可单独报名参加,也可以学校、教研室或文学社团为单位集体报名参加。鼓励集体参赛,集体参赛的组织者,大赛办公室将提供相应的初评费用,具体事宜请与大赛办公室联系。大赛办公室电话:010-65245658、85110029、65284279。

3.原则上各参赛组作品必须在2014年10月底前寄出,个别边远地区的参赛者,截止日期可延长。

参赛作品寄至:

北京朝内南小街51号《语文世界》杂志社作文大赛办公室 收 邮编:100010

信封上请注明“全国师生同台作文大赛参赛作品”字样。

评选办法

1.由“‘语文世界杯全国师生同台作文大赛”评审委员会组织一线教师及作文辅导专家进行评审。

2.大赛每组各设一等奖50名,二等奖150名,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并对获奖者及其指导教师颁发获奖证书;集体参赛的单位,工作优秀、成绩显著的将获得“优秀组织奖”。本次作文大赛获奖作品将优先选登于《语文世界》,条件成熟将结集出版。

作文题目

2013年,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以你在横线空白处所填内容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上一篇:翻译定语从句下一篇:道路质量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