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通用10篇)
论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篇1
论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外语学习中,母语的.辅助作用是相当重要的,因为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离的.一个人从小就生活在母语环境中,对母语的习惯早已根深蒂固,习惯于用母语进行思维、接受事物及理解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说,母语的好坏决定外语学习的成败,母语在外语学习中起着不可估量的参照作用.
作 者:姬秀丽 作者单位: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年,卷(期):2008“”(6)分类号:H3关键词:英语教学 母语 语音教学
论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篇2
我个人体会母语在日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我们承认与否, 每一位外语学习者, 特别是初学者, 都在琢磨母语 (本族语) 和目的语 (外语) 有哪些异同。母语与思维的关系和外语与思维的关系有共同的地方。这就是说, 外语作为一种第二信号系统, 在实现它的功能时, 可以同母语一样, 与思维直接联系。同时, 他们之间还存在着重大区别。这些差别主要是由掌握母语与掌握外语的不同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所决定。一个人学习和掌握母语都是自幼开始的。幼儿学话的过程是和言语器官的成长、发育过程同时进行的, 也是和思维的过程相辅进行的。因此, 这个过程是和思维能力的形成同时进行的自觉过程。而作为成人学习外语的过程完全不同。他们的言语器官和思维器官已发展成型, 他们的思维已和母语建立了直接和牢固的联系。母语和思维的联系是自然的, 而外语和思维的联系却要把思维从一种语言的基础上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基础上, 这个过程是不能离开母语的。
汉语和日语有很多相似之处, 对中国学习者的日语学习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以下将从语音、词汇、文化方面分析汉语在日语学习中母语的作用。
1 日语语音在母语中的作用
首先, 在语音方面, 母语已经存在的音素在日语学习过程中会促进其习得, 汉语和日语在语音方面, 有很多相似之处, 都有元音、辅音, 都有开音节, 日语的音调与汉语的四声也有相近之处。汉语的四声就如同日语单词的音调中的高音, 四声不准, 轻者造成句子的抑扬顿挫不正常, 重者还产生汉字的歧义。日语音调中的高音也如此, 可见用汉字的四声为例去强调日语单词的音调学习, 可实现语音方面的母语的正迁移。例如, 日语的, “あ”与汉语的“啊”的音很相似, 因此学习者在发这个音时不会遇到困难, 很容易就能习得。又如:日语语音中的“な”行假名, 如果能发好汉语拼音“n”的话, “な”行假名的发音就很容易;如果能正确地区分和使用汉语拼音“n”和“l”, 就能正确地区分和使用日语的“な”行假名和“ら”行。
2 日语词汇在母语中的作用
无论是中国人学习日语, 还是日本人学习汉语, 都会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汉日两语言中有些意义相同的词是用相同的汉字标记的。例如:
山/山政治/政治学生/学生教授/教授教室/教室以前/以前旅行/旅行学校/学校
有一些意义部分相同, 部分相异的词也是用相同的汉字标记的。例如:意见/意见单位/单位紧张/紧张得意/得意认识/认识翻译/翻
这类词一般被视为汉日同形词。汉日同形词对日语学习者来说, 在理解和记忆日语单词方面, 无疑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这就实现了母语在词汇方面的正迁移。有许多日语汉字在音读时与现代汉语发音虽不一样, 但与古汉语的发音相似, 且字形相同或相似, 因而在学习时很快就能记住。例如, 山、干杯、失败、茶碗、等等都可以利用母语的正迁移来促进日语词汇的学习。
3 日语语法在母语中的作用
在语法方面也同样如此。虽然汉语和日语在句式上有很大差异, 但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关于日语语法与汉语语法的异同, 秦礼君在《日汉比较语法》一书中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描述。首先, 语法术语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如, 主语、述语。在词类的划分方面, 有些概念是一致的, 如日语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等的概念与汉语是相同或相近的;句子的结构也有相通之, 如, 日语判断句“…は…です”相当于古汉语的判断句“…者…也”。这些相同或相近的语言现象有助于日语学习。这也实现了母语的正迁移。
4 日本文化在母语中的作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不仅要掌握该语言系统知识, 还应了解该语言赖以存在的文化背景。说出的句子不仅符合语法规则, 还要用词得当, 表达准确, 符合文化习惯。如果只是注重“语法能力”, 忽视了该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 那么就很难达到语言的交际目的。因此, 文化的迁移现象对外语习得, 至关重要。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交流历史, 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有很大的影响, 中日两国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充分地利用文化的正迁移, 对加深理解和掌握日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自古就以礼仪之邦著称, 在言语的表达上通常注重有礼有节, 表达委婉含蓄, 日语也一样, 暧昧性常被指出是日语的一大特点。正因为两国都有类似的文化, 所以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日本人说的日语。另外, 中日两国都有内外有别的文化, 这又使我们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日语的“うち (内) ”和“そと (外) ”。“うち”在日语里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家”。日本《社会学事典》对“うち”和“そと”的定义是:“在日本文化中, 对以自我为中心的内心与表面及以家族、所属集团为基准的内集团与外集团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而言的通用说法。”自己所属的群体称为“うち”, 如, “うちの会社 (我公司) ”、“うちの学校 (我校) ”、等。把自己所属的群体视为家, 把同一群体的成员视为一家人。由于中日两国有着几乎相同的文化, 所以, 在日语学习中, 把握文化因素, 利用文化的正迁移, 对我们正确理解和运用日语将会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5 结论
母语在日语教学中, 一定程度上就等于对二语习得的本质有了正确的认识, 对母语在日语学习中的作用有正确的认识对提高日语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日语学习中母语因素对日语学习来说不光是负面影响或是只起干扰作用, 而是可以通过积极利用母语正迁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教师在学生初学日语阶段能够预测日汉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句法方面的相似之处, 可以使母语在日语学习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 正确认识并运用语言的迁移理论可以减少在语言习得中所产生的错误。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5.
[2]张清.浅析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价值[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8.
[3]刘登祥.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的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 2002 (4) .
[4]俞理明.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5]岳彩虹.浅析母语在日语学习中的正负迁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12) .
[6]凌明.浅议日语与日本文化[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24) .
[7]谢玉珍.论母语与第二语言跨语言间的迁移[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4) .
论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篇3
【关键词】母语文化 外语教学 互相融合
一、母语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世界各国的文化在互相接触、碰撞的过程也相当于其他民族和本民族重新构造的过程。在这些不同的文化互相接触时我们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将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吸收为本民族所用,同时其他民族也是一样,希望汲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区丰富他们自身的民族文化。这些多元文化只有互相不断地接触、碰撞,彼此之间互相丰富应为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产生的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够追寻出人类共同适应的文化。
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财富之一,作为中国的一个子民,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义务以及责任把中国最好的文化遍及到这个直接的每一处,支持人类文明的发展,让世界各国对我们中国的了解更加深入,让中国在世界每一个人的眼里都是生机勃勃的印象。除了在自己的国家用母语传播中国文化外,在很多的情况下我们还需要用外语向外国或是外民族进行文化交流,这就让中国文化元素是否能够成功地用外语传播决定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和宣传是否能够成功。所以将中国的母语文化融入外语教学中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许多相关专家以及外语教师也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虽说如今在外语的教学中将母语文化融入进去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这样的成就主要体现是在目的语文化的教学上,对于实现整个将母语文化融入外语教学来说还只是起步。所以怎样让学生将正确的语言知识以及丰富的目的语文化牢牢地掌握在手里,并且将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能力提高,从而实现母语文化的输出目的,进而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之间的交流成为了中国在外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
二、将母语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的策略
1.将外语的课程设置重新调整以实现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公平地位。以外语为专业的学生大多数都能通过系统的学习该专业的外语之后与相对应的国家的人进行熟练的交流与沟通,成功地实现跨文化的交际。跨文化之间的沟通也指的是母语文化的输出与目的语文化的输入这样一个双向进行的过程,因此,学习外语专业的学生会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想要系统并且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虽然在中国部分外部专业还开设了中国文化类相关的课程,但是基本上都是选修课,选修课使学生自由选择可上可不上的课,目的是为了拓展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但对于关于西方的文化进化史以及国家的发展史等相关的西方类的文化课却是外语专业的学生必修课中重要的课程之一。这样的课程设置就把母语文化以及目的语文化摆在了很不平等的位置;一部分的人觉得我们是中国人,已经将自己国家的文化都熟记于心,再去开设专门学习本国文化的课程就显得没有必要。但事实并不是那样,就算是懂外语的专门研究中国文化的汉学家也不一定能够将中国的精髓文化用外语准确地表达出来,更别说是没有专门接触过这个相关领域的外语专业的学生了。
在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到我们日常中忽略的语言之间的转换以及翻译特定了的文化条目等问题。况且中国文化有一个特定的范围,有它特殊的语言意义上的载体,特别是不是每个现代人都能够将中国文化起始时所用的含特殊的语言意义负载词的文言文解释清楚易懂。因此外语专业的学生是不是真的能够理解中国文化的含蕴与特色以及深刻理解和准确翻译出特殊语义载体的关键汉字的字义,是决定是否能够将中国文化的内蕴跟精髓成功输出的关键。并且其需要的是学习外语的中国人对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有很好的理解跟把握。因此就算是汉语和外语不能放在同一位置进行教学,在外语教学中也至少应该把关于中国文化概论的课程跟西方文化类相关的课程放在同样的地位。只要是存在有跨文化交际,也就少不了母语文化的输出,因为它不仅是时代所需要的,它也更加是本质所追求的。所以当代大学生对于掌握中国文化中最精髓、最代表国家的元素是理所应当的。但现在学校的课时不多,可以第一这几种方法进行尝试:第一,在现今的外语的教材中适量地增加中国文化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第二,适当地在教材的每个章节中固定一个部分用以英文讲解中国文化;第三,本科的学生可以为其开设关于跨文化交际相关的课程。这方面相关的课程所用的教材大多都是参考阅读的跨文化交际学这方面相关的研究成果,并且其进行讲解的内容大多都是与交际的理论以及交际的方法有关的问题,这方面的课程对学习外语的中国人来说好处是非常大的,但若是在这方面的课程中增加一些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讲解,那么收获的效果可能会更加好,也能让更多的中国人将中国文化更好地对外传播以及弘扬。
2.确定中国母语文化教学的范围。解决了母语文化课程的设置后,还需要对中国母语文化的教学范围问题作一个深入的探究。不仅是中国人,许多其他的国家都知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所以说外语专业的学生想要做到全面深入地去了解中国文化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若要根据外语专业学生的角度或是外语专业的角度去设置关于中国文化的课程,那么就要先从其他国家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方面下手。从宏观的角度上来说,其他国家主要对与中国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特点以及价值体系,还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的精神感兴趣;从具体上来说,感兴趣的方面主要有这几个: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地理环境、文化根基的经济基础以及政治的结构、发展过程、汉字、古代教育和文学、艺术和传统的宗教以及伦理道德、还有中国的传统思想等。
3.优化教学的策略。对于与外语专业以及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相关的编写教材的问题以及将外语教师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进一步提高,还有这些策略具体实施到课堂中的问题。只有当学生真正地需要这些并且有指导性的教材的时候,外语教师才可以在这条道路上畅通无阻,并且只有教师自己真正地将中国文化的精髓掌握于心,才能将这些知识准确地教授给学生。因为现今的外语教师接受中国文化教学教育是一个很弱的方面,因此就应先将教师这个弱势补上。可以采用讲座或是进修的手段让部分外语教师先学习中国相关文化,然后外语教师互相之间学习指导跟交流。与此同时也可以让一些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的外语教师参与教材的编写,也可以联合中文系以及哲学专业的教师一起编写教材。这样编写出来的教材准确率更高一些。
4.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外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教学也是当代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人文素养时不可缺少的。外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系统地进行中国文化的讲解时,另一方面还可以将本是课堂内容但因没多余的时间没有讲解完的知识让学生在课后利用时间自水地进行拓展学习,这样也可以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另外,还可以让学学定期在课堂上将自己的研究结果汇报出来,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尽快地在短时间内了解并掌握更多的与中国文化相关的知识。这不仅会对增强学生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有所帮助,同时也可以提高当今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苟丽梅,姜焕文.“母语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阐释[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
[2]曹魏,陈海霞.母语文化教学:大学外语教学价值反思与策略[J].2010,(8).
[3]彭洁.浅析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导入[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9,(7).
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篇4
【摘要】朗读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好方法,是语文教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基本训练方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其对学生的普通话、语感素质、口语表达、理解、体会、创造意境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朗朗的书声,抑扬顿挫的语调,正是贯穿整个语文课堂上的优美的、永恒的旋律。【关键词】朗读 意义 旋律
《语文课程标准》中鼓励学生“有目的地读、充分地读、有感情地读,在朗读时间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为例,全书32篇课文中,要求朗读或有感情地朗读的就有18篇(其中包括两篇古诗词),大概占60%左右,可见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这里,就本人对朗读的一些粗浅看法与大家一起商榷,以达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一、朗读有助于普通话的推广
推广普通话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学校里让学生说好普通话,语文课是主要阵地。而朗读是练习普通话的最好措施,因为读的课文都是规范的现代汉语,有利于改造不规范的语言和句式。如在教学《去年的树》这一童话过程中,出现了较多词语儿化现象,如,“鸟儿”“哪儿”“细条条儿”“一会儿”,提示学生注意后面的“儿”不要自成音节,应该同前面的字连在一起读。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读准每个字的字音,不能走调,以达到准确之要求。读正确就应该做到不读错字、不添字、不重复、不颠倒字词,还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这也正是规范普通话的要求所在。
二、朗读有助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创造一种以朗读为中心,以读带训,以读带练的阅读教学模式,创造机会,创设情景,以多种方式让学生多读,充分的读,读熟,在读中体味文章的精文妙理,体味作者的深思妙笔,达到古人所说的“文章读以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境界,真正陶醉其中,从而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培养自己爱美的情趣。天长日久学生就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通过大脑的记忆转化为语言的表达,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这样一个接受、思考、分析、整理的过程,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朗读过程中,语文语言的逻辑性会 影响学生,使他们学会有条理的表达思想,语文语言的声调,语气以及词汇表达的丰富性会影响学生,使他们说话生动而有表情,从而形成和发展成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在教学老舍的《母鸡》时,通过深情地朗读后,学生能感受到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伟大形象,也会从“讨厌”转变为“尊敬”。此时适时地引导学生试着将前三自然段的片段用自己的语言改写,很自然地就有学生回答出诸如“母鸡是个天生的音乐家,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再由前院到后院,像一个正在练声的歌唱家”、“每当下蛋的时候,它就用自己最擅长的女高音向全世界宣布它的佳绩”等富有想象力的语句从学生的嘴里流淌而出。口头表达能力提高的速度加快,应该归功于朗读。
三、朗读有助于加深理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实就是说,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方能读出其中的韵味,领悟深层含义。故也有“操千曲而后晓声,观万剑而后识器”一说。教师通过让学生齐声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领读、默读、朗诵等形式,一边读一边思考,将读与思结合,做到朱熹所说的熟读精思。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在读中悟法,从而品析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如教学老舍的《猫》一课,怎样理解“人爱猫,猫亲人,和谐共处”这一贯穿课文的主线,可以采用朗读的方法,让学生抓住“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大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等重点句,通过教师范读,学生反复朗读,教师从中稍微点拨,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在朗读中去悟情,体悟中再读好,直至情真意切,让心灵感受到美好意境,加深理解。
四、朗读有助于创设情景,再造意境
通过反复朗读文章精华所在,可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学生会对文章产生合理、丰富的想象,会很快跟随作者一步一步逐渐走入到字里行间所创设的情景中去。这时,原本无声的文字变成有感情的音符,文句的生命力跳跃并迸发出文章所体现的情感。如果教师善于创设情境来渲染气氛,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启发学生的想象,再造意境,这样对课文的理解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联想以还原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形象,并进入其中,深入其里,去感受语言情境,体会语言 2 情感,领悟语言情境,理解语言技巧,这是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加强语言综合训练的重要方法,而朗读则是达到上述目标的有效手段。如:《火烧云》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等句子,在朗读指导的基础上,边听示范朗读边闭眼想象,仿佛自己也在现场观赏火烧云,看着它变成马、狮子、狗„„具体体会火烧云颜色极多、形状丰富、变化极快的特点。学生时而露出惊奇的神态,时而又露出兴奋状,真是如临其境。在这基础上进行朗读,因已进入角色,自然摇头晃脑地读得兴致勃勃,也领略到大自然的绚丽多姿,美不胜收。
五、朗读有助于体会思想感情
经过实践证明,要以兴趣为先导,只有唤起学生丰富的积极的情感,才能使学生读得有劲、有味,读得富于表现力。在兴致高昂的基础上品味欣赏词、句、段、篇的佳妙之处。能促使学生对语言有真切而敏锐的感受。感情朗读,只有体会感情,才能充分地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也只有充分地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才说明已充分地体会作者的感情,这就是感情朗读中的“感情体会”和“感情朗读”的双重功能。学习文章,只靠教师空洞的说教和苍白的讲解是难以更好地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学生对文章反复朗读后深刻理解文章中字、词的意思及句子所表达的含义,还要使语言文字情绪化,才能使蕴含于课文中的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浮出于文字表面。朗读课文,可让学生从中品味佳词妙句,反复吟咏,可逐渐领悟语言的规律性和连续性。因此,感情朗读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体会蕴含其中的丰富情感,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朗读中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俄国作家果戈理曾说:“像样地朗读一篇抒情作品需要同诗人分享那充满他心灵的崇高的感受;需要用整个心灵去感受它的每一个词。这时在朗读者的声音里听得出一种真实的内心激动。”著名的教育家于永正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就善于点燃朗读的“火”,让朗读“火”起来,让童心“火”起来,使学生敢读、想读、乐读、会读,把读书当作一种享受,使朗朗书声成为语文课堂永恒的旋律,展现出独具魅力的朗读指导艺术。总之,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培养目标,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之事,只有认真探索、实践、锻炼,才能取得成效。参考文献:1.《小学语文教师》 2008年12期
2.《语文课程标准》
论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篇5
关键词 小学 音乐教学 教学活动 音乐游戏 课程标准 审美
音乐是一门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创造能力的重要学科,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生动有趣的唱游、律动、游戏、自编舞蹈、歌表演、打击乐器伴奏等,创设各种愉快、生动的教学情境。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应特别重视设计音乐游戏活动,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新兴趣,引导其有意识地进行创新尝试。
一、音乐游戏的意义
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规定:小学低年级音乐课要增设唱游内容。唱游内容包括:律动、歌表演、音乐游戏和集体舞等。从儿童好玩、好动的特征来看,音乐游戏是唱游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部分。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儿童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音乐是它的灵魂,儿童在伴随音乐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其表现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并能唤起好奇心与联想,从中学到一定的音乐知识,是学生普遍欢迎和喜爱的一种综合性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如能恰当地运用游戏,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利用游戏,培养儿童良好的音乐习惯。音乐对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生活常规的培养中,小学生对老师的指令有时不能很好地接受,但是音乐却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比如。要让小学生[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ffkj.net]坐好时:可以用《拍手点头》的音乐:让学生排队时,可以用《开火车》的音乐。通过训练,在以后的活动中,儿童就能根据音乐的要求来做,而不再需要老师大声说。从而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利用游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促进德育教育。在游戏教学中。学生成了课堂教学中的主人,每位儿童都是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创造者,学习不再成为负担,从而融洽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大批不喜欢音乐的儿童也爱上了音乐课,并能及早发现一些有特殊音乐才能的学生。
如笔者在教学《找朋友》一课时,就让学生边唱边进行角色表演:“客人”来了,轻轻“敲门”,主人“开门”,互相问好;主人招待客人“请坐”,告别、再见。在唱唱、动动的活动中,学生体验了朋友见面的快乐,懂得了团结友爱、礼貌待人的重要„„实践证明,音乐游戏对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高尚情操及其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求知、探索欲望。
例如,在进行一些节奏训练、听音训练时,利用先进的教学用具做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练习时。磁性线谱板上有许多不同类型的节奏型或听音练习题,可让学生进行听辨练习。老师拍出一条节奏题。就让学生在磁性线谱板上摆出教师所拍出的节奏,或找到老师弹奏的那个音高。这样,利用游戏,使抽象的节奏训练、听音训练变成了可见的高、低、长、短。教师还可及时反馈信息,控制教学节奏,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音乐游戏的运用 作为导入过程的游戏,其作用是揭示课题,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儿童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在教学《亲爱的回声》这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做的:
(1)导人:我们看到了大自然有许多奇妙的现象,你知道的有哪些?它是怎么产生的?大家来听一听,音乐里有哪些奇妙的现象?你知道它是怎样产生的?现在,今天就学习一首新歌——《亲爱的回声》。
(2)做简单的回声游戏: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模仿回声?大家讨论后用强:f,弱:p的方式来进行游戏。
(3)还可以用怎样的身体语言来加以表现?大家分小组讨论,并跟着音乐感受节奏的强弱。
(4)再以“发电报”的游戏,再次感受强弱,来看看哪组拍得又快又准。
好的开端就是成功课的起点。利用音乐游戏,不仅能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还能为接下来的课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视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编排即兴表演游戏,以弥补教学上的某些不足。如在《小猫钓鱼》这一教学环节,刚开始上课时,笔者就创设情境:“你们喜欢猫吗?”“猫能帮我们做什么事?”“猫在抓鼠时是怎样的姿态?”然后再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歌曲:“有只小猫去钓鱼,它钓啊,钓啊,可开始老钓不着。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听听歌曲就知道了。”经过学生自己的想象和笔者的引导,一个完整的情节便形成了。笔者提问道:“根据情节,你们认为该怎样表演?”举手回答的学生不少。其中,有个学生的回答使笔者特别感兴趣,他说:“老师你来扮演小蜻蜓,我及其他同学扮演小猫、小鱼。”顿时,全班哄堂大笑,笔者立刻肯定了他的想法,然后要求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四人,并根据音乐情节设计动作。接着,就让他们自己分配角色,笔者也加入了其中一组,当起了小蜻蜓,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表演起来。通过即兴表演游戏,同学们对这首乐曲的节奏、力度、速度及气氛都有了正确理解,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体验。同时,孩子们也发挥了天真、活泼的天性。显现出他们所具有的内在艺术潜能。
论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篇6
林静静
合唱是音乐中的一门综合艺术,是当前普及性最强、大众参与面最广的艺术品种之一。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构成,其音域宽广、感情色彩丰富,在要求歌唱者做到音准无误、声音统一的同时还要求在心灵情感上相融相通。合唱作品内涵丰富,题材多样,一般采用多调性、无调性等多种旋律方式进行,和声语言丰富、织体层次分明,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是表达人类崇高情感、传递思想与精神感受的方式之一。
当今世界很多国家都把合唱作为凝聚民族精神、提高人文素质的很好途径。所以,在我国音乐教学实践中普及合唱教学非常必要,它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热情,使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而如何有效地组织、开展合唱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近几年,我国合唱艺术蓬勃发展,合唱这种集群众性、艺术性与思想性高度统一的演唱形式,随着各地区音乐院校、歌舞团体的广泛建立、新创作合唱歌曲的不断产生而成为音乐体裁中的一种普遍类型。全国各地举办的合唱节数不胜数,各大媒体对合唱艺术的关注度也日趋增多,所有这些都说明我国合唱艺术正处在繁荣时期。《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应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采,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合唱教学作为音乐教学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 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在校生中,学校班级人数相对充足,这为有效开展合唱教学提供了必要条件,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广泛地纳入合唱教学应当成为广大音乐教育者的一项重要使命。
一、合唱训练提高学生的歌唱技能
合唱效果的物质基础是人的嗓音,训练有素的合唱团的音色如同天鹅绒般既柔和又明亮,充满张力,具有很高的审美愉悦价值。合唱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准确地唱出自己的声部旋律,正确分辨什么样的声音才是美的,通过科学的发声训练来调整音准、节奏和音色,使各式各样的声音从粗糙到精细,从僵直到柔美,从个性到和谐统一。起初,教师可通过让学生用“啊”字模唱一些简单旋律,给每个学生选定声部,让学生了解各自声部,学会从一个歌唱者的角度给自己定位。音准方面的训练先从简单的横向音程练习开始,再到纵向的和弦及音程练习,刚开始教师以钢琴伴奏,练习一段时间以后尽量采用无伴奏形式,然后从给各声部第一个音再到只给标准音,让学生学会彼此聆听,自行调整音高,以达到和谐。节奏的训练也应采用从简到繁的方法,比如同一声部中的大小切分和在不同声部之间形成的大切分,提高学生对节奏的反应能力。在循序渐进的合唱训练中,等学生的音准、节奏都将不再是问题,接着对发声方法提出要求,以改善音色,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学生学会用均衡、柔美、统一的声音去歌唱,不再一味追求音量的大小,知道避免个性突出。通过发声练习可以磨合各不相同的音色,让学生用打哈欠时候的那种身体、口腔放松的感觉去唱,声音不在于大,而要找圆润、共鸣、收放自如的感觉。练习过程中注意感受集体的声音,同时要学会控制声音。
二、合唱激发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1.通过接触合适的作品激发兴趣
合唱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歌唱能力的有所不同,教师通常都会选择与学生整体歌唱水平相适应的作品。保持歌曲难度循序渐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在保证学生能把握的前提下通过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从低年级开始选择一些在自然音域的、表达童真意趣的歌曲,如《让我们荡起双桨》、《铃儿响叮当》等,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加上一些难度适中的表达爱国情感的歌曲,如《七子之歌》、《歌唱祖国》等,让学生从歌唱中体验爱国情感,得到爱国主义教育。到了较高年级相应加大一点难度,选择表现力更强的歌曲,如《感恩的心》、《明天会更好》、《祝福祖国》等,这类歌曲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学生在歌唱的时候就像是在倾诉自己的心声,能够真正感受到歌曲的艺术形象,情感得到自然升华。学生的合唱水平逐渐成熟,加之接触到教师为其选择的一些题材、风格、体裁、形式等各不相同的作品,自然从中积累了更多的和声、曲式、歌唱、表演等方面的音乐知识,既能保持了浓厚的兴趣热情,又提高了他们的艺术水准。
2. 在欣赏中提高审美能力
优秀合唱作品的欣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审美的机会。让学生倾听合唱音乐,欣赏、聆听的过程便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学习过程,歌者与听众在演唱和聆听的过程中均能获得巨大的审美体验,此种愉快属于人类最美好、最激动、最震撼人心的音乐之美。欣赏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起初向学生介绍合唱音乐的时候选择的一些时间较短、内容样式较多的节目,到后来的专业性较强的演出、比赛,都会将学生带到不同意义的审美世界。通过对合唱音乐的介绍,告诉他们合唱的本质、目的及追求,让学生熟悉这种震撼人心的艺术形式,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合唱音乐。在学唱新作品前先让同学们聆听、欣赏该曲有着引导和启发性的意义,教师通常会准备新学合唱歌曲的录音、视频给学生听一听、看一看,大概体会一下歌曲所要表达感情,然后再一步步学习,基本熟悉和掌握之后,再继续完善各环节。当然,欣赏的内容并不单单是学习的内容,教师可以另外安排一些更加丰富的内容,如视听一些不同形式的、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的作品,观看各类合唱比赛的视频,有机会还可以带学生观看现场合唱表演和比赛等。总之,合唱中的欣赏内容保持和培养了学生对合唱的兴趣、热情和感知能力,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合唱作品和丰富多彩的合唱形式,体验合唱情境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感受合唱的音响效果与和声美,激发他们对这种协和美的追求,从而在自己参与合唱的时候能更好地理解音乐、进入情境。各种各样欣赏的过程是学生的内在能力提高的过程,合唱是亲历,欣赏是感悟,在这样不断亲历、不断感悟的过程中,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也逐渐得到了提高。
三、在合唱中学会正确表达情感,丰富思想感情
1.处理情感,学会正确表达
合唱歌曲的感情处理是一个重要环节,引导了学生正确表达情感。要想更好地表达音乐思想情感,树立艺术形象,就要对歌曲作艺术处理,如速度的选择、铺垫与高潮处起伏的力度的变化等,处理的过程中要遵循对比统一原则。教师在充分熟悉和理解合唱歌曲背景基础上,根据作品各不 相同的特点来区分教学,正确把握每一首歌曲要表达的情感内涵,做出正确的示范。当教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指导学生学习唱歌曲、理解歌曲、演绎歌曲的同时,便启发了学生发散思维,结合自己的理解来把握歌曲的内容,正确表达情感,做到以情带声,达到声音、情感的统一。
2.通过指挥来调动丰富的感情
在合唱队中,指挥占据着统领的位置,优秀的指挥者,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动作语言来感染合唱队员,从而激发队员们内心的情感。除此外,指挥还负责提示全曲速度、力度、气息控制以及情感处理等等。一个好的指挥在排练前已经掌握了作品的背景和风格,对作品的重难点把握也很精确,同时指挥者靠敏锐的听觉发现各声部之间出现的微小问题,并提出来加以改正。同样,指挥者合理的左右手分工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一般是右手给予准确的节拍和速度,左手协助进行表现音乐表情以及控制各声部之间的此起彼落等,当学生养成了看指挥的习惯之后便拥有了敏捷的思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指挥者的眼神直接影响着歌唱者,眼神的交流是通往心灵的路径,优秀的指挥会用眼神跟歌唱者进行交流以达到情感的共鸣。总之,指挥者依靠自身的刚柔并济、动静结合、声情并茂,加之以适当的身体语言,来引导合唱队员饱含深情地演绎作品。
四、合唱增强学生信心与实践能力,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奉献精神
1.参加实践表演,增强信心与实践能力
合唱教学中,最终实践表演检验了教学成果,更是增强学生信心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合唱是作为一种注重表现形式的音乐,最终是要面对听众评判的,所有的训练都是为了表现合唱歌曲的内容、树立音乐表达的 形象、最终实现与听众进行情感交流。比如参与一些校内外合唱交流活动及社会文艺演出,都能让学生在成果展示中,增强学习信心与实践能力。在演出、比赛后教师及时为学生做总结,教导学生面对失败要善于找出不足及原因,以便在以后的练习中加以改进。
2.体验合作、团结、奉献精神
合唱重在配合,需要众多人员共同奉献力量来完成作品,当今社会以独生子女为主,许多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合唱正是培养团队奉献精神的最好途径之一。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就是在讲述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自己创作合唱歌曲来教授一群问题儿童,打开了他们封闭的心灵的故事。合唱的集体性特点使合唱队伍中的每一名成员都联系在了一起,它不像单纯的音乐课那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单独地起来唱,可以随性地唱,合唱对此有一定的约束,学生参与在合唱中必须按照合唱的要求来进行歌唱,把每一个个体融入集体中,形成统一的声音,学生在合唱中了解到团队工作的重要性,并学会与他人共事并产生互动,相互理解,共同成长进步。一个水平较高的合唱队伍,必然是声音和谐统一,感情投入的,在有效的训练过程中,由于大部分时间各声部之间旋律都各不相同,学生必须倾听彼此的声音,唱出自己所在声部的旋律,渐渐增强了抗干扰能力,同时也学会思考和意识自己的感觉和情绪,不断调节声音、发散情感,渐渐做到声音和谐统一、情感交融,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也逐渐增强。让学生参与到合唱中也具有培养团队奉献精神的意义,因为各个声部旋律的不同使得学生歌唱的同时也在聆听,听着集体发出的和谐动听的声音,而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份子,自然而然地就融入了集体、注入了情感,进入了丰富的音响 世界,情感上得到了满足,也受到了美的熏陶,在培养了良好的音乐感觉和丰富的音乐想象力的同时,学生的思想意识也提高了,具有了可贵的团队奉献精神。
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学实践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它对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和身心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歌唱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世界,而且还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团结、合作。在合唱教学中,每一个学生能作为主体积极参与其中,不断地学习、研究,创造更美、更和谐的声音,拥有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学会更深层次的审美,在集体的氛围中学会沟通、合作、理解、包容和团队奉献,在这种崇高的音乐精神中潜移默化,从而更加热爱音乐艺术,热爱生活,身心日益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泰州市明珠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音乐让孩子更聪明》 莎莲娜.哈伯
中信出版社 2.《中国合唱卡在哪里》 紫茵
音乐周报
3.《中小学音乐教师合唱指挥探析》 陈建安
人民音乐出版社 4.《分析 探讨 纪念 随感》 桑桐音乐文集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5.《乐话.音乐通论》 青主
论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篇7
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母语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从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甚至学习策略等方方面面,都受到母语习惯的制约。如果母语和目标语之间存在一些共性,那么母语就能促进目标语的习得,这就是正迁移。比如 “法律”、“文化”这些日语单词的写法与中文相同,学生习得起来就不费吹灰之力。与此相对,母语对目标语习得产生干扰的情况,我们便称之为负迁移。比如学习者经常犯的语法错误“おいしいのケーキ一”就属于典型的负迁移。一般提及母语迁移,多数人首先想到的都是负迁移。在日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有效规避负迁移,这将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
二、日语语法教学中的负迁移
1.人称代名词。日语中的人称代名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种类繁多,使用频率却不高。其中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是最容易发生负迁移的知识点。比如说“我”一词在日语中就有“わたし”、“わたくし”、“あたし”、“ぼく”、 “おれ”、“わし”、“こちら”等十几种说法,在使用的时候必须考虑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关系,例如他们的身份、立场等等。而中文中的人称代名词虽然种类少,但使用频率却相当高。因此,在学习日语人称代名词时最容易出现的误区便是它的过剩使用。
以《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为例,从第一课起就谈到了人称代名词的省略问题。
(1)吉田さんですか。你是吉田先生吗?
いいえ、違います。森です。不,不是的。我是森。
由于中文的影响太根深蒂固,学生还是经常无意识地使用 “わたし”、“あなた”等词。笔者发现,英语圈国家的学习者在学习日语时也出现了同样的状况。日语的人称代名词除了经常省略,还有隐含于句式中这一特征。以下这几种情况就特别需要注意:1授受动词。比如让学生翻译“小李给我了一本书”。虽然学生绝大多数都能选择正确的授受动词,但是许多人却译成了“李さんはわたしに本をくれま した”。其实这句话并不需要“わたし”。2愿望句。比如 “你过生日的时候想要什么礼物?”,学生无意识地就会对照中文译成“あなたは誕生日に何が欲しいですか”。加上 “あなた”虽然语法上并不错,但总归是不太地道的表达。 3感情形容词。例如“嬉しいの?”、“なんか寂しい”同样也不需要说成“あなたは嬉しいの?”、“わたしはなん か寂しい”。4敬语。“駅まで車でお送りしましょうか(我开车把您送到车站吧)”是一句谦语,从这点就能清楚得知主语和宾语分别是谁。如果这句话说成“わたしがあなたを 駅まで車でお送りしましょうか”,不仅累赘,而且显得失礼。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日本是一个注重集团意识的国家, 集团能给日本人安全感,他们往往不会过分地自我主张,任何事情都要把“和”摆在首位。这样的集团意识促进了日本经济的腾飞,但同时也抹杀了个性。人称代名词的省略现象反映出的正是这样一种文化。如果第一人称使用频繁,就显得过于彰显自我;如果第二人称使用频繁,则给人故意和对方划分界限的感觉。相较于日本人的集团意识,中国人注重的是“血缘”,即“家族本位”,自我意识较浓。因此,在授课时除了告诉学生日语中的人称代名词经常省略这个语法现象之外,也需要讲解这些潜在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避免语言的负迁移。
2.日语中的被动表达
2.1母语负迁移对被动句翻译的影响
(2)オリンピックは4年に一度行われる。奥运会四年一次被举行。(误译)
(3)この雑誌は毎週金曜日に発売される。这本杂志每周三被发行。(误译)
(2)(3)两个例子在日语中一般采用被动句来表达。观察一下不难发现,这两个例句有两个特点:1它们的主语都是“奥运会”、“杂志”这样的无情物,即没有生命的物品;2它们的施动者都并非是特定的某个人,即施动者不是叙述的重点, 日语中也并未出现“~に”这个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中文通常都是不使用被动句的。然而,由于受母语影响太深,一提起被动句,中国人的脑海中立刻就会冒出一个“被”字,所以许多日语初学者在把这两句话译成中文时,就算意识到了自己的译文是极不自然的,还是会情不自禁地加上“被”字。
2.2间接被动句。日语中有一种被动句叫做“间接被动句”,即主语不是动作的直接承受者,而是间接地受到与之没有直接关系的事情的影响,也被称为“受害被动句”。例如:
(4)テストの時に、先生が近くに来られて嫌だった。考试的时候,老师走到我旁边真讨厌。
(5)彼は父に死なれた。他死了父亲。
(6)電車の中で隣の人にタバコを吸われて、気分が悪く なった。乘电车时,旁边有人吸烟,让我很不舒服。
(4)(5)为自动词构成的间接被动句,而(6)为他动词构成间接被动句。这三个例句中,动作都没有直接作用于主语,而主语却因为其影响而感到困扰、痛苦。间接被动句对于中国学习者来说是一大难点。原因有二:1由于母语思维的影响,中国学习者在初学日语被动句时,更加注重的是客观事实,而很少把焦点放到被害者的心情上;2在中文中,并不存在这样的间接被动句,所以是无法译成对应的“被”字句的。笔者的学生当中甚至有人将(5)译成了“他被父亲整死了”。综合以上原因,学习者通常会回避使用间接被动句。长此以往,很容易出现“化石化”现象。
(7)森さんは泥棒に財布を盗まれてしまった。森先生的钱包被小偷偷走了。
(7)也属于间接被动句,和之前例句的不同点在于,主语是动作承受者(物)的所有者。中国学习者很容易把这句话误说成“森さんの財布は泥棒に盗まれてしまった”。误译的原因也和前面论述过的一样:在中国人眼中,被偷的东西是钱包, 而被动句就是客观陈述这个事实。而作为日本人来看,受害被动句反映的是受害者的主观感受,需要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钱包、手机、手、脚等都是受害者的所有物或者一部分,它们离开了受害者就失去了意义。教师不能只是机械的讲解语法现象,还需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
2.3日语中的自动词意义被动句。日语中存在大量的无标被动句,即没有出现“れる”、“られる”的被动句。此类被动句大多数都是自动词意义被动句。例如:
(8)わたしはその話に感動した。我被那件事感动了。
(9)その子は雷の音に驚いて大声で泣き出した。那个孩子被雷声吓了一跳,大声哭了起来。
“感動”、“驚く” 都是能够直接表达被动意义的自动词,并且如例句所示,这类词中有许多都是表达心理状态的词。譬如还有“感心”“びっくりする”等。许多学习者没有弄清这类词,很容易就把以上例句误译成“わたしはその話に 感動された”、“その子は雷の音に驚かれて大声で泣き出し た”。
日语中还有一些被动句既可以用自动词直接叙述,也可用他动词的被动态来表达。比如:
(10)犯人が警察に捕まった。犯人被警察逮住了。(自动词 )
(11)犯人が警察に捕まえられた。犯人被警察逮住了。(他动词)
如果使用自动词“捕まる”,就只是在客观描述事实,发话重点在于结果状态,而不是施动者“警察”。与此相对,他动词“捕まえる”给人的感觉就更加主观。哪怕把句中的“警察に”这个部分去掉,我们仍可以清楚感觉到“警察”的存在。众所周知,日本人不太喜欢主观色彩浓厚的表达方式,因此多用自动词。而让中国学习者来翻译的话,由于受到“被” 字的影响,许多人都会选择他动词被动句。尽管两句话在日语中都成立,但明显自动词句更加符合日本人的思维方式。
3.有对自动词与对应他动词的可能表达。像“倒れる”与 “倒す”、“始まる”与“始める”等在形态、意义上都存在对应关系的词叫做“有对动词”。“倒れる”、“始まる”被称为“有对自动词”,“倒す”、“始める”被称为“有对他动词”。许多日语学习者,哪怕是达到了中高级别,仍然不能有效地掌握有对自动词与对应他动词可能态的用法差异。例如:
(13)いくら押しても窓が開かない。窗户打不开(有对自动词)
(14)いくら押しても窓が開けられない。窗户打不开(对应他动词可能态)
“窗户打不开” 是窗户在受到的施动者的作用后,没有发生变化。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像这种外力引起(或没有引起)的变化应该反映到语言中,所以许多学习者都认为(14)才符合常理。然而,为何多数日本人认为(13)才是更加自然的日语呢? 原因如下:1前文多次提到,日本人比起“する”,更倾向于 “なる”的表达方式,即如果没有特别的表现意图,则忽略动作主体,把焦点放在结果状态上。2森田良行(1989)提到过,如果是因为说话人自身的能力、条件等原因无法完成(或可以完成)某事,使用可能动词,这时责任在于施动者本身。如果使用自动词,则表示是因为客观原因才无法完成(或可以完成)某事,与施动者的能力、意志无关。也就是说,“窓が開かない”的叙述重点在于“打不开”这个结果上,而这个结果是由窗户的本身属性或者外在原因决定的,和施动者的能力、努力无关。比如“このかばんにはたくさんの荷物が入る(这个包里能放好多东西)”就必须要使用有对自动词“入る”,因为“包里能放好多东西”是由包的属性决定的,和人的意志无关。
(15)かぎが見つからない。钥匙找不到。(有对自动词)
(16)かぎが見つけられない。钥匙找不到。(对应他动词可能态)
例句(15)(16)也是同样道理。(15)的“見つからない”把焦点放在“钥匙”上,因此使用自动词“見つかる”。多数日本人不会使用(16),这是因为(16)把焦点放在了寻找钥匙的人的 “能力”上,和他们的思维方式不符。当然,如果说话人想强调是因为没有戴眼镜看不清而找不到钥匙;亦或玩“找茬”等游戏时,由于题目太难而找不到钥匙,像这样的场景使用“見 つけられない”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这时说话人把话题重点转移到了人的能力、条件上。
三、结语
指导需要循序渐进。比如学习者说错了某句话,中国的教育者可能会揪出里面的所有错误,告诉学习者如何去改正,但多数日本教育者都秉着能表达基本意思尚可的原则,只会指出个别错误。也就是说,如果过多地指正误用,会打击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开始的时候要让学习者尽情说,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不然会让学习者有抵抗或者害怕心理,并且一次性指出太多误用也让人抓不着重点。教师应该在学习者的日语表达日趋成熟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在讲解语法的时候要结合语境和文化,要让他们了解日本人的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这样才能渐渐消除母语的负迁移。
参考文献
[1]张晓帆.日语中的自动词意义被动句[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6).
[2]史丽杰.从日语教学的角度谈母语迁移现象[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6).
[3]李彦.关于日中被动句的对比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9(6).
[4]森田良行.基础日本语辞典[Z].东京:角川书店.1989.
[5]邱晓玫.有对自动词与有对他动词可能态的用法差异[J].文学教育.2011(8).
论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篇8
【关键词】英语游戏教学 寓教于乐 兴趣培养 自主学习 高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15-01
一、绪论
英语游戏教学[1]是当代探寻英语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而在实际运用中,英语游戏教学是运用较广泛且实际效果也较好的一种方式,也由于其“寓教于乐”[2]的特点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我国现推崇素质教育,学生在英语游戏中提高英语水平可以更好地大大素质教育这一教学目的。但是,由于我国高考体制的限制,很多老师、家长甚至学生自己都认为,英语游戏教学是不符合高中生教学实际的,但是笔者在研究中发现,若想真正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使得学生能够获得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游戏教学是最好的不二之选。
二、什么是英语教学游戏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英语游戏的概念,从众多文献中,我们可以将英语教学游戏的定义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几点[3]。
首先,它是一种游戏的限定,游戏主要有两种类型,即智力性游戏和活动性游戏,我们这里所说的教学游戏自然是指前者——对智力或其他能力方面具有开拓性的智力性游戏。
其次,游戏的一大特点即是趣味性,所以英语教学游戏的目的则是“寓教于乐”,能够让学生进行快乐的学习。另外,我们谈及英语教学游戏,所以在游戏过程中要加入英语教学的过程。
最后,我们强调的是教学游戏,教学是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得到了知识这样一个双向的过程。所以即使是游戏,我们仍要将教学的目的摆在首位。这要求在游戏的设计过程要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千万不可本末倒置。
三、英语游戏教学的目的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我们采取英语游戏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现在人们虽然已经逐渐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甚至很多家长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给学生报了很多的英语培训班,但事实上这种强压式、强迫式的学习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甚至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如果没有知觉主动的学习动力,即使我们将知识强行灌入学生的脑中(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学生也会因此产生逆反心理。我们采用英语游戏教学,并不是说要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背会多少单词,学会多少句子(事实上,这也不具有现实性[4]),而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形式,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将一种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理念传达给学生。
四、英语游戏对于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上文已经简要阐述了英语游戏教学的目的,那么英语游戏教学在高中教学过程中和对学生自身的发展方面又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一)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个人潜力
传统的课堂模式,即老师在讲台上对知识进行传授,学生在座位上聆听或记下笔记。这种方式并不利于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主动思考,加上高中课程本身任务较重,如果课堂气氛过于死板的话,很难让学生在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长期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
而针对英语这门学科来说,由于语言本身的陌生性再加上周围没有语言环境,如果老师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无疑这对学生本身培养对英语应用的实际能力是没有裨益的。
由于英语属于语言类教学,其学科性质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和交流性,因此有些较传统的思想认为游戏教学耽误了课程进度,这一问题并不存在。英语教学并不像数学、物理等学科一样,需要学生中规中矩的完成课程要求,英语学习可以在游戏过中将知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因此课堂中对英语教学游戏进行合理运用,使得学生可以在游戏中进行学习,不仅可以完成课程要求,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高中生减压。而有研究表明,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是其它任何事情都无法取代的[5]。利用这个特点,我们应该在游戏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个人潜力。
(二) 达到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
现在人们常常抱怨学的都是“哑巴英语”,这与我们真正的教学目的相悖。英语说到底是一种沟通交流的工具,如果我们学英语只会写而不能与人沟通交流,那么便违背了我们学习英语真正的目的。
而在英语教学游戏中,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自觉或在老师的引导下行程一个英语交流的语言环境,这对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很有裨益。也就达到了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视线沟通、交流。
五 英语游戏教学应用注意事项
考虑到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以及高中生所直接面临的高考英语压力,我们在设置游戏的过程中一定要进细致的规划[6]。
首先,老师必须明确游戏教学中,游戏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最重要的还是要起到教学作用[7]。尤其对于高中生来说,面临着较重的课程要求和高考压力,老师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游戏的可操作性和实际价值。
其次,老师要注意在游戏过程营造英语的语言氛围,高中生通常已经有了一定额英语基础并有了一定的单词储备量,因此,老师在课堂中要尽量鼓励学生用全英文式的对话方式。
最后,在游戏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地要向学生传达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自己所需要掌握的知识,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游戏,明确学生的游戏目标,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自己所需要主要的地方。
六、结语
本文通过阐释英语游戏对于高中英语教学的意义,即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个人潜力说明了英语游戏教学的作用,并指出英语游戏教学有利于实现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在文章最后,笔者简单说明了高中老师在运用游戏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够给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一定启发。
参考文献:
[1]张妮,张屹,张魁元:对外汉语游戏型互动教学模式探析[J]. 现代教育技术. 2009(05)
[2]鞠久凤:英语课堂游戏教学初探[J]. 中学课程资源. 2008(01)
[3]刘琪:课堂游戏的设置在教学中的作用[J]. 甘肃教育. 2000(05)
[4]周健主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与游戏[M].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5]郭静. 高中英语教师新课程适应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 2009(04)
[6]骆北刚. 新课程改革环境下中学英语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9(03)
简论会计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篇9
摘要: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一般很少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客观、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就成为所有者评价企业业绩、评估财务状况和预测投资收益的重要资料,也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会计工作涉及企业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是一项综合管理活动,为企业的科学管理、筹资决策、资金运营、利润分配提供重要信息支撑。
关键词:会计重要性
一、会计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为日常经营管理提供信息支持。在日常业务活动中,依据《会计法》和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取得、审核原始凭证,并妥善保管有关资料,保证原始资料的完整和准确,保证账实相符。会计人员应根据经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及财务报表。并建立现金、存货等资产的定期盘点制度,根据市场现实情况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等风险基金,为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客观、准确的会计信息。因此,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状况将直接影响信息使用者对企业内外部情况的判断。
其次,有助于分析和预测企业的经营状况。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利用企业的会计信息分析和预测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及评价。例如可以利用企业的盈利能力相关指标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反映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高低;利用企业的偿债能力相关指标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反映出企业财务状况的稳健程度、对债务的保障程度及企业的偿债风险承受能力;而利用企业的发展能力相关指标对企业的发展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则反映出企业的发展前景及发展潜力。通过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及发展能力的分析,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对策,有助于分析和预测企业的经营状况,发挥预警作用。
再次,有助于制定有效的经营决策。会计人员通过对企业各项经营决策进行财务数据分析,为决策提供充分及有用的信息,能够使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掌握主动、抢得先机,并能有效的规避风险,以使企业能实现最大化的利润。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进行经营决策时,不仅要决定投资的对象、投资的金额,而且分析和衡量有关风险,才能做出对企业最有利的经营决策。因此,决策者需要清楚了解投资项目的毛利率、投资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等,并且也需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如流动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等信息,以确定企业对投资项目的承受能力,还需了解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等反映企业的盈利及发展能力方面的财务信息。同时,决策者在进行决策中,通常会用到时间价值、本利分析等方法,计算项目的净现值,比较不同项目的投资收益,进而决定采纳或放弃某项投资,这些会计分析方法被广泛运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对提升企业经营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会计在财务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有利于保证企业财务的完全、完整。企业拥有的现金、固定资产等财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最重要的基础,是企业获得利润、获取经济效益最根本的保证。企业管理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保障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企业资产的数量和金额由会计人员进行记录,并根据耗用、损毁及贬值等状况及时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以使会计记录与现有财产相符,防止企业财产流失。
其次,有利于控制成本,提高收益。成本控制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企业应根据成本预算及目标成本的规定,对成本形成过程中的各项业务进行监督、指导、协调和控制,保证成本预算和目标成本的实现。在成本预算和目标成本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在成本预算和目标成本的执行过程中,需要通过分析会计信息发现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在成本预算和目标成本的事后考核过程中,也需要利用会计信息分析成本预算和目标成本的`完成情况,并据此对有关成本单位和个人进行奖惩,以调动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会计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有利于建立健全激励监督及奖惩机制。人才是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普遍提倡的管理理念。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监督及奖惩机制,无论激励监督还是奖惩机制都离不开企业会计工作的支撑。核算和监督是会计最主要的两个职能:一方面,会计通过准确的计量人力资源发生的成本及产生的价值,可以反映出某项业务及个人的经济效益。标准工时的制定和人工效率的衡量需以会计信息为依据,激励监督及奖惩机制的制定也需以会计信息为依据,会计人员通过核算成本和收人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是否到达预期目标,是否完成目标任务,能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核算信息。另一方面,通过规定审批权限和采购制度、检查应收款项的回收情况和费用的开支情况、分析成本的变动情况等,会计能够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监督和控制。利用会计信息能够客观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的投入产出情况,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重视,加大相关方面的投入,合理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决策,而且能使企业以战略发展为方向,克服短期行为。
其次,有利于优化企业人员配置和岗位安排。结合会计信息,企业能随时掌握各个部门和员工的业务执行情况,进而对人员结构、岗位安排及岗位职权及时进行调整,使人力资源的配置更有利于企业发展和需要。例如,企业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在企业内部实行目标考核,目标考核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经济指标,会计人员通过对以前年度的历史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层层分解企业的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指标,制定出各部门和各员工的具体奖惩考核指标。会计人员在科学测算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经济目标,在保证部门创收的同时可以调动员工积极性。
论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篇10
摘 要:重要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在会计核算的很多方面都体现着重要性原则的精神,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主要表现在会计账户的设置、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和会计信息的披露三个方面。
关键词:重要性;成本―效益原则;会计信息
会计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他们决策有用的信息,由于不同的使用者所要求的信息不完全相同,所以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来讲,企业提供的信息越多、越全面越好,会计信息应能满足所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全部要求。但是,企业提供会计信息是要花费成本的,如会计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用、电脑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及购买财务软件费用等,基于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在会计核算中应该遵循重要性原则,对交易或事项应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处理以降低成本。本文主要论述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
一、重要性原则的含义
成本―效益原则是一条普遍适用的原则,重要性原则就是成本―效益原则在会计核算领域中的体现,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了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重要性原则就是其中的一条。所谓重要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做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予以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的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导致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则可适当简化处理。
二、重要性的判断标准
对于同一件事物,由于所处环境的差异等因素,人们的看法可能不同,所以,一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是否重要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一般来说,一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的重要程度的判断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进行:从质的方面来讲,就是一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只要发生,就会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则这样的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就是重要的;从量的方面来说,就是一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发生的次数如果比较少,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不会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发生的次数如果比较多,达到一定比例时也会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则这种情况下,也认为其具有重要性。
三、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
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会计账户的设置、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和会计信息的披露三个方面。
1.重要性原则在会计账户设置中的运用
(1)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在成本、费用方面的不同账户设置。企业的经营活动,按照经营业务的主次不同,分为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两种。主营业务是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所以在会计核算中,对主营业务的反映就是重要的会计事项,正是基于此,在会计账户的设置上专门设置了反映主营业务成本增减变动情况的“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和反映因为主营业务产生的税金及附加情况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账户,主营业务成本和税金及附加被分项反映。然而,对于其他业务,由于其相对次要,所以在会计账户的设置上只设置了一个“其他业务支出”账户,其他业务成本和税金及附加等费用全部都在这一个账户中记录,没有进行分项反映。
(2)“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账户的设置。当企业购买比较紧俏或者生产周期长、投资比较大的商品时,对方一般会要求企业预付一部分货款,俗称定金。在会计账户的使用上,对于企业预付的货款应该按照重要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预付货款业务比较多,使得预付货款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占据了一定的比重,那么,预付货款业务就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业务,对于预付货款就必须专门设置“预付账款”账户进行核算;但是,如果预付货款业务比较少,只是偶尔发生,则对于预付货款就不需专门设置“预付账款”账户,而应该将预付货款合并在“应付账款”账户中进行反映,以简化账户的设置。预收货款的处理同预付货款一样,如果预收货款比较重要,也是要单独设置“预收账款”账户反映,否则就合并在“应收账款”账户中进行核算。
(3)“累计折旧”账户的设置。在会计制度中,对固定资产专门设置了“累计折旧”账户来反映固定资产的损耗价值,对于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和无形资产等的价值损耗并没有专设账户,而是将其损耗价值直接在账面
上注销,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固定资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尤其是在以有形资产为主的工业经济社会里,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占据了相当的比重,所以,对于固定资产不仅需要设置只反映其原始价值变化的“固定资产”账户,还需要设置专门反映其损耗价值的“累计折旧”账户,通过“累计折旧”账户余额对“固定资产”账户余额的抵减来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这样,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及其损耗情况都得到了详细的反映。目前,有人提出,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智力、技能等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对于无形资产的损耗价值也应像固定资产一样专门设置相应的账户进行反映,而不应直接在账面上注销,笔者认为这是在充分考虑重要性原则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完全正确的观点。
(4)“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账户和“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股权投资准备)”账户的分设。这两个账户是在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损益时要使用的,权益法中,对于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投资方应该按照享有的部分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引起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是由于被投资单位实现盈利或者发生亏损以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所以,对于这些主要原因引起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投资方在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时是专门通过“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账户来进行的,而对于除此以外的任何其他原因引起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投资方全都是通过“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股权投资准备)”账户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
(5)“投资收益”账户核算的内容。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和发生的损失都是在“投资收益”账户中反映,该账户的贷方记录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借方记录对外投资发生的损失,贷方余额反映的是投资的净收益,借方余额反映的是投资的净损失。投资收益和损失为什么没有分设账户进行核算,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对于除投资公司以外的其他企业而言,对外投资活动是企业在开展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以外所从事的一项活动,是比较次要的,所以投资收益和损失就没有分项核算。
(6)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设置。在对所有会计要素的核算上,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对现金和银行存款除了要设置相应的总账进行总分类核算外,还必须设置相应的日记账进行序时分类核算。笔者认为,设置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是因为现金和银行存款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很容易发生被盗窃或者被挪用等损失,所以必须要加强对它们的管理,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是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2.重要性原则在会计处理方法选择上的运用
(1)个别计价法的选择。个别计价法是存货发出计价众多方法中的一种,该方法是以发出存货的实际进货单价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保持了存货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的一致性,是一种最真实、合理和准确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在操作中需要对发出和结存存货的批次进行具体认定,操作起来比较复杂、工作量较大,所以,对于数量比较多、单价比较低的存货不适宜采用个别计价法,而对于那些容易识别、存货品种数量不多、单位成本较高的存货,如房产、船舶、飞机、重型设备、珠宝和名画等贵重物品才值得使用个别计价法,也只有对这些数量不多的贵重物品在选择计价方法时应该选择个别计价法,力求成本计算的合理和准确。
(2)出租、出借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成本摊销。对于出租、出借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可以采用一次摊销法、分期摊销法和五五摊销法等方法摊销。在这几种方法中,一次摊销法最简单,但是,由于该方法将出租、出借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成本一次性地全部计入领用当期的损益,使得各期损益反映得不均衡,针对上述缺陷,一般只在出租、出借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数量不多、金额不大时采用该方法,否则应采用其他方法。
(3)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有按单项投资、按投资类别和按投资总体三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从三种方法中任选一种,在选择按投资类别和按投资总体这两种方法时,如果某项短期投资比较重大,占整个短期投资10%以上,则对此项短期投资应先按单项投资计提跌价准备,剩余的短期投资再作为类别或总体计提跌价准备。
(4)长期债券投资中发生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的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企业以支付现金方式取得长期债券投资时发生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如果金额较大,应作为初始投资成本,计入“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债券费用)”账户单独核算,在计提利息时分期平均摊销,计入各期损益,但是,如果相关费用金额较小,则可以直接计
入当期损益。可见,相关费用金额较大时,如果直接计入发生当期的损益,则会对当期损益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所以就必须采用先计入投资成本,然后分期平均摊销、计入各期损益的方式处理。
(5)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的确定。会计准则规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记账,但是,如果融资租赁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比例等于或低于30%的,在租赁开始日,也可以按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前述方法确认入账价值时,因要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并和原账面价值进行比较,所以操作起来很复杂,当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不大时,就应该采用简化的方法处理,按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6)短期借款利息费用的处理。短期借款利息费用的处理可以采用预提和支付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两种方法,其中,预提利息费用的方法符合权责发生制以及收入和费用配比原则,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损益,但是处理起来相对复杂一些,所以,一般是在借款利息按季支付或者到期一次支付且数额较大时采用该法,如果数额不大应在支付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7)股票发行时发生的佣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的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股份公司委托其他单位发行股票支付的佣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减去发行股票冻结期间的利息收入后的余额,从发行股票的溢价收入中不够抵销的,或者无溢价的,若金额较小,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若金额较大,则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在不超过两年的期限内平均摊销,计入各期损益。在金额较大时采用分期平均摊销,也是为了均衡反映各期损益,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
(8)专门借款辅助费用的处理。会计准则规定,因安排专门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属于在所购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发生的,应当在发生时予以全额资本化,不需要与固定资产支出挂钩,做出此规定,就是考虑到辅助费用不像借款利息金额那么大,一般金额比较小,所以为简化核算,在确定其资本化金额时就不需要与相应的固定资产支出挂钩了。
3.重要性原则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运用
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财务会计信息的重要手段,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三部分组成,其中的会计报表附注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会计报表各项目的补充说明;二是对会计报表中无法描述,而又必需要说明的重要财务信息的披露,这些信息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将会产生重大影响,依据重要性原则,必须将这些信息进行披露。
重要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在会计核算的很多方面都体现着重要性原则的精神,只有深入地领会这种精神,在会计核算中坚持贯彻重要性原则,才能既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合理需求,又降低信息的提供成本。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 余秉坚。企业会计制度详解及实用指南[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论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推荐阅读:
论大学英语写作中母语思维的认知11-24
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迁移08-05
非母语英语教学10-10
母语影响英语学习07-24
英语教学中母语的使用05-13
英语学习与母语修养论文06-23
母语教学法09-07
母语式教学法06-15
母语应用于外语教学06-05
母语负迁移与翻译教学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