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合作

2024-08-05

双向合作(精选5篇)

双向合作 篇1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深化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然而, 在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践中, 普遍遇到的一个难题是学校积极性高而企业参与热情不足。究其主要原因, 是我国现阶段的很多企业参与教育、投资教育的意识不强, 仍然处于偏重经济利益的初步发展阶段, 从而导致在校企合作中的过场性和短期性, 未能主动地深层次地参与高职院校的建设;同时国家政策层面缺乏较为完善的校企合作激励机制和与产业技术改造升级相融合的校企合作制度保障体系。笔者认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 以及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企业对技术人才的强劲需求,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化将成为必然结果。现阶段, 高职院校需从自身所处的区域、行业和产业的实际情况出发, 探索出适合校情国情的互动共赢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实现高职教育模式的转型。

一、坚持合作双赢理念, 搭建校企合作组织平台

高职院校首先要坚持“融入行业、整合资源、开放办学”的思想和“合作双赢、资源共享”的校企合作理念, 结合学校自身所处的地区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整合当地产业、行业、企业的广泛社会资源, 并依托自身专业技术优势, 在产业升级过程中主动向企业提供服务和帮助, 为校企合作互动平台的搭建奠定基础。其次, 高职院校要搭建实实在在的校企合作组织平台, 例如, 以学校为主体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 邀请地方政府、当地主导产业行业的领军企业参与其中, 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其中办公室为实体组织, 专人负责组织和开展实训基地的生产性任务、订单教学、技术研发和服务等具体合作项目;教学指导委员会主要由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组成, 负责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培养计划、实训方案的制定工作。再次, 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委员会来组织运行政企校联席会议, 加强三者之间协作沟通关系, 形成“产学对接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机制”, 为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产业升级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

二、建立双向互动校企合作机制, 实现校企资源共享

校企合作双向互动运行机制是合作双赢理念的具体实践, 主要包含制度保障和组织运行两个层面。制度保障层面上, 高职院校要尽可能邀请企业参与共同制定校企合作系列保障制度, 校企共同起草对双方都具有约束性的校企合作章程、校企合作管理制度, 以及比照企业生产管理流程制定的生产性实训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在岗毕业答辩、预就业顶岗实习制度等具体的操作性的规章制度, 为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在组织实施层面上, 建立“双向引进、双向互聘、双向培训、双向服务”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实现校企之间、学生与岗位之间有效对接。具体来说, “双向引进”是指学校引进企业, 建立校内生产工厂或经营实体, 引入企业真实的生产任务, 同时企业将学校教学资源引入其中, 在企业内部设立研发工作室或实景教学车间, 吸收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生产性实习, 并将学校的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利用;“双向互聘”是指校企双方对各自设立的经营实体或教学科研实体在人员上实行交叉引进、相互聘任, 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学校的实践教学互为补充, 共同受益;“双向培训”是指学校通过聘请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参与校本培训, 或派教师下厂锻炼, 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学校开展各类专题培训班, 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训和输送急需的一线操作技术工人;“双向服务”是指企业通过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参与人才培养规格制定、共享最新行业信息和产业技术等方式, 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使学校的人才培养适销对路, 满足企业需要, 学校在企业技术改造升级过程中或者遇到发展难题时, 及时提供技术、人才和智力支持, 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管理和技术方面的难题。

三、双向互动合作机制促进校企共同发展

双向互动校企合作机制的实施, 必将为双方带来双赢。对于学校来说, 在自身财力和资源不足的局限下, 与企业联手建立起“教学做一体”的实景实训场地, 扎扎实实落实生产性实训任务, 可以顺利推动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学工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企业而言, 也实现了自身利益目标:学校提供场地、设备、技术、培训以及廉价人力资源, 为其节约了大量资金投入、研发成本、培训成本和管理成本, 提高了经济效益;企业热心投入教育事业也会赢得一定的社会影响和品牌效应;同时学校提供稳固的、具有明显优势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使企业发展具有充足的后劲。

双向合作 篇2

人大法学院与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举行双向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5月18日,我院与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举行双向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本次签约仪式在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举行。

吴院长首先致辞,他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北京市四中院的情况,四中院作为全国首批的跨行政区划法院和北京市的首个试点单位,成立以来在执法办案、司法改革、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了运行平稳,开局良好。他表示人民大学法学院对中国的法治建设、法学研究、法律人才的培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双方建立交流合作机制,是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司法改革,提升法院审判质量的具体措施。希望双方在未来的双向合作过程中取得实质性的合作成果。

韩院长在致辞中表示,通过参观四中院,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其信息化建设、法官的专业化程度非常高。双方建立合作,是进一步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需要,更是在人才培养方面探索新的机制,人大法学院经过65年的发展,我们深深感到作为一个法学院的社会责任,双方的合作与双向教育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法制现状,增强对中国法治的自信。人大法学院期待通过与四中院的合作,共同推动法学教育改革和法治发展。

签约仪式上,我院院长韩教授与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吴在存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

林书记在讲话中表示,与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是我院拓展实务教学的有益举措,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实习实训渠道,将促进我院教学科研工作与司法实践更加紧密的结合,迈上新台阶。

双向合作 篇3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对教与学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消化、巩固每天所学的重点知识,也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有利于教师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情况的准确了解和及时补漏,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牢固掌握,实现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

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往往弱化了作业的作用,表现在:①作业只局限于作业布置一完成一批阅一评讲,没形成一个回路,缺乏及时订正与巩固练习;②讲评内容缺乏针对性,重点不突出,效果低下;③讲评方式多数遵从点状的教学习惯,就事论事,缺乏引导学生对知识之间内在结构关联的掌握,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难以把握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难以形成结构化的认知和思维方式;④对作业错误缺乏正确归因,不利于学生避免产生同类错误;⑤对后续纠错巩固练习的命制缺乏依据,容易出现“广种薄收”的现象,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学生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教师对作业“零批改”或批改不及时或不认真,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不登记、不分析、不纠错;二是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独立反思,找错、析错、纠错都是教师的“想当然”和“一厢情愿”。“五步式小组合作作业会诊”能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有效改进。

一、“五步式小组合作作业会诊”的内涵界定

“五步式小组合作作业会诊”是以一个星期为周期,以学生学习小组为单位,以学生的作业和测验卷为内容,在统一的时间里,由各小组长组织,在学科教师监控下,对作业和试卷错题进行归类与归因,能帮助学生定期反思自己学习上的错漏,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及形成有效学习策略,是一个促进师生、生生之间教与学双向建构的反思学习及研究拓展的教学活动。

二、“五步式小组合作作业会诊”的实施步骤

“五步式小组合作作业会诊”是在学生个人独立反思纠错的基础上,依托学习小组的定期梳理归整,来实现知识的补漏和方法的优化。具体操作见图1。

第一步,学生个人梳理。每位学生备一个“错题本”,将一个星期或一个单元(话题)的作业和测验卷整理好,把每一次作业和测验中出现的错题抄录到“错题本”上,分析并标明出错的原因。

第二步,小组合作整理。学科教师每周安排一个统一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内(10-15分钟),由各小组长负责,组织成员对错题进行汇总,删除重复的错题,并将各成员查找的出错原因进行归类,统计在教师编制的“统计表”上。

第三步,全班情况汇总。教师将各小组整理的结果收上来,进行汇总及分析:一是归纳统计学生的错题,按错误类型归类,如知识错误、理解模糊、搭配不当、记忆不牢、审题不清、粗心大意、书写错误或不规范等等;二是进行归因分析,并据此拟定评讲方案。

第四步,纠错巩固训练。教师依据统计分析的结果,结合本单元的教学重点知识和技能目标,做两件事:一是确定下一次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实施精讲精练;二是命制一组巩固练习题或小测卷,完成纠错巩固任务。

第五步,跟踪评价反馈。在这个环节里,教师完成三个任务:一是及时评阅学生的巩固练习或检测卷,将结果尽快反馈给学生;二是督促学生订正错误并检查;三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科学归因,并通过多种途径表达教师的期望,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强化其学习动机。

三、“五步式小组合作作业会诊”的实施意义

“双向建构”是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r)发生认识论的核心概念,他强调思维的发展是认知结构发展的结果,而双向建构的过程即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教与学的双向建构”是指教师作为教授活动的主体,而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多元互动对话活动中共同创造意义、促进彼此认知结构发展的过程。

“五步式小组合作作业会诊”遵循主体性、差异性、合作性、互动性、系统性、激励性等原则,它的有效实施对实现教与学的双向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1.突显学生主体,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

皮亚杰主张学习是主动的意义建构,认为只有儿童自己具体地、积极地参与活动,才能形成他们自己的认知,获得关于客体的丰富的、多方面的特征,并由此在心理上达到对客体完整的意义建构。

在“五步式小组合作作业会诊”的五个环节中,学生主动参与的有“学生个人梳理”、“小组合作整理”、“纠错巩固训练”和“跟踪评价反馈”四个环节,既有“学”的领悟,又有“教”的贯通,实现了生生之间“教”与“学”的有机融合,突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2.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大班额授课环境下的学生差异,表现出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效果上的多层次。作业质量和测试结果也是参差不齐的,这至少给三个方面的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一是作业或试卷讲评目标不容易集中;二是教学重点内容太宽泛;三是后续纠错跟踪巩固难以落到实处,很难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五步式小组合作作业会诊”中,小组整理统计的错题结果是在每一个学生个人梳理自己情况的基础上获得的互动性资源,它既覆盖了每个学生的错漏,又呈现了全班学生共有的问题,师生、生生之间多种形式的互动,能促进不同个体知识经验的共享和互补,为班级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与提高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3.实施小组合作,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

“五步式小组合作作业会诊”的“小组合作整理”环节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生梳理自己错误的基础上,在课堂上规定的时间里完成的学习结果诊断,每个小组的合作性任务目标非常明确。

动机理论(motivational theory)认为:合作性目标结构创设了一种“只有通过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小组成员要达到他们个人的目标,必须帮助其他成员做有助于小组成功的事,并鼓励同伴们去尽最大的努力。美国心理学家达曼提出了“同伴基础上教育计划的概念原则”,强调“同伴间的协作可以为发现学习提供场所并鼓励创造性思维”。

“五步式小组合作作业会诊”活动中,小组成员在共同的合作性目标与任务的驱动下,相互依存、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共同努力,激活了学生的内在潜能,能使学生获得真实的发展与提升。

4.重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经过学生个人、小组梳理和在此基础上教师整理归纳的错题,既是师生、生生合作的成果,又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为接下来的讲评做好了铺垫与准备。错题的讲评与纠错巩固练习是极富价值的增值环节,所以,教师如何选择讲评的内容与方式就显得特别重要。布鲁纳认为:“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以允许许多别的东西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教师们在错题讲评和纠错巩固练习题命制时,要注重对内容的选择与重组,要利于知识和方法的归纳,使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结构和学习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5.依托多向互动,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五步式小组合作作业会诊”是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对话为特征的,通过师生之间、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充分的、多向的交流与合作,使每个人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作用于对方。使每位学生作业和试卷中的错误得到归类、归因,并通过小组同伴、教师的讲评、点拨、疏导和纠错巩固练习,得到纠正,转变了自己认知结构中的错误概念,也使学生养成了主动反思自己学习过程与效果的习惯。而学生整理出来的这些错题对教师而言无疑是一种宝贵的教学参考,它为教师反思教学、确定教学重点、命制纠错巩固练习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教和学在这个过程中是统一的、相互依存的。这与皮亚杰关于“教和学是不可分割的,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观点十分吻合。

6.建立评价机制.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五步式小组合作作业会诊”所采取的多维度评价,既有对每一个环节的过程性评价,也有对结果的评价;既有对学生个体的评价,也有对学习小组的评价;既有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也有对学生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的评价,它关注的不只是最后的分数,还有这个分数背后的诸多因素;增值的不只是分数,更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习品质。

“五步式小组合作作业会诊”通过五个环节贯通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它不仅发现、收集了宝贵的学习资源,优化了学习内容,填补了学生知识的缺漏,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形成了学生主动思考、认真反思、合作互助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满足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对自己学习的管理能力和责任心,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心理支持和方法支撑,促进了教与学的双向建构的实现。

两岸金融合作应双向直接对等 篇4

但是, 由于两岸制度的差异性, 特别是台湾方面对大陆的认知有一定的局限性, 两岸金融合作仍存在诸多瓶颈因素, 主要表现在单向、间接、不对等三个方面。

不合理现状

就单向而言, 台湾与大陆金融合作过多地强调权利而较少地承担义务, 想单方面独享金融合作的成果。比如机构准入方面, 自1997年第一家台资证券机构在上海设立代表处至2009年底, 共有15家台湾证券公司、13家台湾保险公司、10家台资银行在大陆设立了代表处, 并有两家台资银行和五家台资产寿险公司在大陆营运。多年来, 大陆的商业银行、证券机构和保险公司积极争取赴台设立机构, 但直至2009年底两岸银行、证券、保险部门MOU的签署及2010年ECFA的出台, 大陆金融机构赴台设立机构才有实质性进展。

就间接而言, 台湾和大陆仅隔一道台湾海峡, 直线距离只有120公里, 近在咫尺, 两岸金融合作却要通过第三地, 既浪费时间又增加运营成本。长期以来, 两岸通汇都是通过第三地, 虽说从2009年2月26日起, 两岸实现直接汇兑, 但只局限于美元, 不能直接汇兑人民币和新台币, 多有不便。因两岸尚未建立货币清算机制, 台湾各银行进口的人民币现钞几乎都靠香港汇丰和美国银行专案进口, 货源并不是很充足, 不能完全保证人民币供应量。从通汇角度看, 由于人民币和新台币未建立清算机制, 后端的汇款及清算作业仍须取道外商银行, 借用美元清算。

就不对等而言, 大陆和台湾之间的经贸往来与金融合作不对称。两岸存在紧密的经济联系和庞大的贸易额, 经济流要求高品质的金融流来配合并提供服务, 但是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长期以来滞后于两岸经济交流的发展要求。目前, 大陆已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和顺差来源地, 却不是最大的金融合作伙伴, 有悖常规。台湾强调大陆金融开放, 要求享受“超WTO”待遇, 而自己却设置重重障碍, 不给大陆对等待遇。

“地堡思维”作祟

之所以造成两岸金融合作出现单向、间接、不对等的问题, 是因为台湾当局的“地堡思维”所致, 自以为是, 又万分恐惧, 于是构筑“地堡”, 防范对方。台湾当局对两岸金融交往的政策总是以“政治优先”、“安全至上”为基本准则, 动辄把金融问题政治化, 视陆资金融企业为洪水猛兽, 层层设防。一些台湾民众也担忧大陆银行“规模过大, 会对本地市场造成冲击”。

其实大陆和台湾之间的金融合作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大陆金融市场广阔, 陆资银行规模大、网点多, 而台湾市场对于大陆金融市场而言也是一片神秘的土地, 台湾金融市场化程度比较高, 台湾银行国际化管理也比较先进, 两岸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完全可以做到优势互补, 利益共沾, 达到双赢。

海峡两岸金融合作与交流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也是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当前两岸经贸的快速发展, 进一步加强和加深两岸金融合作也显得更为迫切。在新的国际形势和历史机遇下, 应当顺应时代潮流, 摒弃一切人为的障碍, 促进两岸金融业的优势互补, 继续深化两岸金融合作, 建立稳定长效的金融合作机制, 为海峡两岸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

双向直接对等

眼下, 两岸金融合作有着新的契机。4月25日, 大陆银行业监管机构负责人刘明康和台湾银行业监管机构负责人陈裕璋在台北101大楼举行了两岸金融合作协议和两岸银行监管合作备忘录签署后的首次监管磋商, 标志着两岸金融监理平台正式启动。

两岸金融合作要想有新的发展, 必须朝着双向、直接、对等的目标迈进。

双向, 就是台湾和大陆的金融业要双向开放, 而不是单方面只强调大陆开放。考虑到台湾地区和大陆目前金融合作方面存在不少限制, 希望双方能进行更大程度的开放, 进一步就两岸金融机构相互开放的准入政策展开商谈, 尽快就市场准入的相关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和具体协议, 给彼此有别于外资金融机构的更优惠待遇, 加快两岸互设金融机构的步伐, 为深化金融合作提供制度保障。从短期来看, 建立并完善双方合作协调机制, 促进两岸金融合作紧密化, 实现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和投资要素的双向流动。从中期来看, 两岸金融合作应当基于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高度, 促进两岸货币金融合作, 推动金融市场一体化。

直接, 就是逐步实现人民币和新台币的直接汇兑, 不要通过第三种货币绕“弯子”, 两岸之间直接开展金融业务。要继续扩大对企业金融服务, 特别是加强在中小企业金融等方面的合作, 努力推进两岸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 推动两岸私人银行部门的合作, 为企业提供理财服务。为满足两岸人员和经贸往来的金融需求, 规范两岸货币流通, 防范洗钱风险, 两岸应参考人民币与港币清算机制的经验, 尽快建立货币清算机制, 从而实现货币全面直接通兑。为适应大陆民众赴台旅游与两岸交流的扩大, 还应尽早推动个人消费金融等方面的业务发展, 为大陆民众在台旅游、消费提供便利。

对等, 就相互之间地位平等, 权利和义务对等。大陆和台湾好比一对兄弟, 在民族大家庭中地位平等, 不分高下。在两岸金融合作方面也要按对等原则交往, 大陆不因其“大”而小觑台湾, 台湾不因其“精”而卑睨大陆, 要相互尊重, 按市场游戏规则办事。在目前情况下, 双方都要作出让步, 给予对方以高于一般意义上外资的待遇。

双向合作 篇5

商务部蒋耀平副部长在出席第六届两岸经贸合作与发展论坛时指出,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ECFA) 》实施以来, 相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两岸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早期收获的成效初显, 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开始有效运作, ECFA后续四个单项协议的商签正在稳步推进中。蒋耀平就“十二五”时期推动两岸双向投资与产业合作提出三点意见:一是抓住时机, 全面加强两岸产业对接与合作;二是同心协力, 共同提升两岸产业竞争力;三是顺势而为, 进一步健全两岸投资保护机制。蒋耀平表示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 两岸一定能够实现产业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 共同提升两岸在全球产业链和全球市场的位阶与竞争力, 两岸经贸合作也必将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度和水平。

上一篇: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迁移下一篇:医学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