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中的词汇搭配

2024-10-23

英语学习中的词汇搭配(精选11篇)

英语学习中的词汇搭配 篇1

1 引言

要想把作为外语的英语学好, 就需要具备两大最基本的技能, 即语法和词汇。相较于语法的掌握, 词汇量的获得则更难, 更重要。Wilkins认为“没有语法, 能够表达的甚少;而没有词汇则根本无法表达。” (Wilkins, 1972:111) 词汇的掌握不仅仅是广度上的量的积累, 更是深度上的理解和应用。

因为词汇量小, 许多学生在英语阅读、写作以及听力方面都困难重重, 甚至有厌学情绪。其实词汇学习不是单一的对生词的死记硬背, 而是一个复杂的, 积极的, 多层次的认知过程, 是有方法可循的。

近年来, 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以及英语教师关注英语学习中的词汇习得。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 词汇学习成为心理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所共同关注的课题。学者们提出了诸多有益的学习策略, 如联想法、派生法、复合法、转化法、缩略法及逆生法等 (林爱玉, 2005:106-108;张笑天, 2005:64-72) 。而英语学习者想要学到真正的, 符合习惯用法的地道的英语, 词汇之间的搭配理论则是重要方法之一。

2 词汇搭配理论

搭配 (collocation) , 也有学者称之为词项共现 (co-occurrence) , 无疑是语言学领域最为重要的概念与研究内容之一。该理论搭配概念最早是由被公认为搭配研究之父的弗斯 (J.R.Firth) 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弗斯提出了搭配的“结伴”说———搭配即词项的结伴使用, 他认为理解一个词要看它与其他词语之间的相互关联, “you will know a word by the company it keeps” (Firth, 1957:179) , 即“由词之结伴可知其词”。弗斯认为, 结伴的词项体现了一种意义方式;词项有多种意义方式, 可分别在字法层面、语音层面、语法层面和搭配层面进行研究 (Firth, 1957:12) 。而在搭配层面, 词项的意义之一就是与其他具体词项结伴使用。如“night”的意义之一就是与“dark”结伴。也就是说, 搭配研究的是具体的词与词的组合。但是它又不仅仅是词的简单并置, 它体现了词与词的相互期待 (mutual expectancy) 。如“dark”与“night”相互期待。王宗炎 (1988) 指出:“搭配指的是一种制约, 即某个词要与哪些词用在一起, 比如某个动词要与哪些名词用在一起, 等等。”

根据不同的学者和标准, 搭配有多种分类。根据词汇搭配的组成, 词汇搭配可分为如下八种:形容词+名词 (good luck) ;名词+名词 (woman teacher) ;动词+形容词+名词 (do a good job) ;动词+副词 (deeply impressed) ;动词+介词+名词 (tremble with cold) ;副词+动词 (half understand) ;动词+副词 (look closely) ;副词+形容词 (well done) ;还有些词汇搭配比较长, 如seriously influence the economic situation in China是由“副词+动词+冠词+形容词+名词+介词+名词”组成。朱永生 (1996) 依照灵活性程度把搭配划分为三类:固定搭配, 常规性搭配和创造性搭配。另外, 依据稳定性程度, 搭配又可以分为“封闭型搭配” (closed collocation) 和“开放型搭配” (open collocation) 。封闭型搭配, 也叫习语, 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习惯固定词语, 在语义和结构上是绝对或相对固定的, 在组合方式上是有限制的, 故体现“稳定性”。在很多情况下, 此种搭配的含义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晦涩难懂, 从字面上难以理解。而开放型搭配则是在千变万化的语言环境中 (linguistic context) 中按照一定的语法结构和语义联系造就的灵活词语组合, 可以无限生成, 相对而言其意思比较清楚易辨 (周亚明, 2003) 。

实际上, 词汇搭配在大学英语词汇习得中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学者、教师以及学习者的重视。Moon (1997) 认为无论是从语义还是从句法的角度来看, 词汇的组合和搭配都具有很强的语言生成能力。胡壮麟 (1987) 指出搭配是词汇学习涉及的三个方面的内容之一 (词、习惯用语、搭配) 。通过结伴, 相互期待或共现, 把词汇整合为短语等更大的语言单位, 更有利于英语词汇的习得。掌握一个词的搭配范围以及了解它的局限性是正确使用它的前提。

既然词的搭配用法是人们在使用语言的长期过程中习惯形成的, 是约定俗成的, 那么想要学好英语, 学习者就必须努力掌握其习惯用法, 在写作和翻译时, 才能正确地遣词造句, 避免“中国式英语”的出现, 影响思想的充分表达。而就英语语言教学的整体而言, Michael McCarthy (1990) 指出, 搭配知识是本族语者语言能力的一部分。卫乃兴 (2002) 更是认为选择和使用典型的词语搭配, 是区别本族语者自然、流利的语言输出与非本族语者“标记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 词汇教学法特别重视搭配。同样, 教师在组织词汇教学时, 须反复强调搭配并教给学生搭配的知识;同时, 教师还需让学生认识到搭配的重要性并主动地在英语学习中利用搭配知识改善英语学习的效果。

3 搭配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尤其注重词义的记忆。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词汇教学中, 我们可以用语义学的搭配理论来教授学生学习词汇搭配。语义学的搭配理论认为在某些词之间存在着搭配关系, 而在另一些词之间却不存在搭配关系;在语义上有联系的词, 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却不一定有搭配关系, 即不一定可以连用。在实际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 我们应着重强调下列各种搭配的用法, 如动词与名词, 形容词与名词, 动词与介词, 表语形容词与介词, 名词与动词, 名词+of+名词, 副词与形容词, 动词与副词, 名词与名词等的搭配。同时还要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精心设计有益的, 实用的课堂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掌握词的搭配关系。

填空练习法。此法适用于英语水平较低者。如在学习课文Deep Concern (选自《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二册) 时, 教师可把词汇搭配的动词空出, 要求学习者来填空。

After her shower, Sandy[brushed]her hair, [put]on her old, green T-shirt and some jeans.The she[put]on her makeup and[went]to the kitchen.As usual, she didn't know what to[have]for breakfast, so she[grabbed]a glass of milk and[ate]a piece toast while[standing]by the sink.Just then, her mother, Jane, [entered]the kitchen.

某一词为中心扩展法。当文中出现fall behind时, 可接着列出fall back on, fall out with, fall through, fall down on等新的动词词组。又如, 英语中与air连用的搭配:in the air, on the air, off the air, put on airs, give oneself airs, etc;与through有关的搭配:go through with sth, see sth through, come through, pull sb through, walk through the street, etc.

用学过的词组解释新词组法。如:be grateful for-be thankful for;due to-because of, thanks to;count on-depend on, rely on.这样不但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还通过对比, 分清了其搭配上的不同之处。

同类归纳法。即找出具有共同点的词语搭配并介绍给学习者, 以达到加深记忆的目的。如:senior to-junior to, superior to, inferior to, prior to;step by step-face to face, shoulder to shoulder, hand in hand.

差异辨别法。由于文化的差异, 英汉语言的词汇搭配往往有所区别。汉语中的“群”, 在英语中就有多种不同的变现形式。如:汉语的“羊群”、“牛群”、“狼群”、“人群”在英语中则分别表达为a flock of sheep, a herd of cows, a pack of wolves, and a group of people。

主题联想法。将与同一主题或和某一特定场所相关的搭配集中在一起进行记忆。如:与租房有关的固定搭配:leasing agent, apartment for rent, two-bedroom apartment, detached house, ground floor, coffee table, central heating, rent rate, etc;与在餐厅用餐有关的固定搭配:recommend a restaurant with reasonable prices, local food, make a reservation, reserve a table for three, have a menu in Chinese, the specialty of, vegetarian dishes, well/medium/rare done steak, be waited on, pay the bill, etc;与住酒店有关的固定搭配:make a reservation, keep one's reservation, check in, fill in the registration form, a wake-up call, have some laundry, extend the stay, check out, pay by credit card, etc;与医生看病有关的固定搭配:fill in a registration card, which department should I register with, medical department, physical examination, health care, medical emergency, emergency department/ward, take medicine.

改错练习法。教师可以要求学习者们阅读含有不正确词汇搭配的文章或句子, 并改正其中的错误, 必要时可以查字典。

当然, 教师还可以要求学习者们自行编写与上述各种方法相关的练习进行相互训练, 以达到熟能生巧的学习目的。

4 结语

毫无疑问, 掌握大量的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 否则英语的综合能力 (听、说、读、写、译) 的培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然而扩大词汇量不能孤立地记忆单词, 因为“对于学外语的人来说, 掌握目的语中的足够词汇无疑是相当困难而又十分重要的, 但同样困难, 同样重要的是掌握好这些词汇的正确用法, 掌握好目的语中词项与词项的搭配习惯, 理解它们的文化内涵。单个的词项好比是砖瓦, 好比是机器的零部件, 了解如何才能将砖瓦砌成房屋, 如何才能将零部件组装成机器, 方能正真达到学外语的目的” (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 2001:2009) 。英语的词汇搭配虽种类繁多, 形式多样, 具体运用时困难重重, 但其对于培养语言能力至关重要。正如王文昌教授在《英语搭配大辞典》的前言中所说:“掌握符合习惯的英语词语搭配有助于非英语民族的人克服由于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错误, 避免不和习惯的类推, 从而提高运用地道英语 (idiomatic English) 进行交际的能力。” (王文昌, 1991) 因此, 教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须着重讲授词汇的搭配知识, 除了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专门练习外, 还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对搭配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在搭配内容上, 则要重点训练使用频率高的词汇, 因为高频词汇的搭配形式和使用频率也同样高。这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练习, 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吸收和积累更多知识, 最终达到扩大词汇量, 提高语言能力, 学好英语的目的。

摘要:作为语言学领域里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搭配”概念最早由Firth, J.R提出, 并被广泛应用于外语词汇学习中, 对外语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基于此, 将搭配理论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有机结合, 重点介绍了搭配应用于词汇教学的几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以期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果, 达成学习目标。

关键词:词汇搭配,词汇教学,大学英语

参考文献

[1]Firth, J.R.Papers in Linguistics.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179.

[2]Moon, Rosamund.Frequencies and forms in phrasal lex-emes in English.In Phraseology, ed.Anthony P.Cowie, 79-100.Oxford:Clarendon Press, 1998.

[3]张笑云.论记忆与词汇学习策略[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5, (4) :64-72.

[4]周亚明.词汇搭配现象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J].外语界, 2003, (2) :73-75.

[5]胡壮麟.系统功能语法概念[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7.

[6]卫乃兴.搭配研究50年:概念的演变与方法的发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26 (2) .

[7]朱永生.搭配的语义基础和搭配研究的实际意义[J].外国语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 1996, (1) .

[8]王文昌.英语搭配大辞典[K].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1.

英语学习中的词汇搭配 篇2

英语词汇搭配教学的研究

词汇作为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人类表达思想、传递感情的栽体.若将语言比作高楼大厦,词汇就是盖楼用的.最基本的建筑材料的砖头,必不可少.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Wilkins)说过,“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因此词汇教学愈来愈引起教学界的关注.本文从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了词汇搭配的种类和重要性以及词汇搭配的课堂教学策略.

作 者:安颖  作者单位:山东滨州学院 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 年,卷(期): “”(z1) 分类号:H3 关键词:词汇搭配   语境   中介语  

新词语中的偏离搭配与词汇教学 篇3

词语的搭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言单位词(word)或短语(phrase),采取一定的方式,依靠一定的语法手段,横向组合成一个较大的具有语义的语言单位[1]。词语的搭配可以分为固定搭配、常规搭配、偏离搭配。词语固定搭配和常规搭配是相对于偏离搭配而言,也称作词语的零度搭配。一般而言,词语的零度搭配符合词语的语法、语义搭配规律,符合逻辑常理或言语习惯。偏离搭配就是除了零度搭配以外其他的搭配形式。偏离搭配有正、负偏离搭配之分,本文单指正偏离搭配。

在现有的新词语中,存在着大量语义的偏离搭配。如网络用语中: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这些词(短语)把原本组合成词(短语)的两个或几个字拆开分别解释,然后把它们的意义简单相加,造成语义的异化和突变,与词语本义大相径庭。还有流行语中:被自杀、被离婚等,自杀和离婚本应是主动实施的动作,在这里变成被动,语义上存在矛盾;囧由光明义变成表情符号等。

二是语音上的偏离搭配。由谐音造成的偏离搭配:例如班主、斑竹—版主,大虾—大侠等。还有一种违反汉语拼音规则造成的偏离搭配:如字母词GG—哥哥,这些字母词以汉语拼音声母的缩写实现意义的转指。在汉语语音的声韵母系统中,G和G是无法组合的,而在网络空间中,利用G的读音“Ge”与“哥”的同一,使其获得了交际独立性,G和G依靠再次约定产生新的意義“哥哥”。

三是由违反语法搭配规则造成偏离搭配。例如程度副词+名—很女人,被+名(形)—被小康,形容词+亲属称谓语—淡定哥、犀利姐等。

语言的偏离搭配是故意在一定限度上突破语音、语义、语法或语用的零度搭配规则,造成一种艺术化的变异,给人 “陌生化”的心理效应,营造出新奇的刺激感,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但也容易误导学生。

二、 新词语偏离搭配的理据

词语的搭配不单纯是一个语法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语言问题,它还牵涉到其他非语言的因素,如交际情景、社会文化、民族心理和个人心理等方面[1]。这也就是王希杰先生提出的四个世界——语言世界、心理世界、文化世界、物理世界的影响。影响新词语的偏离搭配的因素同样也包括这四个世界。

语言世界方面。汉字是表义文字,某些汉字我们可以观其形而知其义,就有人利用汉字字形解字,旧词换新义造出新词语。如“囧”字,原是光,明亮的意思。从字形上看,它就像一个人的脸,“八”像眉眼,“口”像一张嘴,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在网络社群间成为一种流行的表情符号。在词语搭配上就有了囧人、囧途、囧事等。“槑”古为“梅”字,字形由两个呆字组成,呆上加呆,给人一种呆到极点的意向,被人们用来形容人很呆、很傻、很天真。且不管这种新词语的产生是否合乎规则,但是语言学上还有一条重要的规则——约定俗成,随着囧和槑被广泛接受和使用,其合法地位也逐渐得到承认。

心理世界方面。新词语大多数由年轻人创造,并在这一族群中流行。新词语的偏离搭配多是由于年轻人求新求异追求奇特交际效果的心理造成的。有的新词故意违反词语组合,有的反传统语法结构,有的利用声音造词,给人一种视觉上和心理上的新奇感。如数字词和字母词、键盘符号等大量代替汉字进入交际活动,3Q:谢谢;5376:我生气了。年轻人追新求异的心理又导致了他们能迅速融入新造词的使用中,提高了新词语的再现频率。

文化世界方面。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交际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进行的。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血缘亲族关系,表现在汉语中亲属称谓语词可谓详尽。在交际中为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常常用亲属称谓语去称呼没有亲属关系的人,这样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现象也表现突出。在新词语中就有许多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现象,如“xx哥”。这些都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词语,与中国的传统家族观念、宗族观念等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

物理世界方面。语言永远是反映社会生活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鲜事物不断涌现,原有的词满足不了表达的需要,这样新的词语就不断地被创造出来。如“微博”一词,微博是在博客的基础上产生的新词,在网站随便一两句话说说正在做的事情或想法都可,因其篇幅小内容少,被称为微博。微博又被人写为“围脖”,因此人们把在网上写微博用了一个动词“织”来形容,“织”本与衣物类搭配,在这里用“织”来形容写微博就非常之形象。

三、 教学中应正确对待新词语的偏离搭配

新词语是现代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新词语的教学应予以重视。新词语在语义、语音、语法上都存在着偏离搭配,学生在比较现代汉语一般规则后,就会有疑惑,为什么不符合现代汉语规则的新词语不仅能大量存在,而且还广泛应用于报纸杂志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所明示。

相比语义、语音的偏离搭配,语法上的偏离搭配更加普遍引起学生的疑惑。如前面所提到的程度副词很+名词—很女人、很阿Q等。现代汉语语法规则程度副词一般不能修饰名词,在新词语中出现了反例。但是能进入“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名词都必须具有某些描写性的性状特征的语义成分,这里的性状特征是指通过某些外在特征所获得的典型的性状意义[2] 。“女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形状特征是温柔、细心、娇美等,阿Q表现出来的典型形状特征是自欺欺人。这样的名词才能出现在程度副词后。

而对待新词语在语义、语音上的偏离搭配: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GG—哥哥等,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明确指出,这些新词语只是在网络聊天时使用,在日常生活交际或写作中不宜出现,否则就会造成理解上的偏离。

在语义上还应特别注意一点,许多新词语全部或部分语素(词)意义发生了改变,如前面说到的囧,这是整个词意义的变化。新词语中部分意义改变的如“绿色x”,绿色的意义由原来的“颜色词”引申“健康”,然后又引申为“环保”再到“安全”。还有一些词意义虚化向词缀化发展,如“x吧”—网吧、酒吧等,“吧”是英语bar的音译,泛指某些服务场所,它位置固定,能产性高,意义虚化,向词缀化发展。在教学中,词义的历时变化,如何从实到虚的过程等,也应纳入教学范围。

四、 仿拟在掌握新词语词汇量中的应用

这么多的新词语进入现代汉语词匯,对学生来说,要掌握如此庞大的词汇量,不是一件易事。无论是否产生偏离搭配,新词语中存在着大量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词,它们之间有共同的语素或词,一起构成了一个新词语词群。词群是指具有某些特征的词聚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组词或短语[3]。新词语以群的面貌出现形成新词语词群,简称新词群。新词群中的词往往是仿拟形成,如艳照门等门事件都是仿拟美国政治丑闻水门事件形成的词。这样,仿拟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成批量的新词语。

词语是由潜到显,再由显到潜的相互转化,新词语是一段时间内新产生的词,因此新词语是显词与潜词最明显的交界点。潜词要符合一种语言的构词规律,最简便的方式就是根据已有的结构进行仿拟类推。仿拟类推是新词群产生的重要条件,词群的结构整齐,构词模式一致,可以由已有显词推知未知的潜词,由显义推知潜义。教师在教学中主动培养学生的仿拟类推思维,学会举一反三,可以使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触类旁通,高效习得成批量新词语词汇。在自主阅读时碰到类似的词,能够识别是否属于同一词群,并由已知词义推知新词的意义,从而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如“x二代”新词群,较早出现的官二代、富二代,随后仿拟产生星二代、文二代、穷二代等,这样凡是xx二代就是表示xx人的后代,学生心理就会存有这样的心理依据,以后再遇到类似词,如农二代、工二代、导二代等就能明白它们的大概意思。

仿拟显词产生潜词的类型多种多样,有意义的仿造,比如爱觉疲劳仿视觉疲劳,白金档仿黄金档,花花公主仿花花公子;有语音上的仿造,倒食差仿倒时差,股折仿骨折,烧考仿烧烤;还有格式上的仿造,共识不共、空调不调仿专座不专,哥写的不是字是寂寞、哥玩的不是游戏是寂寞都是仿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等等。这样,通过仿拟类推思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依此掌握成群的新词语。

五、 结语

新词语的大量产生,特别是新词语在语义、语音、语法上都存在偏离搭配,与现代汉语一般规则相悖,容易误导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十分注意新词语偏离搭配,重点讲解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偏离搭配,怎样理解这种偏离搭配。新词语大量以词群面貌出现,词群的产生多与仿拟类推有关,教师可以利用仿拟教学法,帮助学生掌握成批量的新词语。

参考文献

[1] 周春林.词语语义语法偏离搭配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2] 任芝锳.“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语义分析.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4).

[3] 刘吉艳.汉语新词群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

英语学习中的词汇搭配 篇4

语言学家一直高度关注对英语搭配的研究,不同的语言学家从不同的研究方向和要求进行了界定。Ferdinard de Saussure认为语言是由两种关系构成的系统。一种关系为组合关系(syntagmatic relation)和聚合关系(paradigmatic relation)。组合关系又称为combinational relations,组合关系是时空里显现线状的性质,具有连续性的结构,构成词与词的联系。而聚合关系又称为“替换关系”或“联系关系”(associative relations),是纵向的词与词之间的相互对立替换的联系与关系。

20世纪5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John Rupert Firth在Saussure的基础上,称组合关系为“结构”(structure),称聚合关系为“系统”(system)。“结构”是组合性单位在结构里的组合性排序;“系统”是一个语言单位的替代或排斥另一个语言单位。因此,“结构”是横向的,“结构”是纵向的。Firth在《Modes of Meaning》中提到了搭配(collocation)这一术语,他认为“搭配”是一种结伴关系,这样的搭配存在于语言的语义与词汇之间,例如,我们会用“heavy”修饰“rain”,用“strong”修饰“tea”,用“heavy”和“strong”修饰“man”。因此,也称之为横向组合关系。与此同时,还有位著名的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持有不同的想法,他关注词与词之间具体衔接语篇的形式,并要求的是语篇与词语之间的关系。

本文研究的是基于费斯(Firth)的理论,因此将词语搭配错误分为词汇搭配错误和语法搭配错误,以下是对二者的分析。

2语法搭配错误

语法搭配错误是一种实词(如名词、形容词、动词等)与介词、不定式、动名词或者从句之间产生的错误情况。即句法产出的错误。例如:(1)An artist travelling by sea to the eastern is-land discovered on chance a priceless china.应该将“on chance”改为“by chance”。短语“by chance”意思是“偶然,意外地”,这个最符合语境和意思。(2)He tried finishing the work ahead oftime.“try doing sth.”意思是“试着做某事,试验做某事”,而“tryto do sth.”意思是“设法做某事,尽力做某事”,这样很清楚地说明应该改为“try to do sth.”。

因此,总结语法搭配的类型如下:

名词介词;名词不定式;名词动名词;名词从句;动词+介词;动词+不定式;动词+动名词;动词+从句;形容词+介词;形容词+不定式;形容词+从句;介词+名词性短语

3词汇搭配错误

词汇搭配错误是实词之间的错误,即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相互之间的错误。和语法搭配错误进行比较,词汇搭配错误没有介词、不定式、动名词或从句的错误情况。

本文将词汇搭配分为六类:

[1]名词+of+名词,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为一个事物属于的较大的、普遍的单位,如a group of people,a flock of birds,a school of fish,a pride of peacocks,a pack of wolves,a herd of horses,a swarm of ants;一种为较大的或一般的事物属于的较小的、具体的单位,如an act of vandalism,a piece of advice,an article of luggage/furniture.

(2)名词+动词(动词限定为名词所给予的事物或人物的特殊行为或动作),例如guns go off,bells rings,traffic block,clock ticks,leaves rustle,flood submerges.

[3]动词+名词/代词,例如make a decision,come to a conclusion,break a rule,make a deal,make a deposit,withdraw money,inflict the harm,commit a crime,acquire knowledge.

(4)动词+副词,如spar heatedly,answer firmly,trust completely,own rightfully,grow rapidly,complete successfully,accept humbly.

[5]形容词+名词,例如a blue face,reckless driving,a near touch,righteous might,a crushing disappointment,significant difference,a bright future,a prosperous society.

(6)副词+形容词,例如keenly desired,closely connected,beautifully simple,surprisingly quick,amazingly beautiful.

词汇搭配是两个实词的搭配,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因其类型多样,没有规

律可循的一种搭配,是很难掌握和运用的。相反,语法搭配有介词、不定式、动名词等较为固定的语法结构,学习者更容易掌握,比例,语法搭配“attempt to”结构为“动词+介词”,学习者不会记成“attempt on”,“attempt in”。与此同时,词汇搭配“mighty tea”比“feeble tea”更符合英语语言的习惯,更专业、纯正。因此,这是长期困扰学习者的一个问题。

4词汇搭配错误的原因

1)近义词、同义词辨别不清。英语学习者通常会因为对一些近义词、同义词不了解,只了解单词的外延意义(denotative meaning),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次写的外延意义相同,所以可以被替代,但其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差之千里。这也是学生作文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例如“Learning knowledge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ordinary people.”这句话中的词汇搭配“learn knowledge”是错误的,而正确搭配应为“acquire knowledge”。学生会随意地匹配动词“学习”和名词“知识”,不论搭配是否正确,只要意思对即可。“学习”这个词汇对应的英文表达有“study”“acquire”“learn”“get”,但不是每个“学习”都和“knowledge”匹配。因此,学生们没有存储一些地道、专业的词汇搭配,只是生硬地、枯燥地进行词汇搭配。

2)母语负迁移。有些英语学习者用汉语的思维来组织语言,理所当然地认为汉语的词汇搭配对应的完全相同的英文词汇搭配,因此造成了词汇搭配错误的现象。这种Chinglish表达方式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例如看下面几个句子的对比。

“我没有英文名”有两种表达:a)I haven’t English name.b)I don’t have an English name.从语法角度来说,前者是错误的。同样,这也体现了Chinglish表达方式。

“这个价格对我挺合适的”有两种表达:a)The price is very suitable for me.b)The price is right.“suitable(合适的)”最常见的用法是以否定形式出现在告示或通知上,如“下列节目儿童不宜。”表达为“The following programme is not suitable for children.”因此,这句话用后面的说法更合适。

“我没有经验”有两种表达:a)I have no experience.b)I don’t know much about that.显然前者是Chinglish的表达方式,后者也可以表达为“I am not really an expert in this area.”

3)词汇搭配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我国,英语教学一直都很重视语法,学生们对语法搭配比较重视。当教师讲到词汇时,也会单独解释单个词汇的本身意思,当涉及搭配时,也只是让学生们关注它的语法搭配,让学生们记住掌握与介词搭配的固定用法,比如“spend time in doing sth.,make up one’s mind to do sth.,attach importance to sth.,pay attention to doing sth.,attempt to do sth.”。这种教学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但也有一些实词之间的搭配,需要了解其内涵意义。学生们往往忽视对新单词的搭配的掌握,也忽视对搭配词典的使用,往往花更多的精力在词汇的发音、拼写和意思上。

5对教与学的建议

5.1对教师的建议

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教师需更加注重词汇教学,注重词汇的整体输入,而不是只解释单词的表面意思,给出其搭配。其内涵意义。对近义词、同义词如“do,make,produce”等动词进行搭配讲解和归纳,并平时布置一些作文,发现总结常见的词汇错误搭配,在课上进行分析讲解,增强学生们的搭配意识,让学生们自己开始重视语言的搭配。第二,鼓励学生多进行英文阅读,如一些英文原著:《Pride and Prejudice》,《Little Women》,《The Old Man and the Sea》;鼓励多读一些英文杂志或报纸,如《China Daily》,鼓励看一些英文电影或电视剧《Friends》,《2 Broke Girls》等。鼓励他们能多多背诵一些英文原版片段或语料,潜移默化地学习到很多地道、正宗的词汇搭配,可以更好地运到到英语写作中去。第三,鼓励学生多查英语词典,但最好不用使用电子词典,因为手机上的电子词典只是了解了单词的孤立意思,不能掌握它的内涵意义与搭配,

5.2对学生的建议

对学生而言,建议有以下三点:首先,学生在写作时当遇到不确定的词汇搭配时,应借助一些权威的英语搭配词典:《Th BBI Combinatory Dictionary of English:A Guide to Word Combina tion》,《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Oxford Ad vanced English Dictionary》等,一般情况下可以迅速精确地找到自己想要的搭配。学生可以通过语料库查询词汇搭配,如《Col lins Cobuild Dictionary》,都可以在网上查询到语料库和数据库。养成良好的查字典的习惯,逐渐意识到词汇搭配的重要性。其次,学生在课外应广泛阅读原汁原味的英文,多积累,多记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免受母语的干扰,通过对比的方法来辨别近义词、同义词,或通过联想记忆法来记忆易混淆的词汇。如“high”和“tall”;“strong”和“powerful”。另外,在掌握了词汇搭配后,还要学以致用。通过老师布置的作文任务和英文写日记的途径,学生们应尝试使用地道、纯正的词汇搭配,对老师批改后的作文中错误词汇搭配进行分析和归纳,既提供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锻炼了搭配词汇的能力。

6总结

中国学生的词汇搭配能力比较薄弱,是教师和学生都应重视的问题,因此需要了解词汇搭配错误的原因,找到相应的对策,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搭配能力。

摘要:词汇搭配错误是一种英语学习者最容易犯的错误类型之一。该文对词汇错误分析进行分类并举例,分析词汇搭配错误产生的原因及建议,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启发。

关键词:词汇搭配错误,写作

参考文献

[1]Firth JR.Modes of Meaning.Papers in Linguistic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7.

[2]Keith Johnson.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and Teaching[M].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3]Moron Benson et al:The BBI Combinatory Dictionary[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Houses,1986.

[4]白洪丹.英语词语搭配错误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8(3).

[5]陈文霞.英语学习者作文中的搭配错误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60-62.

[6]汪榕培.英语搭配新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0).

英语学习中的词汇搭配 篇5

92、die out 消失,灭绝

93、differ from 不同

94、differ with 与...意见不同

95、direct to/at 把...对准,针对

96、disagree with 不同意,不一致

97、disappoint at/with 对...失望

98、discharge from 排出;流出;释放;解雇;出院

99、dispose of 处理,销毁,去掉

100、distinguish from 区别, 识别,辨别,辨认

101、distribute over 散布

102、divide by 除

103、do away with 废除,除掉

104、do without 没有...也行

105、double up 弯着身子;把...折起来

106、draw in (火车、汽车)到站

107、draw on 动用,利用

108、draw up 起草,制订

109、dress up 打扮,穿上盛装

110、engage in 使从事于,使忙于

111、equip with 装备,配备

112、exchange for 交换,调换,兑换

113、experiment on/with 进行实验

114、expose to 使暴露,受到;使曝光

115、face up to 大胆面向

116、feed on/with 向...提供,以...为食

117、feel for 摸索,摸索着寻找

118、figure out 计算出;领会到

119、fill in/out 填充,填写

英语学习中的词汇搭配 篇6

【关键词】中学生 英语写作 动名搭配错误

动词和名词是英语中两种非常重要的词类,而动名搭配错误也是英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先前研究表明,动名搭配错误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搭配错误。因此研究学习者动名搭配错误对于提高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近年来英语动名搭配错误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英语学习者,很少有研究针对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者。有鉴于此,本文将对中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动名搭配错误展开深入分析,并探讨搭配错误的潜在原因,以期为英语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一、语料库与检索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中学生英语作文来自桂诗春、杨惠中教授主建的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中的ST2子库,库容为240,149词。CLEC是经过错误赋码的语料库,涵盖以下几类搭配错误:名名搭配(CC1)、名动搭配(CC2)、动名搭配(CC3)、形名搭配(CC4)、动副搭配(CC5)、形副搭配(CC6)。本研究使用AntConc语料库检索工具,以CC3为节点词对中学生英语作文中的动名搭配错误进行检索。对检索行逐一深入分析,总结中学生英语学习者在动名搭配错误上存在的特点及其原因。

二、动名搭配错误原因分析

本研究使用的中学生英语作文语料库中总共检索出211例动名搭配错误,大致相当于每千词的英语作文中出现一次。笔者通过深入分析检索行,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动名搭配错误进行归因分类,即母语负迁移、轻动词滥用和语法结构错误。

1.母语负迁移。索引行分析表明,母语负迁移是导致动名搭配错误的首要原因。Krashen认为,学习者在目的语中还没有掌握或者不知道怎样表达思想和概念时往往会求助于母语。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表达英语中的一些概念时,将汉语中的概念和英语中的概念范畴混淆,造成了语言的概念迁移。概念迁移最典型的例子是knowledge和动词的搭配错误。在本研究中,仅涉及knowledge的动名搭配错误就多达25例。中学生学习者在表达“教授知识”和“学习知识”的概念时,从汉语母语中的相同概念直接翻译过来,导致teach/study/learn knowledge这样的错误搭配非常普遍。英语本族语者在表达“教授知识”的概念时,倾向于使用impart knowledge;在表达“学习知识”的概念时,往往会用acquire/obtain knowledge。其他母语负迁移的例子如:say some congratulations (说一些祝贺的话),而本族语者表达类似“道贺”的概念时往往使用extend/offer some congratulations;met an interesting thing (遇到一件有意思的事)中的搭配错误也是受母语迁移的影响,地道的说法应为came across an interesting thing。

2.轻动词滥用。轻动词是指语义较弱但搭配能力很强的高频动词,如do,get,make,take。轻动词本身没有多少具体意义,其意义是通过与其搭配的名词体现出来的。高频轻动词的滥用现象在中学生作文中十分普遍,尤其是 do的过度滥用。学习者把do当成万能的搭配动词,在表达“干、做、弄、当、取得”等动作时,认为do可以与任何名词一起搭配使用,忽视了目的语中地道的用法。例子如下:do supper (做晚饭),do games (做游戏),do problems (解决困难),do a teacher (当老师),do some progress (取得进步)。本族语者更倾向于使用以下表达方式:cook/make supper,play games,solve problems,be a teacher,make some progress。其他轻动词滥用例子如make our homeland (建设我们的祖国),此处用build our homeland更规范地道一些。

3.语法结构错误。在本研究使用的中学生作文语料库中,一部分动名搭配错误是由语法结构错误造成的。动名搭配中的语法结构错误主要表现为介词的缺少或多余。缺少介词to的例子如go hometown (回故乡),come back our country (回归祖国);缺少介词at的例子如look back this year (回顾今年)。而在另一些例子中,学习者则添加了多余的介词,如welcome in the New Year中的介词in是冗余的。以上动名搭配中的结构错误归根结底是由于中学生学习者对动词的用法不够熟悉,把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混淆。

三、教学建议

本研究对中学生英语作文中的动名搭配错误分析表明,中学生学习者在动名搭配上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和习得中应该充分重视动名搭配。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注意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减少汉语母语对英语习得的负面影响。对于功能丰富的高频轻动词,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具体名词使用恰当的动词与之搭配,避免使用万能动词,必要时可以向学生展示本族语者语料库中真实地道的例子。教师在教学生动词时要强调动词是及物的还是不及物的,不及物动词还要结合具体语境讲解后面接什么介词。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搭配意识,因为词汇的习得远远不只是学习孤立的单词,还要学习单词之间的共现搭配关系。总言之,词汇搭配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水平的直接体现,应当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陈万霞.英语学习者作文中的搭配错误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

[2]桂诗春.中国学习者英语言语失误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了解词语搭配掌握英语词汇 篇7

许多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总是以为掌握词汇就是单纯地背单词,或者仅仅了解词义。其实,这是不够的。学习英语词汇,不仅要掌握词义,还应该掌握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因为词语不是在孤立地使用,而是放在一定的语境中。人们在表达思想时,总是把词放在词组和句子当中,所以学生学习掌握词语的搭配,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词汇的使用。

词语搭配,英语称为collocation,英语词汇的搭配关系其实就是一个词可以与哪些其他词放在一起使用的关系。按照英语词汇之间的紧密程度,英语词语搭配大致可分为开放型和封闭型两种。

封闭型的搭配(closedcollocation)一般是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词语组合,用来表达一个确定的意义。如:Thedaybreaks.(河水上涨。)Thenightfalls.(夜幕降临。)等等。有的词甚至只能跟另一个词搭配使用,例如:shrugshoulder。而“油漆未干”必须说“wet paint”“无期徒刑”的英语对等搭配形式则是life imprisonment.“金色头发”只能是“blondehair”,如果运用汉语习惯用yellow则就是错误的。有些英语词汇搭配非常形象,如果发挥想象力,则也是非常有趣和容易记忆的。如:lame(瘸的),excuse指的是“站不住的借口”,stubborn指“不退让的”,fact则指“不得不正视的现实”。封闭型的搭配是英语使用的约定俗成。封闭型的搭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教师应该对其敏感,帮助学生通过了解英语思维模式和文化环境,从而达到理解记忆和牢固掌握的目的。

开放型搭配是在千变万化的语言环境中,按一定的语法结构和语义联系造就的灵活词语组合。因此,开放型搭配也被称为“freecollocation”,即自由搭配。但是,其自由度也是相对而言的,因为这种搭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使用习惯,只不过它的搭配习惯稍多一些。如,要想使用英语表达“取得成功”这层意思,就有多种选择,如achieve(attain、gain、make、obtain、win)success。在这若干个动词选择中,意义都是等值的,也没有哪个更地道和规范的问题。同样,表达“满足需要”这一意义也有不同的词语搭配,tomeet(satisfy、fill)need。

由于开放型搭配相比较于封闭型的搭配,有大量的灵活词汇组合,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常见的和简单的。但是,由于它们的灵活搭配,学生们也容易出现想当然进行搭配的现象,从而也出现了许多的错误。

学生在词汇搭配上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他们想当然地经常将汉语的意义直译为英语。例如:用“Myfamilyisverysimple”来表示“我的家庭人口简单”,用“I understand deeply that……”来表示“我深深地理解……”,这其实都是汉语思维导致的中国式英语。而实际上,正确的搭配应该是“Myfamilyissmall”“I understand fullythat……”或者“Ihadadeeperunderstandingof……”。

影响英语词汇搭配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原因:一是英汉语言结构的差异。英语属印欧语系,是一种综合型语言;汉语属汉藏语系,是一种分析型语言。语言不同,词汇的搭配能力和搭配特点也会不尽相同。如汉语中犯罪和犯错,英语中却是commitacrime和makeamistake。二是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并受思维的影响和支配。西方人比较重视理性和逻辑推理,因而语言呈现出逻辑性和形式的结构化,这种思维模式影响了词汇的搭配。如:Idon’tthinkitisagoodidea,而汉语却是:这是一个馊主意。中国人思维是从大到小,由轻到重,如深浅、岁月,而西方人则是相反,如:heal the wounded、rescue the dying(救死扶伤)。三是文化差异对词语搭配的影响。一些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在英语中没有匹配。如果硬译,则会让人茫然不解。如汉语中称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翻译为“thesoulengineer”,则指牧师(clergyman)。

浅议英语词汇搭配能力的培养 篇8

对于大多数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语法和词汇)和常规的语言技能训练已经可以使他们进行有一定话题深度的交际。然而要准确、流利、灵活自如地应付更多的交际场合,他们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扩充自己的词汇。经过这么多年的英语学习,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词汇认知能力,即拼读、拼写及理解词义的能力。但是我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创造性使用词汇的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这一点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对词义的认知,还要关注他们正确使用词汇的能力。

很多学习者习惯于通过翻译来理解生词的含义,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方法可以起到辅助理解和记忆的作用,但是长期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有些词条是不能够直接用汉语表达的,所以翻译不能保证词语原意的准确性。其次,过分地依赖翻译会使学生倾向于忽视词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正确使用。这就是为什么学生记了很多的单词,依然不能准确和流利地使用英语的众多原因之一。很明显,仅仅背单词的意义是远远不够的。在词汇教学中,我们总是试图给一个脱离上下文的英文单词找一个母语对等词,实际上,我们的注意力应该重点放在搭配的准确性上,只有在搭配中才能习得准确地道的词汇。搭配指的是词与词之间的习惯性的而非偶然的结合,是一些意义完整、结构定型的组合词或短语。英语词汇的搭配主要分两类,即词汇搭配和语法搭配。正确的搭配是英语本族人语言能力的一部分,因此,这也理应成为二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的重心。词汇搭配意识的缺乏将直接影响学习者语言表达的正确性和流利性。

二、搭配意识的重要性

缺乏搭配能力首先导致交流过程中意义组织的缓慢。英语本族人说英语流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词汇不只是作为一个一个独立的意义单位储存在大脑中的,而是按预先设置好的“词块”(lexical chunk)来储存和提取的。表达的时候这些“词块”可以从记忆中直接整体提取,因此也就大大地减少了处理的困难,并确保了交际的流利。词块包括搭配、固定和半固定的表达方式及谚语。要达到语言的流利,熟记“词块”非常重要。

另外,词汇的含义依赖于他们所在的上下文语境。由于语言使用的任意性和某种程度的不可预测性,学生在目标语中尝试使用生词时,很可能会过度概括这个词的用法。他们会用他们以前熟悉的常用词作为基础,或者他们会想当然地认为有意义的搭配就是简单地用汉语的思维方式将英语单词进行堆积。毫无疑问,这样表达不可能准确地道。因此,词汇或语法搭配错误在学生的写作和口语中经常发生。常见的词汇搭配错误如,将“吃药”说成“eat medicine”而不是“take medicine”,“接电话”说成“receive a phone call”而不是“answer a phone call”,这些搭配从语法上看没有太大的错误,但是很明显不符合本族人的表达习惯。至于语法搭配的错误,在学生的表达中就更常见了,他们容易将汉语的语法生硬地“负迁移”到英语中去,比如不及物动词的使用,这是一个学生们普遍感到头痛的问题,如果必须在不及物动词后加宾语,正确选择介词就显得非常重要。然而,缺乏搭配意识的学生们要么随意添加介词,要么干脆忽略介词的使用。比如,把“听音乐”说成“listen the music”,“不守纪律的男孩”说成“that boylacks discipline”。

三、导致搭配错误的根本原因

(一)负转移。

负转移指的是母语的负面影响,主要是由于母语与目标语的某些形式和规则系统不同而被误认为相同所致。这是中国学生出现搭配错误的根本原因之一。比如,“listen some classical music”,“compliment my pictures”和“arrive school”都是英语中不能接受的搭配。因为listen, compliment, arrive是不及物动词,在英语中不能直接接宾语,而汉语又没有这种类似规则,所以产生了搭配错误。

(二)过度概括。

过度概括指的是在某一单一的语言现象或一个很不常见的现象基础上得出一个通用的结论。例如,学生会使用这样的搭配“I am used to do sports in the morning.”而不是“I am used to doing sports in the morning.”。他们也许知道有这么一个句子“I used to do sports when I was a college student.”根据“used to do sports”,他们就推断“do”在所有含有“used to”的短语后面都是正确的。事实是他们没有能区别“be used to”和“used to”。

(三)同义词的使用。

即随意地在搭配中使用同义词代替某一词项,而没有意识到原词项与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学生也许会说“broaden your eyesight”而不是“broaden your vision”,因为“eyesight”和“Vision”都有视野的意思。根据Lewis (1993),要正确使用一个词,必须充分了解其搭配范围以及对该范围的限制。有一些词语义相近,但它们有自己的搭配范围,这是值得学生高度重视的。

四、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搭配错误

(一)掌握一些搭配知识是必要的。

Benson等人把搭配划分成英语词汇搭配和语法搭配,下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搭配知识。

(二)英语词汇的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词汇表。

大多数词汇表只是呈现简单的英文解释和中文翻译,这对词汇的学习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要使学生真正准确、得体地使用某个单词,教师必须尽可能地以词汇搭配的形式向学生呈现词汇。其次,要鼓励学生多做词汇配对练习,尝试在新的搭配环境中使用熟悉的词。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搭配练习中比较近义词在用法上的细微差别。

(三)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读英文原著。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大量的词汇,而且有助于他们发现和习得更多新的搭配。事实证明,如果学生没有先前在原著阅读中留意过某个词的用法,使用该词的时候单靠主观臆测,就很难保证能准确地道。

(四)要多用英英词典。

英英词典一般都提供了准确英文的释义和详实的例句,能区分同义词、近义词的细微差别,阅读英文释义和例句的过程就是用英语思考、用英语理解的过程,这种效果是无法完全用中文翻译是替代的,因为语言文化的差异,单纯地依赖中文翻译会导致“母语思维的负迁移”,从而造成学生的误解和误用。在很大程度上,英语表达能力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使用英英词典能够增加语感,学生通过英英词典对词、词组准确到位地理解,以及大量接触英语原文注解和例句,为他们用地道的英语表达打下较好的基础,有助于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的专家建议,词典不仅可查,而且可读,不无道理。

(五)要重视语域教学。

很多英语学习者习惯于把同一个语域中两个词搭配使用,以为这样一般都不会出错,例如:

Government should allow the farmers to borrowloans.

I learnt from the head girl in the school how to type the keyboard.

If possible post me a mail.

实际上,即使同一语域中的词汇,也不可随意搭配,而且,同一词汇在不同的语域中也有不同的搭配习惯。

五、结语

有限的搭配能力是妨碍学生准确和流利交际的一个重要因素,英语教师应该予以充分的重视,补充搭配知识和提高词汇搭配意识应该成为词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和目标。上述建议会对教师的词汇教学及提高学生的词汇搭配意识有一定启示。正如Schmidt (1990)所说,在语言学习中,学生意识到的、关注的、留心的东西直接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成果。

摘要:本文论述了搭配能力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 探析了导致常见搭配错误的根本原因, 并由此提出一些相关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英语词汇,搭配能力,重要性,错误原因,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Penny Ur.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Practice andTheor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2]Zheng Shutang.New Horizon College English.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3.

英语学习中的词汇搭配 篇9

《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有关数据显示, 中国学习者英语词汇失误占失误总数的25%, 学习者的词汇量偏低, 词汇知识掌握不够全面 (张俭, 2008)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应该是:1.对词汇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2.对词汇的深度知识学习不够;3.学习者不懂有效学习词汇的策略。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是英语词汇教学历史演进过程中的问题的翻版。

二、文献综述

词汇搭配知识的重要性Firth (1933) 指出可以通过与之相伴的词来认识一个词, 这种 (词与词) 的相伴形式就是搭配。Mc Carthy (1990) 认为搭配是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的一个重要的组织原则。Ellis (2012) 声称搭配是语言学习的精髓。搭配学习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以整体存储或提取, 从而无形中减轻了语言处理和输出的负担 (Nattinger, 1988) 。学习者通过学习搭配可以掌握一个词的用法, 可以提高口、笔语的流利度, 还可以避免母语对英语语言习得的干扰。但Nattinger还指出搭配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地开发。Sinclare (2014) 将语料库语言研究用于搭配研究, 为搭配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是校级课题“基于网络词典的词汇搭配翻转课堂模式研究”的前期研究, 目的是对目前学生搭配学习情况进行摸底。

本调查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而言, 本研究采用的问卷调查表既包含里克特量表式的封闭性问题 (定量设计) 也包含开放性问题 (定性设计) 。本研究随机抽取一所二本院校一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问卷自行设计, 包括14个封闭性问题和一个开放性问题;其中涉及搭配学习意识的问题5个 (1、2、8、11、12) , 涉及搭配学习方式的问题6个 (3、4、5、6、7、9) , 涉及搭配学习需求的问题4个 (10、13、14、15) 。封闭性问题的每个问题的答案选项为:1.不是、2.不清楚、3.是。调查问卷的表面效度通过了专家和同行的审阅, 内容效度经过了预测的验证。调查随堂进行, 用时20分钟。调查结束后, 对于封闭性问题的答案运用统计学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 19做了量化分析, 对于开放性问题做了内容的质性分析。

四、结果与讨论

本调查向四个班的学生发放问卷203份, 实际回收18份, 180份中有2份出现答案不完整的情况。本调查结果的呈现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统计结果的一个总体描述, 第二部分是对问题答案与学生成绩、学生性别之间相关关系的分析, 第三部分是问题答案受性别及成绩分组因素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第四部分是对开放性问题答案的质性分析。

1.描述性统计结果。首先, 给14个封闭性问题的答案赋值:是—3分、不清楚—2分、不是—1分, 然后计算了每个问题答案的平均得分、标准差和频率, 并以此为基础对问题进行了排序。排在最后三个的问题是:“我平时注意学习搭配”、“我平时注意使用搭配”和“我平时通过查纸质词典学习搭配”, 选择“不是”的学生分别为57.2%、58.9%和73.9%, 说明学生平时不注意学习也不注意使用搭配,

排序前三的问题是:“希望能整合简化搭配学习的内容”、“希望老师能教我搭配学习的方法”和“我非常希望老师能介绍搭配的理论”等问题, 选择“是”的学生分别占97.2%、92.2%和90.6%。可见, 学生对搭配学习的潜在需求很旺盛, 却在学习方法上显得很无助, 强烈期待老师给予专业化的指导。这印证了搭配教学曾不受重视的历史原因和教师搭配教学不充分和学生不懂搭配学习策略的现实。

对于“我知道什么是搭配”, 选择“不清楚”、“不是”的学生均占44.4% (22.2%+22.2%) , 对于“我不知道如何学习搭配”, 选择“是”的学生占65%, 这印证了前文王笃勤等人的调查结论:学生的搭配学习意识很差。

统计结果还显示, 58.9%的学生承认他们平时是利用网络词典学习搭配的, 57.8%的学生承认网络词典学习搭配效率高, 41.7%的学生并不承认纸质词典学习搭配效率低。这说明, 尽管网络技术为学生的词汇学习带来了便捷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但纸质词典的使用仍然是部分学生学习词汇的可靠工具, 网络资源不能取代纸质教材, 只是纸质资源的补充。

2.相关性统计结果。其次, 就成绩与问题答案、性别与问题答案做了spearman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 成绩与第五个问题“我平时注重使用搭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见表2) , (p<0.05) , 相关系数ρ=0.153。这说明, 学习成绩的好坏受学生平时是否注重使用搭配这一因素影响。

3 . 差异性统 计结果。 然后 , 将成绩分 为“好” 、“中”、“差”三组, 将性别分男、女, 分别做了卡方检验, 用以分析成绩和性别是否与调查问题存在关联。

从统计结果看, 成绩分组因素与“我认为搭配学习很重要” (χ=22.34, df=4, p<0.05) “我非常希望老师能介绍搭配的理论” (χ=13.79, df=4, p<0.05) 、“希望老师能教我搭配学习的方法” (χ=13.13, df=4, p<0.05) 三个问题存在显著关联。具体而言, 对于“我认为搭配学习很重要”

这个问题 , 选择“是 ”的频率 最高的是 学习水平中等的学生 (114/126=90%) , 其次是学习水平好的学生 (24/29=83%) , 最低的是成绩差的学生 (15/23=65%) ;对于“我非常希望老师能介绍搭配的理论”这个问题, 选择“是”的频率最高的是学习水平中等的学生 (119/126=94%) , 其次是学习水平差的学生 (20/23=87%) , 最低的是成绩好的学 (23/29=79%) ;对于“希望老师能教我搭配学习的方法”这个问题, 选择“是”的频率最高的是学习水平中等的学生 (120/126=95%) , 其次是学习水平好的学生 (26/29=90%) , 最低的是成绩差的学生 (19/23=83%) 。总之, 学习中等的学生更希望获得老师的指导, 原因可能是, 学习水平好的学生自学能力较强, 愿意独立学习而不愿依赖老师, 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往往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 一般不关心学什么及怎么学, 对于这类问题也通常采取敷衍的态度;而学习中等的学生自学能力不及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对老师有更多的依赖。

从统计结果看, 性别因素只与“老师上课时引导我们学习搭配” (χ=7.97, df=2, p<0.05) 这一个问题存在显著关联。具体而言, 对于这个问题, 选择“是”的女生 (40/42=95%) 超过了男生 (104/138=75%) (见表7) 。这印证了前文的结果:“老师上课时引导我们学习搭配”与性别相关。原因可能是, 女生上课时比男生更集中精力, 更多地注意到老师上课讲过搭配。启示:教师应该注意改进教学方法, 吸引更多的学生 (不只是女生) 参与到搭配学习中来。

4.对开放性问题答案的分析。在回答开放式问题——你对搭配学习的建议和需求时, 获得如下答案:68人笼统地提出希望老师指导搭配学习;13人希望提供如何获得有关搭配的词典、书、网络词典等的信息;18人希望提供习题、活动等以配合搭配学习;4人希望老师讲解搭配知识以提高写作成绩;8人希望老师整合简化搭配学习内容;3人希望老师能系统地讲解搭配知识;2人提出希望通过播放视频来促进搭配知识的学习;2人认为不需要老师特别系统教授搭配知识, 仅通过大量阅读就能自行习得搭配知识;1人表示要自主学习搭配知识;60人未作答。

结果显示, 学生对搭配学习的方法很陌生, 对搭配学习的需求很强烈, 且需求多样化。

五、结论

本调查显示,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搭配学习呈现以下特点:学习意识薄弱、对学习方式陌生、潜在需求强烈、需求多样化、偏好使用网络词典、学习模式有待革新。所以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改教学:1.加强学习意识的培养, 2.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3.改进学习手段, 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搭配教学中, 4.革新教学模式, 变教师为主的课堂为学生为主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张俭.词汇知识框架理论下英语词汇教学模式的构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11) :219.

[2]袁兴兰, 郑玉兰.外语词汇教学史简述[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 8 (4) :17-18.

[3]秦悦.对大学生英语词语搭配能力的调查和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 (5) :79-84.

英语学习中的词汇搭配 篇10

在二语习得中,词汇搭配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和学习者本身的搭配能力与语言水平密切相关,也与其植根于的民族语言密不可分。朱永生(1996)从搭配灵活性程度上将其分为固定、常规性和创造性搭配。这三类搭配说来容易,用时却不会轻易让人手到擒来。

1.外语学习者往往会在这出错,大都可追溯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长期以来,该问题在二语习得中受到重视。陆俭明列举了外国留学生在写作、言辞中出现的语法、词汇类错误,并将它们主要归结于母语向目的语的负迁移作用。

2.Ellis也指出语言层面,社会语言学因素,标记性,原型性,语言距离与心理类型学,学习者个人发展因素制约着母语迁移。本文将在标记理论和词汇搭配理论框架下对词汇搭配迁移情况进行分析,以便促进外语学习中的教与学和母语迁移问题的了解。

二、标记理论与词汇搭配

1.标记性。语言中标记性指一个范畴内部存在的某种不对称现象。语言学家特鲁别茨科伊和雅格布逊最早提出该概念,认为在语言系统中存在着有标记与无标记二项对立形式。后来语言学家们则达成共识在世界上的各种语言中,某些成分比其他更基本常见,这些成分无标记,其他则是有标记。3 Eckman将该理论引进到二语习得研究中,提出了“标记性差异假说”,认为可以通过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标记性差异的比较预测二语学习者的困难区域。Croft确定了4个判定标记性强弱的标准即结构标准,行为标准,频率标准和中立标准。

2.词汇搭配。Firth和Sinclair首先提出搭配这一概念,将其定义为一个词项所具有与另一个词项在一定的语境条件下有规律的同时出现的关系。4Sinclair把它分为习语式和开放式搭配。另外它是词语在同一序列上的共现,存在着条件,总要受到某种限制,主要受到语法限制、语义限制及语言习惯限制、因此“搭配也是一种制约”。

三、标记性程度和及其和母语词汇搭配迁移的关系

1.频繁性。它认为词汇搭配的使用频率越高其标记性越弱,反之亦然。频繁性是判定词汇搭配标记性强弱的最重要的标准。例如:“card”在OALD中包含九中主要含义。

在(1)例中,意为纸板,最为基本,经常使用。在(2)(3)(4)(5)(6)例中被用来指称某种用途的卡片等。在(7)(8)(9)例中,其意义已经大相径庭,表示诸如风趣的人等。它们含义频率依次降低。虽然不乏有专业术语在某种特殊行业内其频率会发生变化,但大体如此。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它在后两项中的搭配相比在(1)中更具有标记性,而在(7)(8)(9)中搭配标记性最强。

2.归约性。习语等搭配要比普通陈述更加生动形象。它们在很大程度上都植根于本国历史文化,反映某一社会的历史文化,可以称为固定搭配,具有归约性,不可替代,标记性很强。“It is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源于狄更斯的《董贝父子》中“as the last straw breaks the laden camel’s back”。人们后来用the last straw表示使人无法承受的最后一击。其中“straw”就不能换成其他词如grass,具有很强的标记性。

3.复杂性。它指表达同一意义的词汇搭配在使用时的限制。该标准认为词汇搭配使用情况越简单标记性越弱,使用越复杂标记性越强。在“a lot of”、“many”和“much”之中,“a lot of”后可以接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但是后两者则不能。这就说明后两者比前者更复杂,标记性更强。再如非常规搭配(为了达到某种效果如幽默),标记性强。趁早下斑(化妆品广告)和默默无蚊(蚊香)相比趁早下班和默默无闻而言,则可以取得特殊意义,引人注意,标记性要强些。

4 . 中立性。该标准指在中立性的环境下具有中立性的“he”类词汇搭配,但在某种具体环境下,则不然。“man”等不但可以指称男人,也可指包括男女两性在内的所有人。若按照Kellerman对标记性的区分,那么中性词在专指男性时,标记性要强。

5.对等性。该准则认为具有相近含义的词汇搭配,当强调它们之间无太大区别时,这类词汇搭配是无标记的,当强调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时,这类词汇搭配是有标记。如“bear”、“endure”和“stand”,三者都具有忍受之意,如若它们在用法和意思上皆相同,那么它们则是无标记。反之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含意,则有标记。

四、结束语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表明,第二语言学习是—个假设构建和假设验证的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会使用已有的一切知识包括自己的母语知识来发展辅助自己的第二语言的学习,这时母语的迁移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影响母语迁移的因素众多诸如文化,学习者,语言等。本文影响母语迁移的因素中选取标记性这一因素对母语词汇搭配进行研究,利用对母语词汇搭配的标记性程度的分析,初步探讨了在词汇搭配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注意事项。

摘要:在语言学习中,词汇搭配是基本的结构。在外语学习中,它较为活跃的分子,也最难掌握。文化、语言差异性等因素会对于母语迁移产生影响,这必然会引起词汇搭配方面一定程度上的迁移。在母语迁移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也已被广泛接受的情况下,本文将从影响语言迁移的标记性因素着手,以标记性理论和词汇搭配理论为指导,分析了词汇搭配的标记程度,进而利用标记理论分析了词汇搭配的迁移过程,以便更好地促进外语的学习。

浅析俄汉词汇搭配对比 篇11

1 语法规则与词语搭配

词语的搭配首先是依据语法规则进行的。在语法中, 任何一个句法结构都是依据词的性质和功能组成的, 都是由不同性质的词语相互组成的一个词语序列。词语组合要受语法规则的支配。不同词类的词具有不同的搭配能力和方式。例如汉语的介词与俄语的前置词。汉语中能与介词搭配构成介词结构的词为以下几类。首先是体词类。如, 名词:女儿帮妈妈做家务。代词:你给我称三斤樱桃。数词短语:普希金生于1799年。其次是动词和动宾结构。如:他们经过努力取得了好成绩。你对实现理想是否有信心?还有主谓结构。如:通过手机号码定位, 她找到了男友的准确位置。而俄语前置词一般只和名词、代词、数词搭配。名词:идтиспеснями唱着歌走路;代词:купитьподаркидляних给他们买礼物;数词:морозвдвадцатьградусов零下20度的严寒。

2 语义与词汇搭配

词义是指词的词汇意义, 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及其相互联系所形成的概念的反映, 它是制约词汇搭配的主要因素之一。词义与搭配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 词义决定搭配, 而搭配又使词义得到实现和反映。然而必须注意, 搭配由词义决定, 却不止是由概念意义决定, 否则概念相同的词 (如汉语里的“票, 证”与俄语里的“билет”)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搭配范围呢?除авиационныйбилет (飞机票) , перронныйбилет (站台票) , военныйбилет (军人证) , профсоюзныйбилет (工会证) 等这些相同的搭配外, 它们又有许多不同的搭配, 即汉语中许多用“票, 证”的地方, 俄语中却不用билет。如:医生证 (дипломврача) , 营业证 (торговоесвидетельство) , 选票 (избирательныйголос) 等。语义决定搭配, 反过来, 搭配也决定语义, 二者相互依赖, 相互决定。俄汉对应词在与其他词搭配时, 其意义既灵活又模糊, 在俄汉互译时, 学生往往按汉语的搭配习惯去套译俄语词语的搭配习惯。这种在母语中养成的语言直觉在另一语言中常会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比如俄汉语中的“玩, 耍” (играть) , 基本义都指玩耍, 例如:“игратьвкуклы” (玩洋娃娃) , “игратьвбильярт” (玩台球) 和“игратьвкарты” (玩扑克牌) ;但“玩”在俄汉语中的派生义却有很大不同:如汉语可以说“耍贫嘴”、“耍手艺”和“耍无赖”, 俄语却不能用“играть”来表达, 须用其它词来表示:болтатьязыком, заниматьсяремеслом, хулиганить;而俄语的“играть”可以说“игратьглавнуюроль”和“игратьнаскрипке”, 这些意义在汉语中则没有, 也不能这样搭配, 译成汉语分别为“扮演主角”和“拉小提琴”。

3 语言习惯与词汇搭配

词组成词组要取决于词的搭配能力与习惯。俄语词的搭配能力与习惯与汉语不尽相同, 不了解这一点便往往把“中式”搭配硬加在俄语身上, 导致费解或误解。我们以чистый一词为例, 这个词的基本含义为“清洁的, 洁净的”如:чистаякомната, чистыйснег (清洁的房间, 洁净的雪) 等, 同时чистый一词还有“清白的, 纯洁的”, 如чистоесердце, чистаялюбовь (诚心, 纯洁的爱情) , 这些搭配与汉语是一致的。但俄语中有чистыйбланк (空白的表格) , чистоелицо (光滑的脸) , 这些搭配则是汉语中没有的;同样, 汉语中可以说“清茶”、“清官”, 而俄语中描写“茶”、“官”时却不使用чистый一词, 而要用зелёный、честный等词。这说明词汇搭配是语言体系内的现象, 它服从每一种语言自身内部的规律, 而不仅仅只受单个词词义的支配。再如, 汉语可以说:“看电影看电视, 看节目, 看书, 看报, 看信……”, 都能用“看”;而俄语则不然, фильм (电影) , телевизор (电视) 及передача (节目) 可以和смотреть (看) 一词连用, 而книга (书) , газета (报) 及письмо (信) 却只能与читать (读) 一词搭配。

4 结语

综上所述, 俄汉词汇的搭配受各自语义、语法和语言习惯的不同而各有特殊的搭配特点, 可以看出, 两种语言的词汇搭配特点既有相似之处, 又有相异之处。其相似之处反映了人类普遍的思维反映客观物质世界这一规律, 其相异之处揭示了两种语言在语法、语义及语言习惯等方面的特殊规律。对于两种语言词汇搭配的比较研究, 将会加深我们对于这些特点的认识, 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使用这两种语言。

参考文献

[1]В.А.Маслова, Лингвокулитурология, [M].M, 2001.

[2]В.В.Морковкин, СочетаемостьсловивопросыобучениярусскомуиностранцевM., РусскийЯзык, 1984.

[3]丛亚平, 谢云才, 杨仕章, 等.俄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6.

[4]周春祥, 王昭铧.俄语实践语法[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2.

[5]林杏光.汉语句型[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0.

[6]倪波, 顾柏林, 俄语语义学[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5.

[7]卫乃兴.搭配研究50年:概念的演变与方法的发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2) .

[8]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

上一篇:评改策略下一篇:环氧涂层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