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的比喻(共7篇)
英语中的比喻 篇1
文学作品是人们综合运用文学创作手法的结果,是作者对语言进行反复锤炼和选择,而后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把所在所感进行描述出来,以供读者欣赏。并不是每一部文学作品都能够给予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在于作者是否具有深厚的文学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并运用于文学作品中。其中最为重要要数修辞手法的巧妙使用,比喻修辞手法能够使枯燥的词汇变得丰富形象,使文本阅读起来更有韵味。大量的英语文学作品中,比喻修辞手法也不例外受到作者的广泛应用,为英语文学作品着上了浓墨的艺术色彩,更为英语文学作品增添了审美价值。
1 概述比喻修辞
比喻是英语文学作品中众多修辞手法中,比较普遍和常用的一种,主要是指把英语文学作品中哪些意蕴深刻和内涵复杂的句子或者意识,通过比喻手法可以使语言意识变得浅显易懂和生动形象。本体、喻词和喻体是比喻修辞的三个基本要素,三者缺一不可。其中被比喻修辞的对象就是本体,借用一定的词汇来完成比喻修辞手法的就是喻词,用来比喻本体的事物就是喻体。根据比喻修辞中的感情色彩又可以将比喻进一步分为明喻、暗喻和转喻三种形式。
站在文学创作的作者思维角度来看,从一定意义来说,比喻应视为作者进行组织语言和文字之间进行链接的一种思维模式或形式,既有作者思维的内在意蕴,又有语言形式上的直观性意思,而本体和喻体是链接内外两层意思的桥梁。文字作品中作者运用比喻修辞其实质上就是作者基于特定的文字、描述对象以及文学背景进行思维创造和认知的一个过程,而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要站在作者创作的角度把作品背后的深刻内涵挖掘出来,而后才能够明白作者的艺术表达手法运用。
世界上认知事物工具是多种多样的,这就为人们描述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可选择的余地。我们在文学创作中,使用比喻文学创作手法一定要循序规律,比喻修辞手法不是任何场合都适用的,关键是本体和喻体之间有一定的相似性,才能够采用此手法,进而鲜明地展示所要描述的事物,从而彰显事物的本质,最终使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从心灵上获得审美感受,使文学作品真正成为人们的一种可依赖的精神食粮。
2 明喻
在本体和喻体之间,有很明显的关联性,而且两者的相似度比较直观,这就可以使用明喻形式,通过两者之间的事物代换,使得本体以喻体的形式出现,更加地使读者把握出作者的内在意蕴。在文学创作中,有时候我们会被作者的比喻修辞表达手法所震撼所吸引,明明是两个没有什么关联性的事情,经过作者的想象和艺术性加工,借助于一定的文学手法平台,抓住他们之间隐形的共同特征,这就渲染了文学作品的艺术和审美张力。运用明喻这种文学手法,一定在句子中有比喻的三个基本要素存在且缺一不可,即要有本体、喻体和喻词存在。比如:
(1)The flames,like a form of wildlife,crept as a lion creeps on its belly toward its prey.
The flames和form本来属于不同的两种事物,但是它们之间有一个隐形的线索wildlife,作者紧紧抓住这一亮点,把The flames的危险性刻画得非常形象具体。
(2)Childhood is like aswiftlypassingdream。童年在人的一生中及其短暂和宝贵,而梦境也是一闪而过,难以捉摸,童年比喻成梦境,增强了对童年时期的怀念和珍惜之情,使这种感情渲染得非常强烈,读者在读文章的时候也会引起相同的共鸣。
3 暗喻
与明喻相比,暗喻的手法相比比较隐晦一些,没有明喻那么明显而已。但是这种表现手法更能够激起读者的想象空间,使得作者在文本描述的内涵更加深厚不可把握,这更加使得文学作品的创作空间和余地都比较大。暗喻与明喻有共同的特征,那都是基于相比较的两个事物之间的共同特征为基础为依托,而使两者形成一种联系的纽带。但是在暗喻的文学表现手法中两者的特征并不明显,以隐藏的状态存在,需要读者去分析去挖掘,这就促使读者对文本的把握倾向于主动性。比如:
(3)It has long leaves that sway in the wind like slim fingers reaching to touch something.它那长长的叶子在风中摆动,好像伸出纤细的手指去触摸什么东西似的。在这里long leaves与slim fingers从文本表现来说没有明显的关联性,但是从后面的reaching to touch something部分就使两者之间形成了联系,使long leaves的姿态展现在读者眼前,引起读者的无限想象,是单调的long leaves也变得富有人情味和生动了。
(4)German guns and German planes rained down bombs,shells and bullets.在这个句子当中bombs,shellsandbullets与rain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密度比较大。当读者阅读到这里的时候,就会把德国军队的凶残映射在脑海里面,引起读者对纳粹党破坏世界和平的愤恨。
4 转喻
以针对性的某一具体点把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关联起来,这就是转喻。在转喻的文学表现手法中,往往是本体没有出现,而是借助于喻体来对本体进行直观性地描述,使得读者很清晰明白喻体就是本体,这种比喻手法其实就是一种借代关系。与明喻和暗喻相比较来说,转喻更注重对字里行间的内涵进行挖掘,更加注重读者对文本的分析和解读能力,以此来寄予更大的文学表现维度。比如:
(5)I had the muscle,and they made money out of it。6The room sat silent
(6)The room sat silent。
在这两个句子中非常明显地应用了转喻的手法,在第(分别用具体事物代替抽象事物,用容器代替人物。当5)(6)中读者接触这些句子时候无不为这种表现手法所吸引并发挥想象寻求句子的内涵。
5 结语
英语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被不同语系的人们所理解并引起人们的共鸣,就在于英语文学作品中采用了语言学惯用的创作手法,使得来自于不同地域的人们都能够品味其内在韵味,并被作品中的情境所感动。其中比喻手法是最常用的手法,而且它的形式多变使单调的语言富有生机和活力,使复杂的句子变得简单易懂,我们要坚持比喻这一文学手法使文学创作更加鲜明夺目。
摘要:阅读大量的英语文学作品,我们常常被里面的句子所陶醉,所吸引和所动情,总是把阅读英语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审美享受和心灵体验。英语文学作品之所以如此引人入胜,就在于英语文学作品作者的文学创作手法。其中最普通的,最被作者所采用的就要数比喻修辞手法了,其应用到英语文学作品中增添了文学作品的可读性,更增添了文学作品的审美力。该文分别从英语文学作品中比喻修辞的三种形式明喻、暗喻和转喻着手,对这三种比喻形式利用文学平台进行了赏析。
关键词:英语,文学作品,比喻,修辞,赏析
参考文献
[1]潘启玲.英语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的赏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4(8).
[2]王晓彦.关于英语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的欣赏[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95-96,111.
英语中的比喻 篇2
英语词义的比喻性程度探讨
语言的比喻性用法是构建词义的重要途径,但简单的字面义一一比喻义的`划分会使比喻性语言的理解过于笼统.而且语言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规约性比喻表达也向我们提出了如何理解词义比喻性程度差异的同题.借助认知语义学、词汇学视角,对英语词义的比喻性程度认识可以从词义涉及的概念域的反差程度、词的可替性程度和词的组合限制程度几个方面进行,以此提高对英语比喻性语言的准确理解和使用.
作 者:俞霞君 YU Xia-jun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36 刊 名: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7(2) 分类号:H313 关键词:字面义 比喻义 比喻性程度诗词中的特殊比喻 篇3
运用比喻可以化未知为已知,可以使深奥、抽象的事理变得通俗易懂,可以化平淡为生动,还可以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我们通常将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实际语言运用中比喻有数十种情况,本文主要介绍古诗词中常用的倒喻、较喻、博喻、虚喻等几种情况。
一、 倒喻
倒喻也叫逆喻,是为了强调本体的属性,有意改变一般本体在前、喻体在后的格式,把本体和喻体的位置颠倒过来。 倒喻的妙处是先声夺人,在表情达意上更为简洁便捷。
如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山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诗句写陷入爱情的女子的忧伤。“郎意”、“侬愁”是本体,以“易衰的红花”比男子的变心,“无限的水流”比女子的深情,“花红”、“水流”才是喻体。将喻体放在本体之前,诗便显得更具表现力和冲击力。
二、 较喻
较喻, 在设喻的同时又比较被比喻事物和比喻事物在相似点上的强弱关系。根据关系的不同可分为强喻和弱喻。
其中本体胜似喻体的比喻称强喻。强喻常用“比……还(更、都)”、“胜似”、“赛如”等比喻词。
如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江陵城西二月尾, 花不见桃惟见李。 风揉雨练雪羞比,波涛翻空杳无涘。君知此处花何似?”以晶莹的雪花比喻“李花”,但雪花还是没有李花的洁白。
李白《于阗采花》:“于阗采花人,自言花相似。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乃知汉地多名姝,胡中无花可方比。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 这里的强喻是:汉地有很多美丽女子,胡地美艳的鲜花无法可比。
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重阳佳节,词人把酒对菊,不禁触景伤情,感叹人不如菊。
晏几道《南乡子》:“渌水带青潮,水上朱阑小渡桥。 桥上女儿双笑靥,妖娆。倚着阑干弄柳条。月夜落花朝,减字偷声按玉箫。 柳外行人回首处,迢迢。若比银河路更遥。”感叹意中人离自己的距离比银河还要遥远。
曹雪芹《红楼梦·赞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多一窍”、“胜三分”皆言林黛玉的聪慧娇美。
而本体不及喻体的比喻称弱喻。常用比喻词“不如”,本体“不如”喻体,或者本体“连”喻体“也不如”。运用弱喻,也是起夸张作用。
李清照《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奴面”不如“花面”,是女子的羞怯,谦抑之语。
三、 博喻
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诸子》中说:“慎到析密理之巧,韩非着博喻之富。”周振甫注:“《韩非子》的《内外储》、《说林》,多举事例作喻。” 清王晫《快说续纪序》又说:“广引博喻,错杂无端。”
博喻,即运用多个不同的喻体来说明或描绘同一个本体。博喻能够充分描写事物的特征,形象地揭示事物多方面的内涵,增强文章的气势。
如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愁最难状,词人描写闲愁,以一连串的形象出之:如烟青草、满城风絮、黄梅时雨——皆无边无际、无休无止。
苏轼《百步洪》:“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诗人写洪波湍急,连用了“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七种比喻,既写了水波的猛势,又写了船在波涛上动荡的情景,有声有势,蔚为壮观,同时也为下文纵谈人生哲理提供了依据。
四、 虚喻
虚喻是以虚幻的、深奥的、罕见的事物作为喻体来描写具体的、浅显的、常见的事物的比喻。
如李贺《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谁见过昆山玉碎,芙蓉流泪?谁听过凤凰叫,香兰笑?最大的虚空张扬了最丰富的想象。
还是李贺,他在《秦王饮酒》中写道:“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 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有谁这样写太空?难怪有人评价此诗雄肆、豪迈至极。羲和这东方的太阳神, 不耐烦的时候,还可以敲敲太阳这块大玻璃,天空会发出怎样奇幻的声音啊!
刍议《圣经》中的比喻 篇4
《圣经》是基督教文化遗产的总汇, 它是由三十余位作者先后历时一千多年的时间才完成的鸿篇巨著, 带有百科全书的性质。其大半篇幅是用特定文字并遵循一定规则写成的富于形象、饱含情感的书面作品而言, 它的基本属性是文学, 它体现了古代犹太人和初期基督徒独特而杰出的文学天赋, 展示出他们多方面的文学成就。《圣经》犹如一朵瑰丽奇特的稀世之花历经千年而长盛不败, 历来被众多伟大的诗人、作家所赞赏, 同时也成为文学创作中取之不尽的题材和灵感来源, 成为西方文学最博大精深的文化渊源之一。它由《旧约》与《新约》组成, 《旧约》是犹太教的经书, 《新约》是耶稣基督及其使徒的言行和故事的纪录。
二、《圣经》解读及其多元性
人们自接触《圣经》以来, 将其放在至尊的地位进行膜拜式阅读, 重新解读《圣经》, 建构新的视角需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进行反抗式阅读。首先要理解经典之义, 而不是质疑、推翻《圣经》的经典地位,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西方学者将《圣经》作为文学 (the Bible as literature) 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对《旧约》主要集中在其文学阐释上, 而对《新约》则更多地关注耶稣所使用的具有道德说教性质的“寓言故事”或“比喻” (parables) 。《新约》中的“比喻”大多通过生动、贴近生活的故事的讲述, 以期在自然事物和宗教教义之间达成一致。
文化具有多元性及模糊性, 多元文化源于经典的多元性, 文化身份的模糊源于经典的模糊。《圣经》并非希伯来先知横空出世地创造得来, 它的诞生背景是一个丰富多元的文化环境。经典应对多元文化处境的方法, 在不同文化制度各异。例如中国儒家文化确立经典是通过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而《圣经》采取的是多元文化的融合, 以及创造性地阐释与发展。例如, 犹太教只用《旧经》 (《希伯来圣经》) , 基督教在其后加入《新约》, 合而为一称为《圣经》。
三、《圣经》中的比喻
“比喻”一词在《希伯来圣经》 (《旧约》) 中为masal, 在希腊文《圣经》中为parable, 两个词的含义均包含喻道、箴言、引言、对比或比较之意。《圣经》中的比喻, 是以属世生活的事实, 来引证属天生命的真理。20世纪以来西方最负盛名的文学批评家之一——加拿大学者弗莱在1982年推出新著, 把《圣经》称为“伟大的密码”, 因为他发现《圣经》从头到尾都是用比喻的或象征的语言来表达的, 这些比喻、象征和寓言前后对应, 暗中连结为一个丰富而完整的密码系统, 不仅为《新约》《旧约》提供了双重蕴含的叙述模式, 而且给后世西方文学奠定了构思、想象和表达的原型基础。
《圣经》中的“比喻”是比较宽泛的概念。大致包含三种对象:一是经文中具有隐喻、象征意义的意象, 如“混沌”、“禁果”、“方舟”、“十字架”等, 这些意象虽源于神话传说, 但对于理解犹太——基督教的教义思想至关重要;二是《圣经》叙述语言和对话语言中所使用的修辞性比喻, 如“神吐气如火”“你的肚脐像圆杯”、“性欲乃是一种愈演愈烈的火焰”等;三是带有说理、劝诫或讽刺目的的比喻性小故事, 把深奥的教理或观念用通俗的故事体现出来, 如陶匠弄泥、两只大鹰、浪子回头等。这些比喻有的直接体现教义思想, 如原罪、救赎、复活;也有的仅出于修辞技巧的需要, 较典型地代表了希伯来文学的修辞特色;还有的基于源远流长的人类集体无意识, 是保留在文明之中的神话思维时代的语言遗产。古往今来, 中外诸多学者和专家对《圣经》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和阐释。就单其中的比喻也有各自不同的阐释方法, 《圣经》中的比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讲。
(一) 隐喻及其象征意象
隐喻是一种源远流长的语言现象, 形成的年代或许与语言的诞生同样久远。在希腊文中, “隐喻”由“另一种”和“话语”组合而成, 原指一类表面意义之外另有喻意的言论或作品。语词的即定含义与言说者的具体意念之间难免存在种种差异, 此即现代符号学所谓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差异, 隐喻就是在能指和所指之间有明显差异的作品, 包括文学作品和造型艺术作品, 这类作品在其直接和表面的意义之外还有另一层比喻意义。语词的含义是相对稳定的, 人们欲借助语词指代的事物、陈述的意愿、抒发的情感却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 是丰富多彩的, 这就要求阅读或聆听者从有限的文字符号中看出意外之象, 听出弦外之音, 亦即不但把握语词的字面含义, 还要感悟蕴涵与其间的超字面喻义。
在《圣经》中经过后人研读显现出隐喻或象征意义的意象很多, 如下例:
神对挪亚说:“我决定消灭全人类……领进方舟, 好让它们安然渡过洪水。”
——《旧约·创世纪》第六章
在这个洪水神话中留下的重要喻典之一是诺亚方舟。后世西方语言里, “方舟”比喻“灾难中的避难所”。从苏美尔、巴比伦的方舟神话到《圣经》中的方舟, 人类把抵御恐惧、逃避毁灭的全部希望寄托在这个象征物上, 流传了几千年而不衰。“方舟”是灾难的象征, 也是救渡和再生的象征。一代代诗人墨客不断地重做着方舟之梦。每当人们处在绝望和悲伤的时候, 总幻想有一只方舟救人出苦海。当代女作家张洁的《方舟》描写三位争强好胜的寡居女子, 她们在与现实的冲突中倍感疲乏, 作者设身处地地为她们着想, 希望也有一只方舟出现, 帮助她们找回在生活苦海中失落的自我。这也许是20世纪作家赋予方舟新的历史使命。
《圣经》中的这种意象比比皆是, 它们虽然大多源自神话传说, 但对于理解犹太———基督教的教义至关重要。
(二) 生动的修辞性比喻
《旧约》的叙事语言、对话语言、抒情语言和描写语言中经常出现修辞性比喻, 有时借以陈述信仰教诫, 有时亦解说立身行事的原理或日常行为的规则。古犹太作者也常用修辞性比喻论述各种人生经验。比如, “以命偿命, 以眼还眼, 以牙还牙, 以手还手, 以脚还脚, 以烙还烙, 以伤还伤, 以打还打”, 主张同态报复,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又如, “扫罗也列在先知中吗?”喻“俗人也可以成圣吗?”含有“不可思议”、“咄咄怪事”等讽刺意味。再如所罗门之子罗波安对民众代表的答复:“我的小拇指头比父亲的腰还粗。我父亲使你们负重轭, 我必使你们负更重的轭;我父亲用鞭子责打你们, 我要用蝎子鞭责打你们。”语中之“轭”原指牲畜在田间耕作时颈部所负的木器, “重轭”转喻君王加在民众身上的苦役和重税;“小拇指头比腰还粗”意为“有过之而无不及”;“蝎子鞭”是鞭头装有铁刺的鞭子, 比普通鞭子的威力更胜一筹, 作者以此转喻“变本加厉”、“加倍惩罚”。
先知以西结特别擅长讲比喻, 他的书中通篇可见隐喻性文字, 它们并不流于粗陋, 而往往情节生动, 细节翔实, 寓意从多角度表达出来, 又凝聚于内涵深刻的一个焦点。比如“阿荷拉与阿荷利巴”之事洋洋一千六百余言, 通过一段有声有色的故事, 揭示出撒马利亚和耶路撒冷陷落的根源。又如“枯骨复生”的场面:一堆枯骨奉先知之命筋骨相连, 骨上长肉, 肉上包皮, 皮中进入气息, 继而“站立起来, 成为极强大的军队”, 以此喻示流散他乡、屈身为奴的以色列人必定重归故土, 再度强盛。
《旧约》中有许多形容耶和华愤怒和威力的描写, 如:
看, 神吐的气像一股硫黄火, 喷在柴上, 燃起熊熊烈火。
——《旧约·以赛亚书》第三十章第34节
看, 从最远之处也能看到神……拖他们进入死亡。
——《旧约·以赛亚书》第三十章第27节
这里所引是典型的两段, 用极夸张的、近乎神话般的笔法称颂神的可怕攻击力量和毁灭力量。此类描述在《新约》中几乎看不到, 主要反映的是犹太教早期的神灵观, 除了仁爱保佑的一面, 还有惩罚摧毁的一面。这两段描述的背景都在于说明以色列人的神对异族敌人亚述军队的残酷打击手段。其中两个最令人胆寒的比喻乃是吐气如硫黄火和呼吸如洪涛。
《圣经》中使用这种修辞性比喻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世人对那些说教和人生经验的理解, 使枯燥、抽象的说教更加生动、具体。
(三) 福音书中的大量比喻
福音书是记载耶稣生平和言论的著作, 就言论部分而言, 三分之一以上用比喻写成。有西方学者认为:“在耶稣的教训中没有其他言论比他的比喻来的更有力、更恰当和更贴切。虽然耶稣并不是唯一用比喻教训人的人, 但他肯定是善于使用比喻的人;他不单用比喻来说明所传讲的道理, 那些比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要传讲的道理。耶稣的比喻不是一些简单的故事而已, 正如有人说的, 它们真是‘艺术的作品’和‘战争的武器’。”这段话论及比喻在耶稣言论中的重要地位, 耶稣使用比喻的原因, 以及那些比喻的基本特征———“艺术的作品”, 是对其形式特征的概括, “征战的武器”是对其性质和功能的归纳。
耶稣讲道时为何常用比喻?显而易见的原因是, 比喻中的喻体通常都是普通人喜闻乐见的物象, 能使人由浅入深地领悟作者的意念, 经过生动活泼的感性形象体会到精深的思辨性原理。比如“天国”是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 如何理解它的特征?耶稣以“芥菜种”为喻, 说“天国好像一粒芥菜种, 有人拿去种在田里。它原是百种里最小的, 等到长起来却比各样的菜都大, 天上的鸟飞来宿在它的枝上。”用平凡的芥菜种说明天国必定由小到大之理, 既使人感到亲切, 又令人为之折服。又如耶稣以“面酵”为喻, 说:“天国好像面酵, 有妇人拿来, 藏在三斗面里, 直等全团都发起来。”依耶稣之见, 正如面酵具有令面团发酵的巨大能量一样, 天国的势力也将由弱到强, 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福音书中有很多隐喻性的小故事, 其文学特征可以从“浪子回头”中略见一斑。“浪子回头”的故事因耶稣的讲述而流传久远。“浪子”一名也成为具有双重效用的常见比喻, 即可喻指在道德人格方面自我更新, 即“死而复活”的忏悔者、迷途知返的人, 又可喻指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败家子。按照加拿大批评家弗莱的分析, 《新约》中浪子回头的故事是严格按照《圣经》文学的叙述模式创制出来的。弗莱把这种贯穿于《旧约》《新约》的普通叙述模式概括为U型结构, 即先是犯罪、堕落, 然后是悔罪和拯救的循环运动, 其发展曲线就像英文字母U, 先下降而后上升。以色列人的一次次叛教和民族灾难都在这种叙述中得到了因果解释。
整部《圣经》从人类始祖堕落到最终获得拯救, 也暗寓着U型结构的模式框架。浪子故事是表达天国之爱、上帝之爱的喻体。故事重心在于神对悔改者的态度。因为神之爱虽然普照在所有人身上, 但照在罪人身上时更温暖, 这也许由于神知道罪人比常人有更大的需要。不过在此并不意味着神忽视正直的人。父亲也像爱小儿子一样爱大儿子。当他说“我的孩子, 你一直在我身边”时, 是多么感人啊。他给了长子一个工作的世界, 给了他一种最终权威的许诺:长子有一天将成为父亲, 拥有父亲所拥有的一切, 这比小儿子所希望的更多。父亲对浪子的感情是一种特殊场合的感情, 而他对长子的感情却是始终如一的。
四、结语
《圣经》采用文学的手段, 而不是直接的命题陈述, 将真理蕴藏在不同的文学形式中, 是一部具有高超文学艺术价值的经典作品, 而比喻正是这种文学手段中的亮点, 书中的一系列比喻解释了一些典型的语言在当时和现在的不同含义。它通俗易懂, 既方便基督教教义在当时的传播, 又有利于现代人对它的理解和研究, 进一步促进人们对其文化价值的认识。
《圣经》通篇运用用比喻和象征的编码方式, 前后联结为一个繁复而完整的语码系统, 不仅为《旧约》、《新约》奠定了双重蕴涵的叙述模式, 而且为后世的西方文化奠定了基本的想象构思和文学表达的原型基础。《圣经》中的比喻已经不只是单纯的比喻, 它既有宗教寓意, 又有故事本身的世俗的寓意, 这些比喻往往同社会现实生活和国家政治大事有紧密的联系, 对于今天我们理解、研究《圣经》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圣经》是基督教文化遗产的总汇, 其语言的奥妙, 以比喻的运用最为突出, 这些比喻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文章以现代人对它的理解和研究, 从三个方面阐释了《圣经》中的比喻现象, 以促进人们对其文化价值的进一步认识。
关键词:《圣经》,比喻,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基督教协会.圣经[M].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 2003.
[2]叶舒宪.圣经比喻[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张朝柯.《圣经》与希伯来民间文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4.
[4]刘意青.《圣经》的文学阐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5]梁工.圣经叙事艺术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6]古敏、云峰.圣经文学二十讲[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5.
[7]朱维之.圣经文学十二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8]许鼎新.希伯来民族简史[M].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 1998.
[9]刘意青.《圣经》的文学阐释——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诗词中的比喻句 篇5
2.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3.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8.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9.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10.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11.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1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3.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1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1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7.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18.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9.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古汉语中的比喻手法赏析 篇6
1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
【翻译】腐朽的木头是不能雕刻的,用粪土砌起的墙是不能粉刷的。对于宰予这种人我还有什么责备的!
【赏析】宰予在白天睡觉,老师孔子愤怒中用“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比喻宰予不堪造就。
2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下,不亦惑乎?(丘迟《与陈伯之书》)
【翻译】你(投降北魏)好像鱼儿游到沸腾着的锅里,燕子做巢做到飘动着的帷幕上一样,岂不是太愚蠢了吗?
【赏析】用“鱼游沸鼎,燕巢飞幕”比喻朋友的危险处境非常形象。
3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暑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庄子·秋水》)
【翻译】衡量一下四海在天地之间,难道不跟大泽中的一个蚂蚁洞一样吗?中国在四海之间,不也跟太仓(古代皇家堆积粮食的仓库)里一粒小米差不多吗?
【赏析】用两个比喻描绘了两个事物的小大相形,大中见小的特征,形象的比喻阐释了深刻的哲理。
4柔祗雪凝,圆灵水镜;连观霜缟,周除冰净。(谢庄《月赋》)
【翻译】大地像雪一样凝固,青天像水一样明澈,楼台像披上一层白色的绢绸,庭阶又像冰一样的洁净。
【赏析】一连串的比喻,把月光下的世界写得晶莹剔透,充满美感。
5霏霏乎其若轻云之蔽月,翻翻乎其若长风之卷旆也。猗猗乎其若游丝之萦柳絮,裹裹乎其若流水之舞荇带也。(苏轼《文与可飞白赞》)
【翻译】像月亮透过轻云发出微光,像旌旗在劲风中猎猎飞扬。又像空中的游丝萦绕着柳絮,还像沟里的水草随着流水东倒西歪。
【赏析】连用四个比喻来形容文与可飞白书法的轻盈多变,摇曳多姿。
6由断桥到苏堤一带,彩烟红雾。弥漫=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
【翻译】由断桥到苏堤一带地方,桃花盛开,像一片红色烟雾,布满了二十多里的长堤。歌声伴着乐声,随风飘扬;脂粉浸着汗水,挥洒如雨;身穿清罗薄绢的游人之多,简直超过了堤上的杂草,真是美丽极了!
【赏析】一连比喻,描写了西湖春日风光,文字隽秀生动,优美动人。
7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元结《石鱼湖上醉歌》)
【翻译】群山是酒杯,湖水是酒池,一个一个的洲岛。就像是一群酒徒坐在那儿摆出狂欢的架势。
【赏析】以小喻大,用带夸张的比喻写出了石鱼湖胜景。
8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孙子·军争篇》)
【翻译】所以它(指军队)迅速起来像疾风(一样快),舒缓起来像森林(一样整齐),攻击起来像烈火,不动时候像山岳,不容易窥察的时候像阴天,动作起来像迅雷闪电。
【赏析】通过一连串夸张的比喻,使文章气势磅礴,写出了训练有素、指挥得当的军队的雄姿。
9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杂沓,熛至风起。(《史记·淮阴侯传》)
【翻译】天下的人会像云雾一样合拢,像鱼鳞一样密集,其行动的迅速,有如喷火,有如刮风。
【赏析】连用几个夸张的比喻,铺陈渲染,描写出了秦朝末年天下风起云涌,豪杰之士风云际会的场景。
10齐之临淄三百闾(按:二十五家为闾),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比肩接踵而在,何为无人?(《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翻译】齐国都城临淄有成千上万人家,每个人够张开袖子,就能把太阳遮住,挥一把汗,就会像落雨一样。街上的人多到肩并肩,脚靠脚,怎么说没有人呢?
【赏析】用夸张和比喻,描写出了临淄人口的稠密。城市的繁华。
11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翻译】如今人间爱好比厨刀和砧板,我们好比放在砧板上的鱼肉,’(处境如此紧迫),还向人家告辞做什么?
【赏析】用“刀俎”和“鱼肉”比喻迫害和被迫害两种不同的地位,生动地表现出了形势的紧迫。
12道济见收,怒目如炬,脱帻投地日:“乃坏汝万里长城!”(背景:南朝勇将檀道济智勇双全,治军有术。由于奸臣迫害。宋文帝将他和儿子、部将诱捕,这是他遇害前说的话)
【翻译】道济被捕时,眼睛冒着愤怒的火花,把头巾抛在地上说:“你毁坏了你自己的万里长城!”
【赏析】“万里长城”比喻保家卫国的武将,是隐喻。
13如欲以宽缓之政,治急世之民,犹无辔策而御悍马,此不知之患也。(《韩非子·五蠹》)
【翻译】如果用宽大的政策,治理乱世的人民,就如同驾驭劣马不用缰绳和鞭子一样。这是很不明智的。
【赏析】运用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治乱世,用重典”的道理。
14车雷震而风厉,马鹿超而龙骧。(张衡《南都赋》)
【翻译】车子走起来就像雷鸣一样震响,像刮风一样快速;马跑起来像鹿一样敏捷,像龙一样腾跃。
【赏析】铺陈的比喻描绘出南都气势恢宏的景象。
15与之语道理,辨古今事当否,论人高下:事后当成败,若河决下流而东注,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韩愈《送石处士序》)
【翻译】同他谈道理,分辨古今之事谁是谁非,评论人物的高下和一些事情的成功与失败,他就像黄河决了堤一样,滚滚东流,一泻千里。又像驾着驷马高车,轻巧熟念,简直与古代驾车的老把式王良、造父不相上下。又像是蜡烛照明一样的洞察一切,点数计算一样的明白无误,和用乌壳卜卦一样的灵验入神。
【赏析】用五个比喻分别形容石处士语言流利、事理通达和料事如神,非常形象。
16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笄,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庄子·齐物论》)
【翻译】山陵上陡峭峥嵘的各种去处,百围大树上无数的窍孔,有的像鼻子,有的像嘴巴,有的像耳朵,有的像圆柱上插入横木的方孔。有的像圈围的栅栏,有的像舂米的臼窝,有的像深池,有的像浅池。
【赏析】用人身上的三种器官、三种器物和两种地壳上的情状来摹写大树满身窍穴的样子。经此一番描绘,这奇形怪状的大树形象,恍如就在我们眼前。
17且夫天地为妒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贾谊《鹏鸟赋》)
【翻译】天地好比是火炉,自然好比是锻工。阴阳好比是炭火,万物好比是青铜。
【赏析】把万物在天地间生长,比作铜在炭炉里面熔炼,既清新又确切。
18臣与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司马光《奏弹王安石表》)
【翻译】我与王安石,就像冰和炭一样不能同时放在一个容器里。又像寒冬与炎夏一样不能同时存在。
【赏析】用“冰炭之不可共器”“寒暑之不可同时”来比喻政见不合,矛盾无法调和。
19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堰蜓嘲龙,鱼目混珍。嫫母衣锦,西施负薪。若使巢由桎梏于轩冕兮,亦奚异于夔龙蹩于风尘!(李白《鸣皋歌送岑征君》)
【翻译】鸡子成语结对地争着吃食。凤凰高飞却孤独无朋。蝎虎正在嘲笑蛟龙。鱼目和珍珠竟然混同。丑女嫫母穿的是锦衣,而美女西施反倒去砍柴负重。如果让巢由(相传是尧时的隐士)羁绊于官场之内,则和夔龙(相传是舜时的贤臣)爬行在风尘之中有什么不同?
古典诗词中的一些独特比喻 篇7
一、博喻
所谓“博喻”,就是指一连串的比喻。宋人贺铸的词《横塘路》便因博喻而出名:“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作者接连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来比喻闲愁,不可谓不新奇。而白居易的《花非花》则通篇采用博喻,十分罕见:“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二、互喻
苏轼的比喻也总是那样令人称奇。他有一首《少年游》,上阕是这样写的:“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这里的两处比喻关联很紧密,先以杨花喻雪,点明时令是初冬;再以雪喻杨花,点明时令为晚春。形象的比喻巧妙地透射出季节的变化,从而抒发出难言的离愁别绪。这种用对比构成的比喻,可称之为“互喻”。
三、反喻
宋人吕本中《采桑子·别情》中的比喻,则又用了另一种方式:“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上阕说君“不似”月,下阕说君“似”月,人为地造成矛盾,产生强烈的修辞效果,使得情感深沉缠绵。这样的比喻,我们可以称之为“反喻”。
四、分喻
古典诗词中还有一种“分喻”,可以看作是分数化了的比喻。如苏轼那首有名的词作《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中的句子:“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这种比喻方式并不是苏轼的独创。中唐诗人徐凝在《忆扬州》中这样写道:“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觉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普天之下的月明之夜如果可以分成三等份的话,那么其中最好的两份一定是在扬州。奇特的分喻,含蓄地赞扬了扬州的美好,它的艺术效果也是惊人的。后世读者读此诗时,往往如痴如醉地向往扬州,“二分明月”也成为扬州的代称。
【英语中的比喻】推荐阅读:
《围城》中的比喻句08-19
小学诗词中的比喻句08-31
诗歌中的比喻修辞课件09-02
论张爱玲比喻修辞中的女性意识09-20
比喻手法08-31
比喻教学09-16
比喻词语10-25
谈比喻06-27
比喻教案08-15
比喻句摘抄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