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效分析

2024-08-24

低效分析(共11篇)

低效分析 篇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空前的重视。笔者认为,探寻“有效”课堂,不妨从发现、分析和改进课堂低效现象做起。本文将结合课例,对源自教师的学习起点定位、目标设置、问题创设、练习设计这四方面课堂“低效”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现象一:起点定位“飘忽不定”,“以生为本”意识缺乏

教师准确定位学生的学习起点,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但在课堂上,时常会出现教师定位不准确的现象:学习起点定位过低,呈现出表面的“热闹”;学习起点定位过高,带来的是课堂的“沉闷”。

[案例1]“用字母表示数”(北师大教材四年级下册)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请观察这幅图(有六只青蛙的彩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六只青蛙。

生:有两只是一样的,另外四只也是一样的。

生:一只青蛙有四条腿。

生:荷叶很漂亮。

师:同学们真能干,想想荷叶下面可能有几只?

生:50只。

生:100只。

生:1000只。

师:都有可能,那么有什么办法表示青蛙可能有的只数?

生:用字母表示。(师未作任何评价,继续要求其他学生回答)

生:画图。

生:两只两只地数。

生:六只六只地数。

师:可以用a来表示,也可以用b、c、d等其他字母来表示。

[成因与出路]就本节课的起始教学而言,教师对学生学习起点的定位显然不准确。“用字母表示数”学习的逻辑起点应是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图形面积、周长公式等经验。学习的现实起点是已经有用字母表示数的生活经验,即用字母表示一个数的具体状态,可以表示一个数(如扑克牌),表示特定的含义(如肯德基)等等。两者都是学生探求“用字母表示一个不确定的且有范围的数的状态,表示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的关系”等新知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充分暴露学生的真实想法,动态地了解学习起点,如设计“你知道用字母可以表示什么?”激活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在师生、生生交流中感知了解学习的真实起点。

另外,除了课堂上的沟通交流外,课前测试、作业分析、学生访谈、问卷调查等途径也是准确把握学习起点的有效方法。

现象二:目标确定“模糊不清”,解读与落实不到位

教学目标涵盖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内容的感悟、实际的应用、方法的习得等等,多元且多维。在一节课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发展水平,确立准确、简明、清晰的教学目标。然而,在很多课堂上,课时目标的达成与预设却“大相径庭”。

[案例2]“三位数进位加法”(现代版教材二年级下册)教学片段

(一)提问导入

教师出示主题图: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佳佳小组的《世界童话选》比《西游记》多几票?

师:能不能提有关加法的问题?

生:迪迪小组的《西游记》和《十万个为什么》共有几票?

生:迪迪小组和佳佳小组一共有多少票?(有几位学生轻声说:好难啊)

生:迪迪小组的《西游记》和《世界童话选》比《十万个为什么》多几票?

师:允许老师提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吗?

师:迪迪小组和佳佳小组共有《西游记》几票?

师:你能提这样的问题吗?

生:迪迪小组和佳佳小组的《世界童话选》共有几票?

师:今天就让我们从简单的开始吧,同时,先研究老师提出的问题,好吗?

(二)进位加法学习

师:想想该怎么列式计算?

师:列竖式应该注意什么?

生: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

生:相同数位对齐。

师:相同数位为什么要对齐?

生:个位表示几个几相加,十位表示几个十相加,百位表示几个百相加。

师: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请同桌间相互说说。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5+1=6,240+160=400,6+400=406。

师: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根据学生举手情况,喜欢第一种的有6人,喜欢第二种的有24人)

(三)尝试练习(略)

[成因与出路]

可以看出这节课课时目标的达成是不理想的。《教师教学用书》对算法探究、算理掌握、估算方法等教学目标都有明确的要求。简而言之,这节课的核心目标应是三位数进位加法算理理解和算法沟通,而不是学生提问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在第一环节中,教师却花去25分钟的时间将学生的提问一一板书呈现。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始,不妨直奔主题,设计“要比较哪种书的得票高,可以提哪些一步计算的加法问题?”直接引入新课。对于估算教学目标,可以在计算《西游记》的得票时让学生先估算,一是培养学生估算意识;二是可以借此给出一个结果的取值范围,为精确计算提供支持;三是为突破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提供经验支持。其实对于估算目标,教材也作了明确提示(如图所示)。同时,对正确计算和良好计算习惯目标的达成,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解释自己算法的合理性,并相互沟通不同算法的共同点,如都要数位对齐(为什么),都要满十进一(为什么),在新授和练习阶段让学生口述理解,突出重点,以此强化位值意识,提高算法系统的概括性,实现既定的课时目标。

现象三:问题创设“随心所欲”,针对性和指向性不明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往往始于问题,因此,教师既要在课前精心预设,又要能“审时度势”,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往往随心所欲,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案例3]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教学片段

师:1~100中,你喜欢哪个数?

生:100。

生:55。

师:老师喜欢这些数,你能帮老师整理一下吗?师出示百数图中的51~60)

(师请一位学生上黑板前排列)

师:同学们,她是怎么拿的?

生:每个增加1。

师:这些数有什么规律?

生:个位上的数一个一个地增加。

生:十位数上的数不动。

师:什么意思?

生:也就是十位上的数不动且相同。

师:你能不能写一组有规律的数?

(学生单独完成后交流)

师:谁愿意与大家交流一下你写的数?

……

师:还有不是这样排列的吗?

生(上台展示):12、22、32、42、52、62、72、82、92

师:想一想是怎么增加的?

生:十个十个地增加。

……

[成因与出路]

从上述教学环节可以看出,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缺乏有效的指导和追问,事实上,教师可以充分围绕“百数图”,以“观察百数图,说说你对数的排列有什么发现?”这一问题为统领,设计相应的“问题串”,辅以补问、追问和反问,将“看图、说数、比较数的大小、说比较方法”等寓于百数图中,重点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途径理解在同一行的10个数中,右边的比左边的大;相邻两个数相差1;同一列的数中,下面的数比上面的大,相邻的两个数相差10;还可以引导学生说说斜线位置上各数的特点等。有效利用百数图中数的位置和数的组成来比较大小,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感悟数在表中与相邻数之间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理解知识,激活思维,培养数感。

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时应突出指向性和针对性,关注学生的思考性和挑战性,力求少而精,尝试以“问题串”的形式出现,预设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充分估计学生可能碰到的困难,思考如何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预设教学指导策略。

现象四:练习设计“按部就班”,由“题”及“类”意识不强

对于练习设计,教师容易忽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沟通及知识板块的梳理。而对于通过练习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获取学习方法的意识更是不强,往往使练习驻足在浅层,将一节课上得很单薄。

[案例4]三位数进位加法(现代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练习设计

在巩固练习阶段,教师安排了如下练习:第一关:对的打“√”,错的画“×”,并改正。

(全班25人中有12人认为第二题正确)

第二关: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768+52 596+407 794+352 674+192 187+286 356+648

(师补充: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结果许多学生运用口算进行计算)

第三关:哪座桥最短?

第一座桥:369+361

第二座桥:319+282

第三座桥:112+497

[成因与出路]

教师在课堂练习阶段共安排了多达13道的列竖式计算题,且练习形式单一,效果也不佳。教师没有从整数加法大背景出发去关注算理算法,忽视了通过典型练习使学生掌握算理的方法,课堂上没有从“题”到“类”的提升,更没有从“类”到“题”的回炉。

笔者认为,本节课练习,不妨设计以下四关:

第一关:□里填几,才能使算式成立?想一想,有几种可能?

第二关:说说下列三题进位有什么不同:109+123、164+372、413+621

第三关:用515、387、476、628列出两数相加的竖式,不计算,说说是几次进位?

第四关:选择第三关中一次进位和两次进位各一题列竖式计算(抽学生板演)。

教师结合例题教学与练习作简单整理并板书:

课堂练习是教学的重要一环,是学习过程中落实基础、提升能力的重要保障。笔者认为,练习的“题类同梳”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由题及类的提升。如上例中第二关的设计是三位数加法核心要素的提炼、归纳,使学生初步从“题”拓展到“类”的层面,并感知计算法则;二是由类到题的回归。如第三关练习是立足“类”基础上的列举,借助三位数加法的不完全体系,重点巩固对进位加法的理解和内化应用。这样的设计,赋予练习以“活力”,有利于学生归纳、概括等学习方法的形成,发展能力。

总之,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很多,教师若能准确把握学习起点,合理设置教学目标,注重提问的方式方法,科学设计练习,定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教学“低效”,使课堂走向“高效”的理想境界!

学校德育工作低效原因分析 篇2

一、应试教育的隐形指挥棒下,难以体现学校德育的核心地位

(一)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产生偏差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新世纪培养素质合格的人才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可是,往往人们一谈到素质教育就认为只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身体素质、艺术素质等一些谋生所必须的教育,忽视了素质教育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即如何做人,做什么样人的教育。即使开展一些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也是重形式,不重实效。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进步,时代对人的全面发展赋予了时代特征:良好的综合素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突出的实践能力等。但是,学校教育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教育制度依然行使着应试的功能,学校仍然像军事竞赛一样推出一项项应试的武器。我们常常听说“高分低能”者对各种考试精验老到,但却缺乏最起码的人格修养或不具备适应现代社会的综合素质。

(二)学校德育的渠道不畅通

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德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并没有有效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责任。教师课堂上只是传授知识,忽视德育功能。各科教学中许多本来很好的德育素材被老师忽略,即使有些教师注意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却存在生硬结合的现象。因此在应试教育中“知识教育是实的,智育是偏的,德育是虚的,体育是弱的,美育是空的,劳动教育是极少的”。五育中只有智育受到重视,但我们的智育并不是从开启学生智慧入手,而以考什么、教什么,紧紧围绕高考、中考转。德育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

(三)社会评价体系的偏差

在升学考试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宗旨某种程度上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轨道。升学率始终是许多学校唯一的教育目的,衡量教学质量及教师工作都以学生分数的高低作为主要依据,德育工作似乎永远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我们的“高考”、“中考”在学校教育中处在了核心的地位,并赋予了“指挥棒”的尊称。学校虽然在理论上承认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而实际去做的又是另一套了。在目前条件下学校也不得不这样做,因为不管是哪个地区,哪个部门都是拿中考、高考的成绩来判定学校工作的。社会人士择校择师也是以高考、中考成绩来衡量的。学校为了发展,为了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拼命地抓智育;教师为了生存,为了在学校和社会站稳脚跟,也只能是苦干加巧干地去提高学生成绩。这样一来,迫于社会压力,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片面追求升学率,是不可能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为主,并投入主要精力的。不然,学生的成绩差了怎么向家长交待?教师如何走出校门走向社会?

二、学校德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一)学校德育内容与学生实际脱节

在学校德育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什么、怎样学,甚至为什么学都由老师决定,学生只是等待加工的“原料”。学校德育的主体应是学生。表面上看来是面向全体学生或由学生参与的学校德育,在不少学校却越来越远离学生,越来越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许多中小学举办的德育评比和竞赛,主题虽然涉及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但由于缺少联系现实生活,对学生的自尊、自信及个人利益避而不谈,内容比较片面,往往激不起学生的兴趣。有些教师盲目追求各种名次,无论是纪律评比还是清洁卫生检查,都关心备至,事必躬亲,而对学生的言谈举止,思想境界中一些具体的、实际的问题则很少过问。学生最基本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出现空缺,不知廉耻、不讲信用、不诚实、不讲良心、不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的隔离,造成了学校教育资源的“最大浪费”。由于对学生缺乏深入的了解,就不可能确立教育和管理目标的层次结构,甚至目标倒挂,即“对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对中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而对大学生却进行文明行为规范教育。”这样就使教育和管理失去了依据和方向。这种状态下的学校德育,其效果可想而知

(二)学校德育注重灌输,理论教育与行为训练脱节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工作往往是宣讲道理多,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少。单纯地把道德当作知识来讲,当作知识来学,甚至用“应试”的那套办法,让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原理。这样空洞的说教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反思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又确实是如此这般进行道德教育的。灌输道德准则多,实实在在的、一点一滴的品德培养少,在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当人们把道德准则作为一种知识对待时,它就不能深入人心,不能成为行为的实际准则。说的是一套,行的是另一套。结果是学生知行脱节,一个品德差的学生很可能政治课上拿高分;一个众人眼中的好孩子,教师心目中品学兼优者,也可能出现在学校里很听话,在家里却很霸道,在社会上很冷漠的双重性格,甚至出乎意料地成为违法犯罪分子。

三、学校德育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和思想道德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也给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学校德育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日趋加剧,学校德育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一)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导致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从总体上看,社会基本的道德水平在下降,行为失范的现象时有发生,社会风气严重恶化。人们视行贿受贿为常规,讲道德的人吃亏,不讲道德的人反而占便宜。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以及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丑恶现象,这些东西尽管是社会意识的支流,但是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是常规教育,但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当他们走进社会时,学校德育的弱点就表现出来了:你在学校谈做人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可学生进入社会后面对的却是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你对学生进行热爱党的教育,他走进社会后看到的是某些党的败类——腐败分子的丑恶嘴脸;你在学校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而学生踏进社会的大门却看到是不劳而获者大有人在;而对这样的社会环境,学校德育工作难度增大,有些甚至显得苍白无力。

在社会上流行这样一个德育效果公式:5+2=0,也就是:学校正面教育5天,好象在他的理想上已经满满写上了一“黑板”,等到双休日放假2天后走进社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思想影响:赌博、污秽语言,有色情内容的电子游戏机,网吧,色情、凶杀的电视与录像等。好象一下子将“黑板”上的内容擦完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老师们艰苦的教育成果,往往毁于社会、家庭错误影响的旦夕之间。

(二)不良文化制品对学生行为的影响

虽说我们党从实行改革开放那一天起,就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然而,主旋律之外仍有大量的格调低下的不健康文化制品的充斥市场。一些音像、书刊大肆宣扬暴力、色情,黄、赌、毒泛滥成灾。此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信息网络影响迅速扩大,这虽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手段、新条件,但是也增加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网络对学校德育、对学生带来的负面效应正日趋明显。一些敌对势力通过反动网站兜售反动的政治观念,毒害人们的精神。所有这些不良文化的存在,受害最深的是我们的青少年,而且已经产生了恶果。部分青少年存在的暴力意识、团伙意识、色情意识大多来自不良文化的影响。

(三)不良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首先是旧的应试观念的影响,在一些家庭中,孩子的学分是家长重点关心对象。孩子考好了,皆大欢喜,又是庆祝,又是奖励。考不好,就训斥,有的甚至粗暴地打骂。而对品德表现却很少过问。在孩子心目中,对家长要负责的只是学分,别有无关紧要。

其次是过分溺爱。家庭围着孩子转,老的围着少的转。爱孩子连孩子的缺点也袒护,明明是孩子错了,却硬要找一些客观理由为孩子开脱。久而久之,孩子身上的自私、任性、唯我独尊的性格就形成了。结果是这些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品质,缺少社会责任感。

语文作业低效分析及对策 篇3

⒈缺少梯度———忽略学生之间的差异和作业题目设计的深度渐进性

梯度有两层含义:一是不同学生有不同的作业, 一是每一次作业设计要有渐进性。许多学校订了和教材配套的练习册, 对许多语文教师来说, 布置作业很简单, 学一课, 让学生做一课。

⒉缺少密度———忽略知识形成过程中的作业数量

新知的掌握不可能靠一次作业就能实现, 对全班常见的错误应该有多次纠正。根据不同的情况, 作业密度也不同。而我们常见的情况是:语文老师们带着学生赶教学进度, 早早上完新课, 然后是长时间的复习。

⒊缺少广度———忽略作业量对所学内容的涵盖程度

对预习、新授、复习, 作业都应该有所涉及, 作业应根据所学内容有所侧重。有的语文教师布置作业或多或少, 第一课时结束就是抄写词语, 任务偏轻;第二课时后作业又一下子压下来, 量大, 难度也大, 学生做起来吃力,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提高小学语文作业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⒈关注蝴蝶效应, 重视初值的敏感性

(1) 值得反思的课前三分钟现象

课前三分钟是一堂课的开始, 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都利用这个黄金时间对学生进行各种有效的教育, 也有许多教师课前三分钟在做着与教育初衷背道而驰的事情。如有的教师会利用这三分钟批评班级存在的问题;有的教师利用这三分钟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 面对学生作业出现的问题, 难免着急上火。于是, 一顿批评, 时间何止三分钟, 学生和教师一节课的心情和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2) 刚开学的特殊作业:读完整本语文书

开学初, 当学生对语文书很感兴趣, 拿起书就舍不得放下时, 我往往布置一项特殊的作业:要求学生将一本语文书浏览完, 第二天交流读书收获。预设一些交流的话题:这本书中你最喜欢的课文是哪一篇?你有什么发现要和同学们交流?……

实践证明:学生对这些话题很感兴趣, 学生的发现也令人欣喜。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为例, 有的学生将每组课文的共同点都找了出来:第一单元都是写祖国壮丽山河的, 第二单元每篇课文写的都是正义战胜邪恶……有的学生根据课文内容, 提议本学期要读《西游记》, 读苏格拉底的故事, 读季羡林、莫泊桑、福楼拜的书, 背《论语》等等。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但能激起学生仔细阅读课本的兴趣, 还将他们引向更广阔的阅读空间。

⒉树立多元的作业理念

(1) 因人而异。有的学生读书多, 作文写得不错, 但是对生字词不够敏感, 错别字多。我就多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业:每天给自己出10个看拼音写词语, 或听写10个词语。有的学生成绩优异, 在学习《孔子游春》一课后, 我给他们布置的作业是回家背诵《论语》中的相关内容, 带动全班同学进行拓展背诵。

(2) 因时而异。以习作为例, 可根据要求的不同, 选择写作的时间。有的在课堂上当堂写, 有的需要进行前期的观察、实践才能写。时间可长可短, 长可达一周、一个月。作业布置灵活, 学生不再无话可写, 写出来的文章充满灵气。

低效分析 篇4

[摘 要]当前,很多课堂都存在着少慢差费的现象。低效课堂普遍存在着四种形态:忽视兴趣,味同嚼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互动单一,气氛沉闷;知识本位,目中无人。而高效课堂都有其共同的特点:重目标引导;重学生自学;重当堂训练;重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应从低效走向高效。

[关键词]低效课堂 症状 高效课堂 特征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4-003 学校的核心工作是教学工作,而课堂是实施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只有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教学。当前,很多语文课堂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被动听讲,连起码的学习兴趣都没有,味同嚼蜡,课堂效率当然低下。

一、低效课堂的症状 1.忽视兴趣,味同嚼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柯领在《中国的孩子全部输在起跑线上》一文中说道:“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是否正确,关键在于过程中是否造成儿童一种愉悦的兴奋,是否引起兴趣和爱好,以提高儿童学习的主动性。”言下之意,教学之中,若未能造成儿童一种愉悦的兴奋,或者未能引起儿童的兴趣和爱好,或者未能提高儿童学习的主动性,都算不得成功的教学。说得尖锐并且直白一点,未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教学,纵使班级平均分遥遥领先,都算不得优秀的教学。唯有兴趣,才能唤醒主体意识、激发主动性,才能引领一个人一步一个脚印迈向成功的殿堂。如果问:前苏联高尔基这位大作家是谁教出来的?我们无从知晓。如果硬要说是谁培养了他,那么只能说是“兴趣”。高尔基只上了三年学——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只是一个半文盲。但是他对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不管到哪里打工,都想尽一切办法找书来读。书读多了,知识自然多了,视野自然开阔了,思想自然有了,自然就有了创作的冲动。因此,是兴趣引领着他从半文盲成长为大作家。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即使父母再三阻拦,甚至责打,也未能削减其对昆虫的痴迷,法布尔最终在昆虫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可见,学习兴趣应该成为教学工作中值得关注的第一要素然。课堂中,如果所有学生都能真正自主,他们学习的兴趣必然日益浓厚,必然会感觉到学校生活、课堂生活是幸福的。2.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的每一点时间里,都能有效地动起来——这应该作为有效、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标杆。

走进课堂听课,大多教师往往会被执教者以及少数,甚至个别学生的精彩表现所迷惑。教师及少数学生表现得十分精彩,于是乎,听者就觉得这节课是精彩的。其实不然。(1)细致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这些精彩只是少数,决不能代表多数,更不能代表全体。少数人的积极参与,替代不了多数人的被动接受。教师在与个别学生互动时,众多的学生在干什么?被动地听,甚至走神。我们常常有这样的困惑:某某教师的课堂教学挺好的,可是每次检测的质量却不怎么样,“垫底”的分数很不少。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跟教师在课堂中“挂一漏万”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有抓住课堂里的每一个学生,有很大的关系。(2)深入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很多课堂的精彩完全是浮于表面的,只是听者视觉、听觉上的热热闹闹而已。一篇文章,或一堂课的教学,其实相当于森林中的一棵树。独木不成林。树,只有放在森林这样的背景里,才有意义。教师在备某篇文章或某一节课时,完全有必要把该教学内容放在整个单元、整册书、整个年段、整个学段里去思考,而不是孤立起来看。当前,很多教师没有课标意识,课标似乎成了空洞的、没有实质用处的、可有可无的产物。课标,顾名思义,就是课程标准。其点明了课程的性质、意义、地位,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等,是纲领性文本,给我们平时的教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提出了达成标准。迷失了方向,模糊了标准,教学只能成为无本之木,只能不着边际地“漫天遨游”,于是课堂上便有了很多不切实际的、假的、肤浅的精彩。3.互动单一,气氛沉闷

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之间多边互动的过程。在这四个因素中,教师与学生作为最直接的对话“双边”,其对话形式怎样,其对话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纵观传统教学,师生单边对话充斥着整个课堂。于是乎,教师成了课堂的核心,所有学生都围绕着一名教师转。于是乎,教师成了圆的圆心,努力把很多话题分别分给每一个学生。于是乎,教师“以一当十”,如果班级里有四十名学生,话题共三十个,那么平均每一个学生还不到一次对话机会。而且班级里思维活跃的学生善于抢占先机,这就造成了严重的“贫富不均”。于是乎,班级里,能力强的变得更强,能力弱的变得更弱。

我们需要明白,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而不是核心。教师提供的话题,是一个“球”,教师不应处在中心的位置,而应该把“球”抛给学生,让“球”在学生与学生之间不断传送。这样,学生的展示机会大幅增加,能力就会得到大幅提升。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创设出有效的生生互动局面。

4.知识本位,目中无人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然而,教书的最终目的是育人,是促使人主动、健康、和谐地成长。当前,课堂中“知识本位”“成绩至上”“目中无生”的现象已司空见惯,众多人也是见怪不怪了。这样的课堂,似乎是为了完成教学内容而存在,而不是为了教室里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的发展而存在。当前,教育教学研究机构的设置也逐步让一些有识之士质疑:为什么研究“教学”的机构多如牛毛,且“权力”巨大,而研究“育人”的机构却少之又少,且“权力”微弱?大大小小的教研室,组织着大大小小的教研活动,其更多的是研究“教的行为”,却较少研究“学的有效策略”,更多的是研究某课怎么教,却较少研究如何组织学生学,研究如何让学生脱离了教师也能主动地学以及会学。

书本是“死”的,人是“活”的。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需教。因此,教学,目中有人才是第一位的。教学的过程,就是不断导之以学习方向、明之以学习意义、授之以学习方法、激之以学习动力的过程。教学就是不断让学生在离开了教师之后,也能主动且有效地学习的过程。

二、高效课堂的特征 1.高效课堂模式举例

先看看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提出的六步教学法。(1)定向。就是确定这一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2)自学。不懂的地方,留待下一步解决。(3)讨论。前后左右每四人为一组,把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互相讨论;讨论也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答题时去解决。(魏书生老师的课堂也大量采用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4)答题。立足于由学生自己去解答疑难问题。由每个学习小组承担回答一部分问题,如第一组回答第一段中的疑难问题,第二组回答第二段。这样,疑难之处越来越少。最后由教师回答,解决剩下的疑难问题。(5)自测。根据“定向”指出的重点、难点,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由学生拟出一组十分钟的自测题,由全班学生回答,自己拿出红笔来评分,自己检查学习效果。(6)日结。下课前,每个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口头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和主要收获,在不同类型的学生中选一两名单独总结,使学生接受的信息得到及时的反馈。

接着看看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1)提示课堂教学目标(约1分钟)。采用小黑板、投影、黑板公布目标,让学生总体知道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2)指导学生自学(约2分钟)。设计问题链,写好投影胶片。(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约5~8分钟)。学生自学,教师了解学生自学情况,端正学生自学意识。(4)检查学生自学效果(约6~9分钟)。让中差生、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5)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8~10分钟)。操作:①学生观察板演,找错误或比较自己做的方法、结果是否与板演相同。②学生自由更正,各抒己见。③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及更正的道理。④指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以后的运用。目的:①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就让他们自己解决,真正找出哪些是需要教师引导、点拨的问题。②通过讨论、教师点拨,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6)当堂训练、批改(不少于15分钟)。操作:①布置课堂作业。②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③批改部分已完成的学生作业。目的:通过完成课堂作业,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

再看看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他们提出了“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即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分组合作——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展示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魏书生、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高效课堂的共同特点是:从过去的以讲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从以个体为主转变为以合作学习为主,从讲授型转变为学习型。他们改变了传统的教在前、学在后的流程,先揭示课堂学习总目标,接着学生在各个小目标指导下自学,然后小组交流,之后教师点拨,最后当堂巩固及小结。揭示目标这一环节,使得学生的努力有了明确的方向,于是学生学习就会变得积极主动,而且达到目标后就有了一种成就感。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探究这样的环节,使得学生化被动为主动,而且人人投入,人人参与,人人训练,大面积提高了课堂效益。面向全体当堂巩固这一环节,又使得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稳打稳扎,都有收获。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运用一定的策略,让课堂里的每一个学生,在每一点时间里都能够有效地动起来,并且获得应有的发展。

有教师可能会问:我很善于讲,娓娓道来,精彩生动,学生听得兴味盎然,难道课堂里的学生不是有效地动起来了吗?

师善讲,生爱听,其实未必是高效的课堂。美国学者通过调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学习时,能记住读的10%,听的20%,看的30%,说的70%,做的90%。由此可以看出,纵使教师讲得再精彩,也要少讲,而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学习、去感受、去动手。

2.高效课堂的基本特点

总结上述课堂教学改革名家、名校的教学经验,以及众多优秀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发现,高效课堂都具有如下四个共同特点。(1)重目标引导。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之所以积极主动,是因为学习者感受到问题和刺激,为自己设定了目标。学生一旦明确了课堂学习目标,知道了“何去何从”,积极性便被调动起来,学习自然高效。

(2)重学生自学。学习者本身就有建构知识的潜能、动机和可能性。“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需教。”因此,教师的最重要职责就是去发现学生本身就具有的建构知识的潜能,并不断激发、培养,让学生建构知识的能力日渐强大,从而实现“教的最终目的”——“不需教”。(3)重当堂训练。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获得,主要不是靠教者的口授,而是靠学习者的及时训练,即亲身体验。体验式学习认为,学习是指从阅读、听讲、研究、时间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美国学者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一个人学习时,能记住读的10%,听的20%,看的30%,说的70%,做的90%。(4)重合作学习。囿于中国国情,大班额教学是普遍现象。于是课堂上容易出现较多学生被忽略的现象,而小组合作学习却可以较好地弥补这一不足。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生生互动,为小组中的每一个学生创造了大量的在小组中表达、探讨的机会;一方面营造了热烈的、向上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感染着小组里的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不再感觉学习是枯燥的和令人厌倦的。

重目标引导、重学生自学、重当堂训练、重合作学习,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良性效应: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会变得积极主动,也减少了教学消耗;学生提前自学,课堂上有备而来、有的放矢,听课效果自然高;学生在课堂中练习,能及时巩固,且及时反馈,自然学得扎实;在教师指导下合作学习,则可以形成良性氛围,并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

低效分析 篇5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低效问题

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掌握英语已经成为现代化人才必要的工作之一。因此,国家正在全力推进英语教育,要求进一步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

一、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低效问题的产生

首先,农村的教育情况不容乐观,多数家长对英语的重要性不够了解,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

其次,农村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较差,多数农村地区在初中才正式开展英语教学,导致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较差。

再次,农村初中的英语师资力量较差,教师并没有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也没有针对农村学生的英语基础和能力制订有效的教学计划。最后,虽然在现代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初中的师资力量得到提升,但仍旧不排除教师个人素质与能力较低对教学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如何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针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客观问题,学校、教师以及国家应该相互合作,发挥各自的力量进行提效。

从国家的角度而言,国家需要进一步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要利用相应的政策吸引优秀的教师前往农村初中任教,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有力调控。同时,在政策的引导下,农村地区的家长和学生才能提高认识,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英语学习。

对于农村初中学校来说,学校领导要重视初中英语教学,要优化师资队伍,通过积极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与能力。

同时,教师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引导者与组织者,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在这种背景下,教师才能针对农村学生的基础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才能突破教材的束缚让农村学生获得真实的提升。此外,教师素质与能力的不断提升才能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现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农村教育质量相对落后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是制约教育公平的主要障碍。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端正自身的认识,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并利用更有效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这也需要国家和农村初中从整体上进行调控,推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体育教学低效行为分析 篇6

一、忽视课前准备, 影响课堂效率

体育课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在于: 体育课要依存于外在的环境来实现教学目标, 如学校的场地建设、体育器材的选择、班级人数的多少、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等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小学生正处于容易情绪化的时期, 所以场地的布置是否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对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另外, 体育器材也要满足每个学生的课堂需求, 否则直接导致课堂效率不高的现象。例如, 在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进行运球练习, 此时有学生跑来告诉教师, 他们没有球可练, 球被其他同学分完了, 然后教师又要返回器材室为学生重新拿球, 这时候教师就需要要清点一下人数, 以防再出现这样的现象。这种因器材准备不足反复拿取器材的现象, 无疑会使学生失去课堂活动的兴趣, 且对于课堂有效性的发挥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因此,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教师需要把握好课前和课堂中的各个环节, 在体育课开始之前, 教师不仅要备器材、备学生, 还要备课堂中可能临时生成的教学环节, 另外学情的掌握、体育场地的适宜性等各个方面都要精心地准备, 避免出现课前准备上的失误, 造成体育课堂低效行为。

二、淡化教学重点, 造成课堂冗杂

体育课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可谓形式多样, 但是在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地发挥, 才是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发挥; 学生是否在课堂中学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或者是技能, 才是检验课堂有效性的标准。而教师在课堂环节设置上的重形式、轻内容将是构成体育课堂低效性的一个主要因素, 突出重点的教学内容才是课堂凝聚力的基础, 离开了教学重点的课堂无疑是一场走马观花的游戏。

例如, 在排球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学生准备活动后, 便开始了关于排球教学的很多活动, 如垫球、传接球、扣球等训练, 还安排了小组之间进行排球赛。虽说比赛对于学生参与课堂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是在一节课的时间里, 学生在各种排球知识的学习中倍感乏力, 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学了些什么, 似乎只有比赛才是他们这节课印象最为深刻的内容。教学的灵魂在于一节课的教学重点, 没有重点的教学活动即便是面面俱到, 也不能将课堂提升到到一个有效的高度。因此, 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凸显出一项技能的重要性而强化练习, 找出课堂教学的立足点,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低效行为的发生。

教学目标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是统领性的, 只有在教学目标下衍生出的教学重点中安排教学环节, 才能使课堂在一个具有凝聚力的中心中发散课堂内容, 进而避免因为缺少教学重点而出现课堂低效行为。

三、忽视课堂管理, 致使课堂无序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学生的自主性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 但这并不代表教师在整个课堂活动中就完全地放手给学生, 尤其是体育课堂, 没有教师的管理, 学生很可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制力很差, 他们很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迷惑,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 在允许学生思想和行为自由发展的同时, 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化和引导, 唯有此, 学生才能在教师的指引下朝着身心健康的目标前进, 学生的主体性也才能在适当的指导下得到充分发挥, 体育课堂更是如是, 教师必要的管理尤其重要。

例如,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 有的教师为了突出显示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中为学生准备了多种器材来供学生进行个性展示, 如篮球、排球、跳绳等, 而这项要求的设定初衷虽然是为了学生的自由发展, 突出主体意识, 但是教师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教师引导的作用, 当学生在自由活动的同时, 课堂也出现了无序性, 如教师还没开口, 学生就将自己喜欢的器具抢玩一空, 甚至有的学生因为没有抢到器具而争吵不休, 在这种无毫无秩序可言的课堂, 何谈有效?

在新形势下师生关系的构建中, 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也要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体育教学中不能将学生放任自流, 恰当的课堂管理, 对于课堂有效性的发挥至关重要, 教师在设置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不要使课堂陷入不能控制的境地。体育教师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控能力, 使课堂中师生之间的角色演绎得更加精彩。

学校德育低效现象的教师问题分析 篇7

一、德育实效和德育低效的内涵

德育实效是指德育工作成功率, 或者说是预期目标任务的到达度与完成率。它包括德育效果和德育效率两个方面。德育效果是指在一个德育过程结束后德育工作所得到的结果。德育效果可分为三种类型:正效果型、零效果型和负效果型。而德育的实效性, 既是指德育的内在效果, 即德育的要求能够顺利地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也指德育的外在效益, 即德育通过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学校德育的实效性还表现在德育效率上, 即以一定的人、财、物、时间投入获得最佳的效果和最大的效益。德育的效果、效益和效率共同构成了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基本内涵。本文将德育实效理解为学校德育的实际达到目标与期望目标或预设目标之间的吻合程度, 即学校德育工作对社会、家长的期望值和要求的满足程度, 学校德育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道德发展、心理健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校德育投入获得的效益高低。而德育低效主要是指学校德育没有满足社会和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期望和要求, 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成效与既定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学生品德和心理问题突出, 道德失范现象严重, 学校的德育工作没有实现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心理健康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目标, 没有体现以学生道德成长促进社会道德进步的社会责任, 学校德育工作虽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和时间, 但收效甚微。

二、学校德育低效之教师问题的成因分析

1. 教师德育观念存在问题。

教师德育观念是教师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形成的对相关德育现象的主体性认识, 具有这样一些特征:首先, 这是一种主体性的, 个别化的认识;其次, 对特定的教师而言, 个体的德育观念是一种真理性的存在, 尽管这种观念很可能是错误的;第三, 教师的德育观念具有明显的情感性和评价性。教师的德育观念在其界定任务和选择认知工具去解释、计划、决策和完成任务中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对其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有显著的影响。教师的德育观念对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是通过影响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实现的, 具有间接性的特点;但是, 由于教育观念与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的关系是直接的, 教师的德育观念因此也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现代教师的德育观直接影响其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 进而影响学生德性的发展。调查发现, 受其思想观念的影响, 在具体的德育工作中, 教师的所作所为已很难适应当今时代的变化与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

2. 教师德育责任意识淡化。

教师的德育责任意识与德育成效密切相关, 德育责任意识强则勇于承担育人职责, 能够积极主动地完成德育工作, 更新道德知识, 提高道德修养和德育技能,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反之, 德育责任意识淡化, 对德育工作态度敷衍, 甚至推卸德育责任, 则德育成效必然低下。很多德育教师对德育工作的应付心理十分普遍, 重智轻德思想严重。

3. 教师自身品德危机。

教师是社会道德的代言人, 是相对于学生而言的道德“成熟者”, 学生由于身心发展及道德尚未成熟, 是道德规范的接受者、被熏陶者。教师以自己的心灵去碰撞学生的心灵, 以自己的人格去熏陶学生的人格, 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的言行, 以自己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品德高尚的教师更能教育出品学兼优的学生, 一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如果时时处处注意规范自己的行为, 把握正确的评价标准, 使学生从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体会到教师的艺术, 教师的人格, 教师的境界, 教师的目标, 就能直接或问接地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人文失落带来的负面影响作用下, 社会风气逐渐发生了改变, 对教师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市场经济下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对教师的道德观念形成了强大的冲击, 降低了教师德育实施的成效, 引发了社会舆论对师德的质疑, 师德危机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的剧烈变革和人们观念的更新, 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为人师表的道德榜样作用遭到质疑,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在下降, 制约了教师德育工作的成效。

4. 教师德育素养不足。

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由外到内, 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道德成长过程中, 学生会遭遇一系列的道德冲突和道德困惑。要有效促进学生道德的成长, 学校德育必须和学科教学一样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 必须要有明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 借助有效的手段方法才能满足学生道德成长的需要。专门从事道德教育工作的教师应该对道德的本质有所研究, 对道德的适当领域有必要的合理的理解, 而且在道德教学上受过专门的训练。在当前学校德育中, 教师在德育素养存在的不足也使学校德育难以收到实效。

三、解决学校德育低效教师问题的策略

1. 更新教师教育观念。

要解决学校德育低效的教师问题, 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素质, 更新教育观念, 重视学生德育, 以德育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坚持教书育人, 以实践活动促进学生道德成长, 才能有效地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 但不能说人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德育首先所倡导的正是在当今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社会里, 人们把道德作为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积极的手段, 通过道德教育, 道德主体充分发挥其合乎理性与人类价值的道德自主与自觉, 从而实现人类总体道德的超越, 这不仅符合人类道德的发展规律, 也符合时代的社会发展规律。通过德育, 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思想道德品质, 而良好的道德品质可成为知识、能力的催化剂和成才的内在动力, 不仅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正确的目标导向和动机、积极的态度和情感, 也为学生在价值观的取向上提供导引和规定, 帮助学生抵御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不良诱惑与影响, 指导学生进行价值实践行为, 最终促使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

2. 改善教师生存状况, 激发教师职业热情。

国家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 并确保教师工资足额按期发放。重视教师的健康状况, 国家应逐步建立并实行教师定期健康检查制度, 在完善医疗保险保障制度的同时, 对教师因病住院可以考虑设置“绿色通道”, 包括就医、教师的临时补充、教师疗养等, 都要有明确的规定, 切实予以保障。只有彻底解除教师因经济困窘而带来的精神压力和后顾之忧, 从而稳定教师队伍。使教师爱岗敬业, 体验职业生涯的乐趣以及由此产生的价值体验, 使职业角色功能和潜力充分有效地发挥, 为教育的发展做贡献。

3. 完善教师培养与进修制度, 提高教师素质。

在学校德育低效现状下,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道德知识陈旧, 德育方法落后, 缺少对学生心理和品德发展规律的认识, 对社会主流道德意识把握不清, 忽视社会道德要求, 对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文件理解不到位, 这些教师因素制约了德育成效的提高, 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加强培训指导, 完善教师德育培训制度, 提高德育培训的实效, 切实保障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需要。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课程设置和课程指导, 在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中增设德育课程, 如与德育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文件的专题解读和学习、师德师风学习、社会道德发展的认识学习、学生心理学、道德教育的科学理论学习、德育实践探讨研究等等内容, 开设的德育课程结合学生实际道德问题, 有助于教师解决自己在实际教育中碰到的德育困惑和教育难题, 能给教师提供一定的育人指导, 同时可强制性规定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一些德育必修课程, 要求授课教师严格把关, 认真考核, 不搞形式主义, 以此增强德育培训实效。

4. 采取有效措施, 缓解教师角色冲突。

社会转型时期教师角色冲突的加剧, 既与教师角色活动的外部环境, 包括社会大环境与学校小环境的急剧变化有关, 也与教师自身的角色认识不清及角色行为失范有关。社会应为教师创造宽松的环境, 通过多种途径指导人们正确认识教师角色的特定职能, 营造支持教师职业威望的社会心理氛围, 不过分夸大教师的作用而对教师产生过多的不切实际的角色期望。通过提高教师的实际社会地位, 尤其是提高教师的劳动报酬, 正视教师劳动的价值, 以缓解由此而引起的教师角色冲突。与此同时, 教师自身应增强角色适应能力。同样的工作负荷, 对于一个自我效能感高、热爱教育教学事业、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和寻找多种途径解决问题的教师来说, 更能够使用有效的应对策略, 从而避免自己因工作负荷过大而感到职业倦怠、主观幸福感降低。教师要善于处理角色间的冲突, 增强角色适应能力, 避免角色超载, 调适好各种角色要求, 扮演好每个角色, 以便适应新时代的角色要求。

参考文献

[1]孙学策主编.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案例研究.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低效分析 篇8

一、榜样教育的内在机制

榜样教育法是指教育者通过引导学生不断接近榜样的崇高品德、模范行为或优异成绩从而提高学生品德修养的一种方法[1]。在学校德育领域, 榜样教育的内在机制构成了榜样教育展开的客观依据, 而这种内在机制也成了反思榜样教育的逻辑起点。

我国学者李基礼认为, 以榜样示范活动和学习者行动的共同生活世界为基础, 以反思个体道德行为为条件, 学习者通过人所特有的社会心理特征———模仿心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 从而使榜样示范活动和学习者行动之间达成一种动态均衡。榜样特有的形象性和语言性满足了人类的模仿心理特征[2]。正是这样的内在规律构成了榜样教育在德育领域有效展开的内在机制。Kristjan借鉴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关于“羡慕”的论述, 进一步阐述了榜样学习过程中模仿心理的启动机制。Kristjan认为, 榜样学习中模仿行为基于羡慕心理, 个体因感知自己与榜样行为之间的差距而产生一种痛苦, 并在美德热情的激励下进一步转化为自己的品德行动。榜样教育若要使学习者产生一定的模仿行为, 涉及的条件包括个体对榜样行为道德价值的认知、自我行为与榜样行为差距的判断、个体的美德热情, 当三者的强度达到一定的范围, 道德实践所需的条件满足时, 个体就会表现出相应的模仿行为[3]。

然而, 榜样教育作为一种德育方法是以学习者美德的养成为旨归。学习者若只有模仿行为而没有将之内化为自我的德性, 榜样教育依然没有达到应有的德育效果。在美德伦理学看来, 品德是一个人在长期的伦理实践中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自我, 是一个人长期遵守或违背道德的实践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道德人格和道德个性[4]。关于德性的获得, 亚里士多德指出, “我们先运用它们而后才获得它们。这就像技艺的情形一样。对于要学习才能会做的事情, 我们是通过做那些学会后所应当做的事来学的。我们通过造房子而变成建筑师, 通过演奏竖琴而变成竖琴手。同样, 我们通过做公正的事情而成为公正的人, 通过节制而成为节制的人, 通过做事勇敢而成为勇敢的人”[5]。由此可见, 一个人的美德形成于且表现于他长期遵守的道德实践。因而, 榜样教育中学习者的美德也需要在长期的道德模仿实践中形成和表现。

基于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认为, 德育领域的榜样教育涉及从榜样确立到榜样教育内在转化和深化的过程。榜样的选择确立需在学习者和榜样示范活动的共同生活世界展开, 而学习者对榜样本身的认同、对自身道德行为的反思和对榜样道德行为的模仿则是榜样教育内在转化展开的过程。而榜样教育最终的德育效果须由学习者在长期的道德模仿实践中形成和表现。

二、榜样教育低效的表征

榜样教育作为我国学校德育领域的一种传统方法, 近年来受到颇多诟病。如近年来中小学“学雷锋”活动中出现形式化倾向并不少见, 有些敬老院的老人甚至不得不配合学生在活动当天被洗多次脸, 梳多次头。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苦不堪言, 也颇受社会质疑。学生往往能在学校要求下在“学雷锋”活动当天做出一定的道德行为, 却鲜有人在活动结束后继续践行, 更无法将之内化为自我的德性。

榜样教育是学习者从认同榜样的道德价值出发, 其德育效果最终体现在学习者长期的道德实践中。然而在我们的学校德育领域, 榜样教育却常常出现不尽如人意的情况。其一, 出现在学校德育活动里的榜样在真实性、可学习性上被学生怀疑, 学生在思想上就不认同榜样, 更不会在生活中践行榜样行为。有调查显示, 对社会上经常宣传的榜样事迹, 有近四成的中小学生认为榜样事迹被夸大;18.7%的中小学生表示敬佩, 但认为跟自己差距太大, 没法学;10.2%的中小学生表示无所谓, 跟自己无关;也有1.8%的中小学生表示反感[6]。其二, 在德育活动中学生被榜样的道德行为深深打动, 他们在思想上认同榜样却没有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榜样, 或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偶尔做出一定的道德实践。但偶尔的道德实践决不是一个人美德的体现。康德认为, “人之为人, 人之高于动物, 唯一充分体现于他的自由的道德实践”[7]。当学生在榜样学习中出现的道德实践是机械的盲目模仿行为或基于外在奖惩的行为选择时, 便仅是一种“合乎”道德的实践。

综合上述, 当前榜样教育尽管取得一定成效, 但不可避免两种情况:一是学习者对榜样产生怀疑, 榜样和榜样教育的形象同时受到损害;二是学习者认同并赞扬榜样, 但并不将榜样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支配自己的行动, 最终使榜样教育归于无效[8]。

三、榜样教育低效的归因分析

1. 榜样和学生生活世界存在鸿沟

反思当前的榜样教育, 可以发现, 我们确立的榜样和学生学习需求与认知之间存在着鸿沟, 导致了榜样不被认同。2011年5月,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关于全国少年儿童偶像与榜样的调查显示, 我国青少年对榜样的选择认同表现出明星化、平民化、多元化。中小学生提名的前10位榜样人物中明星占了一半;《感动中国》活动中平民化、人性化的榜样赢得了中小学生的关注与认同。此次调查还发现, 少年儿童认为老师、朋友等身边人才是排在第一位的榜样[6]。与调查结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我们为少年儿童树立的榜样往往离他们的生活十分遥远, 也极少将普通人作为榜样。学者俞学林对武汉出版社2001年版的初一教材《思想政治》中的榜样人物作统计分析发现, 教材中的榜样人物主要是科学家、政治家等著名人物 (130人) , 只有30人为普通人, 不足18%[9]。

正如学者指出的, 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的榜样教育中, 我们总是习惯于选择“高、大、全”的伟人、名人、英雄为榜样, 伴随榜样行为的结果却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流泪、流汗又流血的牺牲, 这样的榜样教育在歌功颂德的道德繁荣背后却隐藏着人们对于道德行为的质疑和规避[10]。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认同”是指个人与他人、群体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 不仅包括主体在内心感悟、心理意识、行为意志上同意、赞成和支持, 也包括在情绪上的响应、意愿上的配合和行动上的实践[11]。个体只有在心理上认同榜样的价值才会愿意在行为上模仿和学习榜样并主动建构道德的意义。

2. 榜样教育内在转化中主体性的缺失

(1) 重视外在控制, 忽视榜样学习发起的自觉性

榜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通过模仿不断接近适当的行为模式, 从而养成德性, 过一种有德性的生活。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幸福是人“合乎美德的灵魂的现实活动”, 作为美德的生活, 幸福也是内在和难以剥夺的, 其他的东西, 比如快乐、荣耀和财富都是外在的[5]。“出乎”德性的实践是基于个体的合理判断, 他自愿地做出合乎美德的行为只因它出于美德。在“合乎”道德的行为中, 名誉功利成为道德行为的最终追求, 外在的控制力量成了个体行为的主宰。榜样教育中树立的榜样人物往往都因其做出的榜样行为而被赋予极高的荣誉, 并伴随一定的物质奖励。丰富的激励措施却往往演化为学生学习榜样的外在控制, 如学生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往往只为了在美德评比中增加分数。一旦外在功利性的激励消失, “合乎”道德的行为也将不复存在。榜样教育中可以通过一定的外在奖励激励学生的道德实践, 但要形成学生的德性则更需引导学生认知道德实践的道德价值, 并将之和个体的幸福生活联系, 最终让榜样作为一种支配自己行动的精神力量。

(2) 重视榜样赞颂, 忽视个体实践中的创造性

我们知道, 榜样教育中, 存在于一定时空情境中的榜样首先要被学习者认同, 并在另一生活时空中通过模仿接近榜样的道德行为。道德实践的时空转换是榜样教育无法规避的问题。德国人类学家武尔夫认为, 教育过程可以理解为一个模仿的过程, 这里的模仿不是效仿, 不是模拟, 而是在润色和发展中将创造和形变统一起来形成建构化的模仿[12]。道德实践的时空要求使得学习者在学习榜样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境对榜样行为重新建构, 在自我的创造性实践中养成德性, 而不是机械地生搬硬套。但在现实的榜样教育课堂中, 却往往只重视呈现并赞颂榜样行为以图感动学生, 进而让他们理解榜样行为背后的意识形态、社会规范及美德品质, 而忽视榜样行为所处的时空条件, 也忽视了引导学生在另一情境中的创造性实践。

(3) 重视运动式学习, 忽视道德实践的延伸性

一个人的德性形成且表现于他长期遵守的道德实践, 榜样教育要想促成学生德性的内在养成也只有在学习者长期的道德实践中进行。对榜样行为的一次简单模仿并不会取得真正的教育效果, 这样的模仿行为更多沦为形式主义。但反观今天德育领域中展开的榜样教育, 更多的是运动式的学习, 将榜样学习狭义化、庸俗化。如今天依然流行的学雷锋活动, 许多学校只是将榜样学习简单化为活动当天的街道服务等, 却忽视了雷锋精神本质的道德核心, 学生在活动结束后也没有持续进行自己的道德实践, 结果声势浩大的榜样学习活动并没有形成期待的教育效果, 反而容易误导学生。

四、提高榜样教育实效的措施

1. 合理选择与宣传榜样

对榜样的心理认同是学习者模仿榜样并进一步产生符合教育者期望的教育理想的心理前提。在确立榜样时, 一方面我们要结合儿童的生活和心理需要选择, 在传统榜样的基础上注重当代儿童的心理需求, 选择被他们普遍认同并愿意学习的榜样, 做到学生需求与社会规范的对接和协调, 如上文调查中提到过的偶像及儿童身边的同学、教师、家人等。另一方面, 在榜样的宣传上做到不神化榜样, 不拔高不掩饰, 将合乎人情的榜样呈献给学生。这样的榜样及榜样事迹以日常的方式融入学生生活, 在感同身受中被学生接受和认同, 才可能产生我们期望的教育效果。

2. 重视学生榜样学习的自主性

在道德实践中, 个体得以在合理判断、选择的前提下自愿践行一定道德行为的前提是“自我”的存在。个体清楚并愿意践行德性, 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和调整之前的判断, 形成新的创造性的道德实践。学校德育领域的榜样教育期望促进学生美德的形成, 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德性的人是具有道德理性并能“出乎”道德践行的个体, 而这样的个体实际上也是能在复杂情境中创造性践行德性的人。

近年来, 随着德育领域对生活德育、德性实践讨论的加深, 传统的知性德育受到人们的质疑, 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德育中可以忽视道德认知的重要性。实际上, 道德认知是个人品德形成发展的知识与智力基础, 一个人若要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德主体, 必须具备充分的道德理性思维能力[13]。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实践情境往往是复杂而充满变数的, 这需要学习者具有面对复杂情境的理智判断能力, 而不是人云亦云, 盲目跟从或屈服于外在强迫。因此, 在学校榜样教育过程中, 我们同样要重视学生个体品德认知的奠基, 而不是一味强调在直观的日常生活中展开榜样教育。

再者, 榜样教育要弱化奖励制度对学生行为的控制引导学生体悟道德对自我存在的价值。目前, 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诸如“美德少年”评选等形式丰富的奖励制度。不可否认, 这些奖励制度对于激励学生参与道德实践具有不错的效果, 但就道德形成的长期视角来看, 奖励制度运用不当则会将学生引向功利式的伪善行为。当个体为名利而非自我践行道德行为时, “自我”便也不复存在。道德行为作为一种人的生活实践, 是个体对于生命意义和个人价值的探寻与追求, 它关乎人的幸福生活。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 意义在于体认一种自我生命的旨趣。因而今天的榜样教育不仅要改变传统榜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苦行僧形象, 同时要弱化控制, 将榜样教育和个体的幸福生活相联系。

此外, 榜样教育还需重视学生道德实践的创造性。榜样学习源于人类的模仿心理, 但正如武尔夫指出的, 教育过程中的模仿不是简单的仿效与模拟, 而是一种创造性建构化的模仿。因此, “依样画葫芦”式的复制不应该是榜样教育过程中学生对榜样行为的模仿方式。传统的榜样教育重视对榜样身上体现的意识形态、道德价值的灌输学习者的任务似乎就是复制行为, 因而也出现了一些青少年学习见义勇为行为而造成悲剧的现象。榜样行为发生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时空条件,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需依赖另一种境遇条件。引导学生对行为的境遇作理智分析与判断, 在现实的时空条件下做出对榜样行为的创造性模仿, 也是今天的榜样教育需要重视的问题。

3. 引导延伸个体的道德实践

传统的道德教育注重道德知识的传输, 在榜样教育领域往往也只注重对榜样行为的宣传却忽视学生的道德实践。由此造就的教育效果也往往只是学生认同榜样却不能将之内化为自己的德性, 若榜样宣传不当甚至连认同都无法达成。在榜样教育中, 学校和教师有责任为学生提供并引导学生发现广泛的道德实践机会, 使他们在复杂的道德实践现场把握道德关系, 在理性分析选择的基础上模仿榜样的道德行为, 并在这样的道德实践中促进德性的内在生成。“纸上谈兵”式的榜样学习以及短期“运动式”的榜样学习都无法真正促成德性的养成, 个体只有在长期的道德践行中才能生成德性。

低效分析 篇9

一、课堂中出现的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

1.学生合作意识不强。在实施过程中, 有些学生只顾自己思考, 没有融入到小组中, 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 教师设计的活动只停留在表面的独立学习层次上, 小组合作的优势没有出来。另有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在实施活动过程中讲一些与主题无关的话题, 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2.小组成员任务划分不合理。有些学习小组由于人员分工不合理, 基础好的同学成为小组形象的代表, 而那些性格内向、基础薄弱的同学多数时候沉默不语作看客, 久而久之, 使合作仅仅流于形式, 而达不到预期效果。

3.教师评价不全面。教师在对合作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时, 往往把评价和奖励过多地集中在有优秀学生的小组, 肯定的眼光、赞许的言语、发言的机会都投向那些发言积极, 甚至为课堂增光添彩的学生, 而那些基础知识薄弱、思维敏捷性稍逊的学生由于没有受到教师的关注往往失去发言、表现和被肯定的机会。另外, 当个别学困生回答出现错误时, 有些教师不是批评就是训斥, 导致这些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热情。

4.学生合作不充分。在实施小组合作时, 有些教师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 不敢留给学生充分思考和讨论的时间, 当个别小组展示了自己的成果后, 就根据自己的教学流程匆匆结束任务, 按部就班地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很多问题的讨论仅仅停留在表面, 个别学生没有达到真正内化理解, 但为了所谓的“任务”, 只好被动地接受别人和教师的观点与看法。长此以往, 学生对合作学习就失去了兴趣。

二、解决策略

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为了让他们很好地融入到小组合作学习, 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 我们必须教会他们一些技能。一是教会学生搜集资料。一般来说, 教师设计的合作内容是有一定难度的, 需要学生课前搜集一些相关资料才能解决。二是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倾听是获取知识和收集信息的重要途径。倾听能力的缺失会给学生的学习以及知识的传播带来极大的阻碍。在小组讨论过程中, 小组成员要轮流陈述自己的意见。三是教会学生学会讨论。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师在向学生出示了问题后, 要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让学生梳理自己的思路, 明确自己的观点, 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表达。

2.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科学合理的组建学习小组是实施高效课堂的第一步。学习小组的组建并非简单的把几名学生放在一块, 而是要根据小组成员的特点合理搭配, 把具有不同能力优势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当开展合作学习时, 同学们就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分析、思考, 有助于同学们应对这种真实的社会生活。这样的组建方式, 既能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 又能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3.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 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内容应具备:一是选择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实施合作。小组合作交流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讨论价值、有一定的思维含量, 问题要靠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吃, 如当学生个人探索有困难时、学生意见不统一以及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这样的小组学习可以解决个人自主学习中无法解决的问题, 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团体的智慧大大超越个体的见解。二是选择开放性的问题实施合作。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 能引起学生积极讨论的兴趣, 同时又留给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 将学生引入最佳状态, 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未知欲, 刺激他们讨论和合作的热情。

4.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教师及时恰当的评价是学生进步的“催化剂”。而合理、科学的评价方法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课堂“活”起来。首先, 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宽松愉悦的交流氛围, 对每一位发言者都给予感情上的支持, 同时运用丰富的语言如“你能行!”“相信自己就是最好的!”等加以鼓励, 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其次, 小组评价采取加分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分数, 如学困生和学优生正确回答了同一个问题, 在小组加分时可以给予6分至1分的分数, 这样可以让每个孩子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 享受成功的快乐, 同时也能实现小组内帮优扶差, 共同促进;小组间相互竞争, 共同提高。

低效分析 篇10

关键词:高中历史;无效提问;盲目呈现

许多人觉得高中历史的内容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所以从心理上没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往往沿袭传统的背诵和说教方式,这就造成了课堂低迷不振。为此新课改以来,要求我们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方式,许多一线教师也纷纷学习其他优秀同仁的经验。然而,课堂的本质是互动、多变的,需要我们随机应变,但是许多教师只是学到了教学方法的外壳,不能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整合,这就造成许多低效教法。鉴于此,下面我就结合当前常见的高中历史低效教法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议。

一、肤浅提问及改进策略

问题是启发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索的导索,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在知识的关键节点或者转折点进行设问启发,这样便于连贯知识,启发学生抓住主要矛盾深入分析,探索历史原理。但是,许多教师的提问往往不能抓住重点,或者不能有深入的启发意义。

例如,有位年轻的老师在教《鸦片战争》时,先让学生阅读文本,然后这样设置问题:“鸦片战争是哪一年发生的?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以什么为标志?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三个问题看似步步提升,但是这是初中历史的思维,并没能深入到启发学生思考其中的历史规律。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具体改进:课堂伊始我们先结合学生比较熟悉的关于“鸦片战争”的影视材料激发兴趣,然后再给出相关材料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这样做足铺垫后,我们再提出思考性问题:(1)是什么国际国内因素促成了鸦片战争呢?(该问题旨在让学生分析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2)鸦片贸易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让同学们深入了解鸦片贸易的危害)(3)鸦片战争分别对中英两国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这样设置问题,促使学生放开眼界,从大的历史背景进行对比和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历史思辨方法,有效提升课堂实效。

二、材料呈现混乱及改进策略

历史现象出现往往有其复杂的背景,我们需要通过大量的历史材料来让学生分析其必然性和偶然性,这样才能让学生通过体验掌握对历史规律的分析方法。然而,经验不足的历史老师,往往不加分辨地将相关材料堆砌一通,这样就无法突出重点,不能让学生通过分析掌握知识。

还以《鸦片战争》教学为例。有的老师为了激活课堂兴趣,可能会借助影视材料,但是如果选材不当,可能将学生引入到其他话题中。比如,有位老师想引导学生鸦片战争给中英两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时,没经筛选就通过多媒体给大家展示出了鸦片战争前的鸦片贸易的相关材料,这样的话学生经过分析可能得到的是鸦片贸易给中国带来怎样的损失,这就偏离了主题。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选取材料一定要能抓住主题,所以,针对该问题教学我们需要呈现的材料是鸦片战争后给大清直接上造成怎样的失败,在间接上催生了怎样的改革;英国方面我们要给出鸦片战争前后对中国的贸易数据,让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让英国获取了怎样的长远利益。

概括地说,历史资料比较繁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我们一定要事先筛选,让材料的呈现直中主题。这样才能让学生抓住主要矛盾,通过思考、对比和讨论,掌握对应的知识和分析方法。

三、纷乱的讨论及改进方法

课堂的本质就是师生多边互动探析知识生成的过程。对于历史这样开放性的学科,我们不能沉浸在灌输和背诵里,我们要注意设置话题让同学们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同学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吸取他人的长处,从而完成知识深化和拓展。但是如果我们把握不好,历史讨论课可能就会纷乱不堪。

有位教师曾设想通过下面的问题让学生以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鸦片战争:“当大清开展禁烟运动时,鸦片战争打响了,但是这次战争不仅仅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而斗争,它是要改变英国和大清之间商务关系和国际地位的斗争的开端。”问题一出,学生的热情很高涨,顿时分成了两派进行讨论,但是到课堂最终也没能讨论出实质性的结论。这其实是教师没能对讨论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引导,遇到需要讨论的时候我们应该先指导学生从哪些角度去分析和讨论;点评时,不仅要给出结论,指出两组切中肯綮的论据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大家分析这种题型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通过学习分析和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我联系多年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对当前低效利用教学方法的分析与探索。总的来说,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借鉴优秀成果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班级学生认知实情,然后再结合教学目标设置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只有抓住学生认知和教学主题目标,我们才不会在课堂上迷失,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李定国.谈新课标高中历史改进教学方法[J].快乐阅读,2013(4).

通海县低效林改造试点成效分析 篇11

低效林改造是改善林分结构, 提高林地生产力, 发挥森林效益的森林经营措施。通海县低效林面积16275hm2, 蓄积703720m3, 占全县林地面积的37.89%。但由于人为和自然等因素影响, 导致树种结构不合理、林分质量差、效益低, 林分单位蓄积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严重制约了通海县林业的发展。

2 试点区基本情况

低效林试点区冬瓜园位于通海县四街镇四寨村民委员会二组;海拔2070~2210m, 坡度23°, 土壤亚类为黄红壤。年平均气温15.6℃。改造前树种为桤木, 年龄47年, 平均胸径24.2cm, 平均树高为16.8m, 每1hm2蓄积54m3。

3 改造方式

2~5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6个地块进行块状皆伐, 总面积18.3 hm2;6~7月林地清理、按1m×1.5m株行距规格沿等高线“品”字型整地, 打40cm×40cm×40cm的定植塘;7~8月进入雨季移栽柳杉袋苗, 每1hm2种植30株。10月雨季结束前进行补植补造, 确保当年造林成活率在90%以上。

4 成效分析

4.1 改造成本分析

采伐立木销售收入:118800元;造林支出:96250元;管护费支出:540000元。收支两抵缺口资金17450元, 缺口资金由上级补助解决, 实现收支平衡。

4.2 改造结果分析

2012年3月, 对改造成地块的林分因子进行典型抽样调查, 抽取20m×30m样地6个, 每个小班抽取1个, 其结果为:郁闭度9.5, 平均树高5m, 平均胸径6.9cm, 每1hm2蓄积0.25m3, 1hm2株数28株, 林下植被紫径泽兰覆盖度10%, 殖植层厚3cm。

4.3 经济效益分析

采用重置成本法进行评价, 是指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时按被评估资产的现时重置成本扣减其各项损耗价值确定被评估森林资源资产价值的方法。此法适用于未成林造林地上的林木资产与用材林幼龄林评估, 即按现在的技术标准和工价、物价水平, 重新营造一片与被评估资产同样的林分所需的资金成本和资金的投资收益 (利息) 利率为6%。经测算8年总收益合计:416164.7元。

4.4 生态效益分析

4.4.1 涵养水源功能。

评价方法:物质量评价用森林生态系统的蓄水效应来衡量其涵养水分的功能。Q=A×J×R, J=J0×K, R=R0-Rg;Q为与裸地相比较, 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分的增加量;A为计算区森林面积;J为计算区多年均产流降雨量。K为计算区产流降雨量占降雨总量的比例;R为与裸地 (或皆伐迹地) 比较, 森林生态系统减少径流的效益系数;R0为产流降雨条件下, 裸地降雨径流率;Rg为产流降雨条件下林地降雨径流率。生态经济价值采用替代工程法计算, 水库单位库容造价为6.1107元/m3。

参数选取:J0:根据通海县10年平均降雨量, J取800mm。K:根据已有的实测和研究结果, 南方区K取0.6。R:温带亚热带落叶阔叶林0.28、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0.39, 亚热带、热带常绿针叶林为0.36, 亚热带人工竹林为0.22, 人工植被取0.30。评价结果:改造森林面积18.3 hm2, 物质量39600m3, 价值量24.2万元, 即项目区年新增涵养水源的替代价值将达24.2万元。

4.4.2 土壤保持功能。

评价方法:AS=AP-AR;AS为水蚀主区的土壤保持量;AP为潜在的土壤侵蚀量;AR为森林分布区现实土壤侵蚀量。土壤表土平均厚度取0.5m, 利用公式ES=AS×B/ (0.5×10000ρ) 。ES为减少土地废弃产生的生态经济价值;AS为土壤保持量;B为单位农田年均收益, 取46.7元/hm2;ρ为土壤容重, 天保工程区取1.35t/m3。

评价结果:试点区土壤保持量为1283t/年, 减少流失土壤中的养分按氮、磷、钾3种元素含量1%计算, 相当于每年减少流失3种元素的肥料12.83t, 按化肥800元/t计算, 森林保肥效益的替代价值达10264元。

4.5 社会效益分析

通过低效林改造试点项目的实施, 可改善林分结构, 提高林分质量, 培育优质、丰产和高效的森林资源, 从长远看, 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显著。同时, 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巩固集体林权改制成果, 促进林业产业发展, 提高山区农民收入, 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山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低效林改造是改善林分结构, 提高林地生产力, 发挥森林效益的经营措施。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影响, 导致树种结构不合理、林分质量差、效益低, 林分单位蓄积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2004年, 通海县在四街镇四寨村进行了低效林采伐更新试点工作, 经过8年培育, 现已郁闭成林。本文通过低效林改成效分析, 为今后低效林改造提供科学的借鉴依据。

关键词:低效林改造,试点,成效分析

参考文献

[1] 毕宝德.资产评估实务[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5

上一篇:戏曲作品下一篇:语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