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导读

2024-08-24

语文导读(精选12篇)

语文导读 篇1

一、前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知道预习课文的重要性,也会在课前让学生先预习,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最后还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完成课文的学习。因此,老师应在课前设计出有指导性的导读提纲,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让学生胸有成竹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这样不仅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年来,我们就“如何设计有效的小学语文导读提纲”做了一些尝试。

二、小学语文导读提纲设计的原则

1. 合理性原则

一方面,导读提纲中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进行设计,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以感受学习的乐趣。如果难度太大,学生根本难以完成,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这个导读提纲就形同虚设。另一方面,导读提纲要体现导读的作用,让其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拐杖。导读提纲设计的科学、合理性直接影响学生的预习效果。如中年级的导读提纲要半扶半放,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扶墙走路”。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就可以设计些开放性、选择性、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选做,练就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层次性原则

导读提纲的设计要有层次性,能够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会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还要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体现学习任务的层次性。我们可以把小学语文导读提纲大致分为“生字新词”“整体把握”“深入品读”“质疑问难”四个部分。还可以根据不同教材进行调整,让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

3. 选择性原则

导读提纲应尊重学生不同的自学能力,设计可供学生选择的方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进行预习,让导读提纲真正起到拐杖的作用。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可这样设计导读提纲:

(1)我会读。一级:读通课文,做到准确无误;二级:读通课文,做到准确流利;三级:读通课文,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

(2)深入品读。一级:课文中哪些段落描写德国奇丽的景色?找出来读一读,从中你感受到什么?二级:“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说的是什么?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说说。三级:“美丽并没有改变”怎么理解?“如入山阴道上”出自哪首古诗?

这样有选择性的导读设计,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自己能够完成的题目,让学生能完成,愿意完成,乐意完成。

4. 重点突出性原则

小学语文导读提纲要体现语文学科的重点,老师要深入分析教材,引领学生学会把握文章重点,让学生的预习扎实有效,切实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课文是以“父母的爱”为主题的。这组课文重点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学习作者如何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来表现父母之爱,这组课文导读提纲的设计就要围绕这些重点展开。《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让学生找出描写父亲外貌、动作的句子,从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学会看病》一课,让学生找出描写母亲心理活动的句子,你觉得这是一个狠心的妈妈吗?为什么?……这样,学习重点突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小学语文导读提纲设计的模式

我们课题组老师对小学语文导读提纲设计的模式进行实践、分析、总结,把小学语文导读提纲大致分为“生字新词”“整体把握”“深入品读”“质疑问难”四个部分。

1. 生字新词

把课文读准确流利是学习课文最基本的学习任务,要做到准确流利就要自学课文的生字新词,导读提纲要教给学生借助拼音,借助字典的方法,这样学生就能把字读准确,还可以让学生把难记的字写一写。如《长城》一课就可这样设计:(1)借助拼音,你能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吗?家人听了,给你的评价是什么?(2)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不能理解的还有哪些?(3)生字中较难记的字有哪几个,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根据这样的导读设计,大部分学生基本能自学课文的生字新词,能完成把课文读准确流利这个基本的学习任务。

2. 整体把握

导读的第二个环节是引导学生学会整体把握文章。整体把握文章是中高年级学段要求具备的能力。因此,导读提纲的设计要引导学生从文章的大处着手,整体把握。如《长城》一课的设计:(1)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第几段写得比较详细,写了什么?看完课文以后,你知道了长城的特点是什么?(2)作者观察长城的顺序是怎样的,观察文中两幅图,你感受到了什么?画出文中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 深入品读

“深入品读”是导读提纲的第三个环节,也是难度较高的一个环节,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因此这一环节的设计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主旨、文章的结构、表达的情感等方面进行品读。还是以《长城》为例,细读课文第2、第3自然段,体会文章感情:(1)课文第2自然段写长城_,根据文中描述,在结构示意图上标出垛口、瞭望口、射口的位置。(2)在长城上,__着脚下的方砖、__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想起了什么,发出了什么样的感慨?他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再读一读第3段,想想自己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4. 质疑问难

质疑问难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老师在这一环节要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把疑难问题提出来。可以引导学生从课题质疑,从关键的词语质疑,从重点句质疑,也可以从课文的难点质疑。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学习主动性增强,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就更有效了。如《桥》一课,学生就从课题入手发问:“课文写的是人,为什么以‘桥’做题目?”一下子击中了课文的要害,接下去指引学生把握文章主旨就不难了。又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学生从课文内容入手发问:“课文中举了三个例子,只是简单介绍,为什么不具体写他们的发现过程如何艰辛呢?”学生已经注意到课文的写作方法,这也是这课的重点所在。

四、结语

实践证明,合理的导读提纲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拐杖,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不能忽视的一方面。当然,导读提纲的使用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之间的平衡,还需要我们探索出一种更合理、更科学的方法,教给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实现语文课程目标。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这就需要老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正如古人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福建省龙海市实验小学课题组提出了“小学语文导读提纲的设计研究”,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前预习,小学语文,导读提纲,自学能力,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素环.谈小学语文导读提纲的设计[J].教师,2015,(29).

语文导读 篇2

《家》导读

巴金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之一。《家》是巴金的代表作,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的第一部。它从1931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一部充分体现了巴金创作成就和风格的优秀作品,它充分显示出了巴金在现代文学小说创作领域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一、《家》的思想内容

小说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从表面看,高家“一家人读书知礼、事事如意”,家庭内部尊卑有序,礼法森严;但实际上,在这个大家族中处处都充满着激烈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为了争夺家产,陈姨太、克安、克定等打着维护家族荣誉和高老太爷的招牌,耍尽了花招。他们先是闹“鬼”,吓死了老太爷,接着又闹“避血光”,害死了瑞珏;他们很清楚是军阀混战,导致商场被毁,但却硬逼觉新赔偿股票的损失,并且在老太爷尸骨未寒时大闹分家。除此而外,这个封建大家庭挥霍奢侈的寄生生 活,还造就了一代整日只会挥霍无度,过着穷奢极欲糜烂生活的“败家子”,这在高家“克”字辈人物身上显得尤为突出。如高老太爷最喜欢的五儿子克定,不但嫖、赌、抽大烟、玩小旦样样精通,而且还骗取妻子的金银首饰去当卖,在外面私设公馆,蓄妓取乐。作品在揭露这个封建家庭罪恶的同时,还侧重表现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的摧残和迫害。觉新和梅本是青梅竹马、真诚相爱的一对恋人,只是因为双方母亲在牌桌上有了磨擦,就儿戏般地拆散了这对情侣,使梅在痛苦的折磨中悲哀寂寞地离开了人间。瑞珏是在陈姨太之流闹“血光之灾”的邪说中丧命的,她和梅一样,也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被封建礼教摧残的除了梅和瑞珏外,还有在高家做丫头的鸣凤、婉儿等。鸣凤只有17岁,就被高老太爷当做一件礼物送给了“死教会”的老恶棍、年已花甲的冯乐山做小,结果这位年仅17岁的少女被逼得走投无路,投湖自尽了。然而,鸣凤的死却没有使这场悲剧完结,丫头婉儿又很快被高家用来替代鸣凤,继续着人生的悲剧。

作品还表现了以觉慧为代表的一代觉醒了的青年同这个罪恶家族的斗争。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宣传革命思想的学生运动,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和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展开勇猛的战斗,最后,他们真正敲响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丧钟。

《家》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作品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 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同时,作品还以极大的 激情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以及他们与罪恶的封建家庭的决裂。

二、《家》的艺术成就

《家》在艺术上有着突出的成就和特色。首先,在人物塑造上,作品非常善于通过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心理,展示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 界,从而突出人物性格。如作品写鸣凤

投湖时的心理,就非常细腻,是全书极感人的篇章。它将一位年仅17岁的少女在即将走向生命尽头时的痛苦、惘然、哀怨、挣扎以及最终绝望,一层层真实细致地剖示出来,使读者从这位被凌辱的少女身上,看到旧制度摧残人性的罪恶,看到这位弱小者生命的宁折不弯。又如,作品写觉 慧在鸣凤死后的内心也极细致,作者还利用梦幻来剖示人物内心的隐秘,笔墨中透露出人物内心极度的悲哀与懊悔。除此之外,作品在塑造梅、觉新等人物时,也非 常注重采用细腻的心理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如,正是由于作品细致地写出了梅的内心,才使梅多愁善感的性格得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觉新是一位有着“两重人 格的人”,作品多处细致地剖析他的内心,表现了人物内心深处因受新思想的启发,对现实不满,又受旧思想的羁绊而最终不能或无力抗争的苦闷、矛盾,使人物复 杂的性格得以凸现。

其次,作品在结构上也很有特色。一般说来,一部作品所描写的人物多、事件多,就需要作家有精心结构的能力。这部小说全书描写的人物多达70人左右;作品所写的事件也相当多,如闹**、梅与觉新的感情悲剧、鸣凤之死、觉民逃婚、瑞珏惨死等诸多事件。尽管作品表现的人多、事件多,但由于采用了单纯明快地讲故事的结构方式,以事件为线索,以场面串连故事,便巧妙地把高家内外的各种人物、各种矛盾纠葛,同祖孙两代矛盾冲突这条主线 交织成一体,环绕作品的主题思想,有条不紊地分别展开,使作品故事情节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始终保持着庞大而紧凑、严密而不游离于主要情节的结构特点。

再次,《家》在语言上也同样体现着巴金作品的独特风格,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在作品中,作者无论是写人,或是叙事,甚至剖析人物心理,都是带着浓郁的感情色彩,这就使读者在领略人物命运时,一同体味到了作者的喜怒哀乐,使作品具有了格外 感人的情感力量。

《家》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当时,许多青年因为读了《家》而走向了革命道路。

《巴黎圣母院》导读

1885年6月1日,法国举行了一次国葬,有200万人参加,哀悼的既不是显赫的法国国王,也不是战功卓著的将军元帅,而是《巴黎圣母院》的作者维克多·雨果。他有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天衣无缝、美仑美奂”的“长篇小说中的莎士比亚”、“巨人般的作品”,这部小说就是《巴黎圣母院》。据说,一次他在参观巴黎圣母院时,在一座尖顶钟楼的阴暗角落里,发现墙上有个手刻的字:命运,这几个大写的希腊字母,经岁月侵蚀,黑黝黝的,深深凹陷在石头里面,观其字形和笔势,呈现哥特字体的特征,仿佛是为了显示这些字母系出自中世纪某个人的手迹,这些难以描状的符号,尤其所蕴藏的宿命和悲惨的意义,深深震撼了作者的心灵。作者左思右想,这苦难的灵魂是谁,非把这罪恶的烙印,或者说这灾难的烙印留在这古老教堂的额头上不可,否则就不肯离开这尘世。于是他开始了创作。由于出版商的逼迫,雨果只用了6个月的时间匆匆交稿。据雨果夫人的叙述,“他买了一瓶墨水和一大块厚厚的灰色羊毛披肩,把自己从头到脚裹了起来,把其他的衣服都锁在别处,免得自己忍不住要跑出去,他奋笔疾书他的小说,仿佛蹲监狱一般”。他除了吃饭、睡觉,从不离开书桌,终于赶在出版商规定的期限之前,完成了这部具有巨大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的小说。小说问世,很受读者的欢迎,一版又一版地重印,热销一空。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

一。他的一生曲折复杂,度过了19世纪六分之五的时间。目睹了拿破仑帝国的兴衰、波旁王朝的两次复辟、第二帝国的建立与崩溃以及第三共和国的建立。随着历史的进程,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戏剧、小说和理论著作,反映了19世纪法国的重大历史进程和文学斗争,在法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802年2月26日雨果生于法国贝尚松。父亲是平民出身,在大革命时期参加革命军,在拿破仑时期曾转战南欧,得过将军头衔。母亲是波旁王朝的拥护者,对年轻的雨果影响颇深。刚涉入文坛的雨果在政治信仰上是保守的,拥护波旁王朝,反对拿破仑。他曾在《读书乐》一诗中辱骂拿破仑是“蹂躏世界的暴君”,因此他多次获得路易十八给予的奖励和荣誉。

1824年查理十世上台后推行的愈来愈反动的政策与雨果追求的理想目标相去太远。人民的不满,自由主义思想日趋高涨,使雨果的政治态度开始有了转变。1827年,他的诗歌中开始出现了与复辟王朝唱反调、歌颂拿破仑的主题,同年,他发表的著名的浪漫主义理论文献《<克伦威尔>》序言》,猛烈地抨击了古典主义的盲目仿古的清规戒律,主张自然中存在一切,无论是丑还是美的崇高的,都可以成为艺术题材,并提出了美丑对照的审美原则,从而使这篇《序言》成为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宣言。《序言》的发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并使雨果成为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随后发表了包括戏剧《欧那尼》、诗集《东方集》《秋叶集》在内的一大批具有明显浪漫主义色彩的剧本、诗歌和小说,充满了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精神。1831年,雨果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的创作。这部小说把浪漫主义文艺观扩大到长篇小说领域,被誉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品,受到法国人民的珍爱,也赢得了世界读者的赞赏。

七月王朝建立后,对现实的妥协换来了雨果仕途上的顺利,当上了法兰西学士院的院士,成了议会中民主派的主要成员。

1848年的欧洲大革命震醒了雨果,使他的思想逐渐转变,坚定地站到共和的立场上来。1851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给自己带上了王冠。雨果反对他的独裁专制,并参加了共和党人的起义。起义失败,雨果遭到迫害,开始了长达19年的国外流亡生活。

流亡期间,雨果始终不妥协,坚决反对拿破仑三世的独裁统治。文学创作也随之出现一个新高潮,他的许多著名作品都产生在这个时期。1852年他出版了辛辣嘲笑拿破仑三世的小册子《小拿破仑》,并写成了揭露政变过程的《一个罪行的始末》。1853年发表了政治讽刺诗集《惩罚集》,表达了共和政体必胜的信念,抨击了拿破仑三世的独裁政权。诗集很快就被秘密传到法国,引起巨大的反响。长篇小说是雨果流亡期间的突出成就。脍炙人口的《悲惨世界》(1862)、《海上劳工》(1866)、《笑面人》(1869)都是这一时期创作的。其中,《悲惨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珍品,被人们誉为杰出的史诗性文学巨著。

1870年,拿破仑三世垮台后,雨果终于结束了流亡生活回到了巴黎。晚年仍旧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在普法战争中,他站在爱国主义立场上积极投入反侵略斗争。创作了一些反映人民斗争的重要作品,如诗集《凶年集》(1872),小说《九三年》(1874)等。

雨果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一生为民主和和平而斗争。他的创作是人类的宝贵文学遗产。他的鲜明的贯穿着人道主义激情和浪漫主义色彩的小说,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巴黎圣母院》的思想内容

小说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国路易十一统治时期宫廷与教会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英勇斗争的历史真实,无情地揭露了专横、残暴的封建王朝和阴险卑鄙的教会势力对善良无辜者的残害,揭示了在禁欲主义的压抑下人性的扭曲和堕落的过程。表明了雨果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精神和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

《巴黎圣母院》虽然是以中世纪的巴黎作为背景,但是它与19世纪30年代法国人民的生活与斗争紧密相连,整部作品弥漫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二、《巴黎圣母院》的艺术成就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最有代表性的浪漫主义小说,它以不同寻常的人物,奇特巧合的情节,强烈绚丽的色彩,显示了动人的浪漫主义风采。

1.离奇的情节,巧合、夸张、怪诞、富于幻想。

作者写的是15世纪的巴黎,小说的情节神秘莫测富于戏剧性,作者极尽夸张虚构之能事。法国平民女子居第尔的女儿被过路的吉卜赛女人偷走,这个吉卜赛女人扔下一个蜷缩成一团的小怪物在居第尔家里。这个小怪物便是后来的圣母院敲钟人卡西莫多。而那个被偷走的法国幼儿就是后来成为吉卜赛流浪女的爱斯梅拉达。她后来来到巴黎卖艺,在一个特异的场合下奇迹般地与奇丑无比的卡西莫多相遇。而这个又聋又哑又驼又瞎的卡西莫多竟然爱上了漂亮活泼的爱斯梅拉达。居第尔在失去心爱的女儿后最恨吉卜赛人,而她特别憎恨的爱斯梅拉达又是她的亲骨肉,这个失去女儿15年之久的母亲,在一个偶然的场合下认出了女儿。母女重逢的欢乐立刻又成了生离死别的悲哀,双双死在绞刑台上。这种想象丰富、曲折多变的情节大大加强了小说的戏剧性。小说中夸张的情节也很多。耳朵聋得听不见任何声音的卡西莫多,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听到爱斯梅拉达吹的口哨声;他单枪匹马在钟楼上抵抗了“奇迹王朝”千军万马的进攻,这些浪漫主义的夸张描写,对突出卡西莫多那忠诚、善良的本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小说的情节充满了奇特的想象,关于圣迹区的描写,关于弗罗洛化装跟踪弗比斯的描写,关于三个主人公结局的描写,都给人以曲折奇幻的感觉,引人入胜,小说中还有一些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怪诞情节,如作者对“奇迹王朝”的描写,对卡西莫多与爱斯梅拉达的尸骨一被分开就化为灰尘的描写,都充满了浪漫主义的幻想。

雨果通过对环境、情节、人物描写的丰富想象,自由而充分抒发了他的爱憎感情,热切地倾诉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2.多方面运用了对照方法,使人物和主题都得到了更鲜明的凸现。

雨果早就阐述过在艺术作品中美丑对照的原则:“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整部作品通过两个王朝,两个国王;两个法庭,两种审判;两个社会,两种场面;两组人物,两种命运的鲜明对照,突出了作品反封建、反教会的主题。

首先是环境与事件的对照。在作品第三卷,作者撇开情节的主线,插入相当大的篇幅,专门介绍起圣母院的建筑史和巴黎城市的鸟瞰图来。这似在中心情节之外,却又是必不可少的环境和背景。作者热情洋溢地描绘了圣母院的崇高和圣洁:和谐而壮丽,庄严而伟大,“是石头的交响乐”,“是人类的一种创造,像神的创造一样又有力又丰富,仿佛具备两重性格——永恒又多变”。这是一部用石头砌成的历史,是永恒的见证者。而当时的巴黎城简直就是一个艺术之宫,赏心悦目,圣洁而又美丽。然而,就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所在,到处布置着绞架、刑台、地下牢房、存尸墓场,发生着诸如爱斯梅拉达这样无辜的人们遭受摧残迫害的耸人听闻的悲惨事件。这三者之间的对照,显而易见地表明了作家对造成巴黎和圣母院成为人间地狱的社会的愤慨。

接着,作者安排了两个王朝、两个国王、两种法庭、两种审判的对照。一个是历史上确实有的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一的封建专制王朝,另一个是作者虚构的“奇迹王朝”。在封建王朝里,他们内部勾心斗角,处处与人民为敌,冤狱遍布国内,血腥镇压百姓,致使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遭受凌辱与迫害。而在“奇迹王朝”里,尽管那些平民、乞丐、流浪者们衣衫褴褛,举止粗野,但心地善良,互助互爱,具有舍已为人的牺牲精神,团结一致与封建王朝、天主教会斗争,对爱斯梅拉达倍加爱护和尊重。这里,有两种法庭审判的对照:封建王朝的法庭则是貌似尊严,实则残酷卑鄙,随心所欲,罗织罪名,故意制造冤案,那是“法官吃人肉”的行径。比如,巴黎总督对卡西莫多的审判是聋子与聋子之间的一场闹剧;宗教法庭对爱斯梅拉达的审判,则是严刑峻法,诬陷栽赃,无所不用其极,视人命如草芥,把执法当儿戏。而与之对照的“奇迹王朝”,对误闯“圣迹宫廷”的甘果瓦的审判,看似森严恐怖,实

则公正合理,既不诬陷无辜,也不刑讯逼供,虽然法律和过程简单了些,但却给人辩解的权利。小说借着这两个王国、国王、法庭和审判的强烈对照,揭示了爱斯梅拉达悲剧的社会根源,增加了作品反映历史、批判现实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增加了情节的起伏变化,更加富于传奇色彩和浪漫气息。

《巴黎圣母院》对照方法的运用,最集中也最重要的还是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这里既有外貌美丑的对照,也有内心善恶的对照。弗罗洛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他外表道貌岸然,温文尔雅,但他的灵魂是邪恶阴险、卑鄙狠毒的,他是真正的魔鬼,是恶与丑的化身。与弗罗洛相反,敲钟人卡西莫多虽然外形十分丑陋,而内心纯真、懂得真正的爱,心灵是美的。他的形象在作品中逐渐由丑变美,由矮小变为高大,人们也从嫌弃变得喜爱他、崇敬他了。他代表了处于社会底层、地位卑微的广大人民,他闪光的心灵正是作者心目中善与美的象征。与卡西莫多对照的人物还有虚情假意,玩弄爱斯梅拉达感情的弓箭队长弗比斯,他相貌漂亮、体态健美、衣着华贵,如同太阳一般,但其内心却极其肮脏卑鄙,同样是一个丑恶的人。作品中除了安排善恶两组人物的对照外,还安排了正面人物与正面人物之间的对照,爱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在形体上是美与丑的对比,爱斯梅拉达美丽出众,卡西莫多则是奇丑无比。然而,两个人的心灵却又是那么自然无瑕。同样,在反面人物之间,弗罗洛的忧郁、阴沉与弗比斯的欢乐、明快也形成相互对照,他们两个人形体上或严肃、或漂亮,然而他们衣冠楚楚的体态下都包藏着肮脏罪恶的心灵。

另外,作品在体态美与灵魂美的高度统一上,集中体现在女主人公爱斯梅拉达身上,她是作者全力讴歌的对象,既有美的仪貌,又有美的心灵。她是一个清白无瑕、美丽善良、天真热情、坦率开朗的少女,她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她把世人都看作像她那样纯洁忠贞,至死还保持着对负心的弗比斯的爱情。对于别人的不幸,她富有同情心,敢于舍己救人。在弗罗洛的淫威面前她勇于抗争,宁死不屈。她的悲剧完全是封建王朝和反动教会的迫害造成的。她的形象鲜亮耀眼,是雨果笔下刻画的最美好的形象。

语文教学导读法例谈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导读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导读是体现“双主体”教学思想、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阅读的教学艺术。所谓“导”就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引导以及因势利导;所谓“读”就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发展学生思维和能力的阅读实践。“导”和“读”自然的结合,勾勒出了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情境。在教学实践中,我指导学生阅读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观其大略导读法

诸葛亮读书“独观其大略”和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实际上都是“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这种阅读方法符合“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认知规律,不讲求咬文嚼字或深入文本的细节,长于存干去枝统揽全貌,易于学生快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例如,《一滴水换一滴眼泪》这篇小说虽然很长,如果指导学生用此阅读方法,学生很快就能把握其主要内容:伽西莫多受刑,爱斯梅拉达为其喂水。再如,教读《淮阴侯列传》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读《淮阴侯列传》后发现司马迁只写了一个字,请同学们通读全文推断一下这个字是什么?”学生热情很高,研读文本,发表见解:①韩信自尊、自信、高傲、坚忍;②韩信有杰出的军事才能;③韩信功高盖主遭刘邦忌讳;④韩信恃才傲慢,树敌太多;⑤统治者诛杀功臣,“巩固”政权;⑥韩信不至于傻到在天下安定,自己手无兵权的情况下贸然涉险……学生七嘴八舌,最后异口同声地喊出一个字“冤”。

二、比照导读法

比照导读法就是指导学生将文本中的人、物、事进行前后比较对照,在比较对照中理解文中人物性格、事件本质和思想内容等的阅读方法。例如,读《林黛玉进贾府》时,我引导学生从王熙凤见林黛玉时的一“笑”、一“哭”对照中理解其在贾府中的身份、地位和其性格特点。

利用写作方法和阅读方法具有的互逆关系,受司马迁写作《史记》运用“互见法”的启发,我在教读《史记》时,引导学生将《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比照着阅读,分析刘邦成功和项羽失败的原因。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刘邦自己就说得天下靠的是张良、萧何和韩信这‘三杰,项羽则刚愎自用,不会用人。”“刘邦入关约法三章,深得人心;项羽入关烧杀抢掠,失去人心。”“项羽坑杀降卒,涉及千家万户,关中百姓恨之欲死,为其失败埋下祸根。”“项羽杀掉了宋义和义帝,不得人心”“刘邦性格狡诈,善用权谋之术;项羽直爽,偏有妇人之仁。”……导读效果显著。

三、辐射导读法

这种导读法就是引导学生把作品中的同一个人同一个物或者同一件事作为辐射点,围绕这个辐射点分析解读与之密切相关的人、物、事等。在阅读《红楼梦》中“贾宝玉挨打”这段文字的时候,我指导学生抓住“贾宝玉挨打”这一中心事件,以之为辐射点,分析与之密切相关的贾政、贾母、王夫人、王熙凤、宝玉、黛玉、宝钗等众多的人物性格,可谓一矢多鸟。

五、剖析标题导读法

用剖析标题来指导学生阅读不失为一条快捷的途径。在课堂教学中,从文题入手导读的方法主要有换拟标题法、添加副标题法、揣摩题眼法、提问猜读法等。比如,在学习《一滴水换一滴眼泪》这篇小说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一滴水换一滴眼泪”这个标题换拟成“一滴水报一滴眼泪”,如何?学习鲁迅的《拿来主义》,可以用“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拿来?怎样拿来?”层递性提问,文章的观点、思路一下子都清晰了。学习舒婷的诗歌《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标题中的“祖国呵”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四次,这样写在行文、内容和表达上有什么作用?学生从这个问题入手很快就理清了诗歌的思路,理解了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了诗歌运用的表达技巧。

六、抓住文眼导读法

抓住文眼指导学生阅读,有利于引导学生理清思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例如教读《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如果抓住了文中第一段“(廉颇)以勇气闻于诸侯”句中“勇气”这个文眼,就把握了全文的内容:蔺相如出使秦国靠的是勇气,蔺相如智斗秦王靠的是勇气,蔺相如大公无私力避内斗靠的是勇气,廉颇负荆请罪靠的也是勇气。教读朱自清先生的著名散文《荷塘月色》时,只要抓住文中“我的心里颇不宁静”这个文眼,追根溯源,就走进了朱自清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苦闷彷徨的内心世界。

当然,语文课堂教学导读的方法还有很多,法不在多,实用则灵。引导学生阅读的关键是遵循阅读规律,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语文导读 篇4

“假设导读”是指以假设思想指导阅读实践的教学方法。具体地说, 就是在阅读教学中, 遵循“学习迁移理论”, 运用“角色理论”、“兴趣激发动机”原理和“实践第一”的哲学原理, 根据学生特点和教材特点, 围绕教学目标, 以假设这一特殊的思维形式, 活化教材, 动化教程, 趣化课堂, 让他们变“旁观者”为“当事人”, 设身处地地感受内容, 体会情感, 表达心声, 以促使学生语言发展、精神提升、智力开发、个性完善的和谐统一。

“假设导读”中的“假设”, 是假想的、设定的, 是教学双方的。就教师而言, 在于适时、适度地运用假设, 指导学生的言语实践, 它是阅读指导的方法和策略;就学生而言, 就是在教师指导下, 自然、有效地运用假设, 指导自己的言语实践, 它是阅读参与的方法和技巧。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 假设作为有效的教学 (或学习) 手段, 都指向于“读”, 服务于“读”, 落脚于“读”。

“假设导读”中的“导”, 是假设与读的中介和桥梁, 教师借助这座桥梁, 要把假设传递的目标、程序、方法等一系列指令转化为学生有效的言语实践, 学生则要把教师传递的各种指令, 转化为自己主动、积极、有效的言语实践。“导”对教学双方都起着传导 (传导指令) 、指导 (指导实践) 、引导 (引领方向) 、疏导 (疏导难点) 等的作用。“假设导读”中的“读”, 是指假设指导下的各种形式的阅读实践, 它是假设运用的归宿, 是假设效果的检测。

二、假设导读的理论依据

1.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首先, “假设导读法”符合学习迁移的原理。迁移理论告诉我们, 学习迁移就是相同联结迁移, 在学习过程中, 各种学科和各种技能之间, 或同一学科和技能的各个不同部分之间, 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彼此互相影响的现象。知识的共同点是迁移的基本条件。长期以来, 假设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广泛, 而阅读教学中几乎无人问津。到底能否将假设用于阅读教学呢?答案是肯定的。这是因为, 语文和数学虽学科不同, 教学任务、教学方法各有其特殊性, 但从教学目标看, 启发学生智力, 发展学生智能, 培养学生思维, 提高学生自我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是他们的共性。抓住语文和数学的共性, 把假设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转化角度、沟通思路、创设情境、突破难点”等诸多方面的功能迁移于阅读教学, 应该是行之有效的。

其次, “假设导读法”符合兴趣诱发动机的原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阅读是从书面语言符号中获取意义的心理过程, 是人获取信息、陶冶性情、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智能之一。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教材的认识关系。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以提高阅读能力为中心的指导学生掌握教材的过程。小学生好奇、好趣, 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是他们思维发展的重要特点。他们年龄小、阅历浅, 认识知识能力欠缺, 而现行教材不少选自名家名篇, 虽然多数课文语言通俗, 文字浅显, 但由于经历的不同, 不少内容远离学生生活, 学生与作者、与文中人物之间的心理差异、情感差异明显。学生生活与文中所述事情之间的内容差异、背景差异突出, 这就给他们感受语言情境, 感悟语言情感带来了困难。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假设, 可根据学生、教材的特点和“兴趣诱发动机”原理, 发挥假设“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的功能, 一方面帮助学生借助已有知识构筑情境, 以架起“认识”教材的桥梁。降低“认识”教材的难度;一方面帮助学生将静止的语言文字变成生动的生活画面, 并诱使其进入画面, 从而诱发学生“认识”教材的内驱力, 增加学生“认识”教材的趣度, 以强化教学效果。

2.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请你努力做到, 使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 而要成为手段, 不要让知识变成不动的死的‘行装’, 而要使它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 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 在学生的相互关系中, 在精神财富的生动的、不断的过程中活起来, 没有这种交流, 就不可能设想有充满的智力的、道德的、情绪的、审美的发展。”毛泽东同志指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即要认识那个事物, 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 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 别无他法。这就启示我们:在阅读教学中, 必须把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读写能力的形成, 智力思维的发展, 审美能力的提高, 建筑于知识“获取——运用——获取”的循环的“活”的实践之上。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假设, 就在于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角色理论, 发挥假设“化人为我, 化物为人”的功能, 还原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创设课堂实践 (生活实践、思维实践、言语实践、道德实践、美育实践等) 情境, 并置学生于情境之中, 充当各种角色, 理解角色行为, 增强角色体验, 让其在多种形式的假设实践中去认识生活、获取知识、发展语言和思维, 同时得到“充满了智力的、道德的、情绪的、审美的发展”。

3.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

从教育学角度看, 阅读教学是教和学两种活动的关系, 要保证阅读教学任务的实施和目标的达成, 教与学必须和谐地统一于教学目标之上, 而在教与学这一对矛盾中, 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教师主导作用充分有效地发挥, 是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必要前提。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假设, 就在于发挥其“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功能, 以假设点拨诱导, 使教师在教学中左右逢源, 游刃有余, 以寻求教学双方配合默契、和谐共振的教学境地。

三、假设导读的基本课型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 这一辩证的教学观告诉我们, 要探究教法, 灵活用法。就某一教法而言, 其运用大多是以一定的课型反映出来的。而“课要有型, 型要多变, 变不离宗”又是课型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假设导读的基本课型如下:

第一步:揭题定向。揭示课题时, 可巧用假设, 通过引导剖析课题, 确定训练目标或阅读方法, 引发学习动机, 激发学习兴趣。根据不同课文, 可由题设疑, 明确目标;可由题激疑, 明确目标;可尝试写作, 明确目标;可揣摩内容, 明确目标;可回忆联系, 明确目标。在此同时, 可根据课文特点, 明确学法;可巧妙迁移, 明确学法;可依据体裁, 明确学法;可尝试教学, 明确学法。在引导明确目标和学法的过程中, 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 以保证目标的可行性、学法的针对性。

第二步:自学验证。引导学生运用第一步所确定的学习方法, 围绕教学目标自学感知, 验证比较, 分析探究。在感知内容、解决字词、理解顺序的同时, 做如下验证:自我揣测的内容与课文内容是否一致, 开始想象的情境与课文是否一致, 尝试写作的材料选择和中心表达与课文是否一致, 如不一致, 有何差异, 为什么存在差异, 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理解的欲望。

第三步:精读理解。这一步须围绕教学目标, 抓住教学重点, 并把握教学重点与教学目标的联系点, 巧用假设, 或创设情境, 引导感受;或想象情境, 促其感受;或引入文境, 加强感受;或扮演角色, 强化感受;或动化教材, 诱其感受;或增删比较, 优化感受;或联系拓展, 升华感受。在此同时, 还须以假设点化, 引导学生外化感受, 从而使课文的德育点、智力点、美育点、知识点、能力点的训练得以落实。

第四步:演练深化。新课结束时, 可运用假设, 通过总结提携知识要点, 使其给学生以完整的印象;或通过变更条件, 引导说写, 以升华中心, 深化理解;或通过提携主线, 复习沟通, 形成相关的知识体系;或由文激疑, 作课外阅读延伸, 以扩大知识面, 强化效果。

四、假设导读的使用原则

1. 方向性原则。

要深入钻研教材, 明确教学目标, 准确捕捉教学目标与假设的联系, 围绕目标运用假设, 运用假设指向目标, 以保证假设运用的方向性。

2. 针对性原则。

要针对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 准确捕捉假设时机, 灵活运用假设方法, 合理确定难易程度, 做到时机适宜, 方法适当, 以保证假设运用的针对性。

3. 基础性原则。

假设导读中假设的使用是以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水平、认识能力为基础的, 须以有效的方法丰富学生生活, 指导观察生活, 诱导认识生活, 增加生活储备, 强化感性认识, 以开好生活的源。在此同时, 要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以丰富语言, 拓开思维的流, 从而为课堂教学中角色的转换、思维的外化奠定基础。在教学中, 还要瞻前顾后, 做到前有准备, 中有突破, 后有延伸。

4. 穿插性原则。

一是假设导读与一些先进的教学法穿插使用, 比如“情境教学法”“发现教学法”, 以强化效果, 并尽可能以假设将这些方法揉合一起, 以求综合效应。二是假设导读与客观阅读穿插。假设导读的重要特征是转换阅读角度, 变立于文外的“客观阅读”为深入文中的“假设阅读”, 而“客观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 两种方法要灵活穿插, 该假设则假设, 不该假设的则使用“客观阅读”。另外, 假设之后, 还要巧妙点化, 使“假设阅读”向“客观阅读”转化, 以强化效果。

5. 导学性原则。

要发挥假设导读的导学功能, 逐步使学生能够独立运用假设, 明确学习目标, 运用假设, 寻求思维方法;运用假设, 挖掘说写素材, 从而切实体现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

(未完待续, 敬请期待)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假设, 可根据学生、教材的特点和“兴趣诱发动机”原理, 发挥假设“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的功能。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答案 篇5

九年级名著导读答案:

1、①《水浒》②武松、鲁智深、林聪、杨志、李逵等

③鲁智深为了救金家父女三拳打死镇关西,并拿钱财给金家父女路费逃生。可见他具有见义勇为,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爱憎分明,仗义疏财,慷慨大方性格特征。

2、①傅雷《傅雷家书》②傅雷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爱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主要是儿子)对祖国无私的热爱。

3、①《格列佛游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和马国等地。

②简·爱罗切斯特

③《谈美》

④泰戈尔《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采果集》等

八年级名著导读训练题答案

1、《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藤野先生》

2、例如:(1)《阿长与<山海经>》写除夕夜长妈妈教少年鲁迅如何吃福橘、如何讲“吉利话”和元旦清晨等待鲁迅“恭喜”的情景,表现得活灵活现。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老先生大声朗读文章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寥寥几笔,把老先生那种痴迷入神的情态,表现得惟妙惟肖。

3、《骆驼祥子》祥子三三虎妞小福子例如:祥子是一个年轻健壮的农民,忠厚善良,勤劳朴实,沉默寡言,坚忍要强

4、奥斯特洛夫斯基保尔朱赫来

5、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6、(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

(2)例如:自我献身精神、坚定不移信念、顽强坚韧意志等《在暴风雨中诞生》又叫《暴风雨的儿女》,7、王羲之《兰亭集序》

1、《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

2、例如: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喉。”他凭着超凡的毅力和奋斗精神,从事音乐的创作,写出《第九交响曲》等传世之作。

3、法国儒勒·凡尔纳“现代科学幻想小说的之父”阿罗纳斯“鹦鹉螺号”

4、(1)示例:海底世界充满异国风情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科幻小说往往也是科学研究基础上的的推理和预言。

(2)海底潜艇,人类登月、太空飞行都已成现实。

(3)科幻小说往往也是科学研究基础上的的推理和预言。

5猪八戒 孙悟空沙和尚唐僧吴承恩

6、孙悟空 猪八戒沙和尚白骨精、天宫、美猴王、芭蕉扇

7、例如:孙悟空热爱自由、勇于反抗见恶必除、除恶务尽等

猪八戒好吃贪色、喜爱财礼能劳动,却极懒惰生性憨直等

七年级名著导读答案:

一、冰心泰戈尔母爱与童真大自然孤芳自赏

二、《伊索寓言》

①勤劳致富。(生活不要依赖别人,要用自己的双手去耕耘。)

②善于教育。(父亲临终前善意的说谎,使儿子们有了意外的收获。)

龟兔赛跑、狼来了、农夫和蛇、狐狸和狗等

三、《童年》

1、《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2、阿廖沙“我”(阿廖沙)、外祖母、外祖父、舅舅。

3、天真烂漫、光明、善良、人性的光芒、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四、《鲁宾孙漂流记》

1、2、(略)

3、4、英国 笛福

五、《昆虫记》昆虫的史诗讲昆虫生活

六、1、能答出人物、作品,联系人物的思想性格谈交朋友的理由。

2、(1)倡导人们多多阅读经典名著。(2)、示例:那种很正经的文学名著,书太厚,文字太多,我们没时间也没兴趣读。而这种书有图画,又搞笑,要有意思得多。

意思大约一致即可。

(3)答案略。符合所选名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或人物形象特点,语言表达清楚即可。

语文导读 篇6

一、“导”的具体内容

(一)导兴趣。兴趣可以使人热爱生活和学习。兴趣广的人会感到生活丰富多采,人生充满欢乐,从而胸怀豁达。兴趣与需要有关。你讲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越贴近,他们就理解得越快,感受得越深,也就越能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兴趣。兴趣与方法有关。讲与练相结合是激发兴趣的有效办法。练,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练,可以逐步形成语文能力;练,可以开启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因而也就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导思维。思就需要开动大脑,伸展思维,多层面去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适应新世纪的建设人才。譬如,学习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一文时,可把他的《愚溪诗序》提供给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通过课文与资料,让学生多向思维。从两篇文章的因果推论上细致品味文章的奥妙之处,然后引导学生回答:两篇文章所描绘的意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根据是什么?你赞同哪一种说法?并说明理由。两篇文章在结构上、写法上、表达方式上各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既源于教材又深于教材,既能掌握知识,又能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导方法。陶行知、吕叔湘等教育家都强调教师的职责在于教“法”,不是只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还要把学习的方法、规律教给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使之受益无穷,受用终身。授给“点金之术”,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样,教学才能事半功倍。例如,教学生用比较法自读,就便于揭示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便于了解文章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在复习小说、散文单元时,可把初中教材中描写母亲的形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如《散步》、《我的母亲》、《我的叔叔于勒》等中的母亲,这样便于学生从文学的角度上进行比较性地阅读,辨识母亲们的共性和个性,以及形成她们各自不同个性的原因。通过比较性阅读,便于启发学生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可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如此这般,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边读边练,燃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在大海里学会游泳,在游泳中学会方法规律。

二、“导”的具体实施

(一)精心设计导读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作业,在教师指导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人翁作用,教师在巡视辅导中收集反馈信息,根据学生完成导读题的情况,判断重难点,以便为下一步深入研讨做好准备。题型的设计要本着来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的原则,以课文内容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准绳,面要涉及到知识及其运用、文学常识、文学鉴赏,也要考虑到中考的要求,设计的题目要让学生能“跳一跳探得着”。

(二)认真处理导读题。学生按题研读课文后,教师要及时检查自学的效果。这一阶段,要避易就难,避知就疑。教师抓住“疑”和“难”,引导学生去论辩,激励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积极进行发散性的思维,进行创造性思维。这样使他们在论辩中认识、互补,在思维中发展提高,在训练中掌握和运用。诚然,不要希冀一节课弄懂一切问题,有些问题还须“自求得之”。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文中的问题将愈益递减,这也就是书越读越薄的道理。

(三)精心归纳整理导读图表。在导读这一“主体工程”完成后,以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同从纵的方面追溯文章的“所以然”。揭示归纳作者思路是非常必要的,这一步工作,主要靠精心归纳整理文章导读图表,以板书形式表现出来。通过总结导读图表,既可将全文的概貌、作者的思维流程和运笔轨迹展示出来,同时又给学生以适当的点拨、指导,揭示规律,起一个承上启下、接榫合缝的作用。经常这样做,可把知识点连成线,缀成面,结成体,最后可以在学生的头脑里扩展成一个多维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可见,“导”的关键是导出学生创造性思维与独到的见解,而不是肤浅地理解、掌握课文知识或教师思维的简单延续。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导”是“读”的前提,“读”是“导”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读”是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就其效果说,“导”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关键。只有“导”之有方,才能“读”之生效,“导”得愈好,“读”得效率愈高。因此,一个出色的教师,必须会“导”、能“导”、善“导”。在今后的教改实践中,我们要坚持运用“导读法”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当然,目前的“导读法”还有不足之处,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但只要我们勇于改革,大胆实践,就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课不可“小觑” 篇7

关键词:第一要务,知人知世,理清脉络,人物分析,积累

读书应是民族的“第一要务”, 它不仅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 还可以改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命运。从某种意义上说, 读书能使国家富强、民族进步、人民幸福、社会安康。苏霍姆林斯基的“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的名言让人们刻骨铭心, 因而凡是崇尚读书的民族, 大多是生命力顽强的民族。可见读经典读名著应该成为重中之重, 读书的兴趣当然应该从娃娃抓起, 读名著应从初中生抓起。随着初中生知识面和社会接触面的不断扩大, 他们对探求事物的认识倾向表现出更大的坚持力, 即有了较为长久稳定的兴趣。参与感和表现欲的产生, 致使兴趣明显出现了“赶时髦”的特点。针对初中语文教材之后的名著推荐阅读, 语文教师要上必要的名著导读课, 让名著真正任务化、驱动化、落实化、反馈化。那么如何上好名著导读课呢?名著导读课要本着教师引领激趣指导的目的来设计。

首先要走进名著, 知人论世。如阅读《红楼梦》, 应对曹雪芹的身世有所了解;阅读《聊斋志异》, 要了解蒲松龄的身世遭际;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就要知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经历。教者以名人逸事或故事的形式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激起学生读书的热情。其次引领梳理, 理清脉络。教师要以层层设疑的方式激发学生想象的空间, 引起学生阅读的渴盼。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同学们之所以爱读名著, 就是因为那里面的故事情节生动有味, 吸引人的眼球。由于不少名著都是长篇巨制, 故事情节复杂多变, 再加上作者创作手法的不同, 所以只有理清故事情节, 才能把握全篇。如长篇小说《水浒传》, 总的故事情节是写以一百零八将为首的英雄好汉们是如何被残酷的社会现实逼上梁山走造反这条路的, 但在每一回里, 又根据各自情况的不同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再次注重对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 通过精心设计, 也可以让学生自编剧本演绎课本剧来诠释对人物的理解分析把握。运用猜想法让学生猜想分析, 更能引领学生走进名著, 引发学生阅读名著的极大渴望。例如《骆驼祥子》中, 善良的被祥子封为“圣人的”的教书匠曹先生, 让人给予无限同情惋惜的小福子, 袍哥身份的刘四爷, 尽管创下一份可观家产, 但是因为他的封建思想致使其成为迎风流泪的孤独人。

对于名著中的名言警句更不可忽视。必要时可让学生积累背诵即兴练笔, 也可做读书摘记。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丰盈的文学积淀呢?记住名著中的名言警句, 不仅利于解答试题, 还能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提升我们的文化品位。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开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又如我国四大名著中每一章回的回目, 均用对偶句的形式列出, 提纲挈领地概括出每一回的内容, 记住它们, 就记住了章节的主要内容。还有一些名著对人物有高度概括的评语, 也应注意积累, 如“机关算尽太聪明, 反误了卿卿性命”, 就是《红楼梦》中评论王熙凤在贾府悲惨下场的诗句。

这样通过语文教师的导读引领, 相信学生已经对名著有了一种“非读不可”的热盼, 趁热打铁再在此基础上规定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完成阅读, 并且做好导读课后的反馈和落实。通过引领激发, 养成阅读兴趣, 培养阅读习惯, 汲取名著营养, 让阅读名著蔚然成风, 成为必需, 这不就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学财富吗?当然语文教师还要做好以下布置。

一、写读后感巩固

这里的读后感有两层含义:一是读完名著后, 自己写出读后感;二是看别人写的读后感, 如能把二者结合起来更好。自己写读后感, 势必要回顾原作, 咀嚼回味, 从而加深对原作的进一步理解。看别人写的读后感, 既能观照自身的阅读经验, 又能发现自己阅读的不足, 提高鉴赏能力。

二、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一般方法

古往今来的众多文化名人都是“读”出来的, 叶圣陶说:“他们有个不二法门, 就是熟读名文, 读着读着, 自己顿悟。”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培养人的文化气质。科学的阅读方法是阅读效果的保证。有了科学的方法, 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时一般根据篇幅长短与精美程度大致可以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1. 浏览法。

对于那些篇幅较长或内容不是很重要, 但自己又必须了解的文章, 采用此法。一般只要求了解内容概况、文章主题、主要的写作方法等。

2. 精读法。

对于那些文质兼美、篇幅又不长的文章, 可以采用此法。通过对文章语言的品味, 构思的揣摩, 进而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写作的特点, 从而获得知识和受到情感的熏陶。

3. 读书笔记法。

这是一种深化阅读, 把读与写结合起来的一种阅读方法。比较贴近生活, 易引起自己感触的文章, 采用此法, 既把书读深读透, 又能提高文化素养。

三、选择阅读书目十分重要

课内外衔接进行课外阅读效果最好, 由于有教本作依托, 延伸轨迹与衔接指向比较明确, 阅读目标与重点也相对明确, 对课内阅读起着巩固与促进的作用, 同时, 也有利于相关文化素养的积累与培养。课外阅读选择的原则:从形式看, 最好选择那些篇幅短一点的文章;从内容看, 最好选择那些文质兼美的“美文”和跳动着时代脉搏, 反映着时代进步的“时文”, 以及介绍最新科技成果的科技文。选择时还应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与年龄特点。以读为本, 还能够加强语感训练, 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也有利于积累词汇与语言材料。古人云:“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各种书刊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可资借鉴的词汇、材料和技巧。多读书, 读好书, 不仅可以开拓视野, 陶冶性情, 积累精华, 博采众长, 而且有助于观察世界、体味人生, 从而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日久天长, 潜移默化, 写作水平自然会提高。

语文导读 篇8

一、“名著导读”的教学现状

1. 教师———无底气

长期以来, 由于课堂上不要求教学名著, 造成许多语文教师对名著并不关注, 甚至相当部分的名著从未读过。因此, 现在突然面对“名著导读”, 他们显得底气不足。另外, 教材中的“名著导读”除了附录中的有限资料外, 没有其他权威的可供参考的资料。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使得教师面对“名著导读”真有焦头烂额、捉襟见肘的尴尬。

2. 学生———无能力

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 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多转向了“短、平、快”———他们更喜欢阅读图文并茂、贴近生活、文字简短的内容。而名著多是“大部头”, 与现实生活距离遥远, 加上受认知水平和人生阅历的限制, 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很难真正走进名著, 理解作品的真正内涵, 这就很难激起他们阅读名著的欲望。另外, 即使有一部分学生喜欢读名著, 但因为有沉重的学业负担, 最后他们也只能选择放弃阅读。

3. 家长———无意识

急功近利, 一味关注考试分数是家长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读名著需要大段的在家时间才能完成, 而许多家长认为, 课外阅读会影响学生学业成绩。于是, 教师布置的名著阅读作业往往得不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而学生也就借机逃避阅读。

二、加强“名著导读”教学的策略

几年来, 笔者进行了大量的摸索和实践。事实证明, 只要从学生实际和需求出发, 根据学生的心理进行有效的引导, 名著阅读就能“峰回路转”, 实现“真阅读”“深阅读”。

1. 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只有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才能让他们自觉地爱上阅读。教师需要巧妙地利用教材, 抓住各种时机来激发学生一窥名著的欲望, 以达到让他们主动拿起书本的目的。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调动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方法一, 利用相关影视作品来推荐名著。例如, 上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课时, 我顺势插入对名著《骆驼祥子》的介绍。课后不久, 又利用班队课让学生赏析电影《骆驼祥子》。放完电影之后, 我告诉学生原著比电影更精彩。就这样, 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 他们纷纷去找原著来看。方法二, 通过比较阅读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 在教《隆中对》一课时, 我就引导学生比较《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对“三顾茅庐”这一情节描写上的异同, 从而引导学生重点阅读《三国演义》。此外, 还可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名人效应”以及教师现身说法等多种方式, 来唤起学生阅读名著的欲望。

2. 让学生在品味经典中吸取智慧营养

为了保证阅读的效果, 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还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必要的指导, 其中鉴赏名著的活动必不可少。对语言经典、文字优美的名著, 可采用手抄报、朗诵会等形式进行鉴赏;对情节生动、故事精彩的名著可采用故事会、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鉴赏;对思想性强、内涵丰富的名著, 教师则要进行具体而细致的鉴赏指导。此外, 还可采用让学生写“读后感”, 并推荐在墙报、班刊、校报等处发表的形式, 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同时,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还可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 通过辩论会、知识竞赛、讲故事、名句朗诵等形式, 检测他们阅读名著的效果。比如七年级时让学生读《伊索寓言》。寓言短小精悍, 没有多大的阅读障碍, 为了让学生深刻领会其寓意, 就可以采用小品表演的形式进行检测。总之, 名著阅读后的检测十分重要, 这并非多此一举, 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品味经典中吸取智慧营养, 实现二次阅读。当然, 检测的方法应多种多样, 切忌死板、单一。

3. 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道路上的各种障碍

语文教师要为学生阅读名著提供条件保障, 这个条件保障概括起来是“三个保证”。首先, 要保证阅读的时间。基本思路为“课内外结合, 以课堂带动课外, 以课外为主”。课堂上教师主要是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营造氛围, 以此来带动他们课外的阅读。在课外时间的选择上, 要注意充分利用各个假期, 尽量从学生实际出发去布置阅读任务。其次, 要保证认识到位。这个“认识”, 指的主要是任课教师和家长对名著阅读的认识。语文教师要热情沟通, 耐心讲解, 努力提高他们的认识, 只有当任课教师和家长的认识提高了, 误区消除了, 他们才能成为推动学生阅读名著的有力臂膀。再次, 要保证书籍的来源。名著除了从图书馆借阅, 更主要的还是要学生自备。学生在购买前, 教师要引导他们购买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原著, 尽量不买简写本、改编本。如条件有限, 可以合作购买, 互相借阅。总之, 对于学生在名著阅读道路上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 我们都要想方设法替他们解决。这样才能使他们心无旁骛地在书桌前端坐下来, 有足够时间捧起名著, 细细品味精神大餐。

语文导读 篇9

关键词:语文教学,“导读、导学、导练”,教学方法

“导读、导学、导练”教学法“倡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让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 成为学习的主人。”“导”是对语文教师的高标准、严要求。它含有引导、疏导、诱导、辅导和教导之意。教师要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 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读

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基础的, 也是最重要的训练形式之一。如何让学生把一篇文章读通、读懂、读熟、读好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要有计划地把学生的读穿插在整堂课的教学中, 朗读、默读、想象读、比较读, 必须结合学生自己丰富的情感体验, 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朗读指导, 以及学生间对朗读的评价,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并使学生渐入文境, 体会文美。因此说, 语文课堂要加强朗读训练, 把朗读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

1. 朗读表达的多元性

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 文化积淀、知识结构、个性修养、家庭氛围的差异, 往往导致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很不相同。因此朗读指导中, 教师应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如简述钱学森立志报国的文章《祖国, 我终于回来了》一文结尾的朗读就存在多种理解。对于“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 现在终于回来了!”这句话, 有的学生认为这里激荡着钱学森当时无比激动和幸福之情, 要读得慷慨激昂些;有的学生认为这里浓缩着他回国的诸多艰难和辛酸, 要读得沉郁顿挫些;还有的认为这里包含着他对众多国际友人、正义之土的感激之情, 要读得高昂深情些。这些体验都是学生对科学家钱学森心情的不同理解, 不但成立而且反映了文本的深刻内蕴。

2. 朗读表达的情感性

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正确”与“流利”的朗读易检查指导, 而“有感情”的读就要深入体会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特点、情感倾向, 并且要融合读者接受情境,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如果仅仅是力图表达作者之情, 而少自我之情, 或者是自我之情澎湃, 而无视作者之情, 皆不能谓之为“有感情”地读。倘若说“正确”、“流利”地读, 是练出来的, 那么“有感情”地读则是“悟”出来的。在进行必要的“重音、停顿、速度、高低”朗读技巧指导外, “有感情”地读更侧重于学生自我的思、悟、品。如李瑛的长诗《一月的哀思》寄托了对人民的好总理的哀思, 必须以悲痛、深沉、缓慢的语调来朗读, 形成文章情、教师情、学生情完全共鸣, 营造静穆哀婉的氛围。

3. 朗读形式的多样化

(1) 范读。教师的范读对学生是一种读的信息暗示, 学生们总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模仿、借鉴。一般地说, 学生在学习前听范读, 是对朗读的赏析。恰当运用范读, 对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帮助很大。如:教《春》一文时, 先给学生播放音乐《春早》。随着音乐之声的缓缓流出, 给学生范读课文, 并让学生去聆听那音乐所传递出春的气息, 以及老师饱满的热情朗读, 让文学美和音乐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使学生渐入文境, 体会文美。然后鼓励学生描绘出自己通过音乐和老师的朗读, 所捕捉到的画面———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让学生随便说, 去想、去发现, 敢于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感受。

(2) 赛读。让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朗读比赛, 在读中赛, 在赛中读, 激活学生的朗读欲望。如教《故乡》一文时, 可以播放一曲《故乡的云》, “那故乡的风, 那故乡的云, 为我抚平创伤……归来吧, 归来吧, 浪迹天涯的游子”荡气回肠的旋律把学生们带入到一个新鲜而亲切的情境中。正当同学们心醉神摇于故乡时, 教师可顺势让学生读文, 学生和老师赛读, 看谁能读出作者悲凉感愤于故乡的一切。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注意力及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在读的情境中和教师的启发下, 学生又产生了不解与疑虑, 探索答案的学习欲望也由此产生。

(3) 自读自评。要求每位朗读者进行自评。如哪儿读的好, 哪儿读的不甚理想, 哪儿读的有问题, 这种形式促使读者自我反思, 能增强朗读者的理性思考, 减少朗读的盲目性。如看了《观舞记》课堂实录, 该课的诵读设计颇具特色, 个人诵读、男女分读与齐读结合, 使冰心这篇美文的魅力得以充分展现。首先教师让学生朗读5分钟后, 请同学们在朗读时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和语段, 拿出来同大家分享。一学生说:“我喜欢17自然段”, 学生深情朗读, 接着让学生自评自己朗读的哪儿好, 哪儿不好, 老师听完后说:“我真为你们喝彩, 为你们感到骄傲!”是啊, “小鹿的疾走跳跃, 孔雀的高视阔步, 颈的轻摇, 肩的微颤”, 写得形象极了, 刚才同学们读得也都很到位。学生自己的情感得到了体验, 并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4) 分角色朗读。对一些对话较多, 情趣较浓的内容, 采取“角色朗读”让学生入境, 深入体会。如教《皇帝的新装》一文时, 通过分角色朗读, 让学生进一步读懂人物性格特征, 体会安徒生童话的语言通俗、流畅, 保持着口语化的特色, 使学生入境, 体会文美。

(5) 配乐读。借助电教媒体, 创设情境。让学生入境体验。如:在《乡愁》教学中, 把朗读作为重点, 用呜咽的二胡曲《江河水》来营造一种热情氛围。首先用悲怆的二胡曲《江河水》配音。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出停顿、节奏、重音, 然后抓住诗中四个意象, 联系四季特点, 启发学生设身处地用“心”读, 去品味, 去联想和想象诗中的意境, 去感悟、探究诗歌中所深蕴的情感及意义。

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学

1. 利用导学, 变“苦学”为“乐学”

心理学认为, 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紧密相联系的, 情感对学生的认识活动有很重要的影响。教师应以课文为载体, 充分挖掘情感因素, 撞击学生的心灵, 陶冶学生的情感。如《最后一课》中悲壮浓郁的爱国情;《梅岭三章》中的坚贞不移的革命情……教师把握住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引导学生体会、领悟、反思, 学生的心灵必将随之震动, 情感必将随之勃发, 真诚、真情、真感必将随之油然而生。

2. 利用导学, 变“死学”为“活学”。

学生的差异是多方面的。教师应依据他们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意志品质、行为习惯、智力水平、知识结构、潜在能力等因素实施课堂分层导学,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有学习和解决问题、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教《愚公移山》时, 笔者设计了阶梯式提问, 先易后难,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连续展开, 引导学生拾阶而上,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导学还要求教师引导通过自己动脑思考, 求得结论, 领悟规律, 形成知识体系, 以至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如教《松树的风格》一文时, 先要求学生依照前面学《白杨礼赞》的方法去预习理解课文。提出:本文与《白杨礼赞》写法有相似的地方, 都是借物抒情言志, 都运用了象征手法, 那么, (1) 白杨的特点是“团结向上”, 松树的风格是什么? (2) 白杨象征了北方农民和民族精神, 松树的风格包含了哪些内涵, 又象征了什么? (3) 《白杨礼赞》一文歌颂了北方农民以至民族精神品质, 《松树的风格》又赞扬了人民的什么事迹?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运用已知, 抓住共性, 揣摩钻研, 比较分析, 理解新知。而后, 课上只需稍加点拨归纳, 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在此基础上, 又使学生领悟和明确了“引出———描绘———联想”是因物联想成文章的基本结构, 并进而认识到“引出”贵自然, “描绘”贵精妙, “联想”贵深远的道理。

三、在课堂教学中怎样辅导学生练

辅导学生练的过程, 即以教师指导为辅, 以学生独立学习为主的教学过程。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 使学生获得经验, 从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锻炼能力。教学中, 要注意精心设计练习, 面向全体, 因材施教。练习应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体验自己成功的喜悦中发展学习兴趣。如在教《春》这一文时, 可设计了这样练习, 请同学们从“春花”“春草”“春风”“春雨”“春勤”等内容中选取你最感兴趣的专题, 编制一期以“春意常在”为主题的手抄小报。让全班学生以四人为一组, 分工协作合办一份。

导读法可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篇10

它的基本内容是:在学生自学之前,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 介绍有关的参考资料;在自学中, 指导学习的步骤和方法, 提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激发学生的疑问和思考,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解决疑难问题;自学后, 帮助学生做好知识的归纳和运用, 完成必要的不同层次的练习与作业。由于导读法强调主体性、目标性、情感性、训练性和创造性, 因而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指导系统———学习系统———反馈系统”的统一体, 学生居于主体地位, 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教与学、导与读及时形成反馈, 极大地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在课堂上, 我主要运用了如下几种导读法:

一、数字对比激趣法

即在授新课时, 首先提出与课文主要内容有关的一些数字, 让学生进行对比, 在对比中产生兴趣, 进而学文。如教学《一个苹果》时, 可先出示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 让学生说说自己一次能吃几个苹果, 然后对比引出:“曾有8个人分吃一个苹果, 但还剩大半个。”学生就会瞪大眼睛急于得到答案。这时教师乘机将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引导到课文的意境中去。这样导言, 趣字当头, 引人入胜。由于问题的答案正是课文的中心所在, 一下便撞击了学生好奇的心理, 学习效果自然会提高。

二、猜谜激趣法

即在提示课题前, 提出一则与课题或课文内容有关的谜语让学生猜, 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鹅》一课时, 开始可以提出这样一则谜语让学生猜:“头戴红帽子, 身穿白袍子, 脚穿红靴子, 唱歌伸脖子。”又如教学《蜘蛛》一课时, 开始就可引进谜语:“南阳诸葛亮, 稳坐中军帐, 摆起八卦阵, 单捉飞来将。”先让学生试猜, 接着将学生猜得的谜底“蜘蛛”写上黑板, 自然地出示课题, 然后指题质疑:蜘蛛究竟是怎样捉虫的?它会遇到什么危险?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教师这样激趣添味, 学生带着猜谜时的浓厚兴趣和愉快心情投入学习, 教学效果也会明显提高。

三、故事激趣法

小学生,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 爱听爱讲故事, 对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导入新课时, 可先讲一个故事, 激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将这种兴趣迁移到学习课文上。如教学《惊弓之鸟》一课, 教师可先绘声绘色地讲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 魏国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有一天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猎, 他看见一只大雁慢慢地从远处飞来, 边飞边叫, 就对魏王说:“大王, 我不用箭, 只要一拉弓……”他左手拉弦, 只听“嘣”的一声响, 那只大雁拍了拍两个翅膀, 就从半空中直掉下来。“同学们,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答案就在课文中, 读读就可知道。”学生对这种情形充满了兴趣, 急于知道原因, 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调动起来了。教材中有趣的童话、寓言和民间故事, 都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 也可在故事的关键处, 来一个“且听下回分解”造成悬念, 激发好奇心, 让学生带着急于弄个明白的心情去披文入境, 理解内容。

四、质疑激趣法

巴尔扎克曾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是问号。”导入新课时, 可用恰当的“问号”,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情趣, 而后追根求源, 让“钥匙”帮助我们完成教学任务。如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 我这样质疑激趣:“很久以前, 有只青蛙住在井里。有一天, 青蛙坐在井底望着蓝天出神, 这时一只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于是青蛙和小鸟谈了起来。同学们想知道它们都说了些什么吗?”一个“问号”, 打开了一节课的大门。又如教学《种子的力》, 提示课题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家想一想, 世界上什么东西的力气最大?”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热烈讨论, 各抒己见, 甚至争论不休, 学习课文的兴趣越来越浓。

语文导读 篇11

单元导读课就是教师引领学生对教学进程产生合理的心理预期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期待,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单元导入,激发学生喜欢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与做事的道理是相通的,兴趣被激发了,就如发动机进入了最优的工作状态,事半功倍。单元导读课让学生对整组课文的学习产生兴趣尤为重要。唯有感兴趣,才能让其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去接触了解并感悟深入。

本次导读是针对冀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传统文化吐幽香》整组课文设计。这一单元包括有《碧螺春》《京剧》《用奇谋孔明借箭》《安塞腰鼓》《我和春联》五篇课文。包括艺术、民俗、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节日等文化元素。主旨在于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中,在京剧优美的唱腔和华美的脸谱中,在孔明借箭的神机妙算中,在安塞腰鼓雄厚的鼓点中,在工整而又意蕴深远的对联中感受到来自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化是一个很宏大的主题,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学生们很容易把文化理解成文化艺术,很容易忽视身边的风俗、习惯、行为、举止、服饰、饮食等,这样对文化的理解就趋于狭隘。要想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清晰的认识,必须转化为具体的文化事物,通过举例的方式,把抽象问题具体化方能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看得见摸得着,让学生获得感性认知。我们以“知道哪些传统文化”为话题展开谈话,借助民族服装、冰糖葫芦、筷子等图片适时提醒,为学生打开思绪的大门,他们饶有兴趣地谈论这个话题,使他们对过传统文化有一个广义的理解。

二、整组浏览,指导学生学什么

一个单元犹如一座景色优美的公园,蕴含在其中的知识点,就像那些分散的景点,通过导游精彩介绍,势必激起游客对游览景点的欲望。整个单元的学习,教师就像一个导游,可以采用以读激读、以点带面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从而有效整体感知单元文本内容。在“传统文化吐幽香”这一单元中,《碧螺春》我只选了“品茶”一个段落,让孩子们对茶文化稍有了解;《京剧》是一篇说明性散文,我采用快速浏览找问题的方法,以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并以京剧视频选段刺激学生对京剧的感知。《用奇谋孔明借箭》是一篇古文,读起来有一定难度,但这篇文章故事性很强,所以干脆在课堂上不读,而是以奇妙的故事情节来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安塞腰鼓》代表着生命、气势和力量,所以我选了最有代表性的一段以读激读,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我和春联》里边其实有两个传统文化主题,一是对联,另一个是节日习俗,所以这篇课文我也没有用读的方式处理,而是用突出文化主题的学习形式(比如对对联)来使学生初步了解文本内容。

在以读激读的形式下,学生的阅读期待被充分调动,那么读吧,挑最感兴趣的读;看吧,选最吸引你的看。可以读课文,可以看插图,可以浏览全局,亦可细看品评一处。

三、分析脉络,指导学生怎么学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一组课文的学习,总有一种适合学好它的方法。学语文重积累,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终极目标,而积累一种学法尤为可贵。鉴于本单元内容,确立了教学目标:1.理解文化,感受民族文化。2.以读激读,激发学生阅读期待。3.以点带面,整体感知本单元文本内容。4.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看待民族文化。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突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以预防后边分节教学时的支离破碎。教学过程大体分为三个环节进行:一是理解文化;二是感知文化;三是品评文化。并通过一些当代文化名人对传统文化看法,如辜鸿铭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文化重道德,讲礼仪,是心灵与情感的升华,是成熟的文化,优于西方文化。还有李一氓认为古代的灿烂文化,只证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历史的存在,古代文化不能代替现代文化。而我们是生活在现代文化之中,我们民族的伟大责任,在于创造一个伟大的现代化的中国,也在于创造一个比古代文化更为灿烂的现代文化。通过这些对传统文化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也许在导读课之后,学生还不能客观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但是这种思考会持续整个单元的学习。

四、阅读链接,激励学生拓展学

学习一组课文如进行一次远足旅行,为了能用心灵去旅行,收获一路好风景,需做足准备,做好铺垫。有了兴趣和方法双铺垫,才能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丰收。学生在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辉煌后,很有可能内心充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和热爱,容易让学生产生对传统文化妄自尊大的心理,那么如何正确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呢?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对此进行深层次思考,我适时引入辜鸿铭和李一氓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资料,通过对比、思考,让学生尝试全方面地看问题,逐步清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基于此,我布置了两个实践作业,一是更广泛地搜集传统文化内容,二是在这些内容里选出你最喜欢的和你最不喜欢的,并说明理由。所谓取其精华,舍其糟粕,我们正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判断传统文化价值的能力。

单元导读课是单元整体教学的铺垫,上好单元导读课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唤起阅读期待,让学生了解单元学习的内容和重点,明确了学习目标,掌握了阅读方法,真正起到了“先导”的作用,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导读策略 篇12

一、改变观念, 使学生想读

在农村不少家长特别是由祖父母负责孩子生活的家庭普遍认为:只要吃饱穿暖, 孩子按时完成作业, 把自己在学校的书读好考试成绩还行就可以了。甚至担心读课外的“闲书”会影响孩子学习的时间, 影响学习成绩。然而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 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在家里, 家庭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这就需要与家长沟通, 改变他们的传统观念。鉴于此我经常利用开家长会和回访或电话沟通的机会与他们沟通课外阅读积累的重要性。建议家长有空时可以带孩子一起去逛逛书店挑选适合学生看的优秀课外书籍, 并且能够增进亲子感情。有条件的家长最好带着孩子一起畅游书海, 一起交流所想体会语言文学的魅力, 更能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家校合作共同正确引导才能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效且落到实处。

此外, 学校的图书馆也没有良好地被利用起来。学生要去借书也大多看漫画之类的书。大多数学校重抓教学质量对课外阅读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没有较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学校图书室利用率也很低, 常常封闭, 对学生开放较少, 图书被“束之高阁”, 图书馆变成了“藏经阁”。为缓解这种现状, 我采取以下做法:一是在学校营造读书的氛围:学校图书室要向学生开放, 充分利用好已有的资源, 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在校园板报上写出 “好书推荐”板块;在教室中, 设立图书角,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文化气氛。第二, 广泛开展读书活动, 如组织班级读书总动员活动, 让学生拿出自己喜欢的书籍, 推荐给同学, 相互交换借阅, 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推荐美文欣赏、佳文诵读。争取每个月班上每一位同学都能上台。三是读书活动成果展, 如撰写读书笔记、写读后感, 好词句积累展示等。让学生感受到校园浓浓的书香味, 养成阅读习惯。

二、激发兴趣, 使学生乐读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阅读效果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不只是停留在完成老师任务的表层上。如何让学生乐于阅读我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 行为示范, 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生更有向师性, 小学阶段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教师要求学生广泛阅读, 先要自己挑选并涉猎较多的课外优秀读物才有材料与学生交流。学生也会受到教师读书行为的熏陶, 被教师渊博的知识所感染。我经常会利用班会课向同学们分享自己最近所读谈谈体会, 现身说法引起学生阅读的欲望。当看到班上有些同学不思进取现状时, 我会推荐同学们看一看《海鸥乔森纳》, 体会一只普通的海鸥是如何积极努力, 超越自我的心路历程。对于调皮捣蛋、不认真读书的孩子我会推荐《窗边的小豆豆》, 看看一个生性好奇、好动、活泼的小姑娘, 被强令退学后, 在一所特殊的学校里成长的故事。这样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课外广泛阅读。并且经常组织读书会活动大家一起来谈谈自己最近的读书体会, 分享好书。从多个方面来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小学生可塑性很强, 如果教师以身作则带动学生一起阅读, 这种课外阅读习惯就很容易养成。

(二) 制造悬念, 诱发阅读兴趣

学生喜欢听故事, 更喜欢听老师的故事。例如有一次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最怕的是哪种昆虫吗?”让同学们饶有兴趣地猜后, 我道出了答案:蜘蛛。我简单介绍了为什么如此害怕蜘蛛的原因。然后, 话锋一转, 最近老师不怕蜘蛛了, 反而被蜘蛛感动得流泪, 因为看了一本书。这时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书的名字。我再顺势推荐出《夏洛的网》, 有关友情、承诺的优秀儿童读物。后来大家都相互借阅读这本书, 效果超过我的预期。

(三) 利用课文, 巧妙引发阅读

语文课本可以说是一个丰富的宝藏, 里面精选的文章称经典, 不仅能让学生在文学上受到熏陶而且在思想上受到感染, 更是打开学生课外阅读的一把“金钥匙”。例如在教《蝙蝠和雷达》之篇课文之前, 我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来说一说蝙蝠到底是属于什么类的?是动物, 还是鸟类, 还是昆虫类的?”学生答案各不一, 更引发了学生的好奇。这时我说:“老师今天不公布答案, 你们回去查一查资料, 可以看一看《动物世界大百科》, 这里面有详细的介绍, 这本书里面还介绍了一种:吸血蝙蝠, 值得一看。”在讲完这篇课文之后, 我介绍的《科学家的成长故事》还有《科普知识漫画》都很受同学们的欢迎。在讲《最后一头战象》这篇课文后, 有的同学们被嘎羧这头重情、重义的大象所感动得泣不成声。此时我说:“课文只是《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的一个节选, 你们可以完整地看完这本书。另外, 沈石溪其他的动物小说像《狼王梦》《红飘带狮王》等, 也像本文一样令人感动, 有兴趣的同学都可以看一看。”这样利用课本作为导火线, 点燃学生的阅读的欲望。这个方法是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最直接也是最为实用的方法, 又可以达到双重的教育效果。

三、传授方法, 培养阅读习惯

一位名人曾说:“没有恰当的方法, 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 也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因此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同时, 也要帮助小学生掌握良好的读书方法和技巧。首先把课堂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去指导课外阅读实践。其次, 大量的课外阅读量更需要我们教师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如:精读、略读、跳读。让学生更有效地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好词句或写读后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适时批注、积累留下阅读成果, 就更有效果。在掌握一定阅读方法之后, 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也是重中之重。在学校我要求学生早到教室十五分钟进行课外阅读, 在家里建议同学们睡前半小时读一本好书。习惯成自然, 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才会把“要我看”变为“我要看”, 才会产生学习的内驱力。

美国教育家华特也曾经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外阅读可以提升学生的素养、塑造健康的人格、培养高雅的情趣, 有着其他活动无法替代的作用。希望越来越多的教师能够超越课堂, 有效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带领学生们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 更要让农村的孩子们走出课堂, 走向生活、博览群书, 开阔视野, 让他们的学习生活更精彩。

参考文献

上一篇:低效分析下一篇:数字无线电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