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导读(共12篇)
课堂导读 篇1
现行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初中阶段, 以听说训练为主, 同时进行适当的读写训练。这对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 英语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重要载体。近年来,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 广大英语教师已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 阅读教学中还存在重阅读结果轻过程指导、重知识点分析轻语篇整体理解、重文本信息把握轻文化背景渗入等, 这些因素影响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低效现象, 致使学生阅读速度慢、综合理解能力差, 不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因此,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使摆在每一个英语教师面前亟待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阅读前优化导入方法, 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前教师要让学生通过预习, 初中了解教材内容, 发现教材中的问题, 这样课堂学习针对性更强, 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充分预习后, 教师要优化导入方法。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课堂导入得当,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教学效果。课堂导入中的“导”主要体现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可以选择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内容, 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导入方法可以采用讲故事导入、图片导入、背景知识导入、谈话导入等方式。
1. 图片导入。图片导入法适用于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 可以出示与文章相关的图片, 让学生适度了解话题的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介绍故事时给学生留一些悬念, 让学生自己去查找, 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 有助于提高阅读效果。如教学“The Taiwan earthquake”时, 可以先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有关地震的图片, 同时介绍本文的作者Timmy和一些关键词, 让学生了解到:Timmy was a survivor in Taiwan earthquake.学生对Timmy如何在大地震中幸存下来很感兴趣, 在此问题的引导下,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阅读, 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背景知识导入。教师呈现阅读材料前, 不应直接进入课文, 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 帮助学生解决思维的障碍。背景知识导入时可以给学生找到相关的材料, 制作成幻灯片,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用关键词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吸引学生。教师结合背景知识导入给英语阅读教学赋予了文化内涵, 学生对国外的文化知识很感兴趣, 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掌握语言的应用, 从而引导学生真正领悟课文内涵,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3.交谈导入。交谈导入法适用于说明文、议论文等, 阅读前引导学生从现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谈论与文章相关的话题, 引导学生由易到难,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学生自信心。如教学The Great Green Wall built in china?时, 可以围绕Why was the Great Green Wall built in china?用自由交谈方式导入。可以先问学生春天的时候我国北方地区常会出现一种灾害性天气, 北京受其严重影响。学生很自然的会说是沙尘暴, 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引导学生就树木过度开采致使水土流失等展开讨论, 找出解决的方法, 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让学生认识到建设绿色长城的重要性。
二、阅读过程中精心指导, 提高阅读能力
要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只靠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不够的,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还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因此,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与技巧, 并给学生提供实践练习的机会,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初中英语阅读中常用的阅读方法与技巧有快速阅读、细读、限时阅读、推测阅读等。
1. 快速阅读。快速阅读主要包括略读与跳读两种方式, 在抓住文章关键词和主题句的基础上, 迅速了解文章大意。学生迅速从文章中获取重要信息, 阅读中做到不回读、不逐字逐句的读, 略掉一些不紧要的细枝末节。略读是教师先给学生提一个指导性问题, 学生带着这一问题快速浏览全文, 获取主要信息, 达到了解课文的目的。如教学The Man Who Loved Dogs时,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 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出几个问题:How many books did Herriot write about animals?Where did Herriot find a job?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 迅速找到这几个文章的答案, 基本上也就掌握了文章大意和中心思想。2.细读。了解文章大以后, 可以让学生有目的的阅读, 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细节, 提高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如教学The Scholarship时, 可以让学生细读全文,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What is the main topic of the reading passage?学生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 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深度, 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高低, 针对性地给学生以指导。3.限时阅读。中考时阅读理解占有较大的分量, 阅读量也较大,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定的阅读速度。平时课堂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快速阅读,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限时阅读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部分并完成教师规定的阅读目标,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长期下来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阅读后展开讨论, 巩固阅读成果
阅读教学中, 阅读后的环节必不可少, 阅读后安排一定的讨论, 有助于巩固阅读成果, 神话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讨论是信息输出的过程, 也是阅读教学环节中的两点。如果阅读教学中只有信息输入而没有信息输出, 那就不是完整的阅读课。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分组, 围绕一个话题展开讨论, 然后每个组选出一个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组的讨论结果, 为了达到既定的效果, 教师首先要精心设计讨论话题。设计的话题能启发学生思维,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其次讨论方式多样化。可以采用采访式讨论, 采用这种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可以采用辩论式讨论, 让学生就某一观点或者事件以辩论的方式阐释自己的观点,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的每个环节, 发挥好导读作用, 激发学生月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摘要:阅读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重要载体, 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注重阅读教学, 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 谈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阅读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方亚君,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反思与探新, 宁波大学学报, 2010 (4)
课堂导读 篇2
名著阅读5大要点
一、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
二、积累好词好句好段
三、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四、感受语言的优美
五、有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
我们在阅读文学名著时,往往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词句,这样就会阻碍我们读懂某一句话或某一段话的意思。所以,我们必须正确理解词句的含义,而理解词语不能仅仅局限在表面含义,还要认真体会它们所表达的作用。
1.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我们在阅读时会遇到一些生词,这时我们可以结合词语所在的语句中的意思来理解它的含义。有时仅理解词语的本义是不够的,作者会为了表达某一种意思,而采用一些词的特殊含义,这时我们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具体内容来理解这些关键词句的含义。
比如在《天才的纺织娘》中写道:“有时候,它们还在这一条丝带的封面,就是网的上部边缘到中心之间再织一条较短的丝带,以表明这是它们的作品,著作权不容侵犯。”在这里,作者用了“封面”、“作品”、“著作权”等名词,对这些词的理解就不能只是从词典里查出它们的意义,而必须看到蜘蛛的所谓“作品”实际指的就是它们的网;“封面”则指的是这两种蜘蛛与其他蜘蛛网的不同之处,即“锯齿形的丝带”;“著作权”即是这种网的形式只为这两种蜘蛛所有。
2.联系上下文体会关键词语的作用
了解了词语的含义,我们还要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仔细体会词语所表达的信息和作用。一些关键词语既可以表达人物的感情、心情,又可以真是人物的性格特点。
比如:在《我的荒石园》中作者写一种大黄蜂“竟然敢胆大包天地去捕捉毒蜘蛛”,“胆大包天”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行为做事不计后果、粗鲁蛮干,具有贬义的色彩。但在这里,根据上下文的意思,作者明显表现出对大黄蜂的喜爱,“胆大包天”中就有了勇敢、无畏的意义,语带
幽默,又反映了作者的情感态度。
二、积累好词好句好段
我们在阅读文学名著时,会读到很多优美的语句、精彩的语段,这时就需要我们认真体会,多读、多记、多积累,然后多用、多学习。这样,以后我们就不怕写作文啦。
1.好词
文学作品就像词语的百宝箱,它有生动形象的动词、丰富细腻的形容词、准确传神的拟声词,还有很多精炼简洁的成语等,这些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比如:灵敏
点缀
徘徊
聆听
欣慰
侧耳倾听
得意洋洋
忍痛割爱
风和日暖
身轻如燕
2.好句
文学作品中还有很多优美的句子,有描写人物外貌的,有描写美丽风光的,有展开精彩对话的。这些句子描写准确生动,并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积累的好句子。
比如:可怜的小蝗虫害怕极了,怯生生地伏在原地,不敢发出半点声响。《蝗虫——挥舞着镰刀的斗士》。
3.好段
精彩的段落描写在文学作品中也很常见,有的巧用修辞展现妙趣横生的情节,有的用优美的语言描写景物,等等。我们平时应该注意积累和学习,这样对我们写作文会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有一条小河沿着我们的村子旁边悄悄地流过,这座树林就在河的对岸,树林中全是光滑笔直的树木,就像高高耸立的柱子一般,而且地上铺满了青苔。《我的荒石园》。
三、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文学作品反映了特定时代的历史和社会内容,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阅读文学名著时,要注意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1.了解文学作品展现的主要内容
阅读文章时,扫清了字词障碍后,我们就可以整体地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只有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准确地了解作者的思路,提高我们分析、概括和认识的能力。
《昆虫记》以我的荒石园为活动背景,通过对活动在其中的昆虫生活习性探究,分别展现了各种不同昆虫的形体特点、筑巢方式、饮食规律、狩猎技巧,还有谈情说爱、生儿育女等。通过作者的笔触,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个久为人们忽略的陌生而又新奇的昆虫世界。
2.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题
作者写一篇文章总有他的目的性,当我们能够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故事情节时,我们就可以深入地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了。阅读文章时,我们把作者在文章中阐明的道理、主张,流露的思想感情概括起来,我们就准确地把握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旨了。
《昆虫记》是一组科普性的说明文,它的写作目的主要在于向大众宣传科普知识。
四、感受语言的优美
在文学作品中,我们会发现有许多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有的可爱、有的勇敢、有的懦弱等。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要注意了解人物形象最突出的特点,抓住人物性格中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比如:(野菌)有的形状长得像小铃儿,有的形状长得像灯笼,有的形状像茶杯,还有些是破的,它们会流出像牛奶一样的泪,有些当我踩到它们的时候,就变成蓝蓝的颜色了。这句话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野菌的各种形状。
五、有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文学作品问世之后遇到各种各样的读者。因为读者的经历、知识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每个读者对作品的体会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有自己的体会,这样才能有收获。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课堂教学浅探 篇3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名著导读 课堂教学
“名著导读”走进新教材,不仅成为中考语文的考查内容,而且学生能与经典对话,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操。引导学生从品读文学经典来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已成为当今语文教育的一大趋势。然而“名著导读”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还需在该教学环节上加以改进。
一、“名著导读”教学现状分析
1.教师方面
新教材中的“名著导读”,为教师的“名著导读”教学和学生的名著阅读提供了直接凭借,教师可以通过教材引导学生认真品读名著。可在实际教学中,导读现状却不尽如人意。(1)教学的功利性。在应试教育和中考压力的影响下,有些教师为了能够替学生节省时间,以自己的咀嚼代替学生的阅读,把名著制成“压缩饼干”喂给学生,把初中阶段必读的十几部名著浓缩为一张讲义,分别从主要内容、阅读感受、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几个方面阐述。学生只要把讲义上的内容背出来,就可轻松应对考试。(2)教学的随意性。由于“名著导读”教学不像课内阅读教学,广大教师有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有很多可供参考的教学资料,也不像课内阅读教学具有可控性。因此,很多教师在组织“名著导读”教学前,没有认真制订好计划,设计好教学的目标、内容与方法,使“名著导读”的教学流于形式,达不到期望效果。
2.学生方面
当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并不乐观。他们在课外阅读上还存在不少误区:偏“食”,猎奇,求速。另外,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还很不足。(1)阅读的功利性。“快餐文化”占据了他们的阅读视野,他们只看缩写本,只看“名著简介”,甚至只看老师整理出来的讲义。(2)阅读的低俗性。在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影响下,很多学生难以静下心来阅读一两本名著。他们大多专注于阅读那些插图丰富、情节轻松、思想浅近的易读书刊,而不愿意亲近那些思想丰厚,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挑战性的名著作品。
二、“名著导读”教学策略研究
新教材中“名著导读”栏目的设置,意在引导一种健康、理性的阅读风气,在学生心智成长的道路上,以世界文化名著来丰富他们的语言与人文精神。而我们语文教师借“名著导读”的教学指导,也意在突破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困境,让他们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按照初中生的知识水平与生活阅历,“导读”教学应该通过教师的“导”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真正走进名著、喜欢上名著;通过教师的“导”来授予学生一些最基本的阅读技能和阅读方法;通过教师的“导”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1.通过名著简介激发阅读兴趣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直接有效的动力,也是阅读名著的前提。学生没有兴趣的阅读只是敷衍了事,收不到什么阅读效果。如许多学生对鲁迅的作品提不起兴趣,显然与鲁迅的思想、作品的风格和作品创作时代背景等因素有关。可是,如果教师能深入浅出,生动地介绍鲁迅的相关背景,就会大大拉近学生与大师心灵上的距离,从而让学生愿意去读。一旦学生产生了阅读兴趣,“名著导读”的教学将会变得容易很多。
2.通过片段传授阅读方法
通过精彩片段赏析,师生不仅能分享彼此的阅读感受,而且学生可以在这轻松愉悦的情景中获得文学的滋养和熏陶。《家》是巴金的代表作,巴金通过一系列矛盾冲突成功地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如:鸣凤投湖,觉民抗婚,捉鬼闹房,瑞珏身亡,觉慧出走。这一点很值得学生阅读学习。教师可以选取某一片段,进行课堂阅读,剖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另外,还应该在阅读后做些适当的笔记,丰富学生的积累,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3.在阅读中培养思考能力
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系统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审美概念——涵泳品味。朱熹有“虚心涵泳,切已省察”的整体阅读法则。教师就要充分利用阅读加强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因为学生要回答探究思考中的问题,必然先要亲近文本,深入阅读文本,然后才能较好地回答问题。要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动起来。
三、结语
新课标特别强调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名著阅读是进行人文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最佳途径。新教材中“名著导读”栏目的设置,意在于此。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对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环节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明文彬.让初中语文教学因生活而精彩[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01.
[3]冯华蓓.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12.
[4]楚云.专题探究式名著导读课型的构建与实施[J].师道,2007,09.
课堂导读 篇4
导读是切切实实给学生充裕的时间, 真正做到书声琅琅。初步感知课文时, 要指导学生认认真真地读, 要读准字音, 正确停顿, 把课文读通。深入阅读课文时, 对于课文中重点的段落或句子, 要指导学生反反复复读, 边读边想, 以思促读, 借质疑的问题或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思考, 在读中讨论, 在读中体验。反复阅读不是一遍一遍地傻读, 读一遍要有一遍的要求和效果, 要将读的层次与读的形式相结合。阅读的形式要多样, 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情绪状态和解决问题的难度, 巧妙地安排默读、朗读、小组读、男女生赛读、分角色朗读等阅读形式, 必要时可以有的放矢地穿插教师的范读和引读, 适当在朗读技巧, 比如停顿、速度、重音上做指导。当然用不着出现朗读技巧的术语, 要特别注意对词句的理解, 咬文嚼字品词品句的深度是和诵读达情的水平大体一致的。例如在教学小语苏教版第三册《小鹰学飞》中“小鹰急促地喘着气, 对老鹰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抓住这一段中的词语“急促”“喘着气”“总算”, 去想象小鹰说话的神态和不敢肯定的语气。这一段的朗读点拨, 反倒是学生极易忽略的两个省略号。只有理解了急促, 理解了喘气过程中出现的停顿, 学生自然就能读好这一句了。理解内涵越深, 朗读的轻重、速度自然会处理得当。
导思是善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善于抓住教学时机设计一些既有针对性、有思考价值, 又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来疏导学生的思维。例如, 在教学小语苏教版第十一册《船长》一课中, 当学到课文第三自然段时,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这段话提出几个“为什么”一类的问题。于是学生抓住这一段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哈尔威船长为什么要大声吼叫?船长为什么要让妇女先走, 其他乘客跟上, 船员断后呢?船上61人, 为什么船长却说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呢?这些以“为什么”表述的深问颇有价值。教师抓住它们, 引导学生讨论, 感受哈尔威船长在危难时刻舍己救人、沉着机智、指挥有方的崇高形象。在教学小语苏教版第十一册《螳螂捕蝉》一课中, 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明白了“螳螂捕蝉”在自然界中是怎么一回事后, 有学生问:服侍吴王的少年真的看到自然界这么巧合的事情, 会不会是他自己编的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 课堂顿时活跃起来。教师立即让学生展开讨论, 故事真假不重要, 重要的是少年要让吴王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同时教师设计出两个关键问题:1.吴王相信这个故事吗?2.少年是怎样让吴王相信的呢?让学生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明白了一个好的主意要想成功, 还要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 一个恰当的时机, 这才称得上计谋。学生起初提出的问题貌似与课文没有关联, 但教师抓住时机有针对性地设计关键问题来疏导学生, 然后通过读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少年的机智, 明白计谋要成功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 很好地深化了课文主题。
导路是引导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把握住学生的学路, 去贴近作者的文路, 找到课文中内在的逻辑联系。作为文章, 作者无非是按纵向思路或横向思路布列, 例如《卢沟桥烽火》 (小语苏教版第十一册) 是按纵向思路之一的“时间先后顺序”, 《音乐之都维也纳》 (第十册) 则是按横向思路之一的“并列关系”, 《钱学森》 (第十一册) 按时间先后顺序, 第一自然段应放在文章最后。把它放在开头这种倒叙的表达形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设置悬念, 增强了表达效果, 很值得我们琢磨与学习。教师要根据具体课文来引导学生的思路, 学习作者的文路。学生学的课文多了, 有了一定的积累, 就会逐渐形成相应的学路, 这对提高读写的能力大有裨益。
西游记导读 篇5
吴承恩:(约1504—1582),明朝人。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阳山(今江苏淮安)人。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剧的基础上,创作了举世瞩目的神话小说《西游记》。这是中国古代小说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充满了奇情幻想。
搭配练习题:
1.文学常识:《西游记》是明代文学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带有浓厚童话意味的神魔小说。2.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这部小说的主要情节(80字内)明确:唐僧在去西天取经途中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个徒弟,一路上师徒几人降魔斗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3.用简明的语言列出小说中的三个故事:
明确:①孙悟空大闹天宫 ②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③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④孙悟空大战红孩儿 ⑤孙悟空逃不出如来佛的掌心 ⑥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4.简要谈谈小说中的几个人物形象。
孙悟空: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 沙和尚:善良、忠心
唐僧:善良、心地善良,信仰坚定,慈悲,软弱,常常不辨是非。
猪八戒:好吃贪睡,爱占便宜,爱嫉妒,喜欢搬弄是非;憨厚纯朴,没有害人之心 5.“美猴王”的称号是怎么得来的?他为什么又叫“孙悟空”?他还有哪些称号?分别是怎么得来的?
①因为石猴发现了花果山上的水帘洞,大家尊之为“千岁大王”,贡献大的应该有美好的称号,于是隐去“石”字,称“美猴王”。
②《西游记》第一回后半写他见到菩提祖师,祖师根据他是猴子(猢狲),为他取姓“孙”,法名“悟空”。
③孙悟空被玉帝招安后,玉帝授予其一个“不入流”的“弼马温”称号,孙悟空一怒之下回到花果山,鬼王建议其称为“齐天大圣”。
④后来唐僧又给孙悟空取个“混名”,称为“行者”。
⑤因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够看透一切,手上的金箍棒威力无穷,被如来佛授予“斗战胜佛”的称号。6.孙悟空为什么要借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孙行者一调芭蕉扇”时想出了哪两个办法以便确保借到芭蕉扇的?(哪两件事体现了孙悟空有勇有谋的?)因为前方有火焰山挡路,悟空便向牛魔王的妻子铁扇公主──罗刹女借扇。孙悟空到灵吉菩萨处借得“定风丹”,变成小虫子钻到铁扇公主的肚子里。(铁扇公主被迫将扇借给悟空,悟空扇火不熄,方知是假扇。)7.铁扇公主为什么不肯把芭蕉扇借给孙悟空?孙悟空为什么称铁扇公主为嫂嫂?
明确:铁扇公主与孙悟空有仇,孙悟空曾经与她的孩子──红孩儿发生过冲突,为了搭救师傅唐僧,还请求南海观音降伏了红孩儿。
悟空曾与铁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结义为兄弟,所以称铁扇公主为嫂嫂。8.《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的故事给我们今人的启示是:
为了实现某一崇高的目的,人们必须艰苦奋斗,长期坚持,勇敢地战胜一切敌人。
9、《西游记》中劝孙悟空上天接受招安的是太白金星,把孙悟空投入八卦炉中炼成火眼金睛的是太上老君。
10.《西游记》,长篇_______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______的事件。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__________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全书____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____,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第8至________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______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________的人生真谛。
章回体神话小说 玄奘远出西域取经 唐僧取经 100 大闹天宫 100 八十一 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
11.《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代人。
吴承恩 汝中 射阳山人 明
12.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前7回写______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8—12回写______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闹天宫 唐僧 唐僧师徒取经途中历经81难和师徒终成正果,带经回东土大唐 13.《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胜神洲 西牛贺洲 南赡部洲 北俱芦洲
14.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________,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_________,又唤_______,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_______.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________。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____________。
菩提祖师 定海神针 如意金箍棒 五行山 孙行者 斗战胜佛
15.猪八戒又叫______,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______,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_________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被封为_________。
猪悟能 天蓬元帅 福陵山云栈洞 净坛使者
16.沙僧也叫_____,原为天宫中的_____,被贬下界,在_________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______________。
沙悟净 卷帘大将 流沙河 金身罗汉
17.白龙马原是_______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_______。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________上。
西海龙王 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擎天华表柱
18.“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内遇仙胎,一日迸裂,„„”这段名著出自四大名著之一_____,本书中你最喜欢的一具情节是:________。
《西游记》 大闹天宫
19.《西游记》中孙悟空从 处学到_____、_____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____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___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______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______。
菩提祖师 七十二变 筋斗云 如意金箍棒 如来佛祖 观世音菩萨 孙行者 20.《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____、大闹_____、真假______、三借_____。
白骨精 天宫 美猴王 芭蕉扇
21、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______ 大闹天宫
22.《西游记》全书共______回,孙悟空自号______ 一百 美猴王
23.唐僧分别在哪些地方收了徒弟和马?
①五行山救悟空②高老庄收悟能③鹰愁涧收白龙马④流沙河收沙悟净 24.列举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举四个即可。
①黑松林遇黄袍老怪 ②黄风岭遭黄毛貂鼠精暗 ③牛魔王之子红孩儿抢走唐僧 ④平顶山莲花洞太上老君炼丹童变成妖精 25.列举师徒四人所遇的妖怪,四个即可。
白骨精 黄风怪 蝎子精 红孩儿
26.《西游记》中的人物刻画得各有特点,请各写出一个以沙僧和猪八戒为核心展开的故事情节。
大闹流沙河 高老庄娶亲
27.列举唐僧师徒西行路过的国名(四个即可)。
乌鸡国 车迟国 女儿国 玉华洲 天竺国
28.小说除塑造唐僧师徒四个形象外,还写到许多神仙,请列举几个。
如来佛祖 观音菩萨 菩提祖师 太白金星 镇元大仙 29.悟空、八戒、沙僧使用的兵器分别是:
唐诗导读——《夜宿山寺》 篇6
《夜宿山寺》题目意思是夜晚投宿(投宿等同于住旅馆睡觉,但是不一定付费)在山上的寺院里。文章第一个字“危”的正确理解对于理解本诗的深层意境非常重要,很多参考书,都将“危”简单解释为“高”,如果是这样的话能否将“危”字换为“高”字,把第一句变成“高楼高百尺”?我们先不考虑句中两个“高”字重复使得句子读起来不舒服外,诗的深层含义改变了没有?“高”象形文字,甲骨文中字形象楼台重叠之形;“危”是会意字,小篆(古代一种字体)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是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是在高处而畏惧。“高楼高百尺”,只是说了楼很高,可能是人站在下面看着楼“高”,而不是站在楼上体会楼高,并没有映出人在心理上觉得楼高到什么程度;但是“危楼高百尺”中“危”带有人站在楼上感觉到楼很高的含义,高得让人觉着“危险”,高得让人腿都发软。“危”字多了一层人的参与,有了生命力,自然引出下面的一系列事情,包括“手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说话声音天上人可以听到”,文章非常连贯。笔者认为如果这个“危”字没有理解好就会使诗的美感大打折扣。
“高百尺”形容很高,“百”字不是确数,意为“很高、很多等”。汉语中经常使用数词表示程度上“多”、“高”、“大”等。例如百川归海、百花争艳、十分高兴、千变万化等。
辰,日、月、星的总称。第二句意思是手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了。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句话又强调了楼高,大声说话天上的人都可能听到。“恐惊”二字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与第一句中“危”字对应。“恐”可能是楼高,让人畏惧,所以就更不愿意让天上的人知道自己站得这么高,也许神仙会不高兴吧;可能是诗人对神仙尊敬,不想打扰神仙;也可能是手可以摘到星星了,怕神仙怀疑自己偷星星吧。到底哪种理解更好呢?读者要发挥想象,体会诗人当时所处的场合,才能体会到诗的美。
本文是作者晚上在山上寺院里见到的和想到的,全文描写了一座楼,生动地勾勒出山上的寺院楼非常“高”的特点。文章短短二十个字,每个字都紧扣“高”字,前后非常连贯。有些参考书上认为前两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是从视觉感受上写出楼高,后两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从听觉上进一步烘托出楼高。笔者认为第一句是从心理感觉上、第二句从视觉上、后两句从听觉和心理感觉上表现楼高。
课堂导读 篇7
“假设导读”是指以假设思想指导阅读实践的教学方法。具体地说, 就是在阅读教学中, 遵循“学习迁移理论”, 运用“角色理论”、“兴趣激发动机”原理和“实践第一”的哲学原理, 根据学生特点和教材特点, 围绕教学目标, 以假设这一特殊的思维形式, 活化教材, 动化教程, 趣化课堂, 让他们变“旁观者”为“当事人”, 设身处地地感受内容, 体会情感, 表达心声, 以促使学生语言发展、精神提升、智力开发、个性完善的和谐统一。
“假设导读”中的“假设”, 是假想的、设定的, 是教学双方的。就教师而言, 在于适时、适度地运用假设, 指导学生的言语实践, 它是阅读指导的方法和策略;就学生而言, 就是在教师指导下, 自然、有效地运用假设, 指导自己的言语实践, 它是阅读参与的方法和技巧。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 假设作为有效的教学 (或学习) 手段, 都指向于“读”, 服务于“读”, 落脚于“读”。
“假设导读”中的“导”, 是假设与读的中介和桥梁, 教师借助这座桥梁, 要把假设传递的目标、程序、方法等一系列指令转化为学生有效的言语实践, 学生则要把教师传递的各种指令, 转化为自己主动、积极、有效的言语实践。“导”对教学双方都起着传导 (传导指令) 、指导 (指导实践) 、引导 (引领方向) 、疏导 (疏导难点) 等的作用。“假设导读”中的“读”, 是指假设指导下的各种形式的阅读实践, 它是假设运用的归宿, 是假设效果的检测。
二、假设导读的理论依据
1.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首先, “假设导读法”符合学习迁移的原理。迁移理论告诉我们, 学习迁移就是相同联结迁移, 在学习过程中, 各种学科和各种技能之间, 或同一学科和技能的各个不同部分之间, 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彼此互相影响的现象。知识的共同点是迁移的基本条件。长期以来, 假设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广泛, 而阅读教学中几乎无人问津。到底能否将假设用于阅读教学呢?答案是肯定的。这是因为, 语文和数学虽学科不同, 教学任务、教学方法各有其特殊性, 但从教学目标看, 启发学生智力, 发展学生智能, 培养学生思维, 提高学生自我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是他们的共性。抓住语文和数学的共性, 把假设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转化角度、沟通思路、创设情境、突破难点”等诸多方面的功能迁移于阅读教学, 应该是行之有效的。
其次, “假设导读法”符合兴趣诱发动机的原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阅读是从书面语言符号中获取意义的心理过程, 是人获取信息、陶冶性情、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智能之一。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教材的认识关系。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以提高阅读能力为中心的指导学生掌握教材的过程。小学生好奇、好趣, 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是他们思维发展的重要特点。他们年龄小、阅历浅, 认识知识能力欠缺, 而现行教材不少选自名家名篇, 虽然多数课文语言通俗, 文字浅显, 但由于经历的不同, 不少内容远离学生生活, 学生与作者、与文中人物之间的心理差异、情感差异明显。学生生活与文中所述事情之间的内容差异、背景差异突出, 这就给他们感受语言情境, 感悟语言情感带来了困难。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假设, 可根据学生、教材的特点和“兴趣诱发动机”原理, 发挥假设“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的功能, 一方面帮助学生借助已有知识构筑情境, 以架起“认识”教材的桥梁。降低“认识”教材的难度;一方面帮助学生将静止的语言文字变成生动的生活画面, 并诱使其进入画面, 从而诱发学生“认识”教材的内驱力, 增加学生“认识”教材的趣度, 以强化教学效果。
2.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请你努力做到, 使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 而要成为手段, 不要让知识变成不动的死的‘行装’, 而要使它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 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 在学生的相互关系中, 在精神财富的生动的、不断的过程中活起来, 没有这种交流, 就不可能设想有充满的智力的、道德的、情绪的、审美的发展。”毛泽东同志指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即要认识那个事物, 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 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 别无他法。这就启示我们:在阅读教学中, 必须把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读写能力的形成, 智力思维的发展, 审美能力的提高, 建筑于知识“获取——运用——获取”的循环的“活”的实践之上。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假设, 就在于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角色理论, 发挥假设“化人为我, 化物为人”的功能, 还原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创设课堂实践 (生活实践、思维实践、言语实践、道德实践、美育实践等) 情境, 并置学生于情境之中, 充当各种角色, 理解角色行为, 增强角色体验, 让其在多种形式的假设实践中去认识生活、获取知识、发展语言和思维, 同时得到“充满了智力的、道德的、情绪的、审美的发展”。
3.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
从教育学角度看, 阅读教学是教和学两种活动的关系, 要保证阅读教学任务的实施和目标的达成, 教与学必须和谐地统一于教学目标之上, 而在教与学这一对矛盾中, 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教师主导作用充分有效地发挥, 是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必要前提。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假设, 就在于发挥其“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功能, 以假设点拨诱导, 使教师在教学中左右逢源, 游刃有余, 以寻求教学双方配合默契、和谐共振的教学境地。
三、假设导读的基本课型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 这一辩证的教学观告诉我们, 要探究教法, 灵活用法。就某一教法而言, 其运用大多是以一定的课型反映出来的。而“课要有型, 型要多变, 变不离宗”又是课型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假设导读的基本课型如下:
第一步:揭题定向。揭示课题时, 可巧用假设, 通过引导剖析课题, 确定训练目标或阅读方法, 引发学习动机, 激发学习兴趣。根据不同课文, 可由题设疑, 明确目标;可由题激疑, 明确目标;可尝试写作, 明确目标;可揣摩内容, 明确目标;可回忆联系, 明确目标。在此同时, 可根据课文特点, 明确学法;可巧妙迁移, 明确学法;可依据体裁, 明确学法;可尝试教学, 明确学法。在引导明确目标和学法的过程中, 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 以保证目标的可行性、学法的针对性。
第二步:自学验证。引导学生运用第一步所确定的学习方法, 围绕教学目标自学感知, 验证比较, 分析探究。在感知内容、解决字词、理解顺序的同时, 做如下验证:自我揣测的内容与课文内容是否一致, 开始想象的情境与课文是否一致, 尝试写作的材料选择和中心表达与课文是否一致, 如不一致, 有何差异, 为什么存在差异, 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理解的欲望。
第三步:精读理解。这一步须围绕教学目标, 抓住教学重点, 并把握教学重点与教学目标的联系点, 巧用假设, 或创设情境, 引导感受;或想象情境, 促其感受;或引入文境, 加强感受;或扮演角色, 强化感受;或动化教材, 诱其感受;或增删比较, 优化感受;或联系拓展, 升华感受。在此同时, 还须以假设点化, 引导学生外化感受, 从而使课文的德育点、智力点、美育点、知识点、能力点的训练得以落实。
第四步:演练深化。新课结束时, 可运用假设, 通过总结提携知识要点, 使其给学生以完整的印象;或通过变更条件, 引导说写, 以升华中心, 深化理解;或通过提携主线, 复习沟通, 形成相关的知识体系;或由文激疑, 作课外阅读延伸, 以扩大知识面, 强化效果。
四、假设导读的使用原则
1. 方向性原则。
要深入钻研教材, 明确教学目标, 准确捕捉教学目标与假设的联系, 围绕目标运用假设, 运用假设指向目标, 以保证假设运用的方向性。
2. 针对性原则。
要针对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 准确捕捉假设时机, 灵活运用假设方法, 合理确定难易程度, 做到时机适宜, 方法适当, 以保证假设运用的针对性。
3. 基础性原则。
假设导读中假设的使用是以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水平、认识能力为基础的, 须以有效的方法丰富学生生活, 指导观察生活, 诱导认识生活, 增加生活储备, 强化感性认识, 以开好生活的源。在此同时, 要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以丰富语言, 拓开思维的流, 从而为课堂教学中角色的转换、思维的外化奠定基础。在教学中, 还要瞻前顾后, 做到前有准备, 中有突破, 后有延伸。
4. 穿插性原则。
一是假设导读与一些先进的教学法穿插使用, 比如“情境教学法”“发现教学法”, 以强化效果, 并尽可能以假设将这些方法揉合一起, 以求综合效应。二是假设导读与客观阅读穿插。假设导读的重要特征是转换阅读角度, 变立于文外的“客观阅读”为深入文中的“假设阅读”, 而“客观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 两种方法要灵活穿插, 该假设则假设, 不该假设的则使用“客观阅读”。另外, 假设之后, 还要巧妙点化, 使“假设阅读”向“客观阅读”转化, 以强化效果。
5. 导学性原则。
要发挥假设导读的导学功能, 逐步使学生能够独立运用假设, 明确学习目标, 运用假设, 寻求思维方法;运用假设, 挖掘说写素材, 从而切实体现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
(未完待续, 敬请期待)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假设, 可根据学生、教材的特点和“兴趣诱发动机”原理, 发挥假设“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的功能。
课堂导读 篇8
中学语文教师往往重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教学模块, 忽视或不够重视“名著导读”模块。有的学校听命于高考指挥棒的指使, 为了能够替学生节省时间, 以自己的咀嚼代替学生的阅读, 把名著制成“压缩饼干”喂给学生, 把高中阶段必读的十部名著浓缩为一张讲义, 分别从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对应的典型情节几个方面阐述, 学生只要把讲义上的内容背出来, 就可轻松应对考试, 导致了名著阅读走向不读原著也能做好名著题, 读了名著却未必能做好名著题的怪圈;或是由于老旧思想和功利思想, 认为名著多为大部头著作, “导”的过程很费时间, 效果又不显著, 只做粗略处理, 一点一说, 学生读一遍了事;或是即使认识到了名著阅读的重要性, 但仍然导不得法, 以讲代读, 错把课外自读当作讲读;稍好一些的学校倒是建议同学买买书, 也没有具体的指导;更有甚者, 教师自己没有读过作品, 也不愿花费时间去读, 或是干脆把这一环节略去不提, 听任学生盲目阅读不加指导, 自然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学生方面, 因“快餐文化”的裹挟, 社会浮躁心态的影响, 学生阅读变得功利性极强, 很多学生难以静下心来阅读一两本名著, 他们大多专注于阅读那些插图丰富、情节轻松、思想浅近的易读书刊, 而不愿亲近那些思想丰厚, 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挑战性的名著作品, “快餐文化”占据了他们的阅读视野, 他们只看缩写本, 只看“名著简介”, 甚至只看老师整理出来的讲义。这些都使语文新教材的“名著导读”模块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高思考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初衷大打折扣。
面对如此种种, 怎样利用语文这块阵地, 改变当前名著阅读教学的现状, 让学生的阅读回归经典, 提高文化品位, 积累人文素养, 使他们能在困境中自拔, 得意时淡定, 我对名著阅读教学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毫无疑问, 高中生受年龄和阅历的影响, 他们的认知分析能力还不高, 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 让学生适应并热爱名著阅读, 激发高层次阅读兴趣, 把学生带入名著世界, 是“名著导读”的首要任务。学生一旦对名著阅读发生兴趣, 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 提高求知欲,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首先, 对学生讲明名著导读的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阅读名著对语文学习和自己终身发展的积极作用, 让阅读名著成为每个学生高中阶段学习的必修课。
其次, 大胆地尝试利用电视、电影及网络媒体来为名著阅读“造势”。我在教学中利用晚自习的时间播放电视热播的名著变体——“百家讲坛”之于丹《〈论语〉心得》、四大名著电视剧等, 课前讨论网络中关于某些名著的热门话题等等, 这些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 促进了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和体验, 紧扣了学生心理, 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
最后, 举办有关名著阅读的一系列活动。比如成立班级图书馆, 把自己读过的好书带到班级交换阅读, 设立专人负责, 肩负保管和登记借阅情况;举办“我爱名著”读书推介会, 让学生轮流上台推荐, 作简短发言, 言明推荐的理由, 学生则在笔记本上写上推荐篇目的名字, 所有推荐的篇目都上交, 装订成册, 一本学生推荐而产生的“经典书目”就诞生了;还有举办“我爱名著”读书征文比赛, 优秀作品推荐到杂志和报纸上表;还有举行“读名著讲故事”比赛等, 充分利用各种形式挖掘诱点, 刺激学生的好奇心, 通过这些活动, 调动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和积极性, 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阅读的情况, 检验他们阅读的效果。
二、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在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 我们还要对学生进行一些读书方法的指导, 我们只有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才能真正引领学生走进名著的海洋, 让学生在名著的海洋中自由遨游。否则“名著导读”这一模块就只能流于形式, 浮光掠影。
我认为对名著的阅读, 读书之前先翻翻前言、后记和目录, 对书的背景、作者和大致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略读为先, 精读为后。但略读不是为图热闹而阅读, 为完成任务而阅读, 一定不能贪多, 分量不宜太重, 否则很容易流于走过场, 生吞活剥。应告诉学生要运用从语文课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去独立阅读, 不必拘泥于高考考什么, 灵活性大些, 功利性小些, 故我跟学生说读名著无需像读教材那样, 没必要正襟危坐, 也不需要整块时间, 只是以略读的方法浏览, 随意获取一定的信息, 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 而要前后贯通, 了解大意。再对文章从部分到整体, 由整体到部分, 反复研读, 了解重要的情节和典型的人物, 最后通过对语言的品味, 构思的揣摩, 进而把握名著的内容、艺术特点和作者的情感, 从而获得知识, 受到情感的熏陶。
当然阅读的形式不仅于此, 我们还可以利用上课前和下课前的几分钟让学生大声朗读名著中精彩的段落, 做简单的读书笔记, 复述文章梗概等等。也可在课外活动中, 组织学生举行读书交流会, 谈谈阅读体会, 交流阅读心得等等。总之, 教师的指导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前提, 以达到引导学生认真自读、让名著阅读发挥最大效用为目的。
三、不动笔墨不读书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 一篇文章读完了, 总会有所感悟, 有所体会, 若把这些点滴体会记录下来, 便会成为我们以后写作的素材。我们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习惯。写读书笔记, 摘录名著中精彩的段落或语句, 写自己独特的感悟, 对作品进行质疑、批判等, 可以写摘要、做批注、列提纲, 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等, 都是自主阅读名著的好形式。甚至我们还可以根据江西有一道高考语言综合表达题的特点对名著作品进行再创造:仿写、续写、改写、扩写、缩写、故事新编……我们每学期可以利用作文课至少安排三到五次这种专项训练, 既可以展示名著阅读效果, 又能调动同学们进一步的阅读积极性。如指导学生把《论语》中的一些片段改成一篇小的记叙文, 给《三国演义》和《红楼梦》来个新的结局, 在各种类型的写作中, 学生既丰富了原作品又加深了自己的理解。对原作的再创造使他们更易于感悟语言大师们驾驭文字的高妙。因此, 养成写阅读笔记的习惯对学生的阅读关系重大, 它将直接培养学生将名著阅读中的精华融会贯通到语文学习中, 逐渐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某一部伟大的作品, 更好地提高阅读的效果,
阅读, 是伴随人一生最主要的获取知识的认识活动, 引导高中生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显得很重要。名著导读教学模块引导高中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书籍, 穿梭古今, 漫游于人类所创造的精神空间, 不仅能极大地扩展学生的精神生活面, 而且也可以涵养他们的性情, 健全他们的人格。那么, 重视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势在必行, 也亟期有更多的杏林同仁引起重视, 进行更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让名著导读教学有一个成熟而有效的教学模式, 为名著导读教学寻找到一片“晴朗的天空”。
摘要:当今时代, 是一个“速度”时代, 成年人为生活奔波忙碌;中小学生则疲于应付功课学业。生存竞争的压力中, 多的是匆匆的脚步, 人们已然没有时间慢慢品味文化经典与文学名篇, 读书似乎成了一种奢侈的追求, 正应了马克·吐温颇具调侃意味的话:“所谓名著, 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都没有读的东西。”然而作为高中生的语文学习, 更需要广泛而富有成效的课外阅读, 于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明确提出:通过必修课的学习, 学生要“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 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 读好书, 读整本书,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 (五部以上) 及其他读物, 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设计这一模块, 引导学生阅读名著, 接触人类精神高端, 以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引导他们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涵养他们的性情, 健全他们的人格。
三点导读 篇9
《年少的蜗牛没有壳》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少女成长历程中所经历的心灵创伤并在同龄人的呵护和关怀下得以愈合的故事。情节很简单, 没有太多曲折和波澜, 但在作者如泣如诉的唯美语言中, 我们的心灵仿佛被微风轻轻拂过, 充满了些许感动和安慰, 也在内心为这两个少年默默祝福。
作者运用大量的比喻来渲染我孤独的处境和心灵的伤痛, 如第二段中作者看到缩在壳中的蜗牛, 想起自己, 写到“如果有一个温暖坚实的壳, 就可以在受到伤害的时候, 躲入其中, 做一个小梦, 或者聆听一阵淅淅沥沥的雨声”形象地写出了少女脆弱的心灵和寻求庇护的渴望。而对乔与我最初的相识, 作者也形象地喻为“是数学上的抛物线, 看似从同一个寂寞的原点出发, 却是离得愈来愈远, 再无相遇的可能”, 为后文乔对我的鼓励和支持作了铺垫, 让读者感到一种意外的阅读体验。还有“我的视线, 一行行地看下去, 宛若一只飞燕, 穿过濛濛细雨”, 体现出少女在友情的支持下走出苦闷的喜悦心情。文章末尾, 写到“两个少年的孤单, 就这样因为一次彼此深深懂得的外人的伤害, 而融合在一起, 生出一朵粲然的花朵”, 并且“恣意倾情地绽放”这里的花朵绽放就比喻了少男少女的心灵, 从原来的“惧怕、忧伤、落寞”渐渐地舒展开来, 变得“从容、自如、敏感, 又骄傲不羁”。因此结尾告诉我们因为“这段彼此鼓励”, 他们的种种心灵创伤“轻烟一样, 散去”。
总之, 文章设喻准确贴切, 优美传神, 在字里行间流淌着浓郁的抒情色彩, 使我们在感动之余, 获得了审美的愉悦。
难点指津
初读这篇文章我们也许只是对作者的遭遇感到同情和欣慰, 然而随着阅读的逐步深入, 经过反复咀嚼和探究, 我们清楚的认识到此文的价值取向和爱憎褒贬, 以及藏于字里行间的真切呼唤, 这也正是此文的难点所在。
文章显而易见的是老师对我的歧视, 那种嘲讽和鄙视使少女的心灵深受伤害, 但这并非作者的表达意图, 作者真诚赞美少男少女们之间的心灵抚慰, 在“我”最无助的时候, 只有乔默默地支持和鼓励“我”, 尤其是在回答老师问题时的“固执地保持沉默”, 以及帮“我”解答问题时画了个微笑的小人儿, 没有豪言壮语, 却让“我”倍受激励。乔身上那种发自内心的真切关怀, 决不妥协的坚定执着, 令人动容。
作者以此表达了对友情的呼唤, 对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的渴盼, 当然也暗含着对某些教育工作者的不满, 这里我们无意去评判文中教师的行为, 我们只是希望不要再对少男少女的心灵施加过多的伤害了, 因为“年少的蜗牛没有壳”。
考点训练
1、标题“年少的蜗牛没有壳”有什么寓意?
2、如何理解“两颗曾经怯懦的心, 历经了怎样的风雨的冲击, 才有了今日这般缤纷的颜色”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旨。
附:参考答案:
1、指少年的心灵非常脆弱, 无法承受他人的冷嘲热讽的打击。
2、意指两少年终于走出心灵的阴影, 成为坚强、从容、心灵健全的人。
三点导读 篇10
乍看题目, 简直不可理喻, 但当你深入品读文章后, 你会发现恋爱不仅是一门课程, 而且是一门非常深奥的课程, 尤其是如何看待少男少女的“恋爱”更是一门极富艺术性的人生必修课。池莉的这篇文章通过育女的亲身经历讲述了自己作为母亲如何对待女儿的“早恋”问题。作者通过她的文字不仅带给了读者一次心灵的“地震”, 使众多的读者受到心灵的洗礼, 同时也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激起了读者尤其是为人父母的读者的深刻反思, 也给读者以情感美的熏陶, 是献给我们的一道精美大餐, 值得我们细细品赏。其主要美点赏析如下:
1:主旨美。恋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也是一个很美的话题, 但对于少男少女的所谓“恋爱”, 我们成人往往用一种“有色眼镜”去看他们, 甚至视若“洪水猛兽”, 正如作者写道:这种最初的情感, 会受到外界的道德谴责和恶性羞辱, 成年人会以一种阴暗淫秽的心理去揣度孩子们, 一定要丑化他们, 侮辱他们, 以至激发了他们的反叛心理。这等于是用成年人的阴暗心理去教唆他们, 诱发他们性罪恶极具诱惑性的一面。极度的禁锢导致极度的渴望, 以致无知的孩子坠入成年人的性陷阱, 难以自拔。作者认为恋爱是人的一种正常的感情活动, 与生俱来, 拥有爱的能力是一个正常的孩子健康的标志。正常的孩子就应该懂得爱, 而小男生小女生的这种感情是非常纯洁的, 是幼稚得可爱的, 他们是从纯洁的感动和友爱开始, 笨拙地摸索和学习人类的相爱, 我们应尊重他们的美好情感。事实上这种“恋爱”是孩子们在试探着体验一种更加成熟的人际关系, 把这种美好的情感装在心里, 是一种享受生命的表现。所以, 我们不要轻视生命, 要用一种纯洁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这种美好的情愫, 要尊重孩子对这种美好而纯洁的情感的享受。这种主旨的确是深刻的、新颖的, 意义也是非常深远的。
2:情感美。作者并没有用一个大作家的口吻去教训他人, 而是“我手写我心”, “我心抒我情”, 极富真情实感, 作者选取了对待女儿“恋爱”这件事, 用真实的事例, 真诚的情感, 表达了自己内心真挚的感情。文章字里行间没有半点遮遮掩掩, 所以读者读着这篇文章就感到格外亲切, 似乎感同身受。从字里行间的流露中, 我们也充分感受到作者对女儿的爱, 对女儿情感的尊重, 对儿女自由式的教育, 一句话:就是对女儿享受生命的尊重。作者不像众多父母那样为了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要么一味苛求, 要么糖果式地溺爱, 正如法国作家蒙田所说:“世人最难学懂学透的学问, 就是如何享受生命, 在我们所有缺点中, 最严重的就是轻视生命。”纵观全文, 母亲对女儿深挚的爱, 对女儿情感的尊重, 对如何让女儿享受生命都表达得淋漓尽致。读后倍感文如其人。所以, 本文在情感上没有矫揉造作, 是真情的流露, 是切身的体验, 是发自内心的呼喊。
难点指津
作为一篇谈论“恋爱也是一门课程”的文章, 对于广大读者来说是难于理解的, 但如果我们真正深入去品读文章, 去感悟作者的感受, 去反思作者的认识思考, 我们就会发现之所以我们总以一种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少男少女的“早恋”, 究其原因, 还是没有尊重孩子对情感的需要, 亦即缺乏对享受生命的尊重。法国作家蒙田的人生经验正是对尊重生命、尊重孩子享受生命美好情感的精辟阐释。如果我们能理解少男少女纯洁幼稚的心灵, 尊重他们享受生命的美好情感, 以童真的心灵去理解他们, 去看待他们, 以博大的爱去引导他们, 也许孩子们会更健康地成长, 从这个意义上看, 恋爱的确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课程。
考点训练
1、作者为什么说恋爱也是一门课程?
2、作者对少男少女的“早恋”持什么态度?
3、如何理解“世上最难学懂学透的学问, 就是如何享受生命, 在我们所有缺点中, 最严重的就是轻视生命。”这句话的含义。
附:参考答案:
《松鼠》导读 篇11
一、语言准确而生动
科学小品文是用来普及和宣传科学的,所以内容的科学性是基础,这就要求其语言要具有准确性。如“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一句中的“经常”,说明了松鼠并非都在高处活动。又如“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一句中的“好像”一词,表示猜测,并非肯定,体现了作者行文措词的慎重。
另外,科学小品文的特点是长于运用文艺的笔调,具体生动地向读者介绍说明的对象。所以,本文的语言不仅具有一般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还具有一定的生动性。生动的语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是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如“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玲珑的小面孔”将松鼠拟人化,“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又运用比喻,这样,就把松鼠“漂亮”的特点描述得生动而又形象。
二是描写和说明相结合,寓说明于描写之中。除了“面容清秀”“玲珑的小面孔”“美丽的尾巴”外,作者还用“搬”“放”“编扎”“挤”“踏”等表示复杂动作的词来描述松鼠的乖巧能干,用“又干净又暖和”的窝等语句描写松鼠的生活和居住情况,这些描写使说明对象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读后不禁对松鼠生出喜爱之情。
二、结构清晰而严谨
课文第1小节先总说了松鼠的特征:漂亮、驯良、乖巧。“漂亮”是从外貌方面进行评价的,“驯良”“乖巧”则是从内在习性、性格方面进行介绍的。“很讨人喜欢”可以看作贯穿文章始终的情感线索,这样,文章的第1小节就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第2小节中,“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最不像四足兽”等词句描述了松鼠的“漂亮”。
“驯良”是和顺善良的意思,第3小节中,“经常在高处活动”“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不是肉食兽类”等语句说明了松鼠活动的范围、时间,常吃的食物及寻食的习惯,表现了松鼠的“驯良”。
“乖巧”一词有两个意思:一是合人心意,讨人喜欢;二是机灵,巧妙。这两个意思都可以用在说明小松鼠生活习性的特点上——松鼠十分警觉,能敏捷灵巧地蹦跳、上树,活泼可爱;它能把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来过水,机灵巧妙;松鼠还能在树上搭出结实而舒适的窝,灵巧极了,特别是那圆锥形的小窝顶,更是巧妙。松鼠真是充满智慧的建筑师啊!这样的松鼠,多么讨人喜欢啊! 第4、5小节就表现了松鼠的“乖巧”。
第6小节是对上文的补充说明,介绍了松鼠的繁殖、换毛和经济价值。
三点导读 篇12
钟惺的《夏梅说》是竟陵派诗文作品中一篇新奇隽永之作, 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竟陵派“幽深孤峭”之风。该文构思立意较为新奇。
一.选材奇。
古往今来, 咏梅作品不可胜数, 在这些作品中, 有的为梅花的幽香所倾倒, 有的为梅花的傲雪斗寒而赞叹, 还有的为梅花的孤芳自赏而叹惋, 更有的为梅花的冰清玉洁而讴歌。而钟惺则咏吟花谢实落的夏梅。我们知道, 夏梅无花无果, 只有叶子和枝干孤单地厮守着, 在烈日下倔立着, 这时的梅平平常常, 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更何况将其写入文章了。
二.立意新。
《夏梅说》当是一部带有杂感性质的小品文。它不同于一般的“说”文章, 韩愈的《马说》是以马取喻, 周敦颐的《爱莲说》是以莲取喻,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 是因事而发, 揭示说明问题。而本文则是从赏梅者欣赏心理的角度之不同而生发开去, 以赏物的常见现象来揭示社会上层人物中的世态炎凉、趋炎附势之风。
三.结构明。
叙议结合, 由现象到本质, 层次分明。作者由冬至春, 再由春至夏, 娓娓道来, 写赏梅咏梅的冷热, 再谈到人情世态的冷热, 从而批判社会上常见的坏风气。
难点指津
选文自然有些难懂的地方, 如何有效地突破呢?
一.耐心熟读, 感知大意。
可采用陶渊明先生的“不求甚解读书法”。先熟读感知大意, 不必在意某个词句的未知。
二.结合语境, 细读深思。
对难懂的文章, 一般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逐层分析, 结合语境, 细细推敲。如第一段, 写梅花的冷热之候, 冷热相映成趣。“冷”字含有两层意思, 一是说梅花盛开的季节是在冰雪之季, 一是说梅花具有迎风斗雪、冰清玉洁的品格。“然亦有极热之候”, 且是“极”, 如何理解?联系下文“故夫看梅和咏梅者, 未有于无花之时者也”, 至此我们就会明白, 梅花冷热的际遇, 由极热到极冷, 其原因主要在于有花与无花, 有花则热, 无花则冷, 形成了对比, 并且用了“未有”二字与上文之中的“争”字形成鲜明对照。此时自然地思考:为何对比?再结合最后一段的议, 就可推断出, 作者写梅际遇之冷热, 正是暗喻社会中的人情冷暖, 世态炎凉。处于顺境时, 名实俱在, 巴结、奉迎、攀附者盈门, 热闹到了极点;而处于逆境时, 便“门庭冷落鞍马稀”, 无人问津了。作者通过这“冷”与“热”之比较, 无情地讽刺了社会上那些趋炎附势之徒。
往下读, 又要思考为何还要写到张谓、董崇相这样咏夏梅、赞夏梅之人呢?钟惺认为张谓写梅花的诗能写到梅花果实, 已属别具慧眼, 不同流俗, 难得, 但还不满足, 认为还没写到叶子。“况叶乎!”这一惊叹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到了梅树只剩叶和枝干相守时, 花已谢多时了, 就是到了“冷极”之时了。还有谁来赏梅呢?呼应第一段, 进一步深化思想。
考点训练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 三四五月, 累累其实
(2) 欲争赴
(3) 舍叶无所夏梅也
(4) 同志者和焉
2.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故夫看梅与咏梅者, 未有于无花之时者也。
(2) 虽与地之极冷, 而有所必辨焉。
3.本文讽喻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附:参考答案
1. (1) 它的果实; (2) 雅人; (3) 称作; (4) 通“嘱”, 吩咐。
2. (1) 所以一般人欣赏梅, 歌咏梅, 从来没有在它不开花的时候。 (2) 即使他目前是处在非常冷的时间和地位, 也一定要分辨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