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导读

2024-12-17

教师导读(共12篇)

教师导读 篇1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课文不应该是教师讲懂的, 而应是学生读懂的。叶圣陶说过, 用课文做例子, 通过老师指点一下, 让学生自己能读书, 不要等老师来教。作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的教师, 在语文阅读课上的指导点拨应该主要体现在导读、导思、导路三方面。

导读是切切实实给学生充裕的时间, 真正做到书声琅琅。初步感知课文时, 要指导学生认认真真地读, 要读准字音, 正确停顿, 把课文读通。深入阅读课文时, 对于课文中重点的段落或句子, 要指导学生反反复复读, 边读边想, 以思促读, 借质疑的问题或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思考, 在读中讨论, 在读中体验。反复阅读不是一遍一遍地傻读, 读一遍要有一遍的要求和效果, 要将读的层次与读的形式相结合。阅读的形式要多样, 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情绪状态和解决问题的难度, 巧妙地安排默读、朗读、小组读、男女生赛读、分角色朗读等阅读形式, 必要时可以有的放矢地穿插教师的范读和引读, 适当在朗读技巧, 比如停顿、速度、重音上做指导。当然用不着出现朗读技巧的术语, 要特别注意对词句的理解, 咬文嚼字品词品句的深度是和诵读达情的水平大体一致的。例如在教学小语苏教版第三册《小鹰学飞》中“小鹰急促地喘着气, 对老鹰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抓住这一段中的词语“急促”“喘着气”“总算”, 去想象小鹰说话的神态和不敢肯定的语气。这一段的朗读点拨, 反倒是学生极易忽略的两个省略号。只有理解了急促, 理解了喘气过程中出现的停顿, 学生自然就能读好这一句了。理解内涵越深, 朗读的轻重、速度自然会处理得当。

导思是善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善于抓住教学时机设计一些既有针对性、有思考价值, 又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来疏导学生的思维。例如, 在教学小语苏教版第十一册《船长》一课中, 当学到课文第三自然段时,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这段话提出几个“为什么”一类的问题。于是学生抓住这一段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哈尔威船长为什么要大声吼叫?船长为什么要让妇女先走, 其他乘客跟上, 船员断后呢?船上61人, 为什么船长却说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呢?这些以“为什么”表述的深问颇有价值。教师抓住它们, 引导学生讨论, 感受哈尔威船长在危难时刻舍己救人、沉着机智、指挥有方的崇高形象。在教学小语苏教版第十一册《螳螂捕蝉》一课中, 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明白了“螳螂捕蝉”在自然界中是怎么一回事后, 有学生问:服侍吴王的少年真的看到自然界这么巧合的事情, 会不会是他自己编的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 课堂顿时活跃起来。教师立即让学生展开讨论, 故事真假不重要, 重要的是少年要让吴王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同时教师设计出两个关键问题:1.吴王相信这个故事吗?2.少年是怎样让吴王相信的呢?让学生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明白了一个好的主意要想成功, 还要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 一个恰当的时机, 这才称得上计谋。学生起初提出的问题貌似与课文没有关联, 但教师抓住时机有针对性地设计关键问题来疏导学生, 然后通过读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少年的机智, 明白计谋要成功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 很好地深化了课文主题。

导路是引导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把握住学生的学路, 去贴近作者的文路, 找到课文中内在的逻辑联系。作为文章, 作者无非是按纵向思路或横向思路布列, 例如《卢沟桥烽火》 (小语苏教版第十一册) 是按纵向思路之一的“时间先后顺序”, 《音乐之都维也纳》 (第十册) 则是按横向思路之一的“并列关系”, 《钱学森》 (第十一册) 按时间先后顺序, 第一自然段应放在文章最后。把它放在开头这种倒叙的表达形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设置悬念, 增强了表达效果, 很值得我们琢磨与学习。教师要根据具体课文来引导学生的思路, 学习作者的文路。学生学的课文多了, 有了一定的积累, 就会逐渐形成相应的学路, 这对提高读写的能力大有裨益。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的思维过程, 是一个主动构建认知结构的过程, 这个过程必须靠学生自己来完成, 任何高明的老师也不能越俎代庖, 代替学生思考、代替学生学习。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 应根据教材的特点, 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思考和感悟,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教师导读 篇2

郭 进

《教师必读的外国教育名著导读》以时间为顺序,将每本名著的梗概、要点揭示给教师,使教师能窥一斑而知全貌,为进一步选择、阅读原著作方向性的引导。另外,本书明晰的编写风格将使你“半天阅读一本名著”的想法变为现实,最终达到教师自我提高的目的。收入本书的教育名著有: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洛克的《教育漫话》、卢梭的《爱弥尔》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斯宾塞的《教育论》、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罗素的《教育与美好生活》、阿兰的《教育漫谈》、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马卡连柯的《教育诗》、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布鲁纳的《教育过程》、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论》等17部经典教育名著。所选的这些教育名著,理论水平和思想境界高,传达着较强的科学育人精神,都是经过了时间的锤炼、实践的检验,并得到世人公认的优秀著作,蕴含着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育人观念。

其中,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以及把这些观念应用于教育事业的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书中说:“教育是生活所必需”,“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是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即是生活”。那么从上述两个命题可推导出:“教育即生长”。这个意思用教育上的话来说,①“因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教育即是不断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不能把生长看做是朝着一个固定目标进行的运动,而应把生长本身看作是目标。②“教育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教育的价值在于它能否创造继续不断的生长欲望,能否供给方法。③生长的能力,一有赖于自己的可塑性,二依靠别人的帮助。正因为教育即生长,所以,既不要把成人作为固定的标准来衡量儿童时代,也不要把儿童时代的思想化。用教育的术语来说,教育即生长就是:教育的过程除它自身之外,没有别的目的;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

这段话提醒我:实施教育应是时时处处的,教育方法是需要不断摸索,因地制宜的。这令我受益匪浅。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生命短促,学海无涯,这个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以最少的时间读到更多的好书,特别是一些教育经典名著,进而提升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充实自我人生呢?

本期快速导读 篇3

关键词:镜头&细品台湾

推荐理由:一个人从海上走过,留下了一个打湿的姓氏;一群人从海峡走过,带去的华夏文字和着晶莹的盐巴与汗水,化在一片片新翻开的土地上;带去的五谷,在这个荆棘遍地的海岛上扎下了根、发了芽、结了果;带去的百家姓,不仅一笔一画不减,而且越来越茂盛……而后,越来越多的人犁着一丛丛浪花,来来往往于海峡之间,一部永远潋滟的历史就越写越风光了……

参考文章:《镜头品台湾》

关键词:乡情&冬日暖汤

推荐理由:中国的汤极具地域性,一种汤,代表了一个城市,一种汤,饱含了一份乡情。炎炎冬日,捧一碗精心烹制的营养美汤,或是与亲朋好友围桌吃顿火锅,温暖的情谊背后是随热汽氤氲开的几缕乡情,此刻,不如尽情的享受美汤,抛开忧愁,让家乡的味道肆意地流淌心头。

参考文章:《汤上心头》

关键词:神秘&楼兰后人

推荐理由:传说中,在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曾经生活着一支世代依罗布泊水域而居的“罗布人”。千百年来,他们与世隔绝,在沙漠中的海子里打渔为生,保持着原始的风俗习惯,充满了神秘色彩……

参考文章:《最后的罗布人》

教师导读 篇4

一、抓住导读提示, 把握教学目标

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任务:1.了解“写了什么”;2.谈谈“有什么感受”;3.交流一下“哪些地方印象特别深”。

略读课文一般都编排在一个主题单元中精读课文的后面, 相对独立却又与精读课文互有关联。每篇略读课文的前面都有导读提示, 教学中应“瞻”前“顾”后, 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学习中得到的基本方法、基本能力用于阅读实践, 逐步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例如:四年级上第2课《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导读提示:读了《观潮》, 我们仿佛亲眼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下面这篇课文写的是雅鲁藏布大峡谷, 它又将给我们展现怎样的画面呢?认真默读课文, 想想描写的景象, 再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你所知道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之前, 让他们认真阅读课文前的导读提示, 从中找到学习本篇略读课文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读导读提示, 可以通过抓关键词梳理出本课的学习任务:1.默读课文, 想想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2.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你所知道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 必能更好地去开展自主阅读实践。

又如读了《去年的树》, 大家都有很多想法, 下面这篇《小木偶的故事》, 又会使我们想到什么呢?认真默读课文, 看看在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再联系生活实际, 说说自己对最后一段话的体会。通过朗读提炼导读提示, 学生能够明确这样的学习目标:1.认真默读课文, 看看在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什么事;2.再联系生活实际, 说说自己对最后一段话的体会。有了目标的引领, 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会更浓厚。

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去关注导读提示, 渐渐地, 学生将会养成习惯, 独立面对略读课文时, 也知道如何明确学习任务, 授之以“渔”岂不乐哉!

二、抓住导读提示, 确定教学板块

自主阅读课文的课堂结构要简单, 即块状设计, 不求精心, 但求放权。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同样可以借助课文前的导读提示, 确定教学板块。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32课《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时, 通过年级组的集体备课, 我们首先认真阅读了导读提示:恐龙在进化中飞向蓝天, 是科学家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一大发现, 下面的课文将告诉我们生物科学研究取得的新成就。认真默读课文, 想想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和读不懂的地方画下来, 和大家讨论、交流。然后通过对导读提示的进一步研究, 我们确定了这样的教学板块:1.自读课文, 抓住中心句;2.紧扣中心句, 质疑, 确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3.带着问题, 放手让学生实践, 自读自得;4.交流汇报, 重点点拨;5.读写结合, 拓展延伸。在实际的教学中, 我们用这样的板块去教学这篇课文, 学生在课堂边读边画边想, 由于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自主阅读, 并且只抓住课文中的一个重点:了解植物种子的变化和用途, 学生汇报得很精彩, 教师点拨得也很到位, 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抓住导读提示, 选择教学方法

抓住导读提示教学, 略的是教师的教, 而不是学生的学。略逐词逐段分析, 不略重点难点品读;略教师精讲细析, 不略学生语言实践;略教师难舍处, 不略学生兴趣点。为此, 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 我们的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选择, 充分体现以学定教,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崔峦曾在人教版教材培训会上指出:略读课文教学更需整体把握, 不宜肢解课文。建议采取几遍读的程序:一读, 读准读通, 目诵心惟;二读, 画画批批, 粗知大意;三读, 交流收获, 积累语言 (可以是受到教育启发的, 可以是好词佳句的, 可以是文章写法的, 可以是读书方法的) 。崔峦的这种教学方法, 正是基于学生的学习方法考虑的, 同样也可以导读提示中获得。

例如《秦兵马俑》的导读提示:带着登长城和游颐和园的美好印象, 我们前往西安。那里有震撼人心的秦兵马俑, 那是一支“威武之师”。认真默读课文, 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 再谈谈读后的感受。根据导读提示, 教师可以确定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默读课文, 画出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 写出自己的读后感受。

教师导读 篇5

导读

上海中公、上海中公教师联合制作

第一首 关雎

年代:先秦

出自:《诗经》

内容: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作者小传】

《诗经》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编纂成书,据说是由儒家创始人孔子编定的。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作品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都因音乐得名。“风”是地方乐调,收录当时十五国的民歌;“雅”分大、小雅,多为贵族所作的乐章;“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注释】

这首诗选自《诗经•周南》,是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

[关关]雎鸠的鸣声。

[雎鸠]水鸟名,即鱼鹰。传说它们情意专一。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yǎo tiǎo)]美好的样子。

[淑]好,善。

[君子]周代对奴隶主贵族男子的通称。

[好逑(hào qiú)]爱慕而期望成配偶。

[参差(cēn cī)]长短不齐。

[荇(xìng)菜]多年生水草,夏季开花,黄色,嫩叶可食。

[流]求,指女子采荇菜。

[寤]睡醒。

[寐]睡眠。

[思服]思念。

[悠哉]形容思念之情绵绵不断。

[辗转(zhǎn zhuǎn)]翻来覆去不能安睡。

[采]取。

[琴瑟]弦乐器,这里用作动词,弹奏琴瑟。

[友]亲。

[芼(mào)]拔取。

[钟鼓]打击乐器,这里用作动词,撞钟击鼓。

【导读】

《关雎》是一首恋歌。歌中描写了一个在河边采荇菜的姑娘引得一位青年男子的思慕,姑娘在河边采摘荇菜时的窈窕身影使他梦寐不忘的情景。诗歌描画出这样一幅美丽的劳动风景图:清清的河水缓缓地流淌,一对对水鸟在河心小洲上追逐嬉戏。那紫红色的荇菜在河水中随波摇动,一位美丽的姑娘在河边采摘荇菜,她那窈窕的身影和水中左右摆动的荇菜交相辉映。诗中所表达的对这位姑娘的爱慕和思恋是那样的真挚和纯朴,没有半点儿矫揉造作之态。同时,在描写男女青年的爱情生活时,又是和生产劳动联系在一起,由此形象而又生动地反映出了劳动人民朴素而纯洁的思想品质和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译】

雎鸠关关叫得欢,成双成对在沙滩。美丽善良好女子,正是我的好伴侣。

长短不齐水荇菜,左右采摘忙不停。美丽善良好女子,做梦也在把她思。

追求她却不可得,日夜思念在心间。想啊想啊心忧伤,翻来覆去欲断肠。

长短不齐水荇菜,左边右边到处采。美丽善良好女子,弹琴鼓瑟永相爱。

长短不齐水荇菜,左边右边到处采。美丽善良好女子,鸣钟击鼓迎娶来。

考试党还看了:

上海教师招聘考试网:

学术观点导读 篇6

黄速建 王 钦 贺 俊

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6期

摘要: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民营企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不同的“身份”和“组织形式”出现。特定的“转轨”经济背景,决定了我们必须基于“历史视角”对中国民营企业治理演进问题进行分析。从外部环境因素对中国民营企业治理演进的影响来看,环境因素表现出的“约束性”是一个典型特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包括了一系列的经济制度层面的调整,产业组织形式的变化,经理人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变迁。从内部资源因素对中国民营企业治理演进的影响来看,资源因素表现出的“内在需求驱动性”是一个典型特征。民营企业总是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追求对企业成长“内在需求”的最大化满足。“适应性选择”是中国民营企业治理演进的内生机制,中国民营企业不断扩大的企业规模、不断扩展的市场覆盖范围和不断提升的竞争能力表明,中国民营企业治理制度选择是有效的。而这种有效性的来源是中国民营企业的治理安排实现了内部资源条件和外部环境之间的“适应性选择”。

关键词:民营企业 公司治理 演进分析

区域竞争中的政策变异、体制牵扯及其方向判别

王庭东

改 革2008年第8期

摘要: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与其所掌握的高级人力资本、先进技术等要素的数量密切相关。在我国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下,财政分权与以GDP增长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系加剧了区域竞争,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政策变异阻碍了对要素的培育。通过优化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结构,建立有利于增加教育投入、技术创新的政绩指标,消除对外开放中的过度政策优惠有助于要素的培育。

关键词:要素培育 政策变异 财政分权

市场竞争还是性别歧视——收入性别差异扩大趋势及其原因解释

李春玲 李 实

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摘要:经济改革以来收入分配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巨大变化,其中也包括性别之间的收入差距变化。本文想回答的问题是:经济改革或者说市场化改革对性别收入差距产生了什么影响?特别要解答的是:经济改革以来性别收入差距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已有的几项研究对这一问题得出了不同的结果。本文采用三次跨时段的全国抽样调查数据,估计了过去20年里性别收入差距变化的趋势,并考查导致性别收入差距变化的原因。分析结果显示,过去20年来性别收入差距在稳定地和显著地增长,在改革的最初10年里,市场机制是导致性别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但在最近的10年里,性别歧视因素成为影响性别收入差距的更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性别不平等 收入差距 经济改革

大国经济与输入型通胀论

卢锋

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第7-8期

摘要:如何解读新一轮通胀是近来宏观经济学界探讨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从若干大宗商品的国内需求与国际价格关系的角度来对输入型通胀论进行实证考察。作者认为,新一轮通胀主要是根源于过去一段时期总需求增长偏快和货币供应偏多累积过程的作用,需要更多采用货币和其他总量性紧缩措施主动彻底治理。鉴于中国客观上具有“巨型经济体”的地位和作用,理解中国经济成长的具体规律,需要重视和运用大国分析思路和方法。

教师导读 篇7

“假设导读”是指以假设思想指导阅读实践的教学方法。具体地说, 就是在阅读教学中, 遵循“学习迁移理论”, 运用“角色理论”、“兴趣激发动机”原理和“实践第一”的哲学原理, 根据学生特点和教材特点, 围绕教学目标, 以假设这一特殊的思维形式, 活化教材, 动化教程, 趣化课堂, 让他们变“旁观者”为“当事人”, 设身处地地感受内容, 体会情感, 表达心声, 以促使学生语言发展、精神提升、智力开发、个性完善的和谐统一。

“假设导读”中的“假设”, 是假想的、设定的, 是教学双方的。就教师而言, 在于适时、适度地运用假设, 指导学生的言语实践, 它是阅读指导的方法和策略;就学生而言, 就是在教师指导下, 自然、有效地运用假设, 指导自己的言语实践, 它是阅读参与的方法和技巧。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 假设作为有效的教学 (或学习) 手段, 都指向于“读”, 服务于“读”, 落脚于“读”。

“假设导读”中的“导”, 是假设与读的中介和桥梁, 教师借助这座桥梁, 要把假设传递的目标、程序、方法等一系列指令转化为学生有效的言语实践, 学生则要把教师传递的各种指令, 转化为自己主动、积极、有效的言语实践。“导”对教学双方都起着传导 (传导指令) 、指导 (指导实践) 、引导 (引领方向) 、疏导 (疏导难点) 等的作用。“假设导读”中的“读”, 是指假设指导下的各种形式的阅读实践, 它是假设运用的归宿, 是假设效果的检测。

二、假设导读的理论依据

1.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首先, “假设导读法”符合学习迁移的原理。迁移理论告诉我们, 学习迁移就是相同联结迁移, 在学习过程中, 各种学科和各种技能之间, 或同一学科和技能的各个不同部分之间, 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彼此互相影响的现象。知识的共同点是迁移的基本条件。长期以来, 假设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广泛, 而阅读教学中几乎无人问津。到底能否将假设用于阅读教学呢?答案是肯定的。这是因为, 语文和数学虽学科不同, 教学任务、教学方法各有其特殊性, 但从教学目标看, 启发学生智力, 发展学生智能, 培养学生思维, 提高学生自我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是他们的共性。抓住语文和数学的共性, 把假设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转化角度、沟通思路、创设情境、突破难点”等诸多方面的功能迁移于阅读教学, 应该是行之有效的。

其次, “假设导读法”符合兴趣诱发动机的原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阅读是从书面语言符号中获取意义的心理过程, 是人获取信息、陶冶性情、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智能之一。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教材的认识关系。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以提高阅读能力为中心的指导学生掌握教材的过程。小学生好奇、好趣, 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是他们思维发展的重要特点。他们年龄小、阅历浅, 认识知识能力欠缺, 而现行教材不少选自名家名篇, 虽然多数课文语言通俗, 文字浅显, 但由于经历的不同, 不少内容远离学生生活, 学生与作者、与文中人物之间的心理差异、情感差异明显。学生生活与文中所述事情之间的内容差异、背景差异突出, 这就给他们感受语言情境, 感悟语言情感带来了困难。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假设, 可根据学生、教材的特点和“兴趣诱发动机”原理, 发挥假设“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的功能, 一方面帮助学生借助已有知识构筑情境, 以架起“认识”教材的桥梁。降低“认识”教材的难度;一方面帮助学生将静止的语言文字变成生动的生活画面, 并诱使其进入画面, 从而诱发学生“认识”教材的内驱力, 增加学生“认识”教材的趣度, 以强化教学效果。

2.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请你努力做到, 使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 而要成为手段, 不要让知识变成不动的死的‘行装’, 而要使它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 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 在学生的相互关系中, 在精神财富的生动的、不断的过程中活起来, 没有这种交流, 就不可能设想有充满的智力的、道德的、情绪的、审美的发展。”毛泽东同志指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即要认识那个事物, 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 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 别无他法。这就启示我们:在阅读教学中, 必须把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读写能力的形成, 智力思维的发展, 审美能力的提高, 建筑于知识“获取——运用——获取”的循环的“活”的实践之上。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假设, 就在于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角色理论, 发挥假设“化人为我, 化物为人”的功能, 还原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创设课堂实践 (生活实践、思维实践、言语实践、道德实践、美育实践等) 情境, 并置学生于情境之中, 充当各种角色, 理解角色行为, 增强角色体验, 让其在多种形式的假设实践中去认识生活、获取知识、发展语言和思维, 同时得到“充满了智力的、道德的、情绪的、审美的发展”。

3.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

从教育学角度看, 阅读教学是教和学两种活动的关系, 要保证阅读教学任务的实施和目标的达成, 教与学必须和谐地统一于教学目标之上, 而在教与学这一对矛盾中, 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教师主导作用充分有效地发挥, 是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必要前提。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假设, 就在于发挥其“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功能, 以假设点拨诱导, 使教师在教学中左右逢源, 游刃有余, 以寻求教学双方配合默契、和谐共振的教学境地。

三、假设导读的基本课型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 这一辩证的教学观告诉我们, 要探究教法, 灵活用法。就某一教法而言, 其运用大多是以一定的课型反映出来的。而“课要有型, 型要多变, 变不离宗”又是课型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假设导读的基本课型如下:

第一步:揭题定向。揭示课题时, 可巧用假设, 通过引导剖析课题, 确定训练目标或阅读方法, 引发学习动机, 激发学习兴趣。根据不同课文, 可由题设疑, 明确目标;可由题激疑, 明确目标;可尝试写作, 明确目标;可揣摩内容, 明确目标;可回忆联系, 明确目标。在此同时, 可根据课文特点, 明确学法;可巧妙迁移, 明确学法;可依据体裁, 明确学法;可尝试教学, 明确学法。在引导明确目标和学法的过程中, 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 以保证目标的可行性、学法的针对性。

第二步:自学验证。引导学生运用第一步所确定的学习方法, 围绕教学目标自学感知, 验证比较, 分析探究。在感知内容、解决字词、理解顺序的同时, 做如下验证:自我揣测的内容与课文内容是否一致, 开始想象的情境与课文是否一致, 尝试写作的材料选择和中心表达与课文是否一致, 如不一致, 有何差异, 为什么存在差异, 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理解的欲望。

第三步:精读理解。这一步须围绕教学目标, 抓住教学重点, 并把握教学重点与教学目标的联系点, 巧用假设, 或创设情境, 引导感受;或想象情境, 促其感受;或引入文境, 加强感受;或扮演角色, 强化感受;或动化教材, 诱其感受;或增删比较, 优化感受;或联系拓展, 升华感受。在此同时, 还须以假设点化, 引导学生外化感受, 从而使课文的德育点、智力点、美育点、知识点、能力点的训练得以落实。

第四步:演练深化。新课结束时, 可运用假设, 通过总结提携知识要点, 使其给学生以完整的印象;或通过变更条件, 引导说写, 以升华中心, 深化理解;或通过提携主线, 复习沟通, 形成相关的知识体系;或由文激疑, 作课外阅读延伸, 以扩大知识面, 强化效果。

四、假设导读的使用原则

1. 方向性原则。

要深入钻研教材, 明确教学目标, 准确捕捉教学目标与假设的联系, 围绕目标运用假设, 运用假设指向目标, 以保证假设运用的方向性。

2. 针对性原则。

要针对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 准确捕捉假设时机, 灵活运用假设方法, 合理确定难易程度, 做到时机适宜, 方法适当, 以保证假设运用的针对性。

3. 基础性原则。

假设导读中假设的使用是以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水平、认识能力为基础的, 须以有效的方法丰富学生生活, 指导观察生活, 诱导认识生活, 增加生活储备, 强化感性认识, 以开好生活的源。在此同时, 要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以丰富语言, 拓开思维的流, 从而为课堂教学中角色的转换、思维的外化奠定基础。在教学中, 还要瞻前顾后, 做到前有准备, 中有突破, 后有延伸。

4. 穿插性原则。

一是假设导读与一些先进的教学法穿插使用, 比如“情境教学法”“发现教学法”, 以强化效果, 并尽可能以假设将这些方法揉合一起, 以求综合效应。二是假设导读与客观阅读穿插。假设导读的重要特征是转换阅读角度, 变立于文外的“客观阅读”为深入文中的“假设阅读”, 而“客观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 两种方法要灵活穿插, 该假设则假设, 不该假设的则使用“客观阅读”。另外, 假设之后, 还要巧妙点化, 使“假设阅读”向“客观阅读”转化, 以强化效果。

5. 导学性原则。

要发挥假设导读的导学功能, 逐步使学生能够独立运用假设, 明确学习目标, 运用假设, 寻求思维方法;运用假设, 挖掘说写素材, 从而切实体现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

(未完待续, 敬请期待)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假设, 可根据学生、教材的特点和“兴趣诱发动机”原理, 发挥假设“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的功能。

教师导读 篇8

中学语文教师往往重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教学模块, 忽视或不够重视“名著导读”模块。有的学校听命于高考指挥棒的指使, 为了能够替学生节省时间, 以自己的咀嚼代替学生的阅读, 把名著制成“压缩饼干”喂给学生, 把高中阶段必读的十部名著浓缩为一张讲义, 分别从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对应的典型情节几个方面阐述, 学生只要把讲义上的内容背出来, 就可轻松应对考试, 导致了名著阅读走向不读原著也能做好名著题, 读了名著却未必能做好名著题的怪圈;或是由于老旧思想和功利思想, 认为名著多为大部头著作, “导”的过程很费时间, 效果又不显著, 只做粗略处理, 一点一说, 学生读一遍了事;或是即使认识到了名著阅读的重要性, 但仍然导不得法, 以讲代读, 错把课外自读当作讲读;稍好一些的学校倒是建议同学买买书, 也没有具体的指导;更有甚者, 教师自己没有读过作品, 也不愿花费时间去读, 或是干脆把这一环节略去不提, 听任学生盲目阅读不加指导, 自然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学生方面, 因“快餐文化”的裹挟, 社会浮躁心态的影响, 学生阅读变得功利性极强, 很多学生难以静下心来阅读一两本名著, 他们大多专注于阅读那些插图丰富、情节轻松、思想浅近的易读书刊, 而不愿亲近那些思想丰厚, 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挑战性的名著作品, “快餐文化”占据了他们的阅读视野, 他们只看缩写本, 只看“名著简介”, 甚至只看老师整理出来的讲义。这些都使语文新教材的“名著导读”模块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高思考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初衷大打折扣。

面对如此种种, 怎样利用语文这块阵地, 改变当前名著阅读教学的现状, 让学生的阅读回归经典, 提高文化品位, 积累人文素养, 使他们能在困境中自拔, 得意时淡定, 我对名著阅读教学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毫无疑问, 高中生受年龄和阅历的影响, 他们的认知分析能力还不高, 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 让学生适应并热爱名著阅读, 激发高层次阅读兴趣, 把学生带入名著世界, 是“名著导读”的首要任务。学生一旦对名著阅读发生兴趣, 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 提高求知欲,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首先, 对学生讲明名著导读的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阅读名著对语文学习和自己终身发展的积极作用, 让阅读名著成为每个学生高中阶段学习的必修课。

其次, 大胆地尝试利用电视、电影及网络媒体来为名著阅读“造势”。我在教学中利用晚自习的时间播放电视热播的名著变体——“百家讲坛”之于丹《〈论语〉心得》、四大名著电视剧等, 课前讨论网络中关于某些名著的热门话题等等, 这些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 促进了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和体验, 紧扣了学生心理, 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

最后, 举办有关名著阅读的一系列活动。比如成立班级图书馆, 把自己读过的好书带到班级交换阅读, 设立专人负责, 肩负保管和登记借阅情况;举办“我爱名著”读书推介会, 让学生轮流上台推荐, 作简短发言, 言明推荐的理由, 学生则在笔记本上写上推荐篇目的名字, 所有推荐的篇目都上交, 装订成册, 一本学生推荐而产生的“经典书目”就诞生了;还有举办“我爱名著”读书征文比赛, 优秀作品推荐到杂志和报纸上表;还有举行“读名著讲故事”比赛等, 充分利用各种形式挖掘诱点, 刺激学生的好奇心, 通过这些活动, 调动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和积极性, 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阅读的情况, 检验他们阅读的效果。

二、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在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 我们还要对学生进行一些读书方法的指导, 我们只有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才能真正引领学生走进名著的海洋, 让学生在名著的海洋中自由遨游。否则“名著导读”这一模块就只能流于形式, 浮光掠影。

我认为对名著的阅读, 读书之前先翻翻前言、后记和目录, 对书的背景、作者和大致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略读为先, 精读为后。但略读不是为图热闹而阅读, 为完成任务而阅读, 一定不能贪多, 分量不宜太重, 否则很容易流于走过场, 生吞活剥。应告诉学生要运用从语文课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去独立阅读, 不必拘泥于高考考什么, 灵活性大些, 功利性小些, 故我跟学生说读名著无需像读教材那样, 没必要正襟危坐, 也不需要整块时间, 只是以略读的方法浏览, 随意获取一定的信息, 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 而要前后贯通, 了解大意。再对文章从部分到整体, 由整体到部分, 反复研读, 了解重要的情节和典型的人物, 最后通过对语言的品味, 构思的揣摩, 进而把握名著的内容、艺术特点和作者的情感, 从而获得知识, 受到情感的熏陶。

当然阅读的形式不仅于此, 我们还可以利用上课前和下课前的几分钟让学生大声朗读名著中精彩的段落, 做简单的读书笔记, 复述文章梗概等等。也可在课外活动中, 组织学生举行读书交流会, 谈谈阅读体会, 交流阅读心得等等。总之, 教师的指导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前提, 以达到引导学生认真自读、让名著阅读发挥最大效用为目的。

三、不动笔墨不读书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 一篇文章读完了, 总会有所感悟, 有所体会, 若把这些点滴体会记录下来, 便会成为我们以后写作的素材。我们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习惯。写读书笔记, 摘录名著中精彩的段落或语句, 写自己独特的感悟, 对作品进行质疑、批判等, 可以写摘要、做批注、列提纲, 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等, 都是自主阅读名著的好形式。甚至我们还可以根据江西有一道高考语言综合表达题的特点对名著作品进行再创造:仿写、续写、改写、扩写、缩写、故事新编……我们每学期可以利用作文课至少安排三到五次这种专项训练, 既可以展示名著阅读效果, 又能调动同学们进一步的阅读积极性。如指导学生把《论语》中的一些片段改成一篇小的记叙文, 给《三国演义》和《红楼梦》来个新的结局, 在各种类型的写作中, 学生既丰富了原作品又加深了自己的理解。对原作的再创造使他们更易于感悟语言大师们驾驭文字的高妙。因此, 养成写阅读笔记的习惯对学生的阅读关系重大, 它将直接培养学生将名著阅读中的精华融会贯通到语文学习中, 逐渐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某一部伟大的作品, 更好地提高阅读的效果,

阅读, 是伴随人一生最主要的获取知识的认识活动, 引导高中生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显得很重要。名著导读教学模块引导高中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书籍, 穿梭古今, 漫游于人类所创造的精神空间, 不仅能极大地扩展学生的精神生活面, 而且也可以涵养他们的性情, 健全他们的人格。那么, 重视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势在必行, 也亟期有更多的杏林同仁引起重视, 进行更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让名著导读教学有一个成熟而有效的教学模式, 为名著导读教学寻找到一片“晴朗的天空”。

摘要:当今时代, 是一个“速度”时代, 成年人为生活奔波忙碌;中小学生则疲于应付功课学业。生存竞争的压力中, 多的是匆匆的脚步, 人们已然没有时间慢慢品味文化经典与文学名篇, 读书似乎成了一种奢侈的追求, 正应了马克·吐温颇具调侃意味的话:“所谓名著, 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都没有读的东西。”然而作为高中生的语文学习, 更需要广泛而富有成效的课外阅读, 于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明确提出:通过必修课的学习, 学生要“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 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 读好书, 读整本书,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 (五部以上) 及其他读物, 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设计这一模块, 引导学生阅读名著, 接触人类精神高端, 以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引导他们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涵养他们的性情, 健全他们的人格。

三点导读 篇9

《年少的蜗牛没有壳》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少女成长历程中所经历的心灵创伤并在同龄人的呵护和关怀下得以愈合的故事。情节很简单, 没有太多曲折和波澜, 但在作者如泣如诉的唯美语言中, 我们的心灵仿佛被微风轻轻拂过, 充满了些许感动和安慰, 也在内心为这两个少年默默祝福。

作者运用大量的比喻来渲染我孤独的处境和心灵的伤痛, 如第二段中作者看到缩在壳中的蜗牛, 想起自己, 写到“如果有一个温暖坚实的壳, 就可以在受到伤害的时候, 躲入其中, 做一个小梦, 或者聆听一阵淅淅沥沥的雨声”形象地写出了少女脆弱的心灵和寻求庇护的渴望。而对乔与我最初的相识, 作者也形象地喻为“是数学上的抛物线, 看似从同一个寂寞的原点出发, 却是离得愈来愈远, 再无相遇的可能”, 为后文乔对我的鼓励和支持作了铺垫, 让读者感到一种意外的阅读体验。还有“我的视线, 一行行地看下去, 宛若一只飞燕, 穿过濛濛细雨”, 体现出少女在友情的支持下走出苦闷的喜悦心情。文章末尾, 写到“两个少年的孤单, 就这样因为一次彼此深深懂得的外人的伤害, 而融合在一起, 生出一朵粲然的花朵”, 并且“恣意倾情地绽放”这里的花朵绽放就比喻了少男少女的心灵, 从原来的“惧怕、忧伤、落寞”渐渐地舒展开来, 变得“从容、自如、敏感, 又骄傲不羁”。因此结尾告诉我们因为“这段彼此鼓励”, 他们的种种心灵创伤“轻烟一样, 散去”。

总之, 文章设喻准确贴切, 优美传神, 在字里行间流淌着浓郁的抒情色彩, 使我们在感动之余, 获得了审美的愉悦。

难点指津

初读这篇文章我们也许只是对作者的遭遇感到同情和欣慰, 然而随着阅读的逐步深入, 经过反复咀嚼和探究, 我们清楚的认识到此文的价值取向和爱憎褒贬, 以及藏于字里行间的真切呼唤, 这也正是此文的难点所在。

文章显而易见的是老师对我的歧视, 那种嘲讽和鄙视使少女的心灵深受伤害, 但这并非作者的表达意图, 作者真诚赞美少男少女们之间的心灵抚慰, 在“我”最无助的时候, 只有乔默默地支持和鼓励“我”, 尤其是在回答老师问题时的“固执地保持沉默”, 以及帮“我”解答问题时画了个微笑的小人儿, 没有豪言壮语, 却让“我”倍受激励。乔身上那种发自内心的真切关怀, 决不妥协的坚定执着, 令人动容。

作者以此表达了对友情的呼唤, 对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的渴盼, 当然也暗含着对某些教育工作者的不满, 这里我们无意去评判文中教师的行为, 我们只是希望不要再对少男少女的心灵施加过多的伤害了, 因为“年少的蜗牛没有壳”。

考点训练

1、标题“年少的蜗牛没有壳”有什么寓意?

2、如何理解“两颗曾经怯懦的心, 历经了怎样的风雨的冲击, 才有了今日这般缤纷的颜色”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旨。

附:参考答案:

1、指少年的心灵非常脆弱, 无法承受他人的冷嘲热讽的打击。

2、意指两少年终于走出心灵的阴影, 成为坚强、从容、心灵健全的人。

三点导读 篇10

乍看题目, 简直不可理喻, 但当你深入品读文章后, 你会发现恋爱不仅是一门课程, 而且是一门非常深奥的课程, 尤其是如何看待少男少女的“恋爱”更是一门极富艺术性的人生必修课。池莉的这篇文章通过育女的亲身经历讲述了自己作为母亲如何对待女儿的“早恋”问题。作者通过她的文字不仅带给了读者一次心灵的“地震”, 使众多的读者受到心灵的洗礼, 同时也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激起了读者尤其是为人父母的读者的深刻反思, 也给读者以情感美的熏陶, 是献给我们的一道精美大餐, 值得我们细细品赏。其主要美点赏析如下:

1:主旨美。恋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也是一个很美的话题, 但对于少男少女的所谓“恋爱”, 我们成人往往用一种“有色眼镜”去看他们, 甚至视若“洪水猛兽”, 正如作者写道:这种最初的情感, 会受到外界的道德谴责和恶性羞辱, 成年人会以一种阴暗淫秽的心理去揣度孩子们, 一定要丑化他们, 侮辱他们, 以至激发了他们的反叛心理。这等于是用成年人的阴暗心理去教唆他们, 诱发他们性罪恶极具诱惑性的一面。极度的禁锢导致极度的渴望, 以致无知的孩子坠入成年人的性陷阱, 难以自拔。作者认为恋爱是人的一种正常的感情活动, 与生俱来, 拥有爱的能力是一个正常的孩子健康的标志。正常的孩子就应该懂得爱, 而小男生小女生的这种感情是非常纯洁的, 是幼稚得可爱的, 他们是从纯洁的感动和友爱开始, 笨拙地摸索和学习人类的相爱, 我们应尊重他们的美好情感。事实上这种“恋爱”是孩子们在试探着体验一种更加成熟的人际关系, 把这种美好的情感装在心里, 是一种享受生命的表现。所以, 我们不要轻视生命, 要用一种纯洁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这种美好的情愫, 要尊重孩子对这种美好而纯洁的情感的享受。这种主旨的确是深刻的、新颖的, 意义也是非常深远的。

2:情感美。作者并没有用一个大作家的口吻去教训他人, 而是“我手写我心”, “我心抒我情”, 极富真情实感, 作者选取了对待女儿“恋爱”这件事, 用真实的事例, 真诚的情感, 表达了自己内心真挚的感情。文章字里行间没有半点遮遮掩掩, 所以读者读着这篇文章就感到格外亲切, 似乎感同身受。从字里行间的流露中, 我们也充分感受到作者对女儿的爱, 对女儿情感的尊重, 对儿女自由式的教育, 一句话:就是对女儿享受生命的尊重。作者不像众多父母那样为了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要么一味苛求, 要么糖果式地溺爱, 正如法国作家蒙田所说:“世人最难学懂学透的学问, 就是如何享受生命, 在我们所有缺点中, 最严重的就是轻视生命。”纵观全文, 母亲对女儿深挚的爱, 对女儿情感的尊重, 对如何让女儿享受生命都表达得淋漓尽致。读后倍感文如其人。所以, 本文在情感上没有矫揉造作, 是真情的流露, 是切身的体验, 是发自内心的呼喊。

难点指津

作为一篇谈论“恋爱也是一门课程”的文章, 对于广大读者来说是难于理解的, 但如果我们真正深入去品读文章, 去感悟作者的感受, 去反思作者的认识思考, 我们就会发现之所以我们总以一种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少男少女的“早恋”, 究其原因, 还是没有尊重孩子对情感的需要, 亦即缺乏对享受生命的尊重。法国作家蒙田的人生经验正是对尊重生命、尊重孩子享受生命美好情感的精辟阐释。如果我们能理解少男少女纯洁幼稚的心灵, 尊重他们享受生命的美好情感, 以童真的心灵去理解他们, 去看待他们, 以博大的爱去引导他们, 也许孩子们会更健康地成长, 从这个意义上看, 恋爱的确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课程。

考点训练

1、作者为什么说恋爱也是一门课程?

2、作者对少男少女的“早恋”持什么态度?

3、如何理解“世上最难学懂学透的学问, 就是如何享受生命, 在我们所有缺点中, 最严重的就是轻视生命。”这句话的含义。

附:参考答案:

《墨池记》导读 篇11

文章开头,作者从大处落笔,以省俭的笔墨,根据荀伯子《临川记》所云,概括了墨池的地理位置、环境面貌:“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又根据王羲之仰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指出墨池得名的由来。这样扼要的介绍,给人留下了清晰的整体印象。

其实,对于前人记载临川墨池,作者用略带疑问的语气点到即止、轻轻带过,然后采取了姑妄信之的态度,用“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岂信然邪”等语表示了这种质疑态度。因本文的目的在于说理,不在为池考证,所以皆略而未提。文辞之简约,可谓惜墨如金。对于墨池的记叙,要言不烦,却铺设了通向议论的轨道。文章这样开启,显示出作者的目光不是落在墨池的位置、形状的介绍上,而着意在考查、探索“池水尽黑”的本源上,为下文议论作了张本。

接着文章由物及人,追述王羲之退离官场的一段生活经历。据《晋书》记载:骠骑将军王述,少时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羲之任会稽内史时,述为扬州刺史,羲之成了他的部属。后王述检察会稽郡刑改,羲之以之为耻,遂称病去职,并于父母墓前发誓不再出来做官。对于王羲之的这一段经历,作者只以”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一语带过,略予交代,随之追述了王羲之随意漫游,纵情山水的行踪:“尝极东方,出沧海”。正是这样的经历,使他眼界大开,“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他完全沉浸在自己对书法艺术至高境界的追求中,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岂有徜徉恣肆,而又尝自休于此邪?”“岂…又…邪”强烈的反诘语气,意思是说王羲之哪有闲情逸致到这里来逍遥遨游来玩乐呢?

我们知道,王羲之七岁便开始学习书法,从小天资聪颖,好学善思。从“东床快婿”的美誉中,我们看到一个连对婚姻大事也任其自然的王羲之,他不可能“徜徉恣肆”,他完全致力于书法艺术,王羲之经过不断勤学苦练,终究练就了一手好字。他站在当时书法革新运动最前列,变汉魏以来的质朴为妍美流便的新体。到南朝时,他的书艺可以和东汉书法家张芝媲美,写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有云,矫若惊龙”,风靡一时,朝野流传,成为一代大家。

“又尝自休于此邪”一语,从结构上讲用了设问,肯定了王羲之曾在临川学书,既与上文墨池挂了钩,又为下文议论提供了依据。随后,在记的基础上转为议:“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王羲之晚年己与“草圣”张芝并驾齐驱,羲之书法所以“善”的根本原因,就是专心致志,勤学苦练。至此进一步说明了锲而不舍、刻苦学习的重要性。“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这一设问告诉我们,后世没有人能达到王羲之这样的成就,那是因为不如王羲之那样勤奋努力刻苦学习的缘故啊!

接着作者又循意生发,进一步议论学习的功夫一点都不能少,而在道德方面要达到很高的成就更应该注意磨练。他说:“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由书法艺术引申到封建士大夫的道德修养,指出“深造道德”,刻苦学习的品质也是不可少的。就这样,正面立论,反面申说,一层深一层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当然,这里作者把书艺跟深造道德分开,暴露了他对“文”“道”关系的理解不足。

作者对题旨的开拓并未就此止步。在简略记叙州学教授王盛向他索文的经过以后,文章再度转入议论:“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作者推测王君的心意,莫非是因为他爱好别人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把它埋没,因此就连他的遗迹也一并重视起来吗?难道是想推广王羲之临池苦学的事迹来勉励这里的学生吗?这虽是对王君用心的推测,实则是作者写记的良苦用心啊!

接着,又随物赋意推而广之,进一步议论道:“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这一句的意思是人有一技之长,尚且使后代人推崇到这般地步,更不用说仁人君子们留下来的风尚和美德会怎样地影响到后世人呢!作者由王羲之的善书法推及到“仁人庄士”的教化德行,勉励人们不仅要有“一能”,更要刻苦学习封建士大夫的道德修养,从而把文意又引深一层。从书法推及风节品德,从具体的书法家推及到更广泛的仁人志士,又以“何如哉!”煞尾,作者不把原意说破,让读者自己去揣摩回味,言外之意是“那就一定更加受人尊敬了!”这种含蓄产生了意在言外余味无穷的艺术效果。这里是从对后人的影响方面来立论的。两点推论极为自然,表现了曾巩站得高看得远,思路开阔,超群不凡。

这两层意思不仅由小及大,从前者推出后者,顺理成章;从讲书法到讲道德,从怀念书法家到追尚先德,都紧扣题旨。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墨池旧址“今为州学舍”;本文又是作者应“教授王君”的请求,王的目的又是“勉其学者”,重点是一个“勉”字。因此,从学习书法到推崇道德风节,自然是勉励生员们的应有内容。

本文从墨池落笔,结合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传说,指出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取得卓越的成就,完全是“精力自致”,而并非出于“天成”,进而推及学者深造道德更应加强学习,是一篇意味深长的劝学篇。文章阐明了勤学苦练对于取得事业成就所具有决定性作用,鼓励勤奋学习,努力进取,无疑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借物言道,以论为纲,以记为目,记议交错,纲目统一,写法别致,文情并茂,是一篇优秀的说理散文。

本文构思上以小见大。作者由墨池的一个传说引发出学习必须勤学苦练的道理;再由学习书法推及到道德修养;最后又由“人有一能”,尚为后人追思不已,推及到“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必将永远影响后世。步步推进,层层深入,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文章紧扣“墨池”这个中心,通过具体实例来阐明道理,生发广开拓深,中心突出,内容丰富,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文章前呼后应,记事议论紧密结合。本文的主旨在借物言道,所以第一段记叙墨池的地理位置及有关传说均略写,为后文议论作了铺垫,重点突出第二段说理部分。如第一段的“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就是与后文“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相呼应的。第二段“况欲深造道德者邪?”与第三段“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相互应照。而第一段提出“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也与第三段的王先生“恐其不章”、“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等呼应。

文中第一段记叙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第二段记他“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是和紧接其后的议论“羲之之书晚乃善”、“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有紧密的因果关联。由于他“精力自致”,才使后人“欲推其事”。总之,由记叙转到议论照应得紧,显得十分自然。然作者仅以“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八个字就将羲之临池苦练基本功的精神刻画了出来。“晚乃善”、“精力自致”,“非天成”和“深造道德”都恰如其分、非常简洁而又准确地表明了王羲之取得书法的高深造诣的根本原因,使人一目了然。文笔简练犀利,风格朴实。

文中运用了不少的设问句,于委婉含蓄中寓发人深思的无穷意趣。如“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此处用设问推测的语气,指出王羲之曾到过临川,间接解释了临川城东为什么会留下墨池遗迹的原因,补充说明了临川墨池的来历。再如“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用此设问,推究王盛良苦用心,同时也表明作者写这篇“记”的深意是不仅仅重视遗迹,更重要的是“劝其学者”勤学苦练,以成大器。

三点导读 篇12

钟惺的《夏梅说》是竟陵派诗文作品中一篇新奇隽永之作, 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竟陵派“幽深孤峭”之风。该文构思立意较为新奇。

一.选材奇。

古往今来, 咏梅作品不可胜数, 在这些作品中, 有的为梅花的幽香所倾倒, 有的为梅花的傲雪斗寒而赞叹, 还有的为梅花的孤芳自赏而叹惋, 更有的为梅花的冰清玉洁而讴歌。而钟惺则咏吟花谢实落的夏梅。我们知道, 夏梅无花无果, 只有叶子和枝干孤单地厮守着, 在烈日下倔立着, 这时的梅平平常常, 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更何况将其写入文章了。

二.立意新。

《夏梅说》当是一部带有杂感性质的小品文。它不同于一般的“说”文章, 韩愈的《马说》是以马取喻, 周敦颐的《爱莲说》是以莲取喻,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 是因事而发, 揭示说明问题。而本文则是从赏梅者欣赏心理的角度之不同而生发开去, 以赏物的常见现象来揭示社会上层人物中的世态炎凉、趋炎附势之风。

三.结构明。

叙议结合, 由现象到本质, 层次分明。作者由冬至春, 再由春至夏, 娓娓道来, 写赏梅咏梅的冷热, 再谈到人情世态的冷热, 从而批判社会上常见的坏风气。

难点指津

选文自然有些难懂的地方, 如何有效地突破呢?

一.耐心熟读, 感知大意。

可采用陶渊明先生的“不求甚解读书法”。先熟读感知大意, 不必在意某个词句的未知。

二.结合语境, 细读深思。

对难懂的文章, 一般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逐层分析, 结合语境, 细细推敲。如第一段, 写梅花的冷热之候, 冷热相映成趣。“冷”字含有两层意思, 一是说梅花盛开的季节是在冰雪之季, 一是说梅花具有迎风斗雪、冰清玉洁的品格。“然亦有极热之候”, 且是“极”, 如何理解?联系下文“故夫看梅和咏梅者, 未有于无花之时者也”, 至此我们就会明白, 梅花冷热的际遇, 由极热到极冷, 其原因主要在于有花与无花, 有花则热, 无花则冷, 形成了对比, 并且用了“未有”二字与上文之中的“争”字形成鲜明对照。此时自然地思考:为何对比?再结合最后一段的议, 就可推断出, 作者写梅际遇之冷热, 正是暗喻社会中的人情冷暖, 世态炎凉。处于顺境时, 名实俱在, 巴结、奉迎、攀附者盈门, 热闹到了极点;而处于逆境时, 便“门庭冷落鞍马稀”, 无人问津了。作者通过这“冷”与“热”之比较, 无情地讽刺了社会上那些趋炎附势之徒。

往下读, 又要思考为何还要写到张谓、董崇相这样咏夏梅、赞夏梅之人呢?钟惺认为张谓写梅花的诗能写到梅花果实, 已属别具慧眼, 不同流俗, 难得, 但还不满足, 认为还没写到叶子。“况叶乎!”这一惊叹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到了梅树只剩叶和枝干相守时, 花已谢多时了, 就是到了“冷极”之时了。还有谁来赏梅呢?呼应第一段, 进一步深化思想。

考点训练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 三四五月, 累累其实

(2) 欲争赴

(3) 舍叶无所夏梅也

(4) 同志者和焉

2.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故夫看梅与咏梅者, 未有于无花之时者也。

(2) 虽与地之极冷, 而有所必辨焉。

3.本文讽喻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附:参考答案

1. (1) 它的果实; (2) 雅人; (3) 称作; (4) 通“嘱”, 吩咐。

2. (1) 所以一般人欣赏梅, 歌咏梅, 从来没有在它不开花的时候。 (2) 即使他目前是处在非常冷的时间和地位, 也一定要分辨清楚。

上一篇:个性健康发展下一篇:微流量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