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2024-10-09

经典导读(精选7篇)

经典导读 篇1

读书是生命成长的阳光, 读书可以让人进入另一个生命的世界, 饱览不同的生命风景, 更能从他人的生命历程中获得生活的指南。吕叔湘先生说过:“开展课外阅读, 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 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2012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 对学生的阅读量做了明确的规定, 在教学建议中提出, 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

读书需要氛围, 读书更需要引领。笔者所在的学校创造性地开坛设讲, 生发出一片经典导读的园地, 为孩子的课外阅读打开了一扇窗。

一、经典导读讲坛的诞生

“崇明讲坛”, 一个名不经传的栏目名称, 但在笔者的学校里, 它可是赫赫有名。“崇明讲坛”定期会有教师、家长或者学生, 为同学们导读经典名著, 这是一个充满书香的园地, 这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园地。如何想到设立一个专门的课外阅读推进平台, 还要从一个世界读书日说起。两年前的4月24日, 学校举行了一次“教师故事讲述大赛”, 那天, 礼堂里师生济济一堂, 老师们的讲述声情并茂, 加上多媒体的辅助, 一个个故事让听众时而陷入欢乐的海洋, 时而被卷进悲伤的漩涡。有位老师讲述的“童年是一首难忘的歌——《城南旧事》导读”十分感人, 比赛一结束, 就有一群高年级的学生围住那位老师, 打听哪家书店可以买到《城南旧事》。这正是导读打开了一扇窗, 透过这扇窗, 学生看见书中些许美景, 迫不及待地想走进书里的那个世界, 萌生了强烈的阅读渴望。这次活动让学校教务处受到了启发:有计划、经常性地举行类似的经典名著导读活动, 定能有效引领和推动课外阅读工作!“崇明讲坛”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二、经典导读主题的确立

讲坛上, 给学生导读什么内容, 主讲人会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根据学生的年龄,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书的喜好不一样, 低年级学生喜欢童话, 就给学生讲“走进童话世界——安徒生和《安徒生童话》”, 中年级学生偏爱神话传说, 就讲“走进神话天地——西游, 出发”!高年级学生开始爱读小说, 就导读“走进文学殿堂——《城南旧事》”。二是结合教材确定讲述内容, 如四年级学完《三顾茅庐》这篇课文后, “潘老师讲《三国》”接着就开讲了。

三、经典导读促进多元成长

于永正老师曾强调, 要想学生爱读书, 首先老师必须爱读书, 会读书。“崇明讲坛”既是推进课外阅读的阵地, 也是展示个人风采的舞台, 主讲人必须有学养、有积淀。笔者所在的学校, 买书、读书是一种时尚, 老师们见面常常问:你最近在读什么书?每周一的教师会上, 有一个名为“崇明书架”的固定栏目, 让老师轮流推荐好书、交流读书心得。“最是书香能致远”, 不知不觉中, 老师们的谈吐气质悄然提升, 教育教学素养日渐丰厚, 在各级各类、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比赛中, 学校捷报频传。校园的楼梯拐角、长廊过道里, 简易的图书角随处可见, 课间, 沉醉于书中的小书虫到处都是, 或依或靠, 或沿台阶席地而坐, 读得有滋有味、兴致盎然。渐渐地, 学生的语文素养明显提高, 一篇篇习作如春天雨后的花儿, 绽放于省内外各级报刊上。一个带动一群, 一群影响一片, 书香班级、书香校园、书香家庭逐渐形成, 孩子们浸润在书香文字里的童年, 总显得格外多姿多彩、富足殷实。

课例:走进神话天地——《山海经》导读教学设计

1. 课堂内外勾连

同学们, 上午沈老师带大家读了一个神话故事, 叫《开天辟地》。这节课, 我们继续来读神话故事。

2. 推开经典之窗

【老师讲述】盘古刚刚开天地时, 世界不像现在这么热闹, 而是冷冷清清, 只有风声雨声、小河流水的哗哗声。没有鸡飞狗跳, 没有鸟叫虫鸣, 没有人的欢声笑语, 世界太寂寞了!花草树木、河流高山都盼望有人来、有动物来。盼啊盼啊, 终于有一天, 神通广大的仙女——女娲来了!

女娲先造出了动物, 怎么造的呢?我们读读童谣就知道了。

【学生阅读】

捏公鸡, 捏母鸡,

地下摆下一只只,

母鸡一叫生下蛋,

公鸡一叫太阳起。

捏白马, 捏红马,

地上摆下一匹匹,

能拉车来能耕地,

骑上飞奔有力气。

读着读着, 学生笑了, 手舞足蹈, 有的拍着节奏, 有的做起动作来, 课堂变得热闹起来。

【老师讲述】你瞧!世界上有了动物, 多热闹啊!女娲还造出了猪、狗、牛, 这下鸡飞狗跳, 马奔羊跑, 猪嚎牛叫, 简直太热闹了, 都乱成一团了。女娲就想造一样东西来管管它们。造什么呢?女娲边想边走, 来到河边, 洗洗脸上的汗水, 她蹲下身子, 只见水里浮着个影子, 美丽大方, 那是她的影子。女娲想, 就照自己的样子捏吧!捏好了, 就取名“人”。女娲造人的故事可有意思啦!同学们自己读。 (故事略)

【学生阅读】

学生轻声自由读《女娲造人》的故事, 配乐《琵琶吟》, 指名读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地方。读着读着, 课堂变得温情起来。

【老师讲述】

世界上有了人, 人们靠打猎为生。今天打了一头野猪, 大家每人吃一块;明天打到一只野鸡, 人们每人吃一口。很多时候, 人们打不到猎物, 就忍饥挨饿, 常常有人被活活饿死。有个叫神农的人, 跋山涉水, 餐风饮露, 历经千辛万苦, 为人们找到了五谷和药材。这就是《神农尝百草》的故事。

有了吃的, 还没有火, 人们只能吃生食。到了夜晚, 太阳下山了, 人间漆黑一片, 常常有猛兽来吃人伤人;特别是冬天, 寒风呼啸, 人们冻得快受不了了。有个叫燧人氏的人, 特别聪明, 他看见大鸟用长长的嘴不停地啄树干, 树干发出一簇簇耀眼的火光, 燧人氏就用树枝学着大鸟啄树干的样子, 钻呀钻、磨呀磨, 终于树干上发出灿烂耀眼的火花。燧人氏为人们找来了火, 从此人们就可以用火煮熟食物, 用火照明取暖。这就是《燧人钻木取火》的故事。

还有同学们比较熟悉的《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神奇有趣的故事, 想自己读吗?

3. 推荐经典书目

推荐一本好书——《山海经》, 由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作者是乔忠延。这本书里收集了许多神奇有趣的神话故事, 同学们自己去读会觉得更有意思。再过半个月, 我们来举行“神话故事会”, 请同学们来讲神话故事。

4. 升华阅读渴望

我们把这节课讲到的故事串在一起, 就是一首好听的童谣, 配上动画片《哪吒》的音乐, 一起来唱一唱。

说一段神话:

从前天地是一家。

盘古开天地, 女娲是妈妈,

神农尝百草, 燧人钻火花,

后羿射太阳, 嫦娥奔月亮……

神话神话真神奇!

我们来了,

现在,

就出发!

经典导读 篇2

书法是一门最具中国特色的古老艺术。人们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书写技巧,并加以改进、充实、提高,注入个人的思想情感,审美意趣,使书法艺术气象万千、绚丽多姿。几千年来书家殚精竭虑,创造出了不可胜数的书法艺术精品,它们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值得我们发扬光大的。

写一手好字是一个中国文化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字写得好的人,历来都受到人们的尊重。现代社会,由于电脑的普及,汉字的实用书写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人们对书法艺术也越来越陌生,甚至连基本的书写都有困难,许多人的书写不堪入目,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尤其令人担忧。

书法不仅是写字,它更体现了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情操,因此,培养书法艺术修养是一件值得重视的大事。目前儿童的书法教育都是从临帖开始,书法教育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读帖,却被忽略了。绝大多数书法学习者几年临帖,却不能读帖,也不了解法帖中文章的内容。书法是依文章的存在而存在的,所谓“文以载道”,没有文章的存在,书法也无从谈起。因此,不读帖的书法教育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样的书法教育最多只能培养一个人的写字能力,而无益于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深入,更遑论对书法艺术的终身爱好和追求。由于读帖能力的缺失,面对无数

名胜古迹中文采粲然的楹联书迹、传世书画作品中氤氲含章的诗文墨宝,却不得其门而入,无法与古贤相知相往,藉以修养身心。

有鉴于此,我们选编了这套《中国书法经典导读》系列丛书。以下是选编标准的简要说明、编辑方法及读帖的基本方法:

一、所选的书帖均为经典之作,兼具书法美和文学美书法艺术的经典之作就是指那些经历了历史的长期检验,被历代公认的,代表一种文化品位和独特的美学个性,为后人提供了一种美学标准和依凭的典范之作,是个性强烈,能卓然独立,开一代书法之风气,并被后人遵循的作品。所选的碑帖不仅是书法艺术的典范,而且也是文辞华美、意境幽远的文学佳作。经常诵读这样的佳作,即使不用来练习书法,也能提高文学修养,增加书法艺术的领悟力,提高鉴赏水平。所选法帖内容为:

(一)楷书类:

①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记》

②唐颜真卿《多宝塔碑》

③唐柳公权《玄秘塔碑》

④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二)小楷类:

①晋钟繇《宣示表》、《荐季直表》、《力命表》、《贺捷表》

②晋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王献之《洛神十三行》

③唐钟绍京《灵飞经》

④元赵孟頫《道德经》

(三)篆书、隶书、魏碑类:

①汉《曹全碑》

②汉《张迁碑》

③北魏《张玄墓志》

④清邓石如篆书

(四)行书类:

①晋王羲之《兰亭序》

②宋苏轼《黄州寒食诗》、《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③宋米芾《蜀素帖》、《苕溪诗帖》

④明文徵明《滕王阁序》

(五)草书类:

①晋王羲之《十七帖》、王献之《鸭头丸帖》②五代怀素《自叙帖》

③唐孙过庭《书谱》

④唐张旭《古诗四帖》、宋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卷》本丛书不仅仅只限于以上二十种法帖,我们将以此为基础,广采博收,陆续推出。

二、保持原汁原味的古帖风貌

目前用于书法教学的法帖,有的是选字,有的是翻白,有的是通临、节临等,各具千秋。但遗憾的是,这样做却失去了古法帖的整体美。尤其是有些古石刻碑帖,由于岁月沧桑、风剥雨蚀,更具鬼斧神工、天机玄妙莫测的神秘美感,纸色变涣则增添了纯朴典雅、古色古香的情趣。书法学习之时也正是审美情趣养成之时,一开始就让书法学习者多接触这样的古帖是十分必要,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繁体字释文加注音

繁体字是由来已久的汉字书写形式,熟悉繁体字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能更好地了解书法艺术。因此我们在释文里采取了繁体字加注音的方式,不仅方便认读,也可以更多地了解法帖中所要传达的传统文化的信息。要说明的是:有些帖字是通过查证补入的,这些字在释文中一律以翻白字标出;法帖中系原作者笔误的,均不在释文中列出。

四、后附简体字释文并加简注

在读诵过程中进行繁、简对照,可以加深对文字的印象,简注则可以方便老师、家长在儿童书法教学中使用。

五、读帖的基本方法:口读、心读、手读

首先是“口读”:对照释文、用手指着法帖,将法帖逐字逐

句读下去。反复多次,直到口能吟诵,文章烂熟于胸。不必过早强调逐字逐句的理解,只要多朗读,待时机成熟时,稍加点拨即能豁然开朗、融会贯通。儿童学习,如果能配合“四书五经”的读诵,则效果更佳。(详情请参阅“读经教育”网)第二步是“心读”:在读帖中用心玩味,久而久之,自然就能领略字的间架结构,体悟洋溢于字里行间的契机和韵律,由此培养出对书法艺术的审美情趣,奠定良好的书法美学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就可以开始临帖了。(当然熟读后也可以开始临帖)

第三步是“手读”:临帖也就是“手读”,做心摹手追的功夫。具体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摹:把透明的纸覆在帖上,照着帖中的字样书写,争取把原字的笔划都描出来;也有先用细笔勾勒框架,再用笔墨填充的摹字法,这样可以避免墨汁下渗污损字帖。

二是临:把字帖放在面前照着其中的点画笔势认真临写,一定要按帖字的原样照搬,争取不走样。唐人孙过庭说:“察之尚精,拟之贵似”。“察之尚精”,就是要我们多读帖,看清帖字的精微之处,领悟帖字的神韵。只有这样,下笔才会心中有数,心到手随。“拟之贵似”,就是临帖一定要照原帖不走样临写,不可信笔由之,先做到形似,就是字的形貌、间架结构一定要不离原帖。再进而做到神似,这就要深入研究原帖的点划形态、笔墨意趣、内涵韵味,做到既有原帖之形,又有

原帖之魂,能写到这种水平,就可以为今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读帖”应贯穿于整个书法教育和书法实践中。相信随着“中国书法经典导读”活动的开展,一定能全面提高我国书法艺术教育和书法艺术鉴赏的整体水平。

陈又新 周应之于上海孟母堂

三步导读开启阅读经典之门 篇3

[关键词]正能量情节人物时尚元素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00018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其故事情节跌宕有致,叙述明暗线交错并进,人物刻画立体丰满。由于影视剧、绘画读物等的耳濡目染,学生对古典小说中的经典人物,也能如数家珍。但要真正走进古典小说,与人物精神对话,获得深刻的感悟,仍然是阅读教学的关键点。在教学中遵循阅读古典小说的基本规律,授之以渔,教给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一些方法,实在是必要的。

一、从经典音乐导入,营造“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

师:(播放《好汉歌》)我觉得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曲中最能给予我们正能量的歌词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一体机打出:正能量——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同学们想想,生活中我们在哪些情境下“该出手”?

生1:同学生病需帮助时该出手。

生2:同学作业遇难题请教我时该出手。

生3:路遇他人有困难时该出手,父母辛苦劳累需照顾时该出手。

生4: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时该出手。

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该不该出手?

这样导入,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该出手”传递的是社会正能量,为维护正义出手,是善行义举,更为阅读课文,品评人物铺了路。

二、从经典语段品读,让经典人物走进读者心里

(一)大处着眼,梳理情节

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善行义举,他应该出手。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生5:郑屠在金氏父女落难时强娶金翠莲,这是乘人之危。

生6:郑屠以虚钱实契强娶之后,不久又将父女俩赶出门,还着人追要典身钱,这是落井下石,欲置人于死地。

生7:金氏父女被逼无奈,只能每日赶座卖唱,这说明父女俩身陷绝境,投诉无门。

生8:郑屠以“镇关西”自居,可见他平日欺压百姓,鱼肉乡里,应该受到惩罚。

师:不论是救助弱者,还是惩治恶人,站在道义这边,鲁提辖理应出手。面对一强一弱,鲁提辖又该如何出手呢?(师适时引导:鲁提辖棋分两步走——先救父女俩脱离虎口,再惩治恶人)

生9:提辖救人,在潘家酒楼和鲁家客店。在潘家酒楼上,提辖问明父女俩卖唱、啼哭的缘由,当场赠给他们银两作盘缠;次日早晨,在鲁家客店里,提辖护送父女俩出门后,怕“店小二赶去拦截”,“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才径向状元桥走来。

生10:提辖惩恶,在郑屠肉铺门前大街上。先“三激”,“一激”要郑屠切十斤精肉臊子,“二激”要郑屠切十斤肥肉臊子,“三激”时郑屠已按捺不住怒气,操起剔骨尖刀,跳出肉铺门外。通过“三激”引郑屠到大街上。

生11:高潮是“三打”,“一拳”打得“郑屠挣不起来”,口里只叫‘打得好,“二拳”打得郑屠讨饶,“三拳”打得郑屠挺在地上,动弹不得。

师:本文铺设智救弱者和严惩恶霸两条线索,成功又合理地再现了鲁提辖“路见不平,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英雄个性。

(二)细部入手,评品人物

师:人们常说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我们要与经典人物对话,同样要从细部入手,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性格等切入,与人物心灵对话。

生12:鲁提辖丢还银子给李忠,嫌他是个不爽利的人,这一细节表现出他直爽,乐善好施,不吝啬。

生13:鲁提辖到父女俩寄宿的客栈,帮他们还了店钱,又给了盘缠,一番叮嘱后,才回到自己的住处,饭也不吃气愤地睡了,说明他心地善良,爱憎分明。

生14:父女俩走后,提辖担心店小二拦截和告密,掇条凳子在门前坐了约两个时辰,这说明他心思细密,虑事周全。

生15:精心的“三激”,惹怒郑屠,便于提辖在阳光下揭露郑屠欺辱金氏父女的恶行,体现他有勇有谋,智勇双全。精彩的“三打”,凸显他武艺高强,疾恶如仇。

生16:提辖眼瞅郑屠不再动弹,边骂边撒开腿,回到住处收拾细软,“提了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说明他随机应变,机敏过人。

生17:提辖不仅是惩治恶霸的英雄,更是伸张正义的达人,让我明白了路见不平,不仅要见义勇为,还要见义“巧”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师:本文是《水浒传》中关于鲁提辖的经典段子,塑造了一个直爽仗义又粗鲁急躁,心思细密又机智有谋,疾恶如仇又武艺高强的英雄好汉,体现了小说正义得以伸张,恶霸遭到惩处的时代意义。

(三)结合当下,读出经典的时尚元素

师:易中天曾说:“我们可以在孔子那里读到一颗爱心,构建和谐;在孟子那里读到一股正气,平治天下;在墨子那里读到一腔热血,救助苦难……在孔子、孟子、墨子那里,我读到了人生态度,在老子、庄子、荀子那里我读到了人生智慧。”今天我们从水浒英雄身上读到了什么?有何启发?

生18:从鲁提辖身上我读到了彰显正义的责任。

生19:从鲁提辖身上我读到了做人就应该一身正气,不攀附,不媚俗。

生20:水浒英雄个个神勇,性格鲜明,有的率性而为,有的扶弱济困,有的侠肝义胆……但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敢为民众伸张正义,惩恶扬善,从他们身上我知道了做人应敢于担当。

生21:今天,如果运用法律来考量,郑屠是犯了法,但罪不至死。这就告诉人们:在当今社会,只有严明法度,正义才能得以彰显。

生22:“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鲁提辖铁骨柔肠,肩担道义,无愧英雄,同时也警示我们必须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正义,弘扬正气,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师:学习经典,就要学会与经典人物对话,仰止他们的精神和灵魂,从中体悟生活的哲理。

三、从经典细节揣摩,学习经典写法

(一)品“三打”再现亮点

师:细节是作者对精彩瞬间的精确再现。品味“三打”,体会写法。

生23:亮点一三拳三种反应。第一拳打得郑屠口里只叫“打得好”,说明他虽挨了打,但心里并不服气;第二拳打得郑屠讨饶,说明他欺软怕硬;第三拳打得郑屠挺在地上动弹不得,说明他外强中干,也凸显鲁提辖武艺高强,疾恶如仇。

生24:亮点二三拳三处落点,三个角度,三种感受。第一拳“正打在鼻子上……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从郑屠角度,通过味觉写他挨打后口鼻流血的感受。第二拳“眼眶际眉梢只一拳……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从围观者角度,通过视觉写郑屠挨打后眼眶暴裂,乌珠奔出,鲜血直流的情景。第三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又从郑屠角度,通过听觉写他挨打时两耳灌风、头脑嗡响之感受。

生25:亮点三妙用比喻,色彩鲜明,感受真切。“便似开了个油酱铺”,给人以五味杂陈的鲜活感受;“似开了个彩帛铺”,令读者产生一种置身现场,因恶者被惩罚而带来些许快感;“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说明郑屠已气若游丝。三处比喻,笔笔精彩,让英雄从流动的文字中站立在我们面前,令人对英雄油然而生钦佩之意。

(二)看布局悟蓄势之妙

师:我认为作者非常善于讲故事,这表现在故事情节的展开上。试想,假如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遭遇后就对郑屠重拳相加,我们对他会有怎样的看法?

生27: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诉说,发怒“等我打死那厮便来”,好像就要“拳打郑屠”,可小说转而写他救助金老父女,这是第一处设伏。

生28:鲁提辖“迳到状元桥来”,好像真要“拳打郑屠”了,可他用计三激郑屠,这是第二处设伏。

师:文似看山不喜平。两次按下不表,实是蓄势待发,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张弛有序,使人物形象鲜活丰满,富有立体感。

经典导读 篇4

(1) 将英美文学经典导读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

大学英语课程是面向非英语专业学生、课时为两年四个学期的必修课。在四个学期的英语课程中, 教师就应适当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英美文学经典的阅读;同时, 还应很好地利用学生剩余的两年时间来进行大学英语的后续教育, 最好的办法就是实施英美文学经典导读。课时可以缩短一些, 考核方式应灵活一些, 最重要的是轻松阅读、兴趣阅读。教师应精选有意义的、情节生动的文学作品推荐给学生, 并帮助他们解决阅读中的困难。

(2) 要求学生泛读名著以形成语感

建构英语语感的最好办法就是泛读名篇名著, 因为细水长流的泛读比任何定时定点的培训都更能使人受益。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快速浏览的专项训练, 在阅读时限定时间、限定篇幅、提出要求, 以促使他们快速捕捉信息、把握内容, 使他们逐步形成快速阅读、快速捕捉、快速感知的能力。其间不必看重知识的传授, 尽量避免向学生灌输系统性、完整性的学科知识, 而应贯彻通识教育理念, 重在引导学生通过体会、领悟而使知识得以升华与内化。

(3) 引领学生精读名篇以积累语感

所谓“精读”, 就是逐字逐句品读文章, 弄清楚每个词、每句话的确切含义, 仔细分析文中的种种语言现象, 记熟文中的词汇和短语, 并知道该如何使用它们, 同时也要求从总体上把握文章, 研究作者是如何组织材料、布局谋篇的, 总之要吃透文章, 借此增强语感、学习写作。精读是有效接受信息、活跃思维、增长智慧的一种基本途径, 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提高其阅读理解力的好方法。教师应注意引领学生对具体作品进行探究式阅读, 努力实现由“结果性阅读教学”向“过程性阅读教学”的转变, 借此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长期坚持, 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水平, 而且必将提高其文化素养。大学生通过深入学习篇幅短小的名篇, 能够体验到英语语言特点、篇章结构、异族文化、表达习惯、思维方式等, 进而达到积累语感的目的。

(4) 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式阅读以提升语感

培养英语语感的最理想方法是亲临英语语言环境, 感受其文化氛围, 并且不断地运用英语进行表达与交流。只有将理论知识和人际对话相结合, 将多读和多听相结合, 活学活用, 才能真正掌握英语语言。一方面, 必须强化关于阅读策略的教学, 使学生学会合作式阅读, 及时了解学习效果, 不断调整阅读方式且善于采取补救措施。另一方面, 更应注重从合作式阅读中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让学生通过对话全面认识文本, 重新认识自我和世界。英语教师应指导学生将个人独立诵读和小组合作阅读、全班集体阅读较好地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合作式阅读的习惯, 使之不断提高其英语语感的品质。

(5) 教会学生读写互动以完善语感

英语语感成熟的标志就是形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而读写结合对于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极有好处, 有助于语感由潜意识状态进入意识状态, 由内在潜能转化为外在表现, 从而趋于成熟和完善。英语写作能力的逐步提升, 和英语语感的渐趋完善是相辅相成的。这是因为, 写作练习既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及其英语语言的准确性, 又有助于锻炼其逻辑思维和组织材料及论点的能力。在读经诵典的同时笔耕不辍, 英语写作的内容会更加丰富多彩, 写作方式会更加灵活多样。结合阅读进行写作, 每次写作的内容可随感而发, 文章篇幅可长可短, 文体形式不拘一格。教师应将经典阅读教学与英语写作训练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读经诵典中建构知识, 进而通过自身生活经验与作品内容的相互作用而建构起作品的意义, 在提高英语读写水平的同时完善英语语感。

参考文献

[1]Jeremy, Harmer.How to Teach English (怎样教英语)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68-78.

[2]丁言仁.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英语教育出版社, 2004:15-18.

[3]兰昌勤, 曾洁.对培养我国外语学习者学习自主性的思考[J].外语界, 2004 (4) :24-25.

文学经典导读 篇5

《水浒传》几乎就是一群男人的故事,其中也只女性就更加寥寥无几的,而这几个女性形象可以分为,一类是上附天罡地煞之数的梁山三位女英雄;另一类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四个淫妇。二潘,一个潘金莲,还有一个潘巧云。还有阎婆惜以及卢俊义的贾氏夫人。第三类《水浒传》里面描写了一个贞节娘子,林娘子。此外还有一些人物形象,比如说有两个老太婆,一个是面目不太清楚的阎婆惜的母亲阎婆,一个是面目可憎的王婆。大家对梁山上三位女英雄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扈三娘。因为扈三娘漂亮,美貌,英武,功劳显著。因为在梁山英雄里边阵前交战,当场活捉敌将,数字最大的就是扈三娘。但是就是这样的赫赫战功,扈三娘的待遇不高,不公平。排座次的时候她居地煞第23位,整体排名59位,她那个不中用的丈夫,在她前边第58位。她阵前活捉的两位将军,郝思文,第41位,在她前面16位。彭玘,第43位,也高她14位,所以她的待遇不公平。我们只能说是梁山对扈三娘的不公平,换句话说更是社会对扈三娘的不公平。从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出,作者对女性的一种态度。除了扈三娘,梁山的其他两位女英雄,要么是具有男性特征的孙二娘,要么是顾大嫂,都没有女性所特有的特点。再有就是淫妇。潘金莲本来是一个很有追求的女人,被张大户报复嫁给了武大郎。从她和武大的和睦相处到最后的毒杀亲夫,我们看到的是潘金莲逐步堕落的过程。另外一个潘巧云。潘巧云其实没有可杀之罪,但最后没有逃脱悲剧的结局。《水浒传》中这些女性形象的结局,与作者以及当时社会的某些观念有很大的关系。同样的功绩,却因为是女人而得不到同等的功劳,而要获得与男人同等的地位则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见女人要想有一份成绩在那个社会是如此不易。

在中国,最值得一提的是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曹雪芹是第一个真正懂得女人的男人。他笔下的女人都用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则在那个黑暗的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里苦苦挣扎。黛玉多病多灾,宝钗却健康无难;黛玉在众人眼里小肚鸡肠,宝钗却宰相肚里能撑船;黛玉性格孤僻,宝钗却乐观开朗大方……宝钗宽厚随和,天资聪颖,再加上她是出身于封建皇商家庭,从小耳闻目染人与人的勾心斗角,所以,她深知为人处世,明哲保身之道。相比较黛玉,万事顺着自己的性子,从不会为了别人而改变主张,委屈自己;宝钗则受尽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天天为了讨贾母、王夫人的欢心绞尽脑汁想计策。聪慧的宝钗心里明白——自己做为一个女人,无论有多大的才干,在这个男权的社会里,任何才学都毫无用处,任何反抗都无济于事,只能给自己带来灾难。因此,“心有城府”的她养成了一种少言少语的个性。她的不言语和黛玉不同,黛玉随话少,但出口必伤人;薛宝钗既有平和温柔,热情沉静的气质,又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但无论怎样,她终究难逃脱悲剧命运,仍是封建道德的牺牲者。黛玉和宝玉一样,同是封建道德的叛逆者,她天性孤傲,天真率直,然而在贾府那个复杂的小世界里,这样的人无疑是不受欢迎的。虽说黛玉是贾母的外甥女,但寄人篱下的境遇不可改变,因此,她警惕戒备;用柔弱的身躯去和复杂的人心抗衡。她内心敏感,也脆弱,所以她的泪水是她的倾诉,那里面包含着人间最贞洁的情感。曹雪芹对他的女主人公是充满同情的,他使她拥有了口才、诗才。可她的口才换取的大多是别人对她的反感,她不经意的话语把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撕裂了。在《红楼梦》中,凤姐集中地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贪婪、凶婪、凶残、狠毒、阴险狡诈的阶级本质。年仅二十岁的她就主持荣国府的家政。凤姐喜欢表现自己,事事争风头的性格特点盯适应,淫威、贪婪、伪善等,“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也极其准确地反应了凤姐的性格特征。凤姐不象贾政、王夫人流戴着“宽厚”、“仁慈”的假面具,她做坏事自觉不而大胆,她曾经宣称“我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表示自己敢于向任何阻止她做坏事的力量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凤姐的人生哲学大概同曹操相同: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贪婪狠毒的天性,凤姐却以女性的美貌和聪明,善于逢迎辞令,把自己隐蔽的更巧妙,更具复杂性。在对金钱的贪婪追求上,在对待小三上是又借刀杀人。三人的性子造就了同样是悲剧的结局,在今天,黛玉的性格易得罪人,宝钗却是圆滑,容易取得信任,而凤姐却是拥有很强的生意头脑,却太狠毒。

在国外的名著中我比较欣赏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这是对一个儿童的尊严的无情践踏,但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切,换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在罗切斯特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反而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使得罗切斯特为之震撼,并把她看做了一个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谈的人,并且慢慢地深深爱上了她。他的真心,让她感动,她接受了他.当他简.爱知道了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意识到自己受到了欺骗,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戏弄,她做出了一个非常理性的决定.在这样一种非常强大的爱情力量包围之下,在美好,富裕的生活诱惑之下,她依然要坚持自己作为个人的尊严,这是简爱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小说设计了一个很光明的结尾--虽然罗切斯特的庄园毁了,他自己也成了一个残废,但我们看到,正是这样一个条件,使简爱不再在尊严与爱之间矛盾,而同时获得满足--她在和罗切斯特结婚的时候是有

尊严的,同时也是有爱的。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尊严加爱,毕竟在当今社会,要将人的价值=尊严+爱这道公式付之实现经常离不开金钱的帮助。人们都疯狂地似乎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在穷与富之间选择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化繁为简,是一种返朴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情感,他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同时引起读者,特别是女人读者的共鸣。本书阐述了在维多利亚时期的父权社会中,女主角简爱如何反抗当时的女人理想形象、反抗父权论述实践,及挑战当时的性别权利关系。

《茶花女》描写了巴黎一个敢爱敢恨的妓女的生活与爱情。她看惯了上流社会里的种种罪恶,她也无力捍卫自己的纯洁、美好,只能成为贵族阶级的玩物。她深切感受到卖笑生涯的痛苦。她美丽动人,却不庸俗下流,甘于金钱的奴隶;她生活奢侈,可是却有高尚的情操。爱情真正让玛格丽特变得崇高起来,她努力追求真挚的爱情,当她发现她已经找到真挚的爱情之后,她就竭力想摆脱掉从前的生活,为了能和男主角阿尔芒一起生活,她变卖了她的首饰、珠宝、马车和一切奢侈品。但是,他们间的真挚的爱情就像是短暂的春天。一个社会底层的妓女和一个上流社会和贵族子弟有可能结合吗?这,就是《茶花女》悲剧的原因。玛格丽特的遭遇,实际上是对现实社会的强烈控诉。她蔑视权贵,视钱财如粪土,在我看来,她这种生活态度实际上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讽刺。玛格丽特自始至终渴望着真正的爱情,她成功

经典导读 篇6

在列车上,雷锋照例把座位让给了一位老人,打算去帮乘务员做点什么。“什么?你要给乘客送开水?”雷锋笑着点了点头。“车票拿出来!”几个乘务员几乎是异口同声。雷锋纳闷地掏出车票,心里很是诧异,做好事和车票有什么关系呢?一位年纪较大的乘务员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我明白了,是你们单位组织学雷锋,做好事!”

众人也都如梦方醒,七嘴八舌地问起来:你哪个单位的,来了几位,有没有记者跟着,需不需要感谢信?”雷锋听不懂他们的话,看见桌子底下有一把茶壶,径自拎起来转身就走。雷锋打满了开水,挨个车厢送去。

“同志,喝水吧,才打的开水!”“你这人真是,在火车上谁敢喝别人的水!”走了好几节车厢,并没有一个人去接雷锋递过的水。这时候一个乘务员推着售货车过来了。“喂,谁让你在火车上卖水的?”“人家不是卖,是送的!”“送也不行,这样谁买我们的饮料呀!”

到站了,雷锋茫然地随着人流走上月台。这时,一位少妇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拎着一只大皮箱艰难地迎面走过来。雷锋不假思索地伸出手去:“大嫂,我帮你提东西吧!”“谁是你大嫂?你要干什么?”少妇惊恐万状,花容失色,孩子也抱紧妈妈的脖子哭了起来。

雷锋转身离开月台。车站外彩旗招展,原来是几个单位在开展学雷锋活动。在自己的巨幅画像前,雷锋呆呆地站了好久。“先生,我注意你好久了,你长得很像雷锋,我想聘请您做我们厂的形象代言人。”雷锋快步走开,那人紧追不舍:“报酬好商量!”

转过街角,那人发现雷锋突然消失了踪影,他悻悻地骂了句:“他妈的,真雷锋又怎样,不识抬举!”夕阳洒满了雷锋的画像,滚滚红尘中,没有人注意到有一滴冰冷的泪滴在雷锋的胸前,映着血红的夕阳,像一颗流血的心!

【技巧借鉴】

崇尚美好道德情操,是近年中考的一个重要拟题方向。怎样才能写好此类文章呢?直接讲述现实生活,难出新意;简单地引用素材进行论证,难显真情。面对这种两难的境地,不少考生别出心裁地想到了故事新编。为了巧妙地将深刻的主题生动地表现出来,这位考生想到了“假如雷锋回来”这一新颖的角度,并精选了三个细小的画面。免费送水,遭遇疑惑;护送小孩,吓坏了少妇;扮演雷锋,竟然只是为了商业目的。出人意料的故事,将人际隔膜、人情淡化、金钱挂帅的当下社会现实的消极面,刻画得入木三分。由此看来,小事件并不等于小题材,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细心感悟,在独特情节中融入身边细小的事件,也可以写好重大题材,表现重大主题。

【适应考题】

本文可以应对“播种”“心灵里的种子”“呼唤美德”“假如”“托起___的火种”“那一刻,你真美”“我能”等作文题。

戈壁滩上,一只大灰狼远远地跑过来,吓得众多聚在一起的植物姐妹们连忙停止了说话。等大灰狼扬起的尘土一散去,众植物姐妹又开始高谈阔论起来。谁也没发现,身旁多了一粒从灰狼身上掉落下的种子,它实在太小了。

“花仙子要举行一次选拔赛,评选出花界里最美的色彩!”仙人掌一脸长者的模样说,植物姐妹们争先恐后地挤上前报名。“花仙子将为获胜者颁奖!”小种子不由小声地念着,它多么盼望见到花仙子呀。它小心翼翼地凑上去,恭恭敬敬地问道:“请问我能报名吗?”看到小种子那可笑的模样,植物们笑开了。“你叫什么名字?”仙人掌一副不耐烦的样子。“我叫依米。”

依米没有理会别人的态度,它开始把长长的根插进泥沙里。一日,骆驼刺从身边经过,说:“你这个小家伙,怎么才一条根呀!”说着扬起它那密密的根须,说“说不定没熬到那天恐怕就……”骆驼刺摇了摇头走了,也再没有人经过依米身边。

依米默默地忍受着。为了那生命的水源,它把根不断地往下扎,尽管坚硬的沙石使它钻心的疼痛。它记得妈妈说过,它的每一片花瓣将是最美丽的颜色。在这漫长的五年里,依米没有像其他植物姐妹们一样,早早地就亮出每年的新衣,它一直在找呀,找呀。

选拔赛开始了,花仙子如约而至。戈壁滩中最有分量的仙人掌,迫不及待地展开了“红裙子”:“看我的红裙子,这是我最幸福的颜色。”花仙子点了点头。骆驼刺也迎上来,黄色的连衣裙次第展开,它笑盈盈地说:“有了我的点缀,才有了沙漠的幸福。”

轮到依米出场了。“哇!”大家的眼睛为之一亮。“四色花,这是四色花啊!”花仙子禁不住兴奋地叫了起来。依米自豪地说:“我用了五年的时间积蓄能量,就为了这爆发的一刻,是清澈的地下水造就了我白色的花瓣,是清早的阳光给了我红色的花瓣,是细沙与天空让我拥有了金黄和淡蓝。”

依米在植物姐妹的掌声中,带着两行热泪迈上了成功的舞台。此刻,它想告诉大家:“努力地为生活而奋斗吧,你会拥有最幸福的颜色!”

【技巧借鉴】

同样的内容,用童话构思,效果往往与平常的思路大相径庭。正因为如此,用童话写作,也成了近年中考作文创新的一大亮点。就这篇范文而言,虽然大家对“依米花”的故事耳熟能详,但考生采用故事新编的方式,让原本有些陈旧的题材闪烁出动人的光彩。更值得一提的是,考生没有满足于童话这一新颖的形式,而是在此基础上调动语言这支神笔,挥洒自如。开篇用狼的出现带出小小的种子,切入巧妙,妙趣横生;接着用关于花的议论衬出依米的平常,欲扬先抑,对比鲜明;最后用自豪的语言解读色彩的内涵,句式整齐,哲理丰富。老师要鼓励同学们的是,童话体作文看似难写,但练习几次之后,会发现原来是那么简单!

【适应考题】

本文可以应对“秀秀我自己”“成功路上”“舞台”“与___握手”“走进自然”“心底有花悄悄开”“幸福”等作文题。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建立一种好的习惯。

——培 根

nlc202309041554

有一个孩子,梦想成为演讲家,可是他口吃严重,经常性气短,还爱耸肩,这样的毛病怎么能成为雄辩家呢?为此,他没少受旁人奚落,但这个孩子并不气馁。为了克服口吃,他天天口含石子到海边练习;为了克服气短,他边攀登陡坡边吟诵诗歌;为了克服爱耸肩的毛病,他甚至在肩上悬起两把剑……他坚持,再坚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说话流利起来,也不再气短耸肩。他拥有了良好的习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个孩子,就是古希腊著名的演讲家德摩斯梯尼。

有一个孩子,从小就喜欢天象。一天晚上,他对天上的北斗七星感到好奇,翻来覆去睡不着,一次又一次起床观察,浩瀚的星空使他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他决定认真研究天文,发现其中的奥秘。从此,他日夜观察,时时积累,并将自己的心得整理成了一部书,书一出版,便引起了轰动。是勤于观察的好习惯,圆了他的梦想。

他,就是地动仪的发明者——张衡。

有一个孩子,小时候在私塾上学。先生很严厉,有天早晨,这个孩子贪睡起晚了。脾气火爆的先生嫌他迟到,用戒尺打了他。这个要强的孩子暗暗下了决心,以后要用功读书,再也不迟到。为了让自己牢记于心,还认认真真地在课桌上刻下一个“早”字。从此以后,他到校比谁都早,勤学苦练,日积月累,终于成为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这个孩子,就是鲁迅。

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祖逖“闻鸡起舞”,宋濂“抄书阅读”……他们有梦想,并为梦想长久坚持;他们能坚持,坚持便成了习惯。这样的好习惯,让他们的梦想变为现实。

朋友,不要慨叹命运多舛,也不要埋怨机遇不眷顾自己。先去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好习惯,一个能伴着自己走向成功的习惯。好习惯,让你有力量、有恒心去追赶别人,超越自我。

好习惯,让梦想高飞!

【技巧借鉴】

这篇议论文的亮点在哪里呢?就首尾而言,开篇用培根的名言作论点,语言凝练,论点鲜明;结尾用“好习惯,让梦想高飞”自然作结,前后呼应,浑然一体。就主体部分而言,先以演讲家德摩斯梯尼、地动仪的发明者张衡、现代著名作家鲁迅三位人物为论据,后以“头悬梁”“锥刺股”“闻鸡起舞”等众多历史典故佐证。论据安排可谓详略有致,呼应生辉。最后自然推出结论,令人信服。透过本文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启示:写好议论文,先得占有古今中外的经典论据;具体展开时,熟悉的论据要深入分析,其他的论据则可以一笔带过。如此布局,能够收到素材横贯古今、说理水到渠成的效果。

【适应考题】

本文可以应对“放飞梦想”“早”“心灵的榜样”“生活需要___”“让我们拥有___”“习惯”“青春的财富”等考题。

绝壁上的苍松,迎风挺立,仰观宇宙之大,俯瞰物类之盛,何其壮哉!绝壁上悬挂的瀑布,吐珠喷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何其雄哉!冰山上绽放的雪莲,冰清玉洁,晶莹剔透,何其美哉!

苍松立于绝壁,环境不可谓不险,但险境给了它勇气,于是它成就了自己的雄姿;瀑布挂于悬崖,地势不可谓不高,但高崖给了它胆量,于是它舞出了生命的壮美;雪莲居于冰山,气候不可谓不恶劣,但严寒给了它胆魄,于是它拥有了最美的身姿。它们给自己一个拥抱,生命之花顿时绽放。

人生之路,谁能一帆风顺呢?大家还记得越王勾践吧?作为堂堂的一国之君,失去了国土,失去了名誉,远离了亲友,可他并没有失去绝地反击的信念。在最寒冷的时候,他给自己一个拥抱,温暖着自己复国的信心,真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试想,如果当初不给自己以鼓励,不能卧薪尝胆,越王勾践如何能够灭吴雪耻,东山再起?

饱受屈辱的司马迁,如果没有心中的那份坚守,如何能够在史学的天空里留下那精彩的一笔;身患残疾的霍金,如果没有心中的那份追求,如何能够在科学的舞台上闪耀如此夺目的光彩;历经挫折的刘翔,如果没有心中的那份自信,如何能够在赛场上一飞冲天。是啊,正是找准了前行的道路,注入了生命的清泉,聋哑艺术家邰丽华于手臂之间勾勒出了人性的圣洁与华美,邮递员王顺友在雪域高原上写下了生命的壮歌。

没有巨浪的雄壮,一条曲折回环的溪流也能激起清越悠扬的鸣响;没有雄鹰的矫健,一只娇小玲珑的燕雀也能惹人爱怜。朋友,给自己一个拥抱吧,你的世界同样可以春暖花开。

【技巧借鉴】

素材,是议论文的血肉。缺少了素材的佐证,再严密的论证只是空中楼阁,难以获得有力的支撑。本文在这方面显然表现不俗。从材料的内容上看,文章有时借自然之景说理,像苍松、瀑布之类的材料都是非常贴切的;有时借古今人物说理,司马迁、霍金、刘翔等都是颇具说服力的。从材料的形式上看,有具体的事实论据,也有诗词等理论论据。从材料的详略上看,前面的自然之景与勾践的故事挖掘得较为深入,后面的几则素材则较为简洁。一篇短小的文章,能够将素材用得如此准确、贴切,考生的写作能力可见一斑。

【适应考题】

本文可以应对“生活中的风雨”“成长路上”“春暖花开”“在___面前”“向前一步”“新的起点”“生活的哲学”等考题。

经典导读 篇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知道预习课文的重要性,也会在课前让学生先预习,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最后还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完成课文的学习。因此,老师应在课前设计出有指导性的导读提纲,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让学生胸有成竹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这样不仅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年来,我们就“如何设计有效的小学语文导读提纲”做了一些尝试。

二、小学语文导读提纲设计的原则

1. 合理性原则

一方面,导读提纲中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进行设计,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以感受学习的乐趣。如果难度太大,学生根本难以完成,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这个导读提纲就形同虚设。另一方面,导读提纲要体现导读的作用,让其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拐杖。导读提纲设计的科学、合理性直接影响学生的预习效果。如中年级的导读提纲要半扶半放,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扶墙走路”。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就可以设计些开放性、选择性、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选做,练就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层次性原则

导读提纲的设计要有层次性,能够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会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还要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体现学习任务的层次性。我们可以把小学语文导读提纲大致分为“生字新词”“整体把握”“深入品读”“质疑问难”四个部分。还可以根据不同教材进行调整,让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

3. 选择性原则

导读提纲应尊重学生不同的自学能力,设计可供学生选择的方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进行预习,让导读提纲真正起到拐杖的作用。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可这样设计导读提纲:

(1)我会读。一级:读通课文,做到准确无误;二级:读通课文,做到准确流利;三级:读通课文,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

(2)深入品读。一级:课文中哪些段落描写德国奇丽的景色?找出来读一读,从中你感受到什么?二级:“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说的是什么?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说说。三级:“美丽并没有改变”怎么理解?“如入山阴道上”出自哪首古诗?

这样有选择性的导读设计,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自己能够完成的题目,让学生能完成,愿意完成,乐意完成。

4. 重点突出性原则

小学语文导读提纲要体现语文学科的重点,老师要深入分析教材,引领学生学会把握文章重点,让学生的预习扎实有效,切实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课文是以“父母的爱”为主题的。这组课文重点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学习作者如何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来表现父母之爱,这组课文导读提纲的设计就要围绕这些重点展开。《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让学生找出描写父亲外貌、动作的句子,从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学会看病》一课,让学生找出描写母亲心理活动的句子,你觉得这是一个狠心的妈妈吗?为什么?……这样,学习重点突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小学语文导读提纲设计的模式

我们课题组老师对小学语文导读提纲设计的模式进行实践、分析、总结,把小学语文导读提纲大致分为“生字新词”“整体把握”“深入品读”“质疑问难”四个部分。

1. 生字新词

把课文读准确流利是学习课文最基本的学习任务,要做到准确流利就要自学课文的生字新词,导读提纲要教给学生借助拼音,借助字典的方法,这样学生就能把字读准确,还可以让学生把难记的字写一写。如《长城》一课就可这样设计:(1)借助拼音,你能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吗?家人听了,给你的评价是什么?(2)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不能理解的还有哪些?(3)生字中较难记的字有哪几个,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根据这样的导读设计,大部分学生基本能自学课文的生字新词,能完成把课文读准确流利这个基本的学习任务。

2. 整体把握

导读的第二个环节是引导学生学会整体把握文章。整体把握文章是中高年级学段要求具备的能力。因此,导读提纲的设计要引导学生从文章的大处着手,整体把握。如《长城》一课的设计:(1)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第几段写得比较详细,写了什么?看完课文以后,你知道了长城的特点是什么?(2)作者观察长城的顺序是怎样的,观察文中两幅图,你感受到了什么?画出文中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 深入品读

“深入品读”是导读提纲的第三个环节,也是难度较高的一个环节,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因此这一环节的设计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主旨、文章的结构、表达的情感等方面进行品读。还是以《长城》为例,细读课文第2、第3自然段,体会文章感情:(1)课文第2自然段写长城_,根据文中描述,在结构示意图上标出垛口、瞭望口、射口的位置。(2)在长城上,__着脚下的方砖、__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想起了什么,发出了什么样的感慨?他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再读一读第3段,想想自己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4. 质疑问难

质疑问难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老师在这一环节要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把疑难问题提出来。可以引导学生从课题质疑,从关键的词语质疑,从重点句质疑,也可以从课文的难点质疑。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学习主动性增强,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就更有效了。如《桥》一课,学生就从课题入手发问:“课文写的是人,为什么以‘桥’做题目?”一下子击中了课文的要害,接下去指引学生把握文章主旨就不难了。又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学生从课文内容入手发问:“课文中举了三个例子,只是简单介绍,为什么不具体写他们的发现过程如何艰辛呢?”学生已经注意到课文的写作方法,这也是这课的重点所在。

四、结语

实践证明,合理的导读提纲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拐杖,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不能忽视的一方面。当然,导读提纲的使用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之间的平衡,还需要我们探索出一种更合理、更科学的方法,教给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实现语文课程目标。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这就需要老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正如古人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福建省龙海市实验小学课题组提出了“小学语文导读提纲的设计研究”,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前预习,小学语文,导读提纲,自学能力,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上一篇:重症脑卒中下一篇:挣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