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梦龙导读艺术感悟

2024-05-08

钱梦龙导读艺术感悟(通用7篇)

钱梦龙导读艺术感悟 篇1

教学课文,让学生自读是积“势”;提问是积“势”;尊重学生,唤醒学生即学生为主体是积“势”;训练为主线,训练过程也是为一次次“导”积“势”;细节上说,“话题”教学是“势”,文言文教学里曲问也是一种“势”……这些势的积累,使教师课堂教学中“导”之有物,“导”之有力,“导”之有方。

一、三主教学

钱先生这样形容自己的导读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及在操作层面上的三式――自读式、教读式和复读式。即“三主三式”。这是一个语文教育大家在半生探索中的顿悟(80年代钱先生在金华执教《故乡》时的感悟)。

如他自己所言,三主教学不能孤立静态的看待,而是一个有机的动态过程。

二、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这样的生本思想,孤立地看,作为一个教学常识早已存在。但钱先生的开拓和贡献在于把它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有机的关联和科学的定位,即“三主”的真正的“双核”――以学生为主体和以教师为核心。

在钱先生风华正茂的教学年代,虽也标榜以学生为中心,但事实上教师的主宰却大行其道。在那个时期,能够自觉地重视学生,关注学情,提倡“会学”,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教学“新潮”。因此,钱老师总是小心翼翼保护着学生的尊严,哪怕学生在课堂上照搬了辅导书的答案,他也能进行辨证的表扬和委婉的批评。钱老师对学生的殷切之爱,课堂上对学生自尊心的呵护,除了一位教育大家的赤子之心之外,同时也是为自己的教“导”做了很好的心理铺垫。诚如斯言: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励与唤醒。更为高明的是,钱先生总是先让学生质疑提问,这可以说为接下来的教学积蓄了有效的“势”,这和我们过去的大部分教师“一言堂”教学,可以说有着“天壤之别”,它们是两种教学理念,或者说是两种教学范式。即使审视现在大部分教师所流行的“主问题”设计式的教学,我们也感到了钱先生的科学之处。现在的“主问题设计”教学,如果所设计的主问题不能扣准大部分学生的心扉,其课堂教学的合理性也要大打折扣。本质上说,从教师出发的主问题设计教学,是一种教师对学生的大圈套式的教学,和过去的教师的满堂问相比,只是小圈圈换成了大圈圈。而钱老师首先打破了这种常规教学,走出了一条崭新的语文教学之路。

这一点在《故乡》、《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教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里以其《故乡》教学做一点简要的说明(具体可见笔者《语文教学通讯》第六期的文章《从钱梦龙教<故乡>看“提问管理教学”》,钱老师的《故乡》教学,完全以学生的问题为纲,并在学生提问指导中,把学生的问题分为七个话题:

1.一般疑问;

2.回乡途中的“我”;

3.闰土;

4.杨二嫂;

5.宏儿和水生;

6.离乡途中的“我”;

7.写景。

这七个话题是对学生课堂所提的30多个问题的科学分类(总共是600多个问题),可以说是对学生合理积势提供了一个先导,也使后来的“导”之有力,“导”之有方提供了一个大背景。学生在课堂的高度“思维卷入”,显然跟他们的自主提问有关,“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提问促使学生深入文本,为教师的“导”提供了有效的依托。

三、以教师为主线

接下来,就联系着说说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肯定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钱先生把“教师的主导”进行并举,“并举”并非并列的静态关系,而是先后的动态关系,只有自主提问有方,教师才会“导”的有效。由于问题是学生自己所思而提,因此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学”的一方,形成一种“阅读期待”的“势”后,教师相机而导,从而使课堂教学取得高效。但如何相机而导,是教师不断努力的方向。关乎此,钱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精辟的理解。

他认为,第一教师要钻研教材。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只有自己读出了感觉,才能找到引导学生的办法”,“直到‘品’出了味儿,才决定教什么和怎样教”,《故乡》教学,貌似学生唱了绝对的主角,其实教师在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牵导”作用,尤其在学生提问前的“指导”,即七个话题的划分,实际就是教师作用一个“大导引”,没有这个大导引,后来的清晰的提问教学将很难得到科学有序的进行。更可以想见,如果没有教师事先对教材的娴熟独到的理解,学生的大量问题,这个阅读期待的“势”,将很难得到适当的疏导;甚至没有教师对学生提问的导引,可能也提不出课堂里如此精彩纷呈的问题。

第二,课堂要形成民-主的气氛,钱先生说,导读的艺术说到底是导心的艺术,要让学生主动地参加到课堂的教学中。“教学效率与学生参与的热情和投入的程度成正比,学生一旦全身心地进入角色,成为学习的主人,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学习潜力有可能以出人意料的巨大能量释放出来,使他们能够完成平常看来难以完成的学习任务。”在导读教学中,学生自主提问,热情参与很重要。当然由于问题是自己的,学生在心理上会更贴近教学。

第三,有序的引导。在《故乡》教学中,教师在课堂里就如一个“提问引导员”,先分话题,然后学生的`“提问”被有效地进行“引导”,然后得到合理地解决,其中“引导”的效度,决定了“解决”的质量,从而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能。在《论雷峰塔的倒掉》教学中,卡片式的编号提问也起到有效“导”的作用。

四、以训练为主线

至于,“以训练为主线”,许多学者颇有微词。认为,它很难和前两者形成协调统一,不是一个平面上的问题,“主体”和“主导”都是关乎“自主有效”学的维度,而“训练”却是被动的,和语文新课程所倡导的“体悟式”教学水火不容。这些观点在一定的严谨学术逻辑内,有一定的道理,但也难掩其本身的偏颇。

钱先生认为,“‘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立足点,着眼于学生的‘会学’;‘教师为主导’是保证学生真正实现其主体地位的必要条件,着眼于教师的‘善导’;而学生的‘会学’和教师的‘善导’又必然汇合于一个综合的、立体的、科学的训练过程之中。可见,‘训练’是学生的‘会学’和教师的‘善导’相互作用的必然归宿。从这个意义上说,导读的过程也就是训练的过程;高质量的、生动活泼的训练,是导读成功的必要条件。”

事实上,钱先生的“训练”只是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个核心思想的一个开拓式的补充,跟曾经的“字词句语修逻”的训练是两回事。而且他进一步强调,“训”是教师的指导,“练”是学生的实践。而语文不正是提倡学生主动的语言实践吗?用钱先生的三主理论,可以非常科学的描述为,在教师主导下学生为主体的主动的语文实践。

五、自学之路的背后

钱先生的三主导读教学,看了让人振奋。他为什么能在那个年代,如此早的提出这么科学适宜教学思想呢,我想跟钱先生的从小的语文自学之路息息相关。他深切体会到语文学习是怎么一回事,这种自主实践,主动探索的过程,恰恰符合了语文学科“实践性”的原理。也唯此,他们那一代老师的语文功底,尤其的扎实。李海林先生说,我们和这一代名师相比,语文水平的距离有多远就有多远。

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什么才是好的教育,周国平先生说:“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进一步讲,关注学生“会学”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那么要做到这,钱先生的“导读”,是一剂对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还高效的药方。

“语文阅读教学在处理师生关系这个问题上,走过了三个过程。一是‘教师讲、学生听’;二是‘教师问、学生回答’;三是‘学生问、学生回答’。”掩卷而思,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继承像钱先生这样大家的路子,继续累进式开拓,因为这是一条美丽的捷径!

钱梦龙导读艺术感悟 篇2

一、以合作的方式处理双差班问题

对于如何对待“双差班”学生的问题,很多教师感到棘手,不知如何处理。钱梦龙曾经当过“双差班”的班主任,他处理“双差班”学生问题的方法可以给教师们解决这个问题以借鉴。

钱梦龙在接手“双差班”后的第一次作文课上,出了一道“我的一家”的作文题目,并给学生提出了两点要求:“1.标题必须写在第一行的正中;2.文章要分段,家里几个人就分几段,每段起始要空两格。”接着钱老师对学生说自己很严格,学生必须不打折扣的做到以上两点,并担心学生达不到他提出的两点要求。两天后,钱梦龙让学生把作文发下来。学生看到作文很惊讶,因为作文分数普遍八九十分,觉得在跟他们开玩笑。钱老师说了打高分的理由,并就此趁学生们对自己有兴趣,进行了一段打动学生的讲话。

他首先从学生角度提出学校和教师对学生不爱学习,不爱学语文的思想和行为是有责任的观点;接着列举事实证明这班学生智力不仅不差,而且一些学生还有自己的特长,据此指出比自己读书时强;然后他向学生叙述自己小时候如何留级,如何通过努力语文考班级第一的求学经历,说明自己也有“差生”的经历。由此表明他理解学生们的苦恼,知道学生们也想有个好成绩;进而提出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学生合作,提高学生成绩的想法;接着表达了相信学生愿意与老师合作的想法;最后为了表现他的诚意,他征求学生意见,提出与学生订立一个协议的想法。在协议中,他对每次作文提出两三点要求。这些要求的特点是难度一点一点上升,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在协议中,他保证只要学生像这次一样认真完成,日积月累,他们的写作水平就能提高。

钱梦龙对“双差班”学生问题的处理方法是值得借鉴的。他先晓之以理,对“差生”举例说明他们的智力并不差,提升差生的信心;然后动之以情,通过叙述自己当“差生”和如何摘掉“差生”帽子的经历说明自己曾经也是“差生”,因而理解学生作为“差生”的苦恼,懂得学生都有取得好成绩的愿望,希望学生能与自己合作共同实现这个愿望;最后他还提出了一个帮助他们的具体方法,证明自己所言非虚。

当今的语文老师或许没有当“差生”的经历,但在平时教育学生,感化学生时也应该向钱老师那样拿出诚意,并把它付出行动,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学生合作,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以激励和示范的方式处理多个年级混班上课的问题

钱梦龙曾经有过借几个学校的不同年级的学生上课的经历。这种经历虽然教师们不常遇到,但钱梦龙的处理方法对如何教育学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钱梦龙借的“班”里有五年级的、初一的、初二的和初三的学生,而他要讲的是初二的课文《中国石拱桥》。他是如何处理的呢?他首先通过了解学生情况知道他们分别是哪个年级,并“把学生按年级分编为四组:小学组、初一组、初二组、初三组。”然后通过仔细观察学生的表情推测学生的心理。他首先发现这些学生都很紧张,害怕和疑惑;接着他发现不同年级的心态不一样:小学组和初一组的觉得自己是来凑数的;初二组的很严肃,意识到这课是给他们上的;初三组的先前很紧张,疑惑,后来看到课文是初二的,已经学过,于是放松了下来;然后钱梦龙根据学生们的情况分别做了谈话。

钱梦龙对小学组和初一组阐明虽然课文是初二的,对于他们是超前学习,因此学好不容易,但这是一次测量他们智商的难得机会,谁学好这篇课文就说明谁智商高。在针对小学组和初一组这个问题的处理上,钱老师利用学生想证明自己比同龄人不差,维护自己自尊的心理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他还利用了这两组的学生因自己超前学会课文而带来的成就感,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初三组的实际情况,钱梦龙首先肯定初三组的学生能力高,然后利用初三组学生的权力动机让他们担任老师的助手,课堂的裁判,调动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钱梦龙利用初二组学生认为自己是课堂主体的心理,对初二组学生施加压力,提醒他们是做好这堂课的主力,不要让低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抢了风头,不要过于依赖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

钱梦龙通过这样的处理,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也给了我们进行教学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情况灵活处理的启示。

三、以委婉教育的方式处理教学的突发事件

学生在教学中犯错误或问一些与课文无关的问题,往往会受到教师的批评和反感,从而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钱梦龙曾经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他的处理理念和方法可以给当代的语文教学以启示。

“一次”,钱梦龙“在某地借班教《论雷峰塔的倒掉》,有位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鲁迅那么详细地叙述怎样吃螃蟹,有什么必要?’”钱老师想“先请学生发表意见”,注意到后排一位男生把手举得高高的。钱老师让他起来回答。钱老师发现这个男生回答的太精彩,不符合初二学生的水平。钱老师走到他旁边,发现他在念教学参考书。班里的学生和听课的老师发现了这一幕,期盼着钱老师如何处理这个突发事件。钱老师出人意料地拍了拍这个男生的肩膀,鼓动学生们应该向这个男生学习。话没说完,这个男生的脸通红,以为钱老师在嘲笑他。钱老师说明了这样说的理由,大意是这位男生能主动看教学参考书,说明这个男生求知欲很强,所以值得大家学习;然后建议这位男生等大家说完,再说参考书上的,对大家说的进行评价;接着趁这个事件鼓励学生们挑战参考书。学生们纷纷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了问题,犯错误的男生作为“裁判”评价同学们比参考书上说的好,说的全。最后钱老师让学生阐述了对课上发生事件的感想以增进这个事件的教育意义,更好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并将这种作用辐射全班。

钱梦龙处理这次事件先从学生看参考书的积极一面入手,赞扬这个男生主动看参考书,体现出他求知欲强,学习主动。通过这样处理,保护了犯错误男生的求知欲、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尊心。然后从这个行为的消极一面着手,委婉地纠正男生的错误,如不动脑筋,想偷懒和炫耀的不良动机。

纠正这个男生不动脑筋的错误可从他先不让这个男生读参考书,让学生畅所欲言,再让这个男生将参考书上说的与同学们对比看出。而纠正炫耀的动机,钱梦龙采取了让这个男生当裁判的方式。让学生当裁判这种做法很高明,既可让这个男生在老师面前显示自己,保护学生的自尊,又暗示学生表现自己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否则容易吃苦头。

钱梦龙在整个事件的处理上采取了先委婉提出纠正错误的方法,再实践这种方法,再通过课程结束前让学生谈对事件感想的方式,让这位男生从心灵深处认可这种做法,也就是让他内化这种方法,并以这种做法所体现的观念指导以后的实践。其他的同学也因此获得了教育,从心底里佩服,喜欢钱老师。

钱梦龙在处理这个事件的过程中总的来说,采取了从认识到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做法,笔者认为这也是钱老师学习认识论的结果,所以这给了当今的语文教学以启示,教育学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委婉让学生认识错误并纠正错误;具有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观念,以此来处理突发事件;让全班同学都因此受益。

综观以上三个案例也可看出钱梦龙是很注意维护学生自尊心的。在第一个案例中,钱老师通过举例说明学生智力不差,叙述自己曾是差生,摆脱差生的经历,维护了学生们的自尊心;在第二个案例中,钱老师对待小学组和初中组,没有因为他们年级低漠视他们,而是采取激励的态度,维护他们的自尊;在第三个案例中,钱老师对于擅自看参考书回答问题的男生更是采取委婉教育的方式,努力维护他的自尊心。因此钱老师在育人上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也是值得语文老师学习的。

以上的育人思想只是钱梦龙育人艺术的冰山一角,相信钱梦龙还有许多育人思想有待后人挖掘,从而给予我们当代的语文教学以不同的启示。

参考文献

[1][3]钱梦龙.钱梦龙与导读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6,91.

钱梦龙导读艺术感悟 篇3

“我是一个精神上的长途跋涉者,我的脚下永远是起点。”[1]钱先生在语文教学方面每前进一步,无不浸满着他努力的汗水和艰辛的付出。当他一踏入这一领域,便注定了将在这漫长的道路上进行无止境的求索。

一、钱梦龙语文导读艺术概说

导读法着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活动及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开发和形成。

(一)理论设计

语文导读法的主要理论基础就是教学认识论,认为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主要特点为认识过程的指导性,就是说教学认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一种认识活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主体(学生)和认识的客体(教学内容)之间介入了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中介”因素——教师,从而构成了一个“三边”的互动认识过程。在导读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和作为主导的教师共同组成了以教学内容为对象的互动过程,这一过程就是训练。所以,这一理论设计可以概括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

1.学生为主体

“学生为主体”,就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并能通过自己的独立参与、主动思考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根据自己对语文教材的阅读理解,发现了新的知识。学生发现新知识这一过程是在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真理和师生双向互动的基础上完成的,而不是教师双手“奉送真理”或学生自己“闭门造车”。

2.教师为主导

“教师为主导”,就是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角色的限定:是“指导”而不是“灌输”,是“引导”而不是“牵领”。教师要导而有法,在课堂中充当引导者、启发者和辅导者,才可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

3.训练为主线

“训练为主线”,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的一个契点,只有在这时二者才可能发挥各自的最大作用。这种师生互动的必要形式,必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才可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这里所说的“训练”不是一般意义上为“应试”的机械的练习,而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阅读实践活动。

(二)操作实践

“三主”作为钱先生语文导读法的基本理念,在贯彻此理念的过程中,钱先生逐渐形成了三种十分典型的课式,即自读式、教读式和复读式。

1.自读式

这是一种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阅读训练形式,是“四式”的核心。自读不同于预习,它有三种进行的方法:一是先教后读;二是先读后教;三是边教边读或边读边教。在整个自读训练的过程中都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2.教读式

这是学生在教师具体的指导下进行的阅读训练活动。它须与自读同步进行,可以先教后读,可以先读后教,也可以边读边教。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真正的自读,最佳效果是达到不需要教师教的境界。正如叶圣陶先生所送给语文教师的话一样,即“语文教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而是引导学生读书的。老师必须在学生读不懂时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2]短短的几句话,验证了叶圣陶先生的“从教到不需要教”的至高境界。

3.练习式

“练习式”是在学生学习了新知识后,为了加深对其的理解及强化并能够促进其迁移而需要完成的口头的或书面的作业。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坚持循序渐进、知识与能力并重和难易适度的原则,达到对学过的知识再认识的效果。

二、钱梦龙语文导读艺术的特色阐释

钱先生的导读法自产生至今已经历了11000多天的风吹雨打,如今仍屹立不倒,就证明了它的优越性与特色性,也显示了它并不是钱先生闭门造车的产物,而是在他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渐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

(一)在教学观上,着重强调师生平等,应进行“平等对话”

“对话”一词本是后现代阐释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将它运用于语文教学中是为了着重显示对话的两个主体的平等性。钱先生曾这样定义“对话”:“对话”不同于“谈话”的最明显特点,就是教师的平等态度。“对话”的“对”,就是指师生间的思想感情的“交流”,交流的双方是完全平等的……只有当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了这样的精神联系,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成为教学的热情支持者与合作者。[3]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有了平等的话语权,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一步一步地建立起来。

(二)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在于“启发”

学生学得好与坏,一般情况下取决于教师的教。教师的教主要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主动学习。这时教师的教就要依靠教师的教学艺术,即唤醒的艺术,也就是启发的艺术。

钱先生的导读艺术所强调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启发,就是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读书、思考和求知的欲望。所谓启发,实际上就是提问的艺术,而钱先生所擅长的就是“曲问”。如下面的例子:

师:……那么,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生一时不能回答,稍加思索,七嘴八舌地说:“他没有爸爸!”)

师:你们怎么知道?

生:他是寡妇的儿子。孀妻就是寡妇。

师:对!遗男是什么意思?

生:(齐声)孤儿。

师:对了!这个孩子死了爸爸,只有妈妈。

这个就是钱先生著名的公开课《愚公移山》中关于“孀妻”和“遗男”的曲问。在提问中完成对学生的启发,在曲问中是学生完成头脑风暴,那么学生必将受益匪浅。

(三)在教学方法上,教会方法,训练思维

钱先生的导学艺术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就是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的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上精妙的问题启发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导读法重在教会学生以独到的学习方法,致力于发展学生的能力和训练学生的思维。

三、从导读到导写:迁移在钱梦龙导读艺术中的应用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阅读和训练都是互相独立而存在的。但在实际训练中,阅读与写作又是不可分开的,总有某种客观存在的联系。

导读艺术重视学生自读水平的发挥,而自读效果的呈现,除了依靠“说”之外,还要依靠“写”,如写自读笔记,写读书心得,写评论,写评注等。反过来,写多了,也会间接地提高读书的效率与水准。由导读向导写发展也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导读法所追求的是: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沟通,两全其美。[4]那么,到底阅读与写作之间是如何互相沟通的呢?下面介绍几种方式,体会一下“以导读促导写”的精妙。

(一)模仿范文

它主要以课文为模本,通过以读带写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方法。对初学写作者而言,一句话怎么写,如何把几句话连成一段,几段构成一篇,或者怎样确立一个观点,这都是非常难的。如果仅靠教师的讲解来习得写作技巧,倒不如拿出一篇精致的范文,仔细研读,用心思考,然后模仿着写,定会受益匪浅。

模仿范文的训练形式多种多样,难易程度不同,高低水平也不尽相同。下面仅说两种对学生有益的方法。其一,教师可以以片段的形式指导学生模仿。学生一般感觉写议论文比较难,教师可以找出议论文中议论精妙的片断,让学生先阅读,找出所写的精妙处,然后再作片断模仿,可以仿观点,仿句式,仿论证手法,或仿论证过程等。日积月累,学生就会慢慢掌握议论文的一般写法了。其二,学习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的特色,这应该是比较高级的模仿手段。钱先生在教《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后,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杂文的体裁特点,布置学生从形式到内容完全模仿范文写了一篇《论岳坟四铁像的被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5]

(二)改写范文

改写,就是在阅读并理解了一篇文章之后,按照自己的想法,依据已有文章重新立意而对文章进行的二次写作。教师可以对体裁进行改写,如把议论文改成叙述文,也可以把一篇短文扩写成长文或把长文缩成短文。在笔者看来,最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方法是变换叙述视角的改写,这须建立在学生对文章真正理解的基础之上。这种方法对学生的要求度极高,改写难度也大,但坚持下来,定会收获颇丰。

(三)借鉴与博采相结合

借鉴是吸取范文对自己写作有益的优点,使之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并能够体现出自己的写作个性的方式。而博采是在借鉴基础上形成的更为广泛的借鉴,它从一系列的文章中吸取精华,为自己所用,然后使之不露痕迹地出现在自己的文章中,这也可以视作一种创造。在练习写作时,把二者结合起来加以运用,假以时日,不仅学生的阅读量会增大,而且学生的文学素养也会有所提升,进而写作能力也会明显提高。

(四)评论分析范文

这应该是对学生的理解水平要求最高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高级的训练写作的手段。它把范文作为对象,在完全理解了范文后,再经过自己的思考,然后对文章进行分析,写出自己的观点。同时,它也要求学生能从一系列相似的范文中归纳和总结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一定的评述,这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形式。举个例子,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鲁迅所写的作品进行评述(如《药》《祝福》《阿Q正传》),写出这些作品的共同性特点或各自所呈现的观点及它们的时代内涵等。

综上所述,读写之间是完全可以互相沟通的,从读可以迁移到写,从写也可以迁移到读。可见,钱先生的导读艺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确有帮助。至于究竟有多大的影响,还有待于实践和时间的验证。

“镜里朱颜无计驻,为伊心上留春住”。这是钱先生所作《蝶恋花》中的最后两句,所谓“伊”,并不是指人,而是指深深地蕴含着钱先生精神上对语文教育事业的追求与寄托。他的心中始终有春天,只愿我们的语文教育早日迎来它春天的绽放!

注释: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钱梦龙与导读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

[2]叶圣陶.谈教学的重点[N].人民教育,1981.

[3]钱梦龙.我喜欢课堂上的平等交谈[J].语文学习,1991,7:12.

[4]钱梦龙.我和语文导读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03-304.

[5]钱梦龙.我和语文导读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04.

钱梦龙《为语文教学招魂》 篇4

钱梦龙:为语文教学招 魂 钱梦龙:为语文教学招“魂”
语文教学近年来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尤其自“新课标”颁布以来,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呈现出不少 新的气象、新的景观,那种统得过死的、教得沉闷、学得刻板的格局正在改变;但正如列宁所说的:“只要 再多走一小步,仿佛只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目前的情况正是如此,以致语文 教学出现了一系列“失魂落魄”的症状,很有必要为它招一招“魂”。何以见得? 首先,什么是“语文”变得有些糊涂起来了。本来是清楚的:“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就是口头 语和书面语的合称。叶圣陶先生当年在解释语文科命名的原由时就是这样说的。但如今却有些不清楚了。就我所见到的对于“语文”概念的阐释,至少有三种比较流行的说法:“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章”“语言和文 学”,甚至还有主张“语言和文化”的。说法、主张很多,遗憾的是迄今尚无共识。语文教师们教了几十年语 文,到头来却连自己教的究竟是一门什么学科都说不清楚,真不知道是可悲还是可笑!其次,语文课程的性质,本来也是清楚的:工具性。但近年来出现了不少反对意见,于是一下子涌出 了许多“性”,诸如“实践性”“社会性”“时代性”“言语性”“语言性”“文学性”“审美性”“人文性”,等等等等,时 至今日,似乎再谈“工具性”,便是落伍了。当然,所有各种“性”主张,大多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乃至谁 也不买谁的账。这个“定性难题”,最后由教育部制订的语文“新课标”作出的权威性规定“工具性和人文性统 一”而得到了解决。但似乎还没有完全定于一尊,从各种媒体还时常可以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至于究竟何 为“工具性”?何为“人文性”?语文教学究竟怎样体现二者的统一?老师们(尤其是一线的广大语文教师)还是糊涂得很。一个是课程的“定名”问题,一个是课程的“定性”问题,二者似乎都是事关语文教学方向性的大问题。但近年来恰恰在这两个大问题上歧见最多,加以“应试”的沉重压力,弄得语文教师们无所适从,不少语文 老师发出了“语文越教越不会教”的感慨。据我有限的见闻,其他国家(包括一些教育发达的国家)的语文 教育似乎都没有遇到过像我们所遇到的这种种麻烦;于是,围绕这两大难题掀起的一次次热烈争辩,形成 了我国语文教坛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困惑中的老师们很想从一些研究语文教学的论著中找点启示,却又跌人了理论的“迷魂阵”,结果是越 找越糊涂。从某些迹象看,教育界似乎

有人下定决心要用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来“重塑”中国的语文教学,于是,凡本土的、传统的经验和理论,便都是落后的、不科学的,甚至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一代宗师在一 些人的眼里也成了语文教学前进的“绊脚石”。这种状况造成的思想混乱,反映在教学实践上就发生了种种 “失魂落魄”的现象。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管你东方西方,也不管你如何定“名”定“性”,他仍然顺着“应 试”的旧轨道,我行我素,抱残守缺,这种情况大量见于日常的语文教学;另一种情况是刻意求“新”,锐意 “改革”,尤其在一些“展示课”上,执教老师为了张扬“人文性”,增大教学内容的“文化含量”,于是一会儿播 音乐,一会儿放图像,一会儿正反方辩论,一会儿课本剧演出,花花哨哨,热热闹闹,但一篇课文教下来,学生读课文仍然结结巴巴,丢三落四,如同没有学过一样;问及课文语句,更是茫然不知所答。近年由于 多媒体的广泛运用,不少语文课上快餐式的“读图”几乎取代了“读文”的训练(注),这又进一步加重了语 文教学失魂落魄的症状。问题的严重性尤其在于,这种包装亮丽华而不实的课目前正在作为某种“范式”而 被纷起仿效着。这种状况不能不令人回忆起 1958 年在“突出政治”的口号下掀起的那场轰轰烈烈的“教育革 命”,那场“革命”最终是以教学质量大幅度下滑的教训而被载入我国的教育史的。语文教学中盲目追风、为 求新而求新的现象似乎也超过了其他学科,这也使本来已十分惶惑的语文教师们更加手足无措。比如把建 构主义教学模式引人语文教学,这确实有利于改革教师主宰一切的旧教学模式,但有些老师却走向了另一 极端:淡化乃至取消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负的责任。比如有篇文章提出这样的观点: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始终是平等的,不存在谁指导谁的问题,教师并不一定比 学生高明。教师是单脑,学生是群脑。教师不过是学生读的一本书,……而学生也是教师要读的一本书。(《语文学习》2001 年第 2 期:《教学模式的是与非》)

这种淡化、取消教师作用和责任的倾向,目前正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而为某些同志所津津乐道。师 生之间当然应该建立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教师确实并不处处比学生高明,确实也应该向学生学习(这些 观点 1200 多年前的韩愈老夫子就早已提出了)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是教师的专业地位赋予他的一种职责,教师在师范大学四年的专业训练也使他具备了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师生人格上的平等不等于专业地位上 的平等。

。教学过程理所当然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一名教师如果在教学中放弃了自己作为指导者的 职责,或者他并不具备指导学生学习的专业能力,真的很难想像课堂上会出现一种什么局面。其实,即使 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教师作为指导者的作用也是不能取消的。还有些同志试图用现代或后现代的文学或美学理论来改造语文阅读教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接受美 学”。接受美学强调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和读者参与作品的创造。在接受美学看来,文本本身的意义是“不确 定”的,作品意义的发现和最后建构是由读者完成的。而由于不同读者的生活阅历。审美情趣、思想修养、理解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必然形成文学接受结果的差异性、独特性。接受美学的经典性的名言是:“一千个 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接受美学在崇尚个性的当代流行,无疑有其必然。但学生在语文课上的阅读是 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有目标的学习行为,过去统得太死,惟标准答案是从,当然必须纠正,但也不能把语 文课内的阅读教学和一般读者的欣赏文学作品等同起来。学生由于知识准备和阅读经验的不足,尤其在大 多数学校大多数学生还缺乏必要的阅读能力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要求学生自己去“创造”作品,“发现”意义,就像要他们抓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结果只能是乱了套!再说“一千个哈姆雷特毕竟还 是哈姆雷特”(见赖瑞云《混饨阅读》),“创造”也不能离谱太远,例如有的学生读了朱自清《背影》后的 一大“发现”竟然是: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这种“发现”恐怕比老师提供“标准答案”更糟塌了名作。语文教学要回归语文教学,首先要把语文教学丢失的“魂”招回来。什么是语文教学的“魂”? 这就不能不回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上:中小学究竟为什么要设置语文课? 纵观古今中外的教育,无论体制有怎样的差异,都必然把对下一代进行民族语的教育放在首要的地位。因为“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性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像。”(洪 堡特)民族语不仅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而且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本身,对下一代进 行民族语的教育,是传承、延续、发扬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必然选择,而这个任务在中小学的各门课程 中毫无例外都由语文课承担。换言之,中小学设置语文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下一代进行民族语的教育。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民族语教育,即母语教育。民族语教育正是语文教学“魂”之所系!参照其他国家母语教育的目标取

钱梦龙导读艺术感悟 篇5

上海市嘉定第二中学钱梦龙

教学目的:

一重点学习下列文言词句:

实词——方、仞、阴、阳、惩、君、汝、孀、龀、长息、穷匮、加(增)、何苦、亡(以应)。

虚词——且、焉、诸、以。

句式——省主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

二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树立为祖国“四化”建设努力奋斗的思想。

教学设想:

一布置自读,要求:凭借工具书和课文注解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同时记下疑问,准备在老师教读时提出。自读在课内进行。

二试改变由教师逐句串讲的传统教法,在学生认真自读的基础上,从抓字、词、句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心,务使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获得完整、鲜明的印象。

三讲读过程根据“以思维训练带动语言学习,以语言学习促进思维训练”的设想,尽可能把文言文的字、词、句教学和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做到在发展智能的前提下落实基础知识。

四“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减轻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着眼于培养学生自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五安排三教时(包括课内自读。如自读放在课外进行,只需要安排两教时)。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解题,了解“寓言”的体裁特点。

二学生自读全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解题。

(一)板书课题:愚公移山。

(二)布置学生看本文题注,了解文章出处。

(三)提问:什么是“寓言”?(学生查词典,先说明“寓”字的含义,然后根据词典中“寓言”的条目说明这是一种什么体裁。)

(四)教师小结,同时布置自读:大家查了词典,知道了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愚公移山》就是一则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好寓言。老愚公的故事是大家早就熟悉的,这是我们学习本文的一个有利条件。这一堂课,请同学们借助于词典和课本的注解,逐字逐句读懂课文,然后想一想:这个故事寄寓着什么深刻的道理?我们应该从中受到什么教育?自读中有什么疑问,请大家在书上打个问号,准备下一节课提出。

二学生自读。教师板书要特别注意的词语(见“教学目的一”),学生边读边在这些词语下加着重号。教师行间巡视,随时了解学生自读情况。

三布置作业: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读破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人物分析。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的比较,了解不同人物对待“移山”的不同态度。

二在人物分析的过程中落实若干文言词句。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自读:

(一)学生齐读全文,结合正音:仞()、惩()、塞()、迂()、荷()、箕畚()、龀()、匮()、亡(,同“无”)、厝(,同“措”)

(二)学生质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后,尽量要求他们自己查字典或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讨论求得解决。教师只解答学生经过努力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

二教读新课。

(一)初步理清“人”和“事”:

同学们提了不少问题,说明预习是认真的。许多问题经过大家一起思考,都得到了解决,可见只要开动脑筋,同学们是能够自己读懂的。现在由老师提出一些问题来问大家,看看大家对课文究竟理解得怎么样。

1.提问:这则寓言一共写了哪些人物?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人物表: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2.提问: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那个“遗男”姓什么?有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的爸爸肯吗?

通过问答,明确下列词语的含义:年且九十——且,将。智叟——叟,老头。京城氏——氏,姓;京城氏,姓京城的。始龀——龀,齿旁,小孩换牙;始龀,七八岁。孀妻有遗男——那孩子的爸爸死了,他母亲是“寡妇”,他自己是“孤儿”。“遗男”是生下来以前就死了父亲的孩子。

3.提问:再请大家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通过问答,引导学生读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一句:本句省主语“愚公”;“荷担者三夫”即“三个能挑担的男子(子孙)”。全句意思是“愚公就率领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去扔掉)”。这样看来,愚公一家一共去了四个人,再加上京城氏孀妻的遗男,一共五个人参加移山劳动。

4.提问:“移山”这件事做起来困难吗?他们的劳动艰苦吗?

通过问答,明确下列词句的含义和作用:方七百里,高万仞——方,方圆、面积,方七百里,写山之大,是约数;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万仞,虚指,极言山之高。山又高又大,说明移山之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即一年),才返家一次。说明劳动的紧张、艰苦,也显示了愚公移山决心之大。

教师小结: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愚公他们人数不多,而且老的年近九十,小的才七八岁,工具又落后,要移山的确是千难万难的。在艰巨的任务面前,最能显示出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人物表”里的这些人,在“移山”这个巨大的困难面前各自表现了怎样的精神面貌。

(二)人物分析——重点:智叟和愚公妻;并及愚公子孙、遗男。

愚公妻和智叟讲的话差不多,态度似乎很接近。我们的分析就从这两个人入手:

1.学生朗读有关语句,进行比较: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提问:哪些话只有愚公的妻子讲而智叟不讲,哪些话只有智叟讲而愚公的妻子不讲?即使是两个人都讲的话,在内容和语气上有什么差别?

通过问答,要求学生明确:

“甚矣,汝之不惠。”这句话是只有智叟讲的。倒装句式的运用(谓语“甚矣”提前),强调了愚公不聪明的程度,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的轻视。愚公的妻子是不会讲这样的话的。

“且焉置土石?”这句话是只有愚公的妻子能讲的。“况且把土块和石头放到哪里去?”她有这个疑问,说明她对自己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不同于智叟的根本否定。智叟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这两句话,句式相同,内容相近,但表达的语气、感情却很不相同。愚公的妻子说:“凭您的力气,还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这是很合乎情理的疑问。智叟却说“凭你这一大把年纪和剩下的一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棵草,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啊?”话说得过于夸张,带着讽嘲的意味;“其如土石何”与“如太行、王屋何”句式相同,但智叟的话中多一“其”,同“岂”,加强了反问的语气。这些都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反对和嘲笑,亦即反对得更加强烈,跟愚公的妻子的“献疑”有所不同。

再从称谓看,愚公的妻子称愚公为“君”,智叟则称愚公为“汝”,显得不客气,也说明了智叟对愚公轻视的态度。“汝”在文言里一般是轻贱的称呼。

教师小结:愚公的妻子对移山的态度是“疑”,智叟而是“笑”和“止”。“近似之迹,不可不察”,读书时经常注意从“近似之迹”的比较中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就可以把死书读活,发展我们的思维能力。

下面再来讨论另几个人对移山的态度:

1.提问:愚公的子孙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学生找出“杂然相许”、“杂曰:„投诸渤海之尾……‟”两句。“杂然”、“许”写出他们纷纷赞同、坚决支持的态度。“杂曰”句则进一步写他们不仅赞同,而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除了愚公的妻子的“疑”,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

2.提问:那个“始龀”的“遗男”对移山怎样?

学生找出“跳往助之”一句;“跳”、“助”,说明这个孩子是乐于相助、积极参加的。教师总结:上面我们比较了除愚公以外的几个人对移山的态度。现在我们把课文中的有

关部分再朗读一遍。学生朗读(从文章开头读到“其如土石何”)。

3.布置思考题:愚公是坚决主张移山的,有人就说他笨。“愚公”这个名字本身也表明他是个“笨老头”。请大家课外再认真读一读文章,想一想:愚公到底笨不笨?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一人物分析:愚公实不愚,智叟未必智。

二这则寓言的深刻教育意义。

三继续学习和巩固若干文言词句。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一)提问:愚公多大年纪?(年且九十)太行、王屋二山有多大多高(方七百里,高万仞)凭愚公的一点力量能不能把山移掉?(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那么愚公坚决主张移山,是不是太笨了呢?

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展开充分讨论以后,教师继续启发提问:要看愚公笨不笨,关键在于弄明白他对移山这件事是怎么考虑的。请先想想:是什么情况引起愚公移山的动机的?

学生回答“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教师讲解“惩”字含义:惩,苦,是意动用法;此句意即“以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为苦”。板书:痛感迂、塞之苦。

追问:山移掉以后的好处,愚公想过没有?

学生找出“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指”、“达”与上文“迂”、“塞”相对;阴,是水南山北。教师板书:确知移山之利。

追问:那么,愚公认为山一定能移掉的理由是什么呢?他是怎样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反对和嘲笑的?

学生找出“汝心之固……何苦而不平?”

启发:这段句子念起来感到特别有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顶针”的修辞作用:一句顶着一句,充分表现出语言的力量。“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是对“甚矣,汝之不惠”的有力回答;“……子又生孙,孙又生子……”顶针法的连续运用,显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最后总结一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使人感到特别有力。

继续追问:“而山不加增”,这个“而”字的作用是什么?“加增”是什么意思?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而”字的转折作用;“加”是“更”的意思,“加增”就是“更增高”,不是“增加”的倒装。子子孙孙无穷尽,然而山不会更增高了,挖去一点就少一点,这样一算,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山)何苦而不平?”这个结论水到渠成,很有说服力,无怪智叟要“亡以应”了。这就说明愚公在移山之前考虑得很周到,他不仅“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而且还“深明可移之理”(板书。)一个笨的人能这样考虑问题吗?

进一步追问:那么为什么有人觉得愚笨呢?

教师启发谈话:这样的事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例如雷锋同志,不是也有人说他是“傻子”吗?这是什么原因呢?通过谈话,引导学生认识:要解决愚公笨不笨的问题,关键在于用什么观点去看愚公移山的精神。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去看,愚公不仅不笨,而且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这叫做“大智若愚”。

(二)提问:既然愚公不笨,那么反对愚公移山的那个智叟,是不是聪明老头呢? 学生议论,教师小结: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这种人自以为聪明,其实不过是一点“小聪明”罢了。可见“愚公实不愚,智叟未必智”。这就是这篇寓言中“愚公”和“智叟”的取名所寓有的深意。“叟”是老人的意思。

(三)提问:我们再来看一看最后一段文章。有人说,这个故事到最后还是靠了神仙的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小结:“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说明愚公移山的决心行动(不已),使山神都害怕了,不得不向天帝报告;“帝感其诚”,愚公精神(诚)连天帝都感动了。这不仅不是说明愚公的无能,相反,恰恰显示了愚公移山的力量之大和精神的感人之深。愚公千百年来被人称颂,正是由于他这种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不止的顽强精神。

二课堂练习:

(一)学生齐读全文,要求:从文章的遣词造句、谋篇立意,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深刻寓意。

(二)指定一个学生口译第3自然段,如有误译,共同订正。

(三)发课堂练习资料:

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并概述大意。

甲乙二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身先死矣,焉能自受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以利己之心观之,则谓愚公不惠;以利人之心观之,则必谓愚公大智大勇也。”生甲亡以应,默然而思。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我十二亿中国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

公不愚,我知之矣。”(发给学生时不加标点)

检查练习结果:

1.指定学生加标点并口述大意。

2.要求学生找出其中两个倒装句(“甚矣,愚公之愚”、“善哉,君之所言”)并作解释。

3.要求学生找出这一段文字中的关键句(我十二亿中国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教师点明: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奋斗不懈,这就是我们从《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中受到的有益启示和深刻教育。

三布置作业:

(一)背诵全文。

(二)结合作文教学,写《老愚公的故事》(不是翻译)。

钱梦龙导读艺术感悟 篇6

打开钱梦龙老师《〈愚公移山〉教学实录》,认真拜读,仔细琢磨,一种超凡脱俗的教法呈现眼前,使我如身临其境,领教着钱老师古文教学之高超。

新课程改革也已经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六七年。但是,我认为,还很少有超越钱老《愚公移山》的文言教学课。所以,在迷茫的时候,重温钱老的导读思想,研习《愚公移山》的教学流程,成为了我自我反思和进修的重要内容。

钱老的“导读”讲究“三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具体到课堂,我以为,强烈的问题意识、灵动的发问技巧、务实的训练方式是钱老语文教学的精华。钱老把自己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目的、任务的独到理解全方位地辐射和渗透在自己丰富多彩的“导读”实践中,从而使自己的教学特色鲜明,自成风格,常有让人叹为观止之处。

钱老的《愚公移山》,在下面两个方面给予了我很多启示。首先,是对于文言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言?一般有四种观点:文化传承说、文学浸润说、能力培育说、综合说。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也都有可商榷之处。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文言教学探索却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迷魂阵。新课改前,我们往往“因言而废文”,有大讲古汉语知识的,想凭借文言“规律”一通百通;有大讲文言写作方法的,想凭借古代范文教会学生写白话文。课改之后,又往往“因文而废言”,文学鉴赏成了时尚,课堂上天花乱坠,美不胜收,却单单忘记了“文言”课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语言,打好文字方面的阅读基础。

但钱老在《愚公移山》中用精彩的教学行为对文言教学的目标作出了明确回答:文言教学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文字方面的教学活动,乃是文学方面较高追求的基石;文字、文学方面的教学活动,又是文化传承和立人方面的较高追求的基石。并且,这些教学活动和教学追求始终相互关照、呼应和融合。文言教学“目标梯级”的清晰,使钱老的《愚公移山》上得灵动飞扬而又真实扎实,在“文字、文学、文化”的三个层面的呼应和融合做到了极致。

其次,透视《愚公移山》的教学,我们可以欣赏到执着地追求“导读”的钱老在文言文教学中精妙的“导”的艺术。

第一,巧设情景去导,让文言字词句的积累充满情趣

《愚公移山》中钱老对“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这句话的经典提问广为人知。“京城氏家里那个小孩子也跟了愚公去参加移山劳动,他的爸爸肯让他去吗?”这种从思维侧翼寻找思维切入口的“曲问”不仅使学生迂回地找到了答案,理解了“孀妻”、“遗男”的含义,而且锻炼了他们的思维,提升了整个教学过程的品质。

这样生动活泼地学习字词句的例子在钱老的课中比比皆是。钱老总是在尝试着突破传统的文言文学习方法。他不是以字词掌握促理解,而是以理解促字词掌握。在质疑问难中,在思维交锋中,随着学生对人物形象、主题把握的渐趋准确和深刻,文言字词的积累便被钱老化于无形之中了。

这样的文言导学,把学生“导”向了一个主动求知的情景中去。文言字词句的学习因此而有了“活”和“实”的双重特点。活字当头,实在其中,文言学习自然就会呈现出生命活力。

就是在钱老的启发下,我在《隆中对》中有了这样的教学片段: 师:文章结尾,刘备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同学们想想,如果诸葛亮也要用一句话表达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感激,也用比喻的方式,也用文言文,他可以怎么说?

(生沉默,思考)生:吾之有——

师:称主公,《三国演义》中都这样称呼的。生:吾之有主公,犹大鹏展翅也!师:行吗?

生:不太好,诸葛亮自称大鹏,太不谦逊了。生:吾之有主公,如虎添翼也!师:比喻不错,但好像也有点儿不对。生:这话最好第三者来说比较合适。师:好!再来。

生:吾之有主公,如困鸟放飞也!生:吾之有主公,如枯木逢春也!生:吾之有主公,如青春再来也!„„

第二,善立轴心去导,让文言内涵的挖掘脚踏实地

文言文较之现代文,更加惜墨如金字少意丰,更需要反复揣摩咬文嚼字。叶圣陶先生说:“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罗里罗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能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就会提高。”钱老深谙此理。因此他提倡为了使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均有方向感,在教学结束时均有达标感,所以教学要讲求“设计”,要“定线”——也就是找到一条最少迂回、时间上最宝贵的捷径。他提出,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做“减法”——尽量减少那些可有可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使每一个教学过程都能够目标集中,环节简明,路线清晰。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善于挖掘焦点问题、妙点问题、热点问题,并以此为主问题支撑文言课堂,使文言教学头绪少,挖掘深是钱老文言课堂的另一个重要特色。

比如,在《愚公移山》的教学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师:接下来让我们根据这张人物表上出现的人物,来看看他们对待移山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文章里有两个人讲的话差不多,你们看是谁啊?

生:愚公妻和智叟,他们两人的态度差不多。

师:差不多吧。好,我们就先把他们两个的话一起读一遍吧,比较比较,看看两人的态度究竟是不是一样。

钱老师自评说“疑似之迹,不可不察”,教学中此类比较,最易激活学生的思维。认识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是“轴心”所在,也是整个教学设计的“主心骨”。经过讨论,最后钱老这样总结:

师:对了。一个是“疑”,一个是“笑”。你们看,本来大家认为他们的态度差不多,但仔细比较、分析一下,就发现差别了。所以你们读书要常把看起来差不多的词句拿来比较比较。这个很重要。不要粗粗一看,哦,一样的,就不看了。要动动脑筋,多想想。

新课程改革的力度不可谓不大,其中一个表现是“预设”的传统理念遭到严厉质疑和批判,“生成”之风越刮越猛。在这种背景下重温钱老“教师是主导”的理念,倍觉体贴和温馨。钱老是高度讲究课堂设计的,他的“导”,不是逆其势而“牵”,是因势利导,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承认学生的知识、能力、智力、情感、兴趣等等对教师的制约作用的前提下,顺势而“导”。他总是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设问把学生引导到最有利于他们的认识和发展的情景中去,从而使学生自奋其力,去求得认识和发展。

所以,钱老的课堂,从整体上来看是大刀阔斧地改革,从细节来看,却无不细腻、圆润。体现在文言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既开阔,细微处字词句的咀嚼又极精致深入,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儿”。因为导得巧,导得及时,导得到位,所以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深刻。钱老的导,来自于自己对教材独到的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来自于导出潜能、导出规律、导出乐趣的追求,所以不管是字词句的积累学习,还是文化的熏陶、思想的感染,都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也正是在钱老的启发下,在文言教学中,我也把对文言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作为首要任务,然后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牵一发动全身的轴心问题,提挈起全篇教学,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使教学的层面得以不断翻新。

比如,在上《湖心亭看雪》时我问:张岱巧遇金陵客,他也像金陵客一样满心欢喜吗?在《陋室铭》和《爱莲说》的整合教学中,我问:你认为,刘禹锡的人生选择是陶渊明式的还是周敦颐式的?在上《出师表》时,我问:如果你就是诸葛亮,请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他写这篇《表》有哪些难„„

钱梦龙老师不愧为全国有名的特级教师,教学本文,跳出了文言文教学采用的“字字讲解,句句对译”的教法,始终贯穿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从悬念入题,到列人物表,后由人及事,又由事而及人。问题的提出,注意了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而且多用“曲问法”,问在此而意在彼,以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如“遗男的爸爸让他去吗?”学生一时不能答,但仔细一想,便恍然大悟,在饶有趣味的思考中落实了词语的理解。在讨论不同人物的不同态度中,重点比较愚公妻和智叟似同而实异的态度,既是指导阅读方法的需要,也是语言和思维训练的需要。

在国家新的“课程标准”实施的令天,钱梦龙老师《<愚公移山>教学实录》堪称新型教学的典范,不仅符合于“新课标”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且也符合于学生的接受心理,既爱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多少领导谈“课改”,多少教师东施效颦,说“课改”,但改来改去,都不能跳出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都不能放手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自己去探求,理解一些新知识,真正时髦的教学方式,教师只能当看客,必要时提示,点拨即可。一些学科可根据其学科特点,让部分学生轮流上课,教师只起组织作用。这样的课,学生间有比的意识,能引发竞争机制。同时也践行了毛泽东同志说的:“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的“实践出真知”的理论。

钱梦龙导读艺术感悟 篇7

关键词:钱梦龙 愚公移山 艺术 钱梦龙老师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提出了“基本式教学法”,并于1979年按照其“基本式教学法”理念执教了文言文《愚公移山》,从此,一课打响,成为了“文革”后上海首批特级教师。钱老执教的《愚公移山》虽距今已有几十年历史,但仍不过时。笔者看完钱老师执教《愚公移山》一课,深为钱老善导与善问的艺术所叹服。在他执教《愚公移山》时,处处都渗透着“三主”“四式”的思想。“三主”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四式”就是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和复读式。下面是笔者对其进行的详细分析:

首先,钱老一上课便让学生先自读,并且在学生自读中发现学生读音的正确与否,然后及时纠正学生,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钱老的自读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过程,不是学生随心所欲的自由阅读。这种"自读式"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预习",而是在课堂内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为目的的一种训练方式。学生自读后肯定有些许疑问,所以,钱老接下来就要求学生自由表达他在自读中所遇到的问题,针对学生所提出的不同问题,他先让学生解决,解决不了的老师再解决,这样使得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也更容易记住,从而,改变了以往课堂只注重教师教、学生学的刻板现象,课堂也真正地做到了以学生为主。此外,在讲到“以残年余力”中“以”字的意思时,学生回答“以”作“凭”讲后,他又引导学生在文章中找“以”字相同的用法, 这正是钱老“四式”中“复读式”的运用,这是以知识归类为目的的复读,之后,钱老师让学生找同“出入之迂也”中的“之”字相同用法的例子,也是用了复读式,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锻炼,同时,也使得学生能够将知识真正学活。

其次,钱老师善导源于他的善问,即善于问问题,问的问题不仅有激疑的作用,而且这种“曲问法”,使得学生有兴趣去探寻答案,也使得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如当讲解“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中的“孀妻”和“遗男”的意思时,他没有直接问这里两个词的意思,而是幽默地问“这个孩子也去移山,他的爸爸会同意吗?”如此切近学生生活的用语与问法,学生怎能不接受?而且,学生也更容易记住这个词的含义,“曲问”这一教学艺术不仅使学生迂回地找到了答案,掌握和理解了“孀妻”、“遗男”的含义,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升了整个教学过程的品质。此外,钱老师的每一个问题都是紧扣教材的,即使是“曲问”之问题,也是紧扣文本的,例如,在学习“愚公年且九十”的“且”时,表面上看好像钱老师在问愚公的年龄,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充满欢乐的气氛里,学生学习到了“且”为“将近”之意,在这样的学习之中,学生学的快乐,教师教的也快乐,教学效果自然好,同时,也是对新课标所要求的立足教材的一种践行。

再次,钱老师很会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例如,他问“参加移山的共有几个人?”学生有的答“四个”,有的答“五个”,有的答“六个”,在这种情况下,他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并找出原由,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开始热烈地讨论,并且在有学生给出答案后,持不同意见者也会不停地指正前面学生的回答,老师也会在学生真正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进一步启发学生,从而,促进教学的继续并且适时地启发学生,促进其能力的提升。钱老师通过及时提问,把解释词语和解释句子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可谓一举两得,并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问,及时启发,使得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激情也得到了激发,并且,引导学生自主钻研了教材。

最后,用钱老师的话说,他是在带着镣铐跳舞,但是,钱老师却舞出了艺术家的美,相信听过钱老师课的人都有同感。讲《愚公移山》这一课避免不了要讲愚公那坚韧不拔的精神,可是,时代的发展使得学生以及有些学者对这一文章有了不同的见解,稍不注意,可能就会脱离文本,要现在的学生理解愚公的精神可能会有些费力,针对愚公愚不愚这一问题钱老师大体通过以下流程引导学生升华主题:(1)初步理清人和事;(2)分析人物形象,重点是智叟和愚公妻子二人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最后,升华主题,分析愚公到底愚不愚的主题内容上来。钱老师通过短短几步,从易到难,以孩子的视角进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步步深入。从教学实录,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一过程中,钱老师充分发挥了其课堂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师生互动协调且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上一篇:甸民小学2009年公用经费自查报告下一篇:银饰品广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