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梦龙、郭初阳《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2024-10-03

钱梦龙、郭初阳《愚公移山》教学实录(精选4篇)

钱梦龙、郭初阳《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篇1

钱梦龙、郭初阳《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名家课堂实录 2008-05-16 22:54 阅读160 评论0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师:上一课(注:指正式上课前用20分钟时间让学生自读课文。)同学们自读了《愚公移山》,我检查了一下,同学们学习得很好,老师非常满意!现在我们先一起来把文章朗读一遍,好吗?

(学生齐声朗读全文。读毕,有学生提出“亡”字错读了“wáng”,教师让同学们共同订正。)

师:下面请同学们提提看,在自读中有什么问题。

生:“河曲智叟”的“曲”是什么意思?

师:谁会解释这个“曲”字?都不会?那就请大家查字典。

生:(读字典)曲,就是“弯曲的地方”。

师:嗯,这个解释选对了。后面还举了什么词做例子?

生:河曲。

师:对。河曲就是黄河弯曲的地方。你们看,有些问题一请教字典就解决了。还有别的问题吗?

生:第一段里的“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为什么这里用个“本”字?

师:嗯,这个问题提得好。谁能帮助这位同学解决这个问题?

生:因为太行、王屋二山后来搬走了,不在这个地方。

师:说得真好!这个“本”字是跟后文相呼应的。这个问题提得好,解决得更好,说明同学们能够思前顾后地读文章了。

(随机指点读文方法。榜样取自学生,也许比空谈方法效果略胜。)

生:“残年余力”是什么意思?

师:噢,残年余力,谁能解释这四个字?

生:“残年余力”是说老人力气不多了。

师:好,意思讲对了!这个“残”字,我们来明确一下它的含义,好吗?请查字典。

生:(看字典回答)残,就是“剩余的”。

师:“残”跟“余”在这里意思是一样吗?

生:(齐生)一样!

师:一样,对了!愚公快九十岁了,余下的日子不多了,剩下的力气也有限。再请大家说说看,“以残年余力”这个“以”怎么讲?

生:用,因。

师:这样解释,在这里适用吗?你说!

生:这里解释“凭”好。

师:对,解释“凭”好。“以”作“凭”讲,文章里还有别的例子吗?

(要求学生从课文中再找别的例子,促使学生举一反三,把知识学活。下面找“之”字属同一意图。)

生:愚公妻子讲的“以君之力”,这个“以”字用法一样。

师:对!还有没有问题了?

生:“出入之迂也”,这个“之”字不会讲。

师:噢,这个“之”的用法可能没有学到过,大概都不知道吧?

生:“之”是结构助词。

师:讲得很好!我以为没有人知道了。是结构助词,不过这个结构助词用法有点特别,你们看,如果要翻译这个句子,这个“之”字要不要翻译出来? 生:(齐生)不要!

师:那怎么译法?

生:出出进进都要绕远路。

师:讲得对!你们看前面还有没有同样用法的“之”字?

生:“北山之塞”的“之”,用法一样。

师:找对了!同学们还有别的问题吗?(稍顿)没有问题了?很好,说明大家都懂了。你们看,许多问题大家一起来思考,不是都解决了吗?这说明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是能读懂这样的文章的。(趁势给以鼓励,既是总结上面的活动,更是为了进一步活动的需要。)现在,老师来问你们一些问题,看大家真的读懂了没有。这篇寓言共写了几个人?我们先来把它们列出来,大家一起说,我来写,好不好?(从列人物表开始,使学生觉得入门不难。)

(学生们纷纷提出,黑板上最后出现了一个人物表: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师:我们先来熟悉一下这个人物表。大家说说看,这个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

(学生纷纷答,有人说“九十岁”,有人说“九十不到”。)

师:到底是九十,还是九十不到?

生:(齐声)不到。

师:不到?从哪里知道?

生:“年且九十”,有个“且”字。

师:且,对!有的同学看书仔细,有的同学就有些粗心。那么,那个智叟是年轻人吗?

生:(齐声)老头。

师:怎么知道?

生:(齐生)“叟”字呀!

师:啊,很好。愚公和智叟都是老头子。那么,那个遗男有几岁了?

生:七八岁。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从“龀”字知道。

师:噢,龀。这个字很难写,你上黑板写写看。(生板书)写得很好。“龀”是什么意思?

生:换牙。

师:对,换牙。你看这是什么偏旁?(生答:“齿”旁。)孩子七八岁时开始换牙。同学们不但看得很仔细,而且都记住了。那么,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

(“他爸爸肯让他去吗?”此问的本意在于了解学生是否掌握“孀妻”、“遗男”二词,问在此而意在彼,谓之“曲问”。前面问“愚公有多大年纪?” “智叟是年轻人吗?”都是曲问的例子。问题“拐个弯”,容易激发思考的兴趣。)

(生一时不能回答,稍一思索,七嘴八舌地:“他没有爸爸!”)

师:你们怎么知道?

生:他是寡妇的儿子。孀妻就是寡妇。

师:对!遗男是什么意思?

生:(齐生)孤儿。

师:对了!这个孩子死了爸爸,只有妈妈。你们看书的确很仔细!再请你们计算一下;这次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五个人。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一个愚公,一个遗男,还有他的三个子孙。

师:三个什么样的子孙? 生:三个会挑担的,“荷担者三夫。”

师:你们怎么知道愚公自己也参加了呢?

生:“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是愚公率领了子孙去的。

师:啊,讲得真好!那请你再说说看,“遂率”前面省略了一个什么句子成分?

生:主语。

师:主语应该是什么?

生:愚公。

师:好!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主语补出来,人数很清楚,一共五个人。(计算人数,既是了解文章内容的需要——人少而移山,更见任务之艰巨——也是为了落实古汉语“”主语省略“的常识。)人物我们搞清楚了,下面再看看,这个寓言写了一件什么事?(由人而及事。但事在人为,知“事”正是为了识“人”。)

生:(齐声)移山。

师:这件事做起来难吗?从文章里找出句子来说明。

生:很难。文章里有“高万仞”、“方七百里”两句。“高万仞”就是很高的意思,“方七百里”就是方圆面积七百里。山又高又大,很难移。

师:说得很好。移山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能显示出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认识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是“轴心”所在,也是整个教学设计的“主心骨”。)接下来让我们根据这张人物表上出现的人物,来看看他们对待移山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文章里有两个人讲的话差不多,你们看是谁啊?

生:愚公妻和智叟,他们两人的态度差不多。

师:差不多吧。好,我们就先把他们两个的话一起读一遍吧,比较比较,看看两人的态度究竟是不是一样。(“疑似之迹,不可不察”,教学中此类比较,最易激活学生的思维。)

(学生朗读)

师:想一想,他们的态度一样吗?

生:智叟讲愚公很笨,太不聪明了。愚公妻没有讲。

师:你再说说看,智叟讲的这个句子是怎样组织的?

生:倒装的。

师:那么不倒装该怎么说呢?

生:汝之不惠甚矣。

师:你知道为什么要倒装吗?

生:强调愚公不聪明。

师:对,把“甚矣”提前,强调愚公不聪明到了极点。这句话愚公的妻子是不讲的。这里有一点不同。(不同之一:对愚公的看法不同。落实“倒装句”知识。)我们再来看一看称谓,愚公妻称愚公什么?

生:(齐声)君。

师:那么智叟称愚公——

生:(齐声)汝。

师:这两个词有区别吗?

生:“君”表示尊重,“汝”很不客气。

师:嗯,好!我再把这个“汝”简单地讲一讲。长辈对小辈,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一般用“汝”。平辈之间用“汝”,就有些不尊重的意思。智叟叫愚公为什么用“汝”啊?

生:智叟看不起愚公,因为他觉得愚公笨。

师:对,这是又一点不同。(不同之二:对愚公的称谓不同。落实古汉语中称谓的常识。)还有什么不同吗? 生:还有两句讲得不一样。愚公妻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智叟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师:不一样在什么地方?

生:愚公妻说愚公不能把小山怎么样;智叟说连山上一根毛都不能动,有点讽刺的意思。

师:啊,讲得好。这里的“毛”字,是什么意思?

生:小草。

师:请你把这个解释用到句子里去讲讲看。

生: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就是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小草。

师:对,一棵小草也毁不了,这是一种什么语气?

生:轻蔑。

师:对,轻蔑的,这跟愚公的妻子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看,这里又有不同。(不同之三:对愚公的态度不同。落实“毛”字含义。)还有“如太行、王屋何”和“其如土石何”,同样是“如„„何”的句式,可是智叟的话里多一个“其”字,这里有什么不同?

生:智叟的话语气比较强,用个“其”字,有点强调愚公没有用。

师:讲得好。(不同之四:对愚公说话的语气不同。落实“其”字用法。)最后还有一句不一样,是哪一句啊?

生:且焉置土石。

师:这句话怎么解释?

生:把土石放到哪里去?

师:“焉置”的“焉”字怎样解释?

生:疑问代词,哪里。

师:对,不过这句里的“哪里”放到“置”的前面去了,“焉置”就是“置焉”,放在哪里。愚公妻有这个问题没解决,后来这个问题解决了吗?

生:解决了。

师:怎么解决的?

生:大家说“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

师:他妻子提出这个问题来说明她对移山是什么态度?

生:关心。

生:担心。

师:关心又担心,两人都讲得对。她关心这个技术问题怎么解决;还对老头子有点担心,快九十的人了,去移那么大的山,能不叫人担心吗?智叟呢?“嘿,你这个笨老头,一根小草也毁不了的人,想去移山,瞧你有多笨!”两人一样吗?不一样。(不同之五:对愚公的心理不同。落实“焉置”的含义。)现在请你们再在文章里找出两个字来,把两人的态度分别用一个字说明一下。先说愚公妻,好,你说!

生:献„„

师:献什么?

生:疑。

师:对,献疑。她对能不能移山只是有疑问。那么智叟呢?

生:笑。

师:对!笑,笑而止之。一个笑字带有什么样的感情,大家想想看。

生:讽刺。

师:请在这个“笑”字前面加一个字,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不仅仅是组词训练。)生:讥笑。

师:对了。一个是“疑”,一个是“笑”。你们看,本来大家认为他们的态度差不多,但仔细比较、分析一下,就发现差别了。所以你们读书要常把看起来差不多的词句拿来比较比较。这个很重要。不要粗粗一看,哦,一样的,就不看了。要动动脑筋,多想想。(以“疑”、“笑”总结两人态度,着眼于培养概括能力。)

我们再来看看另外几个人。那个遗男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师:对了。一个是“疑”,一个是“笑”。你们看,本来大家认为他们的态度差不多,但仔细比较、分析一下,就发现差别了。所以你们读书要常把看起来差不多的词句拿来比较比较。这个很重要。不要粗粗一看,哦,一样的,就不看了。要动动脑筋,多想想。(以“疑”、“笑”总结两人态度,着眼于培养概括能力。)

我们再来看看另外几个人。那个遗男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生:高兴。

师:怎么知道?

生:跳,跳往。

师:对了,跳跳蹦蹦地去移山,很高兴。他虽然年纪小,但是人小——

生:志气大。

(体会“跳”字的感情色彩。)

师:对,他跟愚公一老一小,都有志气。那么愚公子孙的态度怎么样?

生:赞许。

师:赞许,你是从那个“许”字上看出来的吧?再想想,当时大家表示赞许的场面是怎样的?

生:热闹的。

师:怎么知道?

生:杂然。

师:这两个字什么意思?

生:纷纷地、七嘴八舌的样子。

师:还有当愚公妻提出疑问的时候,子孙们怎样?

生:杂曰。

师:什么叫“杂曰”?

生:议论纷纷地说。

师:看,这个“杂“字很准确地写出了子孙们纷纷赞同的场面。(体会:“杂然”、“杂”对描绘气氛的作用。)上面几个人,对移山有坚决拥护的,有疑问的,有反对的。现在时间到了,请大家下课以后想一想:“愚公”就是“笨老头”,他究竟笨不笨?

——以上第一教时

师:同学们大概想过了,愚公究竟笨不笨?

(先讨论其他人物对“移山”的态度,故意留下愚公。主角登台,必须安排专场演出。“愚公笨不笨”,有极强的思辨性,教学对象又是初一学生,能否讨论出结果来,全在教师如何引导。)

生:不笨。

生:笨是有点笨,不过有点精神。

师:嗯,大家自由发表意见,这就好。其他同学的意见呢?还有,我们说愚公笨,或者不笨,都要从文章里找根据,不能凭空想。

生:不笨。

师:你说说理由。生:愚公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生子,子又生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从这些话里看出愚公不笨。

师:噢,他有意见。

生:有点笨。

师:理由呢?

生:愚公有不怕困难的精神,但不能运用科学道理。

师:其他同学也发表意见。

生:不能说他不能运用科学道理,因为那时还没有大吊车。

师:你们看,现在我们分成两派了,一个是笨派,一个是“不笨派”。(问几个同学)你们是属于哪一派的?

生:不笨派。

师:(问另一学生)你呢?

生:笨派(笑声)。

(划分两“派”,为了树立“对立面”,激发思辨的兴趣。)

师:刚才我说过,无论说愚公笨还是不笨,都要根据文章。(“手不离书,言必有据”。既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又是思维、语言训练的要求。)现在让我们把前前后后有关愚公的一些句子分析分析,再下结论,怎么样?先看看引起愚公移山的动机是什么?

生:惩北山之塞,出入之迂也。

师:请你解释一下。

生:苦于北山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

师:说得对。就是说,愚公所以要移山,是因为他“痛感迂、塞之苦”(板书)。(一看移山动机:痛感迂、塞之苦。)那么山移掉了有什么好处呢?愚公想过没有?

生:移了山,那就可以“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师:你也解释一下。

生:指通,就是一直通到。可以直通豫州之南,达到汉水南岸。

师: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愚公清楚地知道移山的好处,用一句来概括,叫做“确知移山之利”(板书)。(二看移山目的:确知移山之利”)这说明他做事目标很明确。还有,刚才有同学提出的他那段回答智叟的话,你们觉得这段话讲得好不好?

生:好!

师:好?好在哪里?你说!

生:这段话有力地驳回了智叟的“笑而止之”。

师:嗯,的确驳得很有力,念起来很有劲的。我们来念一念,体会体会,好吗?

(学生念:“北山愚公长息曰„„何苦而不平”几句。)

师:好,就念到这儿。你们感到这段句子写得怎么样?

(语感的体会比语法分析更重要。)

生:有力。

师:你们找找原因看,为什么会造成有力的感觉?句子组织有什么特点?

生:琅琅上口。

师:嗯,讲得很有道理。为什么琅琅上口呢?

生:前面一句最后一个字和后面一句第一个字相同。

师:哎,他找到了特点。你们看: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后面一个固字顶着前面一个固字,你们知道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吗?

生:一句顶一句,显得语气加强。

(语感出来了。)师:对,下面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生: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师:对,这段话写得特别有趣,一句顶一句来写,显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最后总结一句,那一句是——

生: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师:什么叫“无穷匮”?

生:没有穷尽。

师:是呀,愚公的志气,愚公移山的决心,愚公移山的行为,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代代相传,无穷无尽,就这样一点点地啃这两座大山。下面还有一句话,一转显得特别有力,那一句?

生:而山不加增。

师:对,这里的“加“字我讲一讲,“加”是“更”的意思,加增,就是更增高,不是“增加”的倒装。这一句话一转特别有力,最后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哪一句?

生:“何苦而不平?”

师:对,这句是水到渠成,很有说服力,很有道理,智叟能回答吗?

生:亡以应。

师: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叫做——

生:哑口无言。

生:无言以对。

师:都对。“无言以对”更符合“亡以应”的意思。为什么智叟“亡以应”?因为愚公讲出了一个很普通的道理,做了一道简单的算术加减法;很普通,但很在理。从这里可以看出,愚公不仅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而且还“深明可移之理”(板书)。(三看移山的可能:深明可移之理。至此,“愚公不愚”的结论已隐含其中。)可见愚公移山不是一次盲目的行动,他是考虑得很周到的。现在我们可以来解决愚公笨不笨的问题了。你们想,一个笨的人能这样考虑问题吗?恐怕不可能。那为什么智叟说他笨呢?我想先给你们讲个事。我们上海有一位公共汽车售票员,对待乘客非常热心,是个学雷锋的标兵,《文汇报》上登过他的照片。很多人都写信表扬他,说他服务好。但也有些小青年说这个服务员“戆头戆脑”,这是我们上海方言,就是傻里傻气。这是什么道理?还有雷锋,有些人不是也叫他——

生:(齐生)傻子!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道理啊?你说。

生:有的人是从为自己的角度来看的,就说他是傻子;有人是从他为集体做好事来看,感到他是好的。

师:哦,讲的真好!就是说要从什么角度看问题了,用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来看待这样一件事。这位同学的观点你们同意不同意?

生:同意。

(介绍学雷锋标兵,为了引导学生从更高层次理解“愚公不愚”的道理,不能算生硬联系,空洞说教。)

师:好。那让我们回到本题上来,再来看看老愚公。他做的事看起来好像是很傻的。他要移山,可他已经多大年纪了?

生:就要到九十岁了。

师:这么大年纪了,他自己能看到山移走吗?

生:看不到。

师:这一点愚公自己也知道,你们看,他是怎么说的?

生:“虽我之死”。师:你解释一下好吗?

生:即使我死了。

师:这里的“虽”为什么不解释为“虽然”?

生:“虽然”,说明他已经死了。

师:对,这里要用个假设的意思。可见愚公移山早就想到在自己手里是移不了山的。他自己能享受到移山之利吗?

生:(齐声)享受不到!

师:这看起来似乎有点傻了,对不对?但我们用另一种观点来看,用什么观点呢?(一学生插话;为子孙„„)啊,很好,请你讲下去,为子孙什么?

生:为子孙后代造福。

师:哎,讲得真好,同学们都讲得这样好,真叫老师高兴!我们如果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去看愚公,他不仅不笨,而且还不是一种小聪明,而是„„

生:(接话)大聪明!

师:对了!有句成语就叫“大智大勇”,还有一句成语也许你们还不知道,叫做“大智若愚”(板书)。你们看看,这个成语谁能解释?

生:大聪明的人看起来很像愚蠢的。

师:为什么?知道吗?

生:因为他有远见,深谋远虑。

师:对了,他看得比别人远,想得比别人多,别人说他笨,是因为——

生:不了解他。

(以 “小聪明”作引子,学生自然得出“大聪明”的结论,由此引出“大智大勇”、“大智若愚”一串连锁的词语。“愚公笨不笨”的讨论,最后结穴于“大智若愚”的认识。学生寻求答案的过程,正是对课文的理解逐步深入、一系列文言词句逐一落实的过程。教者的追求是:使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寓于语文训练。务必引导学生因文解道,因道悟文。)

师:是啊,有些看得比较近的人,不了解他,就说他笨。其实愚公笨不笨?不笨。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智叟这个“聪明老头”聪明吗?

生:不聪明。

师:那为什么他叫“智叟“?你说。

生:他自作聪明。

师:嗯,自作聪明。这种聪明是大聪明吗?

生:是小聪明。

师:对,小聪明。这种爱耍小聪明的人,喜欢占点小便宜,没有远见,这种人我们上海叫他“小乖人“,智叟就是“乖老头”。接下来我们把文章最后一段读一遍,来继续思考一些问题,好吗?

(学生齐声朗读最后一段文章。)

师:里头有个“厝”字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字同哪个字相通?

生:措,措施的措。

师:什么意思?

生:放置。

(学生齐声朗读最后一段文章。)

师:里头有个“厝”字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字同哪个字相通?

生:措,措施的措。

师:什么意思?

生:放置。师:对。读了这一段,我有个问题:有人说这个故事到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山搬走的,这样看起来,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生;不同意!神仙搬山是因为愚公感动了上帝。

师:噢,有道理。

生;还有,操蛇之神他已经怕愚公了。

师:为什么怕?

生:怕他不停地挖,把山挖平了。

师:对。那么看,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恰恰是写出了愚公挖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同学们很会动脑筋,我很高兴。同学们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得很好。现在我们再把文章从头至尾读一遍,要求大家仔细体会,尤其是智叟和愚公对话的话,要把两个人说话的不同语气读出来,(学生朗读课文。)

师:读得很好。这篇文章经过大家的认真思考,共同探讨,同学们学得很好。现在我们当堂来完成一些作业,希望同学们应用学到的知识,很好地完成作业。下面我们先拿来一段文章请同学们口头来讲讲看,看能不能把文章的意思准确地讲出来。选最精彩的一段来讲好吗?大家看选哪一段?

生:“河曲智叟笑而止之”那一段。

师:对。这一段好。谁自告奋勇地来讲一讲?这里也要有一点大智大勇,我们看谁第一个勇敢地举起手来。啊,这位同学要起来讲了,大家听好。

(学生一人起来边读边解释。略有几处小错误,全班共同订正。)

(文章关键处,再重锤敲打一下。)

师:好,讲得真好,老师很满意。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作业,请同学们解释一个虚词。“有子存焉”,这个“焉”字会解释吗?好,你说。

生:在这里。

师:真好,这位同学讲对了,“在这里”,“于此”,或者叫“于是”、“于之”都行。这个“于”是什么词?

生:(齐声)介词。

师:“此”呢? 生:(齐声)代词。

师:“有子存焉”,就是“有儿子活在这里”。你们找找看,这篇文章里还有这样用法的“焉”字吗?

生:“无垄断焉”。

师:请你解释一下好吗?

生:,没有山岗高地阻绝在这里。

师:对了,讲得好,你们看,这个词既是介词,又是代词,兼有两种身份(板书“兼”字)。为了便于记忆,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它什么呢?

生:兼词。

师:为什么叫兼词?

生:兼有两种的意思。

师:兼词,这个名字起对了。记住,“焉”字除了作代词、语气词外,还有兼词的用法。这种兼词在这篇文章里,除了“焉”字以外,还有一个,看谁读得细心,能把它找出来。

生:“诸”。

师:嗯,找对了。怎么解释?

生:之于。师: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字。它是“之于”在两个字的合音,大家读得快:之于——诸。你看,快读就成了“诸”,慢读就成了“之”。我们来解释一下,“投诸渤海之尾”,这怎么讲?

生:就是“投之于渤海之尾”。

师:“投之”的“之”指的是什么?

生:(齐生)土石。师:同学们理解得很好。我们在这篇文章里学到了两个新的虚词,就是两个兼词。我们就要记住。最后,我们再来做一个作业。这里有一段文言文,我把油印的资料发下来之后,请大家加上标点。(发资料)我请位同学把这段话抄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在下面加标点,待会儿请同学到黑板上加,划出的一些词句要能解释。(学生板书)

甲乙两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而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而身先死,焉能自享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故以利己之心观之,必谓愚公为不惠;若以利人之心观之,则愚公实大智大勇之人也。”生甲亡以应。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若我十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

(说明:这段文字在发给学生时没有标点)

(这道练习题设计的意图是:把课文的部分词句编写进去,使学生能在一个新的语言环境中辨认它们,以收知识迁移之效)

师:请同学们先在纸上做,等会要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加标点。看谁先做好,争取第一个到黑板上点。

(学生做练习。后来有两个学生上黑板加标点。基本做对了,少数几个点错了,全班讨论订正。在讨论标点的同时,由同学解释划出的句子,讲得都很正确。)

师:同学们点得很对,讲得也很好,说明大家能够应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了。现在我们想一想,这一段话里面,你觉得哪一句最重要?

生:“若我十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

师:你为什么觉得这句话很重要?

生:现在我们建设祖国,就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师:对了,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这就是我们读了这篇文章以后应该受到的教育。我们要不要做乖老头?

生:(齐生)不要。

师:对。乖老头自以为聪明,无所作为。我们要学习愚公的精神;或者呢,就学习那个京城氏的孩子,跳往助之,高高兴兴地去为四化出力。同学们,我们上了两节课,大家学得这样好,老师教得很愉快。你们呢?

生:很愉快。

(教学过程的设计,犹如作文,也要讲一点“凤头”、“猪肚”、“豹尾”。本文的教学以“学习京城氏的孩子”结尾,希望使初一的孩子感到更亲切一些,留下更多的余味。)

《愚公移山》课堂实录与赏评执教郭初阳

《愚公移山》课堂实录(郭初阳)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很高兴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一篇课文,《愚公移山》,请大家看这个题目,其实就其中的“大”和“小”而言,这样四个字的排列似乎不是很合理,合理的应该是这样一种排列。

师:愚公,移,山。因为山实在是太大了。(郭老师将板书作了重新设计,“山”字很大,“愚公”很小,“移”这根杠杆似乎很脆弱)

我们接下来思考这样四个问题:第一,山是怎么样的?第二,愚公是怎么样的?第三,“移山”,“移”的过程是怎么样的?第四,最后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我们一边听录音,一边来思考这四个“怎么样”。

(听录音0:52-3:44)

师:这段朗读里面,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读错了的字,“惩山北之——”?

生:塞(sè)。

师:好。那这四个问题,我就请同学直接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好不好?这位同学,你来说好吗,山是怎么样的?

生:方七百里,高万仞。

师:很好,请坐。把话筒往后传,后面的同学,那么,愚公是怎么样的?

生:年且九十。

师:愚公年且九十,这是他的一个特点。不过愚公的特点更加明确的概括,是在智叟对他所说的话里面,哪四个字?

生:残年余力。

师:残年余力。请坐,非常好。(话筒)再往后。

师:移山的过程,有八个字,最能体现出这中间的艰辛——

生(犹豫):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师:非常好。移山是这样的漫长,冬去夏来,才能够往返一次,太累了。后面一位同学,最后结局怎么样?

生: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师:非常好,请坐。”无陇断焉”,再也没有垄断了,一马平川。其实,山、人、过程、结局,这可能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的体验。

师:这是一个隐喻。幻灯右边有几个空格,我请同学来把空格里的词语补充完整。后面这位男同学,你来说。“方七百里,高万仞”,这是一个艰巨的——

生:艰巨的“任务”。

师:非常好,请坐。(话筒)往前。“残年余力”——

生:微弱的“力量”。

师:请坐。面对一项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无论是一个老头还是一个年轻人,年龄显得不重要了。(示意)继续。

生:长期的“努力”。

师:不错,请坐。(话筒)继续往前。

生:“无陇断焉”,是最后的“胜利”。师:所以我说这是一个人生寓言,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过这样的体验。来,前面这位男同学,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生:(停顿)没有。(众笑)

师:(笑)有时候,放假了有这么多作业,就像一座大山一样,怎么做得完呢?但是在开学前几天疯狂地赶,好不容易第二天上学了,把所有作业都带去了,也稍微有点移山的感觉„„那么,这个故事,它这样一种说法,其实和我们传统的一种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儒家的一种非常朗健的、非常积极的精神。

师:这里选了三句话,我们一起来念一下好吗?第一句,“知其不可”一二开始。

生:“知其不可而为之!”

师:第二句,“子曰”——

生: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师: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放弃他的主张。最后一句,开始——

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师:中国有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叫高行健,名字就来自于这个句子。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经常和另外两个故事,一起出现。一个是“夸父逐日”,这个我们非常熟悉,夸父在那里追赶太阳,最后道渴而死;还有一个就是“精卫填海”,精卫她本来的名字叫女娃,炎帝的女儿,后来在游泳的时候被淹死了,魂魄化成一只精卫鸟,经常衔一些微小的土、石、木头,要把大海给填平。

师:这三个故事中,显然有共同的东西,对吗?(话筒往后传)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经过不懈的努力,完成自己的梦想。

师:请坐。前面最好加一个词语——“试图”——试图完成自己的梦想,对不对?最后能不能完成可能还不知道,而且他们努力的目标,好像过于艰巨,艰巨的任务。

那么,有没有不同的地方?(停顿)愚公移山的故事,和夸父、精卫的故事,至少有三处不同。想一想。(停顿二十秒)我给一点提示好吗?

出示(人数、外援、结局)

师:(示意)请你来谈一谈。

生: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都只有一个人。

师:都只有一个人,而愚公移山呢?

生:很多人。

师:到底几个人?

生:四个。

师:四个?愚公以及子孙荷担者三夫,还有一个小孩不要忘记,一共有——

生:五个人。

师:请坐。一家子人。(示意往后)还没完,请你继续就刚才那位同学的话题讲下去。这一家子人真的只有五个人吗?

生:不是。因为后面还是“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

师:噢,其实有无穷多的人,N个人。好,(话筒)往后。(示意PPT投影)“外援”呢?

生:愚公移山的话,最后是有夸娥氏二子帮他们把两座山背走。

师:夸娥氏二子看愚公很辛苦,主动地来说,愚公啊,我们来帮你搬掉吧,是这样吗?

生:没有,是天帝命令他们去把这两座山搬掉的。

师:(点头)是天帝给派来的。继续讲。

生:但是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他们两个都是*自己的力量,没有其他人来帮忙。

师:非常好,请坐。没有外援。“愚公移山”里面,有外援。(示意话筒往后传)区别三,结局呢? 生:愚公移山是最后成功了,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应该是没成功的吧。

师:很好,请坐。夸父和精卫,都是失败的故事;而愚公移山,这是一个成功的结局。那我们继续思考下去——愚公移山,他最后的成功,究竟是因为他“子子孙孙无穷匮”,究竟是因为“人数”呢,还是“外援”?

众:(轻声)外援。

师:好,我们还是这位同学来回答好吗,轮到谁就是谁。你认为——

生:愚公移山的成功是因为外援。

师:是因为天帝的帮助,是吗?

生:(点头)

师:好,请坐。(示意话筒)继续往前。愚公是怎么认为的?愚公认为他成功的保障,是不是因为有天帝的帮助?

生:不是。他认为是(因为)子子孙孙无穷无尽而山不加增。

师:愚公显然认为,他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吗?

生:(点头)

师:你把愚公那段话给大家朗读一下好吗?我们听。

生:(朗读)“汝心之固,固不可彻(误读为‘chì’),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师:非常好,请坐。“汝心之固,固不可彻(chè)”,翘舌音,“通”。你的心太顽固了。愚公他非常深切地坚信自己会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是吧?他的话是在和另外一个人的争辩中说出来的,是和谁?

众:智叟。

师:智叟,对吧,智叟起先是怎么说的?

生:他说,愚公是以残年余力,不能毁山之一毛。

师:你,年纪这么大了,力气都没有了„„(请坐)你连山上的一根草都拔不掉,你还怎么去移这么两座大山呀?

但是,经过愚公这么一番话说下来以后,智叟却„„什么以应啊?念什么?

生:亡(无)以应。

师:通假字哦,亡(无)以应。河曲智叟却什么话都说不上来了。

师:因为愚公说,我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孙子又有儿子,孙子又有孙子„„子孙会无穷无尽;山不会变,终有一天会移平。非常理直气壮,所以这幅画(示意幻灯),我觉得表现得很好——愚公很凶的样子,智叟吓死了,智叟吓得说不出话来。

但是我们要知道,有一个成语,叫作“后息为胜”,它是意思是说,两个人在争辩,最后停下来的那个人,最后发言的那个人,其实就是隐含着的胜利者。

师:那么在我们的课文里面,谁最后停下来,最后留下的是谁的声音?

生:(众)愚公。

师:是愚公的声音呀,对吧——“何苦而不平”!然后就在那边回荡,何苦而不平,何苦而不平,何苦而不平„„然后智叟就呆掉了。

那么假如,我们再给智叟一个发言的机会,假如让智叟最后一个来发言。其实智叟有两个地方可以发言,文中有两处。

师:一处就是,愚公反问他,“何苦而不平”?这个时候,智叟可以说,他会说一番话;还有一处,就在文章的结尾,等到“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的这个时候,智叟还是可以站出来,再来说一番话,是不是?

好,那分一下工好不好,我们这样吧,一二两组,探讨一下,上面智叟如果他应一应,他应该怎么说,他可以怎么说?三四两组,探讨,最后山搬掉了,智叟如果再跳出来,再叽里呱啦叽里呱啦,永远做一个反对者,他会怎么说?想一想,独立思考。

学生思考(14:20-15:00)师:(插句)不要忘记,智叟智叟,他智商很高噢,他说的话很有水平的。

师:好,我们讨论一下,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15:02-17:15)

师:好,请转过来。首先请这边两组的同学,“河曲智叟曰”,你来应对一下,怎么说比较好,怎样才能说得有针对性,有说服力?谁想发言,举一下手。好,请那位同学,(递话筒)简单谈一谈,请你来“应”一下。

生:我觉得,首先智叟可能会说,你能保证你的子子孙孙全部都是男的吗?

(众人笑)

师:万一不小心生了个„„

生:生了个女儿,然后就断子绝孙了。

(众人大笑)

师:生了女儿嫁人了,怎么办?非常好!这是一个基本前提——不但每一代都要有小孩,而且必须保证是男的——这太难了吧?(示意)请继续讲,好像还有话要讲。

生:还有的话,智叟可以认为,移山这是愚公他本人的行为,而他的子孙可能会有自己的理想抱负,比如说读书、当朝廷大臣之类的。可能有些人不愿意去参加搬山这么傻的活动。

师:(点头)说得太好了。说不定他的哪一代想移民到美国去了呢,你还要一定叫他在这里搬山?好像有点困难。所以说,这里他有着双重的要求:第一,血缘的不断。第二,思想的不变。对吧,只有符合这两个前提,这个工作才可能继续下去,愚公的观点才得以成立。这边还有同学要补充吗?哦,这边有位同学要补充(属于三四组的一位同学),你是补充他们的观点?

生:是的。

师:太好了。(递话筒)

生:我还认为,他完全可以这么说,引用现代人的,邓小平的话。

师:哦,用邓小平的话来反驳愚公。

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你能完全*你们家族的力量,搬掉这座山,如果我还能看见,我就会相信。

师:说得是非常好,但是让我想起两句话,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啊,你们移山事业的成功要等到很多年以后,在这个时候,这两个人恐怕老早就已经作古了,对吧?

旁边有一位同学,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生:河曲智叟会说,不要忘记地球还在不断地进行造山运动。

(众生笑)

师:喜玛拉雅每年都还在增高几厘米,说得也有道理。

好,那么请这边两组的同学来谈一谈。最后,我们继续刚才这位同学的话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结局出来了,山被搬走了,他们在有生之年就看到了山被搬走,就看到了这样的坦途。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智叟继续站出来,他还要再说一番话,他还要坚持自己的观点,他可以批判什么,怎样才能讲得又合情又合理呢?谁来?

怎么老是这么几位同学举手呢?我请一个不太爱说话的。(递话筒)你来!

生:因为当初愚公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可见他是想依*自己的能力和他的子孙,来搬掉这两座山,而结果是他的行为感动了天帝,天帝来帮助他完成了这样的愿望。最后实际根本不是由他自己来完成的,所以说„„那个„„(沉默,笑)师:没事,请坐。意思已经表达清楚了,归结为一句话——没错,山是移走了,但是,是*你自己的力气的吗?*别人帮忙的呀,有什么了不起的!是这个意思吧?

生:(点头)

师:还有没有?喔,那么遥远的地方,有一位同学。那就不把话筒递给你了,请你站起来,大声地说,好不好?

生:我觉得智叟会说,俗话说,“*山吃山”,你现在把山移走了,我们*什么吃饭呀?

(众笑)

师:这位同学,是从现代旅游开发的观点来看的,也有道理。(递话筒)继续来,还有什么话可以说?

生:这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典型代表。

师:怎么讲?

生:因为自然界都有自己一定的自净能力,像他这样的掠夺性的开发,已经超过了自然自净能力的限度,必将遭到自然界更加残酷的报复。

师:好高深啊。

(众笑)

师:一个环保主义者。我倒想起了杭州灵隐著名的一个景点。

众生:(轻声)飞来峰。

师:峰自何处飞来?哦,我们终于明白了,这个峰原来是夸娥氏二子背来的。后来这两座山到哪里去了?咦,怎么没有人回答我,话筒在那里的那位女同学,请你来告诉我们,两座山到哪里去了?

生:朔东。

师:朔东,还有呢?

生:雍南。

师:雍南!那边有没有人?

众生:有人。

师:那边有没有像愚公这样年纪很大的人?

众生:有。

师:从天而降两座山!

(众一惊,继而笑)

师:我想问,山阻碍人的出路,这个问题,有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众生:没有。

师:刚才这么多同学,怎么没有一个人说的呢?所以说,智叟还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讲。

那么怎么评价愚公这个人,好像比较困难。有人这么说,有一位学者叫张远山,他说过一段有点偏激的言论。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示意)你来朗读,好不好?

生:“愚公虽然说出了可圈可点的豪言壮语,但最后还是没有*自己的力量完成壮举。

也就是说,智叟当初认为愚公不自量力,口气比力气大,并没有大错。按照这个结局,羞愧的不应该是智叟,而应该是愚公。

如果愚公要想不羞愧,当时应该这样回答智叟:‘我自己是挖不平两座大山,但是我这样一直挖下去,迟早会感动上帝。一旦感动了上帝,事情就好办了。你等着瞧吧!’那样才是老实话。”

师:请坐。这是某一种意见。再来看,另一个“假如”,假如这个结尾变一变。那位女生,请你把这个结尾读一下好吗?

生:“后三年,愚公死,子孙承其志,世代挖山。时至今日,尚未休矣„„”(众笑)

那么我们就从这两个“假如”,来谈探讨问题。

师:第一,张远山的思路,假如愚公早就料到帝会“感其诚”;或者呢,他老早就和帝达成了某种协议,或者契约,那我们如何来重新评价愚公?这是一个“假如”。第二,假如结尾是刚才同学念的,那么你又如何来重新评价愚公?想一想。

学生思考(25:30-26:00)

师:同桌要商量一下也可以,同桌可以交换意见。

同桌讨论(26:00-26:30)

师:好,我们时间有限。太好了,我看到有同学举手,真高兴啊。话筒呢?(递话筒)请你来说。

生:如果这样的话,愚公是很聪明的。因为《孙子兵法》里有,“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愚公挖山就像一场战斗,他没有用力气就能获得胜利,这种是最聪明的。

师:请坐。愚公在这里,如果按照这种说法的话,他用的是“头脑”,是吗?(示意)好,请你来继续讲好吗?有什么补充?

生:我觉得如果这样的话,愚公还是很傻。

师:(惊讶)还是很傻?为什么?

生:他既然知道天帝会“感其诚”,或者说他早与天帝达成了协议,那他何必自己去挖呢?直接跟天帝说一声,“你帮我搬搬走”好了。还有一点,他如果真的和天帝达成了协议,他只是和智叟这么说一说,如果是我的话,我一定会和智叟打个赌,下点赌注。

(众笑)

师:你赢智叟一把,是吧?我倒是想到三国里面的一个故事,周瑜和黄盖的故事,后来引申出一个词语叫作„„什么计啊?

生:苦肉计。

师:苦肉计。那也许他们(天帝和愚公)有更大的阴谋呢?也许这更加能够帮助建立帝的秩序呢?可能他们有着更多不可告人的东西,所以他们要上演一出戏。

但是不管怎么样,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会发现:愚公,他给我们的形象,感觉有点„„

生:(轻声)狡猾。

师:有点狡猾,是吧?甚至有点阴险。甚至还有点„„

生:毒辣。

师:毒辣,可怕。怎么这个蠢老头,竟然是一个阴谋家?(众笑)成了个谋略家,太厉害了。

(示意幻灯)那么第二种评价呢?请你来说。

生:第二个“假如”,我有两个看法。先是关于“愚公”这个名词,一开始作者给他取名叫“愚公”,这个“愚”的意思大概是指他一根筋到底,然后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直到成功为止。

师:说得真好,“一根筋到底”。

(众笑)

生:但是现在我觉得这个“愚”,真的有点“笨蛋”的意思了。

还有一个看法,我觉得,愚公也是一个很自私的人。

师:怎么讲?

生:在这里,之后三年,愚公死了,世世代代,都是因为他的缘故而挖山,不能去实现自己的想法。直到今天,这么长时间下来,还在世世代代挖山,他死之前这么三年,影响了他的整个世代。

师:请坐,说得太好了。刚才这位同学说了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说了“愚”的两重含义,前面一个“愚”,是大智若愚的愚;而后面这个“愚”,则真的成了愚不可及的愚。

还有一点她提到的就是——他把个人的意志,强加给了他子孙,剥夺了他子孙生活的自由。(递话筒)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生:愚公是害群之马。

师:害群之马?愚公成了一匹马?

(众笑)

生:他不但耽误了自己,也耽误了子孙后代,就像文化大革命一样。

师:这个怎么会有联系呢?

生:因为他的错误,造成了所有人的错误,给所有人造成了重大损失。

师:就这样?请坐,很会联系实际。

师:那么,我们继续顺着这位同学的思路讲下去。

师:假如你很幸运,假如你很幸运生出来就是愚公的子孙,上面那个就是你。

生:啊?(笑)

师:从换牙那天就开始,你就去跟他们一起移山了。“换牙齿”大概几岁?

众:六七岁。

师:文章中怎么表达的?

众:“始龀”。

师:“龀”,不要写错,齿字旁一个“匕”。一直挖到现在,六十岁了。这个时候,你来发言,你跟亲属愚公说一句话。我请后排的同学,最后几位同学被人遗忘了。

师:(递话筒)你说一句话,你变成了这般模样!

(众大笑)

生:我会跟他说,因为你这么一句话,就害了我们,你的后代非常痛苦。

师:哦,“你害得我好苦啊”。

师:(示意)你也来说一句吧!

生:你一个人想着这样,就要我们跟着你一块儿干,好像是不是有点不大公平?

师:请坐。这涉及到一个公平和自由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人,可能并非是黄帝和炎帝的子孙;换个角度来想,也许我们都愚公的子孙。

至于智叟的子孙呢?没有。智叟这样的人,他没有留下子孙。

师:我们总是在这个圈子里绕来绕去。

我后来去采访了两个人。我们学校的两个外教,年轻老师,一个英国人,二十六岁;一个加拿大人,也很年轻。

师:这个故事,我请英语老师,翻译成英文,让他们读了读,然后请他们评价。我们来看看对他们采访的DV。采访的文字,就印在讲义的反面。大家对照着看一看。

(播放DV采访)

Andrew: But he starts the job which he knows he can’t finish.And for me, that’s very strange, he expects „ what does he say „ my sons produce my grandsons, +++ So the work will go on, he expects his family will continue what he wants to do.In the west, at least if my father starts the job ,he wouldn’t expect me to finish it, he will finish the job 但是他开始了一项他自己知道不能完成的工作,这令我觉得很奇怪。他的说法是:“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他指望这项工作能够持续下去,他指望他的家人继续他想做的事。在西方,至少如果是我的父亲开始了这项工作,他不会指望我去完成,他会自己完成它。

Andrew:(the gods are helping him,)but it’s a very physical task, he has.it’s not using the brain power, he is using muscle power.Physical power, yes.And of course, there is no mention of daughters.There are no daughters in the story, no girls, except for the widow who is important, because she has no man.I think that’s a very important point.If this was written in Britain, we would have probably more women in the story.Maybe a heroine, also, there are all heroes.(神灵们帮助着他),这是一项机械的工作。它运用的是体力,而不是脑力。很显然,故事里没有提到他的女儿,没有涉及女性,除了那个寡妇。而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她失去了丈夫。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如果这个故事发生在英国,故事里会出现更多的女性,可能会有一个女主角,而不像这里,主角都是男性。Andrew: It is a story about an old foolish man, a foolish old man, who has a foolish idea to move a mountain.And the first thing I would say is in the West, we will not move the mountains, we’ll go around.这是一个关于一个愚蠢的老头的故事,他有一个荒谬愚蠢的想法——移山。首先我想说的是,如果在西方,我们不会想到移山,我们会绕道而行。

Ryan: You know, Yu Gong, if you put down characters, I can know something about what the name means.What does his name mean? Yu means foolish, oh really? Gong means an old man.A foolish old man.But is he foolish? That’s a question.Because he did it, succeeded, in the end.愚公,如果你加入中文,我就可以了解一点他的名字的含义。他的名字是什么意思?——“愚”是愚蠢的意思,哦,是吗?“公”的意思是老人—— 一个愚蠢的老头。但他愚蠢吗?这是个问题,因为在最后,他确实做到了。

Ryan: Maybe I think he’s a crazy old man, he has a dream, and he will convince his family to follow the same dream.I have to ask, why didn’t he do this when he was young? When he has youth and strength? 也许我可以认为他是一个疯狂的老头,他有一个梦想,而且他会去说服他的家人追随他的梦想。我很想问的是,为什么他不在年轻力壮的时候做这件事呢?(而现在这么老了,还要其他人来继续他自己的事情)师:提供了一点新的视角。采访里面可以注意到,他们在强调:“愚”——“foolish”。最后Ryan还说了句:“crazy!”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顺着他们的思路追问?

师:中国人都这么聪明,为什么会对这样一个疯狂的,一个愚老人,这样津津乐道呢?会千年传诵呢?思考一分钟,好不好?把你的观点酝酿得成熟一点。你也许可以结合我们发下来讲义上的材料。它肯定背后隐藏着中国人非常喜欢的,或者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密码,文化的密码。你可不可以跳出来阐释一下,到底有哪些理由?

学生思考(36:18-37:18)

师:要不要讨论一下?好,那就直接请同学来说吧。谁想发言,请举起你的手。

请边上那位同学,你来谈一谈,为什么?

生:首先,大家之所以会关注,是因为移山这种事情是非常非常少见的,可能中国历史上也只听说过这么一个事例;第二点,移山虽然的确是非常傻,但是它具有一定可取的地方。就是坚持不懈,积极去完成,*自己的力量。

我记得以前篇文言文叫《秉烛》,年轻人人读书就像初升的太阳,老年人读书就像夜晚的月亮,虽然说不是很亮,但是总比不亮的好。所以他虽然老了,但是他还是能够这样努力地去移山,这是他可取的地方。鲁迅也曾经写过:“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大多数人会认为,这两座山在我们面前,不会有反应,不会去怎么样,在那里就在那里吧。

而愚公却有自己的勇气,胆敢去挑战这座山,所以我觉得这点十分可取。

师:说得太好了。有一点像堂吉诃德战风车,孤独英雄,对吧?知其不可而为之,非常好,回到了我们这节课的开头。“Just do it”,就是去做。(示意)好,你继续讲。

生:我想可以打一个比方,写作篇文章的作者就可以是一个愚公,然后我们就可以成为他的子孙,一直推崇他,对于这个疯狂的愚老人津津乐道,所以说这样也是蛮有道理的,我觉得。

师:哦,因为我们是他的后代,所以我们就喜欢他所讲的故事,我们就服从他。是这样吗?

生:嗯。

师:(示意)请你继续来讲。

生:我认为,愚公他的精神,就是坚持不懈的努力,还有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也是为了他国家的繁荣昌盛;然后他以他的真诚感动了上天,追求真诚也是做人的原则,他以他的原则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追求自己的理想。

师:这其实契合了中国人的一个观念,好人有好报。是吧,所以我们都喜欢。(示意)请你再来讲,把话筒递给她。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有一点和中国的传统是分不开的。

师:怎么讲?

生:中国相对来说比较人性化,国外相对来说比较理性化,所以外国人很多想法,都和中国不一样。它是写在战国时期,现代的中国人对传统的思想都是很敏感的,不是有句话叫“孝字当先”吗?他会有子子孙孙这样一种想法,子子孙孙也会努力地帮他开垦„„也不是开垦„„

师:完成他的事业。

生:完成他的想法。或者说,他死了,(子孙)完成他的遗愿,也都是感觉很符合常理的。

师:很符合中国人的常理,请坐。

其实从文章写作的角度,特别有趣的,这篇文章其他都写得非常简洁,唯独在某个地方,它反复强调,其实那段话,缩减成一句话就够了,怎么说?

(众沉默)

师:“而山不加增”,前面怎么说?一句话就够了。

生:子孙无穷匮。

师:“子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一句话就够了,但是它要绕、绕、绕,它在强调。强调什么习惯?我们都喜欢儿孙满堂。中国人注重血缘,这个很重要。(递话筒)你还有什么话要讲?

生:我补充一下,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要团结。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大家一起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愚公的成功始于他的团结,中国人十分推崇团结。

师:非常好,我们一直到现在还在强调集体主义,对吧?团队精神。

最后那位同学,你还有什么意见要发表?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里,愚公是个老人,是最重要的。

师:这怎么讲?为什么说他是老人,就最重要?

生:因为他“年且九十”,比较老呀,中国有道德的人,都是老人。老子,孔子„„

(众笑)

师:胡子一大把。

生:所以他的语言,说出来的话,比较有权威性。师:他一说话,下面子孙有没有人表示反对意见的?都同意了。

生:在材料五里面还提到,中国是“老人崇拜”的,连武侠小说的顶尖高手,都是老年人。老人都去移这两座山,更有教育意义,因为人家都知道,人老了,力气也没有了,连小孩都不如的。所以他用老人,在人(一生中)最弱的时期去移山的话,可以显出他志向的远大。

师:请坐。根据这位同学的说法,愚公移山下面可以加个破折号,一个副标题,“愚公移山—— 一个老人的梦想”。这也正是刚才那个外教所提出的一点疑问——为什么他不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这项事业呢?(示意)好像那位女生还有意见要发表,是吗?

生:我认为,愚公移山给我最大的感想,就是某种精神,在内心里面的依托。

就像鲁迅在《希望》里面曾有这么一段话,他说,“在我老的时候,回忆起以前的往事,那苍白的颜色,就像内心里把生活孤立起来„„”那个时候,大家也都知道,鲁迅的主张并不是得到很多人的赞同。

或许这里愚公是得到他的非常多的子孙的赞同,因此才会有后面把上帝感动,这同样也是心灵的一种寄托,因为他相信上帝在帮助着他。所以这种心灵寄托,就让他的梦想会实现。

这更让我想到,三毛在她丈夫刚刚去世的时候,她心里是非常孤寂的,但她始终相信有有一个美好愿望:有一天,在天空里会看到她丈夫的影子。所以说,她始终选择活下去。

(众鼓掌)

师:说得太好了。好,我们就以这位女同学的发言,作为我们这节课的一个结束,不要忘记鲁迅说的那句话,希望之为虚妄,正与绝望相同。

愚公这个话题,还可以继续引发我们的思考和讨论,大家课后,再花点时间去想一想,好吗,下课!

钱梦龙、郭初阳《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篇2

关键词:钱梦龙 愚公移山 艺术 钱梦龙老师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提出了“基本式教学法”,并于1979年按照其“基本式教学法”理念执教了文言文《愚公移山》,从此,一课打响,成为了“文革”后上海首批特级教师。钱老执教的《愚公移山》虽距今已有几十年历史,但仍不过时。笔者看完钱老师执教《愚公移山》一课,深为钱老善导与善问的艺术所叹服。在他执教《愚公移山》时,处处都渗透着“三主”“四式”的思想。“三主”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四式”就是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和复读式。下面是笔者对其进行的详细分析:

首先,钱老一上课便让学生先自读,并且在学生自读中发现学生读音的正确与否,然后及时纠正学生,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钱老的自读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过程,不是学生随心所欲的自由阅读。这种"自读式"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预习",而是在课堂内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为目的的一种训练方式。学生自读后肯定有些许疑问,所以,钱老接下来就要求学生自由表达他在自读中所遇到的问题,针对学生所提出的不同问题,他先让学生解决,解决不了的老师再解决,这样使得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也更容易记住,从而,改变了以往课堂只注重教师教、学生学的刻板现象,课堂也真正地做到了以学生为主。此外,在讲到“以残年余力”中“以”字的意思时,学生回答“以”作“凭”讲后,他又引导学生在文章中找“以”字相同的用法, 这正是钱老“四式”中“复读式”的运用,这是以知识归类为目的的复读,之后,钱老师让学生找同“出入之迂也”中的“之”字相同用法的例子,也是用了复读式,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锻炼,同时,也使得学生能够将知识真正学活。

其次,钱老师善导源于他的善问,即善于问问题,问的问题不仅有激疑的作用,而且这种“曲问法”,使得学生有兴趣去探寻答案,也使得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如当讲解“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中的“孀妻”和“遗男”的意思时,他没有直接问这里两个词的意思,而是幽默地问“这个孩子也去移山,他的爸爸会同意吗?”如此切近学生生活的用语与问法,学生怎能不接受?而且,学生也更容易记住这个词的含义,“曲问”这一教学艺术不仅使学生迂回地找到了答案,掌握和理解了“孀妻”、“遗男”的含义,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升了整个教学过程的品质。此外,钱老师的每一个问题都是紧扣教材的,即使是“曲问”之问题,也是紧扣文本的,例如,在学习“愚公年且九十”的“且”时,表面上看好像钱老师在问愚公的年龄,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充满欢乐的气氛里,学生学习到了“且”为“将近”之意,在这样的学习之中,学生学的快乐,教师教的也快乐,教学效果自然好,同时,也是对新课标所要求的立足教材的一种践行。

再次,钱老师很会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例如,他问“参加移山的共有几个人?”学生有的答“四个”,有的答“五个”,有的答“六个”,在这种情况下,他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并找出原由,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开始热烈地讨论,并且在有学生给出答案后,持不同意见者也会不停地指正前面学生的回答,老师也会在学生真正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进一步启发学生,从而,促进教学的继续并且适时地启发学生,促进其能力的提升。钱老师通过及时提问,把解释词语和解释句子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可谓一举两得,并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问,及时启发,使得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激情也得到了激发,并且,引导学生自主钻研了教材。

最后,用钱老师的话说,他是在带着镣铐跳舞,但是,钱老师却舞出了艺术家的美,相信听过钱老师课的人都有同感。讲《愚公移山》这一课避免不了要讲愚公那坚韧不拔的精神,可是,时代的发展使得学生以及有些学者对这一文章有了不同的见解,稍不注意,可能就会脱离文本,要现在的学生理解愚公的精神可能会有些费力,针对愚公愚不愚这一问题钱老师大体通过以下流程引导学生升华主题:(1)初步理清人和事;(2)分析人物形象,重点是智叟和愚公妻子二人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最后,升华主题,分析愚公到底愚不愚的主题内容上来。钱老师通过短短几步,从易到难,以孩子的视角进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步步深入。从教学实录,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一过程中,钱老师充分发挥了其课堂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师生互动协调且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钱梦龙、郭初阳《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篇3

班级:杭州市第十四中学高二某班

(11月4日预习作业,11月5日上午收齐,部分同学的观点与姓名,做入课件中。)班级

姓名

根据我个人的阅读和理解,这是一篇关于 的小说。

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

师:请坐。今天很高兴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示意)莫泊桑的一篇小说。

师:其实看一下题目,我们就知道,所有的情节都围绕??什么展开? 生:项链。

师:非常好。整个情节分成四大板块,这里有四幅插图,我想请四位同学,各用一句话,来简要地概括它的内容。师:(示意)来,第一幅。

生:她向那个„„她向她的朋友借项链。师:谁? 生:(低头看书寻找)众生:(低声)佛来思节夫人。

师:佛来思节夫人,是吗?她向朋友借项链,为了参加舞会。请坐。(示意)后面,生:(沉默)

师:对着镜子一声尖叫。

生:哦,她发现那串项链没了。师:发现项链丢了,请坐。(示意往后)第三幅。生:她去寻找项链。

师:她去寻找项链,寻找,然后试图要??啊,这里好像是在拖地板哎。(众生笑)

师:在寻找项链吗?怎么说? 生:她在挣钱。师:挣钱干嘛? 生:挣钱还项链。

师:哦,挣钱还债赔项链,是吗?很好,请坐。(示意)后面,最后一幅。生:后来碰到那位朋友,得知真相。师:得知真相,真相是什么? 生:那根项链只值五百法郎。

师:哇,只值五百法郎!原来是一根假项链,请坐!这就是这个故事的整个情节。围绕“项链”这个词语,我们其实用四个字就够了。

师:我们继续往后,(示意)来,后面那位同学。第一个情节,用哪一个字比较好? 生:借。

师:借项链。非常好,请坐。(示意)继续往后。生:丢。师:丢项链。请坐。(示意往后)怎么说? 生:还。

师:还项链,或者说是赔项链,是吗,很好。(示意)往前。最后,用个形容词吧。生:惊讶。

师:惊讶,惊讶的项链? 生:不是。

师:惊讶,发现这根项链是?? 生:假的。

师:很好。这就是整个小说的梗概,好,经过这样一周转之后,我们的主人公玛蒂尔德,她的外貌是否发生了变化?变了没有? 生:(齐声)变了。师:真的,大变。

师:我们有一位同学,傅学磊,他在读的时候,他说:这是一部关于“变化”的小说。真的发生变化了。那么,我要问,玛蒂尔德她的外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她起先是怎么样的?轮到谁了,(示意)你来说,起先玛蒂尔德的外貌是怎么样的? 生:一开始,她的外貌很年轻,很漂亮。师:文中有更加具体的几句话吗? 生:有??美丽动人的姑娘。师:还有吗? 生:(朗读)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惟一的资格。

师:你所朗读的这些,玛蒂尔德她都具备吗? 生:有部分具备。

师:哦,有,绝大部分都有。(示意)很好,请坐。后来的玛蒂尔德,变成了什么模样?(示意)来,前面一位同学来说一说。文中是怎么描写她的,朗读一下好吗? 生:她成了一个穷苦人家粗壮耐劳的妇女„„ 师:稍微大声一点,这样大家才能够听得见。

生:她成了一个穷苦人家粗壮耐劳的妇女了。她胡乱地挽着头发,歪斜地系着裙子,露着一双通红的手,高声大气地说着话,用大桶的水刷洗地板。师:(示意)非常好,请坐。用大桶的水刷洗地板,头发乱,裙子胡乱系,手是通红的??成了这么一个人。外貌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那我要继续问,她的性格发生变化没有?有没有变? 生:(众低声)有。师:变了没有,变了? 生:(众低声)没有。师:没有? 生:(众低声)变了。(笑)师:(笑)我们用一分钟时间,看书,从文中找出答案!独立思考,看一看,性格到底有没有变?

不讨论,不讨论„„从文中找出依据,来断定她是否发生了性格上的变化。(学生阅读思考4:15-4:45)

师:好,同桌两人,可以轻轻地交换一下意见。(同桌讨论4:50-5:15)

师:好,谁来说一下,她的性格上,是否发生了变化?刚才有很多同学说“是的”,有的人说“她没有变”??这次请举手回答吧,或者你想说话,想回答问题,就看我一眼。生:(举手)

师:哦,这位同学,你来说。

生:我觉得她没有变,因为最后文章说??于是她带着天真的得意的神情笑了??证明她觉得好像自己还这个项链,她觉得还是一种虚荣吧,她觉得我当初能够还给她。师:哦,一种得意,是因为虚荣而得意,是吗? 生:(点头)嗯。

师:她的虚荣没有变,是这位同学的看法。还有吗?(示意)你来说,你认为她变了没有? 生:我认为她没有变。师:你也认为她没变? 生:(朗读)她现在还是喜欢一个人坐在窗前,回想那个舞会呀。师:傻傻地想。

生:哎,就是好像她年轻的时候一样,一天到晚想这种„„跟妄想症一样。(众人笑)师:白日梦。还是没有变,还是那么爱虚荣。同桌有没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生:我觉得她是变了。然后她的回想呢,就是回忆一下当年,以前她是很向往那种富有生活的,而现在她已经安于这种生活了。

师:她现在已经面对贫困,安于这种生活了。还有谁要发表意见,(示意)你来说。生:我认为她变了,习惯了那种粗笨活儿,和厨房里的讨厌的杂事了。

师:她原来是一个非常娇嫩的人,是吗,她现在已经习惯了粗笨的活,不太爱惜自己了。请坐,(示意)后面那位女同学,你能继续发表一下你的意见吗,你认为她变了没有? 生:我觉得她没有变,没变。师:什么都没有变?

生:性格没变,还是一样虚荣。

师:还是一样虚荣,难道她的性格中只有虚荣吗? 生:(沉默)师:请坐。(示意)你来说。

生:我觉得她性格已经变了。最开始的时候,她不敢去见佛来思节夫人,因为她觉得自己很贫穷,没有漂亮的衣服,可是后来当她把债还清了,她在公园里又看到了佛来思节夫人,依旧那样年轻,那样美丽动人;而她那样苍老,却有勇气上去见面。我觉得她是变了。师:可见她有直面的这样一种态度,请坐。

师:那么,我们来思考一下,面对她这样的变化,如果是莫泊桑本人,作者,他会更欣赏哪一个玛蒂尔德?他更欣赏变化之前的玛蒂尔德,还是变化之后的玛蒂尔德?他是喜欢玛蒂尔德A,还是玛蒂尔德B ? 我请一位男同学来回答一下。(示意)你来说,你猜一猜。

生:我觉得,应该是后面一个??前面一个很虚荣,后面一个比较真实。

师:很实在?请坐。我们同学把莫泊桑想成一个革命无产阶级作家,可惜情况恰恰相反。(众生惊讶,笑,低声议论)师:莫泊桑的女性观,莫泊桑最欣赏的女性是??18世纪法国女性,是怎么样的??姿态、容貌、嗓音、目光的流盼、举止的优雅,甚至是矫揉造作,甚至是漫不经心,他认为这构成了完美的女性。

而他认为,一个女人所能忍受的最可怕、最折磨人的酷刑就是:她苍老了!

所以,根据莫泊桑本人的女性观,他更应该欣赏哪一个?显然,玛蒂尔德A,但是他在文中却没有丝毫的流露,为什么?因为他的创作原则?? 师:莫泊桑的创作观,继承他的师父福楼拜,很具有现代性,就是??作家不要做结论,而要把它留给读者??所以他在文中没有流露出来,对吧,隐藏得非常好。那么我们不管她变了没有,不管她是发生了变化还是没发生变化,也许我们可以读出更多的变化之外的东西来,也就是这篇小说的主题。莫泊桑要我们自己来作结论,我们同学做了预习以后,我把它都放在上面了,有这么多不同的观点。(示意看幻灯)

师:五大类,我们看看同学的名字,每一类都请一位同学来大致地说一说,简要地说一说,你的观点,以及你的理由。

来,首先,王奇?,你来谈谈??虚荣。(众生笑)

王奇?:我认为她是一个很爱慕虚荣的人,因为她出身不是很好,很向往贵妇人的生活,崇拜有钱的同学,那有钱的同学是她的好朋友,但是她除了在借项链这件事情上去跟她见过以外,别的事情上,却没有去和她进行过交流。师:为什么不敢去?

生:因为她感觉自己和她有身份的差距。

师:她自己也体会到了,所有这一切中,都发现她的虚荣,所以这个小说的主题是虚荣。请坐。陈璐,你来谈一谈你的观点。

陈璐:我觉得还是诚信吧,因为她一开始是买了一条一模一样的项链,还给她,再去慢慢还这个债务,本来应该可以和夫人说一下,慢慢再还她钱的,但是她现在这样就表示??你把朋友的东西弄丢了以后,朋友总是不太舒服的??她觉得不应该让朋友担心,于是把这东西还给了她。

师:如果她不是一个诚信的人的话,她也许有别的方式来解决,是吗? 生:就是。

师:有什么样的方式?

生:她们是好朋友嘛,她说,那就算了。师:(笑)哦,索性就算了。或者就索性逃跑,可能方式也很多。(示意)请坐。挺诚信的。好,下面,许乐乐。

许乐乐:我写的是差异,差异就是真实和外表之间的差异。宝石是很漂亮的,但是它也可能把真实掩盖掉了,然后它会把背后的事实也掩盖掉,混淆了真假。师:哦,是很现实的一种差异,项链的真和假的差异。那么,(示意PPT)上面还有一个张超,张超是怎么看的?

张超:我觉得,玛蒂尔德丢了这个项链,她要去努力地去还这个项链;如果是佛来思节丢了的话,她就可以很轻松地解决这件事情。

师:你的意思是说,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佛来思节夫人身上的话,也就??有没有问题了?可能很轻松,一点都没问题,丢个几条都没关系,是吧?但是发生在玛蒂尔德身上?? 张超:那就比较困难了。

师:她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张超:十年。

师:要付出十年的代价。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发生在两个人的身上就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因为什么呢?

张超:因为贫富的差距。师:贫穷的问题,是吗,(示意)请坐。这里我们倒也可以看出,一个小人物,她对抗风险,生活中偶然事件,她的抵抗力怎么样? 生:(低声)很弱。师:好像比较弱。所以以后张超如果去开个保险公司的话,可以拿《项链》这篇文章作为传单给大家看,对吗?(众笑)

师:需要买点保险哦,小人物对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弱,也有道理。(示意PPT)继续看,陶洁婷。(师在过道第二排处,审视全场,不见人)在哪里?(陶洁婷原来在第一排,众生笑,在你后面!)

陶洁婷:我觉得她本身就是一个物质欲望比较强烈的人,从一开始她为了参加晚会,这个欲望就是她的虚荣心,她就去借了那挂项链,但结果项链丢了,有一种万念俱灰的感觉,所以,我认为小说的主题和欲望有关。

师:那么她最后,十年之后,她还有欲望吗?

陶洁婷:欲望,我觉得„„(沉吟)她,她,她起先是非常漂亮的,所以她追求漂亮,还是一种欲望吧。

师:哦,这是一篇关于欲望的小说,但是我们也可以用一个稍微带点褒义色彩的词来说,这是一篇关于梦想的小说,是吗,这两个词语在某种意义上,是等义的。好,最后,王富强,谈谈命运。

王富强:本文写了玛蒂尔德一些比较悲惨的命运。师:她为什么会这么悲惨?

王富强:就是因为掉了一根项链,她为了还债,最后干任何的杂活,从原来一个比较美丽的妇女,变成了后来一个„„ 师:这么苍老的一个人,是吗? 王富强:苍老的人。

师:请坐。凌琪,关于这一点,还有补充吗?

凌琪:因为这篇文章,表露出玛蒂尔德的宿命问题,师:表达一种宿命!这个词用得好。

凌琪:因为从整篇文章来看的话,作者流露出一种悲观的感情,他感觉,像玛蒂尔德这样,先借到项链,然后又把它丢掉,然后又赚钱来偿还这根项链,是一种必须经过的,师:好像冥冥中都已经注定好了,是吗,命运的观点,有点像古希腊的悲剧。凌琪这个观点,说得非常好。

好,那我们回到王奇?这里来,他关于虚荣的问题,那我想追问一下,就是玛蒂尔德如果处在十年之前,她要怎么样做,我们才说她不虚荣?高姗姗你来说。

高姗姗:就是她在做完那条裙子之后,她完全可以戴两朵鲜花,去参加那个舞会。师:哦,插一朵鲜花,她就不虚荣了。(众笑)继续,继续,还有吗? 高姗姗:没有了。

师:请坐。鲜花代表不虚荣。可有的女孩子很爱花,我们也说她很虚荣啊,要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她难道不虚荣?这有点很难讲啊。胡佳斌,你怎么看?要怎么样才不虚荣? 胡佳斌:他不做梦。

师:没有梦想,不做梦。拍拍她,好醒了,不要做白日梦了!(众笑)还有吗?

胡佳斌:没有了。

师:还有的同学说,要爱劳动。(众大笑)

那就不虚荣啦?其实大家是否发现了,我们有个价值判断在里面,她既然这么贫穷,她应当怎么样?好像应当安于贫穷,我们才说她不虚荣??有个“安贫乐道”的观念在里面。安贫乐道是否是判断一切的标准?我们可以“安富乐道”吗?“安富”就不能“乐道”吗?也很难说,这个问题我觉得挺值得思考的。你不要一味地侧重“虚荣”。

那么我们再来看,你在读小说的时候,你是否发现这个作家莫泊桑,他在文章中有没有流露出小说主题?有没有表达他自己的观点?如果是在(示意PPT)这五点里面,他的看法接近哪一点?有发现吗?好,有同学在说是“命运”,(示意)你来说,为什么?

生:小说一开头说,因为命运的差错,她嫁给了一个小书记,这就违背了玛蒂尔德她最初是想嫁给一个有钱人的。但是因为她的命运??出身不太好嘛,那只有违背自己的意愿,嫁给他。第二个是因为她的虚荣嘛,去参加舞会,问同学借了项链之后,最后却意外丢失了。这时候她的虚荣心就驱使她,觉得自己很高贵,但是在别人面前却又不能跟她说,“我把你的项链弄丢了”,这是很耻辱的事情,她只能花十年的时间,去还这条项链。

最后,快结尾的时候,作者也写到了,一件极细小的事情,可以让人生改变很多,可以败坏她,或者是成全她。然后,我觉得作者在这里就是在感慨,本来是一个这样的人,因为不同的形势,会变成完全两样的人。

师:完全是由于命运的捉弄,是吗,请坐。这位同学回答得真好,但是我倒是有个疑问了,莫泊桑他不是遵循那个原则的吗,他不是要把一切都藏起来的吗?

师:他在讲他的老师福楼拜的时候,一个原则,完全被他继承过来??他要小心翼翼地掩藏自己的观点,一点都不能泄漏,仿佛一个木偶演员那样,掩藏自己手中的提线。他怎么会在文中,一不小心就说了这么一段“命运”话呢?就是刚才那位同学所读的这段话。我觉得,可能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你联系上文看一看,(示意)这位同学,你能回答吗? 生:摇头。

师:你来说,凌琪。

凌琪:是因为„„具体我也不知道。(众笑)他后来成了精神病,我怀疑他脑子有毛病。(众笑)

师:这样解释,可能有点不太合理。回到上文,我觉得可能是,因为莫泊桑本人他过于地为玛蒂尔德感到?? 生:(轻声)惋惜。

师:感到惋惜了,是吗?你有没有找到那一段,五十六页。看一看,就是刚才所读的“命运”那一节,找到了吗?“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以及上面那一节,“路瓦栽夫人现在显得老了”??他就是感叹她的苍老之后,突然来了这么一段议论,你看看是不是这样? 所以说命运有时候会弄人啊,我们把这两节来读一读好不好,女同学读上面那一节,男同学读下面那一节。好,女生,“路瓦栽夫人现在显得老了”,读出一种命运的沧桑感。开始。学生朗读(19:32-20:15)

师:你看,多么可悲。一串改变命运的项链,一场改变生活的舞会。我们静下来考虑,大家是否发现了??舞会、马车、丢了东西,然后逃跑??是不是让我们回忆起小时候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什么故事? 生:灰姑娘!师:太像了。

师:思考三十秒,然后请同学来找出相似点。看上面的表格。生:(思考20:37-21:01)师:好,我请同学来说。(示意)你来说。相同点,她们在个人特质上?? 生:她们的个人特质,都是美丽动人的。师:美丽动人,而且关键的一点,她们都?? 生:都很贫穷。师:非常好,请坐。贫穷而美丽。(示意)后面,家庭生活。生:都是不美满的。

师:不美满,感到自己很不幸。请坐。(示意)后面,不满的家人。生:不满的家人,对灰姑娘来说,是她的后妈,还有两个姐姐。师:经常欺负她。生:《项链》中不满的家人,是她的丈夫。师:丈夫太没钱了。生:让人不满。师:请坐。(示意)后面。某次契机。生:都是一次舞会。师:请坐。(示意)后面。外力帮助。生:灰姑娘是魔法师帮助。

师:魔法师,一个老婆婆点化了她。生:《项链》是朋友借给她的。师:谁借给她的?

生:佛来思节夫人借给她的。师:都有外力的帮助。请坐。(示意)继续往后。舞会上。生:舞会上,她们都显示出了自己从来没有过的美丽。师:哇,说得真好!灰姑娘引起了谁的注意? 生:王子。

师:玛蒂尔德呢?

生:玛蒂尔德引起了„„

师:文章中有一句,你注意到了吗? 生:玛蒂尔德引起了部长的注意。(众人翻书)

师:引起了部长的注意。请注意??都引起了大人物的注意。太相似了。(示意)同桌。舞会一结束。

生:她们都显得很悲惨。

师:她们都匆匆忙忙只做了一件事情,舞会一结束就出去要干嘛? 生:逃跑。

师:跑。为什么,灰姑娘为什么要跑? 生:因为魔法。因为她们都不是很真实。

师:哦,都要现出原形?(众笑)一个是魔法要失灵了,一个是通过什么现出原形? 生:外套。

师:她的一件丑陋不堪的外套。都要现出原形。(示意)继续往前。生:马车,灰姑娘使用的是由南瓜和老鼠变成的马车;在《项链》中,那是很破的一辆马车。师:晚上才会出来的马车。也很像。(示意)继续往前。生:灰姑娘的失物是她的鞋子,而玛蒂尔德丢的是项链。师:都丢了非常珍贵的东西:透明的水晶鞋,项链。请坐。(示意)最后。生:寻找。灰姑娘她是„„鞋子„„挨家挨户去试穿。师:有一个类似的情节。拿着一个东西来比。

生:噢,她拿着那个盒子,到处去店里寻找一模一样的项链。师:请坐。大家看,(示意PPT表格)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太可怕了??感觉就像玛蒂尔德知道那串项链是假的一样??目瞪口呆!相同点

灰姑娘 项链 不同点 灰姑娘 项链 个人特质 美丽、孤弱

家庭生活 不幸、痛苦 婚姻状态 未婚 已婚 不满的家人 后母、姐姐 丈夫 某次契机 一张请柬

外力帮助 老婆婆/仙女 佛来思节 舞会上 王子的注意 部长的注意

舞会一结束 逃:十二点前 逃:衣服寒伧 马车 变回南瓜 破马车 失物 水晶鞋 项链

寻找比照 鞋与脚 盒子与项链 结局 美满婚姻 艰难生活 二次打击 假的项链

怎么会这么像?莫泊桑,他知不知道这个故事?

师:他必然知道这个故事,因为这个故事在欧洲大陆非常流行。而且是一个法国人,你看噢,十七世纪的法国人就把它收集起来了,一共有三百四十五种大同小异的版本。

而且,莫泊桑从小,他的母亲就对他进行良好的文学教育。并且他的老师福楼拜也是具有极高的文学修养,所以他必定知道。

那么,我们就要问了,这么相似,那不是盗版吗?还是经典吗? 师:(示意)你说,是不是盗版? 生:不是。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们有区别。

师:有区别是吗,请坐。有区别。文章的第一句话是什么?(示意)你给大家念一下好吗?朗读小说的第一句话。

生: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师:唔,读得真难听,请坐。(众善意地笑)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也”。来,后面一位同学,如果就小说内部来看,“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这个“也”是针对另外一个人,是谁? 生:她朋友。

师:她朋友佛来思节。请坐,(示意)继续往后。

但是就小说外部来看,好像莫泊桑他有意地,他针对谁在发言?“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

生:灰姑娘。

师:请坐,其实小说一开始,他就在告诉你们,我要写一个跟灰姑娘有关,但是又不一样的故事??“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请注意这个“也”字。好,接下来,我们思考两个问题。

师:第一个问题:灰姑娘和玛蒂尔德的区别在哪里?第二:《项链》是如何创造性地改写,颠覆了《灰姑娘》的童话模式?思考一会儿,不讨论,独立思考。生:思考(25:25-25:55)

师:好,我们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前后四人小组。生:(四人小组讨论25:58-28:20)师:好,我请同学来回答。“灰姑娘”其实是一个模式,我们来探讨,把灰姑娘模式里面的基本要素理清楚了,玛蒂尔德的不同点也就分明了。我们先想想,这个模式里面,有哪些要素?它包含了哪些东西?(示意)你来说。

生:灰姑娘这个童话,主要是说她的青春„„主要涉及的应该是爱情吧。师:噢,灰姑娘她追求一种爱情是吗,有着青春的绽放。就这样?好,请坐。(示意)后面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而《项链》的女主人公她„„

师:哦,我们继续讲灰姑娘,不要急着讲项链。生:灰姑娘,最后她得到了幸福的生活。师: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结局非常好。很好,请坐。还有吗,还有补充吗,关于灰姑娘?(示意往后)

生:和他们差不多。

师:灰姑娘她通过爱情,本来很贫穷,后来和王子结婚了。她的等级有没有发生变化? 生:等级发生了变化。

师:请坐。好,最后一位同学,你把前面三位同学的要点,总结一下。

生:也就是„„她的身份„„总的讲起来,这个故事比较有戏剧性的,一个大转折。师:大转折。请坐。

其实我们会发现,灰姑娘的模式,有这么几点要素:

师:第一,青春的绽放。舞会上,一下就发现这么美!然后,以爱情来超越等级;最后,有一个极其幸福和完美的结局。

那么,你仔细考虑一下,会发现,莫泊桑他在这几个要点上??青春、爱情、等级、结局??每一点上,都不一样。

谁来说?随便请一个同学来说。(示意)你来说,青春的问题,玛蒂尔德是否有绽放的青春? 生:玛蒂尔德她有。师:有?有过。最后呢?

生:最后,由于命运的差错„„(沉默)

师:请坐。后面的同学,你可以补充一下吗?关于这个“青春”的问题。生:她应该也是有青春的吧,只不过她觉得嫁给她丈夫以后,就浪费掉了。(众笑)师:嗯,舞会上,青春绽放;但是最后呢,十年之后呢,十年之后青春还在不在? 生:不在。

师:她已经怎么样? 生:已经老了。

师:已经苍老了,请注意??用“衰老”的主题,来替换掉“青春”这个主题。请坐。好,关于这个爱情的问题,请后面这位男同学来谈一谈。生:灰姑娘的爱情是美满的,她得到了王子。师:玛蒂尔德是否追求爱情? 生:不完全是。

师:这是一个爱情故事吗? 生:不是爱情故事。师:这个一个什么故事? 生:比较实际。

师:关于婚姻的故事是吗,在这个故事里面,没有爱情。所以她追求什么东西? 生:她追求物质的东西。师:她追去物质生活,这就导致我们对于虚荣的批判,是吗?请坐。这一点很重要,(示意)继续往后。“等级”。

生:玛蒂尔德是生活在社会中下层。

师:灰姑娘起先也是这样,对吗?后来„„

生:但是灰姑娘变成了上层,而玛蒂尔德还是保持在原来。师:(惊问)还是保持? 生:更下层了。

师:降格了对吧,继续往下降,她最后变得像文章里面的那个谁呀? 生:勃雷大涅省的小女仆。

师:请坐。她降格了,灰姑娘是往上升的,是吗?(示意)最后,“结局”。

生:结局„„虽然她把钱全部还清了,但是她跟以前变得不一样了。变得更加衰老、贫穷。师:衰老,贫穷。请坐。

如果我们把整篇小说看作一场足球赛的话,莫泊桑他真正射门的时候是在哪里?(示意)你来说。

生:是在结局的时候。师:结局怎么样,哪句话? 生:是最后一句话。

师:最后一句话,你给我们念一下好吗? 生:“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 师:啊,读得真好,请坐。(示意)同桌,为什么这句话这么有杀伤力? 生:因为在前面,为了这串项链,她付出了她所有的东西??金钱,劳动,青春„„还有很多。师:她把一切都付出了。

生:后来感觉就„„当她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她所有的东西都不值了。师:取消了她十年艰辛劳动的所有的意义,对吗?所以说她最后是目瞪口呆。啊,所以有人读莫泊桑的小说,读出这种感觉,读到后来你会发现。师:只有一个字??“冷”!莫泊桑太冷酷了,太冷静了,太冷了。

我们有一位同学读得跟翻译家郭宏安、北大教授金克木一样,这是一部冷得让人“悲伤”的小说。张含彬站起来!张含彬,你为谁而悲伤?你在这篇小说里,为谁而悲伤? 张含彬:玛蒂尔德。

师:玛蒂尔德真可怜。请坐。这是一个让人悲伤的故事。

好了,我们暂时走出悲伤,我们继续来进行我们的探讨,继续回到我们刚才那个问题上。大家看一看,有关于这个模式,其实发展下来?? 师:《窈窕淑女》看过吗? 生:没有。师:《流星花园》看过吧? 生:(众笑答)看过。师:《曼哈顿女佣》看过吧? 生:(部分)看过。

师:好,我请一位同学来讲讲《曼哈顿女佣》,这里面是不是一个„„怎么一种模式?灰姑娘的模式有吗?

生:有的。她原来是在一个酒店里打工,做女佣,然后因为巧合,认识了一个议员,结果她就和那个议员相爱了。而且她是借钱买礼服,还有最好看的项链,是她儿子帮他借的。师:哦,也有一串项链!有舞会吗? 生:有。

师:天哪,也有舞会。

生:参加舞会,最后是舞会结束后的那天,揭穿她了„„ 师:等会儿。她舞会上大放光彩吗? 生:有。

师:也大放光彩!

生:舞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她就被揭穿了。最后是因为她的智慧,和她儿子的勇气,最后他们得到了爱情。师:从此过上了?? 生:(笑)幸福的生活。师:(示意)请坐。大家看,通俗的大片里面,灰姑娘的模式,百试不爽,对吧?奥黛丽•赫本《窈窕淑女》,一九**年,奥斯卡七项大奖,同样一个卖花姑娘;其实她来自一个小说《卖花女》,萧伯纳的,都是非常通俗的,《流星花园》里面那个谁啊?(示意)你来说。生:杉菜。

师:杉菜是吗,这个算不算? 生:算的!

师:好像也算得上的噢。

但是,但是这里面,你看看(示意PPT)??右边这一路下来,从《傲慢与偏见》到《简爱》,到莫泊桑的老师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一直到《项链》,你可以看出一条什么样的传统? 生:(沉默)

师:一二三四,凌琪,你来说!什么传统?看出什么东西来? 凌琪:悲剧!

师:悲剧?(示意)请坐,同桌两人商量一下,我们从右面的一排里面看出一种什么传统? 生:(讨论36:07-37:07)

师:好。谁来谈?我们抓紧时间,时间不多了。谁来说,你看出了一些什么东西?(示意)你来说。

生:右边那一排都是,爱情高于物质。师:都是爱情高于物质生活。请坐。(示意)你可以发表一下意见吗?

生:这里都是写的是,她们都有很美丽的外表,但是她们一开始都没有很好的外部条件来支持她们。整个故事的发展,就是围绕她们如何通过一系列的事情,然后把她们这些美的外表最后终于让别人得知,表现出来。这个就是故事中主要要告诉我们的事情。师:(示意)请坐。伊丽莎白她拒绝了达西,因为她觉得达西向她求爱不真诚;简爱她知道阁楼上有个疯女人,所以她不愿意嫁给罗切斯特;爱玛,追求浪漫,服毒身亡;那么,玛蒂尔德呢?

这些女子,你是否发现,她们都很有自己的主见,对吗? 玛蒂尔德有没有表现出自己的主见?文章里面有没有? 生:有。

师:真的有吗?(示意)你来找一段,从哪里可以看出玛蒂尔德的主见?她真的有主见吗? 生:有有有!刚开始发现项链丢失以后,她就辞退了女佣,搬迁了住所,自己开始干家务。师:文章里面有很好的一句话,你给我们念一下,好吗?

生:路瓦裁夫人懂得穷人的艰难生活了。她一下子现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师:太好了,请坐。“她一下子现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所以你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多么有主见的女人啊!大家看一看,我想说的就是,这一排下来,我们其实可以发现,在十九世纪的欧洲小说里面,它蕴含的一个主题就是??“女性的自我发现”。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非常佩服我们班的三位同学。

师:程璐,莫剑俊,俞晨浩。他们说,这是一部关于“女性”的小说。(众笑)三位同学各讲一句话吧,来谈谈女性。来,程璐,你谈谈女性。

程璐:女性天生是爱美的„„但是女人善变。

师:善变,爱美。对玛蒂尔德而言,她的美丽的容颜的凋零,太可悲了噢。(示意)请坐。莫剑俊,谈谈女性。莫剑俊:(沉默)

师:随便谈谈,轻松一点。

莫剑俊:女性比较在乎自己的外表。

师:所以说外表改变了,她会比较地难过,外貌对她来说,太重要了。(示意)请坐。最后,俞晨浩,你也来说一句吧。俞晨浩:因为这篇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玛蒂尔德,她是一位女性,然后„„(沉默)(众笑)师:非常好!(示意请坐)其实小说里面除了路瓦裁,其他所有的人??当然除了她丈夫和那个部长??其他都是女性。

所以中国很著名的一个文学家,鲁迅的弟弟周作人,他在他的《书房一角》里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我们看一个社会是否宽容,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看这个社会对于女性的评价。”就这么简单。

所以有时候,我们映照一下,我们读了《项链》以后,我们对于玛蒂尔德,到底是如何评价,如果你对她的评价过于严厉的话,也许可以看出你还不够宽容。(众笑)好了,那么课后如果大家还有兴趣的话,我建议大家顺着两个思路,继续去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有个著名的模式,什么模式,大家有印象吗?才子?? 生:(齐声)佳人。师:才子佳人模式,和欧洲大陆的灰姑娘故事的模式,到底有什么异同?这是第一个思考题。第二个思考题,有关于作家??盲作家,从古希腊的荷马,到英国的弥尔顿,到莫泊桑,莫泊桑他几近失明,当他开始创作《项链》的时候,已经看不清东西了,一直到最后,现在的博尔赫斯,失明的作家,和他的创作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这个也可以去思考一下。莫泊桑说:“我具有一种第二视力,我具有精神的目光。”??他用精神的目光,看到了玛蒂尔德。

钱梦龙、郭初阳《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篇4

《论雷峰塔的倒掉》第一课时

一、化难为易:从故事入手

师:今天和同学们一起学习鲁迅的文章:《论雷峰塔的倒掉》,先请一位同学把课题写在黑板上。(学生板书时把“雷峰塔”的“峰”误写成“锋”)

师:这位同学字写得很好,不过有一个小小的错误,(许多同学举手)啊,看来大家都发现了。好,你来说。生①:他把“山”旁的“峰”写成了“金”旁。师:想想看,这个错误怎么造成的? 生②:受了雷锋同志名字的影响。生③:太粗心,没有仔细观察。

师:他们两人讲得都对,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没有讲出来。大家再想想。生④:他没有弄清楚这座塔为什么叫雷峰塔。师:那就请你告诉他,行吗?

生④:注解里有说明的,这座塔建造在叫“雷峰”的山上,所以叫雷峰塔。它踉雷锋同志没有关系的。那是山名,所以“峰”字是山分。

师:你读书很细心,还用上了形声字的知识。他(指写错的学生)大概没有好好看这条注解。有一位同学还提出了一个“傻”问题:雷锋同志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鲁迅干吗要希望纪念雷锋同志的培倒掉?(笑)我想,如果他好好看了注解,就不会这么犯傻了。(笑)其实这位同学文章也没有看懂。你们说,鲁迅希望雷峰塔倒掉跟一个什么故事有关系?

生⑤;踉《白蛇传》的故事有关系。因为白蛇娘娘就被法海和尚压在雪峰塔底下,所以作者希望它倒掉。

师:这就对啦!希望雷峰塔倒掉的,不仅是鲁迅;当时凡是知道白蛇娘娘故事的人,没有一个不希望它倒掉的。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③:因为人们同清白蛇娘娘。

生①:白蛇娘娘是蛇妖,法海除妖,我认为没有什么不好。师:好!你敢于和大文豪鲁迅唱对台戏,(笑)我钦佩你的勇气。请大家一起发表意见。生③:我不同意他的意见。白蛇娘娘是个好的妖怪。(笑)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③;文章里说的,白蛇的故事出于《义妖传》,“义妖”当然是好的。

师:有说服力!文章第二段里就有这个句子,你注意到了,说明你的细心。既然说到了第二段,我们就先来看看这一段。你们能不能从这一段里找出根据。证明白蛇娘娘是个好妖怪,是义妖。(学生默读第二段)生③:白蛇嫁给许仙是为了报恩。

师:你说的是对的,但最好不要这样笼统地说。这一段一共写了几件事,要一件一件地说,最后证明白蛇娘娘到底是好是坏,是值得同情的还是应该镇压的。如果你能用一些四字句把主要的情节概括地表达出来,简洁明了,那就更好了。你试试看。

生③;许仙救蛇……白蛇报恩……法诲藏……夫,(笑)… 白蛇寻夫……水满金山……白蛇中计…,··造塔镇压。师:嗯,概括得很好。刚才大家为什么笑?

生③:他说法海藏“夫”,人家会误以为是法海的丈夫笑)最好改成法海藏“人”。师:“人”又好像太笼统。(学生七嘴八舌:藏“许”)好,就用法海藏“许”。现在大家看看,这样的故事情节说明了什么?不要用一句话回答,最好能作一点分析。生(11):白蛇嫁给许仙是为了报答他的救命之恩,结婚以后过着幸福的生活,··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11):-一电视里看到的。(笑)可是法海总想破坏,最后终于把白蛇娘娘收到一个钵盖里,压在雷峰塔底下。白蛇娘娘一心要报恩,当然是“义妖”。她有情有义……(笑)

师:说得好!既然白蛇娘娘有“义”,那么法海就是有“义”的反面,是怎么样的人呢? 生(12):不义之人。

师:你们同清白蛇娘娘,还是法海? 生:(齐)白蛇娘娘!师:同情法海的请举手。(无人举手,对生(7))怎么,你也不举手?你是赞成法海除妖的。(笑)生①:我只是提个问题请大家讨论,其实我心里也同情白蛇娘娘。(笑)师:澳,原来如此!你对活跃我们的思维作出了贡献!(笑)的确,凡知道这个故事的人,几乎没有不同清白蛇娘娘的。从课文里看,只有一种人是不同情白蛇娘娘的,不知道你们看懂了这句话没有。是谁啊? 生(13):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人。(师插:能解释一下吗?)就是头脑里有毛病的人。师:是精神病吗?(笑)生(13);是指有封建思想。作者这样说,是为了嘲笑这种人。

我很高兴,刚才大家都表示同清白蛇娘娘,证明全班同学的脑髓都是正常的。(笑)大家别笑,这种爱憎分明的态度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很重要的。不过,这篇文章比较难学,要真正读懂,还有很多难题要解决。同学们在自读中提出了不少问题,我看了大家做的问题卡片,发现你们很会提问,有不少问题很有思考的价值。接下来我们就来讨论大家提的问题。由于问题多,时间有限,我只能挑选一部分,给卡片编了号,请拿到编号的问题卡的同学,按序号提出问题,现在开始。

二、了解写作意图 生(14):(读1号卡)鲁迅在雷峰塔倒掉以后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表示对白蛇娘娘的同情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读文章必须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他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他很懂得怎样读文章。大家想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联系什么来考虑。(生齐;时代背景)不错,时代背景,尤其是读鲁迅的文章。因为他的文章大多针夜时弊(板书并稍作解释),如果不了解当时社会上发生了什么事,就不知道他写作的意图。现在我就来简单地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刚才大家都表示同清白蛇娘娘,希望镇压白蛇娘娘的雷峰塔倒掉。有趣的是,这座塔在1924年9月果真倒掉了。当然,不是像故事里说的被“白状元祭塔”祭倒的,也不是“小青姑娘”修炼成仙后用法术把它击倒的,而是因为当地的人迷信,以为拿一块塔上的砖放在家里可以消灾避难,于是你拿我拿,塔的根基被挖空,就倒塌了。一座古塔倒掉,当然有些可惜。但从整个社会生活的角度看,是不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生齐:不是)但鲁迅却为此事写了两篇文章:《论雷峰塔的倒掉》和《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来当时有一些满脑袋封建思想的文人,也就是鲁迅文章里说的什么样的人?(生齐:脑髓里有点贵恙的)借雷峰塔的倒掉,大唱哀歌,散布很多维护封建礼教、封建统治的言论,总之,他们希望恢复人压迫人的封建旧秩序。这种借一件事做题目,来表示自己真正的意思的手法,叫什么?有个成语,知道吗? 生(15):借题发挥。

师:对。这就使鲁迅不能沉默了。于是,他针锋相对,也来一个借题发挥,写下了这篇文章。请大家联系课文想一想:鲁迅借的什么题?发挥了什么意思? 生(16):他也是借雷峰塔倒掉这个题,抨击了那些希望恢复封建社会的文人。师:说得好极了!他还用了一个很高级的动词,(笑)听出了没有?(生齐:抨击)你会写吗? 生(16):提手旁一个“平”

师:这个字很容易读成“Ping”,他不仅会写,而且没读错,真不容易。不错,鲁迅的这篇文章抨击了那些妄图恢复人压迫人的封建统治的人。鲁迅针锋相对地指出,人压迫人的封建统治是不可能恢复的,封建势力的垮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谁也阻挡不了的。课文里有一个句子非常深刻地表达了这个思想,看谁能把它找出来。这可是个“高级难题”,读书傻乎乎的人肯定是找不到的。(笑)(学生看书后不少人举手)师;啊,看来大家都不傻。(笑)好,你说。生(17):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

师:好极了!完全正确。但是我还不满足,你能不能再说一说为什么找了这句。生(17):“塔是终究要倒的”说明封建势力是终究要垮台的。师:这句话里有一个关键词,如果你能找出来,我算佩服你了。生(17):“终究”。(师插:为什么是关键?)说明塔的倒掉是“必然”的。师;啊,佩服,佩服!(笑)他找出的这个句子是文章的中心句,我们叫它文眼”。读这样含意深刻的文章,只要找到了文眼,就是抓到了中心思想,也就基本上读懂了文章。同学们很会读文章。同你们讨论问题,我感到很愉快。现在讨论2号卡片。

三、理清文章思路 生(18):(读2号卡片)从本文的标题看,是议论文,但跟过去学过的议论文不同,写得有些杂乱,究竟是什么文体?

师:他说鲁迅的文章有些杂乱,你们说呢? 生:(议论纷纷)杂乱。不杂乱。师:请起来说。师:(对另一名学生)我刚才好像听到你说“不杂乱”,生(19):是写得有些乱。先说雷峰塔倒掉,后来却东拉西扯,还写到吃螃蟹,让人理不出线索来。师:(对另一名学生)我刚才好像听到你说“不杂乱”,也能起来讲讲吗? 生(19):我…··俄想鲁迅写文章是不会乱来的。(笑)

师:当然,鲁迅如果乱写的话,那就不是鲁迅,而是一名中学生了。(笑)不能把这个作为理由。也要用文章本身来说明。生(20):文章写的都是雷峰塔倒掉的事。(师插:能说得具体些吗?)写《白蛇传》的故事,写吃螃蟹这些事,都和雷峰塔倒掉的问题有关。

师:两位同学的意见都正确。这篇文章看起来是有些“杂”,但是“杂”而不“乱”。这种文体就叫“杂文”(板书)。杂文里常常要发表议论,但是踉议论文不同。关于这种文体的特点,到我们读完了文章以后,再一起讨论。刚才他(指生(20))虽然话说得不太漂亮,但道理是对的。文章看起来似乎“东拉西扯”,可是都跟雷峰塔的倒掉有关。本文的标题是“论雷峰塔的倒掉”,这就提示我们,塔的“倒掉”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现在我们就来理一理这条线索。这件事并不难做,只要把文章组有关“倒掉”的词语找出来就行了。例如第一段主要写什么? 生(21):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师插:能不能简化到最少的字数?)听说……倒掉。师:好,就用“听说倒掉”。大家就以此为例,一路找下去,最后就可以把线索理出来。(学生看书,找线索,教师边听边写,最后完成板书;听说倒掉一希望倒掉一仍然希望倒掉一居然倒掉一仍然希望终究要倒掉)

师:你们看,作者就按这条线索,有时叙述,有时议论,一路写下去。如果说这像在画“龙”的话,那么在哪里“点睛” 生(22):最后点睛。师插:为什么说。“睛”在最后?)因为“终究要倒掉”是文章的中心所在。

师:你们看,把文章的线索理一下,就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路一步不乱。这可以说是杂文的一个特点:杂而不乱。下面讨论第三个问题。

四、解疑:关于“憎塔”(上)生(23):(读3号卡片)“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这句用了两个“听说”,显得罗唁,“没有亲见”和“听说”的意思也是重复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师:大家想想,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 生(24):为了强调“听说”。

师:有点道理。但为什么要强调“听说”,而不是一听说,立即坐火车到杭州去看个究竟?你再往深处想想,揣摩一下作者对雷峰塔的态度。生(24):作者对雷峰塔没有好感,因为塔下压着白蛇娘娘。“听说而已”,就是说知道有这回事就算了,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生(25):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知道塔下没有白蛇娘娘,他对塔没有好感是因为雷峰塔是封建势力的象征。师:你们两人都说得很好,你(指生(25))的纠正尤其好。不过,说作者的态度是“无所谓”,恐怕还不够,我给大家一个字,请组成一个词,这个字是 “冷”字。生(26):冷漠。生(2 7):冷淡.师;请从两个词中选一个,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生(2 8):用“冷漠”好,因为它不但是冷淡,还有一点漠不关心的意思,表明作者对雷峰塔倒不倒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当然更没有兴趣到杭州去看。

师:这个问题挺难,想不到会解决得这样好。现在讨论下一题。

生(29):(读4号卡片)“雷峰夕照”是西湖十景之一,是西湖胜迹中的一个名目。“胜迹”就是风景优美的古迹,但作者却说它“并不见佳”。“雷峰夕照”究竟美不美?

师:上一个问题解决了,我估计这个问题是容易解决的。谁来说? 生(30):我想“雷峰夕照”的景色大概还是比较好,可是作者对它没有好感,所以要说它不美。

师:大家同意吗?(生齐:同意)我早知道这个问题对你们太容易了。不过我觉得讨论这个问题,重要的不是得到这个结论,而是要细细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请大家把第一段朗读一遍,说说作者在对雷峰塔的具体描写中是怎样流露出自己的感情的。(学生各自朗读课文)生(31):用“破破烂烂”描写雷峰塔,给人一种破落的感觉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四近的地方”,使人感到很荒凉。师:你的感觉很准确。这些词语的确带有荒凉、破落的色彩,表现了作者对雷峰塔的厌恶感情。这里用词很有讲究。雷峰塔是一座古塔,如果你带着欣赏的态度,也许会说它“古色古香”、古朴苍劲”。但作者却说它“破破烂烂”,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再如“落山的太阳”,如果改为“夕阳的余辉”,感情色彩世截然不同。这对我们怎样选用恰当的词语来表达感情是很有启发的。好,下一题。生(34):(读5号卡片)“并不见佳,我以为”是不是就是“我以为并不见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倒过来说? 师:这个问题也有点难度。(有学生举手)请等一下,暂时不忙发表意见,先把这个句子再朗读几遍,细细体会,哪些字要读得重一些,强调一些,然后再说作者为什么要用这种倒装的句式。(学生各自朗读,体会)生(33)把“并不见佳”移到前面,起了强调的作用,读的时候,要把这四个字读得重一些。师:还有意见要发表吗? 生(34):我觉得“我以为”三字要重读。(师插:为什么?)这是作者在表明自己和别人的态度不一样。师:你说的“别人”指哪些人? 生(34):头脑里有点贵恙的人。

师:为什么作者要强调地表明自己和他们的态度不一样呢? 生(34):针锋相对呀。

师:你的体会好极了,我完全赞同。不过,他(指生(33))的意见也是值得考虑的。一般说,把句子的某一个成份移到前面,总是为了突出这个移前的成份,读得要重些。这个句子显然突出了作者对“雷峰夕照”的评价:并不见佳。还有,“我以为”三字,不必全部重读,只要强调一个字就可以了(生插:“我”)这样,这个句子既突出了“并不见佳”,又强调了这是“我”的态度,跟那些为雷峰塔大唱哀歌的文人针锋相对。语气肯定,旗帜鲜明,毫不含糊。顺便还告诉大家一件有趣的事:鲁迅这篇文章发表以后,人们除了为鲁迅深刻的思想所折服外,对这个句子新颍的形式也发生了兴趣,纷纷仿效,说话、写文章都要来一个“×××,我以为”,一时成为流行的句式。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鲁迅锤炼语言的功夫。最后,请大家把第一段完整读一遍,再好好体会一下作者的感情,尤其是最后一个倒序句,两处重音都要读出来。(学生朗读)

《论雷峰塔的倒掉》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五、解疑:关于“憎塔”(下)

师:上一课我们讨论了关于“憎塔”方面的三个问题。现在我们继续讨论这方面的问题。生(35):(读6号卡片)作者小时候以为雷峰塔底下压着白蛇娘娘,所以希望它倒掉,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后来看看书,知道塔下并没有白蛇娘娘,为什么“仍然心里不舒服,仍然希望它倒掉”?

师:我知道,这个问题对你们来说,也是并不太难的。你们想,作者小时候希望塔倒掉,是出于一种什么心理?

生(36):小孩子的同情心。

师:那么长大以后呢?又是出于一种什么心理?

生(37):希望封建势力垮台。

师:是呀。你们想,这时候的雷峰塔在作者的心目中,仅仅是一座普通的塔吗?是不是还有一些别的含义?

生(38):雷峰塔是封建势力的象征。

师:为什么雷峰塔能够象征封建势力呢?所有的塔都会有这种象征意义吗?

生(39):雷峰塔本来是一座“镇压的塔”,而封建势力就是压迫人民的,所以能够象征。

生(40):老师,我认为你的问题提得不确切,鲁迅用雷峰塔象征封建势力,也不过是借题发挥,因此没有必要问别的塔有没有这种象征意义。

师:(惊喜)太好了!太好了!谢谢你的指正,我提这个问题是有些多余,现在我声明取消。(笑)的确,作者用雷峰塔象征封建势力,是借题发挥,未必是作者真的跟一座塔有什么过不去。再进一步说,雷峰塔的象征意义还可以扩大到一切压迫人的反动势力,这样理解,文章的意义就更深广了。这个问题讨论得好极了,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也受到了启发。下面讨论7号卡片。

生(41):(读7号卡片)课文第4段“现在,他居然到掉了”,我认为应该把“居然”改为“果然”。因为作者是一直希望雷峰塔倒掉的,现在“果然”倒掉,语气好象顺一点。

师:你“居然”敢于为鲁迅改文章,真是勇气过人。(笑)这问题也是挺“高级”的,请大家发表意见。

生(42):我同意改为“果然”。“果然”表示塔倒是在意料之中,因为塔是终究要倒的嘛!作者是早就料定它要倒的。“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用在这里是有些不合适。

师:好啊,又有一位主张为鲁迅改文章的勇敢者!(笑)到底要不要改?我想再引用一下前一堂课上一位同学的话:“鲁迅写文章是不会乱来的。”(笑)他这里用“居然”总有他用“居然”的道理,大家是不是也站在鲁迅方面替他想想。

生(43):我认为用“居然”比“果然”好。

师:好,你为鲁迅辩护,如果先生还在,我想会高兴的。(笑)不过你要讲出理由来。

生(43):“塔是终究要倒的”,这是必然的,作者又希望它倒掉,但是塔毕竟是不大会倒的,现在雷峰塔这么快就倒掉了,是出乎意料的,当然要用“居然”。

师:言之成理!我再作一点补充。大家看,紧接着“居然”这一句,下面是什么句子?

生:(齐)“„„则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欣喜为何如?”

师:“居然”表示雷峰塔倒掉这件事出乎意料地发生了,普天下的人民则为之无比欣喜,有一个成语恰好能够表达人民这种出乎意料的欣喜的感情,谁能说出这个成语?

生(43):喜出望外。

师:你真行!我现在宣布:你为鲁迅辩护成功!(笑)现在请大家再把三、四两段连起来朗读一遍,体会一下“我”从“希望倒掉”直到“居然倒掉”以后那种喜出望外的感情。

(学生朗读)

师:你们是不是感到用“居然”引出下面的“欣喜”,给人一种加倍欣喜的感觉?(生接:是的)这里我顺便问一下:作者为什么不写自己欣喜,而要写人民的欣喜?“人民”之前为什么还要加上“普天之下”这个定语?

生(44):这说明希望雷峰塔倒掉的,不仅仅是作者一个人。“人民”之前加上“普天之下”,说明全世界人民都这样。(笑)

师:你们为什么笑?

生(45):他说:“全世界人民”范围太大了,外国人不会知道雷峰塔下压着白蛇娘娘。(笑)应该说是“广大人民”。

师:纠正得很好。不过他(指生(44))说的道理是对的,作者所以要写到“普天之下的人民”,表明他厌恶雷峰塔,强烈地希望塔倒掉,决不是出于个人的好恶,而是跟广大人民的感情是一致的。这个问题解决得很好。下面谁提问?

生(47):(读8号卡片)“这是有事实可证的”这句中的“这”指代什么?“事实”指哪些事?

师:这个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多少深度,但是他这种咬文嚼字读文章的认真态度我十分赞赏。谁来回答他的问题?(学生纷纷举手)大家暂时把手放下,我想请提问的同学自己先说说看,看能不能自己提出疑问,自己解决疑问。

生(47):“这”指普天之下的人民为雷峰塔倒掉而欣喜这件事。“事实”就是下面田夫野老、蚕妇村氓都为白娘娘抱不平,怪法海多事。

师:看来,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不过,我想问你一下,你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是不是想过答案?

生(47):想过,但是我不大有把握。

师:现在有把握吗?(生接:有。)为什么现在有了呢?

生(47):刚才你说我能力很强,我知道自己答对了。(笑)

师:看来你还需要更多一点的自信。其实,你是有能力的,你完全有理由相信自己。这个问题就讨论到这里。上面我们讨论的几个问题,都是作者对雷峰塔的态度方面的问题。下面我们看看作者对这座镇压之塔的制造者──法海和尚是怎样的态度。请提出问题。

六、解疑:关于“讽僧”

生(48):(读9号卡片)法海对许仙和白娘娘的结合为什么要嫉妒?“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是一定的。”这里“大约”和“一定”是不是前后矛盾?中间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师:他一连提了三个问题,都是“高精尖”的,我真感到有点不大好解决。不知道我们能不能讨论出个结果来。(生接:能!)大家有信心,我很高兴。那就先好好想想,再发表意见。

(学生考虑,约2分钟)

师:为了回答这三个高难度问题,先从文章里看看法海去破坏白娘娘和许仙的美满婚姻有没有什么道理?

生(49):法海是毫无道理的,文章里说,“白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和别人有什么相干呢?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

师:你找的句子里有几个副词很重要,从它们也可以看出法海毫无道理,请你把它们找出来。

生(49):前面两个“自”,还有一个“偏”和一个“横”。

师:两个“自”说明了什么?“偏”和“横”又分别说明了什么?能说说吗?

生(49):两个“自”说明许仙和白娘娘是自由恋爱,(笑)完全是自己愿意的,法海去干涉是没有道理的。“偏”字说明──(语顿)

师:他本来不该去惹是生非,可他“偏偏”要这样做,想想看,这个“偏”说明了法海怎样?

生(49):顽固。(有学生插话:固执)

师:说“顽固”也行。“顽固”的人必定“固执”。好,你再说那个“横”字。

生(49):说明法海蛮不讲理。

师:你理解很好。这些句子表明了白娘娘和许仙的婚姻完全两相情愿,而且他们生活幸福,既不招谁,又不惹谁,法海横加干涉,实在是毫无道理可言。所以作者只能作一个推测:大约是怀着嫉妒罢。现在就可以讨论这个问题了:法海为什么要嫉妒?

(暂时无人举手。有几名学生在掩口而笑)

师:有什么事让你们这么开心?能说给大家听吗?你笑得最厉害,就你说。

生(50):和尚不能娶老婆。(大笑)

师:别笑!别笑!这绝对不是笑话。这里对法海是有一点调侃(板书)的味道。“调侃”,用言语戏弄,也就是用开玩笑的语言来讽刺。鲁迅的杂文“喜笑怒骂,皆成文章”(板书),这就是一个例子。当然,文章这样写,是为了调侃,但假如我们对法海的本质要有个认识,那就要想得深一点了。大家想想,法海代表了一种什么社会势力?

生:(齐)封建势力。

师:对,他是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这种人忠实地维护着封建旧礼教、旧秩序。人们把他们叫做“封建卫道士”。(板书)他们看到青年男女婚姻自由,看到人民美满幸福的生活,是绝对不甘心的,总要想方设法地加以破坏。这种封建卫道士,除了法海以外,大家还能举一些出来吗?

生(51):“牛郎织女”故事里的王母娘娘。

生(52):《天仙配》里的王母娘娘。

师:哦,看来王母娘娘尽干这类坏事。(笑)

生(53):还有《孟姜女》里的秦始王。

师:秦始皇可是个暴君的形象,不过说他是封建卫道士也不能算错,因为他是封建势力的总头目。这个人物比较复杂,他跟王母娘娘不一样,以后有机会再讨论。总之,这类例子很多,咱们就不举了。现在请考虑一下两个问题:“大约”和“一定”前后矛盾吗?中间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生(54):“大约”有点推测的语气,因为上面说法海干涉许仙白娘娘的婚姻是毫无道理的,──(语顿)

师:你大概是想说,既然毫无道理,为什么还偏要横加干涉呢?所以作者只能作出这样的推测,是吗?(生接:是)好,你说下去。

生(54):推测之后用个破折号,我觉得好像是表示对上面的推测有个思考的过程,思考的结果是:“那简直是一定的”,肯定了法海的嫉妒。

生(55):我认为这个破折号表示意思递进,从推测到肯定,意思进了一步。

师:两人的意见我都同意,因为你们事实上没有什么分歧。总之,这一小段对法海卑鄙的嫉妒心理,既有无情的揭露,也有近于调侃的冷嘲热讽。最后从推测到肯定,细细辨味,也带有调侃的色彩。看来,这样高难度的问题,也难不倒你们。好,继续提问。

生(56):(读10号卡片)玉皇大帝是天上最高统治者,可是作者对他很满意,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让玉皇大帝来惩罚法海?作者对玉皇大帝究竟什么态度?

师:这里有一个问题我要解释一下:他(指生(56))问为什么作者要让玉皇大帝来惩罚法海?这个问题的提法不对,作者绝对不可能打电话通知玉皇大帝惩罚法海。(笑)玉皇大帝惩罚法海是民间传说里本来就有的情节,所以这一段用“听说”开头,这位同学读文章的时候可能没有注意。但是他提的另两个问题很好,请大家发表意见。

生(57):作者对玉皇大帝并不完全肯定,也有否定。

师:说得很好,请继续往前想:肯定的多还是否定的多?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为什么肯定?文章里是怎样写的?想问题要步步深入地追问,这里既有阅读方法,也有思维方法。

生(57):作者对玉皇大帝总的说是否定的,“腹诽的非常多”,就是说对玉皇大帝的不满意不是一两件事,而是“非常多”;“独于这一件却很满意”,一个“独”字,说明满意的只有这一件。

师:好,文章就要这样读。再思考一个问题,玉皇大帝为什么非要拿办法海不可?文章里是怎么写的?

生(57):因为法海多事,荼毒生灵。

师:你知道“荼毒生灵”是指哪件事吗?(生接:不知道)有谁知道?(稍顿)其实这段文章里已经写明白了,大家找找看。

生(58):大概是指“水满金山”一案。

师:“水满金山”怎么会“荼毒生灵”?为什么这事要由法海负责?

生(58):水满金山大概淹死了不少人。法海如果不把许仙藏起来,就不会有水满金山的事,当然应该由法海负责。

师:对了。可见玉皇大帝要拿办法海,实在是因为法海荼毒生灵,不拿办不足以平民愤,才不得不这样做的。但不管怎么说,他要拿办法海总是符合大众的愿望的,所以作者对这件事还是满意的,但用了个“独”字,表示对玉皇大帝的肯定是极其有限的。读这一段,还要注意一个字的写法和读音,你们猜我要说的是哪个字?

生:(齐)荼。

师:为什么猜是这个字?

生(59):因为容易跟“茶”字搞错。

师:你们真聪明。现在讨论下一个问题。

生(60):(读11号卡片)第8自然段写吃螃蟹和怎样找到蟹和尚,是不是闲笔?如果不是,那么这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师:你用了一个绝对高级的名词,(笑)大家听出来了没有?

生:(齐)闲笔。

师:什么叫“闲笔”,知道吗?(稍顿)看来都不知道。(向生(60))你大概知道,你说吧。

生(60):闲笔就是文章里多余的笔墨。

师:你说对了一半,这已经不错了。准确地说,应该是“看似多余,其实重要”,所以叫做“闲笔不闲”。总之,闲笔是一种写作的技巧,说来话长,现在不可能展开讨论。你这个问题是不是改为这样提法:作者写这一段有什么必要?它有没有离开中心?你看这样问是不是容易回答一些?同意吗?

生(60):我同意。

师:好,那我们就这样讨论。谁来说?

生(61):我认为这一段不是多余的,它说明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必定要落得这样的下场。

生(62):这一段对法海还有讽刺、嘲笑的作用。

师:从哪里看出讽刺嘲笑?

生(62):文章前面说法海是个得道的禅师,肯定是神气活现的,可是现在成了让小孩子拿着玩的“蟹和尚”,让人觉得可笑。

生(63):这一段证明了镇压人民的人不会有好下场。

师:同学们的意见我都同意。但这些意见只能说明这一段应该写,还不能说明这一段为什么要把吃螃蟹和找蟹和尚的经过写得这样详细。我们不妨先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的,然后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写。谁先来说怎样写?注意动词。

生(64):先把匈揭开背壳,再把里面的黄、膏等东西吃掉,就露出一个圆锥形的薄膜,接着就写一连串的动作,切下、取出、翻转,最后就可以看到一个罗汉模样的东西,就是法海。

师:大家看,作者写得多么具体,简直像一篇小小说明文,题目可以用“怎样吃螃蟹”,(笑)这样写究竟有什么必要呢?

生(65):我认为是为了增加文章的趣味。

师:有道理,但还不完全是为了增加趣味。

生(66):为了证实法海的的确确藏在螃蟹里。

师:说得好。我读了这一段,似乎听到作者在说:法海确确实实逃到了螃蟹里,如果你不信的话„„(向生(66))你能不能把我这句没有说完的话说下去?

生(66):„„那就去买个螃蟹来吃一下试试。(笑)

师:接得好!所以这一段具体描写增强了法海受惩罚这件事的可信性和真实感。(板书:可信性、真实感)关于这一段的作用,我们谈了不少,谁能小结一下?

生(67):讽刺法海的可笑下场;证明镇压人民的人不会有好下场。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还有增强了可信性和真实感。

师:总结得很好。最后一句话有点残缺:增强了什么事的可信性和真实感?

生(67):法海逃在蟹壳里这件事。

师:这样说也对。这个问题就讨论到这儿„„(被一学生举手打断)

生(68):老师,我还有个问题:法海荼毒生灵,死了不少人,玉皇大帝要拿办,法海逃进了蟹壳,玉皇大帝为什么就算了呢?

师:那你说该怎么办?

生(68):把他揪出来。

师:揪出来干吗?抢毙?杀头?(笑)其实,法海躲在螃蟹里的日子也是不好受的,大家看文章里怎么写?

生(69):独自静坐,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

师:法海什么时候能出来?

生(69):永远出不来。

师:为什么?

生(69):螃蟹不会断种。

师:就是说,法海被判了什么刑?

生:(七嘴八舌)无期徒刑。终身监禁。

师:你们看,这日子恐怕不会比枪毙更好受。(笑)这个问题就讨论到这里了。顺便说一句,鲁迅这篇文章完全是根据民间传说写的,传说中法海就躲在蟹壳里。现在讨论最后一个问题。

生(70):(读12号卡片)“活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单独列一段,把它并入上一段好不好?

师:先理解“活该”是什么意思。谁说?

生(71):罪有应得。

师:作者为什么不用书面化的“罪有应得”,而要用这种口头语呢?

生(72):为了讽刺。

师:对,这个“活该”就有点嘲弄的口气。还有别的意见吗?

生(73):我认为“活该”后面应该用个感叹号,读起来才有力。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你怎么没制卡片呢?(生:现在才想到的)不过这对讨论12号卡片有帮助,我就把它插进来一起研究。到底用句号好还是感叹号好,这关系到对作者感情的体会。现在就通过朗读来比较一下,究竟用句号还是用感叹号读起来够味儿。这要靠敏锐的感觉,仔细辨别,用心体会,我想看看大家的感觉怎么样。就读最后两小段。你(指生(73))主张用感叹号,请你先按感叹号的语气读。

(生(73)朗读,接着又一名学生按原文的标点朗读)

师:他们两人都读得很好,读出了感情。他(生(73))读得语气很强烈,他(另一生)呢,语调比较低沉,故意把“活”的声音拖长些,给人的感觉冷冷的。两种读法,表达出两种不同的情感。大家说说,用哪一种读法更接近作者的本意。

生(74):我觉得语气太强烈了,好像在大声斥责法海,听起来虽然有力,但是不符合作者的本意。

师:那你认为作者的本意是什么呢?

生(74):从上文看,法海造了雷峰塔镇压白娘娘,但最后白娘娘从塔里出来,法海自己却落得一个躲进螃蟹的下场,变成了一个罗汉模样的东西,使人觉得很可笑。因此,我认为这“活该”是在笑他自作自受,好像还有点幸灾乐祸。

师:大家同意吗?(生齐:同意!)有不同意见的举手。

(稍顿,无人举手)

师:(向生(73))看来你是少数派了。(笑)不过你的问题提得好,帮助大家更好地体会了作者的感情,你也是有贡献的。(笑)他(生(74))的发言很有水平,不过他用了个“幸灾乐祸”,这个成语习惯上带有贬意,其实他的意思也许是说,作者为法海可耻的下场既感到可笑,又为之庆幸,所以“活该”两字带有一种“冷嘲”的色彩。这样体会,我觉得是符合作者本意的。现在讨论最后一个小问题:“活该”为什么要单独列一段?跟上一段合并好不好?

生(75):为了强调“活该”。

生(76):使读者印象更深刻,觉得法海的下场的确是自作自受,罪有应得。

生(77):让读者有一种新鲜感觉。

上一篇:三字经打印版免费下一篇:神经病学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