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低效原因(精选12篇)
德育低效原因 篇1
摘要:德育实效性研究已成为当前德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 对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分析中, 已有研究更多的是从德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出发作探讨。新时期德育低效的原因除了德育本身存在的问题之外, 还有过高的德育期望、德育效果评价单一化、多元化思潮影响及社会、家庭导向变迁等因素。因此需要构建新的德育理念。改变德育低效现状。
关键词:德育,实效性,思考
随着社会思潮多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 学校德育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其中德育研究者和德育工作者极为关注的就是德育的实效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 很多研究者和德育工作者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从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分析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方面, 更多研究者从德育本身深入系统分析, 但德育低效与否应该在新时期采用新的视角重新评估。
一、过高的德育期望与德育低效性
就当前的研究文献来看, 对于德育的实效性的含义, 不同学者持有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 有研究者从德育工作的成功率衡量德育的实效性问题, 即预期目标任务的达到的程度完成率。也有研究者指出应从投入和产出的效果衡量德育的实效性, 德育的效果、效益和效率共同构成了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基本内涵。但更多的德育研究者指出所谓德育的实效性, 是指德育的实际效果, 即学校德育预期目标要达到的程度和学生对学校德育预期目标的接纳程度。[1]也就是说德育实效性指德育的现实功能与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吻合程度越高, 就认为德育是有实效性的, 如果两者的吻合程度相差太远, 就说明德育的实效性低下。
当前我国现行德育的“金字塔倒挂”的层次教育, 德育的期望值与学生可能达到程度之间产生差异, 德育理想游离于现实生活, 总想在一个假设的、净化的情境里用“高、大、全”的架势塑造人类的灵魂, 超越了学生的实际生活, 建立在这种德育理想下的德育与学生的实际脱节, 也与现实生活脱节, 因此德育最终的结果是, 学生既没有坚强“顶天”又没有扎实“立地”, 很显然德育没有达到所预期的期望效果。因此德育的期望功能与现实功能明显背离, 致使评价时德育低效现象出现。
因此学校要想把德育目标落到实处, 就需要将德育理想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 与当前的现实生活相结合, 根据新时期的社会特点, 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如小学生从身边事一点一滴地接受思想品德的、道德规范的约束;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 理想教育要与学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大学生处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爱国主义教育能让学生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世界观和理想信念。
二、德育效果评价单一化与德育低效
以往的德育工作者常常忽略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 用同一标准衡量不同的个体是否达到了一个统一的固化的标准。这种方法忽视了个体的特殊性, 因此德育工作者容易从学生个体身上看到德育低效的结果。另外, 德育工作者倾向于在不同个体之间作比较, 这样做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 不利于对德育工作准确测评。因为每个人的起点是不同的, 接受能力也是有差别的, 所以应该根据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前后的不同阶段比较。只要受教育者在道德素质方面是呈提高趋势的, 我们就认为德育是有效果的。当前德育效果的评价方法依然采用教师评价法这种主观的评价方法, 缺乏客观的评价指标和体系。所以, 评价德育是否有效果, 应该根据德育的目标体系, 结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建立客观的评价指标和统一的评价方法与程序, 从而根据个体的不同水平制定不同的发展标准, 学生达到所制定的评价标准, 就应该说德育是有效的。
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德育实效性是长期的, 因为道德素质的养成必然有一个潜移默化的形成过程。对受教育者而言, 其接受德育的过程是客体知、情、意、行不断发展演变提高的过程, 受教育者需要对道德规则进行深刻的道德情感体验, 才能促进德育内容的认同和吸收, 从而达到德育目的。[2]而这一个过程是长期的, 不是一蹴而就的。德育实效性的这些特点表明, 德育是一种动态质量观的反映, 在评价德育实效性时, 如果只看到即时效果, 德育自然就是低效能的。但如果能采用纵深视角重新评估德育实效性, 凡符合德育目标的有价值、有效度和信度的信息及事实依据, 都可视为德育实效, 德育是否真的低效不是很容易就可以断言的。
因此, 不仅要有效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构建多样化班主任德育方法, 还应该多角度评价学生的道德水平, 从而构建新时期具有可行性的德育模式和评价新体系。
三、多元化思潮影响与德育低效
随着世界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和信息高速化程度的迅速发展, 形成了形式各异、内容有别的多元化思想观念与社会思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 我国现在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重要时期, 人们的思想活动的选择性、多变性与差异性日益增强, 国内外各种思潮不断涌入、碰撞, 交流, 造成当前社会中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出现多样化的趋势。
现代人用“享受现在”代替了“勤俭节约”, 用“啃老”代替了“艰苦奋斗”, “学好数理化, 不如有个好爸爸”成了一部分人奉行的箴言, “干什么事都得走路子”也成了一部分人做事的原则。因此在德育过程中, 许多学生受当前多元化思潮的影响, 认为那些老一套的东西, 赶不上新时期社会的飞速发展, 对学校教育中宣扬的道德思想持批评、否定意见。这就导致学生“知”与“行”的脱节。从实质上来说, 学生并没有将德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指针。“教育课程的实质就在于它是人的行为实践过程中进行内化的手段, 是将目标化为手段的转化力”。[3]当德育课程内容、模式无法成为学生道德素质形成的手段时, 德育低效性就成了必然结果。
在衡量德育实效性时, 需要区分学生的思想观念问题, 学生的很多行为不是道德的, 也非不道德的, 或者从严格意义上来说, 学生的很多行为表现出来的是道德问题, 而内在实质与道德无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关注学生的思想发展成为德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
四、社会、家庭导向变迁与德育低效
在教育界, 一个在数学上不能成立的公式却悄然流行, 即“5+2=0”。还有一句话:“课堂思想教育一个钟头, 不如家里父母一个指头, 也不如公众场所和影视中的一个镜头。”这让很多教育工作者叹息。究其原因, 就在于社会与家庭的导向变迁致使学校德育实效性降低。
比如, 德育目标中“教育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他人”“不打架、不骂人”, 但学生被其他学生打了之后, 部分家长要求自己的孩子“他打你一拳, 你打他两拳”, 否则就说自己的孩子“窝囊”“没出息”;甚至有一些家长主动为自己的孩子“报仇”, 打残了还可以用钱摆平。在这样的思想理念下, 孩子看到的是暴力解决一切, 感受到的是只要父母有钱有势, 他人的利益、生命就可以弃之不顾。所以就有了“我爸是李刚”、“我们家有的是钱”之类的嚣张之语。日益复杂的社会宣扬“人人为我”及自私的合理性让部分学生在德育面前关上自己的耳朵, 在助人方面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当我们思考德育实效性的时候, 除了对德育本身的途径、方法、模式进行思考之外, 还要承认德育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离不开社会、家庭和学校。德育社会化和社会德育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学校类似于“独立花园”的德育在社会、家庭中走一遭, 就变成了“肥皂泡”。董金权指出, 针对社会转型给德育带来的挑战除了要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之外, 适当的制度安排能够为德育应对这种挑战带来有效突破。[4]因此, 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已成为德育的必然趋势。
德育功能、德育目标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转型而改变的。新时期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新的手段。德育应采用发展性的视角, 在讨论德育实效性内涵的基础上, 依据新的形势转变德育实施模式、评价的方法体系, 使我国的德育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俊婷.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对策[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 , 2006, (4) :91—93.
[2]郑满利.道德情感体验:德育实效性的促力[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10, (3) :133-135.
[3][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6:246.
[4]董金权.德育实效性获得的社会制度突破[J].学术论坛, 2011, (4) :60-63.
德育低效原因 篇2
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深入人心,教育工作者对“应试教育”的反思愈来愈深刻,其中大家批判得 最多的是其价值取向——“片面追求升学率”,因为它阻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获取高分和高升 学率,教师主动成为不辞辛劳的知识“发生器”与“转换器”,学生则被动成了不知疲倦的“考试机器”和永 不溅溢的“知识容器”。在令教师家长欣慰陶醉的高分、高升学率的表象之下,却掩藏着学生能力羼弱、思想 贫瘠、人格幼稚等真相。人们虽能从思想观念上认清这一弊端,但因未能彻底根除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再加上 人们对这一传统模式的习惯惰性,目前应试教育仍是我国普通教育的主流。受其影响我国中小学存在下述一些 导致德育工作低效的弊端。
一、表现为德育指导思想上的“唯智倾向”
现代社会特别重视教育的经济功能——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发展经济所急需的各种人才,且评判和选拔这些 人才时多侧重于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才能的考核。在此社会背景下生长起来的应试教育,具有严重的唯智倾向,集中体现为普通教育中的“分数至上”与“片面追求升学率”——评估某个学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教师 业绩等的唯一指标就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学校的升学率。于是学校中的“重智轻德”、“重知轻能”现象盛行 :“德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是软指标,智育是硬指标,体育是实指标,美育没 指标,劳动教育是附加指标”。(注:严仪:《机遇与挑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6页。)据报载 某省1989年的中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教育学》考试中有一道题为“教学的任务是什么?”的简答题,大多数(80%以上)的中学教师答到:“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凡此种种,这些轻视乃至抛弃德育的指导思想和实 际行为必然会导致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疲软和低效。
二、表现为德育对象上的“靶子观念”
30年代在西方曾流行一种传播理论——“靶子理论”:宣传教育者手持枪弹(宣传教育内容)向“靶子”(受教育者)射击,只要射中靶子,他就会应声倒地。在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下,我国中小学德育奉行“靶子观 念”,把学生当成是被动挨打的“靶子”,消极接受道德说教的“录音机”,没有自主、独立思想的教育对象,采取封闭式、灌输型单向训导的德育模式。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鲍尔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其不良后果:“靶 子是‘顽固的’,它对枪弹试图‘排斥抵抗’”。我们的许多教育者也都尝过这种苦果:“你说的我不一定听,你想感化而我却不想被感动”。一位中学政治老师很无奈地讲了这样一席话:“五六十年代,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信什么,做什么;现在大不一样了,我讲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学生指出焦裕禄不是市场经 济时代的好领导;讲《松树的风格》,学生又指出松树四季不变是个大缺点;讲愚公移山,学生竟想到要保护 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不能随意移山,况且搬家要比移山容易得多„„”。(注:严仪:《机遇与挑战》,教 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85页。)当今社会信息量愈来愈大,学生的知识面愈来愈广,主体意识愈来愈强,对教育者的道德说教,他们自然会有更多的自主选择和“排斥抵抗”。教育者如果一味地墨守成规,照搬五六 十年代那个封闭时期的做法,把学生当作毫无灵性的“靶子”和“录音机”,进行灌输训导,还期望着学生能 积极响应,其结果则鲜有不失败的。
三、表现为德育目标上的“标杆过高”
所谓“标杆过高”是指教育者没有考虑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体国民 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化素质等现实情况,制定出高不可攀的政治和道德标准,如在中小学生思想品德课 中,统一开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并提出“热爱社会主义”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等要 求,甚至按无产阶级政党先进分子
用心爱心专心 1的标准去衡量他们的言行举止,使学生对此丧失了实践的信心、兴趣和动机,甚至养成言不由衷地说假话和空话的习惯。这些高“标杆”有些共产党员也未必能达标,学生们尽管能把它 们背得滚瓜烂熟,并在品德课的考试中得高分甚至满分,却难以内化成其自身的行为动机和道德素质。我们的 教育者明知如此却仍非常关心并满足于学生的考试分数,这种重形式(分数成绩的提高)轻实质(行为品德的 养成)的德育又怎会不低效呢?
四、还表现为德育范围和内容中的“传统型”和“运动式”
“我国社会主义的学校德育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道德品质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以形成高尚的品德;政治教育,即引导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逐步形 成爱憎分明的政治态度和立场;思想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形 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注: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 63页。)相应的德育内容则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与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民主法制 与纪律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人生观世界观教育。”(注:王道俊 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 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二版,第333,334页。)这是教育理论权威对建国以来我国学校德育范围和内容的概括。这种“传统型”德育存在着一个严重的缺陷,即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开拓进取、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自主精神和个性心理,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其审美能力,进行心理健 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与适应环境的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全面深入发展,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当今多为独生子女的中小学生,在个性心理 品质上却不尽如人意:普遍存在不善协调人际关系,不善克服学习焦虑,缺乏经受挫折、保持进取的意志力和 克制自己欲望的自制力,环境适应不良,无法自我消解心理紧张和障碍„„这些问题并非都属政治、思想、道 德的范畴,而是缺乏良好心理品质的表现。“传统型”德育因忽视并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而造成学校整体德育的 偏失与低效。所谓德育内容的“运动式”是指学校德育总是跟随着社会政治形势转,一会儿抓这项教育,一会 儿抓那项教育,社会有什么热点问题学校就开展某方面教育,违背了德育工作长期性、系统性的规律,这必然 使德育要求片面化,德育效果短期化,最终导致学校德育的低效和失败。
五、表现为德育方法和途径上的“强制性”和“分力式”
所谓“强制性”是指学校德育工作中只重社会要求,忽视学生心理发展需要;只重教育要求的正确性而忽 视其可接受性;只重共性要求,忽视个性指导等不良倾向。“讲一面理”和“警察模式”是其典型表现。为确 保教育要求的正确性,我们的教育者只向学生宣讲正面的道理和形象,如,社会主义制度如何的优越,资本主 义制度如何的腐朽黑暗等。我们的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也自觉不自觉地充当着“警察角色”:警察只对违法乱纪 行为进行监督和惩处,老师对学生遵纪守规的优良行为却视而不见(觉得是理所当然应该做到的),只是拿着 个放大镜,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小题大做严厉批评训斥。有的老师还把那些经常犯错的“捣乱”学生,安排在 紧挨着讲台的“特座”上,就近严密控制,对他们非常吝啬使用微笑和赞扬。这些做法缺乏令学生心悦诚服的 说服力,也不能因材施教地使学生们都能从优良行为的奖励中获得成功的愉悦和动力,教育要求很难内化成学 生自身道德的需求,甚至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其低效与失败应在情理之中。
所谓“分力式”是指在德育途径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德育力量缺乏沟通联系和组织协调配合,教育要求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冲突,形成教育上的分力与反作用力,最终导致学校德育的低效与失败。社会 主义教育目的要求每个教师都应自觉承担既教书又育人的职责,发挥教师的集体教育作用。但在应试教育模式 影响下,“思想品德教育是‘三支队伍’(政治老师、班主任、团队组织)的事”、“专任老师只要专心教好 自己的课程,用心爱心专心 2
把学生的成绩搞上去就行了”等旧观念,极大地削弱了学校德育自身的合力;而家庭教育和社会 现实中市侩庸俗没落腐朽等消极因素的影响,更是无情地冲垮了学校德育为学生们苦心构筑的道德之堤,“课 堂思想教育一个钟头,不如家里父母一个指头,也不如公众场所和影视中的一个镜头。”
德育低效原因 篇3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低效性
一、造成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低效性的原因
1.忽视德育工作的开展
在物质生活与社会生活不断膨胀的今天,学生的思维方式逐渐成人化,因此,要想做好高中班主任的工作是很难的。当前具有高度的学习热情以及强烈的管理能力的学生越来越少,造成班主任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在抓学生的学习,努力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忽视德育工作的现状,导致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低效性。
2.德育的内容落后、陈旧
造成高中德育落后的原因还有其内容落后陈旧,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效率低下。
3.班主任德育方法不恰当
高中班主任进行德育的方法不恰当也会造成德育效率低下。要知道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以及示范作用,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是进行班级德育的手段之一。所以在这里,笔者倡导高中班主任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言行以及模范带头作用来说服学生。
二、应对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低效性的措施
1.重视班级德育工作
高中学校应该注重班主任对班级内部进行的德育工作。根据学校的实情以及班级的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德育方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此外,德育教学目标的制订应该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来实行。
2.及时更新德育内容
高中班主任在选择德育内容的时候应该坚持与时俱进,选择具有时代性的内容,拒绝陈旧、落后的知识点一说再说。新颖的知识点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样就会提高班主任进行德育的效率。
3.科学使用德育方法
班主任在开展德育过程中应该使用科学化的方法,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以身示范,以德服人。
综合上述,高中班主任在开展班级德育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影响德育的效率。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我们应该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积极寻找影响德育工作效率的原因,找出解决对策,从而全面提高高中阶段的德育水平。
参考文献:
尹林.谈班级德育工作[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
(作者单位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第一高级中学)
普通高中德育低效原因及教育对策 篇4
1.德育的机制缺陷。高中学生一般在16~19岁,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其接受新的道德规范的难度较大。此时,如果我们的德育不力,其积累的反面生活经验占了优势,就会发展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如果我们的德育生动有效,就会使其自觉剔除积累的反面经验,弘扬积累的正面经验和接受新的更高层次的道德规范要求,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然而国家对高中生的德育看起来主要是放在各学科的渗透教育中,这固然不错,但现实中各科渗透教育的伸缩性非常大,由于教师的素质问题很多,德育渗透教育都难以到位,实质上是严重削弱了德育,这是非常危险的!
说德育这手“软”,还因为没有把学生的德育水平纳入高考升学之列。因此,只有改革和完善目前的德育机制,才能使德育由“软”变“硬”。
2.学校教育的功利行为。目前,社会上一部分人看一所普通高中的办学水平,就是看它的升学率,看它考取重点、本科有多少学生,过一、二类线的比例有多大。通过纵横向的比较,学校在社会上的地位就出来了。因此,升学率成为学校发展的硬道理。要提高升学率,必须以加班加点的强化训练为途径,为此,学校不得不跟着升学率这根指挥棒转。关于德育只能把要求编成清规戒律让学生走向“文本”了,对学生中失范的行为只能以“堵”代教。若真正让学生把大块时间用来搞社会实践活动,在时间上学校花不起。若一任校长在升学率上砸了牌子,他将成为学校的“罪人”。这种功利行为是从小处和短处着眼的,说到底是一种私利行为。再之,搞好了德育未必就没有了升学率。
3.教师对德育缺乏责任感。目前高中的德育理论上是靠所有教师协同完成,表现为教师的示范性,教学的渗透性,与学生的互动性上。然而,目前有部分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对学生的失范行为不是引导,不是平等交流,而是指责、训斥。对教材中具有教育性的内容,不是去开动脑筋,创设情境,有机渗透,因材施教,而是干巴巴地“教教材”。对学生的心理需求,不是用激情去激励,用爱心去抚慰,用真诚去感染,而是用信条去训告。这些行为反映的不是一个简单的育人方法问题,而是一种对国家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缺乏应有的责任感的态度问题。
4.德育科学研究滞后。社会在不断发展,观念在不断更新,德育应具有预见性和超前性。然而目前的德育并没有完成“由文本走向生本”的转变。德育不是学生对德育知识量的获取多少,而是受教育主体通过社会活动对德育要求内化,即是否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否形成了奋发上进的人生价值观,是否激发了勇往直前的拼搏进取精神。目前大部分农村普通高中实行了一种叫做“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即学生的学习、生活、运动都不出校园,这种管理是减少了“麻烦”,“净化”了学校的教学环境,但学生却真正成了笼中之鸟。这种回避现实矛盾的做法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有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即直面德育现实,理清德育问题,试验德育方法,找出德育规律,才能提高德育效率,达到德育目的,使之事半功倍。毋庸置疑,目前学校的德育研究滞后,还没有走出“文本”和被动应对的误区。
5.学生内化的德育知识少。德育从幼儿入学开始,都在不断地讲,不断地灌输,但学生真正内化为自己行为准则的不多。这不能简单地责备学生把所学的德育知识忘掉了。德育知识不同于文化科学知识,属于非智力因素,没有情感体验不可能内化。农村普通高中的好多学生从上初中起就离开了家庭和社会,关进了校园这个笼子里。缺少家庭传统美德的熏陶,缺少社会实践交往的真实生活。节假日回家被父母疼爱有佳,相反还形成了一种自我中心的感觉。在学校所受的德育主要又是文本教育,远离社会生活,缺少社会体验,为此学生获得的是一些文本中的德育知识,而在内化的德育知识“栏目”中存在着大量的空白。
6.家庭环境不利于学生成长。农村家长大多数在外打工,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或寄养在亲戚家里。承担监护孙子(女)的祖辈文化水平低,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学习辅导、思想教育、人格培养等;有的长辈管教不严、一味纵容,有的长辈不辨是非、偏袒孩子的不良行为,无形中滋长了“留守学生”骄横跋扈的气焰,“骄”“娇”两气十分严重。双休日或节假日成了“留守学生”的“真空时段”“家庭管不好,学校管不到”,成了学校教育的“困区”,严重影响学生的成长。
农村贫困家庭不少,单亲家庭(离异、天灾人祸)也越来越多。特殊的家庭环境、孩子们的特殊经历、父母离异等所产生的影响都造成了这些孩子们的特殊心理———失落、自卑、恐惧、逆反心理和攻击性行为,严重影响其学业,阻碍其良好人格品质的形成。
教育对策
1.理念先行。我校在新时期基本德育理念是严格管理。为此,提出的德育底线是不让学生在我们学校变坏。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学校的发展,我们的德育理念也在不断地拓展。2001学年:服务学生、服从学生;2002学年:威中是我家,发展靠大家;2005学年:零距离关爱学生;2006学年:我们师生整理提炼了学校的校训———厚德、求真、笃学、致远;核心文化是厚德;学校精神是勇往直前、永不服输、追求梦想、勇创一流。2007学年:全员德育进一步深化,提出了“六个像”的师德公约———对待学生的日常生活像母亲一样慈爱、对待学生的行为训练像父亲一样严格、对待学生的心理疏导像姐姐一样亲切、对待学生的讨论问题像朋友一样真诚、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像奶奶一样耐心、传道授业像哲人一样博学。2008学年:以智促德、徳智共进。
2.制度保障。我们始终坚持的一个观点就是:制度建设是学校管理的根本。要管理好一所学校, 就必须有切合实际、健全完善并得到贯彻落实的规章制度。现在, 都在强调以人为本和人性化管理, 但以人为本和人性化管理是一把双刃剑。它要求有社会属性的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必须首先要完善自我、尊重制度、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享受权利。所以, 要讲以人为本和人性化管理, 必须进行制度和机制建设。三年来, 我校建立了全员德育模式, 制定完善了教师候课制、教育视导制、师生结对制和班级值周制。
3.实践提升。(1)教育到位。经常性的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突出集体教育,强化个别教育,重视教育的主体和有主题的教育,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如春风化雨,入境、入情、入心、入脑。
“主题教育活动”是学生自我锻造工程之一,我校德育主题活动始终根据德育目标和学生年龄阶段及身心特点, 把握住学生思想发展的脉络,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实际,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方面出现的问题,设定主题,再围绕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我校主题教育活动的做法是:第一,活动时间有序连续;第二,活动内容具体有效;第三,活动形式多种多样;第四,活动落实分层有力;第五,活动总结巩固延伸。这种主题教育活动,分为静态主题教育和动态主题教育两种,静态主题教育具有长时期的延续性,比如根据各年级不同特点制定的主题教育活动,动态主题教育活动往往根据一个时期学校的基本状况给出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如:我校2008学年开展了“清理学习环境”的主题教育活动。
另外,还有根据特殊教育群体的形成所制定的专门性的主题教育活动。比如针对校园“特殊”学生的不断增加,我校专门制定了《“特殊”学生教育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基本内容如下(部分):
必须关注的对象:单亲生、贫困生、留守生、学困生、恋爱生、问题生(暴力、吸烟、喝酒、赌博等)。
指导原则:在学业上帮助、在生活上救助、在心理上辅助。
必须说的话:为痛苦的学生说句安慰话;为孤独的学生说句温暖话;为胆怯的学生说句壮胆话;为自卑的学生说句自信话;为迷茫的学生说句开导话;为沮丧的学生说句鼓励话;为受困的学生说句热心话;为偏激的学生说句冷静话;为懒惰的学生说句鞭策话;为受冷落的学生说句公道话。
注重主题性的德育,摒弃德育的空泛性,使德育工作有的放矢,富有实效。
(2)磨砺修身。吃苦精神是关系到一个人成长、发展并最终获得成功的最为重要的主观因素之一。“90后”的学生在家里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宠爱得不得了;学校以前老师是老大,现在学生是上帝,家长是老大。在这样一种特殊环境中教育出来的“90后”的学生就可想而知了。“90后”的学生几乎都有懒惰的习惯,不愿吃苦,也吃不了苦,不同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鉴于学生现状,我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其目的就是“造苦”给学生吃。
活动一:爱心志愿者活动。我校的“爱心纸”助学活动起源于2004年3月,最初只有24名志愿者,现在发展到150余名志愿者,爱心纸助学活动的日益壮大,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08年4月11日,《今日千岛湖》发表题为《威坪中学爱心纸活动帮人育己》的文章,2008年4月15日,《杭州日报》转发了这篇文章,题目改为《爱心纸,学生收获着爱心》,至此,我们学校默默成长的“爱心纸”助学活动,受到了上至县领导,下至老百姓的广泛关注。从2008年4月22日开始,《今日千岛湖》《龙山夜话》栏目连续9期发表了评论员文章。对小小的、不起眼的纸张、饮料瓶等学习生活废弃物,经过回收出售,积攒了15万元以上的助学资金,学生资助面达500余人。“爱心纸”活动以他们崇高的奉献精神、勤奋的作风和丰硕的劳动成果,赢得了学校师生的尊重,让学校欣慰的是,他们也得到了社会的尊重。
活动二:高一新生入学第一课———50华里远足。“新生远足”活动是我校的一项传统德育活动,通过学生挑战身体极限的真切体验,达到锻炼学生的意志、磨炼学生的品格的目的。为了准备这项活动,少不了战前动员,讲清目的、意义、要求,学生们像过节日一样,头一天晚上就兴奋得睡不着觉了。第二天清晨在校旗引领下,他们精神抖擞地上路了。队伍绵延2华里,人人打着背包,军容严整,歌声嘹亮,口号震天。开始的时候,人人轻松欢快,队伍浩浩荡荡。后来便双腿灌铅,小同学们互相激励着,互相推动着,甚至是互相搀扶着,依靠集体的力量,不顾双腿酸痛,脚上起泡,咬着牙走完全程。当他们一跛一拐地列队返回学校时,高年级的同学和老师们在校门口夹道欢迎,有的高年级同学还推开教学楼高层教室的窗户,为他们欢呼鼓掌。归来的小同学唱着班歌、校歌,挥动着军帽,就像从战场上凯旋,一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场面十分感人。
活动三:鼓励学生做“义工”。《2008学年学校工作计划》中提出:大力开展“志愿者”活动,提倡做“义工”。让学生从为他人和为社会服务中体会人生的价值和乐趣。进了学校就要做“乐于助人的人,而不是自私自利的人”。让志愿者活动成为学校的靓丽的风景线。
活动四:跑操。以跑操为代表的活动仪式化是我校的特色文化之一。从2006年活动仪式化的提出与实践,给学校带来了可喜的社会效益,是我们学校宝贵的资源。我们的口号是:“活动充盈精神,精神充盈活动”。尤其是跑操,本是一件极其平常的活动,而在我校已不再仅仅是一种体育锻炼,更成为一项提升校园精神文化的集体励志活动。大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奋发向上的生活激情,展示了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对促进班风、校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跑”已经成为我校的一种精神,一种文化。
活动五:绿色服务队。我校的绿化面积达18000平方米,所有的绿化全部由老师和学生种植。2003年开始,所有绿地都由各班来认领,挂牌管理,实行三包:包浇水、锄草、包卫生、包护花草,让同学们亲手参加绿化校园的活动,体验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给学生一种“因为有了你,校园更美丽”的自豪感和“美丽的心灵营造校园的美丽;文明的行为构建校园的文明”的责任感。
(3)润物无声。以“文”化“人”、以“文”化“事”。校训与精神是学校文化的根基。学校精神是学校育人目标和办学目标的价值追求,当学校的价值取向成为多数教师和学生价值的人生取向时,学校的精神就成了学校文化之魂。校训由邵华泽题,镶嵌在文化石上。文化石设计完全符合学校的育人功能,“厚德、求真”安排在生活区,“笃学、致远”安排在教学区,学校的核心文化是厚德,是“勇往直前、永不服输、追求梦想、勇创一流”的威中精神,这是学校的魂,与威坪的地域文化相吻合。2004届毕业生王国梁来信中说:路还很长,但我始终相信,有威中精神随路相行,我会走得更好。书籍使我睿智,苦难给我磨砺,威中精神让我在书籍和苦难中寻求生命的真谛,在自立中体验大学生活的无穷乐趣。
我校宣传橱窗多,草坪标语牌、活动标语牌多、学生作品多,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随处可见,内容全部采用催人奋进的“名人名言”、教育箴言、校长寄语和优秀毕业生寄语,校园的布置都做到了形式和内容和谐统一起来,做到了物质环境与心理、精神和谐统一的优质生活空间,形成一道道抢眼的文化风景。整个校园,就是一个文化大课堂,这些潜移默化的教育有着了滴水穿石的力量。
我校在建设班级文化中坚持将班级布置成和谐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快乐成长。家是孩子快乐成长的摇篮,学校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我校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办学理念下坚持“文化治班”,教室是学生接触最直接的客观空间,是学生接受教育主要场所,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思想的主要环境之一。走进教室,每班在显著的位置上都张贴班风、班训,时刻唤醒学生认认真真读书、堂堂正正做人;窗台上,几盆花静静地生长,为班级增添一份静谧与和谐,在这里,学生栽培的不仅仅是一花一草,更是善良、同情、生态、人文和人格。在每一间教室的前门,都悬挂着一幅幅别出心裁的班级形象框,个性化的班徽、人性化的班训无不在给师生上一堂无声的教育课。教室的四角,开辟了“心愿心语”栏、公告栏、班级荣誉榜(或警钟专栏)、求知园等。总之,在我校,教室的每一堵墙都不再是冷冰冰的,而是会说话的。在班级静态文化建设中,我们秉承一种理念、一种精神,追求“让环境成为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一座充满人性光泽的学园、乐园和精神家园”的目标。
(4)发展个性。积极探索“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模式,大力发展学生社团活动与校本课程。通过三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对新课改理念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升,目光也不仅仅停留在新教材上,而是以更宽阔的视野从学校未来发展的大局来确定校本课程改革在学校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我们认为,学生社团、校本课程是素质教育的必然产物,也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学生社团、校本课程应体现国家对未来人才的要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凸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可持续的发展。
无效和低效的教学行为和原因 篇5
三: 教师这个职业是一个道德角色,是要承担道德责任的,是一个需要用道德良知来支撑的职业,家长、社会、学生都在关注这我们,正是这个原因,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必须善思善行,慎思慎行,兹事体大,不可不察。而这个“察”,就是去审视,去反思。
无效和低效的教学行为:三维目标的割裂/教学内容的泛化/教学活动的外化/教学层次的低下/预设和生成的冲突对立
1、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专制的无效教学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就能使学生好学、乐学,教学的双边活动也会积极、有效地开展下去。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创建一种和谐愉快的课堂人际关系,首要条件是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剔除“师道尊严”的陈旧观念,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如果能够建立一种尊重、关心、信任的师生关系,必须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热情!
2、观点强加给学生——不会倾听的无效教学
对于学生的述说,老师应多一份亲切平和认真耐心。在课堂讨论交流中,要注重倾听学生哪怕是错误的声音。一个真正的倾听者能在静静的倾听中,春风化雨般悄悄进入学生心灵深处去了解他们的呼喊和需求。当学生的见解、行为出现错误时,我们不能武断、粗暴地制止学生,不能取笑学生,更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要从学生的内心深处捕捉到他们的情感体验和知识能力的“瓶颈”,鼓励学生“再想一想,再说一说”,用足够的耐心包容学生,不厌其烦地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多想多说,选择恰当的时机巧妙加以引导,给予纠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树立信心,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3、挤占学生时间——忽视效率的无效教学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任课教师要按时下课,做到不拖堂,不利用各种方式变相占用学生课间休息时间,不随意多留课外作业。作为学生,谁都不希望老师拖堂,哪怕这位老师教得再好。而有的老师会提前2-3分钟进教室,要求学生立即进入学习状态,下课了老师再拖堂2-3分钟,实际上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已经缩短到4-6分钟,严重的情况下,学生可能要上连堂课。如此强挤硬占看似抓紧了时间,实际上是以牺牲学生休息时间为代价的“赶课”,大大削弱了学生课堂的学习积极性,实在是“丢了西瓜拣芝麻。”!
有的老师认为:“学生需要休息,老师也需要休息。但是,比休息更重要的是教学质量,说白了就是升学率。挤占学生时间更多也是评价制度和成绩考核逼出来的。”他们开展素质教育的同时却倍受应试教育的煎熬。但实际上现在的高考与过去的高考相比,在内涵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一次考试不仅是考学生的文化成绩,更是思想品德、心理意志的综合考查。从这一点看,高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应试教育以目的为导向,用最简单的方式去完成目的,而素质教育则是尽可能的复杂化其过程方式,最终达到目的。虽然最直接的方式是最有效的,但后者无疑是最为丰富的。对于金字塔形的知识积累过程来讲,塔基越大,上升的可能性也就会越大,所以,素质教育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就在这里得到了体现——尽可能地拓宽受教育者的知识面,增加其知识储备。应试教育更多的是强调基础的掌握和精确,相对比较忽视对于外延知识、迁延性知识的掌握,而素质教育则是在强调基础的情况下,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更大的信息量,以丰富受教育者的外延知识储备。
4、“讲授、观看”代替“讨论、实践”——不求方法的低效教学
素质教育虽大力推行,但很多老师仍占用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在常规课上基本上还是单一的讲授法,教学方式主要是向学生“灌”知识,只在教学中偶尔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形式多样、效果精彩的课堂教学往往只能在“公开课”、“优质课”中看到。课程改革增加了学生的探究实验的内容,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敢于面对挫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习惯。而老师在实际授课时,把实验课变成了课堂讲授课,重在讲解,学生多数时间在听,有时学生连动手操作的机会都没有,只是看了一下老师的集体演示而已。教学中缺乏一种动态的合作,老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教”支配、控制甚至取代“学”,学生的独立性、独立思考的品格丧失了,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离不开教师,学生虽然获得了知识,但学习能力并没有真正的提升。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不能举一反三,只能邯郸学步,所以,这也是无效的教学。
老师应该彻底转变观念:把以往“教师教得如何”这一重点,转变道“学生学得如何”上去,始终把学生的学习放在首位。这就要求我们根据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校教育的目标,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交往、学会审美等。在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老师在思考自己的工作时,首先是要具有以下的理念:
(1).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力图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2).教育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包括知识、能力、思想、道德、情意、态度、价值观等。
(3).教育教学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使学生在教学中体现出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教育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
(5).教育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升学以及就业。
5、贫乏的言语表情——无效的教学艺术
教师的课堂言语表情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桥梁。教师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的表情,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我经常反思,同样的一节课,同样的设计,为什么课堂效果却有天壤之别?我认为主要就是教学艺术的不同。在我们的教学中,有的老师常用“阿婆”语言,总是不放心学生的理解能力,反反复复,罗罗嗦嗦,学生听得味同嚼蜡;有的老师常用“流水帐语言”,整堂课表情呆板,语调平淡,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如此的讲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何谈起?公开课上“抑扬顿挫”的语调,略显夸张的表情动作,虽然有那么点“作秀”的味道,但比起这种“白开水”般、毫无激情的课堂言语不知要强多少倍。
如果说公开课上的无效教学行为是一些教学形式上的问题,那么平时课堂的无效教学行为则是教学本质上的问题。一个教师平时的教学习惯的无效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可怕的,这样的教学风格是万万要不得的。当然,平时的每一次课堂教学不可能都像公开课一样的去精心设计、完美组织,因为时间和精力不允许,而每一个教师个体的能力也有限,但我们至少可以做到:(1).发挥备课组的力量,集体备课,减少教学内容设计上的失误。(2).加强自我素质,充满激情地投入教学,减少教学组织上的失误。(3).注重资源积累,不断地在原来资源的基础上完善,改进教学环节上的问题。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组织,只有做到以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断地提高课堂效率,我们的课堂才会离优秀课越来越近,而我们也会与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
6、缺乏基本功和良好的授课习惯——不能以身作则的低效教学
听了 王 老师的一节课,让我心情舒畅,眼前一亮。她的板书板画让我感受到了物理课中的别样的美丽和艺术。
学习习惯是在长期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并对今后乃至一生的学习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也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作业上,对作图、列方程、清晰书写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可自己在课堂上的板书板画及语言表述却很随意,我想这样的教学应该是很低效的,时必须改正的。
众所周知,教师基本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它是教师素质的外在表现之一,更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教师树立威信,赢得学生尊敬的必要手段。试想,一个说话结结巴巴且满口方言,板书常出现错别字且不规范,化学教师不会背元素周期表,数学教师记不住圆周率的前六位,物理老师连个小收音机也不会摆弄…。这样的老师能上出一堂高质量高效益高水平的课来吗?所以老师们要勤于学习、广于阅读、善于反思、躬于实践,力求使自己达到能够把知识、技能、审美集于一身的“全无敌”超级学者。
教学不是一种机械的程序操作,而是复杂的精神工程。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我们要力争使每一堂课中的每一环节的安排。都有一个理性的思考和设计,用一个简单的形式表达就是:“我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我们的教学行为要有理论的支撑,而不是盲目的形式的追求。!“那种做法不错,为什么不错”?要思考、要总结、要提升、要推广;“这样做效果不好,为什么不好”?要思考、要寻根、要论证、要改进——这就是理性的思考。唯有如此才能改善我们的教学行为,减少教育过程中的无效环节。
透视当前校本教研低效的原因 篇6
一、教研主题不明
每一个活动都应该有一个主旨,如果主旨不明,活动就缺少方向性,效果难以保证。教研活动亦是如此,没有鲜明的主题,参与者在活动过程中就会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做什么,只能跟着感觉走,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如,X校教导主任带领该校所有的数学老师到S县某校搞教研活动,阶梯教室前面挂出的横幅为“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研讨”。从这个标语不难看出,教研主题不明晰,范围过于宽泛,任何一个数学教研活动都可以打出这样一个标语,况且数学课堂有效性涉及的因素太多,仅凭一两节课无法说清楚,讲透彻。据了解,这次活动就是两个学校各派一位教师上了一节数学常规课,课后听课教师随便发表了一些个人观课感受,无非是溢美之词居多,再就是不痛不痒地提点意见。如,“L老师上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真正体现了愉快学习的理念。”“Y老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L老师的课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教学语言简洁些就好了,Y老师的练习设计有层次,难点突破得好。”……从上述评课可以看出,教师的发言内容大同小异,只是泛泛而谈,可以说每一节数学课都可以用上这些评价话语。
上述教研活动缺乏明确的主题,活动指向不具体,导致教研浮于浅表。“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题太过于笼统空泛,导致教师观课时指向性不明,思考也就只能在常规性的课堂教学上打转。如果我们把主题定得明朗些,指向性更具体点,那么教师观课就会有的放矢,议课的中心更聚焦,教师思维含金量就会更高。我们可以针对小学数学某个知识点组织教研活动,如,小学数学中的估算、平移和旋转、数形结合在应用题中的运用等。这样的教学研讨目标具体,指向更明确,研究更集中,参与者观摩教学时目光更聚焦,思考更具系统性。这样的教研活动才有可能提高实效性,教师会受益匪浅。
二、研究切口过大
教研活动需要找准切口,如果切口不当或过大,就可能会事倍功半。X校开展了“古诗教学研究”的教研活动,教科室要求全体语文教师都要上1节古诗教学公开课。接到上课任务的教师蒙着头备课,开课时其他语文教师就去听课。一学年下来,展示了二三十节古诗公开课,内容涉及小学低、中、高段。从观课情况来看,无论是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或教学水平,还是课堂教学智慧,提升不明显,进步不大,不少教师始终在同一水平线上徘徊。
按理说,从第一节课开始,教师不断观摩同伴的课,不断学习借鉴“他山之石”,不断反思,规避同伴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和瑕疵,用以提醒或改进自己的教学,后面上课教师的教学应该有所提升或改善,遗憾的是,前面教师课堂上暴露出来的教学问题依然在后面教师的课堂出现了,甚至更为严重了。从每节课后教师评课的内容来看,大家发言的针对性不强,常常是东一锤子,西一榔头,思考零乱分散,毫无系统性可言。笔者曾听到过有教师这样议论:“只是让我们上古诗,没有具体的指向和要求,我们就只能跟着感觉走,随便上一节”。
如果“古诗教学研究”切口小一些,从具体环节着手,效果肯定会有所改观。譬如,教科室布置公开课前,可以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就古诗教学阶段目标、基本的教学环节、常用的教学策略,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内容进行交流研讨,让大家眼里有方向,心里有数。然后分配研究内容,可以从古诗教学的导入和拓展;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学习要求;情境创设、诵读、背景音乐、回还复沓引读在古诗教学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上构思,教师围绕上述内容进行扎实备课、上课,而听课教师也会更有针对性地观课,思考的内容更集中,发言更具针对性。这样,参加者在“古诗教学”这一板块,所获得的教学经验和启示更集中,思考容易形成系统的经验,对于提升教师的古诗教学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三、内容不接地气
当前,很多学校的教研活动多是“应景之作”或“迎上之作”,具体表现为盲目跟风、一哄而上,或者为了完成上级任务而教研。如,别人搞“教学案”,我们也搞“教学案”;别人搞“导学案”,我们也搞“导学案”;别人搞“先学后教”,我们也跟着搞“先学后教”;甲校“群文阅读”,乙校也“群文阅读”。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研部门下达一个教研任务或课题,下面的学校就按部就班地开展。这样一来,学校教师只是被动地被赶着去教研,研究的问题不是教师发自内心关注的问题,教研活动脱离了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教师始终置身事外,毫无积极主动性,只是迫不得已完成学校或上级部门布置的任务而已,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有效教研活动在内容上应该“接地气”,着眼于学校和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可以事先发放一份调查问卷,了解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了哪些具体的问题或困难,梳理出一些具有共性或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学校教研活动的主题。这种基于学校和教师实际的教研,由于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能真正解决教师面临的实际困难,让教育教学与研究无缝对接,水乳交融,且教且研,以教促研,颇具现实意义,自然能激发教师积极性,为教师全身心投入和专注于活动做了良好的铺垫。
如,X校发现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在文本解读上存在问题,于是把“文本解读”作为一学期专题,首先开展关于“文本解读”的讲座,然后据此开展集体备课,就某一篇具体课文,让广大语文教师自主阅读,自我解读,再集中讨论交流,修改完善自己的文本解读思考,最后敲定一份凝聚集体智慧结晶的教案,付诸课堂教学实践,大家观课评课,再反馈意见,达到提升文本解读的能力以及课堂教学的执行力的目的。经过一整学期的思考、打磨、切磋,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功夫大有提升,这样的教研活动无疑具有实效性。
总之,教研内容要基于学校和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明确的主题,切口小,才可能点燃教师的教研热情,从而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研究中,乐于研究,善于研究,研出成果。
德育低效原因 篇7
从“结果”来看, 学科教学中问题解决的结果也是确定的, 有的可能是单一的答案, 也有的可能是多个答案, 又称一题多解, 但通常结果是有限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问题的结果常常是不确定的, 由于研究方法的不确定导致了结果的不确定性, 如上面那道作业题, 由于学生使用方法的不同, 可以是写或唱或演示或……进而产生了不同的结果:一首诗或一首歌或一个视频材料或……总之,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或问题) 、“方法”和“结果”的不确定性恰恰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开放性的特点。
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不仅在“主题” (或问题) 、“方法”和“结果”上存在着差异, 同时它们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学科教学到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过程, 即是由课堂走向社会, 或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上述三个方面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它们都由确定走向了不确定。
运用“主题” (或问题) 、“方法”和“结果”的确定与否再来审视上面案例, 我们不难发现:主题的确定、方法的固定将会带来结果的相似性, 这是典型的学科教学。活动结束后的作业恰恰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始, 学生们将采用独特的方法创造出不同的作品。然而“独特的方法”和“不同的作品”这两个重要方面却在这次活动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赵玉如.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北京:同心出版社, 2009.
[2]钟启泉, 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美]克特·W·巴克.社会心理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4.
[4]瞿葆奎.教育研究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
[5]钟启泉, 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责任编辑关燕云)
筅江西中医学院高虹吴寒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在战略主题中明确提出:“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 创新德育形式, 丰富德育内容, 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这既表明了党和国家对于德育优先地位的一贯态度和德育工作的科学认识, 而且体现了对于德育实效性的特别关注。建国以来, 我国的青少年德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的是, 长期以来,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德育低效的问题仍然是制约德育工作发展的一个瓶颈。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当前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掌握主动倾听的德育技巧是破解德育低效的一把钥匙
主动倾听, 也称积极倾听, 是指倾听者以积极的同理心去理解发言者的思想和观点, 并对这些观点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进行理性分析和换位思考, 同时适时地做出语言或体态方面的反馈, 以鼓励发言者尽情表达的一种沟通方式和技巧。在当前的青少年德育实践中, 无论是课堂上的德育灌输, 还是生活中的个别教育, 教育者大多采取的是“说多听少”或“以说代听”的教育模式, 没有为受教育者创设表达意愿的机会和条件, 没有倾听他们的心声, 从而也无法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在这种情况下, 掌握主动倾听的德育技巧, 有望成为破解德育低效的一把钥匙。
1. 主动倾听符合现代德育的核心理念
一是符合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主动倾听是建立在彼此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的沟通方式, 不仅把受教育者看作是一个教育对象, 同时也是一个教育主体, 体现了德育的目的就在于弘扬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促使其在平等沟通的过程中尽情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愿, 使意义在主体之间双向流动, 并在不断地碰撞、探讨中生成新的意义, 最终获得对德育内容的主体认同。二是符合终身发展的德育理念。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 这不仅是指对受教育者的道德教化需要长久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 而且从受教育者角度来说, 道德观念的内化和道德行为的养成也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 非一日之功, 需要付出长期的坚持。同时德育过程也是个终身发展的过程, 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 德育的目标和内容都会有所不同,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调整德育方式和方法, 充分利用主动倾听的技巧, 准确把握受教育者在不同阶段的道德现实水平和心理需要, 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以提升德育实效。三是符合全面发展的德育理念。主动倾听作为一种基于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和现实道德状况的德育技巧, 着眼于认真倾听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认知的和现实的困难和问题, 这些困难和问题可能是道德层面的, 也可能是学习、生活层面的, 教育者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 引导帮助他们正视这些在他们观念中非常重要的困难和问题, 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将极大地拉近德育双方的心理距离。而这些困难和问题的解决过程本身就是青少年进行道德认知、价值判断、情感体验和行为养成的德育过程, 其结果就是提升了受教育者的德育水平, 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四是符合知行合一的德育理念。正是由于主动倾听是一种“平等协商式”的而非“强制灌输式”的德育模式, 因而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彰显自我”的阶段性特征, 因而这样形成的道德认知更加容易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 从而实现了主客观的统一, 促进了知行合一的德育过程。
2. 主动倾听契合现代德育的生动实践
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来源于实践, 而理论一经形成又能够指导实践, 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修正。因此德育实践是一切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主动倾听的德育技巧之所以契合了现代德育的生动实践, 首先是因为其契合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实际特点。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从身心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 这个阶段伴随着他们生理上的快速发展和心理上的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 自我意识显著增强, 使得他们在认知方式上呈现出冲动、自我、任性和理想化的显著特征。青少年时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 他们逐渐形成独特的个性, 但却不够稳定, 可塑性强。个体在道德实践中往往会出现“热情有余, 坚持不足”的行为模式, 出现道德“知行脱节”的情况, 道德行为体现出“情境化、易变性”的特点。这种情况下, 在德育中合理运用主动倾听的技巧, 就能够适时地了解和把握住青少年对于德育过程中传递的德育内容接受程度的真实现状以及他们在这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因时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不断调整和改进德育的方法和策略, 以更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现状和实际接受能力的模式改进德育工作, 进而提升了德育实效。其次, 主动倾听契合青少年道德人格养成的模式。道德人格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是一个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及其过程的集合体。它体现了个体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 “道德人格的培育影响到个体生命的完满程度, 影响到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及其社会价值, 决定着受教育者能否实现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的统一, 能否获得真善美的和谐发展。”[2]可见, 道德人格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是人之为人的标志。但道德人格的形成却是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青少年阶段是个体道德养成的关键阶段, 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 这个阶段的青少年一方面迫切要求独立, 处处张扬自我, 特立独行, 表现出冲动、任性和逆反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另一方面, 他们又迫切需要和社会建立联系, 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 和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这就使得他们主动审视当前的道德标准、社会规范等规定性内容, 并自觉遵守这些规则, 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 进行自我道德调适, 以达到实现个体社会化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 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两难的道德情境时, 他们内心往往充满着矛盾, 不知如何抉择, 这就需要我们主动倾听他们的心声, 走进他们的心里, 帮助他们分析所遇到的道德困惑和两难情境, 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并采取相应的道德行为, 自然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践行主动倾听德育模式, 提升德育实效的现实路径
现代德育理论和实践, 都越来越倾向于认为青少年德育成效的关键,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德育主体间的沟通过程是否有效。在德育实践中, 一个充满爱、信任和愉悦的双向沟通过程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德育实效。因此, 践行主动倾听的德育模式, 将成为提升德育实效的现实路径, 成为当前破解青少年德育低效的一把钥匙。那么, 如何才能践行这一模式呢?
首先, 德育工作者要适时更新观念, 树立科学的德育理念。观念一变天地宽, 观念的转变将能为德育工作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应对现实的挑战提供理论上的智力支持。在德育实践中, 德育工作者要摈弃传统的不重视主体间沟通的落后观念,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终身发展、沟通为重的现代理念, 自觉修正那种从上而下的“命令式”和“灌输式”的德育模式, 发挥德育主体间沟通应有的作用, 相信在每一位青少年的心里都有一颗道德向“善”的种子, 真正地从心底里信任他们能够做自己道德发展的主人, 完全有能力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德育工作者所要做的, 恰恰是要通过注重主动倾听的双向沟通过程, 为他们天性的自然展开创设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使他们心中的那颗道德向“善”的种子生根发芽, 茁壮成长。只有这样, 德育工作者才能在思想的层面提高认识, 为践行主动倾听德育模式做好理论准备。
其次, 在德育实践中, 还要掌握和运用好主动倾听的德育沟通模式。一是要掌握好适当的“听说比”。既然是主动倾听的德育模式, 当然就要求教育者多听少说, 多倾听教育对象真实的想法和心声。比如, 我们可以提出一个道德两难问题或创设一个涉及道德判断的情境, 然后让青少年积极思考, 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换意见, 并鼓励他们自由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 教育者应该尊重青少年表达意见的热情, 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看法, 尽量少做评述, 让他们在观点碰撞中构建自己的道德认知图式, 从而有利于提升他们道德内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要把握住主体间沟通的主导性。教育者在主动倾听的青少年德育模式中, 要洞悉他们的心理特征和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 多听少说,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者要放弃主体间沟通的主导地位。从表面上看, 主动倾听的德育模式似乎只需要关注受教育者的主体表达, 教育者不用苦口婆心、长篇大论地对他们进行说教, 貌似降低了德育工作者的工作强度。然而事实恰恰相反, 这种德育模式对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整个过程中, 无论是道德两难问题的选择、道德情境的创设, 还是小组讨论的组织以及适度的点评, 教育者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必须保证活动沿着预设的方向或原则有序进行。如某个特定的主动倾听的德育沟通过程, 必须要符合预定的道德主题, 要达到引发教育者内心的道德冲突, 还要引导他们自主地做出适宜的道德判断, 体验到相应的道德情感, 最终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 而不是流于即兴聊天或道德漫谈。三是要掌握好主动倾听的沟通技巧。现实生活中, 很多人会混淆“听到” (hearing) 和“倾听” (listening) 的区别, “听到”只是我们听觉器官接受了一定刺激, 而“倾听”却需要听话者主观的参与, 对听到的声音刺激做出相应的思考和反馈的过程。因此, 在德育实践中要想运用好主动沟通, 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一是运用眼神交流。和耳朵一样, 眼睛在主动倾听时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倾听的过程中, 要以善意、鼓励和略带急切的眼神凝神对方, 传达出对其所讲述的内容很感兴趣的信息, 从而增强其表达自己的愿望和信心。二是运用适当的身体语言。如在倾听时适时地运用像“不时点点头、身体略微前倾、微笑的关注”等肯定性的评价姿态, 将对说话者起到莫大的激励和鼓舞作用。三是避免做出不专心的动作或姿态。当教育对象进行主体表达时, 要极力避免做出如“频频看表、左顾右盼、抖动身体或修理指甲”等显示你不够专心的行为或姿态, 因为这会使得表达者认为自己的表述不足以引起倾听者的兴趣和重视, 从而产生沮丧、失望, 甚至自责等不良情绪体验, 并对沟通过程本身失去信心。四是适当复述或向讲述者提问。在青少年就某个德育情境进行道德评价时, 适当地简短复述他们的观点, 或就讲述内容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 以促使他们进行更深入的道德思考, 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五是不要轻易地打断说话者。在青少年表述时, 要坚持积极地倾听, 始终做到多听少说, 尽量不要打断他们。在现实中, 很多倾听者总喜欢在讲述者还没有完整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正在短暂思考的时候插话, 猜测对方意图, 以表现自己善于沟通或是推行自己的观点, 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 引起说话者的反感, 降低他们的表达欲望, 从而导致沟通困难。
最后, 还要把主动倾听融入到青少年大德育的体系中去。要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过程中引入主动倾听的德育新模式, 在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等环境中自觉运用主动倾听的德育技巧, 形成德育合力, 齐抓共管, 共同促进青少年德育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总之, 主动倾听是一种基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注重沟通、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地位, 注重发挥其在德育过程中的能动性, 相信其道德人格的自我构建能力的新型德育模式。在德育实践中, 合理运用主动倾听的沟通技巧, 能够更好地架设起德育工作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心理桥梁, 拉近相互之间的心理距离, 从而达到“亲其师, 信其道”的德育效果;另一方面, 由于尊重了青少年的独立人格, 适应了他们日益增强的自我意识和渴求独立、表达自我的心理需求, 因此自然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成效, 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了青少年德育成效。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
学生文本解读低效原因及有效措施 篇8
一、教师层面的原因
1.教师的惯性。长期以来, 苏联赞可夫的程序教学法影响深远, 一代又一代的教师仍然从“导入新课、作者简介、时代背景、字词学习、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方面组织教学, 全然不顾学生鲜活生命的存在。即使十年课改理念也冲不散模式化的阴魂, 其依然大行其道。教师对文本解读仍然停留在自己中学时代的理解上, 如《我的叔叔于勒》只讲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看不到菲利普夫妇等小人物的辛酸。
2.教师的惰性。由于信息化的到来和教辅读物的涌入, 教师没有认真研读文本, 没有优化教学设计, 直接从网络下载课件和教案, 从教辅读物上抄写问题及答案。因为教师备课投入少, 师生间的对话就显得生涩, 交流就不会充分, 怎会以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
3.教师的功利性。由于对教师的评价以学生分数为评价标准, 教师就以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为目标选择教学内容, 全然不管学生有效解读文本等阅读能力的培养, 不顾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
二、学生层面的原因
1.没有时间解读文本。由于教师垄断了课堂, 学生只能被动听教师讲, 忙着记笔记、看课件、做练习、抄答案, 根本没有对文本解读的时间和空间。
2.没有勇气解读文本。学生完全按教师预设的问题进行讨论或回答, 一旦与教师的意见相左, 或与教学参考书答案不同, 不是受到教师的批评, 就是受到同学们的嘲笑, 哪还敢越雷池半步在大庭广众丢人现眼呢?哪还有勇气对文本进行解读呢?不如默不作声做个听话的孩子。
3.没有能力解读文本。正是教师没有给学生解读文本的机会, 没有保护好学生对文本解读的积极性、没有利用学生解读文本的错误资源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解读文本不得要领, 方法不当, 抓不住重点, 找不准问题关键。于是学生就胡言乱语, 违背了文本的价值取向, 就有了《背影》中父亲“违背交通规则”之说, 就有了《马说》中的“马”是“公马”还是“母马”之论。如此一来,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多元化解读理论在这里就变了味。
那么如何走出低效的窠臼, 使学生的文本解读更有效呢?
(一) 独占鳌头
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要确立学生文本解读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成为阅读教学中有思考、有个性、独立的生命体。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充分肯定学生对文本解读的独到见解, 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1. 倡导独立阅读。
毛泽东早就说过“要自学、靠自己学”。自学也是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六步教学法”中的重要一步。新课标倡导“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 要求教师既不越俎代庖, 以模式化的分析代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也不滥用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干扰影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新课改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就是自主学习, 也就是自学, 是第一位的, 是“合作”“探究”的基础, 只有在自己学习有困难时, 才寻求教师或学生的帮助, 与学生合作完成。不要一有问题就合作, 就讨论, 学生根本没有思考。没有了独立的思考, 人云亦云, 怎能成为有见地、有创见的高素质人才?
2. 珍视独特体验。
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可能与教师的预设不尽相同, 可能使教师处于尴尬境地, 但教师不必脸红, 也不必惊慌。面对生成的动态资源, 教师要倍加珍视, 因为这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 是学生智慧的种子。如果无视学生的问题, 仍按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 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对文本解读失去信心和勇气。下面这位教师的做法就值得称道。这位教师在讲到《渔夫的故事》故事结局是投瓶入海时, 有位学生提出不同意见, 说“课文写‘渔夫一边把胆瓶挪近岸边, 准备扔到海里去’, 那不一定扔进去”。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议论纷纷, 有的说扔进去, 有的说没有扔进去, 于是教师就因势利导, 让学生讨论并归纳出原因:结果持扔进去观点的学生认为魔鬼穷凶极恶、毫无人性、下流无耻, 应当狠狠打击, 重重惩罚, 彻底揭露, 让世人知道其丑恶面目, 对他保持高度的警惕;持没有扔进去观点的学生认为如果魔鬼体验到打击和惩罚后, 良心有所发现, 想放下屠刀, 弃恶从善, 人们也不应该拒绝其改过自新, 也应该给他重新做人的机会。实际上原故事就是没有扔进去, 只是编入教材时把结尾删去了。
3. 尊重独到见解。
学生在对文本解读时, 可能与教师、与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的解读不一致, 甚至相反, 学生只要能说出原因, 自圆其说, 就要充分肯定, 给予尊重, 不能讽刺挖苦, 甚至一棍子打死。下面这位教师的做法就值得商榷。在讲授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一文时, 有位学生提出“更定”也可以解释为“更的结束, 即早上五点”, 并表述了自己的见解, 教师却以课本注释是“指初更以后, 晚上八点左右”为由, 让学生死记, 以备考试之用。“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两千多年前的孟子都知道不唯书, 而如今我们却对学生自己的独到见解置若罔闻、视而不见, 那怎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4. 培养独创精神。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开始, 要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 问题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 都是自然生成问题情境的天然沃土, 是培养学生独创精神难得的课程资源, 教师要善于并及时捕捉和利用, 保护学生喜思好问的天性, 不使学生在课堂上沉默失语。努力让质疑进入课堂, 创设良好的质疑氛围, 激发学生质疑的热情, 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让学生在读中生疑, 问中解疑, 在质疑和解疑的过程中由学会到会学, 从而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天地。
(二) 品在读中
在文本解读的方法上, 按照新课标要求“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 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分析理解、语言品味等文本解读能力。
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教学方法, 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 也是文本解读的重要途径, 正如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说的, “读, 让学生感动, 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要以读为本, 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朗读, 让朗读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亮点。在读中理解, 在读中品味, 熟读成诵, 读出思想, 读出情感, 读出形象, 读出韵味, 读出情趣, 在读中自然而然地达到认知文字、体味词句、感受声律、品味意境、领会情感、发展语感等文本解读的目的。同时教师要明确提出朗读要求, 要加强朗读指导, 重要的是对文本内容的深入解读, 做到读品结合, 防止语文课堂上虽有朗朗读书声, 但声中无情、声中无意的现象发生。
文本解读不仅仅是解读作品, 即文章写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解读作者, 即文章是怎样写的, 是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的, 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而不是那样表达, 发现语言运用的妙处及语言背后闪动的思想灵光, 挖掘语言所蕴含的情感。这就要关注语言文字, 品味语言文字, 发现文章语言文字运用的奥秘, 探寻极精彩的独到之处。可采用“增、删、调、换”的比较方法, 引导学生细腻地品味语言, 深入到语言里面去, 培养学生对语言运用的分寸感、和谐感和情味感, 使学生产生主动探索语言运用方式的兴趣, 以提高文本解读能力和鉴赏水平。如《金色花》中的“我不告诉你, 妈妈”一句, 在“妈妈”前边加上“亲爱的”, 比较一下它的表达效果。原句中孩子那种不因为母亲的责难而感到害怕, 反而调皮起来的神态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增加了亲切感。如果加上“亲爱的”就没有这种效果了。再如《猫的故事》中“初释重负”如果改为“如释重负”怎么样?因为负担还没有完全解除, 因为还有四个孩子等着喂奶。如果用“如释重负”, 那一点负担也没有了, 猫的母爱就丧失殆尽。
(三) 悟在其后
学生通过精心地读, 细心地品, 悟出了遣词造句的规律, 悟出了谋局布篇的技巧, 悟出了文章主旨情感, 悟出了人生境界的提升。
悟是了解, 是学习。就是在文本解读中, 探寻文本准确、生动、贴切、传神的用词规律;掌握文本长短句灵活、整散句结合的句式特点;理解多种修辞手法混合运用所产生的表达效果;学习文本简洁凝练、幽默风趣等语言特征。就是在文本解读中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 梳理作者的行文脉络, 掌握过渡照应、悬念铺垫等结构特点, 学习欲扬先抑、联想想象等写作方法。
悟是领会, 是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是靠教化, 不是靠贴标签的方法实现的, 而是渗透, 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就是通过文本解读领会文本主旨、把握作者感情, 使情操得以陶冶, 灵魂得以净化, 境界得以提升, 使情感丰富起来, 态度端正起来, 品德高尚起来。那种把情感目标印在导学案上, 板书在黑板上, 打在课件上, 直接告诉的方法是不足取的, 达不到顿悟的目的。
作文讲评课低效原因及对策探究 篇9
一、作文讲评课存在的弊端
在作文训练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虽然重视了作文的指导和批改,但是忽视了作文的讲评,结果是劳而无功,使作文讲评课没有发挥它应起到的作用。目前的作文讲评课主要存在如下弊病:
(一)教师满堂灌输讲解,学生缺乏参与、思考的机会。
通常的作文讲评是“综合讲评”,即由教师对全班学生的作文由内容到写法做全面的概括讲评,分析本次习作中共同存在的优点和问题。教师始终雄居讲台,控制课堂话语权,这种讲评由教师唱主角,完全忽略学生的主体性,也无视学生的感受与想法。即使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往往也是无动于衷,有的心不在焉甚至打瞌睡,这就是教师们常抱怨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收效甚微的现象。
(二)讲评只关注少数学生,没有面对全体学生。
首先,很多教师在讲评作文时往往只注意抓个别同学作文中存在的个性问题,如字数不足、写错别字等,却没能把多数学生作文中的缺点、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概括出来。没有抓住共性的问题,不能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共鸣;只抓个别问题,以偏概全,一叶障目,导致讲评失误。
其次,关注少数尖子,忽略普通层次的学生。每个班总有几个学生每次作文都写得挺好,于是很多教师无意中把焦点一味集中在某几个“尖子”学生身上,被表扬的总是那几个,多数“普通”学生就被忽略了。尤其是平时作文基础不好的学生,本来写出一篇作文就挺困难,交上去后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但是往往得到的是不如意的分数和简略的公式化的评语,写作的动力就大受打击了。
(三)讲评时根据评分表,追求面面俱到,没有突出重点。
一篇作文可以讲评的内容很多,如立意是否切题、选材是否恰当、中心是否突出等。假如抓住细枝末节的问题,什么都讲,什么都评,势必达不到效果。因此每次作文讲评时,应针对习作训练的要点,抓准这次作文中全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每次讲评只抓住一两个具体问题重锤敲打,使学生在教师的“重锤”敲打中震惊起来,使得每次讲评都能一评一得。
(四)要求苛刻,专挑学生毛病,严重压制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由于教师的阅历及知识的积累都在学生之上,因此在评价学生的习作时,很多教师还不习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欣赏习作,而那些略显稚嫩的文笔在眼光挑剔的教师眼中就暴露出许多缺点。有的教师在总结学生作文时,大谈特谈的都是学生作文中暴露出来的似乎无穷无尽的问题、毛病,甚至略带嘲讽地指责学生水平低、能力差;过分地求全责备,造成讲评课死气沉沉,学生闷闷不乐,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对作文望而生畏,进而影响作文讲评课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作文讲评课效率的方法
针对作文讲评课主要存在的弊病,我尝试采用如下方法提高作文讲评课的效率,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作文讲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
在作文讲评课中,教师的“一言堂”收效不大。那么,何不尝试着把作文讲评课堂变成“茶馆”,把教师的“讲台”变成学生的“论坛”,把讲评课上成点评课、甚至辩论课,师生多些互动,让学生在其他同学的建议中更易于悟出自己作文的得失之理呢?
这种讲评方式适用于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自评作文能力的学生。学生的自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具体做法是首先下发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对照表中的要求,详细地给学生解释各个等级的具体要求,然后印发不同等级的文章,让学生明白分数是怎样得出的,这样学生就有了初步评判作文的能力。
在头几次作文训练时,同学们在交上作文前,都先自己给自己的作文打分,并写上评语。我看了以后,给他们打分,再写些相应的评语。训练了几次,我发现同学们对文章的评价比较客观了,也更准确地发现问题了。这时我们可以开始充分发挥学生在讲评作文中的主体作用。
把全班学生按日常习作中能力的强弱分为六人的评改小组,并选举写作较好的学生为小组长。在批改作文前,教师要先把此次作文训练的重点讲清楚,这个重点就是评价作文的依据。然后各组交换着批改作文,并做好记录。作文讲评课时,组员之一在课堂上做简洁的发言并谈谈自己小组归纳的主要优缺点。鉴于时间关系,各组的发言可以采用轮流的方式。同时有选择性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宣读自己的习作,请其他同学予以评议,多听听学生们的意见,然后我再予以点评、小结。这样就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表现自我、展示自我、交互学习的环境,这比由教师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讲、学生们鸦雀无声地听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在学生自主参与的评价过程中,个体的积极参与影响了群体,群体的表现又影响了个体。这样的课堂是开放的、热烈的,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明辨了优劣与得失,学到了自己所没有掌握的写作手法,并张扬了个性,品尝到了成功的愉悦。
(二)讲评时要抓住共性问题,关注到各个层次的学生。
如何发现学生的共性问题呢?
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教师要随时记下学生作文的有关情况:主要优缺点、典型例子等,教师应当手勤、脑勤,随时记录,这样就能了解学生作文的普遍问题,作好讲评的资料预备,使作文讲评能有的放矢地施教。
例如:作文题为“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学生都能抓住写作的对象是“感动”,于是在文章里写了很多感动:父母为自己无偿付出的感动,同学在自己生病时背自己上医院的感动,汶川大地震那些抗震救灾的英勇的人带来的感动,北京奥运会志愿者为奥运放弃很多个人利益带来的感动……内容丰富但中心不集中。我在讲评此次作文时抓住这个共性问题,提出两个问题让同学们思考:一是你文章中写到的“感动”是“一种”吗?二是这个“感动”是不是让“我们”感动,还是只是你自己很感动?同学们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发现了这类作文题存在的问题。假如没有总结学生的作文,问题没有经过筛选,没有一定的代表性,讲评时就有可能挂一漏万,失之偏颇。
同时,教师在讲评时还应留意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用不同的评价尺度,尤其是平时作文基础不好的学生,要善于挖掘其作文的闪光点,哪怕是点滴的进步:一个片段、一个句子、一个题目、一个词语用得较好,教师也要从鼓励的角度出发当众加以表扬和评点。尤其是一些能显示学生个性的文字,例如尽管选材不很恰当,但有自己的独特观点;谴词造句不很正确,但有些文句有点新意,教师要及时指出这种独到的地方,点明个人的特点,使他们增强自信心,提高写作的爱好。对于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在鼓励之后也要提出适当的希望,使他们知道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三)讲评时要抓住此次作文训练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要有针对性地总结和突破。
我们每次作文皆有目的、有组织、有侧重,或审题,或立意,或结构,或语言表达,或表现手法,或写人记事,或论证方法,那么,我们的这次作文讲评就应有针对性地对某个方面多下功夫,多注意发现这方面的成功和创新处。鼓励的重点,指正的重点也应以它为主。
例如给材料作文,我们的训练重点是审题,讲评时指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句子来立意;而命题作文,训练的重点是选材,讲评时我们根据题目的提示,指导学生如何联想到最恰当的例子。
当然,我们要注意知识的渐变性,不能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否则学生会厌倦。例如审题能力的训练,高一重点训练命题作文,但每次内容不一,以词命题、以词组命题、以句子命题等;高二重点训练供料作文审题能力,供料作文又可分单元进行,如分为文字材料和图画材料,亦可分为单则材料和多则材料等;高三可以进行综合训练,查漏补缺。经过这样一次一个内容的点的积累,再组成作文整体能力、整体水平的面。
(四)讲评时忌责备过多,应注重鼓励。
心理学告诉我们,成功会给人以快感,可以增强成功者的自信心和再次成功的勇气,能克服自卑心理;创新能给人以新奇感,一旦创新成功,更能激发起创新者的创造欲望。对创新者和成功者的尝试和努力加以肯定和鼓励,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赏成功的欢乐,学生也不会因努力、花了心血无所获而心灰意冷,丧失进取心。
首先,写作文批语不要用居高临下的说教的语气,应尽可能多地运用启发式的口吻与学生探讨。教师的作文评语要多给些鼓励性的语言,要由衷地为学生的点滴优点“喝彩”,让学生从中受到激励,让学生从教师的片言只语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莫大鼓励。
其次,每节讲评课一开始,我就将全班成功的、进步的、创新的经验归纳成系列,并且每点之后都列上对应的学生姓名,再宣读出来,使成功者都沉浸在成功后的欢乐中,其他学生也发出由衷的赞叹声。当然,这些内容的选择应以作文水平处于两头的学生为主,以两头促中间,全班的整体水平就会全面提高。
浅析组织招聘低效的原因及对策 篇10
招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础, 对之后组织各项工作能否顺利高效地进行是一个重要的人力保障。而有效招聘是组织根据自身需要和人才素质, 对众多的求职者进行甄别, 利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优化招聘活动的过程, 合理配置该过程中的各要素, 提高招聘的效率和水平, 从而最大限度实现招聘目标。
尽管目前对成功招聘的考量标准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 但普遍意义上组织会以下列标准来评估招聘是否有效, 即招聘成本、所招聘员工质量及其入职后的离职率。一个有效的招聘会给组织带来低的招聘成本、合格的候选人及低的员工流失率。这三个方面是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2 招聘低效的原因分析
2.1 招聘方在计划、组织工作上的欠缺
2.1.1 招聘指导思想不正确
很多组织在招聘时本着“最优”而非“最适”的原则, 故意提高招聘门槛。招聘方基于“学历越高越实用”的思维定式, 把招聘条件高作为对组织提高身份、美化形象的手段。如要求应聘者具备高学历和高技能的企业, 实际岗位却是简单的重复性工作。这一方面造成人才高消费, 另一方面又使得许多组织人才缺乏。另外, 从人力成本的角度讲, 雇佣高学历者也势必要提供高的薪酬水平。综上, 基于上述招聘思想的招聘易造成所招员工不能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同时增加人力成本和新员工的流失风险。
2.1.2 缺乏必要的招聘规划
招聘之初组织没有基于组织所面对的环境进行招聘规划而造成招聘低效。
外部环境方面。组织没有对招聘时的情况和前提清楚考虑。如在校园招聘会上有企业打出要求应聘者具有几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要求。再如在当前经济情况不明朗的情况下, 很多外资企业因所受到的冲击而削减了招聘力度, 招聘部门若仍采取原有的选材标准势必会造成由于候选人过多而增大筛选成本的情况。内部环境方面。招聘部门没有清晰的掌握和评估组织的人力资源状况及需求, 从而难以拟定招聘的具体方案。
2.1.3 招聘人员选择不当
招聘实施过程中, 应聘者直接接触的是招聘人员而非组织本身, 他们会根据招聘人员的表现来推断该组织的情况, 进而决定是否供职。另外, 招聘人员掌控着招聘活动的运行, 其素质直接影响着整个招聘的水平。但实践中这点往往被忽视。以某大型国企为例, 他们的面试团队由该企业的领导及党政班子成员组成。尽管直管主管介入招聘是目前较流行且大力推行的做法, 但非专业招聘人员是以补充而非主力的形式出现。而这种非专业人员为主的招聘团队很容易出现面试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错误, 使得招聘结果出现偏差和失误。
2.2 招聘方与求职者间信息不对称
上世纪70年代, 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迈克·斯宾塞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奠定了关于市场经济的非对称信息理论的基础。他们认为, 就劳动力市场而言, 应聘者和招聘者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假设招聘双方都拥有各自的完全信息, 那么二者就能形成各自的最优选择, 即达到“一般均衡”和“帕累托最优”, 不同实力的组织招聘到不同实力的员工。而实际中, 有的应聘者为获得工作, 会伪造证书、文凭甚至一些工作业绩来证明自己的优秀;有的组织则倾向于谈论单位的积极因素, 粉饰不吸引人的现实来增强吸引力。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造成了双方的盲目行为。
以校园招聘为例, 有调查显示:目前毕业生应聘时普遍关心的信息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效获得的, 且获取方式极为有限。近93%的被访者是通过网络, 而在招聘前参加过介绍会的仅为40.8%。校园招聘会常是几百家企业同时招聘, 应聘者很难事先对所有企业做好准备, 大多数的毕业生是现场盲目应聘。同样对企业而言, 校园招聘会过程简单、针对性不强。即使是有专场宣讲会的企业, 面对过于集中的招聘时间和高密集度的应聘学生, 企业也无法保证做出正确决策。招聘人员只能通过应聘者的简历、谈吐等进行判断。但这样的往往基于表象, 与真实状况常存在偏差。
信息不对称通常会使得招聘陷入过分依赖面试的误区。一是应聘者在事前通过多种途径获得面试建议与秘诀, 准备好一些经典面试题的“标准答案”, 使得面试中这些问题失去意义;二是招聘人员易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而增大决策风险;三是有的应聘者为掩饰不足而尽力给招聘者一些社会普遍接受而与职位不相关的回答。
2.3 组织文化未引起足够重视
组织文化是组织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运作理念、管理方式及规章制度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总和。它通常会影响到组织利益相关者的努力程度及对组织的认同程度。
自身价值观能够与组织文化相适应的应聘者在进入新的工作环境中后会很快进入组织的运行状态, 接受新组织的管理模式、人际氛围, 快速将自己定位。相反, 不认同组织文化的应聘者则需要做出很大的调整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工作。长远上看, 这种适应行为及结果是脆弱且低效的, 特别当员工做出痛苦的改变才能适应时, 其对组织的认可度和在组织中的发展后劲都会降低。这给组织的稳定和员工的发展均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3 提高招聘有效性的对策
3.1 做好工作分析, 制定招聘规划
工作分析指定义职务和履行职务的必要行为的评价工作, 它使得组织得到各职位的职位说明书, 从而获得与工作相关的信息, 进而明确各岗位的职务概况、责任范围及工作要求、任职资格等要素, 力求为缺员岗位选择出适合人选。科学的工作分析为招聘工作提供了拟招聘岗位的必要性分析和明确的招聘标准与任职资格, 确保了招聘的标准, 减少了主观影响。在此基础上, 做好招聘前的调研、分析和判断工作。根据人力资源规划的需求、工作说明书的具体要求, 及用人部门的发展需要, 对招聘的岗位、数量等作出详细的计划, 使招聘有章可循。
3.2 提高招聘团队的素质
3.2.1 合理安排招聘团队
人才需求日益专业化和复合化对招聘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招聘团队应以人力资源部门人员为主, 附之以熟悉招聘岗位的专业人员和其它相关人员, 合理分工, 明确职责。人员搭配组合上, 个人魅力、知识能力和年龄层次等都应作为考虑因素以使团队合作更加顺畅。
用人部门应密切参与招聘过程, 因为他们最清楚需要什么样的人, 且新员工的水平直接关系到该部门的工作水平。如在英特尔和比亚迪等企业中, 部门主管是决定应聘者是否被录用的重要因素, 这保证了在今后工作中合作的顺畅, 提高组织的运转水平。
3.2.2 严格选拔和培训招聘人员
称职的招聘者需要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和职业修养。前者指言谈得体, 并能够做到诚实、热情、公正, 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而职业修养则表现为较好的表达、观察及沟通, 掌握专业知识、面试甄选技巧, 并对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有所涉猎, 同时对组织结构、相关产品技术及工作流程、所招聘职位情况有充分的了解。此外, 还应充分考虑组织文化的作用, 使用认同和理解组织文化的招聘人员。
人员确定后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首先是在形象、招聘技能、招聘职位的专业等相关知识上的培训, 提高其综合能力;其次要规范招聘人员的言谈举止, 提高其办事效率。
3.2.3 重视对候选人的背景调查
背景调查是通过求职者提供的证明人或从他以前的工作单位那里搜集的信息来核实求职者的个人资料, 是一种能直接证明求职者情况的有效方法。由于招聘信息不对称, 求职者在提供给招聘方的信息中很有可能有意避免对自己不利的信息, 若不对候选人 (特别是如财务等关键岗位的候选人) 的背景进行调查, 那么入职后可能因上一雇主或候选人本身的问题而牵涉进如法律、政治等方面的问题。通过背景调查, 组织在证实求职者相关信息的同时还防止录用到一些忠诚度不高的人员, 降低了用人风险。
背景调查包括基本信息审查和经历审查两部分。基本审查了解候选人基本信息的真实性, 也从侧面了解其诚实性;经历审查是对其在本行业、本专业、本岗位的经历的审查, 尤其是前一个供职单位的经历审查。在这个过程中, 重点应放在与未来工作有关的信息上, 多渠道验证, 同时注意避免侵犯应聘者的隐私。
3.2.4 重视组织文化的地位
首先, 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在校园中设立冠名的奖学金、赞助公益活动、建立企业在高校中的精英俱乐部等都很好地达到了这个目的。
其次, 选择与组织文化相适应的应聘者。德斯勒说:“那些员工有较强献身精神的公司都很明白, 培养员工献身精神的工作不是在员工被雇佣之后才开始的, 而是在他们被雇员那个之前就开始了。因此, 具有高度献身精神的企业通常从一开始就执行‘以价值观为基础雇佣’的策略。”招聘过程中根据本组织的文化推断合适的人需要具备哪些素质、特性, 然后以此为指导来考虑应聘者是否能与企业很好地融合。在英特尔, 聘人的首要条件就是客户第一, 自律, 质量, 创新, 工作开心, 看重结果。招聘过程中, 招聘人员会在首次面试的时候就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将公司的企业文化、用人风格等与求职者进行沟通, 并通过交谈及测试来考量应聘者是否具备这些特点, 进而决定是否进行下一轮的面试。
最后, 营造人性化的组织文化氛围留住人才。高的离职率也是招聘低效的一种体现。有调查表明, 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是感觉单位没有给他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 他们的需求得不到基本满足。因此, 用人单位应该设法增强员工凝聚力和忠诚度, 最大限度地留住人才。
3.2.5 对招聘结果进行评估
首先, 对招聘的成本效益进行评估。招聘之初制定招聘预算, 在招聘工作结束后对实际产生的成本进行核算, 使招聘人员清楚地知道费用的支出情况, 利于降低今后的招聘费用。
其次, 对所录用的人员的数量与质量进行评估。对新员工的工作绩效、行为、实际能力、工作潜力的评估, 既有利于招聘方法的改进, 又对员工培训、绩效评估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最后, 还应该对招聘方法的信度与效度评估, 对其正确性与有效性进行检验, 进而改进招聘方法。
参考文献
[1] (美)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七版) , 1997.
[2]朱军, 童夏雨, 旷开源.招聘有效性研究[J].企业经济, 2006, (7) :77~79.
[3]朱彦冰.建立有效企业校园招聘制度研究[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7, (12) :97~99.
[4]陈思颖.A外资公司提高人才招聘有效性实践研究[D].2007.
[5]冯红霞.提升企业招聘质量的途径[J].科技信息, 2007, (7) :236~237.
[6]刘卫华, 吕全国, 章晋明.提高人才招聘有效性的综合途径[J].科技创业, 2006, (8) :135~136.
[7]李璐寰.企业提高人员招聘有效性的对策——以苏州某制药企业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 2007, (12) :21~24.
[8]孙武.招聘的最后一关—背景调查[J].人力资源, 2005, (6) :34~35.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低效的原因探析 篇11
一、自主阅读不自主
从建构主义特别是人本主义的观念看,学生在阅读中应该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这已为“课标”所充分肯定,也为语文教师所认同。但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学生更不会提出异议。
形形式式的学案、导学稿,其实质不是激发学生主体的阅读欲望,而是要求学生机械地理解“别人对文本的理解”。忽视学生的阅读初始化体验,忽视学生的阅读发现。最近听了高一的一节《荷塘月色》阅读鉴赏公开课,授课老师采用了导学案的形式,将文本的学习目标以及阅读、鉴赏步骤都很详细地展示在导学稿中,思路清晰,问题一环扣一环,分组讨论集中,达到了合作学习的目的,阅读目标明确,可以说是一份非常不错的导学案。但一堂课下来,我听不到学生的个人观点。不管是个人回答,还是小组展示,都是一样的答案,这些答案,随便翻翻教辅资料、学习资料,都写的很详细,以致于学生的观点和教师展示出来的观点一字不差,而老师最后评价说同学们的阅读能力不错!这样的一堂课,我想也许是当今课改下的冰山一角,改了课堂教学形式,但课堂效果却一样,这样的课改还有什么意义?这让我们不得不问,课改中提出的阅读要自主,究竟如何体现自主?
华东师范大学周彬教授强调,“学生之所以到学校来读书,尤其要到课堂中听课,目的并不是来向老师学习知识的,而是希望老师帮助他解决学习知识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高中生都有一种独立学习的愿望。不仅表现为我要学,而且表现为我能学。他们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的是老师的指导而非老师的灌输。所以真正的高效的阅读教学首先要从教师开始,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学生的阅读感受,放手让学生去读,将阅读的“老大”地位还给学生。把学生培养成阅读文本的思想的对话者、心灵的沟通者和话语的交流者。
二、阅读体验被冷落
体验是感受,是理解,是发现,是自己的心灵与文本的对话。简单而言,体验,就是要在文本里发现“人”,体悟“情”,感受“美”,领悟“理”。
但学生的这种体验被教师摒弃了,就如同上文提到的那节公开课。学生对于月下荷塘的美的感受,这本应该是文本最值得阅读、鉴赏的地方。“一个开放心灵者听到另一个开放心灵者的话语,唯有此时,真正的共同人生才会出现。”但公开课上的学生早已被导学案中的“作者不宁静之下寻找宁静美,感受荷塘之美”的思维固定,只能沿着这样的思维去思考,一旦偏离,就被看做是错误的阅读!这样的阅读,学生还会有什么体验?学生自我发现的机会被剥夺了,自我成长的机会被抑制了,又如何有主体意识呢?先学后教的创始者——江苏洋思中学原校长蔡林森说:“课上不能发现、解决问题,就是课堂教学的最大问题。”(见《人民教育》2013年第11期《“先学后教”岂要“学案”支撑》)
三、阅读时间被挤占
阅读,本身就是一个时间活儿。没有时间的保证,就谈不上阅读。
学生学习者的身份决定了阅读是要有时间来保证的。他们的基础各不相同,知识积累也不尽相同,要想在阅读中理解作者的感情,需要时间;要想真正走近作者,与之进行思想的交流,需要时间;要想在阅读过程中,收获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更得需要时间!但学生的阅读时间没有丝毫的保证。在现行教育制度下,学校的课程表一天到晚安排的满满的,有的学校一周还会安排一节阅读课,有的学校一节都没有。学生一天到晚都有写不完的作业,偶尔的偷闲看了几页课本之外的书,也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有的学校虽然图书馆庞大且藏书颇丰,但学生前去借书的寥寥无几。问及学生,学生的回答很简单,作业都做不完,哪有时间看书?
大学英语课堂费时低效的原因研究 篇12
1.1 学生课堂关注的事物在发生改变
在手机没有大范围使用之前, 学生所面对和所关注的事物是极少的。在手机大范围使用之后, 各种信息冲击着学生的精神世界, 学生所关注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学生由以前的上课精神开小差, 变成了现在的上课玩手机, 由以前的图书馆查资料学习, 变成了现在的手机百度查答案, 单词不会, 不是查实体字典, 而是变为了有道词典的一点就知道。正是因为手机功能的越来越齐全, 使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懒惰, 对于手机等高科技产品的依赖程度更深。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 对知识的渴望度在降低, 而对于知识以外的事物的关注度却在增加。由于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是枯燥的, 新鲜事物比起枯燥的知识更加的吸引学生的眼球以及注意力, 从而形成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关注度减少, 而对于新鲜事物的关注度增加。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的只是对知识的讲解, 那么课堂很容易变得死气沉沉, 课程的进度也会被拉下。教师在赶进度的时候, 学生又学不到知识, 这就造成了大学生英语课堂教学的失败, 学生没有学到应有的知识。
1.2 排斥心理严重
学生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有意排斥某种人或事物的心理称之为排斥心理。在没有学到应有的知识去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下, 很显然, 有很多的学生都会挂科。很多学生不是因为挂了科便会努力的去学习, 而是认为这样的学习很困难, 出于保护自己, 便有了排斥学习英语的心理。这样学生便产生了一种错误的思维, 认为只有排斥它, 不去碰它, 便会无事。因此变的越来越不喜欢英语课, 这对于英语课堂教学,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学生排斥英语学习, 在课堂上表现出厌学的状态, 教师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没有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课堂上就会表现出费时低效的局面。
1.3 学而无用思想
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依然重视知识的传授, 轻视能力的培养, 教学模式的单一, 缺乏改革, 教师上课只注重知识的传播和语法的讲解, 学生下课背单词, 做习题, 造成哑巴“英语现象”的产生。学生不开口说英语, 不用英语交流, 而且现实生活中除了书面英语以外很少用到口语, 加之我国并没有太多的企业涉及到外贸方面, 大部分针对的还是本国的业务, 所以学生就业之后, 用到英语的方面很少, 也就造成英语学而无用的思想。既然学而无用, 不如不学, 既然不学, 也就造成了英语教学课堂学习氛围的“死气沉沉”。现代大学英语的教学, 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是要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去联系实际, 处理好教授知识, 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课堂活跃性, 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从而做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
2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因素分析
2.1 师资力量不足
我国目前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教师大概有七万余名, 这些教师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这一系列工程的操作主体和英语改革的先锋。但他们存在知识结构单一、科研薄弱、理论素养不足等方面的问题。而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中, 大部分是青年教师, 特别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教师, 他们只是具备了英语学科的知识, 教育专业知识并不丰厚。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会长束定芳在《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中指出, 师资状况调查表明目前许多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系统的理论培训, 教学缺乏理论研究的支持。也就是说, 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教学的能力存在不足。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 造成大学英语课堂学习氛围的“费时低效”。
2.2 教学方式不当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听、说、写、译的能力, 使他们能使用英语交流信息。传统的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方法、语法翻译法重视语言知识、灌输而轻篇章结构分析、重视语法解释而轻体裁把握、重句子翻译而轻交际能力培养。结果导致学生对篇章结构一窍不通, 文体知识一无所知, 所学知识没有联系, 从而形成一叶障目, 不见森林的现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从单纯的词汇和句子中走出来, 从宏观角度去分析文章的内容、体裁、结构, 培养学生对语篇的分析、综合和对逻辑思考能力, 使这无疑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阅读能力的一个可靠保证和主要手顿弃之不用, 而且在英语写作方面, 也使得学生不知所措。错误的教学方式, 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形成有效联系的学习, 学生学习的知识形不成自己的系统, 导致学生学习到的英语知识支离破碎, 学生需要运用到所学知识时运用不到位或者运用不上, 从而使得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
3 大学课堂管理的漏洞
3.1 课堂“点名”反作用大
大多数高校在对于学生的管理方面, 都有“点名”这一管理方式。高校通过“点名”这一管理方式, 既考察教师的教学成绩, 又兼顾到学生的到课率。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 令学生对英语课堂特别反感。在高校师资力量良莠不齐的情况下, 学生对老师的教课效果格外的关心, 通常一节教课效果优秀的课程, 学生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在教师的身上。但一节教课效果差的课程, 学生的关注点就会发生转移。然而, 对于学生来说, 每节课程都要去听讲, 学生会产生厌倦的心理。又因为课堂的“点名”的管理模式, 学生会感到更加的反感, 产生反作用。在这种反作用的影响之下, 对于课程的学习是不利的。
3.2 不良思想充斥校园
改革开放以来, 不良思想开始在校园里传播, 尤其近几年来更加的流行。学生缺少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大量的不良思想充斥着学生的思想, 这种思想传播使得学生在高中时代所形成的观念发生动摇。这些不良思想的传播以社会中功利主义思想、自由散漫思想以及不劳而获思想在高校的传播危害中最大。这些不良思想的传播使得学生失去脚踏实地学习的思想, 总想利用各种途径来获得考试的通过和学位证、毕业证的获得。这些思想的传播, 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心态。学生学习心态的改变, 直接影响到学校教授课程的质量, 学生学不进去, 教师教授课程困难加大, 也是当今大学教学费时低效的原因之一。这种思想传播的危害对于英语教学来说, 危害更大, 影响学生个体特质的发展, 在对102名英语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和情商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发现, 学习者的语言、文化和情感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 应将个性特质纳入语言教学的各方面研究中。
4 结束语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费时低效问题的研究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 都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 高校英语教学费时低效问题要继续深入开展, 广泛研究。通过对师资问题、学生心态以及研究高校的管理模式, 各种社会思想的探究和校园思想环境的维护, 切实推动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的发展。
摘要:时代在改变, 各种事物也在改变, 然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却没有发生太多的变化, 不仅停留在老师一味的灌输, 学生一味学的阶段, 而且还出现老师用抄写的形式来教学的倒退现象。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不能够让学生产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反而降低了学生甚至是浇灭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从而形成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现象, 这种现象是不利于英语课堂教学的。本文通过对英语课堂教学费时低效的原因研究, 反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关键词:大学英语,语言教育,低效
参考文献
[1]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束定芳.当代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重要趋势[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5.
[3]郑大湖, 戴炜华.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J].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3 (1) :54-61.
[4]刘启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