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工业建筑

2024-10-25

体验工业建筑(精选11篇)

体验工业建筑 篇1

柯布西耶坚持建筑应与科技紧密联合在一起, 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建筑技术、材料、结构、设计等。如今科技的发展已经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迅速向前推进, 当然建筑业也受到了波及。对于日趋饱和的国外建筑市场, 国外建筑师已经不仅仅止步于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 而是利用各种途径寻求更大更广的设计空间。他们利用科技的力量:突破结构力学的极限如中国中央电视台新址顶部交接点的接合;建筑高度的不断攀升如迪拜摩天楼的诞生;解构建筑的出现使建筑形式向不定向的方向发展如盖里的古根海姆美术馆又如扎哈·哈迪德的广州歌剧院方案等等, 无不体现了建筑发展的无限空间。

库哈斯曾经在一次访谈中说过, “建筑是力量与无力的结合, 一种矛盾的混合体”。在经济发展的刺激下, 矛盾更加突出。

当代人追求自由解放的欲望越来越强烈, 对于建筑形式而言, 越发的不可控制, 离经叛道。建筑不再仅仅是规矩的盒子就能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以及心理需求了。他们需要释放, 需要体验不一般的感受。在这里, 我试图通过对建筑曲线的形式所形成的空间感受进行简单探索, 希望对以后的建筑设计有一定的参考和启发价值。

一、建筑曲线

曲线, 是建筑表达的一种美的感官享受。是墙体的一种配置方式。对建筑空间的创造能形成较为灵活的效果, 不规则的空间感受为人们带来不可预测的体验。这种曲线形的建筑形体既可表现一种柔美的建筑气质, 更能通过简单犀利的手法, 表现出柔中带刚的中性美。也许随着时尚艺术界中性美的流行, 建筑界也受到影响, 一座建筑中既能体现其坚挺刚劲的刚性魅力, 又能存在着变幻莫测的阴柔之美, 莫不失为一座有特色的建筑。曲线形态是自然界普遍形态的折射, 是自然界中最为常见的形态。人类对曲线具有一种天生的喜爱, 一项统计结果显示, 在没有任何暗示的情况下, 80%以上的人随手画出的线条是曲线。由于曲线本身所具有的柔和性、自然性、复杂性和力动性, 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人们对人性化的追求。在科学技术、经济条件、结构条件等不能满足曲线建筑的创作设计时, 这种形式还不能广泛的发展, 时至今日, 建筑的形态与结构不再成为束缚限制, 因此在建筑创作中大量使用曲线也就不足为奇了。

就曲线而言, 它天生具有柔软、复杂、多变的特点, 具有动态的表情, 是最容易产生动态效果的构成元素之一。一条曲线, 在我们的视觉中, 总是觉得它是由直线被压缩变形后所形成的, 看上去充满着一种要恢复到直线状态的趋势, 蕴藏着向外扩张的“倾向性张力”。正是曲线本身的这种内在无形的“倾向性张力”激发了它的动势, 从而使曲线具有了生命的特征。

将曲线应用在建筑造型中, 能够增强建筑的动感, 使建筑的表情富于生命力。某些以曲线为母体的建筑造型, 通过大面积曲面体块的反复再现和穿插组合, 形体在三个维度上发生着连续的变化, 没有明确的结构对位关系, 表现出强烈的动感和不确定性。这种建筑形象与人们传统感觉意识相脱离, 使人们在心里产生了一种抵抗旋转、趋于稳定的“心理力”。这种“心理力”反过来作用在建筑上, 加强了它自由奔放、旋转升腾的气势, 使建筑的整体形象富有生长感和运动性, 以一种动态的平衡展现了生命的力动与律动之美。

二、建筑体验举例

1、Serpentine Pavilion 2009

SANAA所设计的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如图1) , 以柔美的曲线形屋顶面划分了一片具有功能效应的建筑领域。它希望能够建造“garden within a garden”, 没有墙的划分与束缚, 与周围环境融合一体的公共空间。平面形制自由, 它穿越公园的路径、夹存与大树之间、延伸犹如流体一样自由顺畅 (如图2、3) 。屋顶镜面材质的使用更是丰富了屋顶空间, 当屋顶倾斜, 屋顶和吊顶均可以反射周围的树木、草地和天空。建筑所呈现的静谧优雅是妹岛一贯的建筑风格, 带有中性之美。建筑师运用了多种曲线:为了顺应周围的道路关系并缓和建筑与拥挤的基地环境之间的紧张感, 建筑布局采用了一段不连续的圆弧线。弧线断开的部分作为入口广场, 形成建筑与城市之间的良好过度, 并且减轻了大尺度曲线带给人的紧张心理。同时, 时断时续的曲线还在一定程度加强了建筑的运动趋向。在整个建筑创作中, 曲线的各方面特性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各种曲线形式组织有序、流畅、舒展, 配合以先进的结构技术和材料, 使之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感, 表现出强烈的动势和速度感, 完整的表达了人们心目中的“运动情节”。屋顶下面划分的空间用于咖啡和商业用途, 这里会有很多形式的宴会召开, 如文娱演出、座谈会议、电影展示等等。这些可爱的“兔子椅子”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为简洁的建筑形式增添了多彩丰富的内容 (如图4) 。

2、Danish pavilion at shanghai expo2010

Danish pavilion at shanghai expo2010作为展览建筑, BIG将观赏路线设计为曲线路线, 这样可以形成连续性展览, 可以参照赖特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利用博览会提供的自行车, 可以自由参观丹麦展馆。外部的围合墙体可以展现丹麦的文化意象, 内部的展示墙则通过丹麦著名文化遗产体现其文化底蕴。这种曲线形的设计方式, 简单而统一, 外墙面的处理更是体现科技的力量。BIG的建筑更倾向于对于建筑体块的错位扭曲, 重新叠加在一起, 这或多或少得益于库哈斯的影响 (如图5) 。

3、Cairo Expo City

还有扎哈设计的Cairo Expo City, 同样是女性建筑师, 相较于妹岛的含蓄, 扎哈的建筑风格更是豪放而富有激情, 同样是曲线的应用, 扎哈更加大胆。下笔有力肯定, 柔中带刚, 也表现出中性之美。扎哈是一位对于建筑和城市设计有着狂热激情的建筑设计师。她的建筑作品总是带给人们全新的概念, 她从各个关乎设计的领域摄取灵感, 从城市规划到产品设计、室内设计和家具设计。无论以何种方式, 她的作品总是给人以激情、动力, 让人们兴奋起来。这无非是建筑设计所要传达给使用者以及观赏者的心灵感受 (如图6) 。

“开罗博览城”位于主城区和机场之间。项目包括45万平米的会议和展览区, 两座办公大楼 (31楼和33楼) , 以及一个购物中心。“作为展览空间要求最大程度的灵活性, 我们希望确保所有的公共场所和开罗博览城与埃及周围景观相互呼应。沿着该地区巨大的河流, 最特别是尼罗河, 这将会是一个震撼的建筑——流淌于河流和土地之间, 延伸到邻近建筑物和周边环境中。在开罗博览城设计中, 我们在建筑中努力捕捉文化融合性和文脉流动性。”这是一段扎哈·哈迪德对于开罗博览城的设计想法。可以看出她极力的希望通过这个建筑将当地的文化融合到建筑设计中, 更好的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

三、感悟

对于当今的建筑创作, 平面与立面的倾斜, 交错, 扭曲, 不规则形体的大胆使用, 都离不开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没有艺术思维领域的影响, 没有软件工具的辅助, 没有结构技术的支撑, 没有材料的科技创新, 等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建筑的发展不会这么富有朝气。曲线在建筑内的应用不是刚刚兴起, 但是发展到今天可以进行一些总结, 主要表现为:

1、平面的不规则化 (自由平面) 平面的设计更为灵活、不规则, 不再是横平竖直的矩形画框, 而是通过计算机软件的模拟与辅助, 创作出任意你想要以及“始料不及”的建筑效果。如弗兰克·盖里的古根海姆博物馆。

2、墙面的曲线化 (倾斜、切割、插入) 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建筑形式, 是再平常不过的一种建筑景观。一幢建筑能够为人们使用是离不开墙的庇护, 就像最初所接触到的墙作为建筑的围护结构被设计者所重视。在人们传统的思维模式中, 墙是竖直的, 与呆板机械的直线墙相比, 曲线更能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位于北京望京的中央美院找来了日本大师矶崎新设计新美术馆, 美术馆的外观少了“wow”元素, 但不失为一栋看得令人舒服的建筑, 外墙一片片的深灰石片, 流畅的铺排成鱼鳞一样的效果, 错落有致的内部空间, 也设有咖啡馆等。这种大量公共空间的设置是对新型教育模式的阐述, 不但对公众开放, 甚至欢迎公众来参与, 大大加强了学生与外界的接触机会, 不会只困在象牙塔里寻找出路 (如图7) 。

3、体块的模数化 (扭曲、叠加) 建筑体块的穿插整合不规则化, 扭曲、解构、渗透等等方法将建筑构图重新排列, 产生惊奇的空间效果。

4、幕墙的技术更新 (三角、六边) 科学技术的更新速度是惊人的, 它以意想不到的广阔视野发展。建筑幕墙技术也带来了新的科技成果, 三角、六边幕墙的应用。新加坡早在1991年邀请了已故英国建筑师James Stirling设计了淡马锡理工学院, 英国人标新立异的建筑风格成为当时的话题之作。

5、柯布的新建筑五点的重新解读 (自由平面, 自由立面, 屋顶花园, 底层架空, 横向长窗) 柯布西耶提出新建筑五点距今已将近一个世纪了, 但人们对于这个理论的应用解读还在持续中, 对于这个理论的衍生也多种多样。无论是后现代对于现代主义的颠覆, 还是解构建筑的千姿百态都受到了历史理论的影响, 它的重要影响和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四、总结

其实曲线的特性和人的需求都是非常复杂的, 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是严格的一一对应。建筑曲线能够体现对人的关怀不是人们随意创作出来的, 也不是只要建筑师在创作中应用了曲线就能够实现空间多样性、实现人性化。建筑曲线人性化的生成根植于对曲线自身特性与人类本性之间密切关系的深层理解上, 它是在建筑师综合分析和把握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总的来说, 建筑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恰当谨慎的选择曲线、精心的组织与之配合的元素, 并在建筑创作中综合地调动它们的各方面特性以契合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从而达到人与建筑和谐共处、情感交融, 使建筑作品更富人性化。

参考文献

[1][英]E-H-贡布里希.秩序感.范景中, 杨思梁, 徐一维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美]弗兰西斯-D-K-钦.建筑:造型、空间与秩序.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李毓佩.奇妙的曲线.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 1995.

[4]诺伯格, 舒尔兹.存在-空间, 建筑.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体验工业建筑 篇2

实践主题: 西安建筑体验报告

社会实践任务: 通过对西安城市或是农村中的各类建筑进行实地参观,并进行考察测绘和研究分析, 使得初学建筑者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建筑的功能,技术,艺术三要素之间的关系.能够对建筑传达的语言有自己的主观认识,培养一定的专业眼光,提高专业素养.实践报告正文:

一 活动背景

作为刚接触建筑专业的大一新生,我们正如一张白纸急需有人填写,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入门,专业课老师提倡我们利用自己的假期去到各个不同的地方参观一下不同类型的建筑,增长阅历,培养兴趣.于是我们的建筑体验就在这样的实践课程下启程了.二 活动计划

根据我们班的人数,我们总共分成了六个小组,分头行动.因为我们同在曾经是十三朝古都的古城西安,在老师的提议下我们的体验对象定为古建.我们组成员有五位,花了几个周末的时间,分别参观了西安市钟鼓楼,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西安市大雁塔,以及曲江会展中心.参观的同时我们又分成了几部分,分别负责测量,写生还有摄影等.经过了几个星期的调研,我们整合出了我们的体验成果-1-

和心得,将其做成小册以作纪念.并给班里其他同学以及老师做了报告,进行学术上的探讨.三 活动内容

经过大家的共同商讨,我们小组五名成员利用了两个星期的周末,将体验对象按照地理位置分成两大块分别进行考察.我们带着自己的速写本,相机,卷尺还有我们那颗求知好奇的心开始了我们体验之旅.西安钟鼓楼篇

西安作为人类史上十三朝的古都,历史悠久,风韵犹存.古建自然是它文化长河里的一个特色所在.通过查阅,我们了解到位于西安古都中心的鼓楼和钟楼相距仅半里,互相辉映,为古城增色。西安鼓楼是目前中国存在的最大的鼓楼,位于西安城内西大街北院门的南端,东与钟楼相望。楼上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 曾先后两次重修, 南北屋檐下分别悬挂着两块匾额,南为“文武盛地”,北为“声闻于天”.课上有学过有关古建的屋顶形式,所以能够判断出鼓楼的屋顶是重檐式歇山.基座呈长方形,分上下两层,下层辟有几道拱形洞门,以供行人车辆出入.重檐歇山式的屋顶外檐斗拱处均有彩绘,这使得鼓楼本身层次更为分明.西安钟楼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之一。它位于西安城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古城西安的标志建筑,被誉为“古城明珠”。钟楼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四角攒尖木结构建筑,基座为正方形.用青砖、白灰砌筑而成,四面正中各有拱形门洞,与四条大街相互贯穿。楼分两层,基座上面是四面空透的圆柱回廊.由于条件制约,我们没有上到钟鼓楼的二层区域,没能感知楼内的空间分配.居于西安市区中心的鼓楼自然成了交通枢纽,楼底已经被后人开辟成各大商场,以供行人驻足观赏.整个建筑通体彩绘,雕工精细,保留了明代独有的建筑风格.我们游走在高大的柱廊间,用相机记录这一切,很难想象这么庞大的一个古建如今穿梭着来来往往的现代人群.在钟楼和鼓楼之间,开辟为钟鼓楼广场,绿草红花点缀其间,造型独特的声光喷泉不时变换,是古城人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大雁塔篇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始建于公元652年, 据说是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层砖塔。塔身总共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可俯视西安古城。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 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与之呼应的是南北广场,南广场与大唐芙蓉园相通,其间开辟成一条商业街,人流量颇多.而北面则是值得一看的文化广场,在这里有号称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音乐喷泉.每到中午的12点下午的六点,偌大的雁塔区就会在音乐声中为大家呈上一场视觉盛宴.在这里不仅能够感受历史的沧桑,更能享受来自人类文明的震撼.我们几个沿着雁塔走了一圈,发现无论从哪个角

度来看,塔身都有一个恰如其分的比例.不禁惊叹设计者的良苦用心.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篇

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展路1号,于200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配备了酒店、商务写字楼、餐饮、康体及体验中心,构成了如今的西安会展经济示范园区。中心内分布有A.B两馆,馆前有占地八万平方米的露天广场,可供行人休闲娱乐.入口处有一巨型电子屏幕,可以显示最新的商业消息.中心内两大展馆都是采取了大跨度的框架结构,外墙通体都是玻璃幕墙.主馆屋顶采用了钢架穹顶,呈现出飞鸟的状态,使得大体量的建筑有了轻盈的感觉.虽然没能进去,但仅仅是在广场内的一次游览,却已经能让会展中心的恢弘大气展露的一望无疑.通过我们亲力亲为的采集照片,测量数据,我们组员分工合作,将我们收集的信息整理成了一份体验小册并制作PPT,课上跟大家分享了我们此次建筑体验的收获.四 活动总结

通过对西安著名景点的实地考察,我们着实体会到了很多课堂上没法感受的东西.走近了才发现,西安钟鼓楼坎坷悠久的历史让它在我们心里又多了几分威严;大雁塔古老的塔身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南北广场的空旷,音乐喷泉的壮观,都让我们记忆犹新;陕西历史博物馆里储藏的各种文物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西安这座古城历经的漫长而又辉煌的岁月;曲江会展中心无论是宽阔的休闲广

场,呈鸟儿飞翔状的主馆,还是偎依在主楼旁边的副楼,都体现了曲江会展中心作为国际上知名展览中心的大气和现代感.老师所教的知识只是让初学者从对建筑的一无所知到对建筑一个大概轮廓而已.只是知道建筑师是一种戏剧的作者,是为人们生活安排作计划的人;建筑是一种为人类活动提供安全舒适场所的空间;建筑设计需要满足使用者的心理需求,生理需求;构建房子时需要知道它各部分的构造方法和连接方式等.这些我们知道,也必须知道,但不是我们仅仅需要知道的.要想了解一米具体是多长, 就应该拿尺子亲自去测量,然后牢牢的记在心里;要想知道一个房子的光照足不足够,就得要考察当地的日照条件;要想知道这样设计合不合理, 就得深入到现实生活中亲自去感受.我们要具备当我们回忆这样一座建筑物时,我们总会记起它是由许多特征不同的房间构成,日光以及它的色彩的能力。理解建筑并不等于能从某些外部特征去确定建筑物所属的风格,只看建筑物是不够的,必须去体验建筑.老师和书本的存在只是辅助我们能怀着最基本的知识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形成适合大众却是自己独有的建筑思维方式.此次建筑体验,让我们领悟到不把物品看成具有自身外貌品相的有生命的东西,就不能道出对它的印象。即使入木三分地描述了所有可见的特征,也未必能给我们暗示物品固有的本质.建筑是一个有生命的存在体, 它的形成是历史的沉淀,更是环境的塑造, 在一个历史环境种顺理成章的东西,在另一个历史环境里可能就是错误的;在一代人中恰如其分的东西,到了下一代再出现就可能成为笑柄。割裂建筑和孕育它的历史文化,我们难免会得出许多极不

明智的结论。所以我们更应该“身临”到建筑“出生”的历史环境中去体验, 走出去,走进建筑,才能了解建筑的本质所在.五 小匠拙见

探析现代工业设计的审美体验 篇3

关键词:工业设计;审美;形态

现代产品无不是经过设计而来的,产品的审美功能往往是功能美、形式美、艺术美的综合体现。从技术美学的角度来看,好的工业设计应该首先给用户带来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产品造型设计正是以此为基础而展开,融合了技术、材料、工艺等成就了一种系统的和谐美。纯造型艺术追求纯感性美,可以是自然存在的,也可以由艺术家的灵感产生。作为工业设计则必须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形成技术解决方案。这样就要求工业设计需要用理性的逻辑思维来引导感性的形象思维,以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为标准,不可能天马行空地任意发挥,在实现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供给消费群体以美的视觉,乃至心理享受。产品形态美不再仅仅是一种视觉感受,它要体现在产品上和与用户的交互过程中,工业设计是通过它的形式,如形体造型、色彩、装饰质感引起人的审美感觉,从而满足人的某种审美要求。

一、产品工业设计的形体造型审美

形体造型是空间形态和造型艺术的结合,它主要通过产品的尺度、形状、比例及层次关系对心理体验的影响,让用户产生拥有感、成就感、亲切感,同时还营造必要的环境氛围使人产生含蓄、夸张、愉悦、趣味、轻松、神秘等不同的心理情绪。自由曲线对人更有吸引力,它的自由度强,更自然、也更具生活气息,创造出的空间富有节奏、韵律和美感。曲线造型所产生的活泼效果使人更容易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激发观赏者产生共鸣。流畅的曲线既柔中带刚,又能做到有放有收、有张有弛,完全可以满足现代设计所追求的简洁和韵律感。利用残缺、变异等造型手段便于营造时代、前卫的主题。残缺属于不完整的美,残缺形态组合会产生神奇的效果,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和前卫艺术感。造型艺术能够表现引人投入的空间情态,材质和色彩的变化、形态的夸张或关联都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通过产品形态体现一定的指示性特征,暗示人们该产品的使用方式、操作方式。通过造型的因果联系如旋钮的造型采用周边侧面凹凸纹槽的多少、粗细这种视觉形态,以传达出旋钮是精细的微调还是大旋量的粗调;容器利用开口的大小来暗示所盛放东西的贵重与否、用量多少和保存时间长度;通过造型形态相似性如裁纸刀的进退刀按钮设计为大拇指的负形并设计有凸筋,不仅便于刀片的进退操作暗示它的使用方式,许多水果刀或切菜刀也设计为负形以指示手握的位置等。

通过形态语言把握好产品的档次象征,体现某一产品的等级和与众不同,往往通过产品标志、常用的局部典型造型或色彩手法、材料甚至价格等来体现。通过产品形态语言也能体现产品的安全象征,在电器类、机械类及手工工具类产品设计中具有重要意義,体现在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著名品牌、浑然饱满、整体形态、工艺精细、色泽沉稳都会给人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合理的尺寸、避免无意触动的按钮开关设计等会给人生理上的安全感。

二、产品工业设计色彩的内涵

色彩作为产品情感与文化的象征,不仅具备审美性和装饰性,而且还具备符号意义和象征意义。作为视觉审美的核心,色彩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和情绪状态。人类对色彩的感觉最强烈、最直接,印象也最深刻,产品的色彩来自于色彩对人的视觉感受和生理刺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丰富的经验联想和生理联想,从而产生复杂的心理反映。产品设计中的色彩,包括色相明度、纯度,以及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的影响。色彩对室内空间意境的形成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它服从于产品的主题,使产品更具生命力。色彩给人的感受是强烈的,不同的色彩及组合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蓝色宁静、红色热烈、紫色神秘、黑色凝重、白色单纯、灰色质朴,表达出不同的情绪成为不同的象征。产品设计中的色彩暗示人们的使用方式和提醒人们的注意,色彩设计应依据产品表达的主题,体现诉求。

三、产品材质设计的审美体验

人对材质的知觉心理过程是不可否认的,而质感本身又是一种艺术审美的表现形式。如果产品的空间形态是感人的,那么利用良好的材质与色彩可以使产品设计以最简约的方式充满艺术性。材料的质感肌理是通过表面特征给人以视觉和触觉感受以及心理联想及象征意义。产品形态中的肌理因素能够暗示使用方式或起警示作用。人们早就发现手指尖上的指纹使把手的接触面变成了细线状的突起物,从而提高了手的敏感度并增加了把持物体的摩擦力,这使产品尤其是手工工具的把手获得有效的利用并作为手指用力和把持处的暗示。通过选择合适的造型材料来增加感性、浪漫成分,使产品与人的互动性更强。在选择材料时不仅用材料的强度、耐磨性等物理量来作评定,而且考虑材料与人的情感关系远近作为重要评价尺度。不同的质感肌理能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如玻璃、钢材可以表达产品的科技气息,木材、竹材可以表达自然、古朴、人情意味等。材料质感和肌理的性能特征将直接影响到材料用于所制产品后最终的视觉效果。工业设计师应当熟悉不同材料的性能特征,对材质、肌理与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关系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科学合理地加以选用,以符合产品设计的需要。

工业设计中,审美功能的满足是非常复杂的问题。美是建立在技术的合理性基础上,过分追求审美往往带来技术条件、结构功能上的问题,审美主体千差万别,“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很难使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共同需求,审美受人们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积淀的影响,大量的审美需要并未被人们所认识。

【参考文献】

[1]刘向东.现代工业设计的艺术品味[J].艺术科技.2013(03)

[2]杜建君.新工业设计引领中国营销变革[J].现代制造.2011(02)

[3]赵亚.国际工业设计对中国工业设计的学术研究[J].科协论坛.2015(01)

对话自然——青岛涵碧楼建筑体验 篇4

关键词:度假酒店,自然主义,空间意境,建筑体验

进入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社会经济发展让旅游已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交通的发达,人们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的改变, 旅游从传统的观光游转变为深度游,休闲度假已形成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测算,2015年中国会成为全球最大的入境接待国[1],国务院也最新确定了“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政策措施”草案,支持发展老年旅游和健康旅游。旅游方式的转变也促进了度假酒店的发展。度假酒店大多建在滨海、山地、乡村等自然风景区附近,能够提供不同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等内容, 吸引着度假者去体验。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然山水是中国古人生活休闲的一个中心[2], 也体现着世人的自然观。只有远离城市喧嚣, 重返大自然,才能得到身心放松,人们在休闲度假中融入自然,体验文化,感受时代与生命的变迁。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各自独特的地域文化,建筑作为主要载体,反映特定时空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环境特征。度假酒店创作即要考虑地域场所的营造,注重建筑与自然的彼此相融和传统地域文化的表达。 从“2015年全球最佳酒店”评选作品中可以看到更多酒店对历史文化、地方风情和自然环境的尊重,而且向个性化转型,以创造独特的体验方式。

今日之度假酒店将顾客体验作为设计的出发点,酒店设计也往往会被烙上设计师本人的鲜明风格印记。从马来西亚的Datai酒店到新加坡的Sarai酒店再到涵碧楼,作为众多度假酒店的设计师,Kerry Hill的设计思想源于现代自然主义,他的作品试图探讨现代主义在当今这个时代及地域与文化文脉中的关联性。青岛涵碧楼是Kerry Hill在中国大陆的第一个作品。

青岛涵碧楼位于青岛黄岛区,背靠凤凰山,三面环海,由酒店区和别墅区两大部分组成,酒店区已于2014年10月运营,别墅区目前还在建造之中。从日月潭涵碧楼开始, 涵碧楼便形成“极少主义”“东方禅意”的建筑表达,源于现代自然主义的设计理念在青岛涵碧楼延续,也渗透着六感体验哲学。

1. 环境契合

青岛涵碧楼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地方资源与环境特征,注重对自然环境的协调和对传统文化的关联设计,与原生态环境融合。 酒店坐落在海湾探出海面的礁石上,独特的选址成为设计的切入点,旨在成为“融入海洋,融入当地环境,‘天然生长’出来的酒店”。 规划设计尽量保留当地最自然的原始风貌, 礁石、沙滩、鲍鱼池、海岸线都被保留下来, 让度假者能够感受当地的自然景象。酒店每一个设计元素都是低调的,以简约的建筑形式融于自然之中(图1)。

基地海岸线有几乎垂直20多米的落差, 主体建筑以多个几何“箱体”交错组合,最大化利用现有地形和海景,围合出私密的海域,保证所有公共空间和每个客房都能看到观景。同时交织出室外庭院和屋顶平台,环境自然渗入。

目前仍在施工的复式别墅区沿礁石轴线向两侧顺应地势跌落布置,削减建筑体量以不影响原地理环境(图2)。别墅呈“L”形与镂空墙体围合形成院落,独享属于自己的天空与海景。建筑墙体延伸到海面,与礁石浇筑一起经受着潮汐,并泛起绿苔和水锈, 与海相融。

2. 空间开放

青岛地处北方寒冷地区,涵碧楼空间设计依然具有开放性。建筑通过空间流动性布局,结合景观、光影展开空间序列,给予度假者独特的时空体验。极简的大堂空间以庭院为背景, 将人们的视线导向两侧,无论行走于哪个方向,都能捕捉到海景。贯通三层的楼梯为通向宴会厅、SPA区和别墅区的步道,序列的柱架、摆置的蜡烛在夕阳光照下加强了纵深空间节奏(图3)。设计强调空间自然延伸,与外部环境紧密联系,注重过渡空间设计,将自然景观引入室内, 使用大面积透明玻璃,形成面向自然开放的空间格局。时间变化带来的光影随动更加渲染酒店空间的意境创造和开放性表达。

5. 客房卫生间

6. 建筑连廊空间

两个不同标高的室外庭院组织酒店主要功能,为建筑获取更多自然采光,也让度假者在使用建筑时感知时间与气象变化。酒店公共空间面向海景方向均为玻璃幕墙,从大堂透过庭院和多层玻璃窗,海景依然可见(图4)。庭院采用枯山水设计手法,强化了这种视觉通达。温泉SPA区围绕底层庭院布置,水景中间为瑜伽房。温泉水池从室内延续至室外露台,并与屋顶上的水景海平面叠合,人造水景与自然海面彼此相融。

设计师也独具匠心地将自然元素引入标准客房。客房具有9m开间, 360度旋转电视将客厅与床分隔,洗手盆和浴缸开敞式布置于房间内,使用者能够最大限度地眺望海景。淋浴和厕所为两个独立空间,以整块透明玻璃紧邻天井,竹风影动呈现最自然的画卷(图5)。夜晚的走廊一侧竹影投射在不透明玻璃上,营造出一种意境与体验。公共卫生间精巧的布局有效解决视线遮挡与观景的矛盾,同样通过镜面反射扩大海景范围, 人们无时无刻都沉浸在自然之中。

3. 材料表达

建筑选用的材料主要为金属、玻璃、花岗石和原木等自然材质。为适应气候条件而甄选的德国制铜网,在外部作为双层表皮处理,遮挡阳光, 在内部延续室外进深,分隔空间。铜网与玻璃、花岗石组合带来空间透明多重性,营造出特殊的视觉效果,自身所呈现的半透明让建筑也变得“温和”。有如霍尔的阿姆斯特丹办公楼设计, 多孔的处理消解建筑体量,层次的叠加和光影的变幻使之显得更加轻盈,融于自然。经过四季轮回,铜网在大气的影响下已氧化成铜绿色(图6),在涵碧楼印刻下岁月的痕迹。

建筑大尺度的设计不乏精致的细节处理,在餐厅、SPA等室内大面积使用表面粗糙的花岗石,呼应室外环境,材料质感形成对话,别有意境。楼梯侧墙留有不规则的镂空缝隙, 自然光线时而穿过,设计更为精妙。

4. 文化渗透

青岛涵碧楼去除炫目的装饰,融入齐鲁文化和儒家思想, 以现代建筑空间对地方文化进行新的诠释。通过传统符号的因借、变形与重构,在建筑空间组织与细部处理上展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文化的关联与延续。如茶亭、餐厅等空间界面均以现代材料呈现中式元素设计。

酒店以静谧的氛围为基准,加持东瀛文化,使用多种素材, 以当代艺术的观点重新审视既有文物的典雅之美[3]。建筑内部的转角墙上、电梯旁、走廊边都藏匿着石狮、陶罐、甲骨文等,这些大多是从当地寻常百姓人家收回,再现本土历史文化与生活方式。

5. 意境营造

度假酒店也是创造一种心理状态,创造或宁静或兴奋的环境。从到达“U”形入口镜面般映衬着迎客松倒影的水景开始, 人们躁动的心开始变得平和。青岛涵碧楼的吸引力就在于其空间的渲染、水景的运用,这里的客人都在无意识地与大自然进行着对话。建筑通过空间形态、光影、材料、质感、色彩、 自然要素及文化元素等多种因素来控制整体氛围,将视觉、 听觉、触觉、嗅觉等人的感官和心理感知融入其间,达到“东方禅意”的表达。“流水无弦万古琴”,海浪的自然之声激荡着人们宁静的心灵。

日本著名建筑师桢文彦说:“建筑的创作更多的是意境的营造。”空间意境的创造是建筑文化内涵的最高诠释,不仅使人从中得到美的感受, 还能以此为文化传导的载体,表现更深层次的环境意义。整体环境境界的提升使人们从休闲体验过渡到精神文化的享受[4]。

结语

体验工业建筑 篇5

工业旅游规划设计:中草药工业旅游太初级,互动体验需加强

中医四大医术:砭、针、灸、药,前两者以人工操作为主,第三个则术药并用,而后者则以药为主。中医药企业十最适合做工业旅游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链接深入了解。这里的医药企业主要涉及的就是药。今天带大家体验的是初级乐园式中医药工业旅游项目:北京延庆大榆树镇百草园。

项目概况

北京延庆大榆树镇百草园是北京地区品种最多、规模最大的中药材展示园。它是一个集药材种植、试验示范、药膳加工、成品展示、观光旅游及科普教育培训六大功能于一体的多元素药材基地,是中医药行业工业旅游的初级形式。

酒庄设计 主题乐园设计 工业旅游规划设计 http:///

酒庄设计 主题乐园设计 工业旅游规划设计 http:/// 项目坐落在延庆县滨河公园南岸,110国道东侧4公里处,东南靠近玉皇山。百草园已成为北京地区品种最多、规模最大的中药材展示园。园区面积600亩,分为中药材品种展示区和牡丹种质培育区,各300亩。牡丹种质培育区涉及370种牡丹,12万株成花,20万株育苗。整个园区花期从五月持续到十月,药材开花时五彩缤纷,构成了一幅天然的美丽画卷。中药材品种展示园区面积300亩,现有金银花、五味子、薄荷、连翘等56种中草药。整个园区呈阶梯状分布,药材成熟时,花草与绿树交相辉映,五彩斑斓,从高处眺望,展示区中间还呈现出红黄相间的“阴阳鱼”景观。作为中小学科普教育基地,每个药材品种区设置了标识系统,介绍药材的性味、药用部位、药用价值等相关知识。

所设项目 1中医药文化展示

酒庄设计 主题乐园设计 工业旅游规划设计 http:///

大榆树镇是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这里拥有丰富的中草药品种以及深厚的中草药文化底蕴。在首届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节上,大榆树镇百草园以大量的图片、实物展示了该镇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各种医药服务、特色养生美食以及今后的发展思路,激发了游客的兴趣,带来了高度的品牌效益。

但总体来说这还是个初级状态,是临展的形式,应当将中草药文化以常设展示、互动体验的形式打造,让游客充分了解中草药的文化底蕴。2药材种植观赏

酒庄设计 主题乐园设计 工业旅游规划设计 http:///

百草园是大榆树镇延伸一产,对接三产的一项示范工程,他们借助通往玉皇山途径的层次分明的梯田,建立各个单品展示区,形成错落有致、色彩分明的观赏区。走进百草园,到处五颜六色,鲜花烂漫,蓝色的鼠尾草、紫色的薰衣草、橘黄的万寿菊、红黄相间的蛇目菊……园区每年从五月到十月,花开不断,有金银花、五味子、薄荷、连翘、牡丹等60多种中草药,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酒庄设计 主题乐园设计 工业旅游规划设计 http:///

中药讲究四性五味,园区不能到处五颜六色,不做合理规划,不分区管理,应当按照一定的规律和分类来规划片区,让游客充分感受中医文化的同时,深入了解中药的特性。3科普教育基地

酒庄设计 主题乐园设计 工业旅游规划设计 http:///

百草园已经将其错落有致的观赏区申报科普教育基地,每个药材品种区设置了小学习标识牌,游客可以学习药材的性味、药用部位、药用价值等。同时,百草园是北京市中小学科普教育基地。打破“学”与“游”的壁垒,寓教于乐,正是百草园发展工业旅游的一大亮点。百草园不仅丰富大榆树镇东部中药材种植基地的科教内涵,更吸引了许多观光游客和医学院学生来此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推动该镇成为中草药科普教育基地。

其实光有学习标识牌是远远不够的,那是最原始的植物园的打造方式,园区大可引入互动显示屏、无害药物品鉴、片区集中体验区等来加深游客对草药的印象和理解,让游客不虚此行,能真正的学到中草药知识和中医的精髓。不仅成为中小学生的教育基地,更成为大学和专家的学习场所以及有兴趣游客的兴趣培养和学习中心。产业链的延长

酒庄设计 主题乐园设计 工业旅游规划设计 http:///

大榆树镇很早就有种植中草药的历史,制造中药已经成为这里人们一项必备的技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中草药价值的重估,制药业已经进入产业化生产阶段。在发展传统中药产业的同时,百草园带动园区周边药膳产业,以养生为主题发展健康旅游,延长中草药产业链。在中药材展示区融入更多的文化因素,打造具有大榆树镇特色的创意文化产业品牌。当然,还可以考虑融入认领药食两用草药园、中草药制作课程和实操等实际的中医文化体验,充分的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的旅游延伸,打造全新的盈利模式和增长极。

体验工业建筑 篇6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方法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 造型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C-0156-02

在国家深化改革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共识,掌握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技能成为职业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课程是实现职业能力的主要载体,因此课程体系设置应遵循“知识能力一体”原则。本文探讨在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课程引入体验式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模式,优化教师授课方法、学生学习方法,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体验式教学方法特点与实施程序

(一)体验式教学方法的特点。体验式教学方法是目前常见的教学方法,主要特点是以教学情境为主线,教师引导,学生实践,师生在情境模式下加强互动交流,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主动实践的主体,转化知识为能力,教师起到指引、总结作用。体验式教学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强调主动学习,主动实践的作用。体验式教学重视教与学的关系转变,有意义的学习目标、主动的学习方式、轻松的学习过程等是体验式教学的“学”的体现,是“教”为主向“学”为主的转变。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在各种教学情境下,师生的交流是显得非常重要。体验式教学重视各个学习主体的沟通、互动,兼顾学生个体间学习的差异,比较适合分层次教学安排和考核。

根据大卫·库伯提出的“体验式学习圈”理论,强调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学习者的主动参与体验带来认知的变化,并进行分析,分享,获得一定的经验,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从而获得知识到能力的转变,避免停留于感性认知阶段的学习。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体验、认知、领悟、实践是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式,也是学习者认知的过程。体验式学习须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将教学内容划分几个学习阶段,设定教学情境、教学目标、教学互动环节等内容,突出教学过程的交流与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

(二)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程序。以三维软件辅助设计为核心的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特点,理论与实践结合密切,该课程是产品专题设计必要的表现环节。课程设置思路方面,先思维后技能,重点培养产品建模方法、形态分析能力,并应用于软件绘图操作实践,整个课程不是简单的软件操作。以体验式教学方法为主线,连接该课程各个知识点,并加强前后衔接课程的联系,突出课程的系统性。课程教学过程方面,在普通常规产品建模流程的基础上引入体验式教学方法,根据体验式教学特点,结合实际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体验式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课程教学实施程序主要分为“感性体验—理性认知—内化新知—应用检验”四个教学环节,贯穿于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多个项目案例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更深刻课程内容和掌握系统性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参与体验、主动思考、实践应用的学习理念,这是一个循环的实践性学习圈,如图1所示。体验式学习方法符合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认知规律,先体验后理解再实践,容易取得学习成果,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后,可以举一反三,在自选课题方面有了更多的主动性。

二、体验式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一)设置情景,感性体验。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课程引入体验式教学方法,以产品实物模型作为建模对象,设置教学情景获得更丰富的教与学体验,知识或技能获取从个人经验总结升华而来记忆较为深刻,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传统的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课程,学习内容是教材的光盘案例,建模对象是网络教学案例,大部分案例中的产品模型学生不了解,由于对建模产品缺少体验,缺乏对产品研究,师生互动性也不足。在该环节设置实物模型体验环节,给学生提供多方位研究产品的平台,包括产品的造型分析、功能、材料、内部结构等方面,学生在分析过程中积累了问题,学生针对这些问题点与老师积极互动,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

设置教学情景主要是通用情景、自定义情景两个类别,如图2所示。通用情景为所有学生用于建模的产品实物都一样,这是教师设置的情景,这个情景环节综合各种因素,所选用产品实物有一定的代表性,尽量涉及多个知识点,教学目标较为明确;自定义情景在学生掌握基本建模思路和方法之后,学生自选产品实物用于建模、渲染。自选实物模型根据学生实际能力挑选,保证实物模型建模难度与学生自身水平相匹配,符合分层次教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保证自定义情景的有效实施。在新的教学情景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重点,学生围绕学习问题点去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学生学习上更加主动和积极,学习效率更好。

(二)引导思考,理性认知。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课程主要教学目标是掌握产品建模方法,熟练自如应用软件进行产品创意设计表达。软件是辅助实现创意想法的工具,这个定位必须清晰,否则课程容易走向软件培训的误区。产品建模是在充分理解产品形态、产品构造的前提下,对软件命令的综合应用。曲面、实体成型原理如拉伸、旋转、扫描等,并通过案例示范。因此须引导学生积极探讨产品各种造型曲面、实体的成型原理是非常有必要,对实物产品模型进行造型分析,并引入结构素描、产品结构构造等知识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反思,诱发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清楚认识复杂的造型是可以有方法可循的,学生知其然不知所以然这种现象是可以避免的。如电吹风的风嘴和进风口为什么是这样的造型?有什么功能?造型如何生成?结构如何衔接等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更多课程之外的知识。在引导思考环节,可以根据具体的产品模型提出针对性问题,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突出“知识建构”理念特点。

(三)抽象与领悟,内化新知。在这个环节以案例教学法为主,大案例与小案例相结合,典型的产品案例尽可能包含较多的学习内容,涉及各个知识点,是知识点的综合和交叉应用,软件的各个命令需要学生有序的组织和选用,在实现案例的过程中熟练掌握了软件,这是知识内化的过程。通过2-3个完整的案例讲解与演示,并穿插多个小案例讲解软件工具的使用,分解产品造型、局部建模过程,还原产品原型,列出每一部分对应的建模方法及所用软件命令,如图3所示,一般的建模原则:由下往上、由外到内、由整体到局部;掌握科学合理的建模方法,培养良好的建模思路,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据多年的教学效果反馈,经过该课程的训练,学生能快速自学其他软件,并且进入公司适应能力较强,能在短时间内融入公司工作团队。通过学生实践和老师讲授,帮助学生抽象归纳建模思路与方法,作为建模通用的指导的方法,以指导后面的产品建模实践。

(四)应用检验,指导实践。该环节是课程的教学实践重点部分,在自定义情景下,针对每位学生学习特点及其自身能力挑选合适的产品实物模型建模、渲染,兼顾每个同学学习水平,体现分层次教学特点,也避免学生作业抄袭的现象,加强对学生建模水平的考核。在建模思路与方法的指导下,按照课程教学完成实物模型的建模、渲染,确定产品轮廓的尺寸→绘制三视图→分部分建立曲面→完成细节,该环节同时也是对建模思路与方法的检验,在实践过程不断调整建模方法,达到融会贯通的熟练程度,体现了体验式学习方法的循环性。

(五)教学拓展。具体如下:

1.创建教学资源库。加强对教学成果的高效利用,并且定期更新教学内容,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实物模型库,并定期补充学生优秀作品。每年设定特定的专题,进行特色教学。

2.拓展其他实践途径。在学生熟练掌握软件辅助设计的能力之后,应用创意能力,进行产品原创设计,并通过3D打印机打印出来,另外在课程结课时参加工业设计师资格认证考试,成绩合格者可获得相关的资格证书,在实实在在的设计作品面前,这样学生会有更加强烈的成就感和充实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性。

【参考文献】

[1]王永宏,张丽萍.应用型高等教育学习全程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3(2)

[2]杨通宇,陈庆良,何克.体验教学的理论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6(8)

[3]王学东.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6)

【基金项目】2015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以任务驱动模式的工业设计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海洋信息工程学院教学改革课题“创新背景下3D打印技术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杨熊炎(1983— ),男,广东湛江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海洋信息工程学院讲师。

提高工业设计教学中的感性体验 篇7

一、感性和体验

感性相对于理性而言, 理性和感性共同构成了人们的认知模型, 它们分别由大脑的左右半球分工合作。心理学范畴的感性是指感觉、知觉、认知的连续过程。感觉是指物理刺激经过感觉器官, 从神经向大脑中枢传达这一活动的过程;知觉是对作用于感官的外界刺激的整体的看法和理解, 它为我们对外界的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认知, 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 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 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 (由右脑控制) 对事物外部特征的直接性、具体性的反应, “感性”构建起人与物互动交流的桥梁, 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 也是创新的源头。

体验则既有因感官的外在感受而引起的情绪、情感体验, 也包括在外部情境刺激作用下带来的内心世界的活动, 即在体验过程中, 不仅输入外在客体信息, 而且“激活”内在已有信息, 形成活动状态, 因而体验这种认识方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认识了解, 它更注重由内向外的认识和理解。这也符合唐纳德.诺曼所提出的本能的、行为的和反思的三个层次的体验。而心理学上的“体验”常常与情感紧密相联, 情绪心理学常常把感受和体验当作同一心理现象加以描述, 感性体验是一种心理活动。

对于感性之于设计的研究最早源于日本, 马自达公司最早提出将“感性 (Kansei) ”作为人们评价汽车设计质量以及预测设计趋势的依据, 这也就是感性工学。欧美国家也非常关注感性科学, 一般译做Effective和Emotion, 但是日本学界认为, 感性 (Kansei) 这个词的内涵远远超过这两个英文词汇, 其不仅仅局限于感情, 也是人与生俱来的审美直觉和创造性认知活动的本源。这样的发展趋势必然造就了感性科学和认知科学不可分割的联姻。而体验设计的大行其道, 也是在体验经济的浪潮下产品、服务、教育发展的趋势。感性体验也应该与教学设计结合起来。

二、工业设计教学与感性体验

感性体验反映到工业设计教学上, 即是学生对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等一系列教与学互动所建立起来的主观心理感受。而且教学本身也被视作一项创新性的设计活动, 特别是设计类的教学, 更是一种教育和传授“感性认识之美”的活动。所以在工业设计教学方法和程序上, 应该提倡和重视以学生的感性认识特征和规律为基础, 增加教学过程中的感性体验, 以代替枯燥的逻辑、语言型为主的教学方法, 这也可以打破一直以来重视左脑教育, 忽视右脑开发的传统教学模式。

设计类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 右脑恰恰就是设计、艺术、音乐等创意的源头。所以在工业设计教学中探索跟创意源头的接轨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探索和提高教学互动中的全息感性体验, 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提高工业设计教学中感性体验的方法

1. 在真实情境中增加感性体验

工业设计是一门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一般的方法是系统的学习前人积累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但这种间接学习的方式逻辑性强、枯燥, 并且需要循序渐进和一定的知识深度, 适合于科学技术的学习。而设计学科本身又具有感性的艺术特征, 这点决定了学习设计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向大自然上亿年的演化系统学习, 比如在设计素描、设计速写课程中引入关于实地“观察”的训练和思考, 进行时间观察、人物“可动”观察、物象变化的观察、事物的组合观察、“虚实”观察、“紧与松”观察、抽象观察、节奏观察等等的感性学习方法, 这种靠感性思维进行的学习更能让学生记忆深刻。

2. 在动手操作中体验

工业设计专业学习的关键是在思考、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动手制作。对学习设计的人来说, 无论电脑效果图做的多么出色, 或者产品目录的照片质量多么精良, 他不亲自制作并使用那个产品就无法获得那样的感受, 对消费者来说也是如此, 所以设计是必须亲自动手去做的。德国包豪斯学校在创立之初就一直把实做一把椅子获得的体验看得比出几张漂亮的建筑效果图更重要。因为承担了一个要制作出来的责任, 所以可以学习和体验到更多。而无论是大的建筑还是小的产品, 先想小的, 大的就可以套用小的扩展开来, 关键在于动手的体验。而目前的国内教学中恰恰不太注重这种动手把一个产品做出来的体验教学。

3. 在草图交流中体验

在传统工业设计教学中, 草图被看作是表达个人设计创意、记录设计演化过程的呈现工具, 故草图一旦完成便弃之一旁。但是在长期的教学经验中, 我们发现草图的功能不仅如此而已, 更多情况下, 草图的价值在于鼓励交流和互动, 让草图的交流和互动融入社会的生态环境中, 使团队成员对共有的参考资料产生共同的体验。如果创作的草图没有人看到, 或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可以让人沉淀和思考其跟周围材料的关系, 那么教学过程中会失去很多发现新联系、新灵感的机会。“非学校化社会”的倡导者Ivan Illich也说过, 共同的探索必须根植于在诸多层次上的对已有经验的分享。

在教学设计中, 我们可以设置专门的展览版, 把学生的草图、参考图片、简报之类的东西钉在上面, 还可以制作作品陈列墙, 而对于互动式的草图还可以采用互动式数码展板、投影仪等来展示。除了分享草图和展板, 还可以是被感知的模型, 可被触摸的材料等。总之在教学中要组织更好的教学空间和形式, 以创造丰富的、多层次的、多角度的全息感性体验, 才能有利于在工业设计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从上面的阐述中可以看出, 对设计创意的学习来说, 通过感性体验的学习认知过程更直观和全面, 对于记忆和逻辑思维等的辅助作用也更大, 所以我们的工业设计教学应该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全面的感性体验价值。

参考文献

[1]约瑟夫·派恩, 詹姆斯·吉尔摩.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2]李永锋.基于感性工学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J].《包装工程》2008, 29 (11) :112-114.

[3]吕学海.基于感性工学的产品设计方法论初探[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7, (2) :43-46.

[4]侯佳.中德工业设计教育比较[J].《科协论坛 (下半月) 》2010, (8) :175-176.

体验工业建筑 篇8

2007年,我们应邀为房山世界地质公园量身设计一座小型专业博物馆。该博物馆基于北京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园区的地质演化史,北京西山地区的地学发展史和各项科学研究成果,以科普展示及体验为主,力求通过展览、展示使游人对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更系统、科学的了解,进而提升该园区的文化品味与旅游质量。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从设计到建造的全过程中,建筑师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敏感去分析和体验影响建造的一切因素。项目的初始阶段,建筑师将最初的“场所”体验划分为三种层次:第一为对整个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所在地域大环境的场所体验;第二是对建设用地周边氛围的感知;第三是针对建设基地内部的勘察与分析。从这三种层次的体验去解读,从宏观到微观,着力领悟自然,逐步寻求建成环境将带来的体验,即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创作与建造的全过程。

北京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地处太行山与燕山交汇部位,是一个极具科学性、稀有性的地质遗迹;以秀美的地貌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古风长流的文化景观为其特色。在这样广阔的地域场所背景之下,建筑师首先将其定位成一个应该与自然融合,能在“建筑创意”之中体验出自然之美,能在建筑空间中感受到地质公园“特色”的设计作品。

建筑用地坐落在北京城区至京西古刹——云居寺的路边,这也是到达十渡、石花洞等地质公园著名景点的必经之路。宽阔平坦的公路在这里开始起坡,并逐步爬升,延伸到远山深处。而路边便是博物馆的建设用地。背倚一黛远山,面向葱葱郁郁的林地、果园和农田……

然而,现实并不完美,这片土地早已遭到人为的破坏,用地内岩石层被消去一半,基地被划分成一低一高相差6m的两部分,这无疑是人类粗鲁行为遗留给自然的一道伤痕。于是建筑师没有将新的博物馆建筑定位成一个单纯的展览场所,而是多了一项其义不容辞的使命——用新建筑修补自然:以建筑介入人与自然之间,充当二者之间的缓冲层,弥补这一人为断层,和谐二者间的关系。

正如西扎所言,“建筑师并没有创造发明,而只是反映现实”。基于这一点,建筑师在上述三个层次的“场所”体验中,寻求地质公园博物馆的建筑本质,并将其反映到建筑中。

该博物馆的主题主要是解读、展示房山地质公园的地质演化史。创作过程中建筑师多次向专业人员学习相关的地质学知识,并亲自体验房山地质公园的地质、景观、人文;结合主题,用山川沟壑的形成演绎建筑体量,以多次抬升的造山运动解释形态的变化。创造了连续爬升的建筑实体,呼应了远山;将断裂的地形连接为一体。用这种手法既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土方,同时又将破碎的地貌重新修复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新的博物馆建筑不仅完成了科普展示的作用,而其本身更似一组巨石展示在游客面前,同时充当了自然地貌的修复者、环境的梳理者;通过建筑师之笔,以一个万余平方米的建筑主导梳理了周边数十顷土地,令人们看到了一个完整延伸的世界地质公园。

研读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景观文化,我们发现,是水造就了公园内的多种奇特景观,如十渡的冲蚀峰丛、野三坡的冲蚀嶂谷、房山溶洞群、古河道、瀑布溪流等等。因此,建筑师将水作为该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入口处设计成水景,池水由博物馆入口台阶上部发源,沿台阶走势蜿蜒而下,平静的水面将建筑托起。水与石的互相映衬隐喻了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景观特色,同时又为建筑增添了灵性。

建筑材料语言的选择伴随了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建筑师希望以材料呼应建筑的主题与周围的环境,以纯粹的石头建筑包容大部分功能空间,并刻意以石头作为设计的立意:石的生成、裂变,其形态、质感以及它浓厚的本土文脉特色,都成为了建筑师创意的出发点。而房山地区恰是北京的“石窝”,是著名的石材产地与加工地。于是建筑师将目光最终锁定在房山区特有的、并在民居建筑上广泛使用的石材——绿色板岩。于是,一个用房山地区特有的绿色板岩覆盖的建筑最终呈现出来:宛若巨石从地表隆起的体量,表面全部是同一模数下的自然切面的石板,丝毫不带人工雕凿的痕迹,采用不同的方式连缀成一个整体。在建筑北侧我们最想表现冲突的部位上,石板翻起并垂直于建筑表面,显露出了表皮后面朴素的水泥墙面。这些尝试不仅强化了视觉冲击力,增加了建筑与场地北侧主路上行人的对话,同时也表达了建筑师在设计中的诙谐与放松。古老的材料,原始自然的状态,用来塑造群山脚下的新建筑,焕发出的不只是材料自身的魅力,还以建筑师自己的语言再现自然表达博物馆的主题和氛围,强调场所精神的内涵,实现了建筑与场所之间的完美融合与平衡。

此外,用材料语言实现建筑的内外共生也是建筑师创作的一个重点。博物馆建筑的功能被划分为三个部分:培训办公部分、展览部分、公共大厅。建筑体量作为功能的映射也分做三部分:南北两侧的实体与中间的虚体,虚体即为三面玻璃、如晶体般夹在实体之间的共享大厅。在东西方向上借由中间的虚体,绿树清风穿堂而过,大自然仿佛并未被打断,反而更巧妙的融进建筑。绿色板岩做的建筑表皮从建筑外部延伸到室内公共大厅两侧的墙壁上。阳光从在两侧坚硬、陡耸、对峙的石壁之间的罅隙洒向公共大厅,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房山著名的景点“一线天”;厅内斑驳的板岩墙面上悬挑的之字形黑白相间的楼梯和连接两大实体的天桥,更是有十渡栈道和吊桥的影子;它们不只作为交通疏散之用,也是大厅内的装饰,在光洁的石材地面倒影下,传达着建筑与自然的和谐意境。

两个功能实体的内部空间也随着体型的起伏层层跌落。此时,建筑师在两部分形体统一的基础上,巧妙的利用地形的高差,将办公部分布置在南侧实体,而把展厅空间安排在北侧实体。利用南侧每层因退台形成的露天平台为学员和工作人员提供了休憩和远眺观景的空间,从而形成人与天地、自然对话的媒介;而在北侧利用高差,形成一条随展厅高低而变换的参观动线。在参观过程中,观众由标高为±0.000的公共大厅进入展厅,经由时空隧道来到实景仿真区,穿过溶洞和北京人洞穴后乘观光电梯,在电梯下落中感受火山爆发的场景。向下到达-8m标高的展厅后,又拾级而上沿着与内院并行的台阶光廊,回到公共大厅,最后从峭壁上的楼梯到达二层,这也是参观的尾声和高潮——4D动感电影厅。观众徜徉于连续的展厅中,不知不觉完成了一次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科普旅程,恰如游人在地质公园的山水丛林中前进、游走、驻足观赏的过程。

由最初的“场所”体验到建成体验的场所,这是建筑师的一个建筑实践历程,也是把建筑师的体验传递给大众的过程。然而,体验的历程还远远没有结束。当建筑蒙上岁月的痕迹,当青葱的绿树与周边的果园、农田连成一体,“人工”已变成了自然。“生于斯,长于斯”。此时,建筑本体也经历了生长的体验。

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及其附属设施

项目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镇区西北部

项目用地面积:61056.79m2

项目总建筑面积:10004m2

绿化面积:40000m2

建筑层数:3层

设计时间:2007年5月-2010年5月

竣工时间:2010年5月

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总设计师:李亦农

设计团队:李亦农、李慧、马立俊、孙耀磊、刘晓晨

获得奖项: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优秀工程奖

体验工业建筑 篇9

关键词:王澍及其作品,中国传统建筑,场所体验,感知与记忆

0 引言

20世纪初胡塞尔开创了现象学,随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和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将其延展。60年代以来,现象学与建筑学找到了契合点,诺伯格·舒尔茨将现象学引入建筑学领域中,斯蒂文·霍尔等人将现象学在建筑学领域继续传承。

自2000年以来,王澍设计了很多公共建筑作品,其形式上大致有两种,一是“风土建筑” (2) ,如宁波五散房、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等。二“风雅建筑”,它与“风土建筑”相对应,利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和元素,追求建筑的气势恢弘,同时注重建筑的纪念性和文化性,如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宁波当代美术馆、宁波博物馆等。

与传统的建筑相比,可以说王澍的这两种建筑均存在“新简中式”的风格。所谓的“新简中式”,是在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大需求的时代背景下,充分理解中国当代文化的基础,将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的设计手法。它不是纯粹的传统元素拼贴,而是使用富有传统韵味的建筑语言来满足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渴望,具有传统的神韵。为使用者提供情感化的场所体验,唤起人们对过去的记忆,具有更加深远的文化意义。

王澍的建筑创作其实是一个与他个人的生活阅历有关的过程,他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历,也就是所谓的记忆为基础,将其不断的融入建筑的布局、空间、材料运用及外形塑造之中。

1“自由生长”的建筑布局

自古以来,中国人崇尚自然,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共存,形成了“依山就势,自由生长”的布局方式。富有生命力的建筑,自然生长并依附于环境之上,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王澍先生的作品中,继承了中国人对自然特有的精神追求,依据地形地貌,自由组合,灵活变化,让建筑美与自然美有机的融合。

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规划与设计中,体现了王澍在建筑布局中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利用。学校的原始地形环绕一座高约50M的小山,两条河流围绕山体的南北两侧绕过,最终在山的东端会合。针对这一场地环境,根据中国传统的建筑与山水的处理方式,建筑环绕山水而行。(如图1)建筑单体利用“合院”作为基本母题,顺应山体摇摆布局。在利用现有地势情况下,建筑通过单体———院落———群组的方式自由生长,将其可变性发挥到了极致。

中国传统建筑布局具有秩序性,并且境经过组织,形成不同的画面,连续的展现在到场者面前。校园的北区,以东面的入口为布局序列的起始,沿着蜿蜒的小路一呈现的是图书馆以及教学楼,构成高潮出现的前奏。管理办公室与艺术家工作室以垂直高度的绝对优势统领全局,成为整个水平序列的焦点与核心,起到控制整个建筑布局构图的中心作用,西面末端的运动场则构成序列的尾声。(如图2、3)从进入校园那一刻起,相似形制的不同单元向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不断延伸,平面自由生长,整体高低错落,建筑逐渐呈现、逐渐清晰。给人们带来不同体验的同时,人们在其中的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

在象山校园中,山边原有的溪流、土坝、鱼塘等被原状保留,溪塘边的芦苇也被恢复种植,延续了基地原有的元素。这不仅是对场地和当地日常生活的尊重,而且可以在使用者的内心激起记忆的共鸣。

2“情理交融”的空间组合

王澍对建筑空间组合进一步处理的方式,是坚持在现代主义理性原则的基础上,满足中国人情感和审美上的需求。在设计中巧妙的运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元素,使到场者深入其中,体验富有情感元素的空间。

中国传统建筑大多以中轴线展开,具有对称性的进行空间组织,轴线是设计中所遵循的主要规律。王澍在苏州大学文正图书馆的设计中仍然以传统建筑中的“轴线”贯穿,但却采用了现代建筑非对称的几何形体来组合空间。建筑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主轴线从自北向南穿越,引导着人们的行为方式———由山走到水,建筑沿着轴线向东西方向展开。(如图4)轴线的虚实相交是现代主义手法和传统建筑设计手法的完美结合。四个方形的小盒子,在轴线上依次呈现,并与主体系交替出现,在空间尺度上形成强烈对比。(如图5、6、7)这样逻辑性的安排,像是在为有前后时间顺序的故事情节做敷设,看似理性的空间却充场者怀着求知的欲望,全身心投入到书海之中。

中国传统空间组织手法通常采用内向型封闭院落,四合院就是一个围合的封闭空间。在宁波五散房茶室的设计中,王澍以内向型的封闭院落为原型,形成茶室的空间组合。整体以“之”字形态呈现,合院式的围合,制造内向性空间。引入园林的廊道元素,创造出半户外的游览空间,增加了极强的引导性。(如图8)空间的变化,使人们的视觉范围不断变换,既有惊喜,又有喜悦。更为重要的是与天空、水景、墙外的树影构成流动的外部空间,到场者体验的是“步移景异”园林般的景观效果。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情与理的交融。

3“原生态”的材料建构

建筑材料的运用是空间营造的基本元素,其中原生材料包括生土、石(砖)、木、竹、草五种。材料首先刺激人们视觉,而后诱发人们的触觉,因此,赋予建筑有生命感的材料是很多建筑师都追求的,王澍也不例外。年幼时,由于父亲喜欢从事木工,王澍也受到熏陶,对原生材料有着特殊的感情,并从中学到了很多材料的属性,构造、技术等。

典型使用材料来表现的作品是宁波美术馆,它是由轮船码头航运大楼改建而成的,设计中强调青砖、钢材、木材等材料的运用。(如图9、10、11)建筑的青砖基座,是宁波当地传统的建筑主材。上部是钢材和木材的结合,是船与港口的建筑主材。一百扇矩形木门的围合,营造具体的内部空间,这是当地人曾经熟悉的地方,原封不动的被保存下来。用它来与周围环境产生共鸣,试图形成具有仪式性的外部空间。

中国人节俭的传统美德在王澍的设计中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宁波博物馆的设计中,外墙的特殊材质是王澍精心雕琢的结果。在这12万平米的墙面上,运用了宁波许多旧城老房子拆除时的残砖碎瓦,经过挑选、加工堆砌而成的。这种材料的搭配使用不仅丰富了外部空间变化,而且让每一位到场者都有走近、触摸,而后进入的欲望。(如图12)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建筑设计中,超过300多片不同年代的旧瓦被收集到现场,铺设在建筑屋面上;铺地也是由民间收集的灰砖铺设而成,在不同程度上唤醒人们对旧城镇的记忆。

在房屋建设的过程中,王澍召集当地工匠,将民间作法与专业施工相结合,框架内镶满杉木板,外侧墙面在玻璃幕墙上外挂批檐片,批檐片由出挑的钢架支撑起粘有小青瓦的竹板。(如图13、14、15)使到场者可以阅读到其质感、肌理、重量和温度,叠加到内心世界,由此形成多维体验。

4“新中式”的建筑外形塑造

“天人合一”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意义深远,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山、水的崇敬。置石掇山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手法之一,无形中传递着人们渴望与自然和谐相处寓意。在宁波博物馆的独特设计中,王澍将园林中的景观要素“山”以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他力求将建筑设计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以纯粹的形体突出抽象的主题,这种方法被其称之为“大山法”。建筑形体在垂直层面的设计上,以一、二层为整体,三层及其以上,开始发生变化。以不规则的几何形体分组,形成抽象的山体形状,庄重而不失威严。另外,从场馆的北部看,建筑犹如停泊在岸边的巨船。这样的布局仿佛在描述宁波作为港口城市的地理形态。(如图16)

传统江南园林尤为突出的重点正是处理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通常使用“廊”对两者进行连接,较多用于室外环境,组织游览路线。(如图17)而在王澍的设计中,它不仅停留在水平面上,而是将其作为垂直面上的交通、游览工具。象山校区教学楼简洁的建筑立面上外挂楼梯,不断地上下浮动的设计手法,试图为到场者设定一条游走的路径,让他们走出室内,欣赏建筑体量之间的相互遮挡、围合,形成多变的视觉效果。到场者体验的是异于记忆中的传统园林,但又渗透出园林的寓意。(如图19)

在园林中的园墙、廊等强面上往往有很多洞口,其中不装窗扇的窗洞叫做空窗。其主要作用不是通风,而是框景和借景。(如图18)象山校区教学楼的墙体上看似随机,其实富有逻辑关系的开洞,把光引入内部空间的奇特手法,使人有无限的遐思。到场者从建筑内部往外看时,景物随时间和角度的改变会产生不同画面。室内外的空间相互渗透,增强了室内明暗光线的变化和室外风景的深度。(如图20)

总之,从王澍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总是深入解读人们先前的记忆,如原始场地的天然性,传统建筑空间组合的多样性,材料建构的历史性,江南园林的自然性等,从中获得自己的理念和设计手法,并巧妙的将其运用到设计中。试图营造富有人们记忆的可以体验的场所,使场所与记忆在瞬间激起共鸣。王澍坚持感性与理性的设计手法,延续中国传统江南园林环境处理的方法,以及本土化的材料建构技术。这是一种传承,具备了环境文脉、历史和文化精神,是当今世界所渴望的精神传承。

王澍做为一位“非主流建筑师” (3) ,这次“建筑诺贝尔奖”的垂怜,界内人士的争议是颇多的。其实从评审团对他的评审辞不难看出其获奖的主要原因:“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一个当今关键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4)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王澍在用独特的方式与时代对话,加之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向浮夸的国际化思想和观念挑战,使他的作品表现出了深刻的内涵。我们从中可以寻找到的不是国际化范式,而是坚定于地域化和本土化的建筑样式;可以感受到的不是气势恢弘的空间,而是以普通人的视角去思考的、可以感知的空间。可以触摸到的不是单纯运用高科技的明显痕迹,而是与人最为亲密的、最原始的木材和石料,以及民间工匠的手工技艺。

王澍在“造园与造人”一文中强调:“园子是一种有生命的活物,造园者,住园者是和园子一起成长演进的,如自然事物般兴衰起伏。”他重视的是一种使用者在场的体验,利用人们已有的记忆,于建筑设计中表现出来,从而达到文化与场景的重构,激起到场者的共鸣。

参考文献

[1]彭怒, 支文军, 戴春.现象学与建筑的对话[M].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

[2][美]史景迁著, 陈恒, 梅义征译.利玛窦的记忆之宫[M].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5.

[3][德]彼得.卡克拉.施马尔, 支文军著.中国当代8位建筑师作品集[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4][美]阿摩斯.拉普卜特著.常青, 徐著, 李颖春, 张听译.宅形与文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5]王澍.造园与造人.建筑师[J].人民出版社, 2007 (2) 82-83.

[6]王澍.我们从中认出:宁波美术馆设计[J].时代建筑,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6 (5) :84—95.

体验教学在建筑结构课程中的应用 篇10

关键词:体验教学,建筑结构,建筑学专业

2010年6月, 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提出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才资源优势, 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卓越计划的主要特点之一。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作者在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中引入体验教学环节, 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先行后知”, 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和教师的分析总结, 帮助学生加深对结构设计基本原理的理解。

1 体验教学的理论基础

“体验”的语义最早出现在我国《淮南子·氾论》“故圣人以身体之”和《荀子·修身》“好法而行, 士也;笃志而体, 君子也”。20世纪30年代,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 为体验教学的具体实施提供了指导, 其主要内涵包括:

1) 做是学的重心, 也是教的重心;2) 做是“在劳力上劳心”的手脑并用;3) 教学做是围绕实际生活而展开的教学活动;4) 教学做合一并不排斥书本, 但也绝不将书本看成是教学做的唯一工具;5) 教学做合一的目标直接指向于教会学生做事, 帮助学生获取真知。

20世纪90年代, 杜威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活动为中心、经验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强调人们学习活动中体验的重要性, 倡导从做中学的理念, 让体验成为学习的组织核心[1]。杜威的“做中学”、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思想, 以及戴尔的“经验之塔”共同构建了体验教学的理论基础[2]。在设计体验教学活动时, 应注意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适应学生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 且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与此同时, 体验教学法对教师的教育智慧和组织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本文将详细阐述体验教学在建筑结构课程的实践情况。

2 体验教学的实施

2.1 体验教学的课堂设计

建筑结构是建筑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课程内容涵盖了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地基基础和结构抗震, 其中包含大量概念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4]。学生不仅要理解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 而且逐渐具备分析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

建筑结构课程各章知识点并不孤立。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中都涉及轴心受压构件[5], 轴心受压构件是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教学大纲中的重点内容。轴心受压构件的计算公式如下:

1) 混凝土结构轴心受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2) 砌体结构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

3) 钢结构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计算公式:

为了使学生理解全面系统, 教师通常会在讲解相关设计方法之后, 通过对比、分析和总结将三种结构中的轴心受压构件内容加以联系。由于教学大纲安排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先于钢结构, 学生对“柱”的破坏形态和基本原理有所了解。我们利用“学习迁移”的有效作用, 在“钢结构轴心受压构件”一节设计了“先行后知”的体验式教学环节, 授课过程的教学设计如图1所示。

教师在课题导入时首先让学生观察“柱”的受力情况, 由动态演示引出受压构件的计算简图[6], 然后进入体验教学环节。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组, 教师要求每个小组利用1张A4打印纸制作“柱”模型, 课堂讨论和制作时间为10 min;学生现场完成之后, 教师对学生各组模型进行点评和分析, 给出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的概念, 随后进入钢结构轴心受压构件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的主题内容。课后安排实践性作业, 即改进课上制作的“柱”模型并提交分析报告。在学生完成报告之后, 教师认真批阅, 对完成情况好的小组予以鼓励, 与学生讨论并提出“受力性能优良的受压构件”的设计建议。

2.2 学生对体验教学的反馈

我校建筑学专业本科生在学习建筑结构之前, 先修了建筑模型课程, 并配有2周时间进行模型设计与制作。这为建筑结构课程的体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前期条件。学生对制作“柱”模型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愿望, 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对模型进行了简单的加载工作 (见图2) 。表1列举了部分纸柱模型的几何形式和其基本参数。由表1可知:模型的截面形式既有实腹式, 又有格构式;柱高为10 cm~15 cm;模型重量大多数控制在8 g以内;为了保证模型具有足够的承载力, 学生把纸柱的长细比控制在83以下。

注:计算长细比=柱高H/截面回转半径i

在学生反馈的意见中, “实践出真知”成为大家的共识,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每个小组都在完成2个~3个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方案, 通过模型的简单加载, 学生认识到仅关心柱体高度是不够的, 应设计好柱的长细比保证其整体稳定性;

2) 学生总结了两大惊喜:a.模型制作时大家从没听说实腹式和格构式等专业术语, 但制作的模型竟然包含两类截面形式;b.谁都没想到由一张A4纸做成的纸柱可承受10 kg的重量;

3) 学生喜欢以动手实践完成作业的方式, 建议多采用类似教学方式。

2.3 教师在体验教学中的作用

体验教学模式让学生发挥了主动性, 突出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体验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的“配角”作用密切相关。

以“钢结构轴心受压构件”一节为例, 由于教学设计中加入了体验教学环节, 无疑缩短了教师的授课时间, 这对教师讲课的严密性和精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体验教学前必须吃透教材, 充分把握体验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的关系, 做好教学活动设计;在体验教学后要认真对待学生的反馈, 及时纠正学生认识中的错误, 促进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体验教学时, 教师的点评和分析尤为重要。以2.2节“纸柱模型”为例, 完成后第2组学生提出“为什么他们的作品长细比最小但承载能力却最低” (见表1) 。我们分析发现, 与第2组仅利用打印纸卷成圆筒状不同, 第1组, 第4组在柱肢部位增设了竹签, 第3组在柱头和柱脚处粘结木板, 约束柱肢的侧向变形, 这些措施有效提高了模型的强度和稳定性。经过教师的点评之后, 学生对受力性能良好的受压构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充分发挥体验教学的作用, 还有赖于教师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教师可以利用考试的“指挥棒”作用引导学生转变仅仅依靠做题的学习方式, 鼓励理论联系实际, 动手实践, 提升设计能力。作者讲授的建筑结构课程考核成绩由调查报告、模型制作、平时作业以及期末考试等多个环节组成。学生意识到建筑结构知识固然重要, 运用课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结构问题更重要。

3 结语

教学做合一的体验教学模式符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基本原则。通过“分组讨论、动手实践、点评分析”的体验教学设计, 学生在建筑结构课堂中实现了积极主动、协作进步的学习过程, 避免了学习过程“体验缺失”的不足;教师则通过解答和分析学生体验中发现的问题, 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课堂是动态的, 教学情境不断变化, 因此良好的体验教学效果, 要求教师全面把握教学内容, 处理好体验教学和其他教学方式的关系,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做好备课工作, 及时调控课堂情境, 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应当指出, 引入体验教学后, 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愿意和老师讨论建筑设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师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增加了, 教师渐渐成为学生集体讨论的重要成员。可见体验教学对构建良好教学氛围、和谐师生关系大有好处。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2]杨四耕.体验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5.

[3]张金华, 叶磊.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194 (6) :143-145.

[4]李玉英.教学改革中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山西建筑, 2011, 37 (4) :252-253.

[5]罗福午.建筑结构的任务和建筑结构教学内容的改革[J].中国建设教育, 2009 (Z1) :49-51, 55.

[6]林宗凡.建筑结构原理及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体验工业建筑 篇11

1 体验教学模块的组成

本系相关教研室在确定体验教学模块的初期, 最先确定的是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卷尺运动, 这是体验教学的基础。随后确定了五个教学项目, 介入课程的先后顺序是:速写线条训练、速写抓型训练、尺度训练、立体 (空间) 意识训练和构成训练。这五个项目彼此联系紧密, 互为条件, 互相影响。例如:线条训练的结果直接影响抓型成果的成效;有效的尺度感是立体 (空间) 教学的条件;空间和平面构成训练是建筑空间序列构建的手法体现等等。这五个训练项目可以贯穿整个本科学习阶段以及影响学生的专业职业素养。

2 体验教学具体训练项目简介

2.1 速写线条训练

建筑速写画和低年级的美术素描的画法是不同的, 很多学生并不知道其中的区别, 而建筑速写的重点就是线条的流畅和自然, 线条训练的教案中包括对线条类型的分析、线条的画法的分析及演示、不同种类线条的画法 (横线、竖线、斜线等) 以及各线条组合图形训练。线条训练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线条表现中解脱出来, 在画速写时能够专注于对象的结构和空间的表象, 使钢笔画看起来清新自然。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钢笔速写范例并不适合作为学生临摹的范本, 应该仅作为画法参考对象, 最主要的还是对着实物和实景临摹。线条基础训练经过三年的实际教学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将钢笔速写画从传统的素描画法中分离出来。同学们对着建筑、实物以及空间场所进行实地快速写生, 线条表达自然流畅。为后面的抓型训练练就了好的线条基础。

2.2 速写抓型训练

抓型训练主要目的在于培养敏锐地观察能力, 善于捕捉生活中美好的瞬间;培养绘画概括能力, 使同学们在短时间内能够准确表现出对象的特征;速写能为创作收集大量素材, 好的速写本身就是一幅完美作品;速写抓型能提高对形象的记忆能力和概括能力。对于学生来说, 抓型是一种简便、快捷的学习方式, 它能迅速的记录和收集与设计有关的信息, 反映和捕捉设计时瞬间即逝的灵感火花, 准确的表达设计创意和构思理念, 属于必须要掌握的基本设计手段之一。传统的抓型训练属于单一视点写生, 笔者发现这种画法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实物的真实表象, 经过几年的教学经验, 笔者创新了抓型训练的教案, 提倡同一物体用多角度去表达, 包括俯视、仰视、透视甚至内部透视图。在实际教学中同学普遍反映通过这种多角度的表达能够全面认识事物对象, 更大的好处在于能够让同学们深刻地理解空间的意义, 对于后面的体验训练项目打下了基础。

2.3 尺度训练

尺度项目训练是与建筑设计理论部分紧密相连的, 在人体尺度章节中笔者和参加项目的老师在讲授了相关人体尺度后为了使同学加深课堂上所学到的各个尺寸关系, 指导每位学生带上钢卷尺首先对所在教室和教学楼各部分尺寸作测绘和记录, 并作交流汇报, 由老师修改尺寸后记录下来。在场地尺度的训练中, 笔者和相关教师会组织学生做一些关于活动尺度的小游戏, 寓教于乐, 使得枯燥的数字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更加深了印象。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建筑相关部分尺寸关系能够有一个深刻和直观的认识, 对下一个立体 (空间) 意识培养也有更具备联想性。在期末还会准备一个尺度的小测试, 在测试中不能使用卷尺, 由老师剪裁不同尺寸的板材、块材和杆件, 让参与的同学凭借目测以及经验得出尺寸数, 以准确性来确定名次。通过这种方法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收到了很积极的效果。

2.4 立体 (空间) 意识训练

建筑的本质在于建筑空间的围合方式以及组合形式, 在低年级最好的空间意识培养方式就是模型制作。在笔者的教案中模型制作贯穿了整个一年级的课程, 首先是通过一个简单的小别墅模型制作来读懂建筑图纸以及了解内部空间的围合形式, 最后通过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来绘制别墅一、二层以及屋顶的透视图来更深刻地和模型搭配起来认识空间构成。在实际教学中有一定的难度, 主要是在一年级上学期阶段同学们可能还不能独立完成空间内部透视图的绘制, 就需要老师的指导甚至是由老师绘制同学们抄绘的方式完成, 绘制内部空间透视图的目的在于更深刻地了解建筑的本质内容。

2.5 空间构成训练

在立体 (空间) 意识训练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探求空间建构过程。在一年级下学期会加入一个指定体积容量的空间, 通过不同的材料、空间构建概念以及空间组合形式来创建不同的建筑内部空间, 使同学们全方位地了解空间建构基础为高年级的设计课打下基础。

3 体验教学模式的延伸项目内容

与建筑设计基础课的体验教学项目对接的是高年级的设计课程, 笔者坚持在初级 (一、二年级) 设计课阶段不能过早地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 应该着重强调手绘写生、抓型能力以及空间模型制作项目, 将设计课与模型制作紧密结合, 从构思阶段就引入模型制作, 使得空间设计具象化不再抽象难调整。

4 结语

体验教学法的五个训练项目以及卷尺运动带动了建筑设计基础课的发展, 也反映了一批青年教师在教学中的思索和创新, 衷心希望这些项目今后能够在教学、研究和发展中取得更多的成果。

摘要: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重点在于整合课程体系, 制定完善的教案和专题训练项目, 我院在传统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体系外创立了一系列具有实践应用型特征的体验教学项目模块。倡导并组织了一年级学生的卷尺运动, 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体验教学,应用型人才,卷尺运动

参考文献

上一篇:建筑社区营销下一篇:受众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