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体验

2024-05-11

丰富体验(共12篇)

丰富体验 篇1

一、保留希望,引人入胜

课的开始阶段,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教授的是自己渴望的内容,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如,在小学低中段运用猜谜、讲故事、设情境;在小学高段则可通过组织观看视频、表演及运用实物媒介等方法,将学生引入体育课。此外,也可运用设“疑”布“景”的方法,让学生在渴望中跃跃欲试,获得想学新知识、新技能的动力,“以学定教”,分层设置教学目标,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保留各自的希望,积极参与学习。

二、互尊互爱,以情动人

课堂中营造互尊互爱的氛围,学生的学习情绪就会受到感染、激励,主动参与的愿望也会油然而生。如,跳山羊时,教师有力的臂膀、坚定的目光、漂亮的示范、恰当的鼓励都会激励学生参与练习;球类比赛中,队友的呐喊、进球之后的击掌,都会激发学生的练习激情。

三、克服困难,善待得失

体育课中,应让学生经受困难洗礼,体验到更深的情感,以苦为乐。如,耐久跑教学中,通过计时跑、计量跑、领先跑、让距跑、结伴跑、带球跑、校园定向跑等,让学生获得战胜“极点”的成功体验,学生就会体验到耐久跑的乐趣;还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失败,让学生明白结果很重要,但过程更重要,诠释好“败不馁”的古训。

四、激情四射,团队魅力

教师激情示范、师生充分互动可有效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团队力量可以使优异者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使弱势者感受到集体的关爱,促使各层次学生踊跃参与。如,篮球教学比赛中,可采用异质分组,鼓励学生以强带弱,规定实力强的学生只准助攻,不准投篮。这样,不同水平的队员都将为团队的成功而努力,从而使参与质量得到增强。

五、评价适当,“咸淡”有度

“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恰当有度的评价是激励学生参与的助推剂。如,针对身体素质好、爱表现的学生,可以抓住他们在学习技能中的每一次创新、突破,或者示范表演、帮助他人等时机进行针对性的表扬;在评价学生时,应指出不足,提供改进方法,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丰富体验 篇2

——评析《妈妈,你好吗?》

今天,高梅花老师带领我们一起走入《妈妈,你好吗?》的经典绘本阅读,课堂主要是通过绘本与说话的融合,让学生初步领悟绘本的魅力,并且运用读写说画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和说话的热情,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珍视父母的亲情,课堂教学精彩连连。

高老师今天的这堂课,通过师生共读故事来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影响孩子。让孩子们理解了父母的唠叨,学会了与父母沟通。首先,在课堂教学中,高老师依据绘本的语言特点对绘本中的图文进行了筛选、剪接,注重选择了比较有趣的图片作为重点阅读,更好的为自己的教学目标服务,(如:将故事分为“妈妈的口头禅”、“不要整天说我的房间像‘猪圈’”、“ 关心与祝福”三个部分,依次呈现)。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故事内容整合,问题集中,减少了提问的环节,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孩子们能静下心来读故事,观察画面,给了孩子们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思考的空间,孩子们能够更好地走进故事,反思自我。其次,高老师的语言风趣幽默,表情也很生动活泼(比如:刚开始的热身游戏“ 表情模仿秀”,高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做“哈哈大笑、板着脸、凶巴巴、伤心、微笑”不同的表情,高老师逼真的、丰富的表情带动了孩子们的热情,使孩子们投入的自然地做着各种表情)。特别是,在孩子回答出了很棒的问题后,高老师都给予正面的回应并合理的引导与鼓励,真正体现了梦想的理念——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最后,我要强调是绘本阅读注重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师的提问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高老师的提问牵动着同学们的心(比如:当妈妈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此时的孩子们与绘本的内容产生了共鸣,高老师因势利导,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孩子们热情高涨,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很快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达成了共识,所以,我们看到了六组同学异彩纷呈的展现)。

梦想课程的理念是: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信任比帮助更重要。今天在高老师的课堂上得以展现。

丰富体验,活化教学 篇3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体验式教学;课堂教学

行动是获取真知的唯一途径。教学过程是融合了情感、探究、交往过程的特殊的一种认知活动,只有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环境和活动,让学生在所创造的环境中积极的去“做”、去“交涉”,从而获得“经验”,才能让学生更能牢固的掌握各项技能。就小学信息技术而言,是一门以实践操作为主的课程,体验式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智力背景,提高学习主动性,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那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该如何运用体验式教学呢?笔者从如下几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以培养兴趣为宗旨,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

如今的小学生对计算机并不陌生,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接触过计算机。但是,当学生在机房里忍不住跃跃欲试时,我们又总会发现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仍显不足,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对动手操作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对静态的、枯燥的教材内容却难以提起兴趣。为此,教师应选择最佳的教学形式,将教学内容灵活化,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本上基础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讲如何启动、关闭计算机时,我编写了适合小学生记忆的“开机歌”:“先开显示器,再开主机箱。系统自检完,打开大键盘。”“关机歌”:“控制按钮找关闭,单击确定可退出。然后关掉显示器,最后关掉主电源。”把操作与语言结合起来,不仅让学生正确区分开关机的操作步骤,也能让原本枯燥的步骤讲解变得生动有趣。在做指法练习时,我发现学生总是很难记住,为此我编写了“基准键键位歌”:“食指落在F、J,中空间着H、G,手指依次排好队,姆指空格当指挥。”巧借儿歌使学生牢记手指的正确摆放位置,即使在操作失误时,学生也能很快自主重新找准键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的教学方式可以把原本复杂、抽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讲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不仅有利于小学生的形象记忆,也能大大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教学效率。

二、以案例教学为途径,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主体”为核心内容,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因此在备课、授课时,教师不能一味刻板、保守地处理教材,而是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借助成功案例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形象生动地教学情境中活跃课堂气氛,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word 2003中“插入图片”的内容时,我以案例教学法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以启发学生思维:

任务1:在word中完成图片的插入并调整大小。学生独自进行尝试,在工具栏中点击“插入”,选择“图片”,可以看到有多种选项,根据图片来源不同选择操作选项。引导学生将自己在刚才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操作经验先在学习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并以幻灯片呈现出在word中完成图片的插入及调整大小的操作步骤及常见问题。

任务2:在word中调整图片位置及掌握图文混排方法。结合案例提问:如果将这幅图片放到文字的中间该怎么办?与任务1相同,先请学生自主学习,之后将尝试过程中的经验和困难在组内交流,总结并呈现在word中调整图片位置及图文混排的方法。

任务3:自主创作设计。灵活运用插入图片、图文混排的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设计一张自己喜欢的风景区的板报。

以案例为依据,结合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引导学生在学习情景中掌握教学重难点,这样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热情,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三、以培养能力为目标,提升学生的成功感

与其它学科不同,信息技术是以动手实践操作为特色的课程,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操作技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同时也给学生多一份成功的体验,这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创造的信心,也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以“管理计算机资源”一课为例,我首先以已经建立的打字成绩的文件夹为例,引导学生利用复制、粘贴操作自主思考如何将这些文件进行整理、完成分类存放。在接下来的“移动文件”的环节,引导学生以课本第41页上的如何用Ctrl键和Shift上档键对打字成绩的初始文件夹进行操作,正确区分“复制”与“移动”的概念和操作的异同。最后再由小组分别汇报演示,教师给予正面积极的评价,以多表扬、常激励的方式成为学生不断学习的催化剂。

这样的教学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仅使学习目标更为明确,也有利于学生动手操作、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综上所述,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可以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在体验感悟中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我们教师应秉持生本教学理念,以情感体验为基础,给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在思考、探究、交流中真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吴霞.体验式教学在计算机实践课中的应用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5.9:85

丰富学生的课堂情感体验 篇4

一、语言训练体验情感

语文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借助想象得到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例如, 教学《月亮湾》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欣赏月亮湾的河水是怎样的美, 我问学生:你觉得月亮湾的河水怎样呢?

生:很清。

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呢?

生:课文里用了一个词——“清清的”。

师:你能想象出河水清到什么程度吗?

生展开了想象, 有的说能看见河底的石头和水草;有的说小鱼们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捉着迷藏呢;还有的说我好想喝喝那里的河水……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使原本静止的画面在头脑中灵动起来, 学生的情感自然就得到了升华。

二、实践中体验情感

新课标提出, 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体验”是一个过程, 它从亲历的实践开始, 进而获得认识, 形成情感, 最后产生感悟, 并且逐渐积累成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去年执教《青蛙看海》一课, 在指导学生朗读第10小节时, 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小朋友们, 让我们也成为一只小青蛙跟着小松鼠去登山, 好不好?

生 (齐) :好。 (情绪高昂)

(学生练习蛙跳2分钟)

师:大家感觉怎么样啊?

生:我感觉要渴死了, 想喝水。

生:我的心在嗵嗵地跳, 气喘吁吁的。

师:是啊, 小青蛙可真是辛苦啊!想想你们还遇到了哪些困难?

生:天上下起了倾盆大雨, 浑身都湿了。

生:我遇到了一条大蟒蛇, 吓死我了。

师:登山这么辛苦, 那咱们回去好吗?

生:不行不行, 只要坚持就能胜利。

生:我不能半途而废, 要实现我的梦想。

听课的教师顿时响起了赞扬的掌声。我让学生走进文本, 把自己当做文中的一个角色去亲自体验, 并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独特的感受。让学生经历体验、放飞个性、活跃思维、增强语感, 这样, 既丰富了体验, 又升华了情感。

三、移情中体验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一位儿童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学习的, 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大星星, 照亮着儿童所关切和操心的情感世界。”情感的发展是一种深刻的体验和认识, 甚至是这种体验与认识的延伸。在教学中, 我们要让学生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移情体验, 引导学生与文中的角色比较,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个性意识, 在体验角色中移情, 从而获得情感体验。

四、与文章作者交流体验情感

丰富体验 篇5

xx大四附中将少年宫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教育阵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平台。华四少年宫目前有4间专用教室,学校图书馆、篮球场、体育馆均可为少年宫所用,各种设施配套齐全,专兼职辅导员到位,面向全区,服务中小学生。

今年暑假,在市、区精神文明办的指导要求下,华四少年宫在每周一向社会开放。整个暑期,少年宫共开设书法、彩泥、面塑、科创、篮球初级、篮球中级、网球、羽毛球、机器人等9门课程,接纳中小学生300余人次。学校少年宫同时作为高中生社会实践基地接纳40次人次的高中生进行了120个学时的社会实践。

7月4日,是少年宫开学的第一天,钱玉山副校长亲自到现场组织、协调各项工作,当天的学生签到、家长等候就尽然有序当天开设的课程有彩泥和网球。彩泥课上的常诗老师像邻家大姐姐一样,受到孩子们的喜爱;网球课因为是第一次,很多孩子不知道要带球拍,但是解雷教练很有经验,不仅教会孩子们分享球拍,还教会他们合作的体育精神。

7月11日那天天气预报是有台风路过,由于没有办法通知到孩子们,学校少年宫还是做好准备,将网球课程换至室内体育馆进行,机器人、网球、彩泥三门课程有条不紊地开展着。

7月18日和25日开设的课程是篮球初级和科创课程,虽然天气非常炎热,但是孩子们的参与热情还是很高的,尤其是篮球课程的陶正清教练和孩子,顶着炎炎夏日,认真的上课。科创课程在章依晨和陆一心两位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开创思维。

8月1日和8日的课程是书法和羽毛球。虽然对于很多孩子都是初学,但是老师们都教得极其认真,希望通过短暂的课程激发孩子的兴趣,收益终身。

8月15日和22日学校为孩子们准备的是面塑课程和篮球中级课程。这两门课程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注重情感体验 丰富心灵沟通 篇6

一、感悟情感

《姥姥的剪纸》为我们描述了作者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待人和善的姥姥。她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作者的心,让祖孙之间有太多的快乐有回忆与深情。整篇文章语言生动优美,情感丰沛饱满,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思念洋溢于全篇的字里行间。

“作者胸有臆,入境始觉亲。——叶圣陶”本文文章中所描绘的意境和氛围,通过语言文字形象地表达了出来。因此,在感悟文章内容时,我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以唤醒学生自身的感知体验和美好记忆,由此渐入佳境,体会作者的胸臆。

在设计教案时,我以文章最后的一句“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作为切入文章的突破口及贯穿全文的线索。使学生在反复美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想起姥姥时愉悦的心情和对色彩斑斓的童年生活的回忆,体味祖孙间的深厚感情。交流让学生找出三幅牛兔剪纸图,想想它们有什么特点,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姥姥的勤劳,作者的贪玩。这样设计的话,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找到那些体会姥姥呵护我疼爱我的句子,也能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在感受姥姥对作者的疼爱时,更容易激起对自己家人的感恩。

二、拥抱情感

散文的“形散”是其外观,“形散”的目的是想多角度、多侧面、多手段地去表现一个中心,去抒发一种感情,去表明一种思考。语文课堂亦如此。要充分给予学生“心灵的自由”,使更多的学生既重视自己的语言表达,又善于倾听老师的点拨及同伴的发言。

《郑和远航》一课虽没有太大的难度,但篇幅较长,又有复述要求。怎样才能避免繁琐地提问,该找哪一点来推及全篇,进而深入品析呢?细究之下,抓住了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叙述郑和远航伟大意义的句子,以“郑和远航真是一次( )的远航”为线索层层展开教学。学生围绕问题自读,自悟,自我升华。有的首先抓住了文中详尽的数字来交流,他们体会到远航船队的规模之大,七次远航历时的久远和范围的广泛。接着又有学生抓住了航行途中遇到的凶险来体会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通过品析“呼啸”“扑”“撕裂”等关键词句,加深了对“化险为夷”一词的领悟。最后通过诵读相关的成语,复述第一次远航的经过,学生便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和对郑和的深深敬仰。

古人云:“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在这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要跟上老师的及时点拨。看着他们交流时的滔滔不绝,似乎字字句句都在传情达意:这样的课堂愉悦而富有教益,我们的能力和素养在不断提高。

三、内化情感

绘画艺术中讲究“空白”,音乐欣赏中讲究“休止”。在课堂教学中也应注意留有一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独立地思考,尽情地翱翔。犹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好像只是激流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留下来不讲。”

《我和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语言生动明快,内容纵横交错,多层次、多角度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如此错综复杂的事件关系,便构成了教学的难点。该如何预设,在一节课之内实现长文短教呢?一读再读,发现作者集中表现的是童年生活的美好,这份美好就在于:在祖父的园子里,生活是逍遥自在的。园子——生机勃勃的园子——自由快乐的园子——自由快乐的“我”,文中出现了这样的句式:“要……就……”“愿意……就……”便以“自由”为突破口,以文本为抓手,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充分地体悟。在与文字的亲密接触中,他们领略着作者描绘的意境,沉浸于作者的内心世界。循序渐进地感悟、内化,伴随着神思妙想的驰骋、流淌,呈现在学生脑海中的是一幅幅悠然自得而又生趣盎然的画面。

这自由的“园子”仿佛是心灵的“氧吧”,让每个人的呼吸都变得气定神闲、妙不可言。教学当以学生为主体,语文课上的留白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他们调动自己的思维去填补、去创造,从而得到了意外的享受。于是,课堂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场所,成为闪耀灵性的舞台。

四、深化情感

阅读对话是师、生、文本三者之间的沟通、融合、互动。链接生活,重组语言,设计灵活多样的对话形式,于不知不觉中拨动着学生的心弦。通过合理地拓宽、开掘,师、生、文本都将进入更为广阔的空间,达到语义与语境的融合,情理与情趣的一体,课内与课外的贯通。

在《水》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充分感悟到家乡缺水之苦后,出示了母亲所说的那句话:“你们真的饿坏了。”这是至今为止唯一将“渴”说成是“饿”的话,让学生说一说对这个“饿”字的理解。通过讨论让学生体验到这是一种特殊境况下的特殊的体验,只有在严重缺水的地方,人们才会有这种“饿”的感受。这时我作了最后总结:缺水之苦让家乡的人产生了对水的特殊体验。同学们,我们今天拥有很多很多水,让我们珍惜这一切。学生的情感沿着作者的思路,进入作者描述的情境之中,和作品表达的情感相通。

正像德国著名学者斯布朗格说的:“教育就是唤醒。”要在感情的共鸣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豪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却见本真。如果说阅读是语文课的生命,情感体验就是语文课的灵魂。情感体验会让语文更加多姿多彩、光芒四射。引导学生多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情去解读、感悟那一篇篇充盈着作家丰富情感的文章。己心之悟,最是至深。或许这才是培养学生具有真正自学能力之根本途径,让语文课堂成为激荡、抒唱学生情感的海洋吧。

丰富学生体验培养良好数感 篇7

一、在对数概念的理解和体验中, 建立数感

对数概念的理解和体验与数感的发展密切相关, 是形成数感的最基础的一步。数概念本身是抽象的, 单独一个数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不大, 关键在于它和具体情境结合在一起, 产生了实际的意义。因此, 让学生在认数的过程中, 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情境和实例, 在现实背景下感悟和体验, 会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概念的实质。但是, 学生是否建立起数概念不能以会读写一个数、会用这些数进行计算作为标准来衡量, 而应着眼于让学生看见数, 头脑中不仅反映出一个符号, 还应看到符号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现实背景。

如“认识比较大的数”时, 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 让学生通过能够见到的、感知到的比较小的数去体会大数的意义。在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这一实践活动中, 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实践, 按照“确定合适的主题———抽样测量———类推得出1亿有多大”的过程, 引导学生增强对1亿的感知。首先, 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结合生活经验, 猜想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1亿本数学课本摞起来有多高……并且确定直接测量的基本数量。然后, 小组分工合作, 寻找解决办法。学生测量后得出的答案很多, 有学生说, 先测量100张纸的厚度是1厘米, 1千张纸的厚度就是10厘米, 1亿里面有100000个1000, 也就是100000个10厘米, 1000000厘米=10000米;有学生说, 先测量1000张纸的厚度是9厘米6毫米, 也就是96毫米, 1亿里面有100000个1000, 就是100000个96毫米, 96×100000=9600000毫米=9600米;还有的学生说, 测量100张纸的厚度是1厘米, 测量1000张纸的厚度是96毫米, 而不是10厘米。出现这样误差的原因主要是选择的基数不同, 测量的精确度就会不同, 所以测量时选择1000张纸直接进行测量, 误差就会缩小, 这样看来, 我们可以说1亿张纸摞起来的厚度大约是10000米那么高。在学生认识了1亿有多大后, 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并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充分展开想象: (1) 100粒大米约1克重, 100千克大米够1个人吃1年。那么1亿粒大米约重多少克?合多少千克?够1个人吃多少年? (2) 一个人手臂伸开的长度大约等于他的身高, 小学生平均身高约1.4米。那么1亿名小学生手拉手可围400米跑道多少圈? (3) 如果1秒钟数1个一元的硬币, 那么价值1亿元的一元硬币大约多少年可以数完? (4) 据统计, 制造2000双一次性筷子需砍伐1棵树, 全国每天生产和丢弃一次性筷子达1亿多双。制造1亿双一次性筷子要砍伐多少棵树?在这样的过程中, 学生体会感悟了数的意义, 从而发展了数感。

二、在对运算含义的理解和体验中, 形成数感

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不能依赖死记硬背, 而应以理解为基础, 并在知识的运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因此,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记忆和重复机械的练习, 而要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有效地解决问题。教学中,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索学习的时空, 引导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拓展思维, 丰富自己对运算含义的理解, 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从而促进数感的形成。

对运算含义的理解, 既包括对加、减、乘、除等运算的含义和运算法则的理解, 也包含对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及相互转化的方法的理解。注重数运算的意义及对运算律的理解, 强调算法的多样化。例如, 计算25×24、25×32×125, 可启发学生想到25×24=25×4×6=100×6=600, 25×32×125=25×4× (8×125) =100×1000=100000, 增强学生对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数的敏感。

在提高精确计算能力的同时, 还要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估算能帮助学生快速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并能有效预测相应的结果。估算的熟练程度是伴随学生对数运算的作用和意义的深入理解不断发展的, 它与精确计算相互依存、协同发展。如, 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时, 有这样一道题:“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票 (车票和门票) 价49元, 一共需要104套票。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在感悟各种解答方法的基础上, 鼓励学生突破规定的方式, 拓展数学问题的思考空间, 多角度地参与估算方法的“再创造”。不同的学生估算方法可能有所不同, 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把49看成45, 104看成100, 45×100=4500 (元) , 这样应准备4500元钱;有的学生则认为可以把49看成50, 104看成110, 50×110=5500 (元) , 准备5500元钱足够;有的学生说可以把49看成50, 104看成105, 50×105=5250 (元) , 实际付款不会超过这个数;还有的学生说, 可以把49看成50, 104看成100, 50×100=5000 (元) ……由于学生不同的思维过程, 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估算方法。而对于此题估算出的套票钱应比准确值稍多一些才算合理, 因此估算在5096元~5500元之间较为合适。通过这样引导, 学生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参与估算, 才能有效地提高估算技能, 丰富和发展数感。

三、在对解决问题的理解和体验中, 增强数感

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在教学活动中, 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恰当评价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 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 并引导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选择合适的策略, 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提高思维水平。”实践证明,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有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找到答案, 一个算式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确定结果, 关键是用什么方式更为合适, 而方式的选择是直接和现实生活背景相联系的。

如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后, 可让学生思考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有21个人要过河, 每条船最多可乘5人, 至少需要几条船?怎样乘船才合理?这个问题不是简单地计算21÷5=4……1就可以解决的。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理解商4和余下的1各表示什么意思?即:4表示4条船, 1表示如果4条船上都坐满5个人, 还剩1个人也需要1条船, 因此必须用5条船。后一个问题, 怎样乘船才合理, 又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认识, 给出认为合适的方法。在这样的解决问题过程中, 学生运用了数运算等方面的知识, 提高了对数的敏感度, 能结合具体问题来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既能不断完善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又能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学生的数感也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再次提升, 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数感。

丰富情感体验 构建有效音乐课堂 篇8

一、民主平等, 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开发潜能、弘扬优势、增强自信、学会自主的重要前提。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人间最美的是微笑, 微笑是架起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 是开启学生对教师信任的金钥匙。教师和蔼可亲的微笑可以缩短师生的距离, 给学生创造最佳的心理状态。首先教师要面带微笑, 以良好的心情走进课堂, 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其次, 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敢于质疑问题, 使学生有“轻松感”、“自信心”,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优势。最后, 教师要营造师生互动、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使教与学达到和谐统一。例如, 我在教学一年级《用声音编织故事》一课时, 是这样来引导学生围绕“探索、创造声音并用声音来编织故事”展开教学的。第一步, 让学生感受和听辨大自然中各种美妙的声音, 体会声音的长短、强弱, 并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觉, 鼓励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 体会生活中的无限乐趣。第二步, 以《小猪过生日》的故事编创用不同的声音演奏出小猪生日宴会上锅、碗、瓢、盆交响曲为线索, 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加强对音色、力度、节奏等音乐要素的感受与体验。第三步, 在创造音响的过程中, 注意感受声音的强弱, 让学生了解不同力度表现的声音给人的感觉不同, 每一种声音, 都是一个动听的音符, 因为有这么多美妙的声音, 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 伴随着我们度过快乐的每一天!所以, 这节课下来, 学生在编创音乐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激发了学生创造音乐的兴趣, 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有利于学生学会聆听、学会模仿、学会编创, 加强了学生对音乐要素、音响、节奏的感受与体验。为了积极创设民主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 我经常在课堂上让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当学生是“小老师”时, 我走下讲台, 坐在学生中间, 认真听这位“小老师”讲课, 与学生一起参与学习;学生小组讨论时, 我走下讲台与学生一起讨论, 让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每学完一首歌, 我都要举行歌曲演唱会, 每当学生上台演唱时, 我就与学生一道当观众;当我范唱时, 又让学生当“小老师”进行点评。总之, 教师要用鼓励和宽容的态度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我发现意识, 使学生在更多的参与活动过程中去实践体验音乐活动。

二、合作探究, 构建生生互动的和谐关系

所谓合作, 是指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中, 能够与他人充分交流、密切合作, 不断增强集体意识和协调能力。在音乐教学中可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进行生生互动与合作, 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群体中的协调能力。例如在教“竖笛”的器乐学习与教学实践中, 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的。首先, 以吹奏一支《唱支山歌给党听》的优美歌曲作为引入新课的切入点, 让那美妙娴熟、悦耳动听的笛声感染每一位同学, 这为下一环节教学营造了安静、良好的氛围。接着, 我直奔主题让学生掌握竖笛吹奏的方法:“孔按严, 轻轻吹”, 让学生尽快享受自己学习的成果。当学生一下子学会吹第一个音“5”时, 我马上引导学生进入歌唱与竖笛伴奏的活动环节, 让学生营造在合奏过程中相互配合、彼此照应、合作交流的氛围, 从中启示学生边演奏边聆听同伴的演奏, 切身感受合奏的内涵, 追求整体、协调和统一的效果, 从中体会团体协作精神。然后, 我又循序渐进, 从学习吹“5”一个音, 到节奏学习;再进入学吹三个音“Sol、La、Si”。当学生能吹奏这三个音后, 又进入演奏旋律与合奏, 培养学生即兴演奏、伴奏的能力, 这样学生就在“玩”、“趣”中轻松学到笛子的演奏和技能, 并让集体主义、群体合作探究的精神在器乐演奏过程中得到了培养与发展。最后, 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习三个音以内的歌曲, 把唱歌、欣赏、创作等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 让学生得到音乐素质的“多元”收获。总之, 学生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影响往往是全方位的。新歌教学后的小组合作练唱, 能以好带次, 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体验到互助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节奏创编中的合作探究, 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创新活动的体验;舞蹈动作的小组创编, 能让每位学生都能提高音乐表演的能力。在所有这些合作学习的活动过程中, 学生自主学习、自由表演、主动获取知识, 只有这样开放式的课堂教学, 学生们才能真正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人。

三、自主发现, 促进学生协调发展

“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单一、信息量少、活动量少, 教学过程缺乏艺术性、创作性, 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已严重制约了音乐教学向更高层次发展。在新课标的实施中, 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学是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 实质上是在教学中解放学生, 使他们在一定的自主性活动中获得主体性发展, 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学习、自主生活,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例如, 我在教学六年级《春天回旋曲》一课时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表演的:第一步, 进行《春姑娘交响曲》多声部节奏创作。在此环节中, 旨在通过节奏的创作达到复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和巩固新学的十六分音符, 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 通过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 提高学生分辨音色的能力;通过力度、速度的变化训练,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第二步, 在节奏创作的基础上, 进一步进行《报春鸟》之歌二部声旋律创作, 这一环节旨在通过聆听《杜鹃圆舞曲》帮助学生积累创作素材, 为《春天回旋曲》的创作做准备, 并选用“F”调进行创作, 让学生熟悉口琴或风琴“F”调的各音位置, 积极探索布谷鸟叫声的各个音符, 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第三步, 师生互动进行《春天回旋曲》的创作, 按《嘀哩嘀哩》→《春姑娘交响曲》→《嘀哩嘀哩》→《报春鸟之歌》→《嘀哩嘀哩》→《春日》→《嘀哩嘀哩》的结构进行《春天回旋曲》的表演。这样一步步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复习旧知识、获取新知识的学习实践, 自己发现难点、要点, 在解决、消化难点和要点教学过程中有所创新, 有所发现, 并从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使学生的心理、听觉、视觉、口语表达等得到协调、主动的发展。

四、激活潜能,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音乐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 是培养学生将来有更完善的“理解、创造”美的能力, 即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音乐课程的重要价值是审美体验价值, 音乐教育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 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每个人天生都希望被人所重视, 孩子更是如此。德国教育家帝斯多会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 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优秀, 都希望自己时常受到表扬, 个性得到张扬。实际上学生的潜力非常大, 就看教师怎样去挖掘, 去发现。如五 (1) 班上一个学生非常调皮, 教师和同学都认为他是后进生, 每节课他都爱找人说话、惹事。有一次, 我一直用目光提醒他多次, 他还是旁若无人的转头与后面的同学打闹, 于是我指名让他上台演唱刚教的那首新歌《童心是小鸟》, 这时他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样子, 可当我耐心问他还会唱什么时, 他满不在乎地走上讲台, 亮开嗓唱了一首《喜羊羊与灰太狼》。他优美的音质、良好的表现着实让我和同学们大吃一惊, 他刚唱完, 我就引导学生把掌声送给他, 这下同学们的掌声迫不及待地响了起来。同时, 我给了他极高的评价, 并鼓励他继续努力, 长大当歌唱家。从这以后, 他上课时目光总是关注着我, 只要有机会, 我总会让他主动上台表演, 主动当“小老师”, 从此他上课变得认真积极了, 在班上不再惹事生非了, 并且其他学科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看着他的成长, 我欣慰不已。由此可见, 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 只有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潜能, 才能使学生感受到爱和尊重, 乐观和自信。

综上可知, 在课堂教学中, 音乐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要把音乐教学作为一个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过程, 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中, 与音乐融为一体。通过对音乐课程的学习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 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 合作探究, 自主发现, 激活潜能, 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从而使音乐课堂焕发出生命力, 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丰富生命体验:让每一个学生成功 篇9

一、开辟个性沃土:让学生相信自己可以成功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的个性、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领域,尽管这种潜能与遗传素质、生理特点、兴趣爱好、思维特点、个性倾向、意志品质、气质类型等有密切的关系,但如果针对学生潜能的个性差异,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同样可以造就不同类型、不同特长的人才。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儿童的发展应当考虑到其天性的差异,并且促进独特的发展,不能也不应使一切人都成为一模一样的人,并教以一模一样的东西。”因为有些学生在抽象思维方面有发展潜力,可指导他向自然科学领域涉足,有些学生在形象思维方面有发展潜力,可鼓励他多在文艺方面涉猎,有的学生属慢智思维型的人,在思维的灵活性方面不如一般人,但是,其他思维品质可能会比一般人更有潜力。诸如歌唱家的声带、钢琴家的手指、芭蕾舞演员的体型等,其潜能所赖以存在的生理基础就不同。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注意帮助学生多方面探寻,找到学生潜能蕴藏的真正所在,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把差异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在实现全面观察分析每个学生的基础上,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在素质和闪光点,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特长,张扬学生个性的成长环境,对学生有意识地加以训练,促进学生个人的自我实现,让每个学生成功。

多年来,学校定期举办的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为有才艺特长的学生开辟成才之路;“智慧之星”“读书之星”“劳动之星”“小小书法家”“小小发明家”等一系列称号,按照学生需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五彩斑斓的舞台;“小何广播组”等近20个社团小组,学生有不断参与体验、发挥潜能的机会,他们的自信和勇气应运而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成长的平台。我们始终坚信,一次活动的育人效果能胜过千百次的说教,成功的自主体验、感悟胜过千百次的灌输;学生只有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最大程度上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相信自己能成功。

二、培育优质课堂:让学生体验成功

优秀教师的专业学识不在于做题、会讲课,而在于能够系统地把握学科知识,知晓知识的来龙去脉,他能够将枯燥的知识不着痕迹地转化为轻松有趣的探究与尝试,让孩子们爱学、乐学、会学,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成功。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陈老师执教的五年级的一节数学课: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探究如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在小组活动时,教师注重倾听学生的想法,适时介入指导,及时点拨,给予学生自我展示与表现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通过合作学习,学生探索出多种转化方法:有的学生把平行四边形剪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与一个直角梯形,转化成长方形;有的学生把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直角梯形,转化成长方形;还有的学生把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直角三角形与一个不规则图形,再转化成长方形。这样的合作学习,突破了学生认识上的封闭性,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学生的主体性得以体现。

语文组的梅老师让课堂成为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将童话故事等阅读内容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自己通过阅读获得的新信息。同时,将语文课移植到了校园中,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听一听、想一想,来感受春天带给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有让学生经历了自己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让学生体验成功。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我们要及时发现每一个学生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并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支持;欣赏学生的“标新立异”和“与众不同”,更好地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叶澜教授说得好:“在课堂里的教师和学生,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才能真正让学生体验成功。”

三、培植特色文化:让学生享受成功

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像叶圣陶老先生那样把教育视为农业,对每个学生千方百计地给这个生命以新鲜的空气,适当的温度、湿度和充足的养分,是大树就让他茁壮成长,是玉米就应让他结成饱满的果实,让每个学生在这片沃土上享有生命出彩的喜悦,享有梦想成真的快乐,享有获得成功的愉悦。

遵循学生的特点,我校开展了以“墨香文化”为主题、以“三更思源、稚雅神韵、三香育人”为内容的特色教育,拓宽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让孩子反复品味经典文化的韵味,悉心聆听古代先哲的教诲,让处于信息时代的孩子重新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你读我写楹联”“小小擂台赛”“楹联大考场”“每周征联”“节假日征联”等活动的开展,以及“楹联学习之星”“楹联写作之星”“执笔规范之星”“我是小小书法家”“围棋明星”的评比,激发学生学习书法、围棋、楹联的热情,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丰富生命体验就是让每个人在成长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平台,让每一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都成为活动的发起者、参与者和创造者,成为真正发展的主体。对生命的关怀就是要让生命像禾苗一样舒展、生长;教育不是为了成事,而是让学生成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有尊严的人,成为有创造力的人,让学生一步步走向成功。

专家点评:

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要对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有深刻的领悟和贯彻执行,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理性的思考和明晰的判断,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科学的规划和有效激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坚持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教育管理的核心问题。”学校教育的各项工作最终都要落在这个核心点上,学校教育的成效与成果,都应该用学生健康和谐发展这个核心目标去衡量。作为主抓教学的校长,李玲从学校教学管理的视角,结合学校教学实践思考并论述了学校应有的学生观与教学观:让教育回归育人本原,既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也重视学生个性潜能的开发,引领教师找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彰显的抓手,激活学校内生动力,把科学的教育理念与优化的教学行为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和每一节课堂上。让校园活动、优质课堂、特色文化成为丰富学生心灵、张扬学生个性、积淀学生学养、成就学生幸福的通衢。

不仅李玲校长的文章让我们看到了这一点,李玲校长所在的滨海新区塘沽中心庄小学的教育成就更印证了如上的观点。为此点赞并致意。(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教育中心副主任高晨霞)

以丰富语用体验实现“言意兼得” 篇10

一、把握词语表达的准确性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文本是通过词语来传情达意的。词语既是内容的载体,又是内容的存在形式。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五彩池》一课时,我紧紧抓住“奇异”一词,切入学习:“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五彩池的奇异?”统领性问题的提出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方向,也让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起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品评词句,让学生在玩味语言的过程中,理解语言的思想、形式以及表达规律。

二、感悟“语境”铺垫的巧妙性

词语、句子、段落只有放入具体的语境中才能如鱼得水。以三年级《我喜欢小动物》这篇课文为例,在教学时,我出示了课文片段:每次洗澡的时候,我总是把它们捞出来,放在地上,看它们跃动,数着:“一,二,三,四!”想象着它们是在进行比赛,过了好一会儿才把它们放回水缸。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跃动”一词,朗读文本,体会“过山鲫”跳动的节奏感。接着,我引导学生关注“一,二,三,四”后的标点符号,启发他们想象:看“过山鲫”比赛时心里会想什么?通过想象补白,学生体会到了尽管作者嘴里只数着数字,可心里正在与“过山鲫”对话,为它们加油。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文本有了更好的认识,也体会到了作者逗弄小动物的乐趣。

三、关注表达形式的丰富性

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特点,有效利用文本,根据作者所采用的不同表达形式,让不同的作品彰显其独特的魅力。

例如,《令人神往的日内瓦》和《悉尼歌剧院》这两篇写景课文都选自三年级上半学期第五单元。《令人神往的日内瓦》一文将作者一路走过的地理位置介绍得清清楚楚。在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圈一圈介绍了哪些景物以及它们的位置,再通过引读,让学生感受那如诗如画的景致。通过这样的定点观察方法,学生感受到了日内瓦是一个风光绮丽、令人神往的地方。而《悉尼歌剧院》一课的语言表达形式则不同,作者以设问句的方法说明了歌剧院被称为“标志”的主要原因,一连用了三个比喻,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对歌剧院进行描写。课中,我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将歌剧院比为白莲、扇贝和白帆。通过交流,学生知道了它们都与歌剧院一样为白色且都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此感悟作者的喻体选择十分贴切。通过引读,学生发现文章用了像、又像、更像三个比喻词,以此表达“悉尼歌剧院”的巧夺天工。

四、疏通文章结构的关联性

阅读教学就是要透过文本语言,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把握文章脉络和相互关联。虽然小学三年级是以段的教学为主,但随着三年级到四年级的过渡,在阅读教学时,可以逐渐让学生去了解作者为何会有这样的写作思路,他的写作思路又是怎样展开的。

丰富学习体验 提升思维活力 篇11

[关键词]数学教学 营造氛围 体验 思考 认知冲突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5-042

数学教学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应是生成的灵动、智能的发展、思维的启迪、体验的丰富。因此,教师应科学地实施互动策略,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升学生思维的活力。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一、营造氛围,促进思考中的体验

有效的数学教学,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充分利用和开发数学课程资源,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有效的学习材料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

例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一课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充分挖掘身边的学习资源,感悟百分数的意义,体验数学学习的愉悦历程。

出示海报:

海     报

本周四下午3∶00少先队大队部将举行“中国梦,我的理想”知识竞赛。参赛要求:每中队选派一名队员参加,男女不限。

星海小学少先队大队部

2015年4月

师:六(6)班同学为了这次比赛能取得好的名次,在班级中进行了初选,下面是三个成绩最好的选手的表现。

师:请仔细阅读表格中的信息,如果你是班级中的一员,你会推荐谁去比赛呢?理由是什么?

生1:我推荐周林峰去参加比赛,因为他答对了43道题,是最多的。

生2:不对!你看,他们三个人的答题总数并不是一样多的。

生3:是的。只看答对多少题,根本不能反映出每个人的真实水平。

师:是啊!那我们应该如何思考呢?

生4:可以看谁错误的答题数最少,再决定由谁代表班级参赛。

师:又是一个新的角度,大家有什么看法吗?

生5:我想这也不对。如果让我去答题,我只答一题,而且答错了,可我错误的答题数是一题,最少,那我就代表班级去比赛,这样好像很不合理。

师:很好!看来,这种方法也行不通,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6:我们可以算出答对的题数是总题数的几分之几,以此来决定谁去參加比赛。

师:你们认为这样合理吗?试一试,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

课堂教学中,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既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又能使学生获得真切的体验,让学生在比较的体验中经历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从而深刻地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实际生活,把有效的学习资源引入课堂,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数学素养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把握冲突,激活讨论中的体验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调控教学进程,科学地营造认知冲突、学习冲突、经验冲突,诱使学生去讨论、去研究,从而实现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的目的。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的练习环节时,为深化学生的理解和突破教学难点,教师设计了以下一组辨析思考题:“(1)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2)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是其中圆锥体积的4倍;(3)把一个圆柱积木削成最大的圆锥体,就会削去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二。”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题(1)的判断较为准确,而对题(2)和题(3)颇有争议。面对学生的不同见解,教师没有立即给予评价,而是利用学生的冲突再次组织探究活动,让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

师:请大家说一说自己的结论,并交流自己的思考。

生1:我认为题(3)是错误的,因为它没有指出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关系。

生2:我认为这一题是对的。你看,不是说削成最大的圆锥吗?圆锥最大的时候,圆锥和圆柱的底面积一定是一样的,高也是一样的,这时就是等底等高了,因为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所以削去的是圆柱的三分之二。

师:听完这样的议论,你有什么理解呢?

生3:我认为这题是对的,同时告诉我们,把圆柱削成最大的圆锥,它们的底面积和高都是一样的。

生4:通过刚才大家的议论,我发现自己对题(2)的判断要修改了,这题应该是对的,因为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的3倍,所以体积和就是圆锥的4倍了。

……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准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认知冲突,为他们的思维发展提供历练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那些似是而非的疑点、难点,巧妙地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研讨和思辨中进一步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正确、有效地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三、促发互动,引领操作中的体验

理想的课堂是师生思想交互、情感交融的乐园。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促进师生、生生的多层次互动,在互动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教育目的。

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教师设计三个互动活动。

互动(1):师让学生认读基本分数,并提问“你认为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在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评价。

[分析: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操作环节打下理解的基础。]

互动(2):组织操作实践活动,让每一组学生都利用学具进行操作活动,如涂出一个圆片的1 / 2、分得4个苹果的1 / 2、获得一杯水的1 / 2等。同时,教师不断地加以提问,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发生碰撞。

[分析:通过自主实践和学习讨论,使学生明白1 / 2的本质意义,从而初步感知到“1”的存在,理解了分数构成的基本原理。同时,教师设计更多的观察和思考的活动,使学生能精准地把握“1”的组成,深化分数意义的建构。]

互动(3):通过问题,继续深化学生的理解。

师:如果我们班这学期有1 / 3的同学住校,大家思考一下,我们班有45人,应该怎么分组?这个住校的人数是多少呢?整体“1”又是多少呢?谁能操作一下电脑,把住校的学生表示出来呢?(一生上台演示,其他学生随时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

[分析:用电脑演示的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整体“1”并不代表一个同学,可以是一个班的同学。因为将全班同学平均分成3组,每组15人,所以一个班人数的1 / 3正好是15人。由于所举的例子与学生自己密切相关,所以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探究。]

由上可见,互动的课堂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开发和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在学习探索的最前沿,并给学生留下自由的思维空间和充分的实践时空,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去交流、去讨论,不断加深他们对知识探究的体验,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丰富的情感体验有效的心灵沟通 篇12

一、感悟情感———入境始觉亲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通过描绘境界、塑造形象来陶冶、感染读者的, 积极的情感是促使经验、认知转化为信念的催化剂。任何艺术都可以说是情感的艺术, 语文教学也是擅长情感熏陶的艺术。每一篇课文、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 都应选定明确的目标, 创造特殊的氛围, 引领学生亲近、深入文本, 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金蝉脱壳》是一篇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课文。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 用活泼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金蝉脱壳的奇景, 读后仿佛身临其境。课文在描写这一过程时, 细致、生动, 不遗漏一丝一毫。你瞧:蝉儿的肚子在不停地颤动着, 每颤动一次, 身上的颜色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 渐渐地变成了深绿色, 变成了棕黑色。肚子的颤动和颜色的变化本来就不易察觉, 而作者不仅看到了还注意到了二者的联系, 真是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课文的字里行间都透着这样的细腻,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趣味无穷的境界, 不由得连连感叹。老师不失时机地出示一组清晰的图片, 学生与作者立刻产生了共鸣:“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我高兴得几乎叫起来!”再让学生谈谈此时的感受, 他们就妙语连珠了:有的说真是大开眼界了;有的说不看不知道, 一看真奇妙;有的说太激动了, 原来蝉就是这样脱壳的……这时趁热打铁, 让他们凭借观察和想象再次“亲历”金蝉脱壳的全过程:蝉各个部位出壳的顺序渐渐明朗, “露、钻、抖动、伸、仰、扑、抽”几个动词也浮了出来。蝉脱壳的艰辛及其表现出的勇气和智慧同时浮上了学生的心头:蝉为了开始它新的歌唱生涯, 需要冲破自我, 冲破一切困扰生命的藩篱;其出壳过程中的每一伸, 每一抽都相当艰难, 不有着破茧成蝶一样的生命的律动吗?此时此刻, 学生的感悟不也是“奇特动人”的吗?

此情此景, 学生融入了文本, 而文本也融入他们的生命。正因为有了这份亲近, 二者充满了生生不息的活力。“教贵情浓”, 缘情而入文, 披文以入情, 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语文课堂只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滋养, 他们才会产生强烈的情绪活动, 激活蕴藏的无限潜能, 形成内在的精神力量。当学生被浓浓的情感渗透、包围时, 也就真正地实现了趣中学、学中悟、悟中得。

二、传达情感———形散神不散散文的“形散”是其外观, “形

散”的目的是多角度、多侧面、多手段地去表现一个中心, 去抒发一种感情, 去表明一种思考。语文课堂亦如此。要充分给予学生“心灵的自由”, 使更多的学生既重视自己的语言表达, 又善于倾听老师的点拨及同伴的发言。在多维互动中, 实现思想的碰撞、灵感的绽放;在兴味十足中, 领略课文的魅力、人物的形象。

《郑和远航》一课虽没有太大的难度, 但篇幅较长, 又有复述要求。怎样才能避免繁琐的提问, 该找哪一点来推及全篇, 进而深入品析呢?细究之下, 笔者抓住了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叙述郑和远航伟大意义的句子, 以“郑和远航真是一次 () 的远航”为线索层层展开教学。学生围绕问题自读, 自悟, 自我升华。有的首先抓住了文中详尽的数字来交流, 他们体会到远航船队的规模之大, 七次远航历时的久远和范围的广泛。因势利导, 指点学生重点体会第二自然段中对宝船的介绍, 通过朗读感知宝船的雄伟壮观和大明王朝雄厚的实力。在学生理解不够深刻的时候, 将相关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 如将宝船的规模与教学楼进行比较。学生的印象就深了, 惊叹之情溢于言表。接着又有学生抓住了航行途中遇到的凶险来体会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 通过品析“呼啸”、“扑”、“撕裂”等关键词句, 加深了对“化险为夷”一词的领悟。最后通过诵读相关的成语, 复述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学生便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和对郑和的深深敬仰。课文教完了, 但学生探究的兴致依然很高:郑和为何要远航?郑和远航的出发地在哪儿, 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地方?郑和其余六次远航顺利吗?这时就借助图片、音乐、录像等再现历史, 订阅《郑和下西洋》一书, 建立专题网站, 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帮助。当学生尝试着自己去分析、去解决问题的时候, 疑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问题来源于学生自己, 激起了他们求知的欲望;自主探究得来的知识根深蒂固, 和被动接受的结果截然不同。古人云:“水尝无华, 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 相击而发灵光。”在这过程中,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 要跟上老师的及时点拨。看着他们交流时的滔滔不绝, 似乎字字句句都在传情达意, 这样的课堂愉悦而富有教益, 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

三、内化情感———无声胜有声

绘画艺术中讲究“留白”, 音乐欣赏中讲究“休止”。在课堂教学中也应注意留有一定的时间、空间, 让学生独立地思考, 尽情地翱翔。犹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好像只是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 而把某些东西有意的留下来不讲”。这并非是对知识的舍弃, 而是欲擒故纵, 目的是创设良好的氛围, 引起学生的注意, 内化深厚的意蕴。

《我和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 语言生动明快, 内容纵横交错, 多层次、多角度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如此错综复杂的事件关系, 便构成了教学的难点。该如何预设, 在一节课之内实现长文短教呢?一读再读, 发现作者集中表现的是童年生活的美好, 这份美好就在于:在祖父的园子里, 生活是逍遥自在的。园子———生机勃勃的园子———自由快乐的园子———自由快乐的“我”, 文中出现了这样的句式:“要……就……”、“愿意……就……”笔者便以“自由”为突破口, 以文本为抓手, 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充分地体悟。在与文字的亲密接触中, 他们领略着作者描绘的意境, 沉浸于作者的内心世界。循序渐进地感悟、内化, 伴随着神思妙想的驰骋、流淌, 呈现在学生脑海中的是一幅幅悠然自得而又生机盎然的画面:“我是园子里的一只蜜蜂, 我想去拜访哪朵花, 就去拜访哪朵花”、“我是园子里的一条小虫, 我要吃青菜就吃青菜, 要吃菠菜就吃菠菜”、“我是园子里的一个大冬瓜, 愿意躺着就躺着, 愿意趴着就趴着”……瞧他们, 听着听着就不由地咧嘴笑了。老师也忍不住要说:“我是园子里的一棵小草, 我想闻闻花香就闻闻花香, 想吻吻清风就吻吻清风”、“我是园子里的一片落叶, 我愿意起舞就跟随和风的节奏, 我愿意休憩就扑进大地的怀抱……”就这样边读边笑, 边想边说, 快乐、自由的空气悄悄地弥散开来, 浸润着每一个学生, 也感染着老师。

这一课虚实相映, 无“话”处皆成妙境, 任何参与其间的生命个体都可获得随心所欲的成长、无拘无束的幸福。这自由的“园子”仿佛是心灵的“氧吧”, 让每个人的呼吸都变得气定神闲、妙不可言。教学当以学生为主体, 语文课上的留白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他们调动自己的思维去填补、去创造, 从而得到了意外的享受。于是, 课堂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场所, 成为闪耀灵性的舞台。

四、延伸情感———言尽意无穷

阅读对话是师、生、文本三者之间的沟通、融合、互动。链接生活, 重组语言, 设计灵活多样的对话形式, 于不知不觉中拨动着学生的心弦。“句中有余味, 篇中有余意”。学生不仅要“钻进去”, 更要“跳出来”, 在多元解读中倾听他们的心声。通过合理地拓宽、开掘, 师、生、文本都将进入更为广阔的空间, 达到语义与语境的融合, 情理与情趣的一体, 课内与课外的贯通。

《谈礼貌》的作者精心选取了三个事例:自己有求于别人时, 无意中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时, 别人无意中伤害了自己的时候。这三个事例说服力特别强, 笔者在教学时就紧紧抓住这三个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 让理解道理贯穿在故事对白中。例如让学生结合第三个故事说说“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指的是哪一句, 朱师傅听了以后心情有了什么变化, 以此体会“沟通了人们的心灵”一句的意思;让学生结合周总理说的话来体会他是个怎样的人, 理解“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这句话的含义。讲道理就不再是讲空洞的道理, 读故事也不仅仅是读有趣的故事, 在二者的相互印证中语文课成了“读书”课。读中理解, 理解了再读, 礼貌待人也就深入到学生的心中了。何不让“礼貌”也成为生活的主旋律, 一遍又一遍地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上?文中“礼貌”一词出现在五句话里, 共八次, 就像悠扬的乐曲贯穿始终, 萦绕心田。于是回答问题时, 不忘让他们读读古训、俗语;理解事例时, 反复品味蕴含哲理的句子;到了最后,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编写课本剧。学生改编的过程, 就成了他们走向作品深处、学习做人的过程。“礼”成为这堂课的种子, “演”促使它生长, 长在了学生的一言一行上。正如末尾总结的:“学会礼貌待人, 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 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语文老师孜孜以求的不仅仅是开头的引人入胜, 中间的环环紧扣, 更需要收尾的无穷回味。巧妙的延伸能让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展示, 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 个性得以充分张扬。陶行知说得好:“只要把儿童解放出来, 小孩也能办大事, 也能互教互学, 自己当‘小先生’”。只要用心指引, 搭建起合作的平台, 学生就能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获得思想的启迪, 并在倾情展示中快乐成长。

上一篇:计算能力提升下一篇:文化形态转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