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情感(共11篇)
丰富情感 篇1
一、保留希望,引人入胜
课的开始阶段,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教授的是自己渴望的内容,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如,在小学低中段运用猜谜、讲故事、设情境;在小学高段则可通过组织观看视频、表演及运用实物媒介等方法,将学生引入体育课。此外,也可运用设“疑”布“景”的方法,让学生在渴望中跃跃欲试,获得想学新知识、新技能的动力,“以学定教”,分层设置教学目标,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保留各自的希望,积极参与学习。
二、互尊互爱,以情动人
课堂中营造互尊互爱的氛围,学生的学习情绪就会受到感染、激励,主动参与的愿望也会油然而生。如,跳山羊时,教师有力的臂膀、坚定的目光、漂亮的示范、恰当的鼓励都会激励学生参与练习;球类比赛中,队友的呐喊、进球之后的击掌,都会激发学生的练习激情。
三、克服困难,善待得失
体育课中,应让学生经受困难洗礼,体验到更深的情感,以苦为乐。如,耐久跑教学中,通过计时跑、计量跑、领先跑、让距跑、结伴跑、带球跑、校园定向跑等,让学生获得战胜“极点”的成功体验,学生就会体验到耐久跑的乐趣;还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失败,让学生明白结果很重要,但过程更重要,诠释好“败不馁”的古训。
四、激情四射,团队魅力
教师激情示范、师生充分互动可有效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团队力量可以使优异者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使弱势者感受到集体的关爱,促使各层次学生踊跃参与。如,篮球教学比赛中,可采用异质分组,鼓励学生以强带弱,规定实力强的学生只准助攻,不准投篮。这样,不同水平的队员都将为团队的成功而努力,从而使参与质量得到增强。
五、评价适当,“咸淡”有度
“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恰当有度的评价是激励学生参与的助推剂。如,针对身体素质好、爱表现的学生,可以抓住他们在学习技能中的每一次创新、突破,或者示范表演、帮助他人等时机进行针对性的表扬;在评价学生时,应指出不足,提供改进方法,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丰富情感 篇2
谢飚英
(福建省上杭县临江城东小学,福建上杭364200)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堂改革,犹如沐浴的春风吹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音乐教育的形式也逐渐由简单练声视唱、学习歌谱歌词等传统教学老套路,转变为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多样的开放式教学。本文作者从“民主平等、合作探究、自主发现、激活潜能”等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构建有效的音乐课堂”。
关键词:情感体验;有效课堂;音乐素养;协调发展
《新课堂》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和音乐实践,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音乐,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与艺术创造,为学生终身学习、喜爱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段精辟论述为改革音乐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具有时代信息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指导。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地发挥音乐学科的自身特点,加强课堂师生互动,让实践体验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呢?在此,我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民主平等,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开发潜能、弘扬优势、增强自信、学会自主的重要前提。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人间最美的是微笑,微笑是架起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是开启学生对教师信任的金钥匙。教师和蔼可亲的微笑可以缩短师生的距离,给学生创造最佳的心理状态。首先教师要面带微笑,以良好的心情走进课堂,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其次,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敢于质疑问题,使学生有“轻松感”、“自信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优势。最后,教师要营造师生互动、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使教与学达到和谐统一。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用声音编织故事》一课时,是这样来引导学生围绕“探索、创造声音并用声音来编织故事”展开教学的。第一步,让学生感受和听辨大自然中各种美妙的声音,体会声音的长短、强弱,并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觉,鼓励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生活中的无限乐趣。第二步,以《小猪过生日》的故事编创用不同的声音演奏出小猪生日宴会上锅、碗、瓢、盆交响曲为线索,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加强对音色、力度、节奏等音乐要素的感受与体验。第三步,在创造音响的过程中,注意感受声音的强弱,让学生了解不同力度表现的声音给人的感觉不同,每一种声音,都是一个动听的音符,因为有这么多美妙的声音,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伴随着我们度过快乐的每一天!所以,这节课下来,学生在编创音乐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创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有利于学生学会聆听、学会模仿、学会编创,加强了学生对音乐要素、音响、节奏的感受与体验。为了积极创设民主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我经常在课堂上让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当学生是“小老师”时,我走下讲台,坐在学生中间,认真听这位“小老师”讲课,与学生一起参与学习;学生小组讨论时,我走下讲台与学生一起讨论,让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每学完一首歌,我都要举行歌曲演唱会,每当学生上台演唱时,我就与学生一道当观众;当我范唱时,又让学生当“小老师”进行点评。总之,教师要用鼓励和宽容的.态度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我发现意识,使学生在更多的参与活动过程中去实践体验音乐活动。
二、合作探究,构建生生互动的和谐关系
所谓合作,是指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中,能够与他人充分交流、密切合作,不断增强集体意识和协调能力。在音乐教学中可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进行生生互动与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群体中的协调能力。例如在教“竖笛”的器乐学习与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的。首先,以吹奏一支《唱支山歌给党听》的优美歌曲作为引入新课的切入点,让那美妙娴熟、悦耳动听的笛声感染每一位同学,这为下一环节教学营造了安静、良好的氛围。接着,我直奔主题让学生掌握竖笛吹奏的方法:“孔按严,轻轻吹”,让学生尽快享受自己学习的成果。当学生一下子学会吹第一个音“5”时,我马上引导学生进入歌唱与竖笛伴奏的活动环节,让学生营造在合奏过程中相互配合、彼此照应、合作交流的氛围,从中启示学生边演奏边聆听同伴的演奏,切身感受合奏的内涵,追求整体、协调和统一的效果,从中体会团体协作精神。然后,我又循序渐进,从学习吹“5”一个音,到“555”、“5555”、“555、555”节奏学习;再进入学吹三个音“Sol、La、Si”。当学生能吹奏这三个音后,又进入演奏旋律与合奏,培养学生即兴演奏、伴奏的能力,这样学生就在“玩”、“趣”中轻松学到笛子的演奏和技能,并让集体主义、群体合作探究的精神在器乐演奏过程中得到了培养与发展。最后,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习三个音以内的歌曲,把唱歌、欣赏、创作等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得到音乐素质的“多元”收获。总之,学生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影响往往是全方位的。新歌教学后的小组合作练唱,能以好带次,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体验到互助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节奏创编中的合作探究,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创新活动的体验;舞蹈动作的小组创编,能让每位学生都能提高音乐表演的能力。在所有这些合作学习的活动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自由表演、主动获取知识,只有这样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学生们才能真正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人。
三、自主发现,促进学生协调发展
“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单一、信息量少、活动量少,教学过程缺乏艺术性、创作性,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已严重制约了音乐教学向更高层次发展。在新课标的实施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学是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实质上是在教学中解放学生,使他们在一定的自主性活动中获得主体性发展,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学习、自主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春天回旋曲》一课时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表演的:第一步,进行《春姑娘交响曲》多声部节奏创作。在此环节中,旨在通过节奏的创作达到复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和巩固新学的十六分音符,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通过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提高学生分辨音色的能力;通过力度、速度的变化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第二步,在节奏创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报春鸟》之歌二部声旋律创作,这一环节旨在通过聆听《杜鹃圆舞曲》帮助学生积累创作素材,为《春天回旋曲》的创作做准备,并选用“F”调进行创作,让学生熟悉口琴或风琴“F”调的各音位置,积极探索布谷鸟叫声的各个音符,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第三步,师生互动进行《春天回旋曲》的创作,按《嘀哩嘀哩》→《春姑娘交响曲》→《嘀哩嘀哩》→《报春鸟之歌》→《嘀哩嘀哩》→《春日》→《嘀哩嘀哩》的结构进行《春天回旋曲》的表演。这样一步步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复习旧知识、获取新知识的学习实践,自己发现难点、要点,在解决、消化难点和要点教学过程中有所创新,有所发现,并从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使学生的心理、听觉、视觉、口语表达等得到协调、主动的发展。
四、激活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音乐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是培养学生将来有更完善的“理解、创造”美的能力,即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音乐课程的重要价值是审美体验价值,音乐教育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每个人天生都希望被人所重视,孩子更是如此。德国教育家帝斯多会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优秀,都希望自己时常受到表扬,个性得到张扬。实际上学生的潜力非常大,就看教师怎样去挖掘,去发现。如五(1)班上一个学生非常调皮,教师和同学都认为他是后进生,每节课他都爱找人说话、惹事。有一次,我一直用目光提醒他多次,他还是旁若无人的转头与后面的同学打闹,于是我指名让他上台演唱刚教的那首新歌《童心是小鸟》,这时他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样子,可当我耐心问他还会唱什么时,他满不在乎地走上讲台,亮开嗓唱了一首《喜羊羊与灰太狼》。他优美的音质、良好的表现着实让我和同学们大吃一惊,他刚唱完,我就引导学生把掌声送给他,这下同学们的掌声迫不及待地响了起来。同时,我给了他极高的评价,并鼓励他继续努力,长大当歌唱家。从这以后,他上课时目光总是关注着我,只要有机会,我总会让他主动上台表演,主动当“小老师”,从此他上课变得认真积极了,在班上不再惹事生非了,并且其他学科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看着他的成长,我欣慰不已。由此可见,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只有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潜能,才能使学生感受到爱和尊重,乐观和自信。
综上可知,在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要把音乐教学作为一个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中,与音乐融为一体。通过对音乐课程的学习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合作探究,自主发现,激活潜能,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从而使音乐课堂焕发出生命力,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发展,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创设教学情境,丰富情感体验 篇3
一、在语言情境中激起情感波澜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具有感染性,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情感可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从而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语言情境凭借语言表达的形象性能使听者的脑中呈现出一幅画面,而不是一些抽象的语义代码。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深入挖掘教材情感因素的基础上,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用丰富的情感、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肢体动作,去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激起他们情感的浪花,从而引导学生依托情感体验,正确感悟文本。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时,我在导入新课的教学环节,创设了如下的教学情景:“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为了打败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在狼牙山战场上,五位英雄用生命演奏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战歌。”当学生读到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那一段课文时,我又这样引导:“跳下万丈悬崖的五壮士以他们的光辉形象,和他们热爱人民、仇恨敌人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同学们,请你们再读一读课文,再去细细体会五壮士的感人事迹吧!”在这样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情境的引导下,学生会带着感情去朗读课文,演绎文本。
二、在音乐情境中激发情感共鸣
音乐借助其音调、旋律的艺术感染力,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想象力,启迪其思维力,并能净化、升华学生的情感,使之产生共鸣。因此,在音乐与语文课堂之间架设一座桥梁,激起学生情感共鸣,巧妙利用音乐可以化解语文教学的难点。如教学《我家住在大海边》一课时,在揭示课题的教学环节,我用教学课件把《我家住在大海边》这首歌播放给学生欣赏,并引导说:“同学们,这首关于大海的歌让大家向往大海吧,那好,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大海那里玩一玩吧。”通过这样的引导,巧妙创设了一个富有情趣的课堂氛围,激起了学生对大海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激情。在引导学生理解“大海哗哗地歌唱”这个拟人句时,我又通过课件出示如下情景:波涛汹涌的大海,不断地拍打着海滩,发出一阵阵优美动听的“哗哗”的响声。学生通过视觉与听觉,在课件所展示的情境中受到感染,轻而易举地理解了“大海哗哗地歌唱”这个句子。接着我运用多种朗读方式来进行强化,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配音朗读,让学生在具体的意境中,受到大海美景的熏陶。
三、在画面情境中引发丰富想象
画面可以把课文中所描写的景色、场面等等具体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获得生动的形象感知,进而体验蕴涵于文本中的情感。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各种插图呈现的画面内容丰富多彩,如美丽的日月星辰,壮丽无比的山川河流,富有特色的各种建筑等等。这魅力无穷的大自然、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想象力丰富的童话世界和蒸蒸日上的美好生活,让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因此,教师要针对教材特点,用画面里鲜明的色彩、多样的线条,以及生动的艺术形象,去激发学生的感知力,去叩击学生情感世界的大门,去打开学生的心扉。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我根据课文教学特点,引导学生利用“志愿军战士同朝鲜人民话别”的课文插图,以画面展示、配乐朗读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语言渲染、音乐烘托来展现课文内容,从而引导学生穿越时空,把他们带入到1958年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重点段落时,我通过播放电影——《狼牙山五壮士》,让学生目睹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悲壮场面,以激动人心的情境画面来引导学生的想象,促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五壮士丰富的内心世界。
四、在实物情境中唤起美的体验
实物情境是通过展示具体事物、模型、标本以及实验、参观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感受中认识世界,激发情感的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力求做到在整个童年时期内,使周围世界和大自然始终都以鲜明的形象、图画、概念和印象来给学生的思想意识提供养料……”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这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引导学生体会如下句子:“啊,一只扇贝的壳,像一把打开的扇子,真漂亮啊!”“瞧,一只小巧的花螺壳,像一个雕着花纹的小花瓶,真可爱啊!”“看,一只细长的螺蛳壳,像一只张着嘴的小喇叭,真有趣啊!”等等。然后,我呈现出这几种形式各异的贝壳,并让学生在课文中用横线画出与之相关的句子。这样学生在“文本形象——实物形象——文本体验”中走了一个来回,使知识变得具体可感,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到了学习之中。
五、在表演情境中展现内心世界
余文森教授指出:“表演是高层次的形象性展现,因为它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外观形象,而且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小学生不仅具有潜在的表演天赋,而且还有着爱表演的个性特征。表演能有效地调动并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宣泄其积极而真挚的情感,促其敞开自己的心扉,把自己最为真切的话语倾吐出来。例如,在进行一次有关写人的作文指导课之前,我先引导学生扮演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角色,如“老师”“妈妈”“清洁工”“交通警察”……让学生充分体验这些角色的苦与乐。于是,学生兴趣盎然,参与到各种角色的表演之中。课上,学生激情四射地参与表演,表达了心中最想说的话语,整节课被浓浓的真情包围着……随后,学生提起笔,把自己心中的人物一气呵成地写了下来。作文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丰富学生的课堂情感体验 篇4
一、语言训练体验情感
语文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借助想象得到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例如, 教学《月亮湾》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欣赏月亮湾的河水是怎样的美, 我问学生:你觉得月亮湾的河水怎样呢?
生:很清。
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呢?
生:课文里用了一个词——“清清的”。
师:你能想象出河水清到什么程度吗?
生展开了想象, 有的说能看见河底的石头和水草;有的说小鱼们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捉着迷藏呢;还有的说我好想喝喝那里的河水……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使原本静止的画面在头脑中灵动起来, 学生的情感自然就得到了升华。
二、实践中体验情感
新课标提出, 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体验”是一个过程, 它从亲历的实践开始, 进而获得认识, 形成情感, 最后产生感悟, 并且逐渐积累成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去年执教《青蛙看海》一课, 在指导学生朗读第10小节时, 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小朋友们, 让我们也成为一只小青蛙跟着小松鼠去登山, 好不好?
生 (齐) :好。 (情绪高昂)
(学生练习蛙跳2分钟)
师:大家感觉怎么样啊?
生:我感觉要渴死了, 想喝水。
生:我的心在嗵嗵地跳, 气喘吁吁的。
师:是啊, 小青蛙可真是辛苦啊!想想你们还遇到了哪些困难?
生:天上下起了倾盆大雨, 浑身都湿了。
生:我遇到了一条大蟒蛇, 吓死我了。
师:登山这么辛苦, 那咱们回去好吗?
生:不行不行, 只要坚持就能胜利。
生:我不能半途而废, 要实现我的梦想。
听课的教师顿时响起了赞扬的掌声。我让学生走进文本, 把自己当做文中的一个角色去亲自体验, 并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独特的感受。让学生经历体验、放飞个性、活跃思维、增强语感, 这样, 既丰富了体验, 又升华了情感。
三、移情中体验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一位儿童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学习的, 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大星星, 照亮着儿童所关切和操心的情感世界。”情感的发展是一种深刻的体验和认识, 甚至是这种体验与认识的延伸。在教学中, 我们要让学生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移情体验, 引导学生与文中的角色比较,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个性意识, 在体验角色中移情, 从而获得情感体验。
四、与文章作者交流体验情感
让情感丰富高中语文课堂 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 教师 文本 内容 形式 空白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以语言作为其表达感情、塑造形象、表现人生的工具和材料,具有情感教育的人文价值,而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因而文学能够最广泛地反映现实的根本现象和过程,具有巨大的情绪感染力量,所情感教育是语文课堂的基本要素,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语文素养呢?
一、教师的语言和表情要富于激清
语文教师也许不是诗人,但必须有诗人的激情,不是演员,但要有演员沉浸在角色中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的感情。所以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以富于激情的语言和表情、手势,让学生享受文学美仑美奂的美感盛宴。这意味着教师必须不断扩大知识面,提高自己的语文专业素质,在教学中充满活力与热情。例如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朗读能力,教师就要首先正确熟练地掌握朗读要求和技能,能够以包含深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轻重缓急得当的语速,正确的普通话读音为学生示范朗读,并善于在学生的阅读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分层次、有步骤地引领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沉浸在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中。并通过朗诵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以自己出色的语文能力散发出个人魅力,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并“亲自师,信其道”,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引发学生效仿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专业能力,积极主动的进行语文学习、感悟语文、积累和提高语文能力。
试想一个对语文教师职业充满了厌倦和烦恼,连教材都不愿意多看一眼的教师,进入教室以后只是没精打采而不带感情色彩地照着教学参考书,以平铺直叙的语调和面无表情的平淡语气进行照本宣科的课堂教学,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只能是昏昏欲睡,听了半天不知所云,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去积累语文知识和提高语文素养了。所以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并用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才能真正的以情动人,把学生带进作者和文本的情感世界去理解文本,解读文本,热爱所学文本和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另外要指出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激情,一定是要纯真理智和自然流露的,而不能为了渲染激情而象一个演技拙劣的演员一样,矫揉造作地进行夸张的表演,这样也许会一时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时间长了,就会引起学生的厌倦,而对语文教学失去兴趣。教师的作用不是给学生讲解语文知识,也不是带着学生学习语文的表现技巧,而要用自己的语文修养和饱满的情绪去感染学生,把学生带入文学神圣的殿堂。
二、在文本内容中挖掘丰富情感
当代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说过:“语言本身就是生命之声,语文活动就是生命的体现,语文不应是虚无飘渺的,不是多媒体的整堂展示,而是充满生命的活力,是师生思想的互动。理想的语文课是学生想其所想,思其所思,畅所欲言,是紧扣语言的特征,师生互动的心灵交流。”所以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重视语文的感染与熏陶作用。教师要在语文教学的文本内容中挖掘丰富情感。把情感教育作为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加强师生之间心与心的沟通和情感交流。以情感的激发作为作者——文本——教师、学生之间互动的纽带,以饱满的热情带领学生并激发学生参与理解文本作者的情感,走进文本内容、探究文本情感、拓展文本内涵,
三、以情感共鸣填补文本空白
文学作品以其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引发读者浮想连翩,填补文本的空白。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所以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深入钻研教材,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生背景,反复阅读和理解所要教授的文本,感受文本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其中蕴含的感情,理解作者那种不宣泄则不快的那种不论澎湃飞扬,还是沉郁悲切的情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带着这种饱满的情绪,通过创设情境,以丰富的,饱满的的情绪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了解作者写作时的情感和在文本中所表现的情感发生共鸣,从而达到领悟文本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以自己独特的理解富有个性的拓展自己的想象空间,以无限的遐思展开丰富的想象去描绘文本中留下的空白,填补文本内容,得到审美情感的熏陶,并学习文本中娴熟的艺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如在学习《外国诗三首》中美国女诗人狄金森的《篱笆那边》时,就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这首琅琅上口的小诗,了解女诗人生前过着和修女一样与世隔绝生活的生平,理解诗中的情感,体会文中的“篱笆”“上帝”“孩子”这几个意象各代表什么,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以自己的理解分别说明了“草莓”代表了对自由,爱情等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篱笆”代表的是前进路上的障碍,“上帝”代表顽固的传统势力,而“孩子”,刚代表的是一个追求爱情、自由等美好生活的人。以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想象表达了诗中表达的情感,填补了作者留下的想象空间。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说,语文教学过程是由作者——文本——教师、学生三个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情感互动空间,是师生情感与文本作者和文本的情感交流与对话。所以教师要以富于激情的语言和表情,在文本内容中挖掘丰富情感,以设身处地情感共鸣填补文本空白,让情感来丰富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1]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1.
丰富学生情感,语文教师有责 篇6
一、当前情感教学的迫切性
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情感因素, 情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必要的, 它对铸就学生高尚的人格魅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情感教学随时渗透在语文活动中。近几年来,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学校教育的不完善, 家长的无节制的宠爱等各方面原因, 使得部分学生缺乏大爱情感, 只懂得索取, 不懂得回报, 因此, 感恩被逐步提上教育日程。近年来, 在中小学广泛开展感恩教育, 对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 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很多学校只停留于表面, 没有深入其中。部分学生嫌弃父母没有能力, 导致家境贫寒, 不能满足自己的消费, 以自己为中心, 缺乏集体观念, 目中无人, 不尊重老师。学生在学校感到孤独寂寞, 假日陷于网络游戏, 精神空虚萎靡, 寻找早恋寄托, 针对以上日益严重的病态社会现象, 作为人文工具——语文更应重视情感教育, 树立学生“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的大爱精神。
二、教师的情感因素对学生形成健康情感的影响
1.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影响
心理学告诉我们, 人的心理结构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结构由直接参加认识过程的观察力、思维力、理解力、想象力和记忆力等因素组成。情感结构和意志结构是由认知过程的启动、维持和调节关的因素组成, 称为非智力因素。一直以来, 我们都重视教师的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但对教师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却注意不够。正如克拉斯沃尔和布鲁姆所说:“长期以来, 大多数课程的重点, 越来越趋向于以牺牲情感目标为代价, 而只集中在认知上。”其实, 情感比认知更重要, 情感是智力的内驱力, 爱因斯坦说:“一切方法的背后如果没有一种生气勃勃的精神, 它们到头来不过是笨拙的工具。”教师的情绪和情感都与学生息息相关。李吉林认为, 在众多诱发情感及其他潜能因素中, 除了教材、生活、自然、艺术等蕴含的情感具有不容置疑的影响之外, 教师的“以情动情”是最重要的一个变量, 因为“教师的情感, 对于儿童来说, 是导体, 是火种”。她还说, 教师“特别需要有一颗纯真的童心, 对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要像孩子那样感到新奇, 无限喜爱”。
2.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情感素养
教师的独特情感主要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对学生的热爱, 对所教学科热爱及教师的道德感上。作为语文教师, 情感效应可谓得天独厚。语文教师应具备哪些情感因素呢?语文因其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的特殊性, 既有严谨的科学性又有强烈的人文色彩, 语文教学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劳动,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持有积极、稳定、协调的情感, 自我动情, 移情体悟, 调控情感, 注意学生的情绪。
(1) 语文教师应是有情人
语文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一个活泼、富有情感的群体, 他们本身就有一种情感潜势, 这种情感潜势只有在外界刺激下才会引发。语文教学是师生双边情感交流的活动, 语文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 使学生为之所动。在教学中, 教师渗透了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就从中体会出什么样的情感。一个热爱本职工作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处处洋溢着热情。其一颦一笑, 一笔一画, 举手投足之间, 会自然流露出对事业的真诚深厚的感情, 而这些感情会辐射到学生身上, 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 召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向往和追求,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因素
要充分发挥教材课文的情感优势, 利用课文佳作中所包含的真挚情感, 叩击学生心弦, 使学生动情, 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使教师、学生与作品传达的感情达到一种完美的统一。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博览群书, 深入钻研, 理解课文, 心与作者共鸣共振。然后, 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情感因素, 对教材进行处理, 在教学中作为联系作者和学生的中介, 思路相通, 三位一体, 情感形成同构关系,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对潜在的字、词、语、修辞的领悟中, 受到作品的感染和熏陶, 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喜怒哀乐。如于漪教师设计《茶花赋》的教学时, 抓住“心都醉了”的“醉”字这个传神之笔, 恰当地调动了学生情感。
(3)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富于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是传情的重要手段, 也是使学生入情移情陶情的重要手段。有情味的语言才是最有魅力的语言, 也是最美的语言。语文教学一旦离开了真诚的情感和丰富的思想, 则任何语言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情感的麻木和思想的迟钝, 必然会导致语言的苍白乃至导致语言功能的萎缩。如:于漪老师上《茶花赋》时, 开始就以激昂的语调, 富有感情色彩语言说:“这篇散文是一首歌颂伟大祖国的赞歌。祖国, 一提起这个神圣的字眼, 崇敬、热爱、自豪的感情就会充盈胸际, 奔腾而出……”这样的话语激起了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为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创造了条件。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选择富于情味的语言能启迪学生的心智, 因为这种语言是“人的心灵之所属, 不是逻辑的, 而是词和修辞的表达”。语文教师在朗读、讲解、提问时, 要以情发声, 以情带语。要根据不同作品的不同情感, “因情制宜”需昂奋时昂奋, 低沉时低沉……以自己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 让情感浸入学生心田。声情并茂的教学语言像一支火把, 烘烤着学生, 点燃他们内心的激情;像一阵阵春风吹拂学生, 激荡起他们心头的层层涟漪。在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同时, 还要注意目光、表情、手势等非语言手段的运用, 使语言更富感染力。
丰富情感体验 构建有效音乐课堂 篇7
一、民主平等, 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开发潜能、弘扬优势、增强自信、学会自主的重要前提。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人间最美的是微笑, 微笑是架起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 是开启学生对教师信任的金钥匙。教师和蔼可亲的微笑可以缩短师生的距离, 给学生创造最佳的心理状态。首先教师要面带微笑, 以良好的心情走进课堂, 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其次, 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敢于质疑问题, 使学生有“轻松感”、“自信心”,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优势。最后, 教师要营造师生互动、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使教与学达到和谐统一。例如, 我在教学一年级《用声音编织故事》一课时, 是这样来引导学生围绕“探索、创造声音并用声音来编织故事”展开教学的。第一步, 让学生感受和听辨大自然中各种美妙的声音, 体会声音的长短、强弱, 并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觉, 鼓励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 体会生活中的无限乐趣。第二步, 以《小猪过生日》的故事编创用不同的声音演奏出小猪生日宴会上锅、碗、瓢、盆交响曲为线索, 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加强对音色、力度、节奏等音乐要素的感受与体验。第三步, 在创造音响的过程中, 注意感受声音的强弱, 让学生了解不同力度表现的声音给人的感觉不同, 每一种声音, 都是一个动听的音符, 因为有这么多美妙的声音, 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 伴随着我们度过快乐的每一天!所以, 这节课下来, 学生在编创音乐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激发了学生创造音乐的兴趣, 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有利于学生学会聆听、学会模仿、学会编创, 加强了学生对音乐要素、音响、节奏的感受与体验。为了积极创设民主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 我经常在课堂上让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当学生是“小老师”时, 我走下讲台, 坐在学生中间, 认真听这位“小老师”讲课, 与学生一起参与学习;学生小组讨论时, 我走下讲台与学生一起讨论, 让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每学完一首歌, 我都要举行歌曲演唱会, 每当学生上台演唱时, 我就与学生一道当观众;当我范唱时, 又让学生当“小老师”进行点评。总之, 教师要用鼓励和宽容的态度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我发现意识, 使学生在更多的参与活动过程中去实践体验音乐活动。
二、合作探究, 构建生生互动的和谐关系
所谓合作, 是指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中, 能够与他人充分交流、密切合作, 不断增强集体意识和协调能力。在音乐教学中可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进行生生互动与合作, 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群体中的协调能力。例如在教“竖笛”的器乐学习与教学实践中, 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的。首先, 以吹奏一支《唱支山歌给党听》的优美歌曲作为引入新课的切入点, 让那美妙娴熟、悦耳动听的笛声感染每一位同学, 这为下一环节教学营造了安静、良好的氛围。接着, 我直奔主题让学生掌握竖笛吹奏的方法:“孔按严, 轻轻吹”, 让学生尽快享受自己学习的成果。当学生一下子学会吹第一个音“5”时, 我马上引导学生进入歌唱与竖笛伴奏的活动环节, 让学生营造在合奏过程中相互配合、彼此照应、合作交流的氛围, 从中启示学生边演奏边聆听同伴的演奏, 切身感受合奏的内涵, 追求整体、协调和统一的效果, 从中体会团体协作精神。然后, 我又循序渐进, 从学习吹“5”一个音, 到节奏学习;再进入学吹三个音“Sol、La、Si”。当学生能吹奏这三个音后, 又进入演奏旋律与合奏, 培养学生即兴演奏、伴奏的能力, 这样学生就在“玩”、“趣”中轻松学到笛子的演奏和技能, 并让集体主义、群体合作探究的精神在器乐演奏过程中得到了培养与发展。最后, 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习三个音以内的歌曲, 把唱歌、欣赏、创作等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 让学生得到音乐素质的“多元”收获。总之, 学生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影响往往是全方位的。新歌教学后的小组合作练唱, 能以好带次, 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体验到互助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节奏创编中的合作探究, 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创新活动的体验;舞蹈动作的小组创编, 能让每位学生都能提高音乐表演的能力。在所有这些合作学习的活动过程中, 学生自主学习、自由表演、主动获取知识, 只有这样开放式的课堂教学, 学生们才能真正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人。
三、自主发现, 促进学生协调发展
“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单一、信息量少、活动量少, 教学过程缺乏艺术性、创作性, 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已严重制约了音乐教学向更高层次发展。在新课标的实施中, 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学是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 实质上是在教学中解放学生, 使他们在一定的自主性活动中获得主体性发展, 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学习、自主生活,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例如, 我在教学六年级《春天回旋曲》一课时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表演的:第一步, 进行《春姑娘交响曲》多声部节奏创作。在此环节中, 旨在通过节奏的创作达到复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和巩固新学的十六分音符, 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 通过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 提高学生分辨音色的能力;通过力度、速度的变化训练,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第二步, 在节奏创作的基础上, 进一步进行《报春鸟》之歌二部声旋律创作, 这一环节旨在通过聆听《杜鹃圆舞曲》帮助学生积累创作素材, 为《春天回旋曲》的创作做准备, 并选用“F”调进行创作, 让学生熟悉口琴或风琴“F”调的各音位置, 积极探索布谷鸟叫声的各个音符, 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第三步, 师生互动进行《春天回旋曲》的创作, 按《嘀哩嘀哩》→《春姑娘交响曲》→《嘀哩嘀哩》→《报春鸟之歌》→《嘀哩嘀哩》→《春日》→《嘀哩嘀哩》的结构进行《春天回旋曲》的表演。这样一步步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复习旧知识、获取新知识的学习实践, 自己发现难点、要点, 在解决、消化难点和要点教学过程中有所创新, 有所发现, 并从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使学生的心理、听觉、视觉、口语表达等得到协调、主动的发展。
四、激活潜能,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音乐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 是培养学生将来有更完善的“理解、创造”美的能力, 即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音乐课程的重要价值是审美体验价值, 音乐教育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 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每个人天生都希望被人所重视, 孩子更是如此。德国教育家帝斯多会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 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优秀, 都希望自己时常受到表扬, 个性得到张扬。实际上学生的潜力非常大, 就看教师怎样去挖掘, 去发现。如五 (1) 班上一个学生非常调皮, 教师和同学都认为他是后进生, 每节课他都爱找人说话、惹事。有一次, 我一直用目光提醒他多次, 他还是旁若无人的转头与后面的同学打闹, 于是我指名让他上台演唱刚教的那首新歌《童心是小鸟》, 这时他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样子, 可当我耐心问他还会唱什么时, 他满不在乎地走上讲台, 亮开嗓唱了一首《喜羊羊与灰太狼》。他优美的音质、良好的表现着实让我和同学们大吃一惊, 他刚唱完, 我就引导学生把掌声送给他, 这下同学们的掌声迫不及待地响了起来。同时, 我给了他极高的评价, 并鼓励他继续努力, 长大当歌唱家。从这以后, 他上课时目光总是关注着我, 只要有机会, 我总会让他主动上台表演, 主动当“小老师”, 从此他上课变得认真积极了, 在班上不再惹事生非了, 并且其他学科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看着他的成长, 我欣慰不已。由此可见, 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 只有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潜能, 才能使学生感受到爱和尊重, 乐观和自信。
综上可知, 在课堂教学中, 音乐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要把音乐教学作为一个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过程, 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中, 与音乐融为一体。通过对音乐课程的学习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 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 合作探究, 自主发现, 激活潜能, 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从而使音乐课堂焕发出生命力, 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丰富的情感体验有效的心灵沟通 篇8
一、感悟情感———入境始觉亲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通过描绘境界、塑造形象来陶冶、感染读者的, 积极的情感是促使经验、认知转化为信念的催化剂。任何艺术都可以说是情感的艺术, 语文教学也是擅长情感熏陶的艺术。每一篇课文、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 都应选定明确的目标, 创造特殊的氛围, 引领学生亲近、深入文本, 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金蝉脱壳》是一篇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课文。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 用活泼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金蝉脱壳的奇景, 读后仿佛身临其境。课文在描写这一过程时, 细致、生动, 不遗漏一丝一毫。你瞧:蝉儿的肚子在不停地颤动着, 每颤动一次, 身上的颜色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 渐渐地变成了深绿色, 变成了棕黑色。肚子的颤动和颜色的变化本来就不易察觉, 而作者不仅看到了还注意到了二者的联系, 真是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课文的字里行间都透着这样的细腻,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趣味无穷的境界, 不由得连连感叹。老师不失时机地出示一组清晰的图片, 学生与作者立刻产生了共鸣:“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我高兴得几乎叫起来!”再让学生谈谈此时的感受, 他们就妙语连珠了:有的说真是大开眼界了;有的说不看不知道, 一看真奇妙;有的说太激动了, 原来蝉就是这样脱壳的……这时趁热打铁, 让他们凭借观察和想象再次“亲历”金蝉脱壳的全过程:蝉各个部位出壳的顺序渐渐明朗, “露、钻、抖动、伸、仰、扑、抽”几个动词也浮了出来。蝉脱壳的艰辛及其表现出的勇气和智慧同时浮上了学生的心头:蝉为了开始它新的歌唱生涯, 需要冲破自我, 冲破一切困扰生命的藩篱;其出壳过程中的每一伸, 每一抽都相当艰难, 不有着破茧成蝶一样的生命的律动吗?此时此刻, 学生的感悟不也是“奇特动人”的吗?
此情此景, 学生融入了文本, 而文本也融入他们的生命。正因为有了这份亲近, 二者充满了生生不息的活力。“教贵情浓”, 缘情而入文, 披文以入情, 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语文课堂只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滋养, 他们才会产生强烈的情绪活动, 激活蕴藏的无限潜能, 形成内在的精神力量。当学生被浓浓的情感渗透、包围时, 也就真正地实现了趣中学、学中悟、悟中得。
二、传达情感———形散神不散散文的“形散”是其外观, “形
散”的目的是多角度、多侧面、多手段地去表现一个中心, 去抒发一种感情, 去表明一种思考。语文课堂亦如此。要充分给予学生“心灵的自由”, 使更多的学生既重视自己的语言表达, 又善于倾听老师的点拨及同伴的发言。在多维互动中, 实现思想的碰撞、灵感的绽放;在兴味十足中, 领略课文的魅力、人物的形象。
《郑和远航》一课虽没有太大的难度, 但篇幅较长, 又有复述要求。怎样才能避免繁琐的提问, 该找哪一点来推及全篇, 进而深入品析呢?细究之下, 笔者抓住了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叙述郑和远航伟大意义的句子, 以“郑和远航真是一次 () 的远航”为线索层层展开教学。学生围绕问题自读, 自悟, 自我升华。有的首先抓住了文中详尽的数字来交流, 他们体会到远航船队的规模之大, 七次远航历时的久远和范围的广泛。因势利导, 指点学生重点体会第二自然段中对宝船的介绍, 通过朗读感知宝船的雄伟壮观和大明王朝雄厚的实力。在学生理解不够深刻的时候, 将相关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 如将宝船的规模与教学楼进行比较。学生的印象就深了, 惊叹之情溢于言表。接着又有学生抓住了航行途中遇到的凶险来体会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 通过品析“呼啸”、“扑”、“撕裂”等关键词句, 加深了对“化险为夷”一词的领悟。最后通过诵读相关的成语, 复述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学生便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和对郑和的深深敬仰。课文教完了, 但学生探究的兴致依然很高:郑和为何要远航?郑和远航的出发地在哪儿, 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地方?郑和其余六次远航顺利吗?这时就借助图片、音乐、录像等再现历史, 订阅《郑和下西洋》一书, 建立专题网站, 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帮助。当学生尝试着自己去分析、去解决问题的时候, 疑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问题来源于学生自己, 激起了他们求知的欲望;自主探究得来的知识根深蒂固, 和被动接受的结果截然不同。古人云:“水尝无华, 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 相击而发灵光。”在这过程中,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 要跟上老师的及时点拨。看着他们交流时的滔滔不绝, 似乎字字句句都在传情达意, 这样的课堂愉悦而富有教益, 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
三、内化情感———无声胜有声
绘画艺术中讲究“留白”, 音乐欣赏中讲究“休止”。在课堂教学中也应注意留有一定的时间、空间, 让学生独立地思考, 尽情地翱翔。犹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好像只是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 而把某些东西有意的留下来不讲”。这并非是对知识的舍弃, 而是欲擒故纵, 目的是创设良好的氛围, 引起学生的注意, 内化深厚的意蕴。
《我和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 语言生动明快, 内容纵横交错, 多层次、多角度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如此错综复杂的事件关系, 便构成了教学的难点。该如何预设, 在一节课之内实现长文短教呢?一读再读, 发现作者集中表现的是童年生活的美好, 这份美好就在于:在祖父的园子里, 生活是逍遥自在的。园子———生机勃勃的园子———自由快乐的园子———自由快乐的“我”, 文中出现了这样的句式:“要……就……”、“愿意……就……”笔者便以“自由”为突破口, 以文本为抓手, 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充分地体悟。在与文字的亲密接触中, 他们领略着作者描绘的意境, 沉浸于作者的内心世界。循序渐进地感悟、内化, 伴随着神思妙想的驰骋、流淌, 呈现在学生脑海中的是一幅幅悠然自得而又生机盎然的画面:“我是园子里的一只蜜蜂, 我想去拜访哪朵花, 就去拜访哪朵花”、“我是园子里的一条小虫, 我要吃青菜就吃青菜, 要吃菠菜就吃菠菜”、“我是园子里的一个大冬瓜, 愿意躺着就躺着, 愿意趴着就趴着”……瞧他们, 听着听着就不由地咧嘴笑了。老师也忍不住要说:“我是园子里的一棵小草, 我想闻闻花香就闻闻花香, 想吻吻清风就吻吻清风”、“我是园子里的一片落叶, 我愿意起舞就跟随和风的节奏, 我愿意休憩就扑进大地的怀抱……”就这样边读边笑, 边想边说, 快乐、自由的空气悄悄地弥散开来, 浸润着每一个学生, 也感染着老师。
这一课虚实相映, 无“话”处皆成妙境, 任何参与其间的生命个体都可获得随心所欲的成长、无拘无束的幸福。这自由的“园子”仿佛是心灵的“氧吧”, 让每个人的呼吸都变得气定神闲、妙不可言。教学当以学生为主体, 语文课上的留白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他们调动自己的思维去填补、去创造, 从而得到了意外的享受。于是, 课堂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场所, 成为闪耀灵性的舞台。
四、延伸情感———言尽意无穷
阅读对话是师、生、文本三者之间的沟通、融合、互动。链接生活, 重组语言, 设计灵活多样的对话形式, 于不知不觉中拨动着学生的心弦。“句中有余味, 篇中有余意”。学生不仅要“钻进去”, 更要“跳出来”, 在多元解读中倾听他们的心声。通过合理地拓宽、开掘, 师、生、文本都将进入更为广阔的空间, 达到语义与语境的融合, 情理与情趣的一体, 课内与课外的贯通。
《谈礼貌》的作者精心选取了三个事例:自己有求于别人时, 无意中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时, 别人无意中伤害了自己的时候。这三个事例说服力特别强, 笔者在教学时就紧紧抓住这三个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 让理解道理贯穿在故事对白中。例如让学生结合第三个故事说说“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指的是哪一句, 朱师傅听了以后心情有了什么变化, 以此体会“沟通了人们的心灵”一句的意思;让学生结合周总理说的话来体会他是个怎样的人, 理解“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这句话的含义。讲道理就不再是讲空洞的道理, 读故事也不仅仅是读有趣的故事, 在二者的相互印证中语文课成了“读书”课。读中理解, 理解了再读, 礼貌待人也就深入到学生的心中了。何不让“礼貌”也成为生活的主旋律, 一遍又一遍地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上?文中“礼貌”一词出现在五句话里, 共八次, 就像悠扬的乐曲贯穿始终, 萦绕心田。于是回答问题时, 不忘让他们读读古训、俗语;理解事例时, 反复品味蕴含哲理的句子;到了最后,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编写课本剧。学生改编的过程, 就成了他们走向作品深处、学习做人的过程。“礼”成为这堂课的种子, “演”促使它生长, 长在了学生的一言一行上。正如末尾总结的:“学会礼貌待人, 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 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语文老师孜孜以求的不仅仅是开头的引人入胜, 中间的环环紧扣, 更需要收尾的无穷回味。巧妙的延伸能让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展示, 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 个性得以充分张扬。陶行知说得好:“只要把儿童解放出来, 小孩也能办大事, 也能互教互学, 自己当‘小先生’”。只要用心指引, 搭建起合作的平台, 学生就能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获得思想的启迪, 并在倾情展示中快乐成长。
丰富情感 篇9
一、创设情境, 激发写作情感, 让学生想写
1. 创设角色扮演情境
给学生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 设计相应的角色让学生扮演, 从而掀起创作的热情。如一位教师指导《洗衣服》的习作时, 在课上安排一位学生表演洗衣服的过程, 重现洗衣服的经过。演示学生首先看了看衣服, 皱了皱眉头, 然后脱下来。此时, 老师提问:“刚才这位同学做了什么, 是什么表情, 她会想些什么?”学生思考了一会儿, 回答:“她先看了看自己的衣服, 皱了皱眉头, 可能觉得衣服脏了, 需要洗了, 就把衣服脱了下来。”演示学生端起脸盆, 从外面端来一盆水, 把脏衣服浸到水里, 老师又提问学生, 说说过程。当演示学生开始抹肥皂、搓洗衣服时, 老师还没提问, 学生就忍不住了, 七嘴八舌描述起来……就这样, 老师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把看到的、感知到的形象以及想到的内容用合适的语言说出来。在此基础上, 再让学生习作, 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了, 习作的欲望强烈。
2. 创设动情讲解情境
生活中真实的故事富有情境感染力, 能唤起人的情怀, 引起情感共鸣。如指导习作《记一件感人的事》时, 我先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阴雨绵绵的星期天, 同学们拿着雨伞, 提着水果, 踩着泥泞的道路去医院探望患病住院的老师。到了病房, 同学们有的倒水给老师喝, 有的把削好的水果递给老师, 老师非常感动, 禁不住流下热泪。讲完故事, 我问学生:“老师为什么会流泪?老师当时是一种怎样的情感?”让学生明白:流泪是一种生理现象, 人们在激动、欢乐、痛苦、悲伤时都会流泪, 它是人们真情流露的表现。刚才老师讲的故事, 体现了学生爱老师的浓浓师生情谊, 让人感动。接着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令自己感动的事。由于情境设置巧妙, 学生动情、动心, 产生较强烈的写作欲望, 迅速地进入写作状态。
3. 创设实物演示情境
具体形象是实物情境的特点。实物情境贴近学生生活, 学生熟悉并喜爱。会让学生有照物写形的冲动。如指导写某一种物品, 先出示物品, 让学生仔细观察, 了解其外部形状、整体特征、颜色、重量、质地等, 再逐一分项介绍, 进行恰当描述。学生有了第一手的材料, 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问题, 写作的欲望也就强烈了。
4. 创设游戏活动情境
学生把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和理解表达出来, 就是作文。要想让学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和理解, 只有在思维活跃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创设游戏情境, 开展游戏活动, 能活跃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如指导《记一次有趣的活动》习作时, 我开展了“成语接龙”活动和“吹气球”“夹珠子”等游戏。学生在游戏中思维活跃了, 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 进而产生了写作的欲望。
二、借助模仿, 激发写作情感, 让学生会写
茅盾先生说过, 模仿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可见仿写对于提高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仿而习之, 长期坚持, 久而久之, 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得到提升。如指导《我喜爱的一种水果》时, 为了让学生掌握别人的写作技巧, 我在大屏幕上展示优秀的作文范例, 画出典型例句, 让学生评议, 吸取别人的长处。通过语言和情境的结合, 让学生敏锐地感觉到语言文字再现客观表象或创造新形象时的形象性, 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美, 去形象地反映客观世界, 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每篇文章的内容都很具体、真实, 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而且中心突出, 有一种感人的力量。教学时, 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把心放到课文中去, 把自己当作作者, 像作者那样去分析、去思考、去表达, 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如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 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 品味生动形象、精练优美的语言, 体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在此基础上, 把学生的情感迁移转化到对家乡的热爱上, 引导学生依照课文的写法仿写《家乡山水》。学生写出的文章内容具体, 热爱家乡的感情跃然纸上。
三、赏识鼓励, 激发写作情感, 让学生爱写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 在习作评点时, 将写得好的文章、片段或几句话展示出来, 组织大家评议、欣赏,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激发他们再次作文的积极情感。
学生的创造性劳动应得到充分尊重。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 要尽量保持作文的原意, 以发现文章的优点。作文评语不仅要评点选材、构思, 还要抓住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表扬。特别是对后进生, 更要用宽容温和的目光注视他们, 用慈母般的爱, 用理解的态度, 用多样的尺度评价他们。哪怕是点滴进步, 都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 以激发他们作文的积极性。例如, 一位学生写了一篇《长大后, 我成了设计师》, 教师在评语中这样写:“读了你的文章, 我感到你既是建筑设计师, 又是作文设计师。你精彩创意、生动描绘的‘作文大厦’, 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你用准确的词语、优美的语句, 把你的‘作文大厦’装饰得特别吸引人。长大后, 你肯定是一位杰出的设计师。”学生看了评语, 感受到老师的赏识, 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享受着作文的快乐。
四、多元载体, 激发写作情感, 让学生乐写
1. 开辟优秀习作专栏、优秀习作专刊
在墙上开辟优秀习作专栏, 把学生写的优秀日记、习作张贴在墙上;对学生的优秀日记、习作进行整理, 出版优秀日记 (习作) 专刊, 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相互欣赏。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极大地调动了写作的积极性。如, 我班一位同学创作的小说《神奇的赛尔之旅》在网络上发表, 我把他的小说打印出来, 让同学传看。同学们看了, 既敬佩羡慕, 又有创作的冲动, 好几位同学也开始写自己的小说。
2.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生活, 是创作的源泉, 学生的生活多姿多彩了, 可写的内容就多了, 写出来的文章就会五彩缤纷。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开展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篮球比赛等体育活动, 开展歌咏比赛、联欢会、朗诵比赛等文娱活动, 开展给残疾人献爱心、给孤寡老人送温暖等社会公益活动, 开展春游、参观、野炊等野外活动。有了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 学生就有了习作的素材, 加上有深切体验, 就乐意拿起笔来进行写作。
语言带动情感丰富课堂教学 篇10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方法多样化,但是再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都离不开语言表达和情感交流。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语言的功能,通过语言的表达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融入到语文课堂中来,实现语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
一、让语言与情感贯穿教学始终
1.课堂导入的语言魅力
课堂导入需要幽默风趣的语言。在课堂伊始阶段,教师或是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或是进行预设和铺垫,为新课的内容埋下伏笔,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中。这种导入环节的语言运用可以让学生迅速进入上课的状态,节省了自我调整的时间,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加强了对时间的把握。
如在学习《鸿门宴》时,学生找来屠洪刚的《霸王别姬》。课堂上音乐响起,学生立即被歌曲中所体现出来的项羽对虞姬的万丈柔情以及英雄末路的无奈深深吸引,然后再问:“曾经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怎么会沦落到这样一种下场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司马迁是如何告诉我们的。”这种具有吸引力的语言导入,便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了学习文本的轨道,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
2.课堂互动的语言启发
课堂的互动过程其实就是语言充分发挥其作用的过程。教师通过语言的表达和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在教师的语言点拨和引导中,了解到文章表达的情感以及课文的中心思想。同时,良好的课堂互动还可以起到营造氛围的作用,让一切活跃的思维充分交流,避免课堂冷场而带来的尴尬,这种教学效果是比较理想的。
如《黔之驴》教学中,有学生提出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黔之驴”,而不叫“黔之虎”?这个问题笔者也一时回答不上来,于是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尝试解答,但学生的回答始终没有说服力。于是灵机一动,说道:“刚才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非常值得大家思考,我们不妨先把这一问题放在一边,等到分析全文后再来找满意的答案,如何?”然后继续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笔者继续思考,忽然想到了文章的主旨是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强的人,想到作者的政治遭遇,想到柳宗元在《三戒》序中说过“出技以怒强,染卒迨于祸”这样的话,意识到从作者的写作目的来解释比较好。于是在后面让学生分析文章写作目的时,又抛出这一问题,并适当地介绍了作者的遭际和《三戒》序中有关的话,结果学生回答说:“用驴子象征外强中干、愚蠢的人比用虎来象征更贴切,以‘黔之驴作题目更能充分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表达文章的主旨。”此处互动双方均互有需求,需要双方在合作中互动,事实上,师生双方也做到了这一点,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3.课余实践的情感升华
课余实践活动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最后环节,是语言发挥作用的延伸。除作业外,教师可以安排一节演讲课,让学生通过精彩的演讲和激烈的讨论,运用语言的功能进行再学习。
二、情感性教学的语言选择与实施
1.根据作品类型选择情感表达方式
每一册语文课本中的作品都有丰富的体裁,如散文、诗句、小说和话剧等。每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都不一样,教师要根据作品的不同类型来选择情感的表达方式,教学方法也要从教材内容的基本情况出发。
如讲《白毛女》一课,由于题材的特点和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笔者在讲授过程中,语言表达略显沉重。其目的也是向学生传达旧社会的黑暗面,让学生在教师语言表达所传达的信息中,感受到主人公的悲惨际遇,从而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使感情得到升华。
2.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情感
教学语言是教师把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的重要媒介,教学语言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堂课的教学质量。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情感比较丰富,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和感染。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的深度和特点,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语言。如当遇到比较伤感和悲痛的文章时,教师要选择深沉的语言来朗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作者的心情;当遇到激情澎湃的文章时,教师应该运用慷慨激昂的语言来进行品读,同时把这种感情传递给学生,学生从教师的语言表达中来体会文中的意境。在同一篇文章中,应根据不同段落的文章基调运用不一样的教学语言,表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文章的内涵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这是最关键的。
总之,如今的高中语文教学不能仅仅注重课本知识的理性教育,更要注重情感教育,把情感融入教学中,而情感教学的载体是语言的表达。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挖掘文章中的情感因素,用生动的教学语言表达所蕴含的情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使教学活动得以升华。
丰富情感 篇11
1)传统古筝左手技法最基础的可以概括为“颤、按、揉、滑”四大手法,左手的“颤音”技法是古筝艺术“以韵补声”一个最具特色的重要技法。“颤音”又很多种类,大体分为:轻颤音(又称轻颤音或小颤音)、重颤音(又称大颤音)、持续颤音、节奏颤音等等。
按弦,又称按音,其演奏技法是经过左手食、中、名三指按压筝弦,控制张力的变化以控制音的音高及音准。按音还包括了滑音,也分为很多种类,常用的主要有上滑音、下滑音、连线滑音、上回滑音、下回滑音。滑音的运用,极大丰富了古筝的韵律,使之声韵并重。另外,除了常用的食、中、名三指按音外,在陕西筝曲中还有一种大指按音,其记号是在需要大指按音的上方标记“大”,如《秦桑曲》
揉弦是古筝富有特色的一种演奏技法,大致可分为慢揉、快揉、轻揉、重揉等。慢揉和快揉是揉弦速度上的变化,轻揉和重揉是揉弦力度上的变化,其独特的手法是通过左手一上一下均匀的揉动,改变发音弦段的弦长,使弦的张力发生改变,使琴音优美柔和而流畅。
2)右手的传统技法以取音为主要目的,主要以大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四指的“托、劈、抹、挑、勾、剔、打、摘”八种基本技法为基础,并由这些单音单
指技法组合成“花、撮、轮、摇、扫、琶、刮、拍”等多音综合技法,不同地方风格特点的曲目侧重也有所不同,一般也都是各流派所在地区的曲艺、戏曲唱腔音乐为特点,如山东筝派《高山流水》连续托劈的使用。
二、左手技法的创新与发展——双手演奏
建国以来,筝以及演奏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涌现出一批优秀古筝演奏人才,同时筝曲的创作也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沈阳音乐学院的赵玉斋先生参考了钢琴的演奏手法,将左手的演奏任务从只负责在琴码左侧按、滑、揉弦,发展到也可以在琴码右侧与右手同时弹奏,开创了双手弹筝的先河。在他的代表作品《庆丰年》中,改变了古筝右手弹、左手按的传统弹奏模式,大量使用双手弹筝技术,大大丰富了的古筝的演奏技巧,扩张了古筝的表现力,改变了过去古筝只演奏地方曲艺、戏曲曲牌音乐的单一模式,极大地强化了古筝的和声功能。
三、情感的延续性——摇指的出现
20世纪50年代,上海音乐学院的王巽之先生首创了小指扎桩摇,由于此类摇指技术使耐力、速度及力度均有很大提高,从而使摇指片段发展到长摇,另外,扫摇技术也是王巽之先生借用琵琶夹扫技法移植发展而来的,大大丰富了古筝的演奏技法,弥补了古筝缠绵有余、激烈不足的缺点,为古筝营造气势宏大、场面激烈的音乐场景奠定了基础。由他改编的作品《将军令》、《林冲夜奔》、《高山流水》、《月儿高》等作品中均得到了一定的体现。后期王昌元的作品《战台风》将其技法发挥到极致,并通过《战台风》的传播影响全国。
四、进一步充实演奏中情感表达——快速指序
上世纪70年代,著名古筝教育家、理论家赵曼琴先生创立了由几十种基本指序组合为基础构成的“快速指序技法体系”,从而打破传统的八度对称弹奏模式,运用惯性与对称的相互转换结合,使古筝不须改变定弦即可单手弹奏五声音阶、七声音阶及变化音阶的快速旋律,为古筝由色彩乐器进入旋律乐器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技法改变了过去的只用三个手指对称弹奏的单一样式,采用四个手指进行顺序、循环弹奏,使古筝的指法组合形式呈几何数的增长,扩大了古筝的演奏领域,并且通过手指运动规律、演奏方法的研究,提高了手指的灵活性,使古筝能够自由地演奏五声音阶、七声音阶和变化音阶的快速旋律。在快速指序技法体系中有两种高难度的技巧,那就是“弹轮”和“弹摇”。这两种技巧的出现丰富了乐曲的织体及和声,大大增强了乐曲的表现力。其代表作品有《井冈山上太阳红》、《打虎上山》、《霍拉舞曲》等。
后来,该技法不断的被推广与运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当代古筝演奏与创作家——王中山先生。王中山作为赵曼琴的得意门生,他系统熟练地掌握了该体系的演奏技巧和精华,将赵曼琴改编的众多脍炙人口的古筝作品演绎得淋漓尽致。
五、结语
古筝这一古老的五声音阶乐器,至今流传两千多年而不被淘汰,其独特的演奏技法在无数前辈的共同努力下,演奏技法由简单到复杂,演奏形式由单一到多样化,当今社会,习筝之人越来越多,筝不仅仅是演奏乐器,它更多的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心灵伴侣,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1]罗曼罗兰.《名人传》[J].傅雷译.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