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精选7篇)
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1
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院创建高水平学院的关键期、机遇期和攻坚期。为了贯彻落实河南工业大学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要求,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抓住发展机遇,提升综合实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结合土木建筑学院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学院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以来,我院全体教职工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工作部署,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合理发展,积极推进党建和思想政治、教学、科研、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圆满完成了校党委赋予我院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办学规模有了新扩大
我院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达到1752人,其中本专科生1692人,硕士研究生60人。土木工程专业实现一本招生,生源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新提升 以教学评估为契机,规范教学管理。经过准备近3年的教学评估工作,学院进一步规范了教学管理,引入了ISO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
在“十一五”期间,学院在教学研究和改革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申报了以“国家级精品课程、特色专业、教学团队”为核心的“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以“省级名牌专业、教学团队、重点教研项目、精品课程”等为核心的“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以“校级教学团队、教研项目、精品课程”等为核心的“校级”质量工程项目
专业建设方面。学院在”十一五”期间新增道路与渡河工程1个新专业,从而形成了以土木工程为核心的5个专业,分别为: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和道路与渡河工程。建筑学开设城市规划和建筑学两个专业方向,给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
引进并培养了一批青年教师。学院现有教职工102人,专职教师7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8人,硕士研究生以上69人(博士22人),35岁以下专任教师29人,其中博士10人,硕士17人。“十一五”期间学院新进教工40人,其中博士20人、硕士17人。期间增加教授3人,教授级高工1人,副教授13人。
建成优势特色专业。土木工程专业2005年评为河南省名牌专业、2008年评为国家特色专业。《材料力学》2006年立项为国家精品课程;2009年力学团队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2010年工程力学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4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学生在省级以上科技文化比赛中屡获奖。硕士研究生考取率逐年攀升,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位居校内前列。
加大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依托学院的设计院、检测公司和监理公司等企业,建立了32个实习基地,选派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指导等,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学院逐年加大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了学生科研助理制度、资助学生的科研项目和挑战杯等,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三)学科建设实现新突破
学院现有土木工程一级硕士点和8个2级硕士点,2010年申报力学和建筑学两个1级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11年3月获批。2008年申请结构工程博士点立项建设。结构工程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博士授权规划建设单位的建设点。硕士一级学科点增至3个,涵盖硕士二级学科点8个。新增1个工程硕士专业领域。
现有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2个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散体物料压力理论与储仓结构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财政部与地方共建实验室现代粮仓建筑工程省部共建实验室、粮仓建设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四)人才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学院专任教师总数增至75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69人,其中博士22人。副教授职称以上教师37人,其中教授10人。引进双聘院士、省级特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1人。人才队伍学历、职称、年龄、学缘等结构更趋合理土木工程学科获得副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
(五)科技创新能力提至新水平
在“十一五”期间,学院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5项,地厅级奖励10项;完成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25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1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全院主编、参编学术著作12本。发表论文500多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近百余篇。
2009年学院主持的《国家粮仓基本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获国家科学进步奖二等奖,实现了我校建校以来国家科技进步奖零的突破。
(六)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
学院党总支现有4个教工党支部,4个学生党支部,学生和教职工党员共243名。党总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十一五”期间学院先后获得2008全省“五好”基层党组织、2009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07-2009“创先争优”先进党组织等荣誉,党总支书记余传杰被评为2009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
(七)科技开发服务取得新成果
郑州粮油食品工程建筑设计院依托河南工业大学(原郑州粮食学院)各学科专业,集设计、咨询、测绘、设备采购及安装、工程总承包于一体,专业工种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并取得了ISO9001: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设计院配备了粮食仓储、制粉、油脂、饲料、稻谷、粮油食品、玉米加工、建筑、结构、水、电、暖、概预算等18个专业百余人的技术队伍,其中一级注册建筑师4人,二级注册建筑师3人,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10人,注册岩土工程师2人,注册造价工程师4人,估价师1人,注册咨询工程师12人,监理工程师7人,技术力量雄厚。
“十一五”期间,设计院完成了上海市十五重点工程——上海外高桥粮食储备库及码头设施项目、南京现代粮食物流中心、天津利达粮食物流中心、京粮集团天津临港工业区、杭州粮油批发交易市场、中粮新乡、漯河项目、河南工业大学新校区学生公寓、教工公寓区等项目。在全国粮食物流规划项目中主笔完成国家粮食物流规划、浙江粮食物流规划、广东粮食物流规划等项目。设计院还承担完成了20余项国家、行业标准、规范、规程的编制工作,成为粮食行业科技开发的创新的基地之一。
获得国家、省部级优秀科技成果及优秀工程设计奖50余项。荣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国庆60周年“作用显著标准设计项目”大奖,标志学院服务粮食行业的新突破。
二、“十二五”期间学院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加大内涵建设,继续以本科教育为主,突出专业特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推动学院全面、协调、快速、可持续发展,努力创建高水平学院。
(二)发展目标
1.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把学院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团结共事、发展谋事、认真干事、公正办事、办成好事”的坚强领导集体;把基层党组织建成组织、发动、团结教育广大师生同心同德、培育高素质人才的政治核心;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成为学院教学、科研、管理各项工作中的骨干力量;形成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的工作机制和有效载体。2.师资队伍:根据学院教师队伍的现状及高等教育教育发展趋势,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本目标是: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加入学院师资队伍,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创新学科发展机制,加大政策导向力度,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完善实验室管理机制和人才队伍配臵。建设能够引领粮食储仓结构、生命线工程等领域科技创新的学术团队。实现教师队伍建设能够真正进入良性循环,使教师队伍的面貌有较大改观,整体素质上一个新台阶。
3.学科建设:积极申报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力争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1~3个。努力申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争取再获得1~3个省级重点学科,并积极申请国家级重点学科。争取增列1~2个一级硕士点,并在博士点建设方面取得突破。
4.研究生教育: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突出学院粮油仓厂建设特色,通过逐年建设和不断投入,结合学院的学科发展方向,积极调整研究生培养计划,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顺利通过博士点立项建设验收;提前招收博士研究生。
5.科研方面:争取在“十二五”期间,获省部级奖励2项、获地厅级奖励6项获省部级项目8项、地厅级项目20项。获横向科研项目30项,到账经费1000万元完成省部级鉴定20项。发表论文500篇,收录文章50篇,核心文章100篇。编写著作30本。申请获得专利5项。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200人次。
6.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积极准备申请参加建设部土木工程专业评估,争取在“十二五”期间通过评估。进一步鼓励、资助各类质量工程研究项目申报的同时,重点做好各类项目建设过程的监控、验收,确保项目能顺利完成研究任务,并能对教学工作起到指导的作用。进一步规划具有自身内涵和特色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的服务面向。
三、“十二五”期间学院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师资队伍建设
引进1-2名国内土木工程领域的院士或“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培养和引进省级特聘教授2-3名,新增博士生导师3-5名,引进博士学位以上高层次人才25人以上,培养5名以上省级学术带头人,培养10名左右优秀的中青年学术骨干,组建4支研究创新型学术团队:“储仓结构和散体物料压力理论”学术团队;“结构与生命线工程防灾减灾”学术团队;“结构与地基基础相互作用”学术团队;“工程结构计算理论与优化方法”学术团队。提高中青年教师比例,降低教师队伍平均年龄,实现新老更替,增强队伍活力。到2015年,专任教师达100人以上。以建设一流的学术队伍为目标,进一步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战略与强化竞争机制的人才培养策略,营造学术队伍健康发展的氛围。采取“重点扶持,积极推举”的方针,通过承担国家级课题和在研究方向取得创新成果,力争在五年内推出在学术上有高深造诣,科研成果突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提高学科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创新能力,引领全国粮油工程建设的科技进步。
推进学科带头人建设,强化学科带头人在学术队伍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明确学科带头人的责任,要在学术论文、科研成果上有所建树,有所作为。使得年轻教师能够积极引领本学科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从而带动整个学术队伍的不断发展。特别在“储仓结构和散体物料压力理论”学科方向上,继续引领行业发展、处于领先地位。
人才引进要根据学科建设的需求,从专业对口、学习经历各方面严格把关,对思想品德、授课能力和科研水平进行认真考察,通过试讲后将考察结果上报学校。为青年教师配备指导教师,推行由教授传、帮、带的年轻教师从事助教工作制度。
根据职称评审要求,凡45周岁以下(含)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者均应在相关实践环节中参加实践锻炼并考核合格,结合教工专业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学院已经有的教学科研实习基地进行锻炼,尤其是学院的校内实习基地,如郑州粮油食品工程建筑设计院、河南创达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以及郑州瑞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等。要求新教工必须参加学生的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鼓励新教工参加国家注册结构师、造价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师、建筑师等注册执业资格的考试,以便能更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从而为将学生培养为高级的应用型人才创造条件。
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研讨会,开阔视野,了解学科前沿动态,促进教学、科研的提高。有计划地安排年轻教师攻读博士学位,进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到国内外先进的实验室进修或合作科研,以跟踪本学科国际前沿。
(二)学科建设
1.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强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的学术中心地位,吸引和凝聚一批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及其团队。深化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更加有利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体制机制,提高实验室服务效率和效益。
健全学院实验室建设投入机制,加快实验室设备更新换代步伐,全面提升学院实验室教学科研服务能力。加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力度,设立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专项经费,用于硬件建设和设立开放研究基金。建立健全有利于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创新、交叉、开放和共享的管理体制与激励机制,为科学研究创造软环境支撑,以保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学术水平、学术地位的不断提升;保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的资源能够教学和科研共用,学科和专业建设共享。2.建设重点学科。坚持突出重点、加大力度和分层建设、滚动发展的原则。重点学科建设是一个长期规划、建设和积累的过程,要持续地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每年设立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按不同层次学科建设需要,分期分批进行重点投入。
3.组建学术团队。围绕学科平台建设、重点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的需要,组建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术团队。科学地设定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等学科岗位,制定并出台各岗位的遴选标准和管理办法,建立并完善一套激励、竞争与约束机制,积极为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强化学科建设在学校工作中的龙头地位,健全学科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学科带头人遴选标准和管理办法,建立并完善一套激励、竞争与约束机制。
(三)研究生教育
1.培养计划:积极调整研究生培养计划,多途径多学科招收研究生,原则上与学院的学科发展方向相一致。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主要有:岩土工程(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边坡与基坑工程)、结构工程(储仓结构、建筑结构CAD、结构设计理论与应用)、市政工程(地下管网工程、工程质量无损检测、市政工程规划)、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燃气燃烧与应用、太阳能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工程抗震与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工程防火与结构健康监测)、桥梁与隧道工程(桥梁结构、旧桥结构评价及加固)。
2.管理机制:实现研究生教育管理机制科学化,创新管理模式,进一步推行和完善责、权、利相统一的学院、导师两级管理机制。学院立研究生管理岗位,明确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研究生管理的积极性。
3.制度建设:科学、规范、制度化管理和培养研究生,入学前就全面了解学生潜质和能力,综合分析后初步确定以人为本、个体化的培养方案;组成课题小组,导师带领下完成子课题进行团队培养,每周召开研究生例会,进行学术交流;鼓励研究生承担编书、讲座、继续教育项目,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短期培训班或国内外同行实验室科研培训。
4.改革创新:加强研究生教育与教学改革研究,设立研究生教育与教学研究基金。围绕培养模式、创新能力培养、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等问题开展立项研究,为学院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加强研究生教材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实现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及时修订培养方案、课程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课程计划及时反映学科前沿。成立研究生导师工作组,导师集体讨论确定学生培养计划和课题方向,原则上与学科发展方向一致,为学科发展做贡献。建立研究生学术论坛,为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提供平台。通过邀请校内外专家讲学,举办学术报告会,资助研究生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会议,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5.考核指标
研究生培养规模争取达到40人/年。毕业生英语六级通过率达到80%。争取研究生学位论文专家匿名评审通过率达98%。校级优秀硕士论文获奖数量达3~5人/年,省级优秀硕士论文获奖数量达1~2人/年,全国优秀硕士论文获奖数量有所突破。
研究生在国内核心期刊上正式发表学术论文1篇/人。研究生在省级或全国学术会议发言1次/人。
(四)科研发展
鼓励和激励教师撰写学术论文、教学研究论文,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教授要求参与省部级或主持市厅级科研项目,并在本学科的某一研究方向,做出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中级职称教师三年内在CN报刊上至少发表2篇学术论文。每个教研室每年要有1个集体立项课题,鼓励教师多出成果、出精品,营造潜心教学与科研的良好氛围。
加强校内外学术交流,大力营造浓郁的科研学术氛围,邀请校内外专家和学院聘请的客座教授来学院讲学、讲座,办好每年一度的学院学术论坛,定期举办学术报告会,创造条件举办校级、市级、省级乃至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引导和鼓励教师围绕教学开展相关专题调研,资助教师按规定以文赴会参加各种类型的学术会议,拓展学术视野,扩大教师和学院的学术影响力。
(五)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
1.指导思想:牢固树立“教学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质量是生命线,创新是灵魂”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按照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整体布局,进一步规划具有自身内涵和特色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的服务面向。贯彻实施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研究本科教学工作,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服务育人。
2.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系统推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进一步构建和完善课程体系。完善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跨学科类课程和实践教学等六大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同时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加大专业技术、实践教学和文化素质课程的比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和人文素质。打造品牌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群,狠抓课程建设和课程体系的改造,注重将各学科专业领域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新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中。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大力推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学设施和手段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与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等教学基本建设相配合,积极开展与现代教学手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研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鼓励教师组建团队参加教学活动,发挥集体智慧,进行合作创新。“十二五”期间,建设2个校级教学团队,积极争取1-2个省级教学团队,做好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开展诸如启发式、研讨式、设疑式等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创造力。
4.加强实验室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
切实加强实践教学,构建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使含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课程达到实验课程总数的80%以上;建设一批开放性实验室,促进实践教学资源的共享,满足学生需求;三是通过政策引导,保证高水平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四是加强实验室特别是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强学产研合作教育,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
5.规范教学管理,完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要求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使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做到依法管理,依规治教。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构建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和监督保障体系。建立教学状态数据统计、分析和定期发布制度;加强教风、考风和学风建设,加大对课堂检查力度;建立和完善教师教学情况评价档案。
(六)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抓好思想、政治、作风建设为重点的领导班子建设;抓好在学院各项工作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为重点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好中青年教学和管理骨干为重点的教师和干部队伍建设;抓好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
1.领导班子建设
按照“抓改革、谋发展、构和谐、上水平、创五好”的班子建设目标和“团结共事、发展谋事、认真干事、公正办事、办成好事”的班子建设要求,努力使班子成员在思想上做到三个转化,即要把权力转化为责任,把决策转化为执行,把作为转化为绩效。通过坚持民主集中制、处级中心组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努力提高领导班子驾驭全局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处级中心组学习制度。学院党政班子坚持处级中心组学习制度。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围绕涉及学院改革发展建设的若干问题,如学院的定位、发展规划、人才引进、学科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科技开发、党风廉政建设等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在改革和发展的问题上形成了统一的思想和意志。“学理论、思全局、议大事、出思路、抓重点、促发展”成为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的共识。——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工作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按照《土木建筑学院领导岗位职责》、《土木建筑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土木建筑学院党政议事规则》等管理制度,认真组织党政联席会,实现集体议事、民主科学决策。凡涉及学院职称评审、年终分配、干部提拔等重大事项,班子成员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积极沟通、协商,最终由党政联席会集体决策。并通过教职工大会、党团学工例会、班主任例会、学生会例会,进行传达、部署和落实。
——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学院要定期召开领导干部民主生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学批评, 真心实意接受民主评议,加强思想交流与沟通,努力创造“求真务实,和谐创新”的工作局面。
——坚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班子及成员认真落实《河南工业大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等有关要求,加强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廉政教育,对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廉洁从政情况进行监督和定期检查。
——充分发挥学院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理顺关系,创造条件,加强领导,保证基层党组织围绕校党委的各项任务和学校的中心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推进学院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组织保证。
——推进学院党委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学院党委要根据学校党委的工作部署,结合学院的实际,制定学期工作计划,每学期有工作总结,并向全体党员报告,自觉接受党员监督。推进学院党委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2.基层党组织建设
——加强党支部的建设。加强党支部的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按照学校基层党组织要求,不断创新党组织建设形式,创新建设方式、方法,学院根据自身实际,按照“有利于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开展、有利于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党员组织发展工作”的原则,科学、合理设臵学生党支部;加强教工党支部建设,激发其活力;选拔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同志、同学担任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进一步完善党员发展、三会一课、三比三赛、三联三带等制度,使党组织真正成为学校、学院各项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确保基层支部有活力、有动力、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加强对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的培训。每年集中培训一次。要特别重现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之成为影响、带动广大学生积极向上的重要力量。
3.党员队伍建设
党委要注重建立和完善党员教育管理的工作制度,加强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坚持党建创新。制订完善学生党支部“三会一课”、“三联三带”、“三比两赛”以及学生党员考核评议办法等多项管理制度,继续推行学生党员“一帮一,一带一”、“党员轮流作书记”、“党员接待室”等党员管理形式,增强学生党员意识。
——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党员的政治理论素养,增强党性为目的,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对党员进行经常性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知识教育,使全体党员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加强组织发展工作。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重点突出,措施到位。加大在优秀大学生和中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力度。党委每学期至少研究一次党员发展工作,分析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培养工作。认真做好团组织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发展对象的工作,由团员中发展的新党员的推优率达到90%以上。努力达到“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支部,高年级班班有支部”的目标,使本科学生党员比例达到30%以上,研究生学生党员比例达到50%以上,青年教师中党员比例达到50%以上。
——重视和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培养教育。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积极分子队伍。根据学生和教职工积极分子的不同情况与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培养。依靠党员联系积极分子的制度,对表现突出的教职工和大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坚持党支部联系人制度,建立培养档案。定期考察,严格考核,保证质量、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4.思想政治工作
学院党委统一领导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任务和重要问题,主持制定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规划与实施计划,定期分析师生的思想政治状况。
——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切实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用马克思主义武装他们的头脑。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道德法制教育。积极开展主题教育,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成长成才教育。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文化培养大学生;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努力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祖国观念、人民观念、党的观念和社会主义观念,从而确立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结合学院的改革与发展,结合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和师生的思想实际,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努力解决教师、学生关心的深层次热点、难点问题,关心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积极创造条件,开辟渠道,切实解决贫困生的实际问题。理顺情绪,凝聚力量,推动学院发展。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在全院营造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浓厚氛围。做好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着力提高教师法制意识。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要加大工作力度,坚持政治与业务并重的原则,强化教师工作中的政策导向,将思想工作、政策导向和物质激励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表彰奖励优秀教师,广泛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事业心和职业责任感,自觉履行职责义务,遵守职业规范,发扬科学精神,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加强学院文化建设。推进学院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学术文化建设,形成“和谐、向上、严谨、务实”的院风。进一步加强办学精神、办学理念、校训、校歌和优良传统的宣传教育,全面提升师生员工思想境界和文化认同。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全面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5.加强工会组织建设 党委要加强对工会领导,充分发挥工会作用,工作中要多加指导,要把工会工作、发挥工会作用看成是党的工作的一部分。工会组织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的思想,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学院氛围,为学院发展奠定基础。
——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工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保证工会作用的发挥。以推进民主管理为基础,深化二级教代会制度,积极推进民主管理。在年终分配、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环节,积极召开二级教代会,充分尊重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以服务教师为宗旨。听取教师对学院建设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工作、学习、生活困难。积极落实《教职工结婚、生育、生病、亲属去世等五必访制度》以及关心职工生活、走访慰问职工及家属的有关规定。认真建设教工之家。发挥篮球协会、乒乓球协会、健美协会等群众组织作用,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
6.加强对团学工作领导指导
——指导思想。团学组织要树立“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根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建为龙头,以学风建设为中心,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紧紧围绕学校、学院中心工作,按照“突出重点,重在落实,整体推进,力求创新”的方针,以狠抓学生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工作思路。认真落实 “围绕一条主线,树立一个目标,突出两个重点,实现两个贴近,抓好三支队伍,实施三项工程,搞好三类活动”的“1+1、2+2、3+3”的学生工作总体思路,以党建带团建,努力在团学工作创新上下功夫,在学生素质提高上做文章。
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抓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工作;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以学风建设为重点,抓好、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社团、青年志愿者等各类活动,为学生成长成才、素质教育搭建平台;
进一步提高工作认识,强化措施,抓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创业竞赛和学生科研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打造学院学生工作品牌。
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们反映的有关学习生活和学校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整理,及时解决,及时汇报。积极做好有关学生素质教育、心理健康、就业指导、咨询和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和素质教育搭建舞台,提供良好服务。
(七)做好师生公寓建设 师生公寓项目工程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学校党委为教职工要办的重要实事之一,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将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的建设原则,做到“校方、管理方、承建方、监理方、村委会等各方“五位一体”,加强合作,团结一致,抢速度,保质量,促和谐,严把质量关,加快施工进度,真正把公寓建成建筑质量优良、配套设施完善、社区环境优美、全校职工满意的精品小区,为我校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师生公寓项目工程预计2013年下半年全部完工,交付使用。
根据《项目管理委托合同》,学院积极做好建设项目的规划、立项、附属设施等各种手续和各种许可证的办理及组织施工。明确职责,建立制度,规范工作。执行合同,团结协作。积极探索把建设项目与学科、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结合的新模式
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2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 新型建筑材料保持持续增长, 经济效益、技术水平等都明显提高, 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一) 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长
2010年新型墙体材料产量4 700亿块标砖, 与2005年相比, 年均增长4.9%。保温绝热材料产量411.9万吨, 年均增长15.1%。建筑防水材料产量10.3亿平方米, 年均增长10.7%。石膏板产量20.8亿平方米, 年均增长23.1%。
(二) 产品结构明显改善
“十一五”期间, 建筑板材占墙体材料的比例由4.2%增长到8.2%, 年均增长14%。新型墙体材料占墙体材料比例由44%增长到55%, 年均增长5%。新型防水材料占建筑防水材料的比例由54%增长到87%, 年均增长10%。
(三) 产业技术进步加快
纸面石膏板、利用煤矸石和粉煤灰生产墙体材料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岩 (矿) 棉、硅酸铝纤维、复合夹芯板等生产设备部分出口。
(四)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2010年利用各种固体废弃物2.8亿吨, 其中粉煤灰、煤矸石、电厂脱硫石膏利用量稳步增长。五年间墙体材料行业综合能耗年均降低13.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
但是, 当前我国新型建筑材料工业仍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企业规模小、数量多, 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二是安全环保节能产品开发滞后。三是发展不平衡, 城镇地区发展较快, 乡村相对缓慢。四是行业管理较弱, 假冒伪劣产品冲击和扰乱市场秩序, 社会责任意识仍待提高。
二、需求预测
新型建筑材料需求量稳步增长。我国城乡每年新建建筑面积20~30亿平方米, 既有建筑约430亿平方米, 巨大的新增建设量及既有建筑改造为新型建筑材料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新型建筑材料加快提升品质。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环保意识及建筑工业化水平、建筑节能要求等日益提高, 要求新型建筑材料向安全、环保、节能、防水、优质、美观等复合功能方向发展, 加快升级步伐。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 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发展方式, 立足国内市场需求, 以服务于建筑业和满足绿色建筑发展需要为中心,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加快发展集安全、环保、节能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建筑材料及部品, 加快技术创新, 促进新型建筑材料产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二) 基本原则
坚持安全质量。以保障建筑物安全和品质为行业发展基本宗旨, 不断提升新型建筑材料防火、抗震等防灾减灾性能。
坚持节能环保。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期待, 适应建筑使用功能和建筑节能的新要求, 不断提升新型建筑材料节能环保等性能。
坚持创新驱动。加大研发投入, 创新发展模式, 加快开发安全、环保、节能、经济等综合性能优良的新型建筑材料。
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资源环境、建筑结构、文化风俗、市场需求等因素, 积极发展适合区域特点的新型建筑材料及部品。
(三) 主要目标
到2015年, 高性能防火保温材料、绿色装饰装修材料比例进一步提高。形成一批生产规模大、技术装备精、产品质量优的领军企业。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总量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20%。
备注:建筑板材主要包括:各类金属夹芯板、幕墙、纸面石膏板、硅酸钙板、其他各类墙体材料板材;[]内为五年累计数;*为2015年比2010年增加或减少的百分点。
四、发展重点
(一) 加快结构调整
积极发展集防火、抗震、环保、保温、防水、降噪、装饰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建筑墙体和屋面系统等材料及部品。着力发展安全环保型防火保温材料、节能环保型门窗和建筑墙体。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一体化屋面系统及太阳能光伏发电墙体, 与屋顶绿化相关的屋面材料及部品。
发挥大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 实施兼并重组, 加快行业整合, 培育龙头企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多、贴近市场、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的优势, 积极培育“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 引导产业链各类企业协同发展, 形成优势骨干企业为龙头、大中小企业配套发展格局。在城镇周边合理布局新型建筑材料加工基地, 支持一批产业链完整、特色鲜明、主业突出的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园区加快发展。加大节能环保新型建筑材料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推广力度。
(二) 发展循环经济
对现有窑炉生产线实施节能改造, 推广余热利用、变频调速及内掺燃料等节能技术。鼓励综合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矿渣、副产石膏、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 建立与相关产业相衔接的循环经济生产体系, 扩大资源综合利用范围和利用量。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完善清洁生产评价体系。
(三) 加快技术创新
在新产品、专用技术装备、建筑部品等方面加大研发力度。
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支持节能型隧道窑替代轮窑、变频电机替代传统电机等技术改造, 推广窑炉节能、自动切码运系统、挤压成型和液压成型等技术, 提高防水卷材生产装备的大型化、自动化和节能减排水平, 改造升级节能门窗制造和配套技术。
制定新型建筑材料新产品标准, 研究适合新产品应用的设计规范、施工规程及通用图集, 加快与建筑规程规范的衔接。制定新型建筑材料部品目录, 构筑标准化、系列化和专业化部品体系。
五、重点工程
(一) 新型建筑材料发展工程
工程目标:为绿色建筑发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供材料支撑, 推动安全环保节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产业发展。
主要内容:结合城镇及新农村建设、安居工程、建筑节能改造等专项工作, 发展安全环保型外墙防火保温材料、轻质墙板、硅酸钙板、节能建筑墙体、节能门窗、节能屋面系统、节能阻燃防水材料等, 建设示范工程推广使用新型建筑材料。
(二) 建筑部品基地建设工程
工程目标:为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提供材料支撑, 加快推进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向加工制品业方向发展。
主要内容:选择若干中心城市, 按照循环经济、节能减排、集聚发展的模式, 支持一批产业链完整、特色鲜明、主业突出的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园区, 发展部品化的新型建筑墙体、屋面系统及其它深加工建筑部品, 建设建筑部品生产基地, 推进建筑部品化。
(三) 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工程目标: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建设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工程, 修复改善生态环境。
主要内容:在相关产业发展集聚区, 或既有固体废弃物堆存地周边, 遵循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规律, 利用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利用的新技术, 逐步增加无害化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品种, 建设示范工程, 推进综合利用产业化。
六、保障措施
(一) 加强行业管理
建立健全新型建筑材料行业运行监测系统, 安全环保型外墙防火保温材料、新型墙体材料、防水材料等主要产品进行跟踪分析, 定期发布行业信息。建立行业准入制度,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加强行业管理、推动社会责任建设、开展行业自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 加强市场监管
加快新产品标准建设, 加强产品质量和生产管理, 严厉查处与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强化市场监督, 建立规范、有序、健康的市场秩序, 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建筑市场。
(三) 加大政策支持
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3
一、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的一些挑战
“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着一些重大挑战,有些矛盾甚至还非常尖锐,比如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国际形势更趋复杂;国内区域竞争日趋激烈,资金、土地等要素约束趋紧,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缩小与全国差距、走在中部地区前列的难度增加;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产比重偏高,三产比重过低,工业结构中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过大,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度加大;河南是人口大省,但不是人才大省,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与沿海地市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河南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高度重视创新发展,增强创新意识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届夏季达沃斯开幕式致辞中明确提出“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企业、政府等部门,要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增强创新意识。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大统筹利用创新资源力度,提升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加强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加快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等建立以利益为纽带、网络化协同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跨行业跨领域协同创新,开展新型研发机构认定。鼓励企业运用网络平台集聚对接社会创新资源,建立首席技师、工匠工作室等机制,带动职工投入制造环节创新,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提升产品品质。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凝练一批具有重大促进和带动作用的重大科技项目,推进创新示范应用。
(二)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实施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是人才,只有大力实施“人才引豫”工程,才能将创新与发展的焦点聚集到“人才”这个关键环节,让人才聚汇如海,聚指成拳,形成合力,在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创新氛围中,充分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只有拥有这样一群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科技人才,才能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资源,建立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因地制宜发展综合性和专业性人力资源市场,实行平等就业制度。健全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体系,推行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完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信息网络,实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全程信息化。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水平,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鼓励公共服务机构与民营、外资品牌服务机构开展合作,培育独立于公共服务体系以外的多层次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一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依法维护创新创造者的合法权益,弘扬创新精神,大力宣传先进典型,推广成功经验,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支持创新、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使创新思想得到鼓励、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成果得到褒奖。
(三)抢抓机遇,实现弯道超车
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河南省要抢抓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积极实施供给侧改革,推动新经济的成长和传统产业的改造,推动新旧动能的转换,增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就经济资源存量而言,河南省企业工业增加值达53375.74 亿元,居中部省份首位。丰厚的经济资源存量和相对宽松的金融商业环境为河南省企业的自主创新奠定了基础,要抓住国家实现“中部崛起”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充分整合资源,加快培育优势产业以及优势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河南省地处中国腹地的地位优势和交通运输的枢纽优势,承接产业转移,积极构建东部上游企业产业聚集地,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发挥河南省固有的后发优势,从而大幅提高区域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富有竞争力的区域创新高地,迈进创新型省份。
(四)倡导创新创业精神,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积极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培育创新创业群体。营造公平竞争的创业环境,推动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失业人员等各类市场创业主体,不断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以青年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者、大企业高管及连续创业者、科技创业者、博士后科研人员创业者和留学归国创业者等为重点,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加强对创新人才的股权、期权、分红奖励,培育一批创客。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开办创新创业学院、大学科技园开展创业训练营等。引导创新型领军企业和行业骨干企业发展创新创业平台、投资购并小微企业,支持内外部创业者创业,增强企业创新创业活力。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的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拥有国际领先成果的高层次领军人才来豫孵化和创办企业。树立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保护企业家精神,宽容失败,包容创新对传统利益格局的挑战,完善风险补偿机制,依法保护企业家的财产权和创新收益。
(五)汇聚各类创新要素,打造区域核心创新载体
建立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引领、区域和产业创新枢纽为支撑的创新载体体系,形成集群创新效应。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把示范区作为引领带动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综合载体,统筹创新空间布局,加强科技资源整合集聚和开放共享,着力打造全省创新增长极和创新公共大平台。加快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郑洛新三市合作共建、其他省辖市协调联动的运行机制,重点在科技金融合作、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先行先试,创建国家科技金融结合试点,设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努力建设成为体制机制改革先导区、开放创新技术转移集聚区、产业转型升级先行区和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示范引领全省创新发展能力加快提升。
(六)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河南省在实施创新发展驱动中,应坚持区别对待、分业施策,以产业链延伸为主攻方向,推动冶金、建材、化工、轻纺等传统产业绿色化、循环化和高端化发展,积极推进钢铁、建材等主要耗煤行业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升级,全面提高产业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加快推动产业重组和产能转移,积极构建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稳妥有序处置特困企业,有效化解产能过剩。持续完善提升产业发展载体,坚定不移地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实施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推进现代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高成长服务业大省、现代农业大省、网络经济大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本文系2015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重大突破与进展评估研究”(2015B035);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62400410494);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16—gh—252)的阶段性成果】
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4
建筑材料行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全文于10月18日正式公布。该规划旨在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深化细化“由大变强、靠新出强”发展战略的内涵,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对建材行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引领作用,为建材行业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建筑材料行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二○一一年九月
前 言
建筑材料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我国建筑材料工业由建筑工程材料、非金属矿物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构成,不仅是房屋建筑、土木工程、交通运输、水利、电力、能源、化工等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也是支撑国防、航天航空、以及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产业。“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攻坚时期。改革开放和技术进步,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根本动力。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深化细化“由大变强、靠新出强”发展战略的内涵,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对建材行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引领作用,为建材行业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制定建筑材料行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一、成绩与不足
“十一五”期间,建筑材料行业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共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的成果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获得建材行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0项、二等奖102项、三等奖88项。
1.一批产业技术装备成为国家竞争力代表
“十一五”期间,建材行业产生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极大地提升了国家竞争力。以SINOMA品牌为代表的中国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已成为国际上“中国制造”形象和国家竞争力的优秀代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许多外国政府的高度评价。中国中材、中国建材向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在内的数十个国家出口大型成套生产技术装备,并成为国际上最大的水泥生产线建设工程总承包商。洛玻集团“超薄浮法玻璃成套技术与关键设备在电子玻璃工业化生产开发应用”技术成果,开启了我国浮法玻璃技术生产超薄玻璃、满足信息产业发展需求的先河,获得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玻纤开发了年产12万吨超大型玻璃纤维池窑拉丝技术,其规模创造了玻纤行业世界纪录;以中国建材国际工程公司为代表的“中国洛阳浮法”玻璃生产技术装备与工程总承包得到国际市场高度认可,出口许多国家。
2.一批创新成果缩小了与世界最先进水平的差距
“十一五”期间取得的许多科技成果对促进行业技术进步,缩小与世界最先进水平的差距发挥了重要作用。武汉理工大学“大跨度拱桥结构钢管高强膨胀混凝土制备技术及应用”成果应用于包括世界最大跨度在内的数十座钢拱桥,取得显着社会经济效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秦皇岛玻璃研究设计院的“浮法玻璃逐级澄清与熔窑大型化成套工程技术开发及应用”成果显着提升浮法玻璃产品质量,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材科技 “先进复合材料高压气瓶制造技术”使我国复合材料高压气瓶成为国际知名品牌产品;中材科技自主开发的“兆瓦(MW)级风力发电机用复合材料叶片模具和制造技术”成果引领我国风电叶片制造技术发展,中国复合材料集团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率先开发出3 MW、5 MW级大功率风力发电机叶片,满足了大型风电发展需求;中国建筑材料研究院“高性能低热硅酸盐水泥(高贝利特水泥)的制备及应用”成果用于三峡大坝等重点工程,获2006国家发明二等奖。此外,盾构钢筋混凝土管片在地铁和隧道工程中的应用、高铁用高性能无砟道板制造技术、高速列车风挡玻璃等一批成果在国家重大工程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为建材行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和我国重大工程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3.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为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十一五”期间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行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和重要支撑。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等单位取得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及工程化应用”和“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重大配套装备研制和工程化应用”成果,在水泥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水泥生产节能减排水平,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十一五”期间,以中材节能为代表的自主开发的中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低温余热发电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为水泥行业节能减排做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中材国际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南京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发的新一代熟料烧成节能新技术、新型无球化粉磨节能技术、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技术正在发展成熟,形成了引领水泥行业绿色节能环保发展的新浪潮。中国新型建材工业杭州设计研究院率先开发的玻璃窑炉烟气余热发电技术,引领了浮法玻璃窑炉节能减排的发展。中国玻纤率先开发的玻璃纤维池窑拉丝全氧燃烧技术引领了玻纤行业节能和氮氧化物减排的发展。
在资源节约,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建筑陶瓷砖的薄型化和卫生陶瓷洁具的轻量化技术成果,正在引领建筑卫生陶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各种工业废渣与副产物、建筑垃圾等在水泥、混凝土、墙体材料、陶瓷、砖瓦等产业中的无害化、资源化再利用技术的发展,显着提升建材行业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4.行业技术创新基础建设与资源开拓取得较大进步
截止“十一五”末,建材行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余家,拥有重点实验室5家。此外,大中型企业基本上建立了企业技术中心。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从项目组织申报、课题论证、科技成果评审鉴定和推介、建材行业科学技术奖和技术革新奖评奖、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行业科技发展报告、行业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建立系统的工作体系,与国家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等政府主管部门建立了工作关系,为行业和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了有效服务。
5.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建材行业目前的发展还没有从根本上完全脱离依靠投资增量扩张和以生产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主要产业的产量早已位居世界第一,但整体而言,产品种类、档次、性能、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中低档产品较多,技术含量相对低、效益比较差。产业集中度低、能耗高、资源消耗大、环境负荷重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资源能源环境的瓶颈约束日益显现。这种状况根本上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创新力度不够与资源缺乏所致。从技术创新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原因可归纳于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研发与创新缺乏明确的目标和顶层设计。缺乏行业宏观的科技创新指导目录,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创新资源配置与急需解决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未能紧密结合,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缺乏先进技术和新产品支撑。
(2)“拿来主义”思想主导,自主创新投入严重不足。大多数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远远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水平,达到3%以上水平的企业更少,未能发挥技术自主创新的主体和主导作用。许多企业虽重视“靠新出强”,但对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认识,指导思想还是“拿来主义”,不愿对自主创新加大投入,期望通过技术引进走“捷径”。由于发达国家已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靠引进技术发展这条路越走越窄,产业核心和关键的技术装备长期短缺,发展受制于人。
(3)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较低,自主创新成果少。国家财政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全行业获得的科研项目经费总量不断增加,但科技资源配置的效率较低,有产业化前景的成果很少。一些项目无疾而终,或有花无果。一些企业仅仅满足于成功拿到项目,把获得国家的经费多少当作成果大小。由于缺乏原始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开发多为模仿、复制或技术集成。因此,一些企业的技术、装备和产品在国外参展中被诉侵权时有发生。
(4)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没有真正解决,产学研结合相脱节。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开发体制和机制尚未建立,一些转制院所,甚至企业内的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的研发选题并未围绕企业和行业发展重大需求,一些成果华而不实,一些成果因不能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失去“时效”,不能支撑企业的持续发展和核心竞争力提高。
(5)缺乏高层次的科技领军人才。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没有一流的人才不可能取得一流的成果。大学建材专业教育已长期缺失,行业发展高层次专业人才严重缺失。此外,一些企业不重视人才,不能开阔视野广纳人才和不会善用人才也是造成人才短缺的重要原因。
我们必须直面这些重大问题,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在“十二五”期间,奋发图强,专心专意地着力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依靠技术进步推动建材行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形势与发展需要
当前,我国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科学技术进步的趋势,准确把握建材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新要求、新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善于抓住市场机遇,着力解决科技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对建材行业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为建材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1.科学技术正孕育着新的突破。工业化和信息化技术正在加速渗透融合,信息化技术对传统材料产业的制造、管理和流通产生重大影响,有可能产生更先进、更高效率的生产方式。信息技术将为包括建筑材料工业在内的传统产业升级转型提供巨大的驱动力。
2.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共识。新型节能环保技术、新能源技术正在加速发展,产业经济向绿色、清洁、低碳发展为世界大趋势。国际上绿色壁垒,碳关税等贸易壁垒渐行渐近。我国对能耗、排放等各种约束性政策、法规、标准的出台将严重制约那些高能源消耗和高排放的传统建材产业发展,建材行业节能减排任重道远。
3.当前,建材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已超过世界产量的50%,发展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追求量的增长,而是技术、质量提升,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建材工业实施发展转型已成为必须,但是,缺乏新技术就无法引领与支撑并有效实现发展转型和结构调整。
4.环保技术竞争发展的实践表明,以高温窑业为特征的建材产业不仅迫切需要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同时也具有安全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综合利用各种工业废物,城市污泥和建筑垃圾的特色和优势。“十二五”期间将是水泥和墙体材料等工业向生态环保型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发展将重塑建材产业的社会形象,提升其在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定位。
5.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必争的战略制高点。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例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建材领域中相关新材料产业的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将为建材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
6.城市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化进程将保持较高速度,土地资源约束日趋强化,土木工程和基础设施、房屋建筑正向超大规模和在极端环境中发展,例如超大体量、超大跨度、超高、超深的工程建筑和水下、海洋、盐碱地以及其它严酷环境条件,对建筑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传统和新型建筑材料的稳定发展提供了空间。
7.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已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是建筑业发展的方向。建筑业的发展对节能建材和绿色建材的发展要求将不断提高,为建材科技创新提供长期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导向。
8.经济全球化导致的全球产业分工为中国建材工业等传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培育、增强了中国建材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十二五”期间将是中国建材企业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发挥比较优势,充分利用资本,在国际市场上实现突破性发展的时期。
9.建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如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不断增强,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节能减排任重道远,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一些产品生产与市场应用发展有所脱节。这些问题的解决,根本上只能依靠科技创新。
因此,满足重大发展需求、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由大变强,靠新出强”战略目标,是“十二五”乃至今后一个很长时期建筑材料行业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内容。
三、发展思路和途径选择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结构、产业升级的支撑作用和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以解决建材行业资源能源环境等方面的瓶颈问题、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大科技需求为导向,突破绿色制造的共性、关键技术,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产业的链接延伸发展,在一批重点技术领域实现突破、超越和引领,重点产业技术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建材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二)总体思路
围绕发展现代建材、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产业体系,以发展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低碳环保关键共性技术为主攻方向,实施创新重点工程,攀登科技发展制高点,支撑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升级和绿色环保转型,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以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着力点,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信息等产业所需的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大力推进先进适用技术和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满足工业节能、建筑节能、建筑和土木工程发展需求,全面提升建材行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
(三)途径选择
“十二五”期间,建材行业和企业应在实现绿色制造,低碳节能减排和发展高性能新材料产业等方面整体推进,利用信息技术、高新材料技术和高端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力争在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和战略性跨越。
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积极争取国家重大专项、科技支撑项目、专项示范工程等科技计划的支持,加强原始创新;以骨干企业为依托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联盟,加大创新投入,突破核心共性关键性产业化技术。
培育和建设节能减排和绿色制造先进适用技术的产业化和工程应用示范项目,加强科技交流、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尽快取得重大社会经济效益。
创新研发体制和机制,大力培养、引进科技领军人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加强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为创新人才提供成长和用武之地。
积极开展和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努力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建设合作共赢的国际化技术创新平台。
加强和完善行业科技创新核心技术指导目录的引领和服务体系建设,正确引导企业创新发展;继续坚持科学评价和奖励创新成果,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提升、应用、保护和管理。
四、科技创新方向及重点领域
“十二五”时期将以建材行业绿色发展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科技创新的重大方向和领域,以科技创新成果引领和支撑发展。
(一)材料低碳、绿色、高性能化的基础理论研究
开展材料制备过程节能与减排的基础理论、材料高性能化、多功能协同以及服役行为与可循环设计理论研究,为材料绿色制造、发展新型低环境负荷材料和高性能复合材料制品提供理论指导,促进建材工业的绿色转型、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
(二)高温窑炉节能、环保和低碳化技术
以水泥、玻璃、陶瓷、砖瓦等工业窑炉节能减排为重点,开发新一代节能窑炉、集成示范高能效工艺技术和装备,加快国内现有窑炉节能改造升级,突破粉尘、SO2、NOx和CO2减排关键技术和材料,加快实现我国建材工业窑炉产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化。
(三)大型节能粉磨技术与装备
以非金属矿业和原材料制造业的绿色节能和资源可持续为重点,大力发展大型高效节能粉磨、无球化粉磨等先进节能粉磨技术与装备,加快现有矿物粉磨技术装备的节能改造和技术升级。
(四)支撑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新材料技术
加强无机非金属新型晶体材料、特种结构与功能陶瓷材料、高性能微晶陶瓷材料、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高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环保型高性能摩擦密封材料的研究开发,突破关键材料制备和装备技术瓶颈,在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产业、新材料、国防军工等战略性产业领域中,以及在冶金、电力、交通运输、建筑节能、煤炭、石化等领域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五)高性能绿色节能建材及其先进制造技术
开发工业化、规模化生产的高强自保温烧结墙体砌块、高性能水泥基保温材料和部品、建筑外墙外保温用高性能岩棉保温材料、结构与保温一体化复合墙体部品和构件;开发高性能节能门窗及幕墙材料、改善室内健康环境质量功能材料等;开发屋面防水保温一体化材料构造技术,满足不断提高的绿色节能建筑要求。
(六)非金属矿物材料开采及深加工技术
发展工业化高效超细粉碎、煅烧、提纯、改性、复合等非金属矿物材料通用深加工技术,开发战略性矿物资源的高效利用技术、重要共伴生矿、低品位矿和尾矿高附加值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开发高性能矿物功能材料、环保材料、生态修复材料、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满足交通、石化、电力、电子、农业、建筑节能、节水、环保、新能源等产业发展需要。
(七)大宗废物无害化安全处置和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
开发水泥窑替代原燃料及协同处置废物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实现低品位原料、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城市污泥、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工业危废物等的安全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开发高附加值、高品质、低成本、可循环、无二次污染的再生材料产品及其规模化制造技术,为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五、主要产业创新发展目标
1.水泥工业技术在一些重要领域实现超越,引领世界水泥工业技术的发展。打造技术领先、中国制造、国际品牌的新一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与装备。其技术经济指标为:熟料产量5500-6000t/d生产线的熟料生产热耗小于650 kcal/kg·cl、熟料电耗小于52 kWh/t·cl,水泥电耗小于80 kWh/t(P.O42.5),水泥窑炉耐火耐热材料实现无铬化,水泥产品质量和各种排放物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标准。
2.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先进水平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废物、城市污泥和生活垃圾、建筑废弃物的成套技术与装备,提高水泥工业在节能环保领域的产业竞争优势,为社会提供更绿色环保的发展方式。一批先进企业的吨水泥废物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量达到500kg,燃煤替代率达到30%以上,引领水泥工业向生态环保型产业发展。
3.开发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熟料新品种并实现工业化生产,引领世界低碳水泥发展;形成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领先的硫铝酸盐系列水泥、高贝利特硅酸盐水泥、白水泥等特种水泥及其新型干法生产技术。
4浮法玻璃新型节能窑炉和纯氧燃烧技术开发取得重要进展,热耗降低15%,形成多元燃料系统和先进耐火材料体系,中国洛阳浮法玻璃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面掌握太阳能光热发电玻璃、超薄基板玻璃、低辐射镀膜玻璃、防火玻璃、石英玻璃等新型、特种玻璃生产技术,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满足新能源、信息、交通运输等产业和建筑节能、防火安全的要求。
5.预拌混凝土及混凝土工程构件和建筑部品的绿色制造和工程应用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高性能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和绿色建筑。
六、保障措施与配套政策
(一)发挥规划的引导和保障作用
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指导,制定行业低碳节能减排技术攻关和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开发项目计划和实施工作方案,并与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住建部等政府主管部门的产业技术政策、“十二五”发展规划、重大科技创新计划等衔接,制定主要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技术攻关目标,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科技创新计划,组织实施科技创新重点工程。
(二)发挥科技评价对创新发展的促进作用
建立科技创新发展评价制度,对科技规划、科研项目实施动态管理,对完成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并发布信息;对国内外相关重要领域的创新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分析和评价,发布科技专题发展报告,促进科研开发项目的有效实施并取得创新性成果。
(三)加大企业科技研发投入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针对重大科技需求和重点研发项目,积极争取国家重大专项、“863计划”、“973计划”、支撑计划等专项研发资金。骨干企业应按照国家的要求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力争达到销售收入的3%以上。在争取国家支持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协调行业内外创新资源,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多渠道增加建材工业研发投入。
(四)强化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与作用
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特别要发挥央企和大型企业在自主创新,推进行业技术进步中的带头和引领作用。建立“政产学研金介用”相结合的创新机制和成果产业化市场化促进机制,鼓励创新链相关联的企业和研发机构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快在企业建设国家级和行业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新技术开发中心、产业化示范基地等不同形式的创新平台,逐步完善国家、行业、省市和企业多层次、国际化、开放式、运转高效的建材科技创新体系。
(五)实施行业科技人才发展战略,培养产业领军人物
建立有建材专业背景的大专院校联席会议制度,争取在大学设置以国家和行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的建材专业,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促进大学、企业和行业协会合作开展继续教育工程,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和高级技能型人才。与国家和省市“千人计划”等人才引进工作相结合,积极从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积极引进外国专家和高技能型人才,要特别重视培养一大批中青年课题和项目负责人,并从中有重点地培养一批在技术上能独挡一面,有事业责任心的产业领军人才,全面提高行业的技术创新发展能力。
(六)完善行业科研管理体系、发挥行业协调服务作用
建立行业技术创新项目的申报和管理组织体系,主动向国家各相关部门报告行业科技创新现状和重大发展需求、积极申报重大项目和研究课题;建立健全行业科技创新协调体系,包括信息服务体系、国家、行业、省市、企业各层级的各种创新平台之间的协调和责任利益分享的制度体系等;进一步完善建材行业科学技术成果评审、评奖制度,充分发挥“建材行业科学技术奖”和“全国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对创新发展的促进作用;每年召开一次行业科技工作会议,表彰并发布行业重大科研成果和企业创新发展成就;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交流活动,加大对科技创新成果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率和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七)发挥技术标准的支撑引领作用
将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与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紧密结合,以科技创新成果为依托提升标准的水平,缩小与国际先进标准的差距;充分发挥标准对技术创新的引领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作用,加快节能减排标准规范的制修订,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能耗和排放标准要求,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先进技术,促进落后技术的淘汰。
(八)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加大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力度,构筑有利于开展合作研究、学术交流和技术引进等活动的良好环境和合作平台。推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间的建材科技交流,促进共同研发、学者互访、人才培养和信息交换等。积极加入有关国际科技、学术和标准化组织,积极组织和参加国际交流活动和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
(九)促进建材科技信息资源共享
整合资源、互通共享、提供服务,建设建材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加快建材科技成果等重要数据库的建设,增强数据采集、加工、传输和存储能力,逐步形成辐射全行业的服务网络。努力建立健全科技信息服务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和企业的建材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以建材科技文献资源和建材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建设为切入点,加快现有建材科技文献资源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建材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十)配套政策制定
“十二五”期间,积极参与国家、行业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的制修订,为行业科技创新发展不断提供新的激励政策。
1.给予建材行业中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材料产业,例如风电叶片、太阳能玻璃、高性能纤维、环保材料等享受国家相关政策,支持这些新材料产业的科技创新发展。
2.在发展低碳经济和环保产业中,将水泥、玻璃、混凝土等产业列为重点支持产业,鼓励低碳和环保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促进企业向低碳和环保功能产业转型和升级。
3.根据不同产业利废特点和技术进步水平的不同,修订财税优惠政策,从目前对所有产业相同的30%及以上的利废水平要求,调整为符合各个产业技术发展实际的不同水平,以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废弃物资源化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和能源替代的技术创新活动,更好地发挥建材产业在环保和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关键作用。
4.建立和完善企业能耗和排放监测核查制度法规,引导和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自觉走节能发展、环保发展、绿色发展的道路。
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5
一、规划背景
(一)“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效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坚持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牢牢抓住农业农村工作不放松,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启动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深入调整农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实现了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全省粮食产量达到543.7亿公斤,连续5年稳定在500亿公斤以上,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连续居全国首位。畜牧业快速发展,20全省肉类总产量达到638.38万吨,禽蛋产量达到388.6万吨,奶产量达到290.9万吨,均居全国前列。特色经济作物产量实现快速增长,油料、蔬菜、水果、水产品总
产量分别达到540.72万吨、6624.26万吨、767.33万吨、99.4万吨,分别比增长20.3%、18.7%、38.1%和92.3%。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0195.88万千瓦,比20增长28.5%。
2.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年全省优质粮食比重显著提高,优质粮食品种种植面积占粮食种植面积的70%以上,其中小麦、玉米、水稻的优质化率分别达到71%、82%和94%,分别比年增长9.6个、14.6个和18.2个百分点。畜牧业规模化生产快速发展,生猪、肉鸡、蛋鸡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69%、97%、75%。特色农业主导产业进一步壮大,优势特色农作物加快向适宜地区集中,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556.1万亩,比2005年增加162.3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590万亩;果园、茶园、花卉、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682.9万亩、97.7万亩、125.9万亩和182.8万亩,分别比2005年增长9.3%、96.9%、14.5%和35.4%。
3.农业产业化水平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迅速,2010年年底全省各级龙头企业达到624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9家、省级龙头企业562家,年销售收入超1亿元的企业594家、超30亿元的企业10家、超100亿元的企业3家,12家企业在国内外上市。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全省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2.3万家,合作社统一组织销售的农产品总值148.6亿元,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农产品加工能力和加工效益显著提高,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1万家,面粉、肉类、乳品加工能力分别达到355多亿公斤、70多亿公斤和30多亿公斤,火腿肠、味精、面粉、方便面、挂面、面制速冻食品等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4.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全线开工,燕山水库建成并发挥效益,河口村水库开工建设,出山店水库前期工程有望近期开工,沙颍河、涡河、小洪河治理基本完成,378座大、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预计全部完成,远超我省“十一五”规划确定的90座建设目标。标准农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完成中低产田改造885万亩,建成高产稳产田207万亩,实施了38座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550万亩。林业建设取得长足进步,5年内造林2275万亩,建成林业生态县102个,森林覆盖率达到
22.19%,比2005年增长4.42个百分点。
5.农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产品市场建设成效显著,全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已发展到281个,交易总额817亿元。其中,年交易额超10亿元的市场19个、超1亿元的市场146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逐步完善,建成了18个省辖市和122个县(市、区)的农产品质检中心,在198个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建立了检测机构,初步形成了“三级四层”(省、市、县三级,省、市、县、基地四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增强,建成了18个省辖市和133个农业县(市、区)的信息网站及1686个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覆盖省、省辖市、县(市、区)、乡镇、村、户的农业信息化服务网络已经初具规模。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和防控能力显著提高,中、短期预报准确率分别达到了75%和90%以上。
6.农村改革不断深化。顺利完成了乡镇机构改革。积极推进了林权制度和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明晰集体林产权5770万亩,占总面积的85%。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分别在信阳市和新乡市设立了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和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在土地流转、金融创新、合作组织、社会保障、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鹤壁、济源、舞钢等7个市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7.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民收入大幅度稳定增长,―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由3261.03元增长至5523.73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10%,超过“十一五”期间确定的年均增长6%的预期目标。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45.4%下降到2010年的37.2%。农村社会服务和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在21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4.2%,全面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费,解决了173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发展农村户用沼气244万户,完成426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二)“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时期,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将面临深刻变化,我省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点。总
体判断,今后5年我省处于由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转变的关键阶段,处于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
1.面临的主要机遇和有利条件:
一是土地和水资源紧张与农产品需求持续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功能进一步拓展,政府和企业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同时,随着我国财力的不断增强,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将不断加大。 二是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均生产总值接近3000美元,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实力明显增强。
三是沿海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农民就业水平和增收能力。四是消费结构加速升级,食品工业快速发展,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需求空间。五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为粮食增产和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科技支撑和装备支撑。随着信息化在农业中的应用步伐加快,将进一步提升农业内在素质。
特别是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总体战略决策,要在国内率先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这是在全国区域经济竞争大格局中对我省基本省情的清醒认识,是对中原地区比较优势的准确把握,也是对国家和民族长远根本利益的高度负责,表明了我省坚定不移建设现代农业大省的坚强决心。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为我省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要求必须把农业和粮食作为首要任务,在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的前提下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探索不同于东部地区的发展道路,为中西部地区提供示范,将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引擎。
2.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突出矛盾:
一是农业经营管理体制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农业经营主体缺位,规模化、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不高,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全省仍有6490万亩中低产田需要改造,近
3000万亩耕地不能得到有效灌溉,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情况严重,农业减灾抗灾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
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亟需提高,农资销售和农畜生产投入品控制不严,工业污染逐步向农村扩散,造成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村生态环境的威胁越来越大。
四是农业外向度低,出口创汇型企业少,农产品生产与国际市场对接能力弱,与山东等东部省份出口额度的差距扩大。
五是农村整体面貌落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农村的水电路气等基本生活设施还不完善,农民人均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46元,城乡差距大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变。
六是农区内生发展能力不足,农业大县财力紧张,粮食生产核心区的95个县(市、区)人均财政支出水平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0%左右,传统农区发展难度仍然较大。
七是一些地方轻视农业的现象依然存在,农业科技支撑作用不突出,贡献率仍然较低。
二、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总体战略,把推进农业现代化、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基础和重要任务,坚持以粮为基、统筹“三农”、推动全局,依据“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理念,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使规模稳健增长、质量加快提升,积极构建集良种繁育、规模生产、精深加工、物流销售和循环利用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优化现代农业发展布局,进一步强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搞好新农村建设,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努力探索一条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协调推进的发展道路,将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稳定增长核心区和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二)主要目标
1.农业总体发展再上新水平。
(1)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到3.5%。
(2)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力争达到600亿公斤。
(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9%以上,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2.现代农业发展跨越新台阶。
(1)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
(2)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与第一产业增加值之比达到2.5∶1。
(3)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53%―55%。
(4)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率达到75%,其中秋粮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50%。
(5)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850万亩。
3.农村民生和可持续发展实现新突破。
(1)森林覆盖率达到24%。
(2)气象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
(3)解决2999.7万农村居民和630.3万农村中小学在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4)完成5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完成354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任务。
三、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一)实施现代农业提升工程,提高农业整体实力将稳定提高农业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首要目标,努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动种植业加快向果蔬、花卉园艺调整,大农业向畜牧业调整,农村经济向农产品加工业调整。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提升和安全保障,加快发展生态绿色农业,不断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现代粮食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产业和优质特色农业,以农业科技创新和经营方式创新为核心,重点打造优质肉类、乳品、花卉园艺、林产品、蔬菜、棉
花、油料、水产、中药材、茶叶十大高效农业产业链条。运用现代科技、物质装备和管理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1.切实抓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积极贯彻落实《全国新增50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认真组织实施《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20)》,进一步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培育涵盖良种开发、粮食生产、粮食收储、粮食加工、食品加工、物流销售、循环利用等环节的完整粮食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通过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45亿亩以上。在粮食主产区的95个县(市、区),实施水利设施、基本农田、防灾减灾、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生态、粮食物流、农业机械化等八大工程,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改造中低产田1000万亩,建设高产稳产田1000万亩,实施土地整理1000万亩,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850万亩;以建设“吨粮田”为目标,力争每个县(市、区)建设1―2个万亩高产示范方。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秋粮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50%,实现粮食耕种收一体化、标准化作业。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探索建立有利于粮食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产业,提高粮食转化增值能力。进一步做大做强面业,依托三全公司、思念公司、白象集团、金苑公司、海嘉公司、莲花集团、天冠集团等龙头企业,加快推进主食工业化,提高面粉加工集约化水平,大力发展终端面制品,拓宽玉米、杂粮的开发利用渠道,壮大速冻食品加工产业。振兴豫酒,以宋河、杜康、金星等知名品牌为重点,扩大优势中高端白酒、啤酒生产规模。加快发展饲料产业,加强小麦型配合饲料、新型饲料酶制剂、热敏性饲料添加剂等的研究开发,重点把郑汴饲料主产区打造成为全国高科技饲料生产基地,努力把我省打造成为全国首要的粮食加工强省。
完善粮食物流体系。充分发挥我省靠近国内主要粮食消费区的优势,大力建设连接东西南北的便捷粮食物流通道,大幅度提高粮食及制成品输出能力。培育一批年营业收入超过5亿元的大型粮食流通企业,建成5个产值超20亿元,具有粮食收购、仓储、运输、交易、精深加工等综合功能的
大型粮食现代物流园区,建设12个市级粮食物流中心、109个散粮汽车运输物流节点和周口市5000万公斤散装码头,将全省粮食物流散化量占总粮食流通量的比重提升至80%,确立我省在黄淮海地区小麦输出通道上的主导地位和郑州在国家粮食物流体系中的中心枢纽地位。
2.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认真组织实施现代畜牧产业发展规划,按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信息化发展方向,大力调整畜禽结构,坚持“提猪、扩牛、壮禽”的方针,重点提高生猪产业竞争力,扩大奶牛、肉牛等优势产品的规模,进一步壮大禽类生产。大力调整畜牧业空间结构,加快发展相对集中的畜产品优势集聚区和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重点打造优质肉类产品4000亿元产业链条和优质乳品500亿元产业链条。到,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840万吨、460万吨和620万吨以上,确立我省全国优质畜产品生产核心区的地位,推动我省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跨越。
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和生产布局,重点提高生猪产业竞争力,扩大奶牛、肉牛等优势产品的规模。大力发展优质安全畜禽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集群。巩固提高京广铁路沿线、南阳盆地和豫东平原的传统生猪产区生产能力,扩大豫西、豫南浅山丘陵区的生猪养殖规模。继续抓好沿黄地区和豫东、豫西南“一带两片”奶业基地建设,加快良种奶牛推广改良步伐,鼓励发展牧场式生态养殖,建设奶牛专用牧草生产基地。支持建设良种肉牛规模养殖场,重点发展豫西南和豫东平原两大肉牛生产基地。大力发展豫北、豫东肉禽和豫南水禽生产基地,重点发展集约化规模养殖场。实施畜禽良种繁育推广工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造工程和动物防疫体系、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和追溯体系建设项目,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扩大畜产品加工业规模。实施一批大型畜产品加工项目,提升全省肉制品、乳制品、蛋品的加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扩大肉类加工规模,推进传统中式肉制品现代化改造和工业化生产,大力发展冷鲜分割肉、调理肉制品、熟肉制品等主导产品,积极开发新型高端肉制品,新增生猪加工能力1500万头,肉牛加工能力150万头,肉禽加工能力5亿只,肉羊加工能力500
万只。提升奶类加工水平,大力发展婴幼儿配方奶粉,加快提高奶酪、黄油为主的奶制品精深加工能力,重点建设年加工能力50-100万吨的乳制品生产项目。提高蛋品深度加工能力,重点发展液态蛋、蛋白粉、蛋黄粉、核黄素、卵鳞脂等加工产品。鼓励龙头企业加大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力度,重点开发符合消费结构变化、市场潜力大的新产品,推进全省畜产品加工业向高附加值、外向型精深加工转变。
大力发展畜产品冷链物流。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城镇体系建设布局一批生鲜畜产品低温配送和处理中心,配备节能、环保的长短途冷链运输车辆,推广使用全程温度监控设备;建立全程“无断链”的肉类冷链物流体系,重点发展猪肉冷链物流,减少生猪活体的跨区域运输。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到20,力争新建冷库270万立方米以上,肉类的冷链利用率达到40%以上,发展壮大2―3家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冷链物流领军企业,初步确立郑州全国重要冷链物流中心的地位。
3.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积极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花卉园艺、林果、蔬菜、茶叶、中药材、油料、棉花等高效经济作物。重点打造优质蔬菜、优质棉花亿元产业链条,优质林产品1000亿元产业链条,优质油料、优质茶叶500亿元产业链条,优质水产、优质中药材、花卉园艺产业200亿元产业链条。培育一批全国知名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将特色高效农业打造成为我省现代农业的先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着力建设标准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推进花卉、蔬菜、水果等园艺产品设施化生产。充分发挥花卉苗木产业的先导作用,扩大花卉种植规模,建设郑州、许昌、洛阳、豫东开封商丘、豫南南阳信阳、豫北濮阳安阳六大花卉核心产区。重点扶持30个花卉产业强县,加快发展高档花卉和鲜切花,壮大观赏苗木产业,支持省农科院建设花卉研发平台,创新开发我省传统名花切花,力争年全省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到250万亩。建设郑州航空港区花卉综合物流园区和八大区域性花卉交易中心,扩大花卉外销规模。切实抓好“菜篮子”工程,实行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在优势区域
和重要交通干线沿线地区建设2600万亩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重点在中心城市周边地区建设蔬菜生产基地,完善蔬菜冷链物流网络,提高“菜篮子”保障能力。加快发展花生、芝麻等优质特色油料作物,建设2400万亩优质油料生产基地。积极发展优质茶产业,重点建设大别桐柏和伏牛丹江两大茶产业基地,做大做强绿茶产业,大力开发红茶新产品,培育豫茶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加快推进林果业发展,建设豫西、豫南高标准林果种植基地和沿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支持发展生物质能源林,建成800万亩标准化林果种植基地和1000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大力开发林果加工产品。实施水产良种工程,积极发展特色高效水产新品种。建设400万亩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培育一批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优质棉花、烟草、食用菌、蚕丝等特色农产品,培育一批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
大力推进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油料加工在发展具有资源优势的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等传统产品的同时,鼓励开发山茶油、米糠油、小麦和玉米胚芽油等高档新品种,提高精制油和专用油比重,使油料精深加工能力达到280万吨以上。棉花加工以纯棉针织产品为重点,积极发展色纺纱等高附加值品种,扩大中高档服装、家用纺织品生产规模。林业加工以林板家具和林浆纸为主,实现年生产人造板1800万立方米、家具160万套、竹藤柳条编织8000万套。果蔬加工在加快发展浓缩果汁、果肉原汁、果酒、果醋和轻糖型罐头等传统产品的同时,扩大低温脱水蔬菜、速冻菜等产品生产规模,积极开发果蔬功能产品、方便食品和休闲食品等新型果蔬加工产品。提高花卉精深加工能力,促进花卉天然药物、天然色素、天然香精生产。
高度重视特色农产品物流销售网络建设。以创建品牌为重点,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冷链配送+连锁零售”等形式自建销售网络,同时积极促进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与终端销售商共赢合作,发挥国际零售商和本地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对生鲜农产品生产的带动作用。在郑州航空港区建设集冷链物流、国际中转、多式联运、区域配送、信息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花卉综合物流园区,改造郑州陈砦花卉交易市场和鄢陵北方花木交易中心,建设
八大市级花卉分销、转运及交易中心,促进花卉产业跨越式发展。 专栏1 “十二五”时期现代农业提升工程
1.粮食产业万亿工程。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完善农田灌排体系,改造中低产田1000万亩,建设高产稳产田1000万亩,实施土地整理1000万亩,建设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100万亩。加快发展小麦、玉米、水稻精深加工,进一步扩大专用面粉、速冻食品、多口味饼干等大众食品的生产规模和饲料、酿酒产业规模,大力发展变性淀粉、淀粉糖等高附加值产品和特色食品,力争使粮食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
2.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加工万亿工程。
(1)优质肉类产品全链产业工程。建设5000万头生猪、1000万头肉牛、8亿只肉禽规模化养殖基地。大力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新增生猪加工能力1500万头、肉牛加工能力150万头、肉禽加工能力5亿只。优质肉类产品生产加工产值突破4000亿元。
(2)优质蔬菜全链产业工程。建设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260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生产基地1000万亩。大力开发速冻蔬菜、鲜切蔬菜、脱水蔬菜、蔬菜饮料、大蒜油等精深加工产品,完善蔬菜冷链物流网络。蔬菜总产量达到8000万吨以上,精深加工能力达到560万吨以上。优质蔬菜生产加工产值突破2000亿元。
(3)优质棉花全链产业工程。建设一批高标准优质棉花基地县。以纯棉针织产品加工为重点,发展色纺纱等高附加值品种,为发展中高档服装、家用纺织品提供支撑。培育一批现代化先进棉纺骨干企业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优质棉花生产加工产值突破2000亿元。
(4)优质林产品全链产业工程。建设1000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和800万亩标准化林果种植基地。进一步做大做强林板家具产业,加快发展林纸产业,大力开发浓缩果汁、果肉原汁、果酒、果醋和轻糖型罐头产品。优质林产品生产加工产值突破1000亿元。
(5)优质油料全链产业工程。建设40个优质油料生产基地县。进一步壮大花生、菜籽油、芝麻精深加工产业,鼓励开发山茶油、米糠油、小麦和玉米胚芽油等高档新品种,提高精制油和专用油比重,使油料精深加工
能力达到280万吨以上。优质油料生产加工产值突破500亿元。
(6)优质乳品全链产业工程。建设130万头奶牛标准化养殖基地和奶牛专用饲料基地。在沿黄地区、豫东和豫西南地区扩大高产奶牛养殖规模,鼓励发展牧场式生态养殖。重点支持日处理原料乳300吨以上的大型乳品企业,鼓励开发乳清粉、乳蛋白、乳糖等精深加工产品。优质乳品生产加工产值突破500亿元。
(7)优质茶叶全链产业工程。发展210万亩标准化茶叶种植基地。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茶叶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建设郑州、信阳、南阳市3个省级茶叶展销展示中心。优质茶叶生产加工产值突破500亿元。
(8)花卉园艺全链产业工程。建设250万亩花卉种植基地。大力发展花卉精深加工,扩大花卉天然药物、天然色素、天然香精生产规模。建设郑州航空港区花卉综合物流园区和八大区域性花卉交易中心。花卉园艺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
(9)优质水产全链产业工程。大力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积极发展特色高效水产新品种。建设沿黄、沿淮、沿淇河水产优势集聚区。支持名贵鱼种的引种开发和加工出口。培育一批特色水产品牌。优质水产品生产加工产值突破200亿元。
(10)优质中药材全链产业工程。建设400万亩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做大做强焦作四大怀药、西峡山茱萸、方城裕丹参、封丘金银花、济源冬凌草等中药材品牌。培育一批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优质中药材生产加工产值突破200亿元。
(二)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代农业发展保障能力
1.加快水利网络体系建设。坚持兴利除害并重,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形成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和受水配套工程为主体,由水库、灌区、河道及城市生态水系组成的复合型、多功能的水利网络体系。
加强防洪控制工程建设。加快重大洪水控制工程、重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蓄洪区等防洪工程建设,提高防洪减灾能力,形成较为完善的防洪减灾体系。建成沁河河口村水库,开工建设出山店水库,加快前坪水库前期工作,完成268座小(Ⅰ)
型以上病险水库和212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任务,提高水库的防洪蓄水能力。实施千里河道治理工程,加快贾鲁河等重要支流及中小河流治理。完成淮河干流堤防标准化建设,争取完成淮河流域滞洪区和海河流域7处滞洪区一期工程建设,基本完成淮河滩区移民迁建。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完成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加快灌排体系建设。继续实施38处大型灌区和119处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新增灌溉面积200万亩。建设赵口二期和小浪底南、北岸灌区;完成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利用外资项目,开始治理淮河流域其余重点平原洼地;积极开展标准农田建设,完善渠系配套。建立较为完善的`灌排体系。
加快水源工程建设。全面建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及沿线城市受水工程,全面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移民工作。充分利用黄河水资源,统筹城市生态水系用水、工业及产业集聚区用水、城乡供水和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建设一批引黄调蓄工程,实现“丰蓄枯用、常蓄急用”。加快国家规划的中型水库建设。建设一批规模合理、标准适度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立应对特大干旱和突发水安全事件的水源储备制度。建立较为完善的供水网络及城市生态水系。
加快水生环境工程建设。实施水土保持、地表水污染治理、地下水保护、城市水源地保护、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等工程;全面推进城市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到2015年,力争完成县城以上的城区河道综合治理。逐步建立良好的水环境生态体系。
专栏2 “十二五”时期重大水利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干线工程。全面建成河南段731公里总干渠,完成丹江口库区移民16.5万人任务。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配套工程。向我省11个省辖市的43座城市、48个受水目标提供生活、工业用水,新增城市年供水量29.94亿立方米。 河口村水库。位于济源市沁河最后一段峡谷出口处,控制流域面积9223平方公里,总库容3.17亿立方米,建成后可使沁河下游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
出山店水库。位于信阳市境内负忧淮河干流上,控制流域面积2900平方公里,总库容12.74亿立方米,建成后可使安徽省王家坝以上淮河干流河道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保护下游220万亩土地及170万人口的安全。
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对38处大型灌区和119处中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可新增灌溉面积126.4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02.18万亩,新增节水能力60239万立方米。
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治理淮河流域洼地面积8636平方公里,包括疏浚河道、加固堤防和维修加固及新建扩建桥梁、涵闸、提排站等建设内容。
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对268座存在隐患的中型和小(Ⅰ)型、小(Ⅱ)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提高水库的防洪能力。
中小河流治理。实施贾鲁河等14条重要支流和236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进一步完善我省防洪除涝体系。
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完成13座大型、199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提高防洪除涝能力。
2.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机械装备发展。以秋粮机械化为突破口,走农机农艺相结合的道路,重点建设秋粮生产机械化技术集成与示范、根茎类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集成与示范、高效低碳农业机械装备技术集成与示范、现代农业机械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提升、农机化技术推广示范基地等项目。2年内完成89个县(市、区)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建设一批农机专业合作社,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建设农机跨区作业信息网络设施和智能调度管理服务平台,提高农机信息化服务水平。到2015年,力争全省农业机械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3.努力增强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河南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防御工程,完善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保障系统、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人工增雨消雹系统、气象信息处理及保障系统,建设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气象监测预警系统、河南省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系统。建成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工程。新建气候变化应对
决策支撑系统工程和基层气象台站工程。到2015年,基本建成由公共气象服务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和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气象人才体系共同构成的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使人工增雨(雪)消雹有效控制面积增加15%,年均增雨量达到12亿立方米。
(三)大力提升农业科技教育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1.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能力。围绕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开发、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动物重大疫病预防控制等,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努力破解农业生产的关键性技术,提升产业整体核心竞争力。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发平台,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10个重点实验室和5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使农业科技装备水平达到全国前列。培养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扶持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农业科技领军人物和30个农业科技技术创新团队,将省农科院和河南农业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农业科研院校。建立省、市、县级农业院、校、所协作的科研、推广体系,集合我省高校涉农重点学科科研力量,加强农业科技攻关与创新,在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农业微生物、农副产品加工、农业装备、循环农业、农村民生科技等领域,力争研发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实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集成一批技术成熟度高、风险小、易操作、成本低的技术,通过科技富民强县和科技示范乡(镇)、村建设以及农村科技培训等途径,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到“十二五”末,将我省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农业科研强省。
2.重点实现种业发展新突破。做大做强、做精做优种业产业,确立我省良种选育在全国的主导地位,巩固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坚持“资源保护、良种创新、引进培育、产业化开发”的方针,尽快将我省的科研与品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珍稀品种保存和地方品种标准样品保藏体系。加快小麦、玉米超高产新品种选育及超级水稻、特色农作物的新品种开发,建设高科技生物技术育种园区1个、农作物种子南繁科技园区1个,培育小麦、玉米主导新品种各5―6个,力争在近2―3年内完成
主要粮食作物品种更新换代一遍,持续增强我省农作物育种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种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整合种业科研资源,依托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以及周口、商丘、漯河、驻马店、信阳、南阳、新乡、鹤壁、温县等具有典型区域代表性的市、县农科院(所)、种业公司等,组建产学研结合的种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十二五”期间,新建农作物品种区域技术创新中心8个,使我省农作物品种区域技术创新中心总量达到12个。建立新品种产业化开发体系。加快国有种子企业改革步伐,鼓励种子企业间进行收购、兼并、重组,加强与中央企业合作,着力打造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种子企业。提升种子质量监督监控和信息化服务能力,逐步建立完善的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体系。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抓好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制(修)订一批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生产标准,加快农业标准的推广应用。逐步建立“生产有记录、出场有证明、产品有标识、部门有监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强化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召回退出等监管制度。建立生产基地速测室,确保基地售出的农产品质量;推进使用包装标识,落实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培育一批农资连锁企业。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及时发现、有效控制、快速处置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建设完善以省级农产品质量检测服务中心为龙头,以省辖市检测服务中心为骨干,以县级检测服务站为基础,乡镇或区域农技推广机构农产品质量检测室配合,以基地、超市检测员速测为补充的功能齐全、管理规范、布局合理、服务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制度,逐步扩大检测品种和检测数量。
4.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以稻区为重点,完善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建设15个县级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站,实施30个县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逐步强化对农业生产投入品的控制,大力发展节药、节肥农业,加大沃土工程投入力度,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及成熟的病虫害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实现清洁农业生产,达到高效率低消耗、低投入高产出的目的,到“十二五”末,使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显著减缓。
专栏3 “十二五”时期重大农业科技专项
农作物转基因育种研究。通过抗旱基因、抗虫基因和抗除草剂基因的转化,获得在抗病虫、抗环境胁迫等重要性状上具有突破性的优异育种材料,育成具有重大突破的抗逆性农作物新品种。
主要农作物超高产新品种选育研究。发挥育种技术优势,强化平台建设,加大攻关力度,开展种质资源创新、育种技术创新、超高产新品种选育联合攻关的专项研究,使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作物良种在近2―3年内更新换代一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开展农作物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体系联合攻关研究,每个作物组装集成适应不同生态区、不同种植制度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2―3套,在基层农科院(所)建设农作物栽培技术实验室和技术集成示范基地。
重大畜禽疫病防控检疫技术研究。按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要求,针对我省重大病虫致害成灾和防控的关键环节,开展生物防治、物理诱控等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
耕地分区保育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开展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体系研究;开展耕地质量分等定级与生产潜力评估;实时监测耕地质量和数量,建立数据库;研究集成耕地质量定向培育技术体系;建设示范工程并大面积推广。
(四)加快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经营水平
积极培育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需要的新型农民、农村科技骨干和实用人才,重点加强对农业合作组织领办人、农业企业经理人、农民经纪人、农村产业工人的培训。
1.实施职业农民培训计划。按照发展高效种植业、规模化养殖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等现代农业的要求,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现代农业生产能力和转岗就业能力,力争5年内培训新型农民14万人,新获得绿色证书的技术骨干农民50万人。
2.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围绕农业农村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促进农
民创业、规范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产品加工开展培训,同时适应各地特色产业发展实际开展特色职业农民培训,围绕提高农民就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开展引导性培训,力争5年内培训农民100万人。
3.继续实施“雨露计划”。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建设一批全免费培训试点基地和一批办学规模大、培训质量好、社会信誉度高的培训学校。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抓好对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后未升学“两后生”的职业技能培训。5年内完成培训100万人的任务,其中20万人接受2年以上的“金蓝领”职业技能培训,40万人接受半年以上的专业技能培训,40万人接受引导性就业培训。
4.实施信息惠农工程。充分开发省农业厅、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三农”信息资源,积极利用科技、气象、粮食等涉农服务网络,搭建省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开发农业生产监测预警系统、农产品和农资市场信息服务系统、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系统等应用系统,推广电视、电话、电脑“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建立以省、市、县三级信息网络平台为主体,以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信息服务站为服务窗口的信息服务体系。到2015年,力争使我省农业信息服务实现覆盖最大化、政务网络化、应用平民化、效果最优化,切实解决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五)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循环利用,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1.积极发展生物农业。以生物育种、绿色农用生物制造业为重点方向,加大生物农业技术研发力度,加快生物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大力发展生物育种。重点推进分子、杂交制种,加快培育粮食和经济作物新品种;积极培育肉牛、猪等畜禽新品种;大力培育优质高产木本粮油品种,重点对以菊芋、黄连木、油桐等为对象的生物能源品种进行研发和规模化生产。力争将我省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粮食、油料、生物能源等品种的种业中心。
加快发展绿色农用生物制造业。围绕绿色有机农业发展,大力开发推广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饲料和新型动物疫苗。重点推进复合微生物
肥料、生物有机复合肥和有机肥料生产。大力推进生物源农药、生物合成农药和仿生物合成农药发展。重点发展微生物全降解农用薄膜、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动物用生物技术农药等绿色农用产品和生物色素、生物香料等食品与饲料添加剂。大力发展新型动物疫苗和诊断试剂。
建立生物农业创新开发体系。支持建设郑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新扩建一批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快速提升农业生物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扶持一批生物农业企业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服务中心,提高生物农业的技术转移与集成能力。到2015年,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效益显著、市场影响力大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培育20家市场销售收入超1亿元的现代生物农业企业,力争使郑州生物农业产业基地产值超50亿元,将我省建设成为我国生物农业的核心区,积极争取国家将我省设立为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国家级示范区。
2.加快发展高效循环农业。以提高土地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为核心,推广畜禽集中养殖、生态观光农业两类特色园区发展模式,抓好农业节水、节地、节肥、节药、节能工作,推进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林业剩余物的资源化利用,逐步建立“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农业循环系统。
积极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充分发挥沼气在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方面的重要作用,使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特色种养业发展和优势农产品生产有机结合,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投入,促进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发展。推出一批适合农业特点的便于使用的沼肥产品和技术,试点发展沼肥利用专业公司,延长沼气产业链条。到2015年,力争全省畜禽粪便资源化率达到95%以上,90%以上的沼渣、沼液实现综合利用。
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新型能源化为主攻方向,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项目带动和效益拉动,优化秸秆“五料”(肥料、饲料、燃料、食用菌基料、工业原料)利用结构。大力推进秸秆直接还田、过腹还田,不断提高秸秆利用率。加快秸秆能源化利用步伐,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设一批大型生物质综合利用工程,通过产气、积肥同步和种植、养殖并举,延长秸秆综合利用链条,促进农村新型能源和循环
农业发展,到2015年,力争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3.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加强水资源保护。统筹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保证河流生态径流,促进水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优化配置水资源,坚持全面节约用水,推广农田灌溉节水技术,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重点加强对丹江口库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沿线、承担城市供水任务的大中型水库的保护。实施地下水保护行动计划,加快河流生态修复、雨洪利用、地下水补源和替代水源工程建设,遏制平原漏斗区地下水水位下降和漏斗面积扩大的趋势。搞好水生态信息体系建设,完成淮河、海河流域主要水功能区实时监控系统建设。选择5个以上地方开展农村水污染治理试点。
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坚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从严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通过积极推进农用地和农村居民点整理、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等途径加大耕地的补充力度。进一步优化基本农田布局,使基本农田由小块变大块、零星变整体、低产变高产。定期开展基本农田质量普查与分等定级,及时对基本农田土壤地力和环境质量变化状况、发展趋势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加强对被占用和补充耕地的质量评价,确保不因建设占用造成耕地质量下降。
4.稳步推进林业生态省建设。加快建设林业生态省,推进桐柏大别山地生态区、伏牛山地生态区、太行生态区、平原生态涵养区建设,建设沿黄河、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形成“四区两带”的区域生态格局。 加强丹江口库区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工作,确保南水北调中线输水水质。加强淮河源头、大别山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实施千里河道治理工程,推进贾鲁河郑州段、惠济河开封段、卫河河南段、北汝河平顶山许昌段等重点河段综合治理。实施湿地保护工程,开展退耕还泽,恢复湿地植被和水禽栖息地。加强各类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深入推进林业生态省建设,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成果,严格林地保护管理,全面加快山区生态体系、农田防护林体系、防沙治沙、生态廊道、森林抚育改造等省级重点生态工程建设,5年内新增森林7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4%以上。实施矿区生态
恢复治理工程,推进矿区农田复耕、新村建设、生态恢复同步。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六)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民生工程建设,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1.分类指导新农村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就业为本、农民自愿、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乡镇村庄规划管理,合理安排乡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筹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在城市郊区、产业集聚区和城市新区,加快推进村庄整合,通过城市和产业辐射带动,建设新型居住社区。在人口密度较大、经济较发达地方,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中心村镇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经济相对落后地方,有步骤地推进中心村镇建设,引导农村居民向中心村镇集聚。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加快推动垃圾集中处理,开展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成354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任务。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力争到2015年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建设标准,加快县乡路及配套大中桥建设,进一步完善通村公路网,实现“乡乡联、县县畅”。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扩大集中供气规模。积极发展太阳能、小水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施农田机井通电工程。
3.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巩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重点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推进教育资源均等化。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健全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统筹农村便民服务设施建设。
4.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大扶贫投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加强以工代赈工作,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对偏远山区、生态脆弱区和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群众,有序开
展易地搬迁扶贫。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加大对革命老区县、贫困县、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县的扶持力度,在交通、教育、民生、生态、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5年内力争完成5000个左右扶贫开发重点村的整村推进扶贫任务,再解决5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问题。
专栏4 “十二五”时期农村基础设施工程项目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2999.7万农村居民和630.3万农村中小学在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力争将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80%左右。
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加快县乡路及配套大中桥建设,进一步完善通村公路网,实现“乡乡联、县县畅”。
农村沼气建设工程。在适宜地区新发展农村户用沼气100万户,建设大中型沼气示范工程1000处、农村沼气服务网点1000处。
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施农田机井通电工程。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完成现有37万户危房改造任务,国有林场职工危房改造5866户。
农村清洁工程。推行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模式和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四、现代农业发展布局
结合中原城市群、黄淮海平原和豫南豫西豫北山丘区的不同特点和资源优势,积极拓展农业的供给保障、生态防护、景观美化、休闲观光等功能,打造以都市农业区、规模高效农业区、生态绿色农业区为增长极,以现代农业先导示范区为增长点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形成不同特色的“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
(一)围绕中心城市建设都市农业区
拓展农业衍生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具有观光、休闲、旅游、生态、科技示范功能的城市服务型农业,实现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推进。围绕城市发展定位,对都市农业进行分层布局。在城市市区,以优化环境、改善生态、美化城市、服务城市为目的,重点发展城市景观农业、会展农业、
森林公园等。在城市郊区,以生产、生态和生活休闲功能为重点,重点发展绿色蔬菜、高档花卉苗木等精准设施农业,结合农业科技的创新转化,建设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积极发展集自采、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大力发展都市型鲜活、半成品等食品产业和现代农产品物流产业,重点建设郑州食品产业基地和雨润郑州国际农产品采购中心等项目,进一步扩大漯河“中国食品名城”的产业规模。
(二)在黄淮海平原和南阳盆地建设规模高效农业区
这一区域以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与工业精深加工链条的无缝对接为目标,重点提升大宗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水平,全力拓展产品加工深度和资源利用深度,强化保障性基本农产品生产功能,建设成为农业现代化与工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十二五”期间,加快推进粮食、棉花、油料、肉类、乳品等大宗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打造95个粮食主产县、51个棉花大县、40个油料大县、69个生猪大县、52个奶业大县、30个肉禽大县、20个蛋禽大县、15个水禽大县,并吸引粮食、油料、肉类、禽蛋、饲料、酿酒、棉纺等方面的精深加工能力向该区域集聚,努力把黄淮海平原和南阳盆地建设成为国家粮食稳定增长核心区、大宗农畜产品生产供应保障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示范区。
(三)在豫南豫西豫北山丘区建设生态绿色农业区
按生态规律和绿色农产品标准要求,在这一区域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突出优势农产品的区域特色和高效致富功能,建设成为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点区域。从编制生态绿色农业区建设的专项规划入手,重点发展肉牛、肉羊等食草型畜牧业和林果、中药材、茶叶、食用菌、烟叶、桑蚕等优势特色农产品以及绿色粮油等的生产。突出抓好优质水果、道地中药材、优质茶叶等标准化生产基地、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重点打造30个肉牛养殖重点县、47个肉羊养殖重点县、54个优质林果重点县、23个茶叶重点县、20个中药材重点县、20个食用菌重点县、24个桑蚕重点县,积极引进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全国知名的优势绿色农产品品牌,加快生产加工基地与国内外知名物流商和物流网络的结合,促进特色农产品出口外销,实现农业增效与生态建设的双赢。
(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先导示范区
依托已批准建设的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聚区,围绕十大现代农业产业链条,建设50个左右现代农业先导示范区。加快建设郑州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尽快发挥其对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在先导示范区内,通过整合投资和产业融合,建立以规模化生产基地、精深加工基地和物流节点为主的全链条、全循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并结合城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产业、人口、土地、村镇逐步集聚,到2015年,力争使先导示范区的产业规模均达到200亿元左右,成为我省“三化”协调发展的先导试验区和示范区。
五、主要政策措施
(一)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1.推动规模经营发展。优化农业经营组织模式,根据畜禽养殖、经济林果、花卉苗木、水产养殖、休闲观光等不同农业形态的特点,重点推广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联动发展、龙头企业主导、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三类农业经营组织模式,逐步形成适应工业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格局。加快发展农业合作经济和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土地、资金、技术、装备和劳动力的联合和合作,扩大基本生产经营单元的生产规模,提高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户的辐射带动能力。确立农业合作经济和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帮助建立民主管理和风险防范机制。到2015年,逐步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现代农业企业和专业化生产大户培育成为全省特色农业产业的经营主体。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数占全省农户的比重提高到60%。
2.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本地龙头企业,大力推动农业企业优化组合、兼并重组,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驻我省,吸引国内外龙头企业在我省建立总部或区域性总部,将我省建设成为国内农业产业化发展和营销策划中心,推进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转变。到2015年,培育年营业收入超1亿元的龙头企业600家、超10亿元的50家、超100亿元的5家、超500亿元的2家、超1000亿元的1家,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4000亿元,显著缩小与
山东省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上的差距。
3.全面发展多种类型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业态。推进物流业与现代农业联动发展,加快完善粮食、冷链食品、花卉物流体系。大力发展大型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区域农产品物流中心、现代农产品交易公共信息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发展覆盖城乡的便民连锁超市,推动“农超对接”,鼓励国际大型零售商和本地大型连锁零售企业与农产品产地建立直接合作关系。充分发挥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影响力,做大做强现有期货品种,积极推进新品种上市步伐,强化郑州的全国农产品价格、交易和信息中心地位。
(二)着力推动制度创新,改善现代农业发展体制环境
1.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积极发展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模式,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建立土地银行、农村土地交易所,重点解决流转中的信息对接、价格评估、利益保障等问题。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所,探索农村资产资本化的有效途径。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提高征地补偿标准,逐步实现农村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权同价。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户,鼓励林地、林木依法规范流转。
2.创新金融支农机制。落实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充分发挥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支农主力军的作用,增加涉农信贷投放。通过创新担保机制、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等,完善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提高涉农信贷资金使用效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加快组建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全省县域的全覆盖。推动郑州商品交易所开发更多农业产品交易品种。探索建设农畜产品中远期交易现货市场,推动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生猪、大枣、玉米、山药进行中远期现货交易。
3.建立农业产业与资本市场对接机制。加大宣传和指导力度,引导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通过首发上市和发行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方式筹集资金。推动已上市涉农企业通过吸收合并、增发、配股及发行公司债、可转债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再融资能力。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投资基金,适时满足不同发展阶段农业企业的资金需求。指导龙头企业利用融资租赁工具,促进融资结构多元化。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鼓励信托公司针对经济效益良好的农业项目发行信托产品。
4.创新农业风险防范机制。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建立多元化的新型农业保险体系,增加农业保险费补贴的品种并扩大覆盖范围,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引导龙头企业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5.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探索建立新形势下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有效机制,全面开展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工作,协调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供销社和农垦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乡村债务清理化解等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推进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和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建设,鼓励各地积极探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途径。完善落实被征地农民补偿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
(三)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充分利用我省资源、市场、劳动力和区位优势,强力推动农业招商引资,与世界知名食品企业、物流企业加强合作,大力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努力争取更多的国内外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我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优良品种、管理经验和优秀人才,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积极扩大农产品出口,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支持龙头企业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开拓国际市场。巩固以畜禽产品为主的传统大宗农产品出口,扩大名特优新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生产与出口,进一步提升我省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支持和鼓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输出技术、管理、品牌和资金,到国内外建设原料生产基地和加工、流通项目,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我省农业产业化又好又
快发展。力争到2015年,全省食品农产品出口额达到30亿美元,年均增长35%。
(四)加强投入和项目管理,强化资金保障
完善农业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结构,不断加大各级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力度,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和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加大惠农补贴力度,逐步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加大对农业大县的奖励补助力度和转移支付力度,逐步提高农业大县的人均财力水平。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农村建设,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依托项目主体,打造投融资平台,吸纳银行贷款和其他社会资金。深化政府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率,逐步建立协调高效、权责一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支农投资管理体制。按照“存量优化、增量集中、预算内外统筹、跨部门整合”的要求,对现有支农专项资金进行整合,归并一些范围类似、性质相同的零散资金,增设一些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具有带动作用的项目资金。按照“统筹考虑、渠道不乱、性质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围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统筹协调不同渠道管理的农业投入。统筹安排项目,集中投放资金,使不同来源、不同渠道的资金和项目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五)加强领导和监督考核,强化组织保障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农村政策落到实处。各级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建立任务明确、分工协调、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规律,不断提高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能力和驾驭水平。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贯彻落实本规划的具体措施。要把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纳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考核体系,对指标进行分解量化,责任分工明确到位。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加大督查考核力度,总结交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做法,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快的县(市、区)、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
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6
(2011年3月23日大连外国语学院第六届教职工代表大会
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第一部分 “十一五”时期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学校围绕建设“位居国内同类院校前列的以外语为主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的发展目标,以人才和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提高和保障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重点,以国际交流合作为平台,以新校区建设为保障,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的原则,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了较大提升,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任务,为 “十二五”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办学规模
2005年,学校本专科在校生为8871人,研究生在校人数为451人。2010年,学校本专科生人数已达13505人,研究生人数已达816人。“十一五”期间,学校共接收来自56个国家和地区的9320人次留学生前来学习、进修,其中:长期生5594人次,短期生2436人次,学历生1290人。学校共培训继续教育学生57322人次,其中:自考学生20068人次、外语培训学生35538人次、成人教育学生1716人。
二、办学条件
“十一五”期间,为了彻底改变办学空间狭小、制约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难题,学校在旅顺建设新校区。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经过建设者的艰苦努力,一座占地面积1500亩,建筑面积34万多平方米的新校园于2007年3月落成并投入使用。为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学校新建了一批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新建了同声传译实验室、财务管理实验室、艺术设计实验室和现代化的网络设备等,彻底改善了办学条件。
三、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
“十一五”之前,学校只有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到2010年,学校在2个学科门类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个,获得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十一五”期间,学校新增省级重点学科2个,现有省级重点学科4个,其中:辽宁省一流学科计划立项学科1个,辽宁省优势特色突出计划立项学科3个。
“十一五”期间,比较文化研究基地成为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文学研究基地成为大连市社科研究基地;国家汉办在学校设立汉语国际推广多语种大连基地;同声传译实验室获批省重点实验室。
四、专业建设
“十一五”期间,学校本专科专业从18个增加至26个,其中语言类专业10个,非语言类专业16个,涵盖了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工学等4个学科门类。
学校不断丰富和充实专业建设内涵,修订和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学校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并在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中取得丰硕成果。5年来,全校共有154项教学改革项目获得校级立项支持,22个教学改革项目获得省级立项支持;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获得多媒体课件大赛国家级奖3个、省级奖2个;有1门课程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8门课程获得省级精品课程称号;韩国语、日语、俄语、英语4个专业被评为教育部特色专业;俄语、英语、韩国语、德语4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示范性专业;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6
部教材被评为省级精品教材;5人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5人被评为省级专业带头人;15人被评为省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获得省级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1个。
2007年9月,教育部专家组来我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我校的本科教学工作给予较高评价;2008年3月,教育部发出通知,2007年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结论为“优秀”。
“十一五”期间,我校学生在国内诸多专业大赛上屡创佳绩,为学校赢得荣誉。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经验得到教育部领导的肯定,国家主要媒体做了宣传报道。
五、科学研究
“十一五”期间,学校共承担、完成市级以上各类科研项目135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国家部委项目14项,辽宁省教育厅各类奖项53项,辽宁省社科基金和社科联项目29项;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744部,其中包括普通高校“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4部。
学校先后举办了“外语教育国际化论坛”、“中日韩文化教育学术研讨会”、“中国高校俄语教学国际研讨会”、“中俄大学校长论坛”、“中国英语教学法研究”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30余场。
六、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把人才工作和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经过引进和培养,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高,教师队伍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至2010年12月,专任教师总数535人,其中教授50人、副教授141人、讲师28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0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387人。现有师资队伍中,拥有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3人,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省级优秀专家4人,大连市优秀专家12人。
七、国际交流合作
“十一五”期间,学校新增境外合作院校68所,境外合作院校达到133所;新增交流国家和地区7个,交流国家和地区达到20个;派出各类学生赴国外学习、实习共3107人,比“十五”期间增加了近6倍;派出教师赴国外学习、进修、工作90人,增加了1倍;聘请外籍专家、教师439人次,增加了近3倍;新增了本硕连读、硕博连读、海外实习、远程国际教育等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在海外合作建立了4所孔子学院,俄语中心、韩国文化院、法语联盟、日本茶道里千家等国际合作项目进展顺利,丰富了教育教学资源。2010年9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访问我校,扩大了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
八、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十一五”期间,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等教育活动。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得以有效发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得以提高。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谐校园、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建设得到发展。
过去的五年,全校师生员工奋力拼搏,助推发展,取得了新校区建设、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获得优秀、重大国际交流项目顺利推进等显著成就,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充分肯定“十一五”期间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经费保障压力将进一步增大;学校核心竞争力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人才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管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师德建设仍需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并解决。
第二部分 “十二五”总体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承“崇德尚文、兼收并蓄”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质量至上、突出特色、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开放兴校战略、文化立校战略和学科建设工程、教学创优工程、基本建设工程和数字化校园工程,走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办学之路,培养综合素质好、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国际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国内同类院校的层面上争创一流、追求卓越,为把大连外国语学院建设成为质量优良、特色鲜明、国际化水平高的教学研究型外国语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一)办学理念
育人为本: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业素质的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是立校根本,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服务于、服从于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
质量至上:牢固确立质量是生命线的观念,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永恒主题,把工作重心由外延扩张转变为内涵提高上来。
突出特色: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凝炼和发展办学特色,特别要形成学科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特色和管理特色。
科学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全面发展,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三大战略
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的原则,千方百计凝聚人才、吸引人才,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建设结构优化、综合素质高、富有实干和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
开放兴校战略:大力推进与国内外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机关等的合作与交流,在开放中引入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文化立校战略: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形成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创造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大学文化。
(三)四大工程
学科建设工程:完善学科建设机制,大力扶持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精心建设新增学科,努力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机制,提升总体办学实力和办学层次。
教学创优工程: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大教学投入,大力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基本建设工程:建设融合办学特色、环境优美、功能齐备、条件一流的现代化大学校园,提升校园建设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味。
数字化校园工程:科学规范地整合和集成信息资源,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全面数字化、信息化,构建数字化校园。
(四)学校定位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硕士研究生教育为龙头,以专科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为补充。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辽宁,服务东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办学目标定位 :未来五年,全面推进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基本进入国内同类院校先进行列;再经过10年的发展,力争到2024年建校60周年时,建成教学研究型外国语大学;建设质量优良、特色鲜明、国际化水平高的教学研究型外国语大学,是我校的长期奋斗目标。
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综合素质好、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国际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发展路径定位:坚持走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办学之路。开放式即面向社会开放办学,提高与社会尤其与辽宁和大连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以贡献求支持;国际化即融入国际教育发展潮流,注入国际先进办学理念,吸纳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我校地处东北亚的地缘优势,以合作增活力;多科性即建立以外语为主的多学科、多专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打造学科专业特色,以实力强作为。
二、工作方针:夯实基础、适应需求、扩大开放、强化特色、深化改革、提高质量
夯实基础:夯实人才队伍基础、教学基础、科研基础、管理基础,从根本上改变办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局面,适应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
适应需求:紧密跟踪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学科专业发展、科研项目选择、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以及国际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主动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高服务水平,突出地方大学特色。
扩大开放:坚持走国际化办学之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进全方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宽阔国际视野和较强国际理解能力的国际型人才。
强化特色:在高校功能的发挥、人才培养途径、学科专业建设、学校的服务面向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自身优势,突出本校特色。
深化改革: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提高管理水平。
提高质量:把提高质量作为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和永恒主题,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把质量至上的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
三、战略目标
全面推进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到“十二五”末即建校50周年时,基本进入国内同类院校先进行列;再经过10年的发展,力争到2024年建校60周年时,建成教学研究型外国语大学;到2034年建校70周年时,力争使大连外国语学院成为质量优良、特色鲜明、国际化水平高的教学研究型外国语大学。
全面推进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基本进入国内同类院校先进行列主要是指:在确保本科教育的主体地位和本科教学水平持续提高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研究生教育,形成较完善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和较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科学研究,形成专兼结合的科研队伍,创造若干高水平、有特色的科研成果;在坚持把专业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学科建设,创建若干在国内有影响力的辽宁省一流学科;在保证师资总体数量充足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师资质量,高职称、高学历师资比重明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明显增强;主要办学指标位居国内地方外国语大学前列。
为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十二五”时期需努力完成的主要工作指标有:
(一)形成科学完善的复合型、国际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成为国内最具特色的应用性外语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
持在95%以上,研究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二)新增省级优势特色学科3个,新增省级一流学科立项1个。
(三)新增本科专业10个左右,新增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质量工程项目6个,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个。
(四)新增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10个。
(五)自2011年起,科研经费每年递增15%,科研经费五年总和达到1400万元。五年内,出版学术著作150本,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50篇。
(六)人才培养和引进经费每年安排300万元。到2015年,力争使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94%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34%以上。教师数量和教授数量达到大学更名要求,并与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相匹配。
(七)实现大学更名。
(八)力争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九)建成数字化校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中的应用水平。
(十)图书购置经费年均以10%的速度递增。
(十一)完成中山校区的校产置换和改造工程,实施新校区建设二期工程,确保教师公寓建设工程完工并惠及教职工。
第三部分 “十二五”发展基本任务
一、办学规模
(一)本专科教育总规模2015年确定在15000人,专业总数到2015年力争
达到36个。
(二)研究生教育总规模2015年确定在1500人,硕士点总数到2015年力争达到30个。
(三)留学生教育发展规模2015年确定在2400人(包括进修生)。
(四)自考助学、外语培训(含出国预备人员培训)及成人学历教育总规模2015年力争达到7000人。
二、本科教育
(一)调整和完善专业结构和布局。稳定现有外语类专业布局,适当增加新建小语种专业和非外语类专业招生规模。力争五年之内本科专业达到36个。适当增加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数量,形成以外语专业为主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专业建设与发展格局。
(二)加大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建设力度。创造条件,使日语、英语、俄语和韩国语等专业逐步达到国内同类专业先进水平。设置专项资金,加大新设小语种专业的建设力度,使新设小语种专业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具有优势与特色。重视非外语类新建专业的基础建设,强化外语特色和专业特色。
(三)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积极扩大与政府、企业及社会相关机构的合作,探索外语加辅修、个性化培养以及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加强实践教学。完善艺术类专业实验室建设,建设好新闻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实验室,拓展专业实习实践场所,完善对实践教学的管理。
(五)密切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改革和调整现有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大力扶植双语课程、新开课程,加强公共必修和选修课程建设,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体育课建设力度,积极构建科学先进的课程体系。
(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做好各级教学改革立项与成果申报工作。加强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重点构建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平台,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七)积极开展教育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工作。建设校级重点课程50门,精品课程25门,建设省级精品课程8门;力争获得省级教学改革立项支持项目40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建设省级教学团队5个;评选校级名师15人,力争6人获得省级教学名师称号;力争5人获得省级专业带头人称号;力争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
(八)做好教材建设工作。力争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数量达到20部,省级精品教材达到10部。
(九)进一步规范国际化办学教学管理,加强国际化办学内涵建设。与国外友好院校合作,加大优质课程的引进力度,共享国际优质课程资源。
(十)强化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三、研究生教育
(一)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完善各学科人才培养方案,加大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力度,突出人才培养的创新性。
(二)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完善研究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与国内外院校合作培养,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三)调整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方向,形成与培养方向相适切的课程体系。
(四)进一步扩大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积极探索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五)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完善研究生导师的遴选、管理和考评制度。支持研究生导师参与兄弟学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培养。
(六)加强研究生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四、学科建设
(一)坚持“凝练方向、构筑基地、汇聚队伍、提升水平”的原则,构建以外国语言文学为主体,中国语言文学为支撑,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工学等学科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学科体系。
(二)努力提升学科建设层次。全力推进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建设,加大俄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韩国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六个主干二级学科建设力度。
(三)积极推进非语言文学类学科建设,夯实学科建设基础,提升学科建设层次,努力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机制。
(四)积极推进学科方向立项工作。以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点为核心,凝练学科建设方向,完善学科方向立项评选、管理和考评工作。通过立项建设,力争“十二五”期间部分学科达到或接近国内一流水平。
(五)加强学科研究基地建设。切实加强比较文化研究基地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基地建设。加强俄语中心和托尔斯泰研究(资料)中心建设,积极提升中心研究功能。
(六)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和海外孔子学院建设。充分发挥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和孔子学院在对外汉语教育及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作用,扩大学校的国际声誉。加强基地项目管理,促进基地项目对学科专业建设的拉动作用,争取立项项目15项。
五、科学研究
(一)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创新科研组织和管理方式,大力营造鼓励学术创新、追求学术发展的文化氛围和制度环境,注重调动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加强科研平台建设,着力打造省市级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整合校内科研机构,组建科研创新团队。“十二五”期间,新建3个由专兼职人员构成的校级研究所,争取建成1-2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3个市级重点研究基地。
(三)加大科研投入,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创造更多科研成果。整合科研资源,探索跨学科、跨系部、跨院校的合作研究机制,积极拓宽申报渠道。加大科研资助和奖励力度。“十二五”期间,积极争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力争达到10项以上。争取获得10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获得1-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10项以上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0项以上其他省级成果奖,50项以上其他省级项目。年均出版发行学术著作30部以上,年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0篇以上,三大检索论文达到年均30篇以上。
(四)拓宽校内外、国内外学术交流渠道,每年主办或承办1-2次全国性或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加强与国内外其他高校之间的科研合作。
(五)继续办好《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进一步发挥其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提高《英语知识》、《日语知识》的办刊水平,扩大发行量。
六、留学生教育
(一)坚持“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保证质量、规范管理”的方针,认真做好来华留学生教育。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把学历生教育层次作为留学生教育 的重点。
(二)建立并完善招生宣传体系,制定招生标准,保证招生经费,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开辟招生渠道。积极利用留学展、友好交流院校、海外孔子学院、留学中介等各种途径开辟和扩大留学生市场。加强政府奖学金生的招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加强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汉办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以增加奖学金生名额,提高学校留学生的办学层次。
(三)进一步完善留学生教育教学体系。深化留学生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加强留学生双语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体系,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利用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平台,积极开发留学生教材和教辅资料。
(四)加强留学生生活设施和教学设施建设。通过改造或扩建等,加快推进留学生公寓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和环境。
七、继续教育
(一)积极创立可持续发展的自学考试助学模式。加强学生管理,加强教学建设,建立优良学风,提高教学质量,扩大社会影响。
(二)办好成人学历教育。强化外语特色,突出应用能力,深化教学改革,逐步实现向职业技术教育转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面向社会需求,搞好外语社会培训。加大广告宣传,广泛开展社会合作,精心组织教学环节,积极探索外语培训的市场化运作和管理,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四)继续开办留学相关服务项目。开发出国留学和培训的特色产品,巩固和加强与国内外教育机构、教育服务机构的合作,提高规模效益。
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
一、师资队伍建设
(一)力争实现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零的突破,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超过27人;省级优秀专家2人;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引进海外人才超过25人。
(二)切实加强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完善引进人才的政策配套。修订和完善《大连外国语学院引进人才办法》、《大连外国语学院教职工攻读博士学位管理办法》等制度。实施《2010-2020年大连外国语学院人才发展规划》,重点推进引才工程、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师资团队建设工程等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三)做好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工作,大力加强学术梯队建设。进一步明确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师的选拔条件、培养方式,在科研经费投入、生活津贴、进修学习等方面提供相关政策支持。注重培养和使用中青年教师。
(四)教师培训由基础培训和学历补偿教育逐步转变为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学历层次的继续教育。进一步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力度,出台教师培训工作实施办法,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并举的培养方针。
(五)坚持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做好教师职务聘任工作。改进和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办法,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建立激励与淘汰机制,打破教师职务终身制。
(六)继续深化岗位聘任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重业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
二、图书文献建设
(一)积极推进文献资源建设的网络化。促进学校图书馆与辽宁省高校图书馆和社会图书馆的共建共享。加大图书经费投入,图书购置经费年均增加10%。到2015年,图书总量达到170万册。提高图书资源对科研、教学、学科建设的满足程度。
(二)积极推进文献资源建设的国际化。重视外文原版图书和教学参考书的建设,满足国际化办学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加大与国外先进大学图书馆的交流力度。
(三)积极推进文献资源建设的数字化。以全部电子文献和数字资源建设为先导,继续引进高质量的数字资源,争取中文数据库能够完全满足需要,重要的外文数据库基本满足需要。建好日语文献共享平台和多语种交流平台,积极构建数字化图书馆。
(四)积极推进知识服务和学科服务,提升图书馆个性化、深层次、全方位的服务能力。大力开展面向教学、科研的学科化服务,建设个性化信息环境。增加自助借阅、自助复印等功能,提高图书馆现代化水平。
三、教育信息化建设
(一)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强领导,确保经费投入,确保信息整合集成规范有序进行,完善网络基础建设和软件建设,构建严密的网络安全体系,建立全校统一的门户平台、数据平台、应用平台和资源平台,逐步实现全面信息化。
(二)积极推动办公自动化。加大OA办公系统建设和应用力度,推广使用公文流转和审批系统,建立网络会议系统和会议管理系统,建立数字档案管理系统。
(三)强化信息沟通,完善信息发布与沟通渠道。进一步健全信息沟通机制,形成覆盖整个校园的信息沟通网络;拓宽信息沟通渠道,鼓励双向沟通;更新信息沟通方法,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手段,完善网络信息交换平台,逐步实现信息传输的数字化、网络化。
(四)加强教学设备设施建设,加大多媒体教室建设步伐。增加50-100套多媒体教室,建设2-3套100座以上的录播教室。积极推进高标准的数字同传会议厅建设。引进数字媒体资源管理系统,通过媒资管理系统整合资源,对影音资源进行全数字管理。
(五)加强教学信息资源建设。以《教育资源建设规范》为依据,规范资源建设内容,丰富资源建设的层次和内涵,建立统一资源平台。加强精品课程为主的课程资源建设,丰富课程资源建设内容。开展课件资源建设,形成多媒体教育课件的制作体系。
四、基本建设
(一)积极推进新校区二期工程建设。“十二五”期间,新校区二期工程规划建设项目有研究生公寓、留学生公寓、食堂、综合球类馆等建筑单体,总建设规模约87000平方米,总投资约3亿元。
(二)加快推进教师公寓建设工程。此项工程总规划面积为12万平方米,一期建设10万平方米,投资额约3亿元,资金来源主要为教职工集资。
(三)强化自然与人文景观建设。“十二五”期间,争取可绿化覆盖率达95%以上。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做好人文景观的设计和规划,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景观和室外空间。新校区自然与人文景观建设拟投入1000万元。
(四)推进软件学院所征地段的建设与开发。
(五)加快推进中山校区的校产置换和部分项目建设。精心组织,周到安排,确保中山校区校产置换工作顺利完成。中山校区建设项目主要有新建国际交流
中心和原有部分建筑改造,总投资额约为14800万元。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培养国际化人才。继续探索和创新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和素质提升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国际型人才培养渠道,寻求人才联合培养新的契合点,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二)打造国际化师资团队。增加教师出国进修和培训机会,促进教师专业国际化发展。修订和完善教师出国进修和培训政策。完善引进外国专家来我校工作的相关配套政策。积极促进教师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力争五年内国际合作的科研项目达到10项。国际化师资占师资比例达到30%左右。
(三)推进管理人员的国际化培训。努力形成与国际相化对接的管理理念,增加学校各层次管理人员出国访问、出国学习机会,积极实施管理人员的国际化培训。
(四)实施国际化课程。扩大各学科专业在国际上的合作与交流,加大学科专业国际化建设力度。开发和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引入国际课程体系,扩大远程教育课程所涵盖的专业和领域,创新授课方式。
六、大学文化建设
(一)推进物质文化建设。以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为重点,开展楼宇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景观建设;以学报、校报、广播、电视、网络等文化阵地建设为重点,扩大社会影响;建设和利用好文化活动场所,进一步建好校史馆。办好面向干部、教工和学生的文化讲堂。确定校旗、校标、校歌和路名、楼名、湖名。建好校园雕塑景观,搞好校园的绿化美化。
(二)推进精神文化建设。坚持不懈地推进学风、教风、校风建设,引导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深
入开展素质教育;强化大学理念建设。
(三)推进行为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学生成为有教养懂文明的现代公民,并以此规范其行为。加强师德建设,积极引导教工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学术道德。积极倡导并践行大外教工工作生活理念,即敬业奉献,尚德育人,博学精思,善言笃行,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四)推进制度文化建设。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大校规校纪教育和执行力度,营造良好的制度文化。
七、改革与管理
(一)改革和调整教学、科研组织方式,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注重调整管理跨度,降低管理重心,激发各教学单位的活力。
(二)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约管理”的原则,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全员聘任制。
(三)进一步完善以岗定薪、按劳取酬、岗变薪变、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内部分配制度。
(四)进一步做好后勤服务保障。整合后勤服务资源,理顺后勤管理体制。加强和改进对校内生活服务系统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五)广泛筹措办学经费,加强经费管理。积极争取省政府和中央有关部门对学校的经费投入,广泛争取社会资助,提高创收能力,拓宽筹资渠道。加强预算编制与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加强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建设,严格财务收支管理。完善学校收费管理办法,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坚持勤俭办学,严禁铺张浪费。
(六)加强审计监察工作。深化财务收支、基本建设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做好监察工作。
(七)重视和加强档案管理。建立健全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明确立卷原则、立卷程序、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提高案卷质量和档案服务水平。
(八)优化考试中心和留学服务中心的机构设置。完善考试中心所承担的考试项目管理,提高留学服务中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八、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一)加强党委对学校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保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落实。
(二)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干部培养工作力度,全面提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领导水平;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做好后备干部队伍的培养和考核。
(三)切实重视党的思想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党员和师生员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中层干部学习制度、党员和教工学习制度,不断提高学习效果,防止形式主义。做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执行关于民主集中制的各项规定。进一步搞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计划地做好组织发展工作,重点做好青年教工和学生的组织发展工作。精心准备,开好学校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做好总支和直属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
(五)继续搞好党的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勤政务实,开拓进取。持续开展党风廉政教育,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六)加强统一战线工作,注重发挥各民主党派和非党知识分子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七)拓宽民主渠道,做好群团组织工作。坚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尊重并切实保障教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的作用。
(八)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辅导员和班导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素质。积极推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校重点学科予以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搞好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辅导。注重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继续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进公寓、进社团工作。
(九)高度重视在职教职工、离退休教职工和学生的利益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师生员工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营造昂扬向上、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精心搞好教师公寓的建设、分配与管理。
(十)以“隆重热烈、开放高效、俭朴务实”的原则,搞好建校50周年庆祝活动。做好校友联络和服务工作,积极利用校友资源。
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7
《规划》指出, 我国的能源密集型产业低水平过度发展、比重偏大, 钢铁、有色、建材、化工4大高载能产业用能约占能源消费总量一半, 单位产值能耗高。要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制, 努力构建节能型生产消费体系,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活消费模式转变, 加快构建节能型国家和节约型社会。
《规划》要求全面推进节能提效, 把节能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修订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 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 发展工业节能重点工程。加强建筑节能, 推行绿色建筑标准、评价与标识, 提高新建建筑能效水平, 加快既有建筑和城市供暖管网节能改造, 实行供热计量收费和能耗定额管理, 着力增加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用能中的比重, 实行公共建筑能耗定额管理、能效公示、能源计量和能源审计制度。
【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推荐阅读:
河南十二五规划和河南2012政府工作报告07-20
河南省“十二五”时期12-06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09-05
平阴县“十二五”工业园区发展规划09-08
河南食品工业发展对策10-31
河南省饲料工业发展现场会致辞01-12
河南工业12-14
河南工业大学数据库08-25
河南农业大学华豫学院05-22
河南省工业节能产品认定管理办法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