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程学院家庭(共6篇)
河南工程学院家庭 篇1
为了扭转我国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结构矛盾, 近年来党和政府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缩小城乡差距是新时期党和政府一项紧急而重要的任务。当前,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已到了攻坚期, 而农民在自身建设和发展中存在如下现实问题:一是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农村家庭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偏低。二是由于农村医疗保障给付水平较低, 农民对健康保健投资缺乏积极性, 因病致贫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农民对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存在非理性行为, 主要有“读书无用论”和“读书至上论”两种极端思想: 一方面, 表现为只重视子女的正规学校教育, 对普通高等本科教育热衷; 另一方面, 却忽视家庭劳动力自身继续教育投资, 对职业技术教育持消极态度。本文基于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党中央提出的“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现代化成果”会议精神, 研究农村家庭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问题, 期望对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和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绵薄贡献。
二、文献回顾
( 一) 国外文献回顾
舒尔茨为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开创了先河, 其着重分析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把家庭对人力资本投资范围概括为医疗保险、教育培训、劳动力就业迁移等方面。Becker ( 1964) 指出, 个人可以通过教育、训练、医疗等方式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 个体的产出量依赖其拥有的人力资本水平。在对个体教育投资与经济发展间关系的研究中, Easterlin ( 1981) 认为教育的形式很重要, 并结合西班牙教会对教育解禁前后进行了对比研究。Maddison ( 1991) 以1882 年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日本和巴西等国家每万人口中的小学数, 与三十年后该国人均GDP高低具有高度关联性。Mincer ( 1974) 认为, 个人“挣得能力” ( individual earnings) 是其所受教育年限和经验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在个体健康状况与劳动生产率关系的研究中, Spurr ( 1983) 以哥伦比亚6 - 16 岁儿童为研究对象, 经研究指出儿童的营养状况不仅密切影响其当前的健康水平, 而且对长大后潜在的劳动生产率有巨大影响。Basta ( 1979) 以印度尼西亚橡胶种植工人为研究对象, 得出工人身体状况的好坏能极大影响劳动生产率, 从而间接影响收入水平。Bhargava ( 2001) 对一百多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 证明了健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发现健康因素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效用大于发达国家。
( 二) 国内文献回顾
我国大陆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始兴于20 世纪八九十年代, 学者们主要从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发展的作用、人力资本与收入水平的关系等方面来分别做了论证研究。代表性的研究有: 吴建国 ( 2002) 指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 并经过实证研究计算得出1990 - 1998年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了13% - 14% ;闫淑敏、张生太 ( 2003) 认为转变农民陈旧的思想观念和传统的生产、生活及思维方式, 提高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竞争意识, 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具有重要作用。张嫘、刘怫翔 ( 2009) 根据辽宁省的农村实际情况, 利用因子分析法, 得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地方财政投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和农民自身对人力资本投资意愿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贡献最大。刘恩伶 ( 2009) 认为家庭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 不仅考虑货币收益, 还更多看重社会地位提高带来的价值最大化。朱韵洁、于兰 ( 2011) 通过省际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也发现农民受教育程度能明显促进经济增长; 翁杰 ( 2012) 利用杭州市制造业调查数据发现, 培训是一种对转移农村劳动力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 且个人培训的效果优于政府培训。在交通迁移投资方面, 刘纯阳 ( 2005) 通过对湖南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家庭调查研究发现, 交通通信支出对贫困地区农村家庭收入的影响居于首位, 且家庭交通通信支出比例严重偏低, 并提出对贫困地区农村实行交通费“半价制”。在医疗保健方面, 王引、尹志超 ( 2009) 在考察了健康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后指出, 热量摄入与农民收入之间呈显著正向关系, 且热量摄入对男性收入的影响大于对女性收入的影响。孙昂、姚洋 ( 2005) 经实证研究证明, 农民家庭中大病冲击与其子女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关系明显呈负相关。
通过文献梳理, 发现大多数学者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多从政府的视角以及人力资本投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出发, 较少从家庭这一微观主体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进行探析, 尤其对农村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选取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 且人地矛盾突出的河南省作为研究对象, 对河南省农村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进行研究, 阐述河南省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和制约因素, 提出了提高现有人力资本存量的政策建议。
三、河南省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现状
基于对已有文献的梳理, 本文对河南省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从教育、医疗保健卫生、个人和家庭用于就业迁移的成本等方面来论述。
( 一) 教育方面
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口径对相关数据进行计算而得, 其中, 农村居民家庭文教娱乐消费支出是指农村住户用于文化、教育、娱乐方面的服务和相关用品的总支出。
(单位:元)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2各年数据计算整理。
从表1 中可知河南省农村居民家庭每年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水平长期落后于国家平均水平, 在2004 年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80 元, 但随着时间推移呈逐步拉大趋势, 在2011 年两者相差118. 2 元。虽然近年来河南省文化教育投资发展势头良好、速度呈递增趋势, 但相比国家平均水平和周边省份的增速明显偏慢。对比数据可以发现, 长期以来河南省此项消费支出与同位于中部省份的河北、湖北、安徽、山西等六省相比处于垫底的位置。一是河南省人口众多, 家庭规模相对较大; 二是农民收入水平较低且收入渠道单一, 由于农村家庭财力所限, 普遍对孩子的学前教育不够重视, 整体资金投入不足。
(单位:元)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5-2012各年数据计算整理。
“生活支出”也叫“居民生活消费支出”, 包括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等八类。表2 显示了河南省自1995 - 2012 年农村居民家庭对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动态变化情况, 我们可以看出河南省农村家庭人均对教育支出呈不断增加的趋势, 人均家庭教育投资从1995 年的63. 53 元增加到2012 年的343. 8 元, 增加了4. 25 倍。尤其是从1995 年到2003 年增长更为迅速, 从占生活总支出的6. 84% 增加到10. 67% , 各年度教育投资的增长均高于生活消费水平的增长; 但自2003 年以来, 此项投资比重却不断下降, 一度在2011 年低至只占生活支出的6. 43% 。究其原因主要是自1999 年以来, 我国高校开始实行扩招政策, 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激增, 但四年毕业后面临的就业压力陡增, 让许多农村家庭对教育投资不再信心百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其他农村家庭继续投资教育人力资本造成了负面效应, 导致教育投资比例逐年下降, 甚至部分地区“读书无用论”又有逐渐抬头趋势。
( 二) 医疗保健卫生方面
本文采纳国家统计局对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定义, 指农村住户用于医疗和保健的药品、医疗器械和服务费用, 包括医药卫生保健用品、医疗保健服务费和医疗卫生设备、用品加工修理费等。
(单位:元)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2各年数据计算整理。
从表3 中我们可知, 河南省自2004 年至2012 年人均/年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呈不断增长态势, 但其水平仍处在中部邻省以及黄河中游省份中靠后的位置。2012 年河南省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468. 8 元, 仍和全国平均水平513. 8元有不小差距, 与湖北、河北相比差距更为明显。“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所以, 河南省要实现把人口大省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省的目标, 首先, 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全省的医疗保障水平。其次, 要向农民宣传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人的健康也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不能“拖病扛病”, 要加快完善医疗保障网络及其覆盖面。
(单位:元)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5-2012各年数据计算整理。
表4 显示了河南省自1995 - 2012 年农村家庭对医疗保健投资占生活支出的动态变化情况。首先, 可以看出河南省农村家庭人均对医疗保健支出近十八年来虽然逐年增加, 但其占家庭生活支出的比例依然非常低, 医疗保健整体投入不足。在2005 年以前人均不足100 元,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去甚远, 只有在2011 年和2012 年比例略微抬升, 占到生活总支出的9. 25% 和9. 32% 。这主要是因为河南省农民收入较之于全国平均水平来说依然较低, 农民多以务农为主, 且收入渠道单一, 财产性收入偏低且增收压力较大; 导致在有限的收入水平下对保健支出微乎其微, 就连在医疗上也是“能省则省”, 看不起病或者不愿看病的现象较为突出。其次, 通过在河南省封丘县、原阳县、延津县等地走访农户了解到的情况发现, 农民的健康投资绝大多数是医药看病类支出, 而营养保健、卫生预防等开支所占比例较低; 这凸显出农民保健意识淡薄, 政府应引导农民主动防病而非被动治病, 大力开展农村医药卫生服务宣传力度, 提高农村医保覆盖面和服务水平。
( 三) 农村家庭人均就业迁移成本投资分析
农村劳动力转移相较于其在农村务农, 有利于增加其家庭收入、知识才干, 有利于拓展社会人际关系和开阔眼界, 进而提高其思想观念水平。国家统计局统计口径中“交通通信消费支出”指农村住户用于交通和通信的工具、各种服务费、维修费用支出, 主要指农民进城务工所要花费的交通费、通信费以及在外食宿等费用的总和。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人力资本投资中用于迁移的成本投入。
通过对比分析近年来河南省与其周边省份农村家庭年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情况可知, 河南省近年来农村家庭年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增长速度很快, 2004 年该项支出为121. 2 元, 同期国家平均水平为192. 6 元, 与周边省份相比为倒数第一名, 但在2012 年此项支出达到525. 1 元, 居中部六省前列, 远高于湖北、湖南、安徽等省。其中农村居民因外出务工乘坐交通工具和与亲人通信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为该指标迅速增长贡献最大,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河南省在外出务工方面有人口输出优势, 能使农民工资性收入增加。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河南省经济欠发达, 本省吸纳消化劳动力能力不足。有鉴于此, 河南应该在鼓励农民外出务工的同时, 加大对农民群众人力资本投资的宣传力度和政策鼓励, 加强对劳动力培训再教育投入力度, 提高农民群众技能水平; 同时也应加快自身经济建设, 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结合当地实际特色的乡镇企业, 引进劳动密集型龙头企业, 争取让农民就近就业。
四、河南省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制约因素分析
本文基于农民的视角, 对影响河南省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制约因素可以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主要表现为农民对人力资本投资的认知状况、预期收益等; 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家庭收入水平、社会价值导向、政府政策环境等。
( 一) 增收渠道单一, 家庭收入水平低
家庭是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除政府以外的另一个投资主体, 家庭收入水平将直接影响其对人力资本投资的能力和积极性。河南省是传统的农业大省, 人口众多、资源禀赋不强; 加上河南省农民基数庞大、农民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不高, 且短期内粮食单产增收已达上限, 后备耕地资源亦不足, 所以总体发展压力较大。另外, 农业结构不合理, 农业产业化难以形成, 致使农业效益较低。近年来, 上游农资价格大幅上涨, 农业成本不断攀高, 使农产品获利空间备受压缩。河南省乡镇企业发展活力不足, 本地吸纳劳动力能力较差, 唯一可以转移劳动力的渠道就是外出打工, 但受后金融危机时代影响, 出口效益疲软, 外出打工就业形势严峻。统计资料显示: 河南省2012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7524 元, 比同期国家平均水平7917 元低近400 元。
( 二) 社会竞争压力大, 农村医疗保健水平差
河南省的基本省情就是人口众多, 人地矛盾尖锐, 工业化水平低。截至2013 年年底, 河南省人口为1. 06 亿人, 人均GDP为34187 元, 全国排名第23 位。分析发现, 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相对不足, 缺乏适销对路、紧密结合当地特色产业的乡镇企业来拉动本地经济的发展, 也就无法极大地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造成大量农民抛家舍子、不远千里常年在外打工, 生存压力较大。
另外, 河南省农村现有医疗保障水平较低、医疗人员及设备不足问题较为突出。表5 为河南省2012 年农村医疗保健基本情况。
数据来源:2012年《中国卫生事业统计年鉴》 (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
从表5 中我们可以看出, 相比于全国平均水平, 河南省在农村每千人医生数和医疗床位数等基层基本卫生医疗资源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对一个承担国家粮食主产核心任务的农村人口来说, 不利于新型农业化的推行和新型农民的培养, 也不利于中原经济区的崛起。
( 三) 投资与回报率偏低
根据收入与成本曲线我们可以看出, 当效益大于成本时, 人们显现出对人力资本投资较强的偏好。回报率在很大程度上激励着农民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 尤其是农民在对子女的教育投资问题上更为明显。但目前河南省农村家庭的高等教育投资与收益严重不成正比, 自1999年大学扩招到现在, 加上2008 年金融危机影响至今, 致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 加上河南省特殊的省情, 后一个问题表现更加严峻, 尤其是那些辛辛苦苦让孩子在独立院校就读的家庭更是对教育投资失望。这些现象都给社会带来一种负面效应, 致使后续农村家庭对子女高等教育投资信心受到打击。
( 四) 消极社会文化价值导向影响
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将会激励人们努力工作、辛勤劳动, 对生活越有信心就越倾向于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 消极颓废的价值观将湮灭人们对工作的信心, 进而逐步失去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河南省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省, 农村长期以来受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的影响, 至今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着“读书无用论”和“读书至上论”两种极端思想。秉持“读书无用论”的家庭早早让孩子辍学在家, 出去打工两年就回家结婚, 致使近年来早婚现象又有逐渐抬头的趋势; 这种现象不利于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积累, 不利于新型农民的培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秉持“读书至上论”的家庭则表现出一种非理性行为, 对教育认知存在偏见, 鄙视职业技术教育。
从河南省的情况可见一斑, 要解决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问题, 既要改变农民思想意识方面的认识问题, 又要社会舆论做引导, 更要政府在社会保障、教育培训、公共资源享有等涉及民生问题方面向农民有所倾斜。
五、河南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的路径选择
( 一) 广开农村增收渠道, 提高农民家庭收入水平
经过国外学者研究表明, 农村家庭收入与其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呈正相关。农村家庭经济水平是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保障, 而人力资本投资反过来又促进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首先, 河南省各级政府应该重视加快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创造条件让农民持续增收。鉴于河南省是人力资源大省, 富余劳动力较多, 可以由政府牵头对农民进行培训、组建劳务公司, 打造专业品牌、成建制输出劳动力。其次, 应该建立健全农村资本市场, 完善农民小额信贷制度, 发展庭院经济, 支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土地流转资金扶持; 规范和保护民间自由信贷, 为家庭创业和投资提供安全快捷的农村金融环境, 把农村资本市场这池水搞活, 让创造财富的资源要素充分涌动。再次, 针对河南省农业大省的实际情况, 可以开展多元化的农村保险业务, 降低农民家庭及财产因意外受损而导致的返贫情况, 比如, 可以施行农作物保险、经济林、园林苗圃保险、家禽畜保险。
( 二) 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 我国医疗保险体系已覆盖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但医疗保障水平依然有待提高, 尤其是农村各项医疗设备很落后, 医务人员数量严重缺乏且水平有待提高。各地可以利用当地的医疗卫生资源服务于地方的医疗卫生事业。比如, 河南省可以在河南中医学院和新乡医学院两所医科院校培养农村紧缺的全科医生, 充实农村基层卫生事业需要; 也可以安排乡镇优秀基层卫生人员去市级甲等医院、医学院定期进修, 发扬“传、帮、带”的优良风尚。要建立完善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 减少农民因病返贫的现象, 提高农村医疗补贴标准和完善农村卫生预防体系, 改善贫困地区现有医疗环境, 尤其是豫北太行山区和豫南大别山区等长期贫穷落后地区。政府及媒体应大力宣传健康教育、医疗保健、营养卫生知识的重要性, 让农民树立健康生活的观念, 增强其健康人力资本投资水平。
( 三) 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教育, 提高农民文化科技水平
农民是农村建设的重要微观主体, 其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的发展水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进度。然而, 目前农民工技能素质普遍偏低, 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太少, 在就业市场上没有竞争力; 且现有初高中提供的课程和教学资源是无力改变这种现状的。有鉴于此, 河南省可以抓住新课改的契机, 针对实际勇于开拓创新, 改善目前初高中课程内容结构, 尤其是对职业技术学校增加实用技术培训, 提高实践能力; 另外, 还要大力开展农村社区教育, 由政府牵头, 县农广校、成人高校、农业职业学校、农业科研院所等多方参与的农民教育培训, 因地制宜、结合农民意愿和兴趣开展农村特色课程培训, 从而达到提高农民文化技能, 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目的。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开展的特色产业加工生产, 学习“一村一品”特色种养殖经验, 开展厨师、焊工等紧俏工种培训等值得借鉴。
( 四) 树立积极的社会文化价值导向
首先, 要广泛宣传并形成整个社会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 让广大党员干部、政府领导机关人员真正认识到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可以尝试把地方辖区内的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量化为政府绩效考核标准之一, 从而更加激发政府人员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视程度, 真抓实干, 把政策落到实处。其次, 要向农民群众广泛宣传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 使其转变关键、创新理念。消除农村家庭“读书无用论”和“读书至上论”两种偏激观点, 让农民学会理性、多元化人力资本投资, 除了子女教育, 还要学会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农民可以参加农村社区教育, 学会种养殖技术发展庭院经济, 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用事实和数据给农民算经济账, 让他们看到真正的效益和好处, 使大家更有干劲, 更自觉地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最后, 政府应千方百计支持大学生就业, 鼓励大学生创业并为其提供资金支持, 重拾人们对高等教育投资信心; 还应引导农民对子女教育投资多元化, 改变传统思想观念, 结合孩子兴趣和实际情况, 理性选择教育类型和目标, 不可对职业技术教育轻视鄙薄。
摘要:在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农民技能素质偏低的河南省要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繁荣发展的目标, 就必须对农村大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提升人力资本存量, 把巨大的人口包袱变为强大的人力资本优势。在中原崛起的大背景下, 文章通过对河南省近年来面板数据进行分析, 明确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和制约因素, 最后提出了提高现有人力资本存量的政策建议。
河南省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 篇2
推荐时间:2014年2月~5月。
推荐条件:河南省范围内遵纪守法、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在夫妻和睦、孝老爱亲、教子有方、热心公益、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等方面表现突出、事迹感人、群众认可的家庭,均可参加。
推荐方式:候选家庭将通过组织推荐、群众自荐两种方式产生。
组织推荐由各省辖市妇联、省直管县妇联及省直单位妇委会、有关企业女职工委员会在广泛发动群众、层层选拔的基础上进行,确定参评省最美家庭的候选户。
群众自荐是由符合条件的家庭自行登陆大河网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网页,下载表格,填报推荐表一式3份(A4纸),配以800~1000字以内的事迹材料3份、家庭生活照片1~2张(jpg格式,100kb以内)。经所在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盖章后,就近向所在乡镇(街道)、县(市、区)、市妇联申报。
事迹展播:在组织推荐和群众自荐的基础上,择优选取候选家庭,在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大河报、大河网、妇女生活杂志、河南妇联网进行事迹展播,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晒家庭幸福生活、讲家庭和谐故事、展家庭文明风采。
公示投票:事迹展播结束后,在大河网、河南妇联网进行公示,由专家和群众代表、省新闻媒体负责人、广大网民进行投票,最后确定河南省“最美家庭”及提名奖,并选出最优秀的5户家庭向全国推荐。“5·15”国际家庭日期间,主办单位将联合举办“最美家庭”表彰活动,并根据组织家庭参与活动情况,评选表彰最佳组织奖。
欢迎广大家庭踊跃参评!
河南工程学院生产实习报告 篇3
实习报告
学生姓名孙恩权
院(部)专业土木1043
实习单位宜昌九兴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指导教师韩瑞芳
2014 年03月31日
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1、通过学习,对—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整个施工过程和监理的基本知识体系有较清晰的了解。
2、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深入理解已学的理论知识(如测量、建筑材料、建筑制图、建筑结构、建筑施工等),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积累感性知识。
3、通过亲身参加施工实践,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参加工作打下基础
4、通过工作和劳动,了解房屋施工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桩基础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装饰工程等)中的生产技术技术规范和监理细则。
5、与工人和基层生产干部密切接触,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先进事迹。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
我所到的是单位是宜昌九兴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的一个项目部,实习岗位是土建专业施工员。
三、实习主要内容
首先,通过半个月的实习,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旁站,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础的知识。在实习期间,我接触最多的就是钢筋了,梁、板、柱子、剪力墙全都是现浇的,其中钢筋布置当然是最为重要的了,因此检验钢筋是特别重要的工作。以下是我对钢筋绑扎的一些见解分别是:钢筋绑扎的相关规定 基础梁钢筋;墙筋绑扎;板箍筋绑扎。
1、钢筋绑扎的相关规定:
(1)绑扎接头的钢筋面积在受压区不得超过50%,在受拉区不得超过25%;
(2)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起弯点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也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3)设计无规定时:在受拉区域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ⅲ级钢筋可不做弯钩;在受压区域内,ⅰ级钢筋亦可不做弯钩;
(4)直径等于和小于12mm的受压ⅰ级钢筋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压钢筋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
(5)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6)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规定的最小搭接长度;
2、基础底板及基础梁钢筋:
(1)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根据底板受力情况,决定下层钢筋哪个方向钢筋在下面,一般情况下先铺短向钢筋,再铺长向钢筋。
(2)摆放底板混凝土保护层用砂浆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按每1m左右距离可缩小,甚至砂浆垫块可改用铁块代替。
(3)底板如有基础梁,可分段绑扎成型,然后安装就位,或根据梁位置线就地绑扎成型。
(4)底板钢筋如有绑扎接头时,钢筋搭接长度及搭接位置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在中心及两端扎牢。如采用焊接接头,除应按焊接规程规定抽取试样外,接头位置也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5、根据弹好的墙、柱位置线,将墙、柱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插入基础深度要符合设计要求,甩出
长度不宜过长,其上端应采取措施保证甩筋垂直,不歪斜、倾倒、变位。
3、墙筋绑扎:
(1)在底板混凝土上弹出墙身及门窗洞口位置线,再次校正预埋插筋,如有位移时,按洽商规定认真处理。墙模板宜采用“跳间支模”,以利于钢筋施工。
(2)先绑2~4根竖筋,并画好横筋分档标志,然后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画好竖筋分档标志。一般情况横筋在外,竖筋在里,所以先绑竖筋后绑横筋。横竖筋的间距及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所有钢筋交叉点应逐点绑扎,其搭接长度及位置要符合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的要求。
(4)为保证门窗洞口标高位置正确,在洞口竖筋上划出标高线。门窗洞口要按设计要求绑扎过梁钢筋,锚入墙内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5)各连接点的抗震构造钢筋及锚固长度,均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绑扎。如首层柱的纵向受力钢筋伸入地下室墙体深度;墙端部、内外墙交接处受力钢筋锚固长度等,绑扎时应注意。
(6)配合其他工种安装预埋管件、预留洞口等,其位置,标高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4、板钢筋绑扎:
(1)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2)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双向受力板,短方向钢筋在下,长方向钢筋在上。
(3)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
(4)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5m。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板的保护层厚度应为15㎜,钢筋搭接长度与搭接位置的要求与前面所述梁相同。
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梁、柱交接处核心区箍筋未加密:绑扎前应先熟悉图纸,在绑梁钢筋前先将箍筋套在竖筋上,穿完梁钢筋后再绑扎。
(2)箍筋搭接处未弯成135°,平直长度不足,加工成型时应注意检查平直长度是 否符合要求。
(3)板钢筋绑扎不顺直、位置不准:板的主筋分布筋要用尺杆划线,从一面开始标出间距,绑扎时随时找正调直。
(4)柱、墙钢筋骨架不垂直:绑竖向受力筋时要吊正后再绑扣,凡是搭接部位要绑3个扣,以免不牢固发生变形。另外绑扣不能绑成同一方向的顺扣,要搭架子进行绑扎。
(5)下层伸出的墙体钢筋和竖直钢筋绑扎不符合要求:绑扎时应先将下层伸出墙筋调直理顺,然后绑扎或焊接,如下层伸出的墙筋位移大时,应征得设计同意后再进行处理。
(6)门窗洞口加强筋位置尺寸不符合:各层门窗洞口两侧伸出筋,应在绑扎前根据洞口边线位置调整,绑扎洞口加强竖筋时应吊线找正。7.墙体水平钢筋锚固长度不符合要求:绑扎之前要熟悉图纸,特别注意在拐角、十字节点、墙端、连梁等部位钢筋的锚固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安全与文明施工要求
(1)焊接设备的外壳必须接地,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雨雪天不得施焊。
(2)在电渣压力焊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火、防触电和防烫伤,由于高压电缆
敷设在施工操作面上,因此一定采取有效预防保护措施,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大量焊接时,焊接变压器不得超过负荷,变压器升温时不得超负荷,变压器升温不得超过60℃,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守焊机暂载率规定,以免过分发热而损坏。
(4)电焊、对焊时,必须开放冷却水;焊机出水温度不得超过40℃,排水量要符合要求。天冷时要放尽焊机内存水,以免冻塞。焊机工作范围内严禁堆放易然物品,以免引起火灾。
(5)焊工必须穿戴防护衣具,操作地点相互之间要设挡板,以防弧光刺眼。接触焊焊工要戴无色玻璃眼镜,电弧焊焊工要戴防护面罩。施焊时,焊工要在干木垫或其他绝缘垫上。
(6)焊接过程中如焊机发生不正常响声、冷却系统堵塞或漏水、变压器绝缘电阻过小、导线破裂、漏电等,均要立即进行检修。
(7)焊机要设单独的供电系统。
(8)对于钢筋调直机、套丝机等机械,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施工规范。
(9)在吊运钢筋时,塔吊司机一定要与信号员配合好,做到轻吊轻放,避免碰伤人员或成品。
(10)施工人员均需经过三级安全教育,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穿具有安全性的电工专用鞋。
(11)所有临电必须由电工接至作业面,其他人员禁止乱接电线。机电人员应持证上岗,并按规定使用好个人防护用品。
(12)电焊之前进行用火审批,作业前应检查周围的作业环境,并设专人看火。灭火器材配备齐全后,方可进行作业。
(13)夜间作业,作业面应有足够的照明;同时,灯光不得照向场外,影响马路交通及居民休息。
(14)钢材、半成品等应按规格、品种分别堆放整齐,码放高度必须符合规定,制作场地要平整,工作台要稳固,照明灯具必须加网罩。
(15)拉直钢筋,卡头要卡牢,地锚要结实牢固,拉筋沿线2m 区域内禁止行入,人 工绞磨拉直,不准用胸、肚接触推杠,并缓慢松卸,不得一次松开。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16)展开盘圆钢筋时要一头卡牢,防止回弹,切断时要先用脚踩紧。
(17)多人合运钢筋,起、落、转、停动作要一致,人工上下传送不得在同一垂直线上。钢筋堆放要分散、稳当,防止倾倒和塌落。
(18)在高空、深坑绑轧钢筋和安装骨架时,须搭设脚手架和马道。
(19).绑扎立柱、墙体钢筋时,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和攀登骨架上下。柱筋在4 m 以 内重量不大,可在地面或楼面上绑扎,整体竖起;柱筋在4 m 以上,应搭设工作台。柱梁骨架,应用临时支撑拉牢,以防倾倒。
(20)绑扎基础钢筋时,应按施工设计规定摆放钢筋,钢筋支架或马凳架起上部钢筋,不得任意减少马凳或支架。
(21)绑扎高层建筑的圈梁、挑檐、外墙、边柱钢筋时,应搭设外挂架或安全网。绑扎时要挂好安全带。
(22)进入施工现场要正确戴好安全帽,同时施工时必须注意轻拿轻放。
(23)柱、墙钢筋绑扎时,临时脚手架的搭设必须符合安全要求,脚手板2 m 以上做到一板三寸量,严禁使用探头板、飞板。使用时必须执行高挂低用的规定。
(24)对于电动机具,使用前必须报总包方批准,经审核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机械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机械的维修与保养,杜绝机械伤人。2 m 以上高空作业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
(25)严禁私自移动安全防护设施,需要移动时必须经总包方安全部门批准。移动后应有相应的防护措施,施工完毕后应恢复原有的标准。
(26)作业人员要做到文明施工,施工场地划分环卫包干区,指定专人负责,做到及时清理场地。
(27)人工断料,工具必须牢固。掌克子和打锤要站成斜角,注意扔锤区域内的人和物体。切断小于30 cm 的短钢筋,应用夹子夹牢,禁止用手把扶,并在外侧设置防护箱笼罩。
(28)要注意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
四、总结与体会
河南城建学院排名 篇4
年份排名总分类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综合声望65460理工0005690.01理工00.020来源: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
2013河南高校综合排名
省排名全国排名院校类型总分136郑州大学综合40.51266河南大学综合24.893122河南师范大学师范13.414171河南农业大学农林9.315173河南科技大学理工9.36183河南理工大学理工8.857213河南工业大学理工7.378291郑州轻工业学院理工4.69294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经4.510304河南科技学院师范4.3711322信阳师范学院师范4.0712335洛阳师范学院师范3.8613341中原工学院理工3.7714345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理工3.7315354河南中医学院医药3.5616389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财经3.0517414南阳师范学院师范2.8418419商丘师范学院师范2.7819423新乡医学院医药2.7620437安阳师范学院师范2.6221496许昌学院师范2.122499南阳理工学院理工2.09
来源:河南高校排名
文章来源:高考gaokao.
河南城建学院最有优势的特色专业
河南城建学院是一所工科类普通本科院校,拥有共1个最好专业(特色专业)。
河南城建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专业可以说是河南城建学院最有优势的特色专业了,这些专业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和本校的.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最好专业的详细列表:
河南工程学院家庭 篇5
自20 世纪70 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到如今已经有30 多个年头,在此期间我国的人口累积少生4 亿多人,使中国 “13 亿人口日” 和世界 “70 亿人口日”的到来时间分别推迟了4 年和5 年。为国家经济发展与降低资源消耗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但由于疾病、意外事故等种种原因,全国各地出现了一群特殊家庭,即 “失独”家庭。就全国老龄办发布的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 2013) 》显示,2012 年,中国至少有100 万个 “失独”家庭,200 万位“失独”父母。而在这些家庭中,因缺乏完善的理疗卫生条件和养老保障,农村 “失独” 家庭的晚年更加令人担忧,但目前关于乡村 “失独”家庭的生存状况既无相关的学术研究,又无准确具体的数据,无法准确把握乡村 “失独”家庭的生存现状,因此本次针对河南地区四县十村 “失独”家庭的生存现状进行调查,了解河南乡村 “失独”家庭目前的生存现状,以及 “失独”家庭生活中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分析计划生育及开放二胎政策对乡村 “失独”家庭的影响,从而提出一些供政府参考的可行性建议。
2 调查样本的选择以及调查方案的确定
2. 1 地域样本及选择原因
2. 1. 1 所选的样本地区具有一定覆盖面
本次的调查样本选择了河南省汝阳县、宜阳县、林州市、新郑市共4 县10 村作为地域样本进行调查。从地区分布情况而言,所选择的四个县,位于河南省不同的地理方位,洛阳市汝阳县、宜阳县位于河南省西部,林州市位于河南省北部,新郑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样本地区地域分布较广。从地域地形来而言,汝阳县地形复杂,主要地形为山地和丘陵,宜阳县地形为浅丘陵,林州市地形为山地,新郑市地形为平原,样本地区基本涵盖河南省基本地形。从人口数量而言,从选择的四个样本县中选择了人口数量较多的十个村庄展开调查,保证所选择的样本区域在当地有一定的覆盖面。
2. 1. 2 样本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
从经济发展水平而言,所选择的四个样本县,经济发展程度各不相同,洛阳市汝阳县为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洛阳市宜阳县作为洛阳市 “一中心五组团”的重要链条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一般; 林州市作为河南省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之一,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连续三十几年一直位居河南省各县( 市) 之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新郑市位于郑州半小时经济圈内,经济发展水平高。所选择的十个样本村,与其县级辖区内其他村经济发展程度持平,能够反映出当地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经济结构而言,洛阳市汝阳县和宜阳县第二产业发展迅速,经济来源主要来自第一、二产业,经济结构比较单一;林州市第一、二产业发展更为迅猛,农田水利设施较其他县市更为完善,工业产品科技含量较高,旅游业也正在积极发展,经济结构较为完善; 新郑市第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尤其是其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农产品多外销,经济结构完善。选择的样本地区包括了河南省各地区经济结构的主要状况,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 2 对象样本及选择原因
本次调查对河南4 县10 村全部的 “失独”家庭以及当地部分普通村民、村镇干部进行了实地访问,通过实地和网络两种途径向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职业的社会群体发放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对象的主要人群为样本地区内的全部 “失独”家庭,因此明确 “失独”家庭的定义是很有必要的。 “失独”家庭是近年来出现在新闻报刊的词汇,普遍的定义为:“失独”家庭是指其独生子女因疾病、灾害、意外、自杀等原因死亡,从而永远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失独”家庭中的父母年龄大多在40 岁、50 岁以上,且一般情况下,由于年龄或其他原因他们不能或不愿再生育、收养子女。通过对选择的4 县10 村全部 “失独”家庭进行走访,可以充分了解乡村 “失独”家庭具体的生存现状,掌握其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 对当地村民、村镇干部进行访问,能从侧面了解当地人对乡村 “失独”家庭的看法,全面获取乡村 “失独”家庭的相关信息。此外,还可以获得政府对乡村 “失独”家庭的补助政策及其落实的情况; 对包括农民、学生、教师、城镇职工、离退休人员在内的社会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可以了解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的社会群体目前对乡村“失独”家庭的关注情况。
2. 3 调查方案的确定
第一,对所选择的样本地区( 河南省四县十村) 进行走访,通过对 “失独”家庭、当地村民、村镇干部的访问,掌握样本地区中 “失独”家庭的生存现状,并向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类型的社会群体进行问卷调查。
第二,整理访谈笔录,回收并分析问卷。
第三,撰写调查报告。
3 乡村失独家庭存在的主要问题
3. 1 经济状况困难
大部分失独家庭的收入较低,农村部分无养老金可领的老人,情况则更为严重。目前,农村失独家庭的收入主要依靠土地收入,将土地外包或租赁。健康的老人,有的则到镇上做临时工挣取一些生活费。身患疾病的失独家庭不仅要增加生活开支,收入来源也比较单一。同时,经济条件及物质基础的落后,也让他们不能及时获得失独扶助政策的相关信息,获得及时的帮助。无法到相关部门争取自己的权益,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3. 2 精神压力较大
独生子女的父母失去孩子之后,仿佛是生命中最强大的支柱轰然倒塌,生活一下失去了重心。平时疼都疼不完的孩子突然不在了,对失独父母的打击是巨大的。部分父母心情沮丧,郁郁寡欢,再也难以展现笑颜,甚至自我封闭,抑郁成疾。然而,又不愿到心理咨询机构治疗,不愿提起孩子的事情,落寞伤感。再者农村的生活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城市众多的娱乐活动排解心中的难过之情。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大部分村民基本都闭门在家,有的村民选择用宗教信仰来安慰自己,孩子在另一个世界一切都好。
在随机调查中还发现,相当多的民众不知道什么叫作失独家庭,而习惯用 “绝户”等概念。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失独妈妈”甚至会被戴上 “克子”、“克夫”的迷信帽子。失独家庭其实就是风险家庭,不能用迷信等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怀与了解。失独父母普遍介意别人的眼光,有的甚至怕周围人觉得丧失独子( 或独女) 是他们命中的报应,怕别人嘲笑自己香火已断,进而隔绝了与周围人的交往。
3. 3 养老制度及社会保障薄弱
对失独家庭的政策支持还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政府出台的其他的扶持政策并未特别照顾到失独家庭。二是计生部门单独出台的政策覆盖面小,受益人数少。为弱势群体提供支持是政府的责任,政府部门要切实加强政策支持的力度。虽然现有政策也提出对于失独家庭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然而这一经济补助在通货膨胀率不断攀升的时代,对许多年老多病的暮年失独者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失独家庭的养老困境仍然无从解决。另外,特别扶助金的申领程序很复杂,独生子女死亡证明是必不可少的证明之一,父母觉得很难接受用儿子的死亡证明去换补助。
特殊的身份让失独者边缘化,处境尴尬,陷入老无所依、老无所养的困境。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也尤为严峻,虽然2014 年2 月两部委印发了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但是农村地区所面临的养老境况依旧严峻。现在城镇失独者的情况是关注重点,农村失独者的情况受到的关注还不足,而他们的情况更为窘迫,养老院数量和质量都和城镇地区完全无法相比,收入来源不稳定等,这些都是在解决失独群体保障问题时依照情况的差异需要具体对待的。
3. 4 社会支持不完善
失独家庭的社会支持体系尚未成熟,自组织行为和志愿者服务的农村失独家庭较少。失独父母的心理防线较高,如果没有村支部的介绍,志愿者难以获得失独家庭的信任。并且,农村年龄大的失独父母不熟悉网络,不能利用网络向社会求助。农村的失独家庭分布较为分散,乡村交通的不便利也为志愿者服务带来一定的困难。
农村的福利机构不完善。农村的养老院较少,失独父母不宜居住在普通的养老院,以免见到他人子女探望,而回忆起自己的丧子之痛。有些想要领养孩子的家庭,当地都可能没有孤儿院,不了解孤儿院的信息。即使想要领养孩子,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失独家庭的亲朋好友对失独父母的关心缺少恰当的方式,一方面怕提起失去孩子这件事情令失独父母难过,另一方面又不知道该如何去关心失独父母。在失独父母自我封闭与消沉时,多处于观望和被动的态度。
3. 5 法律法规不明确
从国家层面的法律看2001 年年底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第27 条明确规定 “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但是 “必要” 的标准如何掌握,由哪些职能部门负责,具体如何实施,均缺乏详尽的规定和操作细则,如此太过笼统语焉不详的规定,既不具可操作性,也因弹性过大而缺少强制性,是否帮助以及怎样帮助失独者,全凭地方政府自觉。而现实是,很多地方政府有意或无意在此问题上选择了忽视,其最集中的体现是各省及各地政府在执行 《全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试点方案》及各省具体的实施方案时的应付了事或者漠然视之。再如,201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迎来首次修订,中国的养老问题再次提上国家议程。通观整部立法,其第五条规定 “国家建立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见其依然主张我国老年人应以家庭养老为主。然而对于家庭养老已经不可能的,且数目日渐庞大的失独家庭,整部立法丝毫没有涉及,在失独家庭养老问题日渐凸显的当下,这样的立法回避或者忽视让人难免失望。
3. 6 家庭结构失衡
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计划生育时代,独生子女死亡就是无后,独生子女死亡意味着断子绝孙,血脉继嗣的中断,导致该家族中延续数代、几百年的传统系统被迫中断。
失独父母还存在离婚的现象。这表明失独家庭的平衡系统被打破之后,家庭结构极度脆弱,家庭稳定性极差。子女是父母夫妻关系的纽带,一旦子女不幸离去,家庭结构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失独人员因子女死亡而引起心情不畅,情绪失控,悲观绝望,容易造成性格的改变,进而影响夫妻和家庭关系的和谐,甚至导致离婚或其他意外情况出现而引发家庭解体。
4 改善乡村失独家庭状况的建议
4. 1 提高经济补偿标准,完善补助政策
提高失独家庭救助的救助标准,首先,各地财政部门应该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对失独家庭的救助补偿标准,保障其能达到当地绝大多数人群的生活水准,不能让他们因失去子女而陷入精神困境的同时也陷入物质生活的困境。其次,各地政府还应拨付相应的保障基金及从社会抚养费中提取专门资金,用以建立失独家庭关怀基金。这部分基金直接由当地的计生组织管理,保证在失独的第一时间,把关怀基金送至失独父母手里,并给予他们必需的帮助。在进行调查时,被调查的对象提出了发放扶助金年龄限制能否放宽的意见。建议实行全国统一特别扶助政策、统一发放扶助证件,不受地域限制。方便特别扶助人员异地领取特别扶助金,以利于 “失独”家庭脱离旧日的生活空间到异地生活,减少精神上的刺激。
国家应建立独生子女人寿保险制度和意外风险公基金制度。用计划生育部门征收上来的超生罚款,作为失独基金和失独保险,来优先用于失独家庭。这不仅能帮助因尽计划生育义务而陷入生活困境的夫妇,而且也能体现出 “取之于超生,用之于失独”社会扶养费使用的本质属性。
4. 2 加强心理辅导,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失独家庭的精神创伤与需求具有其特殊性,正所谓哀莫大于心死,失子之痛给他们带来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因而全方位的精神慰藉和关怀是救助失独群体的重要内容。
4. 2. 1 加大对村计生干部关于心理援助的培训
村计生干部是直接面对失独家庭的基层干部,也是失独家庭的基层干部,也是失独家庭主要的倾诉对象。针对当前计生部门普遍缺乏科学的心理援助知识的现状,政府部门应联合心理咨询机构,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心理知识专业培训。
4. 2. 2 为心理咨询机构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扶助政策
政府可以为专业的服务机构提供所需资金,建立一种契约关系,不由自己运作,专门针对失独者而设立,这样更容易让失独者缓解心理压力。目前社会上,大多数的心理辅导机构以赢利为目的,收费太高,大多数的失独家庭负担不起,且这些机构一般对失独家庭的情形了解不足,而且出发点不纯粹,失独家庭不愿相信私立的心理辅导机构。
4. 3 完善养老及社会保障制度
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推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加快推进 “失独”、“空巢”家庭社会支持体系的城乡一体化。
4. 3. 1 建立专门的失独养老机构
设立专门的失独养老机构可以摒弃普通养老机构复杂的申请手续,避免了在普通养老院见到他人子女探望父母引起伤感。同时,居住在一起的都是有过相同丧子经历的人,感情上更容易产生共鸣。与城市不同,农村失独家庭的生活方式较为单一,村民们没有丰富多彩的娱乐方式,不了解网络的使用方法。在养老机构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如外出旅游、文艺晚会等,丰富晚年生活,分散丧子之痛的注意力。
4. 3. 2 社会组织救助
社会组织作为政府、市场之外的第三方力量,在帮助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组织有着本身独特的优势,专业化更强,服务内容和方式更加灵活。建立失独家庭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将针对失独家庭开展服务的社会组织整合成一个服务网络,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为中枢,协调不同社会组织的资源,为失独家庭提供及时的全方位的社会服务。同时,为了避免社会组织出现效率低下、滥用善款的问题,应该建立完善的责任机制和监督机制。
4. 3. 3 在家养老
一般来说,农村安土重迁的观念较为普遍。如果坚持在家养老,国家和政府应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给予基本生活保障费用和医疗保障费用,并由居住的村集体协助解决养老照顾问题,如可以由所在的村集体为他们提供生活、就医等基本生活服务照顾; 村集体出面,建立 “时间银行”,即组织志愿者或 “义工”与他们 “结对子”,为失独父母提供基本的养老服务,以争取到自己以后支取免费养老服务的资格。农村的村落与村落之间居住较为分散,为了利于照顾选择居家的失独者也可以打破一些界限,可以就近整合行政村或者自然村资源,实行便于管理的一些具体实行方式。
4. 4 完善失独的相关制度及法律法规
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法律法规的缺失是制约当前我国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发展的关键因素。因而我们要进一步加快有关法制体系的建设,制定一系列专门针对失独家庭养老的法律条款,将相关的政策问题制度化、法制化。建议各级政府部门设立专门负责失独群体的组织,失独者遇到各种困惑都能及时给予帮助,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求助无门。
4. 5 规范政府部门管理制度,使失独家庭合理表达利益诉求
管理的混乱造成失独群体无法明确自己应该向某个部门表达自己的需求与意愿,出了问题也找不到责任部门,这样很不利于失独群体生活与权利保障政策与措施的实行。建立合理的表达机制与畅通的表达渠道也必不可少,近些年愈来愈严重的 “越级上访”就是明显的例子,如果意见在基层就可以得到重视与解决,那么上访者绝不会越级去表达自己的诉求,以致对政府部门的正常工作秩序造成干扰。
4. 6 完善领养政策,有助家庭结构重构
家庭新成员的到来会让失独家庭看到生命延续的希望,通过社会领养的方式,让失独家庭继续感受到天伦之乐的幸福。一方面可以转移失独家庭对丧子之痛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失独家庭的日常生活。根据失独家庭的经济状况、年龄、身体健康状况建立一定的评估体系,放宽失独家庭领养政策的限制。可以完善家庭结构的失衡压力,同时减轻政府养老的压力。
4. 7 非政府支持
通过网络、媒体等渠道,呼吁全社会建立亲情关怀机制,为失独家庭营造一个充满关爱的社会环境。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尊重失独家庭,不谣传伤害失独家庭的言论,给予失独家庭力所能及的帮助。通过社会募捐等形式,为失独家庭筹集民间资金,提高失独家庭的生活质量,完善失独家庭的基础公共设施建设。
4. 8 失独家庭的自我支持
首先要从亲情伦理上进行倡导,使失独者的亲人朋友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和义务为失独者提供帮助和服务,并在全社会中宣传这种责任意识,扩大失独家庭的亲情支持网络。失独家庭也应尝试从丧子的阴影中走出来,找到生命中能够使自己有动力的事情。培养兴趣爱好,多和朋友交流,不要自我封闭。
5 结论
失独家庭是指在独生子女家庭中,仅有的子女死亡后父母双方未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家庭。在2012 年的全国两会上,赵超提出 “失独”家庭父母应由政府养老; 在2013 年全国两会上,李绍霞建议尽快完善 “失独”家庭登记工作; 在2014 年全国 “两会” 上,卢鑫提出各级部门在制度建设方面应有所突破,专门针对 “失独”群体设计扶助渠道。虽然,“失独”家庭在全国 “两会”中屡次被提及,国家也颁布了两项政策保障 “失独” 家庭权益,但是乡村 “失独”家庭的生存状况依旧堪忧。
乡村失独家庭困境的解决,不仅需要适当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加强有关农村失独家庭的法律和制度建设,完善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和健全社会福利机构等条件下,也需要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这一弱势群体,用行动和语言来温暖他们,帮助他们走出 “失独”的阴影,重燃生活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陈筠.失独家庭的养老困境与社会支持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4.
[2]阿峻.失独家庭的困境[J].浙江人大,2012(10).
[3]马一.当代中国失独家庭救济机制的系统建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4]刘青,李延龄.和谐社会视域下失独家庭利益诉求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5]管雨蒙.中国失独家庭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1).
[6]王丽丽.大庆市“失独”家庭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大庆社会科学,2014(5).
[7]吴佩芬.中国“失独”家庭面临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南方论丛,2013(4).
[8]龚敏健,牛艳军.南通市失独家庭的社会支持研究——以启东为例[J].江海纵横,2014(3).
[9]郭宏斌,张璐生.失独家庭生活现状与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研究——基于屯溪区57户失独家庭的调查[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12).
[10]蔡方华.“失独家庭”应得到社会双重关怀[N].中国社会报,2012-05-21(3).
[11]王成.失独家庭的守望与挣扎[J].检察风云,2012(24).
河南工程学院家庭 篇6
【关键词】 农村幼儿家长;教育观念;教育现状;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1
一、河南省农村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存在较大偏差。当前我省农村家庭教育观念仍然比较陈旧、落后。这主要表现在家长的养育观、教子观和成才观上。一些家长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特别是一些父母由于育人观念的陈旧,缺少正确的方法,对孩子由“望子成龙”“盼女成凤”逐渐演变为“逼子成龙”“逼女成凤”,结果是剥夺了孩子独立性、自主性,使孩子变成家长手里的“面团”。并且,传统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般是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孩子身上,特别是孩子们一出现问题,我们习惯地去批评孩子,似乎要把责任都推卸到孩子身上,我们往往很少去找老师、家长自身存在的问题。
(二)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孩子缺乏文化教育氛围。在农村,许多家长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无法对子女进行教育和指导,又忙于劳动,对孩子的关心很少。“现在读书真难,孩子的作业拿回家,我根本看不懂。"家长们说。平时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也很少过问,有空时就随便一句“快去做作业啊!”孩子回答“做好了”,这时家长好像就放心了,既没有检查,更不知道到底完成得怎么样。农村家长素质较低,家庭缺乏文化教育氛围,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很大,村家庭很少看得见书籍。因此,在这样单调的氛围中孩子也无法获得很多的有益环境刺激。一旦孩子犯错,家长则严加管教,轻则痛斥一顿,重则狠打一顿。
(三)家长与孩子间缺乏交流,缺少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父母与孩子心灵的沟通是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许多家长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提供孩子吃穿,学习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当前农村家长为了生计长年在外打工,没有空闲来教育孩子。甚至还有些家长这样说:我自己都认不了几个字,既没有时间教,也教不了,还是靠他自己,这样做放弃了家长教育的责任。在和家长的接触中,听得最多的是:"我的孩子交给老师了,全靠老师教了。"农村家长认为孩子在父母面前所需要的是服从,根本没有与孩子沟通的意愿,有的家长认为:"老子的话你想听得听,不想听也得听。
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家长素质极低,他们的言行不但没有给孩子以好的示范,反而为孩子的成长道路蒙上了一层阴影。有的孩子父母张口便是脏话。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到三句话就拳脚相加,办法简单粗暴。长此以往,这样的家长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些什么可想而知。
二、河南省农村家庭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
首先,农村家庭的经济状况相对比较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如此,农村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弱,没有多余的资金提供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久而久之会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能力。其次,农村家长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父母文化修养能明显影响亲子关系,文化修养高的父母能做到与子女有效沟通,尊重理解子女。他们倾向于用坦诚的方式去对待子女。但家长的文化程度低并不意味着他们所有的认识,选择都是错误的。再次,农村家长缺乏与孩子交流的意识与观念。农村家长的平时闲暇活动主要是忙家务,而陪孩子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少。所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能更好地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对驾驭困难或挫折的能力相对薄弱,教育素质也相对比较低。因此,农村小学家长应该利用更多的时间在陪孩子的身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人们对改变教育状况的心情极为迫切,但是农村教育指导力度和家庭教育知识普及的程度仍不到位,农村家长旧的教育观念和能力未能得到有效的改变和提高。
三、策略分析
(一)树立农村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念。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目前,许多农村家长把大学作为唯一理想目标,对孩子期望过高,也脱离了孩子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家长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要认识到成才的途径是多样的,以一颗平常心教育孩子,每个人的能力是不同的,只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就是成才。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家长要认识到孩子是由你而来,但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只有这样,家长才能平等的对待孩子,理智的因材施教。作为家长要认识到儿童之间存在个别差异。要允许孩子以其自己的速度成长,不要盲目攀比,对孩子有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所以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兴趣,爱好,水平的前提下,引导孩子循序渐进,健康发展。
(二)提高农村家长认识,改进家庭教育方式。马卡连柯特别强调父母以身作则的重要影响。他指出:父母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又怎样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甚至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些对子女都有很大的意義。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对自己家庭的尊敬,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教育方法。农村家长必须提高自己的认识,转变陈旧的家教观,重新负起对子女教育的责任。家长文化素质偏低,教育意识和教育方法的匮乏,成为家长合理进行家庭教育的主要障碍。所以教育部门要时常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增强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去教育。
(三)加强家园联系,使家庭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家庭教育主要靠家庭完成,家庭成员起主要作用。但对于农村教育来讲,专业的学校教育机构需要引领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社会和学校要向家长广泛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知道对子女进行教育是他们应尽的义务。学校可以利用手机制作校讯通,定期往家长的手机里发送一些关于教育的信息。同时也可以让家长通过信息知道幼儿的表现情况,提醒家长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除了通过手机联系的同时,也可以定期地举办家长会,给予家长传授相关的教育知识。
学校教育长于言教,家庭教育长于身教,我们不仅要让家长懂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且懂得怎样进行家庭教育。家长要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教氛围,培养子女良好的兴趣、爱好,才能促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赵忠心《家庭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M].2009
[2]马卡连柯《父母必读》人民教育出版社[M].2006
[3]夏之洪,黄志清《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广西教育出版社[M]
【河南工程学院家庭】推荐阅读:
河南城建学院基础工程09-01
河南环境工程施工资质10-03
河南城建学院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实施办法11-30
河南省建筑工程信息网10-10
河南省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企业20强名单08-28
河南省化工工程师公共基础:炼油厂考试试题12-14
河南省联合信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大会发言稿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