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治化进程的阻碍及对策(通用7篇)
中国法治化进程的阻碍及对策 篇1
中国法治化进程的阻碍及对策
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早在秦初就已经出现法家思想的短暂盛行。然而,当代中国在发展、倡导和进行现代法治方面却明显不足。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开始了法治化的进程,但是进程缓慢。在选择法治的进程中,各种困难严重阻碍着中国法治的发展。但是法治化的进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最终形成法治优于人治的一种状态。因此进一步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善相关理论、培养全民的崇高的法律意识、加强国家法治整体建设是克服法治化进程中困难的必要选择。关键字:中国法治化
阻碍
法律意识
法治建设
一、中国法治化的进程
法治是一种悠长的意识形态,其字面含义为法律的规制、法律的统治。亚里士多德的法治包含两层意思,普遍守法和良法[1]。启蒙学者讲法治都与权利、自由、平等相关,但很少明确指出法治含义[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过两次关于“法治”问题的讨论。第一次是80年代初,那次讨论的主要成果是解决了实行法治的必要性问题。讨论中,对什么是法治,法治与民主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但没有很深入。第二次讨论是从90年代初开始的,1996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共中央举办的法制讲座上提出要“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以后,讨论进入了高潮。这次讨论在进一步探讨了实行法治的必要性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法治与民主的关系,以及法治是什么的问题[3]。“法治中国”作为法治在当下中国的政治表达[4],正在从一个命题具体化为全面改革的行为逻辑,预示着中国法治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的来临,必将对中国的法治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5]。
法治优于人治,法治最终取代人治是社会的必然。从人类社会的政治模式来看,伴随着人类历史进程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一个由“德治”或“礼治”为主,辅之以“神治”和“人治”的统治,过渡到以“人治”为主,辅之以“神治”和“法治”的统治,进而过渡到现代社会以“法治”为主的统治,在这一转变过程之中,其联结点其实是“人”的统治。在人类的历史上,绝不存在所谓的单纯的“人治”社会或“法治”社会。相反,两者总是密切联系的,共同发挥治理作用[6]。两者的不同可能只是表现的历史时期不同,而当今社会正是需要以“法治”为主,因此法治中国这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我国法治化建设的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各种困难阻碍着中国法制化的进程。
二、中国法治化进程中的阻碍
(一)传统思想的羁绊
以孔子为创始者的儒家思想,是建立在以家庭为本位,主张“礼治”和“德治”,即“人治”。儒家在礼与法的关系上强调礼治,在德与法的关系中强调德治,在人与法的关系中强调人治。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成为思想意识形态的一极,后世无 针对法治中国的概念演进,学者指出,“法治中国”经历了“从学术命题到政治命题”再到“宪法命题”的变化,参见韩大元:《简论法治中国与法治国家的关系》,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第5期。非是进行修补,并未对其根本产生动摇,这样在中国历史上独霸两千余年[7]。封建思想实质上就是儒家思想,它至今仍然在影响着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生活,甚至影响法律等层面。物极必反,没有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单一的思想模式,造就的政治法律文化,即为专制[8]。
封建专制思想抑制了民众的民主意识[9]。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国一直是大一统的君主集权国家。君主集权在中国具有独特而悠久的历史。由于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集权统治,使封建专制思想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社会,使中国历史上的多数学派和思想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尊君思想的影响,甚至出现了大批的绝对尊君论者。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民主意识很难形成,即使是在公众心目中有所萌动,也会遭到传统力量的无情扼杀,根本无法形成规模,更不用说成为“正统”思想。正是由于中国传统观念中遗留的专制思想过于浓厚,抑制了广大民众现代民主意识的产生和传播,致使中国民众现有的民主和民主参与能力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需要尚有一定的差距,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个制约因素。
当然,中国古代也有出现法制。秦初法家思想主张的就是“法治”,并且对中国古代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从本质上讲,法家的“法治”与儒家的人治都不代表绝大多数社会民众的根本利益,而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不能算的上是真正的法治,但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法治的开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提出法治中国的设想,这也成为中国法治步人健康发展轨道的一个新起点。但在法治化进程中能正确认识法治精神,进而竭诚推动现代法治进程的人却不多,仅有的一部分开明人士以法学专家或学者在不断的努力。绝大多数普通民众或因知识文化的欠缺,或因阅历视野的局限,客观上难以透彻领会现代法治精神,因而只能停留在传统的工具主义的角度认识法治,成为倡导现代法治精神的一大阻碍;对于手中掌握权力的“人治”而言,或因不愿意丧失既得利益,或因同样愚昧,只是在空喊法治口号,其主观上并不赞成推行现代法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法治化的建设,成为厉行现代法治的另一大阻碍。
(二)发展水平的限制
法治国家建立必须依赖的社会条件是经济的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意识的科学化。而在我国城乡经济差距大,西部经济相对落后,使得某些群体、地区法治化的进程缓慢,影响了全国的法治化进程。当然,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小康建设的全面启动,经济问题已大有好转,但仍然在特定的范围内阻碍着法治的建设。
法是伴随经济的市场化而产生的,法治则是伴随着高度的市场化而逐步产生形成的,市场经济是法治形成的经济基础,经济的市场化是法治建设的经济动力。中国缺乏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因此,法治的生长受到了经济基础的严重制约。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必然会将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推向更高水平。
(三)与国情缺乏磨合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化被认为是属于从西方引进来的,因此缺少本土文化资源的导向,甚至和本土文化中某些方面相矛盾。也就是说,公民思想一开始就缺少现代法治文化的润泽,且法治文化的培养又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这与中国的现有国情缺乏必要的磨合,因此不能直接全面的实现中国法治化,导致公民缺乏法律意识,而法律意识要求包含的法律权力意识、法律权利与义务意识在中国公民的思想中也无法完整的找到。
(四)乡镇法治化发展不足
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机构,其作为一级执法组织,在实际生活中仍表现出“无限政府”的特征。对乡村社会民众依法行使自己民主权利的过程及其结果,乡镇政府缺乏执法的严肃性和强制性,常常是以党代政、以言代法、权法不分,从而形成了一种有法不依的现状。这往往又影响了乡村农民守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乡镇政权组织并没随改革开放的深入适时地转变职能的观念,其权力和职能无限扩张,使得农民的权利、利益和自由受到限制和控制;这样,他们在运用和执行法律时,难免出现偏离和误解,形似而质变,从而使得法律越接近基层越面目全非。
由乡村群众依法选举产生的村民居委会,作为社区群众的自治性组织,本已排斥在行政序列之外;但在强行政治干预下,却有名无实地,成了乡镇政府的派出机构,村干部则主要是代表上级政府和部门行使管理农民的职能,其权力和行为游离与群众的监督和约束之外,村民自治名存实亡,结果是有法难依[10]。
三、解决中国法治化困难的对策
中国法治化面临的困难很多,解决中国法治化的困难是一项大型工程。因此,中国法治发展的现实路径应市政府推进型法治,而且需要全社会全方面努力,这里讨论的对策仅是更新、加快中国法治化的必不可少的比较紧迫的几点[11]:
(一)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健全各项法律制度,为法治化提供必要的基础
针对社会问题反映出来的法律空白进行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工作。以宪法为根本法,建立起实用性强、理论充足的社会法律体系;针对长期以来执法监督机制不健全问题,加强权力机关的监督、专门机构的监督、群众监督的法律制度的建设,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监督体制的构成与发挥作用;要尽快建立起违宪审查制度,确保也发不能够存在,违宪可诉。
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这是我国宪法确立的一项政治原则。按照十三大提出的“党对国家事务实行政治领导的主要方式是: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通过党组织的活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此外,党还应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并建立相应的外部约束机制。
建立科学的权力制衡机制,保障国家权力法定行使。长期以来,我国客观存在的权力机关缺乏应有权威,行政权力缺乏规范与制约,司法独立名不副实等政治体制上的弊端,很大程度是由于没有科学的权力制衡机制所致。在现代民主、法治条件下,国家权力的分配与行使都应是依法进行的,国家权力的分配只能由宪法加以明确,国家权力的行使则应根据宪法精神和宪法原则制定的专门法的规定进行,简言之,在现代民主、法治条件下,国家权力必须法定分配,法定行使。
(二)加快发展法学教育,培养法律相关人才,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大力倡导现代法治文明。
针对我国尚有为数不少的社会民众法治意识不强、法治信仰不坚定和法治技能低下的现状,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既是当务之急,又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应着力解决好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提高社会民众的法律素质;二是造就高素质的法律专业队伍。提高社会民众的法律素质,就是要让民众知法,让社会民众信法,让社会民众掌握运用法律的基本技能。让社会民众知法和逐步掌握运用法律的基本技能,主要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来达到目的。同时,还应通过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等各个环节来感召人们的思想信念。
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专业人才,造就发达的法律职业,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标志之一,高素质的法律专业人才包括法学理论人才和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实践人才。这需要通过加强法学教育工作尤其是高等院校的法学教育工作来培养。同时,还要建立适宜法律职业兴起的社会机制,可以预见,随着广大社会、民众法律素质的日益提高,我国法治化进程了必将越来越快。
现代法治、是世界发展的潮流,是中国展的方向,由于中国传统理念中缺乏对代法治文明的认知,所以必须大力倡导代法治文明。大力倡导民主思想,摒弃专制思想;大力倡导自由思想,摒弃宗法思想;大力倡导平等思想,摒弃法律实用主义。
(三)促进经济的建设,缩小贫富差距,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进一步开放市场。一是进一步完善国内市场;二是进一步面向国际开放中国市场。就国内市场而言,当前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行为在一些地方或部门还比较突出,直接妨碍公平竞争,阻挠经济发展,一些省、市、区、县为了保护本地产业,常常通过行政手段排斥外地同类产品进人本地市场。久而久之,一个完整的国内大市场被肢解成若干个相对封闭的小市场,使人流、物流、资金流受阻,不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利于造就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最终不利于经济发展。就面向国际开放中国市场而言,由于受诸多复杂的因素的影响,权衡利弊得失,中国某些领域的市场只能逐步开放。所以,应当采取切实措施铲除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打通和完善国内市场;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面向国际社会逐步开放中国市场,最终都将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经济的市场化,必然导致经济活动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更加纷繁,交易规模较大,交易频率加快,经济纠纷骤增,各种经济违法犯罪活动在暴利的趋使下滋生蔓延,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安定、公众利益构成极大的危害,为了最大限度的趋利避害,必须切实加强市场监管。
3.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市场竞争的基本法则是优胜劣汰,但人类发展的崇高目标应是共享繁荣,如何把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与共享繁荣的人类理想这一对矛盾有机地统一起来,是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建立可靠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创造的有益经验。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当在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做得更好,以实现“共同富裕”的终级目标。切实加强诚信建设。中国经济尚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构建还不完善,当前经济领域诚信度差,欺诈行为相当普遍,已成为危及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一大公害。因此,切实加强诚信建设已是当务之急。
(四)加强乡镇法制化建设,促进乡镇居民权力保障,促进法治新农村建设
要解决乡镇法治化进程的问题,必须大胆革新中国法制,并在市场经济的土壤上,依照现代法治精神来指导变革旧法制,使我们走上宪政、法治社会的道路。
首先,应限制广泛的行政自由裁量权,实验”服务行政“„给给付行政”原则;其次,全国人大应在加快立法进程的同时,更应注意加强执法监督;再者,强化法治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加强对法治状态的整合;最后,改革现行的乡镇财政体制,提高乡镇公职人员的经济保障安全[12]。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任然.浅析法治的含义[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2,07:102+78.[3]张春生,阿喜.准确把握“法治”的含义[J].中国法学,1998,05:3-7.[4]韩大元.简论法治中国与法治国家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05:9-11.[5]汪习根.论法治中国的科学含义[J].中国法学,2014,02:108-122.[6]王志林.“人治”与“法治”的含义探析——兼论“人治”与“法治”对立的原因[J].当代经济,2002,12:55.[7]宋文卓.论儒家思想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5.[8]张爽,王佳.浅谈中国法治化困惑与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7,03:254-255.[9]蒋颖.论中国法治的阻力及对策[J].公民导刊,2005,04:52-54.[10]唐晓腾,舒小爱.影响中国乡村法治化进程的因素和阻力[J].战略与管理,1999,03:110-112.[11]王禹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12]许莉.中国农村法治化进程初探[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4:69-70.
中国法治化进程的阻碍及对策 篇2
一、目前我国乡土社会中解纷机制的现实状况
“乡土社会”最先由费孝通先生提出, 可以概括为以我国广大农村为主体的, 以礼俗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秩序分明的传统型熟人社会。德国社会学创始人费迪南德·滕尼斯对“乡土社会”调整规则论述为“在公社关系下, 行为主要是由习惯和传统所控制。”①目前我国乡土社会中的冲突主要涉及刑事领域、民事领域、行政领域。其中以民事领域最多。
乡土社会是一个较城市社会相对封闭的社会, 纠纷解决的方式直接影响到以后双方之间的关系。因此, “以和为贵”是乡土社会的重要准则也是在处理矛盾时首要的观念。其次, 乡土社会的成员在解决矛盾冲突时倾向于选择非讼是出于诉讼成本的考虑。大多数成员认为日常纠纷是小事, 如果有公权力的介入就变成了“大事”, 这种朴素的“怕见官”思想依然深深地存在于他们的意识中。再次, 在其民事纠纷中诉讼标的均不是很大, 在诉讼中同样需要经过较为复杂的程序。内心的固守性及无公权力介入的自发性解决方式的便捷性也使其不愿意将公权力引入到纠纷解决机制中。
以广大农村为代表的乡土社会在解决冲突时通常选择的方式有私人了结、村干部调解、有威信的第三人调解以及提起诉讼等。首先, 私人了结这种纠纷解决方式虽然尽可能的体现村民的自治性, 但是对于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并没有遏制, 与现代社会的法治要求相背离。其次, 村干部调解是在纠纷出现时由村干部介入解决, 但有时村干部的法治观念及不合理中立性反而会激化矛盾。再次, 有威信力的人调解。家族的长者处理案件时的原则类似于我国侵权责任法中的公平原则。这种方式能够对当事人予以心理上的说服, 是一种松散的“家长式”的处理方式, 也是使用最多、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最后, 提起诉讼。与其他机制相比, 这种方式的使用是少之甚少。
二、当代中国乡土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转变的困境
法治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的一种治国方略, 也成为广大市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公众追求。与发达地区的市民社会不同, 在以广大农村为主体的乡土社会中, 法律或诉讼并没有成为人们解决纠纷的首选模式。大量的法律规避现象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法律的权威性, 并阻碍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有效运转及其功能的实现。
首先, 传统法律思想在乡土社会中依然有很大的影响。“中国文化中的人伦色彩几乎使一切制度色彩黯然失色”②中国传统社会重视亲情伦理, 受到“重礼轻法”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 当前乡土社会的人们依然习惯于用情感、伦理、道德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不重视法律的规定, 更不愿意在公权力面前寻求公平, 甚至不分场合的过分强调情理。法律不健全以及司法中的不公正现象直接影响到乡土社会法治化进程, 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具规模, 但涉农法律的制定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其次, 乡土社会中普通民众的权利意识淡薄。尽管传统的权力本位观念和义务本位观念在逐步削弱。但各主体的法治观念依然淡薄, 包括普通民众和农村基层干部。要实现中国乡土社会的法治, 必须重视法律文化的塑造和宣传, 使人们加强对法律的信仰和信任感。对村民自治的认识不足, 并且很少有参政意识, 缺乏应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基层执法者受到几千年传统思想的影响, 很多民众理解的法律仅限于刑事法律, 认为自己只要本分的生活就用不到法律。对于基层执法者而言, 他们受到几千年传统思想的影响, 缺乏服务观念, 直接影响到法律在公众心中的信仰程度。
最后, 乡土社会的经济发达程度制约了其法治化的进程。现阶段农村的市场经济虽然与传统型纠纷解决方式已经不协调, 但是还未发展到冲破其束缚的程度。民众的收入情况和贫困阻碍了其选择成本较高的诉讼程序, 使他们对诉讼望而却步。并且目前社会无偿的法律援助也有一定的要求, 甚至有流于形式的可能。
三、促进我国乡土社会法治进程的对策思考
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机制是根植于广大传统型农村地区, 若想从实质推进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建设, 就要从经济、文化等方面着手, 以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 以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为过渡, 引导乡土社会中的公众树立法律信仰, 从实质上推进其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一) 加强乡土社会的法治启蒙教育
1. 积极引导乡土社会民众建立法治信仰和权利至上的观念
农村法治意识的树立及提高是一个过程, 不仅仅依靠大量的形式法治宣传及教育活动, 更重要的是依靠基层行政和司法工作者身体力行的遵守法律。这些工作人员对法律的信仰程度直接关系到法律的权威性及公众对法律的信仰程度。在培育法治意识时还应该注意到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不能急于求成, 应该是循序渐进的。长期人治的历史、权力本位和义务本位的模式造成了民众畏法息讼的心理, 只知道隐忍, 无视权利重视义务。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在权利至上观念的培养中不仅要从内容上告知民众的权利, 还要告知权利受到侵害后的救济途径。如果没有合理的救济途径, 权力至上的观念还会被束之高阁。
2. 在乡土社会中注重培育公民及基层工作者遵守规则的意识
对规则的信仰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人治观念的影响, 也便于权利主体通过规则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只有基层工作者不再是人治的理念, 自觉带头遵守规则, 敬畏法律, 才能树立规则在公众心理的权威性。规则意识的增强也利于加强对行政和司法行为的监督。借助实践理性和程序理性来推动法律的运作, 逐步改善人们对法律的失望, 形成和谋求规则之治。
(二) 加快新农村建设, 增强乡土社会法治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1. 加快新农村的经济建设, 彻底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结构
十八大报告提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路子。城乡二元体制是中国三农问题的体制根源, 也是农村法治发展的体制障碍, 必须彻底打破二元体制, 才能实现农民的平等权利, 为农村法治的完善开辟道路。乡土社会中市场经济的发展可以为法治建设的推进奠定物质基础。近年来的新农村建设及人口流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法治观念和法制解决方式在乡土社会成员中的传播, 从而推动农民法律意识的进一步提高。
2. 充分发掘乡土社会中的本土资源, 丰富其法治进程的基础
为了树立法律在农村民众中的公信力就必然要注重成文法律和民间传统习惯之间的融合点。如果一味重视法律移植, 而忽视法律的本土资源, “正式的法律就会被规避、失效, 而且可能会给社会秩序和文化带来灾难性的破坏。”③只有得到习惯、惯例等非正式制度的支撑和配合, 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才能够真正的在乡土社会中取得实效。乡土社会中的法治既不是对民间法的完全摒弃, 也不是其完全自治, 而是二者在分工基础上的融合, 在权力本位的理念下正确选择纠纷处理的便捷方式。只有这样, 才能从实质上意义上推进法治中国在乡土社会中的进程。
3. 加快乡土社会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健全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除法治学习外, 要在实践中提升乡土社会村民的参与度, 要让村民切实行使民主权利, 如选举权。在决策时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 努力提高民主决策的科学水平。通过民主监督的开展增加工作的透明度, 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 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村民自治的指导与引导, 引导村民运用现代化的解纷方式解决纠纷, 在使民众享受主人翁责任感的同时, 从内容和实践上推进乡土社会的法治进程。
(三) 引导健全各种非诉讼纠纷解决途径
1. 贯彻《人民调解法》, 完善人民调解制度
我国的《人民调解法》已经于2011年1月1日起实施, 该法调整的内容是民间纠纷, 包括乡土社会中的民间纠纷。以河南省某调解节目为例。该节目采取公益调解方式, 注重对当事人的说服, 让其从心理上接受。因而对民间调解有很大的说服力, 甚至有很多执行难的法院判决, 经过人民调解员对当事人予以心理上的疏导后而予以执行。人民调解制度易操作、见效快, 在解决民间纠纷的同时也将法治的精神的理念在乡土社会中传播。但是该法在城市中已经初见成效, 在农村社会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在乡土社会中特别是村民自治组织中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 在尊重民俗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这更有利于在社会公众中建立法律信仰。
2. 构建多元化的权利救济体系
我们提倡法治化的解决方式反对的是违法的解决方式, 并不是反对非法律程序的解决方式。相反, 我们在推进乡土社会法治化进程中应该确立公权力救济的核心性, 这样才能确保司法是我们定纷止争的最后一道屏障。同时, 肯定社会性私力救济在解纷时的基础性积极作用, 又要强调和重视非诉讼的协商、调解、和解、仲裁等解决方式, 这是符合目前我国乡土社会解纷的现实。
四、结语
“中国现代法治不可能只是一套细密的文字法规加一套严格的司法体系, 而是与亿万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心态以及行为相联系的。”④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阶层和结构都在发生重大的变化, 现代法治和传统法律文化出现碰撞是在所难免的的。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同时考虑并利用本土资源, 将其进行合理的融合, 才能在实质和内容上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步伐。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确立为我国新时期法治建设的新目标, 但传统型法律文化中蕴含的解纷机制在乡土社会依然占据主流, 法律和程序性诉讼解纷机制往往被规避。本文拟在分析乡土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现状的基础上, 深入探析民间传统型解纷机制向现代法治社会转换过程中的束缚, 并试着对其法治进程中的障碍提出解决方案, 以便促进乡土社会法治化。
关键词:乡土社会,纠纷,法治,困境
参考文献
[1]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2]欧阳检军.农村社会转型中法治建设的困境及其对策[D].黑龙江大学, 2007
[3]徐熙芝.论乡土社会的私力救济[D].吉林大学, 2010
[4]李桂枝.当代中国农村法治缺失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6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问题及对策 篇3
一、总述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中国城市化的滞后给中国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就目前而言,刻意引导城市化,并不适宜中国国情。
二、城市化所引发的问题
刻意引导城市化在环境、社会、经济、粮食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农民大量离开原耕种地,使得人口大众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存在隐患,这不利于中国国家发展和证据稳定。同时会倒是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社会保障压力大等社会问题。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外来人口难以进入
在中国现有的制度下,要素市场在城乡间和地区间都是呈分割状态,这种分割的局面直接导致了地区间要素流动的不充分。劳动力要素的流动不充分主要体现在当前的户籍制度制约上,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民进城的自由,限制着人口向大城市迁移和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进入城市就业的外地农村居民不能公平地得到城市户口。由户籍制度引发的歧视性制度障碍。城市在就业、就学等方面对外来户口的歧视,使得外来务工人员无法拥有与当地居民平等的机会和待遇。土地制度为土地资源要素的有效利用设置了壁垒,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最重要的是摆脱长期以来农民对土地的人身依附关系,实现身份上真正的转变,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土地使用权转让困难,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2、进入以后难以生存发展
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对中国城市化的压力;资源短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瓶颈”,我国66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面临水资源问题。由于工业的粗放型发展和人口的高度聚集,污染物的排放量激增,造成了大气污染、垃圾满城、土地资源短缺、噪音不绝和光磁污染等各种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城市的生态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与质量跟不上城市化进程。食品质量降低,众多人口的健康安全和心理安全受到威胁;社会治安状况恶化,危机预警和监控机制欠缺,行政执法监控出现漏洞,以及危机处理操作不当而导致人为社会安全危机等。
3、发展不均衡
贫富分化加剧和城市贫困问题,由于各种原因,城市贫困者在短期内很难依靠自身力量摆脱贫困,导致温饱难以维持。全国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差距过大。我国城市分布相对集中在东部地带,尤其是在沿海地区的珠三角、宁沪杭、京津唐等大城市群区域,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集聚了中国大量的财富、劳动力与高新技术,使沿海许多城市经济繁荣,市场活跃,生活水平提高,环境逐步改善,已经进入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中部
地区正处于初期向中期的过渡阶段,西部地区仍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
三、对策
1、改革户籍制度,打破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传统城乡分割制度,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应经济发展的现代城乡户籍管理制度。降低农民进入城市的门槛,放宽大中城市对农民户口迁入的管制,允许具备一定条件的农民自由选择进入城市就业和生活。
2、土地制度革新。建立土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机制。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提高土地经济效率。使农民从对土地的人身依附关系中解脱出来,使那些想脱离土地的农民通过土地使用权转让,获得相应利益,解除其进入城市并长期生活的后顾之忧。
3、对资源和环境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和谐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开展流域水质污染防治,强化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环境保护法规的建设和监督执法。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建立重要的资源安全供应体系和战略资源储备制度,高度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使用。建立能源节约型社会。开拓新的清洁能源,如核能、风能、太阳能以及其他方面的能源。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对于土地资源,要重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加强建设用地调控,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改进土地总体规则;实现土地配置方式的配套与协调。
4、加强平起各部门联动、信息和资源共享机制。时对安全系统的管理、维护和建设,在解决社会公共安全问题上,要建立健全政府对重大危机的应对机制。建构起覆盖面广阔的社会安全网;加强危机应对方面的立法建设(如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安全问题);建立完善公共安全监督检查机制。坚持边检查边整改的原则,以检查促整改。针对查出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对所有的涉及公共安全的事件,特别是重点部位,进行全面的、不间断的安全技术检查,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公共安全事故多发点段和隐患点段进行专项治理,并检查验收。加强综合治理检验工作。营造人人有责的公共安全管理文化环境。普通市民应该强化风险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并积极参与和支持风险防范和管理工作,努力营造一个人人有责的公共安全管理文化环境。
5、广开就业门路,大力提高社会就业率。政府应通过宏观政策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同时,就业扶持要向贫困倾斜,政府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以培训促进就业。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调整社会福利政策向贫困者倾斜。继续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调整现有社会福利政策,在住房补贴、退休金、医疗保险、义务教育等方面向低收入者倾斜,通过社会保障的再分配,起到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要加快社会保障的立法进程,尽快出台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明确国家、企业和职工的权利和义务,使社会保障制度有法可依。
中国法治化进程的阻碍及对策 篇4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包括()A.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B.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C.周到的法律服务体系 D.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2.下列哪个原则不是我们在推进依法治国当中应当遵循的原则?()A.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B.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D.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3.宪法的作用不包括下列哪一项内容?()A.保障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C.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D.详细规定了立法、执法、司法以及守法的具体行为模式 4.按照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我国宪法属于()。A.成文宪法 B.不成文宪法
C.部分成文、部分不成文宪法 D.无法判断
5.《依法治国决定》提出,坚持党的领导的地位不包括()。A.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B.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 C.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D.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
6.2004年3月5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等许多与人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内容;200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10部法律和有关决定,其中《居民身份证法》、《行政许可法》等,处处体现了为民、1
便民、利民,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精神。上述材料表明()
A.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B.我国的人民民主有制度保障 C.我国的人民民主有法律保障
D.我国开始重视、尊重和保障人权 7.法律渊源即法律的表现形式,()是制定法的首要渊源,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要严格。A.立法法 B.宪法 C.经济法 D.行政法
8.《依法治国决定》中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新举措,其中对完善立法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提出()是提高立法质量的根本途径。A.推进制度立法 B.推进广泛立法 C.推进法官立法 D.推进科学立法
9. 政府是法治建设、法律实施的重要主体,加强法治建设,()是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的关键和重点。A.全面建设法治中国 B.全面建设法治政府 C.全面建设法治社会 D.全面建设法制政府
10.新中国建国之初颁布的第一部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1.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在立法法总则中增加了坚持立法公开原则,将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的时间由“二十日”延长到“三十日”。这一修改旨在()
①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 ②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③坚持立法先行,引领社会发展 ④规范立法活动,提高立法质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清末
主导修律运动,随着清王朝覆灭无疾而终。民国初年,领导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北洋军阀的连年混战中形同具文。()
A.康有为;黄兴
B.沈家本;孙中山
C.梁启超;宋教仁
D.谭嗣同;宋庆龄
材料新法律法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以及新修订的《邮政普遍服务》自2017年3月1日起,一批新的法律法规开始实施。
13.新法律法规的实施说明了什么
14.新法新规的出分和实施行何积极影响? 15.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经济界别的政协委员张某,提交了一份提案——《关于建立法治的市场经济的建议》,请结合材料三,帮助他完成这份提案。
参考答案
【答案】
1.C
2.C
3.D
4.A
5.A 6.C
7.B
8.D
9.B
10.A 11.D
12.B 13.(1)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
14.(1)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保障国家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2)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3)有利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4)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15.关于建立法治的市场经济的建议 案由:关于建立法治的市场经济的建议 主要存在的问题:
中国已初步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主体不断丰富、市场规则日益完善,价格、竞争、供求等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充分体现。但各种弊端也开始凸显:
1、国家层面:法律规范尚不完善;市场监管方面过多采取行政强制和行政处罚手段;对市场主体的行政干预多;市场准入和竞争方面,还存在对方保护、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现象,各类市场主体的实际法律地位不平等。
2、市场主体层面:通过民事或行政诉讼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还不强;一些市场主体唯利是图、缺乏诚信,市场主体遵守和维护法律权威的意识不强,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面临考验。建议:
1、国家层面:
(1)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2)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坚持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科学地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3)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和统一的市场监管,反对对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2、市场主体层面:
(1)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维护合法权益(2)企业要遵守社会公德,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3)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要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提案小组或提案人(签名):张某
【解析】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五大体系: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C项表述不正确,当选。2.效率是实现法律公正的基础,公正是评价法律效率的尺度。效率和公正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矛盾统一体。效率并不享有优先地位。C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3.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但并未对D项的内容进行规定,它只是给国家和人民的行为方式等提供了原则性的指导和规范。D项为本题的正确答案。
4.成文宪法是指具有统一法典形式的宪法,有时也叫文书宪法或制定宪法。不成文宪法则是不具有统一法典的形式,而且散见于多种法律文书、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的宪法。我国的宪法属于成文宪法。答案为A。
5.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6.材料中每句话都与法律有关,“宪法”,《居民身份证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极大地体现了法律保障社会民主的观点,故选C。
7.本题考了宪法和其他法律地位的区别,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理国家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领土的全境及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综合作用的产物。它集中反映了一国之内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了革命胜利的成果,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题干描述的是宪法的地位。故选B。
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提高立法质量,必须坚持科学立法。
9.建设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的关键和重点,A,C,选项表述错误。从题干中也可推断是法治政府。
10.1950年5月1日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11.选项 ①表述有误,人大在立法中不处于主导地位,在立法法总则中增加了坚持立法公开原则,将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的时间由“二十日”延长到“三十日”则体现了科学民主立法,以及提高立法质量,选项③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12.沈家本是著名的法学家,具有丰富的官场历练与谋略,在清末激烈的思想与权力交锋中,终于使得一系列与世界接轨的法律条文,得以问世。《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定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由孙中山领导制定。故选B。
13.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政策,结合材料可得:(1)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努力建设 5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14.本题考查依法治国的作用及现实意义:
(1)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保障国家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2)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3)有利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4)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中国法治化进程的阻碍及对策 篇5
中国能够走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中, 主要是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首先, 1949年10月1日到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 在这个过程中制定了一些法律和法令, 为了加强国家的政权, 社会的秩序。在1954年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包括后来的法律条款, 都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 公民的权利与自由和经济制度。制定了国家法制的基本原则, 奠定了中国的法治建设。其次, 在八大召开后到“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实现, 中国开始迈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八大的提出, 让社会主义中国展现了一片好景象。当然在此期间, 由于反右运动的扩张, 让新中国的法制建设走下坡路, 法治观念不被肯定。后来,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 民主和法制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十年之间, 人民代表大会不能召开, 需要停止, 整个国家陷入了动乱状态。然而,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下发生了转变, 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后, 多数人都认识到了, 一个国家需要稳定, 安居乐业, 必须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抓起。达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根据这一时期相关法律的颁布, 使我国法治建设进入了新时期。
从1993年以后, 中国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为法治建设打下了坚定的经济基础, 1994年国家领导听了一系列关于依法治国于实践问题的专家讲座。1996年2月8日下午, 第三次法治讲座在南海召开, 这次讲座的意义极其远大。在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 讲“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方略写入了法修正案。在党的十六大召开后, 更加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法治更加的完整, 也全面落实了依法治国的战略。从这些历史进程发现, 走过的是一条人治到法治的路。
2 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启程
法治作为一种文明制度的范畴, 需要和一个国家的国情结合在一起的, 自从和改革开放几十年一来, 在做好法治的过程中, 始终不能忘记要追求符合国家的法治文明。后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指出:“民主、靠法制, 并向人民保证,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是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 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于法律之上的特权。”经过鸦片战争不断侵略, 西方国家的文化也在间接的抨击着中国传统、落后的文化, 同时, 也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以各种手段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些不平等的条约, 让中国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带来了沉痛的打击和耻辱。只因为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性, 是因为, 两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有、体系有差异, 对此才会产生这样的纠葛, 巨大地影响着中西方的同上合作, 只是单单一种形式维持着。这是观念差异带来的后果, 导致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中西方的生活观念、法律道德观念也不同, 引发着各种事件的发生。当然, 从不同的方向来看, 有利有弊, 两次的鸦片战争让中国发生的扭转。因此, 我们对西方的法制文化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和了解, 为中国的法制建设打下了基础条件, 不仅仅要靠文化, 还需要经济、政治的配合。当然。也需要清醒的认识到在长期的法制之下, 我国开始了法制的调整。在1979年3月到6月底, 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像全国人大提出了刑法、刑事诉讼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第七部法律草案, 标志着我国立法工作中断了二十多年后重新恢复并取得重大突破。再加上十一届三中全会, 整个国家的法制建设步入了正式的轨道。
3 对三十年的实践认知
(1) 强化党的领导。回顾历史, 改革开放一来我国的法治文明的建设之路, 获得了一些对实践的认知, 这不仅是对走过道路的认知, 同时, 也是未来发展需要走的路。首先, 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建设, 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使命, 是想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基本保障。因此,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只要将这三者结合在一起就充分体现了我国的法治文明建设。
(2) 坚持依法治国。回首历史, 经历了人治到法治, 走过了太多的路, 从封建社会到新中国成立, 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到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 从“制”到“治”, 走到了今天, 这是艰难的一步。然而, 法治建设不仅要有法可依, 而且还需要符合当下的时代精神, 建立在民主之上, 要清楚知道法治需要保障人人平等。通过一系列的法治改变了中国以前的旧面貌, 同时, 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 它也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3) 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众所周知,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已经是国家的方略和社会的共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水平就不断的呈现上升趋势, 也取得了显耀的成就。但是如何保持这种趋势, 需要我们考虑。根据经验, 我们需要坚持党的领导,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革开放, 所以法治是不能遗漏的。根据1997年9月12日, 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提出:“依法治国, 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标志, 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不管什么, 这都是来自人民的心声, 一切都是为了人民, 法治不仅是党的选择, 也是人民的选择, 更是人民的需要。
4 结论
法治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 也会促使人的发展, 党在十五大提出, 需要将依法治国作为基本的治国方略。然而, 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以人为本, 在法治的基础之上保障人的自由和谐发展。因此, 需要坚持“以人为本”, 利用健全的法律制度为人民提供自由发展的保障。更加全面的了解中国的法治, 不仅需要知道中国法治给我们带来的优势, 还需要了解中国法治给我们带来的弊端和局限性。中国也应该建立在实践的过程中, 更深的方面将法治建设目标成为自己国家的状态体现的文明, 不断的完善, 而实践才是能够不断推动法治中国建设的根本。最后, 还需要把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变成建设制度文明的目标, 这样才能推动中国法制化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李虎.西方法治的政治基础及其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J].赤峰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4) .
[2]郑言.正确看待新中国60年的法制建设[J].探索, 2010 (1) .
中国法治化进程的阻碍及对策 篇6
一、阻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
(一) 缺乏具体的制度与政策
近年来由于跨境电商的飞速发展, 我国虽然从宏观上出台很多政策和规范, 但在很多细节方面没有具体的规范、内容以及制度。跨境电商同以往的贸易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差别, 比如支付方式、物流运输等。并且跨境电商和以往的交易所涉及的相关部门、政策、法规等方面都是较为独立的, 缺乏一定的关联性, 没有十分完善的体系和制度。同时, 虽然我国针对于跨境电商提出并出台了一系列的股利扶持政策, 但在落实和执行的过程中, 缺乏相应的执行力度, 使出台的很多相关政策和规范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成为了一纸空谈, 也是制约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 缺乏完善的跨境运输体系
货物的运输是跨境电商交易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前我国现有的物流制度和体系还不够完善, 存在着很多的缺点, 如相关运输设施的缺乏、运输成本过高等。另外, 我国物流运输行业所涉及的货物运输基本都是在国内进行运输, 很少有企业或公司发展跨境的货物运输业务。而且能够进行货物跨境运输的企业, 都缺乏相应的信息化制度和设施, 整合物流信息能力也偏低。所以, 针对跨境电商货运的特点, 应该发展能够满足跨境货物运输要求的企业。目前, 我国在对跨境物流运输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着明显的优缺点, 采取能够满足运输要求的方法和措施, 一般所需要的成本都较高, 采取成本较低的方法和措施, 其运输的速度却相对较慢。因此, 我国跨境电商行业的工作人员都十分关心如何在满足跨境货运的基本要求下, 能够进一步降低所需的成本。
(三) 缺乏稳定的交易支付方式
现阶段, 我国跨境电商在交易过程中所采取的支付方式多为网上支付, 这种支付方式极容易发生拒付或是欺诈等情况。所以, 跨境电商在开展业务时, 应尽量选择安全性和稳定性都较高的支付方式, 降低企业的交易风险。国际支付方式虽然是一项安全性和稳定性都较高的支付方式, 但在电子支付方面, 其还处于初级发展的的阶段, 其网络支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另外, 每个国家的消费方式都不尽相同, 面对跨境交易过程中所存在一些货币兑换的问题, 使我国应加强建设国际支付系统, 提高我国支付系统在国际社会当中的影响力, 增加其在国际支付中的竞争力。
(四) 缺乏解决跨境电商争端的机制
跨境电商的交易是身处两个国家的人进行交易, 其在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差异, 并且其所知道的信息和实际的信息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阻碍了我国跨境电商的良好发展。在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很多企业中, 存在着一部分企业缺乏诚信, 经常会出现侵犯消费者权益等行为, 严重影响了我国电商企业在国外消费中心中地位和印象。因此, 应建立完善的系统, 严格监管涉及交易的主体, 确认在跨境电商交易过程中双方的身份。由于跨境电商的诚信问题, 还会引发一系列的争端, 如何解决这些争端, 将会是相关人们需要深入考虑重要因素。
(五) 缺乏经验丰富的跨境电商人才
目前, 在跨境电商领域中缺乏很多的相关领域人才, 人才的缺乏是阻碍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另一重要的因素。跨境电商的开展需要具备综合专业素质的的应用型人才, 其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跨境电商知识, 还要对跨境电商所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 能够实时的对国外消费者进行相关的指导和交流。并且, 这些人才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和网络应用的能力, 能够更加方便其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根据电商对于人才的要求, 能够满足电商要求人才的数量本身就很少, 具备跨境电商业务基本素质的人才更是存在着巨大的缺口。
二、促进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对策
(一) 加强我国跨境电商政策和制度的建设
根据我国目前所出台的相关宏观政策, 相关政府和部门应该引导相关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通过跨境电商业务增加我国企业的利润, 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 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当中的地位。除了上述政策外, 我国还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明确我国跨境电商业务开展的范围, 创建相关的海关检测机制, 鼓励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等。使我国政策和制度从宏观调控转向针对跨境电商的每项环节都做到管控, 从而促使我国跨境电商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二) 完善我国跨境电商的运输体系
为了能够增加我国电商在货运方面的效率, 应制定完善的跨境运输体系和标准。物流运输企业应做好相关的运输规划, 整合好相关资源, 使我国货物运输企业的规模、资质以及竞争力都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并且为我国跨境电商的运输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时还应鼓励物流运输企业在海外建立多个物流仓储系统, 促进我国物流运输企业更多的开展海外业务, 逐渐建立全新的国际物流运输体系, 使我国物流运输企业开始同国际物流运输进行接轨。
(三) 提高我国跨境电商的支付手段
应加快我国相关企业在跨境电商支付方面的建设, 提高相关企业在支付方面的服务, 从而增加其支付的效率以及在支付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我国相关政府和部门在管理跨境电商交易时, 应放松其管理政策, 扩大其管理的范围, 并且在对于满足基本条件的企业和机构, 我国政府还可以为其在国外开设相应的账户。从而完善我国跨境电商的支付体系, 优化其在支付过程中所采用的支付手段, 进而保障我国跨境电商在交易时的财产安全。
(四) 建立健全的争端解决机制
当面对在跨境电商交易过程中所存在的诚信缺失等问题, 人们可以利用第三解决该问题。我国相关的部门应加强管理跨境电商企业, 严格审核其所具备的相关资质, 同时还应核实消费者的信用情况, 从而降低由于个人问题产生争端几率的发生。在跨境电商交易的过程中, 跨境电商企业也应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使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建立良好的形象。
(五) 培养满足跨境电商需求的人才
跨境电商行业所设计的范围和领域是很多的, 相关的研究部门应为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提供知识和理论上的支持。同时, 跨境电商企业还应该与各高校进行合作, 开设相关专业, 培养学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企业则需要为这些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 增加其实践经验, 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 为跨境电商企业输送符合工作要求的人才。
三、总结
总之, 跨境电商的发展是促进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也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获得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根据相关专家的推测, 我国跨境电商在2016年的销售额将会突破6万亿元, 其具有很大的市场和潜力。因此, 在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过程中, 针对所存在问题, 应采取积极的解决对策, 从而进一步促进其未来的发展, 增加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当中的竞争力。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展了跨境电商业务, 使跨境电商业务成为了新时代下新的企业经营销售模式, 也是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虽然跨境电商业务的开展有利于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但在其开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阻碍了我国电商业务的发展。文章就阻碍我国跨境电商业务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 并提出一系列的相关对策, 希望为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阻碍,因素,对策
参考文献
[1]孟祥铭, 汤倩慧.中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02) .
[2]黄福建, 燕前.阻碍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与对策[J].商业研究, 2003 (11) .
[3]刘幸赟.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跨境”影响因素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 (02) .
[4]张晓明, 刘畅.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研究[J].商, 2015 (09) .
[5]成功.电子商务在我国跨境贸易发展中的现状和对策分析[J].经贸实践, 2015 (08) .
[6]顿楠.中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5 (23) .
中国法治化进程的阻碍及对策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是在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总结提炼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的概括。它能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 用数学的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数学思想以一定数学知识为基础, 带有理论性思维性的特征, 寓于数学知识之中。学会运用数学思想对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提高数学能力有重要作用。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阻碍因素
小学生自身的心智发展并不成熟, 对一门学科, 难以从表面窥探到学问的实质。虽然这符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 但这种特点不利于学生从纷繁的数学习题中发展数学思想。小学生对生活的体会也不够深刻, 对生活中很多数学现象往往视而不见。而且小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较差, 学习能力薄弱, 对课本中提到或老师讲过的数学原理难以迁移到实际生活的运用中, 这有悖于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从教育管理者的角度来说, 目前对数学思想渗透小学数学教学的调研不够, 考核没有力度, 对这项教学改革没有完全督促落实。从认识上, 大部分教育部门更加注重升学率、更加注重学生分数, 对学生能力等隐形指标, 缺乏考核手段。在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认可上, 也更注重教师所教班级的分数如何, 教师教案设计如何, 缺少对教师渗透数学思想的能力培训, 缺少对教师这方面约束。
片面强调试卷分数会导致教师的教学重点放在书本上, 强调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的背诵, 强调解决数学难题、偏题甚至教师出一些怪题来难为学生, 这种做法, 往往被教师认为是一种强化学习, 教育不能让学生理解数学的真正精神。总之, 在应试教育的思维影响下, 小学数学一定程度上羁绊了学生对数学思想的体会, 泯灭学生了对数学的兴趣, 只是单纯地为做题而做题的机械学习方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完善对策
首先要明白小学生的心智发展是一个客观因素, 教育者只能尊重这一学情并加以因势利导, 才能真正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因此需要从管理和教学两方面来完善相关对策:对教育管理部门来说, 要提高对数学思想渗透教学的认识, 对教师加强相关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 还要督促学校建立数学思想渗透教学的考核, 增加数学思想渗透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在考核中得分所占比例, 努力使数学思想成为数学教学的考核重点和教学重点。对于数学教师来说, 首先要明确在小学阶段, 教材涉及主要的数学思想有哪些, 比如分类思想、转化思想、属性结合、归纳集合思想、方程思想等。明确这些数学思想, 还要完善具体的教学策略。
本文以苏教版教材为例, 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 在学习新内容时, 要渗透数学思想。在设计教案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增加数学思想的启发, 将数学思想与新的数学知识结合起来, 避免只讲知识表面不讲数学原理, 只讲习题不讲思想。讲授新内容时, 不能直接将相关概念和定理告诉学生, 而是通过一定的办法引导和启发学生逐步探索、猜测, 慢慢接近真理, 掌握知识形成过程中相关思想, 锻炼学生数学思维。在学习苏教版课本梯形面积时, 由于梯形不规则, 先让学生思考, 之后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分开、组合等方式, 启发学生两个梯形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样梯形的面积就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二分之一, 即S= (上底+下底) ×高÷2;然后再引导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梯形面积, 例如将梯形分成两个高相等的三角形, 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底乘以高除以二, 两个三角形面积之和即是梯形面积, 从而得出梯形公式。这样学生可以发挥数学思维能力去推理, 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 记忆也更深刻。
第二, 在解题中渗透数学思想。数学离不开解题, 但解题方法不止一种, 多一种方法就可能多一种数学思想。如苏教版的练习册中有这样一道题:1998×3.14+199.8×31.4+19.98×314。先让学生观察数字的关联性, 学生会很容易看出数值1998小数点往左移动, 3.14的小数点在往右移动, 两个数值相乘, 根据小数点移动的知识, 学生就能推断出三个乘积是相等的, 无论它们怎么变动, 小数点后面一共是两位, 只要算出1998×3.14再乘以3就可以了。这个解题思路实际上渗透了划归的数学思想。教师要在解题前就开始向学生渗透, 解体后还要进行深化点睛, 长此以往, 学生就掌握了这种方法。
第三, 要经常讲、反复讲。数学思想渗透是需要潜移默化的, 教师要坚持这一过程, 在讲课时不断举一反三, 帮助学生深刻领会。
第四, 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思想, 鼓励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思想运用到生活中, 将生活中的问题带到课堂上。
三结束语
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的灵魂所在, 没有了灵魂, 学了再多的知识也只能像空中楼阁, 难以自成一体。作为教师和管理者, 有责任为小学生从课本和大量习题中挖掘数学思想, 从生活中启发学生的数学思想, 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文燕.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J].学生之友 (小学版) , 2013 (1)
[2]陈祥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 2010 (7)
【中国法治化进程的阻碍及对策】推荐阅读:
改变中国法治进程的孙志刚案件07-30
法治中国的文化自觉05-13
走向大国的中国法治06-17
中国反腐败法治化研究10-29
法治与中国梦的关系05-29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治08-30
中国法治文化09-13
坚守法治信仰,共筑法治中国梦07-05
对中国当前法治现状及其前景的看法07-10
中国古代法治故事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