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大国的中国法治

2024-06-17

走向大国的中国法治(共6篇)

走向大国的中国法治 篇1

2012年末中国生猪存栏47492万头, 出栏69628万头, 猪肉产量5335万吨, 同比分别增长1.6%、5.2%、5.6%。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64%, 生猪养殖业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7%。中国生猪饲养量和猪肉消费量约占全世界总量的50%。中国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养猪生产和猪肉消费的第一大国。

未来10年, 随着人口复合增长率与城镇化率的双重增长, 养猪业将进入黄金10年, 猪肉需求的复合增长率预计在2%~3%。猪粮安天下, 必须从行业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养猪业在国民经济与生活中的作用, 保障养猪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既要做大, 更要做强。

1 中国养猪业大而不强的现象与分析

1.1 种源的误区-受制于国外种猪

根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 近十年来, 中国母猪年提供的出栏商品猪头数是降低的, 从2005年16头降到2012年的14头。武汉天种畜牧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初对全国的1000多个猪场和养殖户进行了深入调查, 得出结论是:近十年来“猪不好养”。主要表现在适应性差、受胎率低、死亡率高三个方面。而主要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近十年来大规模的盲目引进国外种猪, 而没有本土化选育;二是近十年来在选育方向上, 片面地追求增重速度和瘦肉率而忽略了种猪的适应性、抗病性、肉质及繁殖性能的选育。

育种是养猪业的制高点, 也是中国养猪业的薄弱环节。中国的种猪基本以外来种猪为主。2000年~2007年, 年平均进口量约2100多头, 2008年达到11613头, 2012年种猪进口18145头。主要原因是中国养猪企业“重”引种、“轻”选育, 导致进入“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的怪圈。国内部分养猪企业重视短期利益, 争先到国外引种, 常以“美系”、“从国外进口头原种猪”、“与国外同步育种”为宣传口号, 有严重“炒种”现象, 缺乏培育中国种猪的社会责任与战略眼光。

“一方水土养一方猪”, 在种猪选育上的全盘西化是错误的, 培育国外种猪对中国气候的适应性、抗逆与抗病性, 并最终形成有自身特色的种猪群体。即适应中国气候、土壤环境的优良种猪的自主选育, 才是育种的方向。

中国的养殖历史告诉我们, 闭关自守、夜郎自大是错误的。为了更新和增加血统, 扩大遗传基础, 适时、适量、适当、有针对性地引进良种猪或冻精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忽略了对引进国外种猪在逆境中风土驯化, 忽略了引种后的自主选育, 中国的生猪养殖只能沦为养猪强国打工者的角色。

近十年来, 国内外很多机构投资在中国建猪场, 大量引进国外的种猪、设备、技术、管理与人才, 但他们的生产成绩大多数不如国内的传统猪场, 主要原因是:国外的气候、土壤和微生物环境不可能引进, 这些新引进的种猪短期内很难适应中国的环境。同样道理, 中国优良种猪引到美国、西欧、也很可能养不好, 中国的种猪在短时间内也很难适应国外的气候、土壤环境。

1.2 行业水平及标准化程度不高

中国养猪业整体研发水平低, 与国内外高端机构的合作不够, 科技成果不明显, 产、学、研的结合深度与广度不强, 技术与资金的投入不足等导致存活率、窝产仔数等关键指标落后;同时, 中国仍以散养方式为主, 中国50头以下的非规模化养殖户占养殖户总数的95%, 多数养殖户属于粗犷式生产经营, 技术水平与精细化管理严重滞后。大量养殖户无法预计市场的变化, 只能根据经验并容易形成追涨杀跌的一致预期, 造成生猪生产2~3年周期性波动;产业化程度低, 决定了猪病频繁高发, 传播快, 很多散户不愿意投钱防疫;母猪存栏数与栏舍数不配比, 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的结合度或配套不够, 关联猪场分布过远, 造成生产结构不合理, 增加了疾病、应激、死亡风险。

1.3 生猪屠宰加工业问题比较多

中国养猪业的区域性特点使得屠宰加工业也呈现高度分散格局。行业集中度低, 技术水平与生产工艺设备水平不高, 深加工肉制品少, 肉制品结构不合理, 肉制品占整体产量比率低, 转换率与档次也较低, 落后产能比重过大, 产能总量过剩, 行业布局与结构不合理, 产品同质化严重, 品牌建设薄弱, 冷链物流比例较低, 肉品质量与卫生状况不佳, 屠宰执法不力等。

中国猪肉加工4强双汇、大众食品、雨润和得利斯的加工能力占规模以上企业总加工能力不足10%, 而美国猪肉4强加工能力占全国的50%以上, 荷兰猪肉3强加工能力占全国74%, 丹麦最大企业占全国80%。

1.4 产业链全通或一体化严重不足

生猪产业是一个包括饲料、种猪、商品猪、屠宰、加工、分销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中国的生猪产业各环节独立分开, 小规模养猪户不在乎全产业链经济效益, 导致生猪产业链一体化严重不足, 抗风险与盈利能力降低。另外, 中国真正拥有猪源的养殖企业难以掌控屠宰、加工与分销渠道, 导致自有品牌猪肉的覆盖率较低。即使在经济发达的广州, 自有品牌猪肉也不超过15%。

1.5 生猪经济环境及行业组织有待进一步加强

期货工具可以防范风险, 保证企业的基本赢利。期货是一个可靠的后盾, 但这个后盾至今未形成。养猪业管理体制的现状是行业组织发展松散、滞后、缺位, 在组织、沟通、协调、信息发布、行规制定、咨询服务及网络体系构建等诸多方面不足。

1.6 国外资本对养猪业带来潜在风险

外资银行通过错综复杂的资本运作逐渐进入养猪产业链。一旦这些以股权方式进入的国际金融资本, 在中国养猪业发展的非常时期套现退出, 中国生猪产业将面临重大危机。外资控制前段的大宗原料, 又控制末端的屠宰与加工, 对于处于中端的养殖企业而言, 将逐渐失去掌控与话语权。

1.7 环境污染与资源占用的问题严重

生猪业发展与城市化、工业化与城乡居民生活之间存在土地、水与粮食资源之争。中国拥有4800万的母猪存栏, 每年约6.9亿的生猪出栏, 每头母猪每年约生产14头生猪, 相比国外先进水平的25头, 差距很大, 带来了惊人的社会经济效益的浪费。另外, 开展大规模的养殖也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 控制难度大, 治理成本高, 资金投入量大。

1.8 政府服务与监督职能需要进一步加强

中国执业兽医只有4万多人, 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少, 文化素质不高, 技术服务手段与设施不完备, 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 推广技术投入少, 行业风险预警不足、食品安全事件多, 多头管理等问题存在, 制约了新产品、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与运用。

储备肉的数量较少, 效果不显著, 收储能力仅占总产能的2%, 这与储存能力占1/3的粮食储备来说是杯水车薪。

补贴政策出台的时点与效果受到市场数据的有效性、准确性与及时性限制, 反而可能加剧周期性波动。

1.9 饲料资源匮乏及价格上涨带来的发展压力

饲料占养猪成本的60%~70%。2010年中国进口大豆5400万吨, 玉米150万吨, 豆粕、鱼粉等主要蛋白饲料进口依赖度超过70%, 饲料用玉米从2010年开始变成净进口, 已经从供求平衡转向供求偏紧, 且价格持续上涨。到2020年和2030年, 中国饲料量占粮食比重分别达到45%与50%, 饲料问题将成为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如果不扩大国内大宗原料的种植, 控制价格上涨, 养猪业将面临着“无料养”的局面。

1.1 0 不成熟的市场环境或消费习惯

欧美冷鲜肉占肉类总量的比重在90%左右, 中国占比10%左右。欧美肉制品占比50%, 中国的肉制品占比15%左右。原因是:一方面, 老百姓习惯了热鲜肉的消费, 对冷鲜肉的健康与安全的保障认识不足;另一方面, 现有的屠宰与加工企业, 还没有完全学会在营销上下功夫, 老百姓无从全面知道冷鲜肉与肉制品的安全性与健康保障。

1.1 1 动物福利基本没有重视

动物福利的观念在中国普遍缺失, 多数养殖户认为增加动物福利就增加了生产成本, 殊不知, 充足的阳光、可以接触土壤、青饲料、运动场等对于降低饲养成本, 增加猪的抵抗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1 2 进口猪肉的冲击使国内养殖业变得脆弱

近年来, 以美国、加拿大为主的洋猪肉, 或通过越南的走私猪肉大举进入中国, 其中美国猪肉的进口量及进口额涨幅均超过700%, 这些进口猪肉的到岸价只有国产猪肉的一半。在洋猪肉巨大性价比优势的压力下, 中国养猪业感受到了阵阵寒意。长此以往, 养猪业将如同大豆一样失去定价与话语权。

2 走向强国的战略思考

2.1 充分利用我国地方种猪资源, 建设全国良繁体系, 形成自主的品牌

中国地方种猪的遗传资源有70多个, 可以说是资源强国。我国地方猪的肉质、繁殖性能、耐粗饲料等方面都要比外种猪好。近年来, 外来品种繁殖性的提高、肉质的改善与中国地方品种的导入是有关系的。中国地方猪种抗病力要明显优于国外品种。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猪的抗病性机理时做过如下试验, 用蓝耳病毒来攻毒国外猪, 发热4~5天不退。地方猪种, 如湖北通城猪, 发热2~3天, 到第4天体温就退了, 说明其对蓝耳病有一定的抗病力。进一步用分子遗传学的方法来研究体温下降的原因, 发现在中国地方猪种生理指标中, 某些免疫指标要高于国外猪种, 这就从生理上得到一些解释, 而且有不少养猪户也有这样的反映, 国外猪容易生病, 地方猪不易生病。

在育种方面, 需要改变原种猪被国外控制的局面, 在落实《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基础上, 加强对从国外引进种猪的本地化主动选育, 培育国外种猪对中国气候的适应性与抗病性。并最终形成中国自己品牌的优良种猪。

2.2 加强行业协会功能, 大力培育各种形式的养猪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国外的经验表明:养殖业的组织化程度越高, 养殖业主的收入就越高, 他们的利益就越能够得到保护。中国必须大力支持与发展养猪行业协会或合作社, 并强化以下职能:一是代表本行业全体企业的共同利益而不受其他国内外利益的干扰;二是制定并执行行规、行约和各类标准;三是协调本行业企业之间的经营行为;四是对本行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竞争手段、经营作风进行严格监督;五是维护行业信誉, 鼓励公平竞争, 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六是收集行业真实与详细的信息, 并及时对外发布, 起到引导与预警作用;七是研究本行业面临的问题, 提出建议、出版刊物, 供企业和政府参考;八是将分散养殖户由自然人变成本组织的法人成员, 增加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话语权与利益博弈权, 增强自我发展与抗风险的能力等。

通过行业协会和农村合作组织, 把养殖企业组织起来与龙头企业对接, 化解养猪风险, 加速养猪产业化建设, 通过资产与资金整合, 把产业链做强做大, 平抑市场价格, 减少生猪价格与波动, 加强产业链中股份改造, 做到合理分配。养猪发达国家经验表明, 有计划地组织养猪生产, 避免出现市场波动, 一靠政府, 二靠协会。政府通过协会放补贴, 协会本身建立风险基金, 以丰补欠。在养猪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企业采用“股田制”, 实现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风险共担, 利益共享。

2.3 发展种养结合的循环畜牧业经济

提升环保意识, 在猪场设计与建造时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的要求, 按照“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思路, 实行区域内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 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料等资源, 大力发展“猪-沼-菜 (渔、果、林、茶等) ”循环经济模式。加大废弃物资转化与利用力度, 积极发展有机肥与沼气发电等新型产业。

2.4 完善畜产品质量标准与质量追踪机制与体系

加快标准的修订、完善与补充, 力争与国际先进的标准体系相接轨。建立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信息系统, 加快建设全程畜产品可跟踪机制。

2.5 加速产业链一体化与大型企业的培养

推进品牌战略, 大力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 构建以产业链的龙头企业为主导的“饲料、种猪、商品猪、屠宰、加工、分销”一条龙的“品牌专卖”模式, 培育大型的全产业链龙头企业集团。随着散户在这几年的快速退出, 产业大调整的机会已经来临。龙头企业即将或已经成为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的引领者。目前, 龙头企业在市场中所占份额都不高, 这也意味着尚有巨大的扩张或整合空间。

养猪产业链越健全, 抗风险与盈利能力越强。中国很有实力的集团公司, 如广东温氏公司以养猪养鸡业为主, 正在发展饲料业、动保业、屠宰业、深加工业;海南罗牛山、天津宝迪公司以养猪业为主, 正在发展饲料业、屠宰业、深加工业。这是未来中国养猪业的发展与必由之路。

2.6 自动化与标准化的建设

自动化促进标准化, 促进畜牧设备自动化产业的壮大。养猪生产方式、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等方面都是制约养猪强国发展的根本因素, 中国养猪业既要走适度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之路, 更要实现生产的自动化与标准化, 以及管理的信息化。

2.7 做好养殖总量的控制, 优化资源配置

根据国情, 需要确定中国生猪总的承载量, 与总的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相匹配, 建成相关的信息发布平台与风险预警体系。划分产、销分开的自然养猪优势产区, 养猪业重点放在粮食主产区, 提高粮食转化率, 降低养殖成本。大力扶持养猪百强县与粮食百强县发展生猪养殖业, 在每个百强县中建一个标准化猪人工授精站指导生猪品种改良。

2.8 提升动物福利

保证生猪基本的福利有助于改善生猪的健康状况。以猪为本, 改善生猪的健康状况直接与生产性能相匹配, 在健康舒适环境下的猪一定会给经营者带来更高收入。

2.9 建立长期稳定的生猪发展支持政策

对于规模化、自动化与标准化养殖场, 将重心放在本土繁育与人工选育的种猪场, 以及推动产业链一体化与食品安全的龙头企业给予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 引导养猪业健康发展。从产业链的角度, 国家的补贴或优惠政策应当向屠宰、加工与销售等流通环节延伸。加大收储力度, 避免从国外进口猪肉, 加大对走私猪肉的打击力度。加大对冷鲜肉及肉制品的安全、营养与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2.1 0 解决规模化养殖户的资金和土地难题

加大贷款额度, 给予贷款优惠。在土地的使用与审批上, 给予更多便利的条件。国家或行业协会牵头成立产业发展基金, 在低谷期时, 给予资金支持, 防止养殖户因亏损而退出并造成产业的恶性循环。

2.1 1 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加大养猪业预警体系建设

中国应该根据粮食产量、消费水平、排污能力计划生产, 对市场行情波动进行调控。收集行业数据, 市场信息并进行分析, 提出重大疫病、行情波动等风险与警示, 建成养猪业全方位的信息化公开发布的预警体系。

2.1 2 加强对技术与管理的支持力度

加大相关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培训、培养与输出。走出一条从单纯卖猪到卖服务、卖技术、卖管理、卖品牌的全方位营销道路。

2.1 3 加快生猪期货的建成

尽快建立和完善生猪期货市场, 降低养猪行业的风险。

2.1 4 组织与实施合作双赢与大品牌战略

中国养猪企业普遍规模较小, 对品牌的重视及推广力度不大, 产业链的延伸不够。决定了产业链条上的企业在做大做强方面需要加强合作, 改变各自为阵、独立发展、安于现状、夜郎自大的现状, 相关企业需要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利用“1+1>2”的聚合效应, 抱团发展, 共同参与市场议价, 争取到更多的话语权, 达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润共享、合作双赢的目的。在此过程中, 可以合资、合作建立自己的品牌及公司、根据市场的需求统一生产、技术、饲养、动物福利等标准, 符合肉制品的国际标准, 打入国际市场。实施大品牌战略, 将著名品牌打造成为大家共同享有的养猪业强势品牌, 聚焦精力与资金对这个品牌进行定位与宣导, 达到市场快速认知及推广的目的。避免多品牌推进, 市场认知难、认知慢的情况出现。

走向大国的中国法治 篇2

作者: 蔡骐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来源:中华传媒网

关键词: 《大国崛起》 《走向和谐》 语境 叙事模式 话语策略┊阅读:154次┊ [摘要]:

立足于传播学与社会学的视野,本文总结了从《大国崛起》到《走向和谐》发生的三个转变:其一,《大国崛起》是应中国已在全球化进程中崭露头角这一国际语境而生,而《走向和谐》却是中国需要进一步“走向和谐”这一国内语境的产物;其二,《大国崛起》运用的是风水轮转的“循环模式”,而《走向和谐》运用的是另一种不同风格的“进化模式”;其三,《大国崛起》为我们建构了创新、诚信和学习的话语,而《走向和谐》建构的则是冲突与和谐的话语。

如果把过去的2007年比作一条时间之河,那么,河的两岸分别有两部在央视播出且社会反响强烈、观众印象深刻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左岸是在2006年冬天引起强烈反响的《大国崛起》,而右岸是伴随着2008年春天的脚步而来的《走向和谐》。从左岸到右岸,一岸是一幅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为背景的恢宏画卷,另一岸则是一首解读中国和谐社会理论的长篇史诗;一岸是九个大国轮番上阵,另一岸则是中国独自演绎。在《大国崛起》仍留有余温,而《走向和谐》正炙手可热的今天,人们对“两岸”的风景众说纷纭,它们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它们所建构的话语又蕴含了什么样的深层意义?本文将运用传播学与社会学的视野对其进行全新的解读。

一、从“国际”到“国内”的语境置换

《大国崛起》和《走向和谐》都是电视纪录片,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实际上,它们为我们分别讲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一个展示的是九个世界性大国的兴衰交替过程,一个描述的是中国走向和谐的漫漫长路。故事的叙述当然会涉及到种种要素,而首当其冲的无疑是故事所产生的背景或社会环境,通常我们称之为语境。

放眼全球,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让我们目不暇接的是美国的领先,日本的追赶,俄罗斯的复兴,还有德国和法国的努力„„这些国家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都曾经或正拥有着实力与强权。《大国崛起》为我们打造的就是这么一个纷繁而庞大的舞台,舞台上熠熠闪耀的九位“明星”都被冠以了“大国”的头衔,而中国今后又能否在这个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当然,我们希望在做一个“观者”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技能”,而后舞一首倾国倾城之曲。事实上,今天中国也正凭借其强大的实力一步步奋发向前,一步步走向复兴,在这一过程中少不了要发掘自身的优势,也少不了要向他国学习。于是,《大国崛起》在这种迫切的需求中诞生。它为我们呈现九个大国的兴衰过程,讲述它们成功的经验或衰落的教训,其目的很明显,借鉴他国的崛起之路,继而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创造条件。当前,中国已经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崭露头角,在“大国崛起”的途中也越走越稳健。显然,《大国崛起》的出台是应这一国际语境而生,从而也为“中国崛起”建构了合理性与合法性。观看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国家在历史潮流中的相继崛起,那么,下一个崛起的国家将是谁?毋庸置疑,答案就是中国。

《大国崛起》给了我们答案,同时也给了我们思考,中国离崛起的距离还有多远?崛起后的出路又是什么?而《走向和谐》恰好为我们解答了这些问题。“走向”代表着我们正在崛起的路上,而“和谐”就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中国自古以来拥有广袤的土地、众多的人口和悠久的历史,但是否这样我们就可以衣食无忧?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大国崛起》既让我们看到了他国的成功,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国的衰落。历史上还很少见持续领先的国家,崛起之后的那些国家或因内部的争斗,或因外部的战争,经常不无遗憾地走向了衰落。因此,中国在这种潮起潮落的过程中看到的不仅是希望和曙光,同时,更应该看到危机与挑战。《走向和谐》就让我们开始审视自身。勿庸讳言,今天的中国还不够和谐,我们面临着贫富分化、环境污染、三农、就业等一系列问题,虽然党和政府正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它们依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发展中的中国还需要进一步“走向和谐”。而纪录片《走向和谐》的出台和热播,无疑正是中国国内这一现实语境的产物,也是中国民众面对挑战所给出的一种回应。

二、从“循环”到“进化”的叙事模式

如果说“语境”回答了《大国崛起》和《走向和谐》之所以站在河两岸的原因,那么,叙事模式则会告诉我们,这两岸的风景究竟是如何展示于人的。在这之前,先让我们暂时回到历史上的三国时期。“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演义》开篇就用这样一句极为精辟的话概述了我国的历史,确实,历史上的国家大多无法逃脱萌芽、成长、成熟、辉煌,继而又走向衰落的命运。在这里,国家的命运恰如同四季轮回,周而复始,虽然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主角。我们将这种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视为一种重复循环的过程的历史观称为“历史循环说”,而与之相伴的叙事模式则可以称之为“循环模式”。

现在,我们再来看《大国崛起》,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国家先后在世界舞台上闪亮登场,交替着为我们倾尽辉煌。一国退居幕后,必有另一个大国继之崛起。虽然在各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其主角是不同的国家。比如“小国大业”的荷兰,一个面积只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半北京,人口仅有150万的小国,却曾努力将自己的势力延伸到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但历史的安排又总是那样的巧合,辉煌过后,到17世纪末期,荷兰的发展速度逐渐趋于缓慢,并最终从历史舞台的前台退了下来。再看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美国等,这些国家也从来都不是天生的大国,更非自始至终的大国,而是依靠自身的努力崛起于世界舞台之上。不过,虽然主角不同,但大国新陈代谢、应运而生的规律却是不变的,于是,“循环模式”在这部纪录片里显然成了对大国轮番崛起的一种解说。虽然它并不否认社会历史在这种大国交替的过程中向前发展,但风水轮转的循环论却成了其描绘斑斓历史图卷的底色。

虽然循环模式可以独具只眼地描绘大国全球争霸的历史,但《走向和谐》运用的显然是另外一种叙事模式。一些社会理论家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那儿寻找到灵感,提出了将社会历史的发展视为朝着某一特定方向前行的社会进化论,他们认为社会会无可避免地进化到一个更高的状态。我们把这种基调的叙事模式称为“进化模式”。《走向和谐》为我们展示的就是这样一幅日新月异、渐趋和谐美满的进化图。中国在走向和谐的过程中,途经各种艰难,历尽各种沧桑,但是我们正在完成一个从落后到强大的蜕变与进化过程。在《时代新篇》揭开序幕后,接下来的《沧桑正道》、《执政方略》、《发展新局》、《人民福祉》等都是以“和谐社会”为中心,分别从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建设、社会保障等各个角度切入进行的多层面展示,它们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从而我们可以体会到我们的国家正一步步地走向成熟,走向和谐。显然,这种叙事模式与“循环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在“循环模式”中,我们体验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历史的宿命感,而“进化模式”让我们感受到的则是一种向上的力量,一种奋斗的欲望。

三、从“崛起”到“和谐”的话语策略

在叙事模式的潜在作用下,《大国崛起》和《走向和谐》为我们展示了风格不一的景色,或者说向受众传递了截然不同的信息。而媒介在传递这些信息的同时,其目的都是或明或暗地要告诉受众一些东西。传播学中的话语策略就是用来解释媒介是如何建构话语,并传递其最终想要达成的意义与价值的。我们通常会为电视节目所提供的视觉盛宴而陶醉,事实上,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接受了某些话语,并且悄然认同了这些话语。

《大国崛起》为我们讲述九个大国相继崛起的故事,无疑,这其中有着一定的逻辑合理性。这些国家凭借什么得以崛起?这就是我们需要向他国学习的经验,也是该片为我们建构起来的具体话语。这其中,首要的就是创新的话语。比如英国,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就在于它确立了新教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被禁锢的僵化思想,建立了比较开放、自由的社会体制。在思想、体制的创新下,技术的创新也被提上了日程,工业革命的爆发及成功很快让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而美国、德国、日本等其它国家的创新因素也是其崛起的关键。其次,该片还建构了诚信的话语。当年,荷兰的一位船长带领船员宁可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不遗余力地守护他们所运送的货物,他们创造了传之后世的经商法则——诚信。也由此,荷兰人在生意场上如鱼得水,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股票交易所、现代银行,并发明了我们沿用至今的信用体系。正是凭借着诚信的力量,荷兰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显然,诚信也是中国今天经济发展中最需要确立的特质。最后,该片还建构了学习的话语。国家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必须依托于向他者的学习。比如日本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它派出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天皇也亲自到欧洲发达国家考察,从而为自身的崛起寻找合作伙伴,之后的百年维新最终让日本成为了世界经济第三强国。与之类似,俄罗斯的崛起也与积极学习外国的成功经验有关,沙皇亲自到欧洲留学,并运用先进技术帮助俄国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学习是进步及发展的基础,开放的中国今天也正在努力吸纳一切有利于中华民族腾飞的经验。

与《大国崛起》努力总结经验及教训不同,《走向和谐》用了相当多的篇幅来揭示与分析具体问题,从而让我们能够有意识地去解决它们,并最终实现“走向和谐”的目标。如果从叙事话语层面来考察,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它为我们确立的基调是冲突的话语。作为理论文献片,《走向和谐》没有陷入传统的“歌功颂德”的老套模式,而是大胆地揭示了我国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如上学难、看病难、环境治理难等,其触角更是直接指向了贫富分化、三农问题、外交问题等敏感话题。片子让我们感受到冲突无所不在,而这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既是我国的现状,又是我们走向和谐所必须跨越的障碍。在任何一个社会,冲突都不可避免,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向他者学习来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并完成国家的崛起。如果我们无法实现和谐,我们也就无法真正地崛起。和谐既是我们努力前行的目标,也是该片为我们建构起来的另一核心话语。在这层意义上,《走向和谐》与《大国崛起》讲述的虽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故事,传递的也是不一样的意义与价值,但在“崛起”与“和谐”这两个关键词上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这两部纪录片也正是通过以上的话语建构完成了对民众的政治启蒙。

综上所述,《大国崛起》和《走向和谐》都在特定的语境中诞生,在精心构建的叙事模式中成长,并因其建构的具体话语最终赢得受众的青睐。在今天这样一个娱乐化大行其道的浮躁社会,我们还能看到这样的纪录片在静静地叙述历史,讨论现实,实属幸事。同样,在今天中国纪录片市场并不那么乐观的前提下,它们还能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和好评,实属不易。如今,《大国崛起》和《走向和谐》都已在众语喧哗中落幕,但留给人们的思考却会持久而绵长。

中国如何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 篇3

【关键词】 中国对外贸易 贸易大国 贸易强国

1.中国对外贸易现状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进、出口总量突飞猛进,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978年,中国在世界贸易量的比重仅为0.78%,贸易排名为32位,在2009年中国已经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约占全世界出口额的10%,进口额则为10059.23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8%,位居世界第二。从种种统计数据来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

但需要指明的是,我国对外经贸的迅速增长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带来应有的效益,存在以下问题:

1.1制造业整体竞争实力不强。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但2010年9月份“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各国和地区竞争力排名中,中国排第27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仅为美国的27.5%,在国际专利申请公布量全球百强中,我国企业仅3家。2009年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出口企业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有34.3%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我国出口贸易直接损失574.32亿美元。

1.2出口产品层次偏低,不少产品仍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环节,附加值不高。2011年4月,海关总署发布了“2010年中国外贸200强”,其中外资企业占152家。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额约为29000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占48.55%。这清晰地显示了我国作为全球生产基地的地位,表明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路径,也突显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劣势地位。

1.3缺乏自有品牌和营销网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产品还比较少。我国在参与全球化的工程中,利用比较优势,却忽视推动技术的进步,落入了所谓的“比较优势陷阱”。打着外国品牌的“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世界各地,而属于本国自有的品牌和核心技术寥寥无几。由国际权威机构《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的2010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个世界著名品牌中中国只有4家入围(CCTV、中国移动、中国工商银行、国家电网)。

1.4尚未形成一大批管理水平高、综合实力强、能够深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企业。2009年公布的《跨国公司排行榜》,中国仅有18家企业进入榜单,而中国的跨国公司本土化指数平均仅为15%。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滞后于急剧变化的世界经济形势,不仅投资规模和发展速度未能反映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跨国企业的竞争力也与我国已经具有的整体经济实力不相适应。

综合以上对中国对外贸易现状的分析,不难看出中国是世界贸易大国,但与世界贸易强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2.中国从“贸易大国”进入“贸易强国”的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分析认为,对外经济贸易强国应具备如下四个方面的特征“经济高度发达;对外经济贸易规模大,其影响力强,辐射面广,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世界贸易和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化,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占居明显的竞争优势;对外开放度大。”中国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将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而这种转变又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其现状分析有以下途径:

2.1转变比较优势,出口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经济全球化虽然从全世界的角度使资源得到更优的配置,从而使各个国家都能够更充分的利用其現有的比较优势。但是,这种得益并不是均等的分配给各个国家。中国加WTO后更深入的参与到国际大分工中,使劳动力等现有的比较优势得到发挥,然而作为别人加工产品的贸易大国,从长远看并不利于经济增长与福利水平的提高。为防止我国经济边缘化,沦为跨国公司的打工者,我们必须要转变这种静态的比较优势,以资本、技术作为主要的要素投入,不断提升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

2.2以科技创新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的决定性因素,而科学技术的巨大创造潜力和可能性,使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实施“科技兴贸”的战略,可见目前国家已经对依靠科技来发展对外贸易的战略给予高度的重视。但有三点仍需强调:加大对科研方面的投入、完善贸易政策与法律规章、重视科研成果的应用。

2.3加快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增强我国微观主体的竞争力。要强化我国贸易增长的自主体制和机制,实现外贸出口以自主增长为主导。主动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国内外两种市场、两种资源,看重“微笑曲线”的后端,增强获利能力。加快国内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培育传统企业在国际范围内的独特优势,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品牌。

2.4从国家层面完善国际贸易的安全保障系统,在WTO等国际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我国由贸易大国向强国进发的时期,正是世界经济贸易全球化和自由化进程加快发展的时期,国际贸易争端、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的多发,既给我国贸易强国的建设带来了机遇,也潜伏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因此我国应不断加强贸易保护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贸易强国的一个突出特征表现在它不仅是贸易规则的参与者,更重要的他是贸易规则的制定者、主导者,参与贸易游戏规则的制定,是应对摩擦、创造良好的外部贸易环境的根本方法。

2.5加强我国服务贸易的规模和出口比重。在服务业的国际分工中,仍然是发达国家以高新技术、金融、信息和资本密集型的服务分工居于优势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以建筑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等劳动密集服务处于相对劣势。中国2010年贸易顺差1961.1亿美元,然而服务贸易逆差219.3亿美元,此外,我国的服务贸易内部也呈现不平衡态势,依然为传统服务贸易作为拉动力量,逆差主要集中于运输服务、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费及旅游等新型服务类别。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是贸易强国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所以我国要加大高新技术、信息等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的规模与出口,使服务贸易成为拉动我国贸易增长的主要力量。

中国迈向国际贸易强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敢于直面外贸发展中的问题,加快落实科学合理的发展理念,营造良好的国内外发展环境,把握住实施我国对外经贸强国战略的经济风向与政治取向。只要我们能抓住世界经济一体化为我们带来的机遇,发挥我国的优势的同时加以创新,中国终会迈入国际贸易强国的队伍。

参考文献:

[1]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编辑出版委员会论文集,《形势与对策--中国外经贸发展与改革》,中国商务出版社.

[2]苏科五主编:《国际贸易》,人民教育出版社.

[3]苏科五、苏晓红:《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4]王韶玲主编:《入世与中国外经贸发展战略调整》,经济日报出版社.

[5]尹翔硕著:《中国外贸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山西经济出版社.

[6]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http://

www.mofcom.gov.cn/).

走向大国的中国法治 篇4

关键词:贸易强国,比较优势,贸易增长,国际竞争力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 中国成功完成了从传统的封闭、死板的计划经济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市场经济的转变, 充分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中, 中国的国际贸易也迎来崭新的篇章。2004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1万亿美元, 成为继美国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中国在世界市场上的贸易大国地位已逐步确立。2007年, 我国外贸总额为21738亿美元, 稳稳占据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地位。

然而, 这些数字并不足以证明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强大的实力,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全球第二大制造国, 但并不意味着中国是贸易强国。要想成为贸易强国, 应具有一下四方面特征:

1.贸易强国应该是经济强国。尽管我国在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 但在人均GDP上, 仍达不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贸易强国应具有较强的定价权, 是国际贸易规则的主要制定者。虽然对于很多商品,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进口国或出口国, 但在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上尚无足够的发言权, 处于被动的境地, 缺乏定价权, 且贸易依存度过高, 导致贸易摩擦不断。

3.贸易强国的贸易产品应该具有较强竞争力, 在国际分工微笑曲线中处于两端位置。而我国出口的产品一般缺乏自主技术和品牌优势, 主要靠低廉的价格取胜, 具有很高的替代性。

4.贸易强国中服务贸易占据比例较高。当前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 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综上所述, 我国在贸易方式、主体和产品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劣势, 一再遭受质疑的“中国制造”以及频频出现的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倾销起诉, 都说明我国迫切需要转变贸易方式, 调整贸易产品结构, 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制定新型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怎样走好我国的贸易强国之路,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我国当前贸易形势

新中国成立之初, 外贸总额只有11.3亿美元;2008年, 我国外贸总额超过2.56万亿美元, 跃居全球第三大贸易国。2010年我国超过德国, 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1950年至今, 我国的贸易伙伴从十几个遍布全球各个角落, 商品结构从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向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多种制成品的复杂结构, 并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

然而, 我国贸易规模与总量虽高, 却是大进大出的贸易增长方式, 在国内的增值量较少, 尤其是加工贸易, 国内原料采购率低, 加工链条短, 往往只是承担产品增值链中附加值低的加工组装环节, 处于国际分工微笑曲线的低端。而增值链中附加值高的部分都由外国掌握, 大量的出口产品采用贴标生产或委托代工, 真正属于自有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例低于五分之一。另一方面, 跨国公司母子公司间的内部转移交易占据很大比例, 重要营销渠道不在自己手中, 使得我国在利润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

二、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 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以下问题:

1. 出口迅猛增长的成果不能有效惠及民生

我国的对外贸易以加工贸易为主, 其中主要为来料加工, 80%以上收入流出国外, 流回国内的利润微乎其微, 导致出口增长无法带动国民经济效益和人民福利水平提高。并且加工贸易的增长以耗费资源 (包括廉价劳动力和能源) 为代价, 经济质量和效益很低。过去三年, 我国出口增速呈现平均30%的快速增长, 然而经济效益与质量的增长却很缓慢, 从事对外贸易的大多数劳动者的收入增速也较慢。

2. 不利于贸易产品结构的升级和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统计数据表明, 我国不但加工制造业的技术设备依赖进口, 装备制造业自身也需要大量进口。94年以来, 我国食品加工机械、纺织机械、建筑机械等一些支柱产业对进口设备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的贸易方式、主体和产品结构, 严重制约了企业自主研发、技术革新的创造力, 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升级, 使我国苦苦徘徊在国际分工体系的底层, 限制了我国经济超越发达国家的可能性。

3. 造成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被动局面

首先, 过度追求出口创汇的贸易政策令我国外汇储备大量增加, 过高的外汇储备提高我国经济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也带来种种问题:储备资金的机会成本过高, 造成资金浪费;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 处于被动, 导致外国不断以“操纵汇率”为由, 向我国施压。其次, 过高的贸易顺差也导致其他国家与地区与我国贸易摩擦不断增多, 反倾销压力日益加大。

三、强国方略

国际贸易不断发展的理论基石是“比较优势理论”:即各国都存在比较优势, 部分资源相对别国生产率更高, 而比较优势只有变为商品才能自由流动, 形成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具有动态性, 并在各国之间转移。任何国家贸易的发展过程是从低级到高级的, 我国的比较优势也会随着市场经济日益完善逐步升级。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比较优势的动态性, 保持观念上和思想上与时俱进。因此, 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提高我国贸易水平:

(1)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提高国际竞争力

中国劳动力成本价格具有优势, 因此出口产品多是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 附加值低。然而, 没有自主创新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商品, 只想凭借价格优势进入国际市场, 就注定会失去生存空间。因此, 要进一步改变我国贸易增长方式, 应不遗余力地转变产品结构,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提高国际竞争力。

1. 提高产品附加值。

中国企业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 研发自主品牌, 寻求适合产品的定位与特色, 提高产品附加值。决定高附加值的核心和根本就是科技。这就需要企业增加科研投入, 提高研发能力, 将高科技引入吸收转化为生产力, 掌握核心技术, 引领技术潮流。

2. 注重发展第三产业。

对于国际贸易以及经济发展,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发挥着重大作用。它不仅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和支柱产业战略替代, 而且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 减少汇率压力。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升级, 不仅包括有形贸易结构的优化, 也包括了无形贸易所占比例的不断增加及其结构的改善。

3. 建立并完善科技创新体制。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企业不竭进步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无法生存, 就没有核心竞争力, 就无法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就无法更好地发展和完善自己。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机制, 能提高企业自主研发、技术革新的能力, 激励企业创新的潜力和动力, 做到步步领先、引领市场, 掌握主动权。国家应倡导企业增加科研投入, 通过创新、开发、研制需求弹性高、科技含量高的产品, 发展新兴产业, 创造新的国际需求, 引导出口产品结构优化, 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促进贸易良性循环发展, 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鼓励、引导企业创新。

4. 建立国际化标准机制。

国家应致力于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监督系统, 增加对国际标准的了解和研究。严格遵循国际标准,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严把质量关, 为日后国际上对产品质量的质疑提供客观的事实及证据, 减少不必要的贸易摩擦和利益损失, 不断扩大国际市场。

(2) 转变贸易增长模式, 提高经济效益

中国对外贸易产品多是低附加值, 以高投入、高污染、高耗能和低效率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为主。这种传统生产方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资源的大量浪费与不合理利用, 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和建立资源节约型国家。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生产方式, 企业应转变为集约型生产方式, 提高经济效益, 走低污染、低能耗、高效率的新型道路。其次, 国家应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严格限定和监督生产过程和产品标准, 鼓励、提倡节约资源的同时, 激励企业研发和应用节能降耗的新技术, 重点支持低能耗开发项目。在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建立资源节约型国家。

(3) 转变对外贸易指导政策

一直以来, 我国奉行的对外贸易政策原则是出口创汇, 使中国连年处于贸易顺差中, 带来大量外汇储备, 增加资金的储备机会成本和贸易摩擦。我国以加工贸易为主体的出口贸易模式, 采购率低、附加值低, 为国民收入和人民福利带来的增长极为有限。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 传统的贸易指导政策已远远无法满足当前贸易环境和状态。因此, 中国应制定出口创利和维护公平贸易环境的外贸政策, 转变为出口创利的贸易增长方式, 进行深入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生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和自主品牌的“中国创造”产品。并加强对出口企业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的监督和检查, 严格遵循国际标准, 完善对国际贸易摩擦和法律纠纷的应对体系, 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4) 打造强势品牌, 增强核心竞争力

品牌竞争力实际上是一种以企业生产组织能力、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市场营销与开拓能力等为基础的市场占有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完善, 中国企业应摆脱靠单一的价格战竞争, 适应为以品牌竞争力为核心的全方位竞争。数据显示, 在发达国家中, 企业的无形资产占资产比重高达50%-70%, 证明了品牌竞争力的重大影响。中国应从世界工厂向品牌大国转变, 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 打造强势中国品牌, 提高核心竞争力。

(5) 建立出口信用征信体系

自2005年起, 国外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日益加剧。05年共有18个国家对中国发起“两反两保”调查63起, 涉案金额21亿美元。然而, 这些损失都不能与中国对外贸易由于缺乏信用观念造成的经济损失相比。每年因这些失信行为而造成的损失, 仅对外贸易应收账款就超过1000亿美元。中国目前经济市场化程度为73.8%, 但在出口信用管理方面仍是空白, 应尽早建立对外出口信用征信体系, 进入信用的商业道德阶段、信用的商业化阶段和信用的证券化阶段。中国目前急需进行后两个阶段的扎实工作。

综上所述, 对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发展转变的战略研究势在必行。经济全球化虽然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但使中国在拥有更多出口机遇和对外投资合作机会的同时, 必须承受国内市场开放的压力。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 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贸易发展带来的利益, 更好地通过贸易发展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和人民福利的提高, 我国应该增强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提高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底层地位, 出口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自主品牌产品, 制定并实施合理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鼓励并引导出口企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打造强势品牌, 提高抗风险能力, 从而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傅自应.中国对外贸易三十年[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1]傅自应.中国对外贸易三十年[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

[2]张帆.中国制造:比较优势在流失[N].中国信息报, 2005.[2]张帆.中国制造:比较优势在流失[N].中国信息报, 2005.

[3]李娜.中国出口贫困化增长分析[N].商情, 010 (23) .[3]李娜.中国出口贫困化增长分析[N].商情, 010 (23) .

[4]朱启松.贸易大国的问题及出路[N].商业研究, 2006 (20) .[4]朱启松.贸易大国的问题及出路[N].商业研究, 2006 (20) .

[5]郑宝银.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历史必然[N].国际贸易问题, 2006 (5) .[5]郑宝银.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历史必然[N].国际贸易问题, 2006 (5) .

中国电信业:走向法治行业 篇5

十年来, 正是在《电信条例》的保障、规范和推动下, 电信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在电信业法治化道路上迈出了扎实步伐。一是电信法律框架初步形成。《电信条例》实施后, 先后出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为将《电信条例》确定的八项制度具体化, 原信息产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了多个部门规章。各地则从本地实际出发加快立法进程, 如重庆出台了《重庆市电信条例》, 江苏制定了一批规范性文件。二是行政执法力度不断增强。通信监管理念实现了从“行政管理”到“行政执法”的质的飞跃, 逐步从“以协调为主”向“协调与处罚并重”转变。建立了全国通信执法队伍, 制定了科学的执法制度, 建立了公正透明的执法程序, 充分维护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 按法定时限办理行政许可事项, 实行“一个窗口对外”, 做到“一站式服务”。深入梳理了行政权力, 编制了自由量基准, 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创新了行政执法模式, 以信息化手段推进行政执法的规范化。三是行业法制观念显著提高。从2000年底开始, 部里采取多种形式大力普及电信法律知识, 加强对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和运营企业干部职工的法制教育。各通信管理局通过文件、会议、轮训等多种形式, 对电信企业特别是基层公司干部职工开展法制教育。各运营企业建立了法律顾问、法律风险防范等制度, 开展了一系列普法活动, 使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行为合法、纠正违法逐渐成为全行业普遍的行为准则。

十年来, 《电信条例》及其配套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 对规范电信市场竞争、维护电信用户合法权益、促进电信业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 在《电信条例》“破除垄断、鼓励竞争”基本原则的指引下, 电信市场上形成了三家基础运营企业领军、数万家增值电信企业并进的竞争格局。第二, 正是由于《电信条例》对服务问题的高度重视, 使得许多一度反映强烈的热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电信用户依法维权意识不断增强, “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服务工作机制基本成型。第三, 在《电信条例》的有力推动下, 电信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仅以电话用户规模为例, 目前我国电话用户总数已突破10亿户。就江苏而言, 这十年也是发展最快的时期, 2000年电话用户总数仅为1755万户, 到今年6月则已达到8000万户。可以说, 在经历了电信业十年的大变革、大发展之后, 《电信条例》在我国电信业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地位已毋庸置疑。

制度瓶颈:严重滞后的电信法制建设进程

《电信条例》实施的十年, 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剧烈的十年, 也是电信市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十年。面对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信息网络化加速推进的趋势, 《电信条例》在适用性方面已日益显示出局限性, 特别是对网络融合、电信设施建设困境、重复建设、全业务竞争等问题缺乏足够的预见性, 产生了很多空白点, 迫使我们不得借助规范性文件的“政策”之力进行调整, 常常造成“顾此失彼”的尴尬局面。

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电信行业技术进步快、利益关系复杂、对立法专业化要求高, 这些客观因素决定了诞生于政企分开之初的《电信条例》不可能充分预见未来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 过于强调行政干预和管制功能, 未能平衡好电信法律关系各主体的权利义务。

总体来看, 以《电信条例》为主体的我国现行电信法律文件效力等级较低、责任追究力度较小, 不仅不能构建稳定的法律关系,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已严重制约具有规模经济特点的电信业的发展。当前, 应尽快推动出台《电信法》, 并以之为依据, 制定完善一系列的行业法规、规章, 形成一个系统、完整、权威的电信法律体系。制定我国《电信法》至少应考虑如下内容:一是明确立法宗旨、原则、使用范围等;二是理顺政府、管制机构、电信企业、电信用户等之间的法律关系;三是明确各类电信业务的经营条件, 如确定国有、民营等各种资本进入电信市场的方式、比例、权利和义务等;四是明确市场进入条件、市场主体数量限制等市场结构方面的规定;五是明确市场竞争行为、互联互通、普遍服务等市场行为方面的规定;六是明确数网竞争的管制体制, 提出具体的管制政策。

法治行业:未来电信法制建设的路径选择

在当前社会转型与行业转型的双重背景下, 电信行业经历着管理体制深刻变革、市场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蜕变过程, 不仅面临着加快发展的迫切任务, 也面临着服务群众需求、增进行业和谐的现实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以法治的精神驾驭复杂局势, 运用法律的手段调节行业发展的矛盾, 运用法治的方法创新体制机制, 把法治上升为行业管理方略, 推进法治行业建设。法治行业的达成, 离不开精神的、实体的和形式的三方面要件。

(一) 精神要件

法治行业的精神要件, 是指要培塑全行业尊崇法治的理念和精神。诚如伯尔曼所言:“法律必须被信仰, 否则它形同虚设。”由于传统文化影响和计划经济时代政策观念遗存, 加之我国电信立法滞后, 使得电信行业整体上缺乏“法律精神”, 更遑论“法律信仰”。这就是各地恶性价格战屡禁不止、基层企业违法违规手段多变的根本原因所在。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培养一种“规则意识”, 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得再多也无济于事。因此, 必须在全行业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摒弃法律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态度, 引导全行业干部职工主动按照法律的逻辑, 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逐步使这种法律思维演化为一种自觉和习惯。

(二) 实体要件

法治行业的实体要件, 是指调整电信法律关系, 完善电信法律制度, 建立一整套清晰透明的“游戏规则”。《电信条例》确立的八项制度已日益显示出“先天不足”的症状。参照其他国家电信法律制度, 可将法治行业的实体要件归纳为“四类关系、五项制度”。“四类关系”:一是管制机构与运营企业之间的不对称管制、电信标准、价格管制等关系;二是运营企业之间的平等竞争、互联互通、接入权、设施共享等关系;三是运营企业与电信用户之间的电信服务合同、消费者权益保护、信息安全保障等关系;四是管制机构与电信用户之间的信息内容管制等关系。“五项制度”:一是维系市场竞争制度, 意在坚持改革开放、继续打断垄断、冲破行业壁垒、促进市场竞争;二是保障实质公平制度, 适时进行不对称管制, 对具备特殊条件、地位和能力的市场主体的某些行为进行一定的限制, 增加其义务或减少其权利;三是维护用户权益制度, 明确规定用户的选择权、知情权、隐私权、电信企业的公告、公示义务等, 通过为企业设立义务、对用户赋予权利, 保障二者之间力量的平衡;四是促进技术进步制度, 适应技术演进, 优化资源配置, 鼓励业务创新;五是行业管制制度, 主要功能是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应急通信保障等。

(三) 形式要件

法治行业的形式要件, 是指实现上述制度所需的各种支撑条件。一是法制的统一性。既要加强立法, 避免电信法律体系自身的矛盾, 又要加强执法, 使现有法律制度得到普遍遵守。二是规范的有效性。一方面要提升法律规范的易知性、明确性, 另一方面要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避免无效规范的出现。三是主体的职业性。电信法律关系中的三大主体都要提升法律素养, 监管机构要依法监管, 电信企业要依法经营, 电信用户要依法维权。

紧迫任务:当前亟待关注的三个问题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 而在于经验”。我们应认真总结过去十年的经验、教训, 摒弃以往单向式、片面式的思维, 树立系统性、体系化的观念, 加快电信法制建设步伐。当前, 应着重思考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 产权改革问题

经过几次重组之后, 我国电信市场依然存在个别公司“一家独大”, 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依然突出。单一化的投资主体和多元化的市场经营主体之间的矛盾, 已严重影响我国电信业的可持续发展。下一步电信法制建设应把握两点:

1.引入非国有资本。

如果只是在国有资本占绝对主体的所有制结构中引入竞争, 那么所有竞争者的利益主体只有一个, 最终形成的只能是既非完全垄断亦非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至于引入非国有资本的路径, 则包括经营权方式和所有权方式等。

2. 保持国家相对控股。

鉴于我国现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电信业关乎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等考虑, 推进电信业产权多元化应保持国家相对控股。在基础网络环节, 应坚持国有资本的主体地位;在弱自然垄断环节, 应降低国有经济比重, 积极引入民间资本, 形成多种所有制结构;对于完全属于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产, 可通过出售而实行民营化改革。

(二) 市场结构问题

1.坚持适度准入。

既要反对垄断、提倡竞争, 也要反对无障碍地进入市场, 防止过度竞争。着眼于整体市场架构, 大力发展虚拟运营商和转售运营商, 推动形成多层交融、层内层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多极市场格局。

2.完善互联机制。

互联互通法律关系是民事与行政混合型法律关系, 不仅是电信市场经营者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还是国家凭借公权力进行干预的法律关系。

3. 改革资费制度。

虽然目前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范围已压缩得很小, 还应在法律制度上正式明确市场化定价的方针, 逐步建立一个基于市场的电信资费管理体系。

4. 适度非对称管制。

针对我国电信市场尤其是移动通信市场集中度过高的问题, 有必要采取适度的非对称的管制, 弱化非主导运营商和后进入运营商的竞争劣势。

5. 推进“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的正式启动, 对电信法律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坚持《电信条例》提出的“电信”概念, 也要尊重广电产业的特殊情况, 稳步推进双向进入。

(三) 监管体制问题

1.建立融合监管体制。

面向网络和产业融合的趋势, 及时推动改革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 建立独立、权威、统一管理三网的监管机构, 以利于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统一标准、规范竞争。

2.提升通信执法水平。

监管机构要把依法行政贯穿于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 切实提高制度建设质量, 建立通信行业执法绩效评估机制和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不断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 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

3.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走向大国的中国法治 篇6

行业概况和取得的成绩

中国皮革机械行业经过20多年的努力,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及创新,已经能够提供成套的皮革生产设备,改变了我国皮革企业过去依赖进口国外设备的状况。

20世纪80年代,国家重点支持装备产品国产化并替代进口,皮革机械作为重点轻工装备重点行业,有很多技术列入国家重点攻关和引进技术项目之中,如去肉机、剖层机、抛光机、削匀机、辊涂机、板式熨平压花机、真空干燥机、电脑控制喷浆机等产品,并得到国家鉴定,为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全国主要生产企业数量超过200家,产品结构基本定型,并在国内外行业中有了一定的声誉和知名度。形成了广东、浙江、江苏、河北等皮革机械生产相对集中区域。

进入21世纪,皮革机械行业已走向成熟,很多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性能大幅提高,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生产加工过程逐渐完善,设备加工能力和精度也有很大提高,使很多产品水平已接近国外产品质量和性能,国产设备基本替代了进口,并超过90%的国内市场份额。

从2004年起中国皮革和制鞋设备开始出口,因为价格具有优势,出口值每年递增。2008年皮革和制鞋机械进口总金额5 353.58万美元,出口总金额为7 154.02万美元,出口金额首度大于进口金额。目前出口国家主要是意大利、越南、印度等世界各大洲的有皮革工业的国家;进口设备主要来源于意大利、德国等。

以下为近5年中国皮革机械行业生产和进出口情况。

2005-2009年国家统计局对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皮革、毛皮及其制品机械企业生产统计数据,海关统计的进出口数据见表1、图5、图6。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皮革和制鞋工业第一大国,中国皮革和制鞋机械工业也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国。从2007年开始,每年的出口额均大于进口额。

意大利、德国、西班牙、台湾地区的皮革机械和制鞋机械行业,在本土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萎缩。为了在中国及东南亚市场更有竞争力,近10年他们纷纷移师于中国,在中国大陆建立了工厂,服务于中国皮革工业的同时,也带动了中国皮革机械行业的发展。

中国皮革机械行业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60年代初,我国制革机械企业只有2~3家,生产力量还十分薄弱,产品只有几个品种。

70年代初期,轻工业部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对皮革制品的需求以及工业发展对皮革的需求,在抓皮革工业的同时,把发展制革机械生产提到了日程。首先由轻工业部机械局组织对国内制革机械进行了一次全面选型、定型调查,制定了制革机械产品型号编制办法;其次在行业内部确定定点生产厂;随即又开展制定产品标准化工作,由于上述措施,使我国制革机械在70年代中期开始走上了正规发展道路。

在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引下,我国皮革机械制造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国家投入大量资金,通过科技攻关以及技术引进,使我国的制革机械在品种、规格、数量、质量上,均有很大的提高和发展,如精密剖层机、电子量革机、电脑喷浆机、削匀机、震荡拉软机、平板熨平机等产品,列入国家“七·五”、“八·五”产品开发计划,并通过技术鉴定,为制革机械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培养了一批技术开发人才,这些年轻的技术骨干,已经成为21世纪制革机械行业的带头人。

90年代,随着世界制革业向中国大陆的转移,中国制鞋及箱包行业的迅速增长,对皮革原料的需求,使得大多数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制革企业,在计划经济主导下,投入了大量资金,购买生产设备,这不仅是皮革行业的大发展,也为皮革机械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制革机械属于专业强、发展稳定的行业。90年代以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国有及集体企业进行了改制,以适应皮革行业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今湖州二轻机械总厂、扬州扬宝机械有限公司、烟台龙益皮革机械有限公司、辛集巨龙皮革机械有限公司在集体企业基础上,经历了资产重组、机制转换等变革,焕发了青春。这些企业不仅拥有雄厚的技术基础,还有相当完善的加工能力,具有最先进的加工中心。上述企业均盖起了现代化的厂房,具有CAD/CAM/CAE现代化设计生产系统,在产品开发及市场开拓方面制定了新的战略,走出了新的路子,在制革机械行业中再创辉煌!

中国皮革工业的发展,带动了装备行业,也培育造就出一些新兴民营企业,他们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多年的创业,完成了资本积累,建立了现代化厂房,完善了加工装备手段,创建了各自的品牌产品,现在已经成长为制革机械行业骨干企业。

中国皮革机械行业面临的问题

中国皮革机械行业起步较晚,尽管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但是皮革机械突飞猛进的发展,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30年。虽然已成为皮革机械世界大国,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1)企业研发环节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尤其是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率低,部分关键领域对外技术依赖度高,品牌创建能力薄弱。开发新产品费用投入低,新产品的开发主要通过仿制。一旦某一新产品问世、被用户接受,企业一哄而上,竞相仿造生产。

2)增长方式仍较为粗放,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从产品结构看,同质化现象突出,品种结构不尽合理,很多产品重复生产,价格竞争激烈。从企业结构看,多数企业普遍缺少核心技术;在企业人员上,中高级技术、管理人才和中高级技工依旧短缺,人工成本的增长给大多数中小企业带来压力,同时也导致企业管理持续处于粗放式管理状态。

中国皮革机械行业技术进步任重道远

中国皮革机械行业始终肩负中国皮革工业发展的重任,为其提供产品制造的基本装备保障,并一贯秉持满足国内皮革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供给。皮革和制鞋机械行业发展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创新为根本,以应用为主导,突出重点,为皮革工业服务。

皮革机械行业要通过加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加大技术开发的投入,提高机械加工装备水平,包括添置专用设备和必要的检测仪器等,才能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生产先进并满足工艺要求的设备,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产品力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皮革机械行业进行新产品开发,企业是主体。因此,企业要进行科技投入,激励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积极跟踪研究制革工艺技术,实现自主创新,使国产皮革机械产品,从结构到机种、从形态到功能,有所突破。

开发新产品的同时,要重点加强降低能源、节约材料、减少污染和创造人—机友好和谐的环境。做好制革机械重点关键设备进行技术升级,达到制革生产过程中节约化工原料、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还要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积极研究新工艺、新技术,改进传统的设备工艺水平,提高皮革得革率和皮革产品质量;开发制革生产过程的自动生产线,减少劳动成本和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和成品质量。

避免盲目全部的仿制国外设备,一定要进行技术创新,使中国皮革机械具有特色、性能优异,最终打造中国自己的国际知名品牌机器。

由于我国皮革机械企业以民营为主,技术开发总体投入比较低,专业人才少,专业的独立性不够,这也是我们多年以消化吸收仿制为主造成的。其次是一旦有新产品问世并被市场接受,行业内就开始出现仿制,导致市场出现恶性竞争,相互压价,尤其在一个地区生产机器品种的重复率很高。因此全行业要加强自律,加强专利法等知识产权的学习,保护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减少无序竞争、恶性竞争,更多的投入到研究新技术、新产品方面,提高皮革机械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能力。

世界皮革机械强国意大利,行业发展历史悠久,其产品设计更加科学,功效更加严密,尤其注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节约和充分利用皮革这个天然材料方面力求更有作为。

总之,在技术进步和创新方面,中国皮革机械行业还有差距,任重道远!

积极开拓皮革机械国际市场

皮革机械的出口刚刚起步,在国际市场将有非常大的空间。

中国皮革机械产品质量稳定,已经具备了出口能力,由于劳动力价格较低,目前成本比意大利等国外机器低,使中国皮革机械的出口具有更大的竞争力。近几年,经过积极的市场开拓,国内很多企业已经把产品出口到亚洲、非洲、南美洲和欧洲等世界各国,中国皮革机械已经开始树立了一定的影响和声誉。

走向国际市场我们刚刚起步,只有7年的历史,中国设备在国际市场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皮革机械尤其将会在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埃及、巴西、墨西哥和非洲等国家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今后,企业以做好产品为基础,要扩大发展、扩大市场,必须经常走出去,融入和参与全球皮革工业的发展中。

开拓国际市场,企业需要懂技术、懂对外贸易的人才。建立网站,做好企业的宣传窗口,加强国际交流,参加国际行业交流及展览会等有关活动。在国外重点制革区设立联络处等有关销售服务机构,作好机器的售后培训维修服务,才能使国外皮革企业在认知中国产品后,敢于购买中国的设备。在这方面,我们要向意大利机械企业学习,他们在中国销售机器走过的路,可以给我们启迪。

加速中国皮革机械从大国走向强国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增强,国际贸易摩擦日益频繁和复杂,2008年美国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皮革和制鞋行业如同雪上加霜,制革、皮革服装、毛皮及制品、皮面皮鞋等行业出口大幅度下降,不仅阻碍了国内皮革企业生产能力的扩大,设备的采购,同时国际皮革商也降低了对机器的采购,使我国皮革机械的出口也受到了影响,2009年我国皮革机械出口额下降20%以上。但是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甚至有些企业的销售额及出口额同比还有所增长。国内对环保要求不断提高,使中国皮革工业面临严峻考验,尤其制革工业今后的严格准入,使市场对制革设备的要求更加提高。上述原因造成了2008至2009年上半年行业销售最困难的时期。

今年上半年皮革机械行业整体市场好转,市场对设备的需求出现了大幅度增长。企业基本是加班加点,以便保证按期完成订单。出现了近10年以来少有的现象。具体原因当然与国际市场回暖,国内皮革市场复苏有关。前两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对生产能力扩大处于保守观望状态,尽量缩减设备购置,使得现在出现了对设备采购的积聚和爆发,主要为了进行技术更新,还有因为搬迁更新和添置新技术设备,新建企业属于少数。对设备的新一轮需求,明显表现出对皮革机械产品有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因此,企业要不断开发新技术,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时代的挑战。

随着中国由皮革大国向皮革强国方向的发展,中国皮革机械在国内还有很大的市场,在今后二三十年,仍是中国皮革产业发展的大好时机。我们要紧跟皮革行业发展大趋势,坚定信心,抓住未来二三十年的发展机遇,打造世界皮革机械生产强国。加强开拓国际市场,争取在国际市场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面对行业现状,危机和机遇并存。我们希望企业要坚定信心,不断发展及创新,制定好“十二五”及更长远的发展规划,努力创造条件,企业做大作强,提升自身实力,才能抵御国内外经济出现危机对行业的影响,立足于行业,创造世界闻名的中国品牌机器,共同努力加速中国皮革机械从大国走向强国!

上一篇:四川省广元市下一篇:专家型人民陪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