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政治的文学

2024-08-12

走向政治的文学(精选12篇)

走向政治的文学 篇1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 农民群落是一个重要范畴。对农民意识的关注, 构成了新文学启蒙主义的内容之一。尤其“五四”时期人文精神的关怀, 确立了人的解放的起点, 也确立了人的解放的终点。当以政治、经济变革为目的, 以劳动民众为社会变革主体的时代到来之后, 农民必定作为一个重要话题引起文学的关注。“我看到一些外国小说, 尤其是俄国、波兰和巴尔干诸小国的, 才明白了世界上也有许多和我们劳苦大众同一命运的人, 有些作家正为此而呼号、而战斗。”正因为如此, 鲁迅才成为新文学中最早关注并倡导乡土文学之人。在这之前, 周作人也曾在理论上作过阐述, 他说:“平民文学应以普通的文体, 写普通的思想和事实。我们不必记英雄豪杰的事业, 才子佳人的幸福, 只应记载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1918年李大钊提出了“平民主义”的口号, 号召青年去接触劳工, 在“劳工神圣”的口号影响下, 初期文学作品中出现了表现下层工农的题材。

新文学中, 从启蒙运动到关注普通人, 从对民族历史生存现状的认识到对农民命运的关注, 农民形象的塑造总是与其命运指向密切相关。在上个世纪初, 由于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社会的腐朽, 中国社会逐渐衰弱, 农村经济走向破产, 农民的生活日趋艰难。20世纪中期, 以乡土回忆为题材的小说真实地记录了这一时期农民的真实命运。作为乡土文学的发轫, 鲁迅的小说所塑造的闰土形象更具典型性。“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几乎是所有农民共同的灾难。他被紧紧地束缚、囚禁在土地上, 承受着沉重的生活压力, 连思想也被压得麻痹了。他既然无法从土地上挣脱出来, 便只能认命, 把痛苦归之于命运, 安分守己, 在对神的祈祷中求得解脱。鲁迅曾在《灯下漫笔》中概括了中国历史上交替出现的两种时代, 即“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祥林嫂的命运追求也只能如此。其他“乡土文学”作家, 如彭家煌的《陈四爹的牛》、许杰的《赌徒吉顺》, 也描写了农民的种种痛苦。上世纪20年代“乡土文学”作家真实表现了那个时期农民的真实遭遇, 并寄予农民无限的同情。但是在那个年代, 他们不可能给农民找出一条出路, 所以农民命运的走向, 要么是命运的虚无主义 (如闰土寄希望于木偶) , 要么是道德的沦丧 (如杨二嫂的刻薄放肆) 。

在乡土文学作品中, 也涉及了农民的觉醒和反抗, 但更多的只带有一种自发的反抗意识。随着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 一些早期的革命作家开始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阐述农村社会结构和矛盾斗争。正如茅盾让他笔下的人物经历《春蚕》的打击, 《秋收》的绝望而走向《残冬》的反抗, 叶紫让他的主人公从《丰收》成灾中迸发出仇恨烈火并走向雪峰山。这样的农村题材的作品便与政治革命发生了紧密的联系, 农民命运意识的走向与小说主题的政治指向合二为一。

在早期描写工农革命斗争作品中, 蒋光赤的《咆哮了的土地》 (后以《田野的风》之名出版) , 是写农村革命的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作者意在展示在大革命中湖南某一村庄的农民, 在矿工张进德和背叛地主家庭的革命知识分子李杰的领导下, 组织起来向地主土豪进行斗争的轰轰烈烈的场面。但小说中所描绘的许多农民形象如刘二麻子、李木匠等更多还带有农村流浪汉的特征, 封建的宗法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还根深蒂固, 所以农民形象的塑造还未显成功, 但是这种表述显示了文学对农民命运的先验性预言, 后来这种话语的模式便成为“革命文学”的主要叙事方式。

当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之后, 农民开始投入到自身的解放中来, 继之而来的是工农命运的一个转机。一方面, 历史给予他们自己掌握命运的机会, 参加革命, 投入斗争, 投身集体, 解放社会;另一方面, 中国的农民受剥削、受压迫, 他们强烈要求改变自己的命运。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人民终于展示了强大的力量。他们的社会地位空前高涨。不仅如此, 知识分子与之相比也会黯然失色, 也要在不断改造的同时向他们靠拢, 而知识分子自卑的忏悔的社会心理也认可了这种靠拢和皈依。这样, 文学中的农民形象便高大完美起来, 什么样的革命者都要经过向他学习改造才能成为真正的革命者。然而, 农民毕竟是农民, 他们不可能一下子脱离自己生活的真实的土地, 那里, 他曾经有过的琐碎的、陈旧的、落后的封建思想, 因此, 农民思想觉悟之低仍然是一个真实存在。当时在根据地, 初绘黄土地的文学作品中, 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和《在医院中》当数两篇重要的作品。针对这些表现人民落后愚昧的作品, 当时因着中国革命的需要,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与新时期现实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矛盾。1942年5月, 毛泽东亲自主持了延安文艺整风运动, 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讲话中强调, 农民思想尽管还有落后面, 但他们毕竟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正为民族解放付出重大的牺牲, 作出重大的贡献。同时又号召作家们“应该长期耐心地教育他们, 帮助他们摆脱身上的包袱, 同自己的缺点错误作斗争, 使他们能够大踏步的前进。他们在斗争中已经改造或正在改造自己, 我们的文艺应该描写他们的这个改造过程。”从此为“工农兵服务”便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一统方针。

当泛政治化语境中的命运指向决定了作家创作意识的主题指向之后, 文学创作出现其虚蹈性。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诞生, 标志着农民命运的巨大转折, 社会主义农民形象的塑造完成了其最后的定格。1959年柳青的《创业史》问世, 好评如潮, 被誉为是一部描写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史诗, 尤其是梁生宝这一形象的塑造, “在众多的正面人物当中, 写得特别出类拔萃的是英雄人物梁生宝的形象……在梁生宝身上, 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崭新的性格, 一种完全是建立在新的社会制度和生活土壤上面的共产主义性格正在生长和发展”。柳青也认为:“梁生宝只不过是一个由于新旧社会不同的切身感受而感到党的无比伟大, 服服帖帖想听党的话, 努力琢磨党的教导, 处处想按党的指示办事的农民出身的年轻党员……简单一句话来说, 我要把梁生宝描写为党的忠实儿子。我以为这是当代英雄最基本最有普遍性的性格特征。”但是, 有特定的社会背景, 文学作品的创作存在着艺术描写虚假甚至是粉饰现实的根本缺陷。陈思和认为:“五六十年代公开发表的文学创作, 几乎都是以拥护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家意志为时代‘共名’, 用国家最新或最后的政策条文为创作的依据, 作家们从感情上确认这是摆脱了几千年来私有制度的伟大革命, 不可能毫不讳饰地揭示出了这场历史变动给农民带来的真实况景。”所以也有人认为, 柳青的《创业史》中的梁生宝就是属于意识形态的人物。

严家炎先生把梁生宝形象的艺术塑造归纳了“三多三不足”, 认为“总令人有墨穷气短, 精神状态刻画嫌浅, 欲显高大而反失之平面的感觉”。也有评论者认为, 柳青未能证实中国农民的落后性、狭隘性, 挖掘出它的历史文化根源, 所以“为了实现他的理想人物的典型塑造, 轻易地从梁生宝身上剔除了这一性格内容, 从而削弱了生活真实的深度和广度, 忽视了历史进程的艰巨性、反复性”。而《创业史》中的梁三老汉, 这个背负着因袭重担的小私有者的农民形象, 却比梁生宝写得好, 是一个典型性很高的艺术形象。虽然梁三老汉并不是柳青着力刻画的人物, 但在实际上, “由于这一形象凝聚了作家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 熔铸了作家的幽默和诙谐, 表现了作家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诚挚感情, 因而它不仅深刻, 而且浑厚, 不仅丰满, 而且坚实, 成为作品中最有深度的、概括了相当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的人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 50年代“左”倾思想和十年动乱, 戕害了劳动人民的劳动积极性, 从而使他们在一场迷乱中陷入困惑, 新时期的文学就开始反映这一段历史。

中国社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 在农村大地也开始了一场变革, 农民的命运意识也随之发生了历史转型。首先, 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刺激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改善了生活, 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在温饱的基础上, 农村的经济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恩格斯说:“人民首先是吃、喝、住、穿, 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接着农民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变化。

新时期的文学, 也正是抓住这个历史契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它对这场变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及时抓住了变革时期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刻画了走向觉醒和自主的农民形象, 揭示了农民命运意识的自我觉醒, 新时期文学的启蒙意识, 正与“五四”时期的启蒙思想一脉相承。而且在农村题材的小说创作上, 它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土文学”反映农民命运意识指向更自觉更清醒。它已完全从命运虚无宿命论走向坚实的土地上, 并且摒弃掉“十七年”文学中农民形象的虚拟成分, 使农民形象做到了真实的还原。一方面揭示了农民作为农民的质,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代文学观念的转换。文学更真实地逼近现实, 贴近生活。

新时期农民命运的发展轨迹并非一路平坦, 因为历史的变革本身是一种斗争, 在斗争中曲折前进。农村的社会变革亦然, 一方面传统的农业文明在经受现代工业文明的冲撞下开始动摇、坍塌, 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伦理道德观念也开始裂变。他们要克服自身的痼疾进行艰难的蜕变, 还要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舞台, 他们有时表现出浮躁, 有时又充满自信, 他们有兴奋, 也有失落, 这就使得在改革初期的农民形象添加了时代的综合征, 他们的理想可能并不伟大, 但是他们却真真实实地去拼搏或实践自己的人生。尤其作为老一辈农民, 他们更多承负着历史的精神重负, 使得他们在历史的变革面前承受着较多的考验。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作品中何士光的《乡场上》, 塑造了冯幺爸由于政治经济地位的变化, 摆脱掉精神枷锁, 主持正义, 恢复了人的尊严。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写出了农民在满足了物质生活之需求后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虽然陈奂生还算不上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 他的身上多少还带点阿Q气, 但亦显示出了新时代的农民精神的风貌, 尤其陈奂生由进城到转业直至包产, 表现了农民的土地情结, 也体现了其最终归依土地的必然。

作为新一代年轻的农民, 他们生长在新中国, 精神上更少浸润着旧思想旧文化的影响, 尤其是城市文明对农村生活的冲击, 使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命运、理想, 他们要走出黄土地, 走向城市, 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路遥《人生》中的高加林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然而, 高加林的命运又是曲折坎坷的, 命运似乎给他开了个玩笑, 高加林从黄土地里走出, 最终又回到黄土地上, 可高加林能否再次崛起, 这是当时一个很有趣的话题。那时, 由于种种社会原因, 改革艰难而复杂, 谁也不能预测到高加林的命运结局。那时, 有一个时髦的名词叫“浮躁”。浮躁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概括了那个时代农民命运意识的骚动不安和困顿无着。由此, 20世纪80年代末的农村小说出现了“集体性溃退”, “乡村小说便忽然间成了一个失语者”。

20世纪90年代, 随着时代的发展, 农村各个方面发生了强烈的震荡, 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 农民的命运沉浮和心理变迁深刻展示了农村的这场变革, 当然, 在社会进程中蕴藏着生机和希望, 人民身上的力量和美德, 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因。在新的世纪, 农民命运的走向将展示出更广阔更丰富的社会空间, 我们相信, 新时期文学也一定能创造出崭新的农民形象。

编校:董方晓

摘要:农民群落是现当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农民形象的塑造总是与其命运指向紧密相关。由于特殊的心理文化, 在历史的长河中, 农民命运意识走向经历了命运的虚无主义和集体无意识的迷失到最终命运意识的觉醒与还原, 体现了农民命运意识在历史转型期的艰难蜕变。

关键词:迷失,还原,命运意识,走向

走向政治的文学 篇2

----中学作文教学之浅见

上海市三林中学彭晨光

多少年来,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中小学语文教师的难题之一。尽管许多教师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时至今日,“作文教学现状混沌不清,实际操作无凭无据,无从下手”; “写作根本就不需要教也不能教,教与不教一个样”的叹惋和无奈还回荡耳畔。

而造成中学作文教学混沌不清的现状,有诸多原因。

从课程标准、教材来说,存在许多待完善的地方。课程标准的写作内容不明朗,教科书的写作序列、写作知识有些语焉不详。这些 “不详”导致了教师们茫然不知所措。从作文教学来看,教师被动式的无作为现象较为严重。首先,教学方面无序列、无计划、无规范。教师很少有与阅读教学匹敌的写作教学教案。更别提整个学期或学年的写作教学计划。其次,写作教学的课堂实质上是“缺少教学”的。写作前,有时我们还精心设计,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有时就直截出示作文题和写作要求。教在何处?学生写作过程,教师“出局”。批改(有的打分有的写点评语),教在何处? “两三周之后”的讲评,此教有何实际用处?

这种自上而下的不足,对当下写作教学备受诟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写作教学是一门科学,提升我国写作教学的科学性,要有全球视野,借鉴教育发达国家的写作教学改革成果,系统厘清本国写作教学的课程标准、教材编制。同时,要学习吸收先进的研究成果,用来指导我们的教学,更新我们的认识。一线教师更是重任在肩。我觉得,作文教学的“混沌不清”是导致部分老师“无从下手”的主要原因。要廓清这“混沌不清的一团”,我们还得从写作学的角度,拿起科学的剪刀,剪能断理还清。韦志成教授在他的《作文教学论》中说道:“如果把作文素质分解一下的话,中学作文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是:传授写作知识、技法;培养基础的写作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王光祖教授在《写作》中也谈到:“学习写作,最实际的目的当然是训练思维;基础理论知识、技法知识的学习,在写作课中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结合课程标准,笔者认为把文章写作分成三个维度:写作能力、写作技法和写作内容,有助于让作文教学从混沌走向澄明。

1、写作能力方面:方式多样,趣味盎然,培养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课程标准的要求。

从能力与任务关系的角度来说,能力,就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从写作来说,写作能力是写好作文的必须的前提条件。这点我相信不需赘述。

依据中学生的写作心理,中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主要指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其中,观察能力,主要在小学及初中低年级得到锻炼。形象思维主要指想象、联想能力。而逻辑思维能力或说理性思维能力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更是需要我们在高中阶段加以重视。在写作活动中, 主题的确定、材料的筛选、结构的安排、表达方式的选用,哪项不需要理性的参与?正所谓“作者不仅是生活的观察者, 情感的抒发者, 还应是理性的思索者。”在写作活动中, 理性思维总是与感性思维结合在一起的。只不过感性显于表, 而理性隐于其内。1

因此,我们在作文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多样的方式,不拘泥于课堂模式,不着痕迹,趣味盎然地培养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

想象联想是作文的“双翼”。想象和联想可以使学生在写作时精鹜八极、神游四方,产生由此及彼的思想飞跃。

手拿一束花进课堂,就让学生眼前“满园春色”;让学生既想到“春意闹”,也闻到“淡泊的味道”,悟出 “闹与静的矛盾”。我们还可以用三角形、正方形、立方体等为原型,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找到与它们形似或神似的人、事。学生想到了“张三像三角形一样棱角毕现,处处好出风头。”于是趁机让学生了解:就两种不同的事物,因在某一点上有所相似而展开的联想,此所谓相似联想。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相似联想的能力。事物总是辩证统一的,引导学生学会从相反的的方向去解读它们,教会学生由事物的相反特点去引发联想,体会相反联想。比如就三角形,学生想到:“三角形是那敢于表达自我见解的代表”。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更紧一步由事物联想到另一种意义,或者联想到一种哲理,这便是训练了学生的引申联想能力,让他们在写作中表达更为深刻的道理。于是就有学生想到:“三角形是一种极其简单的图形,简单却也富内涵。也许简单的才是最幸福的。简单的幸福就是一首极富魅力、感染力的诗。”

再如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聚合式思维,我们可以打破常规课堂,让学生走出课堂,老藤下谈“枯”,由 “枯”这一点,拓展开去,来个“头脑风暴”,扩大思维的范围,在广阔的领域中让思维翅膀自由地飞翔,训练发散性思维;水池前“对水而望,波波含情;临水而思,点点皆理”。引导学生由外到内,由形到神地思考,来个“挖开沙粒寻真金”,亲身实践聚合式思维。

2、写作技法方面:结合实例,扎实练笔,传授学生写作技法

写作技法,包括写作的程序技法,比如如何审题立意、安排结构;以及表达的技法,如以动衬静、乐景写哀。“中华是诗文的国度”,泱泱美文之所以能够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流传下来,是因为它们无论在思想上、内容上都堪称典范。更主要的是,古诗文在材料的选择、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上也极有可取之处。“从内容和材料上分有叙事的写景的,抒情的,明志的,说理的„„从写作方法和技巧上分有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夸张写实„„分门别类,各具特色。”(《诵古诗,学作文──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实例,扎实细致,授以学生写法与技巧。读了《种树郭橐驼传》我们当不遗余力地教授它那“对比类比”的说理方法。学了《老王》,我们当引领学生体会“智者的讲述”。

当然,决不能蜻蜓点水,讲过了事。否则,学生虽然明了选材、布局、中心主题、表达手法等写作知识及其重要性,却难以付诸于写作行为。应该多样练笔、扎实训练。比如,通过学习古诗文而进行练笔。如宋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语言高度浓缩、概括,情节跨度大,具有跳跃性,诗中存在了许多“空白”。为此,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合理的想象,把跳跃的情节补充出来,把浓缩概括的语言具体化。其中“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写的是山。同学们很容易理解到。但山何来“献愁供恨”?又献的是“何恨”?同学们疑惑不解。通过点拨,同学们知道,作者此处运用了移情及物的手法。到此,我觉得还是蜻蜓点水而已。于是要求同学们依据辛弃疾介绍、结合登临时的情景,发挥想象,提笔补白:放眼望去,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北望是江淮前线,我效力无由。远望是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那些无耻鼠辈,不思进取。可怜我等志士,不得其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怎不让人愁煞恨煞?通过这一番练笔,学生对移情及物有了更深的理解。如有时间,再可让学生也来仿写一段“移情及物”:今天,数学成绩下来,刺目的得分,让人心碎。抬眼窗外,往日娇艳的粉霞梅却也无精打采、枯焦无色。

再如学习《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中“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如此悲景当然引来“断肠人在天涯”的悲情,告诉学生:哀景写出了哀情。“小桥流水人家”就是“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了。领悟了,关键还在于要求学生动笔:通过对雨景的描写,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如悲欢、怒喜等。

程序技法,更是需要扎实的训练,不能只停留在“陈述性知识”的讲解层面。还拿《老王》来说吧。文章第二自然段叙述了“解放了,老王的境遇并没有什么改变的事实。”杨绛先生却没有延续第一段以第三人称叙述的方式,而是直接引用老王自己说的话,让老王自己说 “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为什么要让他自己说? 我们当然不能只解读为“为了强调真实性”,还应该再伸展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对原文改动的方法来比较。这一段的前半部分就改成这样:“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但老王并没有被组织进去。”这样的言说会产生什么效果? 通过比较,同学们很快就体会到:这样,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老王,是一个没有任何怨言的老实人,他谁也不怪,他只怪自己。直接引用突出的是老王的“自责”式善良。更可贵的是,同学们体会到这两种叙述方式的不同效果:在这看似客观冷静的引述中,我们不能无动于衷,我们该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老王成为一个“惶恐”的单干户。我们从文字表面上读到的,似乎是老王自责与愧怍,其实真正自责的是谁?真正要愧怍的是谁?引人入胜,发人深省!而采用第三人称的言说,便是作者站出来介绍了,虽然似乎有矛头指向有关部门的意味,却反而少了发人深省的力量。

3、写作内容方面:关注现实生活,吸收民族文化的精髓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写作内容不仅仅包含写作素材,更包含写作者内在的素养,或曰精神支撑。因为写作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也是一种人格和处世态度的体现。我们的作文教学要真正关注学生的心灵,不仅在写法上引导,还要让学生的情感丰富起来,思想上成长起来。

在生活中,让学生知古明今。中华上下五千年,优秀民族文化如河海浩荡。自古英才都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处世的理想。因此弘扬主旋律,宣扬优秀民族文化能使学生胸怀天下,摒弃小我。作文时不至于只是小家之气,无病呻吟,而是大气盈然,胸怀天下。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文史不分家”,让学生了解历史,以古鉴近,以史明志。中华民族曾有过光辉灿烂的文化,这些可以增加他们的民族荣誉感;也有一段受压迫和受屈辱的历史,这又可以增强他们的民族使命感、危机感。要让学生清楚现在、了解时事。清楚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的位置:中国的崛起应该成为他们的自傲;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应该成为他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动力。

许多教师在此方面有不少宝贵的经验:“时事点评”、“我为历史事件盖棺定论”还有“微博评议”等等,不一而足。

同时,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语言附载着文化,附载着精神,一个民族的语言也就是一个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象征,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这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是民族持续发展的根本。”(《语文教学要着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我们的语文课文中富含丰富的民族精神,如《沁

园春·长沙》中“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生命本来没有名字》中“保持生命本色”;《边城》的“淳朴民风”(传统美德);《合欢树》中“深沉的母爱”;“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儒家的执着仁厚扑面而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王维告诉我们中国人独特的生活价值取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汉魏风骨在我们灵魂深处铮铮作响;《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等等都是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胸怀的肥沃养料。

统整:儿童文学教育的理性走向 篇3

[关键词]儿童文学 统整 教育 理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1-001

儿童文学是属于现代文学概念。之所以有儿童文学,就是因为人们“发现”儿童与成人是不一样的人,不一样到需要有自己独特的文体,于是便有了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

儿童文学是为儿童立法、立言的文学。

第八次课改以来,儿童文学作为十分重要的语文教育资源,被广泛地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撇开儿童课外大量的儿童文学阅读不说,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文学性内容约占全部小学语文教材的85%以上,而其中绝大部分是儿童文学作品。也就是说,儿童文学构成了小学语文教材的主体。

根据对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的长期关注和实践,笔者认为现行儿童文学在语文教育中主要具有四种价值。

一是教育价值。儿童文学进入语文课程主要是促进阅读、发展语言、带动写作。优秀的儿童文学以丰富而美好的主题、生动的人物形象、有趣的故事吸引着儿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儿童文学语言大都是在字词、语音、情感等方面和孩子产生共振,吸引孩子。当然,儿童文学作品中也有成人语言,但都是儿童文学作家转换成“儿童频道”后的语言。这些语言大多自然、朴实、生动、有趣,便于孩子理解和积累。儿童通过儿童文学习得故事、语言,然后反映在他们的写作中。语文教材,往往在学习完一类课文后安排练习写作。如,人教版(下文所举的例子均为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学完童话寓言就在单元习作中安排练写童话故事;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习了描写乡村景色与生活的儿童散文后,安排乡村题材的习作。

二是社会价值。儿童的成长是一个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在儿童性格形成阶段,语文教育负有给予孩子良好的社会启蒙的职责。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故事、童话、小说、散文、戏剧都为儿童读者提供了不少美德方面的形象典范。这些美德包括爱与尊重、诚实守信、善良友爱、尊敬师长、宽厚礼让、俭朴节约、开拓创新等。当然,依据儿童年龄和心理特点,教材以激发和培养儿童爱的情感为主。如,《鞋》《棉鞋里的阳光》《小抄写员》等表现的是家人之间的爱;《纸船和风筝》《小鸟和牵牛花》《窗前的气球》等体现的是朋友之间的爱;《两只鸟蛋》《浅水洼里的小鱼》《父亲和鸟》等体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爱等。

三是文学本位价值。文学是一种蕴藉在话语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价值,形象性、情感性和无功利性是它的核心价值。周作人先生认为“文学是无意思之有意思”,立足用形象、情感反映生活、体验生活,超越现实,达到愿望世界的心灵愉悦和满足。相对于其他几种价值观,现行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本位价值的课文较少(这和我们教育中对儿童缺少信任有关),但也不乏一些篇目。如,一年级下册的童话《春雨的色彩》在短小的篇幅中展现春天的美丽景色,蕴含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二年级下册的儿童散文《浪花》,营造纯真、欢快的氛围;儿童散文《找春天》描写孩子们寻找春天、营造生机勃勃、热情洋溢、欢快活泼的氛围等。

四是儿童本位价值。儿童文学以儿童为中心、契合儿童的年龄、思维特征和社会化特征,充分考虑与儿童经验和想象世界的联系。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主题往往是美好、光明、温暖的,以歌颂儿童、赞美儿童,捍卫童年精神为己任。课文多以描述儿童熟悉的动物、植物形象和富于神性色彩的人物形象为主,而且这些形象以扁平化、类型化为主,便于儿童识记和辨认。语言以轻快活泼、生动有趣为特点,同时大量运用叠音词、同韵词、拟声词等,使相同词句、段落在文中反复出现,以引起儿童在阅读时的亲近感。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在语文教材中实际上是一种统整性存在。它不但表现了儿童的心理和情感世界,同时也表现了成人的心理和情感世界;不但体现了文学教育,而且也规定了实用教育、社会教育的内容。这是由儿童文学的艺术特质所决定的。要将儿童文学教成儿童文学,我们必须做到统整。

一、统整教育目标的求实性和求美性

实用语言教育追求的是应需、应试的实用主义价值观,要学习字法、词法、句法、章法,掌握语文基本知识,训练读写听说基本技能。这就意味着学生所学的内容是为其在现实生活与工作的需要而准备的,其所接触的内容应该以满足日常需要为标准,主要目标是教给学生学习现实、求实的语文知识。

而文学教育的目标不在于抵达结论而在于发现过程,不在于直奔终点而在于经由生活,强调被教育者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对文学作品的回应。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文学阅读过程中情感的涵泳、生命的感悟、想象的放飞、精神的滋养,并以培植和促进学生的阅读情趣和精神成长作为主要任务。美国作家培利·诺德曼在《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中,详尽地列出了儿童阅读的20种乐趣,如和他人交流的乐趣、从故事中体验游戏的乐趣、在故事中想象的乐趣等。由此,我们认为,激发学生乐于阅读是文学教育的本质属性。

实用理论下的语言教学,追求的是实用的、科学的语言,重点在于训练;而文学教学追求的是感性的、审美的语言,重点在于感悟。

有一次,听一位青年教师教“种”字的组词,并解释道:“种”就是想要什么,种什么,收获什么。小朋友们说“种田”“种棉花”“种稻谷”,这些回答当然是对的。但有一位小朋友站起来说:“种太阳。”教师一下子定格了。说对,显然不是自己的教学本意;但要说错,有儿歌《种太阳》为准。最后,这位教师以一声“嗯”作为模糊的认可。这下,教室里乐爆了:种猫、种狗、种房子、种糖果、种汽车,甚至种外公、种奶奶……是啊,太阳都可以“种”了,还有什么不能“种”呢?教师既不说对,也不说错,紧张得满脸通红。

笔者以为,语文教师应该对语言知识做一些初步的了解,至少应该知道小学语言教育涉及两种语言:一种是实用语言,一种是文学语言。而这两种语言在实际应用中是唇齿相依的。教学中,必须对两者进行统整,顾此失彼,都是对语言教学的“不敬”和“失职”。最终,必将作茧自缚,无语言可教。

实用语言,以理性、科学性、逻辑性为本色。如“种田”“种棉花”“种稻谷”等。这类语言尤其强调语言的逻辑性和规范性,如果丧失了其逻辑性和规范性的约束,也就丧失了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文学语言。文学语言不拘泥于规范语言,常常是一种创新的语言,以追求语言的新颖化、陌生化为己任。诗人余光中认为文学语言是可以压缩、捶扁、拉长、磨砺,又可以拆开并拢,折来叠加的;文学语言充满着浓浓的情味、情感,唤趣人的美感。“种太阳”寄托着小朋友美好的愿望,是一种创新; “种奶奶”,包含着小朋友对奶奶的爱,也是一种创新。在文学作品里,特别是在童话、寓言、诗歌等想象性见长的文学里,不要说是“种太阳”“种奶奶”这种有形的存在,即使是“种孤独”“种快乐”这种无形的思想(意识),也未尝不能成为新颖、直感的美言。

二、统整教育内容的客体性和本体性

无论是实用教育还是文学教育,都一定为自己的教育目标选定教育内容。蒙文以载道传统定势的影响也好,受文道结合的教育现实制约也罢,文学作品作为语文教育内容的现象已属不鲜。从实用教育内容看,语言教育主要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掌握及其运用的教学。其凭借可以是一篇篇选文,但是选文,即便是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这里只应该起到“工具”“媒介”的作用,在这里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是外在于选文的相关的思想内容和语文知识,而并非选文本身。如,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许多教师会把它当作认识字词窗口,了解小蝌蚪由卵子变成青蛙的载体。这里,文学教育的功能被异化为政治的工具、思想的工具、认知的工具。从这个角度上讲,教师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而文学教育,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作品为内容的文学教育,追求文学本体价值;另一种是以作品为形式的教育,追求文学知识教育。以作品为内容的教育,选文即是主要目标内容,如人格的感染、精神的熏陶、情感的体验、审美的提升都必须在对选文的理解与阅读中完成。这时的选文不是“凭借”,而是皈依。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教师应该“教教材”,而不需要“用教材教”。

同样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文学教学的侧重点放在学生对小蝌蚪几次找妈妈的情感体验上。比如,小蝌蚪每一次错认妈妈时的心理活动、心情变化以及最后自己变成青蛙后的那种欣喜与快乐。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进行移情入景、披文入景式的体验,以小蝌蚪的形象带动体验,以三次找妈妈的体验带动想象,以想象带动有感情的阅读。这样,让学生在美妙的故事中,在游戏化的学习中,释放情感,获得阅读的愉悦、想象的愉悦、交流的愉悦,促进主体精神的形成与建构。这是一种以作品为内容的教育,突出了文学作品的本体意识。

以作品为形式的教育,主要借助作品,传授相关的文学知识、进行相应的文学能力训练与文化传承。尽管这时作品本身同样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而是作为手段出现在教育过程中。但与实用语文教育相比,还是有区别的,实用语文教育追求实用性知识能力的训练与落实;而在以作品为形式的文学教育中,所涉及的知识与能力为文学知识和文学解读技能。从根本上说,这还是为文学自身所用。如寓言、童话、儿童诗、绘本等教学中,常常穿插一些基本文学体裁的渗透,如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的讲解、绘本阅读知识介绍等。

三、统整教育价值的思想性和精神性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文以载道”的国度里,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塑造着中国人的“人心”,净化着中国人的思想。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政教合一的教化传统、家国一体的思维模式、三纲五常的人际管理等。文学就是万能的思想“用品”。不管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我们读到的都是通过什么、说明了什么、歌颂了什么、赞美了什么,或者介绍了什么、抨击了什么、鞭挞了什么的“同一首思想之歌”。在这种简单求同的公共话语模式下,我们感受到的不是文学,而是政治、道德、规训等社会意义。教师关注的重点不是文学本身的形象美、情感美和语言美,不是文学所蕴涵着的人性内涵,不是文学作品丰富而多元的象征世界,而是文学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正是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在阅读安徒生《丑小鸭》的过程,一定要让孩子读出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读《笋芽儿》要读出笋芽儿是积极要求上进的孩子。

文学的本体价值在于精神悦人、精神立人。文学为我们提供一种自由精神的价值观,这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思想性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实用的“思想”,其形式是理论的、逻辑的、他人性的、公共性的,而文学所蕴涵的“精神”是感性的、审美的、个性的、自由的。思想更多的是社会对人的规定和规范,而文学的精神彰显的是个体在成长中的内省和自悟,是人之所以为人本质力量的外显。《笋芽儿》可能是小草回应雷公公呼唤,也可能是要和伙伴相约游戏,还可能是想听燕子姐姐唱歌,或者是想去外面看看风景……

四、统整教育手段的强制性和自主性

教育的目标和方针是由国家和社会决定的,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价值、思想以及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成为特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教育的本质和价值,决定了教育的表情以单向的、刚性为主色调。在实用主义、科学主义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文学始终处于被剥削的地位,被逼无奈地充当着教育的奴隶、下人;无可奈何地受着政治教育、社会教育、思想教育、认知教育的使唤。一篇篇精美的文学作品,到了学生手上,就是抄不完的生字、组不完的词语、背不完的段落、写不完的中心思想。久而久之,孩子们的灵气在一次又一次的抄写中消弭,激情在一遍又一遍的背诵中消退,愉悦在一篇又一篇的习作中消失。文学仿佛是童话中万恶不赦的老巫婆,处处与孩子为敌,令孩子谈“语”色变。这是孩子的灾难,也是文学的灾难。

文学是无声的情歌,是文字的舞蹈。毫不夸张地说,文学与生命是同构的,因为文学和生命的灵魂都是情感的。如果说科学让我们与世界之间建立的是一种理性、逻辑的联系,那么,文学则让我们和世界之间建立起情感的、审美的联系。而情感的根本属性是属于经验的、个体的、自主的。接受美学主张文学教育要尊重读者自身的阅读体验,强调读者在文学阅读中的阅读回应。它的代表人物伊瑟尔认为:任何一个文学文本,在未经读者阅读之前只是一个半成品;作家只是提供了一个意义结构,一个文字框架,要让文本成为作品,需要读者的阅读参与;而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由于生活经历的不同、兴趣的不同,甚至性别的不同,造成情感意识、情感价值、情感体验的不同。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文学阅读的基本特点,共性的存在。同样的一个太阳,我可以把它说成红太阳,你可以把它染成绿太阳,他可以把它说成是蓝太阳,这就是文学,自由的文学、想象的文学、审美的文学、多元共生的文学。

实用教学,提供了人在现实生活的技能需求;而文学教学,则是从精神上给人温暖与快乐的,是自我精神、自我价值形成并实现的顶层需求。两者各司其职,美各其美。唯其统整,才能实现儿童文学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走向政治的文学 篇4

关键词:大众化,知识分子,集体失语

一、文艺的“大众化”转变

在具体阐述40年代延安文艺平民化这一问题之前, 首先必须要厘清的一个概念即是在20年代文艺论争过程中提出的“文艺的大众化”与40年代《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以下简称《讲话》) 2中所提出“文艺的大众化”的区别。

左联”之后, “大众化”成为了新文学的核心关键词, 诚如胡风所言, “八九年来, 文学运动每推进一段, 大众化问题就必定被提出一次。这表现了什么呢?这表现了文学运动始终不能不在这问题上面努力, 这更表现了文学运动始终是在这问题里面苦闷。”3胡风的话无疑传达出了一个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亲历者的深切体验。

20年代的“为人生”派所提出的“文艺的大众化”, 其主要内涵是指文学服务的对象应面向普罗大众, 其出发点是通过知识分子进行文学创作对于“普罗大众”进行启蒙和引导, 而使之觉醒, 从而进行广泛的社会改造。在这一过程之中, 文学的创作主体依旧是知识分子, 而文学创作者和文学接受者则是不对等的, 文学创作者站在一个“高瞻远瞩”的角度上进行以启蒙为目的的创作, 而文学的接受者普罗大众分明是站在被启蒙和被教育的角度上进行文学的接受, 这无疑是知识分子眼里的“大众文学”, 而并非真正大众眼里的“大众文学”。

30年代以左联为首的进步文艺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文艺大众化运动。这场运动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意义, 它对文艺所采取的大众态度宣告了封建旧文学及其余孽的彻底失败, 从此“大众”在文艺领域真正占有了一席之地。30年代, 知识阶级的“大众化”改造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作家“与工农群众的思想感情”的融合问题被紧迫提上日程, “大众”成了左翼文学服务的第一对象, 大众化的理论与实践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然而, 40年代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所提出的“文艺的大众化”, 从其提法上看则是对20年代的“大众化”思想的彻底反思和纠正, 它明确了文艺所服务的对象应该是“工农兵以及革命的干部”。然而, 这样的纠正则难逃偷换概念和缩小范围之嫌, 其排出了“大众”之中所包含的其他阶层, 而是仅局限在某个特定的社会阶层之中, 而在《讲话》中也具体的提到文艺的“大众化”所要服务的阶层的特点——“尽管他们手是黑的, 脚上有牛屎, 还是比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干净”。

尽管站在今天的立场上我们可以质疑40年代在延安所提出的这种带有阶级局限性的“大众化”文艺方针,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在《讲话》提出前后, 在以延安为代表的解放区的广大范围内, 产生了一批具有一定“标杆性”价值的文学创作, 甚至直接影响了后来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相当价值和影响的“山药蛋派”的产生, 这无疑是40年代“文艺的大众化”在文艺界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之一。

出于对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的向往, 全国各地的作家纷纷奔赴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 尽管作家们希望投身于革命洪流的目标一致, 但因生活环境和创作经验各不相同, 对文艺大众化的重视和实践也有差别。经过延安整风运动, 特别是在《讲话》发表之后, 文艺工作者关于大众化产生了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思想意识方面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大众化成为了他们自觉实践和主动探索的创作之路, 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史家是这样评价《讲话》后大众化运动的历史功绩的, “1942年毛泽东《讲话》发表之后, 专业作家与群众文艺运动结合, 中国传统民间文艺在现代新文艺的启迪下得以蓬勃复兴, 反过来, 民间文艺的创造活力又补充丰富了现代新文艺。对于自诞生以来就主要受外国文学影响的新文学来说, 这种来自民族传统和民间文化的推动力, 是具有特殊的意义与价值的。”4

如果延安作家也将自己预设为大众的先生, 显然会重蹈“五四”启蒙作家的覆辙, 脱离大众的文学显然是不会被大众所接受的;而如果延安作家将自己预设为大众的学生, 就有可能了解大众、熟悉大众、表现大众, 他们就有可能创作出为大众乐于接受的作品来。在充分认识到了新文学大众化的缺陷后, 毛泽东在《讲话》的“引言”中这样自设问答, “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在群众面前把你的资格摆得越老, 越像个‘英雄’, 越要出卖这一套, 群众就越不买你的账。”5

同时, 文学创作者的内涵也在这一时期急剧的发生着变化, 知识分子已经逐渐脱离于文学创作者的中心地带, 而掌握了一定文学创作技能的工农兵以及革命干部的文学创作则成为了这一时期文艺创作所极为推重的主体。在延安, 通过创办以“鲁艺”为代表的工农兵文艺学校, 则成为了为“文艺的大众化”培养创作主体的摇篮, 在“鲁艺”也产生了很大一批在建国后乃至于改革开放初期都在我国的文艺事业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农兵知识分子”, 成为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批“社会主义文学家”。尽管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在建国以后的历次文学论争和政治运动中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迫害, 但其对于40年代延安文艺讲话的践行却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和有效的, 这也是在40年代能产生有相对较高价值的大众化的文艺作品的一个重要因素。

周扬在1944年《<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序言》中曾对30年代文艺大众化的简单化和表面化有过这样一段反思:

“大众化”, 我们过去是怎样认识的呢?我们把“大众化”简单地看作就是创造大众能懂的作品, 以为只是一个语言文字的形式问题, 而不知道同时更重要、更根本地是思想情绪的内容问题。初期的革命文学者是自以为已经“获得无产阶级的意识”……那时所理解的“大众化”就是将这“无产阶级意识”用大众容易接受的形式灌输给大众, 为的是去改造大众的意识。

我们常常讲改造大众的意识, 甚至提出过和大众的无知斗争, 和大众的封建的、资产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意识斗争的口号;却没有或至少很少提过改造自己的意识。我们没有或至少很少想到过向大众学习。6

这段话不仅道出“知识分子大众化”是30年代“左翼”文艺大众化缺乏的维度这一事实, 而且揭示“知识分子大众化”是40年代文艺大众化强有力的一翼, 是两个不同时期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关键差别所在。

然而, 《解放日报》1946年的解读却真正为我们指出了《讲话》同过去延安文艺家所谈之间的区别, 即“面向工农兵”不直接等于文艺“大众化”“通俗化”, 不是文艺家变换手法以较大众较通俗的形式“为工农兵服务”这样简单的问题;“面向工农兵”实际上是毛泽东找到的一柄手术刀用它解剖知识分子问题, 摘除知识分子体内的毒瘤、“治病救人”。7

二、外来知识分子的“集体失语症”

与延安土生土长的“革命知识分子”相比差别明显的, 是由国统区及之前的沦陷区来到延安的外来知识分子。这批知识分子怀着对于革命圣地延安的热切向往来到延安, 他们以当时生活在国统区的左翼学生、左翼作家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作为来自于国统区的知识分子本身, 尽管在当时的国统区对于知识分子的待遇是相对优厚的, 生活条件及社会环境都是相对有利于知识分子进行文艺创作的, 而对于某些可以说是“冒着生命危险”来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来说, 其面临的最主要的困难往往不是延安生活条件的艰苦和困境, 而是发现他们在进入解放区之后面临着“集体失语”的状态, 这种状态是由一系列的文艺创作不被延安地区的主流话语体系所接受而造成的, 他们无法适应在延安地区进行文艺创作时以“革命阶级”为唯一的创作对象, 更无法适应延安地区文艺“言必及政治、言必及革命”的创作内容, 更无法接受在创作的过程中完全不带有个人情绪的文艺创作。

然而, 对于外来知识分子来说, 对于王实味、丁玲的批判, 看似是对于某个孤立的文艺创作的批判, 实际上更是对于外来知识分子进行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创作的警告——而这种警告并非口头上和表面化的, 而是在斗争层面上的, 是鲜血淋漓的, 这无疑是使外来的知识分子噤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在《讲话》发表之后, 知识分子在文艺创作层面上的传统“地位”不复存在, 从“启蒙者”的角色一下子转变为了“学习者”的角色, 这就造成了外来知识分子的分化——一部分知识分子很快的适应了延安文艺的话语体系, 对于自己的文艺创作乃至于思想认识进行了彻底和必要的改造, 通过创作一批以通俗的文字表达为载体, 具有较强政治宣传倾向的文艺作品, 适应了当时延安文学的要求, 逐渐地摆脱了“集体失语症”的状态;而另一部分知识分子, 则怀着失望的心情离开了延安, 摆脱了造成他们“集体失语”状态的环境, 继续进行着文学创作。除此之外, 还有一小部分知识分子, 虽然继续留在了延安, 却不同程度的失去了文学创作的权利, 以延续“失语症”的形式离开了主流延安文艺界。

今天的我们也很难定义造成外来知识分子“集体失语症”如上原因的正确与否, 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 在40年代的整体环境下, 《讲话》中对于以延安为主的解放区知识分子的要求是基本上合适的, 而外来知识分子之所以面临着“集体失语”的问题, 其一方面的原因是整体环境要求的改变, 而另一方面则是其本身在进入以阶级斗争、革命斗争和政治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革命区的过程中由不适应到适应的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是合情合理的。

三、“大众化”与“失语症”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在今天的我们反观20世纪中国历史演进的过程中, 我们往往可以发现, 40年代的延安文学和50-70年代当代文学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大众化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大众化奠定了非常深厚的基础, 建国后的17年文学创作之中, 立足于农村、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创作可与革命历史文学的创作等量齐观, 而即使在大部分革命历史文学创作中, 也产生了诸如《林海雪原》《红岩》这种极具通俗气息的文学作品, 更不用说立足于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极具乡土气息的《创业史》这样的作品, 尽管这些作品都脱离不开50年代特殊的社会政治生活环境, 但其创作的平民化、通俗化特点却是完全离不开40年代延安文学理论的熏染的。

然而, 大众化的文艺思路似乎在当代文学历史上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60年前后的大跃进中, 所谓的“工农兵诗歌”不仅是大跃进运动“大干快上”的典型化标志, 同时也是大众化文艺思路走向极端的一个重要现象。

作为文艺大众化所直接造成的知识分子的“失语症”, 在50年代以后演变为对于知识分子创作权乃至于生存权的剥夺和迫害。在十七年文学中, 一批在延安文学中占有一定地位的文学家受到了攻讦和责难, 乃至于被剥夺了文学创作的权利, 而这种攻讦和责难确是以文学论争的面貌示人的, 这无疑是使更多知识分子面临失语的重要原因。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 一大批所谓不革命的“知识分子”受到了批判, 乃至于对于生命权利的剥夺, 这无疑是对于已然失语了的知识分子的再一次迫害, 是造成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知识分子劫难的重要原因。

文艺的大众化和知识分子的失语症, 这是贯穿于40年代到当代文学发展阶段的两个重要的概念, 这两个概念之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不仅是两个孤立的文艺现象。文艺的大众化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文艺的创作者与文艺的接受者之间身份和角色的急速转变, 而正式这样的急速转变, 自然而然的造成了作为原来高高在上的文艺创作主题知识分子的集体失语现象, 而文艺的大众化和知识分子的集体失语, 则成为了建国以后的“非主流”知识分子所必须面临的深刻问题, 也正是这两种现象的影响力在建国以后不断地扩大, 造成了许多我们今天在回顾当代文学历史的过程中所注意或者没有注意到的看似荒诞的现象, 值得我们联系40年代以延安为代表的解放区文学的研究而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和思考。

注释

11 .周树人.《人的文学》《新青年》第五卷第六期, 1918.12.

22 .5.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33 .胡风.《大众化问题在今天》《胡风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9:504.

44 .钱理群, 温儒敏, 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修订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349.

56 .周扬.《&lt;马克思主义与文艺&gt;序言》, 第460—46l页.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说课稿 篇5

各位评委老师:

您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现在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此次说课,分别是: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首先,我将进行第一个环节:说教材。这一环节我从五点内容来完成。㈠教材的地位:

本课时是必修Ⅰ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第二课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史的核心内容,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历代统治者承继和发展,对以后封建王朝产生重要影响。本课内容在本单元中不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占据重要地位。㈡教材的联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属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表现,与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同属古代政治文明的内容,与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一脉相承,反映了中国从古到今政治文明的发展与民主化进程。因此,学好本课时,有利于我们队必修一之后专题的学习有更好的横向、纵向的联系与比较。㈢教材处理:

根据课标要求并结合我校的导学案教学实践,我对教材也做了些许处理,例如:在讲授“六王毕、四海一”这一目中,适当增加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了解和商鞅变法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秦统一的必然性;把第二目、第三目结合一起,作为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

根据教材处理,按照课标和考纲要求,并结合高一年段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㈣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了解秦的统一;知道皇帝制度创立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⑵阐述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2.过程和方法:

⑴解读有关秦朝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资料、图片,从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初步的归纳和分析;提高阅读有关信息的能力。

⑵通过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到“大一统”政治制度建立的学习,探讨政治决策的过程与方法,欣赏其政治智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逐步培养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

⑵注意研究和借鉴古代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体会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并引起对今天我国政治改革启发的思考。

以上是我所设定的教学目标,现在我谈谈教学重难点的设定。㈤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内容的学习,能够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含义及其产生的影响。因此,我设定以下教学重点:

⑴重点: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及其政策措施;

⑵难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按照目前高一学生的学情和认知情况所设定的)

以上是五点是我的说教材环节,现在我将进行第二个环节:说教法。

二、说教法

本课是新授课,课时为1课时。基于上述教材分析,结合我校近两年的要求,我主要采取导学案教学法,并通过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利用直观演示法、问题引导法、活动探究法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历史课堂,使学生的独立探索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等等。例如:在讲解郡县制的影响这一环节,我将通过“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从分封制的弊端从而加深学生对郡县制所起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理解。

三、说学法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新生,一方面他们在课堂上较为活跃,而且初中历史已接触过这一课时的内容,这是我们教学较为有利的地方。但另一方面,高一学生对于历史问题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有限,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习惯仍停留于初中的开卷考试模式,这是高中历史教学极为不利的地方。

为了学生养成好的学法,从而有助于学生对历史课堂的教学和知识点的掌握,也能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本课时我主要设定了以下学法:材料阅读法、分析归纳法、探究法、总结反思法等。例如:在讲解“秦的统一”在这环节中,我要求学生阅读P8-9,归纳中秦统一的表现,从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归纳能力,并通过教师的启发性讲解,使教法和学法实现有效的配合。

最后,我来谈谈这一课时具体的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教材处理、教法、学法的设计目的是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而这些环节都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因此教学过程如何才是检验一节课的重要标准。这一课时我将用5个阶段来完成:

1.导课:(5分钟)

屏幕展示3、4幅有代表性的图片(秦陵兵马俑1号坑、秦长城、秦陵铜车马等),提问:“请你说说秦朝或秦始皇的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地位?”

并呈现李白的一首诗《秦王扫六合》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雄图发英断,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提问:“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用图片或诗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人入胜,进入新情境开展有效学习。)

2.授课过程:教学中,我将本课时分为两个部分,见板书(35分钟)在第一部分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六王毕,四海一”即秦的统一。

这块内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建立的前提条件,这一部分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并归纳教材,主要包括:秦灭六国,北击匈奴,南征岭南等知识,配合多媒体播放灭六国的进程和向北方、南方、西南扩展的情况,通过直观生动,提高学生兴趣;配合教师的讲解,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分裂、商鞅变法等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国家统一的必然性,并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提供必要的条件。

在第二部分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这块内容是本课的重点、难点,包括本课的第二、三目。我将从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和影响方面完成本部分

【利用教材设问】

问题一:为巩固辽阔的疆域,秦始皇进行了哪些政治改革?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归纳: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在讲授皇帝制度中,通过讲述皇帝制度的由来并阅读材料总结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皇权至上、皇帝至尊等内容;通过学生阅读课文配合一些历史小故事,让学生了解三公九卿的职责,并认识到中央官制中的相互制约、相约监督从而以加强皇权及加强专制主义,【角色模拟辩论互动】

问题二:郡县作为一种新的地方行政管理组织,春秋战国时在有些列国已出现。秦统一后,就如何对广大地区的统治,在朝廷内展开了一场争论。请同学们看教材丞相绾、廷尉斯的讲见解,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辩论:假如你是当时秦朝的重臣,为了秦朝的长治久安,你会支持哪个观点,请具体阐述理由。(【动手动脑质疑互动】 1.请简单绘制“中央集权制度下从皇帝到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示意图;并说说其官僚机构的名称和职能。

2.引导学生对郡县制、分封制进行比较:从基础、特点、与中央关系等内容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理解郡县制的积极影响,明白:政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1、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基础不同)

2、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不世袭,官员只有俸禄没有封地。(官员性质和待遇不同)

3、诸侯国的独立性很大,容易发展成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与中央关系及影响不同)

4、分封制是贵族政治,郡县制是官僚政治。(性质不同)问题三:你如何评价秦始皇历史功绩

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从而归纳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及其存在的局限性

▲总结:学习探究:给秦始皇的一封信——以“请你说说秦朝或秦始皇的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地位?”为主题,采用书信的形式,或对某一问题、某一制度提出看法或综合评述,有一份史实(史料)说一份话,注意论从史出。从而对本课时的学习认识达到升华。3.课堂小结:(3分钟)

设计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示意图,从而完成对本课时的总结 4.布置作业: 5.板书设计: 板书:(略)结束:

各位评委、老师,本节课我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结合我校的导学案教学,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直观教学、问题引导和活动探究等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的意义 篇6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唐·孟浩然)现代中国文学已有百年历史,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也有百年历史。百年文学为我们留下无数精神领域的“胜迹”,引领我辈“登临”其上,一览文学“江山”的无限风光。

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百年中国文学融入世界文学、走向世界,不但成为可能,而且已经十分必要。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越来越受到世界的聚焦与重视,持续升温的“中国热”“东方热”“汉学热”,正说明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越来越凸显其应有的地位与价值。在每年举办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中国文学的翻译介绍与版权输出都是其中的重头戏;中国作家协会每年都会组织多批次的作家访问团,以文学的名义到世界各地交流文学;中国的著名高校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每年都会举办各种类型的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研讨会,同时派出教授、专家出国访学;遍布世界各国的孔子学院,已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友好使者……所有这一切,都将“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作为关键词,其中也包括中国儿童文学。

中国儿童文学深深植根于由甲骨文字传承下来的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沃土,远接“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太古先民的神话图腾,承续秦汉以来农耕文明色彩斑斓的民间童话、童谣宝库。进入近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又以开放兼容的胸襟,吸纳以欧美为典型的外国儿童文学新元素、新样式,从而形成现代性的中国儿童文学。从20世纪初叶开始,经过叶圣陶、冰心、茅盾、郑振铎、丰子恺等第一代,张天翼、严文井、陈伯吹、贺宜、金近等第二代,任溶溶、任大霖、洪汛涛、葛翠琳、孙幼军、金波等第三代,葛冰、张之路、高洪波、曹文轩、秦文君、沈石溪、黄蓓佳等第四代,杨红樱、汤素兰、薛涛等第五代儿童文学作家的艰苦努力和智慧创造,今日中国儿童文学已蔚为大观,气象万千。

今日中国,以每年出版6亿册童书、零售市场动销品种8万多种、年销售额80多亿元人民币的骄人业绩,铸就了儿童读物出版大国的地位。这里面,儿童文学读物是主要产品。中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深受广大小读者的喜爱。如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10年间印刷了130次;杨红樱的校园系列小说《淘气包马小跳》,累计发行2000多万册;北京的《儿童文学》杂志,月发行量高达110万册,成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纯文学刊物。可以肯定地说,现在是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的“黄金时期”,中国正从儿童文学大国向儿童文学强国迈进。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的传播形式,除了传统的纸媒图书,现在更有网络、电子书、音响、视频等多种形式。新世纪以来,各地开展的以儿童文学阅读为中心的“儿童阅读运动”方兴未艾,包括经典阅读、早期阅读、亲子阅读、分级阅读、班级阅读、图画书阅读以及“书香校园”建设等多种儿童文学传播途径与方法,使儿童文学真正走进亿万儿童的精神世界(中国现有3.67亿未成年人),极大地满足了孩子们选择、接受文学的途径和需要,让他们享受到了阅读的自由和快乐。

开放的中国需要融入世界,世界需要认识中国。别具特色的现代性中国儿童文学需要走向世界,世界不同肤色的儿童也需要认识和感染中国儿童文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选编、出版、推广集合最具原创力、影响力、号召力的当今中国儿童文学代表性作家作品就显得十分必要,而且已经完全具备了条件与可能。这对于中国儿童文学“走出去”无疑有着多方面的现实意义与文化价值。

首先是世界认识中国的意义。

认识今日中国,当然既可以通过长城、故宫、兵马俑,通过京剧、武术、大熊猫,也可以通过鸟巢、水立方、三峡大坝,通过两弹一星、高速铁路、载人飞船。但这还远远不够,还应通过深刻表现当今中国人的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心理的中国文学;而要认识中国的未来发展,最好的方法则是通过中国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是“大人写给小孩看的文学”,儿童文学蕴含着两代人之间的精神对话和价值期待。因而通过阅读当今中国一流的儿童文学作品,既可以让世界看到今日中国儿童的现实生活与精神面貌,他们的理想、追求、梦幻、情感与生存现状;又可以看到中国文化、中国社会如何通过儿童文学作品,体现出今日中国对民族下一代的要求、期待和愿景,今日中国多样的文化和社会变革,对养成民族下一代人性基础的影响、濡染和意义。鲁迅说:“童年的情况,便是将来的命运。”阅读今日的中国儿童文学,自然可以折光地看出将来中国的趋势。

其次是世界儿童彼此打量、熟悉、牵手的意义。

童心是没有国界的。儿童文学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文学,因为这种文学是一种基于童心的写作,基于“共通性的语言”的写作。因此,儿童文学既是全球视野的,又是立足本民族文化的,既是时代性的,又是民族性的,既是艺术性的,又是儿童性的。儿童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意义显而易见,世界各地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们,正是在儿童文学的广阔天地里,一起享受到童年的快乐、梦想与自由。中国孩子通过阅读古希腊神话、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汤姆·索亚历险记》《长祙子皮皮》《哈利·波特》等,认识了五湖四海不同地域文化的神秘、丰富和美丽;同样,世界各地的儿童,如果能有机会阅读中国儿童文学,也一样能够认识和感受古老中国的青春、深厚和美丽。《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精品书系》(中、外文版)无疑为世界各地的孩子们打开了一道认识中国儿童文学的七彩之门,勾勒出了一条通往中国儿童精神天地的发现之路。

再次是世界各国儿童文学互相理解、认识、交流的意义,同时也为国内外比较儿童文学研究提供了作品范本。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体现出自身鲜明的民族特色、审美追求与时代规范,以审美的力量、情感的力量、语言的力量滋润感染了数代中国孩子,成为他们在“多梦的年代”“多思的年代”最好的精神伴侣、精神钙质与精神食粮。与此同时,各国儿童文学虽有各自的文化背景与发展路径,但也有相当的一致性,毕竟儿童文学是为儿童服务的文学,而儿童问题最能显现人类共同的利益诉求与基本倾向。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问题几乎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例如战争与和平,生态环境恶化与可持续发展,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与拯救,青少年犯罪率上升与素质教育,高科技带给人类的正面作用与负面影响等,不但是世界文学也是世界儿童文学所共同面临和所需要共同表现的当代性主题。中国儿童文学同样也把这些当代性的世界文学主题作为自己重要的表现内容,这在战争题材小说、成长小说、动物小说、大自然文学中都有充分的刻绘。

美国著名童话作家I.B.辛格认为:今天“虽然成人文学没落了,但儿童文学仍旧在为文学的传统、家庭的信念以及人性和伦理苦苦做些许的保存。”坚守儿童文学“以善为美”的美学理念,通过艺术的形象化的审美愉悦来陶冶和优化儿童的精神生命世界,形成人之为人的那些最基本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打下良好的人性基础,塑造民族未来性格,这是中国儿童文学根本的审美追求与价值期待,也是中国儿童文学能够走向世界、走进世界各国少年儿童精神领域的基础和前提。

简析青春文学定义及未来发展走向 篇7

一、青春文学的定义解读

何为青春文学, 目前, 学界并没有针对青春文学的权威定义, 但较有代表性的有两种:“百度百科”关于“青春文学”的解释是:青春文学其实不属于正派文学类别, 它又被称为青春美文, 它的概念离文学的概念还有一定距离, 它的作者是1980年后出生的年轻人, 青春文学的作品大部分没有很深的内涵, 只是一个商业化的产品, 但目前青春文学已经占据了市场的顶峰, 它的读者已经超过了名著的读者, 读者群大部分是青年和小孩, 它虽有受大众欢迎之处, 但是也有弊处, 其最大特点就是具有浓重的伤痛色彩。除此之外, 近年来部分高校师生的学术论文中也对青春文学进行研究, 认为青春文学是指题材以青定位在12到20岁 (包括前青年期、青年初期和青年中期) 之间的青年群体的作品。

严格分析, 青春文学既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史概念, 也不是文学流派的概念, 而是以写作者的出生时间 (1980~1989年) 来集体命名的、被符号化的、约定成俗的一种称谓, 并且没有统一的创作理念和相应的组织模式。这两种解释有很强的代表性, 但缺陷性也同样明显。第一种解释虽然指出了青春文学在市场上的出众态势, 但并没有真正阐述出青春文学的核心, 也没有细致准确地把握作品和作家的文学特点, 且由于百度百科会不断对信息进行更新整合, 故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学评论界主流观点的影响, 其最大的错误在于刻意将青春文学与文学拉开距离, 带有一定的攻击倾向, 反映出当前社会传媒对青春文学最新的理解和态度;第二种解释看似理论性略强, 但其对读者群的定位过于绝对化, 显然缺乏真实客观的研究, 它对于青春文学是否算文学这一问题的态度稍显模糊, 它否定了青春文学的文学史概念和流派概念, 只承认它是一种称谓, 这也侧面反映了学界对于青春文学的消极理解和悲观态度。

事实上, 青春文学的定义是必须建立在对青春文学市场全面调查了解的基础上, 特别要注意把握最新的青春文学发展动向。首先, 青春文学的题材绝对不应该单单定义为青春和校园生活, 只需查看一下各大书店里青春文学专柜书目便能发现, 青春文学作品类别丰富, 题材广泛, 悬疑类、奇幻类、乡土类应有尽有。其次, 青春文学是否是文学,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看, 它都是文学。至于它是否是一种流派概念, 是否具有统一的创作理念和组织模式, 答案也必然是肯定的, 不能因为青春文学的创作理念不被学界认可就说它没有创作理念, 不能因为“80后”作家中很少有人加入官方的作家协会就说它没有组织模式。事实上, 即便拥有了统一的创作理念和组织模式, 流派的真正形成和成熟也需要经过时间和历史的考验, 况且文学创作根本不需要什么组织模式。仅仅十多年就给尚且处于起步期的青春文学加以如此明显偏颇的定义显然是有失公平和客观的。此外, 定义青春文学时还要理清它与“80后”作家的紧密关系, 如果不能准确理解二者关系就不可能准确地定义青春文学。因此, 必须结合作者情况加以确定, 青春文学的作者必须是“80后”作家, 且必须是走上文坛不足十年者, 换句话说就是:只有在近十年中走上文坛的“80后”作家的作品才有可能属于青春文学。结合以上可得出青春文学的定义:从1998年起, 受社会文化思想发展及社会实际变革的综合影响, 一大批生于八十年代的年轻人创作的文学作品得以走上市场, 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关注, 其作品初期主题主要为青春校园生活, 但很快就扩展到各个方面, 这些作品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新颖的思想主题, 在作品的思想深度和文学形式上显示出了作者们勇敢的探索和突破, 对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坛和中国社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批年轻作家后来被称作“80后”作家, 根据他们的年龄和作品主题以及他们展示出来的全新文风和思想, 他们创作的作品被统称为青春文学。

二、青春文学的未来走向

青春文学作为一个新的文学样式, 将在书籍市场上长期发展维持下去, 这是商业化的必然, 也是消费需求决定的。那么青春文学在经历了二十年探索, 十年的商业化操作之后, 它所带动的大众审美趋向会向哪里发展呢?

1、幽默体——以语言为表达重心的青春文学作品继续发展

以韩寒为代表的语言系作者, 将作品的重心完全放到语言上, 以语言博取读者的阅读兴趣, 这是当下青春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较成熟的作品有《草样年华》、《长安乱》、《我考》。这种作品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旧在青春文学市场占有一定地位, 但是随着作者创新能力的下降以及90后读者的审美转变, 慢慢走向平淡。

2、忧伤体——对青春、世界、未来的迷茫

参照郭敬明, 借鉴张爱玲, 行文华丽, 慢条斯理却不伤人。这种青春文学体式将在现在的几种既有类型的基础上根据读者群体的变化逐渐完善和改进。根据青春文学的读者群分析, 这种文学体式的读者群体是最广泛的, 所以在一段时间内, 忧伤体作为青春文学的最重要部分的价值不会改变。

3、卡通体——语言故意不成熟, 文字短小精干, 很少用形容词

在出版业内被成为“萝莉文”, 意指针对十一到十五岁的女性读者的青春读物。这类作品情节多以校园为主, 卡通式的人物设定, 唯美的爱情故事, 给读者充足的空间想象, 故事基本上都是喜剧结尾。这种青春小说因为其低龄的读者群, 在日系文化产品大量引进的今天, 仍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4、90后新小说——不同于以往的青春小说概念

90后青春小说将会出现一种新的方向上的尝试。借助网络力量发展起来的奇幻、惊悚、悬疑、新武侠、盗墓等类别一一登场, 很明显, 90后正试图用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来回避相对于80后而言缺乏的想象力、叙事能力、故事构架能力。虽然在体式上仍旧不能脱离以上七种样式, 但是他们明显正在尝试, 在经济发展三十年, 生活水平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 90后一代年轻人对生活的思考是相当独特的。

摘要:青春文学有其内容题材、艺术表现的巨大局限性, 因此青春文学的作者们, 近年来都在力图改变固有的创作模式, 走上了转型之路。青春文学的创作主体“80后”作者加入作协, 标志着他们开始走向体制内的文学创作。他们的创作在不断成熟, 青春文学必将有更好的明天。本文阐述了青春文学的定义及未来的发展走向。

关键词:青春文学,解读,未来走向

参考文献

[1]刘广涛.二十世纪青春文学史研究[M].齐鲁书社, 2007.[1]刘广涛.二十世纪青春文学史研究[M].齐鲁书社, 2007.

走向政治的文学 篇8

一、校园网络文学是后现代化背景下的大众文化景观

“后现代文化是科学、经济与艺术构成的文化领域, 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社会文化, 其强调事物本质上的主体性开放, 向往人类和自然平等相处的和谐, 注重各种知识文化的有机整体性。”[1]

1. 后现代文化本质上的主体性开放, 决定了多元化的文化价值观念。

当前, 中国正处于社会文化转型时期。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 社会文化日益呈现多元特色。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共存。社会的开放和进步形成了相对宽松的文化环境, 青少年在思想成长的过程中, 沐浴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关怀, 感受着多种文化的碰撞和交融, 他们是见多识广的, 这不仅表现为阅读面的不断拓宽, 而且还表现为社会信息量的日益增长。“由于出生、成长在一种全新的时空状态下, 在整体上有着优越于以往任何时代的生活环境, 从而使得他们在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生活方式、社会参与等方面都与前数代人形成了巨大的差异。”[2]在后现代主义包容并进的文化背景观照下, 青少年更注重精神方面的追求。他们通过混杂着英文单词和网络符号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声和情绪———即通过文字表现出来的另类、自我、青春的疼痛, 表达他们全新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表达对世界的理解。正是由于社会文化的多元化的发展, 大众文化、流行文化迅速传播, 并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当代青少年的文化心理与文化行为。于是, 校园网络文学以开放、自由的姿态取代了传统文学, 成为青少年精神依存的方式。

2. 后现代文化削平深度、消解崇高的特征, 确立了大众文化的地位。

后现代工业社会的生活节奏给人们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压力, 生存的危机感让人们去追求娱乐化、平面化、无深度的放松方式。“一种崭新的平面而无深度的感觉, 是后现代文化第一个、也是最明显的特征。”“表面、缺乏内涵与无深度, 这可以说是一切后现代主义最基本的特征。”[3]由于传统文学的严肃性、深奥性, 使得传统文学成为市民文学的真空。在那些意气风发、崇尚个性的年青一代, 无法迅速跻身主流话语圈的情况下, 网络文学以颠覆性的、解构主流价值观即“无厘头”的语言形式赢得了他们极大的认同感, 成为他们崇尚的文化方式。校园网络文学从阅读到创作都继承了网络文学“调侃、搞笑、戏谑”即“无厘头”的语言形式;延续了网络文学简易化、通俗化、符码混合的语言风格。在后现代文化削平深度、消解崇高的观念影响下, “网络文学的创作方式完全改变了文学与大众的对立关系, 欣赏者与创作者的关系, 使文学成为一种自由的创作。网络写作平台的另一个重要形式—帖子, 也呼出了网民内心的声音, 反映了网民的真实感受。这些都使网络文学有了一种平民化和大众化的气息。网络文学的出现的确打破了传统知识分子和精英阶层一统文学的局面, 使普通的民众享有了对于文学平等参与的机会, 使其参与者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大众文学’”。[4]

二、校园网络文学是后现代化工业技术支持下的文化产物

1. 互联网以自由化的优势为网络文学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网络以蜘网重叠和触角延伸的方式, 实现了世界的收缩和信息扩散, 达成人机的共生共存, 开辟了从信源到信宿的自由通道和广阔空间, 从而使人们在四通八达的电子网络时代, 可以更为自由地发布信息和接受信息。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体系, 使人们的认识价值和人生价值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同以往作家的成长之路相比, 网络为校园文学提供一条自由书写的捷径, 校园文学不再是小圈子内的默默耕耘, 而是一片更为广阔的展示自我的舞台。在电脑上搜索“校园文学网站”获得约16, 400, 000条结果, 搜索“校园文学网络征稿”可获得约187, 000条结果。网络的“自由化”的内在特性契合了青少年内心的渴望, 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 给他们打造了一个感性可以愉悦、情绪可以表达、焦虑可以释放的语言空间。对他们而言, 网络就是告白自我、寻找共鸣的空间, 于是, 他们表达欲望、张扬个性、反对传统的文字如无拘无束的野草, 肆意在网络上滋生。网络的“自由性”给了他们独特的成长体验, 任何人都可以上网写作, 任何人都可以上网浏览, 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可以采用匿名的方式抒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尽管许多作品粗制滥造, 情节雷同, 只是供读者的一次性消费品, 甚至是泡沫化、垃圾化, 但是仍有一些网络作品因为读者参与的热潮带来的大规模轰动效应, 赢得人气。

2. 互联网以快捷、互动的优势为网络文学提供了传播的平台。

后现代化工业技术革新创造了“地球村”神话, 于是人类迎来了全球化的网络时代。校园青少年正是在网络时代的环境下成长, 他们对网络产生一种共生共存的依附关系, 网络成为他们接触文学的主要媒介, 也是帮助他们更快走向文学圈的平台。互联网对网络文学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为重要的表现便是实现了“零进入门槛”。“零进入门槛”包括五个方面:零编辑、零技术、零体制、零成本、零形式。任何人想进入文学领域, 只要会上网, 会文字写作, 无需按照传统的程序, 便可以达到发表作品的目的。“文学传播开始发生从大教堂式到集市模式的根本转变。文体的边界、道德的规范、观念的限制随之松动。校园网络文学获得了远高于传统纸质文学的自由度。这种传播在某种意义上正悄悄地改写着文学的规则。”[5]其次, 网络的互动性让网络文学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传统文学, 成为一种都市化生活的现代元素。以往的传统文学是在痛苦中求索的一种创造, 即使获得认可, 也是将读者与作者的交流仅限于市面发行的文本。网络突破了时空的局限, 搭建了一个供创作者和阅读者自由抒发、互动交流的平台, 给双方带来一种鼓舞力或煽动性。BBS上热烈的讨论以及网络作品上传后读者热情高涨的跟帖, 让网络文学成为一种大众参与的文学样式。一篇文章、一个话题, 凭借互联网的优势往往能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开来, 迅速成为一种语言时尚, 成为流行文化的新内容。在一定意义上, 网络文学带来了思维上的创新, 它蕴涵着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关怀等方面的变迁。网络文化影响带动着青少年的文学阅读与创作, 与此同时, 网络又传播着这一代人青涩的作品。

三、校园网络文学是文学商业化运作下促成的市

场产物

校园网络文学不是自生自灭的产物, 在这个看似自发性的写作群体背后始终存在商业化的推动与掌控。“十几岁人的文化是货真价实的东西和粗制滥造东西的矛盾混合体:它是青年人自我表现的场所, 也是商业文化提供者水清草肥的大牧场。”[6]中学生是流行文化最大的消费群体, 无论是中学生的网络阅读或是网络写作, 都能给文学网站带来丰厚的收益。据数据统计:“起点中文网2003年开始推行网络签约作家和付费阅读的方式, 到2006年底网站每天的阅读点击率过亿, 付费阅读每年带来的收入达到3000万元, 公司在3年内就达到了传统出版行业30年的努力结果。网站签约作家收入颇丰, 在起点签约的1700位作家中, 年薪过百万的有20多位。起点实行月薪制, 作者可以得到作品收益的70%。”正是由于利润的驱使, 各类文学网站, 为了生存、为了谋取更多的商业利益, 不断推陈出新商业化运作, 吸引青少年参与其中。从开辟专门的校园创作专栏, 到互动式的文学论坛;从各网站争相免费提供博客, 到吸引更多人参与的微博;从炒作网络文学写手, 举办各种名目的文学大赛, 到网络与媒体、出版联手等等。网络、媒体、出版界为了共同的利益, 炒作网络文学, 掀起流行文化热潮, 更大地激发青少年的参与热情与冲动。如今有影响的文学网站大多设有青春、言情、武侠、玄幻、校园、都市、历史、军事等文学板块。这些板块是针对青少年的阅读与写作倾向量身定做的, 深谙市场法则的开发商, 充分利用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力, 从思想上侵袭校园文学这块阵地, 终极的目标还是谋利。文学网站已成为青少年自主接触文学的主要途径, 也是青少年精神诉求、情感宣泄、思想交流的主要方式。校园文学不再是几个文学青年自发性的文学小社团, 而是在嗅觉敏锐的商人精明策划与操纵之下, 走向普遍赢得青少年价值认同的网络文学。

参考文献

[1]吉林大学刘中树教授在“网络.网络文学.公共空间”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中的发言.2009-06-10.

[2]郑如, 浅谈后现代文化对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管理的影响.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6.

[3]刘永涛.疼痛的青春——80后文学的崛起与现状.山花, 2005 (9) .

走向政治的文学 篇9

艺妓出现于日本江户时代的元禄年间 (1688年-1704年) , 最初都是由男性扮演, 称为艺伎。18世纪中叶以后, 逐渐被女性所取代。艺妓日本社会中, 具有着神秘的色彩。她本身不仅是艺人, 也是一件艺术品, 同时在日本民族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她们极具日本古典女性美的外表与装束之下, 委婉而矜持, 成为日本女性审美文化的缩影。艺妓以艺术为生, 严格地学习茶道、花道、乐器、歌舞、书法、甚至俳句, 集日本传统文化下的艺术和道德行为于一身。而她们最主要的目的则是满足男人们的梦想———享乐、浪漫和占有欲。[1]艺妓一般从10岁开始学艺, 先成为舞妓, 然后再转为正式的艺妓。艺妓卖艺不卖身, 习惯用舞蹈向大众展现她们的才华, 有着独特的行业行为规范, 以侍酒筵业歌舞谋生。然而在日本的文学作品中, 文学家们对艺妓的大胆描写却远远超出了其现实形象。

2艺妓文学形象在日本女性审美中的由“实”到“虚”的演变

艺妓的文学形象, 特别是关于艺妓官能美等描写的文学作品大量弥漫, 其中不乏肉欲、情性的描述, 成为日本文学独到的特征之一。对于艺妓的独特描写, 包含着传统日本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与幻想。而艺妓往往是究极古典、传统女性的特质于一身, 扮演着传承日本民族文化、特别是女性文化的重要角色。因而, 男性将幻想与现实的最求, 统统倾注于艺妓的身上, 艺妓的文学形象便成为这种似乎渴望而不可及的幻想审美所释放的境地, 被放纵地刻画和描写着。言及官能性文学不得不提起江户时代小说家井原西鹤 (1642年-1693年) [2]的艳情小说《好色一代女》 (1686年) , 在日本传统封建等级制度和道德观念下, 一位出身贵族家庭、受过极高教育, 名叫阿春的青年女子, 从诸侯的宠妾沦落为一个拉客娼妓的悲惨一生。由于年岁的消逝, 阿春难以继续接客, 便隐退, 终日修心念佛。可是她称自己寂寞的隐退处为“肉体欢愉者的小屋”, 而且以高级妓女的时髦方式将和服的腰带绑在前面, 当她讲述她堕落的故事给两位男性访问者的时候, 她点着芳香的香, 使他们觉得所处之处更像茶室而非寺庙。[3]101在刻画女性寂寞、柔弱之时, 也凸显了耽于色欲的颓废情调, 成为女性文学官能审美的一环。

19世纪后, 艺妓的形象也逐渐出现在官能作品中, 此时人情本为代表的剧本类文学逐渐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角。然而, 懦弱无能、女气的男子和坚强、智慧、母性十足的妓女仍然是文学最热衷于描写的社会缩影。文学中的男子, 似乎变得不那么具有刚性, 如同《白蛇传》中的许仙, 《西厢记》里的张生, 或者《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而女子则被塑造的婉艳坚韧, 倘若是谈论处于社会底层的艺妓, 并且往往承担着爱的牺牲, 那么故事则更加具有悲情色彩。为永春水 (1790年-1843年) 的作品《春色梅历》 (1832年-1833年, 即日本天保3年-4年, 共4编12册) 是人情本的首推之作。其中描写美男子丹次郎与深川艺妓米八、阿长的恋爱。丹次郎仪表俊秀, 却被收养在妓院, 米八和阿长争相爱慕并发誓要嫁给他。然而, 他却和另一位艺妓风流不止, 最后作品以三名女性和他一起放纵愉悦地生活为结尾。[3]105此时的艺妓形象难以将其归咎为是浪漫、亦或是骄纵, 甚至只是来自肉体的相互吸引和迷恋。但是, 艺妓作为女性的母性美、或者如同樱花烂漫散落凋零的日本传统的“物哀”在爱情上的凄美表现, 已跃然纸上。因此, 1895年, 小泉八云 (1850年-1904年, 英籍, 日本归化人) 在其著作《out of the east》中写道:

一般来说, 在最高等级的日本文学中, 热烈的爱情是它的主题, 但不是那种导致建立家庭关系的爱。那是另一类的爱—东方人对它全然不会假正经的另一种爱—也就是“迷”, 意味仅仅受到肉体吸引为产生的迷恋;而且它的女主角并非出身高尚家庭的女儿, 反而几乎都是妾, 或者是专业的跳舞女郎。[6]107

承载着浪漫与母性的慰藉, 艺妓在文学作品中幻化出的各类形象, 既符合传统日本的“物哀”之美, 又是男性生理上幻想出被弱化的女性美。这种弱化的女性美包含着在男性绝对支配下的温和顺从、纵容, 其外表则传统的古典美。而作家便需要浸泡在这肉欲的环境下, 体验着美的追求, 并不断挖掘。永井荷风和樋口一叶, 向我们示范了一种对妓女半传统、半现代的态度。这种态度至今影响着许多日本人。[3]108永井荷风 (1879年-1959年) [2]在1916年之后, 将大部分的经历和目光投在了脱衣舞女郎、妓女、艺妓和歌舞女郎上, 描写了一系列花柳小说。作品《各显神通》 (1916年-1917年、长篇小说) [5]则讲述了艺妓们各显神通追求爱情, 以及各自在追逐衰败的花街柳巷中沉浮的命运。作品没有轻薄、放肆的颓废内容, 既是一部风俗小说, 也是一部杰出的近代小说。艺妓被刻画的富有诗情画意, 艺妓的形象也较以往有所变化, 开始自主地追寻爱情, 成熟的女性美得以展示。然而, 永井荷风所描绘的艺妓的文学形象依旧只限于理想化的女性审美。

妓女, 不论如何卑微, 依照荷风的想象, 在几世纪以来的日本艺术中, 她一直扮演极为相似的角色, 她是理想, 是个海市蜃楼, 是一种美学的空想之指挥者。她的个性, 没有她所造成的气氛来的重要, 她的发型与和服, 比她的脸蛋重要。事实上, 她使人想起在荷风所喜爱的版画中的高级妓女, 那些无脸的女人, 或者, 更精确地说, 那些全体分享同一张脸的女人, ———模糊不清的轮廓, 刚好足以成为一个梦想。[6]112

摒弃男权统治下基于生理需求的幻想, 纯洁且悲哀成为刻画艺妓的另一种文学形象。深受佛家无常观影响的川端康成 (1899年-1972年) [2]用传统美和古典美来表现艺妓、舞妓的善良与不幸, 《伊豆的舞女》 (1926年) [2]便抛弃了关于艺妓的情色描写, 取而代之的则是天真无邪、清纯朦胧的单纯女性美的形象, 刻画的一名高中生和一位流浪艺妓的纯真懵懂的初恋。下层艺妓、流浪艺人的淳朴天然成为主要的渲染对象, 极具艺术感染力。《雪国》 (1935年-1937年) [5]中有对艺妓———驹子的净洁外貌的描述, 可略窥视出日本女性审美的标准与特质。

她的外表“出奇的净洁”……“玲珑而悬直的鼻梁, 滋润而光泽的嘴唇, 两只眼睛恰到好处地镶嵌在两道微微下弯的短而密的眉毛下, 肤色恰似在白陶瓷上抹了一层淡淡的胭脂。她虽算不上是个美人, 但她比谁都要显得洁净。”

爱与纯洁, 且带着几分忧伤, 艺妓成为这一文学形象的代表, 而日本人则将女性审美寄托在文学作品中理想人物的“虚像”之上。同时, 通过文学描述而刻画的虚拟的艺妓形象, 又不断地影响着日本人的女性审美。艺妓成为日本女性美的典范。而艺妓的文学形象, 则是日本女性审美的最完美代表, 她集中了日本女性美的典雅、娇美、柔顺、温良、恭让、才华横溢、官能等的一切特质, 也成为整个日本社会所不断追求和推崇的女性形象。

“艺妓文学形象”日本女性审美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日本的“艺妓”, 在文学创作的不断推波助澜下, 虚化成为日本传统的女性审美的典范代表, 是一场由“实”向“虚”的演变, 而文学就如同催化剂一般, 将艺妓文学形象推向极致, 也将日本的古典女性审美变得愈为丰富。

参考文献

[1]王慧娟.日本传统文化的一枝“奇葩”[J].北京:日本问题研究, 2007 (4) :60-64.

[2]谭晶华.日本文学辞典作家与作品[M].复旦: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3.

[3]伊恩.布鲁玛著.林铮凯译.面具下的日本人[M].北京:金城出版社, 2010.

[4]文晓艺.日本艺妓的衰落[J].青年文学家杂志, 2012 (05) :227.

[5]高志明, 古良琴.缠足的审美病态及伦理悲情[J].社科纵横, 2011 (9) :207-216.

[6]刘春英.日本女性文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2.

走向政治的文学 篇10

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在政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能有效地调动和培育学生的民族情感,从而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且乡土教育还能拉近与学生的感情距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一、巧用乡土资料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样,成功的新课导入是一堂好课的前提。新课导入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要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知与不知的矛盾,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学习课题、任务和要求,就必须注重导入这一重要的环节。利用乡土资源导入新课,从与学生联系密切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能力、志趣、品德的实际出发,这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关键所在。例如,在讲述“民主决策”这一框时,我先展示了溧阳正在建设中的铁路。然后展示政府网上的“宁杭铁路溧阳站点设置方案征集”,并展示出网民的各种建议。针对网民的多种建议,政府又召开了“宁杭铁路溧阳站及周边地区规划设计方案专家咨询会”,接着发布了“城际铁路溧阳站站点设置公示”,最后确定溧阳火车站设立在罗庄。设置问题:“在溧阳火车站的整个决策过程中公民用了哪些方式参与决策?”对于宁杭铁路的建设,学生都很关注。此材料一出,引起了学生极大的求知兴趣。

二、巧用乡土资料创设问题情境,击破重、难点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学生与问题之间形成这样一种情境———具有一定概括性的问题,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间产生内部矛盾冲突,学生单凭现有知识暂时无法解决,于是形成认知冲突,在心灵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撼,从而激起求知欲望,形成一种与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遥相呼应的教学情境。因此,在新课程下,创设问题情境要求教师问由境生,问随境异,适时运用乡土资料引入课题,激起学生的兴趣,产生迫切追寻问题,学习课文内容,探索问题答案的心理。运用乡土材料能使学生有亲近感,从而产生认同感。毛泽东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因此,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在化解教学重点、难点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乡土资料,引导学生充分运用科学分析方法深入认识事物,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起到加深理解和巩固的作用。例如,在讲述“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一框时,设置悬念:“你认为我们溧阳做到了‘亲如一家’吗?你知道我们溧阳的民族状况吗?”绝大部分学生不知道,我就事先布置学生做好资料收集工作,然后用PPT做简单介绍,最后引导出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三、巧用乡土资料出题,增强学生分析、运用知识能力

只有在理解基础上牢牢记住所学的基础知识,学生才能顺利地吸收新知识,自如地运用已有知识。所以教学要注重巩固与运用,在运用中培养学生技能和技巧。运用学生所熟悉的乡土材料出题,除了能巩固知识外,还能从一开始就调动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

例如,在讲完“政府的责任”后,我布置作业:

[材料一]罗庄部分人因修建车站需要拆迁。拆迁户王某两兄弟由于公用老宅基地拆迁款分配问题闹得不愉快。甲认为自己在老宅基地上已建私房,补偿款理应归自己所得;乙认为宅基地有自己的一份,甲盖房时自己年幼且未征得本人同意,故要求分一半补偿款。在召开家庭会议多次协商无果的情况下,请你为兄弟俩出出主意,该如何解决纠纷呢?

[材料二]溧阳论坛部分关于空气污染的帖子及相关事情的处理结果跟时间的展示。结合教材和材料,谈谈该事件给我们什么启示?

这样就使学生结合最新的本地政治事件,把政治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不断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并为将来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打下良好思想基础。

四、巧用乡土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这就需要转变学习方式,强调自主学习,可以借鉴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式。对政治课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整合有助于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我们要根据政治教学内容选择研究的课题,让学生自主地开展研究活动。

例如,在讲“银行的业务和作用”这一框时,我要求学生对溧阳市的银行进行相关调查。有的学生通过互联网和实地调查等途径搜索了大量的溧阳市商业银行等银行的发展概况和基本业务,并通过大量事例分析了溧阳市各大银行对溧阳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从中加深了对银行业务和作用的认识。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引入乡土资源就显得不可或缺,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和创新精神,而且这种有意义的调查研究加深了他们对家乡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大众文化时代文学批评走向个性化 篇11

作为消费社会的主导性文化类型,大众文化兼具商业生产和文化传播的双重属性,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多元复合的价值因子和美学质素。作为商品生产,大众文化必须严格遵循商品的生产逻辑和消费伦理,物质主义遂成为大众文化无法剥离的价值诉求。而作为文化产业,大众文化又必须成为负载大众感性经验和理性意识的文化母体,进而在塑造大众文化习俗和文化心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大众文化的转向与文化观念的变革,在改变时代人文精神的同时,必然引起文学话语和批评观念的变革。过去,文学一直被视为高雅文明的化身,它集真、善、美于一身。文学是文明社会的“伟大的传统”,文学以诗性话语重构生命的形式,以理性之真、情感之美和伦理之善的方式塑造国民性。现代性文学更是被赋予审美自治的权力光环。文学以其独特的语言、形式与结构,生成自己的本质——文学性。文学引领人性走向美与自由的圣殿。然而,随着大众文化转向与文化观念的变革,文学不再拘泥于原有的领地,而是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大众社会的市场法则与消费文化的游戏规则,在改变文学的文化地基的同时,也彻底置换了现代性的文学遗传密码。文学开始与市场联姻,与消费媾和,与爱欲狂欢。文学不只是表征领域里花团锦簇的葳蕤,它也成为娱乐世界风尘不羁的浪漫。文学既沿袭体制的命脉,传承文明的血统,又追赶时代经验的步伐,迎合大众感性的一晌贪欢。文学不再专注于纸媒的书写空间,反而同电子媒介喜结连理,分娩出网络文学、手机文学、短信文学等新的文学样态。文学的泛化与扩容,文学审美经验的变异,最终祛除了现代性赋予文学的审美本质主义迷魅。文学曾经风华绝代,而今却洗尽铅华。这是文学在大众文化时代必然的命运,也是历史为人性写就的最平凡传奇。

文学经验与文学观念的改变,必然带来文学批评方法的革新。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之下,文学批评不再把文学性视为文学唯一的美学质素,而是转向丰富多元的文化性。这也就意味着,文学批评将不再拘泥于审美批评的话语属地,而是不可避免地走向个性化。个性化的文学批评,倡导多元、民主、宽容与综合的批评意识,反对精英话语的美学独裁与理论独白。个性化的文学批评,要求以跨学科、跨文化的对话主义姿态介入文学的文本肌理,最大限度实现文学的“价值阅读”、文化理解和意义阐释。个性化的文学批评,关注文学多层面、多维度的存在状态与话语症候,由内而外地开释出文学活动中无限量的文化韵味。个性化的文学批评,并非如某些学者所言的泛文化研究,它追求个体在文本阅读中审美同情与文化批判的辩证耦合。个性化的文学批評,同样不失为人性通往文化救赎的审美历险。当然,作为一种方法学和话语范式,个性化的文学批评,还亟待理论的深入反思和实践的不断检视。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1.下列对“大众文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市场化原则和消费主义的普及,大众文化流行起来,从而取代了精英文化,成为一枝独秀。

B.大众文化负载并传达了大众在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个人生命体验和文化价值,并不是乌合之众享用的文化。

C.大众文化必须严格遵循商品的生产逻辑和消费伦理,所以大众文化具有商业生产的属性。

D.大众文化必须负载大众感性经验和理性意识,塑造大众文化习俗和文化心理,所以大众文化具有文化传播的属性。

2.下列对文学的发展变革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过去,文学一直被视为集真、善、美于一身的高雅文明。随着大众文化的流行,现在,文学成为融市场、消费、爱欲为一体的娱乐世界风尘不羁的浪漫。

B.过去,文学是文明社会的“伟大的传统”,引领人性走向美与自由的圣殿。现在,文学更注重追赶时代经验的步伐,迎合大众感性的一晌贪欢。

C.过去,文学尤其是现代性文学以其独特的语言、形式与结构,生成自己的文学性本质,可谓风华绝代。现在,文学已经泛化与扩容,祛除了现代性赋予文学的审美本质主义迷魅,可谓洗尽铅华。

D.过去,文学拘泥于纸媒的书写空间,样态固化。现在,文学样态全新,同电子媒介喜结连理,呈现的都是网络文学、手机文学、短信文学等崭新的文学样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精英文化追求把文学性视为文学唯一的美学质素,赋予现代性文学审美自治的权力光环。

B.大众文化的流行,使得文学经验与文学观念也发生改变,进而带来文学批评方法的革新。

C.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之下,文学批评不可避免地走向个性化,反对精英话语的美学独裁与理论独白。

D.个性化的文学批评,关注文学多层面、多维度的存在状态与话语症候,将推动中国文化沿着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泛文化的方向不断向前发展。

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与走向 篇12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整合是实现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途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在当今信息爆炸与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被进一步理解为学校教育不仅要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同时必须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以适应学习化社会终生发展的要求。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的影响, 使其具有一定的政治观点、立场及一定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 对学生进行健康思维、情感和性格的教育。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应当是“整合论”。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 百年大计教育第一,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学生大计班主任为本。如何教育好学生, 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在内容上求新, 在形式上求活, 在方法上尊重科学性, 应像海绵一样, 从社会中、生活中、科学中吸取一切精华, 在工作中不断开拓视野, 不断总结创新。在开放的教育环境中, 班主任应以发展教育思想为主导, 以社会对人才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品德心理素质要求为班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注重以人为本, 以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为切入点, 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方法和手段, 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德育目标有机结合, 促进学生在自主发展的基础上融合于学校、家庭、社区、社会。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的必要性

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高与德育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不强有关。心理学研究表明, 道德发展要经历一个由外向内、从他律向自律发展的过程。把外部的他律转化为内在的自律是道德教育的关键。德育主要通过社会规范, 侧重外部的灌输和行为塑造来实施, 容易注重他律而忽视自律, 使得教育效果不明显。心理健康教育则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发掘潜能, 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心理健康教育中, 把学生当作人际关系中的“具体的个体”来要求, 以尊重为基础, 以共情为前提, 注重与学生平等的沟通, 给学生创造自由的心灵空间, 通常采用倾听、询问、会谈、暗示、角色转换、行为训练、行为矫正等方法, 侧重个体内部的自我调节, 为德育工作创造良好的内在发展的环境。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品质, 学生才能准确地理解、认同思想品德教育, 使思想品德教育产生“内化”的功能, 完成由外向内、由他律向自律的发展。因此, 心理健康教育丰富了德育内容, 拓宽了德育渠道, 弥补了传统德育的不足。

三、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的切入点

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在维护心理健康的同时 , 也同样产生德育效果。因此, 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从理论基础上细分很有必要, 但在具体操作上分开很难, 就学生的某一具体问题而言, 究竟是心理问题还是德育问题, 往往不易明确划分。人既是个体的人, 又是社会的人, 人的个性不仅要社会化, 而且还要通过社会化外显出来。因而, 有时看起来是品德的问题也许正是其整体行为的一点点表现, 或许还会有其更深远的心理原因, 而某些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正是社会问题即品德问题长期得不到正确指点的恶果。所以, 应以建构和培养健全人格为切入点, 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在内容、途径、手段上实现互补。

“人”的一撇代表德, 一捺代表心。德, 要靠心来支撑;心, 是人的基础。人的顶点是理想, 代表着美, 德与心融合的最佳状态就是美。从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弗洛姆“创造型的人”及奥尔波特“成熟的人”模式可以看出, 健全人格必须包括以下基本要素:自立、自主、自控能力;立足于现实、承受挫折和失败能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积极、乐观、热爱生活、富于爱心。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只有整合起来, 发挥各自的优势, 才能够产生显著的优化作用, 促进学生德智能体美全面发展。这既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的策略

1.优化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整合的前提。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目标、内容、基础、方法等方面, 在不同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差别, 二者不能互相取代, 导致班主任不可避免地在价值尺度的观点、工作重心、方法、基础及教师观等方面产生角色冲突。一方面, 相当一部分班主任认为“育人”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 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知识和能力, 错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政治、思想、道德问题, 解决学生的问题只靠德育去完成;另一方面, 不少班主任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由心理教师承担, 做德育工作的班主任不适合兼任。其实, 班主任不但要对学生做德育工作, 也应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 这才符合新时代班主任职责, 符合素质教育精神, 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才能解决根本问题。由此, 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学习, 帮助班主任掌握一些心理辅导与教育的知识、技术与方法, 克服角色的矛盾, 提高和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2.完善班主任“以心育心, 以德养德”意识是整合的基础。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和学生“心理需要”相互印照的过程, 是师生“心理交流”的过程。班主任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 尊重学生, 关心、体贴学生, 学生才会“亲其师, 信其道”, 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因此, 整个班级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班主任应始终身体力行, 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 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的品质, 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感染学生;同时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 不偏信偏爱。增强班主任“以心育心, 以德养德”意识, 重视感情投资, 可以更好地实现德育与心育功能。“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应成为班级文化氛围中最响亮的口号;“不论成绩多高, 只要比上一次有进步, 就是英雄!”应成为班级管理评价的标准。班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为班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以及“把班级还给学生, 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班级管理平台的创建提供广阔空间。

3.建立专门的心理素质教育机构和科学教育体系是整合的保证。学校一定要建立专门的心理素质教育机构和科学教育体系。班主任首先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合格证”培训, 学校还要定期向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训,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进而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室和学生心理档案, 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功能。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和训练, 调节学生的心理机能, 开发其心理潜能, 让学生懂得自我心理保健,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 重视对个别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的治疗与行为的矫正。

4.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中德育与心育携手共进是整合的关键。在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如利用班会活动、思想政治课辅导、团队活动、研究性学习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 把“以德育心”与“以心育德”融为一体。在学校每月不同的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都蕴涵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班主任应积极深入地挖掘, 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5.创建教师辅助—家庭支助—学生自助—同伴互助—社会援助的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教育需要学校、社区、家庭共同努力。学校周围黑网吧、赌博游戏机室对学生的引诱极大;不少学生家长素质偏低, 家庭教育水平较低, 无法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需要。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学校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样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全社会的认同和支持, 社会大环境的心理氛围都会制约着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要争取社区、家庭的力量, 创建教师辅助—家庭支助—学生自助—同伴互助—社会援助的教育模式, 形成适合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和心理氛围。

参考文献

[1]陈晓龙.论新时期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在形式上的整合[D].福建师范大学, 2002.

[2]吕彤.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教育[C]∥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2.

上一篇:石家庄城市文化品牌下一篇:不同治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