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毁灭的悲剧(精选5篇)
走向毁灭的悲剧 篇1
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红楼梦正是这样一幕伟大的悲剧。曹雪芹用他的如椽巨笔, 描绘了一群“或情或痴”的异样女子在各自不同的人生际遇中被摧残被扭曲被毁灭的人生悲剧, 谱写了一曲“美的人, 美的灵魂被毁灭”的“挽歌”[1]。在这一群女子中, 晴雯是最有生气最引人注目的形象之一。她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身上最充分体现了人性的光辉, 具有人性美人情美, “反映了人文主义爱情理想与封建压迫之间的冲突”[2]。她的惨死是对存天理灭人欲、讲究等级制度的社会的强烈控诉。
要探讨晴雯的人性美, 我们首先要考察她的性格、出身、在贾府的地位及与他人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充分理解晴雯展现的美, 感受到晴雯惨死带给我们的撕心裂肺的痛。
一、晴雯的人性美体现在她敢于反抗、争取平等的精神。
晴雯是一个无家可靠的孩子, 宝玉在《芙蓉女儿诛》中说:“其先之乡籍姓氏, 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十岁那年, 被贾府管家买了做丫头, 因“贾母见她生得伶俐标致十分喜爱”, 故赖妈妈孝敬了贾母。按那个时代的价值标准, 晴雯的出身太过卑贱, 她是奴才买来的奴才, 是作为一个礼物送给贾母的, 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婢女, 是封建社会剥削压迫欺凌侮辱的对象。但这样一个人, 骨子里却桀骜不驯, “心比天高”, 从不自轻自贱, 从不向人低头, 不卑躬屈膝献媚奉承, 顽强地保护着自己做奴婢的尊严。她的一言一行证明她具有独立的人格。
我们先看看她的出场。宝玉醉醺醺来到怡红院, 来到自己卧室, 看见桌上的笔墨, 晴雯先接出来笑道:“好, 好, 要我研了那些墨, 早起高兴只写了三个字, 丢下笔就走了, 哄我们等了一日。快来与我写完这些墨才罢。”这时宝玉也想起早起的事来, 因说道:“我写的那三个字在哪里呢?”晴雯笑道:“这个人可醉了。你头里过那府里去, 就嘱咐我贴在门上, 这会又这么问。我生怕别人贴坏了, 我亲自爬高上楼地贴上, 这会子还冻得手僵冷呢。”“亲自”贴上, 话语中让人看到了晴雯的独立人格。侍奉主子这不是丫头该做的事吗, 可这话语中却没带丝毫的奴才相, 敢对主子抱怨, 发牢骚。这哪里把自己当奴才, 分明就是朋友, 好朋友, 绝对平等的关系。
74回抄检大观园时, 王熙凤带领王善保家的一群人, 杀进怡红院, 袭人麝月之流无不战战兢兢, 俯首帖耳, 都是自己先出来打开箱子并匣子任其搜检查看, 只有晴雯采取反抗斗争的姿态。她起初想不开箱子, 后来她是“挽着头发, 闯进来豁啷一声, 将箱子掀开, 用手提着底子, 往地下一倒, 将所有之物尽都倒了出来”, 并将狗仗人势的王善保家的狠狠奚落了一顿。这正是晴雯反抗精神最集中的体现。
31回晴雯失手将扇骨子跌折, 宝玉因叹道:“蠢材, 蠢材, 将来怎么样, 明日你自己当家主事, 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晴雯冷笑道:“二爷近来气大得很, 行动就给脸子瞧, 今儿又来寻我们的不是, 这何苦来, 要嫌我们就打发我们再挑好的使。”宝玉听了这话气得浑身乱战, 因说道:“你不用忙, 将来有散的日子。”后来最喜在女儿面前低声下气的宝玉向晴雯道歉, 晴雯听后笑道:“既这么说, 你就拿扇子我撕。”晴雯无所顾忌地在贵族公子面前撕扇, 表面上只是争吵, 然而却反映了她的倔强、不肯低头的性格。她敢于对贵族公子说不, 充分显现了她的个性, 虽为婢女却绝不低声下气、没有自我。
晴雯的叛逆反抗精神, 还在于她敢把矛头直指封建当权者王夫人。37回秋纹在闲说中说起自己替宝玉给贾母和王夫人送鲜花, 得到贾母赏赐的钱和王夫人赏赐的两件旧衣裳, 正在洋洋自得夸耀时, 晴雯讽刺道:“呸, 没见过世面的小蹄子, 那是把好的给人了, 挑剩下的才给你, 你还充有脸呢。”“要是我我就不要, 若是给别人剩下的给我, 也罢了, 一样屋里的人, 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把好的给他, 剩下的才给我, 我宁可不要, 冲撞了太太, 我也不受这口软气。”这几句话充分体现了晴雯追求平等的思想:“谁又比谁高贵些”。欧洲启蒙思想的核心之一就是“人人生而平等”。晴雯虽不像欧洲思想家认识的高度自觉, 但其思想已有自发的现代意义。更为难得的是她借题发挥, 把矛头直指王夫人。主子赏赐, 这本是恩典, “赐死”还要谢主隆恩, 更何况是赏东西。可晴雯偏偏不买这样的帐, 骨子里体现了追求平等地位的思想和勇猛的不避危险的斗争精神。
纵观《红楼梦》, 我们丝毫找不到晴雯向封建主子献殷勤、讨好、邀功取宠的举动。她不愿看主子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脸色, 她不愿意为了迎合王夫人而改变自己。当晴雯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沾牙, 奄奄一息时, 王夫人命人把她从炕上拉下来, 架起来去了;临走时只许把贴身穿的衣服带出去, 孑然一身, 来也如此, 去也如此。然而晴雯那惊人的反抗生命并没有就此结束, 当宝玉挂念病中的晴雯偷偷跑出来看望她时, 晴雯将自己两根葱管般的指甲剪下来给了宝玉, 又与宝玉互换了贴身穿的袄, 说:“回去他们看见了要问, 不必撒谎, 就说是我的, 既担了虚名, 索性如此, 也不过这样罢了。”晴雯被王夫人骂作狐狸精, “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 然而生怕宝玉被晴雯“勾搭”坏的王夫人, 至晴雯死也没如意。晴雯这一举动反让虚假的罪名成了真的, 这无异于在王夫人的心脏插了一把刀。含冤屈死, 但铮铮铁骨绝不屈服, 晴雯反抗强权的斗争精神至此达到顶峰。
等级制度是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享受特权作威作福的基础。没有等级就没有王权的尊贵, “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局面就无法维持。挑战等级就是向当权者开战, “是可忍孰不可忍”, 晴雯遭到迫害也就是必然的结果。由于时代的限制, 晴雯至死也不能明白自己死去的真正原因, 但她反抗当权者, 追求平等的思想是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的一道闪电, 刺破了封建等级压抑束缚人性的漆黑苍穹。
二、晴雯的人性美体现在她的“真”。
晴雯判词中有“霁月难逢, 彩云易散”两句, 以光风霁月来形容晴雯坦荡的胸怀是完全合适的。首先晴雯对自身———事无不可对人言。晴雯绝非完人, 不但不是完人, 而且有不少毛病和缺点, 但她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从来没做过一桩见不得人的事, 长处也好, 短处也罢, 全都摆在面上, 绝不遮遮掩掩, 也从未想过要去遮掩。其次, 晴雯对别人绝不搞阴谋诡计, 她看不惯谁, 或者反对谁, 都是当面或者直接指出, 绝不用口是心非或口蜜腹剑的伎俩。
49回末尾平儿丢了一只镯子, 到52回查出来系坠儿所为, 平儿对麝月说:“晴雯那蹄子是块爆炭, 要告诉了她, 她是忍不住的, 一时气了, 或打或骂, 依旧嚷出来不好, 所以单告诉你留心就是了。”晴雯知道后果然气得蛾眉倒蹙, 凤眼圆睁, 即时就叫坠儿。宝玉忙劝道:“你这一喊出来, 岂不辜负平儿待你我之心了, 不如领她这个情, 过后打发她就完了。”晴雯道:“虽如此说, 只是这口气如何忍得。”后来晴雯见了坠儿欠身一把将她的手抓住, 向枕边取了一丈青, 向她手上乱戳, 口内骂道:“拈不得针, 拿不动线, 只会偷嘴吃, 眼皮子又浅, 爪子又轻, 打嘴现世的, 不如戳烂了。”后来要撵坠儿走, 宋嬷嬷说情, 晴雯又道:“宝二爷今儿千叮咛万嘱咐的, 什么花姑娘草姑娘, 我们自然有道理, 你只依我的话快叫她家的人来领出去。”晴雯的疾恶如仇由此可见一斑。她看不惯任何丑恶的东西。疾恶如仇直接导致她的心直口快, 就如宝玉所说“性情爽利, 口角锋芒些”。晴雯常常用刀剑般的讽刺, 把周围的黑暗丑恶和那些鬼鬼祟祟的勾当毫不留情地揭露出来。比如, 小红受了凤姐差遣, 得意洋洋, 晴雯就当面骂道:“怪道呢, 原来爬上高枝去了, 把我们不放在眼里, 不知说了一句话半句话, 名儿姓儿知道了不曾呢, 就把她兴的这样。这一遭半遭儿的算不得什么, 过了后儿还得听啊, 有本事从今出了这园子, 长长远远的才算得。”晴雯敢说、敢笑、敢怒、敢骂, 批评了心机很重在宝玉这里讨不到好又去逢迎凤姐的小红的攀龙附凤心理。
晴雯人性中真实坦率的一面还表现在对宝玉的感情上。
31回晴雯因跌破了扇骨子和宝玉吵嘴的时候, 袭人说了一句, 原是我们的不是。晴雯听她说“我们”两字, 就冷笑几声道:“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 别教我替你们害臊了……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 也不过和我似的, 哪里就称起‘我们’来了。”从这些话语中, 我们能真切感受到晴雯的醋意。晴雯和袭人本就是贾母给宝玉安排好的两个侍妾。按照贾府的规矩, “凡爷们大了, 未娶亲之先, 都先放两个人服侍的”。贾母由于对爱孙的溺爱, 将自己喜欢的两个丫头放在宝玉房里, 显然是另有深意的。在贾母看来, 袭人虽模样平平, 平时“不言不语”, 但“心地纯良, 恪尽职守”;晴雯虽称不上恪尽职守, 但风流灵巧, 在众多丫头中堪称出类拔萃。按照贾母贤妻美妾的观点, 晴雯将来作为宝玉侍妾是最为般配最为理想了。晴雯也显然认定自己是宝玉的人, 认定自己将来和宝玉横竖在一起。“勇于献身”的袭人一句失言打翻了晴雯的醋坛子, 但她没有心机, 又不像宝钗那样遮掩得很好, 自然对袭人是一顿抢白, 羞得袭人面红耳赤。
贾府中大部分与宝玉有情事牵连的女性都出于某种功利目的, 一般是企图通过与宝玉的交往改善自己的处境甚至改变自己的命运 (小红、宝钗、袭人) , 但晴雯对宝玉的情感却是真实的平等的非功利的。还是31回中, 宝玉请晴雯洗澡, 晴雯摆手笑道:“罢, 罢, 我不敢惹爷, 还记得……”比起勇于献身的袭人, 晴雯对宝玉的感情要高洁得多, 也自尊得多。但晴雯对宝玉又是十分地用心。52回, 宝玉将老太太送的俄罗斯的雀金裘“不妨后背上烧了一块”。这件明晚穿的褂子连能干的织补匠人都因不知何物不敢缝补, 晴雯却知难而上, “说不得, 我挣命罢了, 于是一面说, 一面做起来, 挽了一挽头发, 批了衣裳, 只觉头重脚轻, 金星乱蹦, 实实撑不住, 若不做, 又怕宝玉着急少不得恨命咬牙挨着”。结果织补后竟唉哟一声, 便身不由己倒了下来。晴雯对宝玉一片痴情, 一片真心, 但却不与宝玉苟且, 至此晴雯光辉高洁的形象便树立在我们面前。
“存天理, 灭人欲”被明清统治者视为真理, 也是维护垂死封建制度的法宝之一。儒学的畸形, 直接导致民族心理的畸形;外儒家内法家的治国潜规则, 造成宫廷斗争的残酷和平民文化的虚伪, 口是心非便也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心理中的劣根性之一。晴雯坦率真诚的性格无疑具有反封建的意义, 具有伟大的人性美。
晴雯是大观园中最美丽最光彩照人的丫鬟, 又是天真无邪、自尊自爱、大胆叛逆的女子。在平时的生活中, 她活泼好动;在别人有困难时, 她热情帮助;在尊严受到侵犯时, 她毫不犹豫地捍卫。这在当时的环境下是非常可贵的。她的出现是人性光辉的闪现, 她的毁灭是对那个时代的控诉, 是对摧残真善美的腐朽势力的控诉。
参考文献
[1]蒋和森.红楼梦论稿.
[2]白庚胜.世界文学三百题.
血腥的革命定然走向毁灭 篇2
关键词:怪物;报复;法国革命;不平等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070—02
《弗兰肯斯坦》是英国女小说家玛丽·雪莱(1797--1851)的第一部小说,也是西方文学界公认的世界第一部科幻小说。该小说除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之外,内涵也极为丰富。它广泛涉及了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哲学、文学、科学、教育、神话等诸多重要领域。
一、卑微的地位与革命的需求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曾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常困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人的主人,反比其他一切人更是奴隶。”这句话用在弗兰肯斯坦身上再的恰当不过了。他从小就崇尚理性思维,立志解天地自然奥秘。长大成材后他更是决心要造一“新物种”,“‘新物种’将尊我为造物主和生命之源,这一物种的各种欢乐和杰出的天性都是我赋予的,我比所有的父亲更无愧于孩子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然而结果却让其大失所望:“我看到那个生物张开了浑黄的眼睛,喘着粗气手脚抽搐起来”,“他的四肢合乎比例,五官原被我定义为‘仪表堂堂’模式”,但是枯黄的肤色、直挺的黑唇以及嵌在眼眶里的湿漉漉、浑黄浑黄的眼睛,让这个生物丑陋无比,成为处处招人嫌的怪物。因此,他曾绝望地对弗兰肯斯坦说:“上帝是出于慈悲,按自己的形象塑造了英俊而迷人的人类,而我的形象,却仿自你那猥琐的形容,甚至比原型更不堪入目。撒旦身边还有一伙魔鬼同他作伴,崇拜他,鼓励他,而我却形影相吊,徒然招人憎恨。”另一方面,弗兰肯斯坦也从未想到要给它命名,只是将其称为“怪物”,这种命名和标记,和无名无姓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它自出生起就被排斥在人类社会之外了,身份和地位更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因此,它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善意行为来改变这种状况,获取与他人平等的地位,相同的权利。这与法国革命前夕下层人民的社会地位低下,经济频临崩溃的情形何其相似。对于这次革命的原因,马迪厄曾论述道,“这次革命并非爆发在一个贫穷的国度里,反而是在一个正在极度繁荣的国度里。贫穷有时可以引起骚乱,但不能造成伟大的社会激变。社会激变往往是起于阶级间的不平衡。”阶级间的不平衡来自于经济、社会上的大量不平等。在经济上,社会中最富有的群体逃避于国家税收体制之外,全部财政负担落到第三等级,尤其是广大城乡贫民头上,导致两极分化:一边是贵族的穷奢极欲,一边是下层的民不聊生。在社会地位上,占据人口绝大多数的第三等级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卢梭对此作过精辟的论述:“社会的不平等竟达到了这种程度以至于一些人死于饥饿,另一些人则死于饮食过度。”这极端的不平等使他们认为旧制度是不平等之根源,不平等又是苦难之根源,而重获新生的全部希望就在于推翻现存旧制度,重建平等自由的新社会。而沉重的税赋,上层的腐败,则是点燃了广大下层民众革命热情的导火索。出离愤怒的他们先是攻占巴士底狱,再是处死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最后是一次次的推翻了他们不满意的软弱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就这样处于最底层的城乡贫民一步步的担当了革命的发起者和推动者,是革命的主要力量。
二、怪物的孤独无伴与革命者的缺乏同盟
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怪物按照德拉赛家的模式审视自己,发现自己不具有任何形式的社会关系。它怪异的出生决定了其将一生无父无母,无兄弟姐妹,更无青梅竹马的邻家女孩,而这些都是别人一出生就拥有的。可见这个无辜的怪物自诞生时就遭遗弃,从此一直过着形单影只、孤独寂寞的生活。后来当它流浪到一个小村庄,第一次和人类正面接触时,“孩子们尖声惊叫,有个妇女还昏过去。整个儿村子都被惊动了,有的人到处逃窜,有的人则向我进攻,用石头和杂物向我乱砸,我被打得鼻青脸肿,只有逃走。”这情形是何等的狼狈!在阅读了《失乐园》之后,它把自己与亚当相比较,发现亚当是上帝亲手缔造的完人,不但受到上帝的眷顾,还可以与众神对话求索知识,而自己却面目可憎,被创造者完全抛弃,是个孤苦伶仃的可怜虫。因此,他觉得自己的处境与撒旦更为相似,但撒旦还有追随者来崇拜、鼓励,自己却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于是他开始思索:“我相貌奇丑无比、身材呆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是谁?我究竟算什么东西?我从那里来?归宿又在哪里?”进而悲愤的发问:“我的亲朋好友在哪里呢?初来人世时,我没有父亲的留神照看,也没有母亲的微笑和爱抚为我祝福。我究竟是什么呢?”旺是这使人无法忍受的孤独寂寞使怪物苦苦哀求其造物主:“你必须再为我造一个异性伴侣,好让我与她相依为命,共同生活,进行不可少的情感交流。”怪物希望借助“父亲”的力量,给他造一个女伴,然后携女伴去南美洲隐居,然而却成为泡影。而法国革命中的各阶级在革命狂潮中也都是孤立无助的,都急需和其他阶级组成同盟,得到彼此的理解和支持。但可惜的是,各个政治集团在政治斗争中往往拼个“你死我活”。而革命者的先驱更是孤独到极点,譬如卢梭曾说过“整个欧洲针对我响起一片诅咒的声音,气焰之高无与伦比。我是一个异教徒,一个无神论者,一个疯子,一只凶猛的野兽,一只狼。”后来把法国大革命推向了高潮的罗伯斯庇尔则把同盟者甚至战友,一个个的押上断头台,最终陷进四面楚歌的境地,沦为一只困兽,终于落得个走上断头台,魂断巴黎的可悲下场。这种人不堪忍受的孤独寂寞激起了他们对自由和平等的强烈追求,达不到要求时,就会采取非理性的甚至于暴力血腥的报复行动。
三、怪物的疯狂报复与革命者的理性失控
约瑟夫·康拉德说:“使人类悲惨的并不是因为他们是自然的受害者,而是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是自然的受害者。一旦他们意识到自己被奴役,他们就痛苦,就愤怒,就反抗。于是,悲剧就开始了。”㈣在菲利克斯将它打出家门的当晚,怪物觉得自己“像魔王撒旦,心头压负着一座燃烧着的地狱。”㈣“真恨不得把林中的树木连根拔起,将周围的一切全部毁掉。”第二天,在得知德拉赛一家弃他而去之后,他悲愤至极,就放火烧了他们的房子。而他的造物主弗兰肯斯坦也没能信守诺言,毁掉了即将完成的女怪物,这无疑使它陷入了绝望。它恶毒地对弗兰肯斯坦说:“你这无赖!你给我记住,我是强有力的。你以为你够倒霉了,可我要叫你雪上加霜倒大霉!你创造了我,可我才是你的主人。你要服从我的命令。”对未来无穷无尽的孤独和恐惧使它燃起了复仇的怒火,它
决定毁掉弗兰肯斯坦的人生,但却不直接了结弗氏本人,而是杀死弗氏身边最爱的亲人和好友,让其主人也尝到了这种地狱般的滋味,变得发了狂,最终在与怪物的相互追杀中劳累而死,而怪物也自焚而死。同样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不久,就诞生了以最极端的形式出现的恐怖,人们企图用恐怖来造就美德和自由。1792年9月2日对数千犯人的集体屠杀,掀开了革命血腥的帷幕。几年前还在呐喊着自由、抨击着暴政的革命者们,现在却以自由和平等的名义,处死保王党与贵族;以共和国的名义,控告吉伦特党人;以救国的名义,处死进攻巴士底狱的发动者德穆兰;以道德的名义,处死丹东等曾经的战友。就这样,追求自由和平等的革命却成为一场血腥的狂欢,每天有近五十人作为对革命的献祭死于断头台,满街流淌着无辜群众的鲜血。巴黎有一个工匠叫梅内特拉,是卢梭的好朋友。他深受卢梭思想的影响,对旧政权、旧制度充满了仇恨。在大革命初期,他是一个强硬分子,表现得非常激进。可是随着大革命的进展,整个社会充满了血腥暴力,每天都有大量的人被屠杀,于是他的革命热情慢慢地消退了,转而开始怀疑这场高举平等自由大旗的革命。在自传《我的生活日志》中,他写道,“这些法国人噬血成性。他们就像吃人族,是真正的吃人族。邻居之间残忍地咒骂,血缘都被人忘掉了。我亲身经历了那些恐怖的岁月。”他这种“革命意志的消退”,竞被最好的朋友指责为“温情主义者”,差一点丢了性命。后来,他反思说:“我是看着大革命收场的。这是一次可怕的教训。”
四、结语
走向毁灭的悲剧 篇3
1 社会环境 (外在因素)
苔丝是社会的牺牲品, 是她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必然产物。19世纪末的英国, 资本主义冲击农村造成英国农民阶层逐渐消亡。小农经济被破坏, 农民陷入失业、贫困的悲惨境地。工业资本冲击农村, 新式农业机器开始被广泛使用, 农村贫富两极分化严重。这种变化使得农民们不得不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转变为受雇于人、被人剥削的农业工人。
苔丝生活在偏僻落后的小农村, 她的家庭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然而不幸的事情再次发生, 苔丝在替父亲赶马车的时候撞死了家中惟一的经济支柱——老马。这时母亲怂恿女儿去认“本家”, 却不知道苔丝的悲惨命运从此开始了。这位所谓的本家——亚雷伺机寻找机会玷污了苔丝。再后来父亲死后, 苔丝一家被赶出了家门, 无处安身。为换取家人的安顿, 苔丝又一次做了亚雷的情妇。人同社会环境的冲突导致了苔丝的悲惨命运。
2 传统道德 (外在因素)
亚雷的暴力给苔丝带来了无限的痛苦, 但是这并没有彻底摧毁她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希望。然而苔丝深爱的安奇尔对她的遗弃彻底摧毁了她的精神支柱。在新婚之夜, 苔丝向安奇尔讲述了她的遭遇, 希望得到丈夫的同情与原谅, 但取而代之的却是丈夫的嘲讽与抛弃。安奇尔的残忍将苔丝推入了无底的深渊。在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标准里, 男人可以胡作非为, 而被迫失身的女人却要遭受惩罚。在男权文化统治之下, 女人成为了男人的附属品和私有物。男尊女卑的双重标准最终残害了苔丝。
在传统道德的约束之下, 女人是没有社会地位的, 她们任人摆布、不被尊重。安奇尔也曾和一个不相识的女人放荡地生活, 后来却轻易取得了别人的原谅。但是苔丝被玷污后, 纵然不是她的主观造成的, 却遭到舆论和伪道德攻击, 最终被社会抛弃。男性世俗道德偏见纵容强暴者, 而让无辜受害者承担罪责和折磨。身处那个时代的底层女性, 都有类似的悲惨命运。安奇尔以及他所代表的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就是这一悲剧的帮凶。
3 自身性格 (内在因素)
苔丝在性格上的盲目顺从给邪恶势力制造了机会, 而苔丝在失身后一直怀有深深的罪恶感、内疚感和自卑感, 默默地将一切错误都归咎于自身。新婚之夜面对安奇尔的蔑视与嫌弃, 苔丝表现出来的却是忍让与自卑。安奇尔抛弃她独自去了异国他乡, 而苔丝却痴痴等待安奇尔原谅她, 并再次回来接纳她。“我一定像一个卑微可怜的奴隶一样, 绝对地服从你, 就是你让我舍身送命, 我也绝不违背你。”苔丝甘心屈从于男权的压迫, 逐渐沦为男性的附属品。
亚里士多德曾为女人下过这样一个定义:“女人之所以为女人, 是因为她们的身体里缺少某些性质, 也因为这些天然的缺陷而遭受痛苦。” (引自《诗学》) 长期的强权压制和男性控制促成苔丝这种盲目屈从的性格。逐渐接受社会强加于自己身上的评价, 不知不觉地把自己当作一个堕落的坏女人。
其实苔丝的性格也具有反抗性, 她对于亚雷敢恨, 对于安奇尔敢爱, 一定程度上敢于反抗旧礼教。当宗教约束与自然天性发生矛盾时, 她毫不犹豫地对它产生质问, 她凭借着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以卵击石”。但是尽管她做出最大的努力去抗争命运, 仍然逃脱不了当时社会底层女性的下场。她不自觉地从宗教角度思考问题, 她无法摆脱世俗观念的阴影和封建礼教的压迫。她恪守那个时代的准则, 在她的内心深处有着一种不可饶恕的罪恶感。她的反抗终究还是受制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悲壮且毫无结果。
4 宿命注定 (哈代理论)
哈代的宿命论认为:“人会受到神秘且敌对的命运规则的束缚, 人生来就注定是悲惨的。”在小说之中, 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推动着苔丝一步步地走向深渊。哈代通过设置许多偶然巧合的情节来让人感到苔丝的一生都是命运在作祟。苔丝赶马车导致老马被邮车撞死, 出于自责而去认亲造成了苔丝与亚雷的相遇, 为日后埋下了悲剧的种子。与安奇尔结婚之前, 苔丝想把自己的过去告诉他;写了一封信塞到了安奇尔的家里, 不料信被塞到了地毯下面而没有被看到……
这样的巧合或偶然性事件在小说中屡见不鲜, 苔丝的悲剧就是由这些一环扣一环的巧合串连在一起的。这种描写表现了哈代宿命论的思想。哈代认为人生从根本上说是悲剧性的, “幸福不过是痛苦戏剧中的偶然插曲”。他认为人是不可抗拒与无法驾驭的命运的受害者, 是自然界中许多偶然力量的牺牲品。
此外, 苔丝是被哈代理想化的女性。她美丽、纯洁、善良、质朴和宽容, 敢于自我牺牲, 勇于自我反抗, 并对生活抱有美好的愿望。苔丝的灵魂是纯洁的, 道德是高尚的。但在资产阶级的道德观面前, 她却被看成伤风败俗的典型, 是不清白的“罪恶化身”。哈代的观点和社会偏见尖锐对立, 他通过苔丝这个形象对当时虚伪的道德标准进行抨击, 批评丑陋的资产阶级伦理道德。哈代旨在通过苔丝的悲惨遭遇来揭示出这种伦理道德的伪善及其劣根性。所以在哈代的笔下, 苔丝注定以悲惨的命运结束一生。
5 结语
美丽单纯、诚实勤劳的农村姑娘苔丝, 被虚伪的资产阶级所利用, 长期受到当时的社会习俗和道德标准的压迫。同时, 她对丈夫安奇尔的盲目服从和逆来顺受, 遭受命运和偶然事件的戏弄。所有这一切毁灭了苔丝的一生, 促成了她的悲剧命运。正如苏联文学批评家阿尼克斯特所说:“苔丝招致毁灭的真正原因是属于现实的性质, 女主人公的贫苦和无依无靠, 社会盛行的风俗——这些情况都决定了这个女子的悲惨命运。”
哈代将自己对当时英国社会的感受以文学的形式表达出来, 通过对苔丝悲惨一生的描写来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观念和宗教制度。表达了对以苔丝为代表的底层妇女的深切同情。苔丝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 是道德的悲剧, 也是性格的悲剧和命运的悲剧。
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悲剧代表作。本文从社会环境、传统道德、性格盲从和宿命注定四个方面来浅析造成苔丝悲剧性命运的原因。
关键词:苔丝,社会,道德,性格,宿命,悲剧命运
参考文献
[1]陈东风.《苔丝》的叙事艺术[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
[2]高玉芬.苔丝悲剧命运的四维解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4) .
[3]秦玲.苔丝悲剧的形成原因[J].南阳师范学院院报, 2005 (1) .
[4]童彦.苔丝悲剧人生的剖析[J].怀化学院学报, 2006 (7) .
[5]姚佩芝, 董俊峰.德伯家的苔丝——哈代综合悲剧观的完美体现[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 (2) .
[6]张世君.《德伯家的苔丝》鉴赏[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6.
[7]张中载.托马斯·哈代——思想创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7.
走向毁灭的悲剧 篇4
在《聊斋志异》中, 蒲松龄塑造了一系列美好的女性形象, 她们或热情善良、笃于友情, 或有胆有识、有勇有谋,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些女性形象中, 最为出色的是婴宁。她是美的象征, 有着理想当中的美貌和理想当中美好纯真的心灵, 是大多数人心中理想女性的代表。
1.理想当中的美貌
冰心曾经说过:如果没有女人, 这个世界上将缺少百分之五十的真, 百分之六十的善, 百分之七十的美。女性是美的象征, 理想女性的特征首先就是要美。而婴宁的美貌是有目共睹的。作者对她的外貌并没有过多具体的描绘, 而是独具匠心地用了“拈梅花一枝, 容华绝代, 笑容可掬”13个字进行艺术化的勾勒。精练的描写中, 婴宁带给人的是一种扑面而来的自然美的气息, 表现出的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此外, “痴憨”相衬, 众星捧月, 通过王子服的巧遇、思念、寻找等细节, 从侧面描写, 衬托出婴宁的沉鱼落雁、钩人心魄的美貌, 使人感到呼之欲出。
总之, 婴宁身上承载着理想女性的首要特征:美貌。
2.理想当中的心灵
辨识人物的一般顺序都是先识其外貌, 再洞达其心灵, 由容貌而及品性。在婴宁美貌覆盖之下的是一颗对女性理想审美的心灵。这一心灵体现在她美好、自然、纯真的性格上。当然, 这样的心灵, 主要体现在她对花和对笑的态度上。
笑不能止的婴宁, 还未受世俗环境的侵染, 因而表现出天然、纯洁的天性, 她的笑更是与众不同, 世俗女子讲究笑不露齿, 将喜怒哀乐完全掩饰起来, 而婴宁则时时笑, 笑得自然而美丽, 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感情。婴宁就是这么一个将喜怒形于色的人, 她是一个真人, 一个毫无掩饰的自然真率的人。
爱花成痴的婴宁, 无论在哪里, 哪里就是花的世界, 她爱花, 这象征着她的心灵美。作者把她置于花的海洋, 在花的世界中所养成的爱花性情, 如花的品格, 这就揭示出了女主人公之所以具有憨直无邪、活泼开朗的天性。
二、婴宁:从理想走向现实
婴宁最终由理想走向了现实。最直接的表现, 就是她从最初的爱笑到最终的不复笑。
在与王子服刚开始交往的过程中, 婴宁的语言是坦率而不矫情, 笑是自然而纯真, 情感是朴素而美好。这里, 从人间外带来的真情, 笑在其外, 却动在其内。她对人间这一系列的应酬交接、清规戒律感到很新奇, 而原有的天真乐观、憨直无邪的性格也在笑声中得到鲜明的表现。这是生活在自己理想生存状态当中的婴宁。
婴宁的“不复笑”, 就是对这种世俗环境的无言抵制和反抗, 或者说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无奈的屈从。屈从也就预示着婴宁终将从理想的女性生存方式当中走出来, 走入一个用各种繁琐的制度和复杂的人心编织起来的现实世界, 即使她的内心还是像原来的, 但她的行为已经发生着改变。
她开始学做现实的人妇、人媳、人母。“对生零涕”。她像很多现实的女人一样, 开始学会用眼泪而不是笑声来打动自己的夫婿, 博得同情以求得“母父合厝之”的帮助。直到“由是岁值寒食, 夫妇登秦墓, 拜扫无缺。女逾年生一子, 在怀抱中, 不畏生人, 见人辄笑, 亦大有母风云。”一个理想女性的形象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严肃, 谨慎, 屈从了现实的女性。
三、婴宁形象预示着女性生存方式由理想走向现实的悲剧成长过程, 蕴涵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婴宁的转变过程, 其实就是女性生存方式由理想走向现实的悲剧成长过程。从某一个层面, 说明了女性由理想走向现实的成长的一种必然性。另一方面, 婴宁“笑”的丧失, 其实就是她自然天性得不到伸展的结果, 这种纯真的“笑”的丧失, 使人们为美好的理想的事物被毁灭而伤感和痛惜。这又带有一定的悲剧色彩。
1.必然性
典型的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 所谓的环境就是那种形成人物性格, “并促使她们行动”的客观条件, 环境包括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婴宁性格的形成和转变既有自然环境因素又有社会环境因素。
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婴宁理想的人格和生存方式, 那么, 当她所生存的环境从“乱山合沓, 空翠爽肌, 寂无人行, 止有鸟道。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 隐隐有小里落”回归到充满了尔虞我诈, 封建礼教对人的压抑, 使人的天性已被扭曲的世俗社会中。婴宁的笑声所到之处皆合欢忘忧, “然而这只是从那个没有人间污秽的环境中移植来的笑, 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里所起的作用罢了。黑暗的现实, 邪恶的势力和世俗顽固的偏见, 交织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力图改造它, 扭曲它”。就这样一个嬉不知愁的天真女子, 入世后受到了摧残, 她的爱笑, 造成了对西邻浪荡报复性的恶作剧, 被其父诉至公堂时, 才严容正色, 始不复笑。婴宁从最初时的爱笑到最后的“不复笑”, 这一转变正好是她从原来生活的自然状态转入世俗社会后所形成的必然结果。
而这种必然性不仅仅存在于婴宁的时代, 蒲老的时代, 也存在于现今的时代。“用女人自身的女性意识来解释女人, 并不比用‘雌性’来形容她更令人满意。因为她本身就处于社会的大环境中 (她就是男性社会中的一员) , 而且被灌输了从心理内部展开的意识—如情结, 倾向, 等等。”在此, 西蒙·波伏娃也以女性作为第二性的特征说明了这种成长的必然。也就是说, 女人作为男性之后的第二性, 她很难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去生存, 在各种环境和意识的干扰之下, 她只有成长为一个合乎现实规范的女性才能真正地生存下去并且被大众接受。
2.悲剧性
“婴宁”之名取自于《庄子》, 庄子所谓的“撄宁”是指一种得失成败都不动心的精神境界, 蒲松龄在一首诗里这样写道“闭户尘嚣息, 襟怀自不撄。”用的就是这个意思。婴宁是蒲松龄理想中的女性, 她天真烂漫, 全身透着自然气息, 想说就说, 想笑就笑, 生于自然长于自然。这样一个人物, 应是不受任何礼俗的约束。然而当她进入世俗以后, 由于封建礼教的压抑和摧残, 那源自心底象征自由、自然的笑声最终无法保全。笑声的消失, 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种深刻的悲剧性。这不仅是婴宁自身的一种切肤之痛的转变悲剧, 也是女性理想生存方式的一种幻灭。
“女人同样希冀给自己建立一个幸福的巢穴。渴望按自己的意识来支配自己的生存方式, 她仍然被男性世界支配和包围。”“当女人所受的无边无际的禁锢消失的时刻, 当她可以自己并通过自己去生活的时侯, 她也能成为诗人!她将遇到陌生的、深奥的、排斥的、使人快乐的事物!”也许, 只有真正做到这样, 我们才能真正地避免女性从理想走向现实的悲剧性。
摘要:婴宁是《聊斋志异》中的精彩篇章《婴宁》的主人公。她天真烂漫, 爽朗喜笑, 憨态可掬。这一人物真切地寄寓了大多数人对女性的审美理想。然而, 这个众人眼中爱花成痴, 爱笑若狂的理想女性最终变成了一个屈从现实的“矢不复笑”的人母、人妇和人媳。婴宁形象预示着女性生存方式由理想走向现实的成长过程, 蕴涵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婴宁,女性,生存方式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薄子涛.聊斋志异艺术谈[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7.
走向毁灭的悲剧 篇5
一、梳理———指向“篇感”“段感”的形成
一个人的用字、用词、遣词造句,在口头中经常得到练习,而“段”的意识、“篇”的意识,口头中得不到练习。这就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加以渗透、落实,学生拿起笔来写作,才会考虑先后,考虑主次,考虑层次,考虑结构,这就是文章的“构思”,而学生习作也恰恰最搞不懂“构思”。在高段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篇感”“段感”的意识,笔者认为立足整体,梳理文本内容框架,了解全文架构上的奥妙是必须的,一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理清显性结构
显性结构就是课文表面内容的结构线索。如,叙事性文章中所记叙事件的发展阶段,描述性文章中所描述的事物的几个方面,说明文中所说明的要点,议论文中所论证的分论点等。理清篇章内容结构的目的是学习如何构思、选取和安排材料等表达经验与规律。
《圆明园的毁灭》描写的是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毁灭的景象,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结尾段的“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首尾呼应。第二至第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笔者这样教学:
1说说文章主要写了圆明园的哪些内容?引导概括出“毁灭”和“辉煌”这两个关键词。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圆明园的“毁灭”和“辉煌”?引导梳理课文结构:第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写“毁灭”,第二至第四自然段写“辉煌”。
3开头写了圆明园的毁灭,结尾又写了圆明园的毁灭,这叫什么?(首尾呼应)
第二至第四自然段重点写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一部分内容梳理时,笔者借助“玲珑剔透、亭台楼阁、奇珍异宝、蓬莱瑶台、众星拱月、历史文物”等四字词语的朗读、分类、找相应段落等言语活动,让学生了解到作者是从“布局、建筑、文物”这三个方面具体来描述的。
2.把握隐性结构
隐形结构就是融合在文章结构“明线”后面的“暗线”,如,叙事性文章中作者情感的变化,描述性或说明性文章中作者描写或说明角度的变化,议论性文章中作者论证的思维逻辑及其发展等。在《圆明园的毁灭》中表现为作者情感的变化:因毁灭而惋惜—因辉煌而赞叹—因毁灭而愤怒。
为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这一“暗线”,笔者采取的主要方法是朗读:教学第一段时,引导学生反复咀嚼两个“不可估量”传达出的圆明园举世无双的价值,把目光定位在描写圆明园昔日辉煌和美丽景观的第2、3、4自然段,寻找依据,亲身感受“不可估量”的深层内涵,从而体味惋惜之情。第三部分,学生通过朗读再一次体会作者对掠夺者的仇恨和愤慨之情,语速稍快,“凡是”“统统”“任意”用重音读出愤慨之情。
课文是一个整体,是内容的整体、语言形式的整体和形象的整体。一篇完整的文章,“言语理解”上的“得”也应该是整体的。只有立足整体,理清文章内容要点和框架结构,立足“篇感”“段感”的培养,才能学会构思、选材,真正达到“运用”。
二、比较———指向形式秘妙的发现
指向语用,重点要破解的是文本语言的秘妙,是指在那些看似普通的语言文字处,潜藏着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表情达意的独具匠心。因此,对于具有鲜明特点与规律的语言就要敢于取舍,高度聚焦,给足过程,让学生主动发现言语的惊艳之美,从而促进学生在言语活动中自觉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文本的语言形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文本中的外在言语形式,它是文本的骨架,是一种关涉构词、构句、构段、构篇的框架模式;另一个是文本的内在言语素材,它是一种关涉好词、好句、好段、好篇的材料构件。具体的教学中,不妨运用“比较”这一策略来指导学生理解、发现文本语言在表达上的秘妙。
1.剖析篇章的独特结构,触摸文意呈现的脉搏
结构表现一篇文章结撰、布局的艺术,经典之作在结构上往往匠心独运。因为要呈现特殊的意蕴,作者往往采用一些特殊结构形式。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这样安排到底要表达什么样的意蕴?这些都是教学的着眼点。
《圆明园的毁灭》结构精巧,首尾呼应,题目是“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用的是以喜衬悲、以乐写哀的写法,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笔者从课题的表达入手,引导学生关注其表达的奇特、不合理之处,产生探究的欲望,进行思考:
师:同学们,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明白了课文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生:写了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
师:是呀,那课题应该改为《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才合适了?
生:我认为课文要写“辉煌”的,不然不知道毁灭了什么?
生:课文的辉煌写得具体,我们就能感受到损失的“不可估量”。
师:阅读时,我们就可以用猜读法,去猜作者所写的内容,猜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在充分解读感受了圆明园“辉煌的昔日景观”之后,当学生为祖国拥有如此骄人的瑰宝而自豪时,笔者再次抛出疑问:
1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作者却花了大量笔墨来写圆明园的辉煌?
2交流小结:大喜之后迎来大悲,这让我们更加痛惜,这就是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以乐写哀,哀更哀;以喜写悲,悲更悲。
笔者作了“板书质疑、学文感受、对比朗读”等步骤的引导,让学生揣摩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懂得了这样的构篇形式所要诉说的内心情感、所要铺陈的内在意蕴,感受其谋篇布局的表达魅力,习得这一表达范式。
2.揣摩词句的特殊形式,体悟形意统一的秘诀
文本内在语言的表达形式是言语形式中的重要部分,尤其是一些情感型言语,犹如一面魔镜,能够借助其独特的词句表达形式,向读者表达它特殊的情感意味,吸引读者一步一步走进作者的内心,产生情感共鸣。具体操作注意以下两点。
(1)取舍有度
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篇课文有诸多值得关注的语言表达形式的秘妙之处,该确定哪些或哪个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呢?
笔者在《圆明园的毁灭》的言语形式研读的选择和确定时,依据如下:一是以课标学段目标为导向,根据高年段的要求,尤其注重篇和段的言语形式,注重引导学生揣摩文章表达方法;二是以单元重点为依据,本单元是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的,在言语习得上的要求是“用心感受作者在遣词造句中饱含的情感和表达效果”,从本课的编排意图和单元训练重点加以审视,笔者将第三自然段“建筑之辉煌”的描写方法作为教学的侧重点;三是以文体特点作把握,文体不同,教学方法不同,依体而教,才能真正理解文本语言,依据《圆明园的毁灭》的文体特点,要关注的语言现象是作者安排了哪些材料,是怎么安排的?作者的情感是怎样表达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四是以学生内需为切入点,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是基于我们对学生语用现状和发展需要的把握。那么第三自然段中分类概括、对举描写这些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的言语表达形式不正是本课教学内容的重点选择?
(2)体悟有法
确定了合宜的教学内容,就要引导学生理解、吸收新的语言形式。《圆明园的毁灭》第三自然段教学步骤如下:
第一步:对读,探寻内容描写的对举之法。
1出示第三自然段第1句,师生对读。
2作者举了哪几种圆明园的建筑?(理解“举”)
3打乱句子内景观顺序,对比原句,再欣赏图片,引导发现句子内容的对应关系:“殿堂”与“亭台楼阁”是一“大”一“小”的对应,“买卖街”与“山乡村野”是一“闹”一“静”的对应。
4读一读第2、3、4句中前后对应的内容,说一说它们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试改,感受句式的整齐及连接词的变化。
1寻找第一句中对背诵帮助非常大的词语?
2对读第2、3、4句,引导发现4句话在表现形式上的共同点:句式相似、整齐,前后分两部分。
3四句话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引导发现:句子有长有短,有详有略,且连接词不同。
4尝试用“有、也有”的连接词来改说第二句,引导发现句式在整齐中的变化,并感悟到作者就是用这些整齐且富有变化的句子来表现圆明园内建筑景观的丰富多彩的,实现了语言形式和文本内容的高度统一。
第三步:对照,发现分类概括事物的写法及妙处。
1请学生交流搜集关于圆明园内其他的建筑景观。
2据统计,圆明园内共有1000多处景观,老师选择其中的6处,请大家读一读。这里出示的6种景观图片,你会发现建筑风格相似,都是“精巧别致”的,作者用了“亭台楼阁”一词概括,代表这一类景物。
3结合图片,展开想象,将“殿堂、买卖街、山乡村野”等概括性的词幻化成一个个生动的画面,并再次思考:作者为什么不这样写,而要高度浓缩?引导学生感知分类概括描写事物的妙处。
笔者将“读懂内容、体悟情感”和“关注形式、学习表达”紧密结合在一起,带领学生解开语言的密码。要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必须关注文本独特的语言形式,留意、揣摩和品读那些形式独特的表达方式。也只有理解才能顺顺当当地运用学到的语言形式,展开想象,进行运用。
三、诵读———指向语言范式的积累
在学生发现文本语言表达形式的秘妙之后,如果直接进入运用的环节,就可能因对形式掌握不够熟练而效果不好,所以要通过朗读、背诵、想象等途径进行言语范式的积累。
《在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几个读、背的环节,使学生比较顺利地由浅入深地进入到对文本新鲜语言范式的理解和积累中。
其一是在了解了第三自然段第1句“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的构句形式的秘密之后,采用了逐渐加难填空背诵的方式积累这一句子。
1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 ),也有玲珑剔透的( );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 ),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 )。
2圆明园中,有( )的殿堂,也有( )的亭台楼阁;有( )的买卖街,也有( )的山乡村野。
3圆明园中,有( ),也有( );有( ),也有( )。
其二是在学生发现第三自然段句式整齐、富有变化、分类概括描写之后进行的积累:
1多媒体逐个出示每一个句子和对应的景观图片,既有课文中写到的景观,又有前面学生补充的景观,进行画面朗读。
2去掉图片,朗读句子,并想象。
3去掉概括性的词,进行填空式诵读。
在这些教学片段中,笔者始终以读为基本手段:在师生对读中体味语言的节奏,在填空式的读中感受词语的优美准确。在读中,学生积累了这种以对举、分类概括形式描写的语言范式,其结果毫无疑问地指向了潜在的目标———言语表现。
四、练写———指向形式之美的表现
在高段阅读教学中,可以依照以下两个环节,让学生在写的活动中进一步体悟、消化、吸收、表达新得的语言形式,最终形成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1.顺势聚焦“运用点”
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结合文本情境,创设一个可供学生表现的话题。但教材可供言语运用的资源是开发不尽的,有时一篇课文就可以发现十几个语用点。像《圆明园的毁灭》就可以挖掘以下众多的语言表达点:首尾呼应的结构仿写、以喜衬悲的布局仿写、圆明园中某一处景观的具体描写、联军暴行的想象描写等。但在学生揣摩发现了文本第三自然段在语言形式上的秘密之后,又处在对圆明园内丰富多样的建筑景观惊叹赞美之时,笔者认为有两处“语例”,能激起学生写的兴趣,同时能丰厚文本内容,可谓应时而生,顺势而写:
“语例”一:第三自然段“园内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从详略的角度来说,这是略写,可以就这一文本“空白点”展开读写迁移。
“语例”二:第四自然段对于圆明园内文物的描写比较简单,就一句话概括,可从这一处内容就地取材,模仿第三自然段的形式进行言语表达。
2.妙搭阶梯促“表现”
有了合适的语用点之后,就要在学生思维最活跃、情感最饱满、情意和谐共振之时,搭建“写”的有效阶梯,让“写”在阅读中自然生发出来,促进思维发展,表达情感,实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最优化,最终达到内化语言、迁移表达方法的目标。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选择“语例一”作为言语表现点,采用了资料补充、丰富学生积累等“阶梯”的引导。
1交流学生搜集到的关于西洋景观资料。
2出示西洋景观资料,读一读。
3请结合资料,模仿第三自然段,用整齐而又富有变化的句式,具体写写圆明园中丰富的西洋景观。
4练写。
5交流,小结。
对于新得的言语表达形式,可能极少数学生能无师自通地实现理解和运用,大部分学生需要经过反复多次的实践,才能实现言语的迁移运用。上述片段中,因为有前面关于语言秘妙处的发现与积累,才使得言语表现顺理成章。
3.巧加追问悟“表达”
如果对文本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仅止于此,那么不是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仅仅是读写结合的阅读教学,仅仅是运用表达去促进理解的阅读教学。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还要进一步,即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而非那样写的意图。
教学中,笔者在学生练写、交流、悟情之后,继续追问:作者为什么没有像你们那样具体描述圆明园中的西洋景观,而是仅仅点到有西洋景观?此时,学生从惊叹于圆明园内建筑的瑰丽辉煌的激荡情感中回过神来,将阅读思维聚集到了作者在这一段中详略结合的描写形式上来了。笔者随机做了适当的点拨,让学生对写作中安排材料要详略得当有了初步的体验,把这种习作的图式投射进了学生记忆。
【走向毁灭的悲剧】推荐阅读:
个人主义的毁灭12-20
仇恨的毁灭人生哲理07-09
《毁灭的种子》读书报告10-25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06-03
圆明园的毁灭阅读练习06-09
读园明园的毁灭有感06-14
《圆明园的毁灭》经典教案09-25
品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11-14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教案12-21
圆明园的毁灭名师设计教案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