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观课报告

2024-05-23

圆明园的毁灭观课报告(共10篇)

圆明园的毁灭观课报告 篇1

《圆明园的毁灭》观课报告

此次远程研修有幸学习了韩鹏鹏老师的《圆明园的毁灭》一课。韩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相信韩老师在课堂准备上付出了不少汗水和时间;课堂教学中教学重点、难点突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课堂容量适当,时间安排合理,学习方法新颖,整节课都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落实了本单元训练重点,扎实地落实了学习目标,是一堂精彩的课。这节课的教学中,韩老师将爱与恨,圆明园美与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引领学生在“圆明园的毁灭”中进行一次灵魂的洗涤,进行一次深刻的心灵之旅。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

一、重视生字词教学,夯实学生基础

在学习中,韩老师重视了生字词教学,通过开火车、齐读等形式认识生词。特别是生字,如“蓬”字,师讲解示范书写,学生书写落实。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守门游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落实了生字词教学,值得学习。

二、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如在学习第五自然段圆明园的毁灭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凡是、任意”等词语,提出问题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通过读,了解到侵略者的贪婪和野蛮。还有引导学生理解“不可估量”等词语的意思,更进一步感受到侵略者的可憎嘴脸。

三、注重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在教学中,韩老师注重突出语文课“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熟读成诵,在读中感悟”的特点,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默读、齐读、范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出了在学习圆明园毁灭经过这段时,老师先播放影片引出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然后让学生带着痛惜、仇恨读好这段话,学生切实感悟语言规律,体会作者怎样传情达意,使学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再次唤起爱国热情,惋惜、痛恨之情,从而更进一步体验情感,与作者产生强烈共鸣,课堂教学达到高潮,感情得到升华。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课件教学生动形象、音形兼备,具有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它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能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从而更大的提高教学效果。本课老师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播放圆明园的景观录像,展示在学生面前的平湖秋月、武陵春色以及西洋楼等景点图,把学生带入了美不胜收、引人入胜的仙境,给学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看文物录像,直观了解文物里的奇珍异宝。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圆明园的辉煌定格在学生心中。通过这次观课活动,我觉得自己还需要努力:

1.评价语言要丰富:教师最好能根据学生的回答给每个学生以不同的评价,比如:“这节课你已经有了收获了”“你真会读书”“你读的真棒”等等。这些评价语可以事先预设,也可以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应变,这方面还要多下功夫。

2.要让学生多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在理解课文时要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上一堂公开课,要付出很多的精力,不管是失败了还是成功了,从中总能得到一些收获,得到一些启示,在开心或郁闷的同时不断地反思,总结经验或教训,以此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

3.在教学中,要依据教材设计巧妙、高效的问题,才能更好的与学生学习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观课报告 篇2

1援认识6个生字, 会写14个字及部分词语。

2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援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过程, 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援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学习和运用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援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悟和理解语言文字, 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 了解它被毁灭的过程, 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2援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 进一步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面课题, 读题感悟

师生共同书写课题, 读课题。突出“圆明园”该怎样读?突出“毁灭”该怎样读?突出“圆明园”及“毁灭”该怎样读?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课题, 酝酿学生的感情, 激发其学习热情。】

二、初读课文, 了解内容

1援圆明园已经被毁灭了, 但作为中国人, 我们怎能忘记她昔日的辉煌与遭受的摧残?同学们, 请放开声音读课文吧!自己印象深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还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资料也读一读。

2援读得可真投入!一起来读读吧, 可以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初步谈谈感受。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3援补充有关景点的资料, 丰富学生的表象。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结合搜集的资料初步领悟圆明园的辉煌和所蒙受的耻辱。】

4援读到课文的哪些部分时, 你的心情是快乐的、自豪的?读到课文的哪些部分时, 隐隐的痛在你的心中弥漫、升腾?

5援理清文章的脉络:课文第2、3、4自然段主要写了圆明园的辉煌, 第5自然段主要写被毁灭的过程, 第1自然段是对全文的概括。

三、读中体会, 感悟美景

(一) 自由读第2自然段

1援可以用哪些词来概括圆明园? (举世闻名、众星拱月)

2援结合课文理解词语“举世闻名”。指导学生读好句子。

3援你知道围绕圆明园有多少小园吗?你还知道哪些相关资料?

4援“众星拱月”中的“星”指的是什么, “月”指的是什么?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5援再次整体读本段, 读出圆明园的“名”和“大”。

(二) 学习第3自然段

1援快速浏览第3自然段, 找出本段中的三个分号及分号所在的句子。

2援指名读第一个分号所在的句子。分号前主要讲的是什么?分号后主要讲的是什么?领会分号的用法。

3援出示课件, 展示图片。学生展开想象, 再现园中景物, 再读。

4援读第二个分号所在的句子。你了解这个分号的作用吗?结合搜集的资料谈谈对景观的感受。

5援出示课件。学生欣赏美景, 谈感受, 再读。

6援指导读好第三个分号所在的句子。生读, 想象画面。师范读, 生遐想, 再读悟。

7援出示法国大文豪雨果描写的想象中的圆明园的优美文字, 再次整体感受圆明园建筑的精美。

8援引导背诵本段。

【设计意图:本段中的三个分号把内容划分为三个层次, 分别介绍了圆明园的建筑风格、景观特点、总体感受。突出分号, 让学生领会分号的用法, 是课标提出的第三学段阅读的一个目标。】

(三) 学习第4自然段

1援过渡语: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 而且还收藏着最为珍贵的文物。请自由读第4自然段。

2援读了这段, 你读懂了什么?引导读最后一句话。

3援出示课件, 展示一段有关园内珍藏文物的文字资料。读了资料, 谈感受。指名读第4自然段, 生评。

资料:圆明园中伴随帝王的奇珍异宝更是不计其数。圆明园文源阁藏有《四库全书》79337卷, 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人摹本, 10万多尊纯金、镀银、玉雕、铜铸佛, 商周青铜器、历代瓷器精品、古籍孤本等不计其数。

4援出示图片资料, 看资料, 谈感受。

(1) 看到这些弥足珍贵的资料后, 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2) 再读课文, 感受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艺术馆、博物馆。

5援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以资料拓宽学习资源, 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圆明园中文物的多、奇、异, 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为下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第二课时

一、引发共鸣, 提升情感

1援齐读第2、3、4自然段。谈谈自己知道了什么。

2援 (师激情) 可这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她到哪儿去了呢?这座当时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她在哪儿呢?这座曾让人流连忘返、似人间仙境的园林她又在哪儿呢?

3援是一把火, 让这座建了150多年的园林化为灰烬, 只剩下残垣断壁, 让我们永远没有机会再目睹她的辉煌容颜!此时, 你的心中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4援读读最后一自然段, 把自己的感受用声音表达出来。

5援指名读, 生评。理解重点词语“凡是、统统、任意”等, 再读课文。

6援出示文字资料, 学生读并感受, 再次唤起学生的愤怒之情, 激发学生振兴中华之决心。再自由读文本。

资料:侵略军对圆明园进行了疯狂的掠夺, 他们抢走了无数的珍宝。那些搬不动的大瓷器, 被他们打得粉碎。根据我国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 在全球47个国家的200多座博物馆中, 中国文物不下百万件, 而且大多是精品。

1900年1月14日法国《北方醒报》登载了一个回国士兵的叙述:我们奉命在城中为所欲为3天, 想拿就拿, 想杀就杀, 抢了8天……法国侵略军的统帅佛尔雷在北京抢劫的贵重财宝多达40个大箱子, 由法兵押送回国。

1861年11月, 法国著名大文豪雨果曾复信给一个名叫巴特勒的上尉, 怒斥这桩丑行。他在信中说: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 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 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 一个塞满了腰包, 这是看得见的, 另一个装满了箱子。他们手挽手, 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

7援师引:这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就这样化为了一片灰烬。这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8援投影: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说说从画横线的语句中体会到什么。结合第2~4自然段的内容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充满激情的、层层递进的引导, 引发学生的共鸣, 加上相关资料的补充, 激发学生内心的愤慨和惋惜, 继而通过多种方式的读, 读出心中的愤慨, 读出心中的惋惜, 读出胸中的志气, 读出报效祖国的豪情。】

二、回归整体, 总结提升

1援朗读全文, 思考: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 为什么要用很长的篇幅描写圆明园的美景?

2援小结:圆明园的毁灭又一次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让我们永远记住这血的教训、这火的耻辱, 让“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的誓词在我们的心中回荡, 让我们努力用自己的双手来建设强大的祖国、繁荣的祖国, 使火烧圆明园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升华学生的情感, 增强其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布置作业, 课外拓展

1援了解中国的近代史, 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写出不少于400字的感受。

2援根据课文内容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写一篇读后感。

《圆明园的毁灭》课后反思 篇3

在设计这一课时,我把重点放在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上。体现了“自读发现——选读探究——品读感悟”的教学模式.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收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学习第二段时,我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然后交流读书后的感受,在汇报的过程中,学生初步的感受到了圆明园布局的独特,景色的优美,收藏的珍贵。这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初步感知,然后,我让学生带着赞美和热爱之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更加升华了学生的感情。学生通过一遍遍的朗读,感悟到了这座万园之园昔日的辉煌,感悟到了这种独特的布局中所蕴含的古代劳动人民卓越智慧,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无限赞美和热爱,也为后一部分学生对侵略者把这么美的一座园林毁灭掉而产生的满腔怒火埋下伏笔——此时,学生对圆明园昔日的景观越是发自内心的爱,后一部分就会对侵略者产生刻骨铭心的恨。

这样一座拥有众多珍宝的园林却毁灭了,我带领学生再读第一段话,进一步体会圆明园的毁灭所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激发了对英法联军的仇恨之情。

在学习最后一段时,我先让学生画出最能体现侵略者罪行的詞语,然后谈感受,我对学生的理解和感悟给予充分的尊重和肯定,这也体现了新课标中指出的:“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无论学生怎样去谈,去理解,对侵略者的仇恨、痛恨是大家情感的共鸣。接着我又通过一段录像,加深学生对侵略者的暴行的理解,此时学生的内心对侵略者的仇恨已经达到了极点,我顺势引导学生就带着这种仇恨齐读最后一段。那一句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朗读,融进了学生对圆明园毁灭的无限痛惜和对侵略者无比的仇恨。让听的人仿佛有一种心碎的感觉:多么令人惋惜,那无数的珍宝、瑰丽的园林。多么令人愤怒,那些可耻的强盗。

圆明园的毁灭 篇4

做为中国人,谁不想去看看那拥有美丽传说,奇珍异草,举世无双的圆明园呢?可是,这一切,却在100多年前被 血成性的英法军破坏得只剩下几条孤零零的柱子,那几条孤零零的柱子仿佛在向人们诉说那1860年的一场噩梦:1860年,英法军无视中华人民的尊严,踏进中华国土,闯入圆明园,放肆的夺走园中国宝,破坏园中奇花异草,他们把圆内凡是能拿走的,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拿不动的,就任意破坏。为了销毁罪证,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中放火。大火连烧三天三夜,整个北京城被烟云笼罩,大地在颤抖,人名在哭泣,我国这座举世闻名的精华就这样变成了废墟……

这一切的一切,我们中华民族又何止一次经历过?在那1的噩梦里,这样的事情还少吗?

中华民族是不屈的民族,怎能蒙受这样的奇耻大辱?终于,睡狮已醒:中华民族靠自己的力量,用“神七”火箭把宇航员送上月球实行真正意义的“登月”。又通过高科技技术把奥运会搞得轰轰烈烈;巨龙腾飞了,面对罕见的冰雪之灾,突如其来的地震,迅速进行搜救,中国人民自发捐款……如今,我们伟大的祖国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的东方闪闪发光,光彩照人。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5

顺义区石园小学 田兆新 2017.1

10.圆明园的毁灭

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语文第10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围绕这一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圆明园的宏伟壮观和它所收藏的大量无价之宝,突出了它是“园林艺术的精华,建筑艺术的瑰宝”“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二是强盗们肆意毁坏圆明园的罪行,激起了人们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学生潜移默化地体验到了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更进一步认识到:侵略者之所以胆敢如此为非作歹,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目标:

1、把阅读、想象、感悟相结合,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2、用昔日辉煌与残垣断壁作比,揭露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激发爱国情结,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师板书:圆明园),预习了课文,再看到这三个字,你脑海中出现一幅什么画面?

生交流读书感受

2、最后定格在我们脑海中的是——(课件播放圆明园残垣断壁图片)(师补写板书:圆明园的毁灭)

这就是曾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残墙断壁。那么圆明园以前是什么样儿,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圆明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音,把课文读通顺。

2.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课文主要讲了几部分内容?(两部分:(1)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2)圆明园的毁灭。)

3.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三、自学课文,小组交流讨论

1.自学生字词,不懂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2.默读课文,想想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3.和小组内同学进行交流。

四、交流自己从课外书中查到的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揭题,回顾课文内容:

通过之前的阅读课文和查找资料,相信大家对圆明园的毁灭,又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留下的又是什么?带着思考,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课文围绕圆明园的毁灭,主要写了哪几方面内容?(圆明园昔日辉煌和被烧毁)

二、深入学习,品读感悟

(一)体会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

师: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句子)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读了句子你体会到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重要性、价值高、损失无法计算„„)指导朗读

(2)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就说明圆明园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请用“„„是„„也是„„”这个句式,说一说。

(出示句子投影)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2、自学

昔日圆明园究竟有些什么,使我们说它有不可估量(板书“不可估量”)的价值?默读课文二至四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写出自己的理解,写完后可以和小组同学交流。

3、汇报;师作好板书;

预设如下:

当学生说到 规模、布局: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此还有许多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出示圆明园全景图,理解 众星拱月

补充资料:建筑面积350公顷,比颐和园还要大60公顷。和校园对比想象它的规模(石园小学建筑面积为3公顷多,)

当学生说到 建筑:(出示PPT图片配合学生汇报)。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有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还有„„,不仅有„„还有„„

通过对比描写(金碧辉煌的殿堂高大雄伟,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小巧精致,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繁华热闹,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恬静悠然,仿造的风景名胜各具特色,根据诗情画意建造的美伦美奂,西洋景观别具一格„„)体会出园内建筑风格多样(引读)走在园中,欣赏着这样的美景,——(出示句子投影)“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350公顷,350万平方米,100个我们学校这么大,上面该有多少座风格多样的建筑啊,漫步园内---想象情景读句子

课文中概括,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你觉得这样概括恰当吗?为什么?

补充资料: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和东方圆明园相提并论。它仿佛在遥远的苍茫暮色中隐约眺见的一件前所未知的惊人杰作,宛如亚洲文明的轮廓崛起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一样。

虽然是皇家园林,可是岁月创造的一切最终都属于人类的。这伟大的集人类智慧与汗水创造出来的建筑奇迹,艺术与智慧结晶,是文化,是价值不可估量的祖国文化!也是价值不可估量的世界文化。

当学生说到园内 文物 时,补充说明,先秦至清朝,2300多年(年代久)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文物多,珍贵)海晏堂兽首,拍卖价格。

(1)[导语:圆明园不仅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2)圆明园内所拥有的文物可以怎么形容?(数以千计、应有尽有、价值连城、不计其数„„)

(3)所以说,(出示句子)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小结】

(1)所以我们这样赞美圆明园:(学生概括: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面对这人间奇迹,你心中一定升腾起一种情感,那就是——(骄傲、自豪)此刻在你心中,圆明园拥有的是什么?是文化,是价值不可估量的祖国文化!世界文化!回扣开头

(二)体会圆明园的“不可估量的损失”。

1、[导语、引读]然而,“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结果呢?)打开书,静静地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写写批注。

2、用文中语句概括出“侵略者”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掠”、“毁”、“烧”)

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侵略者用哪些行为掠、毁?

3、出示课件:读句子

指导朗读:面对这样的掠、毁,你心情如何?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学生朗读)

4、侵略者又是怎样烧的呢?烈火熊熊、浓烟滚滚,这把火连烧三天!三天——72个小时——4320分钟——259200秒;烧掉一幅字画只需几秒,烧掉一处建筑只需分钟;有多少名人书画、多少绫络绸缎、多少奇珍异宝就这样被无情的大火吞并。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可大火却笼罩整个北京城。

至此,圆明园曾经拥有的一切,都毁灭了,什么都没有了。(回扣第一段:祖国、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给巴特勒的回信中,也对英法联军的这一行为进行了评说。请大家拿出资料,快速浏览,找出能够表明雨果观点的句子,读一读。

李大钊诗:圆明两次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

三、引发思考,升华情感

1、什么都——没有了!所有的辉煌就这样一去不返,你什么感受?(无奈、愤怒、仇恨、无助、伤心„„)

2、是的,我们无奈,我们愤怒,我们仇恨!同学们,你们就没有什么要问的吗?圆明园的毁灭,带给我们什么思考呢?

学生思考,并发问:(英法联军为什么要侵略我们?我们中国人为什么眼睁睁看着圆明园被抢被烧?„„)

3、谁能回答?(补充资料,学生阅读)

(1)圆明园是皇帝享用的。当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无奈,只好带着慈禧等仓皇逃跑了。

(2)焚毁圆明园的前几天,英法联军列队入城,清军士兵夹道跪迎。

(3)也有一些士兵和老百姓,拿起武器,抗击侵略者,但是,他们打不过手拿长枪,拥有大炮的英法联军.(4)四十年后,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劫。

读了这些资料,此刻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是耻辱,是警示)

四、总结全文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圆明园的这段屈辱史,让我们明白,国富才能民强,落后就会挨打,团结就是力量!世界大国强国的中国梦靠我们去奋斗,去实现!

五、课后拓展阅读 吕谭龙《告别圆明园》 樊美平《透过圆明园的硝烟》

板书:

圆明园的毁灭

不可估量!

布局 众星拱月 掠 建筑 风格各异 毁 文物 珍贵无比 烧

(1)为了夺取财宝,英法联军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蓝瓷瓶,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着珠玉的大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珠宝,有的在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帽子里放满了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

(2)侵略者除了大肆抢劫外,被他们糟蹋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房子里的绸缎、衣服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可超过膝盖。工兵带着大斧把宫里统统砸掉,取下上面的宝石。一些人砸碎大镜子,另一些人凶狠地向大烛台开枪,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到10月9日,法国军队撤离圆明园时,这秀丽的园林已经被破坏得惨不忍睹。附录:《维克多·雨果给巴特勒上尉复信》

先生,您问我对这次远征中国的看法,您觉得这次远征值得称誉,干得漂亮,而且您很客气,相当重视我的感想。按照您的高见,这次在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的双重旗帜下对中国的远征,是英法两国的光荣;您想知道我对英法两国的这一胜利究竟赞赏到何等程度。

既然您想知道我的看法,那么我答复如下:

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从中产生欧洲艺术;一为幻想;从中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荟集于圆明园。

圆明园是规模巨大的幻想的原型,如果幻想也可能有原型的话。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宝岛,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为了建造圆明园,人们经历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后来又经过几世纪的营造,究竟是为谁而建的呢?为人民。因为时光的流逝会使一切都属于全人类所有。艺术大师、诗人、哲学家,他们都知道圆明园。

伏尔泰亦曾谈到过它。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亲眼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它仿佛在遥远的苍茫暮色中隐约眺见的一件前所未知的惊人杰作,宛如亚洲文明的轮廓崛起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一样。

这一奇迹现已荡然无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从他们的行为来看,胜利者也可能是强盗。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真是丰功伟绩,天赐的横财!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他的口袋,另一个看见了,就塞满了他的箱子。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哈哈大笑着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历史。

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对他们我要提出抗议,并且谢谢您给了我抗议的机会。统治者犯下的罪行同被统治者是不相干的;政府有时会是强盗,可是人民永远不会。

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现在它又天真得仿佛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似的,将圆明园辉煌的掠夺物拿出来展览。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摆脱重负,清洗罪恶,把这些财富归还被劫掠的中国。

圆明园的毁灭解读 篇6

《圆明园的毁灭》提醒我们不忘中国的耻辱,激励着我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的爱国热情。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是一座专供皇帝、后妃居住游乐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郊。清朝康熙皇帝将这里的一座面积约600亩的园林赐给他四子胤祯,并亲自题写园名为“圆明园”。法国文学家雨果是这样描绘圆明园的:“在东方有一个神奇的世界,这个世界就叫作圆明园。几乎是神奇的人民运用想像能力创造的一切,在这里都得到了体现。你只管去想像那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如同月宫仙境一样的建筑。你尽管去想像这座建筑是精雕细刻出来的,四周全是花园,到处都有喷水的水池、天鹅、孔雀。人们常常这样说,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大剧场,巴黎有圣母院,中国有圆明园。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艺术杰作,是亚洲文明的一个剪影。”当然,虽然雨果对圆明园赞美有加,但对于这样一个由封建王朝长期控制的园林肯定有它的缺陷,但也不可否认,这样的园林肯定是万园之园了。遗憾的是,这样一座园林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毁于一旦。这是我查找圆明园的时候,网上反馈给我的信息。

一、把握教材位置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而高年级的阅读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综观全套人教版教材,1-4年级中还没有整一个单元要求是纯粹地爱国主义教育,所以,就学生的学习而言,这块的要求是新的,虽然我们经常把热爱祖国这话挂在嘴上,但真能从中激发孩子们自己的理解,感受,我想还是得从《圆明园的毁灭》这课开始。

小学语文第九册课文也是8个单元组,教学时完全可以设计成8次相对独立的主题活动。“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每一个单元组单从主题来看就可以设计成一次主题阅读活动。 每一个活动单元,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交流、拓展,每个单元的活动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整册书的学习就变成一个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活动的组合。相对独立,是主题单元学习中,阅读材料主题的不同;相互关联是方法上的关联、意义上的关联,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策略,以及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紧密联系。不同单元的学习活动,都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文素养为目的。整册书成为一个开放的活动体系,每一个单元都可以向阅读开放,向学生的生活开放,向学生的实践开放。整册书的学习就可以变成学生设计和参与听、说、读、写活动的过程。配合本组专题,在课后面安排了“选做题”,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学写读后感,开展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了解中国的历史;交流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收获,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是九册课文第七单元的开篇之作。这组课文,两篇精读课文,本篇课文和〈狼牙山五壮士〉,略读课文〈难忘的一课〉和〈最后一分钟〉,都是要求让学生勿忘国耻,并用心感受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也就是说,本组课文讲的全是中国的历史以及中国人的爱国之心。而第一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是热身赛,全篇课文一是突出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二是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的悲惨景象,前者是美得令人心醉,后者是惨得令人心碎。通过对比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以激发读者的拳拳爱国心和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慨,从而产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解读教材内容

圆明园历史上最华彩的乐章谁见过?圆明园历史上最宏丽的画卷谁见过?那座精艳绝伦的“万园之园” 谁亲眼目睹过?我想:对我们来说,圆明园的历史不是从1860年开始的! 圆明园不仅是一部中华的屈辱史,圆明园应是让国人更具民族自豪感的“万园之园”!

整篇文章题目是“毁灭”,但主要写它的辉煌,用来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章的结尾提到的“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第二至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特别是第3自然段介绍圆明园的景物时,连用了七个”有”,(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还有_-)精心列举了园内的景物,语言表达连贯,严密,有层次感.最后一个自然段用精练、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学习本课时,要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关于“毁灭”的内容。然而,纵观教材不难发现,全文写“毁灭”只用了一个自然段,且文字通俗易懂;描述圆明园昔日辉煌却占用大部分篇幅,且难点较多。这课书的教学重点、难点和情感基调的把握是比较难以协调的。

如果教师让学生一遍又一遍以欣赏的眼光去读圆明园,去感受圆明园的美,而浑然忘记了国耻,忘记了“曾经的心痛”。虽然文字的魅力体悟了,圆明园的辉煌再现了,但是蕴藏于文字背后的深沉的爱与恨被割裂了,透过圆明园辉煌背后的沧桑被湮灭了,所以,这篇课文教学时学生的情感应该处于“爱于痛的边缘”。我认为,对于这样的课文,与其让我们的学生陶醉在曾经的辉煌里,不如让我们的学生有更多痛彻心肺的体验。

三.珍视独特感悟

在前面已经说过这一个单元的习作就是写一篇读后感,同时在习作的地方也出现了一篇例文〈愤怒和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我认为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创造性劳动,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心灵对话的自然表现。所以,我们可以在后面加一个写话的内容.如同现在的.热播剧<宫>一样,穿越时空回归到1860年,做一次小小的体验.如果你是当时的皇帝,如果你是保卫国家的卫士,如果你是辅佐皇帝的大臣,如果你是普普通通的北京胡同里的老百姓,面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行径,你会怎么做?请选择一个角色静静思考后写下来.我想当我们进入当时的情景后,体验只是让我们正视了历史,而思考的脚步却不能停住.当同学们有话要说的同时,可以再抛出问题: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为什么被几千个强盗杀到京城?大火烧掉的除了可以看到的东西,它还烧掉了什么?毁灭了究竟是什么?而永远毁不掉的又是什么呢?我想,只有让学生有体会了,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后,才能真正做到拓展,再去搜集与整理其他资料,了解中国近一百年来所遭受的屈辱,才能更激起奋发之心。

拓展阅读:《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建议

1.本文对圆明园当年辉煌景观的介绍语言简洁,内涵丰富。因为介绍的内容都已经消失,无法再现,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并展开想象,使学生对当年圆明园辉煌景观有个大致的了解。可以凭借插图,也可以通过收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使学生对圆明园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教师还可紧扣语言文字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分清文章的主次”是前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在本组教材教学中应得到进一步训练。“分清文章的主次”首先应该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文章的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整体感知,知道课文每部分写的是什么,使学生能了解介绍“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是文章的重点内容。

3.在阅读教学中,继续引导学生按照上一单元就词、就句、就段质疑的方法进行质疑,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完成对文章重点内容,也是难点的理解。抓住关键词“举世闻名、博物馆、艺术馆、瑰宝、精华”及“平湖秋月”“雷峰夕照”“安澜园”“狮子林”“蓬莱瑶台”“武陵春色”“西洋景观”等词加以理解。方法可以多样,如:联系上下文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借助自己搜集的资料和播放的媒体资料来理解。)如“金碧辉煌”是说建筑物光彩夺目,异常华丽。这是殿堂的特点。“玲珑剔透”是说小巧玲珑,结构奇妙。这是亭台楼阁的特点。“买卖街”热闹非凡,“山乡村野”显得十分幽静。教学时要让学生明白园内的景观分为哪几类,可用填空、引读的方法帮助学生概括,从而体会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的含义。抓住关键句理解,出示“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和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凡是”“统统”是说全部,表示一个不剩。从中看出侵略者的贪婪。“任意”,想怎样就怎样,说明侵略者的野蛮,不讲道理。紧接着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的片段或圆明园遗址图片,直观感受侵略者的残暴与野蛮。最后以“文中连用两个“不可估量”说明什么呢?”问题的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教学本课要注意渗透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通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恨。然后再使学生初步了解,侵略者之所以胆敢如此为非作歹,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7

1.认识6个生字, 会写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 激发热爱祖国文化, 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 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观, 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 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 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自主探究。

【学习方法】

读文、感悟、想象相结合。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课文115、116页插图:

同学们, 你们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吗?对, 这就是曾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残垣 (yuán) 断壁。那么圆明园以前是什么样儿, 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圆明园的毁灭》,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圆明园的昨天与今天。

2.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学生批注

请大家打开书本, 用你最喜欢的朗读方式把课文读一遍。读书时要学会做记号, 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写得特别好的地方, 感受特别深的地方, 还有不懂的地方都可以做记号。 (教师巡视) 为什么画这些呢? (对, 加上批注, 写一写你的理解和体会, 这才叫会读书。)

三、讨论交流, 激发情感 (学习第5自然段)

1. 同学们已经读完了课文了, 现在我想问问大家, 你读了这篇课文, 心里是什么滋味?

(对“英法联军无耻”“清政府腐败无能”等痛恨的情感)

2. 那么, 同学们, 你读到课文哪一段最恨呢? (第5自然段) 教师让学生个别读、齐读, 读出一个“恨”字来。

3. 你最气愤的地方是哪里?请用横线画出来。 (课件出示)

(1) 1860年10月6日, 英法联军侵入北京, 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 统统掠走;拿不动的, 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 就任意破坏、毁掉。采用换词、删词法, 把“闯进”换成“进入”, 把“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删去好不好?通过朗读, 比较, 讨论:你从这些加点的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侵略者的野蛮、贪婪、无耻、残暴)

(2) 小结:是呀!“价值连城的国宝被掠走”, 这个“掠”字刻画出了侵略者丑恶的嘴脸, 这是第一可恨;第二可恨的是, 人拿不动的就用牲口搬;第三可恨的是, 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最可恨的是, 他们企图放火烧毁罪证。罪证能销毁得了吗?请同学们再看书, 一齐把最后一段读一读。

四、品味辉煌, 感情朗读 (学习第2、3、4自然段)

1. 学生默读第2、3、4自然段并找出这几段的中心句。

2. 圆明园在什么位置?它的总体布局怎样?

3. 圆明园内有哪几种不同风格的建筑景观?这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 出示课件:圆明园的全景图。 (配上教师解说)

5. 园中收藏了哪些珍贵的历史文物? (教师适当解说)

6. 指导感情朗读2、3、4自然段。

7. 正因为圆明园建筑宏伟、文物珍贵, 所以说它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建筑艺术的精华。

可是这座园林艺术的瑰宝, 建筑艺术的精华却被英法联军化成了一片灰烬。让我们时刻铭记这一天———1860年10月6日。 (播放火烧圆明园的视频) 老师读第5自然段。

五、损失惨重, 令人痛心 (学习第1自然段)

这场大火不仅让人愤怒, 让人憎恨, 还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齐读第1自然段) 想想哪个词最能说明损失的巨大? (理解“不可估量”:指损失大得无法计算, 说明圆明园的损失之大。) 那么, 造成这一巨大损失的罪魁祸首是谁呢? (英法联军) 他们实在是太霸道, 太可恨了。

六、拓展延伸, 读写结合

1. 同学们, 圆明园的毁灭仅仅是个损失吗?

(板书:损失) 你们可知道, 英法联军, 还有后来的八国联军, 他们用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指引着他们的舰队不远万里驶入中国领海, 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制成的枪弹、炮弹屠杀中国人, 然后, 逼迫清政府在中国人发明的纸上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这仅仅是损失吗?他们为什么敢在中国的领土上如此放肆呢? (清政府腐败、无能、落后)

2.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落后, 使得这个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变成了一片废墟 (课件出示废墟图) 。

这片废墟给中国的历史抹上了屈辱的一页, 此时此刻, 作为一个中国人, 作为一名建设祖国的接班人, 你的感受如何?面对这片废墟, 你又最想说什么呢?请把你此时此刻的感受和最想说的话写在课本的废墟图旁。 (可联系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 侵略者的残暴和今后怎样建设祖国三方面来写)

3. 指生回答。

4. 教师总结:

同学们说得多好啊!是呀!这场大火, 这段屈辱的历史将永远烙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我们要铭记这段国耻, 为振兴我们的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 (板书: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七、作业 (课件出示)

1. 讨论交流: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 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2. 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 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8

出示圆明园废墟图片,问学生认识这张图片吗?让学生谈认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个地方,大家跟着老师写课题,用书空方法:《圆明园的毁灭》

二、初读课文

1.大家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词语。读完之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三、学生汇报:

1.学生最想说的是什么?难受、痛恨、惋惜。找出令自己读了“难受、痛恨、惋惜”的句子读一读。

2.课文是怎样介绍圆明园的毁灭的?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3.再整体读一读课文?提出自己最想问的问题?

4.解答“众星拱月”,品尝“举世闻名”。

生:读说明“众星拱月”的句子,老师出示句子。

师:读完之后你对圆明园有怎样的评价?(生:大)课文中用一个什么词来

评价圆明园的?(生:举世闻名)(板书:举世闻名)

师:圆明园还凭什么举世闻名呢?(生:还凭它的宏伟建筑。)这么大的圆明园,里面的建筑会是怎样?(生:多、精美、宏伟)出示学生提的第二个问题。

5.另外的问题,我们下一节课我们进行解答,请大家牢记这节课你们提出来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吗?(生:举世闻名,师:板书)你还记得了上节课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时自己曾经提出的问题吗?

二、出示学生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自由读文思考前三个问题。

三、汇报问题,品读。

(1)解答“在圆明园中游览为什么会有‘在幻想中的境界’的感受?”

找: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中哪些地方写了圆明园的建筑宏伟,并找一找这些句子中一共用了几个“有”?找到一个圈一个,不要漏下一个啊,漏下一个就是漏掉了一处著名的景点,漏掉了一个著名的园林啊!)

(学生读课文)

师:课文里有几个“有”?

生:一共有7个“有”。

师:大家好好地把这7个有读一读,等一下看谁能一口气告诉大家圆明园中的7个有。

生回答:圆明园中有~~~~~

学生边读教师边出示幻灯: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

(生个别读课文中的7个有)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强调了圆明园的建筑种类多。)还有呢?(创意新。)

(2)读:回答问题的那位同学个别读7个有。大家齐读7个有。读出圆明园建筑的宏伟。

(3)悟:师:你们说圆明园中有几个有呢?仅仅只有7个吗?

生:有无数个。

师:大家再好好地读读课文,你又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找到了“有”?

生:课文讲圆明园里有很多的殿堂,那里面一定还有很多的宝贝。

生:圆明园是世界各地景观的浓缩,课文只是例举了这些,应该还有很多。

生:我从“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看出圆明园还有许多的美丽景观。

(4)想:师:漫步园内,置身其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很多的风景。

师:能不能具体点。

生:我仿佛看到了平湖秋月。

生:我仿佛看到了小桥流水。

师: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圆明园的建筑情况?(生:建筑宏伟,师板书)

(5)学写法:你能发现什课文是用怎样的方法来介绍圆明园这些宏伟建筑的?

师:点拨:如果只写金碧辉煌不写玲珑剔透行不行?这一大一小就叫做“大小结合的写法。(点击课件:大小结合)这一大一小给你什么感觉?(赞叹)请你用赞叹的口气试读一读。谁还能说说其它景物用了什么写法吗?。

师:学生依次说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中外结合。分别用自己的语气读一读句子。体会动静结合时体会到街市热闹的气氛,山野的宁静气氛,让学生想象画面读课文;体会虚实结合时想到各地名胜的独具特色,想到古诗中的优美意境,想象蓬莱瑶台、武陵春色,你会想到一个什么词?(世外桃源),这就是世外桃源的境界,没有老师的批评,没有猪流感,不用做家庭作业,那样的地方你想不想去体验一下?你此时又会怎么读?(学生试读)比如让你为圆明园设计一处以古诗为题材的景点,你会用学过的哪句古诗做依据?怎样建造?好,你的景点设计好了,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位同学设计的景点。这么美的景点哪里有啊?(圆明园)那好,大家再读一下这种感觉。还有什么结合?(中外结合)这个中中外结合说明什么?你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学生:递进关系),用递进的关联词写有什么好处呢?你是怎么理解?(在当时,不容易了解到外国情况,现在,不出国门,了解外国建筑文化和风俗习惯,就更能够说明圆明园的建筑创意新。)

师:你认为这段分几层介绍了圆明园建筑宏伟?(生:分析后得出三层:建筑种类多;建筑创意新;漫步感觉美。)

金碧辉煌──玲珑剔透大小结合

热闹街市──田园风光动静结合

第一层:{建筑种类多}

各地名胜──诗情画意虚实结合

(平湖秋月)(蓬莱瑶台)

民族建筑──西洋景观中外结合

第二层:{建筑创意新}

第三层:{漫步感觉美}

(6)再美美地读一读圆明园内宏伟的建筑。

(7)增强感性认识:师:想看看这一个园林吗?(看图片幻灯)

(8)升华读:师:再一起读这句话“漫步园内,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幻境里。”(出示句子)

2.师:请大家按照刚才找重点词、抓关键句的方法自主学习第四自然段,解答学生提问:“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生:学生自由读第四段。

师:你读懂了什么?(师板书:珍贵文物)

生:抓住“过渡句、总分总的写法、上自、下至”,“不但…还…”“最珍贵、最大”解决同学的问题。

师:清朝时代往上走到先秦时代,大概多少年?

生:大概是20xx年。

师:你怎么这么会用词啊,要是准确的说是24。

师:看你会说话。“大概是”你怎么这么会用词呀!大概是两千年,要是准确的说是2400年,大家算2400年这段历史,一个年,一年里边有一样奇珍异宝那就得有2400多件,那哪能一年就……是呀!所以说,圆明园里这奇珍异宝,用个成语来形容那是数不──

生:数不胜数

师:再换个成语。应有──

生:应有尽有。

师:再换个成语。

生:琳琅满目。

师:可以,再换个成语。

生:美不胜收。

师:也行,总之,同学们,咱要是用眼睛看,像你说的:琳琅满目、什么美不胜收、眼花缭乱,看不清,这样就看几处吧!(出示图片)

师:这一段的关联词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吗?有疑问吗?

生:(这第一句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但是关联词好像用的不规范。)

师:老师也发现了,你很会读书。对于教材我们也要敢于怀疑,但要做到有理有据。

(2)师:你带着什么感情去读:惊叹但不自豪的感情去读,因为现在我们知道这些都被“毁灭了”。好,那请你读一读这一段话。

(3)出示学生的问题:“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同学们,现在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你体会到圆明园的“举世闻名”其实就说明他的价值怎么样?(生:不可估量,师板书);你体会到圆明园的“建筑宏伟“其实也是指他的价值(生:不可估量,师板书);你体会到他的珍贵文物其实也是指他的价值(生:不可估量,师板书)。现在它被两个强盗毁灭了,所以,”圆明园的毁灭是:出示句子,学生齐读: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3.体会圆明园的“不可估量的损失”。

(1)师:同学们,圆明园毁灭了,老师心情真的很不好,你们想知道是怎么毁灭的吗?老师真的不想读那一段给大家听。你们想听吗?你们还是自己去读吧!你知道该怎么读吗?好,试着读一读。(出示句子:1860年……)

(2)“统统”掠走,是怎么“掠”?

(3)有没有查到资料的,举个例子说说?出示一段真实的资料,“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抢夺财宝,互相殴打,甚至发生过械斗。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饱,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往外衣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兰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英国陆军军官赫利斯,抢到一个缕花花盆。这个花盆,在金缕中镶嵌着用白珊瑚琢成的文字。花盆里栽着一棵黄金树,高约一尺,树上挂满了用红玉石做果核的蓝宝石果子,碧莹莹,黄灿灿,光彩夺目。另外他还抢到一颗皇帝的玉玺、一只镶嵌着许多宝石的大表和许多匹上等质量的绸缎,总共装了七筐,叫人替他抬回军营。就是这个赫利斯,返回英国后,因为他拥有大批从圆明园抢得的古玩珍宝而发了大财,享用终身。”请读一读。然后把感情送到课文中再朗读这句话。

(4)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毁坏,是怎么“毁”的?

(5)根据学生所说,再次出示资料。侵略者一脚踢开殿堂的门,闯进去,他们推翻了紫檀雕刻的桌子,抽屉里珍贵的手抄孤本书被倾倒出来,在他们眼里,这些东西不过是一堆废纸,有人随手撕来燃火点烟。一个士兵看见墙上的古画里,一位老人正凝视着他,认为是一种挑衅,马上用刺刀戳破了古画。他们手持木棒,遇到极其珍贵又带不走的东西,就用木棒击毁。一些上等皮货、绸缎衣服,被他们从箱子里拉出来,任意践踏。许多呢绒毡毯,被拿去当了马匹的暖席。被他们肆意毁坏的精美珍贵瓷器、景泰蓝、古铜器。名家书法绘画、孤本秘籍、象牙雕刻、珊瑚屏风等物品不计其数。再把感受送到课文朗读这句话。

(6)这还没完,敌人为了销毁罪证,放火把圆明园烧了,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只剩一片灰烬!出示一段真实的影视资料:学生观看影片(课件:抢劫)

(7)同学们,此时你的心情是怎么样?

生:难过、悲伤、愤怒。那大家再带着这种情感读:“1860年……”

现在,这举世闻名的圆明园都化成了(生:一片灰烬)(师板书:化为灰烬);园中宏伟的建筑都化成了(生:一片灰烬)(师板书:化为灰烬),园中珍贵的文物也都华成了(生:一片灰烬)(师板书:化为灰烬)

(8)至此,圆明园“没有了”──(把黑板上的连接词前面加“没”、“了”。一边添加一边让学生跟读。比如,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也没有了……,没有了……还没有了……)

(9)我们只是悲伤就可以吗?只是愤怒就可以吗?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英法联军要烧圆明园?在火烧圆明园时,清朝政府在做些什么?

师出示课件材料:第一:最先进入圆明园盗掠的,不是老外,而是北京本地的满族和汉族人。第二:圆明园被毁,直接原因是英法联军的报复行动。清朝政府跟英国谈判时,清朝政府一定要英方谈判代表下跪,尊重朝廷礼节。后来清政府还扣押了英国39明谈判代表派做了人质。最后居然杀害了其中的21个谈判代表,到最后,只交还给英国18人。腐朽的清政府答应了英法联军提出的所有不平等条约,但在枝节问题上却是寸步不让。第三:当英法联军在圆明园放火时,清朝皇帝却带着自己的家眷仓皇逃出北京城。

(10)圆明园化作一片灰烬。那么,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文化!尊严、良知)

(11)现在你明白了,文章为什么要花大量篇幅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没有这些“有”,怎么体会到“举世闻名”,怎么体会到博物馆、艺术馆、园林瑰宝、建筑精华?正因为深切体会到这些“拥有”,才会更加痛心。)

(12)越是回味,越是不住感慨。所以,最后,请全体同学再读这句话,告诉自己,永远留在心中,告诉天下所有的人!(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圆明园的毁灭时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的毁灭作文 篇9

园中有许多景物都是仿造而建,如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海宁的安澜园。还有的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而建造的。如,蓬莱的瑶台、武陵春色。……许多景色。可是。1860年10月6号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的圆明园。他们还是把能拿动的就拿走,不能不能拿走的就用大车和畜牲搬走,实在拿不动的就随意破坏。他们为了销毁罪证三天过后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圆明园内放火。就这样,我国建筑艺术的精华就毁灭了。

随后我又查了资料原来在几年前香港还拍卖过铜牛头、铜猴头、铜虎头,中国有关方面花了数千万的价格从拍卖市场买回了这三件国宝。

圆明园的毁灭作文 篇10

可惜,现实是如此残酷!因为清政府f败无能。1870年,英法联军进入了风景秀丽的北郊。他们疯狂地夺走这些奇珍异宝,名人书画,历史文物。他们把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再不然就毁灭!这些猪狗不如的侵略者,竟下令火烧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这座用了一百五十多年时间才完成的瑰宝,东方的“凡尔赛宫,”就在侵略者手中毁于一旦!

侵略者还把我们的文物拍卖。一幅上千亿的字画,1英镑就卖掉了,这真令人气愤!当我们损耗巨大的人力财力才买回三件国宝文化时,这是我们的东西,我们应该拥有的!但我们却要花费巨大的财力和人力才买回来,这是为什么?因为清政府懦弱无能!在过去的风光伟绩上睡懒觉!

上一篇: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下一篇:1级会计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