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的五金名城

2024-09-27

走向世界的五金名城(共8篇)

走向世界的五金名城 篇1

钓鱼城屹立在渝西明珠合川区东城半岛的钓鱼山上,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南、北、西三面环水,地势险要,文物众多,风景优美,是重庆直辖市惟一获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项殊荣的游览胜地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钓鱼城始建于1242年。宋蒙(元)战争时期,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余玠为抗击蒙古军队的进攻,采纳播州(今贵州遵义)冉琎、冉璞兄弟的谋略筑城钓鱼山,扼要守关,屯兵积粮,以作重庆屏障。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借钓鱼城天险,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抵御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蒙(元)精锐之师,创造了守城抗战36年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公元1259年,蒙哥大汗(元宪宗)战死在钓鱼城下,致使蒙古汗国从欧亚战场全面撤军。钓鱼城由此以“缓解欧亚战祸、阻止蒙古向非洲扩张”的丰功伟绩震惊了世界!

钓鱼城是迄今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古战场遗址。在2.5平方公里的主景区内,现留存有8公里城垣、8座城门、炮台、水军码头、兵工作坊、暗道出口、军营较场、天池泉井等南宋军事及生活设施遗址;有远古遗迹钓鱼台、唐代悬空卧佛、千佛崖、弥勒站佛、800年古桂树、天泉洞、薄刀岭、三龟石、护国寺、忠义祠、三圣岩、鱼山八景等名胜古迹;还有文天祥、刘克庄、杨慎、陈毅、郭沫若、周谷城、张爱萍、刘白羽等历代名家的吟咏以及蒋中正、何应钦、张治中等国民党军政要人的摩崖题记.江泽民、李鹏、曾庆红、钱正英、邹家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先后到钓鱼城参观考察,对钓鱼城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山、水、城”合一的自然美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垂天杆,无论长线短线,有饵皆可钓鱼;

游宝地,不管大家小家,度假最宜合川。

联系电话:023-42822763票价:60元开放时间:全天

行车路线:从合川城区驱车经合阳嘉陵江大桥、钓鱼城大道到钓鱼城,或乘11路公交车至钓鱼城,或乘船经水路至钓鱼城。

走向世界的五金名城 篇2

还在羡慕那些一起结婚的人们么,还在观看电视节目里一起结婚的人们而流露出羡慕的眼神么。别等了,快跟我一起来在“在世界婚礼文化节”上,举行世界性大婚礼吧.“世界婚礼文化名城”——珠海,这是何学林的一个城市策划。何学林分析说珠海市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浪漫的城市之一,全市总面积7649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514平方公里,海洋面积6135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达198公里,拥有大小海岛146个,有“百岛之市”的美称,而“有多少岛屿就有多少爱情”,海岛、沙滩常常与浪漫和爱情联系在一起;不仅如此,珠海市内还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以“情侣路”命名的长达7公里的海滨情侣路和象征爱情的“珠海渔女”雕像;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占地近十平方公里的以寻梦和圆梦为主题的《世界寻梦圆》。珠海环境之优美更是举世公认,情调之浪漫温馨确实无以复加。

那么请问,人生中最浪漫的事情是什么?是结婚和恋爱。珠海——世界婚礼文化名城,成为举行各种婚礼婚庆的圣地,系统开发婚庆市场,着力营建婚礼文化,将婚礼婚庆产业化。

珠海为何能成为世界婚礼文化名城,小编找到了这次策划的负责机构——何学林大策划机构,何学林先生告诉小编婚礼文化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千百年来,人们举行婚礼的模式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大吃一顿,然后再闹闹大致相同的洞房之类,新婚夫妇为此不堪重负,婚礼结束,已筋疲力尽,浪漫的情调早已烟消云散。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物质富裕程度的提高,人们迫切希望摆脱这种重负,提高婚礼的文化含量和浪漫情调,还人生中最浪漫的结婚以浪漫。

“世界婚礼文化名城”的点晴之笔是世界婚礼大教堂,我们在靠近情侣路的野狸岛边上建成了一座中西式的世界婚礼大教堂。世界婚礼大教堂是举行神圣婚礼的殿堂,集各种婚礼模式和文化于一体,就像澳门的葡京大酒店,集各种博彩于一体。婚礼大教堂的建筑造型也颇为讲究,成为珠海这个“世界婚礼文化名城”的一种标志和象征,一如葡京大酒店成了澳门这个世界著名赌城的象征和标志。葡京酒店外型呈鸟笼式,似乎在向每个进入赌城的人宣示着:进去后就像鸟入了笼一样难以再飞出来;它的大门更是别出心裁,像一只老虎张开的血盆大口,令人触目惊心;赌场入口处的告示牌上写着“赌博无必胜,轻注好怡情,闲钱来玩耍,保持娱乐性”;赌场内到处可见木制的鱼形标志牌,上面刻着“小刀锯大树”五个大字,即是以小博大的意思。婚礼大教堂的设计又该是一番什么样的匠心呢?

留一个谜给你,自己来看看吧!

走向世界的五金名城 篇3

一、教育与城市文化紧密相联

文化与教育层层相因、紧密相联。没有文化,就不会有教育。没有教育,文化就无由存在和发展。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组成部分。教育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更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和基础。广州教育改革发展与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彼此包含、彼此渗透。要将广州培育为世界文化名城,必须对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做全面的把握。

(一)文化名城建设促进教育发展

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时时处处受文化整体的制约。城市文化传统制约着广州教育,也推动着广州教育的不断向前发展。一方面,广州教育承载着羊城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广州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和发展,为城市文化发展注入活力,以适应广州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广州教育承载着城市文化历史内涵、体现着城市文化传统。广州人的价值体系、知识经验、思维方式、语言符号,构成了广州城市文化传统的基本内容。城市文化是广州教育的根。它们融会于教育活动过程之中,影响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对教育的发展起着调控、制约作用,造就了广州教育。可以说,没有二千多年的城市文化积淀,就没有今天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没有广州的现代教育。 其次,城市文化的流变制约着教育发展历程。城市文化并非仅静态地固守其传统,它在历史长河中随时代变化屡有变迁, 广州教育也随之嬗变更叠。今天,建构新的文化观、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已成为广州城市发展理念并付诸于实践。与此相应,广州教育也必须将教育制度、教育活动整合于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框架内,不断加强教育与城市文化发展的统一性和相互联系。纵观古今中外,世界文化名城都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以及文化品格上的共性,如大都市综合实力对文化的集聚效应、都市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都市文化的创新力和独特品格等,广州教育要点对这些特征和共性做出迅速反应,借助世界文化名城建设促进教育进一步创新发展。

(二)教育保持城市文化的稳定和延续

保存城市文化、维持城市文化生存是教育的基本职能。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城市文化的稳定和延续已经不能简单地经由技术的发展得到解决,而必须依赖于教育。教育为人的生存所必需的活动提供训练,如言语和手工操作;使社会成员接受为一定社会秩序和社会目的所必需的规则和仪式;促使每个受教育者接受最基本的价值观念。教育活动向年轻一代传递的这些内容,不仅造就了新的社会成员,而且维持了城市文化系统,保证了文化的延续和相对稳定。

广州教育对城市文化的保存、维持,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第一,选择、整理城市文化。一个城市特定的价值取向、精神境界、理想信念、伦理道德、思维方式和传统习俗都在文化中得到生动的体现。广州教育要根据城市社会发展的需要、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特征,对这些城市文化做出肯定和否定的选择,将符合社会需要和受教育者心理状况的文化要素作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排斥、弱化违背社会需要又不符合受教育者心理状况的文化要素,消除其影响。教育所选择的文化,要体现广州城市文化的精粹,必须是人类文化宝库中重要的乃至核心的成分。第二,传递城市文化。教育把这些文化内容进行组织和重构,以受教育者最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进行传递,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得较多的文化,掌握广州城市文化的主体,从而使城市文化体系不致丧失。这种文化传递,既可以不断延续一个城市的文脉传统,也可以帮助塑造新时期统一多元的城市文化内涵,培养人们对于城市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塑造城市文化生态的良好风貌。对于一座城市来讲,通过教育保存文化、维持文化的过程就是展示、弘扬城市个性的过程,也是提高城市国际知名度、促进文化和谐发展的过程。

(三)教育促进城市文化向前发展

世界文化名城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并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能保持高度和谐的统一体,这意味着城市的发展更加追求文化、精神上的进步。教育与文化紧密相联,因而,教育能够为城市文化上、精神上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教育对城市文化发展的促进,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传播城市文化。教育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广州教育可以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传播富有岭南特征的、个性化的广州城市文化,提升文化名城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随着地区之间、国家之间教育合作与交流的不断增加,广州教育对城市文化的传播作用也日益凸显。为此,广州教育要在以下几方面为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做贡献:(1)对传播内容加以选择整理,积极传播优秀历史文化,多方面展示广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积极而正面的形象;(2)教育过程中可随时接受反馈,修正传播内容、渠道,避免所传文化的失真,增强城市文化吸引力;(3)可利用远距离教育、班级授课等组织形式,大规模、大范围、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城市文化传播; (4)加强和扩大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教育合作与交流,加强青少年跨地域、跨国家的交往和友谊,提升年轻一代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力和宽容度。

2.创新城市文化。现代文化的时代特征是变化与创新。文化创造力是世界文化名城发展的核心动力。文化创造力推进城市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无论是作为城市经济发展新增长点的文化产业还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都需要依靠创意文化获得竞争实力。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过程就是创造文化的过程。教育在传递、传播文化的过程中,它或因社会变革、受教育者不同的身心状况以及教育者自身价值观的差异,赋予已有文化以新的文化意义;或因融合、汇综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使原有文化发生性质、功能等方面的变化,衍生出新的文化要素。这些新的文化意义或文化要素往往会成为文化创造和革新的萌芽。

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还表现在它所培养的人才上。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的结晶,没有人就没有文化可言,同样,没有创造性的人才,人类文化也就不能创新、变革和发展。人是在创造活动中并通过创造活动来完善自己的。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创造才能的主要力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起人机体内的各种潜能,促使其成为创造性人才,从而为文化创造提供原动力。因此,广州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

3.增强城市文化凝聚力。文化凝聚力是城市文化创新和自由生长的前提。教育不仅推动着文化创新,也增强着城市文化的凝聚力。首先,城市是各种优秀文化的集聚地,并形成不同文化形态、文化活动。教育按照城市发展需要的价值标准,整合这些文化形态、文化活动,传递和传播的社会价值规范,保护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鼓励新生文化,使文化围绕社会的政治、经济逐步协调起来,在各方面出现越来越和谐的外形,形成城市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其次,学校、班级作为社会群体,对文化有着一定的控制作用。在学校及班级生活中,学生会逐渐发展起自己的行为,尽量为其他人接受。 年轻一代在教育等活动中获得城市文化已有的价值观念、思想情感、知识经验,与周围的人共享一种文化,并因而获得认同感,以同样的社会文化目的结成群体。总之,在教育的整合下,各种文化形态、文化活动能够凝聚为一种文化模式,年轻一代能够产生文化认同,带来很强的文化控制力量,对城市文化的产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广州教育的行动

在支撑城市文化的诸多要素中,教育具有基础地位、先导地位。培育世界文化名城需要教育的强力支撑,教育的改革发展为培育文化名城奠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体市民素质,推进着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顾以往的历程,广州教育对文化名城建设有如下的经验与启示。

(一)建设与世界文化名城匹配的教育体系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位置,推动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引领和推动着世界文化名城建设。

1.制定教育改革发展规划,推进世界文化名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的优质发展满足了历史文化名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10年,市委、市政府充分把握《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实质,通过深入调研、组织专家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立足广州实际、体现优先发展、促进公平正义、突出改革创新的《广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以北京、上海等教育发达城市和世界先进城市为标杆,着力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着眼于办一流教育、建人力资源强市的目标,将为广州发展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更好更快地向世界一流文化名城迈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人力资源支撑。市《教育规划纲要》和广佛同城化、广佛肇优质生活经济圈建设有机结合,在教育领域与佛山市、肇庆市开展更加广泛的合作交流,提高广州教育和城市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2.抓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提升教育核心竞争力。《广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广州要到202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形成学习型城市,建成区域文化教育中心。这既是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的宏伟目标,也是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应该肩负的神圣使命。为此,广州全面实施国家和广州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政府对学前教育的主导作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提升普通高中教育办学品质。精心打造职业教育特色品牌,推进高、 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构建现代专业教育体系。以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加快与国外知名大学合作办学,做大做强广州大学、广州医学院等市属高校,充分发挥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在穗高校作用,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构建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在内的终身教育体系。

(二)传承广州文化名城的历史文脉

城市发展的关键在于魅力、在于特色、在于文化。广州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城市文明,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岭南文化中心地、古代海上丝路发源地、近现代民主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地,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构成了广州文化名城的魅力和特色。广州教育历来重视历史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引导年轻一代更好地传承这些历史文化文脉。

1.校园文化承载历史文脉。广州市百年老校众多,积淀和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广州市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努力挖掘校园文化的现代内涵,如荔湾区着力挖掘西关文化的教育内涵,不管是老校,还是新校,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 洋溢着人文气息。广州市结合各级学校发展历史和地域特征,精心打造诗情化、艺术化、哲理化、人性化的校园人文空间。为此,广州市每年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规范化学校,基本消灭了“麻雀学校”,实现了校园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和优化。广州市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行了科技节、读书节、 体育节、艺术节、法制节、书信节等“校园六节”;实施了“校园净化工程”,开展“远离不良文化”专项教育活动;组织了“校园拒绝邪教”、“不让毒品进我家”等主题教育。广州市每年精心策划“五四”系列活动,举办中小学生书信节、广州市学校艺术节、学校民族民间美术特色年等活动,将“书香校园”系列活动融入全市开展的“书香羊城”活动,有效加强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成果推广。

2.课程改革丰富历史文脉。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传承广州历史文化的主渠道。历史文化的传承必须与学校最大量、最经常的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并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才能提高实效性。近年来,广州市认真实施国家课程,在此基础上紧扣广州历史文化的传承这一主题,大力开展建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广州市教育局研发的 《乡土美术》、《乡土音乐》、《广州历史》、《羊城览胜》等地方教材,将粤曲、广东音乐、书法、画派、建筑、盆景、工艺美术、民俗、饮食文化等广州城市丰富的文化资源纳入其中,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广州古建筑和革命遗迹分布广泛、数量繁多,一批各具特色的古老坊巷、古桥、古塔等古建筑以及历史文化博物馆,既丰富了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涵,也为学校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广州市各级学校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深度发掘、不断弘扬广州建筑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等极具个性特色的文化形态,将广州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深度对接,进一步凸显了教育文化传承的特质。如执信新生入学第一天的“崇德瀹智”入门教育、“我们前进在先烈路上”主题教育、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祭扫先烈墓地等,引导执信学子秉承先哲先贤们的报国理想,感受英烈们救国救民、自强不息的壮志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树立振兴中华的理想和抱负。

3.实践基地体验历史文脉。近年来,广州市把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城市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建设体验式德育基地帮助青少年亲身感悟、体验广州悠久的历史文化。目前,广州市建设体验式教育基地主要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法制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文体活动基地、科技与环保教育基地等五类。各基地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遵循服务宗旨和公益性原则,免费提供多种服务供未成年人和家长选择。1997年,广州市实施了中小学生免费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打卡制度。将最能代表广州历史文化特色的古建筑、 风景区、革命遗迹、历史文化博物馆,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陈家祠博物馆等,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免费参观体验。目前,广州市共有51个市级以上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上百个区、县级市级的教育基地。该制度实施十多年来,全市共有1 500多万人次的学生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推进这项工作,广州市成立了由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团市委等单位组成的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专项工作小组。从2005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400万元,解决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经费问题。广州市把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纳入了中小学德育评价的体系,作为学生升学及德育评估的依据之一。这项工作获得了“广东省精神文明创新奖”,形成了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的品牌。

(三)塑造文化名城的精神品格

开放兼容的岭南文化品质,铸就了“敢为人先、奋发向上、团结友爱、自强不息”的广州人精神。建构新时期广州人精神,可以为广州成为世界文化名城提供内在的文化精神动力。面向未来,继续弘扬广州人精神,进而培育和塑造世界文化名城的精神品格,是广州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应有之义。为此,广州发挥教育和学习的基础作用,重视对青少年文化素养的引导和培育,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市民精神文化素质,培育现代城市人文精神,构建共有精神家园。

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城市文化建设的灵魂,决定着城市文化建设的性质,规定着城市文化建设的方向。广州市大力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以岭南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为底蕴、以现代文明素质为特征的新时期广州人文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近年来,广州市大力开展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修订完善《广州市学校德育系统设计方案》,编写了《广州市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读本》,编印出版了《漫说八荣八耻》口袋书、中小学读本,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州市各级学校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社区资源、学生状况开发有针对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来建设综合实践课程。如广州市第52中学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利用学校附近的邓世昌纪念馆开发了《走进邓世昌纪念馆》 活动课程。广州市每年都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道德教育活动、“寻找爱国主义的足迹—青少年爱国大行动”、“100个爱国镜头征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论坛”等系列活动,引领学生走向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深化扩展,引导着未成年人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最近三年,广州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围绕这些主题开展大型教育活动20多个,参与学生达237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广州市各级各类学校大力弘扬“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文化精神,不断丰富“敢为人先、奋发向上、团结友爱、自强不息”的新时期广州人精神内涵,通过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塑造城市内在精神之魂。 扎实推进“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和“文明广州”系列主题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强化公民的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民主法治意识等价值理念。深化“讲文明、树新风、 促和谐”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塑造讲文明、重礼仪、团结友善、热情友好的市民风范。广州市每年开展大型思想道德教育主题活动,形成了以“五四”系列活动、“生活的准则”中学生征文活动、中小学生书信节、18岁成人宣誓等品牌教育活动,如2008年启动了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未成年人“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的道德实践活动,特聘请了赵广军、尹捷等知名人事担任“青少年道德行动导师”;2010年, 开展以“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为主题的“文明礼仪进校园”大型活动,在青少年学生中营造了浓郁的人人学礼仪、知礼仪、用礼仪的氛围,为提高青少年的文明素质和城市整体文明程度以及迎接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广州市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推广使用《廉洁教育读本》。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成立市、区两级“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广州市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提升思想道德教育实效。

3.志愿服务践行亚运精神。近年来,广州青年志愿者服务是新时期青少年传承城市精神的新探索和有效途径。精彩绝伦的2010年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敢想会干为人民、和谐包容共分享”的广州亚运精神。 亚运精神是具有时代特征的城市精神,已经成为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灵魂,为广州的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广州市教育局积极倡导和广泛推动青年志愿者行动,倡导志愿精神,寓教育于服务之中,初步形成了青年志愿基层服务网络。各校团组织结合本校实际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做到有基地、有组织、有记录、有特色、有成效。2008年,广州市教育局团委评选出局系统团组织“十佳志愿服务队”,并组建了“广州市教育局团委心理志愿服务队”。目前,全市在册青年志愿者达80万人,近50万名学生直接参与了广州亚运和亚残运志愿者服务。2010年,他们作为城市的主体和主人服务亚运、参与亚运,以自身的文化气质与道德素养体现了广州文化名城的城市精神,为实现“两个亚运,同样精彩”做出了贡献。进入后亚运时代,各级各类学校将传播亚运精神作为教育活动和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主要内容,结合学校德育中心工作继续在青少年中铸造文化城市精神之魂。在后亚运时代,广州市拓展了青年志愿服务的形式和内容,把志愿者服务跟人民生活的需求和各种服务相结合,推动志愿服务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青年志愿者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目前,志愿服务正在成为广州市新风尚、成为社会文明的一部分、成为广州的“微笑名片”,广州亚运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四)发挥名城的文化辐射功能

世界文化名城都具备持续不断的文化辐射力。千年羊城,兼容开放的风气源远流长。古代广州,最早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现代广州更是改革开放的领头羊。自古以来,广州不断与其他地区交流合作,城市文化辐射力不断扩大。以教育为重要载体的人文交流,比政治交流更久远,比经贸交流更深刻,极大增强了广州城市文化的辐射力。近年来,广州市采取了以下措施,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名城培育。

1.带动内地教育发展。按照“广佛同城化,打造广佛肇经济圈”的规划,广州市将教育作为推动文化融合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三市合作编制了《广佛肇经济圈建设教育合作协议》,拓展了与佛山、肇庆教育交流合作领域和空间;2010年举办了“广佛肇教师专业发展学术研讨会”,举办了首届“广佛肇专业教育合作联席会议”,举办三地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积极面向粤北、粤西和粤东地区招生,用教育的辐射力带动这些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 在原有4所学校继续办好新疆内地高中班的同时,2010年在萝岗区玉岩中学开办新疆内地高中班,在市卫生学校开办西藏内地中职班。加强了对新疆疏附县的对口援助工作,制定了教育对口援助规划,启动了教师干部对口援助计划。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高效出色地承担了第一期第一批新疆疏附县少数民族普通高校毕业生培养工作,得到了新疆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及万庆良市长、贡儿珍副市长等领导的充分肯定。认真做好对广东梅州、 西藏林芝、四川汶川等地的支教工作,在资金及资源共享、师资培训、教育科研、等软件方面加大了扶持力度。加强了对梅州市丰顺县潘田镇新东村、从化市鳌头镇桥头村的“双到”扶贫工作,切实做到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双到”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已累计投入251万元,实现21户86人脱贫目标。此外,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市教育局认真完成了“新广州, 新商机”北京、上海、欧洲推介会的相关工作,在国内外广泛宣传广州市教育发展成果。

2.加强港澳台的交流合作。在国内地区间的教育交流合作中,广州与香港、台湾的教育交流合作显得尤为突出,双方在学生活动、姊妹学校结对、教师联谊等方面都有长期合作项目。近年来,广州市与香港教育局共同开展了“同根同心———香港初中及高小学生内地交流计划”、“粤港姊妹学校缔结计划”、“穗港青少年交流奖励计划”等多层面、多形式的交流,有71所中小学校与香港的中小学校结为姊妹学校。香港科技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建立的联合学院及霍英东研究院均落户南沙,成为技术转移和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基地。两地教育交流频繁,共享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共享优秀师资, 充分体现了“相互借鉴、共同提高、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宗旨。此外,广州市积极构建与台湾地区教育交流的平台,建立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机制,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2008年,广州市举办了穗台校长论坛,组织台湾地区中学校长来广州交流参观,广雅中学等学校与台湾学校签订了交流合作协议。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与台湾嘉义大学签订了长期学术交流协议,邀请台湾学者来广州讲学,每年参与“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促进两岸家庭教育事业创新发展,为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创造条件、拓宽道路。

3.提升教育合作国际化水平。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广州市进一步推进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教育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近年来,广州市先后日本福冈、美国洛杉矶、德国法兰克福、澳大利亚悉尼等缔结为友好城市,这些友好城市遍及五大洲多个国家。在缔结友好关系的背景下, 广州市与这些城市共同开展了国际教育合作的意向,并着手实施。广州市积极地商讨与海外高校交流合作事宜,互派专家、学者,联合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合作从事科学研究,共同举办学术交流会等,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广州市已有多所高校与国外大学交流合作,成为自行组织英国伦敦工商会考试局(LCCI)英语等级认证考核的城市。2009年,广州大学与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在意大利合作建立了帕多瓦大学孔子学院,是市属高校在海外举办的第一所孔子学院。2010年,广州市积极配合教育部协调推进亚洲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常态化机制建设工作,成功举办“亚洲大学校长论坛”,增进了广州市与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沟通与交流,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和参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使广州为更多国家、地区及人民所了解和喜爱,进一步增强了广州市教育和城市文化的影响力、辐射力,标志着广州市教育交流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五)完善文化名城的人才体系

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基础在教育,关键在人才,因此,必须舍得花大力气培养和引进卓越人才。惟其如此,城市的文化才有活力与创新之源。

1.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广州市根据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努力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特别是培养学生理解不同文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广州市努力加强外国语言文化教育,在国家统编教材的基础上,与英国利兹大学共同研发了具有广州特色、体现文化交流融合的广州版英语教材,成为小学三年级开始的必修课程。在此基础上,广州市开办了广州外国语学校多家外国语学校,在教学中注意吸收和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体系,扩大小语种教学,加强双语教学。广州市还引进新东方、韦伯英语、托福考试等第三方专业培训和测试机构,满足了城市居民走向世界的迫切需要。今天的广州,在外国语言教学和培养学生国际视野方面,形成了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为增加学生的国际交流,广州市每年利用寒暑假组织多批学生赴海外短期游学。此外,广州市许多中学每年都在校内举办“模拟联合国论坛”,创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为学生了解世界、关心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提供了一个新平台,让大家学会用国际化的眼光来看问题,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有效形式。2011年,广州市实施“菁英计划”留学项目。作为广州市“人才强市”和世界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的重要举措,“菁英计划”选派了40位优秀大学生到世界各地名校留学,力争将他们培养成各行业的领军人物和优秀专家。

2.实施人才强教战略。文化创新性人才需要教育培养,同时,教育的人才建设也是教育事业最重要最根本的建设,也是促进教育内涵化发展、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基础性工程。由此,广州市坚持人才强教战略,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城市文化内涵的前提性保障,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师资结构优化,一手抓教师专业发展。在师资结构配备方面,一是严格按照省核定的编制标准配齐职数;二是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优化队伍结构,注重在学科、年龄、职称等方面形成合理的结构;三是不断改善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的工资收入;四是重点加强对山区、偏远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的配备、支教和帮扶力度,解决山区教师数量不足、 队伍不稳的问题。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则不断加大财政对教师继续教育的投入,在市、区两级教育事业费中,按不低于教职工工资总额2%和教育费附加5%的比例,作为教师继续教育专项经费;在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和外出进修的同时,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和基于网络的全员远程教育培训, 建立了教师继续教育网络综合管理平台。

3.发展创意专业教育。国家“十二五”规划正式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今后五至十年,广州将大力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继续优化文化产业布局,持续提高城市文化创新能力。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广州市加大了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学科建设方面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广告设计、时尚设计等创意文化专业教育,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创意设计与市场消费之间的结合,促进网游、动漫、数字影视和玩具产业链的结合,努力提高广州文化创新能力。2009年、2010年,市本级财政分别投入中等职业教育资金5.1亿元、5.5亿元,重点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综合实力强,与产业关联度高的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年招生数量和在校生规模连续五年均居全省地级以上市首位。全市现有两所全国首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22所国家级中等职业学校,6所省级中等职业学校; 有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两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43个,省级重点建设实训中心8个。2010年,广州市启动了高职院校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和“五年一贯,三二分段”中高职联合培养试点工作。学校、市、省、国家四级职业技能竞赛体系进一步完善,技能竞赛成绩稳居全省之首和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成为广州市职业教育的亮丽品牌。在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广州市代表团共获得了8金9银13铜的佳绩。2010年广州亚运会,广州纺织服装职业学校设计了“骄羊圣火”火炬传递系列服装以及圣女服,在“2010广州亚运会火炬传递系列服装”设计的竞标中脱颖而出,在全世界展示出广州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文化色彩,成为广州城的文化名片之一。

三、教育促进文化名城建设的现实路向

广州教育为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国内外的世界文化名城相比,广州教育目前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广州教育必须以更加深远的眼光、更加开放的姿态,进一步改革创新,向更高水平发展,才能为城市文化更有活力、更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

教育是一切民生问题的首位,它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因此,教育必须优先发展,走在广州社会经济发展的前面。正是认识到这一点,广州市始终从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的战略高度,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较好地实现了教育与城市文化相互促进、相互协调。2010年,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广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广州要优先发展教育,到202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形成学习型城市,建成区域文化教育中心。这既是广州市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的宏伟目标,也是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应该肩负的神圣使命。目前,广州坚持教育规划优先考虑,教育发展优先谋划,教育经费优先安排, 教育问题优先解决。“优先发展教育”,这已成为培育文化名城的基本共识和具体行动。今后,广州要继续毫不动摇地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全面实施国家和广州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教育的优先发展,建设文化强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 只有如此,广州市才能够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 提升城市文化遗产、文化人、文化活动的世界知名度、影响力。

(二)确保教育与城市协同发展

广州不仅是全省政治与经济的中心,同时还是全省科技、 教育与文化的中心;广州还是一座具有二千二百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素有“岭南文化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现代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地”的美称;同时,广州毗邻港澳,交通便利,人才辈出,是珠江三角洲众多璀璨的明珠中最为闪亮的一颗;广州又是一个典型的外来人口众多的移民城市,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大量高新科技人才的汇集之地, 它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与气质。长期以来,广州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正是适应了广州地理环境、区域经济与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实现了教育与社会整体发展的同步,实现了广州教育与广州城市文明相得益彰的双重发展。在后亚运时代, 建设国际商贸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的宏伟事业,明确了广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广州教育既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只有一如既往地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教育发展与地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协调同步,广州才能真正成为世界文化名城。如果经济与社会发展了,教育却止步不前, 必然会造成社会建设人才的短缺和文化发展的滞后;如果只发展教育,经济与社会整体发展上不去,也无从为教育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三)加强创意人才引进和培养

文化名人多、文化创意人才丰富、精神文化产品的辐射力强,是世界文化名城都具有的主要特征之一。目前,广州还存在着文化创意人才匮乏、文化创意产品品牌不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文化创意企业规模较小、原创能力不足等问题,成为培育文化名城的主要障碍之一。广州教育必须直面这一现实,加强引进和培育文化创意人才,提高广州文化创新能力。首先,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实行更为开放灵活的柔性引才战略,拓宽“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才思路,让广州成为大师级人才荟萃之地,成为富有吸引力的文化人才“洼地”。重点引进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又有宽阔国际视野的海外人才,既要引进具有较高原创水平的人才,也要引进懂创意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性人才。其次,构建现代文化创意专业教育体系,深化文化创意专业教育。坚持教育向社会开放,推进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办学、资源共享,扩大社会参与。继续在中等职业学校和有条件的高校开设创意、设计、媒体及传播等专业和学院, 精心打造职业教育特色品牌,推进高、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第三,要建立多渠道人才培育机制。实施素质教育、提升青少年对不同文明的理解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升适应未来社会变化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继续实施“菁英计划”留学项目、“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百人计划”、“羊城学者特聘岗位计划”、“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文化艺术名家工程”等重大人才工程,重点培养一批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科技型的领军人物。第四,要继续增强对内、对外开放的力度;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国际化水平。

(四)加快发展终身教育体系

走向世界的五金名城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世界名城学会运用有关方法介绍自己感兴趣的城市。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互联网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自主探究能力以及与他人讨论、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世界名城的美丽。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维也纳相关段落,复习写作方法。1.同学们,这是什么城市的著名建筑?(维也纳)

2.是的,在我们刚学过的课文《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文中,我们已经充分领略了维也纳音乐之都的魅力。那么作者是怎样展现这座著名的音乐之都的景象的?让我们走进音乐之都栏目,细细回顾文中的文字吧。

3.你最喜欢“音乐之都”的什么?找出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

4、指导写作方法,延伸

⑴这篇课文有一个很重要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能谈谈吗?

围绕中心句,从各方面展开叙述,体现特点。对了,这就是运用了总分的写作手法。

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哪些说明方法来把文章写得更具体和生动呢?结合文章说得具体些.【教师帮助,边说边归纳课文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⑵小结:是啊,课文把中心句放在每个自然段的开头,突出了要写的主要内容,同时围绕中心句,运用一些常见的说明方法,展开叙述,体现特点,使我们感受到了维也纳这座音乐之都所独有的魅力。老师这里有一些关于维也纳的精彩图片和相关视频,就让我们来欣赏一番吧。

瞧,精美的建筑,茂密的树林,惟妙惟肖的石像,潺潺流动的河水,绵延起伏的山脉,多美妙的景象!

二、导入揭题 同学们象维也纳这样的名城更是数不胜数。今天我们口语交际的话题就是:介绍世界名城。(师出示课题:介绍世界名城。)

让我们一起走进网络世界,走进奇幻之旅,咀嚼巴黎的文化成果,品味维也纳的艺术盛筵,倾听古埃及的历史回声,领略世界名城的魅力。

三、名城掠影

1、其实许多世界名城的别称也是独具一格,你能猜出来吗?一起先走入名城掠影单元,老师给你几分钟时间思考下。

2、师出示城市的别称,让学生说说是哪些城市的名称,电脑随机点出答案。

“对称的古都”——(北京); “花

都”——(巴黎);

“雾

都”——(伦敦);

“佛教之都”——(曼谷); “沙漠古都”——(开罗);

“绿色首都”——

(莫斯科); “狮

城”——(新加坡);

“水

城”——

(威尼斯);

四、介绍世界名城,走入名城之旅

1.在这其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座名城?能说说原因么?不错,就象他一样用一句话来谈一谈。

2.如果你就是导游,你会向大家怎么来介绍你所钟情的这座城市呢?

3.其实同学们只要恰当地运用这些方法,就能创造出精彩的导游词。现在老师就给大家一个尝试的机会。

4.为了使我们的介绍顺利进行,请先点击“芝麻开门”,看看老师对同学介绍的一些建议:

(1)可以以“(城市特点)的(城市名称)”为题

先要告诉我们你游览的是哪所城市,再抓住这个城市的一个特点进行介绍。可以粘贴资源库里的相关文字(选用一种颜色字体),再加上自己的语言(选用另一种颜色字体),适当运用一些说明方法,要说得清楚、有条理。

(2)插入你所想介绍的名城最具有代表性的图片一张 5.下面请同学们进入“名城之旅”单元的小栏目”我来介绍”,通过浏览名城美景,赏读名城文字,然后根据老师提供的这些资料,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对自己喜爱的一处名城进行介绍。

1)下面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的成果吧。请同学给我们介绍他浏览的城市。⑵其他同学要悉心聆听别人的发言

⑶听了他的介绍,你有什么建议么?或者你觉得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评价要点:

1.言之有序,条理清晰

2.能否紧扣题目,抓住城市特点介绍,选用材料是否恰当 3.能否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使介绍词更具体生动

教师评价:

1.老师也认为他介绍得不错,能根据提供的资料进行截取,选材恰当,突出重点介绍了新加坡是世界最大的港口城市.。

2.介绍详实,语言流畅,条理很清楚。

3.是的,他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如。。。,使自己的介绍更加生动具体!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读来琅琅上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这段优美的文字吧。

小结:是的,我们的介绍词要做到言之有序,条理清晰,并能紧扣题目,选用恰当的材料,抓住城市特点进行介绍,并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使介绍词更具体生动。

听了他们的介绍,想必同学们对于如何来介绍名城会更有心得。那么课后你还可以就自己的介绍词再次修改,然后重新上传.我们知道,口语交际必须要准备充分,才能娓娓到老.有条不紊进行介绍.那么要让别人爱听,想听,印象深刻,是否还要注意些什么?

老师这里有段视频,是关于巴黎的美丽风光,有哪些同学刚才是对巴黎进行导游词的介绍的呢?是否可以为它现场配上适合的介绍呢?就让我们跟随小导游一起走近巴黎,聆听介绍。

谢谢你用流畅生动的语言,生动自然的表情带我们走入了如梦如幻的名城巴黎,让我们在浏览美景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它的了解.五、课外延伸,深化探究

1.同学们,我们饱览了世界名城的无限风光。面对这迷人的各国风光,雄伟的建筑,各异的风土人情,真是令人心驰神往。

2.那么我们的祖国,也有许多独具魅力的城市,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应该宣传好我们的祖国.那么,你想怎样来介绍我们的祖国的哪一个城市?围绕哪一方面来说呢?

3.同学们可以点击主页上的搜索引擎,围绕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自主研究,把相关介绍文字和图片放在相应的类别里。

4.一至二名学生介绍。

世界名城新地标掠影(二) 篇5

梦露大厦 (Absolute Tower)

“梦露大厦”的英文名字为“Absolute Tower”, 位于加拿大多伦多地区的密西沙加市, 是该地区重要的标志性建筑。

“梦露大厦”由中国建筑师马岩松所创建的MAD建筑事务所设计, 也是其在北美地区设计的第一个大型项目, 由两栋分别为56层和50层的曲线状高层建筑组成。优美的有机线条和周围的环境相映衬, 透出一种恰似女性身体线条之美感, 其外观形似西方男人永远的梦中情人玛丽莲·梦露的身材, 因此被当地媒体和居民昵称为“梦露大厦”。

“梦露大厦”通过在不同高度的不同角度的扭转以及360度阳台的错位而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城市建筑景观, 赋予密西沙加市——这一蓬勃发展的城市及其所处地域一种独特性与归属感。矗立于周围方盒子状的钢筋混凝土高楼之中, 独树一帜的“梦露大厦”似乎是对北美摩天楼发展模式的一种挑战。这也正是它成为多伦多地区重要的地标建筑的原因之所在。

“梦露大厦”近日经CTBUH (美国高层建筑和城市住宅理事会) 评选获美洲地区高层建筑最高奖。CTBUH发布的颁奖宣言称:“梦露大厦”是一个以自身有机形式与自然诗意对话的建筑作品, 并且成为了一个象征密西沙加市蓬勃发展的新地标。

墨西哥蜂巢大厦

蜂巢大厦 (Howers) 位于墨西哥市东北方的圣达菲 (Santa Fe) 地区, 由墨西哥Rojkind Arquitectos建筑事务所设计。其首席设计师Michel Rojkind以无数个六角形作为结构包覆串连了两座楼体, 同时也作为玻璃帐幕的支撑框架, 蜂巢状的架构暗示了现代人们居住的形态终究回归到大自然生物的运作模式中, 由底层分散的状态逐渐往上聚集, 由公共空间渐变至私人空间。

蜂巢大厦共有35层, 总占地面积为28148平方米, 内含面积从60-200平米不等的180套双层公寓。由1-4层为商业设施和公共空间, 28层以上是一个拥有27间客房的精品酒店。大厦顶楼有一个带有温泉水疗池的空中花园与时下流行的Lounge空间, 可通过独立的高速电梯从底层直接到达。

阿联酋新地标“首都门” (Capital Gate)

“首都门”全称为“首都门饭店大厦” (Capital Gate tower) , 是一座位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的地标性建筑, 由英国建筑师事务所RMJM设计。

作为前卫的工程设计的楷模, “首都门饭店大厦”于2010年6月6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落成。首都门外观如飞扬的鲤鱼鳍, 扶摇直上天际。如此特别的设计使它成为阿布扎比当之无愧的新地标。“首都门”占地总面积为5.2万平方米, 顶楼是一家五星级饭店。为了让这座建筑能够承受倾斜所造成的重力、风力和地震压力, 整座斜塔建造在密集的网状钢筋之上, 仅地基就打了490个地桩, 深度达到地面以下30米。另外, 为了搭配出塔楼弯曲的形状, 728块菱状玻璃面板的每一片玻璃都不大相同, 摆放的角度也不一样。倾斜角度为18度, 是意大利比萨斜塔的五倍, 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全球倾斜度最大的人造塔楼”。“首都门”无论从建筑美学还是建筑工学而言都是非凡之作。特殊的建筑设计使“首都门”成为阿布扎比一个引人瞩目的新地标, 也是外国人了解阿联酋的窗口。

波兰“歪房子” (The Crooked House)

在波兰海滨小城——索波特矗立着一座著名的“歪房子”。建筑师摒弃了传统的直线条设计风格, 转而采用奇特前卫的弯曲线条, 这一大胆而又富于创新的建筑风格着实让人称奇。这座建于2004年的房子占地面积为4000平方米, 现在变身为一家水吧。自从建成以后, “歪房子”就一直是波兰被拍摄次数最多的建筑。“歪房子”看起来就像一座卡通房子;又好像是要被太阳融化了一般。屋子的正面是一张人脸的造型, 让人想起蒙克的作品《呐喊》里的那张脸。这座童趣十足的建筑目前是波兰出镜率最高的建筑物之一, 深受越来越多的游客的青睐。虽称不上一座宏伟的高楼大厦, 但“歪房子”却成为波兰的一个典型的地标建筑而赫赫有名。

建筑师扎莱斯基介绍说, 他的建筑灵感来源于扎瑟尔的童话插图。画家扎瑟尔生于1902年, 曾在克拉科夫美术学院学习, 后又到法国、意大利深造。直到1973年去世, 扎瑟尔共为150本书创作了插画。

英国伯明翰百货公司 (Selfridges Department Store)

英国知名建筑设计团队Future Systems设计的英国三大百货公司之一的selfridge伯明翰百货公司大楼于2003年建成。这座给工业旧城带来新标志的前卫建筑有着闪亮的银色曲线, 高35m, 从远处一望便知。

建筑为钢承重结构, 共四层, 各楼层围绕着中庭。有加固作用的外部表皮由两层组成, 一层为钢网上喷洒水泥, 一层为薄薄的蓝色绝热防水层。其外立面覆盖满直径600mm的镀铝盘, 创造出奇妙的明暗效果。入口和展示窗设在一楼, 轮廓呈现波浪状, 白色背景, 金黄色玻璃窗镶边。在离地17m的椭圆形开口处横出一曲线型桥梁, 将建筑与邻近的停车区相连。与别的百货公司不同, 它没有怂恿客人入内的宽大橱窗, 而更像一个来自宇宙的飞行器。

建筑物的表面之所以看起来像鱼鳞, 是由于外墙上挂着约1.5万个直径约60厘米的铝盘。在旁边哥特式教堂的映衬下, 百货公司如同有机体一般有活力, 吸引了大批顾客。而通过设计这座建筑物, 英国“未来系统” (Future Systems) 建筑公司一下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他们以这种流线型的未来风格的建筑而闻名, 设计的灵感来自于飞机和生物。设计者莱贝特说:“当时, 塞尔弗里奇总负责人雷迪斯要求我们建造一座世界上最美的、像剧场一样的百货公司, 而且不需要窗户。”莱贝特最初想建造一座类似雕塑的建筑, 但为了减少建筑物没有窗户带来的沉重感, 他突发奇想, 决定将建筑物的表面像鱼鳞那样分割开来, 最终得到了具有服装布料皱纹那样的流动感。正如其所言, “我们的愿望并不仅仅是设计一座具有相当水准的百货公司, 同时还要为伯明翰打造一个建筑地标, 让它成为城市复兴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催化剂”。

亨德森波浪步行桥 (Henderson Waves Footbridge)

新加坡亨德森波浪步行桥 (Henderson Waves Footbridge) 于2008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是新加坡 (Singapore) 最高的人行天桥。该桥造型别致, 桥身犹如波浪一般, 有四个波峰和三个波谷, 给行人观景提供了新的高度, 同时其波浪形的设计充满了动感, 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

大桥横跨于亨德森河上, 连接着花柏山公园 (Mount Faber Park) 和直落布兰雅山公园 (Telok Blangah Hill Park) 。波浪桥全长274米, 最高点距离路面36米, 相当于12层楼的高度。桥身犹如后浪推前浪, 8米宽的桥身在波峰浪谷之间穿越。全桥采用无障碍设置, 桥面防滑, 没有梯阶, 设有扶手。桥身采用铁木结构, 共有7个桥冠。亨德森波浪步行桥以新颖独特的创意设计获得了2009年新加坡“总统设计奖”。

洛杉矶迪士尼音乐厅 (Walt Disney Concert Hall)

华特·迪士尼音乐厅 (Walt Disney Concert Hall) 位于美国加州洛杉矶, 是洛城音乐中心的第四座建筑物, 由普利策建筑奖获得者法兰克·盖瑞设计, 主厅可容纳2265席, 还有一个有266个座位的罗伊迪士尼剧院以及百余座位的小剧场。迪士尼音乐厅是洛城交响乐团与合唱团的团本部。其独特的外观设计使其成为洛杉矶市中心的重要地标。

迪士尼音乐厅落成于2003年10月23日, 造型具有解构主义建筑的重要特征, 同时具有强烈的盖瑞金属片状屋顶风格。外墙由不锈钢铸成, 闪闪发光;内部大厅由硬木装饰, 拥有最先进的音响设施, 既是一处建筑美景, 也是一座音乐殿堂。

华特·迪士尼的遗孀莉莉安在1987年决定建造一所音乐厅作为礼物献给迪士尼, 纪念迪士尼对艺术和这座城市的贡献。从初始设计到落成典礼, 历时16年, 耗资两亿四千七百万美元。

西门子“水晶大厦”

2012年9月19日, 全球最大的未来城市展示中心——西门子“水晶”在伦敦落成开幕。这是西门子首座专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建造的展示中心, 其外观形同水晶。“水晶”集会议中心、城市对话平台以及技术创新中心于一体。其核心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展示厅。“城市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 对环境的影响也最大。世界的发展与城市的兴衰相随相伴。面向未来, 西门子‘水晶’展示了城市所面临的各种机遇以及具体有效的解决方案。”西门子股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旭德 (Peter Loescher) 在开幕式上说道。

西门子“水晶”占地逾6, 300平方米, 是高能效的典范, 与同类办公楼相比, 它可节电50%,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5%。可再生能源满足了“水晶”的供热和供冷需求。“水晶”还设有光伏系统生成绿色电力以及雨水收集系统以循环利用雨水。在节能高效楼宇领域的BREEAM和LEED国际评估中, “水晶”分别在“杰出奖”和“铂金奖”两组评选中获得高分——成为全球最环保的绿色建筑之一。

西门子“水晶”位于伦敦纽汉区皇家维多利亚码头, 于2012年9月29日正式向公众开放, 成为伦敦最新的地标性建筑。

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

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 (New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于2008年12月落成开放。其设计师是来自日本的著名建筑师Kazuyo Sejima和Ryue Nishizawa (SANAA) 。

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是曼哈顿市中心第一座大型的艺术博物馆, 总共7层。其外观犹如向不同方向错落叠放的盒子。银色镀铝的金属网格似乎给该建筑裹上一层又白又亮的外衣, 能够看到城市街景的窗户和天窗点缀其间。

SA NAA想设计一幢透明的建筑, 不去掩盖结构表面背后发生的事物, SA NA A的设计通常有着光亮和极简的美学特征, 注重考究复杂建筑的细节和流动性, 没有层级的空间, 擅长将建筑的外观作为一种“渗透膜”, 联系着室内和室外, 体现了个性和共性, 公用和私密之间的微妙关系。不同的盒子代表不同功能区域, 通过这些盒子的移位来让建筑的内部更加通融和开放, 并引入光线。无柱子的空间设计让功能实现有更多的自由。作为一个城市新地标, 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以一种谦逊和低调吸引着全球观众。

迈克尔·李秦水晶宫 (Michael Lee-Chin Crystal) ——皇家安大略湖博物馆 (R O M) 新馆

迈克尔·李秦水晶宫 (Michael Lee-Chin Crystal) 是加拿大多伦多的皇家安大略湖博物馆的扩展馆, 于2007年6月2日举办开馆典礼。这个新的侧翼大楼四层有7个引人入胜的画廊, 两个特别的展览空间以及新的零售小买铺和餐厅, ROM的新的主要入口也设在此。新馆由世界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所设计, 并被命名为“Michael Lee-Chin”, 以纪念这位商业巨头、慈善家、ROM董事会主席。因其工程的复杂性及设计的创新性, 被看作是北美最具挑战性的建筑工程。它由5座相互联结、自我支撑的菱形结构构成, 既与老建筑共存, 又不依附于老建筑, 把他们连接起来的是一个个桥梁。水晶宫内部基本上没有一个正角, 倾斜的墙体塑造出独特的内部空间, 体量较高, 中部的“精灵屋 (Spirit House) ”有十字形的桥梁穿过。明亮的窗户使屋内充满自然光照, 并为外部的城市景观增添了奇特的景象。“水晶宫”在白天展现着它低调质朴的优雅, 然而, 当华灯缀满城市时, 它又以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

这座在原有建筑侧翼扩建的博物馆, 作为21世纪多伦多的标志, 成为加拿大最大的人文博物馆, 以其高雅的玻璃窗结构成为多伦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走向世界的五金名城 篇6

原来, 这五年来, 大同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耗资上百亿元的古城再造运动。簇新的城墙, 成片的废墟, 见证着大同的复兴之梦。对这个梦想, 有人力挺, 也有人质疑。

“沾了煤的光, 倒了煤的霉”

大同, 这座煤炭储量位居全国之首的城市总人口318万, 从人口数量上讲是山西省内第二大城市。在计划经济时代, 大同创造过夺目的辉煌。

“那个时候大同人牛啊!当时是国家定工资, 大同是重化工城市, 人们的收入要比上海、青岛那些轻纺工业城市高得多。”大同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侯同生说。

改革开放后, 大同进一步开足马力生产煤炭。大同市原常务副市长张甫在一篇文章里写道:1996年原煤产量曾达到8606万吨, 几近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 “整个城市几乎就是一座超级煤矿。”

1984年国务院公布的13个全国较大的市, 大同位列其中, 与重庆、洛阳、无锡等比肩。新中国成立60年, 有“中华煤都”之称的大同向全国输送煤炭24亿吨, 但奇怪的是, 大同不仅没有因此富裕起来, 反而在持续后退。

“1989年以前大同在省内经济总量都在第二位, 90年代初开始滑落, 90年代后期下滑速度更快。”侯同生说, 如今, 即使在山西境内, 11个地级市排名中, 大同也滑到了第六位。究其原因, 是国家长期未放开煤炭价格, 大同以计划经济的价格输出煤炭, 却以市场经济的价格输入轻工业品, 而作为国家的重要煤炭基地, 向全国输送煤炭又是其不可推卸的使命。

90年代后期, 煤炭价格放开, “小煤窑大量冒出来, 肥了一批煤老板, 但是由于政策漏洞, 有一段时间小煤矿甚至不用向政府缴税, 政府和老百姓并没有得到多少收益。”侯同生说。

“当然, 大同自身的发展思路也是原因之一。”侯同生说, 八九十年代大同的思路就是“有水快流, 挖出来就卖”, 尽管后来提过“二次创业”、“重塑辉煌”的口号, 但是雷声大雨点小, 仍然没有摆脱对煤炭的依赖, “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积重难返。

“如今大同的煤炭储量虽然仍很大, 但是最优质的侏罗纪煤已经接近枯竭。如此同时, 大同其他各方面的建设停滞不前, 可以说百废待兴。”侯同生感叹说, “成也是煤, 败也是煤”。大同百姓还有另一句话——“沾了煤的光, 倒了煤的霉”。大同, 遭遇了“失去的20年”。

一座巨大的工地

耿彦波来到大同时, 面对的是一个几乎被时代遗弃了的城市。

当地人形容大同城市形象时, 调侃说:“污水基本靠蒸发, 垃圾基本靠风刮, 游商基本没人抓, 市容基本无人夸。”但很快, 这里就被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工地”——到处是已被推倒和正在新建的楼房, 到处是高耸的塔式起重机和脚手架。主政者有一个打造新大同的宏大构想。

一面崭新的古城墙正在矗立起来。这面城墙位于古城城东, 高14米, 下宽18米, 上宽14米, 望楼12座、控军台两座、角楼两座、箭楼、月城、瓮城各一座, 一字排开, 绵延1800米, 蔚为壮观。

其实, 建国后, 大同包括城墙在内的古建历经破坏, 砖墙和城楼都已经不在。不过, 砖墙里边的土墙还大体保留着。今天, 漫游于大同城的南边、西边和北边, 这些土墙仍然清晰可见, 墙上到处是战争年代留下的弹孔, 不少地段被现代建筑包围, 甚至有的房子就建在土墙之上。

这些土墙很特殊。古城修复指挥部总指挥王春生说:“北魏的在最里边, 然后是唐辽金, 最后是明清, 层层叠加起来, 极富历史感。”

王春生说, 城墙的修建为了做到“原工艺、原形制、原材料、原风貌”, 他们找到了1907年一位法国探险家的老照片作为蓝本, 并请了过去烧砖窑的老艺人, 手工烧制城砖。

耿彦波设想, 用三四年时间, 把四面城墙全部恢复起来, 每面1800米, 总计7.2公里长。城墙外宽10米的护城河也将重现。

“我们可以重回明朝”

在大同“名城复兴工程”中, 古代文物的修复是另一个重点, 需要修复的有代王府、华严寺、善化寺、文庙、帝君庙、法华寺、关帝庙等等。

其中, 华严寺的大雄宝殿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 九龙壁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年代最早的一座龙壁, 善化寺是全国现存辽、金时期寺院中布局最完整的一座, 此三者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要修复的不仅仅是单体建筑遗存, 还要恢复当年的整个建筑群, 虽然其中许多部分早已烟消云散——这也是许多人质疑的焦点。

华严寺工地上, 消逝多年的古代建筑已经一座座破土而出。而耿彦波的构想比这更宏大——老城内的所有现代建筑都将搬迁出去, 以图恢复传统的城市格局。

按他的构想, 大同要完整地恢复传统里坊格局和四合院。“北魏的平城气象一去不复返了, 但是我们可以重回明朝。”而大同古城, 也还不是耿彦波构想的全部。他理想中的新大同, 是“一轴双城”的格局——以东城墙外的御河为界, 西边是旧城, 东边是新城, 旧的复旧, 新的更新。

旧城内, 街道的名字也都恢复古风:原来的雁同东、西路及延伸段, 拟合并定名为平城街;古城城墙内的东、西、南、北街名, 拟分别恢复为和阳街、清远街、永泰街、武定街;208国道市区段改为白登路。

连路灯也被全部更换, 以求与古风相配——在一些道路上, 簇新的宫灯已开始照亮大同的夜晚。

而在新区, 声势浩大的修路、绿化正在进行, 医院、学校、商业中心、大剧院、图书馆等一大批建筑, 正以梦幻般的速度集体破壳而出。简而言之, 耿彦波的整体思路就是把大同3.28平方公里的古城恢复成一个真正的古城, 恢复到明代的格局, 这个整体改造的规模非常庞大, 古城里面的所有现代建筑都要拆掉, 然后复建成明代的格局。古城之外则打造新城, 发展现代化的场馆, 引进新的产业。

工程是否会烂尾?

几年时间, 大同的变化已全面显现。

2008年大同修路8条, 长33公里;至2012年末, 修路已达43条, 总长度110公里。

“过去三年修一条路, 现在一年修几十条路。”一位出租车司机说, “而且耿市长修路跟以前不一样, 以前的路是头一年修好了来年就得重修, 叫‘拉链马路’。现在的路, 你看那质量, 没得说!”

绿化, 2007年以前, 一年绿化面积八九十万平米, 耿彦波一来, 2008年, 完成绿化280万平方米。

拆迁安置则更见力度。城区拆迁总指挥部办公室提供的材料显示, 仅市内最核心的城区一个区, 2008年共拆迁2352户, 32万平米;2009年涉拆迁户总数6163户, 面积82万平米。

大拆的同时是大建。根据规划, 2008年至2010年, 3年时间, 大同投资132亿元, 新建保障性住房800万平方米, 共16万套。如今坐出租车往大同郊外走, 东南西北到处都是起重机和脚手架, 一座座新楼盘正在长高。

如今, 名城复兴工程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而耿彦波突然被调走了。许多市民担心, 耿市长离开了, 他所推动的城市改造计划, 是否能顺利完成?城市建设和古城保护修复工程会不会半途而废?春节后, 大同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先后对此表态, 大同将继续强力推进城市建设和古城保护修复工程, 已经确定和在建的城市建设项目工程, 必须保证如期建设、高质量完工。

质疑依旧存在

不过, 即使工程能如期完成, 人们对此的争议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看来也不会平息。

从大同当前的总体规划看, 它的基本思路与西安、苏州的发展模式相似, 争议在于这些工程的拆迁、建设与保护、修复问题。

这场近乎极端的古城保护产业化方案, 陷入极端是非的争论之中, 一部分人认为, 整体保护实质是伪古董;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将文化保护放到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 难能可贵”。

负责编制《大同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工作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主任规划师张广汉针对大同此次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指出, 大同市政府保护古城的出发点很好, 但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一些文化复兴工程建设项目并没有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

例如, 对于大同市内的鼓楼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及其传统民居院落原则上是对其进行修复和改善,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则近乎拆后重建。另外, 对于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关的建设项目, 张广汉建议严格按照正常程序提交国家文物局审批后再施工。

著名文物保护专家阮仪三也认为, 对历史阶段要分清楚哪个是要保护的哪个是要修的, 而不是整片的拆迁, 这种整片拆迁的做法, 是对于历史层次的破坏。中国古都学会的一位研究员也表示, 大同的这种发展模式会造成历史的断层。旧城里的许多老房子也是一段历史, 如果全部清除, 这段时期的建筑就在历史中消失了。

大同的大规模仿古建设到底算是“文物造假”还是“修旧如旧”, 也一直众说纷纭。耿彦波本人曾表示, “文物造假”与“修旧如旧”有四个最大的区别——是不是原材料、原结构、原形制、原工艺。如果按“四原”营造, 那就不是文物造假。文物造假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用的是砖木结构还是钢筋水泥结构。有史以来记载的, 中国传统建筑最大的特点, 也就是梁思成先生说的“大木构架”, 如果是大木构架, 按照“四原”做的, 也就是修旧如旧的修复, 过几百年还是文物;如果是钢筋水泥修复, 那就是文物造假。

那么, 在具体施行当中, 大同是否坚持了“四原”呢?著名作家冯骥才在考察了大同几天之后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我甚至注意到, 华严寺石头和木头衔接的那个胶以及那个城堡式的小剧场, 用的是老城砖砌的四方的堡垒式的建筑, 那么快的速度, 其精致度令人惊讶。”

饶是如此, 仍然有不同的看法。阮仪三就说:“原来的材料, 那要是问你是什么时候的木头?什么时候的砖头?这就是问题。原工艺, 是不是原来的工艺?辽代工艺你是搞不清楚的。我们现在怎么能了解辽代人的具体工艺呢?”

走向世界的五金名城 篇7

广州市现有国家、省、市三级文物保护单位共219个, 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个,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1个,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59个。中山四路一带先后发现了秦汉造船遗址和南越国宫署遗址, 其中南越国宫署遗址两次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成为广州历史建筑的代表。为了加强对这些珍贵历史文物的保护, 1998年国务院“钦定”广州为“历史文化名城”, 与此同时广州市也发布了《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大多数市民都以为, 广州的古老遗存有了法律“金钟罩”的保护, 从此将后顾无忧。然而, 大众的揣测很快被无情地推翻了, 大量的文化价值颇高的古建筑在当下“大干快上”的城市建设洪波中正逐渐被吞没。

2010年, 广州主办了第16界亚运会及之后的残疾人亚运会, 在亚运会的准备阶段, 广州进行了城市大“换脸”, 兴建了许多运动场馆、公共设施以及配套的娱乐场所和酒店等, 并全面加强了城市的交通建设。

广州市猎德村西南区便在这波“换脸”的余温中被全部拆除, 区域内的数百年历史古建筑一并消陨。猎德村在2007年进行整体改造时对桥东、桥西区进行了整体拆除, 二桥西南区则作为临迁周转房保留下来。然而, 当时对这个片区的规划则已有之——建设一家星级酒店, 作为村里的集体物业。据悉, 该酒店建成后每年将为村里新增收益一亿元。拆除前夕, 当闻讯赶到的记者询问是否保留村中不可复制的古建筑时, 猎德村委书记反问:“不全部拆除怎么建酒店?”显然, 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段, 相对于保护这些并未挂上“文物保护单位”牌子的古建筑的“赔本生意”, 兴建星级酒店显然是经济建设大盘中的一颗比较得力的棋子。

除了对没有“护身符”的古建筑不留情面, 在处理一些穿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衣的历史建筑时, 也照样有人下得去手。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 广州近代建筑的发展经历了西洋建筑的移入、传统建筑的复兴以及现代主义建筑的传入等几个阶段。所以广州现存有很多中西合璧风格的近代建筑, 其主体多采用大理石等石料, 轮廓硬朗, 恢弘大气, 沙面近代租界建筑群便是其中的典型。沙面近代租界里伫立着150多座各式各样的欧式建筑, 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新古典式等建筑风格都可在这里悉数找到。历史的变革使这片极具欧洲小镇风情的片区充满了故事性和文化气息, 故新中国成立以后, 此片区的建筑群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然而, 在商业利润的驱使下, 一些商家仍然时常惦记着这块“动不得的奶酪”。

2010年, 位于沙面近代租界的黄埔军校会址被改造成了夜总会, 不仅将原来的两层建筑扩建为三层, 夜总会还对二楼进行了重新装修, 并且一楼地面被挖出一个深度超过1米的消防水池, 造成地基裸露, 原有的格局不复存在。事情曝光之后, 广州市文广新局通知工商部门责令夜总会停业并将该建筑复原, 并对此事进行立案调查。

虽然这起严重的破坏历史建筑事件最终得到了妥善的处理, 但破坏文物的恶性事件在全国各个地区都时有发生。除了这种“伤筋动骨”的改造, 不少精明的商家也费尽心思在历史文物内部动手脚, 使之外观看起来无恙, 不易被发现和检举, 实则内伤严重, 如此“英明”的手段不得不提防。

不可否认,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形势的利导下, 广州加快城市建设、除旧立新的的举措无可厚非。为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2011年伊始, 广州举办了“广州论坛·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高峰论坛”。据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郑德涛教授所言, 衡量世界文化名城的指标很多, 其中一项是具有“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文化活动场所”, 这里的文化活动场所包括博物馆、图书馆、歌剧院等, 广州正全力朝着实现这些指标的目的发展。然而, 广州市政府一边对斥巨资新建豪华博物馆、气派音乐厅、现代化歌剧院等津津乐道, 一边对不断毁掉的文化古迹、历史建筑熟视无睹, 甚至直接牺牲文物, “让道”城市建设。比照世界文化名城的标准, 其无疑走上了一条渐行渐远之路。

历史文化建筑被不断蚕食, 其因素自然不是单一的。根据正常的逻辑, 政府既然公布文物保护单位, 就应负起保护和主导保护的责任, 从经费保障到行政执法面面俱到, 如此才能使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而不至于被一些不良的居心钻了空子, 造成现今“暗度陈仓”的局面。所以, 广州大学岭南建筑研究所主任汤国华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典型的监管不力、行政不作为!”事情的症结也正在于此。当经济建设以压倒性的优势成为执政部门追逐的焦点时, 文物保护专家以及热心群众的呼声显得那样微弱。

在群众问责文物保护部门时, 其工作人员也不止一次地诉苦, 称由于形势所迫, 文物保护一直处于弱势地位, 执法权不够大, 保护经费捉襟见肘, 所以常常是有心无力。文保单位的理由看似也说得通, 却不能成为其“不作为”的借口。文物保护条例的实施之所以不到位, 折射出政府和社会认识上的“不到位”。据华南理工大学教主学院教授邓其生的分析, 如果说有关部门不懂法律不懂专业, 显然有些牵强, 他们之所以知法犯法, 除了片面追求GDP和政绩的主导因素外, 我们不难看出其中隐藏的官商勾结、谋取私利的腐败, 否则商家不可能轻易得到改造的“允许”, 而基层执法人员也不至于如此被动。

在宣传“建设世界名城”的口号时, 香港西九龙区管理局董事局成员李焯芬曾受邀请与大家分享了西九龙文化区建设时广泛征集民众意见的三个阶段, 并强调民众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 这种质朴的经验在版图上与香港咫尺之遥的广州却行不通。

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离不开对历史文化的保护, 历史文化的保护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近年来大量的关于历史建筑被肆意破坏的消息, 都是由热心群众检举和网友微博爆料才得以曝光于世人面前, 由此也保住了许多险些被拆除、移居、改造的历史建筑。即使有些建筑仍在建设大潮中被侵蚀了, 但是舆论的关注所引起的讨论, 无疑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事态朝更坏的方向发展。

今年6月,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分组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会议上,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金硕仁发言时称, 在文物保护的过程中, 群众在文保工作过程中的监督作用显著, 所以在提高处于决策地位的领导干部的文物保护意识的基础上, 要重视人民群众的意见, 确保他们对文化遗产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和受益权。

走向世界的五金名城 篇8

作为西孟加拉邦首府和南亚地区重要交通枢纽的加尔各答,是印度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城市群。加尔各答大都会区包括市区和周边72个卫星城镇,面积175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500万;由加尔各答市政当局(The Kolkata MunicipalCorporation—KMC)管理的加尔各答市,地处恒河支流胡格利河左岸,面积185平方公里,约500万人。我们只是一人数不多的民间组织考察团,KMC却给予了高规格接待的礼遇——市长会见。新年上班第一天下午,由BCC秘书长科卡·沙玛女士带领,我们来到位于繁华商业地带巴勒杰路的市政厅。市政厅是一栋年代久远而庞大的西腊风格建筑,这里既无广场也无围墙,而是与商铺毗邻;如果不是门口站立着全副武装的枪警,你很难看出它是这座城市的首脑机关。上楼穿过森严的警卫来到市长办公室,毕卡什·阮加·巴塔查亚市长和BCC副会长阿斯霍克·艾卡特先生已在等候。宽敞、雅致的办公室兼作会客(议)之用,正面洁白的墙上挂着那幅人们熟悉的国父甘地披毡毯拄拐棍的半身照片,两边则是加尔各答建市以来历任市长的黑白肖像。宾主握手交换名片落座。我先简介到访初衷和感谢市长先生接见。年约50上下的巴塔查亚市长也面带微笑地寒喧一番,然后放慢语调正色道:印中是近邻,是友邦,两国交往源远流长,当前都在着力发展经济。由于地缘关系,西孟加拉邦和加尔各答近年来与中国的联系日益增多。几个月前我们访问贵国时到过武汉,印象很深;你们是那以后首个前来考察的专业团队。加尔各答正在加力建设发展,房地产、建筑和装饰业市场很大,机会很多,相信你们的来访定会有所收获。艾卡特副会长接过话茬说:建筑装饰主要包括设计、施工、材料三大块,在这方面印中各有所长。听说你们要来,我们的一些企业都期待和你们一起探讨如何开展交流合作。会见在融洽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了大半个小时。临了,我们向巴塔查亚市长赠送了中国工艺品,巴塔查亚市长回赠了精美的花蓝,还送给我们每人两样别具特色的珍贵礼物:镌刻印度国鸟蓝孔雀的铜挂盘,KMC公报——关于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和历史名人钱德拉·鲍斯(1924年由印度人首任的加尔各答行政长官)的文献资料,并与我们亲切合影留念。

为使当地企业和商界人士能与我们面对面地交流互动,BCC特在市中心豪华的公园饭店隆重举行“中印房地产和建筑合作”(CHINA—INDIA REALESTATEARCHITECTURAL.CO-OPERATION)主题论坛活动。中国驻加尔各答总领事毛四维、西孟加拉邦政府房地产与基础设施开发机构首席顾问洛怡、印度中小企业联合会(FACSI)主席高斯等嘉宾应邀出席;当地房地产、建筑和建材商、投资人、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以及媒体记者五六十人踊跃参会。欢迎致辞,专题演讲,交流研讨,从中国改革开放到中印双边关系到湖北武汉与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的合作,内容广泛气氛热烈。有印方人士问:加尔各答与上海有哪些相似之处(注:至今在许多印度人心目中,加尔各答在印度的地位有如上海在中国的地位)?又问:中国是如何保证建材产品和建筑工程质量的·毛四维总领事以流利的英语一一作答。加尔各答建筑师与室内设计师及相关企业协会(ABID)会长桑迪普·古普塔和房屋小五金协会联盟董事长D.B.戈什争相发言,他们讲到本地装饰建材一半以上从中国进口,中国产品无论是品种、规格、质量还是价格,都很适合当地业界需求;他们正准备组织会员企业前往中国参观相关展会,以求与中国企业建立联系。桑迪普·古普塔先生还当场要求另外安排时间,单独与我们深入交流。会议茶歇期间,毛四维总领事告诉我:近几年来西孟加拉邦经济、社会发展提速,中国企业在电力、通讯和公共工程项目上与之有合作,所以去年在加尔各答设立了中国领事馆。毛四维说,中国公司来印度开展承包工程,但在建筑装饰方面却少有涉及。当前加尔各答房地产开发尤其是住房建设投资很大,由于当地缺少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正规专业装饰公司,房屋建筑的一般粗装修通常只能由建筑公司来做,精细装修方面能力和技术都较差,所以我们的到来他们很重视。会议结束前,艾卡特副会长与我分别代表BCC和武汉装饰行业协会签署了双方建立联系的文件。次日上午,我们如约来到公园街一挂有茶座(Tea Tabie)招牌的咖啡店,桑迪普·古普塔先生率ABID所属企业代表一二十人,与我们边吃早茶边座谈。随着座谈的进行,印方人员越来越多,小屋子都快挤不下了。他们一个个兴致极高不停地提问,还一再表示双方合作中方以技术与管理为主,印方以劳务与场所为主,其意之诚、其望之切溢于言表。

由BCC在加尔各答科学城举办的印度MAGA国际贸易博览会,是当地也是南亚地区一年一度的盛会,今年已是第22届。我们由BCC官员陪同来到这里,博览会主席S·D·古普塔亲自接待。一见面他就显得有些沮丧地对我说,本届博览会有七八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可惜没有中国。接着话锋一转便问:你能不能帮助我们联系一些中国公司来参展?这位老兄如此直率让我感到有些意外和好笑,他如此看重和希望能有中国厂商参展从而为展会增光的心情,也不难让人理解。博览会有十几个场馆,规模很大,观者如潮。在家电、家居和建材馆,几位参展商听说我们来自中国又是同行,便向我们了解中国的有关情况,表示很想去中国做生意。

当地媒体对我们的到来给予了关注,印度《金融快报》等四五家报纸从不同角度,对“中印房地产和建筑合作”论坛活动进行了图文报道。

印度是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而加尔各答的建城史却只有二三百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老牌殖民主义者,当年的大英帝国催生了加尔各答并致其有了后来的繁荣和发展。它是17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以经济掠夺、政治渗透和武力镇压逐步蚕食占领印度的“桥头堡”,是18—19世纪英国殖民统治印度的大本营(1858—1911年为英属印度首都)。它是印度人民心目中的“圣城”,是“东方诗圣”、诺贝尔文学奖亚洲首个获得者泰戈尔(1861—1941)的生卒之地,是阿尔巴尼亚裔的“仁慈天使”、“贫民窟圣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萨(1910—1997)的成名之地;它又被世人誉为“文化之都”,这里有印度最古老且规模最大藏品最多的博物馆和大量的各类文化教育设施;它还享有“宫殿之城”的盛名,英殖民时期留下的众多不同流派和风格的西洋建筑以及散布城乡各地的宗教寺庙,为这座城市增辉添彩的同时,也引起人们几多连想。当我瞻仰泰戈尔故居和特蕾萨修女之家时,当我参观维多利亚纪念馆、圣保罗大教堂和玄奘庙时,当我在“城市绿肺”麦丹公园门口乘坐观光马车驶经著名的威廉堡时,便时时感受到加尔各答沉重的历史沧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座城市一二百年前在英人主导下形成的总体规划布局和功能分区,虽然显得不那么规则而有些零乱,但整座城市却不失气势恢宏和气质高贵。穿行在加尔各答的街头巷尾,让人明显地感觉到这座城市如今的没落和衰败。老城区商业地段街道狭窄人烟稠密,车水马龙交通拥堵,空气中尘灰很大让人感到很是不爽,基础设施陈旧落后且严重不足,环境脏乱差;市中心和城郊的贫民窟破败脏乱令人目不忍睹;流浪乞讨的,无家可归露宿街头(不少是一家一伙)的人随处可见。这都是它消极和不足的一面。而另一面,作为当今印度东北部最具影响力和活力的城市,作为西孟加拉邦政治、经济(纺织业、制造业、运输业)、文化中心,加尔各答也在不断前进且颇具发展潜力。十几年来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加尔各答新城和盐湖城公寓、别墅群以及与之配套的商业设施,是该市建设成就的缩影;由西孟加拉邦房屋和基础设施建设总公司负责组织实施的加尔各答新城,规划范围6平方公里人口11万,处在加尔各答大都会区的心脏地带,规划超前,建设标准很高。盐湖城新区又称富人区,其成片住宅、公寓、别墅及相应商业、文化、娱乐设施的完善和现代化水平让人刮目相看。市内装修高档设施齐全的奥林匹亚、亚细亚、泰姬一孟加拉、大东方、喜来登酒店和南京中餐馆等知名饭店酒楼,表明其国际时尚品质和市场的高消费需求。

加尔各答一般老百姓收入不高,打工者每月能挣2000—2500卢比(6卢比合人民币1元)就算是不错的了,普通职员月收入也就三四千卢比。相应来看物价可不低。小白菜每公斤60卢比,好大米一公斤70卢比,King fisher啤酒(不含酒精)一瓶80卢比,卷烟(中上品质)一盒80—100卢比。六七个人在当格拉唐人街(Tangra chinatown)的BigBoss中餐馆享用一桌不算讲究的饭菜(加啤酒),至少要花费五六百卢比。出租车起步价(二公里)40卢比。我们下榻的“胜利者”国际饭店,位于繁华商业和居民区的一条小街上,建成于2006年,五层楼,装有一部手动门的老式电梯,没有宽带,其设施和服务顶多相当于中国的二星级饭店水准。房价标间1300卢比,豪华间1600卢比,超豪华间2000卢比,外加5%的奢侈消费税和10%的服务费。这种档次的饭店也列为奢侈消费税征收项目,其社会经济状况和百姓生活水平可见一斑。

在加尔各答市中区街头,不时可见着工装的当地人,或单或双或三五一伙,或站或蹲在马路边,面前摆放着装有瓦刀、手锯的工具袋和灰桶,一看就知道这是装修马路游击队。这里的装饰业和建材经营比较分散。我们在多条大街小巷转悠,都未能看到挂牌经营的装饰店铺;家居建材综合卖场也有,但规模很小。比较多的是单门独户的五金店,灯饰店,门专卖店,材料及木制品店,石材店,对于市民日常装修所需材料,可谓一应齐全,采购也很方便。一次我们走进一家灯饰专卖店,店主立马迎上来热情接待。店堂里各种款式和质地的灯具满目琳琅,看的人眼花缭乱。有一款高贵豪华的水晶吊灯标价7万卢比,我们拿出相机准备拍照,店主见状,大白天里竟让伙计把灯打开,说开灯拍照效果更好。我们问他生意如何,店主笑笑摇摇头(注:印度人满意、认可的表示)。在一家带锯加工店,我们看到走道旁堆满了木方、木板和夹板等成材,还有等待加工的原木,表明市场需求甚旺。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我们利用各种机会着意察看新老建筑包括餐厅、饭店、宾馆、销品茂、别墅、公寓和普通民居的装饰装修,感到除了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宾馆、饭店、销品茂和公共建筑装饰设计比较时尚、用材比较讲究以外,一般都很简易甚至简陋,就建筑装饰业的总体水平来着,与中国的一些城市如武汉相比差距是非常明显的。由此,对于印方人士企盼与中国同行交流合作的愿望,也就有着更多的理解。

上一篇:演奏设计下一篇:设备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