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秘书如何走向世界

2024-08-19

中国秘书如何走向世界(精选9篇)

中国秘书如何走向世界 篇1

关键词:中国汽车,车轮,出口

2011年我国实现汽车产销1841.89万辆和1850.51万辆, 同比分别微增0.84%和2.45%。从2011年汽车月度产销变化情况来看, 增速同比呈逐月回落态势, 但月均产销保持在150万辆规模, 产销总量继续稳居全球第一。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年, 同时中国汽车工业入世已满十年, 十年间汽车工业取得了良好发展, 汽车销量年均增长超过20%, 远高于全球总体增长水平, 汽车工业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十二五”开年, 国内汽车各零部件行业取得了哪些成就?“十二五”期间, 这些零部件行业又将如何发展, 如何扩大世界影响力, 这是大家共同关注的。就此我们约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轮委员会王孝东副秘书长进行了这些方面的交流。

MC记者: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年, 我国汽车车轮行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王孝东:2011年中国车轮整体产量21 000万件左右, 其中铝制车轮为13 000万件左右, 钢制车轮8000万只左右。其中铝车轮出口8000万件左右, 钢车轮出口3000万件左右。车轮行业在满足了国内需求的前提下, 第一次出口突破了40亿美元大关, 达到43.82亿美元, 与2010年34.55亿美元相比, 同比增加了26.8%。其中铝制车轮出口首次突破30亿美元大关, 达到36.86亿美元, 与2010年出口29.58亿美元比较, 同比增加24.6%。钢制车轮出口6.96亿美元, 与2010年出口4.97亿美元相比, 增加了40%。大幅度超出世界汽车和中国汽车的发展速度。连续七年位居世界车轮出口国首位, 连续三年位居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首位。这是在欧盟于2010年10月29日开始对中国铝制车轮征收反倾销税的巨大压力下, 中国铝车轮出口依然保持了非常强劲的势头。全部铝车轮产量折合重量在110万t, 占2011年度电解铝产量的6%左右。

MC记者:您能否针对车轮行业细分领域进行详述?

王孝东: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展开:铝制车轮和钢制车轮。

铝制车轮的具体分析:

(1) 按照出口国家分析出口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德国、加拿大、阿联酋、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印度。出口金额分别为15.19亿美元、5.45亿美元、1.75亿美元、1.43亿美元、1.27亿美元、1.06亿美元、0.73亿美元、0.67亿美元、0.61亿美元和0.57亿美元, 占比分别为41.2%、14.8%、4.7%、3.9%、3.5%、2.9%、2.0%、1.8%、1.7%和1.5%。我国的铝车轮产品出口到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第一大车轮制造国。

(2) 按照出口单价分析2011年度出口单价逐月提升, 特别是2011年第四季度出口单价均高于4.60美元/kg, 其中11月份出口单价最高达到4.73美元/kg。全年出口单价最低月份是1月份, 单价为4.30美元/kg。全年平均单价为4.48美元/kg, 比2010年3.98美元/kg提升了0.50美元/kg。

(3) 按照月份出口金额分析全年月份出口金额最高的是2011年11月份, 出口金额为3.50亿美元, 2011年2月份出口金额最低为1.77亿美元。全年平均月份出口为3.07亿美元。

(4) 按照出口省份分析排名前三位的省份分别是浙江、江苏和河北, 出口占比分别为27.4%、21.9%和12.2%。出口金额分别为10.1亿美元、8.1亿美元和4.5亿美元。

(5) 按照行业集中度来分析2011年前十位厂家出口金额占总出口额比例为39.3%。与2010年的38.4%比较, 市场集中度略有提升, 提升幅度为0.9%。

(6) 按照出口企业分析排名前十位的厂家分别是中信戴卡轮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盛旺汽车零部件 (昆山) 有限公司、浙江万丰奥威汽轮股份有限公司、六和轻合金 (昆山) 有限公司、浙江跃岭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宝迪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连云港启创铝制品制造有限公司、浙江今飞凯达轮毂有限公司、上海明岐铝业有限公司和保定市立中车轮制造有限公司。前十家出口总额为14.88亿美元, 占比为40.4%。特别是总部位于河北秦皇岛的中信戴卡轮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出口额蝉联汽车零部件行业第一, 2011年度在中国整个汽车产业出口排名第六, 继续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起到了龙头企业排头兵的示范作用。中国铝车轮出口厂商有3000多家, 行业集中度还比较低, 需要进一步整合。

(7) 按照出口企业性质分析外商独资企业占36.1%, 私营企业占29.8%, 中外合资企业占26.5%, 国有企业占4.4%。

(8) 按照加工方式分析一般贸易占92.8%, 进料加工占6.0%。

(9) 由国际贸易组织网站数据分析2011年1~9月中国出口欧盟27个国家铝车轮为3.2亿美元, 较2010年1~9月3.0亿美元比较提升了6.7%。其中出口欧盟排名第一的德国为1.03亿美元, 同比2010年1~9月0.77亿美元提升了33.4%。

钢制车轮部分具体分析:

(1) 按照月份出口金额分析钢制车轮全年出口6.96亿美元, 出口最高月份是7月, 出口0.68亿美元;最低月份是2月份, 为0.29亿美元。全年平均月度出口0.58亿美元。

(2) 按照出口品种分析重型货车用、牵引车用、30座位以上客车用、轻型货车用、工程机械用、特种车辆用, 分别为3.21亿美元、1.90亿美元、0.27亿美元、0.87亿美元、0.51亿美元和0.20亿美元, 所占比例分别为46.2%、27.3%、3.8%、12.5%、7.4%和2.9%。

(3) 按照出口企业分析排名前六位的厂商分别是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厦门、日上车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兴民钢圈股份有限公司、济宁世纪车轮制造有限公司、马可迅 (南通) 车轮有限公司, 占比分别为10.4%、8.9%、7.7%、5.9%、4.8%和3.6%。前六家出口总额为2.87亿美元, 占比为41.2%。

(4) 按照出口国家分析排名前六位国家分别是美国、巴西、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俄罗斯。出口金额分别为1.87亿美元、0.41亿美元、0.34亿美元、0.32亿美元、0.25亿美元和0.25亿美元。前六位国家出口总额为3.44亿美元, 占比49.4%。

MC记者:2012年中国车轮的发展趋势如何?您能否做个预判。

王孝东:2012年世界范围内汽车产量对中国车轮产品刚性需求还将提高, 预计出口将继续增加, 车轮出口将突破50亿美元, 其中铝车轮出口总金额将突破40亿美元大关。车轮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车轮出口单价也将在稳中提高, 出口产品质量将进一步提高。国内一些优势厂家将会在国外建厂规避贸易壁垒;在国外建立销售渠道, 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扩大中国车轮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知名度、影响力、美誉度, 以增加企业产品的附加值;建立起企业技术研发中心, 与世界汽车主机厂同步开发。所有这些都将为整个车轮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利支撑。相信2012年及“十二五”期间中国车轮行业, 必将是强者更强。车轮企业将依托市场规模提升, 加大技术开发力度, 扩大品牌知名度, 实施人才战略及转型升级, 引领世界车轮制造业稳健发展。

记者后记

近年,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 不但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 但与整车的快速发展相比, 大部分零部件企业还明显滞后, 核心技术缺乏。但说起车轮, 不能不说是中国的骄傲, 我国生产的车轮不但能满足自给, 而且遍销世界各地, 尤其铝合金车轮产销量已占到全球总需求量的1/3左右。2012年这一数字仍将递增。我们期待着中国更多的零部件企业也能打开国际市场缺口, 成为该行业的世界强者。

中国秘书如何走向世界 篇2

为什么我们现在要探讨这个题目?我认为,中国的电视节目有很大的潜力,完全能够在美国电视上播放。特别是中国争取到了奥运会的主办权,来自中国的体育节目将会很受欢迎。我希望有一天当我打开电视的时候,我能够看到少林寺的武术表演、上海的股市评论或者是中国的动画片。

首先,我们要知道美国人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总的来说,绝大多数的美国人对外国文化了解不多。这很容易解释,因为美国在国际文化和政治上占有统治地位,他们很容易以本国为中心。我在美国呆了25年知道绝大多数的美国人对外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比法国人和英国人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在美国的电视里,能够看到外国的节目吗?答案是肯定的。日本的动画片就很受欢迎。另一个常常播出的是英国制作的国际投资报告。但是,所有的这些节目都被重新包装了,配音都是美国化的,而且,有时候,甚至还有美国的主持人。

一、中国电视节目为什么在美国找不到市场

1. 字幕

美国的观众不喜欢阅读字幕。日本的卡通片都被翻译过来了。当BBC把节目卖给美国的时候,他们也必须找一个有美国口音很重的人做主持。当然,现在情况有了一些变化,现在人们的电视越来越大,清晰度也越来越高,阅读这些细小的文字恐怕也不再是不可接受的了。

2. 对内容的加工、处理和风格

不同的文化对娱乐的理解也不同。比如,对于幽默,100个民族有100个解释。我1973年到美国的时候,那时正在播一个叫做“星期六晚间直播”的节目。这个节目非常流行。我的美国大学的朋友们晚上11点都会准时回家看这个节目。有一次,我和他们一起看,他们笑得前仰后合,但是,我一点也没有觉得那种自嘲式的笑话有任何好笑的地方。而且,有些政治笑话,我更是听不懂。成龙的早期作品在美国并不受欢迎,后来,他让一个美国人写剧本,并和一个美国的喜剧明星一起演出,他才被美国接受。

有些人会反驳说,“卧虎藏龙”不就是跨越了文化的界限,而被全世界所接受了吗?但是,请别忘记它的导演李安曾经在纽约大学读书,而且,一直是走好莱坞的路子。其制片也是美国人。

另外一个很明显的风格问题是关于解说的使用。在解说的使用上,美国电视和中国电视有着很大的不同。美国的电视节目在挑选解说员和节目主持人时,一般注重这些人和这个节目的联系。在我做的一个关于癌症的节目中,我们让一个丈夫死于癌症的妇女做解说员。美国公共广播公司的记录片的主持人,都必须有一定的声望,值得受众信赖,当然,表达能力也要强。他们的声音应该更像你的叔叔或阿姨,而不是很严肃的权威人士。而在中国,人们习惯于CCTV新闻播音员的`声音――权威、严肃。

同样,两个国家解说词的写作也很不一样。美国解说词的写作是一种艺术形式。通常,除了一些独具特色的个人电影外,解说词会带给你信息,促进情节的发展,促使你思考。但是,它不会说教或者是宣传。

二、如何把中国电视节目卖到美国

首先,我们以纽约为例来考察美国的电视市场。如果不付额外的20美金的有线电视费,普通的电视网至少能够收到9个频道(像ABC、NBC、CBS、FOX和PBS这样的电视网)。有线电视还会增加53个频道。如果你还想有更多的选择,你能够获得优化有线(premium cable)、HBO、Showtime和电影频道等。这些加起来有70个频道。

那么,美国人对什么样的电视节目感兴趣呢?或者说,他们会买什么样的节目?我研究了最近纽约的电视预告,对所有的节目进行了分析和归类,大致如下:

免费电视

电视类型 频道数

普通电视、电视网 5

教育电视、政府资助的电视 5

西班牙语电视 1

标准的有线电视类型

节目类型 频道数

娱乐 16

电影 7

体育 6

中国动漫,如何走向繁荣? 篇3

顶着兔耳朵帽的俏皮女孩、披着小鸡斗篷的可爱男孩、留着各种颜色长发的宫装美人,如果有这样一群造型搞怪的动漫人物从身边走过,你千万不要大惊小怪。上周,位于石景山的中国动漫城成为动漫爱好者的天堂。

10月22日,首次纳入第六届北京文博会分会场的“第十二届世界漫画大会暨2011北京国际动漫周”(后简称“动漫周”)正式开幕。作为动漫界的一次国际盛会,北京国际动漫周设立了主题展览、名家互动、电子竞技精英赛、主题论坛峰会、推介交易等5个板块超过20项活动,近3000幅动漫作品在现场进行展出。

动漫会劲吹“中国风”

主题定为“漫画让世界更精彩”的动漫周,吸引了全世界的漫画大师和近3000幅作品,分为世界著名漫画家原作展、世界漫画奖获奖作品展、中国漫画奖获奖作品展。满智子、金童话、黄玉郎、萧言中、姚非拉、夏达等海内外漫画名家,还在周末出席了“动漫名家面对面”活动,与国内外的动漫迷们交流、切磋。

记者在动漫周上看到,中国文化已经成为世界漫画大师争相选取的元素,在很多国外漫画作品中取自《三国演义》、《水浒传》、《牡丹亭》等经典传统名作的故事数不胜数,武侠题材更受到海内外漫画家的喜爱,以近代历史为背景,或描写当下中国生活情境的作品也不少。

组委会还特别为人民美术出版社举办了中国连环画精品展。根据《水浒传》故事创作的连环画《三打祝家庄》,改编自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小说《我的大学》的《无产阶级的歌》,影响一代人成长的《杨家将》……一本本连环画唤起了无数中年甚至老年参观者的回忆,也引来不少年轻读者好奇翻看。

“我上中学的时候最爱看《杨家将》、《三打祝家庄》、《岳飞传》等历史题材的连环画,现在把这些经典的连环画展示出来,让外国人也可以看看咱‘纯中国’的艺术!”从小看着连环画长大的王先生特意从通州赶过来重温童年的时光。

漫画家冯戈的作品《漫画易经》吸引了不少爱好者驻足观望,画面上是一张八卦图,中间点缀着许多笔法古朴的小人儿:拄着拐杖的老翁、打着团扇的美人、挑着扁担的农家小伙,旁边还有简单的卦象示意和讲解。

不光是在漫画作品中充盈着“中国气息”, 最受参观者关注的cosplay(一般指利用服装、饰品、道具以及化妆来扮演动漫作品、游戏中的角色)表演,动漫迷们把自己打扮成心爱的动漫游戏形象,在舞台上尽情发挥。在会场回头率颇高的,还有一位“梅兰芳”。他一身专业行头,凤冠霞帔、粉面红唇,十分精神,风头压过众多金发女仆、紫发魔女等扮相的cosplay演员,路人更是纷纷掏出相机求合影。原来,这是在为漫画家林莹的新作《梅兰芳外传》做推广。

中国动漫繁华背后存在隐忧

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制作完成的国产电视动画片数量达到385部、共计220529分钟,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动画生产大国。从2004年的2万余分钟,到2010年的22万分钟,6年时间,国产动画产量增加了10倍,并出现了《喜羊羊与灰太狼》、《十二生肖总动员》、《秦时明月》等有影响力的作品。

5月发布的《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1)》显示,取得国产电视动画片发行许可证的动画制作机构从2005年的35家增长到2010年的200家,动漫产业核心产品直接产值2005年不足20亿元,2010年突破80亿元。

然而,业内普遍认为,从总体上看,中国动漫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说,相比美国动漫产业2000多亿美元的产值、日本动漫产品占据世界动漫市场65%的份额,产量上的可观数字并不值得中国动漫人“沾沾自喜”。

目前,北京动漫游戏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网络游戏、动漫、影视动画为主,手机动漫、动漫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但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肖永亮认为,在全国认定的269家动漫企业中,北京企业占31家,北京市的动漫产业份额不是很大,自身实力增强有很大空间,因为还没有充分掌握动漫产品主流价值观和主动权、话语权,在全球动漫市场上缺乏核心竞争力。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水墨动画《神笔马良》、《小蝌蚪找妈妈》、《九色鹿》、《大闹天宫》等曾轰动国际,也成为一代儿童温暖的记忆。然而,当下获得各方大力支持的国产动画却屡屡遭遇票房和口碑的尴尬。22万多分钟的生产量背后,极少有像迪士尼、尼克动画那样叫得响、挣得多的国际品牌。

迪士尼公司三维制作总监凯文·盖格感到非常奇怪,在中国,常常听到有关部门介绍现在拥有动漫生产机构多少家,动画片的产量达到多少分钟。“我在迪士尼工作12年,从来没人问制作了多少分钟,我们更关注的是制作的质量。”凯文·盖格的回答让很多中国动漫从业者和管理者感到汗颜。

中国动漫存在的几大硬伤

在2011北京国际动漫周上,来自日本、韩国、美国等动漫强国的专家齐聚一堂,对于中国动漫发展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对于中国动漫和世界动漫的差距,日本因特瑞思株式会社社长植田胜典认为,在绘画技巧方面,中国动漫已经有非常大的进步,发展非常快,与日本动漫差距不大。但是在漫画当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故事上还有很大差距。

“故事其实就是生活,漫画要借鉴生活中的很多方面,也有很多地方有待提高。漫画家要扎实地去创作。”植田胜典说。

与国外动漫相比,中国动漫缺少原创的动漫品牌。美国有米老鼠、唐老鸭,日本的原创动漫品牌更多,铁臂阿童木、柯南等等。但是,中国的动漫品牌大多数还仅仅停留在对传统文化里角色的挖掘上,具有创新性的形象品牌几乎没有,同时即使是经典的形象也无法推陈出新,导致几十年不变而让人失去兴趣。原创始终是动漫产业的关键。

另外,中国动漫另一大问题就是受众面狭窄。目前中国动漫产品无论在画风还是作品的内涵所针对的年龄层次都明显偏低,许多作品针对的都是3~10岁的儿童观众。而日本的动漫受众平均年龄为32岁。

例如,央视推出的一系列动画连续剧(《海尔兄弟》《大脸猫蓝皮鼠》《蓝猫3000问》),都是为吸引少儿观众的观看而制作的,忽略了众多的青少年以及成年观众。

“动漫不是儿童的代名词,成年人也需要动漫,动漫的目的也不单纯是教育,其首要目的应该是娱乐。”中国动画学会会长余培侠说。

动漫产品功能的单一化限制了我国动漫受众的范围。同时,动漫题材陈旧,往往从古代历史中取材,却忽略了成年人对文化的时代性、娱乐性、创新性的更高要求。这些将成年人排除在了动漫圈之外,而实际上,成年人才是动漫市场消费的大动力。

“中国动漫担负的社会责任太重。”余培侠无奈地告诉记者,“既然承认是动漫产业,不是动漫事业,就不要过于把意识形态的东西、社会道德功能的东西强加给它,它承担不起,它也承担不了,关键是内容合法就行。如果一定要它承担什么东西,肯定就会压垮它。”

“在国外,动漫只是一种娱乐的工具,帮助人们放松紧张的心情,而在中国,动漫被赋予了太多的教育、宣传的内容。”余培侠说。

另外,资金匮乏也成为制约中小动漫公司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虽然国家对动漫产业非常重视,投资很多,但是,这些钱能进入中小企业的还很少,大部分被央视等‘大鳄’瓜分了。”展会上一家刚刚起步,目前只有10个人的北京某动漫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专家“把脉”中国动漫产业

在一个产业发展的初期,政府的扶持是一定需要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参与论坛的专家一致认为,政府的扶植虽然在产业起步阶段非常重要,但是过于重视和过度扶持对企业来说反而也是一种伤害,同样不利于产业的发展。

“任何新兴的产业发展,都离不开有利的政策扶持和可靠的机制保证。文化产业除了文化属性,还必须遵守经济规律。产业的主体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的企业和个人,而不是政府。政府的作用是以政策来调动和保护生产主体的积极性,所以政府要出台简单可行、透明的政策。”肖永亮说。

美国是全球文化产业的发达国家,他们把文化产业看做是娱乐产业,其核心要素是版权,在形式上提倡多元,管理不搞特殊,除了制定激励产权法,并没有其他限制产业发展的约束,并通过社会的一些基金组织使企业和个人享受到从事文化产业的价值。

在加拿大,仅温哥华就已有1100多家动漫公司,从业人员达到6万多人,在动漫行业很多领域都是世界领先。他们的发展秘诀就是,政府制定的政策很简单,只有两项,一项对企业,比如所有的动画特效制作、开发都享受中小企业投融资贷款,并享受40%所得税的优惠;一项对个人,例如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如果是从事跟技术相关的文化产业,年收入达到119000加币(1加币≈6.4元人民币)的动漫从业者,可以享受免交个人所得税的优惠待遇。

“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把文化产业、动漫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对待,解除不必要的思想束缚,相信广大观众的判断标准,发挥社会力量和行业协会的作用,以包容的环境去接纳更多元的文化产品,让实践去检验产品的优劣,让受众评判作品的是非,而不是由主管部门来评定一个作品的好坏。”肖永亮说。

中国文化遗产如何走向世界 篇4

中国的文化遗产如何走向世界, 需要我们把它当成一种思考。要把中国的文化遗产和文创联系起来, 需要我们结合一些案例的操作实践。在此之前, 我们首先应该先剥离伪文创。

文化创意现在已经处于一个大热、特热、过热的状态, 仿佛每一个人都谈文创, 甚至都认为只要跟文创沾上边, 就可以创造巨大的财富。以前在影视圈、电视台流行这样一个笑话, 说的是山西的煤老板投资拍摄电视剧, 被一个主流媒体奉承为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领头羊。可奇怪的是有好长时间影视圈的人都不敢谈文创, 为什么呢?因为主流媒体, 把煤老板的这种行为称为文创产业。其实煤老板是觉得拍电视剧挣钱, 人家会高看他一眼, 他实际上是寻找生财之路, 作为一个商人也是应该的。但是他作为一个电视剧的投资者, 大量混淆了我们对于文创、对于影视产品本身的品格要求。在其所投资电视剧中, 选题、定位全部都是打打骂骂, 非暴力下的暴力, 这种电视剧迄今为止还是非常的多。

这位煤老板投资的所有电视剧的主题表现的是没钱则没位, 有钱就该任性, 那么任性到非常放肆的时候, 就会给社会造成很多不良影响。在经常看到媒体新闻里, 一些人开着豪车在高速公路上撞价格低廉的车, 或者欺负为他服务的人, 其性质推崇的都是财富第一、人格低下。普通人需要素质提高的时候, 相反地这些影视作品却给普通人引导的是“我目前就是这么低贱”, 那么这就应该被人家欺负, 甚至成为一个社会暴力的牺牲品。

所以作为影视工作者或者影视产品的管理者来讲, 有责任来矫正人们对文创的定位, 对它的走向进行引导。如果单纯以煤老板的行为来参与到影视产品当中, 将会极大的破坏我们国家的文化稳定, 我们国家文化的形象, 最终会破坏我们的文化市场。因此, 我们谈文创的时候需要严格界定的就是伪文创。

我们剥离了伪文创, 让人们重新认识文创, 知道其真正的文创是推崇让社会养成彼此尊重、彼此包容关爱、彼此获得富有情趣的生活信仰。这也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里包含的东西, 这才是当下文化创意产业应该提的, 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价值。不仅如此, 文创还是满足普通人的精神归依, 满足人们市场化的休养生息。我们的文化遗产普遍都是存在不被人能够完全解读这样尴尬的问题, 在加上能够存留下来的文化遗产, 古城、古镇、古村落也渐渐消失, 随之消失的还包含了信仰, 没有信仰这个文创也会很快消失。

二、中国的文化遗产如何向世界推广

关于文化遗产的定义, 一种是物质文化形态, 如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另一种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就比如大足石刻独特的石刻造型技艺, 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是地道的中国文化遗产, 与外国的文化遗产大不相同。例如, 石刻与罗马石刻、古希腊的石刻、捷克的石刻相比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最关键还不是以上两个方面的遗产存在, 那些石刻、那些手工, 仅仅是一种媒介、是刻体, 而不是人为的本息, 而文化创作就是作者自己的思想和对世界、对生活的看法, 这才是本息。我们就是应该存在于这些有形的媒介中, 如大足石刻就是古代中国, 唐宋时期的巴渝人看世界的方法, 看宗教与自然、宗教与人性、信仰与生存法则的关系, 这就是大足石刻真正的核心价值、大足石刻的精神所在。在宝鼎山、北山、石篆山我们看到的是古人的文化包容, 大足石刻以北山和宝鼎山为代表, 实际上我们通过石刻可以看到, 有西域和波斯人活动的证据, 有西域的圣僧。所以这就是异域文明与中华文明的融合。这是大足石刻最有价值的地方。

所以说, 我们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理解不能单纯地从它的造型和技艺上来看, 我们要看到它的核心价值和内在的内涵, 这才是今天让中国文化遗产走向世界的正确思路。我们的文化遗产怎么向世界走?怎么走?

首先, 从思想上来说, 我们走向世界不能仅仅是对古人创造的膜拜, 应该是对生生不息的人间和谐、凡人与神灵的和谐, 自然和天道的和谐, 这种对大美的彰显, 也是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悠久的中华精神价值说体现。同时, 我们的电影展、各位演艺等定位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定位, 才能够被第二世界、第三世界的那些国家的普通民众接受。

其次, 世界需要中国文化遗产内涵宽广、包容的气质, 是用具有我们中华气质的人文情怀来给世界送去长久的和平和友善的祈愿, 这是我们的头等使命。当然, 我们走向世界不能是简单的政府行为或者是商业行为, 而是要跟着当下“一带一路”的政策之下, 结合不同国家, 不同地区共同完成。

三、大足石刻与文化创意

谈到中国文化遗产还是要回到我们自己熟悉的地方。讲文化创意, 大足石刻的体现最为充分。例如, “孝道的因果报应说”, 通过石刻造像最通俗的方式表现出来, 这其中包含了形而上的佛教教义, 也包含了形而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人与人的教化, 所以他的定位不是针对达官贵人, 而是巴渝老百姓。那么文创体现的媒介就是用老百姓最喜欢的色彩斑斓的彩绘和故事化的石刻、造像, 进行不同篇章的形象化演绎, 摆脱了抽象的说教, 打破了普通人的精神诉求。这一点, 大足石刻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也弘扬的是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精神。

大足石刻的创造启示着今天的文化创意之路, 是信仰和人间内在需求的互相依存。设想, 在南宋时期, 要完成大足石刻这一宏大的工程, 资金从何而来?今天我们要思考的是, 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投资来做石刻?这不仅仅是信仰的问题, 也不是完成投资以后的爱好而已, 这是我们现在当下都要解决创意的来源和产出的最后结果。

在现今社会讲文创, 不仅仅要考虑文化创意的目标是什么, 如果只是商业的谋划, 而不是针对人的心灵安定和释放日常情怀的内在需求的文化贯通, 文创生命力是值得怀疑的。在反观大足石刻的赵智凤和《天工开物》的作者, 他们是最典型的文化创意者, 所以我们现在在探讨文化创意的时候, 应该参考前人的思想, 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实际上我们的文化遗产就是文化创意, 文化创意未来也是文化遗产。现在大足石刻的推行是软硬、有形、无形、金融等综合体的构建, 来使大足石刻走向世界。例如, “一展一会”的架构, “三个一”品牌推崇, 都是围绕这四个方面来让大足石刻产生世界影响, 我们要直接进入到最普通人的文化消费当中。

(本文由陈婵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摘要:重庆有一张名片就是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足石刻, 这也是我们古代经典的文创产品。它们要在当下焕发生机, 走向世界, 这是一种怎样的思路?怎样才能走出世界?

中国人如何成为世界级经理人? 篇5

中国的领导者则喜欢集体决策、开会研究,直到取得大家的共识做出某项决定,但这种方式往往导致一个“安全”的决定,更糟的是没有决定。西方人觉得中国人优柔寡断,中国人觉得西方人莽撞大胆。中国人通常倾向于信任自己的家庭成员或关系密切的好友,但出了自己的小圈子,他们就倾向于怀疑一切,人们彼此的信任度很低。

将西方的领导力实践和东方智慧融合的过程并不是做汤。做汤的时候你只需要把各种原料混在一起,就可以制作出某种口味的汤料。西方实践和中国智慧的融合则更像是做一道沙拉,虽然有很多的食材搭配在一起,但都保持了各自原有的风味,一些配料混合得很好,另一些需要改进,还有一些可能毁了整个沙拉的味道。

许多职业经理人在职场的沉浮起伏,有的笑傲江湖,成为职场的常青树;有的曲折坎坷,在职场上郁郁不得志。为何会如此呢?究其原因,归纳起来,终究有三点原因,硬实力不够硬,软实力不够软,巧实力不够巧――当今时代,现代人在职场中的竞争力既包括“硬实力”(学历、资格证书、专业技能、办公自动化运用能力、外语能力),又包括“软实力”(态度、经验、人脉、个人形象、获取情报能力),这两年又兴起了巧实力,但遗憾的是,职场的发展并没有引起职业经理人的足够重视。

职场中很多拥有傲人学历的人士之所以没有获得成功,并非是“硬件”出了问题,而是“软件”出了问题。他们认为自己太优秀,或喜欢单打独斗,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或不肯主动付出,没有奉献精神;或希望工作环境好,缺少吃苦耐劳精神;或遇到挫折就退却,缺少企图心!一个人身上的“软实力”比“硬实力”其实更重要。“硬实力”中的学历专业技能,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是能够掌握的!但是“软实力”的弹性却很大,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而且人的性格很难改变,必须用“心”做好“自我修炼”。

不同的职业生涯阶段,需要不同要素的竞争力。在每个生涯阶段,你都应该建立一张要素清单,随时做好自我盘点,除了不断强化弱项,更要将强项发挥出来。具体说起来,经理人需要提升如下六点职场竞争力,才能在职场中不断进取,我们就姑且称之为经理人职场竞争力的六脉神剑:

一、经理人职业规范

《大学》中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这其实就是古人对个人修养和生涯的规划:首先了解事物存在、发展的规律,然后专心于修炼个人品行,最后才谈得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生涯又何尝不是如此?想在个人事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了解所从事的行业的特点,同时,强化职业经理人的职业化规范,“每日三省吾身”,不断思考,不断改进,这样,个人的修养和管理水平才会有真正的提高。

何为职业化?职业化就是你的所作所为能让上司不禁竖起大拇指,并且暗自庆幸你是他的下属;就是你的一言一行透着专业的“范儿”,成为众人暗自模仿的样板;就是你已经成为猎头争相挖角的对象……一句话,职业化就是你的表现符合人们对你的期待。如何实现职业化?不要认为心态好就能职业化,比起脑袋空空走路带风的“阳光傻蛋”,老板更希望看到一丝不苟的专业人士。不要认为职业化需要多么高深的学问和专业的训练,其实职业化更多的体现在细节上,只要比别人多想一点、多做一点,你就能比别人更接近职业化。

记得国内知名的一名讲师说:职业化就是做什么要像什么样子――在初级竞争的阶段也许适用;目前的市场中,职业化,就要把各自行业的东西都研究透彻,做到极致――才能称得上职业化。我见过卖鞋子的老板,他的墙上挂满了皮鞋、舞鞋、凉鞋。也见过一些卖袜子的老板,办公桌边上挂满了长筒袜、连裤袜、混纺袜。他们把各自行业的东西都研究透彻,这样的企业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但一般来说,培养我们的职业化行为的习惯,对员工来说或许是一件非常苛刻的事情。因为在步入职场之前,我们已经或多或少积累了一些习惯,这样的习惯也许会时刻干扰和左右着我们。只要我们的经理人矢志不移地坚持自己的信念与选择,把职业化的高标准行为纳入我们的日常管理行为,我们就可以通过日积月累而达到最好的自己,我们个人以及团队也一定能够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职业化是成功的代名词,也是职场人士最强的竞争力,是生存的硬道理。拥有职业化精神,能让你在激烈竞争的职场中脱颖而出。职业化的员工才是真正的“人财”,员工职业化是全面提升团队执行力的核心动力,几乎每个人都渴望获得别人由衷地赞美,员工更是渴望获得老板由衷地认同。身为职场中人,老板对之最高的赞美应该是――你这个员工在工作中非常“职业”!因此,职业不仅是每个人的谋生之道,也是每个人享受人生的一个重要方面。评价一个人很“职业”,就等于说这个人“工作非常职业化”,“职业化精神高”!

二、团队管理能力

在我们的职场当中,单打独斗的时代确实已经过去。诺贝尔奖设立的前25年,合作获奖的只有41%,现在合作获奖的已占到80%.“篮球之神”迈克乔丹率领公牛队获得6次NBA总冠军的奇迹,也是要靠团队才能创造的!在国内,IT巨头联想集团为了应对强大的国际竞争对手,提出要打造一支如狼似虎的团队,简称“打造虎狼之师”。这其中的团队管理的精髓也让我们研究团队管理的人士心向往之。

其实,人是非常复杂的生物,管理或营销管理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离不开人的作用;有人说管理只要把人管好了就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我认为是有道理的,因为人是万物之首,离开了人,一切无从谈起。所以,营销管理之中,团队管理无疑是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排在营销管理之首。

大到全球500强企业CEO,小到一个部门的领导,如何造就一支具有竞争力和卓越力的高效团队是每个人都渴望知道的答案。没有完美的个人,但却可能有完美的团队。要做得更好,团队一定要好。团队成员并不需要每个人都是完美的,实际上没有一个团队成员是完美的,但只要能够互相团结、互相信任,就会产生超级的能量和力量,把个人的弱势变成集体的优势。

从高空撒落一把散沙,与掉下一块水泥块,其威力之差不言自明,真正有效的高绩效管理则是能将沙粒变成水泥块的团队管理。一流团队的必备条件是什么、怎样为团队选到合适的兵将,怎样打造团队精神,怎样做好团队的领头羊,怎样塑造团队优势员工,怎样激起团队的工作热情,怎样对团队进行绩效考评,怎样构建学习型团队等,这些都是困扰不少经理人的难题,所以,团队管理能力是管理者必备的必要职业能力,

这个世界上很难有完美的个人,但很可能有完美的团队。如何在团队中成长,在团队中找到归属感,成为无数职场人关注和深思的问题。如何带兵打仗、如何管理团队,是个研究不完的课题,没有标准答案,评判团队是否有成效的标准是,绩效、氛围、成长,这是团队领导者的责任,也是每个团队成员希望得到的。这样的团队才是个好团队,你才是个优秀的团队领导者。

三、经理人的高效工作

工作效率提升,体现执行能力,体现职业素养。笔者在调查与实践后发现:不少职场失意的人士,人到中年,一无所获,究其原因,凡事都晚了一步;同时我也了解到――很多职场成功人士比别人只是工作早一步:比别人早想一步、早创新一步、早行动一步――早一步计划,早一步执行,早一步督导,早一步创造效益,早一步收获成就。行动早一步是一种智慧,是获得成就的钥匙。

在日常工作中,有的人整日忙碌,但却难以完成工作任务;有的人喜爱闲谈,时常因此耽搁了正事;有的人面对繁杂的工作,不知从何处着手……这些情况都是不注重工作效率的结果。只有提高工作效率,才能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投入,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提高工作效率,是提升个人竞争力的最有利的武器。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就是工作效率的竞争。一个人的工作效率高,必然会占得先机,领先他人一步,成功的几率就大。

你是否总是第一个冲进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没有比夏季工作50小时以上更恐怖的事了。为了能够使用夏日星期五(无论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你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尽可能地提高效率。你是不是从早忙到晚,感觉自己一直被工作追着跑?但你的忙乱也许不是因为工作太多,而是因为没有重点,目标不清楚,所以才让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时间越来越不够用。一天只有1440分钟,在信息庞杂、速度加快的职场环境里,我们必须在越来越少的时间内,完成越来越多的事情。

在职场中,效率高,就能快速出成绩,就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位置!时间重于金钱,效率决定成败。提高工作效率,技巧比努力更重要。因此,掌握提高工作效率的技巧和方法将成为管理者和员工的必备技能。为什么很多人感觉自己工作很尽力,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或者收效甚微?原因是工作效率低。为什么有的人工作很轻松,而且却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原因是工作效率高。

四、经理人的自我管理能力

作家杰克森。布朗曾经有过一个有趣的比喻:“缺少了自我管理的才华,就好像穿上溜冰鞋的八爪鱼。眼看动作不断可是却搞不清楚到底是往前、往后,还是原地打转。”经理人必须明白,除非你首先能够管理“自我”,否则你不能管理任何人或任何东西。一个连自己都管不好或者管不了的经理人,难道还能够管好员工么?

中国首富李嘉诚先生曾经在汕头大学一场报告中畅谈了对于经理人的看法:“想当好经理人,首要的任务是知道自我管理是一重大责任,在流动与变化万千的世界中发现自己是谁,了解自己要成为什么模样是建立尊严的基础。自我管理是一种静态管理,是培养理性力量的基本功,是人把知识和经验转化为能力的催化剂。”现实生活中,那些极其成功的经理人――韦尔奇、艾科卡、松下幸之助、格鲁夫、比尔盖茨……他们都是自我管理成功的典范。

佛堂里的一块大理石地面有一天抬起头来对佛像说:“我们原本来自于同一块石头,可现在我躺在这里,灰头土脸,受万人踩踏,而你却站在那里,高高在上,受万人膜拜,世道为什么如此不公平呢?”佛像说:“是的,我们来自深山同一块石头,但我经过了几个石匠数年的打磨,才站在这里,而你只接受了简单的加工,所以你就只能铺在地上给人垫脚啊。”

同样的事发生在企业,为什么有些人薪资高,获得领导的青睐,并重用,而有些人却永远没有起色,得不到认可?为什么许多人有才学,具备成就事业的种种能力,但成功总远离他们?问题出在?关键区别在于你是否经过“打磨”。佛像的打磨要靠石匠的外力来实现,我们员工的“打磨”却只能靠自身的内在力量,那就是――自我管理。

五、经理人的沟通能力与技巧

正如歌德所言,高超的沟通技巧最终实现的是“按照人们应该成为的样子去对待他们,并且帮助他们变成他们能够成为的样子”、主管人员在团队管理中,扮演的正是这样一种集号召、沟通、指导于一身的领导角色。沟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伴随着市场发展的风起云涌,人际关系也日益复杂多变。对于搏击商场的职业经理人来说,要想自如应对,就必须掌握有效沟通技巧,为企业的迅速发展扫除障碍,为个人发展创造契机。

职场中,为何双方说了半天也没有抓住沟通的本质?为何已经布置了工作,下属却连个反应都没有?出现这些“沟”而不“通”的情况,主要是由于你没有用心与他们沟通。只有在沟通之前排除双方的沟通障碍,在沟通过程中抓住沟通的本质并根据说话内容及时做出反馈,才能实现完美沟通。根据对企业培训管理现状的调查发现,有超过80%的员工有沟通课程的培训需求,有60%以上的员工表示在与上级、同事、客户等日常沟通中出现困扰,也有的看过不少沟通书籍,但不知如何实际运用。

每天,职场人士都会面对种种不同的沟通挑战。你的老板拒绝给你升职加薪,你的孩子是否应该接受名校教育,你的爱人梦想去异地发展更好的仕途。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当,我们就会陷入“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这样一种无效的沟通模式之中,而这往往会让谈判陷入僵局,最终导致两败俱伤。

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是直线,但在人和人之间,最短的距离是曲线,有些话就是不能直接说,这就是职场沟通的潜规则。牛根生说过一句话:企业80%的矛盾和误会都来自于沟通不畅。一家企业的发展20%靠战略,80%靠执行,执行的80%在于充分的沟通,而企业80%的矛盾和误会也基本都来自于沟通不畅。怎样做才能达到一个充分的沟通效果?

比如,你看“悟”字,竖心旁,五个口,那你就经常跟人沟通嘛,用心跟五个人交流,这五个人也用心跟你交流。如果你能找到五个跟你用心沟通的朋友,那你这一辈子真的就能悟到道了。了解对方想听和不想听的、喜欢和不喜欢的,以及对方的担心、顾虑等,如此便打开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大门。高品质的沟通,应把注意力放在结果上,而不是情绪上,沟通从心开始。沟通能力是评价一个经理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

中国律师如何立足于世界? 篇6

1993年12月,国务院批转了《司法部关于深化律师工作改革的方案》,进一步提出采取多种形式、加速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律师组织和律师队伍的要求,不再以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行政级别的属性界定律师及律师事务所的性质。1996年,《律师法》颁布,律师被明确界定为“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1997年10月,中共十五大报告将律师事务所定位为“社会中介组织”。

1995年,炜衡律师事务所成立,该事务所因司法部原“中国法律事务中心”政策解散原因,由部分骨干律师为核心,组建成为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现已成长为国内著名的大型律师事务所。2003年被评为“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律师事务所”,2005年、2012年两度被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授予“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荣誉称号。

炜衡律师事务所总部位于北京市中关村核心区,实行京沪深一体化管理,除北京、上海、深圳总部外,在广州、天津、厦门、宁波、杭州、西安、长沙、成都、石家庄、烟台、南宁、南通、延安、沈阳、澳大利亚悉尼、美国硅谷等国内外地区设立了分所。律师总人数为1000余人,其中北京所律师人数为300余人,多数人员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全国顶尖大学的法学院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半以上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同时,为能够更加便捷的向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炜衡律师事务所还与加拿大、法国、新西兰、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服务机构建立了密切的业务协作关系,可以便捷地为国内国际客户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

炜衡律师事务所先后被世界最知名法律评级机构钱伯斯和法律界“福布斯”ALB《亚洲法律杂志》评为“中国的优秀律师事务所”和“2012破产重组领域优秀律师事务所”,被微软中国区授予“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杰出贡献奖”。

张小炜是炜衡的创始人。张小炜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1995年创办了炜衡律师事务所。

风雨20年,制度保障着情感

至今,炜衡律师事务所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20年,张小炜称,“1996年,炜衡非常困难,当时租在保利大厦。”当时保利的房租在北京首屈一指,房租就像是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炜衡时刻有交不起房租被赶出去的风险。“当时真是不容易。95、96、97都特别困难”张小炜称。“虽然经济压力大,但我们拥有着饱满的创业激情和丰富的精神世界。”

“我们经历了三个创业方向的变迁。创业之初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口号:只要有利于团结,只要有利于品牌建设,只要有利于业务开拓就去做。我们以人为本,特别注重团结地走过了最初那几年。律师人数由五个人,发展到二十余人。在发展到五年左右,提出了三气的口号:鼓励倡导我们的律师要有书卷气、江湖气、霸气。书卷气代表着我们要有专业知识、有文化、有不断学习的态度;江湖气暗示着对内我们是兄弟姐妹;霸气意味着我们的律师需要有理想。在发展到十年左右,我们提出三个活着:快乐的活着、有希望的活着、有尊严的活着。现在,我们提出‘百年大所的理念。”张小炜称。

张小炜认为,炜衡是一个大平台,中国律师界是一个大平台。“如何利用‘1+99实现互联互通?一个人在这么大的一个平台怎么才能让其余的九十九认识你、帮助你?”张小炜提到了,“一个律师所培养什么人特别重要。”他不希望自己的律师变成庞大机器上的螺丝钉,他希望炜衡的律师每一个都是独立、自信面对社会的个体。自己去寻找未来发展的路。年轻人只要是有能力,就会给他机会,但是这个能力要是可以被看到的,被认知、认同的。“可以是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专业技术业务能力等方面的一枝独秀,也可以是综合地全面发展。炜衡创立了青年俱乐部,每年换一次负责人,这是一个能力被看见和接受的演进平台。”张小炜说。

炜衡在培养年轻人上,注重兴趣的培养,以兴趣为未来法律方向的燃点,点燃后续的激情和努力。

律师没有稳定的收入保证和制度性保障,有案子就做,没案子就饿,每个人都不能保证一直的“风调雨顺”。用制度保障情感。炜衡的财务制度实行二次分配,即利润的分配与风险的分担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炜衡合伙人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休息、学习、改变生活方式,甚至退休,而根据制度享有保障生活质量的资金保障,炜衡律师可以分享炜衡发展的成果。

在对律所的管理方面,他主导合伙人会议,二十年来在每年年底都会举办合伙人生活会,用以批评与自我批评,以有利于团队凝聚力的培养。这是对彼此性格的磨合,也是团队的磨合,在这些活动中,大家彼此熟悉,成为兄弟,逐渐学会忍让,愿意宽容,团队开始互助。这是炜衡所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结果。

立足于我国,积极服务社会经济

就律师的本质而言,是一项社会职业,他的发展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律师制度的最早萌芽出现于公元前二三世纪的古罗马。在古罗马奴隶制时期,原始商品经济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因此由商品经济纠纷所导致的诉讼也日益增多,律师作为“辅佐人”开始登上了人类历史的舞台。“律师和律师职业,是从古罗马的‘代言人和‘代理人发展来的”。

中国古代虽也有律师萌芽,即民间的“讼师”、“刀笔先生”,但是没有现代意义的律师制度。他们的活动类似于现代律师的咨询和代写诉状,但是由于其不受国家法律承认而且行为没有被法律所规范,中西方学者共同认为中国古代不存在现代概念的“律师”。在法律思想方面,虽有法家韩非、李斯等倡导法治,但所讲的法治乃是以“定纷止争”为手段,以维护“专制权威”为目的的法律制度,远非权利平等、天赋人权的社会法治。因此,以民主法治为基础的辩护制度和律师业务,在二十世纪以前的中国属于历史空白。

律师职业是在中国特定的政治、文化背景下孕育产生的。2007年10月28日表决通过的新修订的《律师法》对律师职业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其第二条将律师定位为:“本法所称的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执业人员”。与原“律师法”第二条规定相比,凸显了在时代的推进之下,律师职业性质定位的理性提升。原“律师法”第二条是这样规定的:“本法所称的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

律师行业如何开拓业务、实现发展?张小炜称,应当强调律师的专业性、学习型、责任感去与社会接触,对社会服务。现在国家提出了“依法治国”的理念,“一带一路”的战略,律师如何切入进去,应当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中国的环境下,根据中国的政策,我们要去做到服务社会、服务百姓。”张小炜表示,“法律是为社会服务的。”

为了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中国律师就帮助过政府对法律法规,进行集中清理和修改,并制定新的管理规定,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相信“一路一带”和“走出去、引进来”等政策鼓舞下,中国律师还将发挥较大作用。

中国律师的理念已经对接国际

在国际律师服务的舞台上,中国律师的理念和法律服务已经平分秋色,尤其中国经济的发展成果,对律师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对接于国际。“大家可以在一个平台上聊天。”张小炜称。可是,法律是老百姓接受的审判。中国与国外,社会、人与法的理念和思路并不一样。能不能让中国企业认识到中国律师的服务度和服务水平?中国律师怎么看待自身,确立目标?都是中国律师走向国际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中国企业3000亿元的对外投资所涉及的律师费,中国律师所占的份额不到3%。”张小炜称,“国外企业带着他们的律师,中国企业又喜欢采用海外律师解决贸易争端。”中国律师往往很难介入其中。

中国律师律师熟悉我国的法律环境、社会经济文化和国内机构的内部运行机制,在法律服务的过程中能够较快地取得有关证据和信息,从而占据有利地位。国内律师对于国际法、国际条约以及世界各国法律的了解也在我国不断开放的过程中逐步增加,我们完全可以有效结合国际和国内法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张小炜认为,“外国律师能做的中国律师一样能做,收费还比外国律师便宜。中国当事人在涉外案件中,即使真的遇到了中国律师做不了的问题或者并不熟悉的法律法规,中国律师找外国律师比当事人直接找外国律师要简单快捷。外国律师按国外标准小时收费,价钱不菲。中国律师找外国律师合作,这是同行交流,双方处于平等地位,这样也有利于保护当事人权益,也有节省了金钱和时间。”

“在涉外业务上,大部分时候中国律师是有实力而没机会。”张小炜称。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国内企业也越来越多地“走出去”,需要法律帮助,加之全球竞争加剧,律师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原有的非关税壁垒正在被不断打破,很多新的金融、贸易、投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律师其实可以有更多的机会。

国外的律师并不是打中国的官司就来学习中文,研读中国的法律;服务越南的客户,就去研究越南语。张小炜认为,我们应该立足于我国的法律法规,在身边相对熟悉的法律领域提供最有效的法律服务。

中国歌剧如何走向繁荣 篇7

一、中国歌剧

中国歌剧历经近百年的风雨, 走出了一条有异于西方歌剧的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新的歌剧艺术样式, 并在中国文化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歌剧要有中国元素就像刘庆苏在其专著中写到:什么是中国歌剧, 从最简便的理解就是要突出“中国”二字, 即它首先是中国人的艺术, 要适合中国人的口味, 尊重中国人的欣赏习惯, 满足中国人的精神情趣:要符合中国的国情, 具有中国的气派, 中国的特色;要获得中国人的喜爱, 拥有最广大的中国观众乃至更广大的世界观众, 这就是中国歌剧。

中国的新歌剧, 是随着西方音乐的传入逐渐发展起来的。作为“剧”的表现特色, 一般的说, 西方重写实, 中国重写意、传神。五四以后, 中国的音乐家们在接受西方音乐文化观念的同时, 对西方歌剧这种体裁形式结合着中国国情和民族审美习惯开始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首先是黎锦晖自1920年开始创编并逐步形成的儿童歌舞剧这一体裁的出现。这类作品, 尽管是为儿童写的, 而且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歌剧, 但是它有情节、人物, 有专门为几个登场人物在规定情节中抒发此时此地的心情而实际的独唱、齐唱、对唱, 以及载歌载舞的场面、纯舞蹈的场面、个人内心独白的场面等等。因此, 它基本上具备了歌剧的一些主要特征, 可以说是中国歌剧的雏形。黎锦晖在8年间先后完成了12部儿童歌舞剧, 为中国歌剧的创作, 积累了最早的经验, 揭开了中国歌剧发展史的第一页。接着, 许多有志的音乐家、戏剧家, 陆续投入中国新歌剧探索的行列, 使中国歌剧在民国时期从无到有乃至较大的发展。

二、中国歌剧的概况

中国的歌剧, 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可以说, 从宋、元以来形成的各种戏曲, 以歌舞、对白并重, 亦属于“歌剧”性质, 但还不是歌剧。歌剧可以说启蒙于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的儿童舞剧《麻雀与小孩》, 《小小画家》 (黎锦晖作曲) , 配乐剧《扬子江暴风雨》 (聂耳作曲) 它们都将歌曲与对白并重。四十年代初的《大地之歌》 (钱仁康作曲) 等作品, 在如何吸收西洋歌剧特色以探索中国歌剧创作的道路方面, 起了先行作用。到1942年以后, 由延安秧歌剧发展而成的, 具有民族特色的歌剧《白毛女》 (马可, 瞿维等作曲) 的诞生, 标志着我国歌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它是中国歌剧探索的里程碑, 对后来的歌剧创作有深刻的影响。解放战争时期, 在延安、东北、以及其他解放区, 许多的文艺工作者在短短几年内, 先后有数十部新歌剧问世, 其中比较突出的有《刘胡兰》 (罗宗贤等作曲) , 《赤叶河》 (梁寒光等作曲) , 《王秀鸾》 (艾实惕等作曲) 等。1936年, 山东省立剧院演出来他们建院后的第一步歌剧《岳飞》。此剧大胆的采用了中西混合乐队的形式, 以民族乐器为主体, 并使用了小提琴、管乐器和钢琴等西洋乐器, 这是对改良传统戏曲形式的尝试。

最初的秧歌剧剧情比较简单, 只有两三个角色, 用叙述性的演唱表达剧情的发展。它的主题明显, 短小精悍, 演出方便, 是一种小型秧歌剧, 如《兄妹开荒》。从第一部新秧歌剧《兄妹开荒》起, 先后有《牛永贵负伤》、《一朵红花》等数十部秧歌剧上演, 掀起了创作演出秧歌剧的热潮。《白毛女》便成了民族新歌剧的代表作品, 不但在中国广泛演出, 还到东欧和前苏联巡回演出, 后来又被日本改编为芭蕾舞剧, 成为中国现代最有影响的舞台剧目之一。直到现在, 它仍然是我们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保留剧目之一。此外, 三十年代还有《扬子江暴风雨》、四十年代有《赤叶河》等较有影响的作品。它们都成为中国歌剧殿堂最初的奠基石。

三、中国歌剧的发展策略

歌剧是比较高雅的艺术, 歌剧用什么语言去唱, 这很关键。比如, 意大利的语言唱出来, 十分有味道, 而改用我们中文去唱, 肯定变味。要是不改的话, 那就一定要有多种语言的选择条件, 供观众使用。“2008年中国歌剧论坛”第一次响亮地提出建立“中国歌剧学派”的问题。应该说, 这是本届论坛为中国歌剧的健康发展做出的一大贡献。特别是对于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品类众多的音乐戏剧与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欧美音乐戏剧的艺术传统和艺术成果, 都要努力借鉴和吸收, 以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创作水平。发展歌剧市场, 需要完善的东西还很多, 最根本的是国家的艺术政策。以下几个方面是要考虑的重点:第一, 艺术要引领观众。我们要努力做到最好, 达到国家级的艺术水准。第二, 要完善艺术市场。真正的艺术市场要有合理的分工、构成, 交响乐就是交响乐, 歌剧就是歌剧, 而不是在混乱状态下盲目迎合观众。第三, 要提高我们的“艺术人口”数量。

综上所述, 中国歌剧在未来发展中, 既要坚持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 又要注重吸收和借鉴西洋歌剧宝贵的艺术经验, 在借鉴中求发展。中国歌剧能够借鉴西洋歌剧原有的艺术特色, 即打破了民族的片面性与狭隘性, 取开放的姿态, 发展的眼光, 这是中国歌剧不断发展以至走向世界的。

摘要:歌剧作为集戏剧、表演、音乐、舞台美术、文学于一身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是在清道光三十年以后开始传入中国的。它在中国生根、成长、发展, 在最初时期就奠定了中国歌剧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中国新歌剧的里程碑《白毛女》为中国歌剧的发展做出了一个榜样。

关键词:中国歌剧,新歌剧,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继南, 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

[2]汪毓和.中国近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1

[3]刘庆苏.《音乐戏剧艺术一歌剧》.敦煌文艺出版社

中国纪录片如何走向国际舞台 篇8

1.1主旋律(1958-1978)——国家话语权表达者

从中国电视诞生的1958年到改革开放的1978年,主流纪录片忠实的纪录了那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公开表情,一个国家和政党的国家话语。众所周知,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的文艺界带来了不可磨灭的灾难。八大样板戏,教条思想牵制着人们的思维。这一时期的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拍摄成为一种政府行为,无论是观念还是美学思想,艺术价值均被刻上革命的烙印。

1.2精英纪录片(1978-1990)——民族文化反思与寻根

1979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的迈开,一种新的意识形态从支离破碎的话语体系中站起来。寻找新的文化资源从而引发了一场文化寻根之旅,通过文化地理打捞失落的历史记忆,激发人们文化自信与民族力量,将人们从话语权中解放出来。

1.3大众纪录片(1990-2000)——平民视角

1990年以电视娱乐节目《综艺大观》为代表的通俗娱乐文化浮出水面,1993年中国的经济因为邓小平的南巡再度起航,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娱乐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望长城》作为一种典型的真理电影,以平民视角拍摄,把纪实美学带给中国同时也是电视美学观念演变的里程碑。由于经济的全面开放,市场经济提供了多元生存方式与个人表达空间使得独立于体制之外的纪录片得以发展,如《流浪北京》等。

1.4多元纪录片(2000年至今)——市场呼唤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电视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与此同时,2005年以后国外纪录片逐步走进中国人的视线,中国纪录片界也开放胸怀,以“多元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姿态去开拓新的市场兴奋点 :多部大型纪录片频频播出造成轰动效应,如《大国崛起》还有近几年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

2.中国当代纪录片同国外纪录片的差距

通过对中外题材纪录片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在叙事方面和拍摄技术技巧方面,我国与国外的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主要表现在 :

第一,镜头语言的运用比较单一,运用的娴熟程度不如国外。

第二,叙事结构太简单,难以驾驭多线发展的故事。

第三,剪辑上往往以再现为主要风格,表现力度不强。

第四,叙事时对纪录片拍摄对象的挖掘力度不够,不如外国深刻,揭示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功力不强。

3.中国当代纪录片的发展前景

中国纪录片的未来在哪里,通往未来的路怎么走,这些都是未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些外部因素诸如社会大语境, 时代特征,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因素必将影响纪录片未来创作走向。

3.1选题视野广阔

观众的审美心理有一定的接受范围,纪录片的创作选题应该广泛。纪录片是一种非虚构非剧情的影片,选题可以说是无所不及,无所不能。虽然观众的审美心理趋向于求真,求同,但是近年来中国大部分影片都将关注点放在关注个体的人,关注个体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而对于其他题材如关注当今世界的社会大变革,科学和文化热潮等方面少之又少。尽管纪录片以最初形象政论片姿态登上荧屏舞台,但我们要寻求艺术艺术的真善美,完善纪录片市场。商品社会将太多东西与利益挂钩,纪录片创作作为一种艺术,应该多元化。

3.2视听语言新奇化

现代美学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对新奇的崇拜。面对日益平庸、从众和惯例化的现实生活,艺术就是理想的生存目标。 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开拓了观众的视野, 观众对新事物永远充满好奇,因而“新奇”能抓住观众的眼球。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一旦受到审美对象的信息刺激就会调动有关的经验记忆,并产生联想,立即做出审美反应。因此观众在审美方面会越来越要求美的东西。在叙事语言方面,纪录片要注重用悬念吸引和引导观众。

3.3营销契合观众审美心理

这是一个营销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各式各样的宣传或营销方式冲击着观众的视觉,观众的审美心理也变得越来越挑剔,只有营销才会走进观众,从营销中了解观众审美心理的变化与动向,成功将纪录片推入市场。记得一位学者曾这样说“朴实无华的手段最能做到以人为本,这是一个很具品味但缺乏宣传的领域”。成功的营销方式能让纪录片走进大众。进入21世纪有人预测纪录片是最有前景的五类电视栏目之一,可见纪录片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多元化,中国纪录片要生存发展必然要走出去, 走出市场化道路。因此要打造大众共赏对纪录片开拓产业市场,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纪录片产业文化发展道路,这既是纪录片创作现状的反映,也是纪录片创作发展的要求。

摘要:纪录片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语境,既是全球化发展的产物,也是民族性的彰显;既是精英心态当代转型的一次次检验,也是平民意识的深入和历练。50年来中国纪录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国家话语到民族记忆,从个人表达到市场呼唤,从事件实录到叙述,从意识形态化到人文化,从标准化到个性化。

中国如何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 篇9

【关键词】 中国对外贸易 贸易大国 贸易强国

1.中国对外贸易现状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进、出口总量突飞猛进,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978年,中国在世界贸易量的比重仅为0.78%,贸易排名为32位,在2009年中国已经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约占全世界出口额的10%,进口额则为10059.23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8%,位居世界第二。从种种统计数据来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

但需要指明的是,我国对外经贸的迅速增长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带来应有的效益,存在以下问题:

1.1制造业整体竞争实力不强。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但2010年9月份“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各国和地区竞争力排名中,中国排第27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仅为美国的27.5%,在国际专利申请公布量全球百强中,我国企业仅3家。2009年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出口企业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有34.3%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我国出口贸易直接损失574.32亿美元。

1.2出口产品层次偏低,不少产品仍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环节,附加值不高。2011年4月,海关总署发布了“2010年中国外贸200强”,其中外资企业占152家。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额约为29000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占48.55%。这清晰地显示了我国作为全球生产基地的地位,表明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路径,也突显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劣势地位。

1.3缺乏自有品牌和营销网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产品还比较少。我国在参与全球化的工程中,利用比较优势,却忽视推动技术的进步,落入了所谓的“比较优势陷阱”。打着外国品牌的“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世界各地,而属于本国自有的品牌和核心技术寥寥无几。由国际权威机构《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的2010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个世界著名品牌中中国只有4家入围(CCTV、中国移动、中国工商银行、国家电网)。

1.4尚未形成一大批管理水平高、综合实力强、能够深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企业。2009年公布的《跨国公司排行榜》,中国仅有18家企业进入榜单,而中国的跨国公司本土化指数平均仅为15%。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滞后于急剧变化的世界经济形势,不仅投资规模和发展速度未能反映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跨国企业的竞争力也与我国已经具有的整体经济实力不相适应。

综合以上对中国对外贸易现状的分析,不难看出中国是世界贸易大国,但与世界贸易强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2.中国从“贸易大国”进入“贸易强国”的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分析认为,对外经济贸易强国应具备如下四个方面的特征“经济高度发达;对外经济贸易规模大,其影响力强,辐射面广,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世界贸易和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化,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占居明显的竞争优势;对外开放度大。”中国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将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而这种转变又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其现状分析有以下途径:

2.1转变比较优势,出口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经济全球化虽然从全世界的角度使资源得到更优的配置,从而使各个国家都能够更充分的利用其現有的比较优势。但是,这种得益并不是均等的分配给各个国家。中国加WTO后更深入的参与到国际大分工中,使劳动力等现有的比较优势得到发挥,然而作为别人加工产品的贸易大国,从长远看并不利于经济增长与福利水平的提高。为防止我国经济边缘化,沦为跨国公司的打工者,我们必须要转变这种静态的比较优势,以资本、技术作为主要的要素投入,不断提升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

2.2以科技创新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的决定性因素,而科学技术的巨大创造潜力和可能性,使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实施“科技兴贸”的战略,可见目前国家已经对依靠科技来发展对外贸易的战略给予高度的重视。但有三点仍需强调:加大对科研方面的投入、完善贸易政策与法律规章、重视科研成果的应用。

2.3加快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增强我国微观主体的竞争力。要强化我国贸易增长的自主体制和机制,实现外贸出口以自主增长为主导。主动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国内外两种市场、两种资源,看重“微笑曲线”的后端,增强获利能力。加快国内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培育传统企业在国际范围内的独特优势,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品牌。

2.4从国家层面完善国际贸易的安全保障系统,在WTO等国际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我国由贸易大国向强国进发的时期,正是世界经济贸易全球化和自由化进程加快发展的时期,国际贸易争端、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的多发,既给我国贸易强国的建设带来了机遇,也潜伏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因此我国应不断加强贸易保护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贸易强国的一个突出特征表现在它不仅是贸易规则的参与者,更重要的他是贸易规则的制定者、主导者,参与贸易游戏规则的制定,是应对摩擦、创造良好的外部贸易环境的根本方法。

2.5加强我国服务贸易的规模和出口比重。在服务业的国际分工中,仍然是发达国家以高新技术、金融、信息和资本密集型的服务分工居于优势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以建筑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等劳动密集服务处于相对劣势。中国2010年贸易顺差1961.1亿美元,然而服务贸易逆差219.3亿美元,此外,我国的服务贸易内部也呈现不平衡态势,依然为传统服务贸易作为拉动力量,逆差主要集中于运输服务、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费及旅游等新型服务类别。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是贸易强国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所以我国要加大高新技术、信息等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的规模与出口,使服务贸易成为拉动我国贸易增长的主要力量。

中国迈向国际贸易强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敢于直面外贸发展中的问题,加快落实科学合理的发展理念,营造良好的国内外发展环境,把握住实施我国对外经贸强国战略的经济风向与政治取向。只要我们能抓住世界经济一体化为我们带来的机遇,发挥我国的优势的同时加以创新,中国终会迈入国际贸易强国的队伍。

参考文献:

[1]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编辑出版委员会论文集,《形势与对策--中国外经贸发展与改革》,中国商务出版社.

[2]苏科五主编:《国际贸易》,人民教育出版社.

[3]苏科五、苏晓红:《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4]王韶玲主编:《入世与中国外经贸发展战略调整》,经济日报出版社.

[5]尹翔硕著:《中国外贸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山西经济出版社.

[6]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http://

www.mofcom.gov.cn/).

上一篇:眼眶手术下一篇:小学数学问题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