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功的自习走向成功

2024-10-08

从成功的自习走向成功(精选11篇)

从成功的自习走向成功 篇1

从成功的自习走向成功的人生

学会自习,必须完成三项修炼:入静、入定、入神。这三项修炼中,入静是基础。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几次提到“静”字:“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入静有层次之分,慑于纪律和公德,走进自习课堂,管住嘴巴不说话,强迫入静,是第一层次;自己劝导自己入静,是第二层次;风生水不起,是最高层次。

第二项修炼即入定,一坐到座位上,就收心,不胡思乱想,过去的、将来的、高兴的、烦心的,统统置之九霄云外。管住嘴不易,管住心更难,这需要有驱除心魔的定力,这种定力是理想和学习动机的表现,它需要一种执著于目标的信念来强化,它需要一种向善向上的追求来支撑。青年学生要坚定理想,在坚定理想的土壤中,生长出笃定的意志。入定需要排除杂念,心无旁鹜。

修炼的第三项任务是入神,即全神贯注,旁若无人。学习到了入神的境界,就如醉在美酒佳酿中,如痴在花前圆月下,听不见铃声,看不见他人,废寝忘食,不忍释卷,这是乐学的境界。

分数透视出的更多的是应试能力,自习透视出的才是决定未来发展的素质。(Middle inspirational yuedu.mipang.com)掉地上一根针都能听得见的自习,里面坐的人将来一定是职业、事业的成功者!因为他们有修养,因为他们有定力,因为他们掌握着自己的命运!

有人说“有什么样的土地就有什么样的民族”。我说“有什么样的自习,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君不见,我们身边许许多多有差距的学生,都是不会充分利用自习的人,虽然他们一样聪明,一样有着很强的接受能力。

让我们学会上自习,从成功的自习走向成功的人生!

从成功的自习走向成功 篇2

——有位顾客在一家商店买了一台果汁机, 几个月后, 果汁机出了点小毛病。于是, 这位顾客带着它和付款小票来到这家商店。热情的营业员问明情况后, 立刻给他换了一台, 同时, 还微笑着告诉他:果汁机刚刚降价, 按规定我们需要退给你5美元。

——有一天, 一位管理人员在一家店面巡视, 看到一位店员正在给顾客包装商品, 随手把多余的半张包装纸、长出来的绳子扔掉了。这位管理人员严肃地说:“小伙子, 我们卖的货只赚这点纸张和绳子线。”

——周末, 一位女士走进超市。在付款区, 她看到了一张熟面孔正在忙碌着。“哦!您不是总裁山姆·沃尔顿先生吗?”她惊呼道。“是的, 一到顾客多的时候, 我们的总监、经理、主管、秘书都会来做收银员、搬运工。”山姆·沃尔顿微笑着说。

这组镜头, 都发生在世界上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沃尔玛的店铺中。

经过40多年的奋斗, 沃尔玛商店总数已经达到5000多家, 年收入3000多亿美元, 列全球500强首位,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沃尔玛的成功绝非轻而易举, 其成功的秘密就在于它注重细节, 从细节中取胜。

从成功的自习走向成功 篇3

近日,因2010年高调收购悍马一举成名的四川腾中重工又一次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掌门人疑似失联,企业或已破产,一家大型的民营工业集团也许就此陨落。慨叹之余,人们不禁想起2010年中国汽车行业另一起海外并购案——吉利并购沃尔沃的“蛇吞象”完美大戏。四年来,从当日的步履艰难到今时的游刃有余,从当初外界赤裸裸的质疑到今日的赞许有加,吉利用心经营了一场“农村穷小子与欧洲公主”的“跨国婚姻”,在中国海外并购史上上演了一出“蛇吞象”完美大戏。

纵观国内外,企业意图通过并购的手段实现企业跨越发展的企业不在少数,跨区域、跨产业甚至是跨国的“勇士”很多,但是“烈士”更多,太多的企业书写着一个个“铁血并购”的教训。跨国并购更是难以摆脱“70%失败”的魔咒。在这个魔咒下,中国汽车行业的小个子吉利是如何成功逆袭的呢?

“成功的并购”如何炼成

深谋远虑的战略设想。并购是企业实现战略意图的重要举措,任何一次并购,企业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为什么要实施这次并购”?即并购的必要性,并购行为应该服务于企业战略。对于这个问题,吉利早在并购沃尔沃的前8年就给出了答案。

2001年,掌门人李书福曾经预言美国三大汽车公司10年内将倒闭。次年,李书福萌发了收购世界品牌沃尔沃的梦想。2004年,李书福提出了从低端品牌向中高端品牌转型的战略构想,陆续开发出多款中高端车型产品,逐步进军商务车和高端车。2007年5月,吉利明确提出战略转型,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转型为“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成本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

沃尔沃作为欧洲的百年品牌,核心价值就是安全和环保,在汽车安全方面拥有众多专利技术,多次进入世界品牌500强,优异的质量和性能不但在北欧享有很高声誉,而且一度成为美国进口最多的汽车品牌。从这个角度上说,吉利和沃尔沃的战略主张高度契合,如果实施并购的话,沃尔沃的确是吉利的首选。

基于这一战略设想,吉利于2007年开始了对沃尔沃的研究和接触,提出了并购意向。在战略的指引下,以李书福为代表的吉利走出了第一步,“穷小子恋上了欧洲公主”。

量体裁衣的诉求匹配。并购能顺利实施,必然是“你情我愿”,而不是“单相思”。接下来就是并购的可行性。虽然郎有意,也得比较比较家世。沃尔沃年销售额达到150多亿美元,吉利的资产总额仅几十亿美元。硬件上看,差距确实不小,但是吉利拥有强大的“软件”,好像“小伙子”身体棒、聪明又爱学习、富有责任心,还有强大的家族愿意支持你。以零部件生产起家的吉利进入轿车领域后,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自主创新,迅速壮大,连续多年进入中国500强、汽车行业10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2002年到2010年,吉利对沃尔沃进行了8年的研究,无论对汽车行业,还是对沃尔沃、对福特都有深刻的理解。两家车企最终牵手,依托“天时、地利、人和”,可以说是在资源诉求上形成了“量体裁衣”般的匹配。

首先,“天时”出现。沃尔沃1994年被福特收购后,经营状况很不理想。2008年金融风暴来袭,主营豪华车业务的沃尔沃轿车公司遭到重创:2008年销量仅约36万辆,比上年降幅达20%以上;总收入也出现了大幅下滑,由2007年的约180亿美元跌至约140亿美元。2009年,沃尔沃累计亏损达到6.53亿美元(税前)。可见,沃尔沃公司已经病入膏肓。此时,福特进行战略调整,要实现“福特式的归核战略——回归到福特收购欧日汽车名牌前的状态”,以减少一系列的“收购名车”后发生的、在“名牌车维系与提升”方面所产生的、无法弥补的、日渐增长的巨额经营性亏损,摆脱沃尔沃等公司的拖累。待字闺中的姑娘急于出嫁,给了吉利收购沃尔沃这种“弱并强”式的并购以机会。

其次,业务相关和资源互补。两家均是汽车相关业务,高度统一;资源上沃尔沃最引以为自豪的是品牌和专利技术以及部分欧美的营销网络,而对于处于扩张期善于创新的吉利来说,这些正是它发展最缺的短板;销量无法抑制的下滑、市场疲软,是沃尔沃亏损的痛点,但吉利背后是广阔、潜力巨大的中国汽车市场。2009年,全球豪华车市场大幅萎缩,奔驰、宝马、奥迪等一线豪华品牌年销量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中国豪华车市场却以超过40%的增速高速增长。其中,沃尔沃2009年在中国的销量增长了80%以上。未来随着中国人口比例的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豪华车需求将继续增大,中国市场潜力无穷。

再次,政府的支持力压千钧。融资是核心问题,两家竞争对手都由于未在福特规定的递交标书的最后期限内完成融资而退出了竞标。吉利为这次并购,建立了北京吉利万源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81亿元人民币,吉利、大庆国资、上海嘉尔沃出资额分别为41亿元、30亿元、10亿元人民币,股权比例分别为51%、37%和12%。政府背景的资金支持达到一半,再加上商务部的高调支持和国内银行的贷款安排,并购资金问题顺利解决。

最后,吉利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善于学习的企业文化、掌舵人李书福的个人魅力,也是福特选择沃尔沃新东家的重要元素。

天衣无缝的并购计划。衡量完资源诉求,接下来就得谈谈“诚意”了。为了此次并购,吉利抱着“必娶”的信念,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做足了最充分的准备。

并购前,吉利对沃尔沃进行了长达8年的研究,一切细节尽了然于心。同时,吉利主动创造时机接触沃尔沃。2008年初,在底特律的车展,李书福在公关公司帮助下第一次见到了福特财务总监、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和采购总监等一干人。首次约见并不成功。福特方面不断强调“沃尔沃有15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言下之意是吉利太弱了。虽然李书福表示有诚意和能力做到,但对方只是礼节性地称“回去研究一下”。

但吉利实打实地忙了起来。李书福回国后就开始组建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专业团队,以李书福为首,包括顾问公司的团队,吉利为并购案组织了200多人的全职运作团队,骨干人员中不乏业界巨擘:原华泰汽车总裁,曾主持过JEEP大切诺基、三菱欧兰德、帕杰罗、奔驰E级和C级豪华轿车等七款车型的引进和国产化工作的童志远;原世界500强前三名之一英国BP的财务与内控高级顾问;原菲亚特集团动力科技中国区总裁沈晖;国际并购专家、长期在英国BP伦敦总部负责重大并购项目的袁小林;在汽车产业界颇具声望的罗斯柴尔德银行大中华区总裁俞丽萍等。按照分工,富尔德律师事务所负责收购项目的所有法律事务;德勤负责收购项目、财务咨询,包括成本节约计划和分离运营分析、信息技术、养老金、资金管理和汽车金融尽职调查;罗斯柴尔德银行负责项目对卖方的总体协调,并对沃尔沃资产进行估值分析。

高配的团队表明了吉利的决心和诚意。2009年1月,又一年底特律车展,李书福带着顾问团队与福特高层进行了接洽。吉利的认真态度,最终让福特表示一旦出售沃尔沃,将第一时间通知吉利。

2009年4月,福特首次开放数据库,项目团队开始阅读6473份文件,通过十多次专家会议,2次现场考察,3次管理层陈述,吉利收购团队开始真正了解沃尔沃状况。针对福特起草的2000多页的合同,进行了1.5万处的修改标注。

这样的专注让吉利制定了天衣无缝的收购计划,为沃尔沃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规划。“机会垂青于最有准备的人。”吉利成功并购沃尔沃,在准备上他们做到了。

创新冒险的企业家精神。如果说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成功,其他因素来自后天努力,那还有一项“天赋异禀”不得不说,这就是掌舵人李书福创新、冒险的企业家精神。前几年的一部热播剧《亮剑》,主人公李云龙说过这样一段话,堪称经典:“任何一支部队都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传统和性格是由这支部队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逝,人员更迭,这支部队灵魂永在!”

一支部队是这样,一个企业也是这样。创始人的脾气秉性形成了这个企业的文化和灵魂。吉利创始人李书福兼具创新和冒险的精神。这两种精神的融合让他能够发现一般人无法发现的机会,能够运用一般人所不能运用的资源,能够找到一般人所无法想象的办法。

从10年前进入汽车界说要造最便宜的汽车,把轿车的身价一下子拉到三四万元,到制造国内第一辆跑车、山寨版劳斯莱斯,李书福一贯不按常理出牌,一直被认为是“狂人”、“疯子”。2002年,刚拿到汽车生产许可证不久的吉利就敢于梦想并购沃尔沃这个老牌国际大公司。也许就是这种特质,这种个人魅力,让“欧洲的公主相中了穷小子”。

“并购的成功”并非偶然

2010年3月28日,吉利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瑞典正式签署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的协议。4个多月后,吉利完成对沃尔沃及相关资产的收购,实现了“成功的并购”。

“成功的并购”不等于“并购的成功”。“成功的并购”,是企业完成前期必要性论证、进行完一轮轮谈判、走完一道道手续,双方领导人签字握手。而对于“并购的成功”,这才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能左右并购成功与否的,恰恰是并购后的那些事儿。

衡量并购成功与否,短期内看企业盈利,长远的看企业间的协同发展。吉利并购沃尔沃实现了从“成功的并购”到“并购的成功”,缘于沃尔沃在并购后摆脱了原来的巨亏并连续两年盈利。2010年全年利润达3.2亿美元,2011年全球销量达到44.9万辆,上年是沃尔沃85年历史上第三高的销量,比上年增长20%,日本、德国、中国等几大市场同样实现了50%以上的销量增长。同时,在欧洲很多国家经济停滞、公司大批裁人的情况下,沃尔沃在欧洲增加了5000多个就业岗位。因此,欧盟专门写信感谢中国政府、感谢吉利,比利时政府还给李书福颁发了大骑士勋章。并购至今,沃尔沃表现优异。2014年前4个月,沃尔沃在华销量近2.4万辆,同比增长30%。

并购前近乎“病入膏肓”状态的沃尔沃如何在吉利手中实现了华丽转身?

并购后的整合是重中之重,决定着并购来的这些“舶来物”能否被企业“消化”,是给你增加“营养”还是带来一场“疾病”,极大地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吉利在这方面颇有些心得。吉利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和独到的并购后整合策略,不但实现了“吉沃恋”的平稳过渡,而且迅速扭亏为盈,上演逆袭神话。

战略独到,放虎归山。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初步成功主要得益于李书福董事长提出了非常独到的战略——放虎归山。这体现了他非凡的“格局”和战略思维。主要思想是吉利和沃尔沃是“兄弟关系”,两个品牌独自运营、独立发展,并不是并购者要领导被并购者,尊重沃尔沃作为豪华车品牌特有的经营方式和保持高端技术和品牌的需求。“吉利和沃尔沃的关系好比兄弟,而不是父子。”同时,必要的时候吉利会给沃尔沃以足够的支持。“放虎归山”的战略奠立了整合的基础。

人力资源整合有道。在独立运营的基础上,进行了人力资源的整合。在沃尔沃,为它组建了全球一流水准的董事会和专业的经营管理团队。原来吉利的管理团队,只有一人在沃尔沃董事会,就是李书福,其余全部是外部聘请的行业精英,有奥迪公司的前任CEO、德国重卡公司MAN的前任CEO、国际航运巨头马士基的前任CEO、福特的前任高级副总裁等。此外,管理团队面向全球招聘,基本上是由大众、福特、宝马等全球一流汽车公司著名的高级管理人才组成。这有效保证了沃尔沃的独立性和高效的运营管理。

同时,吉利本土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之道也够格写进教科书。第一,“惜才、聚才”。并购之初,李书福汇聚了顶尖的专业团队,对并购成功功不可没,这里面既有李书福的个人魅力,也有他的驭人之道。第二,“量才、用才”。不同历史阶段,吸引不同的人才,使用不同的人才。并购成功后,原并购团队的功臣无一人进入沃尔沃董事会,继续在原来的岗位为续写“吉利并购史”贡献。第三,“选才、育才”。吉利有一套独创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搭建了一个人才“评价中心”,对于即将引进的人才进行评估,根据性格特点量能适用,同时注重人才的培养,建立了吉利大学和很多职业学校,培育“小树苗”在吉利长成大树。这一切基础的人力资源工作,让吉利这家民企修炼出了“蛇吞象”的能力。

文化整合有方。并购重组的案例中有一个著名的“七七定律”,70%的并购案以失败告终,失败的案例中有70%是由于文化整合不到位,可见文化整合对跨国并购是多么重要。吉利能够实现并购的成功,在文化整合方面可圈可点。吉利深刻认识到文化融合对并购带来的风险,倡导建立全球性的企业文化,包容不同的信仰和理念。其管理层中,既有德国人又有瑞典人、英国人、法国人,即使吉利不是股东,也需要有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了建立全球企业文化,吉利在其拥有的海南大学三亚学院专门设立了全球型企业文化研究中心,聘请了将近20位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瑞典和中国的香港与北京等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教授任研究员,去探讨和研究全球型企业文化理念。

为了促进双方的有效沟通,李书福创新设立了一个全新的职位——“企业联络官”,选取富有亲和力、工作经验、经历适合且丰富的人员担任,没有多大的权限,也并不在企业的管理层之中,主要用以传播吉利的基因,主要职责就是沟通。通过策划活动、组织调研,将吉利的理念与被并购企业的需求进行充分的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化解并购带来的文化冲突。

品牌整合有招。品牌是沃尔沃最核心的资产,也是吉利与沃尔沃差距较大的地方。在低端品牌与高端品牌的对接中,吉利采取了双方独立运作,最大限度降低互相干扰。沃尔沃品牌定位一直非常清晰,安全环保的价值内涵深入人心,精致工艺带来的品牌体验有口皆碑。基于这样的基础,吉利对沃尔沃怀揣梦想和敬意,希望在新的市场上运营好沃尔沃品牌。 “安全、环保”是百年沃尔沃的品牌核心价值,在多年的传承中不能轻易撼动,而且坚信随着中国汽车消费者慢慢回归理性,沃尔沃的“低调、奢华、环保”理念定会赢得中国市场的青睐。同时,针对市场的消费特点,在原来基础上加入了“人本”的因子,奠定了中高端豪车的价值基础,与时俱进,基本实现了平稳过渡。

战略设计清晰。2011年,谈及沃尔沃的盈利,李书福坦言,沃尔沃的盈利与被吉利收购没有必然联系,不是吉利收购的功劳而是“时候到了”。他认为,沃尔沃品牌在四五年前的战略布局、产品定位、投入的研发力量等等,到了2010年自然产生了效益。话虽如此,沃尔沃的扭亏为盈与吉利的战略设计不无关系。选择后危机时代,市场复苏时收购是第一步棋,并购后进行了清晰的战略规划,业务组合上打造国产车、进口车产品组合,主打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在大庆、张家口、上海建立整车及发动机制造基地,推进国产工业化布局;最重要的是强化市场营销和成本控制,把中国的低成本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紧密结合中国更加重视环保理念的趋势,在上海建立研发基地,延伸环保、安全技术优势。专门为中国市场打造的沃尔沃S60L长轴距版轿车已经在成都工厂下线后发售,销量涨势迅速。

利用资源,经营有道。在中国,低成本和广阔的市场是吉利最大的后盾,沃尔沃充分利用中国第二本土的优势,在华加大零部件等各方面采购,让中国的供应商支持欧洲工厂的生产来降低制造成本。销售网络上也是先人一步,覆盖面从竞争激烈的直辖市、一线城市,拓展到二三线、三四线城市,并力求实现规模合理一点、品质高一点、成本再低一点,创造新的增长点。

同时,沃尔沃大力推进外形设计风格和技术上的进步。沃尔沃正在适应90后消费者的需求,率先采用了苹果公司为汽车打造的CarPlay操作系统并改进外观设计,通过崭新外观设计和前卫的车载信息娱乐导航系统来吸引年轻买家。此外,沃尔沃在油电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和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技术突破进入新阶段。

从平凡走向成功的素材 篇4

为了使生意脱颖而出,原来做小超市的赵大海决定开家包子店,这样不会与附近的店面产生直接竞争。经一周的筹备,在一阵吹吹打打开业的喧闹声中,顾客很快被吸引了过来。由于采取了买五送一的促销手段,加之包子的味道的确不错,在最初的半个月里,他的店前每天出现了排长队的壮观景象。可是,仅仅三个月后,赵大海就不得不忍痛转让了店面。

包子店为何如此“短命”?赵四海痛定思痛,觉得主要亏在以下三个方面:

未识成本真水性

最初接手这个店时,上家将店内餐桌板凳、冰箱等以3000元的一口价作为转让条件。由于求店心切,虽经讨价还价,只压低了200元。就在赵大海准备一手交钱一手收店时,原店主抓住他急不可待的心理,又提出要补偿近1000元的室内“装修费”和“设备费”,否则,就拆掉暗楼,搬走壁挂空调。而这些又是做饮食必不可少的“硬件”,重搭也影响开业的进度。赵大海忍痛答应了这些条件,最终以高于原预估1/3的价格盘下了店铺。

虽然赵大海不懂餐饮,但他知道,要想在顾客中把包子店一炮打响,须请过硬的白案师傅。通过熟人介绍,赵大海从一家老字号的小吃店以月薪元的代价“挖”来了一名厨师。为了应付早晨就餐的高峰,赵大海又以月薪700元请了三个帮手。这样一来,包子店仅人工开销每月就差不多4000元,这还不算房租、煤、水、税费、卫生费等其他开支。起初,赵老板对此不以为然,只要每月不少于10000元的营业额,这些成本都不算什么。后来生意每况愈下,成本负担才显现出它的真水性。也可以说,不精打细算、盲目求大埋下了经营上的败笔。

启示:俗话说,不熟不做。转行新生意应稳扎稳打。即使特别想入市,也不要过早暴露自己的真实意图。否则,就会将自己置于被动的境地。开店一般都要经历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的过程,想一口气吃个大胖子,不仔细推敲经营成本,最终只会力不从心,难以为继。

销售定位生冲突

赵大海事先考察过,隔街还有几个做包子的小作坊,大多都只有一口锅、几个蒸笼,主要供应腌菜、豆沙、大白菜、鲜肉等常规品种,其卫生条件和店里的环境与他根本没有可比性。为了将周围高端顾客都拉过来,赵大海在未开业前,印制了比较精美的广告,突出宣传了其“宫廷包子”系列。他还根据现代都市人讲卫生、求舒适的就餐特点,将近五十平方米的店铺一分为二,加工区置后,前面的就餐区更换成美观舒适的塑料桌椅。

开业的当天,店里“香菇肉馅”、“海鲜馅”、“鲜肉馅”等品种果然吸引了周围的白领和机关工作人员。一部分有钱也有闲,讲究生活质量的老年人成了主导顾客。尽管每个包子的定价为一元到三元不等,但包子个大、量足、馅精,买者踊跃。新鲜劲过去后,顾客开始挑剔了:一嫌定价偏高,是否“物有所值”;二是一些老年顾客细嚼慢咽,挤占了有限的店面。即使在高峰期,包子须蒸熟蒸透,老年顾客对此很理解,但年轻人不管这个,缺乏久等的耐心,想随买随走。两大客源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结果导致绝大部分年轻顾客流失。

启示: 做好市场要研究不同顾客的消费特点,弄懂能稳定客户的“卖点”。时下的市场,年轻人和老年的消费习惯很难统一。要么创造条件适应年轻人的快节奏、即买即食的特点,佐以热饮等配套;要么面对中老年顾客,价钱实惠,让他们来得了,坐得下,也留得住。

内忧外患遭狙击

由于赵老板大有在市场上“舍我其谁”的气势,虽给周边的几家店造成了压力,但也形成了他们之间的合力。为了抗衡,几家小包子店心照不宣地推出了自己“宫廷包子”,把价格降到每个一元左右。一些老年顾客尝过后,觉得味道也不差。为了少走路,他们就近购买。再加之这些小店主不断改善售卖方式,对出行不便的老年顾客送货上门。因为都是街坊,人头熟,他们更有亲和力。这样一来,又分流了赵大海近半数的老年顾客。

鉴于销售不畅,赵大海开始拖延帮工的工资、尤其是减少厨师的薪水来降低经营成本。在员工集体明里暗地提出保证足额发放原定薪水而遭“婉拒”的情况下,大师傅开始在工作上敷衍,原来两个很得力的帮工不辞而别。此外,由于赵大海疲于应付内忧外患,他亲自负责采购原料再也没有认真把关。在苦苦支撑了三个月后,因客源不足,员工和老板貌合神离,成本上升,包子店草草收场。最后,赵大海只能无奈淡出了市场。

从失败走向成功的故事 篇5

一天,他坐在电脑前,突然间想了一个办法。他按照5个人简历上的电子邮件地址,给每人发了一封电子邮件。不到一个小时,其中一位便给他回了邮件,上面写着:“请给我你的电话。”他把自己的电话写在邮件中,然后又发了过去。不一会,他的电话响了,里面传来一个温柔的声音,对他说:“嗨,怎么回事,需要我帮助吗?”那一刻,他欣喜万分,直接亮明身份,并盛情邀请她担任公司CEO,她欣然同意。

其他4人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失败,便通过各种渠道打探失败原因,还是皮埃尔给出了解释,他说:“因为那封电子邮件。他写的内容是:我是你的一个客户,我的卫生间漏水,能帮我吗?”结果只有她给我回了邮件,所以,我就选择了她。这个解释,听起来非常滑稽可笑,4个人都对此嗤之以鼻,他们均说看到了邮件,但他们都直接删除了,强调他们是每日忙得不可开交的公司高层人员,每天的工作都忙不完,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并不是他们管的事。

公司人员也感觉皮埃尔的选择有些鲁莽,劝他再考虑一下。可皮埃尔意志很坚定,他说:“目前我们公司最紧迫的,是让更多的客户了解我们,来扩展我们的品牌,她能这样对待一个客户,我觉得她正是我们需要的人。

事实证明,皮埃尔的选择十分正确。她上任后,大力倡导平等理念,在不大的办公室中工作,看起来与雇员并无区别,她每天都会在午休或是下班的时候,亲自阅读一百多封eBay用户电子邮件,帮助客户解决各种问题。她每月都要召集客户征集对公司的各种意见建议,并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半年后,eBay公司在华尔街上市,公司实现质的飞跃,几年后,用户平台由她上任时的几千户,急速发展至1。5亿,单单在美国本土,就有超过50万人天天全职”泡“在ebay上谋生。到她离开时,亿贝已成长为一家拥有1。5万名员工、年营业额80亿美元的企业,并作为全球最大的在线电子商务网站跻身《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

从失败走向成功的经典故事 篇6

陈星以一曲自己创作的《流浪歌》红遍了全球的华人世界。然而有谁知道,为了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他的音乐也充满了辛酸和苦涩……

执著的求学路

陈星出生在湖北洪湖乌林镇一个贫穷的村落。小时候,他聪明调皮,远近闻名。到5岁时,他对音乐的悟性便日渐显露出来。

湖北洪湖素有“戏剧之乡”一说。那时候,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活,嘴里常常哼上一段楚剧或花鼓戏自得其乐。大人们唱时,小陈星也跟着哼,两遍下来,他就能唱得滚瓜烂熟。只要人家说:“欢迎陈星来一段!”他便毫不怯场,学着大人的腔调,有板有眼,逗得人们一阵阵开怀大笑。遇到那些累赘冗长的段子,陈星干脆自己填内容,看到什么唱什么,但曲调却丝毫不走样,乐得奶奶直夸孙子是“老戏新唱”。

上学以后,陈星一直是学校里的文艺骨干。每逢镇上、市里举行文艺会演,他总能代表学校捧回一个奖。上高二那年,他以一首通俗歌曲在全市业余歌手赛上夺魁。捧着主办单位赠送的一把吉他,陈星想当一个歌手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1989年,陈星面临人生的重要关口——高考。他把目标盯住了武汉音乐学院。为背水一战,他白天练声。晚上攻克专业知识。母亲每月给他20元买菜票的钱,他仅仅只买半个酱菜,打牙祭时才买一个青菜,省下的钱全用来买声乐方面的书籍。

临考的前两个月,陈星的嗓子却因过度劳累嘶哑了,辅导他的郑老师心疼不已,教他多吃水果,以保护嗓子。可吃水果对于陈星来说是一种奢侈。

陈星怯怯地问老师:“除了吃水果,还有没有别的保护嗓子的办法?”郑老师顿时明白了一切:“那你改吃白萝卜吧!白萝卜水分重,营养好,对保护嗓子有好处!”陈星乐了:“这不难办到,我家有的是!”以后每周回家,他便提着一大兜自产的自萝卜返校,每天早中晚当水果吃。这法子还真管用,以后陈星的嗓子很少有嘶哑的时候。

这年的高考,陈星最终还是失利了。忧郁地回到家里,他一言不发。母亲不敢问结果,只是一个劲地劝慰他:“孩子,唱歌也不能当饭吃。如果你觉得没有把握,干脆复读一年再改报文科吧!”但陈星不甘心就这样与音乐失之交臂。

一天,陈星在《通俗歌曲》上看到武汉一家音乐学校的招生启事,便按着地址写了一封信询问招生的情况。不料想,学校很快寄来了录取通知书。陈星感到不可理解,连考也未考,怎么会被录取?他立即意识到这是一所继续教育性质的学校,但此时的陈星求学如渴,只要能学到音乐的真本事,他并不看重那张正规的文凭。

家人没读什么书,以为星儿真的考上了大学,东拼西凑筹集了800元钱给他作学费。而慈爱的父亲则不顾星儿的反对,坚持要一路护送儿子到武汉。

一路上,陈星像做了亏心事似的低着头,不敢直视父亲的眼睛,他害怕父亲一旦知道不是正规大学的真相会拉着他往回走,到了校门口,心里揣着小鼓的陈星拦住了父亲:“爸,已经平安到校了,您回去吧!家里的活正等着您呢!”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陈星鼻子一阵发酸:“爸,我这是拿着你们的血汗钱去一搏呀,我实在太爱音乐了!”

但走进这所学校陈星才发现,该校所教的普及基础课程不能满足他深造的需要。半年后,通过老师的介绍,他参加江汉大学艺术系的插班考试后被录取。从此,他如鱼得水,抓紧分分秒秒的时间吮吸知识的营养。

伴随而来的苦恼便是经济的拮据,一个子儿掰成两半花,到了月底还是常常断炊。恰好,陈星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歌厅的一位乐手,陈星便去歌厅勤工助学当起了这乐手的徒弟。

头一次在歌厅里唱歌,陈星的心仿佛提到了嗓子眼,憋得满脸通红,站在台上,他浑身都绷得紧紧的,双腿还在不停地哆嗦。一曲《你知道我还在等你吗?》在台下唱得如行云流水,可在台上却唱得有些变调。一场下来,他浑身都能拧出水,感觉好费劲、好吃力。

一个月以后,陈星正式有了报酬。每唱一场,能获10元钱。为了多挣些钱自食其力,他一晚赶四个场子。每天吃完晚饭,他骑着一辆破自行车风风火火地赶到第一家歌厅,演唱完毕后,又马不停蹄骑行6里路赶到第二家。

在大学期间,陈星靠着打工的积蓄,聘请了武汉歌剧院的两位教授做他的声乐键盘辅导老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羽翼正丰的陈星梦想着能有早日放飞的一天!

唱着自己作的歌去漂泊

1993年毕业分配时,陈星本可以分到中学做音乐老师,但他的梦想是要唱着自己创作的歌,迈进音乐艺术的领域。他谢绝了老师的好意推荐,开始了他在武汉辛酸的音乐流浪之旅。

陈星属情感丰富、性格内向的人。早在高考失利,情绪沮丧时,他信手写过一些歌词以宣泄心中的苦闷和忧伤。到了上大学时,他自己写歌自己唱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他的衣袋里随时都装着笔和小本子,记录下生活中的每一个闪光点,捕捉每一个稍纵即逝的灵感。

那时,陈星每天唱歌至深夜,常常得翻院墙进校入寝。不得已,他在汉口江岸区租了一间房。唱完歌回来,他将记录的“思想火花”进行加工、整理、去粗取精。1994到1995的两年间,音乐漂泊的经历更成为陈星创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源泉,一大批优秀的作品纷纷在这个出租屋诞生。

一个冬天的夜晚,陈星唱完歌出来,雷鸣电闪,风雨交加。躲了一阵雨后,老天似乎还没哭够,他一头冲进暴风雨中……

孤单地回到自己的出租屋,陈星又冷又饿,浑身已淋得像个落汤鸡。找遍了一无所有、冷锅冷灶的家,好不容易寻出了半袋方便面,他不禁潸然泪下,想到为求学音乐而奔波,为生计而忙碌,“春夏秋冬孤单地走,风里雨里没有人问候……”头发上的雨水和着泪水便一滴一滴地融入了碗中,根据这特有的经历,他创作出了早期的作品《孤单地走》。

陈星没有过高的奢望,只希望人们能喜欢他创作的歌,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他常趿着一双拖鞋,背着一把吉他,头戴一顶遮阳帽,架上一副学生似的透明眼镜,出入于酒店推销自己的作品。记得一次到一家大酒店唱晚歌,他“犹抱琵琶半遮面”,走到一桌喝夜酒的客人面前,如卖小白菜一般卖自己的作品:“先生,要不要听歌?”人们把他当作了讨饭的乞丐,连声呵斥:“去!一边去!”陈星的心透骨的凉,掉头就走。刚走出酒店的大门,他自己问自己,能这样前功尽弃吗?不能气馁呀!于是又折了回来,终于最后一桌的客人们接纳了他。陈星放开歌喉,唱了一首他刚创作的新歌《伤心泪》,“黑暗的时候,听见有人在哭泣,是谁让你如此的伤心;黄昏的时候,看见有人在流泪,是谁把你伤得这样深……”

满桌的客人带头鼓掌,让他再来一首,陈星一口气又唱了几己创作的歌。

陈星开始把新歌带到歌厅里去唱,虽然没有音乐混响伴奏,也好评如潮。客人们对他的肯定,使他在情绪消沉时寻回了自信。后来,他找到一位老师,期望能得到这位音乐界权威的首肯。老师却兜头泼了一盆冷水:“你的词曲有很多地方不符合音乐的传统规律……”陈星对老师的观点却不敢苟同,他认为通俗歌曲唱的是情写的是情,在创作手法上应该别出心裁,不应受传统音乐的限制和拘束,他头也不回地走了。

浸透着血与泪《流浪歌》

1994年春节,陈星回洪湖老家过春节。正月初三傍晚,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弥漫了整个村庄。陈星倚在门口,望着这皑皑白雪,心情充满了无限的哀伤:浸透着血与泪的音乐流浪路呀,何时才是个尽头?突然,一股灵感喷涌而出,一个个优美的五线谱跳动在脑际。他信手拿起笔,一串串曲谱跃然纸上。他轻轻地哼着曲子,如泣如诉,婉转凄美,他暗自揣摸,这样的曲调,不适合填爱情歌词,适合抒发乡愁。正在这时,妈妈在堂屋里叫着:“星儿,饭都凉了,快进来吃吧!”这一声亲切的呼唤,仿佛从天外飞来,陈星的整个心都酥了。流浪在外没有人呵护的坎坷经历,对故乡及其亲人的怀念一幕幕如过电影般清晰地在他眼前闪现。他急切地说:“妈妈,你们先吃,不要打扰我!”顿时文思泉涌,他提起笔在纸上“沙沙”地疾书起来:“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冬天的风啊夹着雪花,把我的泪吹下。走啊走啊走啊走,走过了多少年华,春天的小草正在发芽,又是一个春夏!”

两个小时后,《流浪歌》就在这故乡的茅草屋里诞生了。陈星噙着喜悦的泪花,轻拨琴弦,边弹边唱。姐姐和家人都被优美的歌声吸引过来,连不懂音乐的母亲也连声说:“好歌呀!”

犹如注了一支兴奋剂,陈星抱着吉他,冲进风雪中,邀来一批在外打工、回家过年的儿时伙伴们,请他们欣赏。听着、听着,伙伴们的喉头哽咽了:“陈星,这歌短小精悍,唱出了咱们游子的心声!”

春节过后,陈星怀揣着《流浪歌》到外地人常去听歌的武汉一家夜总会里试唱,效果也出奇的好,一曲下来,满场唏嘘一片,应观众的要求再唱一遍时,台下的人竟情不自禁地打着节拍,唱和起来……

多年来,陈星一直有个心愿,等有了钱,一定要给父母盖一栋漂亮的房子。

辛苦唱歌有了些许积蓄后,他了却了这桩心愿,并还清了父母欠下的8000元债务。解除了后顾之忧的陈星决定走出湖北到省外发展,继续去找“家”。

临出发前,他照例在歌厅里演唱自己创作的《伤心泪》和《流浪歌》。不料想,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的著名音乐人朱德荣出差武汉也来到了这里听歌,这位成功推出《小芳》、《九月九的酒》、《大花轿》的制作人被陈星独特的演唱风格所震撼。“这歌是不是你写的?”“我不仅写了这两首歌,还创作了近百首流行歌曲。”朱德荣激动地连声说:“你快一首首哼给我听听!”

陈星一口气唱了几十首,朱德荣满脸欣喜:“你的歌唱得好,写得也好!”他当即选中了《爱恨缠绵》、《孤单地走》、《伤心泪》、《流浪歌》等五首,要求出高价购买,面对着朱德荣提出的令人怦然心动的天文数字,陈星断然地拒绝:“这是我一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我不是为了钱……”

陈星对音乐执著的追求使朱德荣甚为感动。

他留下了联系电话,并深情地说:“小伙子,你的演唱风格很有潜力和个性。有需要我的地方,我可随时给你帮忙!”

春,陈星漂泊到广州。万般无奈之际,他找到了朱德荣。朱老师忙里偷闲,热情接待了这位在乐坛里艰难跋涉的歌手,主动提出让陈星自弹自唱《流浪歌》、《伤心泪》,免费为他进行录音和简单制作。

第二天,他揣上录音的小样,找到广州中唱的一位制作人,试图碰碰运气。那位制作人听了后认为“此歌太凄凉、太哀伤,听众难以接受”,并说目前唱片公司经济不景气,暂时不可能有资金投资,礼貌地婉拒了。

找到了家的感觉真好

陈星在广州呆了半个多月,带去的钱已经花光了,联系歌厅跑场也连连受挫,只有打道回府。

哥哥见陈星沮丧的样子,心中也不是个滋味,他给弟弟出了个主意:“吉他伴唱的效果影响不大,何不借钱去让音乐人大制作!”可制作一首歌需要一万元钱,两首歌就是2万。陈星帮父母造房和还贷,几经折腾,自己已身无分文,一下从哪儿弄这笔钱呢?

陈星找到住在荆州的二叔二妈说明情况,二妈通过熟人贷了2万元的款,但期限不能超过3个月,陈星二度赶到广州,请朱德荣制作,朱德荣知道陈星的钱来之不易,留下4000元钱给陈星作生活费。

可临到进录音棚时,陈星却退缩了,他担心如果一旦失败,2万元钱血本无归,他拿什么来偿还。情绪的低落直接影响到嗓子嘶哑,因而,第一次没有录成。

看到哥哥的满面愁容,陪同去的弟弟一个劲地为哥哥鼓气:“哥呀,既然来了,就一定要录。这2万元我打工也要替你还上!”多么善解人意的弟弟呀!陈星眼睛湿润了,心情也随之开朗起来,第二次走进录音棚时,他全身心地投入,一次成功。

录制的歌还没有消息,可托二妈贷的款已经到期。

陈星又四处奔波,借款还贷,恰好以前的一个朋友在宜昌做生意得知了他的境况,借了2万元,解决了他的困难。

198月,陈星终于盼来了好消息,朱德荣从广州打来了电话:“我所在的广东省唱片有限公司,愿意投资为你拍《流浪歌》的MTV!”那一刻,陈星永生难忘,立即动身赶赴广州。

这以后,好运就接踵而来。初,朱德荣“三顾茅庐”,代表广东唱片公司到武汉正式聘请陈星作该公司的签约歌手。

成功的家族传承从何开始 篇7

一、我国家族传承现状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报告》 (2015年) 指出, 对于当前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来说, 代际传承为其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中国家族企业中大部分还处在第一代创始人管控之下, 在年龄不断增长的趋势下, 对接班换代进行考虑的家族企业越来越多。受传统“家文化”的影响, 当前我国家族企业传承往往倾向于选择内部家族人员, “子承父业”是我国家族传承的典型现象。

但在当前我国家族企业传承过程中, 普遍存在忽视继承人教育的问题, 同时存在忽视继承人创业精神的问题, 以及忽视家族企业文化传承等问题, 导致我国家族企业传承仅仅成为一种职位交接现象或者一种物质财富传承现象, 因此才有了很多中国家族企业难以富过三代的失败家族传承现象。

二、成功的家族传承关键因素与对策

家族传承的成功与否, 受多种因素影响。《货币战争》中针对Rothschild家族曾给予“大道无形”的评价, 这种评价固然夸张, 但这也证明了些在数百年中成功传承的巨富家族是确实存在的。综观那些成功传承始终保持基业长青的家族, 无一不注重家族教育、家族创业精神和家族文化传承等, 成功的家族传承正是从这里开始。

(一) 加强家族教育

当前很多家族企业, 都步入下一代传承阶段。而新生代群体中, 很多家族企业继承者虽然具有较为开放的意识, 较强的创新观念等, 但大部分都还存在实践经验少、社会责任感若等问题。家族传承者从拥有财富向创造财富的转变, 关键在于教育。但传统填鸭式的教育方式, 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家族教育。根据新生代家族传承者群体个性特点, 可加强对互动式、体验型活动的开展;通过家族企业的社团组织, 对跨地域、跨代际以及跨行业家族企业持续发展分享交流进行开展, 对老一辈企业家的经验适当地听取, 同时积极发表新生代对家族企业发展的心声等, 通过家族企业两代人的共同学习, 加深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 减少家族企业发展分歧, 促进家族传承者对家族与家族企业和社会责任感的增强。根据家族企业的发展规律来说, 家族企业的传承期也是其机遇期, 如果能够加强对家族企业新生代的教育工作, 培养其进入自发自觉和规范化、系统化发展家族企业阶段, 则可在家族传承持续发展中发挥巨大力量。

(二) 培养家族创业精神

每个家族企业成功的背后, 最初都有一位创业者, 其在发现市场商机的同时将其变成了家族获利事业, 正是这位创办人的创业与奋斗, 才有了今天的家族企业。因此, 培养家族创业精神, 也是家族传承成功的关键所在。很多家族传承的成功, 就在于成功地保留了创业的火种。以莱尔德·诺顿家族来说, 该家族已经传承了七代人, 早年依靠经营采矿和制造业发家, 而其后该家族的子孙在世界各地创办了很多其他企业, 开创了该家族的一代代传承历史。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中, 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 除了包括夺人眼球的“豪门恩怨”外, 还有很多改革开放之初的第一代创业者开始注重将创业精神继续向家族传递下去。这种创业精神, 推动了家族企业管理水平的跃升, 也推动了行业的大规模并购重组, 在很多成功或失败的家族创新背后, 蕴藏的是家族传承的机会和挑战。很多家族企业传承者虽然有经营企业的眼光与能力, 但却缺乏继续创新与奋斗的精神, 尤其缺乏继续创业的冒险精神, 没有认识到家族的创新、创业传承比遗产传承更重要。家族企业应强调对家族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 让传承者认识到家族传承除了物质传承外, 还包括家族创业精神的传承, 在家族企业中对支持创新的机制进行建立, 使家族传承者在家族企业框架中能够合理利用家族资产继续创业, 成为创业型企业家。作为家族企业传承者, 自身也应认识到创业精神的重要性, 积极传承家族创业精神, 提升自身创业能力, 使其成为开拓家族实力的动力, 保证家族可以长青下去。

(三) 重视家族文化传承

家族企业文化、理念与精神, 对家族企业传承来说是灵魂所在。成功的家族传承, 必须重视家族企业文化、理念与精神传承。家族企业虽然依附于家族企业机体, 但却发挥着引导家族企业发育成长的作用, 是家族企业公共崇尚的价值准则, 凝结着家族企业的共同追求愿景与精神。在家族企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 家族企业应对家族制适当地淡化, 将更多社会资源引入家族企业中, 建设“大家文化”, 吸引更多的人传承和发扬家族企业文化。家族企业应在传承传统家族企业正确理念基础上, 摒弃传统家族企业普遍存在的“家长制”作风、“内亲外疏”用人标准等问题, 对现代化管理与传承理念积极引进, 突出家族企业继承者自我实现。另外, 家族企业应始终保持和传承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 保证家族企业奋进的动力, 才能保证家族企业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直处于不败之地。

在很多家族企业的发展进程中, 创业难, 守业更难, 而将家族成功地传承下去则更加困难。而从当前家族传承现状可以看出, 影响家族成功传承的主要因素为家族教育、创业精神及家族文化等, 家族企业只有加强家族教育、培养家族创业精神、重视家族文化传承, 才能取得家族传承的成功。

参考文献

[1]万胜利.基于文献统计的我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研究现状分析[J].特区经济, 2014, (3) :228-230.

[2]王增武.曾国藩“另类”家族财富管理经验及启示[J].银行家, 2016, (04) :126-128.

从失败走向成功 篇8

随着呼啦圈运动的进一步开展,活动中的问题和困惑随之而来。不可否认的是,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也为我们呈现了千姿百态的玩圈方法。如转圈转得很自然的神态自若型,他们的脸上永远挂着自信的微笑;热情帮助别人的无私奉献型,小伙伴有困难时总是挺身而出,非常热心;认为自己能力有限的缺乏自信型,他们很敏感,易受外界影响,体验成功的机会较少,非常不自信;性格比较害羞的胆小内向型;还有一些是老师在旁看时会认真练习,老师一走开又抛开呼啦圈的懒惰依赖型,他们太依赖老师,也很希望得到老师时刻的关注,所以状况不断,他们的眼中只有老师忙碌穿梭的身影,早将呼啦圈运动抛到脑后。

一、细心观察,寻找失败原因

呼啦圈运动对刚进入中班的幼儿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他们满怀好奇和激情,从认识、了解、熟悉,最后接纳了呼啦圈。通过努力,大多数幼儿已经熟练掌握转呼啦圈的方法,并创编花样玩圈法。但是还有一部分幼儿还是成为了队伍的压哨兵,执着地站在不会转呼啦圈的队伍中。通过观察,将他们不会转呼啦圈的原因简单的归纳了一下。

(一)材料不符合

呼啦圈的大小、轻重是开展呼啦圈运动的前提。通过观察后发现,有些幼儿因呼啦圈不合适,转了一会儿后就无法进行下去,最后选择了放弃,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幼儿继续探索和练习呼啦圈的兴趣,成功的几率也大大地降低了。

(二)场地的限制

呼啦圈运动需要一些较大的场地,便于幼儿放开手脚,自由练习。所以,在开展呼啦圈之前,我们会给每位幼儿安排合适的位置,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三)着装不适当

鉴于呼啦圈运动本身的特点,我们会在活动开始前提醒幼儿主动去除身上多余的、累赘的外套,并在他们的后背上垫上柔软的毛巾使幼儿轻装上阵。

(四)兴趣未激发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基础和源泉,幼儿对呼啦圈这项运动充满兴趣后,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才会高,才会认真的练习,逐步成长。但是,一部分转圈失败的幼儿明显缺少兴趣,他们在练习时没有激情和探索的欲望,也将转圈视为可有可无的事情,进而失去很多进步的空间,也迟迟进不了成功者的行列。

(五)动作不协调

通过观察,我发现多数幼儿不会转圈的主要原因是转圈的方法不对,身体的协调能力很弱,他们转圈的时候身体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呼啦圈转动的方向转或跳。所以,我们在学期初,将大量的精力放在了动作练习上。幼儿通过反复练习,已将动作要领内化成行动。动作掌握得较好的幼儿,很容易就学会了,进步很大。

二、精心构思,指导循序渐进

为什么有的幼儿能够快速完美的完成预定目标,将呼啦圈牢牢控制在自己的腰间?而另外一些幼儿却总是失败呢?成功都不是偶发现象,其中必定存在一定的原因。在将材料、场地、着装都准备充分后,我们的指导也将循序渐进地展开。

(一)玩一玩,爱上圈

随意玩圈,与圈建立感情阶段,在自由玩圈中激发幼儿对圈的兴趣。

(二)扭一扭,转起来

每一项运动都需要尝试挑战,跨出了第一步后,一切都会很顺利。让幼儿体验到转起来的乐趣,他们会在心里告诉自己,原来我可以。

(三)夸一夸,你能行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和同伴的陪伴,更离不开大家的鼓励。所以,每当捕捉到幼儿前进的一小步后,我们可以及时语言鼓励,幼儿定能再接再厉,将呼啦圈进行到底。

(四)比一比,激热情

幼儿在集体中感受到了相处的快乐和彼此的相互促进。用竞赛的形式刺激幼儿的潜能,让榜样的力量发挥到极致,激发幼儿想要取得成功的热情。

(五)演一演,展自信

幼儿的点滴进步都需要教师的鼓励,适时提供幼儿展示自己的平台,让幼儿在同伴的眼中找到自信,非常重要。

三、爱心呵护,积淀健康养料

任何一项体育活动中,伴随着体育运动量的大小,运动时间的长短,幼儿的身体会有不同的反应,保育护导将发挥关键作用。结合呼啦圈运动情况,我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保育护导工作,为幼儿的健康成长积淀养料。

(一)提醒合理饮水

呼啦圈的运动量较大,在转圈前后,我们会及时提醒幼儿多喝水,补充身体所需水分,为活动的有序进行做好充足准备。

(二)及时穿脱衣服

呼啦圈运动主要锻炼的是腰部肌肉和身体的协调能力,衣服穿着合适与否对活动的影响较大,所以在户外开展呼啦圈运动时,我们会及时提醒幼儿,脱去厚重的外套,轻装上阵,收获自信。

(三)关注出汗情况

幼儿的体质是我们一直很关注的部分,锻炼呼啦圈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所以关注他们的出汗情况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工作。有些幼儿一运动就要大量排汗,不及时擦掉又很容易感冒,所以我们也为防止出汗感冒情况,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有一项就是在运动前为每位幼儿准备柔软、吸汗性较强的毛巾。为幼儿快乐转圈做足了准备。

(四)适时休息放松

幼儿的自控能力相对成人而言要弱很多,所以在转呼啦圈的间隙,我们要时刻关注幼儿的身体情况,累了及时停下来休息一下,过量运动对幼儿的身体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只有适时适量的运动,才能真正的、科学的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开展呼啦圈运动已有一学期之久了,幼儿运用短短的晨间五分钟,快乐又健康地学会了呼啦圈。这是一个让人激动的结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看到了很多,有汗水,有泪水,有艰辛,有微笑,有感动,还有默默付出。这些都让我们记忆犹新。

每一次探索都是一个成长,对中班的幼儿而言,学会了呼啦圈也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因为努力了,所以收获了,从而享受到活动带给大家的喜悦和健康的身心。探索的道路是艰辛的,如果说成功是运动员比赛后得到的奖牌,那么过程就是夺得奖牌前的运动员的不懈努力和观众的热情支持,没有那份努力和鼓励,奖牌就不复存在,没有那份努力和鼓励,奖牌也毫无价值。因为付出了,所以一切都是美好和快乐的。

从失败走向成功的故事6个 篇9

很早以前,卡梅隆就想拍摄一部不同凡响的爱情大片。于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筹备、拍摄,上世纪80年代,科幻影片《深渊》与观众见面了。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这部作品根本没有在观众中掀起波澜。

后来卡梅隆又拍了《真实的谎言》。公映后,虽不像《深渊》那样反响冷淡,但观众仍不买账。

两次失败后,他开始静下心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拍摄思路。就这样,《泰坦尼克号》在他脑海里渐渐清晰起来。

思路有了,接下来就是严谨而艰苦的拍摄。为了拍好这部片子,卡梅隆可谓用心良苦。

就拿一个细节来说,电影里的船,是一艘只建了半边的泰坦尼克号。由于在码头上出航时,这半边船的方向和历史上的实际情况不符,因此在后期制作时就必须用计算机软件将其方向翻转过来。为了翻转方向的一致、为了拍摄效果更逼真,卡梅隆要求,每件行李标签上的字,都要倒着写,以便翻转过来后是正的。其实,那么大一个场景,行李标签上的字是什么方向,镜头里根本看不出,但卡梅隆不这样认为,在他的思维中,拍摄不仅仅是一项技术,还包含着态度。

众所周知,《泰坦尼克号》成功了!

当热潮过后,大家开始冷静回顾卡梅隆的成功,直到这时才发现,《泰坦尼克号》不过是《深渊》和《真实的谎言》的延续。

换句话说,《深渊》是为《泰坦尼克号》的一些特技在暖场,如果未曾在海里拍过《深渊》,卡梅隆调动《泰坦尼克号》的身手不会这么灵活;《真实的谎言》是为《泰坦尼克号》的情节在做铺垫,如果没有《真实的谎言》,《泰坦尼克号》在感人度上不会这么传神——原来,卡梅隆始终没有放弃拍摄一部爱情大片的梦想!

从失败走向成功作文 篇10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

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妈妈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黄豆般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下来,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紧牙,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从失败中收获的成功 篇11

18岁的巴金,想用人工方式制造出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他把各种药品和化学液配合到一起进行实验,但结果都没有成功。有一天,他又把两种没有配合过的药品放到了一起进行试验,结果,试管里呈现了一些黑色的液体,他知道又失败了。他把试管里的黑色液体倒进了洗水池的水中,结果,那种液体竟在水中变成了红色!他立即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观察和研究,他想,如果把这种物体当作染料,不就可以改变衣服的颜色了吗?于是,他立即着手进行研究,终于研制出了染衣服的染料,开了人工染料的先河,还和父亲合伙建立了一家染料公司,并获得了巨额财富。

英国的佛来明医生,长期致力于培育葡萄球菌,有一天,他把一种叫做琼胶的物质放入经过充分消毒的培养皿中培养细菌,但几天以后,培养皿中的葡萄球菌中竟长出了一些青色的微菌。“糟糕,又失败了!”他自言自语道。他准备把这些培养菌丢掉,但忽然看到青霉微菌的周围长着透明的小斑点,这引起了他的极大好奇心,他立即把它们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原来葡萄球菌损伤的地方都呈透明状。凭着经验,他判断出青霉微中很可能含有杀死葡萄球菌的成分,接下来的日子,他夜以继日地进行实验,终于从青霉微中提取了一种液体,于是,挽救了几千万人生命的抗生素盘尼西林就这样诞生了。

前进的道路从来就是坎坷曲折充满艰辛的,一帆风顺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任何一项成功,都是无数次失败孕育而成的,面对失败,有人灰心失望一蹶不振,有人却从失败中发现机会,世界因此便有了平庸和伟大之分。人世间并不缺少奇迹,成功者即使收获的是失败,也会在失败的废墟上寻找到希望,从而创造出辉煌的人生来。

上一篇:如何完成2013年个人工作述职报告?下一篇:霜降英语作文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