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凡到成功的案例(精选11篇)
从平凡到成功的案例 篇1
轰不走的应聘者
第一天应聘时,韦文军忐忑不安地走进总经理办公室:“你好,我叫韦文军,今年刚毕业……”话还没说完,老板头都没抬一下:“出去!出去!我们不要才毕业的!”韦文军顿时感觉喉咙好像被石块堵住了一样,但他仍小心翼翼地说:“虽然我刚毕业,但是我挺有天分的……”罗老板粗暴地打断了他,高声说:“出去!出去!我们员工个个都有天分!出去……”
韦文军马上拿出作品放到桌面上,罗老板扫了两眼,感觉还有点意思,耐着性子对韦文军说:“我们这里是无纸化办公,要求熟练操作电脑。”韦文军连连说:“我会,我会电脑!”软磨硬泡之下,罗老板答应试用他几天。没过几天,罗老板又走过来请韦文军走人,原来罗老板看出他只是会点皮毛。
如此三番五次的“摧残”,换了别人早就打退堂鼓了,偏偏韦文军是个天性倔强的孩子,他决心“赖”在这家公司不走了。
有人曾对他说过:在深圳自尊心最不值钱。一个人只有战胜自己的恐惧跟小小的面子,才能在这块土地上立足。
韦文军表示,他只想学电脑,不要公司任何报酬,只要管他吃住就可以了,并且每天为公司打扫卫生。罗老板最后开了个苛刻的条件,必须负责每天打扫公司的卫生间,包括刷马桶。
上帝的恩典
这家装修公司从此多了一个忙碌的身影。韦文军每天要把近7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里里外外打扫个遍。从清晨一直干到中午,其间简单扒口饭,然后接着打扫厕所。等全面清洁工作做完后,大半天时间也就过去了:余下时间韦文军便坐在别人电脑前,看别人操作。等大部分人下班后,韦文军再收拾一遍众人留下来的垃圾。匆匆吃过晚饭,趁着夜深人静看各种专业书籍,并且上机练习操作。
后来,韦文军觉着自己太缺乏建筑常识,想到总工程师那里去“偷艺”。他瞄准空子给“总工”端上一杯热茶,总工头都没抬一下说:“你刷完马桶洗手没有啊?”韦文军并没有轻易退却,他发现,这位总工每晚动笔之前必喝一口白酒,于是韦文军动用自己不多的积蓄买来各式名酒,还捎上一些下酒小菜,总工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难得的笑容,此后韦文军坐在他的身边被默许了。
有一次,韦文军在打扫女卫生间时,敲门无人答应。于是推门而入,里面正好有一个女孩。女孩大惊失色,连呼流氓,招来公司大大小小员工。在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墙中,韦文军很快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当着大家的面向女孩毕恭毕敬深深鞠了一躬,诚挚地说了一句:“对不起!”
通过这次事件,韦文军发现公司厕所的门锁只是简单的铁挂钩,于是自掏腰包买了两把铜制弹簧锁,连夜安装好。当韦文军拿着买锁的发票来找老板报销时,却遭到了拒绝。罗老扳对韦文军说:“一个人做事不是单靠努力,关键还在于你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厕所不安装结实的锁,是因为这样可以使员工不在洗手间里面‘泡蘑菇’!”
道是无情却有情
这天夜里,罗老板主动来找他谈话,老板推心置腹地说起他自己。原来,老板是哲学硕士出身,初到深圳的第一份工作竟然也是疏通下水管道,跟马桶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他当时看准了深圳这座移民城市装修市场的空白,于是放下书生架子做起疏通马桶的工作来。并由此攒下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他还说:“我对你的无情实际是一种有情,希望你能在苦难中得到教训跟收益!”最后还谈起了《圣经》里的“马太效应”:所谓强者越强,弱者越弱。一个人如果获得了成功,什么好事都会找到他头上。大丈夫立世,不应怨天尤人,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啊!
从那以后,公司任命韦文军正式上岗做设计师,每月底薪1000元。时间一长,罗老扳发现韦文军的3D装修效果图画得好,中标率非常高。经过反复研究,他发现韦文军色彩感觉也特别好。马上就提拔韦文军做设计总管,月薪加到6000元。并放手分给韦文军一些大项目做。这期间韦文军跟客户面对面接触的机会日益增多,增进交流的同时,工作局面日益复杂起来。许多心术不正的客户企图收买韦文军,通过金钱贿赂拿走公司的光盘与图纸,以躲避支付大宗的尾款。韦文军从不为所动,一一婉言谢绝。
能耐就是能够忍耐
7月,公司接到了一个大单——“东海庄园”别墅群规划,设计费为200万元人民币,全部由韦文军一个人来完成。这时的韦文军已经很老到了,上学时他的风景水粉画功底此时此刻派上大用场。短短两个月内光3D效果图就画了37张!客户看了图纸后赞不绝口,痛痛快快地将尾款全部划到公司账上。
此后韦文军又被提升为艺术总监,专门负责为3D图纸的艺术效果把关。他的月薪被加到两万,还另有年终提成。回想起自己一年前还在替公司刷马俑,韦文军感慨万千。
两年之后,书文军带着积攒的50万元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装饰公司。与以往“惯例”不同的是,打工仔同昔日的老板成了铁哥们儿,韦义军与罗老板成了感情深厚的朋友。
重提过去那段往事,韦文军称刷马桶的经历实属上帝“负面的恩典”,他会抱着感恩的心去看待这段故事。他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秘密”——所谓能耐,就是能够忍耐!
从平凡到成功的案例 篇2
2012年, 来自台湾, 正式迈入不惑之年的运时通家具集团, 走的是一条不一样的品牌之路。从东莞市区驱车前往运时通位在大岭山镇总部, 约莫半个多小时车程抵达。整齐、宽敞的厂区里, 右方一幅大型广告特别引入注目。看板上, 运时通产品代言人并非耳熟能详的大明星, 而是董事长陈燕木本人翘着大拇指, 自信推荐。
最好的代言人就是老板自己, 只有老板能对自家品牌负责。已步入花甲之年, 爱打篮球、个头高大、神采奕奕的陈燕木说, 过去美国克莱斯勒汽车, 也是老板亲自代言。
陈燕木经营的品牌不只一个。厂区大门左方, 挂着代理的欧美知名床垫大型广告布幕, 包括美国蕾丝 (Restonic) 床垫、德国美得丽 (Musterring) 名床沙发、荷兰皇家欧品 (Auping) 调整床、美国席乐顿 (Stylution) 名床沙发家具等。
从1983年起, 陈燕木取得美国蕾丝床垫的亚太地区授权, 并为其代工销往日本、大陆、东南亚等地, 技术渐上层楼。如今, 运时通已是全球多家知名床垫的亚太区最佳合作伙伴;同时, 他也担任台湾家具公会理事长、亚太家具协会会长。
2006年, 他获得大陆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08年, 台湾领导人马英九也授予陈燕木“床垫教父, 产学领航”的荣誉。
被誉为“床垫教父”
陈燕木这位“床垫教父”, 也是第一位将床垫这项产品引进大陆的经营者, 而目前运时通每年生产100多万张床垫。也因为很早就以多品牌策略进军大陆市场, 目前大陆营收占比约60%以上, 即使去年全球景气不佳, 公司整体营收仍是稳定增长, 突破40亿元新台币;同时, 还正接受辅导, 预计回台挂牌上市。
回溯陈燕木踏足床垫业的过程, 其实是个偶然。出身宜兰农家的他, 排行老二, 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弟弟, 家中环境困窘。为了减轻家里负担, 他高中毕业后考进台铁技工学校, 白天在台铁工作, 晚上则去志仁补校补习。
繁重维修工作之余, 一有空档, 他就读书, 自嘲看的是“黑书”, 因为书本都被他修机器的手摸黑了;晚上则是带干净的“白书”去学校。终于, 他考上辅仁大学企管系, 成为家族第一位念大学的人。“黑书”, “白书”两本书, 改变了我的人生。他感性地说。
1973年, 大三升大四暑假, 他的弟弟陈燕标才刚在台北三重创立一家弹簧床垫小工作坊, 却忽然接到兵单。一天晚间9点半, 他在台中夜市打工, 弟弟从台北骑了3个多小时的摩托车跑到台中找他, 希望他帮忙。
就这样受人之托, 忠人之事, 一做就做了40个年头。一开始, 陈燕木利用课余时间, 挨家挨户拜访客户, 也和三位工人一同手工制作床垫。
渐渐地, 生意步入正轨。但陈燕木并不满意。床垫是老外发明的, 中国人哪有这玩意?他便在朋友介绍下, 即使英文不流利, 仍只身前往美国, 凭着一股热情、冲劲, 1983年取得美国蕾丝亚太地区授权合作。
打进五星级饭店累积口碑
他分析, 美国蕾丝的强项在于中位护背线专利, 在床中间加上护背结构, 增加25%的支撑力, 使得人躺在床上, 中间部位不会严重凹陷, 完美贴合人体曲线, 让人睡得舒适。但美国人并不清楚东方人喜欢哪类床垫, 例如中国人不爱睡太软的床, 必须改良调整, 这就是运时通的本地优势。
只是蕾丝虽品质优良, 售价却不低, 平均单价约4000元人民币。陈燕木说:品质的“品”是三个“口”字组成, 代表多数人说好, 才是好。为此, 他从打进五星级饭店开始, 积累口碑。由于蕾丝原本就是供应美国著名饭店使用, 他便主攻台湾君悦、喜来登等酒店, 之后再扩及圆山、涵碧楼、远雄悦来等, 打响名声。
好的开始, 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学习更多品牌技术, 也为了分散只代理一家产品的风险, 1988年, 运时通又取得德国美得丽 (Musterring) 的授权。
与美国产品注重舒适相比, 德国产品更重视安全、标准、环保。陈燕木认为, 两者各有强项, 都是运时通必须加强的。
正当事业一帆风顺之际, 陈燕木却做出一个重大决定, 1993年, 在他41岁那年重返校园, 考进台湾辅仁大学企管研究所 (非在职专班) , 与年纪20多岁的学生一同白天上课, 两年半共修了72学分。
陈燕木坦言:“我的肚子没料了, 会的东西都快用光了。”当时他只会讲英文, 不会讲日文、德文, 也不懂如何经营国际企业, 原本想要自修, 但朋友晚上一找又去应酬, 无法专心, 索性放下工作, 全心读书。
第一天上课时, 陈燕木穿着西装、皮鞋, 没有融入学生之中。几天后, 他改穿布鞋、T恤, 放下大老板的架子。待学业完成后, 陈燕木不仅会说英文、日文, 不用再靠翻译, 还兼职在辅大企管系任教, 许多新的想法便不断产生, 更将所学运用在企业上, 多管齐下。
1996年, 他决定在大陆东莞设厂, 除了成本考量, 也为了直接接触大陆市场。但学费却缴了不少。一开始, 原料、布料全从欧美进口, 成本高, 使得售价也高出同业许多, 并没考虑当时大陆人的收入无法负担。
运时通核心竞争优势:品质
为此, 他放下身段, 主要原料还是从国外进口, 但辅料改为采购大陆产品, 以便降低成本, 使得售价亲民许多, 逐渐打开了市场。
但只是售价便宜了, 品质却不能降低标准。例如荷兰皇家欧品 (Auping) 床垫一向以高品质著称, 主要供应美国航空航天局, 被誉为“太空人睡的床”。
有一次, 欧品的主管团队来到运时通工厂参观, 现场共有10张床垫, 一半为欧品制造, 一半为运时通制造, 但都将标签拿掉, 请欧品主管猜猜看, 哪张是欧品制造?结果欧品的主管全都猜错, 也因此, 运时通很快拿到了欧品的订单。
陈燕木常常自信地说:品质, 是运时通的核心竞争力。
在大陆销售业务蒸蒸日上的同时, 为了让更多资深员工更有发展前途, 陈燕木也将他的硕士论文付诸实行, 开始发展销售渠道, 成立“运时通睡眠馆”, 建立内部创业机制。让资深员工可独当一面开店, 自己做老板。
运时通规定:在公司服务8年以上、考绩续甲等, 就可得到协助, 成立睡眠馆, 目前已有15家分店。
2009年, 陈燕木又买下在美国拥有63年历史的Wickline Bedding公司, 并交由长子陈冠宇经营管理, 整合全球资源, 集合技术;渠道、品牌, 将欧美睡眠文化的精髓融入到亚太市场之中, 主导亚太市场床垫业发展。目前, 中国大陆、台湾、美国三厂, 联合供应全球市场的比例约为70%:15%:15%。
如今, 亚太市场已逐渐交由二儿子陈冠翰负责。目前, 在两岸市场已设立逾1000家经销点, 销售网路遍布台湾及中国大陆的一、二线城市。用人也很在地化。台干、陆干、日干、美干、德干大家一起干, 这就是用人原则。陈燕木分析, 经营策略就是既要做到全球化, 又要做到本土化, 通过总部的规划与管理, 结合当地人的在地行销, 产生最高的综效。
从台湾发迹、接着深耕大陆, 到如今跨足美国, 运时通家具在陈燕木带领下, 继续走着一条不平凡的品牌之路。
小档案:运时通家具公司
创立时间:1973年
董事长:陈燕木
2011年营收:40亿元新台币
2011年营收比例:大陆内销占50%, 外销占50%
产品:美国蕾丝 (Restonie) 床垫、德国美得丽 (Musterring) 名床沙发, 荷兰皇家欧品 (Akiping) 调整床、美国席乐顿 (Stylt Jtior、) 名床沙发家具等。
从平凡到优秀的职场进阶 篇3
在知识经济中,中国企业经营和管理逐渐走向职业经理人化,一些有着先进理念和思想的企业家也意识到了职业品牌对于企业的意义和价值。职业品牌,如今已成为职业经理人从平凡到优秀的进阶标志。
职场VIP证
个人职业品牌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者的工作成果和表现的受影响者作为裁判,对职业者进行的衡量。
职业品牌越来越成为企业考察和选择职业经理人的一种标准,如果同样应聘企业的高级管理岗位,优秀职业品牌拥有者要比一般职业经理人有着更大的优势和更高的成功率。这个时候,优秀的职业品牌就成为了其拥有者的职场“VIP通行证”。
我认为,任何一个拥有优秀职业品牌的经理人必然是成功的职业经理人,而成功的职业经理人必然拥有职业品牌这张“VIP通行证”。
从进入职场开始
职业品牌的塑造面对着五个群体。
第一个群体是企业。企业是塑造职业品牌的第一个舞台,任何一个人的职业品牌,都必须首先在企业内部获得认同,因为职业的首要目标是为企业创造价值。
第二个群体是行业内的企业。行业内的企业是第一批可能给出更高薪水和更高职位的企业,行业内部竞争越激烈,也就意味着优秀职业经理人的机会越多。
第三个群体是更广泛的企业。随着不同行业的融合和管理技能的超越行业性,企业也越来越多地从行业外寻找中高端人才。
第四个群体是企业外部的客户和合作伙伴。任何一个客户和合作伙伴都希望和优秀职业品牌的经理人交往,因为这样合作信任程度更高而风险最小。
第五个群体是社会,包括媒体、大学生群体、更广泛的职业群体等等。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影响的范围将覆盖这些群体,而这种影响力最终会转化为职业经理人的社会性资源,从而发挥出价值。
价值主导一切
我曾经在《职业品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份出版)一书中提出,职业品牌的三个价值结构为:直接价值、关系价值和象征价值。职业经理人从毫无品牌价值向着优秀著名职业品牌的路径发展,就是一个价值延伸和提升的过程。
直接价值是职业经理人于工作之中通过体力性和智力性所创造出来的经济价值,这种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企业内部,有一些可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如同行业的其它企业或整个社会。
关系价值是职业经理人拥有的良好的社会人脉的表现,同时也是一种经济价值,这表现在职业经理人在客户、供应商、技术合作机构、外部服务商等群体中的良好关系,为企业带来更高的价值。
象征价值表示优秀的职业品牌经理人所散发出来的强大号召力和影响力,并形成一种光环效应,促使社会各界提高对其与其所在企业的认知和信任。
从平凡到优秀—感悟 篇4
—— 雪花
听了谢老师的“从平凡到优秀”一课,感触很深。课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思考。下面是本人随意所写的一些感想,也没有实际的逻辑性。
一、定位自己,心怀感恩
当谢老师问道“我是谁”这个问题后,我想很多同事都和我一样,在脑海中划下沉甸甸的几个词:儿子、男人、员工等。然后感觉肩头千斤重,更重要的是责任感油然而生。
作为一个人,且有公民义务,何况工作乎?企业是要员工来创造价值的,是给我们提供了平台的,而且还是有薪水的平台。作为一个员工要清楚这一点,明白自己的位置,自己要去做什么,自己是拿了薪水的。那么就要有一种责任感,而且是心怀感激的责任感。我不知道,我们还需要抱怨什么。即使要有抱怨,那也应该是抱怨自己:“我怎么效率低呢,我怎么就没想到要这么办这个事情,这么去沟通这个意思?”个人愚见,一切问题从自身找原因,活着,还能在和谐的环境中工作着,真的没什么可抱怨的。抱怨是一种自己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二、以恒久的态度,有计划性地执行工作
态度在英文中为ATTITUDE,如果按其在26个字母位置的排序号相加,为1+20+20+9+20+21+4+5,其值为100.也许这是个偶然,但态度在人成功的一生中,有大量实例证明,其所占的大比例是一个必然。
很多人害怕写计划(包括我自己),感觉没计划可写,或者没有写的必要。但是换个角度去考虑问题,学校为什么要考试?难道班主任不知道每一位同学的成绩、综合素质怎么样嘛?这个类比不是很恰当,但我想说的是写与不写,结果真的不一样。“空想家”这个代名词是熟悉不过了,说的就是有了想法、目标,就要有计划,否则就是瞎想、空想。当然再有计划后,就要去一步一步去执行,产生结果。只有产生了结果,那么这个目标、计划才能说产生了值,但至于说是否为有效正值,那就以结果而定了。三.沟通无限,无限沟通
沟通是重中之重的,沟通是每个人都会的,每天都要去做的事情,但又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是成功者或者优秀者必须要具备的一种素质。记得在课上,回答过一个谢老师的问题,然后就引来了谢老师的一连串追问。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就是所回答的范围太广,没有实际说明、说清楚问题。在我的理解来看,沟通不是一两天能学会的,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我认为沟通最基础的一点就是:要能够清清楚楚的表达所要传达的信息,而且让接受者能明白。
以上三点为本人的感悟浅见。
雪花
《从平凡到卓越》读后感 篇5
最近闲来无事,到单位的图书室里转了一圈,发现有好多书是可以借来一读的,譬如《从平凡到卓越》。
为什么世界500强里面总有一大批优秀员工?就是因为他们正确运行发展的结果。他们的员工具有优秀的理念,出众的品质。
读了《从平凡到卓越》,我开始领悟到,一个优秀员工要善于从工作中洞察和发现新知识,新技能,了解专业知识和技能发展的新动态,并且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学习,掌握和吸收新知识,新技能。优秀员工区别于普通员工之处在于他们具有很强的学以致用的能力,他们可以将所学知识,正确运用到工作实践,发挥最大的学习实践,取得显著工作业绩。在工作中即要做正确的事,又要正确地做事,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员工。
现代企业员工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超越战胜自己,善于学习,相信自己能行,真正达到卓越的动力之源。学习是我们能力发展和提高的动力,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我们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接受和掌握能力,才能与企业共生存、共发展,否则将会被淘汰。在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困难,要相信自己能行,要发挥出自己的潜力,敢于战胜自己。团队精神是企业的粘合剂,在一个企业中,大家只要齐心协力,共同发展,就会使企业达到卓越。
要实现从平凡到卓越,首先要有足够的自信心和远大的的抱负。相信自己,不断自我激励,自信是成功的前提,有了自信,平凡的人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业,如果没有自信,即使有出众的才华和优异的天赋也于事无补。有自信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自卑只能自怜,自信才能成功。确定目标后,目标要和个人的实际需要相联系,相结合。
读了《从平凡到卓越》,我对于平凡,对于卓越,对人生,对人与人之间处事接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并且在处人方面要善于理解别人,和别人沟通,促进合作。这样的人在各方面才是比较优秀的。
我们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要想在竞争之中永立于不败之地,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加强学习才能达到理想之岸。否则会被生活的大海所吞没。荀子曰:“假舆马者,非立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作为一个企业的员工,只有驾驭好这个“物”,你才能获得生存空间。
一个蓬勃发展的企业,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员工。优秀的员工是一流企业的基柱,没有他们,任何企业也会走向衰落。并不是非要在工作中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员工。我们给予优秀员工的定义是只要在工作中爱岗敬业,努力学习新的技能知识,把所学用在生产中去,去创造价值。工作中的优秀也是一部分,在为人处事上,一名合格优秀的员工,他必须要待人真诚,做事规矩,热爱荣誉。只要正确把握这几点,那么从平凡到卓越并不是什么难事。
努力吧!从平凡走向卓越!
练习一万小时_从平凡到卓越 篇6
作者:同人于野来源:《新知客》,2010年8月号。
随着畅销书《异类》的流行,“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这个口号现在是尽人皆知。也许仍然有不少人相信那些不世出的天才必有天生的神秘能力,但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所有顶级高手都是练出来的。不但如此,最近几年的科学进展,人们可能第一次拥有了一个关于怎样炼成天才的统一理论。
好消息是除了某些体育项目对天生的身高和体型有特殊要求之外,神秘的天生素质并不存在,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可能成为顶级高手。早在20多年以前,芝加哥大学的教育学家 Benjamin Bloom 就曾经深入考察过120名从音乐到数学多个领域内的精英人物,发现他们幼年时代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后人的研究更证明,在多个领域内,就连智商都跟一个人能不能达到专家水平没关系。
有个匈牙利心理学家很早就相信只要方法得当,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被训练成任何一个领域内的高手。为了证明这一点,他选择了一个传统上女性不擅长的项目,也就是国际象棋。结果他和妻子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训练成了国际象棋世界大师,这就是著名的波尔加三姐妹。这个实验甚至证明哪怕你不爱好这个领域,也能被训练成这个领域的大师,因为三姐妹中的一个并不怎么喜欢国际象棋。
而坏消息是成为大师需要长时间的苦练。每天练三小时,完成一万小时需要十年时间,但这只是达到世界水平的最低要求。统计表明对音乐家而言,世界级水平要求的训练时间是十五到二十五年。但最关键的并不是练习的时间,而是练习的方法。
天才是怎样炼成的?中国传统思维比较强调一个“苦”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甚至是头悬梁锥刺股。而近代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则开始强调一个“爱”字,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调寓教于乐,“哈佛女孩”的家长们纷纷写书,介绍自己的孩子如何一路玩进名校。
很多励志故事和流行的成功学书籍最爱强调的似乎是“顿悟”,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他没想通,他没有认识到真正的自己!好像一旦一个人顿悟到了真正的自己,他就会非常简单地在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领域成为天才人物。一个销售员可能认为真正的自己其实是个小说家,一个医生可能认为真正的自己其实是个画家 — 唯一的问题是他们从来没有写过小说或者画过画 — 但他们认为他们距离“真正的自己”只有一步之遥,一旦尝试了就会爆发天才。
所有这些关于成功学的个人经验和励志故事都不科学。假设一个成功人士做过一百件事,包括参加演讲比赛,衣着有个性,听英文歌曲,最喜欢的颜色是绿色等等,他会非常自得地把这一百件事都写进自传,没准还要加上女朋友的影响。然
而其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可能只有四件事,问题是他和读者都不知道是哪四件。
科学家不信励志故事,他们只相信调查研究。在过去二三十年内,心理学家们系统地调研了各行各业内的从新手,一般专家到世界级大师们的训练方法,包括运动员,音乐家,国际象棋棋手,医生,数学家,有超强记忆力者等等,试图发现其中的共性。他们的研究甚至细致到精确记录一所音乐学院的所有学生每天干的每一件小事,用多少时间做每件事,父母和家庭环境,来比较到底是什么使得那些音乐天才脱颖而出。
现在这项工作已经成熟了。2006年,一本900多页的书,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Expertise and Expert Performance,出版。这是“怎样炼成天才”研究的一本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此书直接引领了后来一系列畅销书的出现,包括格拉德威尔的《异类》,Geoff Colvin 的 Talent is Overrated,和 Daniel Coyle 的 The Talent Code 等等。科学家们不但证明了高手是练出来的,而且通过考察各个领域最好的训练方法的共性,总结了一套统一的练习方法,这就是所谓“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
过去多年来,训练方法是不断进步的。比如说作曲,假设一名普通学生使用普通训练方法六年时间能达到的水平,另一个学生使用新的训练方法三年就能达到,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新训练方法的“有效指数”是200%。统计表明,莫扎特当时的训练,他的有效指数是130%。而二十世纪的天才也许没有莫扎特有名,但其训练水平都能达到300%到500%!十三世纪的哲学家培根曾经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少于30年之内掌握数学,而现在的学生十几岁的时候已经学到多得多的数学,教学方法进步了。事实上,我们今天在所有领域都比过去做得更好,体育世界纪录被不断打破,艺术家们的技巧也是过去根本无法想象的。
训练方法重要性的另一个体现是“天才”的扎堆出现,比如曾经有一个时期俄罗斯对女子网球,韩国对女子曲棍球,更不必说中国对乒乓球的的绝对优势。更进一步,哪怕你这个国家传统上并不擅长这个项目,只要有一名教练摸索掌握了科学训练法,那么他就可以带出一代绝世高手,比如中国花样滑冰教练姚滨。人们经常感慨中国十多亿人居然找不到11个足球天才 — 如果天才是天生的,那么十多亿人必然足以产生很多天才,但天才是练出来的,而中国缺乏有效的练习环境,人口再多也比不上欧洲小国。
刻意练习
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 K.Anders
Ericsson。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刻意练习”的理论目前已经被广泛接受,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它的特点。
1.只在“学习区”练习
科学家们考察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训练,发现在同样的练习时间内,普通的运动员更喜欢练自己早已掌握了的动作,而顶尖运动员则更多地练习各种高难度的跳。普通爱好者打高尔夫球纯粹是为了享受打球的过程,而职业运动员则集中练习在各种极端不舒服的位置打不好打的球。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只有在学习区里面练习,一个人才可能进步。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精确的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在很多情况下这要求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老师或者教练,从旁观者的角度更能发现我们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只在学习区练习,是一个非常强的要求。一般的学校课堂往往有几十人按照相同的进度学习知识,这种学习是没有针对性的。同样的内容,对某些同学来说是舒适区根本无需再练,而对某些学生则是恐慌区。科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小班学习,甚至是一对一的传授。真正高手训练与其说是老师教学生,不如说是师傅带学徒。
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难度。长期使用这种方法训练必然事半功倍。200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他们在学习上投入的总时间没有直接关系,关键是学习方法。
2.大量重复训练。
从不会到会,秘诀是重复。美国加州有个“害羞诊所”(The Shyness Clinic),专门帮助那些比如说不敢和异性说话的人克服害羞心理。这个诊所的心理学家不相信什么心理暗示疗法,什么童年回忆之类,他们相信练习。他们认为使人害羞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观点。怎么治疗恐女症?做法是设计各种不同难度的场合,从在房间内集体对话到直接跑到大街上找陌生美女搭讪,安排接受治疗者在一个疗程之内跟130个女人聊过天。
这种把不常见的高难度事件重复化的办法正是MBA课程的精髓。在商学院里一个学生每周可能要面对20个真实发生过的商业案例,学生们首先自己研究怎么决策,提出解决方案,最后老师给出实际的结果并作点评。学习商业决策的最好办法不是观察老板每个月做两次决策,而是自己每周做20次模拟的决策。军事学院的模拟战,飞行员在计算机上模拟各种罕见的空中险情,包括丘吉尔对着镜子练习演讲,都是重复训练。
在体育和音乐训练中,比较强调“分块”练习。首先你要把整个动作或者整首曲子过一遍,看专家是怎么做的。然后把它分解为很多小块,一块一块地学习掌握。在这种训练中一定要慢,只有慢下来才能感知技能的内部结构,注意到自己的错
误。在美国一所最好的小提琴学校里,甚至有禁止学生把一支曲子连贯地演奏的要求,规定如果别人听出来你拉的是什么曲子,那就说明你没有正确练习。职业的体育训练往往是针对技术动作,而不是比赛本身。一个高水平的美式足球运动员只有1%的时间用于队内比赛,其他都是各种相关的基础训练。
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种事先的重复训练,一个人面对不常见的事件往往会不知所措。统计表明工作多年的医生通过读X光片诊断罕见病症的水平反而不如刚毕业的医学院学生 — 因为很少遇到这种病例,而在医学院学到的东西早就忘了。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定期地让医生们拿过去的旧X光片集中训练,而不是期待在工作中碰到。
3.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
传道,授业,解惑,老师和教练最大的用处是什么?也许对一般人来说小学老师最大的作用是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教会了他什么东西,曾经有过传道授业解惑。而真正的高手都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对他们而言,老师和教练的最重要作用是提供即时的反馈。
一个动作做得好与不好,最好有教练随时指出,本人必须能够随时了解练习结果。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如果只是应付了事,你不但不会变好,而且会对好坏不再关心。在某种程度上,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练习者必须建立起对错误的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
从训练的角度,一个真正好教练是什么样的?John Wooden 是美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大学篮球教练,他曾经率领 UCLA 队在12年内10次获得 NCAA 冠军。为了获得 Wooden 的执教秘诀,两位心理学家曾经全程观察他的训练课,甚至记录下了他给球员的每一条指令。结果统计表明,在记录的2326条指令之中, 6.9%是表扬,6.6%是表示不满,而有75% 是纯粹的信息,也就是做什么动作和怎么做。他最常见的办法是三段论:演示一遍正确动作,表现一遍错误动作,再演示一遍正确动作。
与外行想象的不同,最好的教练从不发表什么激情演说,甚至不讲课,说话从不超过20秒。他们只给学生非常具体的即时反馈。所有训练都事先进行无比详细的计划,甚至包括教运动员怎么系鞋带。他们仿佛有一种诡异的知道学员在想什么的能力,即使是第一次见面能指出学生在技术上最需要什么。他们是绝对的因材施教,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度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
获得反馈的最高境界是自己给自己当教练。高手工作的时候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具体的小目标,对自己的错误极其敏感,并不断寻求改进。
4.精神高度集中。
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曾经有个著名小提琴家说过,如果你是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两个小时就不错了。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一般女球迷可能认为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很可爱,她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员能完成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因为太苦了。
科学家们曾经调查研究了一个音乐学院。他们把这里的所有小提琴学生分为好(将来主要是做音乐教师),更好,和最好(将来做演奏家)三个组。这三个组的学生在很多方面都相同,比如都是从8岁左右开始练习,甚至现在每周的总的音乐相关活动(上课,学习,练习)时间也相同,都是51个小时。
研究人员发现,所有学生都了解一个道理:真正决定你水平的不是全班一起上的音乐课,而是单独练习:
- 最好的两个组学生平均每周有24小时的单独练习,而第三个组只有9小时。- 他们都认为单独练习是最困难也是最不好玩的活动。
- 最好的两个组的学生利用上午的晚些时候和下午的早些时候单独练习,这时候他们还很清醒;而第三个组利用下午的晚些时候单独练习,这时候他们已经很困了。
- 最好的两个组不仅仅练得多,而且睡眠也多。他们午睡也多。
那么是什么因素区分了前两个组呢?是学生的历史练习总时间。到18岁,最好的组中,学会平均总共练习了7410小时,而第二组是 5301小时,第三组 3420小时。第二组的人现在跟最好的组一样努力,可是已经晚了。可见要想成为世界级高手,一定要尽早投入训练,这就是为什么天才音乐家都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苦练了。
人脑的学习原理
现代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认为,几乎没有任何技能是人一出生就会的。哪怕是对简单物体的识别,把东西抓取过来这些简单的动作,也是婴儿后天学习的结果。一个人一出生的时候根本不可能预见到将来自己需要什么技能,基因不可能把一切技能都用遗传的方法事先编程,那样的话太浪费大脑的存储空间。最好的办法是不预设任何技能,只提供一个能够学习各种技能的能力,这就是人脑的巧妙之处。基因的做法是先预设一些对刺激的基本反应和感觉,比如看见好吃的东西我们会饿等等。这些基本的反应需要调动的神经较少。但对于更高级别的技能,比如演奏音乐,需要协调调动很多神经,就必须靠后天学习了。
人的任何一个技能,都是大脑内一系列神经纤维传递的电脉冲信号的组合。解剖表明拥有不同技能的人,其大脑的神经结构非常不同,比如出租车司机大脑内识别方向的区域就特别发达。也就是说与计算机不同,人对于技能的掌握是在大脑硬件层次实现的。
而最近有一派科学家认为,髓磷脂是技能训练的关键,它的作用是像胶皮把电线包起来一样,把这些神经纤维给包起来,通过防止电脉冲外泄而使得信号更强,更快,更准确。不管练习什么,我们都是在练习大脑中的髓磷脂,就好像把一堆杂乱无章的电线被排列整齐变成电缆。直到2000年新技术允许科学家直接观察活体大脑内的髓磷脂之后,髓磷脂的作用才被发现,而且一直到2006年才第一次被在学术期刊上说明。科学家认为髓磷脂是脑神经的高速公路,提高信号传递速度,并且可以把延迟时间减少30倍,总共提速3000倍,甚至可以控制速度,想慢就慢。
人脑之中分布着大量“自由的”髓磷脂,它们观测脑神经纤维的信号发射和组合,哪些神经纤维用的越多,它们就过去把这一段线路给包起来,使得线路中的信号传递更快,形成高速公路。这就是为什么练习是如此重要。
髓磷脂理论可以解释很多事情。比如为什么小孩常会犯错?他们的神经系统都在,也知道对错,只是需要时间去建立起来髓磷脂的高速网络。为什么习惯一旦养成不容易改变?因为所谓“习惯”,其实是以神经纤维电缆组合的形式“长”在大脑之中的,髓磷脂一旦把神经包起来,它不会自动散开 — 改变习惯的唯一办法是形成新习惯。为什么年轻人学东西快?因为尽管人的一生之中髓磷脂都在生长,但年轻人生长得最快。最激进的理论则认为人跟猴子的最显著区别不在于脑神经元的多少,而在于人的髓磷脂比猴子多20%!解剖表明,爱因斯坦的大脑中的神经元数量是平均水平,但他拥有更多能够产生髓磷脂的细胞。
谁愿意练习一万小时?
看了钢琴家朗朗的传记之后,可能很多人会怀疑是否真的应该让孩子接受这样的苦练。实际上,顶级运动员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不练这一万小时,一定成不了高手,但问题是考虑到机遇因素练了这一万小时也未必成功。
这就是兴趣的作用了。如果说有什么成功因素是目前科学家无法用后天训练解释的,那就是兴趣。有的孩子似乎天生就对某一领域感兴趣。感兴趣并不一定说明他能做好,就算不感兴趣只要愿意练,也能练成。兴趣最大的作用是让人愿意在这个领域内苦练。
从平凡到成功的案例 篇7
一个毕业生从学校迈向社会, 第一个角色转换就是要从一个模糊的人转变成一个清醒的人。
头脑要清醒, 不能昏昏庸庸地过日子, 不能稀里糊涂地把时间浪费掉。在我们的有生之年, 时间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绝对公平的, 不论性别、职位、贫富, 我们度过的每一年都有365天, 一天都有24个小时。不会因为你的职位高、财富多而多分得一点时间。
每个人在所拥有的时间里选择的“事件”, 决定了他以后的生活质量。比如, 在上学的年龄, 您既可以选择好好学习, 也可以选择逃学。在工作的时候, 您既可以选择认真工作, 也可以选择消极怠工。但是无论您选择的是什么, 这些被选择的事件都会影响和决定你今后生活的质量。所以每一个人一定要确立自己不同阶段的人生目标, 并将这些目标规划出来, 写出来, 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那么目标和人生到底存在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目标对人生具有巨大的导向作用, 有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马斯洛认为人生最大的需求就是自我实现的价值。自我实现, 实现什么?怎样实现?这就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 周围可能有很多的目标吸引我们, 让我们这也想做, 那也想做, 结果什么也没做好, 最后一事无成。如果有了明确的、坚定的目标, 我们就会排除干扰。当你一心执着于自己目标的时候, 所有的障碍都会成为垫脚石, 所有的困难都会主动让步。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很清晰地为自己设置人生的目标, 这是非常重要的。否则, 即使具备很多外部条件, 包括社会的条件, 恐怕你也不一定会成功。那么成功是什么呢?成功等于一个坚定的目标加上一份好心情。因为目标明确的人, 比别人有更多的勇气和智慧去面对挫折。
二、从“被动人”变为“主动人”
毕业生要想走向社会, 需要更换的第二个角色是从一个被动的人转换成一个主动的人。
首先要从改变思维开始, 不要被一些陈旧的思维所束缚, 要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 告诉自己正确的观念。一些应届毕业生, 用校园生活的眼光和思维认识职业生涯, 把在学生会任职作为工作经验, 实际上, 这种认识是肤浅的, 也是错误的。如果不转变思路, 改变习惯作风, 我们的职业生涯将受到很大的挫折。有一种思维叫角色思维, 意思是指, 你属于什么角色就应该具备该角色的思维模式。能够适时调整思维模式的人, 必定有更多成长的空间。因为灵活, 所以有能力。
其次我们应该变得积极, 变得主动, 变得进取, 这里面有一个关键, 就是我们要学会做好准备。因为机会只会留给“做好准备的人”。
很多大学毕业生,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 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做事, 除了知识, 似乎应该还学些什么!“让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去刻光盘, 一个星期都没有刻好。经理去催问, 他说一个小时就够了。可几个小时后, 他却跑过来问, 到底要刻什么。”
职业测评专家朱伦表示, 这是很多大学生刚走上工作岗位时经常出现的毛病, 工作没有责任心, 缺乏主动性。她说, 我国传统的大学教育, 很多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 两者脱节比较严重, 就业前, 大学生需要准备的东西还有很多。
三、从“消极人”变为“积极人”
毕业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时候, 第三个要转换的角色就是要从一个消极的人, 变为一个积极的人。
在拿破仑·希尔《成功学全书》第一章, 有一个PMA黄金定律, 即是积极的心态。拿破仑·希尔指出: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 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 在于他的心态。一个人如果心态积极, 乐观地面对人生, 乐观地接受挑战和应付麻烦事, 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但在大学生的身上往往表现出一种消极的心态, 正是由于这种消极的心态, 会造成我们遇到前途问题时总是去假设前途险阻, 这往往会带给我们非常严重的后果。由于悲观性的倾向, 我们总觉得往前走很困难, 小心点比较稳妥。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 越往前走, 越容易, 越广阔, 如果后退, 最终只会无路可走。
我们来看一个寓言故事:土耳其一名农夫的驴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里, 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 几个小时过去了, 搭救没有成功, 驴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最后, 这位农夫决定放弃, 他想这头驴年纪大了, 不值得费尽力量去把它救出来, 不过这口井还是得填起来。农夫请来邻居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 以免除它的痛苦, 邻居们手持铁铲, 将泥土铲进枯井中。驴似乎知道被活埋的处境, 开始发出悲哀的叫声。过一段时间之后, 农夫发现驴子不再哀叫了。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 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原来, 当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 驴子的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在一旁, 然后站到铲进的土堆上面!这样, 驴子将大家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部抖落在井底, 然后再站上去。很快, 这只驴子上升到井口, 在众人的惊讶中脱险!
这个寓言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呢?总体来看, 人与人之间在智商、能力和机遇方面没有太大差别, 态度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而且是心态制造了人与人的命运差别。积极适应环境的心态, 成功几率最高。
四、从“封闭人”变为“开放人”
角色的第四种转换, 是从一个封闭的人, 变成一个开放的人。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 每一个人在群体中生活, 在群体中发展, 就必须有一种沟通的能力。所以每一个人的职业生涯, 都与沟通相关。而实际上, 沟通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有些时候事情的表面并不是它实际应该的样子。而有效的沟通则可以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也可以校正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偏差。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呢?
对于个体成员来说, 要进行有效沟通,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必须知道说什么, 就是要明确沟通的目的。如果目的不明确, 就意味着你自己也不知道说什么, 自然也不可能让别人明白, 自然也就达不到沟通的目的。
二是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 就是要掌握好沟通的时间。在沟通对象正大汗淋漓地忙于工作时, 你要求他与你商量下次聚会的事情, 显然不合时宜。所以, 要想很好地达到沟通效果, 必须掌握好沟通的时间, 把握好沟通的火候。
三是必须知道对谁说, 就是要明确沟通的对象。虽然你说得很好, 但你选错了对象, 自然也达不到沟通的目的。
四是必须知道怎么说, 就是要掌握沟通的方法。你知道应该向谁说、说什么, 也知道该什么时候说, 但你不知道怎么说, 仍然难以达到沟通的效果。沟通是要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包括文字、语调及肢体语言, 而你要学的就是透过对这些沟通语言的观察来有效地使用它们进行沟通。
以上四个“简单”问题, 可以用来自我检测, 看看你是否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作为一个年轻人, 我们应该增强对沟通的认知。在单位里、在社会上, 都要建立双向的沟通渠道, 而不是单向的沟通渠道。另外, 要学会与人相处, 不但要与你的同事相处, 还要学会与你的上司相处, 与你的客户相处, 与你的家人、朋友相处, 这样我们的职业生涯才会更广阔。
五、从“一个人”变为“团队人”
前不久看到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兔子坐在山洞口打字, 一只狐狸跳到他面前说:“我要吃了你!”兔子说:“等我把这篇论文写完也不迟。”狐狸非常奇怪:“你能写什么论文?”“我的论文题目是《兔子为什么比狐狸更强大》。”“这太可笑了, 你怎么可能比我强大?”兔子一本正经地说:“不信你跟我来, 我证明给你看。”他把狐狸领进山洞, 狐狸再也没有出来。兔子继续在洞口打字。一只狼跳到他的面前:“我要吃了你!”兔子说:“等我把这篇论文写完也不迟。”狼非常奇怪:“你能写什么论文?”兔子说:“我的论文题目是《兔子为什么比狼更强大》。”……兔子又把狼领进了山洞, 狼也没有出来。过了一会儿, 兔子和一头狮子走出了山洞, 狮子打着饱嗝说:“你干得不错, 今天我吃到了非常丰盛的美餐。”
从上面的故事中不难看出, 兔子和狮子的合作是一个双赢的结局。狮子可以不费力饱餐到美味猎物;而兔子呢, 也因为有了狮子的保护免除了性命之危, 可谓是各得其所, 各得其乐。在这里, 缺少了任何一方都不会有如此完美的结局, 这或许就是团队的神奇之处。在经济日益发达、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很多事情靠自己的努力是无法实现的, 需要和他人一起合作来达到我们共同的目标。而且现在单位也越来越重视一个员工和他人合作的能力, 例如TCL电器销售有限公司曾经用一些结构化的测试题来测试应聘者的团队合作精神。所以我们要放弃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单位就是一个大的团队, 进入这个团队, 一定要摆正个人和单位之间的关系。在做出你的职业生涯的规划时, 千万不能“不见鬼子不挂弦”, 要学会融入其中, 小聪明耍不得。
总之, 从学生到单位员工的转变, 不是一个迅速的过程, 这其中有很多痛苦和挫折, 但不完成这种转变, 要成为一名成功的单位员工几乎没有可能。在你工作的第一、二年内制定较详细完备的生涯发展策略, 认清自己的差距, 带着明确的目标训练自己, 在挫折中学习, 在痛苦中改变, 完成从校园人向职业人的转变, 迈向职业的通途。
摘要:作为即将踏出校门走入社会的毕业生, 经历选择和被选择的矛盾冲突后, 无论满意与否, 最终都将选定某一职业, 开始迈向社会。这无疑是毕业生本身一个重大转折点, 这一角色的转换在其以后的人生中占有十分重要位置, 角色转换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事业成败。大学毕业生能够顺利地实现角色转换, 可以促进大学生尽快的适应新的环境, 缩短磨合期。
关键词:校园人,职业人,角色转换
参考文献
[1]李云芬, 王海峰.大学生就业指导[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8.1
[2]黄地, 单文.拿破仑.希尔成功学全书[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8.2
从“成功留学”到“留学成功” 篇8
3月27日下午,启德教育在广州举办“第33届启德国际教育展”。启德教育集团这两年不断推出留学各阶段的新服务,比如推出已与麦肯锡、保洁、壳牌等10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创业公司达成人才输送战略合作的“职场领航计划”;也包括启德海外分公司提供“加拿大低龄全程无忧计划”“澳大利亚一年学习生活管家服务”;也有以专业为专题,帮助即将留学读本科,读研究生的学生培养阅读、写作、演讲能力的RWP课程。
启德教育集团留学事业部副总经理郭蓓女士表示,留学生们当前普遍存在的海外学习不适应、海外生活不适应、求职名企所遇到的困境。归根到底,某一方面特定能力的缺失而造成的。而这些能力是需要在留学前就有意识地培养的。
国际教育强调的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能力的培养。“比如学生要读美国前30大学,不能仅靠平时成绩、托福成绩很好,还需要有一个属于学生自己从零开始运作的独立项目,培养所有留学所需要的软实力,比如阅读能力、演讲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自我规划职业能力等。
这两年,启德教育花了很多精力完成新产品的研发,是希望构建一体化“留学成功”服务,聚焦教育,让孩子成长,真正提升能力,从“量变”到“质变”成为最好的自己。帮助学生在原基础上更大程度地提升能力,能力从B级提升到A级,或者把原本只能申请A级学校的学生,将其能力提升与A+学校匹配,顺而成功申请A+学校,还能成为学生活动的领导者,成为职场、人生的赢家,收获一个更好的结果。
启德教育集团广州公司总经理刘湘女士认为,2015年是启德教育集团的产品之年,而2016年是启德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正在努力地从中介机构向教育机构转型,同时努力地帮助学生不仅成功留学,而且留学成功。因此,我们开发了一系列产品和课程,希望帮助广大留学生在“留学前、中、后”顺利衔接国外学习和生活,从而真正实现留学成功。这样我们才能给客户更贴心的服务,更好的体验和更高的价值。
从平凡到成功的案例 篇9
责任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是一种特别重要的价值观,是指引着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和旨意去面对工作、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责任让人知道为什么人之为人,为什么生存在这个地球上,只有理解了“责任”的涵义,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完成了自己的责任,才真正地体现了一个人的存在价值。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令人羡慕的一生……有成功的事业,有良好的声誉,有和睦美满的家庭,还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一切的取得需要多种素质,但有一种素质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要勇于负责,有强烈的责任心。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或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首先失去的是社会对自己的基本认可,其次失去的是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和尊重,甚至失去了信誉和尊严,人生的价值也就不可能体现出来。而如何才能体现自己的存在价值?
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并理解“责任”的涵义,明确自己的责任。作为社会人,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有不同的责任。责任无处不在,存在于生命的每一个岗位。学生的责任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是读书学习,就是增加知识,很好地完成学业,在人生的旅途中取得更大的成就;教师的责任就是教书育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医生的责任就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军人的责任就是保家卫国;公务员的责任就是公共服务,为广大的老百姓提供公共产品、公共设施、公共信息、公共管理、公共监督,读后感《作文:读《从平凡走向卓越塑造成功的自我》有感——人生的价值在于责任》。在职场中,一个人的工作岗位就是一个个舞台,每个人本职工作就是一个舞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一种责任。
其次,将责任付诸行动。责任重要,但是认真负责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只有责任心、责任感、责任意识、责任精神还不够,还必须付诸行动,将责任落实到行动中,而且,责任心的强弱也要通过责任行为来体现,没有这种行为,责任心就会成为海市蜃楼、昙花一现。如何落实责任?在职场中,也就是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医生应当精心为患者诊治,努力钻研医术,不误诊、误治、错诊、错治;教师应当认真备课、讲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组织考试,用优秀的教学模式育人,把学生培育好;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纪律,上课认真听讲,勤奋学习,积极参加组织活动,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应认真考虑怎样把自己的工作岗位做好,怎样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发挥自己的才能,按质按时完成份内事,这就是责任的行动。对于每个人,无论事业、家庭都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只有对事业、对家庭认真负责的人,才能真正感觉到个人的存在价值,引用书中一句话“如果你不能做太阳,就做一颗星星。”虽然没有成为优秀的人物,平平淡淡过了一生,但只要尽责了也无怨无悔,这就是另类的优秀。
最后,责任需要经营,责任的担子在经营中自觉担当,责任的任务在经营中落实,责任的价值在经营中倍增,人生的价值在责任中得以体现。如何经营好责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责任教育,加强责任意识,强化责任心,建立责任制度,监督强化责任,创造一个优良的负责任环境。
总体来说,人生就是明确责任、责任行动、经营责任的过程,人生的价值就是在责任中体现出来的。讲责任,体现着生活的价值,映照着人生的意义。勇敢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人生才会充实,生活才有意义,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让我们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从脚下做起,从自己的工作做起,积极主动的工作,发挥主观创造力,认认真真的做每件事,努力提高我们的人生价值!
从失败到成功的经验 篇10
人们都说,在一个地方不要跌倒两次。这就说明了,第一次你失败了,要总结原因,获得经验,等到下一次做同样的事情的时候不要在失败了。
只有有了经验,才能向成功更进一步,而经验是获得的,是从失败获得的。所以失败不是光荣的事,但失败是非常宝贵的,失败乃成功之母,只要有过失败,再做同样的事时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成功。失败会获得经验,而成功需要经验。
从平凡到成功的案例 篇11
六年间,在上海这片热土上,“企业家”品牌被建立,一个健康优秀的企业家形象随之成型,向人们传递着各种商业文明价值的正能量。从上虞到上海,从“员工”到“企业家”,这一切的改变无不体现着阮兴祥对待事业的专注力。如今,这种专注力又有了新的收获,在这一收获的背后,阮兴祥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奋斗道路,带领着他的团队一起铸就起龙盛在上海的崛起之路。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倾听他的故事。
初出茅庐
见证第一个“一百万”
绍兴上虞,鲁迅笔下经典人物闰土生活和成长的地方,这是一个拥有富饶土地的鱼米之乡,更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上虞一带滨海地区因享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其经济和工业发展均领先于其他地区,尤其是社队、乡镇企业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全面铺开并蓬勃发展。上虞县浬海公社微生物农药厂成为其中的佼佼者。该厂由龙盛创始人阮水龙创办而成,当年他带领13位赤膊兄弟凭着一股勇往直前的猛劲和干劲,用了8年时间试制并投产了多种微生物农药,在上虞一带小负盛名。
1978年,阮兴祥19岁,与很多年轻人一样,他选择加入了浬海公社微生物农药厂工作。高中毕业的他,在那个时代属于稀缺人才,但他却甘愿脚踏实地从基层工作做起。“虽然每天工分微薄,生活的幸福指数却很高。”勤勉的工作态度加上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使得初出茅庐的阮兴祥就显示出非凡的工作能力,无论什么难题都能处理得游刃有余。而他的身上也被打下了八字标签,“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每个企业都会随着时代的巨变而遭遇发展瓶颈,浬海公社微生物农药厂也不例外。为了寻找转机,创办人阮水龙在一番深思熟虑后,与上海一家绸缎炼染厂的负责人进行了接洽商谈,了解到生产染料助剂的工艺流程和生产微生物农药的工艺流程很相似,但产出的利润却高出微生物农药很多,阮水龙当即拍板决定进行产品转型。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克技术难关,特意聘请上海这家绸缎炼染厂的工程师每周六到厂里亲自指导,成功借助“外脑”实现了转型生产印染助剂的重大战略调整。
当年阮兴祥既是一位见证者,也是一名参与者。“我们称呼这批老师傅为‘星期六工程师’,他们带来了新的产品和技术,让我们耳目一新。厂里的销售业绩也一路飙升。”阮兴祥回忆道。此后,工厂平稳度过了转型期,并进一步开拓了更多颇具前景的新市场。1980年,更是创下了销售额100万元的奇迹,一时被传为佳话。
两年间,年轻的阮兴祥既体会了企业转型的艰辛,又品尝到了转型后企业快速发展的喜悦,这对他来说是事业起步过程中收获的一笔巨大财富。他从中领悟到,转型之道,唯新不破,唯变不破,追求多元化发展正是企业成功的秘笈,这也成为日后他在瞬息万变的房地产市场中找准方向、杀出重围的关键所在。
独当一面
走过十二年蜕变之路
通过对企业现代化的打造和有序扩张,加之善于变革、勇于创新的企业精神,九十年代后期的龙盛就坐上了国内染料行业的头把交椅。2003年,龙盛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实现资本经营,也预示着龙盛将朝着外向型、多元化方向不断发展。
房地产行业便是龙盛锁定的第一个目标。2003年,龙盛以4.5亿元拍下嘉兴最大一宗土地——占地400余亩的住宅项目,成为轰动一时的大新闻。谈起当初试水嘉兴,阮兴祥兴奋依旧,难掩情怀:“嘉兴的房价一直是平稳的,这与嘉兴人小富即安的生活态度密不可分。嘉兴这座城市是温和的,这种气质正适合龙盛的风格。龙盛不做投机,不追求短平快,追求的是精致和品位,注重的是精耕与磨砺。所以,龙盛用了整整10年时间来打造这个项目。当然,龙盛也是幸运的。至今嘉兴的房价依然稳中有进,可谓全国楼市的‘避风港’。我们巧妙避开了房地产市场一次次的残酷洗牌,从嘉兴这块福地踏出了龙盛房产最稳健、扎实的第一步。”
正所谓一步对,步步对。在嘉兴房地产项目首战告捷之后,2009年,阮兴祥带领团队进军上海市场,开始了保障性住房和商业地产的尝试。依托龙盛的染料主业创造的强大资金流,同时借助嘉兴经营房地产的成功经验,在上海,龙盛房产初来乍到便已尽现锋芒。
有心者不难发现,2009年的上海房地产行业出现了一个拐点,不少房地产企业走出了上海,在三、四线城市寻找发展机会。而龙盛的此番进入,是否可以解读为逆势而为?阮兴祥给出了答案:“全球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业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具有相似性。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为例,欧美经济不景气,但伦敦、美国纽约等全球一线城市的房价依然坚挺,并未下跌。上海将打造成为国际性大都市,汇聚全球各地的人才,与这庞大的住房需求相比,上海的土地资源稀缺,供不应求,房价也将会平稳发展,下跌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对于上海的房地产企业来说,开发商拿地的资金成本越来越高,项目的准入门槛也将水涨船高。”
事实证明,龙盛进军上海房地产,正好赶上了全国房地产业高速发展的“列车”。在上海,龙盛房产从开发保障性住房这一低风险产品做起,接着大手笔购入地块,开发闵行区大型商业地标项目——15万平方米建筑体量的龙盛国际商业广场项目,之后又瞄准了市场稀缺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的保护性开发项目——原永安公司新泰仓库,……在阮兴祥看来,龙盛房产的每一步都不是率性而为,从一开始的投石问路到时机成熟,适时出手,大胆落子,龙盛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平稳,走得深思熟虑。
房地产行业十余年的拼杀,使阮兴祥具备了高瞻远瞩的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超前的大局观和判断力。而勤于思敏于行的处事风格,养成了他善于从大形势大政策中捕捉机遇,逆势而为的企业家气魄,这也是龙盛房产能完成从初出茅庐到独当一面蜕变的关键所在。
创新管理
nlc202309040955
助推区域建设不遗余力
作为一个企业家,企业能否获得可持续的发展还要落在细水长流的管理方式上。来到上海后,阮兴祥一直积极尝试和创新企业管理方式,提出了三个创新管理的要点并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首先是创新项目管理方式,09年,龙盛房产在闸北开发了两个保障性住房项目,为了做好这项惠民工程,阮兴祥就是通过创新项目管理的手段来提升保障房质量,破解了保障房“经济却不适用”的难题和瓶颈。在施工管理上,他不断优化质量、安全、技术措施,总结管理绩效,堵塞管理漏洞,促使施工现场管理升级;在房型设计上,他巧妙运用端套、暗卫、外廊加天井的策略增加采光面,改善一梯多户中存在的通风采光问题,同时他还积极采用空间复合的方法节省使用面积,缓解空间拥挤感;在产品细节上,他通过外观塑造、细节刻画、色调品位等细节元素的精心处理,提升了楼盘的鲜明特色。此外,他不计较保障房项目成本有限、利润微薄,自掏腰包来提升小区的绿化品质、完善配套设施、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材料,使得项目更加精致化。经过阮兴祥及其带领的团队的不懈努力,两个保障房项目凭借优良的建筑品质赢得了市场与民众的认可,其中,“大宁龙盛雅苑”项目于2014年获得了第八届上海市优秀保障性住房奖。其次是创新发展模式,在房地产这样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上,阮兴祥始终积极探索企业在转型期的跨越发展之路,实行多元化的发展战略。过去,公司作为单一性的住宅开发商,其盈利模式一般是 “开发——销售——开发”的简单生产模式,经营的技术含量有限。阮兴祥意识到,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宏观调控的深入,公司单纯依靠住宅销售实现大幅度利润增长会比较困难,未来的利润增长将更多地来自于物业租金的回报和物业自身的增值。因此,他提出了向产品多元化发展的思路,在把住宅地产做大做强的同时,开辟了写字楼、商业综合体开发、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的保护性开发等新领域。最后是创新团队建设,坚持以人为本,阮兴祥是一个紧紧依靠员工办企业的当家人,他在抓好工程质量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员工团队的建设。他坚持推进人才培育和机制创新上的突破:通过内培外宣的方式提高队伍的业务能力;提倡创新、不拘一格用人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将绩效奖励、住房补贴、评优评先等人才激励政策常态化;通过加强队伍的流动,强化危机意识,促进团队人员快速提高自身素质。他还注重发挥党支部的带头作用,使团队保持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旺盛的生命力。同时,他还在企业内积极开展民主活动,实行重要事项集体讨论、民主决策,赢得了团队每位员工的尊敬和赞誉。
履职尽责
勾画龙盛宏伟蓝图
2014年年初,在阮兴祥的积极撮合下,浙江龙盛集团与闸北区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了在沪区域总部,陆续将集团的钢铁汽配全国采购、销售中心、化工行业高新技术企业顺利迁入闸北区,同时,作为集团核心业务的“德司达”全球采购中心也已落户上海,实现了各产业间的优势互补,这些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建设,也为龙盛实现深耕上海的战略宏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两年来,随着龙盛多元化发展的模式初见成效,对公司的经济贡献也不断提高。公司效益实现稳定增长,缴纳税收从2009年的8447万元,大幅度增长至2014年的3.02亿元。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大背景下,今年3月,龙盛集团与闸北区政府就进一步加强全面合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二》,下一阶段,龙盛将更深入的参与到闸北区的各类经济、社会、文化事业中去,特别是闸北的旧区改造、苏河湾地区建设及中部地区的发展建设。
多年来,借助龙盛的成功与腾飞,阮兴祥也收获了一系列荣誉,包括2010-2014年度上海市劳模、第四届上海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交大海外2014年度校友人物年度管理领袖奖等等。
从上虞到上海,从员工到企业家,阮兴祥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系列的肯定,更积累了财富之外的精神价值,这也让他时时不忘回报社会。作为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多年来阮兴祥积极寻求参与公益事业的途径,多年坚持向闸北区慈善基金会和光彩事业基金会捐款;并为国际性的体育赛事提供赞助(2015全国皮划艇冠军赛上海苏河湾水上马拉松赛),同时他也常年帮困贫困学生和孤老,时常亲自上门慰问,为助推闸北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为企业员工起到了表率作用。
四十多年风雨,龙盛一路走来。在阮兴祥看来,龙盛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也没有捷径可走,他将之归结于龙盛的企业精神,那就是“人生在事,事业为重,一息尚存,绝不松劲。”正是这股子绝不松劲的精神引领着几代龙盛人不断开拓前进,成就伟业。作为一个真正的最资深的龙盛人,阮兴祥满怀信心大胆描绘龙盛在上海未来的蓝图,他表示,未来10年内龙盛将逐步打造成为综合性、多元化、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500强企业,龙盛房产也将朝着百亿目标进发!
【从平凡到成功的案例】推荐阅读:
平凡成功的名言警句10-03
《教学智慧:从平凡到不平凡》读书交流稿08-10
从平凡到卓越(邮差弗雷德有感)10-28
从努力到成功的格言05-10
从成功的自习走向成功10-08
从成功的自习走向成功的人生06-16
我体验到成功的作文09-28
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精选作文08-30
我品尝到成功的滋味作文09-26
从挫折走向成功的经典事例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