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

2024-10-05

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精选8篇)

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 篇1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形成五个体系。党的十九大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五大子体系将承担新的任务。

一是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在具体表述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在此基础上,十九大报告又新增了依法立法这一新的要求。特别要注意的是。前不久,2017年11月20日召开的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强调,要根据立法法的有关规定,紧紧围绕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更好发挥立法在表达、平衡、调整社会利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依法立法是立法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首先要依宪立法;其次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使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通过法定程序统一起来;最后要规范立法,促进立法内在协调。

二是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包括加强宪法实施,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理念。关于这个问题,前几年提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五句话,已经发展为“宪法法律至上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两句话。而尤其要注意,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的核心和重要依托。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改革一直就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点,甚至被认为是依法治国的突破点。司法改革一直是国家最高层面关注的改革重点。据统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至十九大之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了38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其中28次涉及司法体制改革议题,至少审议通过了50个司法体制改革文件。1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又主持召开了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可以说,司法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司法制度本身乃是一个整体,司法体制改革最终的效果要取决于各项改革之间的“综合配套”。基于此,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三是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法治监督体系的重心是加强对公权力的监督。行政权力具有管理事务领域宽、自由裁量权大等特点,法治监督的重点之一就是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对于行政权力监督列举了监督种类,即“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监督的实质内涵,提出了有效的权力监督网络,即“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深化政治巡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这样,进一步疏通了监督的制度渠道,强化了监督的实效。为了确保国家监察全覆盖落到实处,十九大报告要求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成立监察委员会,制定国家监察法,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国家监察委员会就是中国特色的国家反腐败机构,国家监察法就是反腐败国家立法。”

四是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以此来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统一领导。这是十九大报告的一大亮点,也是党中央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最根本的举措。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是对未来全面依法治国最大的组织保障。新时代在法治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的顶层设计为依据。

五是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确定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重要内容,强调“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加快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加强和改善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十九大修订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加上十八大以来对一系列党内重要法规诸如《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的制定完善,使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制度层面得以进一步落实。依规治党、用法治的思维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我们进一步坚信:“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新时代要求从党内法规的制定、备案、解释、执行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要求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理顺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关系;同时,对党内法规在从严治党、管党方面的效用进行评估,为修改完善党内法规提供依据。

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 篇2

经过20多年的研究论证,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最终出炉, 这被很多人认为是“我国人口事业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其一方面表明相关方面的探索已取得了相当共识, 另一方面, 也是因为中国计划生育已经实现了重大跨越, 具备了法治化、规范化的基本条件, 这标志着中国计划生育已经开始从行政强制为主导向以群众的满意程度为第一标准的新阶段转变。

中国大规模的计划生育是从1970年代开始的。当时, 关于计划生育的提法是“晚、稀、少”:“晚”是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才结婚;“稀”指两胎要间隔4年左右;“少”是指只生两个孩子。1978年3月, 计划生育被写进了宪法。1980年, 新华社公布了中国人口发展进程百年预报:如果按中国当时的生育水平延续下去, 2000年中国人口要过14亿。这一消息发布后, 一度曾有人主张“我国人口近期宜取负数发展”, 建议20年内采取一切措施, 使每年人口出生率低于人口死亡率, 进入人口的负增长。但这将意味着有一半左右的夫妇终生不能生孩子或至少20年内不能生孩子。因此响应者不多。另一种观点则影响很大。几位科学工作者建议从1980年起大力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这样到200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可接近零, 全国人口可控制在11亿以下。

1980年中共中央发表了《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 郑重向全国发出了“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号召。随后,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数量上进一步收紧。“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取代了“晚、稀、少”的提法。当然, 这一调整在城镇采取一些必要措施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但在农村却困难重重。因为农耕文明形成了“多子多福”的观念, 而农村的生产方式、社会福利状况以及偏远地区的医疗条件也使农民难以接受这一政策。在这种情况下, 中央及时作出了调整, 重新规定, 在农村仍要继续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但也要适当放宽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条件。

很显然, 政策调整后群众的生育愿望和政策要求之间仍然有差距, 计划生育仅靠公民的自觉行为还不可能实现。

西方发达国家从高生育水平向低生育水平的转变, 是和经济发展同步进行的, 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生育意愿下降, 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生育率下降。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却不允许重复这条路。因为经济发展在对生育率的下降发挥拉动作用之前, 已经受到了人口问题的制约。

在不能坐等依靠经济发展来降低生育水平的情况下, 借助行政强制力解决人口问题就成了合乎逻辑的必然选择。所以在改革开放后的头十年里, 计划生育的推行基本上是行政强制型, 采用的是社会制约机制。其为1990年中国人口转变历史性的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 这个时期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比如在执法中还存在侵犯公民人身权、财产权的违法行为, 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为了规范计划生育行为, 国家计生委出台了包括不准非法关押、殴打、侮辱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人员及其家属, 不准毁坏违反计划生育规定人员家庭的财产、庄稼、房屋等内容在内的一些规定。这些规定使计划生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规范, 但专家指出, 这些问题往往与指标、任务联系在一起, 要想彻底解决, 还得依靠法制的建设和工作模式的转变。

1990年代后, 一些地方除了行政强制力外, 引入了利益导向机制。有的把计划生育与扶贫结合起来, 同是贫困户, 生一个的就比生三个的享受更多的政策优惠。

在此基础上, “两个转变”被作为重点提了出来:即由孤立地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向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人口问题转变;由以社会制约为主向逐步建立利益导向和社会制约相结合的机制转变。

这些转变的实质就是由“以数为本”转为“以人为本”, 计划生育不仅仅是一项关于数量、指标的工作, 更要考虑人的利益、需求、发展。当然, 这些转变从目前来看还是初步的、局部的, 大都集中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 但它所展示的方向令人肯定。

与整个社会、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化密切相关, 计划生育工作经过几十年的摸索、总结, 逐步驶上了法制化的轨道。如在1990年代形成了一整套经验, 其中包括成熟的生育政策, “三三三二一”工作模式以及“以人为本”原则的确立。可以说, 这些构成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这部关乎中国“国际形象”的法律出台的先决条件。

从内容看,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核心是稳定现行生育政策, 既不收紧也不放松。与此同时它也明确了实现这一政策的途径并不是过多地依赖行政强制力, 而是建立利益导向和社会制约相结合的机制, 依法行政、依法生育。

从现实来看, 依法行政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把基层的工作人员从指标和任务的重压中解放出来, 这就涉及到考核体系和工作方式的改革。因此这部法的推行还必须在不断的改革创新中完成。

从研究来看, 以人为本、优质服务对低生育水平的稳定会起到积极的效果。研究者认为, 1980年以来的多次生育意愿调查结果表明, 育龄妇女的意愿生育水平低于实际生育水平, 这恰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育龄妇女中非意愿生育的存在, 意味着中国的育龄妇女并没有完全掌握自主的生育权利。从这方面来说, 优质服务可发挥作用的空间很大。

对于一个有着10多亿人口的大国来说, 人口问题确实关乎着它的生死存亡。《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出台标志着这辆巨大的人口列车驶上了一条新世纪的轨道。

摘要:经过20多年的研究论证,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最终出炉, 这被很多人认为是“我国人口事业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计划生育已经实现了重大跨越, 具备了法治化、规范化的基本条件, 这标志着中国计划生育已经开始从行政强制为主导向以群众的满意程度为第一标准的新阶段转变。

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 篇3

至此,我国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健全法制走向法治的道路上曲曲折折前行了六十年。

中国是世界上封建社会发育最早、经历时间最长、封建专制思想侵蚀最深、余毒最烈的社会。自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爆发以来,第一批觉醒过来的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高呼“德先生”、“赛先生”的口号,迎着军阀的大棒、水枪、子弹,为民主而战,为自由而奋斗,开启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一九四九年后,已执掌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催生了人民自己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确立了国体、政体。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改革开放为旗帜,我国开启了民主法治建设的新时代,从经济领域、政治领域以及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先后出台了以宪法为统帅的各类法律法规。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事业均被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从制度上、法律上解决了国家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日益繁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构建,确定了明确的价值取向、发展方向和根本路径。

六十年的努力,六十年的奋斗,我国已从“有法可依”迈入了“有法必依”的法治新时代。

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制中国”已全面迈入“法治中国”。在铸就辉煌的同时,这也将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推到了一个新起点上。—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自我完善、自我修正永无止境;另—方面,“有法可依”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以后,“有法必依”就变得更加现实而迫切。

2012年中国全面进入了法制新时代,让我们为中国的全面崛起,人民的民主自由,而继续努力。

主编 谢维球

建设法治中国 建立法治政府 篇4

要建设法治社会,一定要从建立法治政府开始。法治是建立现代化服务型,阳光型政府的先要。正所谓“法无授权不可为”,对政府来说,不可以逾越法治政府的行为边界,不可以触碰法治高压线。但当下仍然存在政府执法行为失范、执法牟利、超越职权、滥用职权以及不作为等现象,这些与建设法治中国理念格格不入。所以现代政府只有敬畏法律,时时刻刻以法律为准绳,才能真正实现用法治理念来建立现代政府,建设法治中国。

坚持执政为民是建立法治政府的动力。习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民心,为的是人民过上好日子。所以作为公职类人员,我们要时时刻刻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把人民的冷暖安危放在心里最高点,坚持执政为民,法治为民。真正用暖心之举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群众满意的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提升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数。真正将行政机关打造成为民服务的重要窗口。

提升法治意识是建立法治政府的基石。正确的意识决定前进的方向,提升法制意识才能更好的坚持建设法治中国的信念。“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作为各级行政机关的广大公务员理一定要遵守“规矩”,做好法制政府建立的表率。要领会习总书记及党中央重要的法治中国精神和指示,时刻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工作上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也要引导公务员们从思想入手,提升自主学习法律知识的意识,主动掌握法律法规精髓,自觉树立起依法行政的思想意识。

推进依法行政是建立法治政府的保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是水,行政机关是船。党和国家的发展和前进离不开人民的维护和支持,所以自当服务于民,不辜负人民群众对于党和中央的信任。敬畏民意,要从依法行政开始,一针一毫不差民之情,不违民之义。不能让执政为民之事,成为“危”民之事,行政机关不执政为民,就会动摇百姓的拥护党之心,破坏干群关系和血肉联系,也会让广大群众因此模糊守法与违法之间的界限,更会对政府失去信任和依赖。行政机关只有做到依法行政,才能用实实在在的服务让广大群众看到政府的“法治名片”,才能保证法治政府,法治中国的建设。

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 篇5

建设法治中国

政和二中

高二(1)徐秀英

一、什么是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二、12月4日国家宪法日的由来

事实上,设立“国家宪法日”是法律界由来已久的呼声。12月4日是中国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的要求,全国人大便拟以立法形式设立“国家宪法日”

四中全会公报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的生命力和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不是为了印在纸上、挂在墙上给人看的,但是多年来,宪法的实施和保障是不完备的。”

三、国家宪法日设立的重大意义

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

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设立国家宪法日,也是让宪法思维内化于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心中。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公职人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四、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其中,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决定指出,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是对1954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发展。决定将现行宪法公布施行的日期,即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强调要加强宪法实施,提出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五、为什么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这是世界上大多数有成文宪法的国家所采取的一种制度。在142个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中,规定相关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宣誓拥护或效忠宪法的有97个。关于宪法宣誓的主体、内容、程序,各国做法不尽相同,一般都在有关人员开始履行职务之前或就职时举行宣誓。全会决定规定,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样做,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激励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

六、为什么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决定》中提到: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向宪法宣誓,代表着宣誓人内心的认同,可约束宣誓官员的良心,同时宣誓也是公开的,是向公众表态,这是宣誓人向公众做出的承诺,“有个有形的和无形的约束。”

提高宪法权威,引入宣誓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同时,领导人宣誓是很重要的政治活动,在正式场合通过仪式化的活动营造出一种庄严感,能起到很好的引导遵守宪法和维护宪法的作用。

七、向宪法宣誓,代表宣誓人内心的承诺

《决定》中提到: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国家宪法日”对维护宪法权威,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向外界昭示了执政党和政府重视宪法、捍卫宪法的决心。同时,也可以让全社会更加尊重宪法,认知或了解宪法,自觉遵守宪法。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只是其中的一步,要使宪法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系统缜密的宪法宣传和布置、领导干部要首先带头遵守宪法、实践中对违反宪法的行为要大力监督和揭露,同时还要在普法宣传中避免流于口号。

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

政和二中 高二(2)

李远明

一、什么是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二、12月4日国家宪法日的由来

事实上,设立“国家宪法日”是法律界由来已久的呼声。12月4日是中国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的要求,全国人大便拟以立法形式设立“国家宪法日”

四中全会公报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的生命力和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不是为了印在纸上、挂在墙上给人看的,但是多年来,宪法的实施和保障是不完备的。”

三、国家宪法日设立的重大意义

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

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设立国家宪法日,也是让宪法思维内化于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心中。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公职人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四、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其中,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决定指出,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是对1954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发展。决定将现行宪法公布施行的日期,即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强调要加强宪法实施,提出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五、为什么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这是世界上大多数有成文宪法的国家所采取的一种制度。在142个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中,规定相关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宣誓拥护或效忠宪法的有97个。关于宪法宣誓的主体、内容、程序,各国做法不尽相同,一般都在有关人员开始履行职务之前或就职时举行宣誓。全会决定规定,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样做,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激励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

六、为什么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决定》中提到: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向宪法宣誓,代表着宣誓人内心的认同,可约束宣誓官员的良心,同时宣誓也是公开的,是向公众表态,这是宣誓人向公众做出的承诺,“有个有形的和无形的约束。”

提高宪法权威,引入宣誓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同时,领导人宣誓是很重要的政治活动,在正式场合通过仪式化的活动营造出一种庄严感,能起到很好的引导遵守宪法和维护宪法的作用。

七、向宪法宣誓,代表宣誓人内心的承诺

《决定》中提到: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国家宪法日”对维护宪法权威,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向外界昭示了执政党和政府重视宪法、捍卫宪法的决心。同时,也可以让全社会更加尊重宪法,认知或了解宪法,自觉遵守宪法。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只是其中的一步,要使宪法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系统缜密的宪法宣传和布置、领导干部要首先带头遵守宪法、实践中对违反宪法的行为要大力监督和揭露,同时还要在普法宣传中避免流于口号。

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

政和二中 高二(3)

张汇

一、什么是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二、12月4日国家宪法日的由来

事实上,设立“国家宪法日”是法律界由来已久的呼声。12月4日是中国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的要求,全国人大便拟以立法形式设立“国家宪法日”

四中全会公报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的生命力和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不是为了印在纸上、挂在墙上给人看的,但是多年来,宪法的实施和保障是不完备的。”

三、国家宪法日设立的重大意义

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

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设立国家宪法日,也是让宪法思维内化于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心中。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公职人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四、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其中,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决定指出,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是对1954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发展。决定将现行宪法公布施行的日期,即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强调要加强宪法实施,提出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五、为什么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这是世界上大多数有成文宪法的国家所采取的一种制度。在142个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中,规定相关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宣誓拥护或效忠宪法的有97个。关于宪法宣誓的主体、内容、程序,各国做法不尽相同,一般都在有关人员开始履行职务之前或就职时举行宣誓。全会决定规定,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样做,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激励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

六、为什么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决定》中提到: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向宪法宣誓,代表着宣誓人内心的认同,可约束宣誓官员的良心,同时宣誓也是公开的,是向公众表态,这是宣誓人向公众做出的承诺,“有个有形的和无形的约束。”

提高宪法权威,引入宣誓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同时,领导人宣誓是很重要的政治活动,在正式场合通过仪式化的活动营造出一种庄严感,能起到很好的引导遵守宪法和维护宪法的作用。

七、向宪法宣誓,代表宣誓人内心的承诺

《决定》中提到: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国家宪法日”对维护宪法权威,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向外界昭示了执政党和政府重视宪法、捍卫宪法的决心。同时,也可以让全社会更加尊重宪法,认知或了解宪法,自觉遵守宪法。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只是其中的一步,要使宪法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系统缜密的宪法宣传和布置、领导干部要首先带头遵守宪法、实践中对违反宪法的行为要大力监督和揭露,同时还要在普法宣传中避免流于口号。

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

政和二中 高二(4)

吴琳

一、什么是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二、12月4日国家宪法日的由来

事实上,设立“国家宪法日”是法律界由来已久的呼声。12月4日是中国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的要求,全国人大便拟以立法形式设立“国家宪法日”

四中全会公报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的生命力和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不是为了印在纸上、挂在墙上给人看的,但是多年来,宪法的实施和保障是不完备的。”

三、国家宪法日设立的重大意义

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

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设立国家宪法日,也是让宪法思维内化于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心中。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公职人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四、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其中,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决定指出,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是对1954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发展。决定将现行宪法公布施行的日期,即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强调要加强宪法实施,提出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五、为什么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这是世界上大多数有成文宪法的国家所采取的一种制度。在142个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中,规定相关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宣誓拥护或效忠宪法的有97个。关于宪法宣誓的主体、内容、程序,各国做法不尽相同,一般都在有关人员开始履行职务之前或就职时举行宣誓。全会决定规定,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样做,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激励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

六、为什么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决定》中提到: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向宪法宣誓,代表着宣誓人内心的认同,可约束宣誓官员的良心,同时宣誓也是公开的,是向公众表态,这是宣誓人向公众做出的承诺,“有个有形的和无形的约束。”

提高宪法权威,引入宣誓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同时,领导人宣誓是很重要的政治活动,在正式场合通过仪式化的活动营造出一种庄严感,能起到很好的引导遵守宪法和维护宪法的作用。

七、向宪法宣誓,代表宣誓人内心的承诺

《决定》中提到: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国家宪法日”对维护宪法权威,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向外界昭示了执政党和政府重视宪法、捍卫宪法的决心。同时,也可以让全社会更加尊重宪法,认知或了解宪法,自觉遵守宪法。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只是其中的一步,要使宪法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系统缜密的宪法宣传和布置、领导干部要首先带头遵守宪法、实践中对违反宪法的行为要大力监督和揭露,同时还要在普法宣传中避免流于口号。

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

政和二中 高二(5)

叶宝珠

一、什么是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二、12月4日国家宪法日的由来

事实上,设立“国家宪法日”是法律界由来已久的呼声。12月4日是中国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的要求,全国人大便拟以立法形式设立“国家宪法日”

四中全会公报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的生命力和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不是为了印在纸上、挂在墙上给人看的,但是多年来,宪法的实施和保障是不完备的。”

三、国家宪法日设立的重大意义

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

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设立国家宪法日,也是让宪法思维内化于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心中。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公职人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四、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其中,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决定指出,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是对1954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发展。决定将现行宪法公布施行的日期,即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强调要加强宪法实施,提出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五、为什么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这是世界上大多数有成文宪法的国家所采取的一种制度。在142个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中,规定相关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宣誓拥护或效忠宪法的有97个。关于宪法宣誓的主体、内容、程序,各国做法不尽相同,一般都在有关人员开始履行职务之前或就职时举行宣誓。全会决定规定,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样做,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激励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

六、为什么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决定》中提到: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向宪法宣誓,代表着宣誓人内心的认同,可约束宣誓官员的良心,同时宣誓也是公开的,是向公众表态,这是宣誓人向公众做出的承诺,“有个有形的和无形的约束。”

提高宪法权威,引入宣誓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同时,领导人宣誓是很重要的政治活动,在正式场合通过仪式化的活动营造出一种庄严感,能起到很好的引导遵守宪法和维护宪法的作用。

七、向宪法宣誓,代表宣誓人内心的承诺

《决定》中提到: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国家宪法日”对维护宪法权威,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向外界昭示了执政党和政府重视宪法、捍卫宪法的决心。同时,也可以让全社会更加尊重宪法,认知或了解宪法,自觉遵守宪法。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只是其中的一步,要使宪法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系统缜密的宪法宣传和布置、领导干部要首先带头遵守宪法、实践中对违反宪法的行为要大力监督和揭露,同时还要在普法宣传中避免流于口号。

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

政和二中 高二(6)

李加有

一、什么是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二、12月4日国家宪法日的由来

事实上,设立“国家宪法日”是法律界由来已久的呼声。12月4日是中国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的要求,全国人大便拟以立法形式设立“国家宪法日”

四中全会公报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的生命力和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不是为了印在纸上、挂在墙上给人看的,但是多年来,宪法的实施和保障是不完备的。”

三、国家宪法日设立的重大意义

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

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设立国家宪法日,也是让宪法思维内化于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心中。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公职人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四、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其中,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决定指出,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是对1954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发展。决定将现行宪法公布施行的日期,即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强调要加强宪法实施,提出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五、为什么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这是世界上大多数有成文宪法的国家所采取的一种制度。在142个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中,规定相关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宣誓拥护或效忠宪法的有97个。关于宪法宣誓的主体、内容、程序,各国做法不尽相同,一般都在有关人员开始履行职务之前或就职时举行宣誓。全会决定规定,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样做,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激励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

六、为什么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决定》中提到: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向宪法宣誓,代表着宣誓人内心的认同,可约束宣誓官员的良心,同时宣誓也是公开的,是向公众表态,这是宣誓人向公众做出的承诺,“有个有形的和无形的约束。”

提高宪法权威,引入宣誓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同时,领导人宣誓是很重要的政治活动,在正式场合通过仪式化的活动营造出一种庄严感,能起到很好的引导遵守宪法和维护宪法的作用。

七、向宪法宣誓,代表宣誓人内心的承诺

《决定》中提到: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国家宪法日”对维护宪法权威,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向外界昭示了执政党和政府重视宪法、捍卫宪法的决心。同时,也可以让全社会更加尊重宪法,认知或了解宪法,自觉遵守宪法。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只是其中的一步,要使宪法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系统缜密的宪法宣传和布置、领导干部要首先带头遵守宪法、实践中对违反宪法的行为要大力监督和揭露,同时还要在普法宣传中避免流于口号。

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

政和二中 高二(7)

宋燕华

一、什么是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二、12月4日国家宪法日的由来

事实上,设立“国家宪法日”是法律界由来已久的呼声。12月4日是中国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的要求,全国人大便拟以立法形式设立“国家宪法日”

四中全会公报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的生命力和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不是为了印在纸上、挂在墙上给人看的,但是多年来,宪法的实施和保障是不完备的。”

三、国家宪法日设立的重大意义

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

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设立国家宪法日,也是让宪法思维内化于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心中。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公职人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四、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其中,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决定指出,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是对1954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发展。决定将现行宪法公布施行的日期,即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强调要加强宪法实施,提出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五、为什么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这是世界上大多数有成文宪法的国家所采取的一种制度。在142个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中,规定相关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宣誓拥护或效忠宪法的有97个。关于宪法宣誓的主体、内容、程序,各国做法不尽相同,一般都在有关人员开始履行职务之前或就职时举行宣誓。全会决定规定,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样做,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激励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

六、为什么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决定》中提到: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向宪法宣誓,代表着宣誓人内心的认同,可约束宣誓官员的良心,同时宣誓也是公开的,是向公众表态,这是宣誓人向公众做出的承诺,“有个有形的和无形的约束。”

提高宪法权威,引入宣誓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同时,领导人宣誓是很重要的政治活动,在正式场合通过仪式化的活动营造出一种庄严感,能起到很好的引导遵守宪法和维护宪法的作用。

七、向宪法宣誓,代表宣誓人内心的承诺

《决定》中提到: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国家宪法日”对维护宪法权威,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向外界昭示了执政党和政府重视宪法、捍卫宪法的决心。同时,也可以让全社会更加尊重宪法,认知或了解宪法,自觉遵守宪法。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只是其中的一步,要使宪法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系统缜密的宪法宣传和布置、领导干部要首先带头遵守宪法、实践中对违反宪法的行为要大力监督和揭露,同时还要在普法宣传中避免流于口号。

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

政和二中 高二(8)

祖小华

一、什么是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二、12月4日国家宪法日的由来

事实上,设立“国家宪法日”是法律界由来已久的呼声。12月4日是中国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的要求,全国人大便拟以立法形式设立“国家宪法日”

四中全会公报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的生命力和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不是为了印在纸上、挂在墙上给人看的,但是多年来,宪法的实施和保障是不完备的。”

三、国家宪法日设立的重大意义

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

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设立国家宪法日,也是让宪法思维内化于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心中。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公职人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四、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其中,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决定指出,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是对1954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发展。决定将现行宪法公布施行的日期,即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强调要加强宪法实施,提出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五、为什么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这是世界上大多数有成文宪法的国家所采取的一种制度。在142个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中,规定相关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宣誓拥护或效忠宪法的有97个。关于宪法宣誓的主体、内容、程序,各国做法不尽相同,一般都在有关人员开始履行职务之前或就职时举行宣誓。全会决定规定,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样做,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激励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

六、为什么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决定》中提到: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向宪法宣誓,代表着宣誓人内心的认同,可约束宣誓官员的良心,同时宣誓也是公开的,是向公众表态,这是宣誓人向公众做出的承诺,“有个有形的和无形的约束。”

提高宪法权威,引入宣誓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同时,领导人宣誓是很重要的政治活动,在正式场合通过仪式化的活动营造出一种庄严感,能起到很好的引导遵守宪法和维护宪法的作用。

七、向宪法宣誓,代表宣誓人内心的承诺

《决定》中提到: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国家宪法日”对维护宪法权威,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向外界昭示了执政党和政府重视宪法、捍卫宪法的决心。同时,也可以让全社会更加尊重宪法,认知或了解宪法,自觉遵守宪法。

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 篇6

开创新时代信访工作新局面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这是关系全国人民需求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变化。深入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信访工作,科学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对信访工作的深刻影响,准确把握新时代信访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抓紧抓实信访专业化、法治化、信息化进程,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开创**市新时代信访工作新局面。

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信访专业化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增强群众工作本领。信访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推动解决信访群众合法诉求的重要渠道。

完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坚持依法及时就地解决信访问题,推行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常态化、制度化,对诉求合法的,依法律按政策解决好;对诉求无理的,向当事人说透法理、说明事理、说通情理,努力做到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实现定分止争;对生活困难的,充分运用好信访救助制度,解决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问题。对涉众型利益诉求,健全、拓展第三方参与信访问题化解的制度化渠道,增强信访群众对解决方案的认可度。善于把解决实际问

题和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加强对上访人员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引导信访群众确立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理性预期。

紧抓“及时”“就地”这个关键,以事要解决为核心,坚持分类处理,千方百计化解,着力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推动信访问题从“案结事了”向“群众满意”转变。进一步提高初信初访一次性化解率,切实抓好初信初访事项的受理、办理、反馈、评价工作,切实促进“小事不出镇村、大事不出市区”,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解决好群众的合理诉求,增强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实效。规范办理云南信访信息系统的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切实提高“三率”办理质量,实现了及时受理率100%、按期办结率98.84%、群众满意率96.91%。

二、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快推进信访法治建设

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信访工作的群众性、政治性、政策性、法律性很强,在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多样化的情况下,只有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协调各方面力量,才能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实现信访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市委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统筹协调有关部门资源力量,增强信访工作联动性、协同性。信访问题作为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成因复杂多样,往往涉及多个部门,跨界性、关联性极强。强化综合协调、组织推动、督导落实等职能,推动相关部门共同做好信访工作。在市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根据信访分类统计情况,适时调整市委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优势,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优势,通过建立机制、搭建平台,调动成员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形成信访联治、矛盾联调、工作联动的格局。

有序推进依法逐级走访工作,按照《国家信访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引导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办法》要求,明确信访部门和有权处理单位负责职责,处理来访事项严格把好登记关、受理关、时限关、质量关、录入关“五道关口”,做到有访必接,来访必登,甄别准确。在此基础上,注重分流引导,对《依法逐级走访办法》中三项不予(再)受理的信访事项,坚持准确甄别、严格把关,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疏导工作,对应当受理的来访事项,依法按规定程序和期限受理办理,截止6月20日,共向群众出具《信访事项程序性受理告知书》35件,交办群众来访83批615人次,录入**信访系统办结73批535人次,10批80人次正在办理时限内。

积极推行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以2017年出版的《**市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清单汇编》为依据,厘清信访途径和法定途径的界限,引导信访群众按照法定途径和程序,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确保群众合法诉求依照法律、法规和程序得到依法解决。全面推进**市信访诉求依法分类处理工作格局,推动相关信访问题依照法定途径分类处理,进一步理清职能边界,让信访工作回归法治本位、群众本位。

三、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升信访信息化水平

全力打造便民利民的网上信访服务平台,努力实现网上与网下融合、网上向“掌上”延伸,推行手机信访、微信信访,树立网上信访好用、管用的导向,对信访受理、办理流程实现“三色”警示功能,助力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更好的实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在全市**乡镇推行网上信访代理工作,为不熟悉电脑操作的群众提供指导和代为网上信访,截止6月20日,共收到网上信访件236件,同比上升91.87%,占信访总量的67.51%,已成为信访主渠道。

深入推进大数据技术应用,强化信访信息分析预警研判作用,广泛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优化信访大数据分析公共政策实施力度,通过动态收集、定向分析、实时报送、专题研讨等方式,实现线上表达民意、线下分析调查、助力研判决策,树立信访大数据思维,充分利用云南信访信息系统

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 篇7

一、法家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法家在法治方面具有很多优秀思想,纵观法家法治思想,其理论基础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即“好利恶害”的人性观和社会进化的历史观。

法家认为人有一种“好利恶害”的本性,并且这种本性是难以改变的。管子认为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有追求物质利益满足自身需要和逃避危险祸患来保护自己的本性。慎到曰:“人莫不自为也,化而使之为我,则莫可得而用矣。”对人性持“自为”的观点。”商鞅从人的自然需求角度出发,提出人性是“自利”的。法家把人性总结为好利恶害,并利用这一人性观来对社会进行治理,从而维护统治者的统治地位。除此之外,面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剧变,法家主张面对现实,与时俱进。在法家看来,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与发展的,历史也是向前推进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

二、法家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法家法治思想的内容较为丰富,在本文中主要介绍其在立法、执法与变法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在立法方面。法家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化的,因此国家的法律制度以及治国方法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完善。法家反对因循守旧的保守思想,在立法方面提出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及社会的发展,强调法令要适应形势,因时制宜。同时,基于“好利恶害”的人性观,法家认为立法应顺应于人民,把握人的本性,以人民的好恶为标准进行赏罚,使法令更容易被民众所接受。此外,法家强调立法还应易知易行,统一固定。法家认为治民之法应该通俗易懂并具有客观可行性,民众只有了解法令才能更好的遵守并以法自律。立法的统一固定是指法令一旦制定就不能随意更改,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中,保证法的固定性才是法治的关键。

其次,在执法方面。法家的“法治”就是要求一切都“事断于法”,“以法为教”。法家依据“上法而不上贤”的标准来选用官吏,强调法的绝对权威,法是一切行动的唯一准则,并积极对民众进行法律宣传,坚持法律作为指导人民行为规范的唯一准则。同时,在法家的执法过程中依然体现了赏罚原则,法家用赏罚措施来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劝纠,以此来保证法制的实施。此外,刑无等级的观点是法家在执法方面的重要内容。法家高度强调法律的权威性,要求包括君主在内的任何人都应该严格遵守法律,法律面前不分等级、人人平等,从而维护法的公正,促进法的有效实施。

最后,在变法方面。法家坚持社会进化的历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不断变化和向前发展的。基于此,法家认为变化也应该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革新。法家主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认为“治国无定法”,积极主张变法革新。法家的代表人物都发表过自己的相关见解。管仲曾言曰:“法者,不可恒也。”商鞅认为变法是兴邦之路,强国之道,拘泥古法、不知变通,则是亡国之道。韩非认为治国之道,包括政治、法律等各方面的制度都应随世势变化而改变。

三、法家法治思想对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

法家法治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我国的法治建设有着深刻的影响。正确认识法家法治思想,吸收和借鉴其中的优秀成分,对于践行依法治国方略,完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1、科学立法,不断完善已有的法律体系

首先,我国的立法工作应该从我国国情与现实出发,基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当前我国的中心任务及奋斗目标深入开展立法工作,确保立法进程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相适应。其次,在立法工作中我们还应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要落实好群众路线,提高公民对立法工作的参与度,从而使法律法规更具有群众基础。此外,立法工作还应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统一。既要使中央和地方的立法体制相协调,又要使各类法律在内容上达到统一。

2、严格执法,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

法家的法治思想启示我们在执法环节中必须要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严格按照法律办事,凡是有悖于法律规定的行为都要严格禁止。当前,我国在执法过程中应该坚持依法办事,在领导层面更应该以身作则,从而保证宪法和法律能够更好的实施。与此同时,针对违法行为我们应该做到违法必究,它的要求是不办人情案,不枉法裁判,严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当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已成为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我国要全面贯彻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不仅需要人民以及执法者树立起正确的法治思想观念,还需要在制度上加以完善。从而全方位的确保法制的有效实施,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

3、坚持与时俱进,注重改革创新

法家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为社会历史是不断进化的,因此在社会治理的方法上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坚持与时俱进与改革创新。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都将这一思想运用到实践当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进行了变法革新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当前,虽然我国所处的环境与法家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坚持与时俱进,注重变法革新的思想对我们当代的法治建设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目前,我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还都不够完善,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还需要更深入的改革。结合时代背景与实际进行变革,加入创新元素,有利于推动我国的改革进程,实现我国的全面发展。在改革的过程中难免还会遇到各种阻碍,法家不畏强权坚持变法的态度和甘愿为法治理想而牺牲的信念也对推动我国当代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摘要:法治中国建设是当代我国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从传统法家文化入手,介绍了法家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与主要内容,并努力吸收其内容中的优秀成分,从立法、执法与变法三个方面深入探析了法家法治思想对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法家,法治思想,启示

参考文献

[1]徐秀梅.法家法治思想及其对现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D].山东农业大学,2015.

中国法治建设的师宗样本 篇8

山川秀美是造物的神奇,民风淳朴是地域的灵秀。这里是一片美丽而富饶的沃土,这里是“楹联之乡”“帝师故里”,这里是唱响了“法治中国”最强音的师宗县。

2014年12月9日,记者一行前往师宗,对中国法治建设的标杆样本——师宗县法治工作进行采访。采访伊始,县委书记孟端平告诉记者,2011年11月10日师宗私庄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特别重大责任事故。全县政治、经济、社会遭受重创。事故在给全县带来巨大阵痛的同时,也暴露出社会治理工作中存在的“短板”。

2012年初,师宗县委通过系统分析研究矿难事故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把法治建设作为破冰突围的执政方略,依法制定了《师宗县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意见》,对重大事项实施可能出现的稳定风险进行先期预测、先期评估、先期化解;县政府逐步建立健全了行政决策风险评估、重大决策跟踪反馈、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等制度,完善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和奖惩办法,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各种矛盾纠纷的发生,遏制了盲目决策和决策违法现象發生。

在2012年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进行依法治理的基础上,2013年3月17日,师宗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法治师宗”创建工作动员会议,对依法治县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成立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法治师宗”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到深圳学习考察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法治创建工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及考核体系,制定并下发了《师宗县创建国家级法治县活动实施方案》,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各层面渐次展开依法治县工作,努力创造和谐稳定公正高效的县域发展环境。至此,“法治师宗”拉开帷幕。

依法执政 创业之才须磨精

“依法执政是提升党委领导发展能力的关键。一个地方的发展,需要一支敢于担当和能够担当的干部队伍。” 谈起依法执政孟书记感慨。回顾师宗的依法执政,县委带头坚持示范引领,提出了“发展是政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更是难得的政绩”的理念,致力营造清正、清廉、清明的政治环境,公正、公开、公平的法治环境,文明、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和规范、有序、健康的市场环境,在法治的轨道上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接着,孟书记高屋建瓴地分析了师宗县是如何强化党委依法执政这个根本。首先,完善党委议事决策机制。制定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三本教育读本,不但建立健全了重大决策法律支持、合法性审核机制和决策评估机制,确保了县委决策的科学、民主、合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的依法执政及依法履职。其次,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严格执行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民主测评、民主推荐、任前公示、任职试用期等工作制度,科学民主使用干部,注重选拔任用法治意识强、法治思维强、法治手段强的优秀干部,在领导班子中配备具有法律专业背景或者相关工作经验的成员。第三,支持各部门依法履职。按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先后制定出台了师宗县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政协、政法工作的决定及相关工作制度,积极支持各级党政机关政执法机构以及人民团体依法履行职责,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第四,进一步规范党内文件。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严格执行党内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工作规定,完善制定和备案程序,落实党内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查、备案审查、定期清理等制度,扎实开展党内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及时修改、废止不符合法律、法规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规范性文件。第五,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党委统一负责、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重大社会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妥善处置各种重大社会事件。把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化解、早处置。

师宗县加强对党员干部依法执政理念的提升,是县域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是在新形势下建设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的重要措施;是确保县委、县政府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在新时期推广、实施、实现法治的重要举措。

听完孟书记的一席话,记者对眼前这位“法治师宗”的首倡者更加佩服。正是因为他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师宗县县委、县政府及各部门的法治化进程才能一步步落到实处。法治的基石已铺就,师宗的法治化即将踏上新的征程。

依法行政 一枝一叶总关情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县的核心。孟书记多次表示,依法行政的核心就是依法治权、依法规范政府和干部队伍的行为,要坚持依照法律、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尤其要不断克服执法权力部门化、个人化的倾向,使政府各项工作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总的来说,只有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才能有效推进依法行政。孟书记进一步解释,之所以确定这样的工作思路,是从师宗的实际出发的,这样的发展预期目标对于师宗的依法行政建设来说,是可以实现的。

完善工作制度 师宗县委制定实施了《中共师宗县委工作规则》《中共师宗县委全委会决策规则》《中共师宗县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师宗县行政程序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和相应的制度;下发了《中共师宗县委关于提高司法质量促进公正司法的意见》《中共师宗县委关于提高司法质量促进公正司法的考核办法》,建立了队伍管理、司法公开、交流回避、防错纠错、监督评价等10项工作制度,每年由县委政法委牵头组织对政法各部门进行考核,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各项工作的落实;县委政法委每年组织开展2-3次案件质量评查活动,及时发现和督促整改政法部门执法办案中存在的问题。

nlc202309020459

同时,师宗县还建立了行政执法部门执法责任考核和社会评价机制,落实重大事项及时向人大报告制度,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建立健全了听取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财政预决算审查、政府工作质询、民主评议、特定问题调查等制度,细化操作程序,明确法律后果,确保进入程序的监督事项有始有终创新了监督方式,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围绕重要工作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办理、执法司法、部门服务质量等热点问题,运用视察、询问、质询、民主评议等方式,适时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推动各项工作合法高效落实;

搭建服务平台 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环节、规范审批程序,把县政务服务管理局、政务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作为县委、县政府沟通服务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切实发挥“一局两中心”在促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的重要平台作用;坚持“应进必进,进必授权”的原则,把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中心集中办理,做到“一门进、一章结、一费清”,努力建设优质高效公正便民的“政务服务超市”,推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提高了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同时,建立完善了基层为民服务代办制度。

规范行政行为 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围绕食品药品安全、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土地征用等重点领域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坚决纠正不当行为,切实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同时,在招商引资、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工作中履行政府职责,兑现政府承诺,塑造诚信政府的形象,提升党委政府公信力;完善了行政复议责任追究制度,支持监察、审计部门依法独立开展专门监督,强化诉讼监督职能,依法保障公民诉讼权利;

理顺行政执法体系 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原则,整合公安、司法、其他行业等行政执法队伍种类,调整充实乡(镇、街道)基层执法力量,探索建立跨部门行政综合执法机制,逐步化解多头执法、越权执法、执法缺位等问题。

深化政务公开 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适时推出“三张清单一张网”(政府部门权力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和政务服务网),不断加强政府自身改革,提高政府运行效率,理性回归政府职能地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依法开展信访工作,以“执法水平提升年”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年”活动为载体,分析总结近几年全县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处理经验,建立健全群众利益协调、诉求表达、权益保障等体制机制,引导群众通過法律渠道反映和解决问题,有效维护合法权益;坚持合理诉求依法解决、不合理诉求依法答复、违法行为依法调查处理的原则,抓紧时间排查化解当前十项热点隐患问题;强化法律援助,健全完善100元以下诉讼费免缴、行政复议等执法司法救助体系,规范发展专业化律师队伍,合理设置政策法律咨询、司法鉴定等法律援助机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建立健全商会、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社会组织的管理办法,强化行业自律自治,创新维权手段,推动各类社会组织在遵章守纪、诚信经营中发展壮大。

妥善化解各种矛盾纠纷 建立了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县、乡、村、组调解组织“四级联动”,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三调对接”的大调解工作格局,落实“以案定补”机制,学习枫桥经验,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年活动、最美调解员评比活动等。县委政法委设立了县委涉法涉诉接访中心,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完善信访工作制度,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引导群众依法、理性反映诉求,集中力量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

网格化推进平安建设 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措施。按照“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结合实际深化“四张网”建设(视频监控网、街面巡逻网、单位内部防控网、农村群防群治网),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实现了人防、物防、技防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了治安防范效能。以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网格信息化管理、综治信息平台建设为重点,扎实开展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进入实质性推行阶段,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正有序推进,综治信息平台建设正式运行;建立了每月全县开展一次集中排查、半年一次的社会治安形势分析制度,及时排查和发现治安乱点和突出问题。

未来依法行政的路依然任重道远,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师宗县委、县政府以及各级司法部门会一直将法治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奏响中国法治最强音。

司法公正 一心为民促和谐

公正司法是司法机关工作的生命线,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主要抓手。对于师宗的司法公正,孟书记信心十足地说,师宗县公检法司等部门不断牢固树立“执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理念,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及司法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推行公开承诺公正廉洁办案、巡回审理案件、人民陪审员、人大代表评议案件审理等制度,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和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六难三案”问题,确保案件审理公平公正。

建立审判机关、公安机关与社区矫正机关无缝衔接机制,制定《师宗县社区矫正警力联动暂行办法》,将全县10个乡(镇、街道)划分成3个片区,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社会治安重点对象、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及社区矫正对象的服务管理。同时,加强政法干警的培训教育,认真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弱势群体司法救助制度、民事案件诉前调处机制,强化对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司法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了司法内部纠错机制,推动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建立政法干警执法业绩档案、案件质量终身责任制,细化权责利,用法律和制度根除“人情案”“关系案”“瑕疵案”,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依法保障诉讼当事人、犯罪嫌疑人和代理律师的诉讼权利,依法公开审理案件,认真落实裁判文书上网公开制度,强化生效裁判的执行力度,法院案件执结率90%以上,执行标的额到位率70%以上,裁判文书上网公开率100%。

nlc202309020459

采访至师宗县人民法院雄壁法庭时,记者被一面写着“一身正气执法、两袖清风律己”的锦旗吸引。这是64岁的杨佑昌老人在2012年4月9日,一大早沐浴着和煦的春风送来的,以此表示对师宗县人民法院雄壁法庭为其排忧解难的一份真诚谢意。“感谢法院、谢谢法官,没有你们的帮助,我老头真不知道这钱会要到何年何月。”质朴的话语中饱含对师宗法制建设的信任。

法制宣传 干群思想换新机

法制宣傳是依法治县的基础。师宗县委以法治宣传教育为抓手,紧扣深化改革、转型跨越主线,全面铺开了新时期、新任务下的依法治县新篇章。一是创新领导干部法治教育机制,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把法律法规知识纳入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内容,县委理论中心组带头学法,为全县各级领导干部作表率。二是建立健全干部法治培训制度,邀请专家学者举办法治专题讲座,对副科以上领导干部进行法律法规辅导,把每年的12月份确定为“法制宣传月”。三是健全乡科级干部到县信访局跟班锻炼长效机制,建立提拔任用和招考录用的乡科级干部任前法律法规知识考试制度,与年度普法考试形成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格局。四是建立县级财政法治宣传投入保障机制,县级财政每年按相应标准分别将法治宣传教育、普法依法治理纳入财政预算,法治师宗创建工作经费按规定标准纳入财政预算安排并保障到位,各部门、各单位、各行业也根据具体情况安排相应的专项经费,为全县的法治宣传教育、普法依法治理和法治师宗创建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五是丰富基层法治宣传内涵,开设《法影现说》《政法视讯》《今日政法》“两栏目一平台”法制栏目;组建义务法制宣传文艺队,以道德讲堂、法制文艺演出、歌舞小品等形式增强法治宣传的吸引力;以独特的案例、例证、民间谚语、法制文艺戏剧、普法宣传民谣及民间调解技巧等地方特色文化,设置温馨提示语;编制了以普法季节歌、孝顺父母十六要、劝孝诗等为主要内容的漫画图册和法治宣传长廊;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探索“双语”普法模式,全面增强了法治宣传的渗透力。

一串串谱写法治的和谐音符,一首首传唱法治的动人歌曲,一声声集结法治的激昂号角,奏响了“法治师宗”进行曲。

督政协商 保障实干为民心

监督权是宪法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最重要的四项权力之一,有效监督是地方人大的重要职责之一。人大是最具权威性的监督机构。师宗县人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和依法治县大局,全面铺开监督工作:建立了纵横联动的监督机制,主动加强与党委、政府、政协、纪委、司法、群众和媒体舆论等监督力量的衔接,形成合力,确保宪法和各种法律法规有效实施;加强人大代表素质建设,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活动之家的载体作用,强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工作和政策法规等知识培训,努力提升人大代表业务素质,形成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良好局面。

协商民主是推进依法治县的重要形式。师宗县政协戮力前行,不断推进履职能力现代化,把学习全会精神与政协章程有机结合,建立健全政协委员教育管理机制,积极开展政策法规和业务培训,加强调研报告和提案的合法性审查及质量评价,全面提升政协委员依法履职能力;强化政治协商力度,针对“三重一大”事项、深化改革、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灵活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探索运用网络议政等新形式,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切实提高协商实效;强化民主监督力度,用好用活议案、提案、视察、调研和检查等形式,拓展民主监督的深度和广度,依法提出建议和批评,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强化参政议政力度,发挥政协组织代表性强、联系面广、包容性大的优势,聚焦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精心选择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依法施政提供有益参考。

擎起法治的大旗,师宗县人大、政协不断发挥自身的职能以及作用,“铁肩担道义、大旗舞东风”,绘就法治蓝图,托起法治师宗。

依法治县 凤凰涅磐得重生

法治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缺乏对不正当市场行为进行惩防的法治体系,守信者利益得不到保护,违法行为得不到惩治,市场经济就不能建立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师宗面临着既要‘转型发展’又要‘深化改革’的双重任务,各种矛盾和问题比较多,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需要扎实推进法治建设,营造一个开放、宽容、和谐的发展环境,推动师宗科学跨越发展。”孟书记说,在他看来,“法治师宗”,县域发展才是最终要务。法治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制度性因素,县域经济的发展取决并受益于法治化,所以推进依法治县,必须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的大局。而目前师宗县域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法治化建设带动、引导、推进全县经济的跨越发展。

“在‘法制师宗’创建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中孟书记曾指出,“建设‘法治师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开展‘法治师宗’创建是顺利实现师宗农业稳县、工业强县,三产活县、旅游兴县的重要保障。”2013年,师宗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9.96亿元,在全省县域经济考评中综合得分排第19位,比2012年进位69位,进位排名全省第4位,获“2013年度全省县域科学发展进位县”称号;在曲靖全市的科学发展观考核中,由2011年倒数第一进位到2013年请曲靖市第二位。2014年以来,师宗紧扣煤炭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主题,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依法依规抓好煤矿整顿关闭、煤矿技改、煤矿兼并重组等重要环节,促进了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平稳有序推进。

县域经济发展靠什么?政策固然重要,政府的投入和支持也缺一不可,但最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一个地方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尤其离不开一支讲政治、懂法治、决策能力强的干部队伍。

头雁先飞,群雁齐追。县域经济要发展,县域实力要增强,领导干部建设刻不容缓。只有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防止“为官不为”,破解“为官难为”,保障“为官敢为”,让广大干部在矛盾、困难、风险和挑战面前敢于担当、勇于奉献,同时加大对违纪违法干部的查处力度,努力培养、选拔、建设一支既干净又会干事的干部队伍,才能带领全县脱贫致富。

县域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谈起师宗近三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孟书记无限自豪。在他看来,师宗县今天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凝聚了师宗法治先锋们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克难奋进、开放包容的精神。三年来,从百废待兴到法治师宗,师宗人在法治冲锋号声里表现出了应有的胸襟和智慧。

雄关漫道真如铁。回顾过去三年艰辛的法治路,我们看到了师宗42万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智慧,看到了师宗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法治”思维与睿智。

“法治师宗”、发展师宗,时代在呼唤、人民在期待。我们有理由相信,师宗必将在法治的引领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转型发展路子,绘制“中国梦师宗篇章”的宏伟蓝图。

责任编辑:张 微

上一篇:在浙江省旅游培训中心领队E家万人爱心图书捐赠活动上的讲话下一篇:3月份团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