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经验总结(通用8篇)
新时代中国经验总结 篇1
党课讲稿: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及基本经验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是党由弱小到强大、从挫折中奋起、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法宝。一部中共党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以及在自我革命中实现超越和发展的奋斗史。百年探索积淀了自我革命的丰富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自我革命的历史进程
勇于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基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地推进自我革命进程,不断彰显自我革命的精神品格。
树立初心使命,为自我革命注入思想内核。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共产党人奋勇前行的根本动力,是推进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力量源泉。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没有停止自我革命的步伐,牢固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原则和正确方向,毅然划清同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的界限,坚决清理党内投机分子,在革命事业中淬炼党的肌体,纯洁党的队伍,为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提供根本政治保障。
注重思想建党,为自我革命提供理论根基。一段时期内,党内存在着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错误倾向。党内最本质的矛盾是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特别是无产阶级思想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矛盾。从古田会议决定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到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再到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中国共产党逐步找到清除思想灰尘、实现自我净化的有力武器,逐渐认识到思想建设在解决党内矛盾和开展思想革命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开展整风运动,为自我革命开创成功范例。作为全党范围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延安整风运动以反对主观主义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整顿文风为主要内容,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方针,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摆脱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的束缚,实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的团结统一。延安整风运动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勇气,是以自我革命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伟大创举。
二、在全国范围内执政后党的自我革命的接续发展
科学研判历史方位,增强自我革命的忧患意识。随着民主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历史方位的重大变化,对自身角色提出更高要求,自我革命被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他语重心长地指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要求全党继续传承和弘扬自我革命精神,增强自我革命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部署整党整风运动,提升自我革命的能力水平。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内居功自傲、贪图享乐等消极情绪有所抬头,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等不良作风有所滋长,严重危害党群关系,破坏执政根基。为此,中国共产党安排部署整党整风运动,培训教育党员干部,提升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对党员和党组织开展群众性审查,整顿和纯洁党组织;成立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加强反腐败立法工作;开展“打虎”“捉虎”计划,改进执政党工作作风。这些举措,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改进了党的作风,有效纯洁了党的组织肌体,提升了执政党自我革命能力。
明确提出“党要管党”,揭示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1962年年底,刘少奇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期间指出,“健全组织部就是说党要管党”;邓小平对参会人员强调,“对执政党来说,党要管党,最关键的是干部问题”。中共中央在翌年初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纪要》文件上批示:“党要管党。”这些阐述初步揭示了党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和发展指向。
三、改革开放后党的自我革命的逻辑展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如何把党建设成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奋斗纲领。
推进主题教育,传承自我革命的精神品质。中国共产党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不断推进自我革命,坚决清除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组织开展和循序推进党内主题教育,是党自我革命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党结合时代要求和阶段性任务,先后开展了整党、“三讲”教育、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通过这些经常性教育,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与精神品质得到传承和弘扬。
着力制度反腐,探索自我革命的崭新路径。中国共产党深入总结诞生以来特别是在全国范围内执政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深刻认识到制度建设的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作用,提出要以制度建设特别是制度反腐推动自我革命的新举措、新路径。在此基础上,党逐步形成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集中力量查处大案要案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一起抓的工作格局,先后出台有关组织、监督、党风廉政建设的党规党法,着力用制度解决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党的自我革命和从严治党奠定了制度基础。
认清风险考验,练就自我革命的过硬本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管党治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面临着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日益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有效应对“四大考验”、切实化解“四大危险”,需要党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努力提升自我革命本领,跳出历史周期率,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共产党人革命本色。
四、新时代以来党的自我革命深入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以雷霆万钧之势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钉钉子精神把管党治党要求落小落细落实,开启了自我革命新征程,开创了自我革命新境界。
将“自我革命”明确纳入党的建设总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明确提出:“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不仅成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遵循,而且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有力举措。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态度不能变、决心不能减、尺度不能松,党的执政能力不能削弱、党的领导水平不能降格,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勇气与决心同样要一如既往地坚持和坚守。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自我革命。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上率下的鲜明态度和责任担当,要求全党讲政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并以此为统领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颂扬革命精神,发扬革命斗志,确保全党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把正风肃纪反腐作为自我革命的关键抓手。正风肃纪反腐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本质在于净化党的肌体和政治生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意志,坚定不移地正风肃纪反腐,毫不松懈地纠治“四风”,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打虎”“拍蝇”“猎狐”高压态势始终不减,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巩固发展。中国共产党驰而不息地抓紧抓好正风肃纪反腐工作、不断推进自我革命的显著成绩得到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五、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百年探索的基本经验
坚持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加强全党理论武装,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思想基础和力量来源。中国共产党以党内政治生活为载体,通过经常性党内教育,提升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使党始终成为用先进理论武装的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坚持党性原则与人民立场相结合。勇于自我革命,是由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所决定的。从革命到建设再到改革开放,从救国到兴国再到富国强国,从贫穷落后到解决温饱再到小康富裕,党始终注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广泛听取人民心声,及时纠正与党的性质宗旨和价值立场不一致的思想和行为,使党始终成为人民衷心拥护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坚持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相结合。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推进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所在。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使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成为能够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坚持正视问题与修正错误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在百年风雨历程中,党之所以能够在逆境中绝处逢生,在危机中拨乱反正,从根本上说,就是缘于自觉修正错误的勇气担当,以永远在路上的劲头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坚决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使党始终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新时代中国经验总结 篇2
中国的经验表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是一个巨大的机遇,融入经济全球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后来居上的必由之路。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最大的经验就是不要脱离世界,否则就会信息不灵,睡大觉,而世界技术革命却在蓬勃发展。”在邓小平看来,开放政策是有风险的。对外开放,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去,我们是“与狼共舞”。特别是在西方国家在通过武力消灭社会主义国家未果,力图通过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接触,打一场“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的情况下,与他们交往,固然我国可以获得利益,但风险也很大。正因为如此,30多年来,学术界、政界对改革开放的正确思想和路线一直有不同意见,对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我国“复关”、“入世”的利弊都有激烈的争论,出现过多次思想交锋,至今仍未停止。例如: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究竟是落入了陷阱还是进行了正确的现实选择?中国应不应该“复关”、“入世”?加入WTO应选择什么样的时机和条件,采取何种方式?中国加入WTO的好处我们能否内化为自我发展的动力?当时有人提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是中国的当务之急,入世的收益是不确定的,而代价却是确切无疑的。甚至有人提出中国应搞贸易保护主义。这些意见是正常的,要容许有不同意见。问题在于我们要全面地研究30年来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要对开放政策和经济全球化潮流及其辨证关系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
我们认为,中国“复关”和“入世”是基于对经济全球化基本理念的认可,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所做出的重大战略选择,同时也大大促进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复关”和“入世”不只是一个时点,更重要的是过程,是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在改革开放中走向世界,向国际惯例靠拢,与世界市场接轨的过程。复关虽然失败,但是中国的努力没有白费,它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积累了一些经济全球化及多边贸易谈判的经验、教训,这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二、要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两者结合起来
在回顾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的伟大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报告总结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即“十个结合”,其中,明确提出“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首次提出,这充分说明,中国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坚持的独立自主基本原则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发展起来,既离不开经济全球化,更离不开独立自主。这样的结合,使我们能同时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趋利避害的平等竞争中达致平等、普惠、共赢。
这一经验的取得来之不易,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艰辛探索。独立自主与经济全球化应该并行不悖。独立自主是毛泽东外交思想的核心,也是我党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中的基本原则。建国之初的“一边倒”方针,事实上是一个主动加入社会主义全球化进程的选择。但中苏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后,毛泽东发现社会主义全球化很难迅速扩展,而反对资本主义全球化是他不变的立场,毛泽东开始从孤立于全球化之外的角度强调中国的独立自主。这时的“独立自主”与全球化的现实发展开始对立,没有融入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去,错过了发展机遇,拉大了我们与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邓小平深深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是发展不起来的。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确立了对外开放、积极发展对外关系的基本国策。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回应全球化挑战的战略选择,使世界市场的半球化逐步走向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和建立是邓小平坚持独立自主同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的最重要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在“复关”、“入世”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原则,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坚定立场。中国复关程序的第一关———外贸制度的审议和评估工作顺利通过,然而在第二关———起草议定书和关税减让谈判问题上,遇到了巨大的阻力。主要是围绕“复关”还是“入关”、以“发达国家”加入还是以“发展中国家”加入,以及台湾入关等问题出现分歧。不拿原则作交易,是中国入关谈判的根本立场,我们不会为复关而牺牲国家根本利益。因此,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保持适度的原则和稳定发展的原则,尽可能减少复关、入世带来的经济和社会震荡。1998年6月17日,江泽民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正式提出“入世”三原则:一是WTO没有中国参加是不完整的;二是中国毫无疑问要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加入WTO;三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以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为原则的。本着三原则,我们在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展开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1994年11月28日,在世贸组织成立之前的最后一次谈判会议上,我国政府代表谷永江主动出击,朗声宣布:“这是中国复关前最后一轮实质性的谈判,今后中国将不再作实质性的让步。”中国一改被动地位,在谈判中先发制人,宣布结束实质性谈判的时限,把复关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打破了一些缔约方通过拖延谈判,获得更多经济利益的幻想。进入21世纪,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自主发展原则,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打好主动战。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金融全球化进行监管等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分析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抓住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机遇,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主动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在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方面迈出坚定步伐,把开放型经济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正是在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与时俱进,才使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经济全球化)时代前进潮流”。取得这一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必须选择与本国国情和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全球化融入模式
开放市场是复关、入世的必然过程,我们要坚持循序渐进开放市场的模式,这也是中国加入WTO的原则立场。复关的最初谈判艰难而痛苦,难题之一便是市场问题。关贸总协定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存有偏见,当社会主义国家申请加入时,总会遇到麻烦,甚至受到歧视。而市场经济的发达国家加入总协定一般不成问题。甚至联合国成立时,尽管日本的市场开放程度和贸易透明度远远没有达到总协定的要求,但美国硬是说服了欧洲国家,将日本拉入关贸总协定。中国曾设想争取总协定把中国当作计划经济的特例来接纳。可以像波兰、罗马尼亚那样,承担增加进口的义务;也可以像匈牙利那样,承担关税减让义务。如果这一思路成立,结果首先是中国无法获得与总协定其他成员相同的优惠待遇。其次是国内经济体制与总协定的市场贸易体系难以衔接并产生重大摩擦,使中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实惠大打折扣。然而总协定把市场经济奉为最高准则,那时中国对市场经济仍讳莫如深。由于在市场经济的问题上无法突破,谈判只能局限于措辞的运用、策略的研究,这就注定谈判局面的僵持。依照关贸总协定的惯例,参加关贸总协定可以采用以关税减让为条件或作出增加出口数量的承诺两种方式。主要缔约方认为,波兰模式适用于中国。因为波兰、罗马尼亚1967年入关是以每年增加一定的进口数量的承诺为条件的,中国与这些国家有共同之处,都是中央计划经济国家。我们吸收和借鉴了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部分发展中国家加入GATT的经验教训,没有选择这种模式,而是选择了关税减让。因为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型不是个别国家或地区的事件,而是国际性的、全方位的。以扩大进口为承诺条件,必然会强化计划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经济方向背道而驰。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严格的加入条件和为入关所付出的代价,虽然暂时可能会给它们的经济带来一定的损失,但是由于入关迫使其加速了国内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贸易政策的自由化以及加入了发达国家的巨大市场,使入关后的发展中国家最终从GATT中的综合受益还是大于损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为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接轨,在理论和观念上扫清了障碍。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英明论断,打破了中国传统经济体制的精神枷锁。这使日内瓦关贸总协定大楼里为复关而彻夜难眠的中国谈判者精神为之一振,经过苦苦探索,终于在市场经济问题上与谈判对手找到了共同的语言,开始进入真正的对话。同年11月21日,代表团团长佟志广在关贸总协定中国工作组第11次会议上就刚刚结束的中共十四大作了专门发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市场经济就其一般特征来说,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没有根本区别,不同的是中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在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下,都可以实行市场经济,这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在信奉市场经济为经典的关贸总协定中引起巨大反响,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着更为强烈。事实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选择是正确的,是适应中国改革开放和融入市场经济全球化时代潮流的。正如俄罗斯媒体评价所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年了。中国伟大作家鲁迅的梦想实现了:中国不再用砖头加固将其与其他民族隔离开的长城。30年来,中国融入全球化的方针与建立市场经济的方针并举,中国的内政和外交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取得了三条基本经验:融入全球化进程是时代潮流和社会主义大发展的历史机遇;要把坚持独立自主与融入经济全球化两者结合起来;必须选择与本国国情和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全球化融入模式。
新时代中国经验总结 篇3
本刊讯 2012年7月16日至29日,第三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本届大讲堂共邀请了50余位传媒领军人物、一线编辑记者和专家学者,为来自全国110所高校的350名学子讲授传媒业改革创新的经验与教训,帮助学子们了解传媒业界和学界的最新发展动态,深化对传媒业和新闻传播学科的认识。
此次活动由上海市学位委员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远东书院、研究生院共同承办。据本次活动总策划、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谢耘耕教授介绍,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是上海交通大学远东书院2010年创办的面向上海及全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公益性“暑期学校”。讲堂每年邀请中外最为顶级的传媒领军人物与全国各大名校新闻学子对话交流,旨在搭建传媒业界与学界之间,以及业界之间、学界之间沟通对话的平台,改变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脱节,业界、学界内部相互隔膜的现状,帮助学员了解传媒改革的最新脉动、学界的前沿走向,为培养未来的中国传媒精英做出贡献。
第三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以新媒体时代为背景,学界和业界共同探讨了中国传媒经验和国际视野。本届大讲堂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中圆满结束。活动得到与会嘉宾、学员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并取得极大的社会影响力。
Kraft卡夫中国面试经验总结 篇4
到今天为止,算是从头至尾经历了卡夫中国完整的面试过程,据说是3万多份简历当中挑选的2千多人笔试,剩下200人不到一面,到二面的时候Marketing MT只剩下11个人,三面是在8个人当中再淘汰一半录取4个人。我本着反正不是应届毕业生的大无畏精神,坚持到了最后一轮。写一下面经,不知道以后真正面临毕业了还会不会有这么好心态。
笔试是4月份在交大闵行校区进行的,第一次去,很喜欢那里的氛围,让我第一次开始怀念松江大学城的生活。进考场以后,居然很丢脸地遇到我本科学生,小朋友很激动地叫:“啊!~李老师~你也来考试啊~”顿时语塞……笔试好像考了45分钟逻辑题,45分钟语言题,45分钟英文题,45分钟推理题,外加45分钟性格测试。逻辑题基本上等于是考数学,题目都不难,但是关键是题量很大,反应一定要快,有一半的题目只需要计算尾数然后根据选项找答案,千万不能实打实去计算,按计算器都来不及;语言题类似于高中语文改错啊排序啊补标点啊之类的,语文好的人做起来很轻松;英文比较变态,形式跟六级考试差不多,过分的就在于专门挑那种八百年也用不到的我常常四个选项都不认识的单词来做单项选择,个人认为这种题目实在是半点都不能体现英语水平的,好在有我擅长的阅读来拉分;然后推理题,其实就是案例题,给了大概两三个案例,有背景啊数据啊之类的,然后根据内容做选择题,题目本身都不难,难就难在量大,很讲究反应、速度还有解题技巧;最后性格测试,没有什么特别的,今天跟智联招聘的人聊起来也说性格测试基本没有算在帅选范围内。
然后5月初接到一面通知,在徐汇区的一个五星级酒店面试。我前一天加班到很晚,第二天准备面试完回家,不知道是白天压力太大紧张过度还是能回家了兴奋过度,反正基本上一个晚上没有睡觉,然后第二天6点钟起床,晕乎乎地赶在八点钟到了那里,我排在第一个八点二十开始面试。四个面试官对一个candidate,我们这组是三男一女,采取的是压力面试,但是我是抱着跟他们聊天的态度去的,没什么紧张的感觉。首先是5分钟英文面试自我介绍,我之前太忙什么都没有准备,凭记忆说了一下,如果没有老外,基本上只要语速流利发音标准就会被认为你英文很好。
一面的自我感觉很一般,所以没有再报太大希望;结果过了几天接到二面通知,邀请函里说要一天,我网上查了下面经据说还有拓展训练的,顿时吓到了——我最怕晒太阳和体力运动……特地没有穿高跟鞋去,结果去了发现是正常的群面。卡夫的文化氛围很宽松,整个公司布置得相当休闲,上下两层面积很大,中间穿插休闲区域,跟UTC严谨的作风成鲜明对比。我们这组面Marketing MT的总共11个人,1个北大的,1个复旦的,1个人大的研究生,1个交大的研究生,算上我2个东华的研究生,2个外贸的,还有2个是从广州过来的,最后进来的男生没有来得及问,阴盛阳衰,11个人里只有2个男生。HR Director先介绍了一下卡夫的情况以及Marketing MT的培养计划,接着被要求做1个小时无领导小组讨论,一共5个面试官,
题目很老套,就是船要沉了有16个人只能先救6个,让你根据不同人的背景把16个人排序。先每个人有2分钟陈述时间,接着要求小组讨论40分钟得出一致的意见。问题就在于11个人不分组意见实在是太多了。这个时候跳出来说我们来合理安排分配一下时间,完了再主动说我来控制时间吧很会讨巧的,面试官会觉得你很organized,我对面北大的女生跟外贸的女生就一前一后出来做时间控制(两个人都是一看就很强的女生,面试经验很足,还曾经在其他家面试遇到过……)。接下来讨论时如果可以适当地做一下总结,或者大方向的引导,也会给面试官留下比较好的印象。最重要的是从头至尾的讨论过程,一定要逻辑清楚,还要尽量跟得上每个人的思路,肯定会有人晕掉,这个时候如果能跳出来纠正也会很好。我觉得能够在关键时候说话比从头到尾说很多话要有意义得多。我在这个环节基本上是纠正了1个错误的思路引导,在意见分歧太大的时候提出先投票,再让少数方陈述,最后再次投票决定,然后做了一部分的总结,再还有在最后大家激烈讨论选完5个人突然很安静的时候提议再对上面几轮剩下的有争议的3个人做最后的投票表决以选出第6个人,顺便就领导了一下投票的过程。讨论完毕,大家开始做总结,我抓紧时间梳理了思路,然后说,我基本上把大家说的话都整理出来了,我来做最后的presentation吧。对面女生有点小不爽,大概也是希望做presentation的,但是忍了。当然我这样做也是有依据的.,讨论的时候每个人的语气语速表达能力都留心观察了一遍,觉得自己因为从小主持演讲的经验还是很有优势,所以就抓住机会主动争取了。组员们让我演示了一遍,又给我一些补充建议。最后还有时间我就先上去把板书写好了,然后逻辑清楚很顺利很完整地说完,当然要记得说是11个人小组激烈讨论的结果,毕竟功劳是大家一起的。还剩下一点点时间我就问组员还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的,都说没有;我想不能傻站着就继续问面试官有没有什么问题,主持的面试官于是笑着跟我说时间到了,看面试官们的表情都比较满意,这一轮基本上我肯定自己可以进入三面。
下午三面,也是终面,这个时候剩下了8个人。我第四个进去,又是4对1的形式,但是这一次相对温和一点。问题大致有为什么选择marketing为什么选择卡夫,我就从性格兴趣还有学校和公司的相关经历简单分析了一下,中间穿插着跟我聊了一会儿企业文化。接着问我对于快消行业的marketing有什么认识,我对比了一下现在UTC的这一份工作,主要表达了一下消费者和市场定位对于快消行业会特别重要,因为都是日常消费品,需要靠量来拉动的,再结合了一下上午他们介绍时候总结的市场定位战略,考官们貌似很满意。然后问我对marketing里面消费者以及市场定位等等几个部分哪一块比较感兴趣,我说都很感兴趣,但是真正工作的时候肯定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先了解消费者和市场信息才能做进一步的市场战略市场策划和市场定位等等。然后问我觉得自己身上最适合做marketing的三个特点是什么,我所做过的最有创意的事情是什么等等。还问了几个marketing相关的面试问题,比如说分别用三个形容人的词来形容戴尔、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假如你是耐克市场部的VP,时光倒回,如果你突然知道乔丹要退休,立刻要做的三件事情是什么?再给我看了一个佳能的相机广告,成龙代言的,让我说感受。最后问你最近印象最深刻的广告是什么。这一轮的感觉也很好,我说得一直很开心,考官们貌似也比较开心。最后HR Director问我是不是要到明年毕业?我说是的,我本来准备在提问时间问的,一面的时候我也有问过这个问题。Line manager有点意外,直接问HR像我这样的情况有没有办法签约,HR说不管怎么样都没办法7月签的,问我有没有实习的意向。我如实说了目前的情况,还在UTC实习,主要是对Marketing的MT感兴趣。基本上三面也结束了,历时半个小时,对自己的表现还算很满意。走的时候拎回来更Huge的一大袋饼干。
面经分享完毕。总结一下,最重要是心态问题,我最大的优点是心态好得不得了,跟面试官基本上是聊天的状态,当然前提是要有逻辑有热情能够让人家感兴趣的聊天。
★ 面试的经验之谈
★ 教师教育经验之谈
★ 中考备考高分经验之谈
★ 经验之谈:重视细节管理
★ 淘宝皇冠店主的经验之谈
★ 卡夫考虑提高收购吉百利报价
★ 计算机考研跨专业考计算机心得体会及一点经验之谈
★ 卡夫正式向吉百利发起98亿英镑敌意收购
★ 关于面试
新时代中国经验总结 篇5
一年多的考研生活算是结束了,很欣慰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因为去年我也曾为了找各种资料焦头烂额的,所以我写下这些文字,希望能帮到曾像我一样迷茫的考研人。考研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努力,坚持努力。当然,每个人的学习方法是不一样的,适合自己的才会有效果。考研是自己的事情,不要指望别人帮你做计划,什么时候该干什么自己一定要有规划。最重要的不是你从几月开始,每天在自习室呆了多久,而是你每天学到了多少东西。
一、初试
我大约是四月定下来考海大的,四月到六月基本就只看了高数、现代、概率的课本,英语也只是背了背单词,用的是新东方的乱序版单词。因为这学期还有几门专业课,所以没有系统的开始复习。真正开始系统复习是暑假开始,每天七点起床,八点到教室,晚上十一点睡觉,期间除了吃饭基本都在看书。暑假两个月,数学就看二李的复习全书,看了两遍,不太熟悉的题目单独抄下了,定义公式等知识点也单独抄下来。英语看了张剑的历年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珍藏版),阅读理解150篇的基础篇,每天一个unit,做完仔细核对答案。
九月开学以后数学买了660,一个月内看完。英语买了阅读理解150篇的提高篇,还是每天一个unit。九月底出了政治大纲以后开始看政治,红宝书我只看了一遍,个人觉得还是风中劲草编的比较适合背诵。专业课我开始的比较晚,等出了简章十月才开始买书看,海大的鱼山校区书店卖初试真题,但是没有答案。海大的会计学今年考861 经济管理学基础(含:经济学、管理学)。经济学我看的是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和配套的题,管理学看的是周三多的。专业课课本至少看三遍,对于真题中出现过的知识点更要多看几遍。海大的专业课压分挺严重的,基本就是100多分。今年变化了考试科目后,我个人认为出的题都挺中规中矩的,多看几遍书就可以了。
后来基本就是书店出什么书就买什么书,模拟题真题预测题什么的都买了,但是感觉时间挺紧的。其实书不一定要买多少,主要是看的精一些,看了能记在脑子里。我的书基本每一本都看过至少两遍。12月开始做各种模拟预测题,背政治的知识点。当时已经比较冷了,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感冒,生病不仅影响心情还影响学习效率。
到了最后快考试的时候,大家都很焦躁,每天学习十几个小时感觉特别特别累。但是一定要坚持,只要你报了名,就一定要去考试,而且还要坚持考完最后一场。一定要把你会的题全部都答满,不会的也要答上一些,尽量不要空着。对于海大的会计专业来说竞争压力挺大的,报录比基本都在1:20左右。海大的复试比例占得挺大的,所以还是应该好好准备。不过还是尽量把初试分数考的高一点,这样复试压力就会小一点。复试成绩=专业科目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40%+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成绩。录取总成绩=(初试成绩÷5)×50%+复试成绩×50%。
二、复试笔试
笔试考的是会计专业综合(含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海大今年考研的简章变化挺大,初试复试考的科目都变了,不过总体难度降低了一些。今年没有给参考书目,但是给了一个大纲。个人认为复习难度减少了,因为有很多章节不需要看。关于复试基本买不到笔试题,而且每年都不一样的题,所以按照大纲好好看书就可以了。今年是2月6号出的初试成绩及排名,我是从知道成绩开
始复习的。
笔试印象中只有财务管理出现了财务分析那章的公式,其他的都没有超出大纲范围。我财务会计用的是人大版的财务会计学和高级会计学,另外还对照着大纲看了注会的教材。财务管理只看了人大版的财务管理学。审计看的是注会教材。一个半月时间把教材都过了2遍,配套题过了1遍。
三、复试面试
这次招生简章上除了保研的招13个人,1:1.3复试,进了17个。另外有1个调剂名额,调剂是1:3复试。不过不管你是第一名还是最后一名,只要能进复试都挺不容易的,要好好准备。此次面试财务管理和会计学是一批老师,财务管理因为人少,安排在上午。会计的安排在下午,从12点开始,按初试排名顺序面试,每人20分钟。老师会提前说面试顺序,一定要记清楚自己的号。面试好像是10个老师,多少都有点紧张。不过,大家都差不多是这状态,不要想太多。进去时记得敲门、鞠躬,其他的老师会告诉你干什么,按照规定来就可以了。手机会提前收起来,大家都在一个教室等着,面试完的人就离开了,你基本不可能与其他人交流面试的题目,所以好好准备自己的就好了,不要想其他的。
面试先中文自我介绍,一分钟左右,然后老师们会依次问问题,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计算机会计、成本会计、审计、财务管理都有涉及。还有一题是会计的专业英语。我今年只看了复试指定的书,有很多别的科目的知识都忘记了,是按自己的理解回答的。开放性的题目老师更看重你的思路,所以尽量不要停顿太久,想到多少说多少。
其实复试没有那么恐怖的,我开始也是各种紧张,但是等真正进去了也就没想那么多了,就想着怎么答问题。最后的复试结果基本跟初试差不多,所以排名靠前的只要好好准备,基本就没有问题了。
P.S.关于住宿
海大的崂山校区是比较偏的,附近基本没有什么连锁酒店。我们是住的学校南门的一家小旅馆,我本科学校在青岛,所以初试报名的时候就去预定了。个人认为条件挺差的,冬天很闷还没有热水,不过就是离考场近,忍两天就过去了。如果想住学校附近的一定要找同学什么的提前预定!我当时睡的很不好,大概也是有点紧张吧,基本就睡四五个小时就醒了。本来还担心发挥不好,不过等去了考场基本就特别清醒了。
虽然坚持了一年多初试过不了还是挺难过的,但是考研没有成功与失败,这一年多的经历更多的是对我们毅力和心志的磨砺,会是我们的一笔财富。只要坚持下来,你就是胜利者。人生也不是只有考研一条路可走。不考研的可以找工作,也可以考公务员事业编等等。
不管怎样,生活还要继续。
新时代中国经验总结 篇6
[提 要] 我党一贯把总结经验作为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来运用、继承和发展。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 在经验总结的目的、条件和方法等方面形成了丰富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验总结思想, 这种经验总结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继承和发展了第一代领导核心的经验总结思想。研究他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验总结思想, 对于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境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邓小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经验总结 思想
坚持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 坚持立足本国又放眼世界, 汲取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是我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我党一贯把总结经验作为重要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来运用、继承和发展。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总结思想, 研究他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验总结思想, 对于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境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验总结思想的发展历程
邓小平一贯重视总结历史经验, 他认为党所经历的成功与失败、正确与错误都是宝贵财富, 在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最可靠的。他曾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 我们的经验有正面的, 也有反面的,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有用”,[1 ]“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这样来制定方针政策, 就能达到统一全党思想, 达到新的团结。这样的基础是最可靠的。”[2 ] “我们不靠上帝, 而靠自己的努力, 靠不断总结经验, 坚定地前进。”[3 ]
邓小平对中国革命与建设基本经验的总结, 最突出的表现是在改革开放以来, 他对历史经验有三次比较集中的总结。
第一次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中国向何处去? 邓小平深刻地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 冲破“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禁锢, 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 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避免了思想上的混乱和政治上的不稳定,正确总结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经验, 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恢复了我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具代表性的文件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这个文件体现了邓小平的指导思想。代表性的经验总结思想主要有: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论述、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等, 都是在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后作出的理论概括。对此, 邓小平曾指出,建国以来30 年的经验教训, 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 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其中蕴含着极其宝贵的对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后来, 他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曾谈到: “‘文化大革命’, 十年浩劫, 中国吃了苦头。中国吃苦头不只这十年, 这以前, 从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开始, 我们就犯了‘左’的错误。”[4 ] 因此, 只有认真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 才能避免“文化大革命”这类**以新的形式出现。
第二次是在党的十三大召开的前后。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 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强调要注意把总结历史经验和新的实践经验相结合。邓小平认为在中国这么大的落后国家里搞社会主义“我们做的事是前人没有做过的”[5 ] , 这就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总结。代表性的经验总结思想有: 十二大开幕词邓小平提出的“走自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是总结建国以来党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
第三次是1992 年的南方谈话。1989 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 中国的社会主义向何处去? 邓小平对如何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系统的总结, 这期间代表性的经验总结的思想主要有: 1992年发表的南方谈话。南方谈话在十三大总结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 提出了“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6]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等观点[7] ,把全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总体而言, 这几个阶段的总结, 其总的方向是一致的,目的都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就具体内容而言, 前一阶段的总结, 带有拨乱反正性, 主要是总结“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左”的错误所提供的经验教训, 解决的是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后一阶段则主要是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经验, 解决的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
二、邓小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验总结思想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验总结思想有着丰富的内容, 主要体现在《邓小平文选》三卷之中, 通过一系列的报告、谈话等来体现。
(一)总结经验的标准和目的总结历史经验的标准和目的是什么?
首先是“总结历史, 不要着眼于个人功过, 而是为了开辟未来。”[8 ] 邓小平认为: “每个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 只有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和总结, 才有好处。”[9 ]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维护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又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
其次是汲取教训, 避免错误。邓小平认为: “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 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
[10 ] “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 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 它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三中全会确定将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建设四个现代化为中心, 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拥护。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有‘文化大革命’作比较, ‘文化大革命’变成了我们的财富。”[11]
(二)总结经验的条件
总结经验需要一定的条件, 这个条件主要就是丰富的实践, 包括理论实践、生产实践等等, 否则经验就成了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具体来讲:
其一要靠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马克思主义既是一种世界观, 也是一种方法论, 总结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毫无疑问仍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邓小平对此有深刻的认识, 他强调: “现在我还想提出一个新的要求, ⋯⋯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现在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时代和任务不同了, 要学习的新知识确实很多, 这就更要求我们努力针对新的实际,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我们运用它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 来积极探索解决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本问题的本领”。[1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就不是教条, 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 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 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13]
其二要靠日积月累。理论———实践———理论, 循环往复, 一次比一次的认识更丰富, 更生动, 一次比一次更接近对事物的规律性认识, 一次比一次更接近对必然王国的认识,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邓小平认为, 在经验总结上也有一个日积月累, 不断丰富的过程, 认识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就是根据四川、安徽两省的丰富经验在全国予以推广的。建国初期到八大,我们初步积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 在八大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但最终却“由于当时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 ⋯⋯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14]十二大邓小平提出“八大以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二十年的曲折发展也深刻地教育了全党。„„和八大的时候比较, 现在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刻得多了, 经验丰富得多了, 贯彻执行我们的正确方针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大大加强了。”[15]随着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 邓小平还指出: “我们还要积累新经验, 还会遇到新问题, 然后提出新办法。”[16] 1992年他又指出: “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 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现在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经验一天比一天丰富。”
[17]
其三要靠一定的方式。主要包括调研、考察、实验等方式进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没有正确的调查就没有正确的发言权。邓小平认为, 很多经验都是群众发明创造的, 要积累经验必须到群众中去, 到全国各地去, 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他在1975 年左右关于整顿的前期考察,1983 年赴苏州等地考察, 1984 年到深圳、珠海、厦门、上海等地考察, 1986 年天津考察, 1991 年上海考察, 1992 年南方考察等, 通过这些调查研究, 了解和掌握全国各地人民群众丰富的实践经验, 对此进行了总结, 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最具代表性的考察就是1992 年的南方谈话, 这次考察对我们党开好十四大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邓小平还提倡在实践锻炼中积累经验。他指出: “干部要有深入群众, 熟悉专业, 积累经验和经受考验锻炼的过程。”[18]青年干部“现在经验不够, 过两年经验就够了。”[19] “面临的都是新事物、新问题, 经验靠我们自己创造。”[20 ] 邓小平还提倡通过实验来积累经验。1985年他在会见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代表团时指出:“深圳经济特区是个试验, 路子走得是否对, 还要看一看。它是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搞成功是我们的愿望, 不成功是一个经验嘛。”[21]1986 年他在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是强调:“从另一个意义来说, 我们现在做的事都是一个实验。”[22]我们的改革开放一段时间以来走的是摸着石头过河之路, 鲜明的体现了邓小平靠实验来积累经验的思想。
(三)总结经验的方法
做事情要讲究方法, 进行经验总结也需要讲究方法。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总结方法主要有:
其一要及时。也就是对经验要总结及时, 对问题要纠正及时。他曾指出: “我们的办法是不断总结经验, 有错误就赶快改, 小错误不要变成大错误。”[23]“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 对的就坚持, 不对的赶快改, 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24]
其二要实事求是。典型的实例就是对毛泽东的评价。他充分肯定了毛泽东的丰功伟绩, 也指出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维护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他指出:“把毛泽东同志在这个问题上讲的移到另外的问题上, 在这个地点讲的移到另外的地点, 在这个时间讲的移到另外的时间, 在这个条件下讲的移到另外的条件下, 这样做, 不行嘛!”[25]“对‘文化大革命’,我们也不能说是路线错误, 按它的实质分析就是了, 是什么就是什么。”
[26]“每个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 只有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和总结, 才有好处。”[27]
其三要全面。邓小平在总结经验是总是讲究全面性,既立足历史和现实, 又立足国内和国外, 又看正面和方面。正面与反面, 历史与现实, 国内与国外经验都兼顾。邓小平认为: “我们既要接受成功的经验, 也要接受犯错误的教训;既要善于学习国际经验, 也要善于学习自己的经验。”[28]他曾指出: “我们粉碎‘四人帮’, 结束了‘文化大革命’,„„我们总结了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 „„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我们现在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29]“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 我们的经验有正面的, 也有反面的,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有用。”[30]他还指出:“我们走的路还会有曲折, 错误也是难免的, 但我们力求及时总结经验, 不要犯大的错误, 更不要因为小的曲折而缩手缩脚, 不敢大胆前进。”[31]“从我们自己这些年的经验来看, 经济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是能够办得到的。”[32]充分体现了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思想。在如何对待国内和国际经验的问题上, 邓小平指出:“我们搞建设有三十九年, 有成功的经验, 也有失败的教训。但是光凭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还解决不了问题。„„而且要吸收国际的经验。”[33]“经验这个东西很贵, 今后还要花钱买经验, 要力争化很少的钱买更多的经验。”[34]“学习苏联好的东西对我们用处很大, 借鉴苏联错误的东西, 对我们也有很大的益处。我们要善于接受苏联的经验教训, 这样就可以少受损失。”[35]“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 但是不能照搬。过去我们中国照搬别人的, 吃了很大苦头。中国只能搞中国的社会主义。”
[36]“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 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 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37]正是因为在对待经验的问题上, 坚持全面性, 我们改革开放以来才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邓小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验总结思想的特点
邓小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验总结思想, 蕴含着丰富的方法论思想, 具有鲜明的特点:
其一, 把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 具有深厚的现实性。邓小平一生“三下三上”,[38 ]两次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发生的, 但在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和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时, 他总是把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邓小平认为:“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 作为我们衡量做的对或不对的标准。”[39]1980年他在与外宾谈话时说: “现在我们正在总结建国三十年的经验。总起来说, „„不管你搞什么,一定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只有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才能随之逐步增加人民的收入。”[40]
其二, 把总结经验与发展毛泽东思想结合起来, 具有鲜明的开拓性。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对毛主席一生的功过作客观的评价。⋯⋯要把毛泽东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 而且还要坚持毛泽东思想。”[41]“什么是社会主义,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 最重要的一条, 就是搞清楚这个问题。”
[42]体现了坚持老祖宗,又发展老祖宗, 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开拓性。
其三, 把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与无产阶级的群众观相结合, 具有浓厚的人民性。邓小平指出:“一个党和它的党员, 只有认真地总结群众的经验, 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指出正确的方向, 领导群众前进。”[43]“改革是大家的主意, 人民的要求。”[44]“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 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 都是基础创造出来的, 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45]体现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对群众负责、向群众学习的无产阶级群众观。
其四, 把总结历史经验与面向未来相结合, 具有鲜明的与时俱进性。邓小平指出: “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46 ] , “总结历史, 不要着眼于个人功过, 而是为了开辟未来。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 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47 ] 正是坚持这一原则,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恰如其分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维护了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 坚持了毛泽东思想, 又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四、邓小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验总结思想的时代启示
总结经验, 从哲学角度看, 就是立足于当前实际对以往的实践进行认识和再认识, 实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个过程中, 总结经验一直是我们党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重要环节, 及时总结经验, 成功运用经验, 汲取教训, 是无产阶级政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经验。马恩“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毛泽东通过对革命及其历史经验的总结,解决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问题, 邓小平“靠不断总结经验”, 科学地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解决了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可见, 有了马列经典作家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才有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和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邓小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验总结思想坚持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 坚持立足本国又放眼世界, 坚持立足历史又放眼未来, 吸收和发展了第一代领导核心的经验总结思想, 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促进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在我们党长期以来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确立的。以史为鉴, 可以明白得失, 回顾历史, 从邓小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验总结思想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其一,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我们党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经验, 也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经验。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 只有坚持这条思想路线, 才能正确分析和把握社会的主要矛盾, 进而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推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前进。其二, 必须深刻把握我国的国情。认清中国国情乃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依据。民主革命时期是这样,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同样, 也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第三,必须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们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找到正确的道路不容易, 要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前进更不容易。我们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性、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
参考文献:
[1 ] [2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12 ] [13 ] [14 ] [ 15 ] [ 16 ] [ 17 ] [ 19 ] [ 20 ] [ 21 ] [ 22 ][23 ] [24 ] [27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6 ] [ 38 ][39 ] [42 ] [44 ] [45 ] [ 47 ] 邓小平文选(第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 139 , 235 , 118 , 269 , 229 ,370 , 373 , 272 , 272 , 272 , 272 , 14658 , 312 , 347 , 2921
新时代中国经验总结 篇7
传统教师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 重物质刺激, 轻精神激励
有管理者认为只要教师的工资得到了保障, 奖金、福利等适时到位, 教师就能安心工作, 学校的各项工作就能得以顺利开展, 教学质量自然也就提高了。在具体的学校管理工作中, 运用经济手段对教师进行管理的情况也经常发生, 比如教师的奖金、津贴严格与学生的优秀率、升学率以及在各类比赛中获奖的比率等挂钩, 对教师迟到、早退、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等违纪行为采取延迟发工资、扣发奖金等经济处罚, 更甚者, 教师请假也要被扣发课时津贴。与此同时, 对教师精神方面的高级需要, 诸如情感、发展、成就等关注较少。
2. 重骨干教师, 轻群体激励
有的学校大搞特稿“名师战略”、“名师计划”、“名师工程”, 打着“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幌子, 突出个人, 忽视群体。因此, 在各级政府、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实施骨干教师工程, 并不断加大对骨干教师投入的情况下, 更应当注意正确地贯彻“既考虑全面, 又突出重点”的教师群体激励原则, 正确贯彻“骨干与全员兼顾”的教师群体激励的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拔尖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激励全体教师人人争先, 从而带动整个教师队伍素质的改善, 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
3.重人才引进, 轻人才培养
在中小学教师管理中, 有些学校的领导尽管很重视人才, 想方设法地引进人才, 却不注重培养人才, 反而使得学校出现人才断层、教育质量滑坡。对于一些教师追求进步、要求发展的行为, 学校管理者则采取漠视的态度, 对其不管不问, 意识不到教师的这种行为将产生的积极意义。还有一些短视的领导, 不仅不主动地为教师提供机会、促进发展, 还千方百计地阻碍教师的发展。
4.重制度管理, 轻人文关怀
学校管理者对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缺乏清醒的认识, 不能从人性的角度去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在管理方法上, 过多强调对教师采用行政方法、规章方法等行为控制的“硬”管理, 而忽视教师的主体性, 缺乏对教师应有的人性关怀。思想认识方面的片面性使得他们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创造出一套操作性很强的管理措施, 对教师的任务进行刻板的定量分解, 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实行严格的打分制度;还有的学校实行严格的坐班制度、集体办公制度, 上班、下班签到制度、请假制度等。这种严格的行政性的管理, 给教师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限制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导致教师产生逆反心理、厌教心理。
教师管理应具备的人文关怀新特征
如何使教师管理适应教育变革时代要求, 使每一位教师既具有崇高的师德、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教艺、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 又具有教学的热情和信心, 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而体现人文关怀的教师管理理念具有如下特征:
1.教师管理的人本化
教师管理人本化要求学校在管理教师的过程中, 必须按照教育规律, 根据教师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对他们进行以人为本的管理, 即在“理解、尊重、宽容、信任”的前提下, 充分考虑教师的个性和利益, 合理满足其自然性和社会性的要求, 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积极性和主体性。
2.教师管理的民主化
教师参与学校管理, 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学校领导在进行相关校务决策时, 必须让教师积极参与进来, 充分相信教师, 走一条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道路。每次开学, 校长将学校工作计划交给校务会全体讨论, 让全体干部充分酝酿, 集思广义, 挖掘每一位领导成员的智慧和潜能, 进行补充, 使之更趋完善和具体。然后召开教工大会, 请每一位教师讨论, 提出新的建议, 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最后让大家对学校一学期的工作提出提案, 能解决的及时解决, 暂时不能解决的想办法解决, 无法解决的作一个必要的解释, 以征得全体教师的谅解和支持。
3. 教师管理的科学化
以法制化为依托, 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严谨规范、程序性强、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 彻底摒弃粗放型管理, 逐步实现精细化、科学化管理, 提高管理效能, 增强学校活力。要认真落实教师工作聘任制, 努力做好教师工作考评, 更进一步促进教师爱岗敬业, 做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 对教师中的不良行为, 要及时纠正, 以防蔓延。通过科学管理, 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潜力, 使他们积极投身于伟大的教育事业当中去。
4. 教师管理的情感化
善用情感激励, 长于体察人心。这就要求校长要洞察教师的情感变化, 关注教师晋级加薪、工资调整、职称评定、评选先进、工作分配、课务安排等切身利益。及时调节、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促使教师保持情绪稳定。尊重教师的人格, 关心教师的学习, 保障教师身心健康等。崇尚民主, 宽容大度, 促进心灵相通。
5. 教师管理的动态化
首先, 确立动态发展观念。政府部门或校长必须研究和掌握教师管理系统的动态规律, 注意把握教师管理对象运动、变化之情况, 坚持对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其次, 建立流动运行机制。建立开放式的动态管理模式和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 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 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再次, 建立动态聘任制度。积极推进岗位聘任等用人制度的改革, 建立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动态的人才使用机制和竞争机制, 动态化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 以动态发展的观点对教师作出正确评价, 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谌启标, 余文森.新课程与学校管理创新[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4.
赶上好时代,迅速积累经验值 篇8
这是孙倞一天的常规工作。最忙的时候是每个月接到美国总部发来的当季陈列方案—他必须在10天以内做出调整,根据店铺实际的结构设计,并将产品信息最终通过有趣的形式传达给顾客。
“橱窗陈列其实只是我工作内容的一部分。”担任视觉陈列经理的孙倞说。走进店铺,每一件衣服的摆放、每一组柜台的陈列、每一个模特的肢体动作,甚至每个角落灯光的走向,都是视觉陈列部门需要负责的内容,“橱窗陈列的更替周期大概是4到6周,而店铺里的细节则要根据每天的客流量和销量做调整。”
如何做到美观且能提升销量,是孙倞最关心的问题。陈列设计固然考验陈列者的眼光和审美,但也要能让顾客停下脚步,让眼光多停留几秒,更重要的是,要使其愿意为此埋单。把销量最好的服装放在显眼位置是基本原则,而那些销量欠佳的产品也需要通过摆放来刺激购物欲望,比如借助色彩搭配。除此之外,孙倞还要考虑参考总部方案以维持Gap门店的统一形象。
视觉陈列算是和孙倞专业对口的工作。但毕业之初,他的第一个职业选择是创业。他从英国取得时尚与消费专业的硕士学位时,恰逢英国政府鼓励青年创业的浪潮。孙倞成功申请到一笔创业基金和贷款,按照自己的喜好,他在爱丁堡开了两家lifestyle买手店。
那创业并不顺利。英国经济大环境的不景气,加上缺乏创业经验,孙倞的店铺规模在两年后遇到瓶颈,他不得不卖掉生意,重新规划未来。
这时国内快时尚行业的兴起引起了他的注意,“我出国前在国内几乎看不到Zara、H&M这样的公司,但两三年的时间就足够它们在一个新的地方生根发芽,那时我觉得,中国的快时尚很有潜力。”
2007年,孙倞回到国内,在Zara上海南京西路旗舰店担任店长。有过创业经验再回到公司上班,孙倞觉得轻松很多,不需要再计算投入产出比,反而能让他更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3年之后,Gap进入中国大规模开店,孙倞抓住这个机会跳槽去了Gap,继续做店铺管理的工作。“它们都是快时尚行业做得不错的品牌,我想体验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公司风格。”孙倞说。
从店铺管理到成为西南和华东的区域陈列经理则是孙倞最近的一次职业转型。对于他来说,工作内容的细化并不是件坏事,反而让他在工作中找到自己最有热情和创造力的那个点,“什么都要操心很难让我专注。”
如今孙倞还有个任务,就是进行人才梯队的建设。过去5年里,他已经为Gap培养了10位店长和20位视觉陈列师,“选择合适的公司文化能让你更快速地成长,当然自己也要多看多想,工作更积极主动一点。”
C=CBNweekly S=Kerr Sun
C: 如何提升管理能力?
S: 在被管理的阶段就要好好体会,尤其是在制度健全的公司,它会有非常完善的人才队伍培养制度,注重员工在不同层次的成长。当你“被培养”时,就多留个心眼看看别人是如何做的,将来身份互换时会更轻松。
C: 怎么看现在的创业热潮?
S: 我属于过来人吧,10年前创业没有现在这么流行。毕业前的梦想就是有自己的事业,但创业其实有些身不由己,受时局影响很大。所以创业不光是要有个好点子,还需要对外部环境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C: 最近在看的一本书?
【新时代中国经验总结】推荐阅读:
中国外交新时代08-22
中国营销进入新时代10-19
开启自强中国新时代06-27
如何理解中国新时代09-25
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10-05
中国进入新时代感悟12-20
新时代中国合伙人05-25
中国梦走进新时代论文08-24
新时代中国发展之我见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