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行为模式

2024-09-20

投资者行为模式(精选7篇)

投资者行为模式 篇1

1 引言

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 其成长行为是国家及地区间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 该问题成为理论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关于企业成长的理论研究涉及各个流派, 诸如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同时从其动因而言涉及资源基础论和管理者理论。就实践而论, 企业成长表现为在一定时空里, 企业家对内外部资源不断优化配置只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

中国的民营企业是在特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中成长的, 资源基础论往往成为解释其成长的理论基础, 但该理论强调企业成长就是“获取资源”, 不断地寻找新的机会, 找到可以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的资源, 把获取资源的能力交给企业内部具有完全认知能力的企业家和管理者。这一认识忽视了企业家对资源的组合, 以及企业整体能力构建的意义, 忽视了企业家认知能力的差异与资源获取之间的关系, 同时也忽视了企业家认知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行为经济的研究为其提供了有益的补充。

企业成长是企业家对内外部资源的配置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过程, 资源如何进行配置是由投资者的选择行为来决定的。行为经济学中认为人的活动受外部复杂环境、信息、知识等因素的制约, 投资者认知能力是有限的, 投资者的选择行为从不同视角来看, 存在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统一。因此, 本文从资源观为基础的企业成长理论出发, 强调投资者的选择行为对企业成长的作用。同时, 对投资者选择行为的理性与非理性模型进行界定, 强调企业成长的财务观 (企业价值) 与非财务观 (企业能力) 的聚焦和融合, 探索动态理性选择模型和企业成长动力。

2 案例分析和发现

2.1 企业背景

杜氏矿业始建于2000年, 企业成立初期主要从事石英石的开采、加工和销售。2007年成立杜氏高科玻璃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玻璃管、玻璃棒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德力股份公司成立于2002年, 2011年在深圳交易所中小板成功上市。它主要从事日用玻璃产品的制造和销售。

两家企业发展的初始条件不同, 形成两种发展模式。

(1) 杜氏矿业起步于本土, 企业成长路径具有典型的资源依赖特征。企业成长初期依靠石英资源的开发加工为企业积累了大量资本, 投资者形成对高额利润追求行为偏好。制度约束下有限理性特征。政府出于打造千亿元硅产业基地, 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和资源法规来鼓励玻璃制造业发展。企业为了争取政府优惠政策, 开始投资玻璃制造业项目, 由于缺乏足够软资产的投入, 玻璃制造业的投资始终处于亏损状态。

(2) 德力公司是外来的投资企业, 企业成长路径体现能力建设为支撑特征。公司成长初期缺少必要的矿产资源和其他资源, 企业成长缓慢。但是, 近年来在政府部门打造千亿元硅产业基地的背景下, 企业投资者充分利用当地政府部门提供的产业政策、制度、税收、土地等资源, 同时加强同省内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合作, 重视自主研发和自主设计, 企业成长迅速。

问题1:在强调企业资源对企业成长作用的前提下, 资源的丰裕程度及其结构与投资者的选择行为组合对企业成长产生何种作用?

2.2 投资者选择行为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2.2.1 企业成长特征

第一阶段:投资的资源依赖症

杜氏矿业企业成长初期取得了大量异质“资源租”, 异质“资源租”的形成为企业成长创造了高额利润, 成为企业成长的主要动力。杜氏矿业的投资者大量投资石英石采掘业项目, 来追求高额利润。这一阶段投资者的选择行为表现出绝对理性的状态, 在此过程中投资者追求高额利润的行为偏好也在不断形成。

第二阶段:投资的政策导向性

为了发展循环经济, 保护矿产资源, 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和资源法规鼓励玻璃制造业发展。在此过程中, 杜氏矿业一方面开始兼并一些小型石英加工企业, 一方面开始涉足玻璃制造业为继续发展石英采掘业争取政策优惠。投资者始终保持着追求高额利润的行为偏好, 投资的行为始终表现为对石英资源投资的依赖性。

德力公司面临产业链调整契机, 投资者对选择行为进行调整, 一是利用政策法规的扶持, 二是积极同各大科研机构合作, 重视专利发明和产品研发, 大力发展玻璃制造业。

2.2.2 企业成长不同表现 (见图1)

杜氏矿业投资者基于追求利润最大化选择行为, 强调对石英采掘业投资, 对玻璃制造业投资是为了争取优惠政策, 主要集中对固定资产投资, 对其发展所需软资产投入较少, 限制了该项目发展。

德力股份公司投资者选择行为主要依靠企业技术创新, 强调自主研发、品牌创造来适应政府部门产业链政策, 发展高科玻璃产业。在投资者选择行为下公司经过数十年的发展, 企业成长速度和趋势保持良好状态。

两企业做出发展玻璃制造业的投资选择行为, 但对企业的成长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因此, 针对问题1提出以下命题。

命题1:投资者受认知能力、环境、信息等复杂因素的制约, 会做出不同的选择行为, 投资者选择行为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决定着企业资源的配置、核心竞争能力的形成, 从而影响企业持续成长。

2.3 投资者选择行为的理性分析

2.3.1 杜氏矿业投资者选择行为的理性冲突

从投资理性选择模型来看, 杜氏矿业投资者选择行为是对外部环境、信息等要素进行充分判断而做出的理性选择。对玻璃制造业的投资, 是投资者以外部政策、法规为导向, 在充分认知情况下而做出的投资选择行为, 目的是争取矿权以继续追求石英采掘业带来的高额利润, 该投资行为符合“有限理性+行为最大化”的投资者理性选择模型。但从数据上反映投资者选择行为的理性与投资者理性选择模型产生了冲突。相反, 德力公司做出发展玻璃制造业的投资选择行为, 对企业成长起到了快速的推动作用。

问题2:如何衡量理性的约束条件, 实现投资者行为的转变, 推动企业持续成长的原因何在?

2.3.2 财务观、非财务观与投资选择行为

两家企业的投资者在投资选择行为理性模型的引导下所做出的选择行为, 由于德力公司强调在做出投资选择行为时关注财务观与非财务观对企业成长的作用;而杜氏矿业投资者片面追求高额利润的资源依赖性投资行为, 阻碍了玻璃制造业的成长。针对问题2, 提出以下命题。

命题2:“有限理性+行为最大化”的理性选择模型已不能够完全衡量投资者的理性行为, 建立“有限理性+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动态理性模型, 强调财务观和非财务观在投资者选择行为中的关注和融合, 为投资者做出理性的选择行为提供依据, 为企业成长提供必需的要素。

2.3.3 财务观、非财务观与企业成长

财务观强调对企业价值及价值创造因素的关注, 企业价值创造及企业价值实现的过程也是企业成长的过程。企业价值为研究企业成长状况提供依据, 价值创造为研究企业成长的要素提供支持。本文主要通过杜氏矿业和德力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 如表1所示。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既能满足企业生产再投资, 同时也为企业持续成长提供了最大的资本保证。杜氏矿业玻璃制造业自由现金流始终为负, 玻璃制造业的发展不能为企业再生产提供资金保障, 无法保证企业的持续成长。

同时, 德力公司的投资者强调非财务观在投资选择行为中的作用, 重视企业价值的同时强调价值创造因素对企业成长的作用。企业投资者树立科技创新、自主研发、人力资源、品牌创造等观念, 强调其企业能力对企业成长的关键性作用。而杜氏矿业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始终表现为对石英资源的过度依赖, 对玻璃制造业成长所需的科技、创新、知识等要素投入较少, 制约了玻璃制造业的成长。

3 动态理性选择模型下企业成长动因探析

原有投资者理性选择模型不能全面指导人们做出合理决策, 实现投资者选择行为转变, 建立动态理性选择模型, 对理性选择行为的做出和企业成长起着积极作用。因此, 本文通过实现投资者的投资、筹资、经营选择行为转变来建立动态理性选择模型,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企业成长。

3.1 投资选择行为转变与企业成长

投资活动是一切经营活动的源头, 投资选择行为的理性与否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态势。从财务观角度重视企业销售增长率对企业价值的创造作用, 通过对企业产品的价格、成本管理、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管理, 实现企业销售增长率的可持续增长, 对提高企业价值有着重要意义。从非财务观角度强调企业核心能力的建设是提高企业销售增长率的关键因素, 核心能力一般是指企业独自拥有的、能为消费者带来特殊效用、让企业在市场中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内资能力资源, 这些企业资源表现为人力、产品、技术、流程等因素。

3.2 筹资选择行为转变与企业成长

投资者的筹资选择行为影响企业资本结构进而对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长产生影响, 筹资方式以及资本结构会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投资者应根据企业的性质、成长阶段、所处行业环境等合理选择筹资方式, 通过杠杆效应降低筹资资本成本, 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实现企业价值增值和持续成长。

3.3 经营选择行为转变与企业成长

投资者经营选择行为注重长期现金流量的产生, 优秀的产品、服务、品牌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因素。优化投资者经营选择行为, 对于提高企业价值和推动企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投资者可以从提高经济利润和延长获取超额收益期来实现经营选择行为的转变。

4 结语

资源基础论下企业成长理论和现有理性选择模型已不能对现代企业成长进行全面解释。基于财务观和非财务观要素下动态理性选择模型, 强调投资者对企业价值和价值创造因素的关注和融合, 通过投资者的投资选择、筹资选择、经营选择行为的转变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最终实现企业持续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瑾.基于企业家能力的企业成长研究综述[J].产业经济评论, 2007 (01) .

[2]何大安.经济学世界中的理性投资模型与非理性投资模型[J].学术月刊, 2005 (01) .

[3]张鼎祖.企业价值创造驱动因素分析:基于财务视角与战略视角[J].财会月刊, 2009 (06) .

[4]刘淑莲.企业价值评估与价值创造战略研究——两种价值模式与六大驱动因素[J].会计研究, 2004 (09) .

[5]杨杜.企业成长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

[6]许晓明, 徐震.基于资源基础观的企业成长理论探讨[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5 (02) .

投资者行为模式 篇2

(一) 通过银行短期和长期借款的方式来实现融资

任何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都会遇到资金的需求, 通过银行借贷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公司资金需求的问题, 只是银行在进行放贷的时候, 会综合考虑公司的信用状况, 抵押物品价值, 借贷期限等实际情况。银行直接放贷融资方式对上市企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这种融资方式会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银行的要求也比较严格, 一些基础相对薄弱的企业很难直接融资。而且, 银行融资申请流程较为复杂, 一般从开始申请到实际获得借款需要周期较长, 对于急需资金的企业很难满足其需求。

(二) 通过公司增发股票的方式来实现融资

通过增发股票的方式来进行融资, 是上市公司进行融资的一种有效方式, 股票融资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实现资金的长久使用, 从这种角度来看, 股票融资是一种低成本的有效融资方式。面对这种情况, 国家对上市公司的股票融资进行了相对的限制的, 但即使这样, 股票融资依然是一种较好的企业融资手段, 一些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 没有自身积累融资能力的意识, 更没有资金积累意识, 对企业内部融资缺乏足够的认识, 不能对内部资金进行有效整合, 或是根本不具备利用内部融资来进行资产整合的意识, 在公司内部产权意识不明确, 工作责任不清晰, 在经营中忽略了设备的损耗, 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满足技术改造的需要, 在需要融资的时候, 不能满足银行放贷资格审查的要求, 通过增发股票融资, 可以根据企业的资金需求向证券监管机构申请发行相应金额的股票。

(三) 通过发行公司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

在利用公司债券对上市公司进行融资的过程中, 国家对各个方面都做出了相当明确的规定, 其中包括发行规模、评级规则、额度控制等。通过债券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 一般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面对繁多的规定, 运转起来相对复杂。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 上市公司可以进行债券融资, 但一些上市公司信息资源相对不足, 经营基础薄弱, 观念落后使得通过发行债券融资难以实现, 在发展过程中, 上市公司需要大量资金, 但是发行债券在融资速度上相对来讲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

(四) 通过成立股权并购基金融资

除上述三种比较常用的融资方式外, 上市公司通常还会使用成立股权并购基金的方式解决并购、重组非上市公司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当上市公司准备投资某非上市公司时, 为了尽快获得收购资金, 可以通过成立股权并购基金的方式快速满足资金需求, 完成股权收购。等待公司其他融资渠道的相关流程完成后, 再从并购基金手中收购重组标的, 或将标的出售获利。股权并购基金主要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少数机构投资者或个人募集, 它的销售和赎回都是基金管理人通过私下与投资者协商进行的。一般投资于私有公司即非上市企业, 绝少投资已公开发行公司, 不会涉及到要约收购义务。但是, 股权并购基金流动性较差, 没有现成的市场供非上市公司的股权出让方与购买方直接达成交易。

二、不同融资模式对于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

(一) 银行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融资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

当企业需要对外投资, 公司自有资金又存在缺口时, 公司通过银行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的方式进行融资势必对企业的投资行为产生影响。企业使用银行融资的资金进行投资时首先要考虑银行融资的成本和偿付本金和利息的时间期限。确保在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中能够按时的归还利息和本金。这样一来, 企业在使用银行的借贷资金投资时就只能选择与借贷资金时间相匹配的投资项目, 致使某些投资项目无法开展。此外, 任何投资都有风险, 使用银行借贷资金进行投资, 一旦投资失利, 企业的正常经营又无法归还银行借贷资金的本金或利息时, 将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 给企业生存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因此, 使用银行信贷资金进行投资, 首先要考虑企业现金流风险的规避, 按照融资协议, 认真制定还本付息方案, 避免企业资金链断裂;其次, 要对投资项目和行为进行缜密的测算和规划, 确保投资项目产生的收益能够高于融资成本;最后, 使用银行信贷资金进行投资, 需要企业配备专业的投融资人员, 从借款协议、投资协议、企业战略发展角度综合考虑银行借贷资金的申请金额、使用时间和还本付息的方式。

(二) 增发股票融资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

增发股票融资, 一般都是配合股权投资项目进行的, 这种融资方式因为是对所有股东负责, 因此证监会在对上市公司的审核和监管方面有着严格的约束, 所有的增发股票融资项目的审核都要求对被投资单位进行审计、评估并由有资格的律师事务所出具法律意见, 最后, 投资方和被投资方还需要参加由证监会组织的评审。增发股票融资项目一旦被证监会否决, 原有的投资项目将无法落实, 导致之前所有人的努力付之东流。反之, 一旦审核通过, 企业可以获得低成本、长期的投资资金, 这部分资金没有归还本息的时间压力和成本压力, 有助于企业提高上市公司的市值。

(三) 发行公司债券融资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

上市公司使用债券融资方式筹集资金, 因为从准备发行债券到实际收到全部筹资金额需要经历较长时间, 对于急需资金进行投资的上市公司来讲时间成本较高, 有可能会错过很好地投资时机。同时, 发行债券进行融资的方式, 需要定时、定额偿还债券本息, 如果投资项目盈利状况低于预期或者现金净流量小于还本付息金额, 将导致上市公司面临较大的偿付压力。如果上市公司在债券到期时无法按期偿付债券本息, 还会对上市公司的商业信用产生极大的危害, 同时影响上市公司的股价。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债券融资时, 需要对融资资金的用途、盈利预测、资金还本付息计划进行详尽的筹划, 要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 确保债券资金的本息能够按照发行债券时的约定按时偿还。因此, 企业使用债券融资进行投资时, 只能选择投资项目盈利能力和现金回报能力可靠, 投资风险相对较低的投资项目, 这势必导致上市公司的投资回报相对较低。

(四) 成立股权并购基金融资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

成立股权并购基金的方式进行融资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可以在短时间内使用较少的自有资金筹集到投资所需的资金, 从表面看对于上市公司有百利无一害。但是通过股权并购基金的方式筹集资金进行投资上市公司的话语权较小, 所占份额一般不会太大, 对比其他融资方式来讲对于上市公司的投资回报相对较低。同时, 成立股权并购基金进行融资需要上市公司使用自有资金投入股权并购基金, 一方面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现金流, 另一方面减少了上市公司其他投资项目的投资。

三、结束语

上市公司融资方式多种多样,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上市公司进行融资除了满足日常经营所需外, 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投资, 通过投资完成上市公司的战略布局, 进而提高公司未来盈利能力和公司市值。不同的融资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 融资方式不同的特点也势必对于企业的投资香味产生着不同的影响。上市公司需要深入掌握各种融资模式的特点, 并根据投资项目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融资模式进行融资, 使投资行为和融资模式相匹配, 在控制投资风险的前提下合理使用融资资金, 确保上市公司平稳, 合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 高帅, 张洋.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模式对投资行为的影响[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5, 04:80-85.

[2]武新英.企业负债融资对其投资行为的影响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3, 13:311.

投资者行为模式 篇3

一、行为金融学相关理论及其启示

行为金融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它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这一研究视角通过分析金融市场主体在市场行为中的偏差和反常, 来寻求不同市场主体在不同环境下的经营理念及决策行为特征, 力求建立一种能正确反映市场主体实际决策行为和市场运行状况的描述性模型。

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观点包括:有限理性理论、前景理论、价值理论、羊群效应、有限套利理论、投资者认知有限理论等。

这些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股票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 受到各种客观的和主观因素的影响, 并且存在一定偏好。通过研究投资者的行为, 我们总结出投资者行为的偏好及主要影响因素。个体可以了解自己决策偏好, 有意识地对投资策略进行适度调整, 尽可能避免因决策错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政府和股票市场监督管理机构可以根据这些主要影响因素预测、分析、判断股票投资者的行为, 必要时进行有效引导, 以维护股票市场的正常秩序, 使我国股市稳健发展。

二、研究方法与角度

本文以行为金融学为理论指导, 采用文献综述和问卷调查法, 以608名有投资经验的社会个体投资者为样本, 从行为金融的角度入手, 对影响他们投资决策的因素的进行调查, 从投资者的基本财务状况、外部环境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信息披露情况调查、上市公司影响因素以及投资者本身的认知偏差五个方面对股票投资者的决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三、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我国个体股票投资者在证券投资决策时更倾向于购买蓝筹股、低价大盘股和科技股。而选择购买这几种类型股票的主要原因是它们的市盈率低, 并且业绩好。

个体投资者在买卖股票时主要受到外界宏观环境和个体生活的社交环境, 以及个体主观因素三方面信息的影响。

外界环境的信息, 如国家宏观政治、股市法律法规及政策信息、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行情走热的专家分析, 以及个股或专家的小道消息等因素中, 国家宏观政治的变更是被45.3%的投资者认为是投资决策的首要影响因素。而且72.4%的人在不同程度上相信经济发展能够支持股市上升。这也说明了宏观经济因素对股民的股市预期颇具参考价值。

由于人不是孤立存在于社会的个体, 所以在决策时难免会接收到来自社交圈里他人给的建议或意见, 此时有28.9%的股票投资者会听从他人意见、放弃自己的想法, 27.6%的股票投资者会综合考虑他人建议进行决策, 还有43.4%的人不理会他人意见, 坚持自己的想法。可见, 超过一半的股票投资者会在一定程度上会采纳他人意见。

当然, 除了外界因素的作用以外, 投资者自身的技术知识、认知习惯和个性, 也会对股票买卖行为带来影响。个体知识和获取的市场信息是有限的 (例如调查中我们也发现, 并不是所有投资者都能读懂并利用到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 他们就不可能从公司详细的财务状况这方面对股票进行评估) , 加上自身的对损失的厌恶、害怕后悔, 以及把一部分希望寄托于政府行为的偏好, 致使股票投资者的决策难免带有主观判断。

(二) 建议

根据上述特征,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股票个体投资者提出建议:

1. 在进行决策时, 投资者应当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准确理解新出台政策意图为基础, 把握政策的发展方向, 预测变化趋势;同时, 广泛搜集信息结合所处的市场背景, 分析管理层的监管思路, 把握监管焦点, 立足管理层的监管立场上换位思考, 推测监管政策的发展方向和变化趋势;此外, 关注国民经济状况, 据以判断国家宏观经济工作重点。努力实现自身投资水平的提高。

2. 投资者应树立维护自身投资权益不受侵犯的意识, 并落实于行动。

对于蓄意侵害个人投资者利益的券商、中介机构、分析师、上市公司, 勇于举报, 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

3. 个人投资者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在加强证券投资基本知识学习的同时, 注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我国证券投资者投资行为研究 篇4

在金融市场中不论投资者是个人还是机构, 在进行投资时都试图以理性的方式进行。但是作为普通人, 由于其专业知识匮乏, 在进行投资时不能进行完善的风险预测, 所以投资决策都属于非理性的。并且在决策的过程中容易受到认知过程、情绪、动机等因素的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 不仅普通人在进行投资时容易受到因素影响, 一些投资机构, 即使具备专业的知识和平台, 在投资的过程中也不够理性。而导致股价和投资者行为异常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认知的偏差, 另一方面则是投资者心理情绪的变化。所谓认知偏差是指, 一些具有良好教育的投资者, 拥有相关金融知识, 但是面对财经信息时却做出错误判断。 (1986) B lack在论文中指出, 认知偏差的产生主要是因为, 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 总是被永久性的噪音包围, 而噪音的存在影响着投资者做出理性的投资;另一方面受到记忆、情绪等因素的影响, 在投资者对信息进行处理时容易导致认知的偏差。 (1999) K aufm an认为心理情绪化会影响投资者投资行为, 并且这种市场情绪化, 容易产生传染, 导致更多的投资者受到影响。其次, 由于心态的变化, 也会影响投资者对信息进行正确的处理。由于心态过于乐观, 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容易过度自信, 导致对信息的处理行为比较少, 而我国证券投资者往往过于自信, 股价一旦上升, 就容易产生冲动的购买, 并且不会过多的思考。

二、投资者行为分析

(一) 自信过度

对于我国证券投资者而言, 普遍存在着过度的乐观情绪。而股民的投资行为往往来自于这种膨胀的自信心, 对公司未来收益并没有进行准确的分析和预测。特别是在股价上升时, 这种行为表现更加明显。特别是在2014年11月以来, 中国股市的突然爆发式的增长, 导致投资者的自信心过度膨胀, 乐观心理增加, 在进行投资时, 股民对企业的盈利情况都保持着高度的乐观态度, 导致全民炒股现象的发生, 更有甚者将自己全部的积蓄投入的证券上, 也正是这种行为, 导致一些庄家在操控股市时更加便利, 并从中牟取暴利。市场投资变得紊乱, 投资者的盲目投资, 不仅让证券市场变得波动性大, 而且很多股民也发现这种股价最终也如同泡沫市场, 很快就进入了急速倒退的情况。

(二) 赌博心理

对于一些股民而言, 存在着赌博性质, 认为证券投资可以让其一夜暴富。对于证券市场而言, 赌博和投机性其实是相互联系的, 其实从某种层次分析赌博, 其占据着很大的投机特性。而股市具有投机性, 在股民进行投资行为时, 受到投机性的引诱, 引发了严重的“赌徒式”投资行为, 这类股民在进行投资时, 往往带有赌博性质, 所以在进行证券投资时, 就不会全方面的分析证券市场, 而这种投资也导致证券时的投机性更多。从我国证券市场现状而言, 我国股民在进行投资时, 换手率极高, 特别是散户投资者在进行投资行为时多为短线投资。而这种方式的投资, 主要是为了可以快速致富。另外, 我国证券投资者存在着暴富心态, 这也是很多证券投资者具有的心态。我国股民进入股市的只要目的就是为了致富, 同时由于一些错误的公众信息, 产生了错误的影响。所以, 在进行投资行为时, 并不在意股市的变化, 只注重其投资可以得到多少利益, 更不会在意股价的高低。这种心理也加剧了证券市场投资的投机性增加。

(三) 从众心理

我国证券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 主要的行为还具有从众心理。一方面是由于投资者自身的投资行为不够坚定, 导致经常听取别人的意见进行投资;另一方面我国证券投资者自身的知识也不够完善, 在进行投资行为经常出现迷茫的状态, 并不能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准确的分析。在进行决策时经常跟风或者随大流, 没有属于自己的投资理念, 对于自己所投资的股票更不会坚持。所以在进行投资时, 投资者经常对其他人进行模仿, 因此导致证券市场在某些阶段经常出现股票买卖相似的现象。由于投资者之间的模仿行为, 导致证券市场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同时这种投资模式也会影响金融危机的发生。我国证券研究学者在对市场进行和发现投资者不仅存在着羊群效应, 在和美国相比较后发现, 这种现象严重高于美国。

根据中登公司统计年报可以发现, 2007年我国新增A股账户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 在2007年9月18日突破了1亿的大关, 而一个月后牛市见顶。股价的攀升导致从众股民人数急剧增加, 而这些股民往往是没有投资知识, 此时进入市场更多是受到羊群效应的影响。

(四) 政策心理

对于我国股市而言, 股民存在着复杂心理。及时我国已经加快了对证券市场的改革, 但是目前证券的主要监督者还是政府, 其投资环境还受到多方面的限制。所以股民认为我国证券市场为“政策市”;但是另一方面, 当证券市场出现重大波动时, 股民又希望政府可以及时的提出政策, 稳定证券环境。这种复杂的投资心理和行为, 都说明我国证券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 股民过分依赖政府政策。因此股民的投资行为和政策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政府政策一旦有利于股价上升, 导致股民自信心上升, 盲目入市的股民增加, 证券市场活跃度上升, 交易频率自然增加;而一旦出台的政策并不有利于股价, 证券市场的交易频率也会过快的降低。

三、投资行为策略分析

(一) 逆向投资

所谓逆向投资是指对于一些表现糟糕的股票进行购买, 同时将一些长期增长的股票卖出。这是由于股票市场的反应一般不是过度就是不足。在反应过度时对其进行修正, 可以使过去一些投资收益比较差的股民, 在将来的表现可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保证投资者可以获得超预期的回报。这一策略的最初投资者是戴维德尔曼, 因此他也没人们称为逆向投资之父。在金融行为理论中, 认为投资者对投资行为进行决策时, 往往只注重上市公司近期的表现, 所以对于短期持续增长的行为, 容易反应过度;而对一些近期表现差的公司, 在进行评估时对其期望值过度, 导致为股票的套利提供了机会。所以在实施逆向投资时, 需要对上市公司的各个指标进行评估, 并严格按照投资策略进行选择, 不能单一的选择股票下跌会持续下跌时就选择购买, 而是要保证该股票是由于股民反应过度而导致其价格偏离的实际价格。同时, 投资者需要有一定的恒心, 保证持有股票的时间。

(二) 惯性投资

逆向投资是基于股民反应过度而提出的投资策略, 那么, 惯性投资则是针对反应不足。股票价格在持续上涨时, 需要经历一段时间, 所以即使以很高的价格进行购买, 仍然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润。在进行惯性投资时, 股民需要对大众的投资行为进行观察和研究。对于已经上市一段时间, 但大众投资者仍然保持迟疑的股票, 可以及时购买, 顺应股票市场。由于投资者的个性、投资者的类型都有所不同, 所以惯性投资的时间也会有所差异。但是股民在进行投资时, 要注意并不是说股票价格高就需要买入, 还要对于一些被投机行为而导致价格虚高的股票, 这类股票显然是不合适投资的;而对于一些股票上涨的原因是因为其股价情况有所改善的股票, 因此在进行惯性投资时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技巧。此外, 投资者需要注意惯性投资策略是一种短期的投资, 所以更适合一些有投资经验的人。

四、总结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多为中小投资, 所以其投资行为会直接影响整个证券市场的发展。因此对投资者投资行为进行研究, 可以更有利于对证券市场进行改善, 同时提高投资者在投资行为中的理性化。本文在进行研究阐述时, 出来对投资行为进行了仔细的分析, 同时为了改善这种不理性化也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 为投资者提供一定的方法, 帮助其在进行投资行为中可以更理性, 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投资损失。

参考文献

[1]徐茂卫.我国证券投资者投资行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5.

[2]李若洋.我国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分析[D].天津商业大学, 2014.

[3]吴丽.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我国证券投资行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4.

[4]何昊.中国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 2009.

[5]胡梅芹.基于行为金融理论之我国个体投资者投资行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 2007.

[6]鞠复生.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投资行为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

[7]栗克彩.我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价值投资行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6.

投资者行为模式 篇5

一、机构投资者对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影响机制

1.机构投资者通过资金优势影响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1) 通过资金优势刻意做开盘和收盘价。上海深圳的证券交易所开盘实行集合竞价制度, 集合竞价时机构投资者很容易通过一两笔大单制造很高的开盘价, 这样即不用花很多的成本, 也能吸引投资者眼球, 起到很好的广告效果。比如:广告效应, 开盘就名列涨幅排行榜的前列, 个人投资者就会产生很强的追涨心理, 看到股价的大幅高开以为庄家今天势必要有所行动, 股价必定要大幅上涨, 从而追了进去。临收盘的时候一两笔大单就能做个很低的收盘价, 这样为第二天的操作打开了空间。如果第二天想拉升股价的话, 收盘的低价也会让一部分个人投资者在第二天早盘时吓出局。

(2) 做热点板块。机构投资者利用自己庞大的资金优势操纵一只股票的股价, 甚至联合其他机构投资者抬升一个版块。热点板块永远都是个人投资者的最爱, 这是由于个人投资者存在着很强的一个暴富的心理。热点板块可以提升证券市场的活跃程度, 吸引个人投资者跟风, 从而使机构投资者的操作更加容易。

(3) 机构投资者通过制造股价的剧烈波动, 来引诱个人投资者频繁交易。个人投资者往往希望捕捉到股价的每一个波动, 进行正确的交易, 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往是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过度自信。个人投资者认为自己的买入或买入决策是正确的, 频繁的交易带来的后果往往是, 巨额的亏损。因为一次亏损往往需要数次的盈利来弥补, 亏损的时候个人投资者往往期望着股价能够重新回到自己的成本价, 这种期望是一厢情愿的, 没有及时止损带来的后果只会使损失越来越大。然而, 盈利的股票, 投资者却急于兑现自己胜利的果实, 落袋为安, 往往个人投资者只赚了一点蝇头小利就退出了, 与大幅上涨的行情擦肩而过。每天痛苦地看着自己卖出的股票大幅飙升, 自责, 懊恼。最终忍不住又满仓进入了, 这时持有成本往往在一个很高的价位。

2.机构投资者通过信息优势来影响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1) 获取信息。机构投资者拥有较高素质的专业人员, 能够对企业、市场、宏观经济形势等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以及通过地下渠道得知或提早得知某些重要信息。而个人投资者所能了解的信息主要是“共同知识”即所有人都知道的信息。这就在获取信息上存在着不对称问题。

(2) 编造信息。机构投资者有着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庞大的合作团队, 媒体和一些股评家可能受托于机构投资者, 他们根据机构投资者的要求替机构投资者发布信息。机构投资者想要出货时, 就让股评家在各大媒体鼓吹, 某某股技术形态多么好, 上涨空间无限, 涨势刚刚打开, 明明是高位放量滞涨出货的股票, 他们却说成, 这是庄家再继续吸筹。

(3) 控制信息。机构投资者根据自身的需要联合上市公司, 控制信息发布的时间, 股票经过大幅拉升后, 及时放出利好, 比如每股净收益大幅增加, 和某家公司商讨重组事宜, 从而掩护自己的出货。个人投资者看到利好盲目跟进时, 机构投资者能从容派发。

二、建议和政策

1.加强投资者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教育

投资者教育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也是推动我国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有利保障。积极开展投资者教育, 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对我国投资者的教育主要是从提高投资者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着手, 目前虽然证券公司在开户的时候, 向客户提交的《风险揭示书》, 但很少有投资者认真翻阅, 所起效果有限。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可以从投资者的年龄结构, 学历水平, 知识体系入手, 加强开户之前必要的风险测评。证券公司有义务定期不定期的举行相关培训, 让“股市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真正深入人心。

另外, 必须要对投资者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都能够得到贯彻实施, 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基础上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平稳健康地向前发展。

2.加强对机构投资者行为的规范管理

机构投资者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 操纵股价, 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作为市场兴风作浪的始作俑者。而监管, 不能只停留在颁布几条法律, 更不能寄希望与机构投资者的道德规范上。必须从源头上加强机构投资者的准入制度, 加强机构投资者的信息披露制度, 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规范。机构投资者开立证券账户要具体标注, 并加强对这些账户的监管。并且从源头上对其筹措资金的安全、合理、合规上做好控制, 规范委托代理关系, 对证券交易中的代客理财等活动也要予以规范。

摘要:机构投资者拥有资金优势、人才优势和信息优势, 其可以利用该优势影响股票价格的走势进而影响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使个人投资者的交易频繁出错, 来获取利润。如何规避和减轻这一影响, 本文从投资者教育和加强机构投资者的规范管理的角度, 提出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1]单树峰.行为金融理论中的投资者行为[J].国际金融研究, 2004, (3) :15~20.

[2]庄序莹.证券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 2001, (2) .

[3]李心丹, 王冀宁.中国个体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2, (11) .

[4]彭惠.信息不对称下的羊群行为与泡沫[J].金融研究, 2000, (11) .

我国股市投资者行为心理偏差分析 篇6

一、我国股市投资者行为研究述评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大量有关投资者行为偏差和市场非有效的研究纷纷涌现。我国国内对于投资者行为的研究视角也各不相同。孟凡祥 (2009) 指出2005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大幅波动, 并就投资者在资本市场波动中的行为表现以及心理因素进行分析;方岑 (2009) 分析了资本市场中的投资心理陷阱, 并针对投资心理误区进行心理测试, 以减少投资失误。另外, 还有部分学者通过对投资者的直接调查来寻求投资者行为的特征, 如刘力等的《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行为与心理特征的调查报告》, 时勘等的《提高素质———个体投资心理行为研究》, 这些调查报告的共同结论是我国股市投资者行为具有行为金融学家所提出的“认知偏差”特征。而由李心丹教授 (2007) 主持的上证联合计划第三期报告, 通过对江苏地区投资者的心理学检验、实证检验与调查问卷三者相结合的方式, 研究发现投资者存在诸多认知偏差, 影响投资者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宏观政策因素和投资者的个体因素。

在实证研究方面, 徐富明和李红 (2009) 采用模拟股票投资情景的问卷实验方法, 以210名中国A股市场上的个体投资者为对象, 对个体投资者股票投资决策中的后悔情绪及相关因素进行了探索;刘莉亚等 (2010) 借鉴心理学家在赛马赌博中发现的规律, 对股票市场的截面效应进行了理论推测, 通过构建一个新的投资者情绪指标, 用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情绪指标的变动对特征组合收益率的影响并给出解释。还有学者就大股东行为与投资者心理的关系进行研究, 如郝颖 (2009) 就大股东控制下的股权融资与投资者行为进行了研究;孟一琳 (2009) 选取2001~2007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A股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发现大股东控制下的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

从已有的研究可以看出, 当前对投资者行为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结合心理学、实验学、社会学及其他认知科学对人类非理性研究的成果, 对投资者的“有限理性”进行探究;二是观察金融证券市场的各种“异常现象”, 借助于一些模型, 通过投资者交易数据和市场价格的波动, 对投资者行为进行实证检验。但大多数论文未能从宏观上考虑整个市场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法律环境对其的影响。既然投资者的行为具有非理性的特征, 那么影响投资者的行为因素有哪些呢?基于此, 本文试图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这一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二、交易环境决定论下的投资者行为解读

1. 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行为心理学大师斯金纳对人类行为的研究作了很好的阐述。他通过“斯金纳箱”的实验, 认为环境决定人的全部行为, 人的内部心理活动是在环境产生行为的过程中附带产生的副产品, 影响人行为的多种因素存在于人体外部。并指出, 环境从三方面决定人的行为:第一, 环境作为相倚性联系的一部分而决定人的行为;第二, 行为是通过操作强化作用而在环境中形成的;第三, 环境对行为的决定性具体体现在各种外界变量上。

斯金纳认为, 应该把反射看成是刺激和反应间的一种相关, 并提出R=F (S, A) 。其中, S表示刺激, A表示反应, R表示反射。

以行为为其函数的外部变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叫做函数或原因的分析, 我们对某个有机体的行为进行预测和控制, 这种行为方式是“因变量”, 即我们拟找出其原因的那种结果。而我们的“自变量”——行为的原因, 乃是各种外部条件, 行为就是各种外部条件的函数。

从斯金纳的严格环境决定论可以看出, 该理论虽有其强大解释力的一面, 但同时也存在缺陷, 即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由于环境的复杂性, 如果人只是被动地接受客观事物, 那么社会如何得以进步?正是因为有了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由于其大脑的高度复杂性, 他才能对周围复杂的环境进行复杂的组装, 这就是创新, 是社会进步的源泉。

2. 交易环境决定论下的投资者行为解读。

有学者借鉴斯金纳的严格环境决定论思想, 提出了交易环境决定论, 即影响投资者行为的因素不仅具有个体的心理因素, 投资者所处的外部环境如社会环境、市场环境、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等因素也对投资者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把前者称之为内部环境, 后者称之为外部环境, 则把它们统称为交易环境, 那么影响股价的机制就演变为“交易环境→交易者行为→交易价格”。这里的“交易者行为”和“交易价格”之间存在一个反馈环, 因此如果要改变当前股票市场的状况, 就必须打破这个反馈环, 仅仅通过教育投资者是不够的, 需要从外部改变投资者的交易环境, 这就是交易环境决定论思想。

根据交易环境决定论思想, 决定投资者行为的要素有两点:其一, 投资者本身的心理活动, 如人类共有的心理特征;其二, 外界对投资者做出决策时的影响, 它们可能影响投资者对客观条件的解释, 我们称之为外部环境, 包括投资者所面临的社会文化环境、历史环境、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因此影响投资者行为的因素可概括为四个字———交易环境, 其框架如下图所示:

外部环境投资者行为市场价格境交易环{ (内心部理环环境境) 具物有情“绪动”影响决定

我们将投资者的交易环境分为外部环境 (Eo) 和内部环境 (Ei) 。因心理活动作为内心世界是与外在实体世界相对应的, 所以将投资者的心理活动作为内部环境。所谓外部环境, 包括正式的制度安排 (如法律、规则) 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如社会文化、风俗等意识形态) 。

根据凯恩斯的观点, 投资者具有“动物情绪”, 因此在同样的外部环境, 包括信息环境相同的情况下, 不同的投资者由于其各自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情绪的不同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投资行为,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同一个市场内, 投资者表现出不同的交易特征。一方面在不同证券市场, 投资者面临的外部环境具有巨大差异, 因此必然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另一方面, 由于人类所具有的某些心理活动与对事物认知态度又是相同的, 即内部环境的集合是等价的, 因此虽然投资者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证券市场交易也能表现出其相同之处, 表现为市场中的羊群行为、规模效应等。

因此, 根据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建立以下理论模型:

其中:S0表示社会环境;M0表示市场环境;L0表示法律环境;G0表示政策环境;H0表示一国证券市场的历史环境;V表示投资者行为。

V与E之间呈非线性关系。E0表示外部环境, Ei表示内部环境, 前者起着决定因素, 而后者则起辅助作用, 在特殊情况下, 内部环境也可以起主导作用。

三、投资者行为心理偏差分析

1. 投资者行为心理偏差的现象分析。

依据上述理论模型, 投资者所处的交易环境, 特别是市场环境对投资者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而投资者自身的因素, 如认知能力、心理特征同样从内部作用于投资者, 进而影响投资者决策。调查发现, 我国投资者在投资行为上存在诸多的认知偏差, 主要有确定性心理、损失厌恶心理、后悔心理、过度自信、过度恐惧、政策依赖性心理、暴富心理、赌博心理、从众心理、代表性偏差、可得性偏差、情感依托、锚定心理、选择性偏差、保守性偏差和框架效应等。这些认知偏差有的在国外研究中已有发现, 有的则具有“中国特色”, 这些因素彼此作用并对投资者的行为产生影响, 导致投资者行为常常呈现过度反应的倾向, 进而在相当程度上加剧了证券市场的震荡, 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损失厌恶心理”和“后悔心理”表现在投资者行为上即是“处置效应”, 依据预期效用理论, 投资者的风险态度呈“S型”, 因此可能存在投资者长期持有亏损股而过早卖出盈利股的现象。我国股市投资者大部分为短线投资者, 长线投资者只占少数, 且这部分投资者倾向于全部撤出投资。既然是倾向撤出, 则暗示这些投资者实际上仍然是一直持有这些亏损股票, 由于“损失厌恶心理”和“后悔心理”的存在, 投资者并不想“割肉”而去, 相反是长期持有。根据深交所的相关研究, 在投资者处理深度套牢股票的方式上, 选择“长期持有, 直到解套”的投资者为数最多;而依据对中国股市投资者“处置效应”的实证分析, 无论是从卖盈比例/卖亏比例还是从持股时间上来检验, 中国股市同样存在“处置效应”状态。

“暴富心理”和“赌博心理”描述的是投资者贪婪和乐于冒险的心态。人在本性上都有逐利的动机,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 收入越低的人群更倾向于对生理和安全的需求, 从而逐利和冒险的动力越大。据统计, 我国股市中职业投资者和下岗工人在投资群体中所占比例较小, 低收入的个人投资者占比较大, 他们希望能一夜之间通过投资股市改变命运, 因此“暴富心理”和“赌博心理”在股市表现明显。从这个层面上可解释个人投资者的短期投资行为。

利用行为金融学所说的羊群效应可以解释我国股市投资者的跟风行为。由于个体追求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外在需要, 个人投资者可能去做别人正在做的事, 即使他们自己的私有信息表明不应该采取该行为, 这样一来, 就导致了社会群体相互作用的人们趋向于相似的思考和行为方式。

2. 投资者行为偏差的原因分析。

按照上述对投资者行为的解读, 我国的社会、历史、市场、法律和政策等因素均对投资者行为偏差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

(1) 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目前, 我国股市在信息披露方面仍存在重大信息描述不实、描述不清、延迟披露等现象。特别是少数上市公司、机构大户、证券中介等为达到操纵股价、牟取暴利的目的, 肆意散布虚假信息, 隐匿真实信息, 使披露的信息成为违规操作的工具, 严重地干扰了中小投资者作出理性决策。

(2) 市场价值基础薄弱。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造血机器, 证券市场的价值基础是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并不理想, “一年绩优, 二年绩平, 三年绩差”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投资者很难从上市公司获得长期稳定的股利回报, 即使有回报, 也不及二级市场上价格差额带来的收益那么立竿见影, 因此大部分投资者的入市动机是通过股票的买卖价差获利就不足为奇了。

(3) 政策对证券市场干预过度。回顾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多次的巨幅震荡、大起大落的起因皆是政府的干预行为所致。面对市场上纷繁复杂的信息, 如何正确分析管理层的监管思路、把握监管焦点, 立足于管理层的监管立场, 换位思考、推测监管政策的发展方向和变化趋势, 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 显然是比较困难的。此外, 社会文化因素也直接影响投资者的价值观、意识、性格和态度, 从而决定投资者的需求结构、动机水平, 进而影响投资者的行为方式选择。

四、股市投资者行为心理偏差的干预

1. 政府及监管层的引导。

(1) 加大政府调控的信息透明度, 政策法规的制定应具有前瞻性、稳定性、延续性。管理层应将调控目标用更清晰的方式表达出来, 让市场参与者对证券市场的前景有一定的预见性, 这有利于减少投资者投资决策中的非理性冲动, 也有利于减少政策风险对市场及投资者行为的冲击。

(2) 发挥市场自主调节功能, 建立证券市场的自恢复和自适应机制。政府的适当合理的调节必不可少, 但调节的频率与强度不可过大, 应逐步建立证券市场的自适应机制, 减少政策对证券市场的过度干预。

(3) 建立完善的投资者保护机制, 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和投资理念。引导社会公众将经济注意力从证券市场转向实业投资, 减少社会公众对股市的依赖性, 培育其长期投资、注重投资组合的投资理念。

2. 投资者行为的自我完善。

(1) 投资者不仅要掌握证券投资和相关的财务法律知识, 还要克服自身的心理弱点。要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国家政策、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股价走势的技术面信息, 并在投资实践中有意识地纠正心理偏差。

(2) 投资者应树立维护自身投资权益不受侵犯的意识, 并落实于行动。只有逐步完善证券市场基本制度建设, 才能保障中小股东与公众投资人权益, 当投资者权益受到侵犯时, 其可以采取法律手段, 通过“股东代表诉讼”和“集团诉讼”等形式来获取民事赔偿。

摘要: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经济行为主体, 投资者行为会影响股市的价格定位和波动性。本文在回顾我国股市投资者行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对交易环境决定论下投资者行为进行解读, 并对投资者行为心理偏差的现象及诱因进行了分析, 最后对政府监管层和投资者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心理偏差,交易环境

参考文献

[1].孟凡祥.我国资本市场大幅波动的经济心理分析.经济研究导刊, 2009;28

[2].孟一琳.大股东控制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研究.财会月刊, 2009;9

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偏差理论综述 篇7

关键词:投资者行为偏差,行为金融,综述

行为金融学通过对投资者投资过程的研究发现, 投资者并不总是以理性的态度做出决策, 人的情绪、性格及心理感觉等主观因素在金融投资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试图从投资者分析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偏差和行为偏差、面对风险时的认知偏差、决策行为中的认知与行为偏差三个方面来解释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偏差的现象。

一、分析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偏差和行为偏差

由于投资者认知能力的有限, 如果对既得信息的分析理解发生偏离, 就有可能导致投资者认知偏差。投资者信息获取过程中心理偏差主要是选择性偏差和易得性偏差。

(一) 模糊厌恶。

彭星辉 (1995) 、杨秀平 (2006) 等学者的分析表明人们在熟悉的事情和不熟悉的事情之间更喜欢熟悉的那个, 而回避选择不熟悉的事情。在资本市场, 模糊厌恶表现为对未知的恐惧, 投资者往往避开信息不完整的证券, 选择信息超载的产品进行投资, 即使超载的信息对投资并不相关。

(二) 选择偏差。

以Tversky (1974) 和Kahneman (1974) 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投资者由于认知容量的局限性, 在某一时点上不能处理所有信息。人总是选择少数事物作为认知的对象, 此时, 被认知的对象好似从环境中凸显出来, 显得格外清晰。当投资者选择不同的股票作为观察背景时就会毫无理由地选择少数一些股票投资。

(三) 易得偏差。

人们在记忆中搜寻信息的过程中, 对于熟悉事物的提取几乎是自动的和无意识的;对于不熟悉的往往需要经过复杂的搜寻过程, 甚至借助于各种外部线索和辅助工具, 才能完成提取信息的任务。Kahneman和Tversky (1973) 实验发现:人们倾向于把信息按记忆顺序排列, 认为容易令人联想到的事件被认为是常常发生的, 而不容易联想到的事件是不经常发生的, 在分析信息的过程产生了易得性偏差。在投资活动中, 本能促使投资者寻找参照物, 这往往会导致“跟风”行为。

(四) 锚定与调整偏差。

面对不确定信息时, 人们通常利用某个参照点作为“锚”来降低模糊性, 然后再通过一定的“调整”得出最后的结论, 当初始锚定值不恰当, 并且对于锚定值的调整也不够时, 就出现了“锚定与调整偏差”。Tversky和Kahneman (1974) 认为, 当问题被提出时, 无论初始值被改定为什么数值, 都将对人们的回答产生影响。他们的实验就清晰地表明:人们过多地受到无意义的初始值的约束与左右。

二、面对风险时的认知偏差

在面对投资风险时, 投资者一般会出现损失规避和后悔厌恶两种心理偏差。

(一) 损失规避。

心理实验表明投资者在面对收益和损失时表现出不对称性。当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 损失会使他们产生更大的情绪波动。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对风险偏好是不一致的。当面对收益时, 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涉及损失时, 则表现为风险寻求。Daniel Kahneman (1979) 和Vernon Smith (1979) 的研究也表明大多数投资者的行为不总是理性的, 也并不总是回避风险的。投资者在投资账面值损失时更加厌恶风险, 而在投资账面值盈利时, 随着收益的增加, 其满足程度速度减缓。

(二) 后悔厌恶。

Daniel Kahneman (1982) 将避免遗憾定义为人们发现不同的选择本能得到更好的结果而未选择所带来的痛苦感觉。后悔是没有做出正确决策时的情绪体验, 是认识到一个人本该做得更好却没做好而感到痛苦。Shefrin和Hersh (1985) 认为, 后悔比受到损失时更加痛苦, 因为这种痛苦让人觉得要为损失承担责任。为了避免后悔, 投资者常常做出一些非理性行为。比如, 投资者趋向于获得一定信息后才做出决策, 即使这些信息对决策并不重要, 从而错过了投资的最好时机。

三、决策行为中的认知与行为偏差

投资者决策过程除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外, 同时还或多或少地受到情绪、性格等心理因素的影响, 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过度自信、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处置效应和羊群行为等。

(一) 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源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它是指人们过度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 高估了自己成功的几率和私人信息的准确性, 而低估运气、机遇和外部力量的作用。DeBondt和Thaler (1995) 认为, 过度自信或许是人类最为稳固的心理特性, 对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估计过于自信。人们常常将好的结果归功于自己的能力, 而将差的结果归罪于外部因素。其他学者的研究也发现, 如果人们称对某事抱有90%的把握时, 事实证明的成功概率大约只有70%。过度自信在证券投资行为中表现尤为突出, 一般的投资者也都相信自己具有更为出色的判断能力。股票市场的繁荣往往导致更多的自信, 同时更多的自信又导致了频繁交易。

(二) 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

DeBondt和Thaler (1985) 系统地提出了过度反应假说, 他们认为, 投资者并没有依照贝叶斯所提出的客观法则调整他们的信念, 而是高估新信息的重要性, 低估已有的较长期的信息, 即投资者对信息理解和反应会出现非理性偏差, 从而产生对信息权衡过重, 行为过激的现象。

Edwards (1968) 对投资者保守主义进行了分析, 他认为投资者并不会像理性的贝叶斯主义者那样在面对新情况时及时调整他们的先验信念, 相反, 这种信息对决策越有用, 实际做出的校正和理性应当做出的校正之间的差距就越大。投资经理人和分析师更多表现为反应不足, 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判断比较自信, 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决策, 从而对新信息反应不足。

(三) 处置效应。

处置效应是投资者盈利时, 面对确定的收益和不确定的未来走势时, 为了避免价格下跌而带来的后悔, 倾向于风险回避而做出了获利了结的行为。当出现亏损时, 面对确定的损失和不确定的未来走势, 为避免立即兑现亏损而带来的后悔, 倾向于风险寻求。因此, 投资者倾向于长期持有具有资本损失的股票, 而去变现具有资本利得的股票。

(四) 羊群行为。

羊群行为是一种特殊的非理性行为, 它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 模仿他人决策, 或者依赖于舆论, 而不考虑自己信息的行为。Banerjee (1992) 认为, 羊群行为是一种人们去做别人正在做的事的行为, 即使他们自己的私有信息表明不应该采取该行为, 即个体不顾私有信息, 采取与别人相同的行动。Shiller (1995) 则定义羊群行为是一种社会群体中相互作用的人们趋向于相似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比如, 在一个群体决策中, 多数人意见相似时, 个体趋向于支持该决策 (即使该决策是不正确) , 而忽视反对者的意见。

大多数经济学家对羊群行为的研究是分析股市中的不理性行为, Lakonishok, Shleifer和Vishny (1992) 认为, 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在同一时间段内与其他投资者一样购买或出售相同的股票。Scharfstein和Stein (1990) 认为, 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违反贝叶斯理性人的后验分布法则, 只跟随做其他人都做的事情, 而忽略了私有信息。经济学家对股市羊群行为的原因主要归为三个:一是由于信息不对称, 相信别人掌握了自己不知道的信息;二是推卸责任的需要, 为了避免后悔和痛苦, 而选择与他人相同的策略, 或听从一些股评人员的建议, 这样, 即使投资失误, 从心理上把责任推卸给别人, 而减轻自己的痛苦;三是减少恐惧的需要, 偏离大多数人往往会产生一种孤独感和恐惧感。

四、启示

投资者的偏好一般是多方面的, 对变化是开放的, 并且常常形成于决策期本身;同时, 投资者根据决策的性质和环境的变化, 不断适应决策过程和决策技术的选择;第三, 决策者寻求满意的而非最优解, 即存在许多狭义的决策行为, 比如投资者一般是损失厌恶而非风险厌恶等等。因此, 继续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金融研究之中, 以期建立一个统一的、系统的决策心理框架, 根据这个框架发展出完整的行为金融理论, 这将是行为金融研究的一般过程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封文丽, 刘晓磊.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前沿问题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0.5.

[2]饶育蕾, 张轮.行为金融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7.

上一篇:语文单元教学法分析下一篇:廉洁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