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行为理论

2024-06-08

金融投资行为理论(通用12篇)

金融投资行为理论 篇1

一、有效市场理论评述

有效市场理论作为金融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自提出之日起,经济理论界学者对它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这些发展和争论不仅使得有效市场理论和实证研究不断完善,还促进了许多其他学科的蓬勃发展,所以,该理论也就成为了现代证券市场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柱。尽管如此,该理论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即使像欧美等成熟的证券市场也远远没有达到有效市场的标准。所以,该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会有诸多局限性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有效市场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篇讨论市场有效性问题的著述是Gibson于1889年曾描述过这一理论的大致思想。最早描述和检验随机游走模型的是法国经济学家Bachelier。他认为,价格行为的基本原则应是公平博弈,投机者的期望利润应为零。Kendall在t经济时间序列分析,第一篇:价格》一文中研究了19种英国工业股票价格指数和纽约、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棉花、小麦的即期价格周期变化规律,在做了大量序列相关分析后,发现这些序列就像在随机漫步一样,下一周的价格是前一周价格加上一个随机数构成。实际上,Kendall的结论已在1934年由Working提出过,只是Working的论述缺乏像Kendall那样有力的实证研究证据。1959年Roberts揭示了这些股票市场研究和金融分析的结论所隐含的意义。但他们并没有对这些假设进行合理的经济学解释。直到1965年、1966年Samuelson和Mandelbrot在仔细研究了随机游走理论后,才揭示了有效市场理论期望收益模型中的“公平博弈”原则。

市场有效性的确立是以Fama发表的《有效资本市场:对理论和实证工作的评价》一文为标志的。他对EMH的研究做了系统的总结,还提出了研究EMH的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此后,又有Grossman、Stiglitzs等著名经济学家对有效市场理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目前,这一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地研究。

(二)有效市场理论的分类和检验

第一,弱势检验。检验过去的收益对未来收益的预测能力,信息集仅为历史价格。若该假设成立,则说明投资者无法利用过去股价所包含的信息获得超额利润。

第二,半强式检验。检验证券价格对公开发布信息的反应速度,信息集是所有公开的信息,如年收益公告、股票分割等。若该假设成立,则说明投资者不仅无法从历史信息中获取超额利润,而且也无法通过分析当前的公开信息获得超额利润。

第三,强式检验。研究是否投资者或机构组织有与价格形成有关的信息垄断力量,信息集还包括没有完全反应在市场价格上的内幕信息。若该假设成立,则说明投资者即使拥有内幕信息也无法获得超额利润。强式检验研究的对象是专业投资者或内幕认识的收益率。(图1)

总之,有效含义的方向是:强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弱式有效市场,一个强式有效资本市场必定是半强式有效资本市场,而一个半强式有效资本市场则暗示着弱式有效资本市场。

用随机变量表示风险:

期望收益率则为:

在强有效市场中,上述公式完全可以得到期望与方差。但在半强有效及弱有效市场中则未必。

二、有关有效市场理论的争论

(一)信息方面。

随着市场的发展,人们发现有效市场假说很难反映出市场的真正特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它对信息的界定不明确,尤其是为了实证检验的需要,它引入了理性投资和竞争均衡等概念,发展出多种模型,有效性的内涵更为广泛,对信息更加无法精确测量。其次,信息不对称现象成为市场中的常态,具有复杂性、混沌性、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的特点,由此诱发投资者试图获取更多的信息以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率。再次,投资者获得信息尤其是私人信息,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而这种信息的内涵是丰富复杂的,其成本无法精确度量,并抵减了由信息所带来的超额收益。

(二)投资者方面。

首先,EMH假定所有投资者都是理性的,但现实中的人其实是有限理性的,他们具有不同的偏好,对于市场走势有着不同的预期和不同的判断。其次,投资者能够对新信息立刻做出反应,未来与过去或现在无关,这对于将中心极限定理应用于资本市场分析是必要的。但是,人们以一种非线性方式对信息做出反应,当信息水平达到某个临界值,人们才对他们曾忽视的信息做出反应,并直接达到该临界值,因此未来的价格与过去及现在都是存在密切关系的。EMH认为投资者以线性的方式对信息做出反应,简化了市场行为,便于进行分析。然而,正是这样的假设,可能掩饰了市场的真实特性。

(三)市场方面。

首先,无摩擦的、完全的市场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其次,EMH没有涉及到市场流动性问题。投资者需要从市场获得流动性,市场为投资者获得流动性提供了可能。EMH认为,不管流动性是否存在,价格始终是公平的,或者始终有足够的流动性,从而EMH不能解释股灾和股市火爆。当流动性消失时,获取公平价格并不比不惜代价完成交易更重要。一个稳定的市场与EMH所描述的有效市场并不是相同的,一个稳定的市场是一个富有流动性的市场。再次,市场有效并不一定意味着服从随机游走,对随机游走模型的偏离,并不能代表市场是无效的。

(四)对市场有效性的检验方面。

首先,检验仍然主要停留在最初的随机游走模型上,而这一模型严格要求连续价格波动间的独立同分布,因此用随机游走模型作为市场有效性假定的检验存在问题,满足随机游走模型只能作为市场有效性的充分条件,却不能保证不满足随机游走模型的市场就一定是无效的。其次,市场有效性检验和交易成本检验都只能证明市场的非有效性,而不能说明其是有效的。最后,收益的季节性效应、大小效应,对EMH提出了最直接的质疑。

三、行为金融学对有效市场理论的挑战

有效市场假说把实际决策过程抽象为一个理性投资者追求主观预期效用最大化,从而具有无法克服的缺陷。行为金融学研究发现人们存在诸多的行为认知偏差,并广泛吸收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成果重新解释金融市场上的异常现象。它针对现代金融学有效市场假说的三个假设分别提出了质疑:非理性行为或有限理性行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并非随机发生;套利会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使之不能发挥预期作用。随着行为金融学不断发展成熟,人们越来越感受到行为金融学强大的生命力。

(一)行为金融理论对有效市场假说理论上的批驳和质疑。

有效市场假说是建立在理性投资者假定的基础之上的,并由此得出市场有效和股价随机游走的结论。但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者们发现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的实际投资决策行为是与此假定不符合的。

1、投资者决策行为的非理性不符合FMH关于理性投资者的重要假定前提。

所谓理性投资者,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金融市场各参与主体在进行决策时,都是以实现主观预期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也即都是回避风险的。第二,在不确定条件下市场各参与主体能够根据他们所得到的信息对市场的未来做出无偏估计。但有关研究表明,人们的实际决策行为并非如此,他们系统地偏离了这一假定前提。这主要体现在:

(1)人们在不确定的条件下进行选择时,并不遵循标准金融学、效用理论的两条重要假定,即投资者都是回避风险。相反,人们的效用取决于盈利和损失,而非总财富,并且人们总是回避损失,即效用函数曲线在损失定义域要远比在盈利定义域内陡峭,某一数量的损失带给人们的痛苦要远远大于同等数量的盈利带给人们的欢愉。人们的这一偏好同样也体现于证券市场的投资决策中。

(2)Kahneman和Jversky发现人们在不确定性条件下进行决策时,经常会用一种叫做启发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这系统地背离了标准金融学中的贝叶斯法则和其他预测不确定性结果的概率理论的公理。

2、投资者不会退出市场,甚至会暂时主导市场。

上述投资者决策行为过程中的这些系统性偏差有力地说明了EMH理论中理性投资者这一假定是难以立足的。在这种情况下,Friedman、Fama、Samuelson等有效市场的支持者都坚持认为即使市场上存在着一些非理性的投资者,但由于他们会受到一些理性套利者的抗衡,并且在这一抗衡的过程中,那些非理性的投资者因为判断错误、遭受损失等而从市场上消失。而理性投资者会不断地获利,使证券价格接近其基础价值,并最终主宰整个市场。对于EMH支持者的这种理论,行为金融研究者也进行了有力的回击。

(二)行为金融理论从实证方面对有效市场假说进行的批驳和质疑。

行为金融研究人员发现了大量的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的实证分析结果和证券市场异常现象,从而形成了对有效市场假说更为有力的挑战。这些异常现象主要有:

1、证券市场存在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

有效市场假说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投资者无法利用过去的价格信息获得超额收益。但一些行为金融学家利用实证分析表明市场上存在着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而且利用一些行为投资策略,投资者是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的。

2、证券价格波动异常,存在过度反应。

根据有效市场假说,在一个理性的世界里,只有新消息到来时,价格才发生变化。但Shiller通过对1871年~2000年间S&P综合股票价格指数与实际股息现值关系的研究指出,美国综合股价超过了价格增长的趋势,这种综合股价的变动不能由股息的变动来说明。这一结论表明,股票价格的波动要比有效市场预期大得多。

3、证券市场交易过于频繁。

根据有效市场假说很容易推导出市场无交易的结论。因为在一个所有人都知道交易是理性的有效市场上,对于交易对方报出的任何买入和卖出价格,另一方都会担心对方拥有你所没有的信息,所以交易很难达成。

总之,长期以来,有效市场假说一直是研究证券市场效率问题的理论基础。但是,近年来大量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的理论和实证结果不断涌现,尤其是众多基于实证研究的市场异常现象的发现,更是对有效市场假说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行为金融学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它对有效市场假说进行批驳和质疑的同时,也对证券市场的异常现象做出了有说服力的解释。

摘要:有效市场假说(EMH)作为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石曾被作为主流的金融市场理论而广为传授,但它在受到追捧的同时,对它的检验也是最多的,而行为金融理论无疑是其中最具影响力、最具有解释价值的理论之一。

金融投资行为理论 篇2

1.反向投资策略。就是利用统计学上的存在的“回归均值效应”,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来进行套利的投资方法。该决策主要来源于人们对信息过度反应的结果,其主要理论依据是投资者具有瞄定和过度自信等心理特征。

2.惯性交易策略。指在分析股票在过去的相对短期的时间内的表现,事先对股票收益率和交易量设定“筛选”条件,只有当条件满足时才买进或者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该投资策略起源于对股票中期收益延续性的研究成果,与投资者的反应不足和保守心理有关。

3.成本平均策略。建议投资者在将现金投资于股票时,通常要按照预定的计划,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进行,以备不测时分摊成本,从而避免一次性可能造成较大风险的策略。改策略与投资者的有限理性、损失厌恶及思维分隔等原理有关。

4.时间分散化策略。针对投资者的悔恨、厌恶心理以及投资者承担风险的能力可能会随投资期限的延长而降低等特点,建议投资者在年轻的时候让股票占其资产组合较大的比例,而随年龄的增长将此比例逐渐减少的投资策略。

行为金融学的后悔理论 篇3

今天专家们为这种“忽悠”行为找到了理论支持:行为金融学。

这个融合了金融学和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新学科,原本致力于从消费者的个体行为及心理动因来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趋势,但如今正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种不同的商业形式当中,试图影响每个人的消费决策。商场里随处可见的巨幅打折广告,购物网站上极尽夸张的商品描述,都是行为金融学的体现,而现在,商家们正探索将其应用在更广阔的商业世界当中。

例如,移动App设计师们正绞尽脑汁,探索如何利用行为金融学争夺用户的碎片化时间,让自己的产品成为手机几十个App中最吸引人的那一个。

其中一个好方法就是“设计一个能够触发情感反馈的系统”,如果你玩过《愤怒的小鸟》和《2048》,或者乐此不疲地刷了几个小时的微信朋友圈,就知道它指的是什么了:数字世界就是专门围绕“上瘾习惯”而设计的,它会用合适的方式满足你,让你一直玩下去、一直用下去。

这是因为数字技术可以最直接地满足人们的行为学需求。比如,支付宝会提醒你缴水电费、还信用卡,余额宝能实时显示当前的收益数额。不过,前者被设置为主动推送消息,后者则需用户自己查询,这符合行为金融学两个主要理论中的一个—“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认为,人们在面临可能产生损失的风险时,反应要比面对可能的收益时更加强烈。换句话说,“再不还款,信用就要留下污点”比“今日收益158元”更具刺激作用。

行为金融学的另一个主要理论是“后悔理论”: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常常会后悔牛市时没买入或过早地卖出,熊市时则后悔没能及时出手套现。这种心理会导致他们非理性的贸然行动。

因此,一些投资类App就尽量消除能让用户觉得后悔的刺激要素,比如,它们一般不会显示股市的长期走势图。

行为金融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篇4

行为金融学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动因来研究、解释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本质上, 行为金融理论是深入研究被传统金融理论忽略的决策黑箱, 它把投资决策看成是投资者在一种心理上计量风险与收益并进行决策的过程, 是经济行为科学化研究方法的一种价值分析回归。行为金融理论从人的角度来解释市场行为, 充分考虑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的作用, 以人们的实际决策心理为出发点讨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对市场价格的影响。行为金融理论在我国的研究仍处于理论模型和策略介绍阶段, 近年来也开始运用行为金融理论来研究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实际问题。

一、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

1. 行为金融学的心理学理论支撑。

(1) 认知偏差理论。人们总是依靠经验法则做出决策, 但经验法则常常会导致一些不自觉的偏误, 特维斯基和卡尼曼称其为启发式偏差。正是这些偏差的存在使投资者在决策时容易偏离“贝叶斯法则”预期。 (2) 框架依赖。框架依赖是指既定的表面现象的差异也会带来实质的改变, 它反映出入们认知和情感因素的相互作用, 即描述决策问题的形式模糊会影响人们对决策问题本身的认识, 进而影响人们的决策和行为。

2.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

(1) 前景理论。前景理论是行为金融理论在经济生活中应用最广的理论之一。前景理论是行为金融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 最先是由马科维茨提出, 由行为经济学先驱卡尼曼和特沃茨基推动发展的。根据前景理论, 行为投资者在损失的情况下通常是风险偏好的, 而在盈利时则往往是风险规避的, 并且投资者损失时所感受到的痛苦通常又远大于盈利时所获得的愉悦。这与现实中的情况是基本一致的。 (2) 套利限制理论。套利限制是行为金融学对经典金融理论提出质疑和修正的重要工具。经典金融理论构架中的重要支撑部分是有效市场假说 (EMH) 。EMH认为在市场中, 理性的交易者能够正确评估证券的价格, 如果还存在很多非理性交易者, 那么一方面如果非理性交易者的非理性行为相互抵消, 则对市场的有效性没有影响;另一方面, 如果非理性交易者的非理性方向是相同的, 这时候由于套利的存在, 短期内的价格偏离很快也会得到纠正, 从而使市场能够恢复效率。但是, 行为金融学认为套利的力量不可能不受条件限制, 在各种客观约束下, 套利无法剔除非理性行为对理性行为的长期并且是实质性的影响, 所以有效市场是存在的。 (3) 行为组合理论和行为资产定价模型。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投资者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整个投资组合, 最优的组合配置处在均值方差有效前沿上。行为组合理论认为现实中的投资者无法做到这一点, 资产组合是基于对不同资产风险程度的认识以及基于投资目的所形成的一种金字塔式的行为资产组合, 位于金字塔各层的资产都与特定的目标和风险程度相联系, 而各层之间的相关性被忽略。与传统金融学不同, 行为资产定价模型中的投资者分为信息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两类。信息交易者是严格按传统金融学行事的理性交易者, 不会出现系统性偏差;噪声交易者则不按传统金融学行事, 会犯各种认知偏差错误。两类交易者互相影响共同决定资产价格。

二、行为金融学的投资行为模型

基于非理性行为的行为金融学模型可分两类:一类是基于投资者的有偏预期, 在模型中考虑非理性投资代理人, 直接引入非理性的心理和行为。另一类是基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而构造的模型。这些模型从行为人不同的主观判断以及行为人对于信息的不同反应等多个角度解释了股票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短期动量效应, 即反应不足现象以及长期反转效应, 即过度反应现象。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四个, BSV模型、DHS模型、HS模型以及BHS模型。前三个属于第一类模型, 后一个属于第二类模型。都是以发展他们的研究者的名字命名的。此外, 还有羊群效应模型。

1. BSV模型通过投资者心态模型对反应不足和过度现象在同一架构下进行了解释。

BSV模型将选择性偏差和保守主义情绪同投资者对有关收益的信息反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来解释市场中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现象。BSV模型假定投资者是风险中性的, 而且资产的回报服从随机行走模型。在这种假设前提下, 正是上述两种主观判断导致了投资者对于股票市场近期数据的不同反应。由于投资者忽略了实际收益的变化是服从随机行走规律的, 当出现多个连续的正收益时, 投资者倾向于相信还会出现正收益;而当连续出现正的收益后紧随着一个负收益时, 投资者倾向于相信还会出现负收益。而当实际收益表现出随机特性时, 即没有明显的趋势性, 这时投资人会由于对新信息的反应过度而使股票价格出现趋势性的特征。当经过一段时间趋势真正形成时, 投资者的选择性偏差心理会使其行为对股票价格又产生反应不足。

2. DHS模型的心理学基础是过度自信和有偏差的自我归因。

它将投资者分为知情者和不知情者两种。在市场中股票价格由知情者决定, 但他容易受到上述两种心理认知偏差的影响, 导致对私人信息的过度反应和对公开信息的反应不足。DHS模型是这样描述投资者的操作行为的:当私下信号是正面时, 如果接下来的公开信息确认了私人信息, 投资者会立刻出现过度反应行为, 股票价格会因此被推高。同时由于有偏差的自我归因作用, 在公开信息陆续公开后, 股票的实际价格已经大大偏离平均水平。当公开信息最终显示股价过高或过低时, 投资者蓦然回首会发现自己最初的良好预期并没有出现, 于是会产生抛售股票的行为, 价格调整随即开始。

3. HS模型假定市场由两种有限理性投资者组成:

“信息交易者”和“动量交易者”。两种有限理性投资者具有不同的投资理念, 或者说他们处理的信息是完全独立的。信息交易者根据自身观察到的关于未来基本信息的情况进行交易, 但是由于基本信息在广大投资者当中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 因此, 价格在短期内存在反应不足现象。而动量交易者则是根据股票过去价格变化做出自己的交易判断, 动量交易者具有迅速推动价格趋势变化的能力。两者合力的结果使得市场上只存在短期的反应不足现象, 长期范围内由于动量交易必然导致市场的“追涨杀跌”行为, 随后交易中的主要表现就是过度反应。

4. BHS模型主要用来解释市场大幅波动之谜和股票回报可预测之谜。

对于市场波动之谜, BHS模型是这样解释的, 股票市场在连续受到有关盈利的利好消息的刺激后, 股票价格开始上升, 投资者开始产生投资收益。随着投资者收益的增加, 他们对于风险的偏好发生了改变其对风险的厌恶程度开始降低。由于他们对风险的厌恶程度降低, 他们会在股票市场中投入的更多, 买家的增加会推动股票市场继续上升。这种投资者对于风险厌恶程度的变化可以较好地解释为什么股票会对盈利消息产生短期的过度反应。对于股票回报的可预测性理论分析, 由于投资者的前期投资行为直接影响其对于风险的厌恶程度, 因此, 对于风险资产的预期回报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我们假设当期产生一个正的股息, 这将会推动股票价格走高, 导致股票回报增加, 而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的降低会继续推高股价。由于投资者有低的风险厌恶, 因此, 他不会离开市场从而导致其随后的平均股票回报降低。因此, 股票的回报会出现反转现象, 这也就是我们所论述的“过度反应”行为。

羊群效应理论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经济人在信息不完全、不确定的环境下的行为特性的理论。在刻画羊群效应中, 比较成功的有序列型羊群效应模型和非序列型羊群效应模型。在序列型羊群效应模型中, 投资主体通过典型的贝叶斯过程从市场噪声以及其他个体的决策中获取自己决策的信息, 这种依次决策的过程导致市场中的“信息流”。非序列型羊群效应模型也是在贝叶斯法则下得出来的。模型假设任意两个投资主体之间的仿效倾向是固定相同的。这样, 当仿效倾向较弱时, 市场总体表现为收益服从高斯分布;当仿效倾向强时则表现为市场崩溃。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不会得到像股票市场中那样的零点对称, 单一模态的厚尾分布特征。

三、行为金融理论的实践应用及在中国市场的检验

1. 行为金融理论的实践意义。

行为金融理论家把其理论应用于股票交易实践, 提出了许多股票交易策略, 如反向投资策略和动量交易策略。尽管行为金融理论对投资者决策过程的行为认知偏差还具有不确定性, 但实证研究已证明它们对资本市场的异常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另外, 行为金融理论对理解整个股市平均回报的横截面情况、封闭式基金定价、投资者特殊群体怎样选择其资产组合和跨期交易、证券发行、资本结构和公司的股利政策等现象的解释都有特殊的作用。

2. 对中国股市异常现象的实证检验。

许多学者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数据, 模仿国外行为金融理论的相关统计方法, 对我国股市特有的各种异常现象进行了实证性研究。 (1) 中国股市存在时间效应、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一些学者的检验结果表明, 中国股市存在收益的周期性异常现象, 沪深股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周末效应和年关效应, 星期效应的特征是周一、周二的低收益率和周五的高收益率。年关效应的特征是收益较低的月份一般集中在下半年, 多数收益最高的月份集中在每年的3月份。大量金融研究表明, 根据股票收益的过去表现可以对未来短期、中期或长期水平的股票收益变化进行预测。基于这些股票收益变动规律的实证研究结论, 形成了两种改进的资产组合投资策略:反向策略和动量策略。如果一国的股票投资者利用反向策略和动量策略可以在本国股市中获得异常性收益, 则此国的股市中存在“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中国股市的反转特征和惯性特征具有短期化倾向, 而且都表示出收益的反转特征。此外, 中国股市还存在显著的“处置效应”, 即投资者太长时间地持有亏损股票而太短时间地卖掉赢利股票的倾向。投资者都无条件地非常愿意实现赢利股票而持有亏损股票。 (2) 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检验和噪声交易。中国股市是弱势有效或半强势市场有效。噪声交易是指短线投资者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 会忽视与基本面有关的信息, 把注意力集中到那些与股票价值无关、但可能影响股票价格使之非理性变动的“噪音” (错误信息) 上, 这种行为会在短期内造成价格扭曲, 使理性的投资者在短期市场上无所作为。中国股票市场存在过度噪声交易的典型特征是市场流动性过强和系统风险过高。换手率和市盈率是衡量市场流动性和系统风险的首要指标, 而我国股市的这两个指标都是很高的, 无论是与新兴市场还是与成熟市场比较都处在较高的区间。

3. 中国股市投资者心理和行为的分析。

依照不同的投资群体划分, 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主体可划分为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两类。 (1) 个体投资者与认知偏差。我国投资者在投资行为上存在诸多的认知偏差。主要有:“确定性心理”、“损失厌恶心理”、“后见之明”、“过度自信”、“过度恐惧”、“政策依赖性心理”、“暴富心理”、“赌博心理”、“从众心理”、“代表性偏差”、“获得性偏差”、“情感性偏差”、“锚定心理”、“选择性偏差”、“保守性偏差”和“框架效应”等。这些偏差有的在国外研究中已经发现, 有的则具有中国特色, 它们对投资者行为交互作用, 导致投资者行为常常呈现过度反应的倾向, 进而在相当程度上加剧了证券市场的震荡, 影响证券市场健康发展。上述心理弱点会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产生巨大危害。同时, 某些别有用心的庄家、机构、证券和中介机构会利用投资者的这些认知偏差牟取暴利。 (2) 机构投资者与羊群效应。我国的基金交易存在着显著的羊群行为。而且, 高增长行业股、低价股和小公司股比其他类型股票存在更为严重的羊群行为。研究进一步发现, 我国股市投资者采用羊群行为是非理性的, 由此判断我国股市存在“故意的 (或真实的) 羊群习惯行为”, 而非“虚假的羊群行为”。而且, 这种羊群行为的强度与上季度市场表现高度相关。上季度表现越好的股票, 投资基金越倾向于同方向的买卖。在市场收益率极低时的羊群行为程度要高于市场收益率极高时的羊群行为程度。股评家对舆论存在着明显的羊群行为。历史收益率、市场乐观情绪、股评家预测的一致程度、股评的能力、初始声誉等因素都会影响股评家的羊群行为。在政策干预频繁和信息不对称严重的市场环境下, 我国股市存在一定程度的羊群行为, 并导致系统风险在总风险中占据较大比例。

参考文献

[1].何健, 刘少波.行为金融:理论及其中国实践.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5 (7)

[2].阳建伟, 蒋馥.行为金融:理论、模型与实践.上海经济研究, 2001 (4)

[3].邹莉娜, 赵梅链.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及评述.经济师, 2006 (5)

[4].李春, 许娜.行为金融学理论的形成发展及研究困难, 时代金融, 2007 (11)

[5].姜亚.国外行为金融理论述评.财经界, 2007 (5)

[6].姜波克, 薛斐.行为金融学的发展与探索.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5)

我国股市行为金融投资策略研究 篇5

【论文摘要】我国股票市场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心态和行为都不成熟,目的不纯,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自信;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较为严重;存在着严重的噪音交易和羊群效应;政策依赖心理严重;情绪周期变化较快。建立在传统标准金融理论上的投资策略,给股民造成了巨大损失:1.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分散化策略可以降低非系统风险,但不能降低系统风险;况且我国股市的非系统风险特小,投资分散化策略往往造成股民牛市时不赚熊市时巨亏。2.通过利用系统性风险来定价的CAPM应用策略在我国实证无效。行为金融学投资策略是对传统标准金融学投资策略的革命,包括反价值策略、反技术策略、反行为控制策略,大致可以细分为8大具体策略.其中,反向投资策略、小盘股投资策略和动量交易策略比较适合我国投资者特点。

【论文关键词】行为异象;行为金融;认知偏差

我国股市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心态和行为都不成熟,目的不纯,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自信;经常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存在着严重的噪音交易和羊群效应;政策依赖心理普遍;情绪周期变化较快。因此,建立在传统标准金融理论上的投资策略,往往不能给股民带来真正的投资收益。基于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分散化投资策略可以降低非系统风险,但不能降低系统风险。而且,投资分散化程度存在某一“有效”区域,过度分散化可能会带来延迟决策失误、增加研究成本和交易成本的负效应。特别在我国,股市非系统性风险较小,投资分散化策略作用不大。关于我国股市的系统性风险,波涛(1999)研究表明高达66.7%,施东晖(2001)研究得出81.37%的结论,而西方股市一般为25%左右。

CAPM投资策略在国外并不适用、在我国几乎无效。CAPM的应用原理是利用β系数可以衡量系统风险,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判断证券价格的合理性,从而制定投资策略。关于CAPM的有效性,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首先提出挑战;Fama和Macbeth(1992)实证检验无效;我国学者杨朝军19对上海股市实证结论为不明显;陈小悦和孙爱军(2000)、阮涛和林少宫(2000)对上海股市检验结论为无效。

行为金融学是对传统标准金融学理论的革命.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放弃了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结合了心理情绪分析、强调投资者的行为控制。美国的共同基金利用行为金融投资策略取得了复合年收益率25%的良好投资业绩。中国证券市场只是接近弱有效,导致采用传统投资策略的广大投资者亏损严重,而少数懂得并利用行为金融投资策略的投资者则能保持盈利。

一、反向投资策略

就是买进过去表现差、涨得慢、可能价值低估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好、涨势快、可能价值高估的股票来进行套利的`投资策略。由于我国股市存在一种“轮涨效应”或“补涨效应”,即一般前期内涨幅较小的股票在后期的表现会比前期内涨幅较高的股票表现更为良好。这个结果同我国证券市场长期以来存在的个股轮番炒作现象是相吻合的,也说明了反向投资策略是目前我国投资者最好的选择之一。

反向投资策略原理。投资者锚定心理和过度自信特征会导致对信息过度反应。换句话说,表现好的证券价值容易高估,表现坏的证券价值容易低估。反向投资就是买入低估证券同时卖出高估证券。投资者进行预测时,容易对近期业绩过度反应,形成对绩差公司股价过分低估和绩优公司股价过分高估现象,反向投资策略是对这种过度反应的一种纠正。

反向投资策略操作要点。如选择P/E)或P/B低、历史收益率低的股票,往往可以得到比预期收益率高很多的收益。另外,还可以卖出涨幅已经很高的股票,买入很少人关注的滞长股票;或者卖出大家已经反复炒作的白马股,买入业绩可能改变的无人问津的垃圾股。

二、动量交易策略或称惯性交易策略

动量交易策略即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股市收益和交易量满足过滤准则就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通俗地讲,利用强势股的惯性上涨趋势,买入近期的强势股,卖出近期的弱势股,即所谓正向反馈策略。

动量交易策略原理。主要依据是反应不足和保守心理,分收益动量和价格动量策略。收益动量策略是利用了其他投资者对公司收益短期前景反应不足的失误,价格动量策略是利用了其他投资者对公司价值信息为反应或反应迟缓的失误。

动量交易策略操作要领。根据庄家投资行为分析理论,庄家做庄有四个阶段,建仓、拉升、出货、下落,投资者可以采取蚂蝗策略,一旦发现庄家建仓完毕,开始拉升时就盯紧买入,然后在股票价格翻翻后高位震荡庄家出货时候卖出,可赚高额利润。如果价格连续上涨,应该连续分批卖出;如果价格连续下跌,应该连续分批买入。证券投资基金可以考虑采用负向反馈策略。

三、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

成本平均策略指投资者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购买股票,以防不测时摊低成本的策略,一般在下跌时候买入,目的不是效益最大化,而是成本最小化、减少投资的遗憾程度。该策略是次优策略。投资者在建仓时候,可以分皮建仓,不能一次性买入。

时间分散策略基于风险承受能力因为年龄增大而降低的理念,随年龄逐渐增大而降低股票等高风险资产比例的投资策略。投资者年轻时风险承受能力强,其资产组合中股票应该是占较大比例,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将此比例逐步减少的投资策略。这两种策略都与投资者的有限理性、损失厌恶和思维分隔相关、属于行为控制策略。四、集中投资策略

集中投资策略就是集中所有资金购买某一个或者少数几个证券并长期持有,稳中求胜,这也是巴菲特惯用的投资策略,“与其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分散风险,不如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好好保管。”投资集中策略能够获得稳定回报,有助于减少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同时该策略能运用价值投资的理念而获利。

集中投资策略的原理。利用其他投资者均值方差观念形成的认知偏差或锚定效应等心理特点来实施集中策略。一般投资者受传统金融投资理念的影响,通过投资多样化来分散风险,在大行情机会到来时,导致收益随着风险的分散也同时分散。而行为金融投资者则在捕捉到错误定价的证券后,率先集中资金投资,赢取更大的利益。

集中投资策略的操作方法。第一,对被错误定价证券的选择,主要是通过尽力获取超前的优势信息,尤其是未公开的信息。第二,选择几家在过去投资回报高于一般水平的公司。如果一家公司经营有方,管理效果一定会反应在它的股票价值上。第三,将资金按比例分配,将大头押在高概率的股票上,然后长期持有。集中投资策略的关键点:一是对公司的深入分析;二是需要克服投资决策偏差,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别人狂热的时候谨慎,在别人恐慌时大胆,能时刻控制自己的贪婪和狂热,要有耐心,要有信心,要勇于承认错误。

五、小盘股投资策略

小盘股投资策略的提出。小盘股一般是指流通盘较小的股票,但具体数量界定,不同的市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判断标准。20世纪70年代,芝加哥大学的两位博士R.班尼和M.瑞格曼提出了小盘股的高回报效应应用来挑战有效市场理论,Banz(1981)研究发现了小盘股高额收益的规模效应,Siegel()研究发现,一般地小盘股比大盘股的年收益率高出417%,且大部分集中在元月,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公司元月效应。小盘股投资高额收益的原因是,小盘股流通市值较小,炒作资金较之大盘股要少得多,较易吸引主力介入,股性较活,股价极易波动,涨跌幅度较大,容易获得高额收益。

小盘股投资策略的原理。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会犯系统性的精神和心理错误,继而导致投资者出现代表性偏差和框定依赖偏差,最终对当前的负面信息出现过度反应,结果造成小公司股票价值低估。但该公司的投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显现而广为人知,在被低估的时候买入,而在大家都发现价值后竞相买入时候卖出。

小盘股投资策略的操作。小盘股投资策略就是利用这种小公司效应,采用波段操作方法获得收益。投资者找到具有投资价值的小盘股,当预期小盘股的实际价值与将来股票价格的变动有较大的差距时,可以考虑该种股票;先前被低估的小盘价值股一旦有利好消息传出时,市场上可能导致投资者对新消息反应过度,从而使股票价格急剧上涨。另外,由于小盘股流通盘较小,市场上投资者所犯系统性错误对其股票波动的影响更大,从而为掌握该种投资策略的投资者带来超额投资收益。

应对此类股票的操作要领。耐心等待股价走出缩量的上升通道,且上市公司行业景气度转好时买进,卖出的时机可根据市场及上市公司的环境因素和业绩情况,注意在历史的高价区域附近获利了结。一般来讲,小盘股在1~2年内,大多存在数次涨跌循环机会,只要能够有效把握节奏且方法得当,套利小盘股获利大都较为可观,是国际资本市场上流行的投资策略。

六、择时投资策略

择时投资策略基于日期效应。例如,隔夜效应、周末效应、一月效应和周末效应,这些效应行为金融理论在前面已经有分析和论述。择时投资策略认为可以于晚市、周五、年底或者元月买入股票,操作相对灵活,收益率相对较高。另外,还可以购买快到期的封闭式基金。

七、从众投资策略

当少数个人投资者没有更多信息,也没有专门知识的时候,跟随其他投资者行动,也减少后悔。很显然,这也不是最优决策。但对那些老年人,或者投资技能较差的人,不失为一种策略选择。

八、反馈交易策略

金融投资行为理论 篇6

[关键词]刺激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语言使用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4-0279-02

1刺激反应理论

1919年,美国心理学家瓦特生的《行为主义观点的心理学》一书出版问世,行为心理学在美国兴起。布龙菲尔德也从冯德的构造派心理学的立场转到了瓦特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立场,并于1933年出版了其代表作《语言论》(王伟,2006)。布龙菲尔德把瓦特生的这一套“刺激一反应”学说全盘搬到语言学中来。在《语言论》中,布龙菲尔德把语言看成一连串刺激和反应的行为,为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他用了一个现在十分著名的公式S→r……s→R(s代表一个人受的刺激,r s言语刺激的反应,R代表另一个人的反应)来阐述其观点。其具体分析如下:

假设杰克和琪儿真沿着一条小路走去。琪儿饿了。她看见树上有个苹果。于是她用喉咙、舌头和嘴唇发出一个声音。杰克接着就跳过篱笆,爬上树,摘下苹果,把它带到琪儿那里,放到她手里。琪儿就这样吃到了这个苹果。这一连串的事项可以区分为两种:言语行为和实际事项,根据时间先后整个事情分为三个连续的部分:

A言语行为之前的实际事项。S→r说话人的刺激

琪儿饿了。光波从红色的苹果那里反射到她的眼睛里。她同时看到了杰克在她旁边。

B言语r……s语言可以在一个人受刺激是让另外一个人做出反应。

B1琪儿受刺激后,及作实际反应,而去作发音动作,产生言语反应,即替代性反应s→r

B2琪儿口腔里空气中的声波使周围的空气形成类似的波形振动。

B3空气里的声波冲击杰克耳膜,杰克听到了言语。听到的话刺激了杰克。

c言语行为以后的实际事项s→R语言的替代性刺激听话人的反应

杰克去摘苹果,并把苹果交给琪儿,琪儿把苹果吃了。

R可能是两种刺激的结果:实际刺激S→R或者语言的替代性刺激s—R。可见,人类回答刺激有两种方式:无言语的反应和用言语作中介的反应,分别表示如下:无言语的反应:S→R和用言语作中介的反应:s→r……-s→R。语言行为是一种手段,使sR在不同的人身上发生。布龙菲尔德认为,“作为研究语言的人,我们所关心的恰恰正是言语的事项(s……r),它本身虽然没有价值,但却是达到某种巨大目的的手段。”(布龙菲尔德,2000,P28)

2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是从行为角度阐述人类语言交际的一种重要理论。自从英国牛津大学哲学教授奥斯汀的系列讲座《怎样以言行事》于1962年出版后,言语行为成了语用学上的重要课题。奥斯汀认为语言不仅仅是用来陈述和描述事物的,也可以用来实施某种行为。他认为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在大多数情况下,同时实施三种行为:即(1)叙事行为(以言行事、以言表意行为、elocutionary act),即“说话”这一行为本身,它大体与传统意义上的“意指”相同,指发出的语音、音节、说出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等;叙事行为表达的是字面意思;(2)施事行为(以言施事行为、语导行动、取效行为eloeutionary act),指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实施的行为,即说话人通过字面意义所表达的真实意elocutlonary Rot),是指说话所产生的交际效果,即说话人所说的话在听话人或其他人的感情图;施事行为表达的是说话入的意图,也称言外之力;(3)成事行为(以言成事、以言取效行为pe、思想和行动上产生影响或效果。成事行为指行为意图一旦被受话人所领会而对其产生的影响或效果。(Austin,1975,1720-38)

3两者的联系和区别

通过以上陈述可以看出布龙菲尔德的关于语言的用途和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异同。他们都对语言存在一个动态的认识,都属于行为主义,都是对一个含有交际双方的语言事实进行分析。都试图证明:语言可以在一个人受刺激是让另外一个人做出反应。而且都十分重视语境和情境,由于话语发生在一定数量与交往双方相关的个人、社会以及文化等因素在内的一定情景中,因此我们必须涉及社会语言学、民族交际学、语用学、跨文化交际学等研究领域,才能更全面地理解话语含义。由于任何言说、思想和文本都将是一定语言结构功能作用的结果,所以传统意义上的主体都被消解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定文本上下文结构一语境或对话者之间共同建构的语义场。因此他提出了他的施事行为:施事行为是通过一定的话语形式,通过协定的步骤与协定的力而取得效果,所以施事行为是协定的。从这点看,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把语言研究从以句子本身的结构为重点转向句子表达的意义、意图和社会功能方面,从而突出了用语言做事或言语的社会功能(刘宓庆2001:202,)这也说明,奥斯汀并没有完全无视语言外部因素,对于言语行为是否取效的因素并没有纳入分析范围。布龙菲尔德给语言形式的意义下的定义是:说话人发出语言形式时所处的情境和这个形式在听话人那儿所引起的反应。其因果序列是:说话人的处境→言语→听话入的反应。也就是与说出或听进的声音符号相应的刺激-反应成分,对于语言意义的科学的说明,是以说话人对世界的科学而精确的认识为前提的。

通过对两个理论进行交换分析可以发现彼此的差别。杰克和琪儿真沿着一条小路走去。琪儿饿了。她看见树上有个苹果。该言语行为之前的实际是一种叙事行为的一部分。于是她发出一个声音,该“说话”这一行为本身,大体与传统意义上的“意指”相同。指发出的语音、音节、说出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等。杰克接着就跳过篱笆到琪儿就这样吃到了这个苹果该言语行为以后的实际事项是一种成事行为,是说话所产生的交际效果,即说话人所说的话在听话人或其他人的感情、思想和行动上产生影响或效果。说话的意图一旦被受话人所领会而对其产生的影响或效果。然而我们还可以发现而B,言语r……s这一过程却不是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B1琪儿受刺激后,及作实际反应,而去作发音动作,产生言语反应,即替代性反应S→r,也就是叙事行为;叙事行为表达的是字面意思;B2琪儿口腔里空气中的声波使周围的空气形成类似的波形振动;B3空气里的声波冲击杰克耳膜,杰克听到了言语。听到的话刺激了杰克。这两个过程不是奥斯汀研究的注重点,属于叙事行为的必须过程,是物理过程,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并没有涉及。言语行为理论的经典例子是如当一位丈夫下班回到家,对妻子说“我饿了。”他同时实施了三种行为:叙事行为:告诉妻子他现在肚子很饿;施事行为:叫妻子为自己准备食物;成事行为:妻子听了他的话,给他拿来了食物。在这三种行为当中,叙事行为本身并不能构成语言交际,成事行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唯有施事行为,它与说话人的意图一致,是言语行为理论关注的核心。(索振羽,2001,P145-162)对比两个例子,可以发现在刺激行为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着眼点的不同。言语行为理论更多的侧重发语人的个人语言行为。而刺激行为理论侧重语言可以在一个人受刺激时让另外—个人做出反应。但是同时,可以看到奥斯汀认为,言语行为是叙事行为的有意义的单位,完成行为方式的话语是言语行为的主要形式。奥斯汀认为,施事行为是约定俗成的,并且言外之力通常也是约定俗成的。对于施事行为,说话者必须在遵守一定的惯例的前提下才能完成。而言后行为依赖于语境,不一定通过话语本身就能取得,因此是不确定的。

4结论

金融投资行为理论 篇7

一、行为决策理论的兴起

自Herbert A.Simon于1983年将行为决策理论引入我国后, 关于行为的研究一时风靡学术界, 产生了行为金融学、行为经济学、行为财务学等学科。追溯行为决策理论的起源, 要从阿莱斯悖论和埃尔斯伯格悖论的提出开始, 这两个悖论引发学术领域对人类实际“决策过程”的研究。随着心理学的发展, 心理学被引入到了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之中, 使很多谜团得到解释。“行为决策理论”之父Edwards (1961) 总结了1954年以后的实验研究, 提出了“决策权重”的思想, 对后续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随后, 行为学研究进展并不大, 直到20世纪70年代,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Kahneman和Tversky的研究成果, 使行为决策理论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可。之后, 行为决策理论研究视野不断扩大, 微观、宏观经济决策和管理决策研究成果丰富, 尤其是在证券投资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不同于建立在“经济人”假设之上的理性决策理论, 行为决策理论假设人是“社会人”, 面对时间和资源的限制, 采取的是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寻求满意解。行为决策理论通过研究决策者的认知和心理过程, 也就是在传统决策理论中加入行为变量, 使其得到修正和完善。即传统的理性决策理论是行为决策理论的特例。行为决策理论的研究范围涉及行为科学、认知心理学和管理科学, 它将是这些学科未来的研究方向。

目前, 国内外大多数研究者已不再研究和批判“理性决策”理论的不足, 主要致力于发现各种行为变量, 据此修正理性决策模型, 而且善于吸收本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使行为理论的研究外延扩大了很多, 这些丰富的研究成果为决策者提供更切实际的决策依据。当然, 要在实际运用中检验新模型, 进一步修正模型, 并且寻找该模型的新推论, 再论证其对误, 如此不断深入。

二、行为决策理论对投资者“行为”的研究

行为经济学提出的“多心理账户”投资决策理论, 认为在不同心理账户中, 人们具有不同的风险偏好。如著名经济学家Shefrin和Statman就在论文中把人们的收入分成三类, 即固定的薪酬收入、资产收入和未来收入, 并按这些不同收入的现有价值来消费, 这就是“多心理账户”决策的体现之一。

本文所说的“行为”指的是投资者的各种心理特征, 这些心理特征会使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偏离理性。“行为”是行为决策理论需要不断发掘的对象, 目前学术界已经有较多的文献提出了各种“行为”。被发现的行为之一就有“损失厌恶”心理, 如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 若未来财富低于预期, 他就觉得遭受了损失, 此时投资者的心理主要是要避免损失, 故而往往会产生冒险行为, 成为风险进取型投资者;反之, 就是风险回避型的。“过度乐观”也是一个在投资决策中经常出现的重要的心理特征, 大多数投资者习惯于相信自己有超常人的感知、判断和决策能力, 从而相信自己的决策优于别人。投资者的决策过程和行为中还会表现出“后悔规避”的行为特征。Bernard分析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对企业的收益没有太大反应, 而对其他较好的或熟悉的信息反应较为敏感, 至于与自己的预期或判断不一致的信息, 则会被回避掉。

目前研究者发现的“行为”还在不断增多, 而且大多数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也还停留在对“行为”的寻找上。但是, 如何将这些“行为”引入投资者的决策过程, 研究其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并力图避免其负面影响, 这才是学术研究的重点。但是国内外这样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 本文试图在这方面进行探索, 建立一个股票投资组合的行为决策理论分析模型。本文的模型是一个框架模型, 而且仅仅涉及股票, 属于行为投资组合研究的一个初步探索。

三、股票投资组合的行为决策理论分析模型

在学术界, 关于行为决策研究目前主要有两个主流分析模型:一是采用经济学的理论, 从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展开;二是从收益—风险的角度展开, 在收益一定情况下追求风险最小, 在风险一定情况下追求收益最大。本文采用第一种模型, 一般是通过将人类的情感、认知等行为通过数学处理后引入效用函数, 力求新的效用函数能更好地描述投资者的行为。比较出名的效用函数有CRRA型效用函数。本文在这个思想的启发下, 通过量化“行为因素”对股票投资组合的影响, 建立一个基于期望效用最大化的股票投资组合的行为决策理论分析模型。

由于投资者具备各种各样的“行为”, 要想把所有行为一起考虑在目前的研究现状下是很难实现的。一般来说, 投资者会表现出一种主要行为, 而且只有研究好了单种行为的影响, 才可能把所有行为一起考虑。因此, 本文只研究单种行为对股票投资组合决策的影响。

其一, 建立“行为”效用函数。针对每一种典型的“行为因素”, 修改投资者的效用函数, 使效用函数能够反映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如新的效用函数可表示成u (c, si) 或者u (w, si) 的形式, 其中w表示财富, c表示消费, si表示一种或多种行为特征。本文用财富的多少和变化来衡量投资者的效用, 主要是期末财富的数量和各种“行为投资者”的主观认为即将获得的财富 (主观财富) 和期末财富的对比, 建立期望效用最大化模型为:

其中, 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所实现的期末财富;W'主观财富;同时, 定义投资者的初始财富为W0。这里要注意, 由于投资者大多是多阶段地进行投资的, 但也有只投资一期的情况, 故模型分为单期和多期两类。为研究方便, 本文只考虑单期, 多期应考虑所有阶段的效用最大化。

关于如何表达, 采用对数效用函数, 定义纵向代表性偏差型投资者的效用函数为:

式 (2) 中, 第一项是传统的风险厌恶型的对数效用函数, 表示投资者实现的期末财富的效用;第二项中v (·) 是价值函数, 表达了期末财富相对于主观财富的变化;kv (·) 表示效用变化, k≥0;k度量了超额代表性收益对整个效用的贡献率, 当k=1时, 说明投资者认为财富的变化和最终财富的绝对值是同等重要的, 特别地, 当k=0时, 投资者的偏好所表现的效用函数退化成为了传统的固定不变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 即CRRA型效用函数。

其二, 描述“行为变量”。研究如何用v (·) 表达各种“行为”, 即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各种“行为投资者”在财富变量的作用下的效用分布。如Kahneman和Tversky的财富变化价值函数:

Bell建立的后悔规避函数:

式 (3) (4) 中, x是财富变化。目前, 如何描述投资者行为是研究的重点, 需要借鉴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可采用实验手段, 最终获得投资者的各种“行为”函数。

其三, 确定主观收益率。需要研究如何表示主观财富W′。由于:

其中r'为各种“行为投资者”主观认为即将获得的收益率 (主观收益率) , 所以这一问题转化为如何确定r'。关于r'的确定, 本文总结和提出三种方法:

(1) 期望收益率。

(2) 行为者决策心里模拟法。如“纵向代表性偏差”型投资者的收益确定方法。因为纵向代表性偏差为将某一事物当前的局部特征作历史的比较, 在其历史发展轨迹的角度上, 判断和预期事物的未来走势。为此, 模拟其决策思维为:投资者选取股票过去的历史收益率数据, 将与今年某些特征相似的股票选出来作为参考, 把股票过去的绩效当作未来的代表, 进行错误的趋势预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将某一投资组合所含资产的N年历史收益率, 表示为r1, r2, ..., rn, 分别赋予权重η1, η2, ...ηn, 且η1<η2<ηn, N由投资者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则收益率为:

(3) 公式法。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P0为投资者所持股票的期初价格, D为资本利得;而真正起作用的是PT, 即股票在持有期期末的价格, 它考虑了投资者的“行为因素”, 如杨春鹏提出的“过度自信”投资者的PT为:

其中, 假设股票的终值为服从均值为, 方差为σp的正态随机变量p;φ为有信息投资者的过度自信系数;ε为均值为0, 方差为σε的正态分布, 并与θ相互独立。

其四, 计算各股票的权重。假定时间是两期的, 市场无摩擦, 并且没有卖空约束。假设在期初存在N种股票, 其期末收益率为:, 则:

θj为投资在第j种股票上的比例, 且满足, 最终目的就是要确定θ。

式 (2) 中k的确定, 可以通过实验和经验数据统计法获得。将上述前文的行为变量及主观收益率带入式 (2) 可建立一个关于θ的方程, 下面需要做的是此方程的求解。可采用各种数学算法, 如遗传算法, 也可采用逼近方法将方程简化为常规方程求解, 还可借用传统投资组合模型确定最佳组合的方法, 即有效集和无差异曲线相交法。此方面需要后续做进一步的研究, 很值得探索。

四、结论

本文将行为决策理论引入股票投资组合决策的研究领域, 研究如何通过考虑投资者的“行为”以建立更符合实际的投资组合选择模型, 最终确定投资者对各股票的选择权重。首先, 论述了行为决策理论的兴起、发展过程及当前的主流研究模式;其次, 总结了现有研究中涉及到的一些主要“行为因素”;再次, 在效用最大化分析框架下, 建立了一个股票投资组合的行为决策理论分析模型。值得注意的是, 本文建立的仅仅是一个框架模型, 后续可在此框架下进一步研究各种“行为投资者”的投资组合选择, 而且应当考虑将所有行为变量一起考虑, 建立一个符合实际的投资组合选择模型。

参考文献

[1]普劳斯著, 施俊琦、王星译:《决策与判断》,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

[2]Edwards W.Behavioral decision theor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961, 12:473~498

[3]Tversky, A., Kahneman, D., 1974, 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Heuristics and Biases, Science, 185, 1124-1131.

[4]荆其诚。杨玉芳:《一位获诺贝尔奖的博学大师——贺伯特, A.西蒙院士》, 《科技导报》2001年第5期。

金融投资行为理论 篇8

行为金融学是一门应用了心理学、行为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研究金融行为和现象的学科。它有两个基本的研究方向:一是投资者并非是理性的。这也就是所谓的“投资者心态”模型, 主要是探讨现实中投资者会产生各种认知和行为偏差的问题。二是市场并非是有效的。也就是所谓的无效市场模型, 主要是探讨金融噪声理论和行为金融学理论意义上的资产组合定价问题。行为金融学从投资者的有限理性假设出发, 从人的角度来理解市场行为, 充分考虑了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和实际投资决策行为对股价的决定 (变动) 的重要作用, 从而为我们理解金融市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2 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非理性分析

在投资者是完全理性的假设这个问题上, 无论是从现实表现还是从实验心理学的研究结论来看都是很难被支持的。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至今只有十余年的时间,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不仅在市场制度建设方面上还不够完善, 而且作为市场主体的投资者在投资理念、投资知识和技巧方面都也不够成熟, 普遍存在着投机心理。与西方证券市场相比, 投资者非理性特征明显, 非理性投资行为显著。正是这些投资者投资行为的特点, 中国证券市场波动大, 证券市场的价值发现、资源配置功能削弱, 市场的有效性降低。

2.1 个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

2.1.1 个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表现

(1) 我国个人投资者风险分散化较差。总体来看我国个人投资者持有十分少的股票, 平均仅持有2.09家公司的股票。相比较而言, 朱宁 (2002) 的研究报告说美国个人投资者平均持有4家公司的股票。因此, 平均来说我国投资者分散化明显不及美国投资者。

(2) 我国个人投资者交易十分频繁。我国股市中的个人投资者和国外成熟股票市场的投资者相比, 展现出极其明显的高频率交易特点。作为价格接受者的个人投资者, 其过高的换手率与较低的持股时间直接降低了投资收益率。

(3) 个人投资者投资理念不成熟。由于我国股市缺乏足够的蓝筹股和绩优成长股, 股市存在着高投机性、高换手率, 以及市场和个股频繁和剧烈波动的特点。多数个人投资者对公开信息反应不足, 而对私人信息过分自信, 表现出心态浮躁, 短线投机观念, “追逐热点、短线运作”的投机方式成为主流。

(4) 个人投资者羊群行为明显。

2.1.2 个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分析

(1) 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从而, 投资者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 模仿他人决策抑或过度依赖舆论, 而不考虑自己拥有的信息的行为。具体表现为大量的投资者在一段时期内买卖相同或相近的股票, 在同一时间内进出证券市场。我国证券市场中“一夜暴富”的赌徒式心态充斥着整个证券市场, 人们为了获取利益甘愿超越制度与道德约束甚至不择手段, 然而证券市场上的羊群行为使投资者的买卖行为和证券价格变化产生联动性和趋同性, 从而导致个股价格变化和市场指数变化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 引起大量的“跟风”和“跟庄”行为, 而这些行为往往被某些别有用心的庄家利用, 反过来又增加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投机性。

(2) 处置效应。

处置效应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投资者认知偏差行为, 表现为投资者对赢利的“确定性心理”和对亏损的“损失厌恶心理”, 当处于盈利状态时, 投资者是风险回避者, 愿意较早卖出股票以锁定利润;当处于亏损状态时, 投资者是风险偏好者, 愿意继续持有股票。投资者在证券投资时, 行为上主要表现为急于卖出盈利的股票, 不愿轻易卖出亏损股票, 由风险厌恶转向风险寻求, 其行为往往是非理性的, 风险偏好不一致, 即存在处置效应。

(3) 过度反应。

股票市场的过度反应是指由于某一事件引起了股票价格的剧烈变动, 超过预期的理论水平, 然后再以反向修正的形式回归到其应有的价位上的现象。在股票市场 (其它领域人们也有可能如此) , 广大投资者得知某一事件后, 往往会对未来股价过于乐观, 导致股价超理论水平上涨;或者对未来股价过于悲观, 导致股价超理论水平下跌;经过一段时期, 在投资者能够合理评价、修正事件的影响时, 股价会产生反向修正, 即原来超涨的或者跌幅低于理论水平的在反向修正中便会超跌或者涨幅低于理论水平, 而原来超跌的股票或者涨幅低于理论水平的在反向修正中便会超涨或者跌幅低于理论水平。

从行为金融理论角度来看, 过度反应是由于投资决策者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系统性心理认知偏差造成的, 投资者面对突然的或未预料的事件时, 倾向于过度倾向当前信息并轻视以往信息, 从而引起股票的超涨或超跌, 当投资者了解事件的实际意义时, 股价的超涨超跌现象就会反转, 最终恢复到理性的内在价值区间。

2.2 机构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

基金是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中最关注的。因此, 对于我国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众多研究均指向证券投资基金。

(1)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存在显著的羊群行为, 并且投资基金在卖出股票时的羊群行为要强于买入股票时的羊群行为。

(2) 从股票历史收益分类检验来看, 相比交易历史收益率一般的股票, 投资基金在买卖历史收益率极端的股票时羊群行为更显著, 并且基金在交易历史收益率好的股票时, 羊群行为程度要重于交易历史收益率差的股票。

(3) 从股票流通股规模来看, 投资基金在交易所有规模的股票时均表现出较显著的羊群行为, 而且随着股票流通股规模的变小, 基金间的羊群行为程度呈上升趋势。这表明, 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表现出对小盘股的青睐。

3 中国股票市场非有效性

传统的有效市场假设 (EMH) 由三个逐渐弱化的假设组成:第一, 假设投资者是理性的, 投资者可以理性地评估资产价值;第二, 即使有些投资者不是理性的, 但由于他们的交易是随机产生的, 交易可以互相抵消, 从而不至于影响资产的价格;第三, 即使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并非随机产生而是具有相关性, 他们在市场中也将遇到理性的套期保值者, 后者会消除前者对价格的影响。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投资者并不是完全理性的。投资者并不总是规避风险, 由于启发式偏差和框定依赖的存在使投资者无法做到理性预期, 从而无法达到效用最大化。因此, 心理学证据将对依赖投资者完全理性才能成立的有效市场给予致命的打击。依据对中国证券投资者行为的分析, 中国的证券市场并不满足以上几点假设。第一, 中国证券市场存在大量的非理性投资者, 在投资中表现出非理性行为, 如“羊群行为”、“处置效应”等, 这些非理性行为具有系统性, 持久性, 从而无法相互抵消。第二,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的不完整性和不及时性存在较大程度的信息不对称, 即使理性投资者也难于做到理性地评估资产价值;第三, 中国证券市场存在不规范性, 机构投资者有一定的操纵行为, 价格更多地表现为单边行为, 针对某个投资品种的主流资金, 其交易具有很强的目的性, 难以有相反的资金力量去平衡金融资产的价格波动;第四, 中国股市的交易规则和手段相对落后, 不存在套期保值或反向对冲工具, 即使理性投资者想套期保值也比较困难。

4 行为金融理论投资者应该选择的投资策略

4.1 反向投资策略

反向投资策略, 就是一种做多损失的股票同时做空盈利的股票的投资策略。反向投资策略是最受投资者关注的策略之一, 是投资者对信息过度反应的结果, 其主要论据是投资者心理的锚定和过度自信, 投资者对信息的过度反应造成盈利者易于高估股价而损失者易于低估股价, 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反向投资策略。行为金融理论认为, 这是由于投资者在实际投资实践中, 过分注重上市公司近期表现的结果, 通过一种质朴策略即简单外推的方法, 根据公司的近期表现对其未来进行预测, 从而导致对公司近期业绩情况做出持续过度反应, 形成对业绩较差的公司股价的过分低估和对业绩较优公司股价的过分高估现象, 为投资者利用反向投资策略提供了套利的机会。

4.2 惯性交易策略 (动量交易策略)

惯性交易策略是指分析股票在过去相对短时期内 (一般指一个月至一年之间) 的表现, 事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筛选”条件, 只有当条件满足时才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它与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和赌博、投机心理有关。动量策略与反向策略正好相反, 即购买过去几个月中表现良好的股票, 卖出过去几个月中表现糟糕的股票。行为金融定义的惯性交易策略源于对股市中间收益延续性的研究, Jegadeeshkg与Titmna (1993) 在对资产股票组合的中间收益进行研究时发现, 以3至12个月为间隔所构造的股票组合的中间收益呈现连续性, 即中间价格具有向某一方向连续的惯性效应。证券投资基金制定惯性交易策略, 认真研究、分析市场信息, 可以大大拓展其获利空间和增强其获利能力。

4.3 成本平均策略

成本平均策略是指投资者将现金投资为股票时, 通常总是按照预定的计划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进行, 以备不测时摊低成本, 从而规避一次性投入可能带来的较大风险的策略。它与投资者的有限理性、损失厌恶及思维分隔有关。运用成本平均策略的投资者在股票价格较高时投资资金数额较少, 当价格较低时投资资金数额较多, 当股指运行到高位时抛出股票, 获得了非常好的收益。

4.4 时间分散化策略

时间分散化策略, 是指承担投资股票的风险能力可能会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而降低, 建议投资者在年轻时让股票占其资产组合较大的比例,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将此比例逐步减少的投资策略。该策略也与投资者的有限理性和思维分隔相关。时间分散化策略是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一个重要的结论, 即时间会分散股票的风险, 也就是说, 股市的风险会随着投资期限的增加而有所降低。投资者在运用时间分散化策略进行投资时, 需要注意切忌过于频繁的交易。奥登已经研究发现过于频繁的交易会降低投资者的回报率。由于时间能够对冲风险, 投资者只要考虑回避证券的基本风险就可以一路持有获利。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至今中国股票市场已经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国股票市场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 其中对资源的有效配置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与西方股票市场相比, 我国的股票市场仍然是一个新兴的市场, 而且在许多方面尚未成熟。运用已有的行为金融理论来检验我国证券市场中是否存在行为金融现象, 提出相应的投资策略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关键词:行为金融,非理性,羊群效应,市场非有效

参考文献

[1]饶育蕾, 刘达锋.行为金融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2]安德瑞.史莱佛.并非有效的市场—行为金融导论[M].中译本,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3]程鹏.投资者行为偏差对证券市场的影响[J].证券市场导报, 2002, (12) .

[4]宋军, 吴冲锋.证券市场中羊群行为研究的比较研究, 统计研究[J].2001, (11) :23-27.

[5]赵学军.中国股市“处置效应”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 2001 (7) .

[6]李迅雷.2002年中国证券市场投资策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金融投资行为理论 篇9

一、行为财务学的理论基础

(一)心理学

行为财务学的发展与心理学是密不可分的,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过程是一种思维活动过程,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就包括了人的思维活动过程。心理学的实验证明,人的知识和经验会影响人的决策结果,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经常以各种方式偏离理性的判断结果,形成认知与心理的偏差。在投资者决策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就是损失回避、心理账户、过度自信、倾向于确认偏差、后悔厌恶、从众心理和模糊规避。

(二)期望理论

传统预期效用理论是标准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它认为人们都是理性的,当人们面临不确定性时,决策主体可以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加权估价,从而选择预期效用最大化的方案。传统预期效用理论无法描述个人在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行为。Kahneman和Tversky于1979年发表论文《期望理论:风险下的决策分析》,给出了解释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行为的模型,不同于传统的预期效用理论,称之为期望理论。通过实验调查,Kahneman和Tversky把违反传统预期效用理论的部分归纳为三种效果:确定效果、分离效果和反射效果。此外,他们也提出了理论模型来解释个人面对不确定的投资环境时是如何决策的,他们定义了价值函数和决策权重函数来描述人的选择行为。期望理论认为个人在面对损失时有风险偏好的倾向,而对于利得则有风险规避的倾向。因此,期望理论描述了人的真实行为。

二、行为财务理论的内容

(一)DSSW模型

DSSW模型(DeLong,Shleifer,Summers,Waldmann)解释了噪声交易者对金融资产定价的影响及噪声交易者为什么能赚取更高的预期收益。噪声即市场中虚假或误判的信息。该模型认为,市场中存在理性套利者和噪音交易者两类交易者,后者的行为具有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由此产生的风险降低了理性套利者进行套利的积极性。

(二)DHS模型

DHS模型(Daniel,Hirsheiferr,Subramanyam)解释了股票回报的短期连续性和长期的反转。该模型认为,市场中的投资者分无信息和有信息两类,无信息的投资者不存在判断偏差,有信息的投资者表现出过度自信和自我偏爱两种判断偏差。过度自信导致投资者夸大对股票价值判断的私人信息的准确性;自我偏爱则导致对私人信息的反应过度和对公共信息的反应不足。

(三)BSV模型

BSV模型(Barberis,Shleifer,Vishny)解释了金融资产的价格如何偏离有效市场假说EMH (EMH.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模型认为,投资者在决策时存在两种心理偏差:选择性偏差和保守性偏差。BSV模型就是从这两种偏差出发,解释投资者决策模型如何导致证券的市场价格变化偏离EMH的。

(四)HS模型

HS模型(Hong and Stein)又称统一理论模型(Unified Theory Model),解释了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与BSV模型和DHS模型不同的是,HS模型把研究重点放在不同作用者的作用机制上。HS模型把市场中的投资者分为消息观察者和动量交易者两类。模型认为最初消息观察者对私人信息反应不足,动量交易者试图利用这一点进行套利,但结果恰恰导致股价的过度反应。

三、基于行为财务理论的企业投资行为研究

行为财务认为,企业的投资行为受企业内部管理者心理特征的影响:

(一)过度自信

管理者过度自信往往高估投资收益,低估投资项目收益的波动幅度和风险。Malmendier和G·Tate认为,如果管理者有充足的内部资金,在不受资本市场和公司管理机制约束的情况下,即使不存在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与最佳的投资规模相比,往往会出现投资高风险项目、净现值为负的项目,在并购中作为收购方会出价偏高、并购活动频繁等过度投资行为。如果内部资金不足,他们不愿意在资本市场融资,此时,一些投资项目就被搁置了。

(二)后悔厌恶

后悔厌恶使人们不愿接受现有的损失,决策者由于承担了责任就会不愿马上终止项目,他们往往倾向于继续投资,因为他们会觉得并使他人也觉得困难只是暂时的。人们更喜欢那些前后一致连续型的决策者,因此对一个项目,决策者会善始善终。如果管理者是风险规避型的,在管理者的报酬是基于公司净资产的情况下,他更喜欢选择降低公司风险的项目。

(三)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认为人们在面临不同的选择和问题时,会将其放入不同的心理账户,即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进行衡量。投资者对风险和损失也使用不同的心理账户进行评估。投资者对不同的账户具有不同的风险偏好,对于避免损失的账户,他们表现为高风险厌恶;对于追求潜在收益的账户又表现为高风险寻求。但是现实中,人们眼中的资金通常并不是可以完全替代的,心理账户可以很好地解释股市上投资者具有偏好系统易变性的非理性行为。

(四)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不会被以后的决策改变的成本。传统财务理论认为,沉没成本不会影响个人的决策,沉没成本与将要采纳的决策无关,在分析决策方案时应将其排除。现实中,管理者通常会有损失规避的倾向。损失规避指相对于某一参照点,人们对于损失的厌恶程度,要远远大于相同量的所得所带来的高兴程度。因此,当项目发生的损失累计扩大时,决策者通常继续追加项目投资,不愿意承认已有的损失,以期待着该项目将来能够扭亏为盈。这时候沉没成本和对项目所负责任的大小都成为决策者追加投资的参考。

(五)羊群行为

羊群行为,也称从众倾向,是一种特殊的非理性行为,它是指经理人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经理人的行为受到其他经理人行为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而不考虑信息的行为。经理人的从众倾向可能是出于节约信息收集的成本、推卸责任和维护职业声誉的需要。在我国曾出现房地产热、委托代理热和并购热等投资热潮,说明我国企业投资决策的羊群行为表现得异常突出。

四、基于行为财务理论的投资策略

(一)动量投资策略

动量投资策略是指对位于上升趋势中的股票进行投资以赚取差价的投资方法。这种投资策略是针对证券市场中反应不足的股票所进行的短期投资。在反应不足时,股价自开始上涨直至达到顶部通常有持续几天的过程,动量投资者如果在股价出现上涨趋势时购入,虽然价位较高,但是今后几天内能够以更高的价格卖出,仍然可以获利。

(二)反向投资策略

反向投资策略指买进过去表现差、近期亏损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好、近期盈利的股票来进行套利的投资方法。该投资策略是针对证券市场所存在的反应过度和羊群效应等现象所实施的一项长期策略。投资者选择低市盈率的股票,选择股票市值与账面价值低、历史收益率低的股票,往往可得到比预期收益率高的多的收益,因此投资者利用反向投资策略找到了套利机会。

(三)成本平均和时间分散化投资策略

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策略与投资者的后悔厌恶和心理账户有关。成本平均策略,指投资者在将现金投资于股票时,通常总是按照预定的计划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进行,以备不测时摊低成本,从而规避一次性投入可能造成较大风险的策略。时间分散化策略则要求企业的投资行为因时而异。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的意义在于风险的分散,那么不可避免带来收益相应的下降,但这样一来就有悖于标准财务理论的预期效用最大化原则。行为财务理论认为这两种策略属于行为控制策略。

(四)小盘股投资策略

小盘股策略是指在同等条件下买入小公司的股票比买入大公司的股票将获得更高的股票收益的策略。小盘股票是流通规模较小的股票。Banz发现无论是总收益还是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都与公司大小呈负相关关系,即股票的收益率随公司规模增大而减少。

行为财务理论把人的行为纳入到决策中来,解释了企业投资过程中的一些现象,也给出了市场异象的合理解释,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行为财务理论研究起步比较晚,目前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缺乏理论和模型来解释普遍存在的各类市场异象。行为财务学领域值得广大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金融投资行为理论 篇10

关键词:性格色彩,证券投资,投资者行为

引言

2010年一档电视节目让“FPA性格色彩学”进入千万观众的视野里。乐嘉借鉴了气质学说的精髓,将乐观爱玩的人归为红色;将循规蹈矩、感情细腻特征的人归为蓝色;将喜欢成为领导者的人归为黄色;而将乐于旁观、很轻易就会被人所领导的人归为绿色。本文将利用“性格色彩学”理论来分析投资行为,对“红、 黄、蓝、绿”不同性格色彩的股民加以分类,总结其性格的优势与劣势,并结合其性格特点分析其在证券投资过程中所呈现的不同投资行为。

一、红色性格

1.红色性格的优势。红色的人热情外向,为人感性,情感充沛丰富,注重“感受”。在其人生中不断地追求新鲜的体验和各种刺激有趣的事物。他们心态阳光积极、梦想无数,做事高调并且渴望得到众人的关注。他们有错就认、不记愁苦、乐于助人、易忘仇恨。红色性格的人才思敏捷、善于表达,天性中与生俱来的表现力与感染力能调动情绪与气氛。他们乐于变化,富有创造力, 喜欢追求改变。

2.红色性格的劣势。万事过犹不及,如果性格色彩过当,容易转变成弱点。红色性格的劣势表现在情绪波动明显,容易受情绪所控,而非控制情绪;做事冲动鲁莽、不假思索,常凭感觉处事;口无遮拦,很难保守秘密,且不守承诺、杂乱粗心,常常说过的话就成了泼出的水,疏于兑现;虎头蛇尾、缺乏自控,由于乐于追求人生不同体验,对很多事情往往只有三分钟热度,因此工作跳槽频率往往较高,这山望着那山高,缺少规划,随意性强,计划不如变化快。此外,红色性格的人做事往往有自己的想法,也有着强烈的冲动,只不过由于低估形势,问题发生了才意识到严重性,但是此时他们往往逃避责任、不敢承担。

3.红色性格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特征。红色性格的人进行证券投资时,往往重视资本盈利的快感。他们做事高调且渴望得到关注,所以红色性格的投资者会将自己炒股的事情四处宣扬、搞得人尽皆知,他们在牛市赚钱时会比较偏向于在微博微信上晒自己的投资收益以获得掌声与点赞数,在熊市亏损时也会在公众平台上吐槽博得同情与共鸣。他们善于沟通,所以常常与朋友交流投资心得,分享经验与教训,但极端红色过当的人也容易口没遮拦,为博关注而夸大其词,虚报盈亏。他们的猎奇的心理会增加关注的股票数量,并持续关注新闻、股评、个股信息,自选股数量以及同一时间持股的数量普遍较高。他们虎头蛇尾的缺点往往导致在证券投资中频繁地换股,持股时间不长,偏短线。他们的情绪波动大,尤其在行情波动剧烈的时期,常常会向身边的人传达情绪。获利股票面临阶段性回落时,红色性格的人倾向于选择先落袋为安,即使没有涨至目标价位。

投资前期,红色性格的人乐于捕捉小道消息,他们冲动的个性导致买卖股票前不会思虑再三、谨慎小心,常仅利用一两个可得信息甚至只是个人感觉就做出买卖决策;也常受到身边人的影响,尤其在牛市中,看到股价连续上涨,他人都在赚钱时,红色性格的投资者不会仔细衡量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就贸然地参与进去。投资中期,他们更关注股价的涨跌给内心带来的感受,有时会忽视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改变,每天关注股票的时间较少;若股价朝自己预期相反的方向变动,他们更倾向于向身边的人、专家、老股民求救,而非自己钻研。投资后期,股票套牢或者发生亏损时,他们常常怨天尤人,逃避责任,甚至不愿从自身检讨投资前期是不是自己粗心大意没有慎重对待。对于深套的股票,红色股民常会放任不管、弃之不顾,他们认为只要没有割肉,股票的涨跌只是数字上的变化,跟实际盈亏没有关系。

二、蓝色性格

1.蓝色性格的优势。蓝色性格的人成熟稳重、细腻内敛。他们保持思想上的独立,做事严谨细心、计划周详,顾全大局并保持理性客观;考虑问题缜密、善于分析,常防患于未然,将问题解决于还没有发生之前。他们注重规则,一旦规则制定,会严格遵守; 讲究精确、迷恋细节,是真正意义上的完美主义者,一旦认为是值得做的事,会力争做到最好。他们喜欢高质量的工作,即使这意味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也在所不惜。他们有恒心与毅力,面对详尽的计划和目标,表现出迷人的专注与执着。

2. 蓝色性格的劣势。蓝色过当的人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不太主动与人沟通交流,关注细节造成过度敏感,完美主义倾向造成对自己和他人寄予过高期望,要求苛刻、压抑紧张、累己累人。蓝色常表现出消极忧虑的气质,沉湎往事、忧郁难解,不仅对自己的疏忽痛心疾首,甚至会因别人的错误来指责自己。死板固执、挑剔较真、行动力缓慢,太注重计划与规则,常贻误时机。对未来的预测持悲观心态,甚至觉得这样的结局是注定的, 因此而不作为。

3. 蓝色性格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特征。蓝色性格的人强调制度、程序、规范、细节和流程,因此对于大量资金投入和管理的证券投资是十分谨慎的,力求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获得资金的增值。独立思想与内敛性格的蓝色股民不愿与身边的人过多交流股票,认为炒股只是个人的事,没必要向旁人炫耀或博同情。他们最在意的是市场行情是否验证了自己的投资判断,判断准确会欣慰,判断失误会自责并沉溺在负面的情绪中。专注的蓝色,不会分散注意力关注大量的股票,自选股数量有限,但大部分都是亲自做过分析的。悲观的蓝色会强调“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资前期,严谨的蓝色股民不会仅凭感觉买卖,他们会做大量的研究,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炒股技能,注重分析投资对象的各个方面,大到宏观基本面,小到个股信息,会辨析小道消息的真伪,甚至进行实地调研。投资中期,蓝色股民不仅关注股票的收益率,还会适时记录公司的重大事项,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股票的分析上,力求自己的投资判断不失误。专注执着的蓝色股民不喜欢频繁换股,他们认为“投资自己熟悉的股票比研究新股更有胜算”。股价进行阶段性调整,蓝色股民会综合分析波动原因,视实际情况做出“落袋为安”或“持股待涨至目标价”的决定。投资后期,若股票跌幅太大,蓝色股民往往不会放任不管, 相反会努力找信息、做分析,寻找股价下跌原因,并修改计划降低损失,蓝色过当的股民会受其消极悲观的情绪影响,认为这是注定的,进而弃之不顾。

三、黄色性格

1.黄色性格的优势。黄色性格的人渴望着:控制和目标。他们才华外露、锋芒毕显、领导卓绝,是以目标为导向的野心家。黄色性格的人善于控制他人和环境,果断行动和决策,行动力极强,讨厌拖延;执行力卓著,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自觉完成工作。当形势在他们的掌控之下时,内心将获得极度的快感。他们从不把焦点集中在对达成最终结果毫无意义的事上,他们自信且坚强,不屈不饶,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永不言败。他们坦率直接、抓大放小、行动高效。

2.黄色性格的劣势。黄色过当的人在情绪不佳或有压力时,会固执己见、不可理喻与独断专行。他们在处事中也常常感觉迟钝、 自以为是,难以洞察他人内心所想;态度尖锐严厉,攻击性与批判性强,盛气凌人、严厉强硬。这些特点使得他们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显得孤独。对于任何挑战,都缺乏耐心,脾气暴躁的黄色很快就会有反应,而且心直口快。过当的黄色常一意孤行、刚愎自用、以自我为中心、推己及彼。他们从不害怕改变规则,并乐于成为规则的制定者,渴望掌控事情甚至是操纵人。以产出和目标为导向的黄色,常过分关注竞争结果而忽略了过程中的乐趣与细节。

3. 黄色性格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特征。黄色性格的股民进行证券投资的目的是最明确的,一旦设定投资目标,会使尽全力去达成,他们会更直接地表达“购买股票就是为了赚钱”的目的。自信的黄色也爱独立思考,高效的执行力与行动力会迅速地对市场环境做出判断,大胆的预测并果断做出买卖决定,不会犹豫不决贻误买卖时机。黄色的股民能在市场趋势不明时,敢于冒险, 勇于决断,主动承担风险。他们相信市场中只有少数人能赚到钱也坚信自己才是那少数人中的一员。

投资前期,黄色股民会最有效率地搞清楚自己的投资品种、 风险收益等,理性客观的他们不轻信小道消息,不盲目跟风,每一笔投资都是自主独立分析判断的结果。一旦做出了买卖决策, 他们相信自己的判断,并一以贯之、坚持到底。投资中期,以目标为导向的黄色股民更加关注投资收益率,若贬值,则会质疑市场行为,认为其中是机构诱空的假象,找寻多种理由支持自己最初的判断,并忽略波段的调整,因此,他们不会频繁换股半途而废。 投资后期,如遇股票深套,黄色过当的股民往往是死不认错,将股票弃之不顾,并言辞激烈地认为是市场或者其他原因导致,而不会自我检讨。

四、绿色性格

1.绿色性格的优势。绿色性格的人天性和善、做人厚道,深知中庸之道,为人低调,有温柔祥和的气质。他们善于接纳他人意见,是最佳的倾听者,并极具耐心,处处为别人考虑。他们不喜欢与人发生冲突,所以有时会说别人想听的话而不是他心里想说的话。不拘小节的他们平易近人并且和蔼可亲、乐天知命、与世无争,对待工作以人为本,尊重旁人。

2.绿色性格的劣势。绿色过当的人表现出懦弱无刚、胆小怕事、不思进取、缺乏自信、没有主见的特点。他们依照惯性做事, 罔顾外界变化,害怕并拒绝改变,由于太在意别人的反应而不敢表达自己的立场和原则;不愿意承担责任,做事拖拉,被动守望, 期待事情会自动解决,把压力和负担转嫁到他人身上;没有主见,也容易迁就讨好他人,成为“老好人”的他们不懂拒绝,宁可自己吃亏,甚至惹祸上身。

3.绿色性格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特征。乐天知命的绿色股民是投资者中心态最稳定的,股价涨跌不会让其心态产生巨大的波动。他们认为炒不炒股不是最重要的,赚到钱会觉得运气好,亏钱了也没什么大不了,或者就只会认命,很少主动去找寻股价下跌的原因和解套之法。与世无争、不思进取的绿色股民平时也不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股票并跟踪股价的变动趋势与相关信息。

投资前期,没有主见的他们往往受到旁人的影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与股市。他们不会自主分析、主动学习、搜索资料,倾向于跟风或依靠他人荐股。投资中期,只关注股票收益率的变化,很少会跟踪股价变动的信息。他们是很好的倾听者,大家乐于与绿色股民交流心得,他们买卖股票往往听令于身边人的意见。投资后期,股价出现阶段性调整,更倾向于先“落袋为安”,他们坚定的认为,有赚就好,多少不重要。面对深套,他们的态度出奇的冷静,知命而认命。

日常行为理论研究 篇11

关键词:日常行为;理性选择;防卫空间;情境预防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2—0092—03

一、日常行为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随着“风险社会”这个概念的提出,我们觉得这个社会越来越不安全,随时都有被害的风险。事实是否如此呢?早在1978年,欣德朗(Hindelang)和他的同事们通过研究认为,被害风险的差异与不同的生活方式有关,这种日常的活动既包括职业活动(上班、上学、家务等),也包括娱乐活动。他们认为年幼者、男性、未婚者、穷人、黑人具有更高的被害风险,因为他们有较强的离家活动倾向,尤其在晚上的时候,出门参加公共活动的倾向较强,与有可能成为罪犯的人接触的倾向较强。因此,这些人的财产和人身受到犯罪侵害的风险增大。

科恩(Cohen)和费尔森(Felson)进一步指出,现代社会的某些变化为带有动机的犯罪人提供了更大范围的犯罪机会。这些变化包括人口的流动、家庭的解组、妇女劳动参与率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不以家庭为中心以及家庭中容易挪动的家用电器的增多等。与此同时,社会的管理相对滞后,社会的控制力不足。犯罪的发生需要满足三个要素:有预谋的犯罪分子、有合适的标的、缺乏有效的监控。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不会导致犯罪的发生。所以由于可被侵害的犯罪目标的增加和有能力的保卫者的缺少,犯罪率就不可避免地增加了。

二、与日常行为理论相关的理论

(一)理性选择理论

理性选择理论的发展,源于贝卡利亚提出的人类选择。该理论假定所有的犯罪都是带有目的的,犯罪人具有获利的故意。但是这种选择会受到有限的时间、认知能力和信息的限制。理性选择理论强调,分析犯罪人的选择,必须就个别犯罪类型加以讨论,而且把犯罪过程切割为不同阶段加以分析,而不是只分析笼统的犯罪事件。犯罪事件和犯罪性格共同决定了犯罪的发生。有些人本来具有高度犯罪危险性,但可能因为缺乏犯罪机会而终生不会犯法;有些人一向奉公守法,是犯罪的低危人群,但遇到引诱或机会,也可能犯罪。因此,决定犯罪的并不总是理性的或深思熟虑的。犯罪人是根据被害目标的情况进行选择的。例如,盗窃犯会进入连着三间没人的中间那间房子,因为这间房子没有邻居的监视,犯罪风险大大降低。

(二) 社会控制论

一个人进入到一个环境中,他所受到的诱惑和约束是不一样的。面对同一个环境,对有的人来说就是巨大的诱惑和很少的约束,对有的人来说就是很少的诱惑,对有的人来说就是既有诱惑又有很大的约束。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就会犯罪。该理论的出发点是:犯罪行为是自由选择的结果,并不是因为意志以外的强制产生的。那如何使一个人不犯罪,根据费尔森的观点就是不要迈出最初的那步。例如:(1)一个年轻人和他的朋友们喝了很多酒;(2)他喝高了,仍继续喝;(3)他抽了一些大麻,更加兴奋了;(4)他们中的一些人实施了入室盗窃。

假如这个年轻人最初没有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喝酒,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入室盗窃。因此,如果要远离犯罪,那么从开始就不要进入那个犯罪环境。

而不迈出最初那步的最好方法就是增强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不是天生的,是从父母和老师那学来的。我们从父母和老师那里学会了如何抵制诱惑,如何避免斗殴、毒品和盗窃等。但是一旦自我控制遭到削弱,人们就会屈从犯罪的诱惑,从而卷入并不断实施违法犯罪。

(三)社会解组论

社会解组理论最早源于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同心圆学说和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的学说,后来由美国社会学家默顿作了进一步的发展。该理论认为,社会是依赖人们彼此交流和影响来达到社会控制的,一旦缺乏交流和影响,就会出现社会规范内在化机制的失效,由此导致社会的解组,引起犯罪的发生。贫穷、家庭破碎、频繁的居民迁徙是犯罪高发区域的特性,这种特性导致了陌生、邻里之间缺少联系。由此导致了邻里中犯罪和暴力行为的激增,而较高的犯罪率和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促进了社区的瓦解,因为该社区中守法的居民尽可能搬出去了。

三、日常行为理论的适用范围

(一)国外的研究情况

1.盗窃罪。班尼特通过研究发现,日常行为理论不能解释杀人罪犯罪率的变化,因为杀人罪既不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也不受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而盗窃罪犯罪率的变化与日常行为理论具有关联,并只与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不依赖于当时的经济增长率。他还发现当社会达到高度发展水平的“临界点”后,进一步的经济增长并不会带来更多的盗窃,可能是因为合适的社会机制抵消了犯罪数量的增长。

2.暴力犯罪。所有的暴力犯罪都是有目標的。概括来说包含三种:一是满足自身的要求;二是恢复他所理解的正义;三是保护自己的形象或身份。例如,在一个抢劫案中,罪犯抢钱是为了满足自身对金钱的要求;一旦你可能认出他了,他杀人灭口则是他对自身身份和形象的保护;而如果他劫富济贫,则是在实现他所认为的正义。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曹立群和Maume研究抢劫(1993年),Maume研究强奸(1989)等。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检验并支持了日常行为理论。

3.青少年犯罪。职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很多的工作都需要高学历或者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精力充沛的青少年所获得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少。同时,由于更多的妇女参加工作使得青少年失去了监管。这不但增加了青少年参与犯罪的风险,而且也增加了青少年被害的风险。失去监管的青少年,又找不到工作,所以他们在街头无所事事,从事着一些犯罪活动。从理论上说,学校可以代替家庭行使控制犯罪和保护青少年的职能。但是事实上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为这相当于把所有问题都集中起来了,在一个地方同时爆发。

4.白领犯罪。“白领犯罪”是由萨瑟兰(Sutherland)最初提出来的。根据萨瑟兰的观点,白领犯罪是富有的人们在商业上和工业活动中利用其职位进行的谋取私利的违法行为。由于受到侵害的一方更关心的是恢复他们的损失,所以犯罪人只是受到民事的追究,并没有受到刑事的惩罚。但他们所造成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白领犯罪造成的金额的损失是巨大的,但对社会关系的损害却较小。白领犯罪破坏了信任原则,引起了大规模的社会解组。其他犯罪对社会制度或社会组织的影响相对而言要小得多。白领犯罪通常表现为四种类型:一是通过非法交易金钱、物品或者其他资源来损害他人利益;二是滥用权力,误导他人;三是运用自身特殊的身份操纵他人;四是使他人的健康和生命处于危险之中。因此,要遏制这类犯罪,就必须用刑罚手段严惩这些不正当的商业行为。

另外,诈骗犯罪、酒驾问题和重复被害问题也可以用日常行为理论解释原因。

(二)国内的研究情况

通过查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网等,搜到一篇文章——《生活方式暴露理论和日常行为理论对自行车盗窃被害的应用研究——基于天津的调查数据》。这篇文章是天津市城市犯罪防控研究课题组的阶段性成果。该研究应用生活方式暴露理论和日常行为理论对当代中国自行车盗窃受害的风险和防御性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集中于对家庭以及社区层面对目标吸引力、防御力以及暴露于潜在盗窃空间的可能性几方面情况的评估。总体来说,实证检验的结果与理论假定是一致的。住房类型、成年家庭成员数量、社区贫困程度以及社区违法犯罪情况都与当代中国城市自行车被盗风险存在着显著的关系。具体结论包括:(1)相对于居住在公寓中的居民而言,居住在连排房子中的居民经历自行车被盗的可能性较小。(2)家庭中的成年成员越多,自行车被盗的风险越低。(3)社区贫困层面对于自行车在家被盗的风险具有显著的正效应。(4)与潜在犯罪者的接近程度与自行车被盗风险相关。

实证检验也出现了一个与理论假定不一致的情况,即家庭收入与自行车被盗呈负相关关系。对于这个问题从逻辑上可以给出的解释是,收入高的家庭可选择的保护自行车的方式也更多一些。可以选择的保护方式更多,增强了其防御力。

四、基于日常行为理论的犯罪预防

根据日常行为理论的观点,犯罪行为是发生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下的事件。有动机、有能力的犯罪人可以是任何一个普通人,为了任何理由从事犯罪活动。因此,要预防犯罪的发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遏制犯罪发生的条件。在大多数时候,有能力的监护人也不总是警察和保安人员,最可能防止犯罪的常常是邻居、亲友、旁观者,或是被当做犯罪目标的物主。而通过改变人们的居住环境,就可以提高人们的监护能力。

(一)防卫空间论

J·雅各布(Jane Jacobs)是第一位提出通过环境设计可以影响安全感的学者。她在其名著《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认为,最安全的地方是居民可以自然监视的区域。例如,通过窗户居民可以看得到发生活动的大街是安全的。那些由于街道太宽而导致居民看不到街对面闲逛者的街道是不安全的。她认为,从减少犯罪角度来说,公共空间和私有空间应该明显地区分开来,公共空间应安排在交通集中的地方。人越多,观望的强度越大,控制犯罪的能力也就越强。

纽曼(Newman)扩展了雅各布的想法,并建设了可防卫空间的理论。可防卫空间理论可以总结为四个基本要素:监视、领域、环境印象和周围环境。

1.监视。纽曼主张合理安置窗户的位置与大小,以一种自然的、连续不断的方式使居民查看居住环境或监视陌生者的活動,使潜在的犯罪分子能感受作案的风险。

2.领域。纽曼把住房分为独户型、走道型和高层住宅。各自有着不同的由公共空间到私人空间的转换关系。其中,独户型住宅从屋前草坪到后院几乎不存在公共领域,居民对自己住宅的控制能力最强。因而给潜在的犯罪分子以极明显的心理暗示和心理压力。高层住宅楼里楼外不可避免地存在大面积的公共或半公共领域,居民的控制力最弱,也最易形成犯罪目标。纽曼主张将过大的社区划分为几个迷你社区。社区内设有一定数量的封闭街道,减少外来车辆的来往并促使居民互相了解。此外,纽曼强调运用象征性的或实际性的景观障碍强化领域标识,产生易被感知的“领土感化力”,激起居民的物主所有权感。

3.环境印象。环境衰败与犯罪有着紧密联系,破败的环境吸引更多的犯罪。同时,人们对环境的认同感也下降,更不愿去维护社区环境。因此,要维护好社区环境,增强人们的责任意识。

4.周围环境。指强调居住区应建在城市中安全的地带,远离酒吧、娱乐场所等犯罪高发地区。

某一区域如果具备了这四个要素,就意味着在这一区域内实施犯罪行为不易成功,并且要冒很大的风险,而区域内的合法居住者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被害。“防卫空间”的概念提出之后,一系列相关的程序和技术的实施与应用也在西方国家受到重视,并在预防犯罪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包括:在英国,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必须符合“防卫空间”的标准;通过改善街头照明,震慑犯罪,增强人们对本地区的观察能力和监视能力;组织社区居民参加各种联谊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增加参与社区防范的积极性;增设监控设施和人员,及时发现犯罪、制止犯罪;安装安全门、锁、窗,制造犯罪障碍等。

(二)情境预防理论

情境犯罪预防最初来源于环境预防犯罪观,通过减少犯罪机会来预防犯罪。克拉克将目前为止所使用并且有效的十二种情境犯罪预防措施归为三组,即增大犯罪代价的措施、增加犯罪风险的措施、减少犯罪收益的措施。具体来说包括:

1.增大犯罪代价的措施。(1)目标加固。如对小汽车增设防盗警报装置,银行增设防盗玻璃等;(2)出入限制。如围以栅栏的庭院,出入某个工厂企业或机构进行身份登记等;(3)转移犯罪人。如采取措施迫使犯罪人离开潜在的犯罪目标,把酒吧限定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等;(4)限制促进犯罪的手段。如枪支管制,信用卡照片等。

2.增加犯罪风险的措施。(1)出入口检查。如机场行李检查,自动验票大门等;(2)正式监视。如安全警卫,高速公路上的摄像头等;(3)雇员的监视。如超市员工,闭路电视系统等;(4)自然监视。如街道照明,邻里守望计划等。

3.减少犯罪收益的措施。(1)目标消除。如将钱等贵重物品存入银行;(2)财物标志。如财产标记,办理汽车执照等;(3)消除诱因。如提醒不要佩戴贵重金银首饰,不要穿着暴露等;(4)制定规则。如个人所得税申报。

日常行为理论最大的特色是指出了“缺少某些条件,犯罪才会发生”,不同于其他理论重视分析“有了某些条件,犯罪才会发生”。因此,情境预防的目的在于弥补缺失的条件,避免犯罪的发生。

五、总结

由于当代社会生活的组织结构产生越来越多的无人际直接接触的犯罪行为,所以很多学者觉得日常行为理论已经失去了影响力。但是犯罪的发生总是有一定条件的,不是随意的,并且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的。所以,相信日常行为理论仍将是一个非常有生命力的犯罪学理论。

参考文献:

[1]李明琪.城市犯罪预防与“防卫空间”理念[J].公安大学学报,2001,(3).

[2]张乐宁.生活方式暴露理论和日常行为理论对自行车盗窃被害的应用研究——基于天津的调查数据[J].罗瑞芳,译.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1,(3).

[3]沃尔德,伯纳德,斯奈普斯.理论犯罪学[M].方鹏,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12.

[4]曹立群,周愫娴.犯罪学理论与实证[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7:5.

[5]休斯.解读犯罪预防——社会控制、风险与后现代[M].刘晓梅,刘志松,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3.

[6]萨瑟兰,克雷西,卢肯比尔.犯罪学原理:第11版[M].吴宗宪,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9.

行为金融学与投资决策行为分析 篇12

1 行为金融学理论与投资者行为

对于行为金融学理论, 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公认的研究体系。虽然不同学者都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 但是学者们对行为金融学应该由“基于个人认知和决策相关的心理学研究的投资者心态与行为分析”和“有限套利及市场非有效性”这两个理论基础已经达成共识。因此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投资者的个体行为, 投资者的群体行为, 有限套利和非有效市场。

1.1 投资者个体行为

投资者个体行为是指投资者因受个体主观因素影响导致的行为方式偏差, 侧重于分析投资者个体行为, 以及普遍性的个体行为偏差对市场可能产生的中长期的影响。行为金融学对个体投资者行为的研究又可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认知的形成过程, 相关实验和统计检验证明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存在诸多的偏差。其次是决策的形成过程, 传统金融理论中绝大多数模型假设投资者根据期望效用框架评估风险, 然而人们在实际风险决策时却系统的违背期望效用理论。

认知偏差指的是智力正常、教养良好的人却一贯做着错误的事情, 金融市场中常见的认知偏差主要有:过度自信偏差, 保守主义偏差, 框定偏差, 事后聪明偏差, 小数定律偏差, 损失厌恶与后悔厌恶, 确认偏差, 心理帐户等。由于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常表现出过分自信、厌恶、避免后悔等心理, 因而投资者往往过于相信自己对股票价格判断的准确性, 过分偏爱自己掌握的信息。对于损失和收益, 投资者更注重损失带来的不利影响。因而他们的实际决策过程并非是现代金融所说的最优决策过程。围绕金融资产投资者的认知偏差, 依据投资者认知偏差, 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导致金融资产错误定价的现象, 国外行为金融学逐步形成了完善的投资者认知偏差模型, 其中比较典型的模型是BSV模型, HS模型和BHS模型。

1.2 投资者群体行为

著名的投资者群体行为理论是“羊群效应”理论。在证券市场中“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在传统的金融理论中, 通常认为投资者的决策行为是在理性约束下相互独立随机完成的, 但现实大量实证数据研究表明, 投资者的行为是受其它投资者影响的, 投资者之间是相互学习模仿的。由于对信息不充分和缺乏了解的条件下, 投资者很难对市场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出合理的预期, 往往是通过观察周围人群的行为而提取信息, 在这种信息的不断传递中, 许多人的信息将大致相同且彼此强化, 从而产生从众行为, 因此单个投资者总是根据其他同类投资者的行动而行动, 在他人买入时买入, 在他人卖出时卖出。当“羊群效应”产生时, 个体趋向于一致的行动, 即所谓的“赶潮流”, 这时个体往往放弃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和信号而附和他人的行为, 虽然他们所掌握的信息和信号, 按理性分析可能显示他们应采取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行为。

1.3 非有效市场

有效市场理论在理论和时间上都受到挑战, 大量的文献发现金融市场中存在着有效市场理论及其传统金融理论所无法解释的金融异象:波动率之谜、股权溢价之谜、价格动量效应、价格反转效应、规模效应、价值效应、日历效应等等。有效市场理论的三个假设:第一, 投资者是理性的, 可以理性评估证券价值;第二, 在某种程度上某些投资者为非理性, 但由于其交易具有随机性, 他们的非理性会相互抵消, 证券价格不会受到影响;第三, 在某些情况下, 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并非随机而具有相关性, 市场中的理性套利者会通过无风险套利来消除这种影响。这三条假设都具有非合理性。在现实世界中, 人类理性的普遍性是不存在的。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决定了人类存在理性之外的情绪和冲动, 以及建立在情绪和冲动基础上的非理性决策。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们并不是偶然地做出非理性决策, 而是经常以同样的方式非理性决策。投资行为中的“羊群行为”, 即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 他们的投资策略都表现出明显的考虑趋同性, 而不是相互抵消。

2 行为金融学对投资决策行为的启示

中国股市相对于其他成熟市场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其中最特别的一点是:个人投资者占绝大多数。中国大部分的个人投资者只具有基本的股票投资知识, 例如, 他们主要根据历史价格趋势来选择股票:, 并主要根据市场谣言进行交易。这导致了股市的狂热, 加重了股市的过度投机, 股票价格经常被推高几倍然后迅速被纠正。因此在一个不成熟的市场中, 非理性人的投资决策会更加困难。行为金融学通过其对人行为心理的研究从不同于传统金融理论的视角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提出建议。

前景理论对投资者预期的非理性有了很好的描述。遵循非贝叶斯预期规律的人们在证券市场反复的变幻中, 会失去原本理智的判别标准, 产生主观的心理概率。这点也往往是被庄家机构所利用的。克服这种心理只有更多地加强自身修炼, 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 不要以先前股票表现的好坏来判定其之后的走势, 这样往往会犯“小数法则偏差”。损失规避和后悔厌恶的心态, 使得当投资者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之后, 不敢再随意买卖股票, 以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这跟过度自信正好相反。投资者要充分注意克服这两种极端心理, 从客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认知偏差的存在会使投资者对信息的把握存在误差。想要改善这种现象学习、训练等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提高对信息的质疑、辩驳和分析能力, 在反复实践中吸取经验, 提高自身的投资决策水平。投资者必须建立自己的分析方法, 有自己的见解, 通过对该行业一系列公司营运状况的研究, 运作模式的分析, 配合相关的政策法规, 做出合理的判断, 分辨各种利好利多的真实性, 不被眼前的错误信息所蒙蔽, 尽可能的获得超前于市场认知的优势信息, 形成一套独特的信息捕捉和删选方法。反向思维的方法也是成效较好的一种, 但因为把握不好尺度而较难实践。比如可以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 卖出近期表现好的股票。并且股票市场通常是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的, 通过对金融市场上常见现象的研究, 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心理漏洞的存在, 投资者应刻意地去对修正反应过度的症状, 并对反应不足进行弥补。这种反向投资策略可以很好的弥补投资者心理的弱点造成的决策失误。

3总结

上一篇:天然气产运销系统下一篇:球茎甘蓝